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親社會行為的認知沖突法

親社會行為的認知沖突法

發布時間: 2022-06-20 14:45:17

『壹』 兒童親社會行為的表現

願意信任他人,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而努力; 願意遵守社會、集體的規范,維護秩序; 為他人著想,願意付出/奉獻——表現出利他言行; 在親密關系中願意表現出真實的自我,不掩飾。 親社會行為一般來源於對社會關系抱有很大的信任,對未來持希望和樂觀主義態度;而這通常又來源於幼年時父母的良好照顧。

『貳』 為什麼強化的方法能夠增加親社會行為

小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乾的括弧內)
1.學前兒童心理發展最為迅速和心理特徵變化最大的時期是( )
A.0-1歲 B.1-2歲 C.2-3歲 D.3-6歲
2.幼兒的行為動機常表現為( )
A.內部動機 B.間接動機 C.直接動機 D.遠景動機
3.有的兒童在觀察時,能夠根據觀察任務,自覺地克服困難和干擾進行觀察。這說明他們觀察的( )
A.持續性延長 B.目的性加強 C.細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4."六一"兒童節聚會時,小朋友們一聽到《我愛北京天安門》這首樂曲時,就知道自已曾經唱過。這種記憶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 )
A.再認 B.識記 C.回憶 D.保持
5.我國心理學家林傳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兒已有兩種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緒反應,即( )
A.愉快與驚奇 B.愉快與悲傷 C.愉快與厭惡 D.愉快與不愉快
6.屬於兒童道德范疇的社會性內容是( )
A.親子關系 B.親社會行為 C.同伴關系 D.性別角色行為
7.幼兒看到天上白雲的形狀,一會兒想像它是一匹飛奔的"駿馬";一會兒想像它是一座會動的"山"……這種想像屬於( )
A.無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幻想
8.在皮亞傑關於兒童思維發展的階段理論中,2-4歲兒童的思維處於(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概念或象徵性階段 C.直覺思維階段 D.具體運算階段
9.某小朋友在語言活動中,一直認真地、完整地聽完了老師講的故事。這說明該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選擇性 B.注意的范圍 C.注意的穩定性 D.注意的分配
10.兒童從出生至3個月處於前言語的( )
A.簡單發音階段 B.連續音節階段 C.學話萌芽階段 D.復雜發音階段
11.學前兒童行動過程中,體現學前兒童意志發展的最主要指標是( )
A.有意性 B.目的性 C.計劃性 D.堅持性
12.在幼兒期,應主要發展幼兒的( )
A.第二語言 B.書面語言 C.口頭語言 D.對話語言
13.新生兒的心理,可以說一周一個樣;滿月以後,是一月一個樣;可是周歲以後發展速度就緩慢下來;兩三歲以後的兒童,相隔一周,前後變化就不那麼明顯了,這表明了學前兒童心理發展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是( )
A.發展的連續性 B.發展的整體性
C.發展的不均衡性 D.發展的高速度
14.屬於性格特點的是( )
A.動力性 B.遺傳性 C.慣常的行為方式 D.對刺激的反應強度
15.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一定年齡階段的兒童心理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這個"一定年齡階段"是( )
A.0-1歲 B.1-3歲 C.3-6歲 D.0-6歲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A 2.C 3.B 4.A 5.D
6.B 7.A 8.B 9.C 10.A
11.D 12.C 13.C 14.C 15.D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弧內。
1.1903年美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一書,此書被認為是教育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該書作者是( )
A.杜威 B.斯金納 C.霍爾 D.桑代克
2.布魯納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 )
A.新舊知識的聯系 B.對新知識的理解
C.主動形成認知結構或表徵 D.對新知識的應用
3.知識的基本單位是( )
A. 概念 B.表象 C.概念和表象 D.符號
4.美國心理學家哈洛最早把有關學習方法的學習概括為( )
A.學習策略 B.學會學習 C.認知策略 D.元認知策略
5.兒童能對某一概念的屬性進行抽象,並將類似的屬性加以認同,這是概念形成的( )
A.抽象化階段 B.類化階段 C.辨別階段 D.符號化階段
6.任何一個問題都必須具有四種成分,即( )
A.目的、條件、障礙、方法 B.目的、個體已有知識、障礙、方法
C.目的、條件、已有知識、障礙 D.目的、條件、已有知識、方法
7.人本主義學習觀的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 B.羅傑斯 C.斯金納 D.布魯姆
8.美國心理學家賈德在學習遷移理論中,提出( )
A.經驗泛化論 B.關系轉換說 C.相同要素論 D.認知結構論
9.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學習任務難度中等時,最佳水平的學習動機強度應為( )
A.較高 B.較低 C.中等 D.極高
10.學生中常常出現好心辦壞事的現象,多半的原因是( )
A.道德認識不足 B.缺乏願望與熱情
C.道德意志力不夠 D.缺乏合理的行為技能
11.實驗研究表明,兒童傾向於自發、適時地使用復述策略的年齡是( )
A.5歲 B.7歲 C.9歲 D.11歲
12.在教學中,為了便於學生記誦,教師經常用歌謠、口訣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韻和節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編成口訣,這種學習策略屬於( )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閱讀理解策略
13.某生學習英語字母"b"時,總是發出漢語拼音的"b"的音,這種心理現象是( )
A.功能固著 B.反應定勢 C.智力低下 D.場依存性
14.某位老師在班級教學中,常常激勵學生相互啟發,盡可能多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創造性思維訓練方法是( )
A.聯想法 B.清單法 C.試誤法 D.腦力激勵法
15.道德性的社會行為理論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 B.皮亞傑 C.斯陶布 D.科爾伯格
16.科爾伯格的道德性研究與皮亞傑的研究有不同之處,科爾伯格強調( )
A.理論研究 B.問卷調查研究 C.實驗研究 D.應用研究
17.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最有效的紀律約束方法是( )
A.強化 B.強制 C.法制約束 D.集體約束
18.智力測驗的總體結果表明,就全體人類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數表現出( )
A.男性與女性相等 B.男性多於女性
C.男性少於女性 D.與性別無關
19.在心理學上,鑒定一個人的性格可以採用( )
A.卡特爾量表 B.韋克斯勒量表 C.比奈量表 D.瑟斯頓量表
20.某生在學習上極其努力,但學業成績仍跟不上班集體,多次承受失敗之痛苦,因而產生被動、退縮、無動力、不進取。這種心理反應是:( )
A.認識功能障礙 B.無助感
C.自我估價降低 D.焦慮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乾的括弧內。每小題1分,共30分)
1.以下哪種關於師生關系的特點的表述是不正確的?( )
A.師生關系是一種多重角色的人際關系
B.師生關系是一種有主導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際關系
C.師生關系是一種雙向性的人際關系
D.師生關系是一種互動性的人際關系
2.班集體的形成經歷了以下幾個時期( )
A.鬆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形成期 B.鬆散期、權威期、凝聚期、形成期
C.權威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D.鬆散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3.科爾伯格認為,兒童道德判斷的後習俗水平包括兩個階段( )
A.原則定向、良心定向
B.社會契約定向、良心或原則定向
C.懲罰和服從定向、工具性的享樂主義定向
D."好孩子"定向、權威和維護社會秩序定向
4.心理健康具有( )
A.絕對性 B.可變性 C.穩定性 D.相對性
5.斯金納提出的學習理論是( )
A.認知目的說 B.經典條件反射理論 C.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D.社會學習理論
6.杜威認為,問題解決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 )
A.疑問、分析、假設、檢驗、結論 B.疑問、分析、假設、檢驗和評價、結論
C.疑問、分析、假設、評價、結論 D.疑問、分析、假設、檢驗、評價
7.個人智力的量化結果是( )
A.智力水平 B.智力測驗 C.智力發展水平 D.智商
8.瞬時記憶又稱作為( )
A.知覺記憶 B.短時記憶 C.感覺記憶 D.視覺記憶
9.在派生類屬學習中所學習的新概念是( )
A.下位概念中的一個特例 B.上位概念中的一個特例
C.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概念 D.下位概念中的一個新概念
10.強化可以分為( )
A.有效強化和無效強化 B.正強化和負強化
C.長期強化和短期強化 D.食物強化和語言強化
11.遷移量的計算公式為( )
A.遷移量(%)= ×100 B.遷移量(%)= ×100
C.遷移量(%)= ×100 D.遷移量(%)= ×100 12.學校教育中有三個核心因素。這三個核心因素是( )
A.教師、學生和家庭 B.教師、學生和環境
C.教師、學生和社會 D.教師、學生和教材
13.一般認為,較為理想的復習安排是每次復習的時間為( )
A.1個小時 B.10分鍾左右 C.20-50分鍾 D.1個小時多一點
14.自然實驗法與實驗室實驗法相比有以下優點( )
A.排除了實驗室實驗法的被動局面與觀察法明顯的人為性質
B.排除了實驗室實驗法明顯的控制不夠嚴格與觀察法的被動局面
C.排除了實驗室實驗法明顯的人為性質與觀察法控制不夠嚴格
D.排除了實驗室實驗法明顯的人為性質與觀察法的被動局面
15.縱向遷移可以進一步地分為( )
A.自下而上的遷移和自上而下的遷移 B.正遷移和負遷移
C.特殊成分的遷移和非特殊成分的遷移 D.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
16.問題解決的首要條件是( )
A.提出假設 B.提出問題
C.個體具有創造性 D.提出方案
17.皮亞傑認為,兒童道德性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
A.互惠階段、權威階段、可逆階段、公正階段
B.自我中心階段、互惠階段、可逆階段、公正階段
C.自我中心階段、互惠階段、權威階段、可逆階段
D.自我中心階段、權威階段、可逆階段、公正階段
18.歸因理論認為,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分析可以劃分為三個維度,即( )
A.天資、能力和心境 B.努力、任務難度和運氣
C.個體的力量、環境因素和偶然因素 D.內外性、穩定性和可控性
19.人的心理現象( )
A.具有自然屬性 B.具有社會屬性
C.既具有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又具有動物性
D.既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社會屬性
20.現代的認知學習理論包括( )
A.認知同化理論和認知目的說 B.認知建構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
C.認知同化理論和認知建構理論 D.社會學習理論和認知發現理論
21.PQ4R閱讀法的4R除了復述、復習外,另外還包括( )
A.背誦、反思 B.背誦、提問 C.練習、提問 D.閱讀、反思
22.對小學生的學習來說,隨著年級的增高( )
A.社會阻抑作用表現得越來越不明顯
B.社會阻抑作用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C.社會助長作用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D.社會阻抑作用和社會助長作用並沒有明顯的變化
23.人在能力發展的水平和遲早上的差異是屬於( )
A.能力的量的差異 B.能力的質的差異
C.能力發展水平的差異 D.能力發展速度的差異
24.學生是否接受教師所傳授的道德規范首先取決於( )
A.道德規范的可信度 B.自己的道德認識
C.已形成的態度定勢 D.自己的道德感
25.個性的特徵主要有( )
A.先天性和後天性、共同性和差異性、穩定性和可變性、獨立性和統一性、客觀性和能動性
B.先天性和後天性、共同性和差異性、穩定性和可變性、獨立性和統一性、主觀性和能動性
C.先天性和後天性、共同性和差異性、穩定性和可變性、獨立性和統一性
D.共同性和差異性、穩定性和可變性、獨立性和統一性、客觀性和能動性
26.學生的紀律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
A.課堂里的紀律問題和課堂外的紀律問題
B.個別學生經常表現出的破壞紀律行為、班級群體性的紀律問題
C.校內的紀律問題和校外的紀律問題
D.學校的紀律問題和家庭的紀律問題
27.人們所要達到的目標、需要的滿足受到阻礙時,因無法克服而產生的緊張狀態和情緒反應就是( )
A.挫折 B.應激 C.沖突 D.焦慮
28.常用的心理測量有( )
A.智力測量、個性測量、學習診斷測量及心理測量
B.智力測量、個性測量、心理健康測量等
C.智力測量、個性測量、學習診斷測量等
D.智力測量、個性測量和能力測量等
29.教師的思維應具有的特徵是( )
A.准確性和創造性 B.嚴密性和准確性
C.邏輯性和精細性 D.邏輯性和創造性
30.關於遷移的認知結構說是由( )
A.機能心理學派提出 B.聯結主義心理學派提出
C.認知派提出 D.人本主義學派提出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乾的括弧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31.群體規范有以下幾種重要的心理功能( )
A.行為誘發的功能 B.群體支柱的功能 C.評價標準的功能 D.行為激勵的功能
E.行為導向的功能
32.創建測量智力方法的學者有( )
A.斯金納 B.西蒙 C.馮特 D.桑代克 E.比奈
33.應激反應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
A.警戒階段 B.抵抗階段 C.適應階段 D.衰竭階段 E.恢復階段
34.規則學習的方式有( )
A.規則的發現學習方式 B.規則的掌握學習方式
C.規則的自我學習方式 D.規則的應用學習方式
E.規則的接受學習方式
35.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的關系是( )
A.動機和目的是一一對應的 B.動機一定有與其相伴隨的目的
C.動機與目的是有區別的 D.有了目的一定會有動機
E.動機與目的的關系錯綜復雜。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2分。請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序號填入括弧內)
1.學生在從事新的學習時,原有的身心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合性( )。
A.學習 B.成熟 C.學習准備 D.知識准備
2.兒童認知發展階段論是著名心理學家( )提出的。
A.皮亞傑 B.布魯納 C.桑代克 D.斯金納
3.原有的認知結構對學習遷移的影響,主要取決於認知結構可利用性、可辨別性及穩定性和清晰性三個變數,是( )的觀點。
A.相同要素說 B.認知結構遷移說
C.概括說 D.關系轉換說
4.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所學內容並不依靠他們獨立的發現,學習者只須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後可以利用或重視。這就是( )。
A.發現學習 B.接受學習
C.機械學習 D.掌握學習
5.一個人在一系列道德行為中反映出來的那些經常的、穩定的特徵,稱之為( )。
A.道德評價 B.道德觀念
C.道德認識 D.道德品質
6.用自己的話來表達問題的結構,從而形成解決問題的路徑是指( )。
A.形成問題的表徵 B.解題成果的評價
C.知識技能的調用 D.知識的准備
7.認知領域的口標分為六級,其中( )是最低水平的認知結果。
A.知識 B.運用
C.領會 D.評價
8.根據練習的時間分配方式,可以將練習分為( )。
A.集中練習和分散練習 B.整體練習和部分練習
C.內隱練習和外顯練習 D.一般練習和特殊練習
9.當個體處於不明情境中時,傾向於仔細考慮所觀察到的現象及所面臨的問題,在行動前致力於把問題考慮清楚的認知方式是( )。
A.場依存型 B.沖動型
C.慎思型 D.獨立型
10.處於概括水平同等層次的兩種學習之間的影響屬於( )。
A.逆向遷移 B.順向遷移
C.水平遷移 D.縱向遷移
11.在記憶的三個系統中,短時記憶的容量較小,一般僅能駐留( )個單元的信息。
A.7 2 B.5 2
C.9-20 D.10—15
12.自我評價是( )的一種形式。
A.自我控制 B.自我意識
C.自我體驗 D.道德品質
三、多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3分,每小題至少有兩項答案正確,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弧內)
1.在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 )。
A.觀察法 B.實驗室實驗法
C.自然實驗法 D.調查法
2.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較,它具有的特點是( )。
A.教育的獨立性 B.教育的主動性
C.教育的可控性 D.教育的權威性
3.學習動機產生的必要條件是( )。
A.學習的內驅力 B.智力水平
C.誘因 D.情緒
4.根據學習過程的特徵對學習分類,可以把學習分為( )。
A.情感學習 B.試誤學習 C.頓悟學習 D.模仿學習
5.聯結說關於學習的主要定律有( )。
A.練習律 B.情緒律 C.效果律 D.准備律
6.短時記憶的信息主要以( )編碼。
A.言語 B.聽黨 C.視覺 D.表象
7.情緒的功能為( )。
A.信號交際 B.動機 C.適應 D.塑造個性
8.構成教學的基本因素有( )。
A.教師 B.學生 C.課程內容 D.政策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2分)
1.C 2.A 3.B 4.B 5.D 6.A
7.A 8.A 9.C 10.C 11.A 12.B
三、多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ABCD 2.ABC 3.AC 4.BCD
5.ACD 6.BC 7.ABCD 8.ABC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時蓉華認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 )
A.社會心理 B.社會行為 C.個體心理 D.社會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2.位於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第三層次是( )
A.哲學世界觀 B.專門方法論 C.具體技術和手段 D.各種理論
3.社會心理學在確立時期的特徵是( )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體研究 D.理論研究
4.我國早期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
A.高覺敷 B.嚴復 C.梁啟超 D.潘菽
5.從四五十年代開始,社會心理學領域最突出是( )
A.學科分化 B.整合趨勢 C.產生危機 D.學科繁榮
6.文化人類學家對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側重於( )
A.群體心理 B.國民性 C.人格 D.文化
7.如果一個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這屬於( )上的問題
A.角色期待 B.角色沖突 C.角色認知 D.角色矛盾
8.激發動機產生的直接原因是( )
A.需要 B.行為 C.目標 D.刺激
9.馬斯洛的\"自我實現需要\"是指( )
A.隨心所欲 B.事業心強 C.成名成家 D.做力所能及的事
10.如果你和一個人有數次交往,並以第一次的印象對該人作出判斷,這在社會認
知中屬於( )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應 C.光環效應 D.近因效應
11.自願接受他人的觀點或信息,使自己的態度與他人要求一致叫( )
A.同化 B.內化 C.服從 D.從眾
12.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布加達斯創立了( )
A.總加量表法 B.社會距離尺度法 C.投射法 D.生理反應法
13.判斷\"謝謝啦\"這句話的准確意思主要依賴於( )
A.場合 B.聲調 C.熱情程度 D.表情
14.如果雙方在沖突中作出讓步,這種調適方式叫( )
A.和解 B.妥協 C.容忍 D.調解
15.最早研究暗示現象的人是( )
A.中國學者孫本文 B.俄國學者別赫捷列夫 C.德國學者施密根斯 D.法國學者塔爾德
16.大眾傳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觀點是由( )提出的
A.強效力論 B.適度效力論 C.子彈論 D.有限效力論
17.一個平時遵紀守法的人,在動亂時混在人群中焚燒車輛,這種行為可以從( )中得到較好的解釋
A.匿名理論 B.還原理論 C.價值累加理論 D.緊急規范理論
18.將領導行為分為民主、專制、放任三種類型的學者是( )
A.勒溫 B.伯德 C.斯德克迪爾 D.若拉列夫
19.俄國學者( )欲圖用馬克思主義觀點來研究社會心理學
A.列寧 B.巴甫洛夫 C.斯大林 D.普列漢諾夫
20.個體因團體壓力影響,在心理上和行為上表現出同團體內大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現象叫( )
A.同化 B.服從 C.從眾 D.內化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1.社會心理的內過程包括( )
A.社會輿論 B.社會認知 C.社會動機 D.聚集行為 E.社會態度
22.奧爾波特認為誇張可以分為( )
A.內化 B.磨尖 C.同化 D.削平 E.彌補
23.符號互動論者布盧默將群體分為( )
A.行動人群 B.臨時人群 C.常規人群 D.鬆散人群 E.表意人群
24.合作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
A.合作者 B.共同的環境 C.共同的目標 D.直接溝通 E.行為配合
25.身勢語主要有( )
A.手勢 B.體態 C.人際距離 D.言語 E.觸摸
26.將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看成是心理學分支的代表人物有( )
A.孫本文 B.埃爾伍德 C.時蓉華 D.吳江霖
27.社會心理學在形成時期受到了( )的影響
A.社會學 B.民族學 C.心理學 D.語言學 E.人類學
28.理智的對抗方式有( )
A.消極對抗 B.發泄不滿 C.侵犯行為 D.自我辯解 E.改變策略
29.自我意識主要包括對自我的( )
A.情感 B.認知 C.模仿 D.印象 E.意向
30.美國社會心理學出現危機被認為的原因有( )
A.理論脫離現實 B.實驗室的局限 C.不科學 D.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E.社會期望過高
參考答案
1.D 2.C 3.B 4.A 5.B 6.B 7.B 8.A 9.D 10.B 11.A 12.B 13.B 14.A 15.D 16.D 17.A 18.A 19.D 20.C 21.BCE 22.BCD 23.ABCE 24.ACE 25.AB E 26.CDE 27.AC 28.DE 29.ABE 30.ABE

『叄』 影響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因素主要有

01影響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因素
環境因素:家庭(父母)和同伴對兒童親社會性行為的影響,主要是通過與兒童的交往而發生作用的。兒童的親社會性行為,如分享、謙讓、協調、幫助、友愛、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等,就是在與父母的交往中,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導下逐漸形成與發展的。
早期親子交往的經驗對兒童與他人包括同伴的交往也有極為明顯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到兒童以後的人際交往態度、行為。
研究指出,嬰兒最初的同伴交往行為,幾乎都是來自於更早些時候與父母的交往。
認知因素:認知因素對兒童社會性行為發展有很大影響。它主要包括兒童對社會性行為的認識和對情境信息的識別等。當兒童認識到「打人給別人帶來痛苦和傷心,是不應該的行為"之後,其攻擊性行為則會受到一定的抑制。如果兒童在頭腦里形成了一些穩定的利他觀念,他們在面臨分離或幫助的情境時,會毫不猶豫地提供或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其他兒童。
02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培養
移情: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霍夫曼對兒童移情及行為的關系進行了多年的實驗研究。他指出,移情在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產生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是兒童親社會行為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移情——是指人際交往中,人們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移情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識別和感受他人的情緒、情感狀態。二是能在更高級的意義上接受他人的情緒、情感狀態,即將自己置身於他人的處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因而產生相應的情緒、情感。它會使兒童產生一種內在自覺性,要求自己能使別人快樂、幸福,否則自己會感到不愉快。
榜樣: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學習和形成,主要是通過觀察性的學習和模仿達到的。榜樣在兒童親社會行為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兒童置身於社會之中,無論是周圍的人們,還是電影、電視、小說中的主人公,都是兒童學習模仿的對象。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性。
利用歸因原理:格魯賽克等人(1980)做過一-項研究,使兒童有機會把自己的東西分給需要的人。一種情況是利用觀念強化形成自我歸因,告訴兒童他們分出自己東西的行為是因為他們有助人的精神。第二種情況是他們分出自己東西的行為受到表揚強化。第三種情況是什麼也不說,然後使兒童有機會分出自己的東西。結果表明,歸因和強化都增強了兒童的慷慨行為。
表揚、獎勵:兒童親社會行為無論是自覺的還是不自覺的,都需要得到群體的認可。兒童一旦做出了利他行為,成人和教師及時強化,如表揚、獎勵等,使兒童獲得積極反饋,達到逐漸鞏固的目的。我國心理學工作者曾做過一項研究,採用創設需要謙讓的實際情境和假設情景,並施以精神獎勵法,對兒童進行謙讓觀念培養,恰當地運用表揚、獎勵,能有效地促進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展,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兒童的攻擊性行為。
組織游戲活動:游戲是培養兒童親社會行為最好的方法之一。游戲中兒童要進行交往,不肯謙讓,交往就不能繼續進行;進行游戲要配合,合作的能力就得到鍛煉;大家-起游戲,玩具、物品就要求共同分享。在游戲活動中,兒童起初會發生沖突或出現爭執的情況,因此,需要成人和教師給予指導,啟發他們去想出各種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並教育兒童學會謙讓、合作、共享等良好行為。攻擊性強的兒童往往缺乏解決問題的策略,不善於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不善於與他人進行交往。這就需要向兒童提供一些正常交往的策略,通過榜樣的示範,並進行解釋和說明,從而改善人際關系,減少攻擊性行為。我們要利用游戲這一有效的手段讓兒童反復練習、反復實踐,他們就能逐步形成自覺、穩固的親社會行為。
兒童在游戲中平行和聯合游戲較多,到學前期才開始出現有組織的合作游戲。游戲水平的提高反映著兒童社會性交往能力的發展。
因此通過觀察兒童在游戲活動中的行為表現,既有助於我們了解兒童游戲的發展,也有助於我們了解兒童的同伴交往,了解兒童的社會性發展。同時,游戲也為兒童的同伴交往提供了必要的場所和機會,以游戲為主要活動形式,能有效地培養兒童的親社會行為。

『肆』 沖突處理方法和技巧

1、 確保一個讓沖突雙方安全、都能獲得支持的平台。

讓雙方放鬆、舒服,並能從過程中獲得幫助,不要讓解決沖突的過程變成審判大會,沒有人樂意在批鬥自己的大會上待上一分鍾。

2、 我們不可能一次解決所有的沖突,嘗試從一個小的沖突做起。

如果你想一次對話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那麼一天下來,你會發現你一個問題都解決不了。很多時候我們要對「沖突」抽絲剝繭,從一個小的沖突開始著手處理。

如:「好吧,鳳姐,現在讓我們來談談,你最想解決的沖突是哪一個?」

3、讓沖突雙方發言保持在60-90秒之間,別讓一個人的訴苦將另一個人淹沒

如果讓沖突一方喋喋不休地訴苦,那麼他(她)可能需要幾百年的時間,而且在這過程中,沖突的另一方的心可能早已石化,失去解決沖突的慾望了。

4、對於重復發生的沖突,別選擇在沖突進行時解決它

別嘗試著去擁抱正在對你惡意相向的另一半,除非你家離醫院足夠的近。在雙方理智無限接近零的時候,這顯然不是解決沖突的最好時機。

5、讓沖突雙方直接交流,別讓他們繞著圈子對話。

大多數時候,即使沖突的另一半在自己眼前,沖突的一方都有能力把對方變成透明,而對調解員說,「他(她)怎麼樣怎麼樣……」,嘗試著讓他們直接對話,「你怎麼樣怎麼樣……」,畢竟,調解員不是最理想的傳聲裝置。

6、處理沖突時,要放空自己,不要把自己的主觀意見參雜到沖突中去

調解員要放空自己,站在沖突的漩渦之外,並且保持中立。你是來解決沖突的,不是來仲裁的,如果你想去判斷誰對誰錯然後給他們開出一堆處理偏方,我想,菜場上隨便一位大媽都可能比你更勝任這工作。

7、搞懂雙方沖突背後的需要是什麼

沒有一個人是想為了沖突而沖突的,沖突之所以不能解決,很可能是沖突方的一些需求被忽略了,例如尊重、愛、關注等。如果你想一直糾纏在沖突的內容里,那這些內容可能會比任何一部瓊瑤小說都要長,而且你可能永遠也找不到它的中心思想。

8、確認沖突雙方覺察到自己和對方的期待和認同。

恨的反面往往就是愛。在沖突的協調中,確保讓雙方都能了解到自己對另一半積極的一面和期待。

「所以小四,你覺得他還愛你嗎?」、「那麼他要怎樣做,你才會滿意?」

9、 讓沖突雙方用具體的、可執行的語言表達對另一方的需求和請求。

你無法讓每個人都認為「李嘉欣是最漂亮」的,因為每個人的認知、標准都不一樣,所以如果你說,「給我來點好喝的!」,別人可能會給你一杯童子尿,因為有的人覺得,這就是好喝!

如果你不想別人端一杯童子尿給你,嘗試著說些具體的。「給我來杯橙汁吧。」、「我想你下班後能直接回家。」……

10、如果沖突雙方沒有解決沖突的意願、或者他們是瘋子,請放棄協調工作

當沖突雙方鐵了心決定老死不相往來或者一定要斗個不死不休,你很難去協調這沖突,因為沖突已經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了,試想下,你能改變別人的生活嗎?

另外,如果他們是一些邊緣性人格障礙,如偏執狂、自戀狂、反社會人格障礙等,同樣的請放棄你的協調工作,你無法想像,如何把鳳姐變得和你身邊的朋友一樣普通、正常。

當然,以上一些是慧海拾珠,只是課程的一些片段。正如「搖滾的靈魂在現場」一樣,沖突解決的方法也一樣在課堂現場,當各種實用技巧和現場案例結合,你才能真正明白,何謂「完形」!何謂「沖突解決之道」!

『伍』 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因素

親社會行為是人與人之間形成和維持良好關系的重要基礎,是一種積極的社會行為。它受到人類社會的肯定和鼓勵。獨生子女親社會行為的產生和發展是同他們的道德行為的產生和發展相一致的。
親社會行為發展成為獨生子女的心理品質的過程,就是兒童道德認識水平提高,道德情感日益豐富,在活動中有效地掌握幫助別人的知識、技能及鍛煉意志的過程。這些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計劃生育政策下產生的獨生子在社會交往中謙讓、幫助、合作和共享等利於別人和社會的親社會行為的培養具有尤為重要的意義。
這些親社會行為受生物因素、認知因素、自我概念、性格因素等主題因素及家庭、社會、學校等主體外因素的影響,因此,通過學校、家庭等途徑對兒童親社會行為進行培養,具體來講,可以用角色扮演法、榜樣示範法、移情訓練、組織游戲等方法進行。親社會行為是幼兒社會性發展和個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幼兒的親社會行為在生命早期即已出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呈逐漸增加的趨勢。然而,隨著家庭生活環境的日益優裕,幼兒倍受家人的厚愛與照顧,其親社會行為卻明顯減少。因此,從幼兒1~2歲開始,家長就應注意其親社會行為的培養。這不僅能夠加快幼兒的社會化進程,也是幼兒成年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及心理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基礎。
因此,探討對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影響因素
外部影響因素
1.旁觀者效應,是指個體在面對緊急事件時,單個人與同他人在一起時的反應不一樣,他人在場會抑制親社會行為的發生。
2.榜樣的示範作用
旁觀者在場會使想提供幫助的個體猶豫、彷徨,榜樣行為卻會引發他人的親社會行為。
3.情景的模糊性
情景的模糊性會影響親社會行為的發生,個體在不能確認發生了什麼事情,是否需要自己提供助人行為時,往往會退縮。
內部影響因素
1.認知因素的影響
韋納指出,面對失去能力需要幫助的人,人們往往是通過認知歸因做出決定。親社會行為的發生不僅涉及知覺、推理、問題解決和行為決策等一系列基本認知過程,而且與個體認知能力尤其是社會認知能力的發展有直接關系。
2.個體的情緒狀態
人們在積極的心境下,會減少對自己的關注,更多的去了解他人的需要,把親社會認知轉化為親社會行為。
3.個體的人格特徵
助人者具有以下特點:①具有強烈的社會動機;②相信事情對自己有影響力;③有適合於情境需要的特殊能力;④同情、理解他人、有責任感。
國內外關於親社會行為研究的理論
斯陶布的社會行為理論
任何行為都會是由多重因素決定的,是個體特徵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斯陶布(E.Staub,1978,1980,1984)曾提出了一個社會行為理論(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來解釋社會行為是怎樣產生的。該理論把價值取向和其他因素結合起來,試圖形成道德行為的綜合理論。
社會行為理論認為:人在發展中形成了各種動機,而人的行為多數是以目的性為特徵的,所以應側重於探討追求期望的目的的動機,它把動機概括化為目的取向(goal)或個人目的(Personal goal)或目的取向(Goalorientations),目的是個人追求的最終狀態,是由相互聯系的認知網路組成的,其中包括對結果的評價相關的信念、思想和意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激活,環境(包括內在的環境)條件可以同時激活一個、二個或多個目的,且激活程度不同。我們可以把價值取向看作是道德領域中的個人目的。親社會價值取向則是利他和不傷害別人的個人目的。斯陶布的研究發現,親社會價值取向越強,人們對激活條件(身體或心理的困擾)做出的幫助行為就越多。換言之,人的親社會價值取向越強,在特定情境中被激活的可能性就越大。親社會價值取向體現為兩種動機源:一是作為利他的無私行為的動機源,其目的在於幫助他人,是以他人為中心的。二是以規則為中心的道德取向為特徵的動機源,目的在於堅持行為規則或原則。所以,兩種道德取向的目的的不同,並且對行為產生不同影響。

『陸』 幼兒親社會行為培養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摘要 第一、語言攻擊屬於不良行為,一旦發現就必須嚴厲阻止

『柒』 幼兒親社會行為有哪些類型

11個月大的孩子就會與大人分享玩具,在隨後的一年中分享行為更為常見,3~6歲的兒童表現出分享行為的個體比例隨年齡遞增,6歲時達到60%以上;
18個月大的孩子中有65%能夠也願意幫助成人做家務(如整理雜志、疊衣服、掃地和整理床鋪);
18~24個月的孩子,面對那些處在困境中的人,會用輕拍和撫摸的動作安慰對方,甚至會做出更有針對性的安慰行為,比如當小夥伴哭泣時,他們會幫著找來哭泣者的媽媽。
近些年來,研究者通過實驗研究進一步考察了兒童早期親社會行為的特點,其研究發現對教育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發現1
表現友誼關系的圖片可引發親社會行為
德國的研究人員把18個月大的嬰兒分成4組,分別給每一組兒童看一種圖片。每種圖片中突出的前景都是熟悉的家居用品(如水壺),家居用品的後側方則是作為背景出現的小玩偶(或積木)。對每組兒童來說,作為前景出現的家居用品是相同的,而作為背景出現的圖形刺激則不周。第一組的背景刺激是兩個面對面緊挨在一起的小玩偶;第二組的背景刺激是一個單獨的小玩偶;第三組的背景刺激則是緊挨在一起的兩摞積木;第四組的背景刺激是兩個背對背挨在一起的小玩偶。對每一組孩子,研究者都是首先告訴兒童家居用品的名稱,接著對該用品的顏色、功能進行描述。在整個過程中,研究者部不會對背景刺激進行描述。描述完圖片後,房間里走進另外一名研究者,該研究者手裡抱著的小木棒「不小心」掉落在地。此時,看各組兒童是否會幫研究者撿起地上的小木棒。結果發現,第一組中做出助人行為的兒童人數是其他各組中助人兒童人數的3倍,而其他三組中做出助人行為的兒童人數沒有差異。
啟示
這一發現提示我們,環境刺激的微妙改變會對兒童早期的親社會行為產生影響,體現人與人之間友誼關系的環境刺激可以促發兒童早期的助人行為。我們可以在環境中懸掛、擺放一些反映美好的友誼的圖片、玩具或飾品等,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兒童表現出助人行為。
發現2
他人是否表達出自己的願望會影響兒童的分享行為
美國的研究人員給18和25個月的兒童提供兩種選擇:兒童可以選擇自己和陌生成人同時得到一塊小點心,也可以選擇只有自己得到一塊小點心。結果發現,在成人未說出自己的
願望時,18和25個月的兒童對兩個選項都是隨機選擇,而當成人表達自己的願望「我喜歡點心,我想要一塊點心」時,25個月的兒童就會表現出分享行為,會選擇兩人同時得到點心,而18個月大的兒童則不會。

『捌』 什麼是認知沖突以及情感沖突

認知沖突(cognitive eonfliet)指認知 發展過程原有概念(或認知結構)與現 實情境不相符時在心理上所產生的矛 盾或沖突。皮亞傑認為調節是解決認 知沖突的一種有效方法,即個體遇到 新的情境條件下,原有認知結構不能 適應現實環境要求時,他只能改變已 有的認知結構以符合現實環境的要 求。否則,只有同化,沒有順應或調 節,人就無法保持他與現實環境之間 的平衡。只有通過調節不斷解決認知 沖突,同化與順應的交替發生處於一 種均勢時,才能保證主體與客體的相互 作用達到某種相對穩定或平衡的狀態, 促使人的認知活動不斷豐富和深化
情感沖突是指情感主體在其情感需求的實現過程中,由於受到種種條件的制約,使其情感得不到有效的流露而產生的恐慌和不愉悅的心理狀態.大學生處於特殊的年齡段,處於情感體驗的高峰期,是情感沖突的高發人群
文獻來源

『玖』 什麼是親社會行為產生的基礎

什麼是親社會行為呢?它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常常藉助於我們所學的一些專業理論知識、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建構在龐大的社會背景下提出的一些具體要求,通常總結來說就是三個點,教什麼、怎麼教以及我們為什麼這么教?今天我們為大家准備了與此相關的知識內容,以此來幫助大家克服關於親社會行為方面的困難,避免出現相應的錯誤。

親社會行為是社會性的一個內容,社會性包括了五個部分,親子關系、同伴關系、性別角色、親社會行為和攻擊性行為,其中親社會行為和攻擊性行為屬於道德的范疇,在教師招聘筆試考試中,親社會性方面的內容主要通過選擇題和簡答題的形式出現。考點主要布局在親社會行為的概念、產生的基礎、以及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因素。

首先是親社會行為的概念,什麼是親社會行為呢?親社會行為是指個體幫助或打算幫助他人的行為及傾向。具體包括分享、合作、謙讓、援助等。親社會行為的發展是幼兒道德發展的核心問題。而移情是親社會性產生的基礎,只有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產生對應的行為。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親社會行為,不僅僅只是指幫助的行為,只要是有打算幫助的傾向,都指親社會行為。如我們在電視劇《家有兒女》中看到,母親劉梅帶領三個孩子將舊衣服打包寄給貧困地區的孩子,這種捐助就屬於一種親社會行為。再次我們主要對親社會行為包含的形式做單選題備考,如題干問,以下哪個不屬於親社會行為,A模仿;B分享;C合作;D援助。此時我們用排除法就可以得到答案,選擇A選項。

接下來我們主要了解一下影響親社會行為的因素。影響親社會行為的因素有三點,此處以選擇題和簡答題形式進行備考。第一個因素是移情。前面說過,移情是親社會行為產生的基礎,所謂移情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產生與別人相似的情感。所以幼兒移情能力與產生親社會行為息息相關。第二個因素是幼兒的社會生活環境,此時幼兒生活在一個大的環境之中,這個環境中的方方面面都將對幼兒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在這方面,首先整個社會的文化背景是會影響幼兒的,例如我們中國,尊崇儒家文化,強調以和為貴,因此當幼兒出現親社會行為時我們會表揚和鼓勵,當幼兒出現攻擊性行為時我們會批評甚至是懲罰,這樣的大環境就有利於幼兒親社會行為的養成,而肯亞和一些歐洲國家比較推崇人與人之間的獨立與競爭,相對而言,就不利於幼兒親社會行為的養成。其次,現在的電視媒介對幼兒親社會行為也有一定的影響,如現在盛行的很多動畫片《熊出沒》、《喜羊羊和灰太狼》,都有大量的攻擊性行為,現實中也不乏有幼兒因為觀看了這種類型的動畫片而對同伴做出相似的攻擊性行為。第三個影響因素是幼兒的日常生活,家庭教育和在幼兒園同伴之間的交往都會影響幼兒親社會行為的養成。如有些家庭,父母非常嚴厲,平常對幼兒的教育,會一言不合就動手,那麼在幼兒的認知里,就認為武力是可以解決一切的,因此容易產生攻擊性行為。再比如說,幼兒此時年紀較小,很多的行為方式都是在模仿中形成,在幼兒園里,如果攻擊性行為的兒童攻擊性行為沒有得到制止或懲罰,反而被默許,那就不利於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形成。因此幼兒的親社會行為,不僅僅是幼兒自身的事,還關繫到教師及家長,需要各界通力合作,實現教育的最大合力。

所以我們在進行親社會行為內容設置的時候一定要明確相應的知識內容對我們自身發展的要求,之後再結合子領域的特點以及不同年齡班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對我們傳達的內容加以適當的刪減、更改或補充。只有通過這樣細致入微的方式,我們在進行練習時,才會做到胸有成竹,將知識點融會貫通。同時,我們也希望大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並結合系統的知識梳理,早日通過教師招聘考試,取得理想的成績。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拾』 根據兒童社會認知的某種理論來說明如何培養兒童的親社會行為並克服反社會行為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強調人類與動物不同,人類具有認知能力,是積極的信息加工者,能夠思考行為和結果之間的關系,因此人更多地受事件後果的影響,而不是受他們實際所經歷的事件的影響。 *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是通過觀察他人(稱為榜樣)的行為而進行的學習。許多習慣和人格特質是經由觀察及模仿社會榜樣的行為所習得的,其中認知起著重要作用。 *相互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認為兒童和青少年是積極的,有思想的人,他們可以朝著許多方向發展。人類發展是個人(P)、行為(B)、環境(E)不斷交互作用的產物,兒童所經歷的情境或環境可能影響兒童的發展,兒童的行為也同樣影響著環境。 所以,兒童是塑造影響他們發展的環境的積極參與者。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們的社會行為其實都來自對他人行為的模仿和學習。根據個人行為對社會的作用是積極還是消極,社會學家將人的社會行為分為「親社會行為」和「反社會行為」。 親社會行為指一切對社會有積極作用的行為,包括助人行為、遵守社會規范行為、友善行為、公共參與行為等。小到對他人微笑、上車給老幼讓座,大到捐贈遺體,志願參與疫苗試驗,在危難當中捨己救人。其中那些不求任何精神和物質回報的助人行為也被稱為利他行為或無私利他行為。習得親社會行為的三種途徑: ①同理心反應的條件化,經典條件化,始於兒童早期; ②直接訓練,操作條件反射(贊揚、鼓勵、肯定); ③觀察學習,社會榜樣的作用。 反社會行為與親社會行為相對應,是一種攻擊他人或社會的行為,對社會有消極作用。例如,暴力行為、侵犯或攻擊行為、傷害他人和破壞社會秩序等。 該如何培養兒童的親社會行為並克制反社會行為呢?根據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強化接觸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每個健康的嬰兒都會形成依戀,這種依戀,除餵食以外,加強接觸,給他們提供觸覺的、視覺的、聽覺的刺激,已成為兒童最重要的、最可信賴的依戀對象。實驗發現,兒童早期形成的依戀對後期行為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如在對羅猴的研究中發現,「失戀」時間較長的嬰猴,行為出現明顯異常:自己咬自己,走路身子搖晃,性格孤僻,成年後不適應社交等。因此,如果能演好「依戀」這個節目,它將導致一個人的信賴與自我信任,並將成功地依戀自己的同伴與後代。我想,這是培養兒童親社會行為的重要基礎。學校在中,強化教師與學生,尤其是單親學生的接觸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現在的學生群體中,還存在著數量不小的單親學生,他們大多數因缺少愛而顯得呆板、孤僻、好攻擊、學習成績不理想、能力低下、興趣淡泊。為了孩子,為了社會,教師都應對這些孩子負責,給他們慈父慈母般的愛,滿足他們被愛的渴求,如經常與他們促膝談心,經常關心他們的冷暖與身體狀況,讓他們感受親情,享受依戀,在這一過程中,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為實現個體的社會化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鼓勵交往 交往對培養兒童的親社會行為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同伴交往。通過國內外許多學者的研究,發現同伴交往不僅有助於兒童認知技能的學習、情緒安定和愉快,更重要的是在與同伴交往中學會了與人相處的社會技能。因為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同伴是強化物、是范型——同伴間行為的影響是交互的,如孩子們都喜歡與慷慨大方的兒童交往,在交往中,幾乎人人都會變得慷慨大方起來;同伴能去自我中心——交往可以使他們認識到別人的觀點、需要,學會了解別人、理解別人,學會約束自己、改變自己的不合理想法與行為,學會與同伴相處;同伴能給予穩定感和歸屬感——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會有許多煩惱與困惑,若得不到及時的解決,便會形成不健康心理,這對培養孩子的親社會行為是極為不利的。基於以上原理,不難看出,鼓勵交往對培養親社會行為是何等重要!學校和家庭要給孩子們創造交往的機會,如鼓勵兒童參與扶貧助困手拉手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認識自我,認識社會,在交往中增長才幹,培養良好品質,樹立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培養孩子們的親社會行為。 三、樹立榜樣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兒童性別定型化行為(如男孩都表現為男孩子氣,女孩都表現為女孩子氣),主要是通過觀察與模仿獲得的。班杜拉也通過一組實驗發現,兒童的行為(已不再局限於性別定型化行為)不是由強化決定的,而是由觀察決定的,而且他們認為,模式的行為可以影響兒童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強化,所以,他們主張用呈現模式的方式來培養親社會行為。如有一個很典型的實驗介紹:讓孩子們觀看一個成人的滾木球游戲,這個成人把贏得的一部分獎品捐贈出來作為窮苦兒童的基金,然後讓這些兒童單獨玩這類游戲,結果他們把獎勵所得捐贈出來的數量遠遠超過沒有觀看過成人模式的控制組兒童。即便實驗後過了兩個月,這些實驗組的被試與不同的實驗者在一起仍然很慷慨,說明模式的影響是長期的。因此,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為兒童樹立榜樣,也有利於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形成與發展。榜樣,可以是英雄人物,可以是品行優良的同伴,可以是教師、父母。當然,在樹立榜樣時,必須十分注意:⑴作為英雄人物或同伴,要實事求是地介紹;教師父母則要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感染與熏陶。⑵產生心靈感應,在內心深處接受榜樣,讓學生心悅誠服。⑶要開展必要的活動,把學習榜樣與自己的認識、情感及行為聯系起來,並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上。 人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說耳濡目染會給人以影響。這種影響年深日久就會顯現出來。許多人認為,孩子在觀看暴力影片或其他節目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什麼攻擊性來。但是,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小孩子在學習說話的時候,會突然說出一些當下大人並沒有教給他的詞彙。大人總是奇怪,這些詞彙是什麼時候被孩子學到的?這就是所謂的社會學習的睡眠者效應。所謂睡眠者效應,就是指接觸的負面事件在大腦中潛伏起來,並在其他時刻影響其行為。孩子也許在某一天看到過媽媽包里的手槍,感到過好奇,當時並沒有什麼不恰當的反應。但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看到一些成人是如何發火的,處於義憤填膺的情緒狀態時是如何攻擊別人的。他就理解了槍的用途,學會了對憤怒的應對方法就是快速和有效地發泄,就是攻擊引發他憤怒的他人。當他被激怒時,手槍,就像一個刺激物一樣,在沖突的情境中激活了他的想像。他就會用模仿來的方法來釋放自己的憤怒。所以,是成人把一個孩子變成了一個具有攻擊性行為傾向的睡獅。當它沉睡的時候,我們不要以為它還是一隻小貓。 總之,培養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剋制反社會行為,方法是多樣的,只要我們多一份愛心,多一份責任感,樹立一種和諧友愛、尊重生命的社會價值觀,攻擊行為本能就會受到抑制,一定會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一個實實在在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熱點內容
我該如何舉報法官 發布:2025-01-24 12:54:43 瀏覽:962
法院執行人被凍結微信 發布:2025-01-24 12:45:21 瀏覽:301
誰在立法 發布:2025-01-24 12:17:14 瀏覽:1000
民法典手繪 發布:2025-01-24 11:42:27 瀏覽:620
烏蘇法院拍 發布:2025-01-24 11:22:13 瀏覽:185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1-24 11:02:50 瀏覽:170
房屋銷售補充協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4 10:00:06 瀏覽:139
中級會計2013經濟法考試題 發布:2025-01-24 09:59:23 瀏覽:403
最高法律效力表現在 發布:2025-01-24 09:54:12 瀏覽:685
沈陽君道法律咨詢服務 發布:2025-01-24 08:49:18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