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專論邱本

經濟法專論邱本

發布時間: 2022-06-20 23:35:55

① 寧都籍名人

文化名人儒學盛,人才出。自宋至清,全縣科考中榜進士125人,舉人413人,貢生、秀才幹餘人,其人數之眾居贛南之首。進士當中,狀元及第者2人,探花1人(即宋皇祐五年狀元鄭獬、景定三年特科狀元謝元龍、明成化五年探花董越)。自唐至清,進入仕途官達四至一品的高級職官67人,成為朝廷文臣武將者有:南唐禮部尚書衷愉,南宋理宗帝所拜右丞相崔與之,宋代太常寺卿黎堯、尚書僕射劉越馭、胡承憨,明代弘治工部尚書董越等文臣;南宋抗元英雄陳繼周、尹玉;明代衛國將軍盧述、抗倭英雄陳勉;清代軍功顯赫的大將軍葉信等武將。見諸史冊記載的文化名流有:五代十國時期的「廖氏文學集團」 (廖匡圖、廖正圖、廖邈、廖融、廖凝),北宋的「孫氏五賢」(孫長孺、孫立節、孫勰、孫慮、孫登科),南宋的「曾氏祖孫」(曾興宗、曾原一)和「寧都三肖」(肖立等、肖士贊、肖土資);明末清初的「寧都三魏」(魏禧、魏祥、魏禮)和「易堂九子」(「三魏」和李騰蛟、邱維屏、曾燦、彭任、彭士望、林時益);清末的「寧都三邱」(邱璧、邱和鳴、邱珍)以及民初「寧都教育精英」(邱灝、邱椿、邱燕、邱敬慎、蔡愛仁、溫晉城等)。此外,尚有文學家楊益、董越、董天錫,翻譯家孫伯顏,江南山水畫宗師羅牧,蠶桑博士李安等。歷代文化名流學者留下傳世詩文、論著1200多部(卷),蜚聲海內,影響數百年,故有「文鄉詩國」之譽。

寧都名人:管軼,江西寧都人,現為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是當今禽流感病毒國際權威之一。是最先提出果子狸是傳播SARS冠狀病毒的科學家之一,曾獲《時代周刊》選為18位救人英雄之一。

回答人的補充 2011-04-25 14:43 寧都名人(成功人士)
邱 本
邱本,男,1966年出生,江西寧都人。1989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法學博士學位;2003年9月——2004年2月在瑞士聯邦研究所作訪問學者。1989年至1997年在吉林大學法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經濟法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溫 銳
男,1953年9月生,江西寧都縣人,現任江西財經大學旅遊學院院長,省中青年學術學科帶頭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先後畢業於江西師范大學、南開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95年晉升為教授,2000年開始擔任中國經濟史、中國近現代史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現代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理事。先後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規劃課題3項、省社科規劃課題4項;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區域社會經濟史,重點做20世紀以來中國農村經濟與農民問題研究;有《中央蘇區土地革命研究》(中英文版)、《理想·歷史·現實:毛澤東與中國農村經濟變革研究》、《勞動力的流動與農村社會變遷:20世紀贛閩粵三邊地區實證研究》、《百年巨變與振興之夢:20世紀江西經濟發展研究》等多部專著,先後在《中國經濟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文史哲》、《近代史研究》等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相關成果獲得《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高校社科文摘》《中國現代史》和《經濟史》等刊物摘編轉載。
楊延晉,江西寧都人,中國電影導演。

1968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1973年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改學導演。
1978年,他和鄧逸民合作拍攝了《苦惱人的笑》,該片荒誕,具有諷刺意味,揭示了當時的某些社會問題,雖然這部影片是楊延晉的早期作品,但已顯露出他的才華。
1981年,楊延晉以影片《小街》再次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導演功力。影片拍得象散文詩一樣美,表現了特殊年代中青年男女之間純潔、美好的感情以及他們催人淚下的遭遇。《小街》公演後引起很大反響。
1986年,執導了《T省的84、85年》,影片通過一起經濟案件的審理,揭露了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問題,以及企業改革所面臨的阻力。在導演處理上,邏輯性強,突出了時代特點,思想深刻,令人長久回味。
1987年,導演了輕喜劇《女市長的私人生活》,該片的風格與前幾部影片不同,多了幾份幽默,少了一些嚴肅,影片輕松活潑,令人情不自禁地發笑。這期間,他的作品還有《兩個少女》、《少女與小偷》、《夜半歌聲》。
1990年他導演的《地獄·天堂》問世,接著又投拍了電視劇《幾度夕陽紅》。
從楊延晉選拍的題材來看,他偏愛政治片,這說明他有極強的社會責任感。近幾年,他在事業上仍不邂追求,並與台灣著名女作家玄小佛結為伉儷,真可謂春風得意。
主要作品及獲獎情況:
《苦惱人的笑》(1979) 《小街》 (1981)
《兩個少女》(1984) 《夜半歌聲》(1985)
《T省的84、85年》(1986)《女市長的私人生活》(1987)
《地獄天堂》(1989) 《千里尋夢》(1991)
《苦惱人的笑》:獲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
《T省的84、85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6-1987年優秀影片獎
郭冬發,
男,江西寧都人。 1965年1月18日生,
1984年本科畢業於東華理工學院應用化學系,
1989年在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獲工學碩士學位。
現任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兼任中國質譜學會常務理事。
現在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工作,任期至2004年年底。

② 經濟法基本原則的意義

經濟法基本原則,是指對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都具有普遍意義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准則。經濟法主體進行的一切經濟活動必須遵循經濟法基本原則。中國經濟法基本原則,多數經濟法學者認為應當包括:(1)遵循和綜合運用客觀經濟規律的原則;(2)鞏固、發展社會主體公有制和保護多種經濟形式合法發展的原則;(3)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原則;(4)國家統一領導和組織自主經營相結合的原則;(5)責、權、利、效相統一的原則。
原則要素
構成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要素:(1)普遍性,(2)法律性,(3)經濟法特性。其兩大基本原則是適當干預原則和合理競爭原則。它們反映了經濟法調整對象的特殊性,體現了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干預的本質要求;同時科學地概括了經濟法具體規則的內在連結和精神,較好地實現了經濟法中價值與具體規則的匯合和融通。並且二原則已為大量經濟法規所昭示,凸顯了公權和私權的有機統一,准確地揭示了經濟法基本原則之特質。

經濟法基本原則
學者對經濟法基本原則的揭示,大都存在程度不一的缺失,這主要反映於: 1、將非法律的原則表述為一種法律原則,如資源優化配置原則。

2、將法律的一般性原則表述為經濟法所特有的原則,如責權利相統一原則。依史際春、鄧峰先生的觀點,「責權利相統一原則主要是指在經濟法律關系中各管理主體和公有制主導之經濟活動主體所附的權利(力)、利益、義務和職責必須相一致,不應當有脫節、錯位、不平衡等現象存在。」但是,責權利相統一原則固然是經濟法應當確立的一項准則,但其並未反映或體現經濟法之特質,將其納入其他部門法之界域,如行政法,同樣也言之有據。

3.將經濟法部門法的原則錯位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如邱本先生的「計劃原則」或「反壟斷原則」。雖然經濟法基本原則取決於對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認知,但即使就邱本先生所主張的經濟法體系包括計劃法和反壟斷法兩部分的觀點來看,計劃原則與反壟斷原則也僅僅是經濟法部門法之原則,而無法函蓋經濟法之全部和整體。

4.將經濟法價值作為經濟法原則。正如前述,經濟法價值與經濟法基本原則是迥然有別的,但在李先生之諸原則中,如經濟民主、經濟公平、經濟效益等,將其納入經濟法價值范疇,頗為恰切,但如果作為經濟法基本原則,則難以契合作為原則本身的內質和要求。

5.將經濟法的調整方法作為經濟法原則,如史際春、鄧峰先生所主張的「平衡協調原則」。在他們看來,「平衡協調原則是指經濟法的立法和執法要從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社會整體利益出發,來調整具體經濟關系,協調經濟利益關系,以促進引導或強制實現社會整體目標與個體利益目標的統一。」從其表述中,不難看出平衡協調原則主要強調的是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干預所使用的方法或手段,史先生等將其納入經濟法基本原則,有所不妥。這一是因為在法的一般意義上,法律原本就是利益之調節器,正如博登海默所指出的那樣,「法律的主要作用之一乃是調整和調和種種相互沖突的利益,無論是個人利益還是社會利益」。耶林也同樣指出:「法律的目標是在個人原則與社會原則之間形成一種平衡。」因而,平衡協調各種關系和利益,不僅經濟法使然,其他部門法亦同樣如此。民法對民事主體相互利益關系之衡平,行政法對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利益之調整均概莫能外;其二,平衡協調就其本質而言,作為一項調整方法更為恰切,納入經濟法基本原則的范疇未免有方圓木鑿之嫌。

③ 第六屆中青年法學家評選出來了嗎,哪些人

按得票順序是
人大民法 王軼、法大刑法 於志剛、西政法理 付子堂、武大國際私法 肖永平、深圳大學經濟法 應飛虎、清華憲法 王振民、北大行政法 王錫鋅、東南大學行政法 周佑勇、社科院刑訴熊秋紅、華政法史 李秀清

體現了學科和學校的平衡。一般一個學校和一個二級學科只能有一人入選。龍衛球和周光權感覺沒入選挺可惜的

提名獎(按得票數排序)
羅培新: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政法大學科研處處長、國際金融法律學院院長。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發表中英文論文兩百餘篇。

王健: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主持和參加了8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和教改項目,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主要著作有《中國近代的法律教育》、《溝通兩個世界的法律意義》等。

王先林: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法研究所所長、副院長。主要著作有《知識產權與反壟斷法知識產權濫用的反壟斷問題研究》、《知識產權與反壟斷法》、《論聯合限制競爭行為的法律規制》等。

黎宏: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擔任掛職副檢察長、北京市監獄局人民監督員。主要著作有《刑法總論問題思考》、《刑法總論》等。

齊延平:山東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自由大憲章研究》、《人權與法治》、《人權法原理》等。

虞政平: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副庭長,高級法官。2009年榮獲首屆「全國審判業務專家」稱號,主要著作有《英國公司法規匯編》、《股東有限責任現代公司之法律基石》、《中國公司企業法規全書》等。

左海聰: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國際經濟法的理論與實踐》、《國際貿易法》,主編、參編著作18部,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46篇。

宋功德: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教授,兼任北大法學院憲法行政法專業博士生導師組成員,北大法學院軟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出版法學專著14部,發表文章一百二十多篇。

邱本: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吉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著作有《自由競爭與秩序調控》、《經濟法原論》、《市場法治論》等。

傅鬱林: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論著有《農村基層法律服務研究》、《審級制度的建構原理》等。

張萬明:中央台辦法規局副局長。主要著作有《涉台法律問題總論》、《台灣事務政策法律全書》、《台商大陸投資貿易最新政策法律解說》、《台商投資優惠政策匯編》等。

樑上上:浙江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論股東表決權以公司控制權爭奪為中心展開》,在《中國法學》、《政法論壇》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馮軍: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主要著作有《行政處罰法新論》、《國家賠償法釋論》、《版權保護法制的完善與發展》、《WTO與中國行政法制改革》等。

周光權: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8年3月當選為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出版《法治視野中的刑法客觀主義》等專著9部;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中外法學》等刊物發表論文一百一十餘篇。

鄭少華: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生態主義法哲學》、《從對峙走向和諧:循環型社會法的形成》等,在《中國法學》、《中外法學》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六十餘篇學術論文。

龍衛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民法總論》、《民法基礎與超越》等。

劉仁文: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刑法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有《過失危險犯研究》、《嚴格責任論》、《環境資源保護與環境資源犯罪》,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餘篇。

王萬華: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行政程序法研究》、《中國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中國行政程序法典試擬稿及立法理由》等。

鄧思清: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學術部主任,研究員。主要著作有《檢察權研究》和《偵查程序訴訟化研究》,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法律期刊上發表66篇學術論文。

劉燕: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開設的《公司財務與法律專題研究》課程是國內法學院唯一的,與國際一流大學的同類課程相比也是各有千秋。

張冠梓: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理事長、研究員,主要著作有《論法的成長來自中國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詮釋》、《法人類學的理論、方法及其流變》、《多元與一體:文化背景下的中國法律》、《中國珍稀法律典籍續編》等。來源法制網——法制日報)

④ 經濟法的價值和基本原則是什麼

構成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要素:(1)普遍性,(2)法律性,(3)經濟法特性。其兩大基本原則是適當干預原則和合理競爭原則。它們反映了經濟法調整對象的特殊性,體現了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干預的本質要求;同時科學地概括了經濟法具體規則的內在連結和精神,較好地實現了經濟法中價值與具體規則的匯合和融通。並且二原則已為大量經濟法規所昭示,凸顯了公權和私權的有機統一,准確地揭示了經濟法基本原則之特質。
學者對經濟法基本原則的揭示,大都存在程度不一的缺失,這主要反映於: 1、將非法律的原則表述為一種法律原則,如資源優化配置原則。
2、將法律的一般性原則表述為經濟法所特有的原則,如責權利相統一原則。依史際春、鄧峰先生的觀點,「責權利相統一原則主要是指在經濟法律關系中各管理主體和公有制主導之經濟活動主體所附的權利(力)、利益、義務和職責必須相一致,不應當有脫節、錯位、不平衡等現象存在。」但是,責權利相統一原則固然是經濟法應當確立的一項准則,但其並未反映或體現經濟法之特質,將其納入其他部門法之界域,如行政法,同樣也言之有據。
3.將經濟法部門法的原則錯位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如邱本先生的「計劃原則」或「反壟斷原則」。雖然經濟法基本原則取決於對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認知,但即使就邱本先生所主張的經濟法體系包括計劃法和反壟斷法兩部分的觀點來看,計劃原則與反壟斷原則也僅僅是經濟法部門法之原則,而無法函蓋經濟法之全部和整體。
4.將經濟法價值作為經濟法原則。正如前述,經濟法價值與經濟法基本原則是迥然有別的,但在李先生之諸原則中,如經濟民主、經濟公平、經濟效益等,將其納入經濟法價值范疇,頗為恰切,但如果作為經濟法基本原則,則難以契合作為原則本身的內質和要求。
5.將經濟法的調整方法作為經濟法原則,如史際春、鄧峰先生所主張的「平衡協調原則」。在他們看來,「平衡協調原則是指經濟法的立法和執法要從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社會整體利益出發,來調整具體經濟關系,協調經濟利益關系,以促進引導或強制實現社會整體目標與個體利益目標的統一。」從其表述中,不難看出平衡協調原則主要強調的是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干預所使用的方法或手段,史先生等將其納入經濟法基本原則,有所不妥。這一是因為在法的一般意義上,法律原本就是利益之調節器,正如博登海默所指出的那樣,「法律的主要作用之一乃是調整和調和種種相互沖突的利益,無論是個人利益還是社會利益」。耶林也同樣指出:「法律的目標是在個人原則與社會原則之間形成一種平衡。」因而,平衡協調各種關系和利益,不僅經濟法使然,其他部門法亦同樣如此。民法對民事主體相互利益關系之衡平,行政法對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利益之調整均概莫能外;其二,平衡協調就其本質而言,作為一項調整方法更為恰切,納入經濟法基本原則的范疇未免有方圓木鑿之嫌。

⑤ 邱本寫的《經濟法通論》的讀後感最後一段怎麼寫

《21世紀通才系列教材:經濟法通論(第3版)》是一本針對非法學專業本科學生的經濟法內學普及教材,容涉及民法、商法、經濟法、社會法等多個領域有關經濟流轉的法律制度,具體包括企業法、物權法、工業產權法、合同法、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財政法、稅收法、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票據法、外匯法、價格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環境資源法等17個方面的法律制度。
《21世紀通才系列教材:經濟法通論(第3版)》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法治需求,打破了傳統部門法之間的學科壁壘,將公法類與私法類的法律制度有機融合,全面闡述了經濟法學所包含的基本法律制度,為讀者開啟了一扇通向經濟法領域、感受經濟法內在精神的大門。

⑥ 論經濟法律關系中的責任主體

(一)

1.從承擔責任的主體來看,經濟法律關系的承擔者是違反經濟法律規范的經濟法主體。

2.從追究責任的主體來看,國家司法機關、仲裁機關和國家經濟行政管理機關,都可以追究違法當事人的經濟法責任。

3.從追究責任的目的來看,在經濟管理法律關系中,追究違法當事人的經濟法律責任,主要不是為了補償損失,而是為了對違法當事人實施某種經濟懲罰促使其行為合理化、合法化,恢復和維持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

4.從追究法律責任的後果來看,是剝奪違法當事人一定的經濟權力或經濟利益。

5.從追究法律責任的程序來看,既可以採用司法程序,也可以採用行政程序,而且更主要的,更大量的是採用行政程序。

(史文清主編:《新編經濟法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1年版,第84頁。)

(二)

1.在責任發生的前提或基礎上,作為經濟責任的基礎——經濟義務,既可以由經濟法律規范直接規定,也可以由當事人自行約定。

2.在責任發生的范圍上,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經濟責任是各不相同的。經濟責任只發生在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中。其次經濟責任卻大量發生在經濟管理關系(包括宏觀經濟管理關系和微觀經濟管理關系)、「計劃性」宏觀經濟協作關系和微觀經濟協作關系之中。

3.在責任的實際內容上,經濟責任具有不同於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的特點。經濟責任主要以經濟利益為內容,並且還貫徹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

4.在承擔責任的主體上,承擔經濟責任的主體結構具有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所不可比擬的復雜性。

5.在實施責任所適用的法律和機關上,經濟責任和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民事責任之間也各有千秋。……在認定責任所依據的法律方面當然就是經濟法的規定。在追究責任的機關上,實施經濟責任的機關,除了人民法院之外,還有國家行政機關及經濟仲裁組織。

6.在責任的執行方面,經濟責任也有不同於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的地方。

(杜飛進著:《論經濟責任》,人民日報出版社1990年版,第19—32頁。)

(三)

1.經濟法責任產生的前提和基礎具有雙重性。它體現在:既有經濟法義務,又有經濟法權利。

2.經濟法責任的內容具有整體經濟利益性。經濟法律關系以經濟法權利和義務為內容。它不僅涉及經濟法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而且涉及國家社會整體經濟利益關系。

3.經濟法責任的功能因主體不同而具有差異性。具體來說,追究政府機關經濟法責任的功能,主要是為了賠償或補償經濟主體的經濟損失,其懲罰性體現得並不明顯,追究經濟主體法律責任的功能,主要是為了懲罰經濟主體,其賠償性和補償性並不明顯。

4.經濟法責任的形式具有適用范圍的特定性。政府機關的經濟責任形式只能適用於政府機關,經濟主體的經濟法責任形式只能適用於經濟主體。

5.經濟法責任在形式上主要表現為一種組織(團體)責任。當其法定代表人或其工作人員違反經濟法義務或者不當行使經濟權利,應當承擔經濟法責任時,承擔責任的主體並不是法定代表或者工作人員,而是相應的政府機關和經濟主體。

(蘇惠祥、邱本主編:《經濟法原理》,吉林大學出版社 1997年版,第181—187頁。)

(四)

1.經濟法律責任具有相互分離性。在經濟法律關系中,經濟法的調控主體與受控主體並非同類,不屬於同一層面,因而他們分別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

2.經濟法律責任具有雙重性。經濟法律責任的雙重性是指經濟法律責任可能由本法責任和他法責任構成。所謂本法責任即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的有關規定所應承擔的責任。所謂他法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在違反經濟法的有關規定的同時,也違反了其他法律的相關規定,從而應當承擔其它法律規定的責任。……但是在經濟法律責任中,本法責任是第一位的,由本法責任引起的他法責任是第二位的。

3.經濟法律責任具有社會性。經濟法的基本宗旨是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在經濟法中對於法律責任的設定,在許多方面都是基於社會公共利益的考慮,因而經濟法律責任的社會性也是必須引起重視的。申言之,從全社會的角度來規定違法者的法律責任,是經濟法不同於其他法律部門的一個重要特點

⑦ 邱本的主要專著

主要著作有:《自由競爭與秩序調控》(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經濟法原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市場法治論》(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版)、《宏觀調控法論》(中國工商出版社2002年版)、《市場競爭法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經濟法通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並在《哲學研究》、《法學研究》、《中國法學》、《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法制與社會發展》、《法理學論叢》、《經濟法論叢》、《商事法論集》等書刊發表《無償人權與凡人主義》、《從契約到人權》、《論市場競爭法的基礎》、《經濟的法律分析》、《商土中國及其法治建設》、《形中法學論綱》、《政府適度干預經濟的法律研究》、《宏觀調控法通論》等論文數100篇。

⑧ 經濟法基本原則的原則要素

構成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要素:(1)普遍性,(2)法律性,(3)經濟法特性。其兩大基本原則是適當干預原則和合理競爭原則。它們反映了經濟法調整對象的特殊性,體現了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干預的本質要求;同時科學地概括了經濟法具體規則的內在連結和精神,較好地實現了經濟法中價值與具體規則的匯合和融通。並且二原則已為大量經濟法規所昭示,凸顯了公權和私權的有機統一,准確地揭示了經濟法基本原則之特質。

學者對經濟法基本原則的揭示,大都存在程度不一的缺失,這主要反映於: 1、將非法律的原則表述為一種法律原則,如資源優化配置原則。
2、將法律的一般性原則表述為經濟法所特有的原則,如責權利相統一原則。依史際春、鄧峰先生的觀點,「責權利相統一原則主要是指在經濟法律關系中各管理主體和公有制主導之經濟活動主體所附的權利(力)、利益、義務和職責必須相一致,不應當有脫節、錯位、不平衡等現象存在。」但是,責權利相統一原則固然是經濟法應當確立的一項准則,但其並未反映或體現經濟法之特質,將其納入其他部門法之界域,如行政法,同樣也言之有據。
3.將經濟法部門法的原則錯位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如邱本先生的「計劃原則」或「反壟斷原則」。雖然經濟法基本原則取決於對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認知,但即使就邱本先生所主張的經濟法體系包括計劃法和反壟斷法兩部分的觀點來看,計劃原則與反壟斷原則也僅僅是經濟法部門法之原則,而無法函蓋經濟法之全部和整體。
4.將經濟法價值作為經濟法原則。正如前述,經濟法價值與經濟法基本原則是迥然有別的,但在李先生之諸原則中,如經濟民主、經濟公平、經濟效益等,將其納入經濟法價值范疇,頗為恰切,但如果作為經濟法基本原則,則難以契合作為原則本身的內質和要求。
5.將經濟法的調整方法作為經濟法原則,如史際春、鄧峰先生所主張的「平衡協調原則」。在他們看來,「平衡協調原則是指經濟法的立法和執法要從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社會整體利益出發,來調整具體經濟關系,協調經濟利益關系,以促進引導或強制實現社會整體目標與個體利益目標的統一。」從其表述中,不難看出平衡協調原則主要強調的是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干預所使用的方法或手段,史先生等將其納入經濟法基本原則,有所不妥。這一是因為在法的一般意義上,法律原本就是利益之調節器,正如博登海默所指出的那樣,「法律的主要作用之一乃是調整和調和種種相互沖突的利益,無論是個人利益還是社會利益」。耶林也同樣指出:「法律的目標是在個人原則與社會原則之間形成一種平衡。」因而,平衡協調各種關系和利益,不僅經濟法使然,其他部門法亦同樣如此。民法對民事主體相互利益關系之衡平,行政法對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利益之調整均概莫能外;其二,平衡協調就其本質而言,作為一項調整方法更為恰切,納入經濟法基本原則的范疇未免有方圓木鑿之嫌。

⑨ 急~~!法學論文

商品房預售法律規制的經濟法視角 【摘要】市場機制對社會資源配笠的調節方式和調節過程存在著自身 無法克服的局限性,阻礙整體利益的實現,影響經濟生活的正常秩序。 正是由於「市場失靈」,國家不得不進行干預解決這些問題。同時在商 品房預售中買受人處於明顯的弱勢,出賣人也往往利用優勢地位損害 買受人的利益。本文力求以經濟法學的其本法律價值為指導,以利益 分析為線索,通過國家宏觀調控實現利益的平衡,以及通過懲罰性賠償 對處於弱勢地位的買受人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實現法律的公平之義。 【關鍵詞】商品房預售;市場失靈;國家干預;懲罰性賠償制度 L商品房預售與經濟法平衡性原理一缺陷矯正 商品房預售中常常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如」市場失靈」就需要 國家進行干預來矯正缺陷。國家干預是指國家基於公共利益,為 了實現實質公平而通過立法活動限制市場主體意思自由,並迫使 其服從的意志及表現。自由放任基礎之上的市場競爭機制,並非 在任何領域、任何狀態下都能夠充分展開,而在另外一些領域或場 合,市場機制即使能夠充分發揮,也無法達到符合整個社會要求的 正確資源配置效果。這些問題就是市場經濟自身所無法克服的固 有的缺陷或不足,西方經濟理論將它們統稱為」市場失靈」。』,市場失 靈』是由市場機制調節的自身缺陷造成的。市場機制缺陷和失靈, 既不可能由市場機制本身克服,也不可能由商事主體的行為解決, 只能由政府出面進行適度干預。是因為政府有著糾正市場機制失 靈的特有優勢,如征稅、審批、處罰等,」政府是唯一有能力和社會 成員相平衡的組織」。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認為」希望國家多負起 直接投資之責」。他主張對資本主義加以」明知管理」,在市場失靈 的情況下,國家應當積極的干預經濟,擴大政府職能,刺激投資和 消費,這為現代國家干預機制確立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極大地開發 利用了國家干預的力量。 法律是經濟的上層建築,國家干預正是以」市場失靈」作為其 存在根據的。並圍繞兩個目的進行,一是為了追求實質公平與實 現良好的市場秩序;二是規范立法層面以外的國家管制。其界限 應當是防止預售方這一利益集團損害預售方利益,即對預購方進 行事實上的管制,防止預售方之間的惡性競爭,保持公平的競爭環 境。 市場的真諦在於競爭,而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僅是一種假象, 是根本不存在的,即在現實的市場環境中僅靠當事人自治是不可 能保持有效的市場秩序的,這一點在商品房預售制度中表現尤為 突出。 商品房預售是我國目前房地產交易的主要方式,據有關資料 表明,載我國房地產開發資金中,預售款已佔房地產全部見者資金 5創毛左右。實踐證明,完全依靠市場機製作用的自動調節是不可 能實現房地產市場的良性發展的,放任自流的商品房預售會引起 房地產交易中的過度投機、欺詐等違法行為,不僅會嚴重損害預購 方的利益,而且會造成經濟的動盪。而且,投資商品房預售市場具 有高利潤、高收益的特點,這種巨大的利益驅使完全可能促使以追 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事主體個體爭先恐後地進人這一行業,最後導 致社會資源過於集中,供大於求,惡性競爭的情況出現。因此,國 家需要運用經濟、法律手段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干預,這點在商品房 預售領域表現的尤為突出。近期央行不斷的下調存款准備金率以 及多項國家政策法律的出台正是為了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干預,使 之回歸理性。 通過國家的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的結合,使得個人利益與全 局利益可以同時兼顧。通過國家在某些領域發布靈活的政策,可 以使市場體制外的經濟關系也能得到有效的調節。通過國家強有 力的監管,可以規范市場的不正當的競爭行為。國家對經濟的統 籌安排輔助市場機制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合理配置。國家對市場主 體提供信息,保證了交易起點的公平。國家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 保證了市場經濟的順利展開。國家縮小貧富差距,保障了市場競 爭中弱勢群體的利益。因此,國家作為」看不見的手」干預」市場失 靈」,將市場的自我調節功能和政府指導作用相結合。 2 . 商品房預售與經濟法傾斜性原理-一實質公平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房預售是獨立平等主體之間就期房進 行等價交換,平等的預售房與預購方享有充分的意思自治,但是這 種平等也只是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和平等受法律的保護。但是契 約自由-一」其流弊使經濟上的強者利用契約為欺壓弱者的工 具,或契約自由為掩護而產生影響社會公序良俗的情事,所以契約 自由遂有其限制,大抵由個人契約趨向集體契約,由形式契約趨向 契約內容的限制」合同自由和國家干預是應交易中效率和公平者 兩個價值趨向而產生的。合同自由追求的是效率,國家干預則是 為了確保實質上的公平。在現代民法中,合同自由受到各個方面 的限制,國家處於社會利益的考慮,為維護交易安全、維護社會正 義、保護弱者(消費者)的目的,在強調合同自由的同時,兼顧合同 公正,允許國家適度干預。羅爾斯在《正義論》中指出」正義即公 平」,從社會理論和經濟理論的角度來看,公平分為自然公平(普遍 公平、形式公平)和矯正公平(實質公平),前者是自然主義的基礎, 後者是國家干預的理由,而傾斜性成為矯正公平的內在要求。 市場經濟發展的萌芽階段,各市場主體之間經濟實力大致相 當,」意思自治』,也就自然成為市場交易的基本原則。但隨著市場 經濟的發展,兩極分化愈演愈烈,強勢主體和弱勢主體之間的分歧 也越來越大,』意思自治」這一原則己成為強勢主體對弱勢主體進 行殘酷掠奪的絕佳理由。所以,預購方相對於預售方常常是處於 弱勢地位,雙方的交易實質不公平。自治法認為法律法意義上的 公平僅僅是指形式公平,它意味著機會平等,即社會資源平等地向 市場開放,競爭的起跑線均等,市場主體同等的不受歧視,市場主 體平等地擁有實現其經濟目的的手段。而國家管制所追求的公 平,是在承認經濟主體佔有社會資源的差異的前提下而追求的一 種結果上的公平,即實質公平。因為預購方和預售方懸殊的勢力 對比,往往造成預售方侵害預購方權益的後果,這就要通過國家干 預進行矯治,用以實現實質公平。商品房預售法律制度中國家干 預所追求的終極價值之一應當是實質公平。國家干預的方式是對 特定對象給與傾斜性的支持和保護。 房屋作為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屬於生存權的基本內容,應當 受到法律的優先保護。對公民個人消費的優先保護體現了現代民 法社會本位的發展趨勢,是現代商品經濟高度發展引發對公民基 本生存權利予以特殊保護的客觀要求。公民個人與法人團體相 比,前者處於弱者地位,在經濟實力、聯合程度、消費認知能力等諸 多方面都很難與以法人形式出現的經營者相匹敵,因而法律維護 公平的宗旨要求在保護的取向上應對消費者有所傾斜。正是體現 了經濟法傾斜性原理。 3 . 商品房預購人利益的救助機制--一懲罰性賠償資任制 度 3 . 1懲罰性賠償責任體現著經濟法的價值 商品房預售由於交易周期長、可預測性差,房地產開發商在資 金、技術、信息或是社會影響力等諸多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而 商品房預購人常常因欠缺交易經驗及足夠的交易信息和能力,很 難與開發商抗衡。預售人處於弱勢地位,保護弱者以維護社會利 益平衡是現代社會法治精神所要求的,經濟法是以社會為本位的 法律,維護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社會公共利益是經濟法的根本目的, 對預售商品房消費者權益的優先保護也體現了經濟法的社會本位 追求。 法的形式價值是指自身的價值。在全社會范圍內,經濟法責 任的形式在於維護經濟安全和實質正義。懲罰性賠償責任制度的 形式價值也在於此。懲罰性賠償制度對正義價值的促動,在於實 質正義。法律責任的設定都是為了實現矯正正義,但現實生活中, 法律制度的不完備性和行為人的履行差錯,使法律責任並不能完 全矯正不正義,懲罰性賠償制度的產生是為了彌補這種矯正不足。 懲罰性賠償制度通過給受害人一筆額外的賠償金,來使受害人的 權利恢復至未被侵害之前的狀態。在實際的補償性賠償中,受害 人及其家屬為了伸張正義而花費的時間、精力,而受到的周折、辛 酸常被忽略,這與現實的高訴訟成本、艱難訴訟過程極不相符。回 到現實中,補償性賠償是不能夠充分有效地矯正不正義的,因此它 需要懲罰性賠償制度的補充,以維護實質公平。 商品房消費者權利作為消費者最基本的生存權利之一,懲罰 性賠償制度能夠更好的彌補消費者的損失,體現經濟法的實質公 平。 32我國商品房預售領域的懲罰性賠償責任制度及其完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消法)))第49 條即通常所說的」雙倍賠償」,自此建立了民法中的懲罰性賠償制 度,直接目的一是使受害消費者獲得合理補償;二是從社會公共利 益著眼,制裁經營者的欺詐行為,以減少欺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 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稱《解釋)))雖然明確了有限度的適用懲罰 性賠償,但卻沒有明確商品房作為商品的屬性,也沒有明確適用 《消法》規定的雙倍賠償條款。其中第8、9條分別對兩類惡意違約 行為和三類欺詐行為引人了限於購房款一倍以下的懲罰性損害賠 償制度;第14條在商品房面積誤差絕對值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 及利息實行雙倍返還的規定也具有懲罰性賠償的性質。這三類欺 詐行為是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 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己經抵押的事實;故 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安置房屋的事實。 由此五種情形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 時,買受人除可以請求返還己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外,還可 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己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發布虛假 商品房銷售廣告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其符合上述情形的構成要 件,作為買受人的消費者可以主張懲罰性賠償。 該司法解釋的出台突破了傳統的補償性賠償的合同責任理 論,折中性地引人了懲罰性賠償責任,但是與《消法》第49條規定 的懲罰性賠償的嚴格責任還有較大距離,對於商品房是否屬於生 活消費品依然沒有定性,這樣對於遭受欺詐的購房消費者而言,仍 然不能直接援用《消法》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該司法解釋仍然 是一個對商品房開發商的不合理利益與購房消費者的合理利益之 間的折中妥協產物,實際上是一種」殺雞取卵」的短期行為。筆者 認為,針對商品房銷售中的欺詐行為,應當旗幟鮮明地適用《消 法》,這樣,既規范了開發商的經營行為,又維護了購房消費者的合 法權益,同時又能促進我國房地產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l]李昌麟 . 經濟法學附1 .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 . [2]王澤鑒 . 民法學說與利例研究(第5冊)【MI .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 社,1998年 . [3]王澤鑒 . 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6冊)【M] .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 社,1998年 . [』]符啟林.商品房預售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加1年. [5]邱本 . 自由競爭與秋序調控時].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 網劉武元房地產交易法律問題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 . 閉高富平、黃武雙 . 房地產新論附].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咖年 . [81李昌麟、許明月.消費者保護法附].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 [9]斯蒂格利英.鄭秉文譯.政府為什麼干預經濟「M] . 北京:中國物資出版 社,1998年 . [l0]金香愛 . 關於商品房」雙倍賠償」的經濟法理思考[Jl . 河南省政法管理 幹部學院學報,2003年,(2) 【川王利明.懲罰性賠償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 , ZOx)年,(4) . 〔12]劉楠.論公法、私法二元結構與中國市場經濟 . 民商法論叢第4卷[C1,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 . 【13]王立峰 . 論懲罰性損害賠償.民商法論叢第15卷匯C] . 北京:法律出版 社,2(期)年 . 【14]劉俊海 . 旗幟鮮明地適用消法第49條困1人民法院報2003年 . 〔151梁慧星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的解釋與適用 . 困1人民法院 報,2(X)l年3月29日 . 【l6]凱恩斯 .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附l商務印書館,1981年 .

熱點內容
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4 08:18:38 瀏覽:443
社區法律咨詢活動範文 發布:2025-01-24 07:57:17 瀏覽:532
老子道德經拼音版 發布:2025-01-24 07:08:55 瀏覽:209
用道德管理 發布:2025-01-24 07:06:54 瀏覽:617
中國司法醫學鑒定中心 發布:2025-01-24 06:56:57 瀏覽:829
體檢車法規 發布:2025-01-24 06:32:45 瀏覽:539
有關海絲條例的內容 發布:2025-01-24 05:25:51 瀏覽:408
婦產科院內感染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4 05:07:39 瀏覽:479
民法典8章 發布:2025-01-24 03:55:07 瀏覽:252
勞動合同法實習生 發布:2025-01-24 03:28:47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