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關於以合法形式
1. 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1)合同法關於以合法形式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十七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八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第五十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第五十一條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第五十六條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十七條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五十九條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2.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司法解釋
合同行為只是一種表象,其隱匿行為可能存在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或禁止性規定,或損害他人利益,如以購銷合同或委託管理合同的方式隱匿企業間的借貸行為等
《民法通則》第58條第1款第7項規定,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民事行為無效。《合同法》第52條第3項規定,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應確認無效。
結合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合同的特點,在實踐中對此種合同的認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這種行為就其外表看來是合法的。
合同行為只是一種表象,其被掩蓋的是一種非法的隱匿行為。
當事人主觀上具有規避法律的故意,知道其所隱匿的行為與外錶行為不一致,也就是說當事人所要達到的非法目的是故意的,而不是過失造成的非法結果。
結合《合同法》該條其它項下的規定。
3.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無效合同的舉例
案情1
2000年12月,北京戎信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原告)和光大國際建設工程總公司(被告)簽訂協議約定,原告保證被告獲得華騰園兩個樓座的總承包施工,被告承諾支付工程合同總金額的10%給原告。
2001年和2002年,被告和北京北化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化公司)簽訂兩份合同,被告獲得了華騰園樓房工程,總價款為5700萬余元。
該合同簽訂後,被告通過招投標取得上述工程的施工。2001年9月,北化公司支付第一筆工程款50萬元,至原告起訴,被告已經收到工程款3000多萬元。被告沒有支付約定的居間報酬。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500多萬元居間費。
案例2
2008年,材料公司為向實業公司融資借款,採用代理采購方式,約定實業公司代理貿易公司向材料公司采購鋼卷,貿易公司向實業公司支付代理費28萬元,查某對貿易公司債務承擔無限責任擔保。買入單價每噸8015元,賣出單價每噸7800元。
同日,實業公司與材料公司簽訂《銷售合同》,隨後,實業公司支付材料公司貨款。在實業公司依代理采購協議向材料公司、貿易公司、查某追索墊付貨款2000萬元時,材料公司已進入破產程序,其破產管理人提出本案代理采購協議及銷售合同實為企業間借貸,應認定無效。
(3)合同法關於以合法形式擴展閱讀:
以合法形式拖置非法目的,指的是當事人實施的行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在內容和目的上是非法的。在這種行為中,當事人故意表現出來的形式或者故意實施的行為並不是其真正目的,也不是其直實意思表示,而只是希塑通過這種形式和行為來掩蓋並達到其非法目的。
如當事人之間訂立以物抵債協議實為轉移資產逃避債務、假借訂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實為走私貨物等。這些訂立合同的行為在外表上看是合法的,實際上其真正目的是非法的。
由於被掩蓋的目的是非法的,而且還將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因此這種行為是無效的。
4.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是無效合同還是可撤銷合同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是無效合同。
法律分析
而屬於可撤銷合同的情形則為:1、行為人通過以另一方當事人或者是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或其對外的名譽以及財產等造成損害為由,對另一方當事人進行要脅,迫使對方在違背自己真實意思的情形下同行為人簽訂合同;2、簽訂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採取故意欺騙另一當事人的某種手段,例如故意告知對方某些虛假的信息、故意隱瞞全部或部分真實情況,導致另一當事在對訂立的合同產生錯誤認知的情形下,在合同上簽字或是蓋章;3、簽訂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是在基於對合同中的重要內容,如合同性質、簽訂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或標的物質量等,產生錯誤認識的情況下,導致簽訂的合同與其本人的真實意見相悖;4、一方當事人通過利用對方沒有經驗或是其他不正當手段,導致雙方簽訂的合同中所需要承擔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背了公平以及等價有償的基本民法原則,導致合同另一方當事人的利益受到了嚴重損害;5、一方當事人利用另一方當事人的緊迫需要,採取強迫手段,硬逼對方違背其真實意願簽訂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5. 什麼情況屬於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請舉幾個案例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案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和《民法通則》的規定,無效合同的范圍主要包括:
1、行為人欠缺行為能力的合同;
2、欺詐、脅迫並且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
3、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4、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5、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而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成為規避法律的行為。需要有以下幾個構成要件:
1、有規避的不法目的;
2、有真實的違法交易行為;
3、該行為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
合同的當事人之所以採用規避法律規定的行為,進而採取了一系列的規避措施,其目的是為了達到某種不法利益,躲避法律規定的義務,採用表面合法的形式。此種行為必須主觀是故意。
有關案例:
某年,股市行情正處在牛市階段,大批資金湧向股市。這時,甲公司便向向某銀行借款,請乙公司作為保證人。
甲公司借款的真實目的是去炒作股票,以期在股市中盈利。甲公司深知借款會審查借款用途,並了解「禁止銀行借款非法轉入股市、基金等市場」,因此,甲公司在借款合同中借款用途一欄寫明「該筆借款用於購買原材料」。銀行了解到了甲公司的真實意圖,但銀行仍同意按借款合同寫明的內容向甲公司發放貸款200萬元。
後甲公司嚴重虧損,無法償還借款,銀行遂起訴乙公司承擔保證責任。經乙公司的律師調查取證發現了上述事實,在庭審中提出甲公司與銀行惡意串通,騙取乙公司的擔保,該保證合同應屬於無效,乙公司不應承擔保證責任。法院最終採信了乙公司律師的答辯意見。
(5)合同法關於以合法形式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擔保法的司法解釋》第四十條主合同債務人採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欺詐、脅迫事實的,按照擔保法第三十條的規定處理。
《擔保法》第三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一)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的;
(二)主合同債權人採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
6. 如何理解無效合同中所規定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情形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是指當事人通過實施合法的行為而掩蓋其非法的目的;或其從事的行為形式上是合法的,而在內容上非法。這種行為又稱為隱匿行為。
在實施這種行為中,當事人故意表現出來的形式或故意實施的行為並不是其想達到的目的,也不是其真實意志,而只是希望通過這種形式和行為而掩蓋和達到非法的目的。
比如,通過合法的買賣行為而達到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目的;為濫發實物而採取合法的贈送手段等等。這種行為就其外表來看是合法的,但是外錶行為只是達到行為人的非法目的的手段。由於被掩蓋的目的是非法的,並將造成對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損害,因此這種行為是無效的。
(6)合同法關於以合法形式擴展閱讀:
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的目的合同自始無效。
所謂無效合同,是指已成立,因欠缺法定有效要件,在法律上確定地當然自始不發生法律效力的合同。這里的不發生法律效力,是指不發生該合同當事人所追求的法律效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認定該合同無效:
(1)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屬於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一般屬於可變更或撤銷的合同,只有在損害了國家利益時,才屬於無效合同);
(2)惡意串通,並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5)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6)對於造成對方人身傷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免責的合同條款;
(7)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無效。
那麼,效力待定的合同與無效合同的區別有,效力待定的合同雖欠缺法律關於合同的生效要件,但經過權利人的追認可以生效,在追認之前,合同的效力處於待定狀態。
效力待定不僅保護權利人的利益,而且兼顧了相對人的利益。而無效合同因其具有違法性,所以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不會因追認而生效,無效合同不因當事人的追認而發生法律效力是它與效力待定合同的基本區別。
7.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是
合同應確認無效。
《民法通則》第58條第1款第7項規定,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民事行為無效。《合同法》第52條第3項規定,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應確認無效。
(7)合同法關於以合法形式擴展閱讀:
結合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合同的特點,在實踐中對此種合同的認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這種行為就其外表看來是合法的。
2、合同行為只是一種表象,其被掩蓋的是一種非法的隱匿行為。
3、當事人主觀上具有規避法律的故意,知道其所隱匿的行為與外錶行為不一致,也就是說當事人所要達到的非法目的是故意的,而不是過失造成的非法結果。
4、結合《合同法》該條其它項下的規定。
8. 什麼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合同
事物都有兩面性,合同固然是促進交易的手段,違法的合同不僅不促進市場的繁榮,還會擾亂市場的健康發展。本文擬就什麼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談一下看法。
一、認定標准
任何民事行為都包括形式和目的。沒有目的的形式是不存在的。在正常的情況下,形式上所表現出來的意思與實際要達到的目的是一致的。比如某甲向銀行借款進口貨物,甲的目的就是將銀行的錢為自己使用,形式是與銀行簽訂一個借款合同。履行了這個借款合同,就達到了甲借款的目的。但有些行為和目的並不一致,以合法的形式掩蓋了真實目的。如何評判一個行為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量:
1、形式合法化。
所謂形式合法化就是合同從表面上看是合法的,從合同的主體、合同的內容均沒有任何違法之處。單純從形式上不能判斷合同是無效的。
2、行為兩重性。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行為具有兩重性,「合法形式」下一定掩蓋著另一個「違法形式」的存在,只有揭開「合法形式」的面紗,找到「違法形式」行為的存在,才能判斷其行為是否「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比如,有這樣一則案例:張三購買李四的房屋,雙方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支付了首付款,餘款擬用貸款支付。但張三名下有多套住房,再貸款利率較高。張三就用其弟弟張四的名義到銀行貸款,其弟弟是第一套房,貸款利率較低,張三用其弟弟張四的名字又與李四簽訂了一個十分簡單的買賣合同。此買賣合同中,除了有房屋的地址、房款總數、首付款數額外,其他什麼也沒有。合同簽訂的時間、交房的時間、辦理權屬轉移的時間、房款支付方式(是否有貸款)違約責任等等,房屋買賣合同應當有的條款均沒有。因為雙方明白,這個合同是個形式,真正的貸款付房費的是張三。在這個案例中張三與李四的合同,是真合同。目的是將李四的房屋所有權轉移給張三。張四與李四的合同就是假合同。這個合同就是合法形式下掩蓋的那個非法形式。
3、目的兩重性。
一般說來,一個合同行為只有一個目的。但此種合同都有兩個目的。讓人看得見的是合法形式下的合法目的。「合法目的」掩蓋著非法目的,非法目的是行為人的真實目的。比如,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第5期刊登的裁判文書《中行北京分行訴利達海洋館信用證墊款糾紛案》,利達海洋館先後24次向中行北京分行提交不可撤銷申請,北京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提供保函。中行北京分行先後24次對其開立跟單信用證,開出金額達2460萬余美元。海洋館開證申請表面目的是進口貨物,真實目的是在境實施外貼現行為,套取國家外匯。
4、主觀故意性。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有一方是直接故意,另一方在主觀上是過失或者放任。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合同當事人有一方肯定是直接故意。其明知這個「形式」就是一個幌子,是掩蓋真實目的的面紗,不是他要達到的真實目的。合同另一方,可能不知對行為真實目的或者即使知道也採取放任的態度,但不是其追求的結果。如果雙方都是直接故意,則屬於《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二)項規定的「惡意串通」行為。
5、損害他人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行為後果一定是損害他人利益的。這里的他人是合同當事人以外的人,可能是國家、團體、法人、某社會組織、機構、自然人等。這個他人一定是具體的,不能是泛指的。如果泛指,則是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適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四)項之規定。
上述五個方面的特徵,構成了是否為「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無效合同評判標准。
二、「法」的范圍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體現統治階級意志,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法」有哪些?這個「法」應當是廣義的。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行業規范、司法解釋等。一個行為是否符合或違反法律規定,不僅是指符合或違反憲法、法律,更多的是看行為是否符合或違反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行業規范。我們暫且將憲法、法律外的都稱之為「規范」。只要這些規范不與憲法、法律相沖突,就是有效的,應當被遵守的。所以「非法目的」的「法」既包括憲法、法律,也包括上述「規范」。如果將「法」強調為憲法或法律,那麼必將諸多非法行為認定為合法。社會生活中的行為准則,更多是靠上述「規范」去具體規范,而不是靠憲法和法律。人的行為是具體的,憲法和法律往往是一個原則性規定,「規范」則是具體的。
因此,非法目的的「法」應當是廣義的。
三、「非法目的」的行為與違反強制性規定的區別
有人認為,《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三)項規定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其實就是《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違反法律法規等強制性規定」的一種表現形式,之所以單獨成條款,只是強調而已。
筆者以為,這二者是有區別的。
區別之一,第五十二條第(五)項強調對行為本身的效力判斷。這行為和目的不具有兩重性。如甲乙簽訂合同,買賣毒品。這個行為單一的,目的也是單一的。不存在「合法形式」的外衣掩蓋真實目的。
區別之二。合同當事人主觀心理狀態不同。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無效行為,合同當事人可能是一方出於故意,一方有過失,也可能兩方都出於過失的心理狀態,並不知道其行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行為。第五十二條第(三)項的合同行為,肯定是有一方是出於故意行為,不可能出現雙方都是過失的情況。
對於合同的效力的認定,最嚴重莫過於宣告其無效。「契約自由」是民法的三大原則之一。
這一原則越來越受到挑戰,對其絕對性進行限制,限制的方法就是國家干預民事行為。絕對的自由就沒有了自由。對某些合同認定無效,是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公平正當的社會秩序,引導建立誠信的市場交易,恰當而有效的手段。
9. 《合同法》規定的幾種無效情形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來和國合自同法》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