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人生法
⑴ 孔子思想對看世界、社會、人生的方法有什麼影響
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范,"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繫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他認為"義然後取",即只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孔子甚至在《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左傳·成公二年》記載,干不符合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一樣,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孔子還認為,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只知道"利"而不知道"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有人認為孔子既然重"義",則勢必輕視體力勞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論語》中記載他對想學農的弟子樊遲十分不滿,罵他是"小人"。這是因為孔子認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擔的是更大的責任。他要讓他的學生成為價值的承擔者而不是一個農民。
由於孔子保守的政治態度,因此對待經濟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實行"初稅畝",從法律上承認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時代的重大經濟改革;但是據《左傳》說,孔子修《春秋》時記載"初稅畝",目的是批評其"非禮也"。而民眾不富足,國君沒有富足的。在《論語·堯曰》中還記載,孔子主張"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對民眾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張賦稅要輕一些,徭役的攤派不要耽誤農時。《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還對當時的為政者進行說教,要求為政者不要過於奢侈,要注意節儉。他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同時,還主張"節用而愛人"。這裡麵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運用於經濟領域。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性相近也,
孔子講學
習相遠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范,「仁」為最高道德准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徵,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動不但培養了眾多學生,而且他在實踐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⑵ 孔子思想對看世界,社會,人生的方法有什麼
1.立志有恆
孔子認為人生活在社會上,不應該以個人現在物質生活為 滿足,還應有將來精神上的更高要求,這就是對社會發展有自己的理想和盡自己的義務。他在教育學生如何對待現在和將來的關 系時,總是5;導學生立足於現在而面向將來,確定志向,樹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為個人努力方向。
孔子常和學生們「言志」,一天,他對學生顏淵、子路說:「你們何不談談各人的志向?」子路說:「我願拿出車馬、衣服、皮袍與朋友們共同使用,用壞了也不抱怨。」顏洲說:「我的志向是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說:「我們願聽聽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說:「我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通過與學生無拘束的談話,示意學生朝著「仁」道的方向去修養去提高,這是他指導學生立志的一種方式。
孔子認為"立志"是重要的起點,但要堅持和實現其志向,並不是容易的事。他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經過十餘年的努力才立,可見立志是一個人成長發展的關鍵。確立志向後,又經過長期不懈地學習、修養,使之思想、感情和行為,達到道德的高度自覺與"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終身性、長期性和階段性。
孔子教育學生"志於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標准與理想,他要求學生以"仁"指導日常的道德行為,堅持道德信仰而不動搖。"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要求君子在吃一頓飯的瞬間也不要離開仁德,在匆忙緊迫的情況下也不要離開仁德,在顛沛流離的環境中也不要離開仁德。他要求學生"罵信好學,守無善道",對仁德和理想要鴛信,要好學,要堅守,並用生命去捍衛。"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德,要勇於犧牲來成全仁德。他認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個人生命都還重要 。
孔子在教育學生對待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關系時,總是引導學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質享受方面,則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質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會妨礙精神境界的提高。
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末足與議也",他認為一個學生總以吃穿不好為恥,心思都放在追求物質享受方面,那就很難談得上樹立遠大的理想了。他贊揚學生顏淵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在孔子看來,顏淵是個有志向的學生,他的心思都集中在學道與守道上面,而不去計較個人生活的困難。他還說過,"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吃粗糧飲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在其中,用不正當的手段得到的富貴,對於我就象浮雲一般。他還教導學生「謀道不謀食"、"憂遭不優貧"、"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他認為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不應迷戀和陶醉於眼前的物質享受,更不能為了追求一時享樂而去貪圖不義之財,從而葬送了自己終生的前途。
只有經過長期艱苦的磨練,志向方能堅守。孔子在教育學生對待志向的確立與堅守的關系時,總是引導學生重視持之以恆與百折不撓的意志鍛煉。這也可以說是立志過程的最後與最高的階段。他認為一個人沒有恆心,甚至不能做巫醫。他舉例說,好比用土推出,只差一筐土就成了,如果停下來,那就是我自己停下來的;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即使剛剛倒下一筐土,如果決心前進,那是我自己要前進的啊,他教育學生應象松柏一樣經得起嚴寒,"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他還教育學生應當把自己的意志鍛煉得堅貞不移,"磨而不磷」"涅而不緇",意思是說,最堅固的東西,是磨也磨不薄的,最白的東西,是染也染不黑的。
總之,志向的確立和堅守,決定於個人信仰和主觀努力,是精神性的、內在的,不是依靠外力強制可以改變的。我們今天不能以孔子的志向為志向,但是他這種強調立志的思想,他主張道德教育要解決確立志向的經驗,卻值得我們吸取。
2.克已內省
在人與人交往的關系中,有一個如何對待自己和如何對待別人的問題,這兩方面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孔子在處理人際關系時,主張重在嚴格要求自己,約束和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規范,他把這稱之為"克已"。
孔子所說的"道",指的是道使行為的規范和准則,具有某種客觀的性質和內容;孔子所說的"德",指的是內心的情感和信念,屬於主觀方面的東西。孔子在處理客觀的"道"與主觀的"德"的關系時,重視積極開展主觀的思想分析活動,強調自覺地進行思想監督,便遵循客觀的"道"成為內在的自覺要求,而不受外來強加的限制,他把這種主觀的思想活動,稱之為內省。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克己是復禮的基本條件,不能剋制自己,也就不能使自己的言論行為符合客觀的"道";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回復到"禮"的道德規范上來。"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所謂"求諸已",也就是遇事反躬自問,嚴格要求自己,隨時檢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禮義。"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即對自身厚責,嚴以責己,寬以待人,對別人薄責,這種做法,不僅不會增加矛盾,且會緩和和消除矛盾。"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剋制自己包括同情之心待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自己不想得到的,不要強加給別人;自己不要痛苦和麻煩,也不要把這種痛苦和麻煩加到別人身上。"攻其惡,無攻人之惡",即對自身的缺點錯誤要勇於批評,對別人的缺點錯誤要寬容諒解;能自我批評,承擔責任,與別人的關系也就容易相處。
孔子主張把克己、求諸已的原則,貫徹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他說:"不怨天,不尤人",不怨恨天,也不責備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別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抱怨,不也是有修養的君子么?"不思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擔憂別人不了解自己,應該憂慮自己不了解別人。"不患人之已知,患其不能也",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自己沒有才能,"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君子擔心自己沒有才能,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不愁沒有職位,愁沒有能夠站穩腳跟的本領;不愁別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有值得別人知道的事情。所有這些,都著重在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當自己沒有能夠取得應有的社會地位和發揮應有的社會作用時,要多檢查自己的道德精神和學問水平,而不要責怪別人;如果自己的道德精神、學問能力的條件不夠,就應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創造必須的條件,進而達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境界。
內省是靠自覺性來監督的,不自覺就難於真正進行內在的自我反省。孔子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俱"?自己的行為都合乎道德規范,自我反省,問心無愧,那就會心安理得,還會有什麼憂俱呢?"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別人好的道德品質,虛心學習,向他看齊;見別人不好的品德表現,就要聯系自己,反省檢查,引以為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說要開展主觀的思想分析,見善則學,不善則改。
孔子認為內省是日常必用的修養方法,在學生中間積極提倡,他的學生曾參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思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辦事沒有盡心竭力嗎?與朋友交往不講信用嗎?老師傳授的學業沒有認真復習嗎?學生以社會規范為准,對行為進行自我檢查,以便及時發現不符合規范的情況,避免繼續在行為方面犯錯誤,這樣就經常起一種監督作用,使之不敢放任,或純用感情來支配行為,這種經驗是值得我們重視的。
3,改過遷善
孔子在處理過失和改過的關系方面,強調改過,他把道德修養過程也看作是改過遷善的過程。孔子說:"丘有幸,苟有過,人必知之"。他承認自己犯有過錯,並認為過錯被別人所了解,是自己的有幸。他反對有人對過錯採取不承認的態度,"小人之過也必文",文過飾非,把過錯掩蓋起來,這是不對的。他還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他認為君子的過錯,好比日蝕和月蝕;他有過錯,人人都看得見,他改正了,人人都仰望他尊敬他。孔子提出"過則勿憚改"的要求,還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要正確對待自己的過錯,也要正確對待別人的過錯,要容許別人犯錯誤,對別人過去的錯誤採取諒解的態度。孔子提出:"既往不咎",己經過去的事不要責備了,著重看現在的表現。
孔子要人知過、改過的思想,涉及人犯錯誤的必然性以及人如何對待自己的錯誤和改正錯誤的問題,還涉及如何對待別人的批評和如何對待別人的錯誤的問題,這些思想與經驗,對我們今天仍有啟發意義。
4、身體力行
道德教育有知的問題,也有行的問題,這也就是道德的認識與道德的踐履問題,這兩方面是緊密聯系的。孔子對於這兩方面的關系,著重強調的是道德的踐履,他提倡身體力行,要求言行相顧、言行一致,他認為道德認識的真假與深淺,依靠道德踐履的檢驗證實。
孔子認為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花言巧語、偽裝和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對一般人來說,應當是"言必言,行必果"。有人說得多做得少,"言過其行",孔子說應引以為恥。為了防止言行脫節,孔子主張"慎言"。他說:"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仁者,其言也",意思說,說話謹慎,怕說了之後做不到。為了防止說空話、說大話,可以"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不妨先腳踏實地去做,做了以後再講也不遲。"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說話遲鈍一點不要緊,而行動必須敏捷。
孔子是在教育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提出身體力行的要求的,他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起初,他過分相信學生表態性的話,以為學生說的話都會實際去做的,發現學生言行脫節以後,才對學生提出了言行一致的要求。他還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意思是:我對於別人,詆毀過誰?贊美過誰?如果有所贊美,那也是經過了實際考驗的。這就是說,他對學生的表揚,不是憑印象聽言論而想當然,是以實際行動的考察為依據的。總之,孔子要求言行一致而著重於行的思想,是值得我們重視的。
孔子既重視立志,又強調持之以恆,既提倡克己內省,又主張遷善改過、身體力行。這些道德教育的原則方法,含有某些合理性,符合道德教育的一般規律,不能因為它是封建道德教育和唯心主義思想體系而加以全盤否定和拋棄。我們要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思想指導下,以科學的態度與方法批判地繼承這些古代遺產、古為今用。
關於知識教育的思想
1、勤於學習,廣於見聞
孔子提倡「學而知之」,主張學無「常師」,「三人行,必有我師」,「子入太廟,每事問」,「敏而好學,不恥下 問」。
孔子認為學習靠多聞多見,去偽存真。他說:「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意思是:大概有一種自己不懂卻憑空創造的人,我沒有這個毛病。多多地聽,選擇其中的合理部分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記在心裡。孔子認為知識教育靠多聞多見去獲得。他說:「多聞闕疑,慎 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多聽多看,廣於見聞,即認真學習,對於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去做,只是謹慎地說已經明白的道理,做已經明白的事情,就可以減少怨尤和造成遺憾。
2、學而時習,溫故知新
《論語》第一句話是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意思是說,學習了,然後再經常溫習、練習、實習,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技能,獲得了成果,內心感到快樂與滿足,不也令人喜悅么?
孔子還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說,溫習舊的知識而能從中獲得新的體會、新的見解,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從舊的知識中得到啟發,悟出新的道理來,這涉及到新舊知識關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學規律的,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注日,"故者,舊所聞。新者,今所得。言學能時習舊聞,而每有新得。"朱熹的注釋很有道理,包括這樣的意思:"故"是 "新"的基礎,"新"是"故"的發展;"時司"集中體現了二者相互間的聯系性,並含有轉化的意思。
學習本身是不斷實踐的過程,要反復地學習實踐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學的知識。對所學的知識熟練了,融會貫通了,便可舉一反三,告諸往而知來,自已知探未知。
3、學思並重,以羊為重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讀書而
不思考,就容易上當受騙;只思考而不讀書,問題仍疑惑不解。這說明學習不能脫離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將學來的知識消化吸收,那樣學了也無用處。如果只思考而不學馬,會流於空想,那也有害的。這是孔子的學思並重的思想。但孔子也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學與思比較,學仍占首位。離開學習而去思考是空無所得,必須腳踏實地去學習才成,說明思考要以學習為基礎。
4、學以致用 言行相符
孔子說:"誦 《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熟讀了《詩經》三百篇,叫他去處理政務,卻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國,卻不能獨立應對;讀得雖多,又有什麼用呢?能把《詩》三百篇背誦下來。而在政 治措施和外交活動上卻不能用,那就算自學了。
孔子教授學生學以致用,使其各有專長,能從事政治活動。據 《雍也》載,季康子間:「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孔子說,"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季康子又問:"賜也可使從政也與?"孔子說:"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間,"求也可使從政也與?"孔子說:"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意思是說他的學生有的果斷,有的通送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藝,這對於治理政事會有什麼困難呢?他培養學生是為了推行其政治抱負,即所謂"學而優則仕",訓練學生能夠出仕為宦,所以他十分注意學用結合、言行相符。
5、虛心求學 奮發不息
孔子認為知識問題來不得虛偽和驕傲,他有一一句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承認知道,不知道的就承認不知道,不強不知以為知,這是求學做學問的起碼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他說,"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認為在路上聽到傳
言就到處傳播,這是對道德的背棄。"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做學問好象追逐什麼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還生怕丟掉了。他還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認為整天吃飽了飯,不用一點心思,這種人很難有什麼出息的!他說自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他杜絕了四種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憑空猜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他還反對"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的求學態度,本來沒有,卻裝著有,本來空虛,本來空虛,卻裝著充實,這是不好的。
6、啟發思維,舉一反三
孔子教學的基本方法是啟發誘導。他認定掌握知識、形成道德觀念,應該是一個主動探索領會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他特別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他有一句名言:「不憤不啟,不排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啟發」一詞即從此而來。「舉一反三」成語亦從此而來。朱熹注曰:「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徘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這即是說,當
學生對某個問題積極地進行思考,還沒有完全想通的時候給予啟發;當學生對某個問題思考已有所得,但還不十分明確,還表達
不出來的時候給予開導。比如一個四方的東西,已經對他講明了一個角,如果他不能據此推知其餘三個角,那就不必再講了。因
為這說明他沒有主動積極的思考,僅靠教師講授是沒有意義的。
孔子還認為思考的主動性具體表現在碰到問題就問「怎麼辦」,這意味著學生在動腦筋思考問題。他曾說過:「不日『如之
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對於一個遇事不問怎麼辦的人,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有一次,孔子說,我給顏回整
天講學,顏回從來沒提出過不同意見,好象很愚笨;可是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行時,發現他對我所講授的內容也能夠發揮,他並
不愚笨啊!可見孔子是重視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
孔子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教育學生,例如當於夏讀到「巧笑情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幾句詩(巧妙的笑容真好看啊,
美麗的眼睛真明亮啊,潔白的底子上畫著花卉啊!),問孔子是什麼意思,孔子就啟發子夏說:「繪事後素」(先有白底然後畫花,作畫須先有素潔的底子。)於夏領會到孔子是說「禮」須建立在「仁」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但於夏對這個想法還不能十分肯定,於是進一步問孔子:「禮後乎」(是說禮在後吧)?孔子聽了很高興,稱贊說:「能夠闡發我的意思的是於夏呀!現在可以和你談論詩經了!」這首詩的原意如何,且不去究論,只是從教學法的角度分析,顯然,孔子在這里運用的是啟發式而不是注入式。他避免了用簡單的道德說教,利用形象思維的作用,由生動具體的畫面,引向抽象的道德觀念,以便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主動 地去認識 "仁"的意義,從而自覺地接受 「禮」的約束。
孔子善於運用問答法,促進學生獨立思考。有時學生間一個問題他只簡單回答,引起學生追問,這也是一種啟發式;如《子路》載,孔子到衛國去,冉有替他駕車,冉有接連發問,孔子先答"庶",再答"富",後答"教",一步步引起冉有的追間與思考。又如《憲問》載,子路間君子,孔子簡單回答道,"修己以敬」,子路不滿足追問孔子:"象這樣就夠了嗎?"孔子第二次才回答:"修已以安人,又引起子路的追問,孔子才第三次回答,"修已以安百姓,孔子這樣連續回答三次,既有針對性又有啟發性。再如《顏淵》載,子貢問政,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意思是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人民信任政府,做
到這三點才算是治理好政事,從而引起子貢思考,子貢追問道:"如果追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項,先去掉什麼?"孔子回答,"先
去掉軍備。"子貢又進一步追問:"如果迫不得已還要去掉一項,再去掉什麼?"孔子答:"去掉糧食"。接著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意思是說,唯有"民信"不能去掉,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國家就立不起來了。可見孔子的啟發式教學是靈活而生動的。
7、因材施教,實際出發
孔子通過長期私人講學的實踐創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他把因材施教與啟發誘導結合起來,即從學生個別的實際情況出發,運用啟發誘導的方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保證培養目標的實現。
孔子在教學中,隨時注意了解學生。有時他能從學生優點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子路果敢決斷,子貢通情達理,冉求多才多藝。有時他能從學生缺點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參遲鈍,子張偏激,子路魯莽。有時他能對不同學生作比較分析,比如子貢問孔子,"子張與子夏哪個好些"?孔子說,"子張偏激一些,辦事易過頭,子夏遲緩一些,辦事跟不上,子貢又問:「那麼是不是子張好一些呢?」孔子回答道:「過了頭與跟不上一樣不好」。還有一次,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相比,誰更強一些?」子貢答:「我怎敢同顏目相比呢?顏回聽到一個道理可以推知十個道理,而我聽到一個道理僅只能推知兩個道理。」孔子說:「是比不上他呀,我和你都比不上他呀」孔子還能從學生的才能專長上分析,指出有的學生德行突出,有的學生長於辭令,有的學生擅長政事,有的學生熟悉古代文獻。宋德說:「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就是針對這說。
由於孔子注意從學生的具體實際出發進行教學,所以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說教,往往學生問同一樣的問題,而孔子回答卻不一樣。如子路問孔子:「聽到一個道理就馬上去實行嗎?」孔子說:「有父兄在,怎麼能夠聽到了就去實行呢?」冉求也問同一問題,孔子卻說:「對,馬上去實行。」別的學生不理解孔子對同一問題而卻有兩種回答,孔子解釋說:「冉求一向行動遲緩,所
以我鼓勵他大膽干;子路一向膽大好勝,所以我要他請示父兄,有意壓壓他」。
同樣問孝,孔子的回答也不盡相同。如盂懿問孔子:「怎麼才算孝?」孔子答:「無違。」意思是說,無論在父母生前死後,都要依照周禮的規定,不能僭越,這才算是孝。盂武伯問怎麼才算孝。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憂」。意思是說,要關心父母的健康情況,這是針對這位闊少爺不關心父母的冷暖疾病而說的。子游問孝,孔子認為子游對父母的生活還注意照顧,於是,就提出要加強對父母的恭敬,所以說:「大馬皆能有養,有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孔子回答曰:「色難」。意思是說,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給父母吃,還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對父母的態度要和悅親切。
同樣問仁,孔子也沒有統一的固定的答案。如司馬牛問仁,孔子說:「仁者,其方也訒」。因為司馬牛「多言而躁」,所以孔子告訴他,做一個仁人,說話要謹慎,不要輕易發言表態。孔子就是這樣根據不同的學生情況,善於對同一問題作出不同的回答,這些回答往往針對學生的個別實際情況說的,針對性是很強的。這些都體現了孔子從實際出發的唯物主義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孔子還針對受教育者的智能的高低進行不同的教誨。他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意思是說,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
孔子也很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說:「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年少的血氣未定,便要警戒,莫把精力放縱在女色上;等到壯大了,血氣旺盛,便要警戒,莫容易動怒,避免斗毆;老年時血氣衰弱,便要警戒,莫貪得無厭。
總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對我們仍有啟示作用。第一,要了解教育對象,要深人學生,細心觀察,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和教學,使教育和教學盡可能地符合學生實際,避免盲目性。第二,對學生既要有基本的共同的要求,又要善於發現和注意培養學生的某些特長,適應個別差異去進行教育,使各盡其才,發揮開發人才的作用 .
⑶ 社會與法誰影響了我的人生
女主人公因為什麼而抑鬱(事件+認知因素) 2.心理援助者采
⑷ 用矛盾分析法分析社會生活或人生困惑
用辯證的,全面的,發展的,聯系的,運動的觀點去看待生活中的困惑。
⑸ 人生處事方法(現在社會)
遠離小人,結交有正氣的人做朋友,能忍則忍,出手要狠
⑹ 簡述個人與社會的辯證關系人生價值恰當的評價方法有那些大學生應怎樣成就出彩
叫葛尚譽石化的畢業證公司做,然後送個假的搶到平均混混又大學生應該怎樣長久錯畢業證換,嗯。
⑺ 人生加減法 議論文~~~!!!!
1、和文章論點相關的排比句等
2、提出論點,可以是,要「加」自己的人生內
3、人生如何加,舉例,古今容中外,比如,司馬遷、張海迪、海倫凱勒
4、人生因何減,舉例,古今中外,比如,紂王,袁世凱,希 特勒
5、再次強調觀點,說明人生需加 戒 減
6、照應開頭
⑻ 作文題目(人生猶如加減法)
人生猶如加減法
人生是一個自我經營的過程。要經營就要核算,人生是離不開加減乘除的。
人生需要用加法。人生在世,總是要追求一些東西。有的人勤奮工作,奮力拚搏,是為了升職;有的人風里來雨里去吃盡苦頭,為的是增加財富;有的人頭懸梁,錐刺股,發奮讀書是為了積累知識;有的人全身心投入到社會實踐中,為的是增長才能……人生的加法,使人生更富有,更豐富多彩。人在社會上不是孤立存在的,從這一意義上講,人生增加自己的內涵並不全都是自私自利,而是對社會大有好處。傳統觀念不贊成人們追名逐利,這是一種偏見,其實追名逐利對人生有其正面意義,是人生主要動力的源泉,要想得到它們,需要不斷努力才行。一個進步的社會應該鼓勵人們用自己的雙手增加人生價值,增加人生內涵,使人生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更加富有和充實。加法人生的原則是提倡公平競爭,不管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勝出者都應該給與鼓勵。加法人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加法人生是自我完善與豐富的過程,是實現人生目標與理想奮爭的過程,是內在精神的充實與外在物質的滿足的過程。
人生需要用減法。人生是對立統一體。人的生命有限,而慾望無限。如此看來,學會辨證看待人生,看待得失是十分重要的。有時我們也應該用減法,減去人生過重的負擔,否則人生不堪重負,結果往往事與願為。人生即要有所取又要有所棄,應有所為又有所不為。著名的華盛頓是美國的開國之父,他在第二屆總統任期滿時,「勸進」之聲四起,但他以無比堅強的意志卸任,完成了人生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減法。他的人生哲學值得我們玩味。 就如一位雕刻家所說:「人生是減法,就像一塊石頭,經過許多次雕琢,去掉多餘的部分,才能成為一尊美麗的雕像。」
人生需要用乘法。人生的成功與否,與個人努力有關,更與機遇有關。在人生的關鍵時刻,一次努力抵得上平時風十次、幾百次的努力,一年的奮爭抵得上幾年甚至是十幾年、幾十年來的奮爭。從這一意義上講,在關鍵時刻把握了人生,就實現了人生的乘法。比爾.蓋次在人生的關鍵時刻選擇了微軟,這一選擇為他日後的輝煌奠定了基礎,假如他當初不選擇這一行,他完全可能變成一個普通人。魯迅當初是學醫的,假如他當初不從事文學創作,他完全可能成為一個普通醫生,也就沒有作為文學巨匠的魯迅了。人在關鍵時刻,需要勇氣、認真和耐心,路選准了,奮斗才會有應有的回報,人生的亮麗隨之而來
⑼ 心理學上的幽默人生法是什麼意思
你好,
第一,從理論上認識幽默心理的本質和規律。
第二,培養人的幽默感,更好地適內應生活,創容造愉快健康的生活。
第三,在實踐中發揮幽默的作用,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