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合同法
1. 如何認定商業秘密中第三人的侵權行為
(一)善意第三人的行為
善意第三人的行為是指第三人不知且不應該知道第二人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第1款的違法行為而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行為。善意第三人不知且不應該知道第二人的行為違法,因此善意第三人獲取、使用、披露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主觀上沒有過錯,通常不應承擔法律責任,但自其知悉行為人的違法行為後,應當經權利人的同意而繼續使用,並向權利人支付相應的使用費。
一個國家對善意第三人的處理與其民法中動產的善意第三人保護制度有著某種聯系,並受其決定和制約。如何正確處理善意第三人的問題,國際許可貿易工作者協會主辦的AIPPI雜志有關商業秘密中的善意第三人問題討論中反映出各國較大的分歧。對行為人善意通過侵犯了商業秘密的他人獲得商業秘密,是否應該被禁止使用,主要有兩種認識:以芬蘭、荷蘭、愛爾蘭、巴西等國的工作小組認為,商業秘密權利人不能禁止善意第三人使用該商業秘密;德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丹麥、美國等國的小組認為商業秘密的所有者不能對善意取得該商業秘密的後繼使用者主張權利,然而經過通知後,商業秘密的所有者可以禁止後繼者使用;日本、法國、匈牙利等國的小組也同意禁止善意第三人使用,但存在比較有力的第三人免責、例外規定,日本小組認為正常商業交易中獲得的商業秘密應當除外(即不應被禁止使用),法國小組則建議對支付了對價或進行了投資且僅為善意獲得者的利益使用者除外,匈牙利小組認為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在特定時間內及時提出不得使用的要求,對善意獲得者進行了補償的條件下,善意第三人不應該使用該商業秘密。現在國際上多數國家認為善意第三人取得的商業秘密可以被禁止使用。
對善意第三人的「善意」主觀狀態,按多數國家的規定,「通知」有致使「善意」消失的破壞力。美國《侵權法重述》第758節規定,行為人從第三人獲得他人使用商業秘密,沒有注意到其屬商業秘密且第三人的披露違反了對他人的義務;或行為人因錯誤獲知該商業秘密,沒有注意到秘密性和錯誤,對接到通知之前的披露或使用,對他人不承擔法律責任,對接到通知之後的披露或使用,對他人承擔法律責任,除非在此之前其已善意支付了商業秘密的對價,或已如此地改變了其狀態致使其承擔責任失去公平。在有些情況下,禁止被告接到通知後的進一步使用,是不公平的,可以考慮附加其他救濟,如允許被告使用,但需支付合理的使用費。
我國《合同法》第353條規定:「受讓人按照約定實施專利、使用技術秘密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由讓與人承擔責任,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這一規定有嚴重缺陷,沒有考慮到受讓人的主觀上是否具有故意或過失的心理狀況。該規定應只適用於第三人沒有過錯的情況。在第三人有過錯的情況下,受讓人如不對專利權人或技術秘密權人承擔侵權責任,會嚴重動搖專利權制度和商業秘密保護制度基礎,損害整個知識產權制度。也有學者認為,《合同法》第353條規定應該是合同雙方之間內部的責任及分配。實施所轉讓的專利、技術秘密侵害合法專利權、商業秘密權的,如果被判賠償損失,對合法專利權人、商業秘密權人,應該由讓與人、受讓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如果還被責令停止侵權行為,受讓人還必須停止有關生產和銷售。在「對外」承擔了侵權責任之後,再根據《合同法》第353條規定,在「內部」由受讓人向轉讓人追索損失賠償,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第33條規定:「技術秘密受讓人或技術秘密得悉人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的依據應當知道該技術秘密是非法轉讓或違約披露的,賠償責任由非法出讓入或違約披露人承擔,該技術秘密如果尚未公開,技術秘密受讓人或技術秘密得悉人獲悉屬非法轉讓或違約披露後應當立即停止使用,並採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守秘密。技術秘密受讓人或技術秘密得悉人所遭受的損失及採取保密措施的費用,可向非法出讓人或違約披露人追償;無法追償的,由合法擁有技術秘密的企業與技術秘密受讓人或技術秘密得悉人合理分擔。經合法擁有技術秘密的企業書面同意,技術秘密受讓人或技術秘密得悉人可以繼續使用該技術秘密。」相比之下,《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第33條的規定比《合同法》第353條的規定更科學,更具可操作性
(二)惡意第三人的侵權行為
惡意第三人的侵權行為是指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第二人實施了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第1款的違法行為,仍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惡意第三人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實質上同第二人的行為一樣,也是對權利人商業秘密的侵犯。我國有關法律法規都十分明確地規定了惡意第三人的侵權行為。如「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第2款規定:「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國家科委《關於加強科技人員流動中技術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見》第8條規定:「用人單位在科技人員或有關人員調入本單位時,應當主動了解該人員在原單位所承擔的
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義務,並自覺遵守上述協議。明知該人員承擔原單位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義務,並以獲取有關技術秘密為目的故意聘用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第27條第3款規定:「明知他人負有競業限制義務不得到本企業任職,仍然招用該人的,市科技主管部門應當責令立即停止侵權,並根據情節處以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的罰款。」第30條規定:「明知或應知以違約披露或者以不正當手段獲取的技術秘密,受讓、使用或煮再向他人披露該技術秘密的,其轉讓協議無效,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由市科技主管部門封存與技術秘密有關的設備和資料,並處以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2. 懂法律的朋友進來,幫我看看這個合同能不能簽
你的日誌設置為只能作者可見,根本看不到,修改下。
首先回答你的問題,合同履行遵照的法律。由於合同中有約定,所以一旦發生爭議將以丹麥的法律進行裁決。至於法院可以是中國的也可以是丹麥的,一般是原告就被告的原則。也就是說中國法院判決也將採用丹麥法律。至於審判地的丹麥限制,是沒有什麼用的,我國規定審判地的是不能約定的。真有問題你找中國法院,法院也得受理。不過如果它在中國沒有財產不能執行你也沒辦法。同理,如果對方起訴你在丹麥法院,你在丹麥沒有財產,他也沒辦法讓法院執行。
你合同總得來說沒有什麼問題,應該是制式合同,不過有個地方你得注意下,如果違反合同規定不能在規定時期內按照第3.1和3.2條款的規定按時提供至少20份設計草圖,甲方將扣除乙方2%的傭金。這個2%是怎麼扣?少一份就扣2%還是怎麼樣?最多能扣多少?還有後面那條款,不能按時交付產品設計的標準是什麼?比如約定25幅你交了24幅怎麼算?最好規定下。不過估計能改的可能性不大,你關鍵看對方公可不可靠吧。實際上這種合同在某種意義就是為了規避勞動法的,以商業合作的方式將僱用人員的風險轉化掉。祝你好運。
3. 丹麥辭退員工給予幾個月補償
員工在該公司工作年限為1年10個月,並且,符合經濟補償條件的,那麼,公司依法應向其支付1.5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前述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4. 產品責任法
中國與歐美產品責任法比較及啟示 (非常的長,一共一萬字)
【內容提要】本文主要從產品責任立法體例、產品責任主體、產品責任歸責原則以及產品責任損害賠償范圍等方面,對歐美產品責任法進行了比較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就我國產品責任法的完善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 鍵 詞】產品責任/產品責任主體/歸責原則/損害賠償……
產品責任是因缺陷產品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而引起的損害賠償責任。在現代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產品種類日漸豐富,產品功能日益繁多,產品構造日趨復雜,導致產品的危險程度大大增加。因產品缺陷造成的損害事故層出不窮。為此,美國、歐共體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針對產品責任問題開展專門立法,以維護消費者、用戶的合法權益,逐漸形成了各國的產品責任法。本文擬就歐美產品責任法的幾個主要方面試作比較分析,並在此基礎上,談談歐美產品責任立法對我國的啟示。
一、產品責任立法體制的比較
(一)以成文法為主的歐洲產品責任法
除英國外,歐洲大部分國家屬於大陸法系,即以成文法傳統為主的國家。一般認為:1842年英國的溫特伯頓訴萊特案(Winterbottom V.union1right)是英國也是世界產品責任制度的發端。不過,在本世紀中期以前,歐洲並無專門的產品責任法,「它們的法院主要是通過引申解釋民法典有關規定來處理產品責任案件。」(註:馮大同.歐洲產品責任法的新發展(J).中國法學.1992(1)。)自70年代初開始,在歐共體的推動下,各國日益重視產品責任的研究和立法。1976年歐洲委員會通過了世界上第一個有關產品責任的實體法規范國際公約《關於人身傷亡的產品責任公約》(Convention on Procts Liability in regard toPersonal Injury and Death);1985年歐共體發布了《產品責任指令》(E.E.C.Direction on Proct Liability)。按照後者的要求,歐共體各成員國應在3年內使其國內法符合指令的有關規定,推動產品責任法的建立和完善。於是,英國在1987年(註:1987年英國發布.消費者保護法.該法第一章「產品責任」實際上就是英國的產品責任法。),希臘、義大利在1988年,盧森堡、丹麥、葡萄牙、德國在1989年,荷蘭在1990年,比利時、愛爾蘭在1991年分別制定了本國的產品責任法,標志著歐洲產品責任法的成文化、專門化趨勢。
(二)判例法與成文法相結合的美國產品責任法
美國產品責任法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842年溫特伯頓訴萊特案(註:此案乃英國判例,但由於美國獨立後繼續沿用英國的法律制度,故該判例所確立的原則(無合同就無責任)同樣為美國所接受。)至1916年麥克弗森訴比克汽車公司案(Mac Pherson V.BuickMotor Company),為合同責任階段;第二階段從1916年麥克弗森訴比克汽車公司案到1963年格林曼訴尤巴電器公司案(Greenman V. YubaPounion1er Procts),為過失侵權責任階段;第三階段,從1963年格林曼訴尤巴電器公司案至今,為嚴格責任階段。可見,美國產品責任法一直以判例法為主。另一方面,由於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各州的產品責任立法並不統一。如雖然目前絕大多數州已確立嚴格責任原則,但迄今仍有少數州適用疏忽責任或擔保責任(過失責任)。為了克服這種不統一帶來的產品責任訴訟結果的不確定性,70年代以來,美國加強了產品責任的聯邦立法工作,主要包括:1972年發布的《消費品安全法》(Consumer Proct Safety Act)、美國法律協會(ALI)1972年修訂《統一商法典》(Uniform Commercial Code—UCC)時制定的「產品責任—擔保責任」部分、美國商務部1979年公布供各州自願採用的《統一產品責任示範法》(Model Uniform Proct Liability Act)等。這表明美國產品責任法正日益呈現出判例法與成文法相互結合、互為補充的態勢。
(三)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的產品責任立法開始於改革開放後的80年代。1986年發布的《民法通則》第122條規定:「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該條通常被學者視為我國產品責任制度之基本規定(註:梁慧星.民法學說判例馬立法研究(C).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128。)。為了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完善市場經濟法制建設,1993年我國制定了《產品質量法》,將產品責任納入該法體系。這種立法體例反映了我國從整體上解決產品質量問題的基本思路。但由於該法「集行政法、合同法、侵權行為法及刑事法為一體」(註:(日)植木哲.中國產品責任比較(J).外國法譯評.1995(3)。),混淆了產品責任與產品質量責任的區別,容易使人誤將經營者因產品質量不合格而應承擔的行政責任、刑事責任與因產品缺陷致人損害而承擔的民事責任混同起來;同時,考慮到產品責任法的特殊性,其中的許多內容和制度並非產品質量法所能包容。筆者拙見,應借鑒歐美立法經驗,專門就產品責任制定單行立法。
二、產品責任主體的比較
「產品責任主體分為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註:王利明.民法.侵權行為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424。)。權利主體是在產品責任法律關系中依法有權獲得損害賠償的當事人,義務主體則是依法應當承擔損害賠償義務的當事人。
(一)權利主體的比較
產品責任的權利主體,是產品責任法的保護對象。對此,歐美各國存在較大差異。
《歐共體產品責任指令》第9條規定:「為本條之目的,損害是指:(a)死亡、人身傷害;(b)對缺陷產品本身以外任何財產的損害或滅失,其價值不低於500歐洲貨幣單位,但該財產必須是:(i)屬於通常用於個人使用或消費的財產;(ii)主要由受害人為其個人使用或消費目的使用。」《德國產品責任法》第1條第(1)款規定:「如果缺陷產品造成他人死亡、人身或者健康傷害、財產損害,生產者應當就造成的損害對受害者予以賠償。在造成財產損害的情況下,只有受到損害的是缺陷產品以外的財產,該財產通常是用於私人使用或消費,而且受害者主要為這種目的而獲得該財產,才適用本法。」此外,《英國消費者保護法》第5條、《挪威產品責任法》第8條也有類似規定。由此可見,在歐洲諸國,凡缺陷產品致人損害,若為人身傷害,任何受害者均可要求賠償;若為財產損害,只有基於生活消費目的的私人消費者方可依產品責任法獲得賠償。
與歐洲相比,美國產品責任法的保護對象要廣泛得多。依《統一產品責任示範法》第102條,「索賠人」是指「因遭受損害而提出產品責任索賠的自然人或實體。」這里的損害包括:「(1)財產損害;(2)人身肉體傷害、疾病和死亡;(3)由人身肉體傷害、疾病和死亡引起的精神痛苦或情感傷害;(4)由於索賠人被置於直接人身危險的境地而引起的並表現為實際存在的他覺症狀的精神痛苦或情感傷害。」在這里,美國法律既未對財產損害作任何限制,又未將索賠主體限於「私人消費者」而是稱為「自然人」,更將「實體」明確列為產品責任的權利主體,顯見其保護范圍的廣泛性。
在我國,《民法通則》和《產品質量法》均未直接界定產品責任的權利主體。但前者第122條使用了「他人」一詞,後者第31條、第32條則規定「受害人」可以獲得產品責任損害賠償。據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我國產品責任法的權利主體不僅包括個人消費者,而且包括其他社會組織和團體。這與美國法律的規定基本相同,也符合產品責任立法的意旨和精神,應予堅持。
(二)義務主體的比較
產品責任的義務主體,也稱產品責任的責任主體,是產品責任的承擔者。歐美法律對此都作了明確規定。
《歐共體產品責任指令》第1條規定:「生產者應當對其產品的缺陷造成的損害負責。」依該指令第3條,生產者包括:1.製造人,含成品製造者、原材料生產者和零部件製造者;2.准製造人,即在產品上標明自己是該產品生產者的人;3.進口商,指在商業活動過程中以銷售、出租或其他形式的分銷為目的將產品輸入共同體市場的人;4.供應者,在不能確定生產者的情況下,產品的供應者視為生產者。
美國產品責任法將產品的製造者和銷售者作為責任主體。其中製造者包括「在產品出售給使用者或消費者之前,設計、生產、製作、組裝、建造或者加工相關產品」的人,還包括「實際不是但自稱是製造者」的產品銷售實體;銷售者包括產品製造者、批發商、出租人、經紀人。可見,美國產品責任義務主體的范圍比歐洲更為廣泛,它明確將產品設計人、出租人、經紀人等包括在內,而這些在歐洲都未見規定。
我國《產品質量法》頒布以前,有學者根據《民法通則》第122條之規定,認為「產品責任主體包括生產環節中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乃至成套產品的生產者(製造者),流通環節中以進出口、批發、零售等方式提供產品的供應者(銷售者),以及負責產品儲存、運送的倉儲者和運輸者。」(註:王家福.《民法債權(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8)。)《產品質量法》頒布後,仍有人將產品的運輸者、倉儲者視為產品責任的責任主體。(註:段曉娟.論我國產品責任法的完善(J).財經問題研究.1993.93。)還有學者一方面認為運輸者和倉儲者不可能成為產品責任的承擔主體」,只能「與產品責任承擔主體發生法律上的關系」,另一方面又認為「運輸者、倉儲者都可能成為承擔產品責任的主體」(註:王渙煥.產品責任法教程[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93。),顯然自相矛盾。
綜合國內外立法和我國學者觀點,產品的製造者、銷售者作為產品責任主體當無疑問。但運輸者、倉儲者能否成為產品責任主體呢?筆者認為:由於運輸者、倉儲者是產品運輸合同、倉儲合同的當事人,一般不與產品的使用者、消費者直接發生法律上的聯系,如果他們因過錯而對產品質量負有責任,這無疑是一種合同責任,應由運輸者、倉儲者向托運人、存貨人負責。缺陷產品的受害人並不能直接向他們請求損害賠償,產品的製造者銷售者也不能因運輸者、倉儲者的過錯而免責。另外,產品責任通常為嚴格責任,而運輸者、倉儲者承擔的是過錯責任,兩者屬於不同的范疇。因此,運輸者、倉儲者不應成為產品責任的義務主體。
三、產品責任歸責原則的比較
「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是確定產品責任歸屬的准則,是要求行為人承擔產品責任的根據、標准和理由。」(註:張騏.中美產品責任的歸類原則比較(J).中外法學.1998(4)。)在歐美產品責任法的發展過程中,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演變。
(一)美國的產品責任歸責原則
根據19世紀普通法的原則,生產者對消費者承擔的責任只能產生於雙方的合同關系,無合同就無責任。「契約關系是消費者對因有缺陷產品所致損害進行索賠的有效障礙」(註:〔美〕羅伯特·考特.托馬斯·尤倫.法和經濟學(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79。)這一障礙直到1916年著名的麥克弗森案才得以消除。按照紐約上訴法院對此案的判決,製造人如果知道一件存在危險的產品會被購買人以外的第三人不經檢驗而使用,則不論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契約關系,製造人均負有注意義務。製造人未盡注意時,應就因此而產生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這一判決突破了無合同就無責任的普通法原則,開始將產品責任納入侵權法系之中,從而確立了美國產品責任法上的過失責任原則(即疏忽責任)。除此之外,美國法院在產品責任判例中還經常適用擔保責任。擔保責任包括明示擔保和默示擔保,本來是一種合同責任,但後來被擴大到合同領域之外,具有了侵權責任的意義。60年代以來,美國產品責任法的一個發展趨勢是對生產者越來越多地適用嚴格責任。這一責任最初是由特雷諾法官在1944年的艾思克拉訴富萊斯諾可口可樂瓶裝公司案(Escala V. Coca Cola Bottling Company of Fresno)中加以表述的,但此案並未依嚴格責任進行判決。一般認為1963年的格林曼訴尤巴電器公司案是第一例嚴格產品責任案件。在該案中,特雷諾法官指出:「當一個製造商將一件產品投放市場時,明知它將不經過檢驗是否存在缺陷而使用,只需證明該產品存在缺陷並對人造成傷害,則製造者對損害負有侵權方面的嚴格責任。」當然,嚴格責任的出現並未排除過失責任、擔保責任的適用,而是由原告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而提起訴訟。此外,80年代以來,美國法院還提出一種所謂市場份額責任,即由若干製造商按其市場份額共同向受害者承擔產品責任。它見之於1982年的辛德爾訴阿爾伯特葯廠案(Sindell V. Albott Laboratories)。這種責任實際上是嚴格責任的因果關系或然化。
(二)歐洲的產品責任歸責原則
80年代以前,由於缺乏完整的國際產品責任立法,歐洲各國的產品責任歸責原則並不一致。依《法國民法典》第1384條第1款:「任何人不僅對其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而且對應由其負責的他人的行為或在其他管理下的物件所造成的損害,均應負賠償的責任。」法國法院將這里關於物的監護人責任的規定擴大解釋為包括產品製造人的責任,從而使生產者承擔嚴格責任。在德國,依民法典有關規定,產品致損原本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後改為舉證責任倒置,實行過錯推定。而在英國,1987年以前一直堅持過失侵權責任,製造商僅因其違反注意義務才承擔產品責任。歐洲產品責任歸責原則的多元化狀態持續到80年代中期。1985年《歐共體產品責任指令》第1條規定:「生產者應當對其產品的缺陷造成的損害負責。」該指令從維護消費者利益的宗旨出發,明確規定生產者應對產品缺陷致損承擔嚴格責任,不僅免除了受害者證明加害人過失的舉證義務,而且不允許加害人以自己已盡注意義務進行抗辯。指令公布後,不僅歐共體各成員國,而且其他許多歐洲國家如挪威、奧地利等,都紛紛確立了本國的嚴格產品責任。
(三)對我國的啟示
在我國的產品責任理論中,學者們討論最多、分歧最大的莫過於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有過錯責任說(註:佟柔.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簡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264。).、過錯推定說(註:王利明.民法.侵權行為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443。)、視為說(註:江平.民法中的行為、推定為舉證責任(J).政法論壇.1987(4)。)、無過錯責任說(註:劉心穩.中國民法學研究述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660。)、嚴格責任說(註:嚴格責任說又人為兩種:一種認為嚴格責任即無過錯責任(梁慧星.民法學說判例為立法研究[C].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129);一種認為嚴格責任不同於無過錯責任(齊章宏、庚國慶.兩大法系中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J],法律科學,1993(5)))、綜合責任說(註:綜合責任說也有若干類型:「生產者嚴格責任與銷售者過錯責任」說(孔祥俊.民商法熱點、難點及前沿問題[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100.105);「以無過錯責任為原則,過錯責任為例外」說(楊振山.另民法教程[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628);「嚴格責任為主,過錯責任與擔保責任為輔」說(張騏.中美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比較[J],中外法學,1998年(4)。)等。不過,顯而易見的是,近二、三十年來,「產品責任由過失責任演變為無過失責任,系各國(地區)法制之共同趨勢」(註: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3)[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214。),這從歐美產品責任歸責原則的演變中可以得到印證。當然,這種演變是漸進的,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借鑒國際產品責任立法趨勢,結合我國國情尤其是經濟發展水平,筆者主張我國的產品責任應採取嚴格責任。這種責任既不屬於過錯責任的范疇,又非絕對的無過錯責任(註:關於嚴格責任民無過錯責任的差異曾有學者進行過深刻辯析。王利明.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129。)。它允許加害人以某些法定事由進行抗辯,但加害人不能以自己無過錯而要求免除其產品責任。從現行立法看,我國《產品質量法》第29條確立了生產者的嚴格責任;而關於銷售者的產品責任,該法第30條與31條存在一定的沖突(前者為過錯責任,後者則為嚴格責任),有待協調。
四、產品責任損害賠償范圍的比較
(一)歐洲產品責任法規定的損害賠償范圍
根據《歐共體產品責任指令》,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范圍包括:死亡、人身傷害;缺陷產品以外的財產損害。其中,對同類產品的同一缺陷造成的死亡或人身傷害,歐共體允許各成員國規定不少於7000萬歐洲貨幣單位的生產者最高責任限額;而財產損害的價值則不應低於500歐洲貨幣單位。《德國產品責任法》進一步規定了「在造成死亡情況下的責任范圍」,「在人身傷害情形下的責任范圍」,同時規定生產者對某一產品缺陷造成人身傷害的最高賠償限額為1.6億馬克,財產損害賠償的最低起點為1125馬克。此外,歐共體還允許各成員國在國內法上規定非物質損害的賠償問題。
(二)美國產品責任法規定的損害賠償范圍
在美國,產品責任損害賠償范圍包括物質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和懲罰性損害賠償。
1.物質損害賠償包括財產損害和由人身肉體傷害、疾病和死亡所帶來的財產上的不利益,但「不包括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
2.精神損害賠償屬於非金錢性損害賠償,包括「由人身肉體傷害、疾病和死亡引起的精神痛苦或情感傷害」,以及「由於索賠人被置於直接人身危險的境地而引起的並表現為實際存在的他覺症狀的精神痛苦或情感傷害」,其「金額不得超過2500美元,或不得超過金錢性損害賠償金額的兩倍,以兩者中的少者為准。但是原告通過優勢證據證明:產品使原告遭受嚴重的和永久的或長期的(1)毀容;(2)身體機能的損壞;(3)痛苦和不適;(4)精神疾病,則不在此限。」
3.懲罰性損害賠償是作為一種懲罰方式而由加害人給予受害人超過其實際損失的損害賠償金額。「原告通過明顯的和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由於產品銷售者對產品使用者、消費者或可能受到產品損害的其他人員的安全採取輕率漠視態度,致使原告遭受損害的,原告可得到懲罰性損害賠償。」可見,懲罰性損害賠償是對製造商、銷售商漠視他人安全的一種懲罰措施。除此以外,與歐洲不同的是,美國產品責任法對損害賠償的最高限額和最低額均未作規定。
(三)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產品質量法》第32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的,侵害人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撫恤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的,侵害人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應當賠償損失。」可見,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范圍包括人身傷害(含死亡)、財產損失、其他重大損失等幾個部分。
1.財產損失的賠償
從廣義上說,財產損失分為直接的財產損失,由於人身傷害、死亡帶來的財產損失以及間接的經濟損失。其中,直接的財產損失是指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害,通常不包括缺陷產品自身的損失;由於人身傷害、死亡帶來的財產損失包括醫療費、護理費、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喪葬費等;間接的經濟損失即可得到利益的喪失,如營業利潤的損失、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因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而減少的收入等。歐美法律一般是將直接財產損害列入產品責任損害賠償范圍,而對「純粹經濟上損失」多不予認定或給予嚴格限制。(註:劉文琦.產品責任法律制度比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60—75.95—99。)筆者認為,依產品責任法維護受害人利益的宗旨,受害人的經濟損失應得到合理考慮。我國法律將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疾者的生活補助費、由殘疾者扶養或由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項目列入損害賠償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受害人的經濟損失,有利於維系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
2.人身傷害的賠償
在產品責任法上,人身傷害是由缺陷產品引起的對人體的健康的損害,包括一般傷害、殘疾和死亡。人身傷害將使受害人及其親屬遭受兩種損失:一為財產上的損失,如醫療費、喪葬費的支出,收入的減少等;二為精神上的損害,如肉體疼痛、精神緊張、心靈痛苦、情感傷害等。因此,美國法律將人身肉體傷害、疾病和死亡引起的損害分為物質損害和精神損害,並由加害人分別承擔賠償責任,這種規定值得我國借鑒。事實上,我國《產品質量法》(第32條)、《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1、42條)對缺陷產品致人傷害、死亡的損害賠償規定基本體現了上述精神。問題在於:如何看待我國法律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問題?
3.關於精神損害賠償問題
「產品責任的精神損害是指由於產品缺陷事故造成的受害人的精神上的傷害與痛苦。」(註:張騏.產品責任中的損害與損害賠償[J].法制與社會發展.1998(4)。)與財產損失不同,精神損害屬於非物質損害。對這種非物質損害,歐洲各國法律多未直接規定,而美國法律卻予以更多的關注,它要求加害人對由人身肉體傷害、疾病、死亡或其他人身危險而引起的受害人的精神痛苦或情感傷害給予賠償。在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上都有重大分歧。有人認為:「我國的《產品質量法》和《民法通則》對這種精神損害的賠償問題都未作出規定」(註:房維廉.產品技師法的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165。);另有學者不同意這種說法,指出:《產品質量法》第32條中的其他重大損失「應當是指人格方面的損害以及由此產生的精神損害」。(註:張新寶.中國侵權行為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314。)筆者拙見,依法理及美國立法經驗,為維護人的價值和尊嚴,平復受害者及其親屬的精神創傷,在產品責任上明確建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極為必要。不過,鑒於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因而精神損害賠償范圍不宜過寬,一般應以缺陷產品致人殘疾或死亡為限,而對那些輕微的精神痛苦和傷害可不予認定。
4.關於賠償限制問題
賠償額的限制分為最高額的限制和最低額的限制,兩者具有不同的制度價值。美國由於實行懲罰性賠償制度,對賠償額不加限制,所以巨額賠償案件多有出現。而歐洲產品責任法對最高責任限額和最低賠償額都作了專門規定,從而使賠償數額更趨合理。我國應如何借鑒?
(1)關於最高額的限制:有人主張:「為平衡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應在權衡各種因素的前提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限額」(註:陳蘭蘭.論我國產品責任立法的完善[J].山東法學,1997年(3)。);也有學者指出:「中國有關賠償數額的主要問題是賠償額太低,根本無法補償受害者損失」,故「設置限額是不可取的」(註:張騏.產品責任中的損害與損害賠償[J].法制與社會發展.1998(4)。)。其實,對產品責任賠償額作出限制,是基於嚴格責任而出現的。嚴格責任是對生產者責任的加重,使生產者的風險大大增加,尤其是精神損害賠償又極具不確定性。過高的賠償數額不僅嚴重傷害了生產者,最終也將損及消費者利益和阻礙經濟發展。因此,甚至在充分「傾向原告」的美國,也有越來越多的州規定了非經濟性損害賠償的最高限額,如新罕布希爾為87.5萬美元,阿拉斯加為50萬美元、佛羅里達為45萬美元、馬里蘭為35萬美元、堪薩斯只有25萬美元(註:〔美〕羅伯特·考特、托馬斯·尤倫.法和經濟學[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26—629。)。基於上述認識,筆者認為:我國產品責任立法應對精神損害賠償的最高數額作出限制,而對財產損害則應貫徹賠償實際損失的原則。
(2)關於最低額的限制:在產品責任法上規定損害賠償的起點限額,主要是針對財產損害而作出的,它要求因缺陷產品所致財產損失(不包括缺陷產品本身)必須達到一定數額以上,受害人方可依產品責任法獲得賠償。此規定的制度價值在於防止出現過多過濫的產品責任訴訟案件,優化法律資源配置,節約社會成本。這一做法無疑是值得我國借鑒的。
5. 我准備去丹麥,是勞務合同去,合同上簽3萬2月薪,請問這合同有法律保護嗎
這要看你和誰簽訂的合同。如果是和正規公司簽訂的合同,那一定有法律保護。如果是和不正規的公司,甚至是幾個人合夥辦的企業,我覺得法律保護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你要先看看勞務公司是什麼性質的再說。
6. 法律英語翻譯
法律英語翻譯為law.
law
n. 法律;規律;法治;法學;訴訟;司法界
片語短語:版
criminal law 刑法
law enforcement 法律的實施權
rule of law 法治;法律規則
civil law 民法
contract law 合同法
in law 在法律上;依法
international law 國際法;國際公法
common law 習慣法;不成文法
administrative law 行政法
例句:
1.We argued with them about the new law.
我們同他們辯論那項新法律。
2.Every citizen may claim the protection of the law.
每個公民都可以要求受到法律的保護。
3.We shall need all the votes we can get to push the new law through.
我們需要我們所能得到的所有選票,才好使新的法律得以通過。
7. 去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留學住宿是要自己找嗎
雖然哥本哈根有大量的學生宿舍 (Kollegium/Kollegie),但根據丹麥法律,學校不得經營學生住所。
與學校合作的獨立法人住房委員會 (Housing Foundation ) 擁有獨立的訂房系統,專門服務國際學生。學生在被錄取後會收到該委員會的邀請郵件,屆時可在線上篩選符合自己心意和預算的宿舍或公寓,並簽訂合同。
除此以外,符合條件者亦可在 kollegierneskontor.dk 和 findbolig.nu 等網站上提前排隊等候專供在讀學生的各類住房 。
若需要租住私人的住宅或房間,可到 boligportal.dk,lejebolig.dk 和 findroommate.dk 等網站自行聯系房東或潛在室友,並預約看房 。
8. 丹麥以前也侵略過中國嗎是哪一年
丹麥沒有侵略過中國
近代侵略過中國的有以下幾個國家:
1、鴉片戰爭前,向中國偷運鴉片的列強有三國──英、美、俄。其中,英國最為猖獗。
2、鴉片戰爭結束後,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列強有三國——英、美、法。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美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法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法黃埔條約》。英、法、美同時又是1854年夏提出「修約」要求,遭到了清政府拒絕的三國。
3、1856年「亞羅號」事件發生後,英國決定再次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並向三國提出照會,建議聯合出兵。英國提出照會的三國──法、美、俄。
4、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強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的國家有三個──英、法、俄。
5、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在上海成立反動武裝組織以配合清軍鎮壓太平天國的有三國──英、法、美。同時期借鎮壓上海小刀會起義之際,奪取上海海關管理權的列強也是英、法、美這三國。
6、慈禧太後掌握清朝實權的近半個世紀里,侵略過祖國寶島台灣的列強有三個──美、日、法。美國在1867年武裝侵略台灣,被台灣人民擊退;日本於1874年武裝侵略台灣,勒索中國白銀50萬兩作為日軍撤出台灣的條件,後又在1895年割佔台灣;法國在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武裝進攻台灣。
7、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出面向日本干涉還遼的國家有三個──俄、法、德。「三國干涉還遼」事件,揭開了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
8、近代史上,曾割占我國領土的列強有三國——英、俄、日。英國通過1841年武裝佔領香港島,1842年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割佔香港島,1860年強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割佔九龍司地方一區,1898年強迫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區和附近島嶼(今統稱「新界」),侵佔了香港。俄國通過1858年的《中俄璦琿條約》、1860年的《中俄北京條約》、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81年的《中俄改訂條約》、1911年的《中俄滿洲里界約》以及五個勘界議定書,共割占我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日本則通過1895年的《中日馬關條約》割佔了台灣和澎湖列島。
9、1901年,清政府被迫與11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其中沒有參加八國聯軍的國家有三個──比、荷、西。這三國之所以參加《辛丑條約》的談判和簽訂,是因為義和團和清軍在進攻東交民巷使館時將其使館焚毀。
10、既在1911年同清政府訂立《築路借款合同》,又在1913年同袁世凱簽訂《善後借款合同》的國家有三個──英、法、德。1911年與清政府訂立《築路借款合同》的是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1913年同袁世凱簽訂《善後借款合同》的是俄、英、日、德、法組織的五國銀行團。顯然,既參與四國銀行團,又參與五國銀行團的是英、法、德三國。
11、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14年秋在青島交戰的列強有三國──英、日、德。10月底,英日聯軍發動了對青島德軍的進攻,11月攻佔青島。這樣,膠州灣從德國轉到了日本手裡。
12、一戰後,操縱巴黎和會的國家有三個──英、法、美。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美國總統威爾遜被稱為巴黎和會「三巨頭」。在華盛頓會議上,起主要作用的國家有三個──美、英、日。中國以戰勝國身份參加了這兩次會議。但巴黎和會無理拒絕中國代表的正義要求,中國外交的失敗成為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華盛頓會議達成了共同宰割中國的協議,中國成為最大的受害國。
13、袁世凱死後,成為北洋軍閥主子的有三國──英、美、日。袁死後,北洋軍閥分裂為直、皖、奉三系,其中直系軍閥由英美兩國扶植,皖系和奉系軍閥都靠日本支持。此外,勢力較大的滇系和桂系軍閥也都依靠英美兩國。這樣,在帝國主義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下,中國出現了軍閥割據紛爭的局面。
14、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推行縱容侵略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侵略氣焰的國家有三個──英、法、美。1937年勾結起來,結成「軸心國集團」的法西斯國家有三個──德、意、日。三國勾結,使世界和平面臨著嚴重威脅。中國較早開始了反法西斯戰爭。
15、近代史上,曾兩度攻陷北京的列強有三國──英、法、日。在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在1900年8月,由英、俄、日、法、德、美、意、奧八國組成的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在1937年7月,日軍侵佔北京(當時叫北平)。可見,北京在近代史上曾先後三次被列強攻佔,其中兩度攻陷北京的是英、法、日這三個列強。
9. 丹麥條約的內容是什麼
中國 和 丹麥 科技合作議定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 丹麥 王國政府(以下簡稱締約雙方),——為進一步促進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 ——考慮到締約雙方1979年9月14日簽訂的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並為了加強經濟關系, ——願為促進兩國科學技術合作,達成協議如下: 第一條 締約雙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的可能和共同的興趣並在雙方各自的法律和規章的范圍內,鼓勵和發展兩國之間的科學技術合作。 第二條 締約雙方將在互惠的基礎上並以適當的方式促進下述合作: 1.就共同感興趣的課題進行研究和發展合作; 2.交換科學技術情報和資料; 3.互派科學技術代表團、科學家、高級學者、研究人員、專家和技術人員進行訪問、考察和進修; 4.組織共同感興趣的雙邊科學技術會議和討論會; 5.進行雙方同意的由科學機構、研究組織、公司和企業參加的共同研究項目; 6.締約雙方同意的其他科學技術合作形式。 第三條 締約雙方將根據互惠的原則實施本議定書。 第四條 1.根據本議定書第一條,締約雙方將鼓勵和支持雙方科學機構、研究組織、公司和企業建立直接聯系和簽訂單獨的協議或合同。 2.締約雙方或締約雙方指定的組織或代表將根據其各自行政機構設置情況,商定本議定書第二條和其他具體條款及合作范圍所提及的合作計劃和共同研究項目。這些合作在雙方商定的研究、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技術領域內進行。 第五條 1.為檢查本議定書的執行情況和商定進一步的合作事宜,締約雙方的代表將在1979年9月14日簽訂的經濟技術合作協定第七條所指的中丹混委員會上同時會晤;必要時,經締約雙方代表同意,也可單獨進行會晤。 2.負責協調執行本議定書的機構,中方為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丹方為外交部。 第六條 1.有關執行本議定書的經費安排將在商定的合作計劃和共同研究項目中或在與項目有關的機構、公司和企業簽訂的具體協議和合同中另行解決,並經負責資助該計劃和項目的締約雙方的代表批准後執行。 2.締約雙方同意,有關互訪的費用,除另有規定外,將由派遣方承擔派出人員的國際旅費和工資,接待方承擔上述人員在其國內的食、宿、交通和醫療費。 第七條 為了有效地執行本議定書,締約一方將委託駐對方國家的大使館與另一方指定的組織保持聯系。 第八條 1.本議定書自簽字之日起生效,其有效期與1979年9月14日在北京簽署的經濟技術合作協定相同。 2.如本議定書終止,但在有效期內未完成的具體條款、協議或合同將繼續有效,直至執行完畢。 3.本議定書經締約雙方同意,隨時可進行補充和修改。 本議定書於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在北京簽訂,一式兩份,分別用中文、 丹麥 文和英文寫成,三種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丹麥 王國政府 代 表 代 表 鄭拓彬 艾勒曼—彥森 (對外經貿部部長) (外交大臣) (簽字) (簽字)
10.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2006年為止已有多少締約國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1980年,維也納)締約國名單
國名
簽署日期
批准、加入(a)、承認(AA)、接受(A)繼承(d)日期
生效日期
阿根廷1/
.
1983年7月19日 a
1988年1月1日
澳大利亞
.
1988年3月17日 a
1989年4月1日
奧地利
1980年4月11日
1987年12月29日
1989年1月1日
白俄羅斯 1/
.
1989 年10月9日a
1990年11月1日
比利時
.
1996 年10月31日a
1997年11月1日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
1994年1月12日 d
1992年3月6日
保加利亞
.
1990 年7月9日a
1991年8月1日
蒲隆地
.
1998年9月4日 a
1999年10月1日
加拿大 2/
.
1991年4月23日 a
1992年5月1日
智利 1/
1980年4月11日
1990年2月7日
1991年3月1日
中國 3/
1981年9月30日
1986年12月11日 AA
1988年1月1日
哥倫比亞
2001年7月10日 a
2002年8月1日
克羅埃西亞d/
.
1998 年6月8日d
1991年10月8日
古巴
.
1994年11月2日 a
1995年12月1日
捷克共和國 a/ 7/
.
1993年9月30日 d
1993年1月1日
丹麥 4/
1981年5月26日
1989年2月14日
1990年3月1日
厄瓜多
.
1992年1月27日 a
1993年2月1日
埃及
.
1982 年12月6日a
1988年1月1日
愛沙尼亞1/
.
1993 年9月20日a
1994年10月1日
芬蘭4/
1981年5月26日
1987年12月15日
1989年1月1日
法國
1981年8月27日
1982年8月6日AA
1988年1月1日
喬治亞
.
1994 年8月16日a
1995年9月1日
德國 b/ 5/
1981年5月26日
1989年12月21日
1991年1月1日
迦納
1980年4月11日
.
.
希臘
.
1998年1月12日 a
1999年2月1日
幾內亞
.
1991年1月23日 a
1992年2月1日
宏都拉斯
.
2002年10月10日 a
2003年11月1日
匈牙利1/ 6/
1980年4月11日
1983年6月16日
1988年1月1日
冰島4/
2001年5月10日 a
2002年6月1日
伊拉克
.
1990 年3月5日a
1991年4月1日
以色列
.
2002年1月22日 a
2003年2月1日
義大利
1981年9月30日
1986年12月11日
1988年1月1日
吉爾吉斯斯坦
.
1999 年5月11日a
2000年6月1日
拉脫維亞1/
.
31 July 1997 年7月31日a
1998年8月1日
賴索托
1981年6月18日
1981年6月18日
1988年1月1日
立陶宛1/
.
1995年1月18日 a
1996年2月1日
盧森堡
.
1997 年1月30日a
1998年2月1日
茅利塔尼亞
.
1999年8月20日 a
2000年9月1日
墨西哥
.
1987年12月29日 a
1989年1月1日
蒙古
.
1997年12月31日 a
1999年1月1日
荷蘭
1981年5月29日
1990 年12月13日A
1992年1月1日
紐西蘭
.
1994年9月22日 a
1995年10月1日
挪威4/
1981年5月26日
1988年7月20日
1989年8月1日
秘魯
.
1999年3月25日 a
2000年4月1日
波蘭
1981年9月28日
1995年5月19日
1996年6月1日
摩爾多瓦共和國
.
1994年10月13日 a
1995年11月1日
羅馬尼亞
.
1991 年5月22日a
1992年6月1日
俄羅斯聯邦c/ 1/
.
1990年8月16日 a
1991年9月1日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7/
.
2000 年9月12日a
2001年10月1日
塞爾維亞及黑山e/
.
2001 年3月12日d
1992年4月27日
新加坡7/
1980年4月11日
1995年2月16日
1996年3月1日
斯洛伐克a/ 7/
.
1993 年5月28日d
1993年1月1日
斯洛維尼亞
.
1994年1月7日 d
1991年6月25日
西班牙
.
1990 年7月24日a
1991年8月1日
瑞典4/
1981年5月26日
1987年12日15日
1989年1月1日
瑞士
.
1990 年2月21日a
1991年3月1日
敘利亞共和國
.
1982年10月19日 a
1988年1月1日
烏干達
.
1992年2月12日 a
1993年3月1日
烏克蘭1/
.
1990 年1月3日a
1991年2月1日
美國7/
1981年8月31日
1986年12月11日
1988年1月1日
烏拉圭
.
1999 年1月25日a
2000年2月1日
烏茲別克
.
1996年11月27日 a
1997年12月1日
委內瑞拉
1981年9月28日
.
.
尚比亞
.
1986 年6月6日a
1988年1月1日
締約國: 62個
a/ 前捷克斯洛伐克於1981年9月1日簽署公約,於1990年3月5日交存批准文書。公約於1991年4月1日對前捷克斯洛伐克生效。斯洛伐克於1993年5月28日,捷克共和國於1993年9月30日分別交存了繼承公約的文書,均自國家繼承之日1993年1月1日起生效。
b/ 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1981年8月13日簽署公約,於1989年2月23日批准。公約於1990年3月1日對其生效。
c/ 俄羅斯聯邦自1991年12月24日起接替前蘇聯繼續作為聯合國會員國,並自該日起全權負責前蘇聯依照《聯合國憲章》和交存秘書長的多邊條約享有的所有權利和承擔的所有義務。
d/ 對於公約的繼承,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決定,根據1991年6月25日關於克羅埃西亞共和國主權獨立的憲法決定和1991年10月8日克羅埃西亞議會的決定,並由於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中克羅埃西亞共和國領土的繼承,應視為自1991年10月8日起成為公約的成員國。自該日起克羅埃西亞共和國與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脫離了所有的憲法和法律聯系,承擔了它的國際義務。
e/ 前南斯拉夫分別於1980年4月11日簽署和1985年3月27日批准公約。 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於2001年3月12日作出如下有效聲明:「公約自1992年4月27日國家繼承之日對南斯拉夫生效。」
聲明和保留
1/ 該國政府聲明,根據公約第十二條和第九十六條,公約第十一條、第二十九條或第二部分中,凡允許通過協議形式簽訂銷售合同或進行修改或終止,或以書面形式以外的任何方式提出要約、承諾或作出意思表示的任何規定,在當事人在其本國境內設立了營業地點的情況下將不適用。
2/ 加拿大政府在加入時聲明,根據公約第九十三條的規定,公約同時適用於艾伯塔、不列顛哥倫比亞、馬尼托巴、新不倫瑞克、紐芬蘭和拉布拉多、新斯科舍、安大略、愛德華太子島和西北地區。(加拿大政府在加入時聲明,根據公約第九十五條,就不列顛哥倫比亞而言,不受公約第一條第(1)款(b)項的約束。在一份於1992年7月31日收到的通知中,加拿大政府撤回了該聲明。)在一份於1992年4月9日收到的聲明中,加拿大政府又將公約的適用范圍擴大到魁北克和薩斯喀徹溫。在一份於1992年6月29日收到的通知中,加拿大政府將公約的適用范圍擴大到育空地區。在一份於2003年6月18日收到的通知中,加拿大政府將公約的適用范圍擴大到努那瓦特地區。
3/中國政府在批准公約時聲明,它不受第一條第(1)款(b)項和第十一條的約束,也不受公約內與第十一條內容有關的規定的約束。
4/ 丹麥、芬蘭、挪威和瑞典政府在批准公約時根據第九十二條第(1)款的規定聲明,它們不受公約第二部分(合同的訂立)的約束。根據第九十四條第(1)款和第九十四條第(2)款的規定,丹麥、芬蘭、挪威和瑞典政府在批准公約時聲明,公約不適用於營業地點設立在丹麥、芬蘭、瑞典、冰島或挪威的當事人的銷售合同。在一份於2003年3月12日生效的通知中,冰島政府聲明,根據第九十四條第(1)款的規定,公約不適用於在丹麥、芬蘭、冰島、挪威或瑞典設立了營業地點的當事人之間的銷售合同或這些合同的訂立。
5/ 德國政府在批准公約時聲明,對於已經聲明不適用第一條第(1)款(b)項的任何國家,德國也不適用第一條第(1)款(b)項。
6/ 匈牙利政府在批准公約時聲明,其認為經濟互助委員會各成員國組織之間的交貨一般條件應受公約第九十條規定的約束。
7/ 該國政府聲明,其不受第一條第(1)款(b)項的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