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保障法課件

社會保障法課件

發布時間: 2022-06-30 06:37:00

『壹』 我國社會保險的種類主要有哪些,並從法律特徵、基金籌集主體、待遇發放資格和組成分析其內容

社會保險包括以下五個險種: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五險」。
(一) 基本養老保險
【法律特徵】 基本養老保險具備社會保險強制性、互濟性和普遍性等共同特徵外,還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1)參加保險與享受待遇的一致性。(2)保障水平的適度性。(3)享受期限的長期性。
【基金籌集主體】社會保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和管理,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個人(以下簡稱「員工或個人」)共同承擔養老保險費繳納義務,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
【待遇】
A、按月領取按規定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直至死亡。
B 、享受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待遇。
C、對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
D 、死亡待遇:
(1)喪葬費:按上年度全省社平工資的3個月計發(此為退休人員,離休人員為5000元);
(2)一次性撫恤費:按上年度全省社平工資的10個月計發(此為退休人員,離休人員為本人工資的20個月);
(3)符合供養條件的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按月發放,直至供養直系親屬死亡。

【發放資格】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范圍包括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含農民合同工)、城鎮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職工包括所有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個人。年齡要求:男50歲以前,女40歲以前

【組成比例】職工所在企業繳納20%,職工個人承擔8%。
======================================================================

(二) 基本醫療保險
【法律特徵】
1.醫療保險待遇支付形式為實物補償。
2.醫療保險待遇補償方式為非定額費用補償。
3.疾病風險具有較強的不可避免性、隨機性和不可預知性。
4.醫療保險具有各方關系十分復雜的特徵。
5.醫療服務消費具有不確定性和被動性
6. 補償期短但收益時間長

【基金籌集主體】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員工個人雙方負擔、共同繳納、市縣級統籌。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原則,依據政策規定按要求繳納。
【待遇】參保人員在選定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在定點醫療機構購葯或持處方到定點零售葯店購葯,到急診投醫、體檢、預防接種等規定項目可獲報銷。
【發放資格】
基本醫療保險是為了保障員工和退休人員患病時得到基本醫療,享受醫療保險待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保險統籌地區實際情況而制定的保險制度。
【組成比例】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比例一般為:用人單位6%,員工個人2%。

===============================================================================

(三) 失業保險
【法律特徵】一是強制性。即:國家以法律規定的形式,向規定范圍內的用人單位、個人征繳社會保險費。繳費義務人必須履行繳費義務,否則構成違法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就是說,哪些單位、哪些人員要繳費,如何繳費都是由國家規定的,單位或個人沒有選擇的自由。
二是無償性。即:國家徵收社會保險費後,不需要償還,也不需要向繳費義務人支付任何代價。
三是固定性。即:國家根據社會保險事業的需要,事先規定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對象、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在徵收時,不因繳費義務人的具體情況而隨意調整。固定性還體現在社會保險基金的使用上,實行專款專用。
【待遇】失業保險待遇中最主要的是失業保險金,失業人員只有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才能享受到其他各項待遇。失業保險待遇中,醫療補助金是失業人員患病就醫時在失業保險經辦機構領取的補助,標準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一般包括每月隨失業保險金一同發放的門診費和按規定比例報銷的醫療費兩部分;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其家屬可以領取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標准參照當地在職職工的規定;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補貼是為了鼓勵和幫助失業人員盡快實現再就業而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的費用,一般說來職業介紹的補貼支付給職業介紹機構,由他們為失業人員免費介紹職業,而職業培訓的補貼的支付辦法則不同,有些是直接發給失業人員、有些則是失業人員培訓後報銷,還有的是對培訓失業人員的培訓機構進行補貼。
【發放資格】失業人員同時具備以下條件,即可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1)按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個人已按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
(2)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3)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組成】失業保險基金由下列各項構成:1、用人單位繳納的失業保險費;2、員工個人繳納的失業保險費;3、失業保險基金的利息;4、失業保險費滯納金;5、財政補貼;6、依法納入失業保險基金的其他資金。
失業保險繳費比例為:用人單位2%,員工個人1%。

==============================================================================

(四) 工傷保險

【法律特徵】1、工傷保險對象的范圍是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勞動者。2、工傷保險的責任具有賠償性。3、工傷保險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4、工傷保險不同於養老保險等險種,勞動者不繳納保險費,全部費用由用人單位負擔。、工傷保險待遇相對優厚,標准較高,但因工傷事故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6、工傷保險作為社會福利,其保障內容比商業意外保險要豐富。除了在工作時的意外傷害,也包括職業病的報銷、急性病猝死保險金、喪葬補助(工傷身故)。
【基金籌集主體】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
【待遇】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發放資格】提交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根據結果進行工傷賠償。

【組成】
工傷保險繳費基數一般按員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確定,施行浮動費率。

以南昌市為例:用人單位0.4%-2.4%(共六檔),員工個人不繳費。

==================================================================
(五) 生育保險
【法律特徵】(1)享受生育保險的對象主要是女職工,因而待遇享受人群相對比較窄。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有些地區允許在女職工生育後,給予配偶一定假期以照顧妻子,並發給假期工資;還有些地區為男職工的配偶提供經濟補助。
(2)待遇享受條件各國不一致。

生育保險是為保障企業員工生育期間得到必要的經濟補償和醫療保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保險統籌地區實際情況而制定的保險制度。
【待遇】生育津貼、

醫療保險生育保險112問
生育醫療費用、計劃生育手術費用、國家和本市規定的其他費用;
(1)生育津貼:生育津貼為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生育津貼低於本人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由企業補足。生育津貼按照女職工本人生育當月的繳費基數除以30再乘以產假天數計算。
(2)參加生育保險累計滿一年的職工,在生育(流產)時仍在參保的,按有關規定享受生育保險待遇。
(3)生育保險待遇生育津貼發放標准,以生育(流產)時當月本單位人平繳費工資為基數按規定假期計發:
【發放資格】參加了生育保險的所在城市常住戶口的職工和持有所在城市工作居住證的外埠人員。
【組成】生育保險費由企業按月繳納,個人不繳納。
北京生育保險繳費比例為:企業按照職工繳費基數的0.80%繳納生育保險費;
廣州生育保險繳費比例為:企業按照職工繳費基數的0.85%繳納生育保險費。

『貳』 急!急!急!!!!!

弱勢群體,也叫社會脆弱群體、社會弱者群體,在英文中稱social vulnerable groups[2]。它主要是一個用來分析現代社會經濟利益和社會權力分配不公平、社會結構不協調、不合理的概念。在社會學、政治學、社會政策研究等領域中,它是一個核心概念[3]。社會學關於社會問題的研究、社會學的分支學科社會工作和社會福利的發展和普及,可以說是推動弱勢群體概念成為社會科學主流話語之一的重要因素。2002年3月,朱鎔基總理在九屆全國人大5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使用了「弱勢群體」這個詞,從而使得弱勢群體成為一個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目前我國弱勢群體在整體上具有以下5個重要特徵:(1)弱勢群體的主體是社會性弱勢群體。學術界一般把弱勢群體分為兩類:生理性弱勢群體和社會性弱勢群體。前者淪為弱勢群體,有著明顯的生理原因,如年齡、疾病等;後者則基本上是社會原因造成的,如下崗、失業、受排斥等。從我國弱勢群體的整體情況看,主體是社會性弱勢群體,主要是由於社會原因導致其陷於弱勢地位的,因此,應當側重從社會支持的角度考慮問題;(2)現有弱勢群體中的很多人是在原體制下做出貢獻的人。特別是一些早年退休者和國有集體企業的失業、下崗職工,社會應當考慮對其實施補償;(3)目前弱勢群體是在社會分化加劇的情況下出現的,很多人有較強的相對剝奪感。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地區之間、群體之間和個人之間很不均衡,我國已經由改革開放前的平均主義盛行的社會轉變為一個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的社會,基於經濟分化的社會分化也越來越大,一些人的相對社會地位下降了,引發了比較嚴重的相對剝奪感,必須引起高度重視;(4)目前的全球化進程有可能對國內弱勢群體造成更加不利的影響,並且有可能使弱勢群體的規模繼續擴大。在全球化進程中,那些接近資本、接近權力或者受過良好教育的強勢群體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普通的勞動者不僅獲利機會少,而且可能降低福利,成為全球化成本的承擔者。在我們關注國內弱勢群體問題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全球化這一背景;(5)目前我們對於弱勢群體的支持還很有限,難以有效地改變其弱勢地位。前文已述,黨和政府一直重視保護弱勢群體的基本權益,但是,由於我國畢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水平不高,發展經濟的壓力還很大,導致實際工作中對於弱勢群體的保護和支持還不是很有力,相關制度建設滯後,保障措施跟不上。

弱勢群體的具體構成大體上說,弱勢群體包括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精神病患者、失業者、貧困者、下崗職工、災難中的求助者、農民工、非正規就業者以及在勞動關系中處於弱勢地位的人。當然,這里只是簡單地列舉,各個群體之間實際上存在交叉。我們認為,有必要確定優先支持的若干原則:(1)對於不能解決溫飽問題的人群應當給予優先支持;(2)對於不能享受任何社會保障的人群應當給予優先支持;(3)對於失去勞動能力以及雖有勞動能力,但因缺乏就業機會而長期無法就業或在勞動力市場中處於明顯弱勢的人群應當給予優先支持;(3)對於經濟改革和社會轉型成本的主要承擔者應當給予優先支持。明確了優先支持對象,才能有效地開展社會支持工作。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也只能逐步地創造消滅弱勢群體的條件。

對於支持弱勢群體而言,從需求的簡單分類看,有衣食需求、住房需求、教育需求、醫療需求、就業需求、安全需求、社會交往需求、社會參與需求,等等;從需求的性質看,有生存需求、發展需求和享受需求之分。根據我們的研究,保護和支持弱勢群體,應當優先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特別是其基本的衣、食、住需求。在此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應當注意保障其就業需求、醫療需求,然後逐步保障其他需求,促進弱勢群體的全面發展,最終改變其弱勢地位。

對於做好弱勢群體工作,其基本原則是:關心、支持、自助、增權。

所謂關心,就是全社會都應當關心弱勢群體。關心弱勢群體不只是政府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更是社會強勢群體的責任。只有高度關心弱勢群體,才會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才能促進社會不斷進步,不斷地走向更加公正。一個真正公正的社會是所有人都受益的社會。在這種意義上,關心弱勢群體也就是關心強者自身。

關心弱勢群體意味著要平等地對待弱勢群體,要注意傾聽弱勢群體的聲音,而不能懷著救世主的心態,居高臨下地憐憫弱勢群體,更不能片面宣傳、強化強勢群體的價值觀,並把這種價值觀強加給弱勢群體。如果這樣的話,是難以真正改變弱勢群體的弱勢地位的。

所謂支持,就是我們這個社會應當建立健全相關社會政策,為弱勢群體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一個社會要保證良性運行,就必須有適當的社會政策,有必要的制度安排,滿足弱勢群體的客觀需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就更有理由和義務不斷調整和完善社會政策,為弱勢群體提供製度性保障。

必須指出的是,目前我們保障弱勢群體的工作做得還不夠,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健全,不能有效覆蓋全體社會成員,公民的很多社會權利還沒有得到普遍有效的保障,支撐社會政策的社會基礎(比如社區及其他民間組織)還很薄弱,一些弱勢群體還缺乏制度性的社會支持。因此,弱勢群體支持的制度化急需加快、加強和落實。

所謂自助,就是使弱勢群體走向自立、自尊、自強。必要的社會支持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最終擺脫弱勢地位還是要靠弱者自身的努力,外部支持的重要作用在於增強弱者改變其弱勢地位的能力。俗語雲,「惟自助者天助之」,完全依賴外部支持,是無法徹底改變一個人、一個群體的弱勢地位的。

作為一門學問的社會工作,其核心觀念就是「助人自助」,社會工作者試圖運用各種技巧激發救助對象的自助潛能。我們的社會政策和社會工作,應當遵循這個出發點,側重培育、動員和增強弱者的自助能力。

所謂增權,實際上可以看作弱勢群體能力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呼籲,應當尊重和保障弱勢群體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權利,特別是要加強民主制度建設,保障弱勢群體的參與權利,尤其是保障其參與與其有關的各項決策的權利,使其能夠表達和維護自身的權益。如果弱勢群體被排斥在社會進程之外,不能參與相關決策的進程,他們的聲音就無法表達,更談不上有效維護其權益。

在建設法治社會的進程中,我們不僅要保障弱勢群體對於有關立法的參與權,而且要增強弱勢群體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為此,我們不僅要加大法律宣傳的力度,使更多的弱勢群體增進對於法律的了解,而且還要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確保弱者也能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權利

注釋:

[1] 英文中關於脆弱、弱勢的相近說法還有disadvantaged,disabled,weak,等等。disadvantaged與advantaged相對,表明處境不佔優勢,並且缺乏改變其境遇的條件,通常也被翻譯為「弱者」;disabled 是指身體受到傷害或具有精神疾病,從而嚴重影響人的正常生活,一般翻譯為「殘疾人」;weak是指人的力量或精力較差,或者對某個領域不熟悉,沒有掌握太多的知識和技能,也指人的缺點。相對而言,vulnerable的含義稍微寬泛一些,既有本人比較脆弱的意思,又有由於缺乏社會參與和社會保障等原因而變得容易受到傷害的意思。因此,本報告採用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來指稱「社會弱勢群體」。

[2] 事實上,法學、倫理學和經濟學也很關注弱勢群體。需要說明的是,不同學科對於弱勢群體的界定不盡相同,研究重點也不完全一樣,甚至同一學科的不同學者在學術觀點上也有所差異,但是,學者們都很強調對於弱勢群體的保護與支持。本報告有意吸收不同學科的學者,以體現多視角、全方位研究的特點。每一份子報告相對獨立,並沒有刻意追求概念上的一致。

[3] 「兩個確保」是指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三條保障線」是指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叄』 黎建飛主編的社會保障法誰有課件啊

不知道啊

『肆』 如何做好民族團結工作ppt課件

民族團結在我心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 多民族的國家…… 姿態萬千的少數民族生活 我們生活在新疆 新 疆 的 葡 萄 , 都 吃 過 吧 ? 話說民國時期?? 飽受飢寒的藏族孩子 上海灘熱鬧的舞會 新中國成立時,少數民族有 四種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封建 地主經濟占統治地位的有三十多 個民族,當時有3000多萬人口; 處於封建農奴制的約400萬人口; 處於奴隸制的,當時有100萬人 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殘余的, 當時有60萬人口。經過民主改革, 各民族都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舊制度下的西藏為封建貴族無償勞動的農奴 後來?? 解放前西藏百姓的生活 西藏人民歡慶解放 快樂的維族小朋友 西藏的碩士生們 哈 薩 克 族 苗 族 以上是哪個民族的服飾? 這是哪個少數民族的什麼樂器? 這是我國哪個少數民族在歡渡什麼節日? 我國古代有兩個由少數民族建立 的統一的政權,分別是哪個少數民族 建立的什麼王朝? 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 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 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 可分離的部分。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 法》 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各少數 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 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由少數 民族人民當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 族的內部事務。 我國已建立了哪幾個省級民族自治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 1959年10月25日 新疆維吾爾族 自治區 1955年10月1日 內蒙古自治區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區 1965年9月9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 1958年3月5日 新 藏 公 路 川 藏 公 路 青藏公路 新疆風雨50年 ? 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翻開 了新疆歷史發展的新篇章。5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 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新 疆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開拓進取,各方面都取得了舉 世矚目的成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民經濟持 續快速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19 西氣東輸 新疆老人樂開懷 新疆克拉瑪依油田 發展農牧業經濟,加大改革的力度 廣西的北海市被列為國家14個沿海 開放城市。烏魯木齊、南寧、昆明、呼 和浩特、銀川、 西寧、貴陽 被國家列為 內陸開放 城市。 22 幫助少數民族 發展文化教育事業 ? 新疆「普九」人口 覆蓋率達99.8%; ? 成人和青壯年識字 率分別為93%和97% 。 23 中央治疆新方略 ? 黨中央六十載關懷新疆人民生活狀況 ? 數字顯示,1950年至2008年,中央 政府在新疆的投資達3862.3億元人民幣, 占同期新疆總投資的25.7%。從新疆維吾爾 自治區成立的1955年到2008年,中央政 府給新疆的財政補助累計達3752.02億元 人民幣。特別是2000年以來,隨著西部大開 發戰略的實施,中央政府給新疆的財政補助逐年 增長,年均遞增24.4%,2008年達68 5.6億元人民幣。 24 四、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與民族問題 ? 改革開放的必要性: ? 鄧小平:「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 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後,還要從根本上 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 25 當前存在的妨害民族團結的因素 ? 當前存在的妨害民族團結的因素主要 有國際敵對勢力的挑動;國內極少數民 族分裂分子的破壞;一些地方存在大民 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 26 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現代化 建設順利進行基本保證。民族工作 做好了,有利於國家的統一;有利 於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利於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有 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有利於構建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於共同富 裕目標的實現 。 27 結束語: 「四個認同」是新疆團結穩定的思想基礎。 團結穩定是新疆社會繁榮法杖的重要保障。正 確處理好團結、發展和穩定的關系。 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是國家的最高利 益。 樹立正確的國家觀,維護國家團結。 強化公民意識自覺遵紀守法。 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 28 同學們,想一想,今天我 們能為民族團結做些什麼呢? 又該如何與少數民族同學相處 呢? 29 謝 謝 30

『伍』 如何製作社保基金財務風險防控課件

(一)做好社會保險的監管工作
針對社會保險基金的財務管理問題,必須從內部和外部兩個角度出發,構建出具有約束力的管理系統。社會保險基金內部會計監管中應該包括內部控制監管、核算監管和審計監管等幾個主要的方面;社會保險基金外部會計監管應該包括行政監管、社會監管、法律監管和審計監管等。內部會計監管能夠幫助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外部監管能夠從各個方面對社會保險基金的財務管理問題形成有力的約束,內部和外部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就形成了系統的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監管體系。這一體系的構建,不僅能夠促進我國社會保險基金的合理運用,也能夠促進基金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重點做好個人賬戶的管理工作
由於社會保險基金的個人賬戶管理存在許多問題,所以在控制基金風險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對個人賬戶的管理。社會保險基金的個人賬戶必須要統一納入到財務管理的范圍內,在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和支出賬戶中增設統籌和個人兩項,並確定賬戶的明細,實現兩者的獨立核算。通過對參保人個人賬戶的完善,可以為基金管理人員的工作帶來便利和依據。為了使社會保險基金的財務風險降到最低,還應該使個人賬戶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系統,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對個人賬戶信息的處理能力,也能夠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
(三)增強征繳力度,統一征繳標准
為了使社會保險基金征繳工作更加順利,有關部門必須要做好相關的宣傳活動,讓單位和個人能夠認識到繳納社會保險基金的作用和意義。在加強社會保險基金征繳力度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相關法律、行政職能和經濟等問題能夠與征繳工作相協調,盡量讓中小民營企業能夠主動的參與到基金繳納的實際工作中來,進而最大程度的實現社會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同時,盡量減小地區差異帶來的征繳費用不同的問題,必須建立起統一的征繳標准,將社會保險基金納入到預算管理中。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社會保險基金的征繳指標必須根據評估結果來確定,這樣不僅增加了征繳的科學性,也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小管理風險。在管理社會保險基金的過程中,應該為其創設財政專戶,通過對收支的協調管理來提高財務管理的質量,並在管理的過程中發揮監督的重要作用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社會保險基金的財務管理風險。
(四)做好社會保險基金的收入和支出管理工作
要想保證社會保險基金財務收支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提高管理的水平,就應該從收入和支出兩個方面來優化管理工作。在社會保險基金的收入方面,負責征繳的機構應該在當地銀行設立專項賬戶,並且這一賬戶必須通過當地財政與勞動部門的認可,在征繳費用的過程中,主要由稅務部門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其他部門無權干涉。在支出社會保險基金時,應該根據社會保險基金的實際支出情況來適當調整支出標准,這樣就能盡量減小外界因素給支出工作帶來的困擾。
(五)健全和完善財務管理體系
在完善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體系時,應該根據社會保險制度的變革情況來調整社會保險基金的繳納程序。社會保障體系的落實必須要以制度為依據,所以應該根據社會保險基金的改革情況來優化繳費程序,並做好基金運作的監督工作;根據會計人員的工作表現實行激勵制度,通過獎勵的方式來激發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對社會保險基金人員崗位進行分解時,根據《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和《會計法》的有關規定來明確人員的職責,還應該設定考核目標,進而落實獎罰制度;根據《社會保險法》的相關規定來檢查基金管理情況,不斷增強會計的監督職能,加強保險基金的征繳力度,確保社會保險基金應收盡收,做好基金支出的監督工作,盡量避免不合理的基金支出,這樣才能達到控制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風險的目的。

『陸』 社會保險稽核培訓課件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社會保險稽核的最終目的是要專維護參保人屬員的合法權益,這樣才能保證社會保險待遇按照國家法律和政策規章順利的執行下去,對於維護社會保險事業穩定和發展有很好的作用。
作用,社會保險稽核的主要作用有:促進社會保險基金的征繳;防止社保基金的流失;促進參保企業公平競爭;另外,可以提高社保管理質量。
社會保險稽核人員依法對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繳費情況進行稽核。主要內容:
第九條社會保險繳費情況稽核內容包括:
(一)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申報的社會保險繳費人數、繳費基數是否符合國家規定;
(二)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是否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三)欠繳社會保險費的單位和個人的補繳情況;
(四)國家規定的或者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交辦的其他稽核事項。

『柒』 跪求社會保障學教學案例

工傷認定
⑴ 工傷認定遵循的原則包括:工傷保險應以承擔起社會責任作為工傷認定的出發點,只要沒有證據否定其是工傷,在排除其他非工傷的情形下,就應認定為工傷;准確把握《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把「因工作原因」作為認定為工傷的核心;認定為工傷的情形在把握時應主要考慮是否因工作原因,視同工傷的情形在把握時應嚴格掌握法律的規定,在作出不得認定為工傷的決定時應有充分的證據。
⑵ 應當認定為工傷的七種情形: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患職業病的;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視同工傷的三種情形: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三種情形: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醉酒導致傷亡的;自殘或者自殺的。
⑶ 工傷認定的程序
① 工傷認定申請
申請工傷認定的主體和時限為:職工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申請工傷認定時應提交的材料包括:工傷認定申請表;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② 工傷認定受理後,職工或者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③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認定決定應當自作出之日起20日內以書面方式送達;送達對象包括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並抄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2 勞動能力鑒定
⑴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運用醫學技術的方法、手段和依據鑒定標准,對因工或非因工負傷以及患病的勞動者的傷、病、殘程度及其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進行診斷和鑒定確認的全過程。勞動能力鑒定的性質是一種客觀、公正、合理的科學證明行為,而非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⑵ 勞動功能障礙分為10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一至四級的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五至六級的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七至十級的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⑶ 工傷評殘標準的操作思維原則是:實事求是原則;「一元化」原則;綜合定級原則;先易後難原則。
工傷評殘標準的操作要點主要有:工傷鑒定時的傷病情狀態;重新鑒定及原有傷殘與合並症的處理;特殊情形(毀容、脾切除、創傷性骨關節炎、生殖器損傷)評殘時的處理;繼發性癲癇、精神病與工傷和職業病的關系的鑒定;工傷舊傷復發的鑒定確認;椎間盤突出症的工傷認定與評殘的處理,以及眼睛外傷鑒定處理等。

3 工傷保險待遇
⑴ 工傷保險待遇標准
① 工傷醫療期間待遇標准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適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准報銷;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康復性治療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② 因工傷殘待遇
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 ,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和30%。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一下待遇: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③因工死亡待遇
喪葬補助金,標准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是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48~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⑵特定的待遇支付包括:用人單位分立、合並、轉讓的,承繼單位應當承擔原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責任;原用人單位已經參加工傷保險的,承繼單位應當到當地經辦機構辦理工傷保險變更登記;用人單位實行承包經營的,工傷保險責任由職工勞動關系所在單位承擔;職工被借調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由原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原用人單位與借調單位可以約定補償辦法;企業破產的,在破產清算時優先撥付依法應由單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費用;職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據前往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應當參加當地工傷保險的,參加當地工傷保險,其國內工傷保險關系中止;如果用人單位既為職工繳納了工傷保險費,又為職工繳納了意外傷害商業保險,當職工發生工傷後,對於工傷醫療費用,無論在社會保險還是商業保險哪一方報銷,工傷醫療費用都是不能重復支付的,而對於工傷職工的其他待遇,只有意外傷害險的賠付是可以兼得的;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的職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由該單位向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直系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賠償標准不得低於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
⑶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情形有:喪失享受待遇條件的;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拒絕治療的;被判刑正在收監執行的。
終止工傷保險關系有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當用人單位破產而中斷繳納工傷保險費,在破產前,所在單位應當支付工傷職工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從此工傷保險關系終止;另一層含義是當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用人單位不再為其繳納工傷保險費,支付工傷職工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後,與工傷職工終止工傷保險關系。
4 工傷保險基金
⑴ 工傷保險的個人不繳費原則:用人單位必須按時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⑵ 行業差別費率和浮動費率:國家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的差別費率,使工傷保險繳費更為公平。在實行行業差別費率的基礎上,再根據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等情況確定用人單位的繳費費率,即建立單位繳費的浮動機制。

5 工傷保險爭議處理
⑴ 工傷保險爭議的概念及種類:《工傷保險條例》主要以工傷保險關系雙方主體法律地位為標准劃分,規定了兩類工傷保險爭議,即:平等主體的用人單位與職工之間因工傷保險權利義務而引發的工傷保險勞動爭議,非平等主體之間因工傷保險權利義務而引發的工傷保險行政爭議。
⑵ 工傷保險勞動爭議解決適用的法律是勞動法和相應的工傷保險規定。解決此類爭議適用的程序法是勞動爭議處理法律規定。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的處理途徑有四中:當事人協商解決;用人單位勞動爭議協調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人民法院審判解決。
工傷保險行政爭議解決適用的法律是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及有關工傷保險法律規定。解決此類爭議適用的程序主要是行政爭議處理法律規定。工傷保險行政爭議的處理途徑是: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工傷保險行政復議是行政訴訟的前置條件。

熱點內容
朱文軍律師 發布:2025-01-23 14:51:05 瀏覽:295
八項司法舉措 發布:2025-01-23 13:53:57 瀏覽:875
私募基金挪用基金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13:49:20 瀏覽:124
地方政府規章有效期多長 發布:2025-01-23 13:33:46 瀏覽:306
北京豐台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3 13:27:13 瀏覽:260
我國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 發布:2025-01-23 13:14:02 瀏覽:616
法院個人榮譽 發布:2025-01-23 13:10:17 瀏覽:736
新婚姻法法定年齡 發布:2025-01-23 12:42:36 瀏覽:545
公民道德視頻 發布:2025-01-23 12:25:13 瀏覽:991
我國勞動法不認可雙重勞動關系 發布:2025-01-23 12:06:33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