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166

合同法166

發布時間: 2022-06-30 19:57:44

1. 我國法律在合同當事人未選擇法律時適用最密切聯系原則的規定

我國法律在合同當事人未選擇法律時適用最密切聯系原則的規定


一、最密切聯系原則的歷史發展及基本理論的確立最密切聯系原則

是指在確立某一涉外民商事法律關系適用的准據法時,不能只按照單一的、機械的連結點去決定法律適用,而是要綜合分析與該法律關系有關的各種因素,從中找出確立與該法律關系或當事人最直接、最本質和最真實的國家或地方的法律為准據法。

二、我國合同法中關於最密切聯系原則的法律適用

在我國,1985年3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對涉外經濟合同的法律適用作出規定;1987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於適用<涉外經濟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答》(簡稱「1987年解釋」),對涉外經濟合同的適用范圍以及關於處理涉外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問題作出了較為明確的說明和解釋,並對《涉外經濟合同法》中的最密切聯系原則進行了具體化,規定了有關合同的「最密切聯系因素」。

(一)關於最密切聯系原則的相關規定

關於最密切聯系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145條第2款規定:「涉外合同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合同法》第126條第1款也有同樣規定。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糾紛案件法律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新解釋》)中包括了適用「最密切聯系原則」的最新規定,該解釋已於2007年8月8月起施行,應視為現階段處理涉外民商事合同糾紛的重要依據。《新解釋》第五條規定:「當事人未選擇合同爭議應適用的法律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人民法院根據最密切聯系原則確定合同爭議應適用的法律時,應根據合同的特殊性質,以及某一方當事人履行的義務最能體現合同的本質特性等因素,確定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作為合同的准據法。」並規定了二十種涉外合同的(其中第四項包括不動產買賣、不動產租賃、不動產抵押三類合同,第十一項包括倉儲、保管兩類合同)的准據法。

所謂特徵性履行,又稱為特徵性給付,是指雙務合同中代表合同本質特徵的當事人履行合同的行為。例如,買賣合同中賣方交付物品的給付行為、僱傭合同中受僱人提供勞務的給付行為反映了這兩種合同的本質特徵,因而屬於特徵性履行。而買方支付貨款的行為與僱用人支付勞務費的行為均屬金錢給付,這種金錢給付行為反映了雙務合同的共性,不能反映買賣合同和僱傭合同的本質特徵,故屬於非特徵性履行,按照特徵性履行說,合同准據法應為擔負特徵性給付義務的當事人的住所地法,或慣常居所地法,或營業所所在地法。

(二)《新解釋》與「1987年解釋」之比較

《新解釋》對合同法律適用的具體規則有所細化,這體現在四個方面:

其一,從適用范圍上看,《新解釋》以列舉的方式明確合同准據法調整的對象,這些方面幾乎囊括了與合同相關的大多數內容,因此這種規定算是一種合同法律適用的「整體論」。

其二,《新解釋》沿襲了我國傳統做法,並將只承認明示法律選擇的做法進一步明確化,從而最大程度地防止司法專斷。

其三,《新解釋》規定當事人不僅在爭議發生前可以達成法律選擇協議,爭議產生後,只要在一審辯論終結前,當事人仍有權合意選擇法律或變更應適用的法律。

其四,《新解釋》吸收了國際先進做法,細化了原有民法通則與合同法的模糊規定,將合同劃分為二十類,較「1987年解釋」新增了動產質押、融資租賃、保證、債券的發行銷售和轉讓、拍賣、行紀、居間等合同類型,並分別規定法律適用規則,這是不小的進步。而在「1987年解釋」中有所規定的勞務合同、技術轉讓合同、咨詢和服務合同等合同類型,又被「無情地」刪除了。

三、我國適用最密切聯系原則的研究現狀及修正意見

1993年12月,中國國際私法研究會成立專家組起草《中國國際私法示範法》(簡稱《示範法》),於2000年最終完成並出版示範法文本。該示範法體例獨立,內容完整,採取法典的模式,分為總則、管轄權、法律適用、司法協助、附則五章,共166條,對國際私法的各項制度做了較為全面、系統的規定,一方面總結了我國已有的立法經驗,另一方面大膽吸收和借鑒外國優秀的立法成果和有關國際公約中的先進規范,並在一些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在立法指導思想上具有相當的超前意識。

由於中國現行的法律制度無判例法的傳統,即使《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定期發布具有指導性的案例,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其案例並未發揮預期的統一全國法律適用的功能,具體到涉外合同糾紛中最密切聯系原則的適用也不例外,因此,照搬判例制度國家的模式在我國是行不通的。另外,在立法思想上,應逐漸摒棄「宜粗不宜細」的思想和嚴重的屬地主義觀念。在立法內容上,竭力避免法律法規之間的重復和相互矛盾之處,注重吸收兩大法系的立法優勢,增強立法內容的科學性和完整性,使「最密切聯系原則」與「特徵性履行」的結合更加緊密,通過立法明確規定法官在適用最密切聯系原則時所應當考慮的因素,如各個不同連結點之間的聯系和價值、各相關法律與准據法的關系、以及個案的正義性等等,完善適用規則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限製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以避免司法專斷。

現在,最密切聯系原則已應用於許多國家的國際私法規范中,作為涉外合同法律適用的根據,它與「意思自治原則」一起,成為了各國確定涉外合同准據法的兩個並行不悖的基本理論,為國際社會廣泛採納和認可。對最密切聯系原則的研究不能止於理論上的探討,其最終的歸宿應該是用於指導立法和司法實踐。所幸的是,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糾紛案件法律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條的規定,應該說是「最密切聯系原則」與「特徵性履行原則」相結合的產物,這種結合使得我國涉外合同的法律適用兼具確定性與靈活性,有效克服了最密切聯系原則抽象、空泛、缺乏操作性的缺陷,為最密切聯系原則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提供了法律依據。

2. 買賣合同法乙方有權終止合同退款嗎

合同法 第九章抄 買賣合同 第166條

出賣人分襲批交付標的物的,出賣人對其中一批標的物不交付或者交付不符合約定,致使該批標的物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就該批標的物解除。
出賣人不交付其中一批標的物或者交付不符合約定,致使今後其他各批標的物的交付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就該批以及今後其他各批標的物解除。
買受人如果就其中一批標的物解除,該批標的物與其他各批標的物相互依存的,可以就已經交付和未交付的各批標的物解除。

3. 合同法定解除情形 概念

依大陸法通說,合意解除,非真正的合同解除;合同解除一般皆指合同法定解除,即合同一方當事人因法定的合同解除事由出現行使解除權從而使合同效力溯及既往的消滅的一方意思表示。鑒於合同解除對合同「法鎖力」、合同訂立的目的、雙方當事人的利益以及社會整體利益均具有較大影響,各國無不對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在立法、判例及學說上作出嚴格、明確的限定。目前,我國正進行的統一合同法的立法,關於如何規定合同法定解除屬於重要疑難之一。由於我國法學界對合同解除制度的研究比較薄弱,以致立法草案在合同解除的事由的規定上前後變動較大。(註:參見梁慧星:《關於中國統一合同法草案第三稿》,載《法學》1997年第2期。)為科學而完善的合同法立法之計,
筆者從述評兩大法系的有關立法、判例與學說以及國際立法的相關規定著手,同時結合對我國現行立法及統一合同法現有草案的檢討,對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作些探討,以期學界同仁的重視和真知。

一、關於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的立法、 判例及學說的述評
1.羅馬法和法國民法典

據學者考證,在羅馬法時代,局限於奴隸制簡單商品經濟的性質與要求,法律十分重視合同的信守;合同解除不被羅馬法承認。惟買賣得附加「於一定期間內,不支付價金者,則契約解除」的條款。(註: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台灣版,第350頁。)
集羅馬法精髓之大成的法國民法典,雖然其賴以產生的經濟基礎與羅馬法時代已大不相同,但在合同解除的規定上突破不大。僅法典1184條反映出:雙務合同中,在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時,應視為有解除合同的約定(第1款)。
但在此情形,合同並不當然解除,債權人有選擇權,或如有可能履行合同時,要求他方履行合同;或者解除合同請求賠償損失(第2款)。
債權人解除合同應向法院提出,法院得根據情況給予被告一定期限(第3款)。

如何評價法國民法典1184條關於合同法定解除的一般規定?法國學者普遍認為,同西方其它國家民法中的同一制度相比,法國民法關於合同解除的一般規定在邏輯上難以自圓其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受羅馬法影響,在法國舊法中存在雙重理論:一方面,教規學者將合同的解除建立在與同時履行之抗辯權相同的道德評價上。據此理論,當一方不履行義務時,法官的介人主要是對債務人的行為進行道德評判,即根據債務人的善意或惡意,或責令其確定履行期限,或對其進行制裁。法條第2、3款的規定的特點與此正好近似。另一方面,吸取羅馬法的作法,承認在雙務合同中,存在一項以一方不履行義務為合同解除原因的「暗示性」條款。據此理論,只要一方不履行義務,合同即自行解除。法條第1款正是反映了這一理論。這兩種理論的矛盾在於,
解除合同既然是一種「暗示性」條款,則當事人事前也可作相反約定;而依道德評價理論,對債權人來說,解除合同的權利是法律賦予債權人的一種權力,且無權事先放棄該權力。(註:參見尹田編著:《法國現代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348頁。)此外,對法典第1184條第1款,法國學者與立法者及法官的觀點分歧較大。有些學者認為,法律規定合同因一方不履行義務而解除,主要根據在於當事人的過錯。但立法者和法官們卻堅持,此時合同解除並非基於當事人的過錯,而是由於合同應當達到的經濟目的已不能達到;過錯只是法官們衡量不履行債務的行為的性質是否嚴重的因素之一。現代法國的判例表明,只有當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義務的行為具有嚴重性時,或僅責令債務人賠償損失尚不足以制裁其行為時,法官才可判決解除合同。(註:參見尹田編著:《法國現代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349—350頁。)

透過上述概要,我們對法國民法典與現代判例關於合同解除的規定及作法有如下基本認識:(1)法典第1184條的規定是不太成功的。
這主要表現在條款之間(即第1款與第2、3款)在邏輯上的互相沖突。 (2)對合同解除的原因,學說與判例之間的意見不太一致。
而現代法官們在判定合同是否予以解除時大多立足於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行為是否具有嚴重性上。(3)法國立法及司法對合同解除均較慎重。
這不但體現在合同解除的司法干預方面,而且更顯現在以不履行債務的行為具有嚴重性作為合同解除的主要根據上。另外,對於法國民法典的合同解除的司法干預性,學者認為「存在明顯的弊端」。(註:參見王利明:《違約責任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522頁。)
一是它和合同解除的實質相違背;合同解除,究其實是非違約方在訂立合同的目的難以實現時迅速擺脫合同關系的一種自我救濟措施,是否行使以及何時行使解除權完全由當事人的意思決定;二是它不利於維護穩定的交易秩序和對非違約方利益的及時保護。在法院判定合同解除之前,合同關系處於不穩定狀態,非違約方本可自行實現的對自身利益的及時保護,卻由於司法的滯後性導致本可避免的損害的進一步擴大,對非違約方明顯不利。

在法國,立法及司法對於合同解除之所以顯出這樣的特性,是有其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的。從立法上考察,法國民法典「主要是羅馬法和習慣法的折衷、調和」,(註:何勤華:《西方法學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頁。)「其個別規定的內容和文體,
給人以不過是對革命前的習慣法及羅馬法的取捨、選擇的印象。」(註:〔日〕早川武夫等著:《外國法》,張光博等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第325頁。)再加上法典產生時,法國正處於資本主義發展初期階段,
各類民事法律關系正在成長過程中,對這些民事法律關系的理論概括顯然不足,而盡快統一法制、創制民法的迫切使命不容立法者精雕細刻、曠時費日追求科學的結構、嚴密的邏輯、完善的概念。(註:參見林榕年主編:《外國法制史新編》,群眾出版社1994年版,第357頁。)
這些原因無疑決定了法典1184條的敗筆。從法典產生的經濟基礎看,19世紀的法國,農業仍佔主導地位,以交換為特徵的大工、商企業尚不發達,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場經濟的規模和深度,作為交換關系在法律上表現的合同關系相對較為簡單,因此,繼承並堅持羅馬法所確立的合同信守原則,並嚴格限制合同解除也是自然之事。進入本世紀,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要求法律思想及法典詮釋與時俱進。現代法國判例貫徹的嚴格限定合同解除的思想,與其說是固守陳規不如說采於新說。現代法國學者認為,在債務人不履行義務時解除合同,對債權人利弊俱有;(註:參見尹田編著:《法國現代合同法》,第347頁。)同時,
法官在確定合同解除的後果時,仍要考慮繼續履行合同的可能性及其將產生的利益。這就是說,學者與法官在對待合同解除時,都較為重視合同解除的消極影響。
2.德國民法典
與法國不同,德國民法典以明確、具體的規定,確立了合同解除制度。其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主要有:(1)履行遲延。
包括:①合同當事人一方履行遲延時,相對方得定相當期間,催告其履行;於該期間內仍不履行時,相對人可以解除合同(德民法典第326條第1款)。②依合同性質或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如不於一定時日或一定期間履行,則不能達到合同目的,當事人一方不履行而又經過該時期時,相對方可以不經過催告,而徑直解除合同(326條第2款)。(2)履行不能。
因可歸責於債務人的事由,債務人履行不能的,債權人可以不經催告而直接解除合同(第325條)。

針對民法典關於合同解除的規定,德國學者及法官們多有議論。其中值得一提的有如下四點:首先,盡管德國民法典是潘德克吞法學家精心提煉羅馬法的結果,由於合同解除制度並未被羅馬法承認,因此,德國合同法中的合同解除制度只是吸收1861年的《德國普通商法典》的結果,對致力於羅馬法研究的德國學者來說合同解除無疑是「一種新事物」,從而導致「其中一些具體規定至今仍十分不明確」,法學家在適用它時總是感到有些困難。(註:〔德〕羅伯特·霍恩等著:《德國民商法導論》,楚建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頁。)其次,以履行遲延、履行不能作為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不能概括合同解除事由的全部。顯著的漏洞是預先拒絕履行的情況:既然債務人已背棄了自己所承擔的義務,受害方就應當可以通過其它救濟措施來盡量減少預期的損害。因此,學者認為《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72條關於預期根本違約的適用,是「完全正確的」。(註:〔德〕羅伯特·霍恩等著:《德國民商法導論》,楚建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
年版,
第113頁。)相應地,司法判決中也普遍確認預期拒絕履行與履行不能、履行遲延具有相同的法律後果。第三,對於不完全履行,由於適用瑕疵擔保責任不利於對受害方的充分保護,因此,判例及學說也贊成賦予不完全履行如履行不能、履行遲延同樣的法律後果。最後,在德國,對於履行遲延的規定,判例及學說均認為,「用這種方法解決合同中違反履行義務所造成的難題,被證明是極其令人滿意的。」(註:〔德〕羅伯特·霍恩等著:《德國民商法導論》,第112頁。)相反,
對履行不能的規定卻讓人感到十分復雜。尤其是對如何界定「不能」的類型與程度,判例及學說均感為難。為解決這一人為難題,本世紀以來,大陸法已形成相當復雜的關於履行不能的理論。另外,履行不能作為合同解除事由的前提是「可歸責於一方當事人的事由」,而對如何理解該前提與合同法的過錯歸責原則的關系,也是疑點叢生。(註:參見王利明:《違約責任論》,第166頁。)

通過學者及法官們對德國民法典關於合同解除的看法,可以得出如下啟示:首先,合同解除作為一項嶄新的制度,在法典制訂時,德國學者對它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其次,僅規定在履行不能和履行遲延時一方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合同解除事由的規定明顯存在嚴重漏洞。最後,履行不能應否作一種解除事由不無疑問。

德國民法典素以講究邏輯體系嚴密、用語精確而著稱於世,怎麼解釋法在合同解除規定上所存在的內容不完善、用語模糊的現象呢?第一,眾所周知,德國民法典是在潘德克吞法學構建的理論和體系的基礎之上制定出來的;法典制定之前及制定過程中,潘德克吞學者大都傾力於羅馬法的研究,對於本國固有法律傳統卻顯然較為忽視。在法典第一稿因不顧本國法律傳統而被否定之後,法典制定者雖然開始注意吸收本國固有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但是因時間所限,特別是缺乏對合同解除制度重要性的認識,從而不可避免造成了繼受羅馬法與繼承固有法的不協調。第二,以履行不能和履行遲延作為合同解除的法定事由是履行違反二元論理論的必然產物。1853年,德國學者牟姆森認為所有的形式的履行違反都可以歸納於履行不能或履行遲延。這種排斥其它一切可能的二元論支配了那場圍繞德國民法典而展開的大論戰。(註:〔德〕羅伯特·霍恩等著:《德國民商法導論》,第103頁。)
既然承認只有兩種履行違反,如果採納了合同解除制度,這兩種履行違反的法律後果,當然包括可以解除合同。但是1902年的帝國最高法院的判例表明,履行違反的形式是非「二元」的,除履行不能及履行遲延外還有諸多新的違約形式,為解決實際問題,法院不得不採用「積極違約」(包括拒絕履行、不完全履行、違反附隨義務等)理論,以彌補民法典的漏洞。這一事實本身說明,德國學者對合同法解除的事由是缺乏系統研究的。

3.英美法

一般而言,在英美,合同的解除、終止與消滅是截然不分的。(註:參見〔英〕阿蒂亞著:《合同法概論》,程正康等譯,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288—294頁。)但大陸法學者認為,若從狹義理解,英美法依然存在大陸法意義的合同解除制度,只不過具有自己獨特之處罷了。

在英國,違約在合同法發展的早期被嚴格區分為違反條件和違反擔保,只有在一方違反條件時另一方才可以採取解除合同的救濟措施。但是,「這種過於機械的分類,不僅不合理,而且妨礙貿易的發展。」(註:廖進球等主編:《國際商法》,山西經濟出版社1994年版,第63頁。)法院在處理大量的合同糾紛時發現,一些違約形式既不符合違反條件又難以稱之為違反擔保。因此,「在目前英國的司法實踐中,法院通過判決,已承認所謂「中間條款。」(註:廖進球等主編:《國際商法》,山西經濟出版社1994年版,第63頁。)在學術上,對如何劃分合同的條件條款與擔保條款也是觀點不一。一種觀點認為應以條款本身的重要性進行區分。條件條款是合同的重要的、基本的、實質性的條款,相反則為擔保條款。另一種觀點堅持應根據違反義務後果是否給受害人造成履行艱難來劃分兩種條款。這實質上等於以履行艱難的後果作為合同解除的條件,如若如此,無疑嚴格且不合理地限制了受害人的解除權,因此未被採納。而前一種觀點在實際操作上也遇到很多困難。因此,英國法最終以違約後果為根據來區分不同的條款。即當一方違約後果嚴重時,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註:參見王利明:《論根本違約與合同解除的關系》,載《中國法學》1995年第3期。)

英國法對違約形式的基本劃分之所以導致理論及實踐上的分歧與困難,首先在於違反條件與違反擔保在司法實踐中缺乏明確、規范的判斷標准。其次是這種「違約二元論理論」與德國法中的「履行違反二元論」一樣難以概括現實生活中不斷出現的新的違約形式,以致於為解決現實問題的需要,法院最終採納以違約的後果具有嚴重性作為合同解除的事由的理論。

在美國,以後果是否嚴重為標准,違約被劃分為重大違約和輕微違約。當一方違約致使另一方訂立合同的主要目的難以實現時,為重大違約。必須指出的是,即使一方的行為已構成重大違約,美國法院在許多情況下並不允許受害方直接解除合同,而是要求其給違約方一個自行補救的機會。法院在決定應當給違約方多長時間進行自行補救時,要考慮各種相關因素。重要因素之一是,違約方的拖延將在多大程度上剝奪受害方有權期望從該交易中獲得的利益。另一個與之相對的因素是,允許受害方即時解除合同會給違約方造成多大的損失。法院的最終決定應當是權衡這兩種因素的結果。(註:參見王軍編著:《美國合同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24頁。)無數判例表明,
當一方遲延履行時,除非這種履行已與合同的性質及當事人的特別約定相違背,另一方應在給予一方一個合理的寬限期後再行使解除權。當然,並非在所有違約情況下都應首先給違約方一個自行補救的機會,如違約方沒有能力進行補救(違約方以故意或過失的行為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願自行補救(明確表示將不履行)時,受害方可即時解除合同。美國是判例法國家,以上只是典型的解除合同的情況,對於其它大量的違約行為,是否應當解除合同由法院按照重大違約理論作出判定。美國學者與判例之所以有如此認識,理由在於,當一方違約時,另一方解除合同會使違約方完全喪失對其違約進行自行補救的機會,因而常常導致對違約方嚴厲懲罰的後果;而避免對違約方施加懲罰是美國法在確定救濟手段時的基本政策。(註:參見王軍編著:《美國合同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29頁。)同時,學者們還認為,
解除合同等於使業已達成的交易中途流產,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利。

在英美,預期違約理論也較成熟。按此理論,在合同履行期到來之前,如一方無正當理由而明確肯定地向另一方表示其將不履行合同,另一方可即時解除合同;或者一方在履行期到來之前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另一方將不履行合同而又不願意為此提供保證時,也可以解除合同。該理論在英美得到大多數學者的歡迎,如美國著名合同法學者柯賓認為針對預期違約提起訴訟是合理的;英國學者猜圖指出,其有助於使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當然反對者也有,如美國學者威爾頓認為預期違約的概念是「不合邏輯的」,而且其加重了被告的負擔。(註:轉引自王利明著:《違約責任論》,第135—137頁。)總之,作為一項制度,預期違約因能起到防止本來可以避免的損害擴大的效果,應當予以肯定。但是,對於默示的預期違約情況,如判斷不當會造成加重或損害一方當事人負擔的後果,對之應當嚴加限制。

4.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以下簡稱《公約》)與《國際商事合同通則》(以下簡稱《通則》)的規定。
《公約》與《通則》關於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的規定基本相同:(1)因根本違約解除合同;(2)預期違約時解除合同;(3
)非定期債務履行遲延時解除合同。所不同的只是在根本違約的判斷標准上。《通則》對何為根本違約以及如何判斷根本違約未作規定,相反,《公約》卻對此明文規定,尤其對如何判斷根本違約,規定了較為嚴格的主客觀標准,即「除非違反合同一方並不預知而且一個同等資格、通情達理的人處於相同情況也沒有理由預知會發生這種結果(使另一方當事人蒙受損害)」。對《公約》的這種規定,一些學者認為,「有時會限制非違約方的權利」。(註:王利明:《論根本違約與合同解除的關系》。)對《公約》的其它規定,批評意見較少。相反,正如前文所述,在大陸法有較大的影響的德國民法學者對《公約》第72條預期根本違約的規定較為推崇。

《公約》及《通則》的規定,應當說與它們適用范圍的特殊性有關。首先,《公約》與《通則》是世界范圍內的立法,在兩大法系彼此獨立並存的現代社會,為了促進各國、特別是世界貿易的順暢的發展,使不同法系的營業主體在同一規則之下進行平等的交易,《公約》與《通則》在立法內容與立法技術上不得不折衷、調和兩大法系關於同一問題的不同處理辦法。在合同解除的事由的規定上,《公約》與《通則》採納了英美法的重大違約與預期重大違約制度,同時,對大陸法中的非定期的遲延履行,也明確規定為一種合同解除的事由。其次,顧名思義,《公約》與《通則》的合同締結者皆為商人,而且大多為從事跨國(地區)交易的大商人,相對於一般民事主體而言,商人的締約能力、償債能力及預見市場風險的能力均較強。因此,《公約》對根本違約設定嚴格的主客觀標準是合理的。

小 結
(1)法國民法典具有明顯司法性的合同解除模式,
因與合同解除的實質相悖離而受到冷遇;德國法採取的以違約行為形態為基礎分門別類地規定合同解除的事由的立法模式,因為漏洞較多,亦受到批評。同時,由於各種原因兩國在立法當時對合同解除缺乏必要的認識和深入研究,致使對合同解除的規定都不太成功。但是,法國法官們以違約行為具有嚴重性判定合同予以解除的作法,以及德國法企圖使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明確化、具體化從而便於當事人行使解除權的立法思想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英美法的預期根本違約制度,
因能有效地防止本可以避免的損害的擴大,有利於維護市場交易秩序,符合合同法本世紀以來強調對信賴利益予以有效保護的立法趨勢,頗受兩大法系眾多學者的青睞。對於根本違約制度,因為其以違約行為的性質的嚴重與否作標准為合同解除規定了統一、明確的事由,從而能有效地防止合同的輕易解除;(註:王利明:《論根本違約與合同解除的關系》。)同時,英美判例也表明,根本違約在實踐中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而且這些違約形式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這無疑意味著,法官們對如何判斷根本違約隨時都面臨著不斷變化的現實的挑戰。

(3
)《公約》與《通則》對合同解除事由的規定所採取的列舉(遲延履行)與概括(根本違約、預期根本違約)相結合的立法技術,既顯得具體、明確,便於實際操作,又不失嚴格、統一,以避免濫用解除權。同時,《公約》以根本違約的嚴格判斷標准限制合同的解除的立法思想,也不乏可取之處。當然,《公約》在設計合同解除事由時對如何處理既有效地保護非違約方的利益(必要時允許其解除合同)又更好地限制非違約方濫用解除權這個問題,有所不足,即過分限制了非違約方解除合同的權利。

(4)總結合同解除的事由的所有立法例及判例可知,
單純的過錯並非合同解除的主要根據,以過錯作判斷因素之一的違約後果具有嚴重性才是合同解除的根本原因,而判斷違約後果是否嚴重,各國大都以合同訂立的主要目的能否實現為依據。應當一提的是,德國通過判例確認拒絕履行為合同解除事由之一,美國法官也認為在拒絕履行出現時,非違約方可直接解除合同;同時,在美國遲延履行如經過寬限期仍未履行,非違約方可直接解除合同,《公約》與《通則》也把遲延履行作為解除合同的事由之一,表明兩大法系將一些常見的嚴重違約行為歸位於合同解除的事由已漸成共識。

總之,不同法系的不同國家以及在世界范圍內適用的合同法規則,其在規定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時,既有所不同又在某些方面趨於同一。這啟示我們:當我們制定合同法、規定合同法解除的事由時應深入思考那些相關的重要問題,以期立足國情,制定出合理、規范的合同解除事由!

二、規定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應當思考的幾個重要問題
1.合同解除與合同信守原則。

合同信守是合同法的重要原則之一。其要義為,依法訂立的合同在當事人間具有相當於法律的效力,除依當事人協議或法律規定合同可以變更或解除之外,當事人應當嚴格遵守合同義務;即使在一方違約時,如未造成另一方訂立合同的主要目的難以實現的後果,另一方也不得輕易解除合同。合同信守原則是社會經濟對合同法基本要求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合同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必然要求。依現代經濟分析法學的觀點,合同法的經濟意義突出體現在,它能有效地減少或制止交易中的機會主義行為;在機會主義的誘導下,資源容易流向經濟活動完成時間短的領域,從而影響資源利用的經濟效益。(註:張乃根:《經濟學分析法學》,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5年版,第125頁。)
如履行期較長的合同或持續性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後履行期屆滿前,市場環境的變化極易誘發當事人輕易毀棄合同,這必然會導致原有交易關系的中途流產,引起社會資源的再配置,造成當事人交易成本的增加,於社會整體利益無益。同時,合同既然是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結果,彼此信守相互許下的諾言是順理成章的事;如果允許一方在合同訂立的目的仍可以得到實現時,僅僅基於自身利益而擅自解除既存的合同關系,無疑會使合同的約束力以及市場交易的道德環境遭到破壞。基於此,羅馬法及法國民法都未全面確立合同解除制度;即使承認在雙務合同中,一方不履行義務時,合同暗含「解除約款」,但也是嚴格予以限制。在德國,直到潘德克吞法學的後期發展階段,在潘德克吞法學與要求注重本國法律傳統文化的日耳曼法學的論爭之下,法典制定者才從本國商法中吸取了合同解除制度。從法典頒布不久合同解除就暴露出的諸多問題看,至少在法典制定之前,執著於「法律科學」的潘德克吞學者們仍然如羅馬法時代的學者們那樣把合同應當信守視為當然之事。在英美,合同信守原則表現更為明顯,如前述,美國法院認為即便一方屬重大違約,另一方應當首先給對方一個自行補救的機會,或者在已無補救可能後,才得以解除合同。《公約》中根本違約與解除合同的關系也在於「通過根本違約制度,嚴格限制一方當事人在對方違約以後,濫用解除合同的權利。」(註:王利明:《論根本違約與合同解除的關系》。)總之,對合同法而言,合同信守是基本原則,合同解除是一種例外,(註:崔建遠、陳國柱:《關於完善經濟合同解除制度的思考》,載《企業·證券·合同》,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03頁。)因此應對合同解除予以嚴格限制。

2.合同解除與合同目的。

合同目的,可作兩種理解。一是指合同法的目的即合同法的規范功能。有學者將其歸納為兩類,一類是保護合同當事人的權益的功能(保護功能),另一類是鼓勵當事人所從事的自願交易行為的功能(鼓勵交易功能)。(註:王利明:《合同法的目標與鼓勵交易》,載《法學研究》1996年第3期。)就前者而言,
法律應當承認並賦予非違約方一定情形之下的解除合同的權利。因為當違約行為導致非違約方訂立合同的主要目的難以實現時,如不允許或過分限制非違約方解除合同的權利,往往會造成非違約方本來可以避免的損害的進一步擴大,這顯然不利於或者違背對非違約方利益的充分保護。如發生預期根本違約時,非違約方如不能即時解除合同,無疑等於坐以待斃。就後者而言,合同本身雖然不能生產社會財富、增加社會財富,但卻可以通過鼓勵交易推動生產、促進經營,由此促進社會財富的增長與繁榮。(註:楊立新、張少鋒:《關於制定統一合同法中的幾個問題》,載《河北法學》1996年第3期。)
解除合同等於使本已達成的交易中途流產,特別是連環買賣合同,解除一個合同,會影響一連串相關的交易,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明顯不利。因此,從合同鼓勵交易的功能出發,合同解除應當嚴格限制。總之,合同法的目的與合同解除的關系是相反相成的。這意味著,在制訂合同解除的事由時應精心權衡合同法側重於突出其那一個功能或者合同法是如何正確處理兩種功能的關系的。如在制訂統一合同法的過程中,學者們一致主張要特別強調合同法鼓勵交易的功能,則勢必應嚴格限制合同解除。

二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經濟目的。當事人訂立合同,其目的無不是通過合同這種法律手段實現各自的經濟利益。但是,合同有效成立後,某種原因的出現常常會致使當事人訂立合同的主要目的難以實現,此時如果不顧

4. 合同法中專利申請轉讓合同的效力

關於專利權和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

(一)登記生效的含義

在我國,專利權轉讓合同、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等統稱技術轉讓合同,屬於技術合同的范疇①。

對於技術合同的登記,我國政府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在《技術合同法》於1987年11月1日施行起就開始進行,但這種登記僅「是為了保證扶植技術市場政策的正確貫徹實施」 ,登記與否並不影響合同的效力②,所以並不涉及登記的法律效力問題。

但我國1984年通過的《專利法》又規定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轉讓合同須經專利局登記和公告後生效,這樣,《技術合同法》的規定顯然與此沖突:一個要求在專利局登記公告後生效,一個則是成立後即具有法律約束力③。不過,如果把《專利法》的有關規定當作特別法,依「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關於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轉讓合同生效問題的法律沖突也就解決了。1995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也採用了同樣的解決辦法④。隨著1999年《合同法》兼並《技術合同法》,並明確對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合同,依照其規定⑤,原先的法律沖突就徹底解決了。而2000年第二次修訂的《專利法》規定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轉讓自專利局登記之日起生效⑥,使得問題更明確了。

但是,如何理解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轉讓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理論和實踐中似都有爭議。一種意見認為,對於缺少法定的批准、登記等形式要件的技術合同,應認定為合同無效⑦;另一種意見認為,凡是法律規定應當完備形式要件而未完備的,應認定為合同不生效而非無效。無效是指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不生效則是合同雖然已成立,但因欠缺某些法定或約定的條件而暫時不能生效,待條件成就時合同即生效⑧。還有一種意見認為,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轉讓合同一經簽訂,或者合同一經成立,就在合同當事人之間產生了債的法律關系。以專利權轉讓合同來講,合同一經成立,專利權的出讓人就有義務「交付」專利權,即將合同進行登記。所謂「登記後生效」,應當是指合同「標的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在登記後發生所有權的轉移,而不是指合同登記後才對雙方產生約束力。也就是說,合同的簽訂成立產生債權法律關系,合同的登記生效則產生物權變動關系,這就是專利權轉讓合同登記所產生的法律效力⑨。

筆者贊成第三種意見。依第一種意見,合同雖經雙方合意而成立,但未經登記就無效,合同自始就無任何法律約束力。但是,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⑩。顯然,這種解釋不能成立。依第二種意見,合同經雙方合意而成立,但未經登記不生效。那麼,不生效的法律後果是什麼?合同對當事人是否具有約束力?無論答案如何,似都難以自圓其說。只有第三種解釋才符合區別「成立」與「生效」的立法原意,即「成立」產生債的關系,「登記」發生物的轉移。

但《合同法》第44條及《專利法》第10條在立法語言上確實還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其實作為合同之債,合同成立即告生效,成立與生效之間並無二致。在合同需要批準的情形,合同成立除了雙方的意思表示外還須有批准人的意思表示,未經批准實際意味著合同沒有成立,也談不上生效⑾。在合同需要登記的情形,雙方的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告成立,也就在當事人中產生法律效力(生效)。所以,嚴格地說,是「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在轉讓合同登記後發生轉移」,而不是「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轉讓合同在登記後生效」。2000年對《專利法》第10條的修改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

(二)登記的法律效力

對於專利權轉讓,一般國家法律都要求當事人在專利機構進行登記。但是,對於合同未登記,有兩種不同的法律效力:一種是不發生權利轉移的效力⑿,另一種是不影響權利轉移但不得對抗第三人⒀。我國是屬於前一種。但不管是哪一種規定,其目的都在於促使當事人進行登記,否則會對當事人特別是受讓人帶來不利的後果。其原因在於專利權不同於一般動產,它是無形的,其「交付」與否無法從表面看出來,這與不動產的「交付」相類似。所以,在出讓人心存欺詐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一女二嫁」的可能。為了保護受讓人和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有必要對專利權的轉移進行類似物權轉移的「公示」,以便使公眾知曉專利權的法律狀態,避免上當受騙。但如果真的發生出讓人把他的專利轉讓給了兩個不同的人時,已登記的受讓人(或他的已登記的受讓人和被許可實施人)也可以阻止未登記的受讓人(或他的受讓人和被許可實施人)使用該專利,即使未登記的受讓人的轉讓合同比已登記的受讓人的轉讓合同在先。

專利權轉讓合同經登記可以產生權利轉移效力,並自然產生對抗第三人的效力,這在我國法律里已經是明確的。但除此以外,還有其他的法律效力嗎?一般地說,唯有在轉讓合同登記以後,已登記的新專利權人才能用他自己的名義控告侵權,或用他自己的名義轉讓或許可他人實施⒁,這也是不言而喻的。

不過,對於專利權轉讓以前已經發生的侵權行為,已登記的受讓人是否也有起訴權?一般來說,受讓人只能對登記以後的侵權行為提起訴訟。但由於登記以前已經發生的侵權行為也可以對受讓人造成損害,為此有的國家規定,如果轉讓合同規定了受讓人對轉讓前的侵權行為也享有起訴權的條款,並且該條款已在全國專利登記簿登記註明的話,已登記的受讓人也可以起訴⒂。

還有,已登記的新專利權人可轉讓或許可他人實施專利,但對於相信此登記而進行交易的受讓人或被許可人,如果專利權人的權利不真實或有瑕疵,該登記僅是專利權人製造的表面假象時,該轉讓或許可實施是否仍然有效?這實際是登記是否具有「公信力」的問題。依日本民法,不動產的登記沒有公信力,相應地,專利登記也沒有公信力,所以雖然已進行轉移登記,但若沒有有效的轉讓合同時,如果相信此登記而與之進行交易,並不能得到保護⒃。法國專利法也規定:由第三者追還專利權利的訴訟,若第三者在訴訟中取勝,則許可證合同可能會因為是由非物主的人訂立而無效;但是,如果受讓人是善意的話,那麼因相信專利權人製造的表面假象而與之交易的行為可被視為有效⒄。應該說,法國的規定更有利於保護善意的受讓人或被許可人,因而可能更合理些。

二、關於獨占實施許可合同

獨占實施許可的被許可人有獨占性的實施專利的權利,專利權人自己也不能實施。這是明確的。但是獨占實施權是在合同約定的范圍內有效還是在專利權的有效地域范圍和期限內有效,尚有爭議⒅。不管怎樣,許多國家都規定獨占實施許可合同應進行登記。這是因為獨占實施並非普通的債的關系,不僅在合同當事人間產生效力,而且對第三人也有約束力。如果把專利權看作一種「無形物」,那麼獨占實施就是對該「物」的獨占使用,帶有強烈的「物權」意味。又由於專利權的無形,如果不對這種獨占進行「公示」,既不利於保護獨占實施被許可人的權利,也會給善意第三人帶來損害。

但各國對獨占實施許可合同登記的法律效力規定不同,有的規定:只有經過登記,獨占實施許可才生效⒆;有的規定:不登記,獨占實施許可合同也在雙方當事人間生效,但只有經過登記,才有權對抗第三人⒇。我國法律對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只要求在合同生效後三個月內向專利局備案(21),但備案的法律效力如何卻不明確,這是立法上的漏洞。有學者主張我國獨占許可實施合同採用登記生效的制度(22)。筆者以為採用「登記對抗」的制度更合理些,特別是在第三人被告知或者明知存在獨占實施許可合同,而該合同又未登記的情形。如果依「登記生效」,因為許可未生效,被許可人顯然無法對抗該第三人依法取得權利;而依「登記對抗」,即使未登記,被許可人仍有可能對抗該第三人(23),因為這時第三人取得權利可能會被認為具有惡意,而惡意第三人是不屬於「不得對抗」之列的。當然,這也有賴於法律明確。

如果採用登記對抗制度,獨占實施許可合同對第三人的對抗效力會有哪些情形呢?參見下表(筆者個人意見):

獨占許可登記狀況

第三人

第三人登記狀況

對抗效力

獨占許可登記前

專利權的受讓人

已登記

獨占許可合同不能生效,不能對抗受讓人

未登記

獨占許可合同可以生效

專利獨占許可實施人

已登記

不能對抗後一獨占被許可人

未登記

互相不能對抗

專利普通許可實施人

已登記

不能對抗後一普通被許可人

未登記

互相不能對抗

獨占許可登記後

專利權的受讓人

也登記

被許可人可以對抗受讓人★

未登記

被許可人可以對抗受讓人

專利獨占許可實施人

也登記

不應出現(但惡意第三人,也可對抗)

未登記

可以對抗後一獨占被許可人

專利普通許可實施人

也登記

不應出現(但惡意第三人,也可對抗)

未登記

可以對抗後一普通被許可人

★實際是民法中「買賣不破租賃」原則的應用。但尚需法律確認。

登記後的獨占實施權人除了能夠對抗第三人外,對專利權人放棄該專利權的行為也可擁有否決權(24),以保障自己的權益。當然還可以產生對侵權行為的起訴權(後面詳述)。

三、關於普通實施許可合同

普通實施許可的被許可人人有權在合同規定的范圍內實施專利,但他無法阻止專利權人與第三人另外訂立實施許可合同,他也無法對抗其他的被許可人。這是普通實施許可的應有之義。所以,普通實施許可合同與獨占實施許可合同不同,前者僅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約束力,僅是一種債的關系,因此登記似乎並無必要。

但由於專利權可以轉讓或獨占許可他人實施,又由於專利權的無形,如果普通實施許可不登記,而在後的受讓人或獨占許可實施權人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與專利權人訂立了合同並經登記,這時在後的受讓人或獨占許可實施權人與在先的普通許可實施權人必然形成權利的沖突。按前面的規定,在後的經登記的受讓人或獨占許可實施權人顯然可以對抗在先的未經登記的普通許可實施權人。

普通實施許可本身無意對抗他人,但卻會面臨其他權利人對他的對抗。這對普通許可實施權人顯然不利,也不太公平。為了避免對普通許可實施權人造成如此不利情況,有的國家規定,普通實施許可合同經過登記,可以對抗上述在後的專利權受讓人或獨占許可實施權人(25)。也就是說普通實施許可合同經過登記,使本來不具備對抗性的普通實施許可也具備了一定的對抗性。這實際也是民法中「買賣不破租賃」原則的在專利法上的應用。法國專利法第43條規定專利權利的轉讓並不損害在此轉讓之前所獲得的權利,即許可證合同得以維持(26),也是同樣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普通實施許可即便經過登記也無法對抗未經登記的其他普通實施許可(27),這是普通實施許可的特性決定的。所以,普通實施許可的對抗性與獨占實施許可的對抗性是完全不同的,籠統地規定「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未經登記的,無權對抗就該專利取得權利的第三人」是有漏洞的,會引起兩種不同性質許可合同的對抗效力的混淆。筆者以為,對於普通實施許可,還是採用明確規定「經過登記,可以對抗在後的專利權受讓人或獨占許可實施權人」為妥。

另外,同登記後的獨占實施許可一樣,登記後的普通實施許可除了能夠對抗特定的第三人外,對專利權人放棄該專利權的行為也可擁有否決權,還可以產生對侵權行為的參與權(後面詳述)。

四、登記與被許可人的訴訟權利

按一般法理,對侵權行為的訴訟應由權利人提起。因此,對侵犯專利權的訴訟,也應由專利權人提起。但所謂侵犯專利權,也就是侵犯專利的實施權;當被許可人取得專利權人的同意實施專利時,第三人侵犯專利權也必然會損害被許可人的權益。

特別在獨占實施的情形,與其說侵犯專利權是侵犯專利權人的權利,不如說是侵犯獨占實施權人的權利。所以,許多國家都賦予獨占實施的被許可人對侵犯專利權行為的起訴權,但具體條件有所不同。有的國家對獨占實施被許可人的起訴權與專利權人一樣,並無任何限制,而是作為其固有的權利(28);但由於登記是獨占實施許可的生效要件,因此登記也是獨占實施被許可人起訴的必要前提。對於那些登記僅是對抗要件的國家來說,登記是否也是獨占實施被許可人起訴的必要前提呢?答案一般也是肯定的,就是只有登記後被許可人才能起訴,且只能對登記以後的侵權事實提出訴訟(29)。有的國家甚至明文規定:一個人變成了一件專利的獨占許可證領取人,而該專利隨後發生的侵害,在契約行為登記之前,法院或專利局局長將不判予損害賠償(30)。但是,如果雖未登記,侵權人卻明知該許可合同的存在,被許可人是否也可以訴訟呢?理論上是有爭議的。一般說,既然侵權人知道其侵權行為可能造成損害的范圍,也應給予未登記的被許可人參與訴訟的權利(31)。

在普通實施許可的情形,似乎不會發生第三人侵犯被許可人的權利。因為從理論上講,多一個未經許可而實施專利的第三人(侵權人),對普通實施許可的被許可人並不造成什麼損害。但實際上,多一個實施者就意味著多一個競爭者,這就必然對合法被許可人的利益造成影響,而這種影響是由於非法行為帶來的。所以,有必要給予普通實施許可的被許可人對這種非法行為一定的訴訟權利,以維護其權益。

一般國家法律規定:已經登記的普通實施許可的被許可人可以參加到由專利權人提出的主侵權訴訟中去,以便獲得對他個人的損害賠償。相反,未經登記,則不能參與訴訟(32)。《發展中國家保護發明模範法》甚至直接賦予被許可人起訴權(33)。有的國家法律並未規定普通實施許可的被許可人的訴訟權利,但學理上也是認可的,不過也是要求登記為前提(34)。

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實施專利的被許可人可以對第三者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提起或參與訴訟的權利。但有學者認為,我國《專利法》(原第60條,現第57條)規定對於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其中「利害關系人」就包括獨占實施許可合同的受讓方、排它實施許可合同的受讓方以及有特別約定的普通實施許可合同的受讓方(35)。這當然不失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但畢竟這只是學理解釋,沒有法律效力。2001年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79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法釋[2001]20號)第一條規定:「根據專利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前責令被申請人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的申請。提出申請的利害關系人,包括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專利財產權利的合法繼承人等。」雖然這是對《專利法》第61條的解釋,但既然享有訴前申請權的利害關系人包括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該被許可人也自然享有提起訴訟的權利。從該司法解釋起碼可以推定,獨占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單獨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排他實施許可的被許可人在專利權人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提起訴訟(36)。至於普通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該司法解釋似乎未將其列入「利害關系人」中。

由於我國法律對許可合同只要求備案(其實也是登記的意思),而對備案的法律效力卻無任何規定,被許可人提起侵權訴訟似乎也不必以合同登記為前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四條規定利害關系人應提供許可合同與備案證明材料,但備案並非前提要件,只要有證據證明其享有專利權利就可以提出申請了。這與許多國家關於登記是被許可人參與侵權訴訟前提的規定有明顯的不同,有待於以後立法完善。

①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已廢止)第34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342條。

② 參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負責人就實施技術合同法若干問題答記者問(1987年10月31日)。國家科委政策法規司編:《技術合同法及有關文件匯編》,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9年7月北京第一版,第28頁。

③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已廢止)第10條、第16條;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10條第4款。

④ 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科技糾紛案件的若干問題的規定(1995年4月2日,法發?1995?6號)「四、關於技術合同效力確認」24.審查確認技術合同的效力,應當依照技術合同法第二十一條及技術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進行,不得以下列理由確認技術合同無效:……(4)技術合同未經登記或未向有關部門備案,但轉讓專利權和專利申請權的合同須經專利局登記和公告的情形除外;

⑤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4條。

⑥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10條第3款,2000年8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第二次修正。

⑦ 轉引自頜中林:合同法下技術合同的有關法律問題,http://www.chinaiprlaw.com

⑧ 參見頜中林:合同法下技術合同的有關法律問題,http://www.chinaiprlaw.com

⑨ 參見韓曉春:涉及專利的合同登記的法律效力,《專利法研究2000》,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120-121頁。

⑩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8條。

⑾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第10條:「……按照國家規定需要經過有關機關批準的,自批准時起成立。」

⑿ 參見印度專利法第68條(1970年9月19日),中國科學技術情報所專利館編:《國外專利法介紹4》,知識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132頁。 另參見日本特許法(專利法)第九十八條第一款(一),中國科學技術情報所專利館編:《國外專利法介紹2》,知識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218頁。

⒀ 參見中國科學技術情報所專利館編:《國外專利法介紹2》,知識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35頁,《美國法典》第三十五編 專利 第261條;第76-77頁,英國專利法(1977年)第一部分 新國內法第33條。另參見沈達明:《知識產權法》之法國專利法,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第173頁。

⒁ 參見發展中國家保護發明模範法(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國際局1965年5月於日內瓦)第一部分 專利,中國科學技術情報所專利館編:《國外專利法介紹3》,知識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51-52頁。

⒂ 參見王維藩、黃紅英編譯:《法國發明專利法》,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6年2月第一版,第117頁。

⒃ 參見(日)紋谷暢男:《專利法50講》,魏啟學譯,法律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第182頁。

⒄ 參見王維藩、黃紅英編譯:《法國發明專利法》,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6年2月第一版,第167頁。

⒅ 參見(日)紋谷暢男:《專利法50講》,魏啟學譯,法律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第187頁。以及韓曉春:涉及專利的合同登記的法律效力,《專利法研究2000》,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122頁。日本的獨占實施許可僅在合同規定的范圍內有效。

⒆ 參見日本特許法(專利法)第九十八條第一款(二),中國科學技術情報所專利館編:《國外專利法介紹2》,知識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218頁。

⒇ 參見中國科學技術情報所專利館編:《國外專利法介紹2》,知識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35頁,《美國法典》第三十五編 專利 第261條;第76-77頁,英國專利法(1977年)第一部分 新國內法第33條(1)款(a)項。又參見王維藩、黃紅英編譯:《法國發明專利法》1978年修改法第46條,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6年2月第一版,第153頁。另外,發展中國家保護發明模範法(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國際局1965年5月於日內瓦)第一部分 專利,第二十八節 許可證合同第(3)款也作了同樣的規定,中國科學技術情報所專利館編:《國外專利法介紹3》,知識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54-55頁。

[21]參見2001年6月15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五條第二款「合同備案」(原第十三條),以及第88條「合同備案的登記」

[22]參見韓曉春:涉及專利的合同登記的法律效力,《專利法研究2000》,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127頁。

[23]參見王維藩、黃紅英編譯:《法國發明專利法》,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6年2月第1版,第154頁。另參見中國科學技術情報所專利館編:《國外專利法介紹2》,知識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35頁,《美國法典》第三十五編 專利 第261條;第76-77頁,英國專利法(1977年)第一部分 新國內法第33條(1)款(c)項

[24]參見日本特許法(專利法)第九十七條第一款,中國科學技術情報所專利館編:《國外專利法介紹2》,知識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217-218頁。另外,發展中國家保護發明模範法(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國際局1965年5月於日內瓦)第一部分 專利,第四十六節「專利的放棄」之4也作了同樣的規定,中國科學技術情報所專利館編:《國外專利法介紹3》,知識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74頁

[25] 參見(日)紋谷暢男:《專利法50講》,魏啟學譯,法律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第189頁。

[26] 參見王維藩、黃紅英編譯:《法國發明專利法》,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6年2月第1版,第166頁。

[27]參見(日)紋谷暢男:《專利法50講》,魏啟學譯,法律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第192-193頁。

[28]參見日本特許法(專利法)第一百條 (阻止請求權),中國科學技術情報所專利館編:《國外專利法介紹2》,知識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219頁。另參見(日)紋谷暢男:《專利法50講》,魏啟學譯,法律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第190-191頁。

[29]參見王維藩、黃紅英編譯:《法國發明專利法》1978年修改法第53條之(2),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6年2月第1版,第117-118、153頁。

[30]參見英國專利法(1977年)第一部分 新國內法 獨占許可證領取人對侵害的起訴 第68條,中國科學技術情報所專利館編:《國外專利法介紹2》,知識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113-114頁。

[31]參見王維藩、黃紅英編譯:《法國發明專利法》,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6年2月第1版,第172-173頁。

[32]參見王維藩、黃紅英編譯:《法國發明專利法》,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6年2月第1版,第153-154頁。

[33]參見發展中國家保護發明模範法(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國際局1965年5月於日內瓦)第五十二節「許可證領取人的法律訴訟」之2。中國科學技術情報所專利館編:《國外專利法介紹3》,知識出版社1986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80頁。

[34]參見(日)紋谷暢男:《專利法50講》,魏啟學譯,法律出版社1984年12月第一版,第191-192頁。

[35] 參見程永順:專利侵權訴訟,《知識產權保護實務全書》(鄭成思主編)第三編,言實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版,第309頁。

[36] 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法釋[2001]20號)第一條第二款。

5. 建築起重設備租賃合同範本

MF—2010—001

福建省建築起重機械設備租賃合同

(示範文本)

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建築起重機械設備租賃合同

承租人(甲方): (單位全稱)
出租人(乙方): (單位全稱)
行業確認證書號: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和《建築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原建設部令第166號)的規定,遵循平等、自願、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經雙方協商,就租賃建築起重機械設備的相關事宜達成協議如下:
第一條 機械設備租賃及租金計算與支付
1.機械設備租賃及租金計算明細表

表一、機械設備租賃及租金計算表(如不夠用可另附表格)

機械名稱 數量 規格/型號 生產廠商 租賃期限/起止時間 租金標准(元/月台) 租金小計(元)

合 計

表二、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工資計算表

工種類別 人數 月工資 工作期限/起止時間 工資小計(元) 備注
塔機司機
塔機指揮工
施工升降機司機
合 計

2.租金計算。機械設備租金每月合計 元(見表一)。按合同約定,若是乙方指派操作人員則租金包括工資(見表二),租金每月共計 元。不足月的尾數日租金按月租金除以30天乘以實際使用天數計算。租金從機械設備啟用日起計算。在租賃期內,若非乙方原因造成機械設備停機或停止使用,甲方應按租金標准照常支付租賃費。
3.支付方式: 。
4.支付時間: 。
第二條 項目名稱、使用地點
項目名稱: 。
使用地點: 。
第三條 租賃期限
1.因工程需要延長租期,雙方應在租賃期滿前 日內,續簽合同。
2.租賃期滿,甲方繼續使用機械,乙方沒有提出異議的,原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甲方承諾租賃期不少於 個月,則按實際租賃時間結算;少於 個月,按 個月結算租賃費。
3.本合同簽定之日起 日內,設備進場安裝。機械設備進場安裝完畢,經安裝單位自檢、檢驗檢測機構檢驗合格並由甲方組織有關單位驗收合格之日為啟用日;甲方通知乙方機械設備停止使用,並拆卸完畢具備機械設備退場條件之日為停用日。停用日須經雙方書面確認。
4.由於甲方的原因(如現場施工條件不具備、高壓線防護措施不到位等),造成機械設備驗收合格後停機待用或造成驗收不合格,機械設備啟用日為驗收合格時間或組織驗收時間。
5.機械設備自啟用日起至停用日止為雙方確定的租賃期限。
第四條 保證金
1.合同簽訂後甲方向乙方支付 元作為本合同的履約保證金。
2.甲方應在機械設備進場前 日內支付保證金。租賃期滿,保證金扣除應付的機械設備毀損、滅失賠償金後,余額退還甲方。
3.其他約定: 。
第五條 機械設備操作、維護與修理
1.雙方約定機械設備由 方負責操作、由 方負責維護。
2.因故障造成機械設備無法正常作業的,按合同約定由乙方負責維護時,乙方應當自接到甲方通知時起 小時內到達現場維修。乙方自接到維修通知起 小時/日內未能修復的,自故障發生第 日起免收租金直至機械設備恢復正常作業日止。但機械設備故障系因甲方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造成的,甲方仍應支付停工期間的租金。
3.雙方約定機械設備正常維護保養時間為 小時/月,具體時間安排為:

第六條 雙方權利義務
一、甲方權利義務
1.有權要求乙方按照合同約定提供符合要求的機械設備。
2.有權要求乙方按照合同約定提供機械設備的操作和維修保養服務。若因乙方原因導致機械設備毀損、滅失或者出現故障無法使用的,甲方有權解除合同或要求乙方更換同等型號、性能的機械設備,並要求乙方賠償損失。
3.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方式和金額支付租金和其他費用。
4.為機械設備提供進出場作業、維護保養作業的便利和安全作業環境,負責機械設備及其附件(如電纜等)在施工現場的保護保管工作,保護機械設備的安全。如因甲方原因造成機械設備毀損、滅失的,應賠償乙方損失。
5.負責司機、指揮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和進場安全技術交底,並簽定安全生產責任狀。
6.甲方應在機械設備進場安裝完畢之日起 日內,組織租賃、安拆、監理單位對其進行驗收,及時辦理使用登記;並負責配備相應的機械設備管理人員,督促做好機械設備日常維護、保養和檢查工作。
7.負責按三相五線制配置機械設備專用開關箱,以及工地配電箱至專用開關箱的電纜線;負責配備使用中所需對講機以及各種配套吊運材料的吊具,負責提供工地宿舍,作為機械設備常用配件倉庫及司機休息場所。
8.按機械設備操作規程和合同約定管理使用機械設備,不得違章或超負荷作業。由甲方指派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9.未經乙方書面同意,甲方不得轉租機械設備,不得對機械設備進行改造或增設他物。
二、乙方權利義務
1.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按月收取租金。
2.機械設備進場前,應認真地進行維修和保養,保證進場機械設備的完好性。
3.負責提供的內業技術資料包括機械設備備案證、製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製造監督檢驗證明、使用說明書、進場前維修保養記錄、定期檢查、維護和保養記錄,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書、特種作業人員進場前的安全教育和技術交底記錄、交接班和運轉記錄,行業確認證書和營業執照(復印件)等。
4.負責提供機械設備司機 名/台,指揮工 名/台。進場前,負責與上崗人員簽訂《勞動合同》並進行安全教育,上崗人員須持證上崗。在租賃期間,司機、指揮工應嚴格遵守甲、乙雙方有關的勞動紀律,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服從甲方項目部正常的施工安排,為甲方項目部提供優質服務,同時有權拒絕甲方提出的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若出現司機、指揮工違反或不能滿足上述要求,甲方有權要求退回,乙方應及時協調處理直至更換。
5.按合同約定負責機械設備在租賃期間的每月定期檢查、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不定期進行機械設備檢修、巡修,並及時將結果書面反饋甲方。
6.負責機械設備在各種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的整改,並承擔應由乙方承擔的處罰及相關費用。
7.機械設備安裝前,負責提供符合要求的基礎預埋件;機械設備附著頂升前,負責提供符合要求的附著預埋件、附牆裝置(含撐桿)。
8.租賃期滿後 日內,保證金扣除應付的機械設備毀損、滅失賠償金後,乙方應將保證金余額及時返還甲方。

第七條 雙方安全責任
一、甲方安全責任
1.甲方負責制定機械設備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施工現場有多台機械設備交叉作業時,甲方負責組織制定並實施防止機械設備相互碰撞的安全措施。
3.甲方負責做好機械設備周邊的高壓線、障礙物的防護工作。
4.甲方負責在機械設備活動范圍內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對集中作業區做好安全防護。
二、乙方安全責任
1.負責機械設備的安全保護裝置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對機械設備的安全可靠性負責。
2.在對機械設備進行檢修、檢查、維護保養作業過程中,乙方對機械設備及相關作業人員的安全負責。
3.當機械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時,司機應及時通知甲乙雙方相關人員,機械設備應立即停止使用,乙方應組織人員及時排除故障之後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三、雙方共同安全責任
1.本著「誰違章誰承擔責任」的原則,甲、乙雙方均應遵守機械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嚴禁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嚴禁機械設備帶病運轉。
2.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甲乙雙方均應對司機、指揮工進行日常安全教育和技術交底,督促上述人員遵守安全操作規程,規范作業方式,確保不超載,且貨物放置、綁扎符合安全要求。
第八條 違約責任
一、甲方違約責任:
1.甲方未按合同約定支付租金的,按每逾期一日 元的標准向乙方支付延期違約金。租金逾期滿 日未支付的,乙方有權解除合同並要求甲方支付違約金。
2.按合同約定的進場時間,若因甲方原因影響機械設備進場安裝超過 日,乙方有權終止合同並向甲方收取違約金 元。
3.甲方未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或合同約定的方法使用機械設備,致使機械設備受到嚴重損壞的,乙方有權解除合同並要求甲方賠償損失。
4.其他約定: 。
二、乙方違約責任:
1.乙方無法提供合同約定的機械設備或提供的機械設備型號和規格與合同不符,導致合同無法履行的,甲方有權解除合同並要求乙方支付違約金 元。
2.乙方未按合同約定日期提供機械設備的,應按照每逾期一日每台次 元的標准向甲方支付違約金。累計逾期滿 日的,甲方有權解除合同並要求乙方支付違約金 元。
3.在合同期間因乙方原因(包括乙方指派的操作、維護人員的行為,但乙方按照合同約定對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的時間除外)導致機械設備停工的,每停工一天,甲方除扣減相應的租金外,可要求乙方支付每台次 元/日的違約金。累計停工超過 日的,甲方有權解除合同並要求乙方賠償損失。
4.乙方未按合同約定期及時返還保證金,應按照每逾期一日 元的標准向甲方支付違約金。
5.其他約定: 。
第九條 不可抗力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按照合同約定履行本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告知對方,並自不可抗力結束之日起 日內向對方當事人提供證明。
第十條 爭議解決
本合同項下發生的爭議,由雙方協商解決,也可由行業主管部門調解,協商或者調解不成的,按下列第 種方式解決。
1.向 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向 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十一條 其他條款
1.本合同自雙方簽字並蓋章之日起生效。本合同及附件共 頁,一式 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其中甲方 份,乙方 份。
2.本合同附件以及合同履行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書面文件,經雙方簽署確認後為本合同的組成部分,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本合同未盡事宜,雙方可協商簽訂補充協議,補充協議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 合同簽訂地: 。
5.其他約定: 。

承 租 人:(甲方簽章) 出 租 人:(乙方簽章)
住 所: 住 所: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委託代理人: 委託代理人:
電 話: 電 話:
傳 真: 傳 真:
開 戶 銀 行: 開 戶 銀 行:
帳 號: 帳 號:
郵 政 編 碼: 郵 政 編 碼: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6. 法律:166條:什麼是需役地 167條:什麼是供役權

一、需役地

1、地役權的產生是基於佔有、使用、收益自己土地的目的而使用他人的土地,故必然存在兩塊土地,因使用他人土地而獲得便利的土地,稱為需役地,為他人土地的便利而被使用的土地,稱為供役地。

2、地役權的發生必須有兩個不同歸屬土地的存在,凡是為他人土地利用提供便利的稱供役地,而享有地役權的土地稱為需役地

二、地役權

地役權是指利用他人土地以便有效的使用或經營自己的土地的權利。地役權的發生須有兩個不同歸屬的土地存在,為他人土地利用提供便利的土地稱為供役地,而享有地役權的土地稱為需役地。

(6)合同法166擴展閱讀:

法律、法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六十六條部分出讓服務性土地和該服務性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其中涉及地役權的,受讓人同時享有地役權。

第一百六十七條服務性房屋和服務性房屋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的部分轉讓,涉及地役權的,地役權對受讓人具有約束力。

7. 經濟類法律法規總共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年5月12日頒布
2.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 2001年4月28日頒布
3.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1983年12月8日頒布
4.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修正) 1996年5月15日頒布
5.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年8月20日頒布
6.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95年5月10日頒布
7.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年6月30日頒布
8.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9年頒布
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2003年12月27日頒布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2003年12月27日頒布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1988年12月29日頒布
1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02年10月28日頒布
13.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年7月2日頒布
14.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成果轉化
15.經紀人管理辦法 1995年10月26日頒布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年8月31日頒布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年3月15日頒布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年10月27日頒布
19.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1995年12月28日頒布
20.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1996年7月5日頒布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1997年12月29日頒布
22.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1985年9月26日頒布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1992年11月7日頒布
24.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中資金融機構管理辦法 2003年12月8日頒布
25.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暫行辦法 2003年12月5日頒布
26.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下發《國際收支統計間接申報核查制度(試行)》的通知 2003年1月3日頒布
27.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94)
28.企業效績評價操作細則(修訂) 2002年04月18日頒布
29.貸款通則 1996年06月28日頒布
3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及監管指標管理規定 2003年3月24日頒布
31.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印發《進出口收付匯逾期未核銷行為處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03年3月13日頒布
32.中國人民銀行假幣收繳、鑒定管理辦法 2003年4月9日頒布
33.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
34.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金融爭議仲裁規則 2003年4月4日頒布
35.關於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原由中國人民銀行履行的監督管理職責的決定 2003年4月26日頒布
36.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規定 2003年4月9日頒布
37.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 1986年12月2日頒布
38.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年2月22日頒布
39.全民所有制小型工業企業租賃經營暫行條例 1988年5月18日頒布
40.金融許可證管理辦法 2003年5月26日頒布
41.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 2003年6月26日頒布
42.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規定 2002年3月1日頒布
43.證券業從業人員資格管理實施細則(試行) 2003年頒布
44.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第3號<半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 2003年6月24日頒布
45.有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 1992年5月15日頒布
46.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
47.制止價格壟斷行為暫行規定 2003年6月18日頒布
48.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 2003年頒布
49.證券業從業人員資格考試辦法(試行)
50.證券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 2003年8月29日頒布
51.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 2003年8月28日頒布
52.國有企業清產核資辦法 2003年9月9日頒布
53.邊境貿易外匯管理辦法 2003年9月22日頒布
54.企業資產損失財務處理暫行辦法 2003年09月03日頒布
55.農村信用社省(自治區、直轄市)聯合社管理暫行規定 2003年9月18日頒布
56.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 2003年10月3日頒布
57.中國證券業協會會員誠信信息管理暫行辦法 2003年10月16日頒布
58.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年10月28日頒布
59.外幣代兌機構管理暫行辦法 2003年5月28日頒布
60.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1994年8月31日頒布
61.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03年11月12日頒布
62.不宜流通人民幣挑剔標准 2003年12月01日頒布
63.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9號-財務信息的更正及相關披露 2003年12月1日頒布
64.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法 2003年9月29日頒布
65.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細則 2003年12月11日頒布
66.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 2003年 10月9日頒布
67.證券公司治理准則(試行) 2003年12月15日頒布
68.中國人民銀行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辦法 2003年12月15日頒布
69.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2003年12月27日頒布
70.中國銀聯入網機構銀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辦法
71.關於設立外商投資出口采購中心管理辦法 2003年9月29日頒布
72.《關於設立中外合資對外貿易公司暫行辦法》補充規定 2003年12月7日頒布
73.《外商投資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管理辦法》補充規定 2003年12月7日頒布
74.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 2003年12月31日頒布
75.《外商投資城市規劃服務企業管理規定》的補充規定 2003年12月9日頒布
76.《外商投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管理規定》的補充規定 2003年12月9日頒布
77.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2004年2月4日頒布
78.外國保險機構駐華代表機構管理辦法 2004年1月15日 頒布
79.世界銀行技術援助項目(分項目)管理辦法 2003年12月25日頒布
80.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 2001年11月16日頒布
81.中央企業財務決算報告管理辦法 2004年2月12日頒布
82.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試行) 2004年4月1日頒布
83.企業國有資產統計報告辦法 2004年2月14日頒布
84.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 2004年3月1日頒布
85.基金會管理條例 2004年3月8日頒布
86.外資銀行並表監管管理辦法 2004年頒布
87.民航國內航空運輸價格改革方案 2004年8月17日頒布
88.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監測和考核暫行辦法 2004年3月25日頒布
89.商業銀行與內部人和股東關聯交易管理辦法 2004年4月2日頒布
90.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 2004年4月6日頒布
91.企業年金試行辦法 2003年12月30日頒布
92.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 2004年頒布
93.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 2004年2月23日頒布
94.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買斷式回購業務管理規定 2004年4月12日頒布
95.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實施中央財政非稅收入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2004年1月13日頒布
9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2004年5月13日頒布
97.對外援助成套項目施工任務實施企業資格認定辦法(試行) 2004年頒布
98.對外援助物資項目實施企業資格認定辦法(試行) 2004年頒布
99.重點家禽養殖、加工企業流動資金貸款財政貼息資金管理辦法 2004年4月8日頒布
100.境內外資銀行外債管理辦法 2004年5月27日頒布
101.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04年6月8日頒布
102.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辦法 2004年6月19日頒布
103.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 2004年6月14日頒布
104.基金會名稱管理規定 2004年6月23日頒布
105.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使用監督管理辦法 2004年6月11日頒布
10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年6月25日頒布
107.商業銀行次級債券發行管理辦法 2004年6月17日頒布
108.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 2004年6月4日頒布
109.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管理暫行辦法 2004年8月9日頒布
110.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 2004年7月27日頒布
111.汽車貸款管理辦法 2004年8月16日頒布
112.商務部國內貿易標准化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2004年8月9日頒布
11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2004年7月26日頒布
114.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2004年8月28日頒布
115.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管理辦法 2004年7月15日頒布
116.貨幣市場基金管理暫行規定 2004年8月16日 頒布
117.企業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結果確認暫行辦法 2004年8月25日 頒布
118.政府采購供應商投訴處理辦法 2004年8月11日 頒布
119.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 2004年8月11日 頒布
120.政府采購信息公告管理辦法 2004年8月11日 頒布
121.中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管理暫行辦法 2004年8月23日頒布
122.中央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暫行辦法 2004年8月23日頒布
123.全國經濟普查條例 2004年9月5日頒布
124.中國人民銀行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04年9月17日頒布
125.銀行業監管統計管理暫行辦法 2004年9月15日頒布
126.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業協會工作暫行辦法 2004年8月30日頒布
127.經紀人管理辦法 2004年8月28日頒布
128.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2004年9月15日頒布
129.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管理辦法 2004年9月22日頒布
130.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 2004年9月16日頒布
131.國家發展改革委委託投資咨詢評估管理辦法 2004年9月15日頒布
132.保險公司次級定期債務管理暫行辦法 2004年9月29日頒布
133.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04年9月29日頒布
134.保險統計管理暫行規定 2004年9月29日頒布
135.金融機構大額和可疑外匯資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04年10月12日頒布
136.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管理辦法 2004年10月18日頒布
137.證券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管理辦法 2004年10月9日頒布
138.證券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 2004年10月18日頒布
139.證券投資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任職管理辦法 2004年9月23日頒布
140.保險統計管理暫行規定 2004年9月29日頒布
141.個人財產對外轉移售付匯管理暫行辦法 2004年11月8日頒布
142.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業務辦理規則 2004年10月30日頒布
143.國別投資經營障礙報告制度 2004年11月11日頒布
144.金融機構外匯存款准備金管理規定 2004年10月29日頒布
145.外匯領域反洗錢信息分類管理和核查工作管理規定 2004年10月27日頒布
146.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託管業務有關財務管理問題的規定 2004年10月30日頒布
147.拍賣管理辦法 2004年12月2日頒布
148.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流通審核規則 2004年12月7日頒布
149.投資公司會計核算辦法 2004年10月25日頒布
150.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 2004年11月30日頒布
15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 2000年6月2日頒布
152.基層人口計生專干特困家庭救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暫 行) 2004年10月12日頒布
153.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 2004年12月1日頒布
154.保險經紀機構管理規定 2004年12月15日頒布
155.民間非營利組織新舊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 2004年10月19日頒布
156.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 2004年11月5日頒布
157.保險政務信息工作管理辦法 2004年12月20日頒布
158.廣告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 2004年11月30日頒布
159.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政府采購管理實施細則 2004年12月7日頒布
160.保險公司非壽險業務准備金管理辦法(試行) 2004年12月15日頒布
161.保險保障基金管理辦法 2004年12月30日頒布
162.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 2004年12月30日頒布
163.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指引 2004年12月29日頒布
164.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復議辦法 2004年12月28日頒布
165.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辦法 2004年12月28日頒布
166.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試行辦法 2004年12月25日頒布
167.進口付匯差額核銷管理辦法 2004年12月3日頒布
168.貨物自動進口許可管理辦法 2004年11月10日頒布
169.貨物出口許可證管理辦法 2004年12月10日頒布
170.信託投資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
171.煤炭經營監管辦法 2004年12月27日頒布
172.化肥淡季商業儲備管理辦法 2005年1月12日頒布 。

8. 出賣人分批交付標的物時,如何解除合同

按照《合同法》第166條規定,出賣人分批交付標的物的,出賣人對其中一批標的物不交付或者交付不符合約定的,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就該批標的物解除。出賣人不交付其中一批標的物或者交付不符合約定,致使今後其他各批標的物的交付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 按照《合同法》第166條規定,出賣人分批交付標的物的,出賣人對其中一批標的物不交付或者交付不符合約定的,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就該批標的物解除。出賣人不交付其中一批標的物或者交付不符合約定,致使今後其他各批標的物的交付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就該批以及今後其他各批標的物解除。出賣人已經就其中一批標的物解除,該批標的物與其他各批標的物相互依存的,買受人可以就已經交付和未交付的各批標的物解除。 這些規定表明,在分批交付標的物的合同中,一批標的物不交付或者交付不符合約定的,是否影響其他各批合同的效力,取決於是否影響實現目的,如果影響合同目的的實現,說明數批履行之間具有不可分性,一批標的物的不履行影響到其他標的物的履行,其解除效力也及於其他標的物。

熱點內容
八項司法舉措 發布:2025-01-23 13:53:57 瀏覽:875
私募基金挪用基金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13:49:20 瀏覽:124
地方政府規章有效期多長 發布:2025-01-23 13:33:46 瀏覽:306
北京豐台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3 13:27:13 瀏覽:260
我國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 發布:2025-01-23 13:14:02 瀏覽:616
法院個人榮譽 發布:2025-01-23 13:10:17 瀏覽:736
新婚姻法法定年齡 發布:2025-01-23 12:42:36 瀏覽:545
公民道德視頻 發布:2025-01-23 12:25:13 瀏覽:991
我國勞動法不認可雙重勞動關系 發布:2025-01-23 12:06:33 瀏覽:890
司法仲裁委員會 發布:2025-01-23 12:05:17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