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豬瘟
1. 應該如何採取有效措施控制豬瘟
(1)症狀 豬瘟俗稱「爛腸瘟」,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疫病,是威脅養豬業的一種傳染病。調查表明,造成我國養豬業經濟損失最大的疾病是豬瘟,因病死亡豬數的1/3以上是豬瘟。其特徵是:急性豬瘟呈敗血性變化,實質器官出血,壞死和梗死;慢性豬瘟呈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後期常有副傷寒及巴氏桿菌病繼發。在生產實踐中,有很多豬病的發生與豬瘟病毒感染有關。由於廣泛使用豬瘟疫苗進行免疫,豬瘟流行出現新的特點,主要表現為非典型性豬瘟和繁殖障礙性豬瘟兩種類型。非典型豬瘟,多呈散發,流行速度緩慢。患豬體溫41℃左右,大多數腹下有輕度淤血或四肢下部發紺,耳尖呈紫黑色,耳殼脫落。患豬有食慾,但採食量下降,精神欠佳。少數病豬皮膚有出血點,有些有神經症狀或腹瀉,病程較長。抗生素治療無效。主要解剖變化是:扁桃體充血、出血,化膿潰瘍;膽囊腫大,膽汁濃稠;胃底呈片狀充血或出血,有的有潰瘍;淋巴結腫大,多數見不到大理石樣的出血性病變;腎臟、膀胱出血不明顯,腎臟有散在的小出血點,回盲瓣有黍粒大潰瘍;心外膜有針尖大出血點,心內膜有條紋狀出血斑。繁殖障礙型豬瘟,主要發生於生產母豬,其本身呈隱性感染,並無明顯的臨床症狀,感染豬瘟的母豬隱性帶毒,病毒能通過胎盤屏障傳給不同時期的胚胎,產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有的仔豬出生後精神沉鬱,震顫,間歇性腹瀉;有的發生嘔吐和運動失調,皮膚出現出血斑、皮下水腫等症狀。病仔豬常在2~3天內死亡,致死率很高。發病率的高低與帶毒母豬的多少有關。剖檢病變與典型豬瘟有相似之處,但病變程度較輕。典型病變出現的概率較少,如在咽喉、腎、膀胱黏膜等處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小點,淋巴結出血、充血和水腫,胃腸道有出血性炎症。通過ELISA對發生流產、死胎、木乃伊胎的40例母豬進行豬瘟抗原檢測,陽性17例,陽性率42.5%。
(2)發病原因 一些豬場防疫意識差,防疫豬瘟僅用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苗,由於豬三聯苗含有吐溫-30等佐劑,使豬三聯苗防疫豬瘟效果不如豬瘟單苗。一些養豬場主貪圖便宜,使用飼料廠家免費贈送的疫苗。由於受保存、運輸條件限制,疫苗質量不能保證,致使免疫效果差,保護率低。個別豬場使用非國家正規批准文號的疫苗,如「函字」或「試字」的疫苗,質量難以保障,免疫效果差。免疫程序不合理:個別豬場使用豬瘟疫苗7天後又用豬瘟三聯苗,注射豬瘟疫苗一般5~7天產生抗體,再注射豬三聯苗,抗原抗體發生中和反應,抗體水平低下。豬場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如藍耳病、圓環病毒病、喘氣病等,使機體免疫系統受到破壞,免疫力下降,即使使用豬瘟疫苗也難以起到保護作用。中小規模的養豬場有不少在村莊內飼養,消毒方法不當,隔離措施不嚴,加劇了豬病的發生和傳播機會。
(3)防治措施 防疫豬瘟要用單聯苗,盡量不使用豬三聯疫苗。養殖戶認為「一針防三病」,經濟又省事,但由於吐溫等佐劑的影響,豬三聯苗對豬瘟的防疫效果遠不如豬瘟單聯苗,防疫豬瘟一定要用單聯苗,規模豬場最好使用豬瘟兔化弱毒(脾淋)苗,效果更好。制定適合本場的免疫程序,嚴格按程序防疫,應防即防,不能隨意進行。尤其是懷孕後期的母豬不能使用弱毒疫苗,否則容易導致繁殖障礙型豬瘟的發生,造成胎盤感染,母豬出現流產或死胎等。要重視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豬喘氣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治。7~10日齡仔豬肺內注射豬氣喘病滅活苗1頭份;藍耳病滅活苗母豬懷孕40日內初免4毫升,20日後加強1次,以後每6個月1次;種公豬首次接種與母豬同時,以後與母豬相同;仔豬15~21日齡接種2毫升。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非法經營獸用生物製品的行為,尤其要打擊經營「函字」或「試字」及假冒偽劣或過期失效疫苗的行為,以保護免疫質量。及時進行豬瘟抗體檢測,通過抗體檢測可以評價豬瘟免疫效果。規模豬場對多次免疫、抗體水平持續不合格的母豬應及時淘汰,防止豬瘟繼續感染或母豬繁殖障礙型豬瘟出現。注射豬瘟疫苗要注意避免過敏反應的發生。貯備一些腎上腺素或地塞米松,注射疫苗後要觀察20~30分鍾,發現豬有嘔吐等過敏反應時,要立即注射腎上腺素0.5~1毫升,或使用地塞米松等葯物,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2. 豬得了豬瘟怎麼治療
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又稱豬霍亂。豬瘟病毒是ssRNA 病毒,潛伏期24~ 72小時。該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以春、夏多雨季節多發。
病豬是主要傳染源,病豬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豬和臟器及屍體、急宰病豬的血、肉、內臟、廢水、廢料污染的飼料,飲水都可散播病毒,豬瘟的傳播主要通過接觸,經消化道感染。
此外,患病和弱毒株感染的母豬也可以經胎盤垂直感染胎兒,產生弱仔豬、死胎、木乃伊胎等。該病毒對乙醚敏感,對溫度、紫外線、化學消毒劑等抵抗力較強。
一旦發現確診為豬瘟,建議切斷傳播途徑,爭取時間處理。
本病目前無特效葯物治療,關鍵是預防,要點是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強飼養管理,提高豬群抵抗力,防止引入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大大減少疾病引入的幾率。
3. 豬瘟有什麼症狀
急性型豬瘟常無明顯症狀,豬突然死亡。病豬體溫升至41~42℃,食慾減少,沉鬱,眼、鼻黏膜充血,極度衰弱。病程1~2天,死亡率極高。除不食、精神差、喜卧、弓背、寒戰及衰弱等症狀外,其他典型症狀有眼結膜發炎,有膿性分泌物,有時可見眼結膜小點出血。鼻黏膜發炎,有膿性分泌物。病初便秘,糞便發黑,如算盤珠子。病後期腹瀉、惡臭、糞帶黏液或血。在病豬鼻端、耳後、腹部、四肢內側等皮薄毛稀處可見大小不等的紫紅色斑點,指壓不褪色;公豬包皮炎,用手擠壓有惡臭渾濁液體射出。口腔黏膜不潔,蒼白或發紺,唇內面、齒齦、口角等處有出血斑點。仔豬發病時伴有神經症狀,受外界刺激時,尖叫、倒地、痙攣。
4. 豬得了豬瘟怎麼辦
豬得了豬瘟能治好嗎?豬得了豬瘟怎麼治療?
豬瘟是一種對豬危害很大的疾病,因此很多養殖戶在自家豬場遇到豬瘟的時候手忙腳亂,結果豬死亡率很高,那麼豬得了豬瘟能治好嗎?豬得了豬瘟怎麼治療?一起了解一下吧!
溫馨提示:合理選擇和使用疫苗是防治豬瘟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同時我們廣大的養殖戶一定要加強意識,加強飼養管理創造適宜的生存環境,從而減少應激,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目前豬瘟疫苗主要有組織凍干疫苗(I)(有乳兔苗與淋脾苗)和細胞凍干疫苗(II)兩大類。為更好地掌握豬群的抗體水平,必須對豬群的抗體水平進行定期的檢測,然後設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豬得了豬瘟能治好嗎?豬得了豬瘟怎麼治療?就是以上的內容了,只有做好預防措施才能夠避免疾病造成的危害,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5. 應該如何控制豬瘟
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1)規模豬場應該用熒光抗體法檢測淘汰隱性感染豬和帶毒豬。
(2)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並認真實施。
仔豬:20日齡首次免疫,450~600RID(RID為兔體反應量常規疫苗3~4頭份),55日齡第二次免疫,600~750RID(常規疫苗4~5頭份);
後備母豬:配種前4周免疫,750~900RID(常規疫苗5~6頭份);
經產母豬:空懷期(產後20天)免疫,900~1050RID(常規疫苗6~7頭份);
妊娠母豬:原則上不得接種豬瘟疫苗,以避免胎兒感染和造成仔豬免疫耐受;
種公豬:每4個月接種一次,6~7頭份。
(3)定期消毒:選擇對豬瘟病毒效果好的消毒葯,如農福、衛康等定期進行圈舍消毒。
(4)免疫前消毒:接種豬瘟疫苗的前1天一定進行一次徹底消毒,避免免疫空白期感染。
(5)集市購入仔豬的免疫:購入後觀察1周,無異常情況注射5頭份豬瘟疫苗。
6. 豬瘟怎麼治
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急性病例呈敗血症變化;慢性病例主要在大腸,特別是在回盲口附近發生紐扣狀潰瘍。因此,該病又叫「爛腸瘟」。不分年齡、性別、體重大小,也不分季節,一旦豬群中一頭發病,會很快在全群中流行,死亡率較高。病的潛伏期平均為7天。
病豬主要表現體溫升高到41℃以上,持續不退,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不食,眼發紅,有眼眵,弓背,打冷戰,走路打晃,常喜鑽草堆。病初糞便乾燥,後期拉稀。公豬包皮積尿,皮膚出現大小不一的紫色或紅色出血點,指壓不褪色。嚴重時出血點遍及全身,常有咳嗽。有的出現神經症狀,打轉轉,或突然倒地、痙攣,甚至死亡。
剖檢皮膚有點狀出血,喉頭、腎臟、膀胱均有針尖狀與小米粒般大出血點(指壓不褪色),脾臟有出血性梗死,回盲瓣有紐扣狀潰瘍。
【防治措施】
目前,對於該病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靠平時的預防。
(1) 定期預防注射,每年春秋兩季,除對成年豬普遍進行一次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外,對斷奶仔豬及新購進的豬都要及時防疫注射。將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按瓶簽說明加生理鹽水稀釋,大小豬一律肌內注射1毫升,注射後4天即可產生免疫力。
(2) 豬瘟常發疫區,仔豬出生後21~30日齡注射一次,55~60日齡仔豬斷奶後再注射一次,保護率可達100%。
(3) 緊急免疫接種,在已發生疫情的豬群中,做緊急預防注射,能起到控制疫情和防止疫情擴大蔓延的作用,注射時可先從周圍無病區和無病豬舍的豬開始,後注射同群豬,病豬一般不注射。為加強免疫力,注射時可適當增加劑量。
(4) 加強飼養管理,定期進行豬圈消毒,提高豬群整體抗病力,杜絕從疫區購豬。新購入的豬應隔離觀察30天,證實無病,並注射豬瘟疫苗後方可混群。
(5) 在豬瘟流行期間,飼養用具每隔3~5天消毒一次。病豬消毒後,徹底消除糞便、污物,鏟除表土,墊上新土,豬糞應堆積發酵。在病豬初期,可試用抗豬瘟血清給豬注射,其劑量為每千克體重2~3毫升,每天注射一次,直至體溫恢復正常。
7. 豬瘟如何治理
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豬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以發病急、高熱稽留和細小血管壁變性引起廣泛出血、梗塞和壞死等變化為特徵。OIE將其列為A類疫病。
1 病原學
豬瘟病毒屬黃病毒科、瘟病毒屬。
本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強,既能在冷凍條件下存活,也能在煙熏烤曬加工的肉品中存活;但不耐熱,僅部分毒株可抵抗56℃溫度。pH<3.O或pH>11.O可滅活;對乙醚、氯仿、 β-丙烯內脂敏感;能被2%氫氧化鈉、1%福爾馬林、碳酸鈉(4%無水或10%結晶碳酸鈉+0.1%去污劑)、離子和無離子去污劑、含1%碘伏的磷酸滅活。
2 流行病學
該病發生於亞洲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中美及南美、非洲及部分歐洲國家。
在自然條件下,豬、野豬是豬瘟病毒惟一宿主。其他動物有抵抗力。豬不分年齡、性別和品種均易感。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先是一頭或幾頭豬發病,以後逐漸增多,經1~3周達到高峰,發病率80%~100%。治療無效,病死率極高。呈流行性或地方流行性。
病毒主要經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經眼結膜、傷口、輸精感染及胎盤垂直傳播。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分泌物、排泄物、精液、血液而感染;或通過農場訪問者、獸醫及豬的貿易活動傳播;通過污染的欄舍、器具、車輛、衣物、設備及采血針頭間接傳播;用未煮沸的泔水喂豬也可導致傳播。
傳染源為病豬、愈後帶毒和潛伏期帶毒豬。病、死豬的所有組織、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持續毒血症並數月排毒的先天性感染的仔豬;帶毒的豬源細胞苗及自然弱毒株均可成為傳染源。
3 臨床症狀
豬在胎兒期接觸到豬瘟病毒有可能終身感染,潛伏期一般為幾個月。仔豬接觸病毒後潛伏期為7~10天,通常在感染後5~10天具感染性,但慢性感染病例一般在3個月後才具感染性。
急性型:高熱稽留(41~42℃)。食慾減退,偶爾嘔吐。嗜睡、擠堆。呼吸困難,咳嗽。結膜發炎,兩眼有膿性分泌物。全身皮膚黏膜廣泛性充血、出血。皮膚發紺,尤以肢體末端(耳、尾、四肢及口鼻部)最顯著。先短暫便秘,排球狀帶黏液(膿血或假膜碎片)糞塊;後腹瀉排灰黃色稀糞。大多在感染後5~15天死亡,小豬病死率可達100%。
慢性型:體溫時高時低,呈弛張熱型。便秘或下痢交替,以下痢為主。皮膚發疹、結痂,耳、尾和肢端等壞死。病程長,可持續1月以上,病死率低,但很難完全恢復。不死的豬,常成為僵豬。多見於流行中後期或豬瘟常發地區。
溫和型:多年來一些地區散發一種所謂「無名高熱」症,經研究證明多為豬瘟。因其潛伏期長,症狀較輕不典型,病死率一般不超過50%,抗菌葯物治療無效,稱為「溫和型」豬瘟。病豬呈短暫發熱(一般為40~41℃,少數達41℃以上),無明顯症狀。母豬感染後長期帶毒,受胎率低、流產、死產、木乃伊胎或畸形胎;所生仔豬先天感染,死亡或成為僵豬。
4 病理變化
急性型: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全身性出血、淤血,尤以(耳根、頸部、胸腹下、四肢內側)皮膚、淋巴結、喉頭、膀胱、腎、回盲處明顯。脾不腫大,邊緣有暗紫色稍突出表面的出血性 梗死,為豬瘟特徵性病變,但一般不常見,僅50%~70%病例出現梗死病變。常見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切面周邊出血顯著,雜有貧血變化,呈紅白相間的大理石狀,多見於頜下、頸部和腹腔淋巴結。
慢性型:主要為壞死性腸炎,一般在回盲瓣口、盲腸及結腸黏膜上形成同心輪狀的紐扣狀潰瘍,突出於黏膜面,顏色黑褐,中央凹陷。通常無出血及炎性病變。全身性淋巴組織萎縮。仔豬常見胸腺萎縮,肋軟骨連接處外生骨疣。
5 診斷
5.1 依據典型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5.2 實驗室診斷
在國際貿易中,指定診斷方法為過氧化物酶聯中和試驗(NPLA)、熒光抗體病毒中和試驗(FAVN)、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無替代診斷方法。
病原鑒定:采病豬器官組織經冰凍切片,進行直接免疫熒光染色檢驗,或細胞培養分離病毒,結合免疫熒光或過氧化物酶法檢測病毒。以單克隆抗體確診鑒定。
血清學試驗:過氧化物酶聯中和試驗、熒光抗體病毒中和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樣品採集:用於鑒定病原應采扁桃體(最合適的樣品)、(咽、腸系膜)淋巴結、脾、腎、遠端回腸、活病畜血液(經EDTA抗凝)。上述樣品置冷藏條件下(但不能凍結)盡快送至實驗室。
用於血清學試驗應采疑似康復畜、母豬生下的疑似先天感染仔豬及被監測豬的血清樣品。
5.3 鑒別診斷
應與非洲豬瘟(臨床不能區分,須采樣送檢)、牛病毒性腹瀉病毒感染、沙門氏菌病、豬丹毒、急性型巴氏桿菌病、其他病毒性腦脊髓炎、鏈球菌病、鏈球菌病、鉤端螺旋體病、香豆素中毒等病區別。
6 防治
本病尚無治療方法。感染豬須撲殺、動物屍體應銷毀。在豬瘟流行的地區,使用豬瘟弱毒疫苗能有效地減少經濟損失,但卻不能有效地消滅豬瘟。在無豬瘟或進行豬瘟根除計劃的地區,應禁止使用豬瘟疫苗免疫.在豬瘟流行地區可採用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或與豬丹毒、豬肺疫製成的二聯苗或三聯苗免疫接種。撲殺病豬及同群豬,並無害化處理。嚴格消毒場地、豬舍、用具;污水、污物要嚴格消毒和無害化處理。
對疫區、受威脅區的健康豬一律採用豬瘟疫苗進行緊急免疫接種,注射時每頭豬要換一個針頭,並可適當增加劑量至2~5頭份,但不得應用二聯苗或三聯苗。
詳細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包括上、下游地區傳染情況。對疫區以及周邊地區進行監督。最後1頭病豬死亡或撲殺後,經過1個潛伏期的觀察,並經徹底消毒,可報請原發布封鎖令的政府解除封鎖。
8. 什麼是豬瘟
豬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豬瘟病毒(CSFV)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和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被國際獸疫局(OIE)列為法定報告的疫病之一,也是我國法定的一類動物傳染病。目前豬瘟遍布全世界,是危害全球養豬業最重要的疫病之一。該病不但直接導致豬只發病死亡,而且極易發生多種病原混合或繼發感染,我國平均每年因豬瘟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十億元,是我國養豬業的頭號疫病。 免疫接種在我國仍是豬瘟防治的重要措施,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效果最好的是豬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主要疫苗有豬瘟活疫苗(兔源),豬瘟活疫苗(細胞源),豬瘟活疫苗(傳代細胞源)這三種類型疫苗。
豬瘟葯物治療的效果一般較差,通常採用緊急免疫接種豬瘟疫苗進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