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會學分析
㈠ 如何認識法社會學
1、法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
法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研究法律與社會的關系」
2、哲學基礎是什麼?
古希臘哲學家透過問問題來進行哲學實踐,他們所提的問題大概可以歸類為三類,這三類問題分別形成了哲學的基礎學科, 形而上學(metaphysics),知識論(Epistemology)以及倫理學(Ethics)。
最初的三類問題分別是:
* 有關世界的本質與真理的問題。
* 有關我們如何知道或認識真理的問題
* 有關生命意義與道德實踐的問題
3、法社會學興起的歷史背景?
西方法律社會學產生的背景分析
1:從19世紀未開始,西方主要資本主義社會經歷了由自由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階段。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使各種社會矛盾趨向激化,戰爭、經濟危機等災難頻繁來臨;舊的利益結構急劇變動,新的利益結構正在形成,新舊利益的沖突不可避免;這些社會問題都需要法律進行回應與解決。法學家和社會學家感到用17、18世紀形成的傳統思想已不可能解釋日益變化著的社會需要,必須沖破傳統的概念法學、分析法學的束縛。通過調整法學的結構,創立新的理論,如果法學與社會脫節,仍然在傳統的思維空間和法律范疇內工作,仍然只是注釋現有的法律,不為國家的立法和司法服務,不為政府解決蜂湧而至的社會問題出謀劃策,不去考察法律的實踐效果,法律就沒有多大用處。
2:資本主義法律制度與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提出的民主法治理想之間產生的空距越來越大,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日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資本主義國家不得不關注以往法律沒有涉及的領域,如勞動、福利、教育、經濟等方面的問題,於是勞工法、社會保障法、環境保護法、公共交通法、經濟法等社會立法不斷制定出來,「法律的社會化」成為時代的潮流。「法律的社會化」的主要內涵是:古代和中世紀的法律精神是義務,強調人民服從國家的權力。從17、18世紀「天賦人權」的觀念流行以來,法律精神轉向強調個人的權利和自由。進入20世紀後,資產階級要求充分利用國家權力和各種法律手段來加強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和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法律不僅要注意保護個人利益,而且更應強調保護社會利益,因此用「社會化的法律」代替強調個人權利、自由的法律。法律社會化的結果產生了大量的社會立法,如勞工法、最低工資法、環境保護法、住房法等,這是20世紀初席捲西歐、北美的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
這些社會化問題和法律實踐當然要求對法學理論作出調整,如果法學研究依然與現實生活脫節,象分析法學那樣局限於現有法律制度的要素和結構分析,進行純粹的法律探討,機械地注釋成文法和判例法,不為國家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社會問題提供指南或提出意見,就不能適應社會和法律實踐的需要。社會法學就是在這種強烈的和積極的社會推動下,並藉助於社會學家提供的新觀念和方法應運而生的。
3: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一貫主張把法放在社會關系中進行理解。從柏拉圖的《理想國》到亞里斯多德的社會觀念,從中世紀的阿奎那到啟蒙學者對人和社會本質的看法,都包含著豐富的社會學因子。自17-18世紀開始就有不少學者認識到應在法與社會的關系中或在法的社會背景下研究法律。如英國哲學家休謨在《人性論》一書中就認為,法是不斷變化的社會制度,它起源於社會常例,而不是人性。法國啟蒙思想家、法學家孟德斯鳩一直試圖探討社會環境對法的影響,強調地理、氣候、國土和人口等自然條件對法律制度的影響,注意在社會現實中研究法與其他社會的相互關系,並把法的精神解釋為「法律同各種政制、風俗、氣候、宗教、商業等等應有的關系」。正因為如此,孟德斯鳩被奉為法社會學的先驅。德國法學家薩維尼和英國法學家梅因等歷史法學家也很重視探討法的發展動力,強調法與社會環境和在社會環境與社會歷史中發現法的真諦,當然,休謨、孟德斯鳩和歷史法學家們的論述只是預示著社會法學,還不能把他們的學說冠以「社會法學」之名。
4、法律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論基礎,來源於孔德的實證主義哲學和社會學。他們認為確保知識內容可靠或科學的唯一途徑,是將知識建立於觀察經驗的基礎之上,哲學不應以抽象推理而應以「社會學」為根據,知識的進步只能通過觀察和實驗。社會學的目的論和方法論啟發了一大批學者運用社會學的原理與方法觀察和研究法與和法律制度。
㈡ 法社會學對法的概念有何獨特理解
法社會學是專門以社會學的眼光分析法律的一門交叉學科。
對於法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學派與理解,最普遍的解釋是: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權利義務為內容,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以確認、保護和發展對統治階級有利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為目的的行為規范體系。
對於最普遍的解釋,社會學在這幾個方面有著與其不同的獨特解釋:
1.法的產生。普遍解釋認為,法是由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但就社會學的研究來看,一些社會習慣與社會道德也能發揮法的作用,也具有調解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特點,這在學術界稱為習慣法,它並不是由國家制定和實施的,但實際上發揮著法的作用。成文法雖然是國家制訂和實施的,但它的制訂和實施仍然不能脫離社會,否則人民不會遵守,人民不會遵守的法律,也不能稱之為法。因此,法社會學認為,法是產生於社會的。
2.法的主要屬性。普遍解釋認為法的階級屬性是法的主要屬性,法律是階級統治的工具,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法社會學認為,法的主要屬性是社會屬性,因為法歸根結底是規范社會秩序,只反映階級屬性的法律脫離社會,不會被人民所接受。
3.法與道德的關系。分析實證主義認為法即國家意志的表現,和道德無關,只要是國家制訂和實施,就是法,即惡法亦法。但自然法學認為,只有為人民所接受的法才能稱為法,認為道德與法有關,即惡法非法。法社會學在這一問題上傾向於自然法學派並進一步進行了發展,對於國家、社會、公民三個階層,法社會學認為只有在社會階層,法與道德的聯系才最為緊密。
㈢ 法律社會學的內容結構
法律規則無疑具有重要性,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同時也對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如羅斯福新政、里根改革等。
但是,相關的一點是,法律的重要性能到什麼樣的程度?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有些法律變革並不是很成功甚至很不成功。有時候相似的法律變革卻引起了不同的結果。(如明治維新和戊戌變法的對比。)這種現象存在於不同國家、地區以及同一國家地區的不同時期中。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是因為法律本身制定的好壞的問題嗎?顯然很難這樣回答。
法律決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法律社會學正是要研究社會的基本條件對法律制度的影響。這是從宏觀的角度研究法律,是法律社會學最主要的研究內容之一,也是歐洲法律社會學的主要內容。比如,熟人社會和陌生人社會,其法律制度必然不可能是相同的。為什麼農村不容易搞法治?也許有一個社會生活環境的問題。我們發現許多復雜的法律制度是配合陌生人社會即現代商業社會設計的。
另外,法律社會學也從微觀的角度進行研究,把法律的實施看作是社會博弈。一項法律制定出來後,必然會引起人們的社會博弈,不可能要求人們完全的毫無反應的依法律而為。(「法律必須被信仰」,這句話所描述的狀態永遠不可能完全達到。)每個人對法律都會有所反應。
法律社會學是對法律形式主義的糾正。法律形式主義雖然作了奠基,但是它不能解決大量的社會問題。如最高院關於「姦淫幼女」罪的司法解釋,如果單從刑法理論的角度考慮的話,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一旦放到社會中去,問題就出現了。比如,有可能觸犯這一條罪的人可能是哪些人呢?律師、法官和檢察官的迴旋餘地大了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舉證責任會有什麼變化由此檢查機關的資源配置又會有什麼變化呢?但願這只是杞人憂天。(見蘇力《一個不公正的司法解釋》)
法律社會學當然不能包治百病;但是,法律社會學可以看到社會條件、社會結構、政治結構乃至微觀上的個人的行動對法律的影響。
很多問題都可以納入法律社會學的研究領域,如女權主義、同性戀問題,以及在國際交往中出現的不同社會的不同做法如對待安樂死的態度問題,西方由於基督教的傳統和某些技術問題而對安樂死相當慎重。(再如人工流產問題,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的問題,等等。)我們僅僅通過概念法學的角度都很難理解這些問題。只有把部門法的邊界打破,把學科的邊界打破,問題才能達到很好的認識和解決。
正因為以上的原因,關於法律社會學,本課程旨在介紹一種思路、方法性的東西。而不是過多的實質性內容。
二、
法律社會學既是一門新的學科,又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它的萌芽在最古老的思想家的思想中就存在。早期的思想家都是雜家,他們的思考不是按照現代意義上的學科的邊界來進行的,而是依靠他們的直覺和?如柏拉圖是從社會正義的角度考慮法治的問題的,強調哲學王的統治,但他後來又發現這種哲學王在現實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於是又提出法律的重要性。亞里士多德對政體的考慮也是關注了與政體相關的國家疆土問題以及中產階級問題等。孔子曰:德在刑先。奧古斯丁、阿奎那講自然法。再到霍布斯和洛克,他們雖然是談法律,但其文章德主要內容竟是非法律本身的問題。(如《利維坦》雖然說的是自然法,卻主要談的是國家。)
真正意義上的法學產生於十九世紀,它是隨著律師和法官職業的出現而形成的。在這個意義上,法律社會學的先驅是孟德斯鳩和歷史法學派的薩維尼等。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一書中提到了法律與地理、氣候、政體、國家大小以及人種等的關系,雖然其某些結論看起來是很荒謬的,但是其分析問題的思路是正確的,揭露了很多人們沒有注意到的聯系。歷史學派的薩維尼認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體現。這里的民族精神,雖然有些抽象化,但是也可以在一定意義上理解為社會綜合條件。
近代意義的法社會學的兩大傳統實在19世紀中葉產生的。
在歐洲是一個傳統。即宏觀角度的傳統,關注大的宏觀的結構。其創始人是馬克思、韋伯和迪爾凱姆。他們從自己的知識傳統出發,揭露了法與其它社會現象的關系;雖然其有些結論比較粗糙或者太一般化。但是其思路對後世是有重大影響的。糾正了法律職業化所帶來的對法律自身過多的關注的狀況。此外,人類學、心理學以及自然科學的發展對法學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現在又有哈貝馬斯等代表人物。
另一個傳統是英美特別是美國的法律社會學。它是從法官的傳統中發展出來的,經驗的色彩很濃。即使理論化較濃的法律經濟學也是從判例中發展起來的。這個傳統的發展主要是在1864年以後,當時,美國開始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問題的增加使得原有的法律不在適應,由於在侵權法、刑法、公司法等傳統的普通法領域制定法並不加以干涉,法官就面臨著改革法律的迫切任務。他們必須面對現有的社會條件和狀況。霍姆斯說:「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不是邏輯」、「將來法律的主宰是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以及卡多佐說「法律的終極目的是社會福利」等,都是體現了對法律形式主義、法條主義的反動。他們注意把非法律學科與法律結合,如心理學的知識,認為法官的審判是受他的心理因素的影響的。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乃至整個世界上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比如女權主義、環境問題、種族問題等,促進了法律社會學的發展。在這一時期,馬克思、韋伯、和迪爾凱姆被重新發現,此外還有福柯以及闡釋學被重視,現代意義上的法社會學更加強調一個學科依靠多種學科知識解決某一個問題,被稱為法律和社會科學(law and social sciences)。
總的來說,從宏觀的角度講,法律社會學是作為一個單獨的學科而存在的,有自己的研究對象和方法,主要研究法律與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它往往限於理論,對部門法雖有啟發性,但對適用法律並無太大影響。這種意義上的社會學在現代社會比較弱化。而微觀意義上的法律社會學並沒有明確的學科界限,它是研究一個具體的法律問題與相關學科的關系,包括具體關系和綜合關系。它又包括兩個傳統:一是以問題的方式出現,圍繞具體的問題展開研究;二是跨學科的法學研究,如法律經濟學、社會生物學、法律人類學、哲學特別是分析哲學、統計學等(如心理學對刑事訴訟結構提出了新的挑戰)。當然,這些劃分都不是絕對的。
中國正處於社會變革的重大時期,單靠法條主義不可能是中國法治發展的最佳路徑。我們要深入思考這個問題。 第二講 馬克思的貢獻 上
法學研究中,經驗的研究、因果關系的研究非常重要。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概念上。也不能停留在那些似是而非的解說上。比如說法律文化,真的有什麼永恆不變的文化嗎?如果說中國人厭訟是一種文化的表現,那麼文化又是什麼呢?顯然,它又不得不歸結為厭訟等表現形式。沒有什麼意義。我們的研究,應當剔除概念的東西,應當觀察一個現象對另一個現象的影響,而不是一個概念對另一個概念的影響。任何一個概念都可以變成一個可觀察到的現象。(比如男女誰比較心軟,「心軟」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就可以變得非常經驗化,支持女性比較心軟的人會舉出很多有關女性心軟的實例,比如女性關心人,看見別人的悲傷會表示同情,等等。又如「這個人太壞」,為什麼?肯定有一些事實讓你這么認定。又如刑法上的犯罪意圖,其實也是通過對犯罪人的行為推測出來的。所以,在姦淫幼女的罪名上,似乎就不應該太過強調什麼是否明知十四歲。)
我們這一講主要來談馬克思。馬克思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對法律與社會的關系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論述。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都沒有看到經濟對法律的影響,把法律看作是永恆的。黑格爾看到了變化(絕對理念的變化),馬克思則認為一切都處在流變之中,這一觀點被達爾文的研究印證。
馬克思關於法律的觀點主要有以下一些內容:把社會看成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是生產力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 把社會看成一個整體,法律是作為上層建築的一部分而發揮作用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具有同構性。 法律從實質上是統治階級或佔主導地位的群體的利益、意志、情感的表現。(不要否認這一點,正因為我們大多數人是異性戀者,所以我們才視同性戀者為異端。)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正因為生活條件允許了,才會有保護動物的善舉。 我們無法想像一個飢寒交迫的農民會參加什麼保護動物組織。又如,古代社會為什麼會株連九族,並不能簡單的歸結為刑罰殘酷,實際上這跟當時人們的生活背景如一個家族的人往往生活在一塊、容易互相包庇,跟當時國家力量弱小,只能以這種方式維持社會秩序有關。而現代社會為什麼強調罪責自負,也應從這個角度去研究)。 我們研究任何社會的法律問題,都要結合當時的生產方式、政治結構等綜合考察分析。(以後的結構主義、功能主義、及譜系學的研究中其實就有馬克思的方法論在里頭。如譜系學,把思想放到社會結構中研究而不認為是前人思想的影響。有如經濟學中的「路徑依賴」,正是馬克思的所說的:人是創造歷史,但他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創造歷史。) 運用階級分析、利益群體的分析。(「是我們禁止流浪,但問題是誰流浪」。又如所謂「自由選擇」,真的嗎?)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自由平等原則的解釋。
為什麼自由平等成為市場經濟社會的核心原則?許多人認為是人類理性的突然發現;馬克思對此作出了分析。
馬克思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交換需要雙方都是自由人,是獨立的個體,不依附於對方和第三人。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交易的正常進行。所以,意思自治受到了特別的強調。工人的勞動力是商品而不是工人個人,工人個人是自由的。不僅如此,交換過程也應當是平等的(古典經濟學由於強調「主觀價值」而對這一命題持不同意見),每個人都關注自己的利益,因為交換而發生聯系。?
恩格斯從經驗的角度,從更廣泛的社會的角度做了分析,他指出,國際貿易要求商品所有者的流動不受限制,也要求他所接受的法律在各地應當是大致相同的,即平等的。要求資本主義法律的相同,與資本、勞動力的流通有很大的關系。資本主義法律塑造出了現代意義上的人(赤裸裸的利益、金錢關系)。
在這種情況下,資本主義社會整個刑法發生了變化,開始強調個體形,不再株連九族。(考慮一下「父債子還」、「株連九族」的存在背景或原因)。資本主義原則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然強調獨立、自由的法律制度。這是資本主義經濟中隱含的原則,這就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同構性。(可以看到計劃經濟的組織形式與計劃經濟的意識形態相聯系。)
但馬克思並沒有停留在這一步(否則只是為資本主義唱贊歌)。馬克思是批判者。他認為,由於法律是佔主導地位群體的情感、意志的表現,必然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它源於經濟上的不平等。資本主義只有創造出一個無產階級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才能延續下去,才能實現自我的再生產。兩個階級之間的這種對立是必然的。資本主義的人權等觀念是隨著資本主義向全世界的推廣而得到正當性的。
※關於猶太人問題。
猶太人流落歐洲各國。受到了歧視和排擠。法律禁止他們從事某種行業,不允許他們做農民,只讓他們做商人、從事金融業。(基督徒是不能放貸的。由此可以看出歧視不是天生的,而是社會結構促成的。又如唐人街的形成。)18世紀末,西歐的猶太人享有了許多權利,出現了許多傑出的人物。為什麼?
是啟蒙運動的影響嗎?但是同時代的印第安人和黑人為什麼沒有獲此待遇?
是因為猶太人從事貿易,其生產方式符合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資本主義法律平等的規范剔除了種族、地域、文化、教育程度等等方面的差異,人被一般化了,而猶太人由於從事的是資本主義的工商業,最早介入了這個一般化的過程。由此猶太人最早獲得了解放。而且猶太人得到解放的是資本主義發展完善的西歐國家。
問題的產生不是哪個觀念的產物,而是社會力量綜合起作用的過程。這正是譜系學的方法。
※美國的民權運動。
1865年南北戰爭之後,美國制定了三條憲法修正案。(13、14、15),規定了禁止畜奴和選舉權利等等。在南方,隨著北方軍的撤離,南方開始了種族歧視、種族隔離。以投票稅、文化考試等方式剝奪黑人的選舉權。1896年的普蘭西訴弗格森案,最高院判決隔離但平等。後來美國社會也曾多次提出異議,1954年,最高法院的另一個判決指出:隔離不平等。1964年,民權改革。
為什麼同樣的法律會在不同時期發生不同結果?
美國社會學者研究認為:歐洲的國家都是小國,而美國則是個大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生產方式實際上是不同的。內戰發生時,北方已工業化,而南方還是農業社會,北方自然而然的對奴隸的歧視少;內戰後,雖然試圖改變南方,但沒有有效的進行。南方的大土地生產方式需要的正是依賴和服從,而不需要自由的工人。這樣,種族歧視就在南方有著深厚的基礎。只要大農業的生產方式不改變,黑人就沒有辦法免於歧視。
20世紀以後特別是二戰後,許多原因促成了美國的變化。經濟的發展,南方農業科技的發展,技術工人、黑人跑到北方。社會發生了許多變化,農業災害對南方大農場的破壞,另外還有冷戰時期針對蘇聯的攻詰必須作出行動。所有這些都使得民權運動得以發展。
(對我國的啟示:現代,農村與城市)
※刑罰形式的變化
兩個德國學者在1930年做了一個研究,指出刑事懲罰的形式也是受到了經濟基礎的影響。
19世紀以前,刑罰形式是罰金、鞭笞、肢體刑、放逐等。而現代社會卻主要是監禁等自由刑。
學者們拒絕認為這是啟蒙思想的作用。他們調查了許多檔案,認為刑罰形式是與勞動力的需求相適應的。當經濟發展過快時,勞動力需求多,刑罰便輕。反之則重。而最早的監獄首先是用來使用勞動力的,勞動力的需求與監禁有明顯的關聯。
但為什麼勞動力過剩時監獄還能存在呢?兩位學者認為是路徑依賴。認為監獄既然已經建立就很難再撤銷。這又掉入了意識形態的窠臼。
美國的學者進一步研究。指出:不僅刑罰形式與經濟相關,刑罰的嚴厲性與經濟也有關。成反比。他們做個一個實證實驗:失業率和監禁率之間有著共變關系。(頭一年失業率增加,第二年監禁率增加。)
蘇聯的尤金認為:監獄的懲罰形式與以前不同。以前是重質量,但不可計算;而監獄卻按照數學方式進行處罰,講求精確。這種處罰方式在前資本主義社會不常見。監禁刑體現出一種賠償,這種懲罰與人們在一定時期內創造出的價值相聯,與資本主義商品交換、強調數目字的管理相一致。由於資本主義對價值的抽象化,人們也以抽象的價值、用抽象的時機那計算社會上的一切。總之,監獄、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人權是一體而變的,乃是整個社會結構的變化。這不是偶然的事件。貨幣化構成了社會基本的思維格式。資本主義生產是理性化的定量化的生產方式。
※ 19世紀英國的刑罰變革
主要內容是:法律統一,改革不人道的刑罰,廢除許多死刑。
大部分學者認為這是貝卡利亞、邊沁觀點的流行。把其看作是觀念的產物。
有一位學者指出:其實我們把封建社會理解的太殘酷了。其實中世紀英國適用的死刑並不多,大概50多種。資本主義發展起來後才嚴酷起來,大概200多種死刑。根據國會的立法,至少有100多種罪可立決。這是由於當時英國走向工業化,社會轉型,農業社會的社會控制體系遭到了破壞,許多農民湧入城市,成為罪犯。政府只好用死刑遏制犯罪率。後來,由於條件的變化,罪行的變化,(如犯罪量的增加、財產特別是動產犯罪的增多),同時陪審團由於宗教傳統和社區情感也不太滿意,商業城市也反對,商業組織(而不是邊沁)要求在刑事司法上變革,使刑罰更加確定而不那麼嚴厲。這些變化是經濟上的因素,是社會變遷的要求。
第三講 馬克思的貢獻 下
參考文章:《為什麼朝朝暮暮》
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看婚姻制度。
第四講 馬克斯。韋伯 上
參考文章:蘇力,「市場經濟需要什麼樣的法律」,《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第74頁。
韋伯,德國經濟學家。其主要興趣不在於法律,但他的觀點對法律有很大的影響。
1、要理性的預演算法律的後果。法律制定出來後,到底有那些影響,又會影響誰?
2、文化、精神、思想與資本主義的發展有關。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特殊的,其特殊性在於參與市場經濟的人是以特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獲得利潤的。資產者、經濟參與者特別注重對長期利潤的精細的系統的計算,即數目字的管理。資本主義經濟是規模經濟,注重長期收益而不是短期投機。這種長期的投資和規模性的經濟,使得機會成本和風險增大,於是要求有一定的預期和規則,從而對各種可能的風險作出預測並提出對策,保證收到預期利益。
法律和法律文化就在形成這種市場經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統一的法律使得人們的預期在原則上得到了滿足。反過來,這種市場經濟又要求法律必須是理性的,即堅持邏輯原則的始終如一,不管其是否合理,要保證市場經濟的參與者都有預期。因此,法律就不能太講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事實求是,而是要法治化、理性化。
而之所以在歐洲產生這種理性化的法律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乃是因為在西方社會理性主義的文化傳統非常久遠,同時業已形成的統一的民族國家對於這種資本主義的發展也有著保障作用。
3、法律的類型
形式理性
實質理性
形式非理性
實質非理性
形式:帶有普遍性的東西。相當於我們所說的原則、原理。
實質:具體的,個別的,不系統的。
理性:運用法律的狀態,在目的明確的條件下,對於最佳手段的合理選擇。特別強調法官運用各種手段調整沖突。這種理性應該是大家可以理解的、公認的理性。換言之,理性就是指規則的適用是否是合乎情理的,可以接受的,而其結論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是不合理的。
(1)、實質非理性
例子:所羅門國王對於兩個婦女爭奪一個孩子的判決。
分析:沒有人知道國王運用的是什麼規則,以及為什麼運用之。只知道結果是非常合理、公道的。(沒有人知道其規則和推理)
(2)、形式非理性
例子:神明裁判
分析:有規則,但推理過程沒辦法預測。
(3)、實質理性
例子:張金棟案。法院似乎把公憤也帶了進去。
分析:推理過程是理性的。但規則是不明確的,或只是一些道德的規則和政治原則。法律的原則變得模糊不清了。換言之,法律規則不是明確的,確定的。
(4)、形式理性
例子:1931年,美國最高法院審理了一個案子。A偷了一架飛機,從一州飛往另一州。被判刑,法律依據是:禁止盜竊機動運輸工具。但A上訴至最高法院,聲稱自己偷的是飛機。不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最高法院最後同意了A的說法。釋之。
分析:有固定的規則,推理過程也很明確。但結論未必是合理的。
韋伯本人比較偏好形式理性。認為形式理性是資本主義最好的選擇。但他也認為無法論證形式理性就比其他的更合理。韋伯承認相對主義的文化觀,認為形式理性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所不同。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四種分類,不是絕對的。這只是一種從現實中抽象出來的理想型的概念,幫助我們理解各時代、各民族的法律。事實上,每個法院都在不同程度上集幾種類型於一身。
但總體上來說,西方法律與東方還是不同的。
4、行為的意義和理解
韋伯強調意義和理解。先看一個人的行為是不知道他在作什麼的,一定要努力理解行為人賦予行為什麼意義。(對刑法也有作用)
這並不是說我們都能知道其中的意義,但我們要盡量的去理解之。
這對於理解一個法律文化的產生有助。
5、法治、法律及官僚化
(1)法律是由專門人員負責實施的一種合法的秩序。
首先,法律是一種秩序。這帶有行為主義的意味。強調法律的社會性,而不僅僅是君主或人民的意志。
其次,法律是一種合法的秩序。強調人的主觀的下意識的認同。由此區分了基於認同的秩序和基於暴力的秩序。
再次,強調了專門人員的作用。強調法律的職業化。現代的法律職業是與現代的官僚制聯系在一起的。
(2)官僚制
官僚制和現代法治是同義語。就是管理上的理性化。所有的官員根據工作能力決定其位置,其活動根據組織規則和國家法律,其許可權有法律規定,並同時負有相應的義務和責任。下級要服從上級,但不是服從作為上級的那個個人,實際是服從法律。(注意這也不是絕對的。)
只有這樣,現代經濟、政治才能大規模的、理性而有計劃的運作。現代法治的重要部分就是現代的官僚制,它是維持現代經濟政治秩序的重要工具。
韋伯對此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則:
○公務是連續的,不因個人的原因而中斷
○機構是依明確的規章組織進行的
a. 官員適用非個人化的標准。
b. 給予官員執行公務的必要權力,並不受追究
c. 權力和實行權力的手段要受到限制
○每個官員的職責和權威都是等級的構成部分
○雇員都不擁有行使職權必要的物質,但可使用之
個人收入和公務收入是嚴格分開的。可以使用執行公務所必須的物質條件,但必須對使用負責。
○官員沒有權力處理他的職務,無權出售和繼承
○所有的公文必須通過文件,保證機構能夠運轉起來
(3)官僚制的優點是可預測,有效、穩定。缺點是沒辦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乃至形成一個鐵籠。(韋伯是最早預見到現代性的危及的人之一。)
(4)對於中國的啟示。
第五講 馬克斯。韋伯 下
參考文章:《認真的對待人治》
第六講 迪爾凱姆
迪爾凱姆,近代法國最著名的社會科學家。主要著作有:《論社會的勞動分工》、《社會學方法的准則》、《論自殺》等。
迪爾凱姆的研究方法與馬克思和韋伯不同。馬克思的方法是哲學的方法,韋伯強調的是解釋(個體解釋學的傳統),而迪爾凱姆則注重實證研究和宏觀把握。把個人看作是社會當中的個人。(與韋伯不同,迪爾凱姆認為在社會學研究中不應考慮行為人的感覺,其實很多人是自己給自己找理由,不能當真的。迪爾凱姆強調總體特徵,必須把群體特徵作為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否則只是看到了表象,而不能看到功能。這正是功能主義的觀點。)
其實證主義和功能主義的研究方法對後世產生重要影響。人類學上的結構功能主義也有迪爾凱姆的影響。
迪爾凱姆非常強調人的社會性。認為只有把人放到社會中才能理解。最重要的還是要研究社會是怎麼維系的。由此,他非常關注整個社會是怎麼連在一起的,這就是社會的一體化問題或社會的團結問題。
與此相適應,迪爾凱姆的研究方法的特點是:反個體主義,總是在把握總體的情況下研究個體。
比如他對於自殺的研究。個別看來,似乎自殺總是一個個人的事情,與個人的經歷、情感等等有關,但迪爾凱姆卻把歐洲各國的的自殺統計數據總結起來進行研究。發現地域、宗教信仰、年齡、性別等等因素對於自殺都有影響。這樣自殺就不是一個個人選擇的問題,不是一個個人想不開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
社會事實。
迪爾凱姆強調從經驗和事實研究社會,這是可能的。但事實並不是可以直接觀察的到的,只是可以感覺到。不是我們看到了什麼東西,而是我們理解了某些特定的社會關系。所以我們才理解社會、國家、家庭、教授等等現象。這些事實與我們看到的太陽、石頭等不同,它們是社會事實。
社會事實,就是不易改變的、對個人有強制的、對人的行為有社會制約的、凌駕於個人或某個集團之上的一種固定的或不固定的對社會具有制約性的方式。
比如社會學意義上的法律並不需要明文規定和執法,卻還是存在的。這對我們理解法律是很有益的。不可能所有的規范都寫在法條上。
那麼怎麼觀察和研究社會事實呢?藉助可見標志。通過這種可見標志來觀察之。(仍可以男女誰有同情心為例,把同情心轉化成可測量的事實。)
那麼法律是什麼呢?
法律是一種社會事實,兵不一定需要通過法條規定、法律執行來表徵。
法律同時又是一個社會的可見標志。可以用來觀察一個社會的連帶關系,一體化過程。
社會整合問題
迪爾凱姆認為,傳統社會是一種機械性一體化的社會,而現代社會是一種有機一體化的社會。
在傳統社會,沒有太大的社會分工,人們是通過社區的、每個個體的宗教、文化、種族、語言等因素聯系在一起的。一致性是這個社會的核心標准。人們缺乏個性,關系親密,有共同的集體良知代表特定社會的共同觀念、情感。這種集體良知不是個體能改動的,是一種保守勢力,任何人侵犯之都會受到懲罰。
在現代社會,表面上看去每個個人都是自由自在的,但其實不是。由於城市的形成和發展,人口流動的增加,交通、通訊的發展等,使得社會分工成為一種必然和必需。人們日益專業化的同時履行著不同的社會職能。在這種情況下, 人們缺少普遍分享的良知,集體良知碎裂化,個人主義取代了原來的集體主義。但集體良知的碎裂並不必然導致社會瓦解,因為現代社會由於分工的專業化使得人們必須聯系在一起,相互依賴。社會仍然能保持連帶,這種連帶對維系社會更有力,是一種有機連帶。
不過,我
㈣ 法律社會學案例分析
4名村民合法取得了該村村民資格,理應享有村民同等的權利和待遇,應專享有集體收益分配權,和屬其他集體成員一起,成為集體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和他項權主體的一部分,就應該成為征地補償費的受益權主體。
村規民約是村民會議制定的涉及村風民俗、社會公共道德、公共秩序、治安管理等方面的綜合性行為規范,屬於我國《憲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各種守則、公約」的一種。但村規民約絕對不能違犯法律、法規,否則就沒有任何約束力。村規民約中該項規定不僅有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法律原則,與《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內容相悖,同時也侵犯了村民的合法財產權,應屬無效。
㈤ 法律社會學的基本理論
法律社會學是以研究法律的實行和效果等作為主要對象的一門學科。它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就已在西方國家興起。但對我國來說,它還是一個正在創建的新學科。我們在一個新學科的創建時期應該討論有關這一學科的一些基本理論或基本設想,例如這一學科的特徵、研究對象、與原有的相近學科的分工、學科的理論基礎、歷史發展和研究意義等等,以便在以後學科發展過程中不斷加深對這些問題的認識,並盡可能地避免因缺乏這些基本理論或設想而對學科發展所帶來的不利後果。本文旨在對法律社會學的一些基本理論或設想作一探討。
一、法律社會學是我國法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本章所指的法律社會學是法學中一個分支學科。按照國際社會科學中的傳統,不僅法學,而且社會 學,都有法律社會學這一分支學科。從這一意義上講,法律社會學也可以說是法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個邊緣學科。事實上,法律社會 學的研究往往要涉及到法學、社會學以外的其他許多學科,包括自然科學在內。因而法律社會學也具有「軟科學」的特徵。
二、法律社會學是我國法學中的一個橫斷學科或綜合學科
在創建一個新學科時,我們要注意這一學科與原有學科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它們之間的分工。一個新學科之所以需要創建,通常是由於客觀事物的發展或人們主觀認識的提高,使研究者感到新的研究對象難於容納在原有學科中。
法律社會學和法學中的一些原有學科之間在研究對象上有什麼區別呢?它們之間如何分工?
法律社會學並不是像民法、刑法那樣單一的部門法學科,也不像法學理論、法制史那樣的基礎學科。它是同這些學科既有交錯但又不同的橫斷學科或綜合學科。它彷彿是在一個市區中穿越許多直行道的橫行道。它所研究的范圍中既有理論問題又有很多部門法的實際問題。
法律社會學有它自己的理論,但總的來說,它不是理論法學而是應用法學,是通過現實社會問題來研究法律的實行、功能和效果。它不是我國法學理論中的一個學派,更不是用來代替原有的法學理論。它能豐富和發展法學理論,但它本身是以法學理論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之一的。它與原有的法學理論在研究對象方面的主要差別是:法學理論,作為法學的一個基礎學科,要研究法律的產生、本質、作用(功能)、形式、發展,法律和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法律的制定和實行等一系列基本理論問題。法律社會學,作為一門應用法學,它研究的主要對象是,通過現實社會問題,著重研究各部門法的實行、功能和效果問題。如果法律社會學主要是一般論述法律與其他社會現象,例如經濟、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科技等的相互作用,這就會使它與法學理論在研究對象上,在很大程度上發生重復,就會使人懷疑法律社會學是否有創建的必要。
與民法、刑法等部門法學不同,法律社會學要研究各部門法問題,但它通過現實社會問題來研究部門法;它不是一般地研究部門法,而是要著重研究這些法律的實行;在通常情況下,它所研究的課題不是一個部門法而是兼及幾個部門法的問題。例如以青少年犯罪問題而論,法律社會學要通過這一現實社會問題研究刑法、行政法、家庭婚姻法、勞動法等各部門法的實行,而且還要研究法律以外的經濟、政治、倫理、教育等一系列問題。
法律社會學也可以從法律的實行這一角度去研究法制史、外國法、比較法以及國際法等。總之,作為法學中的一個橫斷、綜合學科,法律社會學的研究范圍是極為寬廣的,其內容也是很生動的。
三、開展法律社會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1981年初,筆者曾與陳守一合寫的《論法學的范圍和分科》一文中提出,法律社會學應是我國法學學科之一。「法學還應著重研究法律制定後在社會中的實施,即如何實施,是否實施,怎樣得到保證實施,這種法律在社會上的作用和效果如何,等等,這些問題在法學中稱為法律社會學。」(4)
在當代中國,開展法律社會學研究對加強法律建設和改進法學教學和法學研究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法律社會學著重研究法律的實行,而法律的實行正是當前法制建設中的關鍵問題。
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法制建設取得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未有過的成就。但與此同時,也存在很多阻力,其中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已制定的許多法律在實際生活中經常不能真正實行,缺乏應有的實效。由於過去長期不重視法制,因而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開始幾年中人們注意力一般集中在加強立法,迅速改變「無法可依」的局面,但隨著立法的逐步增多,有法不依的問題就成為主要矛盾。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是當前和今後很長一個時期內法制建設的一個最迫切的任務。制定法律的直接目的是為了法律的實行,通過法律的實行才能實現法律的間接目的或主要目的,即維護公民權利,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等。如果很多法律不能真正實行、缺乏實效這種現象長期繼續下去,將會帶來嚴重後果。
第二,開展法律社會學研究的意義還體現在它將有助於法學研究中貫徹理論與實際聯系的原則。法律社會學的任務既然是通過各種社會現實問題來研究法律在社會中的實行、功能和效果,那麼它本身的研究必然要貫徹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原則,必然要「以社會為工廠」。如果一個法學論著,不接觸社會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不研究人們的實際行為,就很難稱為法律社會學的成果。我們寄希望於法律社會學,由於它所研究的特定對象,有可能在法學領域中為貫徹這一原則而作出突出成績,從而推動整個法學學科向這一方面邁進。
在法學領域中,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過去長期以來之所以貫徹得並不理想,其原因相當復雜,既有研究工作者本身主觀上的原因,但也有很多客觀上的原因,包括原有政治體制上的缺陷;統計資料的嚴重缺乏,難於進行定量分析以及人們對法學研究的錯誤觀念,等等。過去法學研究工作者在貫徹理論與實際聯系這一原則上的各種困難因素,對今後志在從事法律社會 學研究工作者來說,同樣是存在的,在這一點上,我們必須有充分的思想准備。
第三,開展法律社會學研究可能有助於改變目前法學領域中注釋法學佔有優勢的局面。歐洲中世紀中期就盛行以注釋羅馬法而聞名的法學。我國歷史上自東漢開始出現的律學實際上也是一種注釋法學。這里所講的注釋法學主要是指從文字上或邏輯上(就律學講主要指以儒家經義)對法律條文進行闡釋。對傳播或實行法律來說,這種注釋法學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在近幾年來的法學中,注釋法學或具有注釋法學傾向的作品佔有相當大的優勢。課堂講授、法學教材或論著的主要內容一般都圍繞制定法的條文進行文字上、邏輯上闡釋,而對這種法律實行的具體問題卻不加涉及或很少涉及。在闡釋法律條文時,也舉一些實際生活中的例子,甚至介紹某些案例,這樣做法當然勝於單純闡述條文,在一定意義上,也是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一種形式,但這種做法的出發點仍在於幫助正確地闡釋條文,而不在於研究法律的實行和效果。法學不能僅限於注釋法學。就法律的制定到實行而論,法學還應包括立法學和法律社會學等。開展法律社會學研究並不否定注釋法學的價值,但如果法學僅限於研究條文的注釋則顯然是不夠的,對促進法制建設以及法學本身發展來說,也是不利的。
㈥ 從法社會學的角度怎樣看待「賠錢減刑」這一現象
不同利害相關方的參與和合意即使不是對「是否正義」真理性的證明——根本不存在這種證明——也是對「正義」的指示器。而「矯正正義」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多方間尋求平衡的機制,因此我們需要在犯罪人、被害人與國家的關系中,全面分析各自的「所得」與「所失」。
(1)犯罪人
犯罪人從其犯罪行為中得到其不應得的「所得」,這時他就違背了分配正義,成為了一個不公正的人,要做的就是對他進行矯正。既然刑罰和賠償不能同時施行,那麼,僅僅刑罰能否對這個不公正予以矯正?回答是肯定的,如前所論,只要讓他不應得的東西失去就使其得到了矯正,而刑罰恰恰能夠起到這種作用,就連提倡刑罰寬和的貝卡利亞也不會不同意這個觀點,他說:「只要刑罰所帶來的惡果大於犯罪所帶來的好處,刑罰就會收到它的效果。這種大於好處的惡果中應該包含的,一是刑罰的堅定性,二是犯罪即得利益的喪失。」
(2)被害人
「給予每一個人任何所需要的補救,只要他的權利為他人所違反」,是「矯正原則」的核心。因此,必須恰當補償犯罪人從犯罪人的犯罪行為中不應失的「所失」。被害人的受損首先是尊嚴和精神上,這種損害可以用對犯罪人的刑罰來補救,其次是非尊嚴的損害,可以用對被害人的物質補償來實現。這種補償可由國家來承擔,即犯罪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也可由犯罪人來履行,而其履行結果就是 「應得」刑罰的相應減輕,這一制度或者體現為我國「賠錢減刑」的司法操作,或者規范化為「強制賠償命令」制度。
「強制賠償命令」,又名損害賠償命令制度(Compensation Order),是指作為緩期執行、緩期宣告、緩刑(probation)及假釋的條件而命令犯罪人向被害人賠償損失的制度。這一制度在19世紀向20世紀過渡之際幾乎為所有的歐洲國家所採用。如義大利1921年刑法草案規定,以履行賠償損失作為刑罰減輕、宣告緩刑、假釋的理由或條件,前聯邦德國刑法規定恢復因犯罪所引起的損害,是對犯人實行保護觀察和假釋的條件之一。1972年,英國從「讓犯罪人賠償犯罪損害,比目前用以對付重大犯罪的主要武器——拘禁更具抑制效果」的見解出發,強調其迴避自由刑的刑事政策上的意義。根據該制度,法院對一定的犯罪案件在宣告有罪判決之時,有權依職權或者依被害人的申請,做出被告人因其犯罪行為給被害人所造成的直接的物質損害及治療費予以賠償的命令,並以命令的執行作為從輕、減輕刑罰或緩刑的考慮情節。「強制賠償命令」制度既保證了規范邏輯的自洽,消弭人們對「賠錢減刑」的爭議,又能最大程度地避免附帶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的程序扞格,進而解決民事賠償無法實際執行的實踐困境,完全能夠成為刑事責任和民事侵權責任完全分離後,實現被害人正義的有效途徑。
(3)國家
在國家看來,犯罪人的行為是對法律秩序和國家政權的侵犯,犯罪人必須通過「刑罰」的矯正才能使國家的權利得到回復。「刑罰」對國家最直觀的功能就是它的經濟補償,包括財產刑的執行和無償佔有犯罪人強制勞動的財富。而從根本上看,作為排他性、壟斷性國家暴力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刑罰權是國家基於獨立主權對犯罪人實行刑事制裁的權力,是國家自我保護的手段,在對犯罪人道德上的否定和精神上、肉體上的嚴厲懲罰的過程中,國家的侵害也得到了矯正。
作為一項從一系列實踐性假說中選取的命題,「賠錢減刑」制度一方面需要規范的和價值的支持,而另一方面,它的正當化論證又依賴於社會常識和大眾常情。如何將法律人的判斷與理解和公眾意識與心理相聯結,從而相互交流,彼此認同,仍然是一個重大艱難的問題。因此,「賠錢減刑」的正當化並非一勞永逸的,而須不斷接受實踐理性的檢驗。在這一意義上,一種正當的制度必須在逐步的質疑與對話中才能得以建立,而建立的過程無疑又是長久和漫長的。
㈦ 當前我國法律社會學研究有何重要意義
一、促進了法學理論在價值觀、方法論等方面的變革
隨著社會的變革及法學研究的進步,我國的法學理論逐漸走出了蘇聯的模式,開始尋找自己的發展路徑。但是,仍然存在過多注重研究「應當是怎樣的法」,而忽視「實際上是怎樣的法」;過分強調「書本上的法律」,而忽視「行動中的法律」等缺陷和不足。
20世紀80年代,法社會學逐步走入中國法學研究的視野,它注重法的社會性,重視研究法的社會功能和社會效益,強調法與民族傳統模式及心理結構的關系,要求法學家走出書齋,改變繁瑣的注釋方式,從事社會實證的考察分析,致力於解剖社會的「活法」,這些對舊有的法理學的僵化模式和教條化理論不啻是一種強有利的沖擊和改造。受法社會學理論和方法的影響,我國出現了一批傾向於社會學研究的法學家,他們從社會對法的實際需要出發,將「習慣法」、「民間法」等概念納入法學研究的范疇,並試圖從「本土資源」、「本土文化」中探索適合於中國的法治之路,提出了很多大膽而創新的觀點,逐漸推動著法學理論在價值觀和方法論等方面的變革。
二、促進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
法社會學在中國起步雖然較晚,但是發展的卻很迅速。隨著法社會學理論和方法的廣泛傳播與運用,法學理論在價值觀和方法論上的變革及我國法制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很多學者看到了我國社會中實踐與理論嚴重脫節的現象,在對原因進行探討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
在這種情況下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其基本內涵可以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這是對我國社會的經濟、政治、法律等現狀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體現了法及法治的最終目標和追求。在這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是善、功利、義,也不是將法治理念單單界定為正義,而是將其概括為五個方面。從內容上來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在法治的大背景下,結合我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在平衡了法與社會的關系的前提下而得出的。這種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一種法社會學的方法。
法社會學不但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同時本身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法社會學理論及方法與中國法治實踐相結合而取得的成果,它看到了法與社會的互動和制約關系,並將這種關系進行處理和總結,從而得出一個適合於中國社會的法治理念。自從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被提出來以後,全國各地除了理論上認真學習和體會以外,還將其與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聯系起來,採取各種方法和途徑將該理念貫徹於立法、執法、司法的各個環節,並取得了很多切實的成果,使我國的法治進程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三、為解決價值沖突提供了廣泛的途徑
法的價值沖突是我國司法實踐的困境之一。法的價值沖突導致實踐中出現很多有爭議的案件,甚至冤假錯案的出現。沖突的解決必須從社會入手,必須將法與社會融合起來以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法社會學的研究在這個時候就更顯得必要和重要了。
首先,法社會學者為我們提供的解決價值沖突的基本原則---最佳利益原則。
在當代中國,解決價值沖突的原則包括法定價值優先原則、合階級性原則、綜合測評原則等等。但這些原則在適用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很多問題,需要其他原則作為補充,最佳利益原則可以作為其中一個。權利沖突是價值沖突的表現形式,而權利沖突實際上是一種利益沖突。最佳利益原則是利益原則和效益原則的統一,是解決價值沖突的有效途徑。利益原則源於龐德關於法律任務的理解。他認為,法律的任務在於以最小的浪費來調整各種利益的沖突,保障和實現社會利益。龐德的社會利益理論受到了耶林社會功利主義法學的影響,可以說這種社會利益理論,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當利益發生沖突時,需要對利益進行一種權衡,同時還要考慮一種成本,這也是功利主義的應有之意,這里被稱為是效益原則。當然,現實中的沖突往往很復雜,而且很多時候不是一個原則就可以解決的,在必要的時候將利益與效益統一結合,從而實現一種最佳的利益。至於選擇的方法問題,龐德的理論是立足社會利益,通過經驗的方法、理性的方法、和權威性觀念的方法在最小的阻礙和最少浪費的情況下給予整個利益方案以最大的效果。
其次,關於價值沖突的解決途徑。就我國目前價值沖突的解決途徑來看,有學者將其概括為主體認同方式和外在統一方式、民主方式與專制方式、不違法方式與違法方式。在法治實踐中,這些價值沖突的解決方式確實存在,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這些方式還不夠具體。法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為我們提供了更廣泛更理性的途徑。
(一)謹慎立法。這不但是解決價值沖突的有效途徑,也是預防價值沖突的前提。謹慎立法的關鍵在於立法者。首先立法者要有正確的、統一的法價值觀。在價值多元的時代,要建立法的信仰,立法者就必須要明白法的價值是什麼,法追求的是什麼。在我們國家,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著立法者的價值觀,也指導著我國的法治實踐。謹慎立法還要求立法者在正確、統一的價值觀的指導下制定出良好的法律。良好的法律一定是適合於一國實際的可以被普遍實施的法律。這就要求立法者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不能脫離一國國情而採取簡單的「拿來主義」。法的價值寓於「法的精神」之中,立法者一定要在正確的價值觀的指導下充分的理解法的精神,根據法的精神去挖掘法治的「本土資源」,變「送法下鄉」為「下鄉尋法」,然後制定出適合於本民族、本國家的法律,這樣的法律才是良好的法律。在正確的價值觀基礎上制定出的良好的法律,可以預防並解決法的價值沖突,也才能被普遍的實施並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發揮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這是解決法價值沖突的必要途徑。
在我國,關於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可以說是一個爭論已久的問題,到現在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在我國的司法審判中並沒有真正的發揮。長期以來,法官只能嚴格依法辦事,被動地適用法律,使法律適應已經變動的社會需要那是立法機關的事,法官只是一個沒有意志的生靈。事實上,法官的作用和地位不止於此,作為最重要的法律職業者之一,在一個國家的法制建設、法治實踐中,法官發揮著舉足輕重地作用。埃利希作為自由法學的創始人,主張「自由判決」,發揮法官個人對法的創製作用。他在《法律的自由發現和自由法學》一書中說:「法律是社會有機的基礎,法官只適用國家制定的法律是不夠的,法律適用的任何學說都不可能擺脫下面這些困難,即:第一次制定出來的規則,從本質上說,都是不完整的,一旦當它被制定出來時,它在實際上就變成了舊的東西了。這種規則,既難治理現在,更不用說治理將來了……負責適用法律的人,既然是本民族和本時代的人,它就會根據本民族的時代的精神,就不會根據立法者的意圖,用以往世紀的精神來適用法律」。霍姆斯,美國一位重要的法社會學家,也是法官,他認為「法律的發展不是來自歷史,也不像分析法學家認為的完全來自自身邏輯的演繹,而主要是來自執法者自身的經驗。也就是說,發展法律的任務主要落在法官身上」。以上兩位法社會學家的論述,充分說明了法官的作用。法律的具體生命需要法官來賦予,法律的血肉最終隱藏在法官的具體判決中,在沒有制定法和司法解釋予以規范的情況下,要充分發揮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來解決價值沖突。
(三)正視類法律規范的作用。
類法律規范包括黨的政策、組織紀律、習慣規范和道德規范等等。這些類法律規范就是「活的法律」、「行動中的法律」。龐德說社會控制的手段除了法律還有道德、宗教和教育等。在法律不能或者不及時,我們需要通過其他方式來解決問題。在我國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政治和經濟發展不平衡、多元文化的共存和相互撞擊,以及社會生活復雜性和多樣性等原因, 在社會生活中,類法律規范在規范組織和個人行為、彌補制定法的不足、調解矛盾和沖突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正視類法律規范的作用,不但可以健全我們的法制,還可以在價值沖突時多一種選擇,從而使法制建設和法治實踐更順利地進行。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㈧ 法社會學的解讀社會力量
簡單地說,社會力量乃是人們基於不同的自然狀況和社會利益追求而凝聚成的不同的社會群體、集團、階層與階級、種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集團等。
所謂利益,就是客觀事物對人們的各種需要的滿足。古人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均為利往。逐利乃人之本性,正是人們的為利而來,才凝聚了各種社會力量;也正是人們的為利而往,才導致了社會力量的不斷分化與重新聚合。正是這種分分合合,才賦予了人類社會奔騰不息的生機與活力,才形成了人類改造自然與社會本身的力量,才推動著社會歷史的變革。
利益是凝聚社會力量的吸鐵石,不同的利益追求,也就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社會力量。這些不同的社會力量在追逐各自利益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相互合作、相互制約與彼此沖突。而各種各樣的社會力量圍繞各種利益所展開的相互沖突、相互制約與彼此合作,便構成了一種相對穩定的社會利益結構,它表徵著各派社會力量的對比狀況。
㈨ 法社會學與社會法學的異同
一,法社會學是以社會法的方法研究法律現象,代表人物有塗爾干、埃利希、韋伯、霍姆斯、龐德等。
塗爾干、韋伯等人強調法律的社會化,反對將法視為國家的唯一產物,認為應當從組織化社會,或社會本身,或人們社會行為中去探尋法的真諦。
龐德的法哲學的核心的社會利益說,認為社會利益高於個人利益。他明確反對純粹邏輯推理的僵化的概念主義或形式主義法學,認為法哲學要從單純歷史的和實證主義的思維方式中徹底解放出來。龐德的社會法理論被認為是一種典型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
理論,他提出了法律社會學的基本綱領,啟示人們關注社會制度和法律學說的實際效果,關注法律的作用而不是實際內容,並且注重法律與社會利益之間的聯系。龐德認為,法律是發達政治組織化社會里高度專門化的社會控制形式,即通過有系統有秩序地運用這種社會的暴力而達到的社會控制。在這一意義上,法律是一種「社會功能」或「社會控制」,是協調利益沖突的手段;法律的作用就是承認、確定、實現和保障各種利益,尤其是社會利益;提出法的功能性概念來取代邏輯性概念,主張「有用即是真理」。
法社會學的結構沒有統一的安排,因為法律與社會的關系實在是一個大框架,幾乎所有與法律有關的社會問題都可以放在其中,究竟構建一個什麼樣的框架比較合適,完全取決於研究者的學術興趣和注意中心。
二,社會法學現代大陸法系的國家首先提出了「社會法」的概念。社會法是什麼呢?比如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金融法、計劃和產業政策法、國有企業法,等。這些現代法律主要是解決經濟規劃、環境保護、就業、社會保障等社會性的問題。這些法律既不是公法也不是私法,因此歐洲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學家在公法和私法之外,就有了「社會法」的提法。
社會法是我國近年來在完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大潮中應運而生的新興法律門類和法律學科。
社會法是與社會主義制度最為契合的法。社會法在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方面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和諧社會的建立尤其離不開社會法的發展。隨著社會建設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被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社會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傳統的法律部門中,民商法和經濟法主要調整一國的經濟生活,側重於保護公民的民事權利;憲法和行政法主要規范國家的政治生活,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傳統的法律部門對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關注是遠遠不夠的。作為與經濟相並列的社會領域的事務需要法律的調整和保護,公民政治權利和民事權利之外的權利(可以稱之為「社會權利」)的保障也需要新的法律部門加以保護,社會法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社會法的主旨在於保護公民的社會權利,尤其是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在社會關系中,有天生的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之分,而且市場經濟會自發的導致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此時如果沒有公權力的介入來保護弱者的利益,將使社會關系的失衡狀態加劇並最終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通過法治途徑即制定和完善社會法是改變這種失衡局面的必然選擇,尤其在當前我國深化改革而社會法理論與實踐又比較薄弱的環境下,完善社會法,保障公民的社會權,使人們實現真正的解放——社會解放,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當然,社會法的概念、定位和體系、社會法不同內容之間的相關性、社會法的基本制度在短時間內,恐怕難以取得一致,社會法可謂任重而道遠。
[編輯本段]我國現行的社會法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會法》、《未成年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殘疾人保障法》、《礦山安全法》、《紅十字會法》、《公益事業捐贈法》
㈩ 什麼是法學的社會學分析方法
社會調查方法是社會學研究的主要方法,在法學中主要指通過對與法律有關的社會事實作調查並進行實證分析作出結論的方法。社會調查方法對立法學的研究和法律實施質量的研究特別重要。在採取重大的立法行為之前,通常要對社會現實進行調查從而決定選擇何種立法方案,如何在法律中實現利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