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驗合同法
① 我是賣方,房子已經過戶,未拿到尾款怎麼辦
房子已經過戶,未拿到尾款可以向法院起訴,向法院申請支付令,如果對方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履行義務的,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1、第二百一十四條債權人請求債務人給付金錢、有價證券,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一)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的;
(二)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的。
申請書應當寫明請求給付金錢或者有價證券的數量和所根據的事實、證據。
2、第二百一十六條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經審查債權人提供的事實、證據,對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合法的,應當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債務人發出支付令;申請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駁回。
債務人應當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內清償債務,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
債務人在前款規定的期間不提出異議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1)勘驗合同法擴展閱讀
法院有權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三條 執行完畢後,據以執行的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確有錯誤,被人民法院撤銷的,對已被執行的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責令取得財產的人返還;拒不返還的,強制執行。
第二百四十條 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並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九條 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票證,由執行員傳喚雙方當事人當面交付,或者由執行員轉交,並由被交付人簽收。
有關單位持有該項財物或者票證的,應當根據人民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書轉交,並由被交付人簽收。
有關公民持有該項財物或者票證的,人民法院通知其交出。拒不交出的,強制執行。
第二百五十條 強制遷出房屋或者強制退出土地,由院長簽發公告,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執行員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時,被執行人是公民的,應當通知被執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屬到場;被執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到場。拒不到場的,不影響執行。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單位或者房屋、土地所在地的基層組織應當派人參加。執行員應當將強制執行情況記入筆錄,由在場人簽名或者蓋章。
② 房產契約復印件能通過法院判決確認法律效力嗎
1、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確認房屋買賣合同有效。
2、確認合同有效,是法院民事糾紛的的一個案由,專門處理合同的效力問題。
3、但是,因為僅僅只是復印件,法院能否確認合同有效,關鍵還在於提交的其他相關證據能不能與合同相互印證,被告是否認可等。
4、正常情況下,房屋買賣合同都是一式兩份的。如果對方否認合同,可以要求法院責令對方出示自己保存的那一份合同。
5、《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6、《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 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副本、節錄本。
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四條 人民法院應當組織當事人圍繞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以及與待證事實的關聯性進行質證,並針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進行說明和辯論。
能夠反映案件真實情況、與待證事實相關聯、來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規定的證據,應當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一十二條 書證在對方當事人控制之下的,承擔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責令對方當事人提交。
申請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對方當事人提交,因提交書證所產生的費用,由申請人負擔。對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交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申請人所主張的書證內容為真實。
9、《合同法》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③ 微信聊天記錄能作為法律證據嗎
2020年5月1日起,我國一批新規將正式實施,其中包括微博微信手機聊天記錄可作法律證據進行民事訴訟,因此重要的微信聊天記錄一定要養成備份的習慣,那已經誤刪的微信聊天記錄又該如何恢復呢?下面為你分享幾招,快來學習下吧!
情況一:有備份的基本上,直接從備份數據中恢復
現在電腦版微信也是我們常用的一項工具,裡面有個「備份與恢復」的功能可以幫助我們備份與恢復誤刪的微信聊天記錄,只要我們事先藉助此功能備份過微信聊天記錄即可使用其恢復。
我們只需在電腦上登錄微信,再依次點擊左下角的【更多】-【備份與恢復】-【恢復聊天記錄至手機】,勾選需要恢復的好友後點擊「確定」,再回到手機確認,等待數據傳輸完成即可。
情況二:無備份數據,使用微信聊天記錄恢復器
如果事先沒有做過任何備份操作,建議大家就不要盲目嘗試恢復操作了,以免造成數據的二次傷害,反而得不償失,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藉助專業的數據恢復軟體,比較好用的要數以下幾款:
蘋果恢復大師是一款專業的蘋果數據恢復軟體,可以恢復微信聊天記錄、照片、簡訊等17項常用數據,提供三種恢復模式,因此事先沒有備份過數據,也不影響使用。
我們只需在蘋果恢復大師官網下載軟體,或在網路搜索「蘋果恢復大師」後點擊帶有藍色「官網」認證圖標的鏈接,以確保下載到的是正版軟體。運行後沒有備份數據的情況,默認選擇「通過設備掃描恢復」模式進入下一步,然後點擊「微信聊天記錄」圖標並等待軟體掃描。
掃描完成後橙色字體顯示的就是已刪除的微信聊天記錄了,勾選需要的數據,再點擊右下角的「恢復到電腦」即可。
二.果師兄App
如果你動手能力不強,或者完全是個電腦小白,也可以直接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進行恢復。果師兄APP可以找回誤刪除數據,包括通訊錄、備忘錄、微信、照片視頻等數據。
1、蘋果用戶可以直接在APP store搜索果師兄
2、下載安裝後選擇裡面的【微信】預約下單,工程師接單後開始服務,我們添加果師兄APP訂單詳情頁的工程師QQ後,工程師將會利用雲端檢測工具、設備掃描等多種方式恢復手機數據,幫助我們找回丟失的數據~
三.卓師兄
下面這個方法適用於安卓微信數據丟失的情況,不管你是手殘黨誤刪了好友聊天對話框、或者清理微信時誤刪微信聊天記錄,那就試試下面的方法吧!
微信聊天記錄怎麼恢復?以上幾個恢復微信聊天記錄的方法大家都掌握了嗎?其實防止數據丟失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備份,因此小夥伴們在日常使用手機的過程中,記得備份好重要的數據喲!
④ 上班已經半年多,未簽勞動合同怎麼辦
發生勞動爭議,大家都想到去勞動局投訴舉報或是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但是這個的前提是,你和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很多沒有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開始犯愁了,這下該怎麼辦?
勞動者要證明與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在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勞動者要想證明存在勞動關系可以採用下面幾個證據: 1、應聘登記表、入職登記表、錄用通知書、面試通知簡訊等; 2、工作服、出入證、廠牌、工作證、技術認定證書、專業證書年檢記錄等能夠證明職務身份的證件; 3、工資單、工資收入證明(需會計人員簽名)、社會保險記錄單、企業年金單、住房公積金單或其他工資發放記錄等,(工資發放為現金可忽略); 4、打卡記錄、考勤記錄、加班通知等;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除非該同事已經離職,否則該條不太有可操作性); 6、發表有自己作品的公司內部刊物、或者公司網站有關自己事跡的報道; 7、工作記錄單、本人代表公司簽訂的采購合同、銷售合同,客戶業務記錄等; 8、由公司簽字的崗位職責說明書、薪資確認書、調崗通知書、解除通知等; 9、公司或者公司工會發出的本人是當事人的榮譽證書、獎狀、懲罰通知單、工會會員證; 10、工作中來往郵件、QQ聊天記錄、微信記錄、工作安排簡訊記錄等; 11、與公司領導談話、工作情況的錄音、錄像; 12、財務借款單、報銷憑證等; 13、因交通事故引發的工傷,交警部門調查詢問的筆錄; 14、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登記、詢問調查筆錄等。 15、信用卡賬單郵寄地址為單位。
認定了勞動關系,那咱們就來算算沒簽勞動合同的賬!
沒簽勞動合同,可主張2倍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⑤ 我國對城鎮居民購買農村宅基地房屋有哪些法律規定
提供一案例,原則上是不同意城鎮居民購農村宅基地房屋的。但歷史原因有可能承認。
城市居民所買農村宅基地合同是否有效力?
來源:易明律師發表時間:2012年08月30日瀏覽:12301 次
借貸糾紛其他民商拆遷安置農村承包合同糾紛抵押擔保
馬立民訴陳寶印房屋買賣合同案
(農村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問題)
(一)首部
1.判決書字型大小
一審判決書: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2007)海民初字第10198號。
二審判決書: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7)一中民終字第9544號。
2.案由: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3.訴訟雙方
被告(上訴人):馬立民。
委託代理人:宋向傑,北京市海淀區海淀街道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被上訴人):陳寶印。
委託代理人:陳亞男,無業。
4.審級:二審。
5.審判機關和審判組織
一審法院: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
獨任審判人員:審判員:代理審判員:金川。
二審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合議庭組成人員:審判長:王愛紅;代理審判員:李曉龍、萬麗麗。
6.審結時間
一審審結時間:2007年6月8日。
二審審結時間:2007年9月11日。
(二)一審情況
1.一審訴辯主張
(1)原告訴稱
我於1989年3月31日將訴爭房屋以22 000元的價格賣予城市居民馬立民。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農村宅基地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違反了國家法律規定。現起訴要求:1)確認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2)馬立民騰退北京市海淀區海淀鄉肖家河河北新營13號南院內北房5間、西房1間、西門道房1間、東房2間、南房1問、海棠樹1棵及院落;3)本案訴訟費由馬立民負擔。
(2)被告辯稱
我與陳寶印在1989年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均為居民身份,合同約定只涉及地上物的買賣與宅基地的權屬無關,雙方的協議是真實意思的表示,進行了買賣保證申請、經過審批、繳納相關契稅、取得房屋產權證明,因此房屋買賣合同有效,並且買賣合同無效和騰退房屋不應屬於同一訴訟,請求法庭駁回陳寶印的訴訟請求。
2.一審事實和證據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經公開審理查明:1989年3月31日,陳寶印與馬立民簽署了買賣房屋合同,陳寶印將自家北京市海淀區海淀鄉肖家河河北新營13號南院內北房3間賣與城市居民馬立民,價款21 000元。合同簽署後,陳寶印另收取馬立民1 000元,為其在北京市海淀區海淀鄉肖家河河北新營13號南院建西房2間(含門道1間)。庭審中,雙方均認可實際買賣房屋標的物為北房3間及西房2間(含門道1間)。雙方買賣行為發生後,馬立民向有關部門交納了相應契稅,肖家河村民委員會於1994年11月30日、海淀鄉人民政府於1994年12月5日對買賣房屋進行了審批,馬立民於1996年6月10日取得北京市房地產管理局頒發的房產所有證。
馬立民自購買房屋後,在北京市海淀區海淀鄉肖家河河北新營13號南院居住至今並加蓋房屋、種植樹木。經現場勘驗,現該院內共有北房5間、西房1間、西門道房1間、東房2間、南房1間、海棠樹1棵。庭審中,經本院對買賣合同效力進行明示,馬立民堅持雙方房屋買賣協議有效,放棄對院內房產及樹木進行價格鑒定。
上述事實有下列證據證明:雙方當事人陳述、買賣房屋合同、契稅票據、海淀鄉社員買賣房屋審批表、北京市房產所有證、現場勘驗筆錄、現場照片。
3.一審判案理由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農村的土地除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陳寶印與馬立民簽訂買賣房屋合同,因該院宅基地屬當地農村集體所有,馬立民屬城鎮居民購買農村房屋,此地上房屋之買賣必然涉及土地使用權人之變化,故雙方買賣北京市海淀區海淀鄉肖家河河北新營13號南院房屋之行為因違反法律法規應屬無效。
對於無效合同之處理,雙方承擔相互返還之責任。馬立民理應騰退訴爭房屋及院落,同時陳寶印應返還馬立民購房款22 000元。因馬立民堅持雙方房屋買賣協議有效,且未提出反訴,房屋買賣協議無效給馬立民造成的損失,馬立民可以另行主張賠償。
就馬立民所持確認買賣合同無效和騰退房屋不應屬於同一訴訟之抗辯,因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之後果即為一方騰退房屋、一方返還購房款,故此抗辯於法無據,不予支持。另馬立民主張房屋買賣後履行審批手續、繳納了相關契稅並依法取得房屋產權證明,認為雙方買賣房屋行為有效,因上述行為系基於雙方買賣房屋行為之後而產生,故不能作為前行為即買賣房屋行為合法性之依據。
4.一審定案結論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第五十八條,作出如下判決:
(1)陳寶印與馬立民於1989年3月31日簽訂的買賣房屋合同無效。
(2)馬立民於本判決生效後1個月內騰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海淀鄉肖家河河北新營13號南院內北房5間、西房1間、西門道房1間、東房2間、南房1間、海棠樹1棵及院落,交付陳寶印。
(3)陳寶印於本判決生效後10日內返還馬立民購房款22 000元。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年)第二百三十二條之規定,加倍給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元,由馬立民負擔。
(三)二審訴辯主張
1.上訴人訴稱
(1)房屋買賣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該買賣行為已經過海淀鄉政府的批准並辦理了房屋產權證明,故房屋買賣合同應屬有效;(2)陳寶印在原審要求確認合同無效及騰房的訴訟請求屬於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原審法院不應合並審理;(3)馬立民在該房屋內長期居住,並已將戶口遷入,在本市沒有其他住房。故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依法駁回陳寶印的訴訟請求。
2.被上訴人辯稱
本案房屋買賣合同因違反法律規定而無效,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正確,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
(四)二審事實和證據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經公開審理查明,原審判決對事實的認定正確,二審法院予以確認。二審中另查明,馬立民已於2005年3月27日將戶口遷入本案訴爭房屋。
二審法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採用證據與一審一致;對二審另外查明的事實有下列證據證明:雙方當事人陳述及戶籍登記卡。
(五)二審判案理由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系因城市居民購買農村房屋所引發的糾紛。按照我國法律規定,農村宅基地的所有權屬於農民集體所有,所以宅基地使用權人在對宅基地行使收益和處分權利時,應當受到嚴格的限制。在此前提下,城市居民購買農村房屋的行為一般應當認定為無效。但在處理具體案件時應當結合個案不同的實際情況綜合加以判斷。
本案中,馬立民作為城市居民,其與陳寶印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已經過海淀鄉政府的批准。此後,馬立民取得了該房屋的產權證書並於2005年將戶口遷入。根據上述事實可以看出,在十幾年的時間中,馬立民在訴爭房屋實際居住已對該房屋形成了穩定的佔有關系。鑒於此,在綜合本案當時的歷史背景及有利於維護現有的房屋佔有關系角度考慮,應當確認馬立民與陳寶印簽訂的買賣合同有效較為適宜。原審法院確認本案買賣合同無效,雖符合此類案件的一般性處理原則,但於本案不利於維護雙方既定的權利、義務關系,故應當予以糾正。另外,陳寶印簽訂買賣合同並實際履行後,在目前房地產市場價格普遍上漲的情況下,其又以轉讓農村宅基地違反法律規定為由,要求確認買賣合同無效,其行為亦與民法倡導的誠實信用原則相悖。據此本院對陳寶印要求確認買賣合同無效並要求馬立民騰退房屋的訴訟請求均不予支持。
(六)二審定案結論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作出如下判決:
1.撤銷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2007)海民初字第10198號民事判決;
2.駁回陳寶印的訴訟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陳寶印負擔(已交納);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陳寶印負擔(本判決生效後7日內交納)。
(七)解說
本案是一起城市居民購買農村房屋所引發的糾紛,本案的爭議焦點在於農村私有房屋買賣合同效力的認定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農村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外出的農村人口數量加大,同時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選擇到城市的近郊地區購買房屋居住,在房屋價格不斷上漲的背景下,農民私有房屋買賣合同引起的糾紛近幾年不斷增加,呈現出典型化、復雜化的趨勢,但對於這類合同效力的認定一直存在爭議,已經成為當前民事審判實踐中亟待解決的疑難問題。
由於我國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村民作為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只擁有宅基地使用權,並且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是農民的重要財產權利,農民一旦失去住房及其宅基地,將會喪失基本生存條件,因此目前國家的法律和相關政策對於宅基地進入市場進行交易流通採取了原則禁止的態度。由於房屋和土地有著天然的關聯性,並且在我國仍然採取的是「房地合一」的原則,因而農村私有房屋的買賣不單純是房屋所有權的轉移,同時還涉及房屋所佔土地的宅基地使用權的轉移,上述案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里就產生了農村私有房屋的買賣是否一概應當以違反法律規定為由而認定無效的問題。筆者結合上述案例作如下分析。
1.本案房屋合同認定有效的正當理由
目前,在北京市農村私有房屋買賣中,買房人名義上是買房,實際上是買地,這與我國嚴格限制宅基地流轉的政策是相違背的;宅基地使用權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的權利,與特定的身份相聯系,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農村私有房屋買賣如果放開將會導致宅基地使用權的非法流轉;宅基地的流轉必然帶來宅基地需求的加大,造成住宅用地向耕地擴張,這顯然與我國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是相違背的。因此,對於城市居民購買農村宅基地上的私有房屋,現階段我國的法律法規及政策還都是採取的禁止性原則,在審判實踐中對於農村私有房屋買賣合同在一般情況下認定為無效。
但是,司法實踐中的個案情況是非常復雜的,這種「合同無效」的處理原則也不能不分具體案情地一概適用,因此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早在2004年12月針對此問題專門組織了研討會,會議中達成共識並形成了「會議紀要」:農村私有房屋買賣合同以認定無效為原則,以認定有效為例外;從買賣雙方的主體身份來看,如雙方都是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經過了宅基地審批手續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2006年9月14日,北京市法院民事審判實務疑難問題研討會召開,這次會議認為:農村私有房屋買賣應當認定無效,2004年「會議紀要」中所確立的原則是恰當的,仍應堅持,但是在以無效為原則之外要考慮個案的不同情況,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依法確認合同的效力,例如買賣雙方都是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或者訴訟時買受人已將戶口遷入所購房屋所在地的集體經濟組織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對於1999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修訂之前,將房屋轉讓給回鄉落戶的幹部、職工、退伍軍人以及華僑、港澳台同胞的,亦可以認定轉讓合同有效。根據以上兩個會議紀要的精神,結合本案的具體情況,在二審審理中合議庭經過研究一致認為本案應當作為無效原則的例外情況予以處理。
本案中認定雙方當事人之間的買賣合同有效主要有以下幾點理由:
(1)目前我國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尚沒有禁止農村私有房屋買賣以及農村私有房屋買賣合同應認定無效的明確規定。
我國目前的立法狀況是,只有《物權法》、《土地管理法》、《擔保法》針對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作了規定,但這些規定並未涉及農村私有房屋的買賣問題。另外還有一些國家政策方面的規定,主要就是國務院辦公廳1999年5月6日發布的《關於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第二條第二款規定:「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2004年12月24日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中再次強調:「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這兩個國務院文件,不屬於法律或者行政法規,不能作為認定合同無效的法律依據。
(2)根據交易當時的歷史背景。
雙方當事人的買賣合同簽訂於1989年3月31日,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1988年12月29日才作出《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這是《土地管理法》自1986年6月25日頒布以後的第一次修正。在這次修正中才增加了關於土地使用權轉讓的規定,此前沒有關於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明確規定;在1989年時,國家對農村房屋的買賣沒有相關的政策性規定。可以說,在雙方當事人進行交易時,國家對於農村私有房屋買賣,無論是立法層面還是政策層面還是一片空白。
(3)房屋買賣的行為已經過政府的審批,並且買受人已經取得了房屋所有權證,目前買受人的戶口已經遷入該房屋所在地。
本案中,雙方買賣行為發生後,買受人向有關部門交納了相關契稅,肖家河村民委員會於1994年11月30日、海淀鄉人民政府於1994年12月5日分別對房屋買賣交易進行了審批,買受人於1996年6月10日取得了北京市房地產管理局頒發的房產證。這一系列的行為均表明國家的行政部門已經認可並批准了雙方之間的房屋買賣行為,且這些均發生在1999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修訂之前。因此根據北京市法院的兩個會議紀要的精神,在本案中應當認定買賣合同有效。
另外,買受人的戶口於2005年3月27日已經遷入訴爭房屋,這是本案二審中新查明的事實,根據上述會議紀要更應當傾向於認定合同有效。
2.房屋居住人對房屋長期、穩定的佔有、使用狀態也是應當受到保護的重要價值利益
類似房屋、土地這類重大財產的權屬關系穩定,對於公民生活秩序有著重大的意義。保護買受人對房屋穩定、長期的佔有狀態,保證買受人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也是審判實踐中法官應當予以重點考慮的價值取向。在本案中,買受人購買訴爭房屋並非為了投資營利,而是為了居有定所,且已經在訴爭房屋連續穩定生活了十幾年,全家人在本市沒有他處住房,因此訴爭房屋是買受人一家的安身立命之所。一旦買賣合同無效,買受人將負有騰退房屋的義務,這無疑將給買受人一家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本案二審審理中法院從保護買受人生活穩定的角度考慮,認定了買賣合同有效。
3.「當事人不得因自己的錯誤行為而獲利」,對出賣人事後主張合同無效應當予以必要的限制
如果說農村私有房屋買賣在合法性上存在瑕疵,那麼合同違法的責任方面,出賣人負有主要責任,而買受人負有次要責任。一旦買賣合同被認定為無效,雙方就應返還因合同而取得的財產。而在當前土地升值、房價上漲、拆遷補償的背景之下,出賣人按照原來的交易價格返還很少的價款,將獲得巨大的土地、房屋增值利益,那麼出賣人在負有主要過錯責任的同時卻可以享受到巨大利益,這無疑是自相矛盾的,這樣的審判結果將會導致買受人蒙受巨大的損失。因此,為了維護買受人的善意信賴,也為了貫徹「禁反言」和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認定買賣合同有效將會對出賣人在看到房價上漲後反悔要求確認買賣合同無效的投機行為,給予必要的限制。
⑥ 公證處公證,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是的,具有法律效力,一切公證行為都產生證據上的效力。
具體分析如下:
1、證據效力。
證據效力,是指公證書是一種可靠的證據,具有證明公證對象真實、合法的證明力,可直接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明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七條規定:
人民法院就數個證據對同一事實的證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則認定:
(一)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依職權製作的公文書證的證明力一般大於其他書證;
(二)物證、檔案、鑒定結論、勘驗筆錄或者經過公證、登記的書證,其證明力一般大於其他書證、視聽資料和證人證言;
(三)原始證據的證明力一般大於傳來證據;
(四)直接證據的證明力一般大於間接證據;
(五)證人提供的對與其有親屬或者其他密切關系的當事人有利的證言,其證明力一般小於其他證人證言。
法律之所以作出這樣的規定,是因為公證機關是國家的司法證明機關。公證員在公證過程中,要依法對公證對象進行認真全面的調查、核實,之後出具的公證書具有無可爭議的法律證明力,可以直接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供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民直接使用,是一種調整經濟、民事法律關系的可靠法律憑證。
2、強制執行效力。
強制執行效力,是指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在債務人不履行義務時,債權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不必再經過訴訟程序。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八條規定:「對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公證債權文書有錯誤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並將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和公證機關。」
公證的這種強制執行效力,不僅有利於迅速解決債務人不履行義務的難題,還可以避免因訴訟、仲裁帶來的時間上的浪費和人力、物力的損耗。
3、法律行為成立的要件效力。
公證的法律行為成立要件效力,是指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國際慣例以及當事人的約定,特定的法律行為只有經過公證證明才能成立並產生法律效力。反之,則不具有法律效力。
如我國《收養法》第15條第4款規定:「收養關系當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辦理收養公證的,應當辦理收養公證。」
第21條規定:「外國人依照本法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收養關系當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辦理收養公證的,應當到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認定的具有辦理涉外公證資格的公證機構辦理收養公證。」
除法律規定外,根據國際慣例或當事人約定必須採用公證形式的,當事人要使其行為受到法律保護,也必須辦理公證。如經濟合同的當事人約定該合同經公證後生效,則這份合同不經公證機關公證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6)勘驗合同法擴展閱讀:
公證書效力分三種:
(1)證據上的效力。一切公證書都有法律上的證據效力。因為公證是對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文書或事實的真實性與合法性予以確認證明,一旦糾紛發生,公證書就成為特殊的書證,證明力較強。
人民法院對經過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應當確認其效力。
在審判人員認為沒有疑義的情況下,即可將公證書作為證明事實的證據。
(2)執行上的效力。我國公證暫行條例規定,對於追償一定數額的金錢或物品的債權文書,經審查該項債權的權利與義務關系明確,當事人雙方對債權本身無爭議,債務人應履行、能履行而不履行時,公證機關可以給予有強制執行效力的證明。
這種證明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債權人可據此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執行。
(3)法律上的效力。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必須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是該項法律行為生效的條件之一,如沒有履行公證,該項法律行為則沒有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