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著者

合同法著者

發布時間: 2022-07-03 16:33:36

Ⅰ 簡述文獻常用分類法有哪幾種

文獻檢索途徑包括以下幾種:

一、著者途徑 許多檢索系統備有著者索引、機構(機構著者或著者所在機構)索引,專利文獻檢索系統有專利權人索引,利用這些索引從著者、編者、譯者、專利權人的姓名或機關團體名稱字順進行檢索的途徑統稱為著者途徑。

二、題名包括書名、刊名、篇名等途徑。 一些檢索系統中提供按題名字順檢索的途徑,如書名目錄和刊名目錄。

三、分類途徑 按學科分類體系來檢索文獻。這一途徑是以知識體系為中心分類排檢的,因此,比較能體現學科系統性,反映學科與事物的隸屬、派生與平行的關系,便於我們從學科所屬范圍來查找文獻資料,並且可以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從分類途經檢索文獻資料,主要是利用分類目錄和分類索引。

四、主題途徑 通過反映文獻資料內容的主題詞來檢索文獻。由於主題法能集中反映一個主題的各方面文獻資料,因而便於讀者對某一問題、某一事物和對象作全面系統的專題性研究。我們通過主題目錄或索引,即可查到同一主題的各方面文獻資料。

五、引文途徑 文獻所附參考文獻或引用文獻,是文獻的外表特徵之一。利用這種引文而編制的索引系統,稱為引文索引系統,它提供從被引論文去檢索引用論文的一種途徑,稱為引文途徑。

六、序號途徑 有些文獻有特定的序號,如專利號、報告號、合同號、標准號、國際標准書號和刊號等。文獻序號對於識別一定的文獻,具有明確、簡短、唯一性特點。依此編成的各種序號索引可以提供按序號自身順序檢索文獻信息的途徑。

七、代碼途徑 利用事物的某種代碼編成的索引,如分子式索引、環系索引等,可以從特定代碼順序進行檢索。

八、專門項目途徑 從文獻信息所包含的或有關的名詞術語、地名、人名、機構名、商品名、生物屬名、年代等的特定順序進行檢索,可以解決某些特別的問題。

Ⅱ 文獻檢索中特徵詞指什麼

文獻檢索中特徵詞指漢語中能夠反映某個方言區詞彙特徵,在該方言區內部具有高度一致性,對其他方言具有排他性,可作為方言區分和鑒別標準的詞語。

廣義的檢索包括信息的存儲和檢索兩個過程,信息存儲是將大量無序的信息集中起來,根據信息源的外表特徵和內容特徵。

經過整理、分類、濃縮、標引等處理,使其系統化、有序化,並按一定的技術要求建成一個具有檢索功能的資料庫或檢索系統,供人們檢索和利用。而檢索是指運用編制好的檢索工具或檢索系統,查找出滿足用戶要求的特定信息。



文獻檢索的途徑:

1、著者途徑:許多檢索系統備有著者索引、機構(機構著者或著者所在機構)索引,專利文獻檢索系統有專利權人索引,利用這些索引從著者、編者、譯者、專利權人的姓名或機關團體名稱字順進行檢索的途徑統稱為著者途徑。

2、題名途徑:一些檢索系統中提供按題名字順檢索的途徑,如書名目錄和刊名目錄。

3、分類途徑:按學科分類體系來檢索文獻。這一途徑是以知識體系為中心分類排檢的,因此,比較能體現學科系統性,反映學科與事物的隸屬、派生與平行的關系,便於我們從學科所屬范圍來查找文獻資料,並且可以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從分類途經檢索文獻資料,主要是利用分類目錄和分類索引。

Ⅲ 自考的法律專科都有那幾科

各省不抄同,大體是:
馬克思襲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0005)

毛澤東思想概論(0004)

英語(二)(0015)

日語(二)(0016)

俄語(二)(0017)

國際私法(0249)

婚姻家庭法(一)(0855)

行政法學(0261)

法律文書寫作(0262)

環境法與資源保護法(0228)

知識產權法(0226)

勞動法(0167)

國際經濟法概論(0246)

合同法(0230)

司法(0227)

中國法律思想史(0264)

西方法律思想史(0265)

外國法制史(0263)

保險法(0258)

公證與律師制度(0259)

票據法(0257)

金融法(一)(0256)

稅法(0233)

房地產法(0169)

畢業論文及答辯(6999)

Ⅳ 高分求法律方面咨詢----網路上轉載他人文章及照片是否違法(在線等待滿意立即給分)

如果侵犯到別人隱私就不行,法律條文要等一會
第一條:根據《圖書、期刊版權保護試行條例》(以下簡稱《試行條例》)第二十三條,特製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一)「版權」即著作權,指作者根據《試行條例》或國家其他法律、條例、規章,對其作品享有的《試行條例》第五條所列的各項專有權利。
(二)「國家出版單位」指國家最高出版行政機關批准並發給統一編號的出版單位。
(三)「圖書」指國家出版單位正式出版並標有統一書號的圖書。
(四)「期刊」指國家最高出版行政機關,國家科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主管部門批准,在期刊主辦單位所在地的省級出版管理機構登記並領取登記證的期刊。
(五)《試行條例》僅適用於本條(三)和(四)兩款所規定的圖書和期刊。對於未以上述圖書、期刊形式出版的作品,如未發表的原稿,內部使用的講義、未定稿、徵求意見稿,內部刊物,報紙上發表的作品,公開表演、廣播、展覽的作品,錄音、錄像、幻燈片、電影片、電視片等音像作品或電影作品或電影作品,雕塑、雕刻、版畫作品,服裝設計、舞台設計、裝璜設計、建築設計等設計作品,實用工藝美術作品,與地理、地形或建築藝術有關的立體作品等,國家出版單位或其他單位和個人應尊重其作者依其他法律、條例或國務院有關部委及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制定的規章獲得的版權。
(六)法律、條例、規章、決議、通知、報告、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標准地圖、統計圖表、統計數字等作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或有關部委公布的,由國務院或有關部委指定的新聞、出版單位出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政府公布的,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指定的新聞、出版單位出版。上述出版單位對此類作品享有專有出版權,但作者不享有《版權條例》第五條規定的版權。

第三條:(一)《試行條例》第三條所列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應是有創造性的作品。沒有創造性的或已經屬於人類共同財富的作品,如簡單的標語、口號、表冊、表格、日歷、各種科學定律、公式、已公開的數據、超過版權保護期的作品等,《試行條例》不予保護。
(二)「著作」包括編著;
「樂譜」包括帶詞和不帶詞的音樂作品;
「舞譜」包括將舞蹈動作以文字、圖像和其他符號記錄下來的書面作品。

第四條:(一)「直接創作作品」指通過自己的獨立構思,運用自己的技巧與方法直接創作反映自己個性與特點的作品。僅對作品的創作提供咨詢意見,或提供資料,或審讀、校訂稿件,或提供其他服務的人,不能稱為作者。但審讀、校閱稿件的人,有權作為審校者署名,並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在作品發表後取得報酬。
(二)作者是作品的第一版權所有者;作者的合法繼承人可以根據國家有關繼承的法律在作者去世之後成為版權所有者;出版單位或其他單位和個人可以根據版權轉讓合同在其合同有效期內成為作品的版權所有者。
(三)「作者的合法繼承人」指根據國家有關繼承的法律繼承作者合法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的人。

第五條:(一)「化名」指作者本人的化名。以化名發表作品的作者,應將其本名通知圖書出版單位或期刊編輯部。
(二)「保護作品的完整性」指未經作者同意不得修改作品的內容和作者的觀點,但不包括對作品中事實、引文和語法錯誤的更正,對文字的潤色以及其他編輯業務方面的技術性處理。
(三)作者因觀點改變或其他正當理由登報聲明收回已經發表的作品,應適當賠償出版或發行單位的損失。如在作品出版之日起的第一年作此聲明,作者應將其所得稿酬的80%退還出版或發行單位;第二年作此聲明退還50%,第三年直至合同期滿前作此聲明退還30%。
合作作者聲明收回已經發表的作品,必須由全體合作作者共同簽名發表書面聲明。合作作者如不能就聲明收回作品達成協議,則要求聲明收回作品的合作作者,可不在作品上繼續署名,但有權分享因使用作品所得的報酬。
(四)「通過合法途徑,以出版、復制、播放、表演、展覽、攝制影片、翻譯或改編等形式使用作品」,指在國家法律、條例、規章允許的范圍內,作者自己或授權有權進行出版、復制、播放、表演、展覽、攝制影片、翻譯或改編活動的單位或個人以上述一種或數種形式使用其作品。
(五)「改編」指將已經發表的作品由一種類型改變成另一種類型(如將小說等非戲劇、電影作品變成戲劇、電影作品,或者相反;或將戲劇作品變成電影作品,或者相反;或將小說、劇本等變成連環畫等),或不改變作品類型而將一部作品變成適合特定對象需要的作品(如將科學專著改變成科普讀物)。

第六條:「受保護的作品」指版權受《試行條例》或其他法律、條例或國務院有關部委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制定的規章保護的作品。

第七條:用集體名義發表作品,應由該集體派出作者代表與出版單位商談出版事宜,簽訂出版合同。

第八條:(一)詞典、期刊、年鑒、網路全書、會議文集、教材等編輯作品,作為一個整體,版權歸編輯者所有。如該編輯者是出版單位的組成部分,或出版單位為出版此類作品而專門設立的臨時機構,則此類編輯作品,作為一個整體,版權歸出版單位所有。
(二)由出版單位組織、提供資金、資料等創作條件,並派編輯指導或直接參加創作而完成的集體作品,如詞典、教材、叢書、大型攝影畫冊等,作為一個整體,其版權歸出版單位所有。但集體作品中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除出版權根據協議轉讓給出版單位外,其他各種權利歸作者保留。
(三)詞典、網路全書、教材等編輯作品出版之前或出版後一年之內,未經編輯者同意,撰稿者不得將所撰稿件另行出版。
編輯者組織修訂再版詞典、網路全書、教材等編輯作品,可以更換撰稿者,但不得侵犯原撰稿者的版權。
(四)期刊對在本刊上首次出版的作品享有一年的專有出版權。自作品首次出版之日起一年之內,未經期刊同意,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摘編、選編、改編的形式轉載,但《試行條例》和本細則另有規定者除外。如期刊與作者之間沒有相反的協議,一年之後此項專有出版權回歸作者。

第九條:(一)作品首次出版一年之後,作者或其他版權所有者自己未進行翻譯或改編,也未授權他人翻譯或改編,為了宣傳教育或科學研究之目的,經省級出版管理機構或文化部出版事業管理局批准,國家出版單位可以出版譯本或改編本,但須按規定向作者或其他版權所有者支付報酬。
(二)所有專門以文摘或選編形式轉載已經發表的作品的期刊,稱為選刊。此類選刊應與為其提供作品供轉載的期刊或出版單位訂立合同(國家特許屬於資料匯集者除外),合同中應明確規定轉載的條件和支付報酬的辦法。期刊或出版單位如允許選刊轉載他們已經出版作品,應將其所得報酬的三分之二付給作者。

第十條:民間文學藝術和其他民間傳統作品發表時,整理者應在前言或後記中說明主要素材(包括口頭材料和書面材料)提供者,並向其支付報酬,支付總額為整理者所得報酬的30%-40%。

第十一條:(一)作者去世之後,在下列情況下,《試行條例》第五條(一)、(二)、(三)、(四)項規定的權利由文化部出版事業管理局保護其不受侵犯:
(1)作者無合法繼承人;
(2)作品的版權已收歸國有。
(二)版權歸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其他集體所有的作品,如果上述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或集體解散,《試行條例》第五條(五)、(六)項規定的權利歸出版者享有;如出版者亦解散,版權收歸國有;如上述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集體被合並,則歸合並後的單位或集體所有,但版權所有者應將合並情況通知出版者。

第十二條:作者生前未曾發表過的作品,如果作者沒有遺囑說明不願意發表,作者的合法繼承人有權發表。如作品(原作)由非合法繼承人保存,應經作者合法繼承人同意方可發表;如作者無合法繼承人,或合法繼承人無法確定,或合法繼承人無理拒絕發表,經省級出版管理機構或文化部出版事業管理局批准,作品亦可發表。合法繼承人要求發表作品,保存人不得拒絕。在作者的合法繼承人和作品(原作)的保存人共同享有《試行條例》第五條(五)、(六)項規定的權利的情況下,應由作品(原作)的保存人和作者的合法繼承人共同與作品的出版者簽訂合同,所得報酬平分。如作品(原作)保存者不經作者的合法繼承人同意擅自發表作者的作品,上述權利全部回歸作者的合法繼承人。

第十三條:(一)作者向期刊或出版單位投稿,或與出版單位簽訂約稿合同,不得一稿多投。因一稿多投給期刊或出版單位帶來的損失,作者應予以適當賠償。
(二)作者或其他版權所有者向國內出版單位轉讓作品的出版權,應是專有出版權(即原本、修訂本、摘編本、選編本出版權和轉載權)。轉讓出版權的合同有效期一般不應少於十年。作品的改編權、翻譯權、表演權、錄音錄像權、播放權、攝制影片權是否轉讓給出版單位,由雙方自行協商。
(三)作者或其他版權所有者向期刊或出版單位轉讓作品的出版權,不得視為畫稿、手稿、照片等作品原稿(打字稿、手稿抄件或影印件除外)財產權的轉讓。作品出版後,原稿是否退還作者,由雙方協商,並在出版合同中明確規定。期刊如不退稿(不論是否採用),應在本刊每期的封底或內封頁顯著位置刊登聲明。
(四)出版單位在《試行條例》生效之前已經接受的作品,指出版單位在《試行條例》生效之前審讀完畢,已通知作者同意出版,並列入出版計劃的稿件。
除上述稿件和《試行條例》生效之前已經出版的作品外,作者在一九八○年一月一日至《試行條例》生效之前主動投給出版單位的稿件,出版單位應在《試行條例》生效後一年之內決定是否採用,如不採用,立即退稿;如擬採用,應補簽合同。如既不退稿,又不補簽合同,《試行條例》生效一年之後,作者可要求出版單位限期歸還原稿並按資料費賠償損失。
出版單位在《試行條例》生效之前主動向作者約的稿件,如尚未收到或尚未審讀完畢,但已列入出版計劃,應補簽合同。
作者在《試行條例》生效之後主動投給出版單位的稿件,出版單位應在三十天內通知作者已收到稿件,並在六個月內決定是否考慮採用,如不採用,六個月之內退稿;如擬採用,應簽訂約稿合同或出版合同。如既不退稿,又不簽訂合同,六個月之後,作者可要求出版單位限期退還原稿並按資料費賠償損失。上述三十天或六個月期限,從出版單位收到稿件之日起計算。
(五)大型期刊或學術性期刊收到稿件後,三十天內如不能決定是否採用,應通知作者已收到稿件,並延至三個月內通知作者是否採用。如過三個月不通知作者,作者可要求限期退還稿件另行處理;如超過六個月不退還稿件,又不採用,作者還可要求按資料費賠償損失,但已刊登聲明不退稿件者除外。計算上述三十天、三個月或六個月期限,應從期刊編輯部收到稿件之日起計算。
(六)、出版單位對其出版的圖書,除在出版合同有效期內享有作者根據合同轉讓的專有出版權和其他權利外,在圖書版權有效期內對圖書的裝幀設計和版式設計享有版權。其他單位如翻印,應徵求原出版單位的同意、註明原出版單位名稱和原出版日期並支付報酬。出版合同有效期滿,作者如收回出版權,將作品轉移到另一出版單位出版,不得損害原出版單位對圖書的裝幀設計和版式設計享有的版權。
(七)作者以不署名方式發表的作品,其版權歸出版者所有,如在首次出版三十年之內披露其真實姓名,版權回歸作者。
《試行條例》生效之前已經發表的未署名作品,如作者或其合法繼承人要求出版單位在再次使用作品時補署作者姓名,並能提供作者身份的可靠證據,出版單位不得拒絕。
(八)作者或其合法繼承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或《試行條例》第十三條之規定,擅自向外國人轉讓或許可外國人使用《試行條例》第五條(五)項的全部部分權利,甚至轉讓或許可外國人使用第五條(一)至(四)項的權利,由作者或其合法繼承人的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

第十四條:版權需收歸國有並延長有效期的作品的范圍,收歸程序以及使用此類作品的付費辦法,文化部將另行規定。

第十五條:(一)「適當引用」指作者在一部作品中引用他人作品的片斷。引用非詩詞類作品不得超過兩千五百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如果多次引用同一部長篇非詩詞類作品,總字數不得超過一萬字;引用詩詞類作品不得超過四十行或全詩的四分之一,但古體詩詞除外。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總量不得超過本人創作作品總量的十分之一,但專題評論文章和古體詩詞除外。
(二)「供本單位內部使用」指供一個機關,一所學校、一個研究所、一個工廠、一家公司等獨立經濟核算單位內部使用,而不是供一個系統內部使用。

第十六條:(一)《試行條例》第十六條所列四種情況下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使用者應事先徵求作者有無修改意見,如在徵求修改意見的通知發出之日起的一個月內,未收到作者修改意見,即可認為作者無修改意見。如在此期限內收到作者修改意見,則應使用作者修改後的作品。
(二)「學校教材、廣播教材和業余教育教材」指下列情況下編寫的教材:
(1)由教育部和國務院其他各部委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機構根據教育部和國務院其他各部委制定的教學大綱組織編寫的學校教材;
(2)由國務院各部委的教育部門為提高本系統職工科學、文化水平組織編寫的在職或業余教育教材;
(3)由廣播電視部或教育部組織編寫的廣播電視教材;
(4)由教育部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機構為掃盲或為農村教育而組織編寫的掃盲課本和各種農村教育教材;
(5)由部隊軍級和軍級以上的政治或軍事訓練部門為部隊政治、文化教育和軍事技術訓練組織編寫的教材。
未經版權所有者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編寫出版上述教材的習題解答。
(三)「報紙」專指以報道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新聞為主的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或政府的機關報,政協和各民主黨派以及工青婦的中央機關報,中國日報,經濟日報,解放軍報和各種軍報,以及向文化部申請並得到批准適用《試行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報紙。此類報紙轉載小說、詩歌、劇本、樂譜、報告文學等文藝作品,仍需徵求版權所有者同意並向其支付報酬。
經國務院有關部委批准,專門承擔對外宣傳任務的外文版期刊按報紙對待,適用《試行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
各種文藝報、市場信息報等專業性報紙按期刊對待,適用第十七條的規定。
(四)在《試行條例》第十六條所列舉的四種情況下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如果以出版物的形式使用,應向原作者贈送樣本;如果以播放形式使用,應向原作者贈送廣播電電視節目單。

第十七條:期刊互相轉載的規定,不適用於專門轉載文藝作品的選刊,此類選刊轉載已經發表的作品,必須按本細則第八條、第九條的有關規定,經版權所有者同意,並向其支付報酬。

第十八條:圖書、期刊出版後三十天內,出版單位應按國家規定向文化部出版局、中國版本圖書館、北京圖書館繳納樣本;地方出版單位還應向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出版管理機構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圖書館繳納樣本。過期未繳,經通知後仍不繳納者,分別由文化部出版事業管理局或省級出版管理機構通報批評,情節嚴重者還應罰款,罰款額為應補繳的樣本書刊定價的五至十倍。

第十九條:如發現《試行條例》第十九條所列侵權行為,作者或其他版權所有者可在侵權行為發生地提請當當省級出版管理機構進行處理;亦可要求侵權人所在單位對侵權人進行批評教育或給予行政處分;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條:(一)「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指侵權作品在版權所有者所在地公開發行之日。在得知或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的兩年內不提請處理的版權糾紛,出版管理機構可不再受理。
(二)《試行條例》生效之前發生的版權糾紛不予受理,指省、自治區、直轄市出版管理機構不予受理。
(三)侵權人如因侵權活動獲得收入,應首先沒收其此項收入,然後視情節輕重決定是否罰款。
(四)如對侵權人處以罰款,罰款的幅度應為:
(1)侵權行為涉及在期刊上發表作品,罰款20-200元;
(2)侵權行為涉及圖書,罰款50-500元。
(五)省級出版管理機構應將所罰之款和沒收侵權人因侵權所得收入在當地銀行設專戶儲存,不得挪用。此類款項如何使用,文化部將另行通知。
(六)省、自治區、直轄市出版管理機構對各起侵權糾紛的處理,應將其處理結果抄送有關的版權所有者、侵權人、侵權人所在單位以及出版侵權作品的單位,並抄報文化部出版事業管理局。

第二十一條:對《試行條例》和本細則的解釋,以及同意個別選刊享受「國家特許」待遇,應以文化部出版事業管理局的書面意見為准。

第二十二條:本細則自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附: 圖書約稿合同

著者(或譯者)姓名:
約稿者:
著作稿(或譯稿)名稱:
(本譯作原著名稱:)
(原著者姓名及國籍:)
(原出版者及出版地點、年份:)
上列著作稿(或譯稿)的著者(或譯者)和約稿者於 年 月 日簽訂本合同,雙方達成協議如下:

第一條 全 稿字數 萬字左右,初定每千字 元。

第二條 對著作稿(或譯稿)的要求:
(由各出版單位自填)

第三條 交稿日期 年 月;著者(或譯者)因故不能按期交稿,在半年前向約稿者提出,雙方根據書稿情況另議交稿日期或中止本合同。

第四條 著者(或譯者)保證不將上述著作稿(或譯稿)投寄其他出版單位或期刊,若違反上述保證給約稿者造成損失,將予以適當賠償。

第五條 (1)約稿者收到稿件後在 天內通知著者(或譯者)已收到稿件,在
月內審讀完畢,通知著者(或譯者)是否採用或退改。否則認為稿件已被接受。
(2)約稿者如對稿件無修改意見,在上述規定的審讀期限內與著者(或譯者)簽訂出版合同。
(3)約稿者如對稿件提出修改意見,著者(或譯者)在雙方議定日期內修改退回。約稿者在 月內審畢。
著者(或譯者)因拒絕修改或在上述日期內無故不退回修改稿,應適當賠償約稿者損失。約稿者並可廢除本合同。
(4)稿件若經修改符合出版要求,約稿者將與著者(或譯者)簽訂出版合同,若經修改仍不符合要求,約稿者可書面通知廢除本本合同並將著作稿(或譯稿)退還著者(或譯者),但將根據約稿情況向著者(或譯者)支付少量約稿費,作為勞動的部分賠償。

第六條 本合同簽訂後。稿件如達到出版水平:(1)由於約稿者的原因不能簽訂出版合同,約稿者向著者(或譯者)支付基本稿酬 %,並將稿件歸還著者(或譯者);(2)由於客觀形勢變化,不能簽訂出版合同,約稿者向著者(或譯者)支付基本稿酬 %,稿件由約稿者保留 年,在此期限內若有第三者(出版社)願出版上述稿件,著者(或譯者)必須通知約稿者並征詢是否願意出版。若約稿者不擬出版,著者(或譯者)有權廢除本合同,收回稿件交第三者出版。超過上述保留期限,約稿者將稿件退還著者(或譯者),本合同失效。

第七條 約稿者收到著作稿(或譯稿)後,若將原稿損壞或丟失,應賠償著者(或譯者)經濟損失 元。

第八條 著作稿(或譯稿)的出版合同簽訂後,本合同即自行失效。

第九條 本合同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為憑。

上列著作稿(或譯稿)的著者(或譯者)和出版者於 年 月 日簽訂本合同,雙方達成協議如下:

第一條 本著作稿(或譯稿)的專用出版權由著者(或譯者)在本合同第十七條規定的有效期間授予出版者。出版者在此有效期間有權將本著作稿(或譯稿)以各種版本形式出版,但未經著者(或譯者)同意不向第三者轉讓出版權。

第二條 本著作稿(或譯稿)系著者(或譯者)本人創作(或翻譯)的原稿,如發現剽竊等侵犯他人版權情況,著者(或譯者)負全部責任,並適當賠償出版者由此受到的經濟損失。

第三條 在本合同有效期間,著者(或譯者)不將本著作稿(或譯稿)的全部或一部分、或將其內容稍加修改以原名稱或更換名稱授予第三者另行出版。著者(或譯者)若違反本規定,將適當賠償出版者經濟損失。出版者並可廢除本合同。

第四條 出版者將按照國家規定的稿酬辦法向著者(或譯者)支付稿酬。基本稿酬定為每千字 元。書稿發排後預付稿酬 元,在見到樣書後30天內結清全部稿酬。

第五條 出版者將在 年 季度出版本著作稿(或譯稿)。如出現出版者本身無法控制的特殊情況需推遲出版日期,出版者應與著者(或譯者)另議出版日期。如更改後的出版日期到期著作稿(或譯稿)因印刷原因仍未出版,出版者照付基本稿酬,全部稿酬在出書後結算付清。

第六條 本合同簽訂後,(1)著作稿(或譯稿)由於出版者的原因不能出版,出版者向著者(或譯者)支付基本稿酬 %,並將稿件歸還著者(或譯者);(2)著作稿(或譯稿)由於客觀形勢變化不能出版,出版者向著者(或譯者)支付基本稿酬 %,並將稿件以退還著者(或譯者),但可保留復制本,上述稿件以後如有可能出版,在本合同有效期間出版者可保留專有出版權,亦可允許第三者使用此項出版權。

第七條 出版者加工著作稿(或譯稿),若改書名、增加插圖、標題、前言後記或對稿件內容作實質性修改,應事先徵得著者(或譯者)同意並在發稿前退著者(或譯者)審定簽字,著者(或譯者)應按雙方議定日期退回原稿。

第八條 本著作稿(或譯稿)的校樣,由出版者負責根據著者(或譯者)審定簽字的原稿校對;著者(或譯者)若看校樣,只在校樣上作個別不影響版面的修改,並在 天內簽字後退還出版者。如校樣不按期退還或因修改過多(不是由於排版錯誤或客觀形勢的變化)而增加排版費用,著者(或譯者)應承擔 %(不超過稿酬總額的30%)。

第九條 本著作(或譯作)首次出版前,出版者車將稿件損壞或丟失,應賠償著者(或譯者)不低於基本稿酬50%的經濟損失。
本著者(或譯作)首次出版後,其原稿按下列辦法之一處理:
(1) 天內退還著者(或譯者);
(2)由出版者保留 年後再退還著者(或譯者)。

第十條 本著作(或譯作)首次出版後,出版者應贈著者(或譯者)樣書 冊。以後每印一次贈送樣書 冊。
出版者同意著者(或譯者)本人在著作(或譯作)初版後 月內按批發折扣購書 冊。

第十一條 本著作(或譯作)首次出版一年之內,出版者可自行重印。一年之後出版者如需重印,應事先通知著者(或譯者)並送校正本;著者(或譯者)收到通知後,應在一個月內將修改意見通知出版者,否則出版者按原版重印。

第十二條 本著作(或譯作)如經出版者所在地區總發行機構證實脫銷,著者(或譯者)有權要求出版者重印,如出版者拒絕重印,或自著者(或譯者)提出要求後 年內不重印,著者(或譯者)有權廢除本合同。但本著作(或譯作)屬控制發行者除外。

第十三條 本著作(或譯作)修訂本的出版日期和付酬辦法等事項,雙方另行協商並補簽協議書作為本合同的附件。

第十四條 如出版者在合同有效期間允許第三者以摘編、選編形式轉載本著作(或譯作),應事先徵得著者(或譯者)同意,將與第三者簽訂的合同及其他有關文件的抄件寄給著者(或譯者),並將從第三者所得報酬的三分之二付給著者(或譯者)。

第十五條 本著者(或譯者)委託出版者在合同有效期間授權第三者使用下列權利,出版者將與第三者簽訂的合同及其他有關文件的抄件寄著者(或譯者)並按下列比例向著者(或譯者)支付從第三者所得報酬:(1)改編—75%;(2)翻譯—75%;(3)表演—75%;(4)播放—80%;(5)錄音錄像—80%;(6)攝制影片—80%)。(此條供選擇用)

第十六條 如一方認為對方違反合同條款,由雙方協商解決,或請雙方同意的上級主管部門或省級出版管理機構調解;也可向法院起訴;

第十七條 本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 年。任何一方要求延長合同期限,應在合同期滿前三個月通知對方,是否延長由雙方商定。

第十八條 本合同條款需補充、更改,由雙方商定。

第十九條 本合同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為憑。

Ⅳ 合同法的主要版本

書名: 合同法
作者:隋彭生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7-1
開本:16開
定價: 27.00元
合同法(第二版)
書名:合同法(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教材;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
ISBN:730003457
作者:隋彭生/李國本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定價:15
頁數:0
出版日期:2003-12-1
版次:1
開本:大32
包裝:平裝
簡介:編者的話
本書主編是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隋彭生,由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天津大學等學校從事合同法教學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編寫。編寫分工如下:隋彭生:第一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第十五章、第十八章、第二十一章第三節;李國本:第二章、第 十三章、第十六章;劉亞天:第四章、第九章、第十章;韓良:第七章、第十二章、第十四章、第十九章、第二十二章;葉曉輝:第十一章、第二十三章;李仕萍:第十七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一節、第二節、第四節。全書分為總論和分論兩 部分,總論介紹、闡釋了合同法的一般原理和規則;分論則介紹、闡釋了15種有名合同。
該書除作為高職高專教材外,也可作為各類職業培訓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編著者
2000年7月
合同法(第三版)
合同法(第三版)(「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
作者:王利明等著
出版 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6-1
字數:669000
版次:3頁數:463
印刷時間:2009-7-1
開本:16開
印次:2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合同法(第四版)
合同法(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系列
作者:崔建遠主編
出版 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7-1
字數:624000
版次:4
頁數:510
印刷時間:2007-7-1
紙張: 膠版紙
包裝:平裝

Ⅵ 最近想翻譯出版一本外文書籍,請問我是否應當先聯系著者商榷版權費的問題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最新)

(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修正)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著 作 權
第一節 著作權人及其權利
第二節 著作權歸屬
第三節 權利的保護期
第四節 權利的限制
第三章 著作權許可使用和轉讓合同
第四章 出版、表演、錄音錄像、播放
第一節 圖書、報刊的出版
第二節 表 演
第三節 錄音錄像
第四節 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
第五章 法律責任和執法措施
第六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護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鼓勵有益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的作品的創作和傳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和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本法保護。
第三條 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條 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
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第五條 本法不適用於:
(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二)時事新聞;
(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六條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七條 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著作權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著作權管理工作。
第八條 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可以授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行使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被授權後,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為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主張權利,並可以作為當事人進行涉及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訴訟、仲裁活動。
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是非營利性組織,其設立方式、權利義務、著作權許可使用費的收取和分配,以及對其監督和管理等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二章 著作權

第一節 著作權人及其權利

第九條 著作權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十條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著作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本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第二節 著作權歸屬

第十一條 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
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第十二條 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由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第十三條 兩人以上合作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沒有參加創作的人,不能成為合作作者。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
第十四條 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第十五條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並有權按照與製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中的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
第十六條 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職務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
第十七條 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
第十八條 美術等作品原件所有權的轉移,不視為作品著作權的轉移,但美術作品原件的展覽權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第十九條 著作權屬於公民的,公民死亡後,其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移。
著作權屬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變更、終止後,其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沒有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由國家享有。

第三節 權利的保護期

第二十條 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第二十一條 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第四節 權利的限制

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第二十三條 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除作者事先聲明不許使用的外,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第三章 著作權許可使用和轉讓合同

第二十四條 使用他人作品應當同著作權人訂立許可使用合同,本法規定可以不經許可的除外。
許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許可使用的權利種類;
(二)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或者非專有使用權;
(三)許可使用的地域范圍、期間;
(四)付酬標准和辦法;
(五)違約責任;
(六)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
第二十五條 轉讓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應當訂立書面合同。
權利轉讓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作品的名稱;
(二)轉讓的權利種類、地域范圍;
(三)轉讓價金;
(四)交付轉讓價金的日期和方式;
(五)違約責任;
(六)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
第二十六條 許可使用合同和轉讓合同中著作權人未明確許可、轉讓的權利,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另一方當事人不得行使。
第二十七條 使用作品的付酬標准可以由當事人約定,也可以按照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付酬標准支付報酬。當事人約定不明確的,按照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付酬標准支付報酬。
第二十八條 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等依照本法有關規定使用他人作品的,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獲得報酬的權利。

第四章 出版、表演、錄音錄像、播放

第一節 圖書、報刊的出版

第二十九條 圖書出版者出版圖書應當和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並支付報酬。
第三十條 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約定享有的專有出版權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出版該作品。
第三十一條 著作權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期限交付作品。圖書出版者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出版質量、期限出版圖書。
圖書出版者不按照合同約定期限出版,應當依照本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圖書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應當通知著作權人,並支付報酬。圖書脫銷後,圖書出版者拒絕重印、再版的,著作權人有權終止合同。
第三十二條 著作權人向報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發出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收到報社通知決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收到期刊社通知決定刊登的,可以將同一作品向其他報社、期刊社投稿。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作品刊登後,除著作權人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外,其他報刊可以轉載或者作為文摘、資料刊登,但應當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第三十三條 圖書出版者經作者許可,可以對作品修改、刪節。
報社、期刊社可以對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刪節。對內容的修改,應當經作者許可。
第三十四條 出版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應當取得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第三十五條 出版者有權許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
前款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十年,截止於使用該版式設計的圖書、期刊首次出版後第十年的12月31日。

第二節 表 演

第三十六條 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演員、演出單位)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演出組織者組織演出,由該組織者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使用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進行演出,應當取得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第三十七條 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下列權利:
(一)表明表演者身份;
(二)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三)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並獲得報酬;
(四)許可他人錄音錄像,並獲得報酬;
(五)許可他人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並獲得報酬;
(六)許可他人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並獲得報酬。
被許可人以前款第(三)項至第(六)項規定的方式使用作品,還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第三十八條 本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本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至第(六)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該表演發生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第三節 錄音錄像

第三十九條 錄音錄像製作者使用他人作品製作錄音錄像製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錄音錄像製作者使用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應當取得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錄音製作者使用他人已經合法錄制為錄音製品的音樂作品製作錄音製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
第四十條 錄音錄像製作者製作錄音錄像製品,應當同表演者訂立合同,並支付報酬。
第四十一條 錄音錄像製作者對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並獲得報酬的權利;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該製品首次製作完成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被許可人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錄音錄像製品,還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表演者許可,並支付報酬。

第四節 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

第四十二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他人未發表的作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他人已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
第四十三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已經出版的錄音製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四十四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有權禁止未經其許可的下列行為:
(一)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轉播;
(二)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錄制在音像載體上以及復制音像載體。
前款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該廣播、電視首次播放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第四十五條 電視台播放他人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錄像製品,應當取得製片者或者錄像製作者許可,並支付報酬;播放他人的錄像製品,還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第五章 法律責任和執法措施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竊他人作品的;
(六)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八)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九)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十)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第四十七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四)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七)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八)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第四十八條 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第四十九條 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權利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
人民法院處理前款申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至第九十六條和第九十九條的規定。
第五十條 為制止侵權行為,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措施。
第五十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對於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可以沒收違法所得、侵權復製品以及進行違法活動的財物。
第五十二條 復製品的出版者、製作者不能證明其出版、製作有合法授權的,復製品的發行者或者電影作品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復製品的出租者不能證明其發行、出租的復製品有合法來源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五十三條 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有關法律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四條 著作權糾紛可以調解,也可以根據當事人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當事人沒有書面仲裁協議,也沒有在著作權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五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第六章 附 則
第五十六條 本法所稱的著作權即版權。
第五十七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的出版,指作品的復制、發行。
第五十八條 計算機軟體、信息網路傳播權的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五十九條 本法規定的著作權人和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過本法規定的保護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護。
本法施行前發生的侵權或者違約行為,依照侵權或者違約行為發生時的有關規定和政策處理。
第六十條 本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Ⅶ 國際商務合同的文體與翻譯是哪個出版社出的

只找到一本叫《國際商務合同起草與翻譯》的書。英漢對照的。英文名叫 Formulation & Translat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ntracts
著者胡庚申, 王春暉, 申雲楨
外文出版社 2001
出版地: 北京
ISBN: 7-119-02760-3
載體形態: 466頁 ; 20cm
《國際商務合同起草與翻譯》全書共分15個單元,以國際商務合同的起草與翻譯過程為序,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國際商務合同的起草問題,內容包括:弄清基礎材料、熟悉合同格式、規范合同結構、明確合同語言、參照國際公約慣例、審定合同文稿等;第二部分是國際商務合同的翻譯問題,內容包括:遵循翻譯准則、通讀理解文本、力求選詞准確、強調組句規范、符合契約文體、審訂合同譯稿等。 本書主要適於外經外貿主法學專業高校師生、涉外企業管理人員、涉外律師及司法人員、小外談判人員、翻譯工作者、以及其他從事國際交流的人員和具有相當英語水平的其他專業人員使用,旨在提高讀者使用英語起草與翻譯國際商務合同等法律性文件的能力和從事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實際效果。

熱點內容
我國勞動法不認可雙重勞動關系 發布:2025-01-23 12:06:33 瀏覽:890
司法仲裁委員會 發布:2025-01-23 12:05:17 瀏覽:306
溫州中級法院院長 發布:2025-01-23 12:02:52 瀏覽:268
華南理工社會保障法課程作業 發布:2025-01-23 11:37:47 瀏覽:675
路鋼律師 發布:2025-01-23 11:32:00 瀏覽:489
上市公司並購有哪些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3 11:09:55 瀏覽:539
人民法院的立案條件 發布:2025-01-23 10:55:41 瀏覽:504
法院不支持20 發布:2025-01-23 10:40:01 瀏覽:161
法院招財務 發布:2025-01-23 10:05:18 瀏覽:808
荊州法官助理 發布:2025-01-23 10:00:17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