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4647條
1. 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標准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辭退補償按員工在本單位的實際工作年限計算,每滿1年需向員工支付1個月工資;滿6個月不滿1年的,則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按0.5個月的工資標准進行賠償。月工資的標准為,被辭退員工在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前的前12個月的平均應發工資。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
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2. 勞動法第四十七條的內容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3. 新勞動法中未提前通知辭退員工應如何補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除了上述情形以,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3)勞動合同法4647條擴展閱讀:
其他的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第39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2、第40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4.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金上線下線怎麼分析呢
勞動合同法第47條關於經濟補償金是依照過去12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
用人單位每月支付工資的基數,要麼有簽收條,要麼有銀行轉賬的流水可以作為證據。
5. 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標准。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即只要各方達成合意,勞動合同就可解除。因此,用人單位常常利用「協商解除」達到辭退勞動者的目的。
正因為協商解除的自主性強,很多用人單位不會嚴格按照法定標准計算經濟補償金。事後勞動者反悔的情況下,會通過仲裁等手段要求企業補足經濟補償金的差額。那麼,在雙方協議中的經濟補償金低於法定標準的情況下,協議是否有效呢?
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條規定: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辦理相關手續、支付工資報酬、加班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達成的協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且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應當認定有效。」
但是,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和「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標准」是否屬於「強制性規定」,在實踐中仍有爭議。
實踐觀點
在「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下,如單位和勞動者自行約定的經濟補償金額低於上述標準的,勞動者反悔主張補差時,司法實踐中有兩類處理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經濟補償金標準是強制性規定,雙方不可以約定低於標準的數額,否則就是排除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此應當從嚴認定。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雙方協商一致就代表合意優先,協議簽訂後,勞動者無權反悔要求補齊差額,否則將會導致司法資源的不當利用,會打擊單位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積極性。
案例觀點
案例1
(2016)粵03民終3441號:
「本院認為,周與勝確認該協議書上的簽名系其本人所簽,本院對該協議書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因該協議書中對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約定的數額低於法定標准,且周與勝並未明確表示放棄對不足額部分追索的權利,故寶迪公司仍應按法定標准補足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的差額部分。原審法院判決寶迪公司向周與勝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差額2750元並無不當,本院依法予以維持。」
上述案例體現了法院在處理此類案件時,從嚴審核約定條款,並傾向作出有利於勞動者解釋的的態度。
案例2
(2014)杭西民初字第2065號:
「原告以該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撤銷該《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可以認定為顯失公平。原告自述與被告協商兩天後方簽訂上述協議,可見簽訂上述協議系原告充分考慮的結果,協議內容也不存在顯失公平的情況,故本院對原告主張撤銷上述協議,並要求被告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不足部分45000元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案例3
(2009)滬一中民一(民)終字第1387號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協商確定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數額時,用人單位不僅可以高於法定標准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勞動者也可低於法定標准接受經濟補償金直至放棄全部經濟補償金,此屬當事人處分權的范疇。」
律師建議
根據律師查找的司法判例大數據顯示,大部分法院還是認可「約定經濟補償可以低於法定標准」的觀點,但部分地區法院存在從嚴審判的傾向。因此律師建議:
(1)在協議文本中避免出現「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之類的表述。
(2)在協議中,除應明確約定補償金額外,還應設置無爭議條款,表明勞動者工作期間所有事項再無爭議,勞動者不再以任何理由要求用人單位給予其他補償或賠償。
(3)協議中註明協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詐脅迫情形。
6. 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怎麼算
1、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你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回當向你每月支付二倍答的工資。<<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2、為勞動者繳納社保費是用人單位的義務,你可要求單位補交。<<勞動法>>第一百條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7. 公司以過六十多歲年齡為理由辭退我們,按勞動法該如何補償
一、如果你辦理了退體手續且享受了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公司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
二、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公司可以解除和終止你勞動合同。但你沒能辦理退休手續且沒有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公司應支付經濟補償金。適用勞動合同法第46條、第47條的調整,
8. 如何解釋新勞動法47條
1、47條是對整個勞動合復同法文本中出現的制「經濟補償金」作的專門解釋和規定。告訴你經濟補償金是怎麼計算的,而不是告訴你什麼情況下要給經濟補償金。
2、哪些情況企業是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可以看第46條。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2、被逼辭職?只要是你自己寫了辭職報告,即可認定是你自己提出辭職,自己提出辭職的,公司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
在這點上,除非你能拿出證據證明是公司「逼」你辭職的。而通常這些都是口頭告知的東西,口說無憑,除非能拿出錄音材料。
9. 勞動法 辭退賠償
用人單位開除、解僱勞動者,是否應該支付補償或賠償,分以下3種情況: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沒有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規定的情形,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於《勞動合同法》87條規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應該支付賠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個月的本人工資,俗稱2N;
2、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規定情形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其中符合《勞動合同法》46條規定的,應該支付你經濟補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N;符合《勞動合同法》第40條,並且沒有提前1個月通知勞動者的還應多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俗稱N+1;
3、如果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的規定的情況,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但是,這需要用人單位舉證並且書面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
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三)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四)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五)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七)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八)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九)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十)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十一)用人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十二)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十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十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