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法斷崖
⑴ 除了東野圭吾,日本還有哪些有名的懸疑作家和作品
特別著名的肯定是江戶川亂步了,這個肯定都知道吧,作品有《惡魔》、《孤島之鬼》等,如果實在沒聽說過,那或許你知道少年偵探團、怪人二十面相、明智小五郎么~
在鄉間閑居之時,江戶川亂步索性埋頭寫作,他想起幼年時母親給他講的偵探小說故事,就把舊箱子翻過來當桌子,整天苦思冥想,終於寫出了兩篇偵探小說:《二錢銅板》與《一張車票》。這次用的筆名是江戶川亂步,這個筆名的日文讀音是「艾特加華倫坡」,這個筆名是根據推理小說鼻祖美國作家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的諧音取的,意思是作者崇拜愛倫·坡。
他曾把兩篇小說寄給當時著名作家馬場孤蝶,希望能得到他的推薦。但馬場孤蝶對此反應冷淡,不予理睬,對這位無名小卒的作品根本瞧不起。江戶川亂步的自尊心大受傷害,一氣之下,他索要回稿件,投寄給《新青年》主編森下雨森。森下雨森主持的《新青年》雜志專門刊登歐美偵探小說譯作,見到本國作者的作品,十分賞識。他讀完之後,當晚便去訪問作者,對江戶川亂步大加鼓勵。對於江戶川亂步來說,真是「千里馬」遇到伯樂的大喜事。不久,這兩篇小說相繼在雜志上刊出,並受到文壇注目,此時江戶川亂步正好29歲(公元1923年)。
這次的成功,極大的激發了江戶川亂步的創作激情,在恩師森下雨森的鼓勵下,江戶川亂步在大正十四年(1925年)先後寫出了一組偵探小說:《心理測驗》、《D坡殺人事件》、《人間椅子》、《屋根里的散步者》、《恐怖的三角公館》、《蜘蛛人》、《地獄的滑稽大師》、《赤色部屋》。森下雨森為了培養這個文學新人,在發表小說的同時,還配寫文學評論,推崇江戶川亂步的偵探小說,使江戶川亂步在一年之後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偵探小說家。
在江戶川亂步最初的作品中,可以發現他豐富的想像力與奇特的構思。《人間椅子》用書信體的形式,描述一個面容醜陋的制椅匠,暗戀一個女作家。他把自己的形象融入於其所設計的一張奇特的椅子里,每當女作家坐在椅上,彷彿坐在他的懷里,這種對病態心理的描寫,在江戶川亂步以後的作品裡也時有出現。
⑵ 高一歷史地理一般會考什麼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 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恆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時15º(兩極除外)
線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時 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 ①太陽直射點在那個半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 那個半球晝長,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 晝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 晝夜平分
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隨緯度的變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 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的變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於俯視圖,判斷依據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º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º26』
(3)確定地方時 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每隔15º,時間相差1小時,每1º相差4分鍾,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 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區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º-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①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後
②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③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七:區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度相差4分鍾來算.
第三步:然後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於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第二單元 大氣
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水汽和固體雜質(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課本29頁圖2.1)
高度 溫度 大氣運動 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 2000-3000千米 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 50-55千米 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運動 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於高空飛行
對流層 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 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對流運動 天氣現象復雜多變,與人類關系最密切
二:大氣熱力作用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於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雲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雲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於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①大氣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由於大氣對於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比較差,但是對於地面長波輻射吸收作用強,所以地面輻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氣吸收
②大氣逆輻射是大氣輻射的一種,方向朝向地面,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二:大氣的熱力狀況
大氣的熱力作用
1)熱力環流: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從圖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壓線向低壓方向(向下)彎曲,高空等壓線向高壓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影響因素: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則風力越大(圖2.10,2.11,2.12)
在單一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風向垂直等壓線,指向低壓
風向 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在三個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始終由高壓指向低壓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氣環流
1)三圈環流(課本37頁圖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南北移動,對於北半球來說,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圖2.15)
②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3)季風環流(圖2.18)
地區 東亞 南亞,東南亞
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成因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風向 冬季 西北風(亞洲大陸) 東北風(亞洲大陸)
夏季 東南風(太平洋) 西南風(印度洋)
四:常見的天氣系統
1)鋒面系統—冷鋒和暖鋒(圖2.19,2.20)
冷鋒 暖鋒
概念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天氣特徵 過境前 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 單一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過境時 陰天、雨雪、刮風、降溫 連續性降水
過境後 氣壓升高,氣溫下降,天氣晴朗 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後 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前
大氣舉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風,寒潮,沙塵暴
2)低壓、高壓系統—氣旋和反氣旋(以北半球為例,圖2.21)
氣旋 反氣旋
氣壓 低氣壓(中心低,四周高) 高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運動 四周向中心輻合(北逆南順) 中心向四周輻散(北順南逆)
垂直運動 上升 下沉
天氣 多陰雨天氣 多晴朗、乾燥天氣
舉例 台風 長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氣爽」天氣
五;氣候的形成和變化
1)氣候的形成因子(太陽輻射、地面狀況、大氣環流、人類活動)
①不同氣候類型的氣溫特點
l 氣溫的分布,一般是低緯溫度高,高緯溫度低;山上的氣溫比山下低;暖流經過地區的氣溫比寒流經過地區高
l 同一緯度地帶內,由於下墊面不同,不同地點的氣溫狀況不同,其中影響比較的大是海洋和陸地
l 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比較(北半球)
氣候類型 氣溫日較差 氣溫年較差 最高氣溫月 最低氣溫月
大陸性 大 大 7月 1月
海洋性 小 小 8月 2月
②不同氣候類型的降水狀況
l 赤道地區氣流以輻合上升為主,全年雨量充沛
l 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º之間,在副熱帶高壓和信風帶控制下,常年乾旱
l 大陸的西岸有兩種情況,以亞歐為例,地中海地區(亞熱帶),夏季處於副熱帶高壓中心的邊緣,氣流下沉,乾燥少雨,冬季由於副熱帶高壓向南移,此地受西風帶的控制,多氣旋活動,濕潤多雨。歐洲地區(溫帶),終年盛行西風,各月降水量較多,而且比較均勻
l 大陸的東岸,以亞歐大陸為例,處於季風環流的控制下,冬季受來自大陸的冷干氣流的影響,降水不多,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
l 大陸的內部,以亞歐大陸為例,終年受大陸氣團的控制,降水比較少
l 兩極地區以輻合下沉氣流為主,全年降水少
2)氣候的類型(課本47頁的圖2.26)
3)主要10種氣候類型的判斷(課本48頁圖2.27)
步驟 依據 因素變化 結論
判斷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氣溫月份 6.7.8三個月氣溫最高 北半球
12.1.2三個月氣溫最高 南半球
判斷所屬溫度帶 最冷月均溫 最冷月均溫>15℃ 熱帶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0℃~15℃ 亞熱帶氣候或者溫帶海洋性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15℃~0℃ 溫帶氣候
最熱月<>5℃ 寒帶氣候
確定具體的氣候類型 降水量的年內分配情況 年雨型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2000mm
溫帶 溫帶海洋性氣候700~1000mm
夏雨型 熱帶 熱帶草原氣候(750~1000mm)熱帶季風氣候1500~2000mm)
亞熱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 溫帶大陸型氣候
冬雨型 亞熱帶 地中海氣候
少雨型 熱帶 熱帶沙漠氣候
寒帶 極地氣候
六;大氣環境保護
(1)全球變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氣溫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②毀林
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沒陸地
②改變各地降水狀況和干濕狀況,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保護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益,採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2)臭氧層的破壞與保護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類使用製冷設備排放的氟氯烴
危害:①危害人體健康,②對生態環境和農林牧漁業造成破壞
保護措施:減少並逐步禁止氟氯烴等消耗臭氧物質的排放,加強國際合作
(3)酸雨
概念:人們一般把PH值小於5.6的雨水稱為酸雨
成因:燃燒礦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腐蝕建築和文物古跡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減少人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國已經採取了發展潔凈煤技術、清潔燃燒技術等措施來控制酸雨
第三單元 陸地和海洋
一:地殼物質的組成與循環
(1)組成岩石的礦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鋁、鐵
結合
礦物:主要的造岩礦物有石英、雲母、長石方、解石
積聚 岩漿岩(花崗岩,玄武岩)
岩石 沉積岩:具有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頁岩,砂岩,礫岩)
變質岩:大理岩,板岩
(2)地殼物質的循環
從岩漿到形成各種岩石,又到新的岩漿的產生,這一過程就是地殼物質循環
二: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
1)地質作用:按能量來源不同,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內力作用:地震、火山爆發、地殼運動、變質作用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泥石流、滑坡、山崩
2)地殼運動的基本形式及其對地貌的影響
地殼運動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兩者的關系
水平運動 形成褶皺山系,如裂谷和海洋,東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以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為輔
垂直運動 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陸變遷
3)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論點
(1) 全球岩石圈共分為六大板塊(課本63頁圖3.11)
(2) 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等
(3) 板塊張裂地帶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塊相撞擠壓地帶,常形成山脈,當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海岸山脈,當大陸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脈
4)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
(1)地質構造的概念: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變形變位
(2)常見的地質構造及構造地貌
褶皺 岩層形態 未侵蝕的地表形態 侵蝕後的地表形態 與人類生產關系
背斜 一般是岩層向上拱起 成為山嶺 不少背斜頂部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 儲油構造
向斜 一般是岩層向下彎曲 成為谷地 不少向斜受擠壓不易被侵蝕成為山嶺 儲存地下水
斷層 沿斷裂面兩側岩塊錯位 東非大裂谷、華山北坡大斷崖;上升岩塊:華山、廬山、泰山,下降岩塊: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陽湖。 工程建設遇斷層加固或避開
5)外力作用與地貌
侵蝕 搬運 堆積
流水作用 沖刷地表,如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寬 搬運侵蝕後的產物,如流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漸沉積 流沙堆積形成山前沖積扇,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
風力作用 風蝕溝谷、風蝕窪地 形成戈壁、荒漠 風沙堆積形成沙丘、沙壟、沙漠邊緣黃土堆積,如黃土高原
三;海水的溫度和鹽度
(1)海水的溫度
海水溫度分布規律 水平方向 同一海區 夏季水溫高,冬季水溫低
不同緯度海區 緯度較低處水溫較高,緯度較高處水溫較低
緯度相當海區 暖流經過的海區水溫較高,寒流經過海區水溫較低
垂直分布 水溫由表面向深層遞減,在1000米以下垂直溫差較小
(3)海水的鹽度
①概念:單位質量海水中所含鹽類物質的質量。世界大洋平均鹽度為3.5%
②分布規律:從兩個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低緯和高緯海區遞減。紅海最高(4.1%),波羅的海最低(不超過1%)
③影響因素
影響因素 影 響
降水量與蒸發量 降水量>蒸發量,鹽度較低;降水量<蒸發量,鹽度較高
入海徑流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區,鹽度偏低
洋流 同緯度海區,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低,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高
四;海水的運動
(1)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波浪(風浪、海嘯);潮汐;洋流
(2)洋流的形成與分布(圖3.31,3.32)
風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風漂流,北印度洋季風洋流
按照成因分 密度流:直布羅陀海峽兩側海水流動,紅海與印度洋的曼德海峽
分布 補償流:秘魯寒流
寒流:從高緯流向低緯的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溫度低
暖流:從低緯流向高緯的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溫度高
北半球:順時針環流
分布規律 南半球:逆時針環流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逆時針環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順時針,冬季逆時針
(3)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暖流:增溫增濕,如同一緯度地區,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和溫度比較高,西歐地區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就直接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有關,如果沒有北大
氣候 西洋暖流,英國和挪威的海港將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海港終年不凍與北大西洋暖流有關
寒流:降溫減濕,如同一緯度地區,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和溫度比較低,
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匯處漁場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漁場、加拿大的紐芬蘭漁場、英
海洋生物 國的北海漁場
上升流的影響:秘魯漁場的形成、東南大西洋漁場
海洋環境污染:加快凈化的速度,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但是別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擴大了污染的范圍
航海事業:順風順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從波斯灣到紅海的油輪經過阿拉伯海時是順風順流,從大西洋到地中海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時是順風順流
五:陸地水和水循環
(1)陸地水體類型:目前人類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潛水、承壓水
靜態水資源:冰川、內陸湖泊、深層地下水
動態水資源:地表水、淺層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體,分布於兩極與高山地區,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體,但主要為深層地下水,開發難度較大;動態水是人們開發利用的重點,其中以河流水最為重要。
(2)陸地水的相互關系
水源補給類型 補給時間 補給特點 我國分布地區
雨水 夏秋季節 水量變化大 東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 主要在夏季 補給有時間性,水量穩定 西北地區
湖泊水 全年 有調節性,水量穩定 東部
地下水 全年 水量穩定,與河流有互補關系 普遍
(3)水循環
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
類型:海陸間大循環(蒸發(包括植物的蒸騰),水汽輸送,下滲,地表和地下徑流四個環節,(圖3.37),陸地循環,海洋循環
六:生物
(1) 生物的分布和環境
光照:喜光植物和喜陰植物
熱量:從赤道向兩極,熱量減少
從山麓到山頂,熱量減少
水分:從沿海到內陸,水分減少,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帶
(2)對環境的指示作用:駱駝刺表示乾旱的沙漠地區,蓮表示水濕環境,矮牽牛能夠指示大氣中二氧化硫的污染
(3)生物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①光合作用(太陽能轉換成生物能,無機物轉換成有機物),②生物循環促使化學元素的遷移,聯系有機界和無機界,③改變原始大氣的成分,④改變水的化學成分,⑤參與沉積岩的形成,加速岩石的風化,促使土壤的形成,⑥綠色植物的環境效益(吸煙除塵,過濾空氣,減輕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環境)
七:土壤
(1)土壤的概念:是指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
(2)土壤的本質屬性: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
(3)土壤的組成:礦物質(土壤中礦物養分的來源),有機質(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水分和空氣(彼此消長,影響熱量)
(4)土壤的形成
形成過程: 岩石風化過程 低等植物著生過程 高等植物著生過程 土壤
生物對母質的改造作用:有機質的積累過程和養分元素的富集過程,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過程起著主導作用
八;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1)整體性(圖3.53):地理環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整體,例如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由於距海遠,海洋暖濕氣流難以到達,形成了乾旱的大陸性氣候,由於氣候乾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為內流河,由於氣候乾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風化作用強,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氣候變化會導致植被稀少;整體性還表現在某一個要素發生變化會導致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例如,氣候變暖,導致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終會淹沒城市河低地
(2)地域差異
分異規律 形成基礎 影響因素 分布規律 主要分布地區
從赤道向兩極 熱量 太陽輻射 沿緯線延伸,經度更替 低緯度地區和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
從沿海向內陸 水分 海陸分布 沿經度延伸,緯線更替 中緯度地區
山地的垂直分異 熱量,水分 海拔高度 從山麓到山頂有規律的變化 海拔較高的山地
第四單元 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
一:氣候資源的特點
(1)特點:普遍存在性,數值特徵,變率大
(2)開發利用
氣候資源與農業:一地的氣候資源往往決定了該地的農業類型和種植制度
氣候 日照與街道方位:街道與子午線成30~60度的夾角
開發 資源與 盛行一種主導風向:工業布局在下風向
利用 建築 風向與 盛行季風區:工業布局在垂直於季風區風向的郊外
城市規劃 已知最小風頻:工業布局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向
氣候資源與交通:公路和鐵路的建設(應特別注意沿線的暴雨及其激發的泥石流、大風等出現的強度和頻率,以及凍土、積雪的深度);機場的選址(宜選擇低雲、霧和暴雨出現頻率較少、風速較小的地方,還應與城市保持較遠的距離)。
二;海洋資源
(1)海洋漁業的形成和分布:
、 在淺海大陸架海域,陽光集中,光合作用強,入海河流帶
漁場的 來了豐富的營養物質
形成條件 在溫帶海域,季節變化顯著,冬季底層海水和表層海水交換時,帶來了豐富的營養鹽類
在暖流和寒流的交匯處,餌料比較豐富
世界主 世界主要漁場:課本100圖4.4
漁場的 世界四大漁場:紐芬蘭,北海道,北海,秘魯漁場
分布 我國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漁獲量最多的國家
(2)海洋油氣生產過程:資源勘探(利用地震波探測)、油氣開采(海上鑽井平台)、油氣運輸(管道運輸,船舶運輸)
(3)海洋空間的利用(圖4.9)
(4)海洋運輸和港口建設:港口作用:海洋運輸船舶停泊、中轉、裝卸貨物得場所。
腹地:為港口提供服務的區域
(5)海洋環境的主要問題
海洋污染:絕大部分來源於陸地上的生產活動,工業生產的廢
海洋環境 棄物是主要海洋污染物,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業城市附近
保護 海洋生態破壞:人類活動(海岸工程,圍海造陸)以及自然條件的變化(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
主要來源:沿海工業生產和海運航線上的船舶
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 污染區域: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線
及其防治 治理重點: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的防治:分散、沉降、吸收、圍欄、放任、燃燒
三:陸地資源
(1)陸地資源的類型和特點: 類型:(表4.4)
特點:有限性;利用潛力的無限性;分布規律性;整體性。
(2)陸地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陸地資源是人類進行生產活動的對象;陸地自然資源是人類生產活動得以進行和發展的動力
四:氣象災害
(1)台風
形成:台風是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海區,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
主要災害: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
主要影響地區:亞洲東部,亞洲南部,北美洲東海岸,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風發生次數最多,強度最大的海區
發生季節:夏秋季節
監測和防禦:主要是利用氣象衛星監測,到近海後,還可以用雷達監測
(2)暴雨洪澇
形成條件:源源不斷的水汽供應;強烈的上升運動;形成降水的天氣系統持續時間長
主要影響地區:亞洲最多
防禦措施:利用氣象衛星,提高暴雨預報的准確率;工程措施(修築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修建分洪區)和非工程措施防禦(洪泛區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預報警報系統,擬定居民的應急撤離計劃,實施防洪保險)
(3)乾旱
(4)寒潮
原因:由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圍得劇烈降溫,並伴隨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寒潮是我國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對農作物危害最大。
五:地質災害
(1)地震
分布: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
能量大小:用震級表示,震級每增加一級,能量約增加30倍,3級以下為微震,5級以上為破壞性地震
要素:震中,震源,震中距,震級,烈度。
(2)火山噴發
火山構造:火山錐,火山口,火山通道
類型: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3)滑坡和泥石流
(4)地質災害得關聯性
①地質災害在成因上得關聯性:一個地域內得地質災害可能有若干種,他們在成因上關聯的,例如,我國的川、滇、黔接壤地帶,形成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為主的災害
②由一種原發性的主災誘發其他災害,例如地震可能誘發火災、海嘯、滑坡、泥石流、瘟疫蔓延等
③人類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可能誘發地質災害,例如,人為的破壞地表植被,造成了泥石流;人為大規模的工程活動,造成滑坡等災害。
(4) 防禦措施: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實施一些防禦措施,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減災意識。
⑶ 眾籌、判刑、圈錢,國內三大搞笑團隊狀況頻出背後是什麼
想這個標題想了半天,因為不知道該如何用一個詞定義德雲社、本山傳媒和開心麻花三個團隊或者三家公司,一個主業是相聲,一個主業是二人轉和影視劇,另一個主業則是話劇和電影,想來想去,還是用搞笑團隊這個詞吧,因為這三家曾叱吒風雲的喜劇人團隊目前的作品除了搞笑還真不剩下什麼東西了。
如果光剩下搞笑也就好了,近一年來三大團隊各種消息和狀況頻出,開心麻花還好一些,不管是主力出走還是電影口碑崩塌起碼沒引起軒然大波。本山傳媒和德雲社就不好說了,先是本山傳媒YSL老婆趙丹因為制假售假葯被判刑,一時間沸騰網路。不到一個月,德雲社鶴字科藝人吳鶴臣病重,家人隱瞞財產搞巨額眾籌踐踏公眾的善意。各種刷屏消息讓觀眾應接不暇。
這三個搞笑團隊到底怎麼了?
筆者很想說,希望德雲社能夠引進專業管理團隊,希望本山大叔挖掘培養下一代掌門人,希望開心麻花在攫取財富的時候不要忘了初心。
在現實面前,希望好像也只能是說說而已。
出事其實不可怕,但三大搞笑團隊在各種烏龍事件頻出的狀況下,其藝術水準也開始下滑,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的現實,當相聲、電視劇、小品、話劇、電影都變成了純搞笑,生活豈不是有些太過於喧囂。
真怕哪天打開電視或電腦,一個好看的節目都沒得挑。
⑷ 根據近期出現的地震,海嘯,核泄漏等,談談對關於個人,社會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的理解。
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自然災害孕育於由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組成的地球表面環境中。無時無地不在發生,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因為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包括以勞動為媒介的人與自然之間,以及與之相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災害都是消極的或破壞的作用。所以說,自然災害是人與自然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自然和社會兩重屬性,是人類過去、現在、將來所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自然災害的概念 長期以來,人們都將「自然災害」看作自然界獨立的自然現象。其實,這種看法,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而事物的另一面卻未看到。事實上,「自然災害」是自然界一些現象較大幅度的變化與人類社會接觸產生不均衡狀態,以致造成社會生產和生活資料的損失,甚至人員傷亡,才稱為「自然災害」。如果沒有人類社會,或者自然現象較大幅度的變化僅僅發生在無人地區,也就不存在「自然災害」而只有自然現象了。因此,「自然災害」一詞富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雙重內涵,二者不可缺一。二、自然災害及其造成損失的概況 (一)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變化及其損失 當今,世界自然災害頻率增加,主要原因是人口迅速膨脹,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破壞了生態環境。因此,在綜觀世界環境變化之前,了解世界人口變化是十分必要的。
環顧全球,自然災害似乎有幾個明顯的趨勢(見圖1),首先是自然災害的危害面積的蔓延擴大,尤其是水,旱災更是如此;其次是發生的周期也越來越短;另外,其危害程度則日趨嚴重,生命財產的損失有逐漸上升的傾向.由台灣多年來報章中有關自然災害報導看來,亦有類似情形(黃朝恩,1998).根據聯合國統計,1970至1990年全球各種自然災害使280多萬人喪生,受害人多達8.2億,經濟損失超過一千億美元,其中有五十四次列為嚴重自然災害,其死亡200.15萬人.其中地震災害二十次,死亡115萬人,對人類的威脅可見一斑.是以聯合國將二十世紀的最後十年定名為「國際減災十年」(IDNDR),希望能透過全球一致行動,以有效的方法將自然災害對人類的沖擊減到最低程度.
上述災害之日趨嚴重,當然不能說與自然災害本質上的改變完全無關,但是站在自然規律上而言,自然現象的表現多屬一種常態的表現.環境變遷固有其可能,這種變遷卻常常是漸進的,而不是短短數十年間便可察覺到它的急遽改變的.因此,不少學者認為這種災害變本加厲,應與人類對環境利用模式和大肆破壞有關.由於人類長期盲目開發環境資源,對大自然作出超限利用和過度需索,以致產生許許多多變異型的「自然」災害.其中若幹完全因為人的因素而造成的災害,包括各種污染和全球性環境變遷(如全球增溫,臭氧層耗損)在內,可稱為人為型環境災害(man-made disasters).至於其因人類不當活動而激化的災害,在原有預見的災難上增加其規模,幅度和頻率,稱為誘發型自然災害(man-inced disaster),人類活動常可使得環境不斷惡化,一方面使環境的脆弱性變得顯著,自我調整能力轉趨薄弱,一方面使人類自身抗災的能力亦日益下降,再一方面許多人類破壞環境的過程本身就是自然災害形成的過程.在這些多重因素的效應下,自然災害的層出不窮和快速增長當然成為意料中事.
中國從隋唐以來,全國發生旱澇災的頻數比較(周立三,1989),即可看到這種誘發型自然災害的日趨嚴重性.而其原因顯然包括,是由於各地長期開發下,森林飽受破壞,生態逐漸失衡,土層裸露,控水能力變差,一經大雨就可導致山洪暴發,乾季則缺少基流(base flow)補注,以致無論旱澇均與時俱增.
總而言之,隨著人口的惡性膨脹,隨著經濟的超限發展,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越來越被破壞,並且直接或間接引起災害的發生,或加劇災情,增高成災的頻率.而環境的惡化亦造成對生產力的削弱,成為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此外,全球環境的惡化己接近人類難以承受的邊緣,再不注意力求更正之道,人類將給自己造成極大危害.因此,我們必須緊記三個很基本的觀點:
第一,人類生存環境既是被動地接受自然災害的場所,又是主動地為自然災害的形成和發展提供的背景條件.這不僅表現在較脆弱的環境系統對自然災害有較大破壞性響應;更重要還表現在:環境變化對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和強度將有直接的反饋作用.
第二,環境惡化所引致的災害對人體健康和經濟發展之危害,並不比純自然災害為小,其災難性後果的廣泛性和持續性也更大.以致環境惡化造成誘發型自然災害,堪稱當今最嚴重的全局性的慢性災害.
第三,環境惡化包含著極大的人為因素.今天人類之所為,大大地影響子孫後代的利益,如果沿負面的方向繼續下去,它將威脅到全人類的生存發展.令人擔心的是,這種人為型和誘發型的災害很可能比純自然災害有更大的危害范圍,嚴重性也大得多.須知道,純自然災害很難讓它不來,但人類所激化的災害卻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制止其惡化.所以,人類亟需全力加以處理,以應付該問題的急迫性.
三,誘發型災害的特性
人類為了生存發展和提升生活水準,不斷進行了一系列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活動,包括農,林,漁,牧,礦,工,商,交通,觀光和各種工程建設等等.今天,人類加以開墾,搬運和堆積的速度已經逐漸相等於自然地質作用的速度,對生物圈和生態系改造有時也會超過了自然生物作用規模.人類活動已成為地球上一項巨大的營力,迅速而劇烈地改變著自然界,反過來又影響到自身的福祉.
我們和地球環境之間,無疑有在一種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關系.人類如果對地球環境的客觀認識作出了錯誤的判斷和盲目的行為,將致使諸多事與願違的反饋給人類社會,從而腐蝕了人類長久建立起來的文明基礎.這種惡果,想必不是人類所欲看到的.而舉凡這類因為人類活動而誘發產生的災害,一概可稱為誘發型自然災害,以與純自然災害相對.顯然;在人類「減災」願景中,控制誘發型災害,更是迫切可行的一環,因為這類災害是可以透過人類的努力而得到大幅的減輕的.然而,由於社會經濟方面的原因和科技的限制,誘發型災害卻似乎有增無減,而且並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可見誘發型災害的徹底了解和謀求對策已是當今人類當務之所急.
人類活動所引起的誘發性災害在許多情況下與純自然災害具有類似的控制和特徵,而且二者也常常相互疊加.但二者也有其不同之處,包括下列幾方面:
(1)誘發型災害發生的原因是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不相協調———人類活動類型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決定了誘發型災害類型甚多,且形成機制各異,但其共同原因則是人類活動的盲目性和非理性,因活動和環境之間的不相協調所生,例如平原區和海岸地帶的地層下陷是由於過量超抽地下水所引起的,礦區的塌陷是由於采空後失穩造成的,山崩和土石流是人類為了開墾或搬動土石而破壞了天然岩土平衡而發生的.這些現象,有的已被認識,有許多至今尚未能夠有效掌握.
(2)與純自然災害相比,誘發型災害強度雖較低,頻度卻大,危害性亦嚴重-根本上說,人類今天改造自然的能力已經很大,但僅是自歷史相比較,若與自然力相比,則還是無法相提並論,一次八級大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可相當人類幾年的總用電量.這也說明了人類可能減輕自然災害的危害,而無法抑制其根本原因.不過,誘發型自然災害卻在頻度和嚴重性兩方面毫不遜色.這是因為;人類活動的廣度和速度已有超過自然力的趨勢,更超越了自然災害原有的區域性規律,也就是說,許多原本不該發生某類災害的地區也己有可能成為新災區;其次,誘發型災害多發生於人口密集,社經高度發展的地區,故其危害性甚大.
(3)誘發型災害具有可防止性———由於本型災害主要是人類活動盲目性和不科學性所引起的,顯然是可以防止的.在科技發展的今天,人類卻一方面藐視自然力,另一方面因社經原因而忽視自然力,才會導致日益增多的誘發型災害.所以,如何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眼前的長期課題和頭等大事,也是極需全人類共同努力才能解決的課題.
四,誘發型災害的社會因素———以水災為例
人類的許多活動,皆可削弱自身的防洪能力.例如:上游築堤,減少了蓄水面積,使下游流量增大;在行水區人為設障,使河道防洪能力降低;超抽地下水,引致都市地層下陷;都市的發展,使處於洪氾區的人口和財產迅速增加;植被的砍伐和破壞,降低了集水區的水源涵養能力,並導致水土流失,河沙遽增,不但增加了洪峰流量,又造成河床淤積;人類的不少行為,更可影響氣候,使大洪水的出現機率倍增.上述種種情形,在台灣地區均甚普遍,以致近年來,水災受災面積有逐漸上升的趨勢,水災損失也在加重,並未因為工程措施的強化而減輕.其中最值得注意的社會因素包括下列三項:
森林濫伐嚴重:森林堪稱綠色水庫,一萬公頃的森林所貯蓄涵養的水量,約略相當一座三百萬立方公尺庫容的水庫.但在長期經濟掛帥的政策下,原本蔥郁蒼翠的台灣山林,也不斷在萎縮,除了砍伐森林作為木材外,更普遍的是開發山坡地過程中,為了種植各種作木而大肆破壞樹木.森林銳減一方面在暴雨後不能蓄水於山,使洪峰來勢兇猛,增加了水災頻率;另方面則加重了水土流失,使庫容大減,河床抬升,行水剖面縮小,降低了調洪防洪的能力.
都市擴張迅速:在經濟成長和都市化過程的雙重影響下,急增的人口被迫向生態敏感的邊際土地(如河川地,山坡地)進軍,出現「與水爭地」的情況,而必要的防洪設施又未必跟得上這快速的步伐,當然會加重了洪水損失.民國87年的汐止基隆河水患,就是因為長期的開發和社區建設,河道淤塞,加上居住在低窪的河攤地為數眾多,終於在強度驚人的台風暴雨侵襲下重創.此外,建地擴張下,不透水地面也同時激增,暴雨後地表匯流速度加快,逕流系數隨之增大,洪峰時間提前,洪峰流量倍增.
盲目開發河川資源:沿著各大河川,常可看見濫采砂石和亂倒垃圾的景象,皆代表了民眾對土地的不珍惜和唯利是圖,這種短視的行為使河川的水文特性趨於不穩定和不明確,洪水來時也因而更難控制.再者,為了發展養殖漁業,解決魚塭用水,大量抽水地下水,則造成了難以收拾的地層下陷問題,使水災范圍急劇擴大,也同樣代表著人類對資源的不當使用,終而嘗到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的苦果.
五,誘發型災害的種類和對策———以岩石圈為例
對於誘型災害的分類,仍少有系統的分析,通常是按照形成機制與純自然災害一起進行研究.下面試以岩石圈(地質,地形環境)為例,將相關誘發型災害作一初步分類,並憑此提出一些減災對策初步想法,以供討論.誠然,防止誘發型災害的根本辦法是停止人類一切活動,顯然這卻是不可能辦到的.停止人類活動的盲目性,增強科學性,嚴格按照合理程序進行開發,利用,施工和管理應為防止本類型災害的普遍適用原則,已由正反兩面大量實例所證實.
(1)移動土石所引起的誘發型災害———移動土石是人類活動中很重要的一環,無論修路,采礦,建築,運河,開隧道,興建都市,開發能源等各種活動都需要搬動大量土石,從而引致山崩,地滑,走山,塌陷和土石流等災害.民國86年8月發生的汐止林肯大郡崩塌,就是因為後山的順向坡,曾被移動,在溫妮台風的豪雨下,大幅崩落而釀成的.要避免這些災害因人類活動而被激化,只有靠人類的自覺,在工程活動中注意防治邊坡不穩的後果,當然,山崩防治法的制定,執行和監督,相關知識的宣傳和普及也是十分重要的.
(2)改變地下流體所引起誘發型災害———人類移動地下流體活動主要有抽取地下水,開採石油和抬升地下水位.由此誘發的災害是地層下陷,地裂縫和土層濕陷等,造成地基失穩,如果土壤因而液化,更會在大地震中產生更大的災難.台灣西南海岸,就有不少地區,因為長期超抽地下水供魚塭之用而引起地層下陷,造成國土的淪亡.因此,預先調查清楚大地的潛在規律和特徵,評估其承載能力,作為規畫資源利用的基礎,慎加考慮成本效益概念,並落實於防治措施,法規條例和管理策略之擬訂,實為必要的手段.
(3)觸發性誘發型災害———人類活動偶可使得處於臨界狀態的自然環境發生急劇變化而發生災害.例如水庫的誘發性地震,爆破造成大型的雪崩等;己有不少實例.其中水庫的誘發地震己有深入研究,得知本類災害的防治與前兩種有著明顯的差異,因為特定的地質環境常是其發生的大前提.所以,慎選工程地點,控制工程規模具有關鍵的意義.
(4)工程失敗所造成的誘發型災害———人類進行各種工程活動的目的原是為了興利除弊,但工程一旦肇事卻帶來鉅大的災難,而且工程越浩大,損失越重,例如水庫崩潰,堤防決堤,大樓倒塌等.可見工程安全是人類進行建設時都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但不幸的是人類時常有意無意吞食自己所釀成的苦果,像義大利在1963年發生的瓦昂特大壩潰決,死難者達2,600人,印度的莫維爾水庫潰堤時更造成近四萬人的罹難,皆是人類無法忘懷的慘痛教訓.
(5)災前准備不足所激化的災害———所謂防患於未然,人們如能在災難降臨之前做好各項准備,當能減輕災情;反之便會因為防災抗災之准備不夠而導致承災能力薄弱,任由天地摧殘.譬如民眾不知避開生態敏感區或災害風險潛在區(包括活斷層兩側,土石流經常發生之谷口位置,土壤液化帶,斷崖或陡坡下側,洪氾地區等),建商蓋屋時偷工減料,科學家預警和規劃能力薄弱,政府法令不周或執法不嚴等等,皆具有人謀不臧成分,激化原有的天災,災情雪上加霜,而人類自應負擔部分咎由自取的責任.
六,結論
減輕災害損失是全人類在踏入二十一世紀前夕共同的願望.人們除了要努力強化防災,抗災,救災的手段外,也要防止人類活動所誘發的災害,設法對自身行為作出調整,把盲目,短視,不科學,不合理的行為減少到最低限度.而其中過程,除了專家學者必須積極對這方面的理論加以探究外,也應過各種方法加以宣導和教育,尤其對環境保護,生態保育和認識法制方面,更需要藉學校和社會教育去提高全民減災意識,強化全民對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感,有效的增進大眾抗災能力.唯有全體國民能自覺地建立起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才能最大程度地減輕自然對人類反撲的程度.由此可知,環境教育在整項工作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⑸ 為什麼說「紀嚴於法」是對黨員幹部的愛護
嚴是愛,寬是害。堅持黨紀嚴於國法,就是要把黨紀挺在國法前面。用嚴格的紀律約束幹部行為,把幹部權力關進規矩的籠子里,為避免幹部犯下更大錯誤設置了一道屏障。
畢竟,違法亂紀所承擔的後果大不一樣。違反黨的紀律,葬送的至多是前途或飯碗。可一旦觸犯國家法律,那失去的將是自由或生命。兩相比較孰重孰輕,誰都能算清楚。
當然,幹部若想真正保護好自己,最管用的辦法還是要提高自律意識。試想,如果幹部都能主動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都能自覺把「守紀律、講規矩」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那黨紀即使再嚴厲,問責板子也不會落到自己的身上。
(5)社會與法斷崖擴展閱讀:
王岐山書記在福建調研時提出「把握運用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以嚴明的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體現了紀在法前、紀嚴於法,改變要麼是「好同志」、要麼是「階下囚」的狀況。
什麼是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就是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法律的前面,立起來、嚴起來,在法律底線之前架起帶電的「高壓線」;就要把嚴明紀律貫穿於日常教育監督管理中,抓早抓小、動輒則咎,使紀律規矩真正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用紀律管住大多數。
就要促使黨員幹部遠離紀律和規矩紅線,防止更多的人由違紀跌入腐敗深淵。這既是遏制腐敗增量的有效途徑,也是對黨員幹部的愛護和保護。
堅持挺紀在前,紀檢監察部門執紀監督要轉變。
履行監督責任,就要運用好「四種形態」,沖著紀律去,用紀律和規矩衡量黨員幹部的行為,注重把工作目標從「盯違法」向「盯違紀」轉變,把工作手段從「抓大放小」到「抓早抓小」轉變,把處理方式從「單一化」向「多樣化」轉變,把工作重點從「懲處極少數」向「管住大多數」轉變,維護好黨組織的生態健康。
堅持挺紀在前,廣大黨員幹部問症就醫要主動。
諱疾忌醫不是好同志。黨員幹部要明晰紀律底線,做到心中有戒,目中有法,堅持把守紀律、守規矩作為黨員幹部自身的基本要求,讓守紀守規作為絕大多數黨員的常態。
一旦出現問題不在單位搞閉門修煉、體內循環,要及時主動找紀檢監察部門說明情況,做到防微杜漸。
全面從嚴治黨,最終要促使黨員幹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法律前面,紀嚴於法,是對黨員幹部的愛護,也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良方。
⑹ 斷崖的作者自述
我是一名女警,從警生涯的經歷是我創作的源泉。我清楚地記得所親歷的那些令人震撼的案件,一提起筆,這些案件便如放電影一樣浮現在我的眼前,強烈地沖擊我的心扉。一起又一起人間悲劇發生後,受害的不僅是當事人,他們的親人乃至社會也受到了很大傷害,很多人的心裡都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傷痕。這些悲劇,其實是可以避免的,所有的犯罪背後一定有其原因。作為警察,我的職能就是預防和打擊犯罪,而打擊只是治標,預防才是治本。現在,我想把我親歷的那些案件記錄下來,或許對這個社會、對那些因為迷茫而可能走上歧途的人,能夠起到一點警示作用。這是一個迷茫的時代,慾望泛濫,信仰缺失,是非混亂,價值觀扭曲。權錢交易,權色交易,錢色交易,人們一次次突破底線,踐踏道德和法律,良知貶值,親情淡漠。可是無法否認,無論社會發生怎樣的變遷,無論怎麼墮落,人們內心深處始終有真實與善良存在。因此,在得到慾望滿足所帶來的短暫快感的同時,人們更多的是感受到道德淪喪帶來的撕裂靈魂的痛。我所生活的地方是一個縣級小城市,小地方的人同樣經受著改革大潮的沖擊,思想觀念與行為方式都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作為警察,我接觸過社會陰暗面;作為女人,我深知女性在這個時代所面臨的挑戰與困惑。這,就是我的寫作基礎與源泉。要說明的是,我的小說都是與犯罪有關的,而且我的創作靈感大部分來源於現實生活中的犯罪,還有一部分來源於我與一些網路朋友的交流。他們有的是一些睿智的領導者,卻背負沉重的工作壓力與生活壓力,在人前必須時刻強顏歡笑,戴著面具生活;有的是一些深受情感傷害的女性朋友,在現實中無處傾訴,我在交流中體會到了她們內心深切的痛苦與無奈。如是種種,讓我不禁深思:我們到底該追尋什麼樣的生活?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在多元化的時代我們怎樣才能握住命運的韁繩?到底該怎麼擺放物質與精神的位置?這,就是寫作意義之所在。
⑺ 請看看下列題目,寫出答案
、判斷帶點字的讀音,給正確讀音畫勾。
1.咀嚼(jué) 亡賴(wú)
2、讀拼音寫漢字。
gōu lè xuàn rǎ
(勾勒渲染)
3、比較後再組詞。
喧(喧鬧)崖(山崖)
5、讀句子,給畫線部分換一個意思相同的詞。
狂風卷著沙土襲來時,天和地都呈黃色,好像一個整體。(渾黃一體)
6、按要求寫詞語。
表示人物心情的詞語:心花怒放 喜不自勝 欣喜若狂 忐忑不安 心急如焚 心神不安 心驚肉跳
7、把詞語補充完整。
(銀)(裝)素裹
8、判斷下列句子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用了設問的修辭方法)
三、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我成長中
聽力訓練
請認真聽老師閱讀一段文章後再答題。
1.春天最美的是
5.把下面的數字和詞語分別適當搭配,組成成語(可重復,數字可不用完)。(6分)
一 二(兩)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百 千 萬
千言萬語 五光十色 七顛八倒 千姿百態 丟三落四 低三下四
如:一舉兩得
1.欣欣向榮
①用來形容花草樹木的:爺爺家的花很漂亮,而且長得欣欣向榮的,我非常喜歡!
②用來比喻事業的:表哥的事業很穩定,欣欣向榮的。
2.驕傲
①用來表示褒義的:那些為了救埋在廢墟底下人們而犧牲的解放軍永遠是我們的驕傲。
②用來表示貶義的:小明在數學考試中考了滿分,非常驕傲同學們都瞧不起他。
4.好像
寫成比喻句:小草就好像一個小裁縫,用自己的身體編織成了一片大草原。
寫成不是比喻句的:早上我去上學,在路上太陽公公好像在對我微笑。
5.我們遇到困難
6.這活潑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改為反問句)
這活潑的小孩怎麼不是我的好朋友?
7. 我家在市圖書管附近住。(改變詞序,意思不變)
我家住在市圖書管附近。
8.寒風吹到臉上很痛。(改為誇張句)
寒風吹到臉上,比針扎還要痛。
四、日積月累
1.默寫唐朝詩人呂岩寫的一首描寫牧童生活的詩。
牧童 (唐)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2.按要求寫句子。(2分)
(1)每當讀到雨來、王二小的故事就會想到《傳家寶》中的: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2)媽媽經常用「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來教育我要珍惜時間,勤學上進。
五、閱讀理解。
都江堰》(節選)
——余秋雨
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 長城, 都江堰。
長城當然也偉大,不管孟姜女們如何痛哭流涕,站遠了看,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了一條萬里屏障,為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
然而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經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 A穩穩當當 B實實在在 )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占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A實實在在 B穩穩當當)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gǔ)汩清流。有了它,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每當我們民族有了重大災難,天府之國總是沉著地提供庇護和濡養。 ,可以( A 絕不炫耀 B毫不誇張)地說,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
一、BBB
二、有了它,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先選擇「川」和「華」的意思,將序號填在括弧里)
川行華章:
川:①指四川;②平地;③河流。(1)
華:①光彩、光輝;②繁盛;③指時光;④精華(1)
三、填空。
1.履(lǚ)歷的「履」用音序查字法應查大寫字母L,用部首查字法可以查部首屍,除部首外有12畫。
2.都江堰是(戰國)時期(李冰)領導修築而成。
3.用概括的語言寫出都江堰比長城更了不起的理由(至少2條)
(a.長城晚於都江堰十年。 b.長城占據了遼闊的空間,都江堰占據了邈遠的時間。 c.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都江堰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清流、防洪、灌溉。)
五、簡要回答。
1.怎樣的地方可稱為天府之國?為什麼四川會從旱澇無常變成了天府之國?( 氣候溫暖,雨量豐沛,土壤肥沃,開發較早,人口稠密,古代就興建了都江堰水利樞紐工程,灌溉便利,精耕細作,農業生產一向發達,物產豐富的地方可稱天府之國。四川之所以會從旱澇無常變成了天府之國,是因為四川有了都江堰。)
2.都江堰是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你還知道我國哪些水利工程,寫出它們的名字。(鄭國渠、靈渠、京杭大運河、錢塘江海塘。)
3.有了它,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四川地靈人傑,請你從上述幾個人物中選擇一個,根據你對他的了解寫。(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現存有詩歌9300多首,內容覆蓋了南宋前期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陸游詩特徵之一,是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和萬死不辭的犧牲精神。這在他一生的詩作中都有充分的反映,直到82歲,他還高唱「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的詩句。陸詩第二個特徵是,對投降派尖銳的諷刺和堅決的斗爭。另外,他也有壯志未酬的感嘆和對理想境界的寄託,如《書憤》、《秋思》、《枕上偶成》、《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等。此外,他還有不少象「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和「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臨安春雨初霽》)等歌唱美好生活的詩句。陸詩的基本特徵是現實主義。在表現手法上,他一般不直接對客觀事物做具體刻畫,而是抒寫個人的主觀感受,因此,他的詩概括性、抒情性強。陸詩在現實主義基礎上,還極富浪漫主義情調。這主要表現在詩人對復國理想追求時的瑰麗想像上。他的想像主要是對抗金戰爭的想像,包括戰斗的陣勢、敵軍的潰敗及朝廷的中興。誇張也是構成陸詩浪漫主義特徵的一個因素。如「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起傾斗酒歌出塞,彈壓胸中十萬兵」(《弋陽道中遇大雪》)等詩句,與表現陸詩悲壯、奔放的風格特徵極有關聯
⑻ 日劇《各自的斷崖》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日劇《各自的斷崖》的豆瓣評分是6.7分。《各自的斷崖》聚焦於罪案發生後,受害者一家與兇手一家所受到的各種煎熬與痛楚。因為找不到出口,有人選擇逃避,有人選擇報復,卻又總被牽絆。故事離奇,卻映射出血淋淋的現實。
由此生長出的毒樹之果,便是兩個家庭的悲劇。毋庸置疑,從媒體到大眾,每個人的冷漠和霸凌,都在為這場悲劇添磚加瓦。 更可悲的是,他們甚至還沒意識這點。
⑼ 人口數量下降能緩解當前社會內卷的現象嗎
人口數量下降不能夠緩解當前的社會逆轉現象,只有戰爭才會對人進行更嚴厲的篩選,更能將人口的年齡階層,階層進行一個很好的保留,只有戰爭才會解決社會內卷的現象,而且更能緩解這種現象,能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