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矸石

合同法矸石

發布時間: 2022-07-07 16:40:36

㈠ 法律法規 光伏行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於2008年8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2008年8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循環經濟,是指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進行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活動的總稱。

本法所稱減量化,是指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

本法所稱再利用,是指將廢物直接作為產品或者經修復、翻新、再製造後繼續作為產品使用,或者將廢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為其他產品的部件予以使用。

本法所稱資源化,是指將廢物直接作為原料進行利用或者對廢物進行再生利用。

第三條 發展循環經濟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應當遵循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實效,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實施、公眾參與的方針。

第四條 發展循環經濟應當在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和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按照減量化優先的原則實施。

在廢物再利用和資源化過程中,應當保障生產安全,保證產品質量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並防止產生再次污染。

第五條 國務院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全國循環經濟發展工作;國務院環境保護等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有關循環經濟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循環經濟發展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等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有關循環經濟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 國家制定產業政策,應當符合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編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等規劃,應當包括發展循環經濟的內容。

第七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循環經濟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鼓勵開展循環經濟宣傳、教育、科學知識普及和國際合作。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目標責任制,採取規劃、財政、投資、政府采購等措施,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第九條 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採取措施,降低資源消耗,減少廢物的產生量和排放量,提高廢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水平。

第十條 公民應當增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合理消費,節約資源。

國家鼓勵和引導公民使用節能、節水、節材和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產品及再生產品,減少廢物的產生量和排放量。

公民有權舉報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有權了解政府發展循環經濟的信息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十一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在循環經濟發展中發揮技術指導和服務作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委託有條件的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開展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公共服務。

國家鼓勵和支持中介機構、學會和其他社會組織開展循環經濟宣傳、技術推廣和咨詢服務,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第二章 基本管理制度

第十二條 國務院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等有關主管部門編制全國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施行。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會同本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等有關主管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施行。

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應當包括規劃目標、適用范圍、主要內容、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等,並規定資源產出率、廢物再利用和資源化率等指標。

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據上級人民政府下達的本行政區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設用地和用水總量控制指標,規劃和調整本行政區域的產業結構,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必須符合本行政區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設用地和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要求。

第十四條 國務院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統計、環境保護等有關主管部門建立和完善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

上級人民政府根據前款規定的循環經濟主要評價指標,對下級人民政府發展循環經濟的狀況定期進行考核,並將主要評價指標完成情況作為對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考核評價的內容。

第十五條 生產列入強制回收名錄的產品或者包裝物的企業,必須對廢棄的產品或者包裝物負責回收;對其中可以利用的,由各該生產企業負責利用;對因不具備技術經濟條件而不適合利用的,由各該生產企業負責無害化處置。

對前款規定的廢棄產品或者包裝物,生產者委託銷售者或者其他組織進行回收的,或者委託廢物利用或者處置企業進行利用或者處置的,受託方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合同的約定負責回收或者利用、處置。

對列入強制回收名錄的產品和包裝物,消費者應當將廢棄的產品或者包裝物交給生產者或者其委託回收的銷售者或者其他組織。

強制回收的產品和包裝物的名錄及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規定。

第十六條 國家對鋼鐵、有色金屬、煤炭、電力、石油加工、化工、建材、建築、造紙、印染等行業年綜合能源消費量、用水量超過國家規定總量的重點企業,實行能耗、水耗的重點監督管理制度。

重點能源消費單位的節能監督管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的規定執行。

重點用水單位的監督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

第十七條 國家建立健全循環經濟統計制度,加強資源消耗、綜合利用和廢物產生的統計管理,並將主要統計指標定期向社會公布。

國務院標准化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和環境保護等有關主管部門建立健全循環經濟標准體系,制定和完善節能、節水、節材和廢物再利用、資源化等標准。

國家建立健全能源效率標識等產品資源消耗標識制度。

第三章 減量化

第十八條 國務院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等有關主管部門,定期發布鼓勵、限制和淘汰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和產品名錄。

禁止生產、進口、銷售列入淘汰名錄的設備、材料和產品,禁止使用列入淘汰名錄的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

第十九條 從事工藝、設備、產品及包裝物設計,應當按照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的要求,優先選擇採用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無毒無害或者低毒低害的材料和設計方案,並應當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

對在拆解和處置過程中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電器電子等產品,不得設計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質。禁止在電器電子等產品中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質名錄,由國務院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等有關主管部門制定。

設計產品包裝物應當執行產品包裝標准,防止過度包裝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第二十條 工業企業應當採用先進或者適用的節水技術、工藝和設備,制定並實施節水計劃,加強節水管理,對生產用水進行全過程式控制制。

工業企業應當加強用水計量管理,配備和使用合格的用水計量器具,建立水耗統計和用水狀況分析制度。

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應當配套建設節水設施。節水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國家鼓勵和支持沿海地區進行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節約淡水資源。

第二十一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使用高效節油產品。

電力、石油加工、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和建材等企業,必須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期限內,以潔凈煤、石油焦、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燃料油,停止使用不符合國家規定的燃油發電機組和燃油鍋爐。

內燃機和機動車製造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內燃機和機動車燃油經濟性標准,採用節油技術,減少石油產品消耗量。

第二十二條 開采礦產資源,應當統籌規劃,制定合理的開發利用方案,採用合理的開采順序、方法和選礦工藝。采礦許可證頒發機關應當對申請人提交的開發利用方案中的開採回採率、采礦貧化率、選礦回收率、礦山水循環利用率和土地復墾率等指標依法進行審查;審查不合格的,不予頒發采礦許可證。采礦許可證頒發機關應當依法加強對開采礦產資源的監督管理。

礦山企業在開采主要礦種的同時,應當對具有工業價值的共生和伴生礦實行綜合開采、合理利用;對必須同時采出而暫時不能利用的礦產以及含有有用組分的尾礦,應當採取保護措施,防止資源損失和生態破壞。

第二十三條 建築設計、建設、施工等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准,對其設計、建設、施工的建築物及構築物採用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的技術工藝和小型、輕型、再生產品。有條件的地區,應當充分利用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國家鼓勵利用無毒無害的固體廢物生產建築材料,鼓勵使用散裝水泥,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

禁止損毀耕地燒磚。在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期限和區域內,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粘土磚。

第二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農業等主管部門應當推進土地集約利用,鼓勵和支持農業生產者採用節水、節肥、節葯的先進種植、養殖和灌溉技術,推動農業機械節能,優先發展生態農業。

在缺水地區,應當調整種植結構,優先發展節水型農業,推進雨水集蓄利用,建設和管護節水灌溉設施,提高用水效率,減少水的蒸發和漏失。

第二十五條 國家機關及使用財政性資金的其他組織應當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帶頭使用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產品、設備和設施,節約使用辦公用品。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會同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制定本級國家機關等機構的用能、用水定額指標,財政部門根據該定額指標制定支出標准。

城市人民政府和建築物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應當採取措施,加強建築物維護管理,延長建築物使用壽命。對符合城市規劃和工程建設標准,在合理使用壽命內的建築物,除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外,城市人民政府不得決定拆除。

第二十六條 餐飲、娛樂、賓館等服務性企業,應當採用節能、節水、節材和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產品,減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產品。

本法施行後新建的餐飲、娛樂、賓館等服務性企業,應當採用節能、節水、節材和有利於保護環境的技術、設備和設施。

第二十七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使用再生水。在有條件使用再生水的地區,限制或者禁止將自來水作為城市道路清掃、城市綠化和景觀用水使用。

第二十八條 國家在保障產品安全和衛生的前提下,限制一次性消費品的生產和銷售。具體名錄由國務院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環境保護等有關主管部門制定。

對列入前款規定名錄中的一次性消費品的生產和銷售,由國務院財政、稅務和對外貿易等主管部門制定限制性的稅收和出口等措施。

第四章 再利用和資源化

第二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區域經濟布局,合理調整產業結構,促進企業在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進行合作,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使用。

各類產業園區應當組織區內企業進行資源綜合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國家鼓勵各類產業園區的企業進行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土地集約利用、水的分類利用和循環使用,共同使用基礎設施和其他有關設施。

新建和改造各類產業園區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採取生態保護和污染控制措施,確保本區域的環境質量達到規定的標准。

第三十條 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煤灰、煤矸石、尾礦、廢石、廢料、廢氣等工業廢物進行綜合利用。

第三十一條 企業應當發展串聯用水系統和循環用水系統,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企業應當採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進行再生利用。

第三十二條 企業應當採用先進或者適用的回收技術、工藝和設備,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熱、余壓等進行綜合利用。

建設利用余熱、余壓、煤層氣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熱值燃料的並網發電項目,應當依照法律和國務院的規定取得行政許可或者報送備案。電網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與綜合利用資源發電的企業簽訂並網協議,提供上網服務,並全額收購並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

第三十三條 建設單位應當對工程施工中產生的建築廢物進行綜合利用;不具備綜合利用條件的,應當委託具備條件的生產經營者進行綜合利用或者無害化處置。

第三十四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農業生產者和相關企業採用先進或者適用技術,對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農產品加工業副產品、廢農用薄膜等進行綜合利用,開發利用沼氣等生物質能源。

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林業主管部門應當積極發展生態林業,鼓勵和支持林業生產者和相關企業採用木材節約和代用技術,開展林業廢棄物和次小薪材、沙生灌木等綜合利用,提高木材綜合利用率。

第三十六條 國家支持生產經營者建立產業廢物交換信息系統,促進企業交流產業廢物信息。

企業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不具備綜合利用條件的,應當提供給具備條件的生產經營者進行綜合利用。

第三十七條 國家鼓勵和推進廢物回收體系建設。

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城鄉規劃,合理布局廢物回收網點和交易市場,支持廢物回收企業和其他組織開展廢物的收集、儲存、運輸及信息交流。

廢物回收交易市場應當符合國家環境保護、安全和消防等規定。

第三十八條 對廢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機動車船、廢輪胎、廢鉛酸電池等特定產品進行拆解或者再利用,應當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三十九條 回收的電器電子產品,經過修復後銷售的,必須符合再利用產品標准,並在顯著位置標識為再利用產品。

回收的電器電子產品,需要拆解和再生利用的,應當交售給具備條件的拆解企業。

第四十條 國家支持企業開展機動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等產品的再製造和輪胎翻新。

銷售的再製造產品和翻新產品的質量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並在顯著位置標識為再製造產品或者翻新產品。

第四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建設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建立和完善分類收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率。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企業建設污泥資源化利用和處置設施,提高污泥綜合利用水平,防止產生再次污染。

第五章 激勵措施

第四十二條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立發展循環經濟的有關專項資金,支持循環經濟的科技研究開發、循環經濟技術和產品的示範與推廣、重大循環經濟項目的實施、發展循環經濟的信息服務等。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等有關主管部門制定。

第四十三條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將循環經濟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自主創新研究、應用示範和產業化發展列入國家或者省級科技發展規劃和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並安排財政性資金予以支持。

利用財政性資金引進循環經濟重大技術、裝備的,應當制定消化、吸收和創新方案,報有關主管部門審批並由其監督實施;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建立協調機制,對重大技術、裝備的引進和消化、吸收、創新實行統籌協調,並給予資金支持。

第四十四條 國家對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產業活動給予稅收優惠,並運用稅收等措施鼓勵進口先進的節能、節水、節材等技術、設備和產品,限制在生產過程中耗能高、污染重的產品的出口。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企業使用或者生產列入國家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等鼓勵名錄的技術、工藝、設備或者產品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

第四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在制定和實施投資計劃時,應當將節能、節水、節地、節材、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列為重點投資領域。

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節能、節水、節地、節材、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金融機構應當給予優先貸款等信貸支持,並積極提供配套金融服務。

對生產、進口、銷售或者使用列入淘汰名錄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或者產品的企業,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

第四十六條 國家實行有利於資源節約和合理利用的價格政策,引導單位和個人節約和合理使用水、電、氣等資源性產品。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價格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對資源高消耗行業中的限制類項目,實行限制性的價格政策。

對利用余熱、余壓、煤層氣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熱值燃料的並網發電項目,價格主管部門按照有利於資源綜合利用的原則確定其上網電價。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實行垃圾排放收費制度。收取的費用專項用於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貯存、利用和處置,不得挪作他用。

國家鼓勵通過以舊換新、押金等方式回收廢物。

第四十七條 國家實行有利於循環經濟發展的政府采購政策。使用財政性資金進行采購的,應當優先採購節能、節水、節材和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產品及再生產品。

第四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對在循環經濟管理、科學技術研究、產品開發、示範和推廣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對在循環經濟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主管部門發現違反本法的行為或者接到對違法行為的舉報後不予查處,或者有其他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行為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十條 生產、銷售列入淘汰名錄的產品、設備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處罰。

使用列入淘汰名錄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使用,沒收違法使用的設備、材料,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提出意見,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責令停業或者關閉。

違反本法規定,進口列入淘汰名錄的設備、材料或者產品的,由海關責令退運,可以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進口者不明的,由承運人承擔退運責任,或者承擔有關處置費用。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對在拆解或者處置過程中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電器電子等產品,設計使用列入國家禁止使用名錄的有毒有害物質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向本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通報有關情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電力、石油加工、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和建材等企業未在規定的范圍或者期限內停止使用不符合國家規定的燃油發電機組或者燃油鍋爐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拆除該燃油發電機組或者燃油鍋爐,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礦山企業未達到經依法審查確定的開採回採率、采礦貧化率、選礦回收率、礦山水循環利用率和土地復墾率等指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由采礦許可證頒發機關依法吊銷采礦許可證。

第五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在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禁止生產、銷售、使用粘土磚的期限或者區域內生產、銷售或者使用粘土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逾期繼續生產、銷售的,由地方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電網企業拒不收購企業利用余熱、余壓、煤層氣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熱值燃料生產的電力的,由國家電力監管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造成企業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地方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依法吊銷營業執照;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銷售沒有再利用產品標識的再利用電器電子產品的;

(二)銷售沒有再製造或者翻新產品標識的再製造或者翻新產品的。

第五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八條 本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㈡ 開煤矸石磚廠需要辦什麼手續

開煤矸石磚廠需要辦理如下手續
1、核名: 到工商局去領取一張"企業(字型大小)名稱預先核准申請表",填寫你准備取的公司名稱,工商局檢索是否有重名,如果沒有重名,就可以使用這個名稱,就會核發一張"企業(字型大小)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這一步的手續費是30-50元(可以幫你檢索5個名字,所以一般常見的名字就不用試了,免得花冤枉錢)。
2、編寫"公司章程": 章程的最後由所有股東簽名。
3、到會計師事務所領取"銀行詢征函": 聯系一家會計師事務所,領取一張"銀行詢征函"(必須是原件,會計師事務所蓋鮮章)。
4、去銀行開立公司驗資戶
5.《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第十四條規定企業申請領取安全生產許可證,應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
(一)安全生產許可證申請書(一式三份);
(二)采礦許可證(勘查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副本;

㈢ 礦業循環經濟應從資源綜合利用入手

循環經濟是按照生態物質循環方式運行的經濟模式,是—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增長模式。發展循環經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和消費方式根本性轉變的重要途徑,是國家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發展循環經濟,其中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節約與循環利用是基礎,而礦產資源是最重要的基礎資源,礦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但是,礦產資源又是不可再生的,發展礦業循環經濟不僅是礦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礦業循環經濟在整個國家循環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無以倫比的重要作用。

一、礦業循環經濟的內涵

循環經濟的本質是生態經濟,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通過「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反饋式循環過程,達到資源最佳利用化、廢物最小量化和無害化,實現經濟與環境、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發展。從這一整體原則出發,發展礦業循環經濟的主要內涵,應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採用最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與設備,最充分、合理、有效的開采與綜合回收礦產資源,實現最佳的開採回採率、采礦貧化率、選礦回收率,以及資源綜合利用率。

(2)在現在的技術經濟條件下,除主礦產外,最大可能地回收利用一切共伴生資源,實現最佳的礦產資源綜合回收率和利用率。

(3)依據科技進步,綜合開發利用礦山固體廢棄物(包括表外低品位礦石或貧礦石、采礦廢石、煤矸石、選礦尾礦、濕法冶金尾礦或尾泥、冶煉渣、化工渣、粉煤灰等礦山二次資源),實現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

(4)釆用先進技術與設備,節能減排,並進行廢氣處理與利用,防止對大氣的污染;進行礦山廢水(包括礦坑水、洗選礦廢水、水冶和化工廢水等)的處理與循環利用,實現礦山廢水的零排放。

(5)建設地、采、選、冶、產品深加工、產運銷一體化大型礦業集團公司,探索企業生產新模式,延長企業產業鏈,實現企業最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6)開發利用無廢或少廢生產工藝技術和加強綠色化科學管理,從開釆、選礦、冶煉、深加工、運輸、貯存、裝卸等各個生產環節,開展以充分合理利用資源、優化與保護環境為中心內容的清潔生產,以達到實現最佳資源利用和環境友好的雙重目的。

(6)從單個企業清潔生產、企業間共同形成工業園區、全社會產品消售後的資源再生回收三個層面,有規劃地構建「自然資源———產品———再生資源」整體社會循環,實現循環經濟的物質閉路循環和綠色物流。

(7)堅持以人為本,發展企業文化,堅持「三同時」原則,保護和綠化與美化礦山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諧型綠色礦區。

二、礦業循環經濟的切入點

發展礦業循環經濟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受社會、地域、資源、環境、經濟、交通等多種因素制約,尤其是區域性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的建設和全社會廢舊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更需要政府的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統一實施與管理。

當前,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尚處於起始階段。因此,就礦業循環經濟而言,在現在社會經濟和技術條件下,從何處切入應該研究。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加之我國礦業發展現狀,筆者認為,當前在礦業領域發展循環經濟,首先應從單個礦山企業發展以清潔生產為主體的循環經濟入手,而要選擇的礦業循環經濟的切入點,應該是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包括共伴生資源、貧礦資源和尾礦等礦山二次資源的綜合利用。其中,特別是應從尾礦等礦山二次資源的綜合回收利用入手。這不僅是因為尾礦等礦山二次資源堆存數量大、壓佔大量土地、污染生態環境,而且由於過去生產技術及管理等原因,使得尾礦等礦山二次資源中含有多種多樣的有用金屬和礦物,同時由於其主要成分大都由硅酸鹽、鋁硅酸鹽、碳酸鹽礦物和少量金屬礦物組成,也是建築、陶瓷、玻璃、水泥工業的重要礦物原料。開展其中有用組分的綜合回收,有利於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更多的資源保障;開展礦山固體廢棄物的整體利用,用於生產微晶玻璃、磚體、水泥、陶瓷製品、建築石料,或者大量用作礦坑或井下回填、充填塌陷地或窪地、復墾造地等,不僅可以變廢為寶,而且是治理礦山環境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開展尾礦等資源的再回收和綜合利用,生產簡便、技術可行、投入少、收效快,是當前礦山企業最行之有效的、可行的經濟生產活動,是當前礦山企業發展礦業循環經濟的最實際的切入點。

三、開展資源綜合回收的關鍵技術

共伴生礦產資源、表外礦石或貧礦資源、尾礦等礦山二次資源,它們的共同點是礦物和化學組成復雜、有用組分品位低且分散。因此,開展這些資源中多種有用組分的綜合回收利用,僅釆用常規的選礦技術和火法冶金、電冶金技術,是不可能實現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濕法冶金技術已在礦業、化工、醫葯、食品等多種領域,越來越廣泛的得到應用,在從礦石中回收金、銀、鈾、釷、鋁、銅、稀土、稀有金屬等方面,早已成為必須採用的成熟技術。濕法冶金是—種通過化學手段進行的礦石有用組分浸出、分離、濃縮、富集、提純與精煉的工藝過程,故又稱為化工冶金,俗稱「水冶」,也有人稱為化學選礦。該技術採用多種化工過程,因此適用各種金屬及非金屬元素的提取,對於低品位難選冶礦石、尾礦等資源的綜合回收,更是必須採用的技術。

特別是近10多年來,在濕法冶金技術中,除常規浸出工藝外,微生物(細菌)浸出、加壓浸出、焙燒浸出、微波浸出、磁化浸出、拌酸熟化浸出、堆浸、地浸,以及離子交換、溶劑萃取、化學純化、電解精煉等工藝技術的發展,使得濕法冶金在礦石加工方面更具優越性。

因此,發展礦業循環經濟,特別是從礦石、尾礦等資源中綜合回收各種低品位有用組分,採用選礦———濕法冶金聯合工藝,將成為礦產資源綜合回收必然採用的關鍵技術。

四、問題與建議

當前,發展礦業循環經濟,存在著認識、政策、資金、技術、管理等多方面的問題。僅就礦山企業開展礦產資源的綜合回收與利用來說,就存在如下主要問題:共伴生資源、貧礦資源、尾礦等二次資源的數量、種類、質量和價值等家底情況不清,心中無數;缺乏有關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的完整法律法規體系,以及行之有效的長效管理體制和機制,如礦山尾礦等二次資源的所有權界定不清,礦山企業本身不利用,也不允許外企業或外人利用;廣談循環經濟理論的多,付諸實踐的少,多數礦山企業對發展礦業循環經濟持觀望或等待態度;多數企業沒有或缺少資金投入,更缺乏實用的工藝技術;有些地方嚴重存在著尾礦資源亂采濫挖或哄搶現象,以及二次污染問題;按國家有關政策,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可享受—定優惠經濟政策,但—些地方並不執行,甚至亂收費或任意撕毀合同的事時有發生等等。

鑒於以上各種實際存在問題,要發展礦業循環經濟,開展礦產資源和尾礦資源的綜合回收與利用,特提出如下建議:

(1)建立健全資源綜合利用和資源循環利用的法律法規體系,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與管理,如循環經濟法,資源綜合利用法;建立長效機制,如尾礦資源管理制度、資源節約管理制度、資源綜合利用激勵制度或獎懲制度、循環經濟生產技術管理制度和循環經濟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等,形成循環經濟強有力的保障和支持體系。

(2)建立和制訂有利於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資源政策、鼓勵政策與經濟扶持措施,如稅收優惠,實行鼓勵節約與懲罰浪費相結合的稅收政策;實行投資傾斜和建立循環經濟專項基金,支持重點領域的循環經濟發展的重大項目;對循環經濟產業項目,提供財政貼息的優惠貸款;對資源綜合利用產品進行合理定價,實行價格優惠等等。

(3)以法律形式界定尾礦等礦山二次資源的所有權問題,實行尾礦等礦山二次資源開發利用使用權申報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對尾礦等固體廢棄物,礦山企業本身不具備綜合利用條件的,應支持其他具備條件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綜合開發利用。

(4)建立國家各級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管理機構,設置專業管理人員。明確規定各級政府、礦產資源主管部門、礦山企業及投資者對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諸方面的職責、權利和義務;負責各種可綜合利用資源的管理,負責制訂和實施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等。

(5)組織專門力量,開展對共伴生資源、貧礦資源和尾礦等礦山二次資源的調查研究,摸清家底,為統籌安排,為制訂和實施合理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發展規劃,提供真實可靠的科學依據。

(6)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鼓勵和支持多種渠道社會資金投資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項目;堅持引進技術與消化、吸收、創新相結合,加強技術攻關,研究和推廣資源綜合利用與循環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選擇一些重點先進典型企業,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的產業化試點示範工作。

(7)建立完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科學經濟指標體系和評估驗證體系,以及各種技術標准;實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一票否決制度;將資源綜合利用和資源循環利用,作為企業循環經濟績效評價和考核指標,推進企業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的發展。

(8)廣泛開展資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與循環利用、保護環境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全民的節約意識、環境意識,樹立節約型消費觀念和消費模式,使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和諧社會,成為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年6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2010年12月2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規劃
第三章預防
第四章治理
第五章監測和監督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減輕水、旱、風沙災害,改善生態環境,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水土保持活動,應當遵守本法。
本法所稱水土保持,是指對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所採取的預防和治理措施。
第三條水土保持工作實行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科學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針。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統一領導,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任務,安排專項資金,並組織實施。
國家在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獎懲制度。
第五條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水土保持工作。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設立的流域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流域管理機構),在所管轄范圍內依法承擔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職責。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水土保持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農業、國土資源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有關的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工作。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水土保持宣傳和教育工作,普及水土保持科學知識,增強公眾的水土保持意識。
第七條國家鼓勵和支持水土保持科學技術研究,提高水土保持科學技術水平,推廣先進的水土保持技術,培養水土保持科學技術人才。
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土資源、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義務,並有權對破壞水土資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為進行舉報。
第九條國家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水土保持工作。
對水土保持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規劃

第十條水土保持規劃應當在水土流失調查結果及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劃定的基礎上,遵循統籌協調、分類指導的原則編制。
第十一條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組織全國水土流失調查並公告調查結果。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水土流失調查並公告調查結果,公告前應當將調查結果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據水土流失調查結果劃定並公告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
對水土流失潛在危險較大的區域,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對水土流失嚴重的區域,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
第十三條水土保持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水土流失狀況、水土流失類型區劃分、水土流失防治目標、任務和措施等。
水土保持規劃包括對流域或者區域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作出的整體部署,以及根據整體部署對水土保持專項工作或者特定區域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作出的專項部署。
水土保持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水資源規劃、城鄉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等相協調。
編制水土保持規劃,應當徵求專家和公眾的意見。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編制水土保持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批准後,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水土保持規劃一經批准,應當嚴格執行;經批準的規劃根據實際情況需要修改的,應當按照規劃編製程序報原批准機關批准。
第十五條有關基礎設施建設、礦產資源開發、城鎮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規劃,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在規劃中提出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對策和措施,並在規劃報請審批前徵求本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第三章預防

第十六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水土保持規劃,採取封育保護、自然修復等措施,組織單位和個人植樹種草,擴大林草覆蓋面積,涵養水源,預防和減輕水土流失。
第十七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取土、挖砂、採石等活動的管理,預防和減輕水土流失。
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從事取土、挖砂、採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動。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的范圍,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告。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的劃定,應當與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確定的地質災害易發區、重點防治區相銜接。
第十八條水土流失嚴重、生態脆弱的地區,應當限制或者禁止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產建設活動,嚴格保護植物、沙殼、結皮、地衣等。
在侵蝕溝的溝坡和溝岸、河流的兩岸以及湖泊和水庫的周邊,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或者有關管理單位應當營造植物保護帶。禁止開墾、開發植物保護帶。
第十九條水土保持設施的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設施的管理與維護,落實管護責任,保障其功能正常發揮。
第二十條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種植經濟林的,應當科學選擇樹種,合理確定規模,採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造成水土流失。
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可以規定小於二十五度的禁止開墾坡度。禁止開墾的陡坡地的范圍由當地縣級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告。
第二十一條禁止毀林、毀草開墾和採集發菜。禁止在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鏟草皮、挖樹兜或者濫挖蟲草、甘草、麻黃等。
第二十二條林木採伐應當採用合理方式,嚴格控制皆伐;對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等防護林只能進行撫育和更新性質的採伐;對採伐區和集材道應當採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並在採伐後及時更新造林。
在林區採伐林木的,採伐方案中應當有水土保持措施。採伐方案經林業主管部門批准後,由林業主管部門和水行政主管部門監督實施。
第二十三條在五度以上坡地植樹造林、撫育幼林、種植中葯材等,應當採取水土保持措施。
在禁止開墾坡度以下、五度以上的荒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應當採取水土保持措施。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規定。
第二十四條生產建設項目選址、選線應當避讓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無法避讓的,應當提高防治標准,優化施工工藝,減少地表擾動和植被損壞范圍,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第二十五條在山區、丘陵區、風沙區以及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區域開辦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產建設項目,生產建設單位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並按照經批準的水土保持方案,採取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措施。沒有能力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應當委託具備相應技術條件的機構編制。
水土保持方案應當包括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范圍、目標、措施和投資等內容。
水土保持方案經批准後,生產建設項目的地點、規模發生重大變化的,應當補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並報原審批機關批准。水土保持方案實施過程中,水土保持措施需要作出重大變更的,應當經原審批機關批准。
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和審批辦法,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六條依法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產建設項目,生產建設單位未編制水土保持方案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生產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
第二十七條依法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產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生產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應當驗收水土保持設施;水土保持設施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生產建設項目不得投產使用。
第二十八條依法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產建設項目,其生產建設活動中排棄的砂、石、土、矸石、尾礦、廢渣等應當綜合利用;不能綜合利用,確需廢棄的,應當堆放在水土保持方案確定的專門存放地,並採取措施保證不產生新的危害。
第二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流域管理機構,應當對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第四章治理

第三十條國家加強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的坡耕地改梯田、淤地壩等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加大生態修復力度。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重點工程的建設管理,建立和完善運行管護制度。
第三十一條國家加強江河源頭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水源涵養區水土流失的預防和治理工作,多渠道籌集資金,將水土保持生態效益補償納入國家建立的生態效益補償制度。
第三十二條開辦生產建設項目或者從事其他生產建設活動造成水土流失的,應當進行治理。
在山區、丘陵區、風沙區以及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區域開辦生產建設項目或者從事其他生產建設活動,損壞水土保持設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復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應當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專項用於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專項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水土保持補償費的收取使用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生產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和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水土保持費用,按照國家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處理。
第三十三條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水土保持規劃參與水土流失治理,並在資金、技術、稅收等方面予以扶持。
第三十四條國家鼓勵和支持承包治理荒山、荒溝、荒丘、荒灘,防治水土流失,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可持續利用,並依法保護土地承包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承包治理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和承包水土流失嚴重地區農村土地的,在依法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中應當包括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責任的內容。
第三十五條在水力侵蝕地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單位和個人,以天然溝壑及其兩側山坡地形成的小流域為單元,因地制宜地採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保護性耕作等措施,進行坡耕地和溝道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在風力侵蝕地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單位和個人,因地制宜地採取輪封輪牧、植樹種草、設置人工沙障和網格林帶等措施,建立防風固沙防護體系。
在重力侵蝕地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單位和個人,採取監測、徑流排導、削坡減載、支擋固坡、修建攔擋工程等措施,建立監測、預報、預警體系。
第三十六條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單位和個人,採取預防保護、自然修復和綜合治理措施,配套建設植物過濾帶,積極推廣沼氣,開展清潔小流域建設,嚴格控制化肥和農葯的使用,減少水土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保護飲用水水源。
第三十七條已在禁止開墾的陡坡地上開墾種植農作物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退耕,植樹種草;耕地短缺、退耕確有困難的,應當修建梯田或者採取其他水土保持措施。
在禁止開墾坡度以下的坡耕地上開墾種植農作物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修建梯田、坡面水系整治、蓄水保土耕作或者退耕等措施。
第三十八條對生產建設活動所佔用土地的地表土應當進行分層剝離、保存和利用,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減少地表擾動范圍;對廢棄的砂、石、土、矸石、尾礦、廢渣等存放地,應當採取攔擋、坡面防護、防洪排導等措施。生產建設活動結束後,應當及時在取土場、開挖面和存放地的裸露土地上植樹種草、恢復植被,對閉庫的尾礦庫進行復墾。
在乾旱缺水地區從事生產建設活動,應當採取防止風力侵蝕措施,設置降水蓄滲設施,充分利用降水資源。
第三十九條國家鼓勵和支持在山區、丘陵區、風沙區以及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區域,採取下列有利於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免耕、等高耕作、輪耕輪作、草田輪作、間作套種等;
(二)封禁撫育、輪封輪牧、舍飼圈養;
(三)發展沼氣、節柴灶,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水能,以煤、電、氣代替薪柴等;
(四)從生態脆弱地區向外移民;
(五)其他有利於水土保持的措施。

第五章監測和監督

第四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發揮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在政府決策、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公眾服務中的作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經費。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完善全國水土保持監測網路,對全國水土流失進行動態監測。
第四十一條對可能造成嚴重水土流失的大中型生產建設項目,生產建設單位應當自行或者委託具備水土保持監測資質的機構,對生產建設活動造成的水土流失進行監測,並將監測情況定期上報當地水行政主管部門。
從事水土保持監測活動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技術標准、規范和規程,保證監測質量。
第四十二條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水土保持監測情況,定期對下列事項進行公告:
(一)水土流失類型、面積、強度、分布狀況和變化趨勢;
(二)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三)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情況。
第四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水土保持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流域管理機構在其管轄范圍內可以行使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職權。
第四十四條水政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採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有關文件、證照、資料;
(二)要求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就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有關情況作出說明;
(三)進入現場進行調查、取證。
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拒不停止違法行為,造成嚴重水土流失的,報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查封、扣押實施違法行為的工具及施工機械、設備等。
第四十五條水政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應當出示執法證件。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對水土保持監督檢查工作應當給予配合,如實報告情況,提供有關文件、證照、資料;不得拒絕或者阻礙水政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執行公務。
第四十六條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發生水土流失糾紛應當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裁決。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規定行使監督管理權的部門,不依法作出行政許可決定或者辦理批准文件的,發現違法行為或者接到對違法行為的舉報不予查處的,或者有其他未依照本法規定履行職責的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四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在崩塌、滑坡危險區或者泥石流易發區從事取土、挖砂、採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對個人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在禁止開墾坡度以上陡坡地開墾種植農作物,或者在禁止開墾、開發的植物保護帶內開墾、開發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採取退耕、恢復植被等補救措施;按照開墾或者開發面積,可以對個人處每平方米二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每平方米十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條違反本法規定,毀林、毀草開墾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的有關規定處罰。
第五十一條違反本法規定,採集發菜,或者在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鏟草皮、挖樹兜、濫挖蟲草、甘草、麻黃等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採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在草原地區有前款規定違法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的有關規定處罰。
第五十二條在林區採伐林木不依法採取防止水土流失措施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採取補救措施;造成水土流失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造成水土流失的面積處每平方米二元以上十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補辦手續;逾期不補辦手續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生產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依法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產建設項目,未編制水土保持方案或者編制的水土保持方案未經批准而開工建設的;
(二)生產建設項目的地點、規模發生重大變化,未補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或者補充、修改的水土保持方案未經原審批機關批準的;
(三)水土保持方案實施過程中,未經原審批機關批准,對水土保持措施作出重大變更的。
第五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水土保持設施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將生產建設項目投產使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直至驗收合格,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在水土保持方案確定的專門存放地以外的區域傾倒砂、石、土、矸石、尾礦、廢渣等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清理,按照傾倒數量處每立方米十元以上二十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仍不清理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指定有清理能力的單位代為清理,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開辦生產建設項目或者從事其他生產建設活動造成水土流失,不進行治理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治理;逾期仍不治理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單位代為治理,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
第五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拒不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納的,自滯納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部分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可以處應繳水土保持補償費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五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的負責水土保持工作的機構,行使本法規定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水土保持工作的職責。
第六十條本法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㈤ 水洗煤中矸石含量是否有國家標准

具體數值標准據合同定,GB/T3715—1996中有相關術語的准確定義,測定方法只有一個行業標准MT/T1-1996,也可以參考GB478-2008中的浮沉實驗進行表徵。

㈥ 甲方: 乙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製訂本協義。 xxxxxxxxxx有限責任公司

甲方一般是出資方或投資方,也就是經營的主體,以出資方作為市場的主體或稱主導的市場為甲方市場!!也就是說以主體為中心的良性循環市場.

㈦ 怎樣才能煤矸石發熱量

簡單的方法當然有啊,可是誰承認呢?你要打什麼官司啊。煤矸石就這個發熱量。。。。首先你要有當時的交易合同。上面對這批煤矸石的發熱量有明確的規定(包括允許的誤差)然後你需要去官方的機構做一個煤炭的發熱量檢驗(做仲裁報告),這樣才有法律效應。最後找個律師咨詢下。 ~

㈧ 甲方只派代表一人簽字協議是否有效

要看情況,不知道甲方5人,是自然人還是合夥企業中的合夥人。

1、如果是獨立的自然人,而且沒有委託或授權簽字人代表,那麼另外的3人沒簽字合同對他們沒有效力。
2、如果是合夥企業的合夥人,合同具有效力,不能隨便毀約。

㈨ 淮南市煤炭市場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煤炭市場管理,維護煤炭市場秩序,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煤炭市場的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以交易為目的,從事煤炭營銷、儲存、運輸的單位或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市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全市煤炭市場管理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煤炭市場的監督檢查和管理。
技術監督、物價、公安、稅務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煤炭市場的監督檢查。第四條各級政府要加強對煤炭交易市場的規劃和建設工作。
政府鼓勵單位和個人以多種形式開辦煤炭市場,誰投資,誰受益;收取的規費用於市場的建設和管理。第五條交易雙方在交易過程中應當遵守自願、公平、誠實、信用的商業原則,自覺服從市場管理。第二章營銷管理第六條開辦煤炭市場,必須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領取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的《市場開辦登記證》。第七條從事煤炭營銷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持有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第八條經過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的中介組織和經紀人,可進入煤炭市場開展中介服務。第九條從事煤炭營銷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有關規定接受法定質檢部門對其貨物進行檢驗,取得合法的煤炭質量檢驗報告單。第十條煤炭銷售應實行明碼標價,按質論價,成交價由供需雙方協商議定。第十一條煤炭市場的交易活動,除即時清結者外,必須使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的經濟合同示範文本,依法簽訂書面合同。第十二條煤礦的煤矸石需要銷售的,只能直接銷售給用戶,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煤矸石的經營。第十三條嚴禁下列摻雜使假行為:
(一)將煤矸石、爐渣或其它雜物摻入原煤中銷售;
(二)煤矸石與原煤未經分離混裝出井後,不經篩選直接銷售;
(三)原煤與煤矸石混堆銷售;
(四)在經營和運輸過程中,故意注水或其它人為製造虛噸位;
(五)其它摻雜使假行為。第十四條凡支持、包庇、縱容摻雜使假行為者,視為摻雜使假共同行為人。第三章監督檢查第十五條監督檢查部門依法行使下列職權:
(一)按照規定程序依法詢問經營者、利害關系人和證明人,並可要求提供證明材料或其他資料;
(二)查詢、復制經營者的有關協議、帳冊、單據、文件、記錄、業務函電等資料,但應為經營者保密;
(三)依法要求鐵路、水路、公路、金融等有關部門協助查處煤炭營銷中的違法案件;
(四)不定期對商品煤質量進行抽檢;
(五)監督檢查營銷活動中的其它違法行為。第十六條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由監督檢查部門依法查處:
(一)無照或無證經營的;
(二)利用經濟合同或者其他手段騙買騙賣的;
(三)用不正當經營手段侵害經營者或消費者利益的;
(四)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的。第十七條監督檢查部門的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時,應當出示執法證件,佩戴執法標志。第四章法律責任第十八條有本條例第十三條所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視情節輕重,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或吊銷營業執照。第十九條屬於下列行為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視情節給予處罰:
(一)有本條例第十六條第(一)項所指行為的,予以取締,沒收非法所得。
(二)有本條例第十六條第(二)項所指行為的,責令追回所騙財物,並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有本條例第十六條第(三)項所指行為的,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非法所得,予以沒收。
(四)有本條例第十六條第(四)項所指行為的,沒收非法所得,沒收物品,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除按前款規定處罰外,監督檢查部門還可視情節給予通報批評,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第二十條有本條例第十三、十六條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監督檢查部門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第二十一條罰沒款和沒收貨物的變價款,應全額上繳財政。第二十二條對拒絕、阻礙監督檢查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勞動法團建 發布:2025-01-23 06:38:49 瀏覽:868
公司法律顧問年度總結報告 發布:2025-01-23 06:30:36 瀏覽:143
經濟法合同法提綱 發布:2025-01-23 06:30:27 瀏覽:456
陪標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06:14:52 瀏覽:15
安全標准化法律法規清單 發布:2025-01-23 05:55:24 瀏覽:658
公司法修改回購 發布:2025-01-23 05:43:20 瀏覽:271
經濟法產品質量多選題 發布:2025-01-23 05:43:10 瀏覽:170
民法上的時效是指 發布:2025-01-23 04:38:28 瀏覽:31
刑事訴訟法簽字 發布:2025-01-23 04:32:04 瀏覽:933
洪公法院 發布:2025-01-23 04:30:23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