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倪征奧

經濟法倪征奧

發布時間: 2022-07-07 20:39:02

1.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的師資力量

專著或教材名稱 作者 作者 排名 出版社 出版日期 民主與不信任(譯著) 楊海坤 第一 法律出版社 2003年 企業經營的十大風險 王斌 獨立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3年 清朝文官制度研究 艾永明 獨立 商務印書館 2003年 民事證據採信制度研究 張永泉 獨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年 行政行為效力論 章志遠 獨立 中國人事出版社 2003年 勞動法的理論與實踐 沈同仙 獨立 中國人事出版社 2003年 經濟行政法基本論 王克穩 獨立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 中國行政法基本理論研究 楊海坤 第一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 比較行政法――港澳台行政法研究 黃學賢 獨立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年 楊兆龍法學文集 艾永明 主編 法律出版社 2005年 現代社會中的新合同研究 方新軍 獨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年 司法公正的理論根基 胡玉鴻 獨立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5年 地理標志知識產權制度研究 董炳和 獨立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5年 中國民事法律制度的繼承與創新 史浩明 主編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年 行政訴訟:基本原理與制度完善 楊海坤 第一 中國人事出版社 2005年 倪征日奧法學文集 艾永明 主編 法律出版社 2006年 李浩培法學文集 艾永明 主編 法律出版社 2006年 行政訴訟法專題研究述評 楊海坤 主編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6年 行政法與法學名著導讀 黃學賢 第一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6年 保障措施法比較研究 陳立虎 第一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 技術創新法律保障制度研究 董炳和 獨立 知識產權出版社 2006年 規范權力──權力的法理研究 周永坤 獨立 法律出版社 2006年 論自由的法律 周永坤 獨立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6年 犯罪成立理論研究 李立眾 獨立 法律出版社 2006年 行政判例研究 楊海坤 主編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7年 中國行政程序法的理論與實踐 黃學賢 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7年 行政訴訟類型構造研究 章志遠 獨立 法律出版社 2007年 可持續旅遊及其國際法規制 顧婷 獨立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2007年 國際航空法研究 黃澗秋 獨立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7年 地役權 史浩明 第一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7年 政府合同研究 王克穩 獨立 蘇州大學出版社 2007年 城市拆遷法律問題研究 王克穩 主編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7年 司法審判民主化研究 張永泉 獨立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7年 憲政與權力 周永坤 獨立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8年 臣綱──清代文官的游戲規則 艾永明 第一 法律出版社 2008年 「個人」的法哲學敘述 胡玉鴻 獨立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8年 行政訴訟法前沿問題研究 章志遠 獨立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8年 行政公益訴訟研究 黃學賢 第一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8年 註:以上資料為法學院教師2003~2008出版專著一覽表(以獨立撰寫或主編者為限)

2. 倪征燠的介紹

倪征燠 (讀音:yù)(1906-2003)1906年出生於蘇州府吳江縣1(今蘇州市吳江區)的黎里鎮,中學畢業後,他立志學法,報效國家。他先在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讀法律專業( 蘇州東吳大學設在上海),192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之後留學於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受聘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榮譽研究員。1946年-1948年參加東京審判。

3. 有哪幾位中國人擔任過國際法院法官

1、王寵惠

王寵惠(1881.10.10.-1958.3.5),字亮疇,祖籍廣東省東莞市,出生於香港荷李活道75 號的道濟會堂。王寵惠是近代中國第一張新式大學文憑的獲得者,曾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長、代總理、國務總理,並為海牙國際法庭任職中國第一人。

2、鄭天錫

鄭天錫(1884-1970,Cheng Tien-Hsi),字雲程,號茀庭,廣東香山縣人(今中山市三鄉鎮雍陌村) 。中國著名法學家、外交家。 倫敦大學法學系畢業,曾任大理院大法官,多所大學法學教授,司法官次長,國際聯盟法官,民國最後一任駐英大使。

3、徐謨

徐謨(1893-1956),字叔謨,筆名平章,江蘇蘇州人,原籍江蘇吳縣人,曾任國際法院法官,是首位出任國際法院法官的中國人。

4、顧維鈞

顧維鈞(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字少川,漢族,江蘇省嘉定縣(今上海市嘉定區)人,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是中國近現代史外交家。

1912年回國後,任袁世凱總統英文秘書、內閣秘書、外務部顧問和憲法起草委員等職。後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攝行大總統職,國民政府駐法、英大使,聯合國首席代表、駐美大使,海牙國際法院副院長;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

5、倪征燠

倪征燠[yù](1906年7月—2003年9月2日),中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我國著名的法學家。1984年,倪老以他高尚的品格和資深的閱歷當選為聯合國國際法院法官,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享受到國際司法界最高榮譽的國際法官。

6、史久鏞

史久鏞,男,著名國際法學家。1926年10月9日生於浙江寧波。早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獲政治學學士學位,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修法學,獲國際法學碩士學位,1951年畢業後留校從事國際法學研究。

1994年2月6日,任聯合國國際法院大法官,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任國際法院副院長,2004年2月6日當選聯合國國際法院院長。這也是自聯合國國際法院1946年成立以來首位中國籍法官擔任院長。

7、薛捍勤

薛捍勤,女,中國山東省人,資深外交官和國際法專家,2010年5月12日當選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主席,2010年6月29日當選國際法院法官。

4. 國際法的司法豁免原則

為產品的國際民事關系的發展是一個重要的當代國際法和復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的國家及其財產的管轄豁免問題已引起國家,不僅涉及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國際法學者和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國家豁免的國家豁免原則??是國際法的原則
得到確認的國家立法,司法實踐和國際條約,並在19世紀成為一個重要的國際法原則。在這個原則下,學者們提出了不同的理論,如域外國際禮讓,相互說,國家主權,等等。 [1]然而,各國主權平等和獨立國家的外國國家及其財產豁免的不可侵犯性的理論。
國家豁免,也被稱為主權豁免的國家和他們的財產從外國法律,在外國法院的管轄范圍。國家豁免,包括司法豁免,行政豁免和稅收豁免。司法豁免權,其中包括管轄豁免,訴訟豁免和執行豁免。國家豁免的基本含義是:1。同意非外國的國家,一個國家的法院,應不招待在國外的被告的任何訴訟;一國接受了原告的訴訟在國外法院等,可以被直接相關受理的情況下國外的反申索; 3。一國法院不得強制執行的情況下,外國對。
國家豁免的原則,國家主權的延伸,是一項重要權利,是國家主權的重要體現。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享有豁免權的國際交流,是一個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只有堅持這個原則,以維護和鞏固國家主權的原則,以確保正常的,平等的主權國家之間和互惠互利的交流活動。
在另一國法院的同意,國家應訴訟的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
管轄豁免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而不該國或該該國作為訴訟標的的財產。它包括的內容的豁免,豁免的國家,因為個人原因和特殊法律地位的國有產權屬物理。 [2]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由於所有權的主體,這一權利的任何一個主權國家,其物業的其他主權管轄的特殊法律地位的具有法人資格享受特殊的待遇。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外國公民,國家機關及其屬性(和領事財產),不得採取任何財產,應受到國家主權尊嚴不相容的措施,國有財產,無論在任何其他國家,特別的保護。應結合
管轄豁免的國家及其財產的理解,與從執行法律豁免權,豁免,否則,我們將不能夠完整,全面地掌握這個概念。管轄豁免,訴訟豁免和執行不唯一的區別,但免疫相關的,一方面,他們有明顯的差異,有不同的含義,並分別與不同的國際民事訴訟階段,放棄豁免,並不意味著放棄其他兩免。另一方面,他們也緊密相連的三個來自國家主權的原則,共同構成了作為一個整體的國家及其財產豁免權原則,管轄豁免,訴訟豁免和執行的前提豁免,一個國家只有在其他國家享有管轄豁免,這是,當然,享受在國內法律程序的豁免和執行豁免,同樣,只有一個國家在另一個國家的法院放棄豁免司法管轄區提出的訴訟豁免和執行問題的豁免權。
國家作為國際法的原則和他們的財產,並享有管轄豁免的原則,國家主權,而不是例外的規則,[3來自任何的片面限制的做法是錯誤的。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原則不容許合理的例外,這個例外發生,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場合。首先,各國一致同意放棄他的國家。通常被認為是一個國家的特殊需要和利益的基礎上,放棄管轄權排除溪泉,他們的方法:1。明確所拋棄的有關規定,條約,合同; 2。發生糾紛或之後開始的行動,明示或暗示的放棄。中國在1980年參加在1969年民事責任公約「油污損害承擔的義務,放棄管轄和執行豁免國有商人的判斷。應該指出的是,限制豁免的放棄豁免第三部分,這兩種根本不同性質的問題,不應該混為一談,前者是由主權國家採取的舉措,是行使主權的表現,而後者則是其他國家對一個主權國家,是一種侵犯主權,第二個是由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採取報復措施。根據對等的原則,當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及其財產權利的司法管轄豁免,按照國際法的失敗,與應有的尊重,其他國家都有權採取報復措施,不給它管轄豁免。

國家豁免的理論和實踐的國家及其財產的管轄豁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在國際法中,是一個非常復雜和極具爭議的問題,有關國家的政治,經濟利益和外交政策,從而對特定的應用,尤其是在發行的適用限制,國家學說和立法,司法實踐中存在嚴重的分歧。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早在20世紀,19世紀的結束,形成的理論和實踐的兩個主要類型。
(一)理論的絕對豁免權
說,理論的絕對豁免權,也被稱為絕對豁免主義,絕對豁免原則或絕對的豁免權,外國國家及其財產的外交豁免的外國除非所從事的行為的性質,無論豁免,須代表絕對豁免奧本海姆,海德,英國DAI插頭菲茨莫里斯,李斯特,德國,埃文魯普,比利時尼斯,以及前蘇聯波古斯拉夫喬姆斯基等理論。奧本海姆, 「國家平等的影響是任何國家都不能行使管轄權的另一國。因此,盡管該國可以在外國法院起訴,但一般不能被外國法院起訴,除非是自願提交給法院的管轄權。 「[4]海德絕對國家豁免了非常肯定,他指出,」一個國家,而不是任何其他國家的司法管轄權,並沒有他的同意,任何國家都可以起訴它,這是公認的學說。 「[5]
國際慣例,採取絕對豁免理論的一些國家早在16世紀,並於1668年第一個承認外國國家及其財產豁免權的判例。西方國家的19世紀初,通過其國內立法司法實踐中,逐步形成了系統的實踐相互給予管轄豁免。[6]當時,美國,英國是一個典型的實現絕對的豁免權。美國最高法院法院首席大法官馬歇爾在1812年在著名的「交易」的情況下,有一個「主權國家完全平等和絕對獨立的」為捍衛主權豁免的基礎,拒絕政府其他主權國家法國船試驗[在未來7],美國已經採取絕對豁免權,外國國家及其財產,無一例外地給出了絕對的豁免權,直到1952年,這個問題的國家豁免政策的變化,其他國家,如英國,德國,法國,比利時和其他許多國家有相同的判斷,各國一致認可的,他們的財產享有管轄豁免。因此,年底前在19世紀,20世紀初,這個理論是幾乎所有的西方國家支持和廣泛在司法實踐中採用。目前,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國家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絕對豁免權。
(b)限制豁免理論的
限制豁免理論,也被稱為有限的豁免的學說,有限豁免的原則,限制豁免說或職能豁免說,外國國家及其財產享有豁免權,應考慮其行使職能可能會主張國家行為,根據其性質或目的分為主權行為,行為規則和非主權行為,交易權的侵犯或私人行為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的行為在他的國家的權利或公共法律行為享有豁免權,第二類行為是無權。採取限制豁免理論在19世紀後期,他們的代表伏羲樂,羅蘭,巴爾,愛富泰爾,魏斯,斯皮里,和菲奧雷。
國際慣例,在義大利的第一個放棄的絕對豁免的理論,限制豁免理論。那不勒斯最高法院的裁決,於1886年確立的原則,外國在純私法范圍內的問題,不可能要求豁免,[8]在1887年,義大利上訴法院還主張有管轄權行為外國政府作為民事法律的性能。[9]從那以後,荷蘭,比利時,埃及,瑞士,奧地利,羅馬尼亞,法國,希臘和其他國家法院的判決已經採取了限制豁免理論來處理國家豁免和他們的財產,1952年5月19日宣布:「大老信」的結論「追求主權豁免原則是有限制的,未來的政策國務院」,[10]這標志著從絕對豁免轉向限制豁免。 197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外國主權豁免法,限制主權豁免權,以法律的形式,1978年,英國頒布了」國家豁免法「。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南非,巴基斯坦和其他國家還開發了國內也可以在這方面的法律。目前,奉行限制豁免西方工業國家,他們被分成的國內立法的形式,其理論編纂所訂定的國際條約有限主權豁免在這方面的國際條約:1926年「國有船舶豁免某些規則的公約「的統一,」布斯塔曼特法典,1928年,1933年的「羅馬公約」,1944年「民航芝加哥公約」1958年「領海及毗連區公約」防止劫持航空器,國際油價污染損害1969民事責任公約「和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這兩種理論是不完善的,即使是在存在嚴重的缺陷或問題。絕對豁免權,限制豁免是不可靠的。特別是,理論在國際法上國家主權及其財產豁免,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並促進和維持正常的國際交往的原則,建立絕對的豁免權。然而,傳統的絕對豁免理論的需要要克服很多的缺點和不足之處:首先,該理論的科學性的字眼絕對豁免權。國家及其財產在外國享有「絕對的」豁免,太絕對國家豁免為原則的國際法律,允許合理的例外;其次,絕對豁免權的國有公司,企業享有國家豁免權的主體也偏向。這些頑固地堅持絕對豁免理論是不科學的,過時的。限制豁免理論不僅從理論上講,沒有根據的,並在實踐中是非常有害的:第一,國家主權的原則背道而馳的限制性豁免理論,忽略了國外的主權和尊嚴,更容易受到外國的抗議和報復,從而影響了正常的國際關系和破壞國際和平,二,限制豁免的主權和非主權行為劃分的的理論不科學的行為,和標準的分類的問題,在實踐中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帶來勒索和濫用上訴風的,因此, ,國家豁免的理論必須是完美的。
我們的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的理論和實踐
中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大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執行政策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的理論和實踐,更吸引了全世界的重視和關注。
從理論上說,在「文革」中的國際司法判例國家及其財產的豁免權是不足夠的重視,缺乏廣泛的研究,我們的國際判例法的國家及其財產的豁免權,大量的研究工作,發表了許多文章和著作。自1979年以來,湖廣鐵路債券案有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1國家及其財產豁免的司法管轄權的法院的內部狀態,這直接來自於國家的特殊法律地位的原則是主權國家及其財產豁免,兩個國家由於特殊的法律地位的個人免稅額,也包括國有資產的豁免屬物。分為司法管轄豁免權,法律程序的豁免和執行豁免的豁免,本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企業做不享有豁免權; 3。取消排除或限制的豁免,獲得了一致的批評,但在同一時間,學者幾乎所有的,絕對的豁免權理論在實踐中已經越來越多的國家放棄了,尤其是在當代國參與在國際民事和商事活動的日益頻繁的情況下,從一個國家自己的利益的國際經濟交往的發展,不能使用。[11]
在實踐中,中國政府一貫主張的管轄豁免國家及其財產,並堅持國家主權豁免的原則,反對他國肆意破壞國家主權豁免原則的做法,並倡導當事人之間達成一個國際協議,以消除問題上的不同立場國家在有關國家的豁免權。一方面,主張,並堅持中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它的行為,當然,享有的豁免權和財產,經同意,沒有任何外來的庭審中,在1949年的航飛機的情況下, ,1950年劉永好號「油輪的情況下,1953年的威爾??斯法哥銀行存款的情況下,195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貝克曼訴案件,在煙火的情況下,1979年,1979年,湖廣鐵路債券案於1989年光華寮視屬何情況而定,我們的政府表明的嚴正立場。另一方面,中國法院將不被接受起訴外國國家和政府的情況下。但是,中國從來沒有說明絕對主權豁免。堅持國家主權原則和國家主權豁免的前提下,根據正常的經濟交流的需要,國家在特殊情況下,協議或其他形式的具體案件或某些事項放棄豁免權原則。我們的代表在聲明中由第六委員會第39屆聯大的報告,黃嘉華國際法律委員會,「在過去的,正如我們已經說過很多次,從來沒有所謂的絕對國家豁免,因為國家可以是明示的或默示的同意自願接受外國法院的管轄,或因為雙方同意採取替代性糾紛解決方式,司法解決,而不需要「[12]。與此同時,中國主張國家豁免的范圍的國有及國有財產的行為。我們嚴格區分國有及國有財產的行為與國有企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或私人行為和財產是不利於後者的國家,在國外享有司法豁免權,不需要。
另外的立法實踐和條約實踐中,同樣的性能,我們要求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的外交實踐。目前,在具體的立法的國家和他們的財產沒有特殊的豁免,但提供的法律原則,如第239的民事程序法,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人民共和國的中國外交特權和豁免的比爾「4,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的基本立場和主張,。條約」的做法,而堅持國家豁免原則??,承認,國家可以自願地放棄其豁免權,並想這樣一個豁免,以將奠定在該條約為基礎的國家的同意是可取的,如1958年的中蘇的商業和航海條約及配件有類似規定。此外,我們簽署或加入的國際公約,如1975年參與參加1961年「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1979年至1963年「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1980年,1969年國際油污損害的民事賠償責任「等規定國家豁免公約」,中國也是適用的。
新國際秩序豁免國家及其財產管轄下的理論的完美
交替之際的舊格局,未來的世界裡,去,應該建立什麼樣的國際新秩序,關繫到未來的世界和人類的命運,但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世界各國人民都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基於歷史經驗和現實,我們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這個新秩序,包括一個新的政治秩序和經濟秩序,兩者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的整體,在新的國際秩序的核心應該是所有國家的平等一員,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獨立的,是國際社會的。的基本內容的國際新秩序,包括:在全國擁有的權利以獨立選擇自己的社會,政治,經濟系統和路徑根據本國國情,任何國??家,特別是發展中是一個大國,不得干涉其他國家的內部事務,不應自己的價值觀,意識形態和發展模式對其他國家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任何國家不得不被任何借口侵略或吞並他國的領土,國際糾紛通過和平談判應該是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反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反對的結算國際爭端的戰爭,國際關系可能不被壓力大,是小,強欺弱,富人欺負的可憐,國際事務應該是世界平等參與協商解決可以不成為的壟斷的一個或少數幾個大國,任何一個國家應不尋求推強權政治4,改變舊的國際經濟關系,將其替換為一個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等價交換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建立一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不能脫離適當的法律原則,規則和普遍適用的形成。改善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的理論,必然要推動建立一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理論在實踐中的絕對豁免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放棄了,特別是在現代國家參加國際民事和商事活動已變得更加頻繁的情況下,從一個國家的國際經濟交流自己的利益之間的發展,和它是不採用。此外,在實踐中,一個的黨國家限制豁免原則,他們認為不應該的行為或物業管轄的豁免,而其他國家,自己還忽略了實際的原則,堅持絕對豁免權,放棄彼此的國家相應的行為或該財產的管轄范圍,顯然是幾乎出了繭[13]。的限制性豁免權理論,刪除的豁免理論和批評是一致的。因此,國際法學者主張放棄的點查看的絕對豁免權,取而代之的是以下的措辭:國家及其財產在國際民事訴訟中享有司法豁免權是國際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只有堅持這一原則,可以幫助保證正常,平等,互利,主權國家之間的交流。然而,這並不是說,堅持這個原則在民事活動中,可以通過條約,協議或合同,自願放棄,獲得不同的觀點和實踐兩個派系之間的妥協和調和[14],或者主張被遺棄的國家的原則,互惠的基礎上,決定是否給予豁免的管轄[15]的一個特定海外國家在條約或其他協議的情況下。
國際法律學者已經注意到了應對的司法管轄豁免的國家及其財產的理論是完美的,為了適應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需要。至於如何改善,但由於缺乏深入的研究,也沒有提供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筆者試談一些粗略的看法的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的理論的完美。
必須完全克服的缺陷的絕對豁免的理論,並完全否定的限制免疫理論,雕刻出需要滿足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和世界的根本利益的,並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國際社會為解決國家管轄豁免的新途徑。
2。堅持的原則查看來自世界各地的做法,無論是實施的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絕對豁免權,或西方發達國家實施限制的豁免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的國家主權豁免。 ,主權國家享有豁免權作為國際法的一個原則問題,而不是例外。提高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的理論,你一定要堅持國家主權豁免的原則,這是根本的位置和出發點,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3。制定的國家豁免權的國際公約「。實踐證明,共同的談判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在現代國際社會達成共識,消除分歧,解決爭端和的問題。世界應該堅持的原則,國家主權豁免的基礎上,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尊重,協商的精神,實事求是,求同存異共謀「,以務實的態度,充分協商,尋求各方共識,協議,可以接受,以便制定國家豁免的國際公約,以協調世界代表的國家及其財產的豁免權,並使其收斂。國際公約國同意,自願進入或參與,反映各方的意志,明確了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已穩定的規范性和約束力,不僅有利於操作和有關國家之間的國家管轄豁免制度及其財產的問題,而且還有助於防止和避免此類糾紛的產生。因此,國家及其財產豁免的國際條約作為世界上的調整,國家免疫之間的關系的法律規范的,必須是「公約」的目標,國家的基本原則,權利和義務方面,國家主權豁免和程序,解決爭端的辦法和程序,以及違反合同的責任等內容作出明確的規定。

註:
[1] [2]黃進:國家免疫反應的研究,中國大學的政治學和法律出版社,1987年4?5,2。
[3] [14]倪征燠熱:「關於國家豁免的理論與實踐」,載於1983年國際法年鑒「6,29。
[4] [11]李雙元主編的「國際私法」,大學出版社,1991年,459463?464。
[5]海德:「國際法」(1947年),第1卷,813?814。
〔6 - 府學理念:「國際法教程,警察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96頁。
[7]亨金沙克特:1980年版的國際法案例與材料」, 491至493。
[8]黃進:「在理論的極限狀態豁免權」,載「中國國際法年鑒」,1986年,279。
[9]韓正:國際私法,武漢大學出版社,1983年, 134。
[10]美國國務院公報,1952年,26,984。
[12]「中國國際法年鑒,1985年,643。
[13]黎則銳:國家豁免的前瞻性審查「上載」中國年鑒「國際法」,1986年,250?251。
[15]李雙元主編的「國際私法(沖突的文件) ,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313頁至315頁。

原江海 - 1996年

5. 倪征燠的審判片斷

倪征燠談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片斷: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在盟軍總部主持下,由11國代表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成立。倪征燠先生參加了法庭的審判工作,是我國檢察官首席顧問。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之際,我訪問了這位在國際舞台上活躍了40年的老人。我把他回憶的一些片斷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成立於1946年初。法庭成立後,即開始受理28名日本甲級戰犯。這些戰犯都是策劃指揮侵略戰爭的法西斯頭子,其中有曾任日本首相的東條英機、廣田弘毅和平沼騏一郎;有陸相、海相、外相等內閣大臣;有最高級的軍事指揮官和特務頭子。審判自1946年5月至1948年11月,歷時兩年半。審訊工作採取的是英美法三國的訴訟程序。審判中,美國政府極力操縱法庭,並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出了種種有礙審判工作正常進行的規定。如對每個戰犯除設有自聘的日本律師及辯護人外,都要配置一名美國律師。這些美國律師在辯護中或詭辯狡賴,或橫生枝節,故意拖延審判時間,以便為一些沒有直接危害美國利益的戰犯尋機開脫。
對於這種錯綜復雜的情況,國民黨政府沒有充分的准備,以為只要法官、檢察官的金口一開,大筆一落,就能嚴懲戰犯,所以沒有準備足夠的人證、物證材料。審判一開始,我方代表就陷於有冤難伸、有苦難言的被動局面。在戰爭中,中國受日本侵略危害最重,大半河山被日軍踐踏;千百萬同胞慘遭殺害;億萬財富被劫掠焚毀。而今,在國際法庭的審判席上,中國卻拿不出證據審判那些曾橫行中國的戰犯。代表們痛心疾首,又氣又急,深感若不能嚴懲戰犯,真是無面目再見江東父老。
為了擺脫審判中所處的困境,代表們決定到盟軍總部查閱日本內閣和陸軍省等幾個部門的檔案。他們夜以繼日地摘抄、翻譯、整理敵國十幾年中的檔案資料,然後根據這些資料擬出發言材料。其工作之繁重是超乎尋常的。代表們除了准備材料,還常在一起研究對付美、日律師的策略。有時還於住所內作在法庭上的控訴演習。為了防範日本侍者的竊聽,他們以「土老二」、「土匪原」來蔑稱土肥原;以「板老四」、「板完」(蘇州話,「板定完結」)代替板垣。總之,為了贏得法庭上的主動權,他們花費了大量心血。
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我方代表掌握了大量有力的罪證,終於在審判終結時,使那些荼毒遠東尤其是中國的戰爭惡魔,受到了法律制裁。在法庭的最後宣判中,法官用了八天時間,宣讀了長達1200多頁的判決書,判處七名主要戰犯絞刑、16名戰犯無期徒刑、一名戰犯20年徒刑、一名戰犯7年徒刑(有兩名戰犯在審判期間病死獄中,一名(大川周明)因得「精神病」中止審判)。
判決的25名戰犯中,由我方要求判決的有七人:東條英機、松井石根、土肥原賢二、板垣征四郎、武藤章、木村兵太郎、廣田弘毅,這些戰犯全部被判處死刑。 按照庭規,審訊每個戰犯都有確定的檢察官及辯護律師。
檢察官對所審理的戰犯,不說有生殺予奪之大權,也有舉足輕重之作用。因此,我方檢察官為嚴懲血腥屠殺千百萬同胞的侵華戰犯松井石根、土肥原賢二、板垣征四郎,同檢察長(美國人)再三爭論。松井和土肥原一開始就無可爭辯地分給我方審訊,但板垣卻由菲律賓負責。檢察長以已經分了工,在工作過程中改變分工將會影響菲律賓檢察官的情緒為借口,不同意將板垣交與我方審理。我檢察官據理力爭,經過一番斗爭,法庭不得不改變原來的決定,板垣終於被掌握在我方手中。 土肥原賢二早在九·一八事變之前,就把魔掌伸進了我國東北。後來,又伸到寧滬等地。他製造了一系列罪惡事件,迫害謀殺了無數中國人,罪不容誅。但由於他主要是在幕後策劃指揮,罪行不外露,故罪證不易搜集。從國民黨政府軍政部、司法部都找不到他的材料。倪征燠在赴東京前,曾找到在押的偽滿洲國議院議長趙欣伯,請他提供土肥原、板垣兩人製造滿洲國傀儡政權的材料。開始,趙欣伯答應並寫了一部分。但第二次找他時,他卻變了卦,不但不肯繼續寫,還把第一次寫出的材料奪過去投進煤爐中燒掉了。求證之難,由此可見。
審訊土肥原時,剛開庭他顯得緊張。過了一會兒,他大概覺得我方抓不住多少證據,就變得輕鬆起來,甚至還有些滿不在乎。後來審訊步步深入,我方代表一條條揭露出他的罪行,他才又緊張起來,不再作申辯,只是低著頭等著最後的判決。
土肥原的第一個證人,是他主持原沈陽特務機關時的部下,日本人愛澤誠。他的證詞大意是,土肥原掌握的沈陽特務機關只是收集情報,並無其他秘密活動;土肥原為人忠厚坦白等。我檢察官引用該機關專門用來向日本政府邀功請賞的《奉天特務機關報》(1935年)中的報道予以反駁。這張報紙的首頁蓋有土肥原的印章,裡面大量記載了該機關在中國許多城市的陰謀活動。在其中的一頁報紙上,載有「華南人士一聞土肥原、板垣之名,有談虎色變之慨」的話。我檢察官說,這是土肥原和板垣兩人殘害中國人民兇狠如虎的真實寫照。愛澤誠面對實證,不得不低頭認罪。可美國律師卻從中搗亂,說這是在談老虎,與本案被告無關。這種辯護不知是緣於無知,還是別有用心,令人啼笑皆非。我方檢察官冷靜地解釋說:「『談虎色變』是說土肥原、板垣兩人兇狠如虎,人們聽到他們的名字,就像提到老虎一般,害怕得臉色都變了。」說完後,我方檢察官向美國律師報之以輕蔑的一瞥。這時,在座的法官們鬨堂大笑。
土肥原的另一個證人,是日本原駐天津的總領事桑島主計。1931年秋天,當土肥原到天津陰謀活動,挾持溥儀潛往長春時,桑島曾屢次勸阻,並用電報告知日本外務剩最後又給外務大臣弊原發出長電,詳細敘述了土肥原如何不聽勸告,煽動天津保安隊鬧事,將溥儀裝入箱內,用小汽車運到塘沽後,又用船載到大連的經過。我方檢察官從外務省密檔中查到了這些電報,並將其引入證詞。而桑島出庭作證時,竟然狡賴,說這些是當時聽信了流言寫出來的,不可靠。我方檢察官當即詰問:「電報中講你和土肥原的幾次談話,是不是外邊的流言呢?」問得桑島啞口無言,訕訕退下。
九一八事變時,國際聯盟「李頓調查團」的調查報告中,曾講了一些對土肥原不利的事實。土肥原估計這些東西可能被引入證詞。為爭取主動,他反守為攻,將他與李頓的談話記錄,作為申辯的根據。他說,記錄中有李頓稱道他到處奔波,維持地方治安的話,這說明他是有功無罪的。其實,這是李頓針對他到處搞陰謀活動而講的譏諷之詞。在那次答李頓的問話時,他矢口否認挾持溥儀到長春的事實,這又與法庭提出的實證及他本人承認的事實大相徑庭,對此他更不能自圓其說。
經過多次審訊,土肥原自知難以抵賴,同時也怕答辯時被迫說出更多的情況,暴露出更多的罪行,所以索性放棄了申辯權。我方檢察官以痛打落水狗的精神,窮追不舍,又揭露了在板垣任陸相時,他曾來華妄圖促使吳(佩孚)唐(紹儀)合作,建立傀儡政權的罪行。
無論是土肥原還是為他辯護的律師,都無法否認我方代表揭露出來的種種罪惡事實,如製造中村事件、九·一八事件;挾持溥儀到長春,製造滿洲國傀儡政權;策劃華北自治,搞冀東傀儡政權;煽動內蒙獨立;策劃吳唐合作,搞偽政府;組織特務組織,大搞陰謀暗殺活動,等等。法庭依據這些確鑿的犯罪事實,判處土肥原賢二絞刑。 審訊板垣時,為他出庭辯護的律師和證人多達15人。他們准備了大量的材料。但這些材料空洞無物,像是為九·一八 時的所有日本軍閥開脫,根本不能證明板垣個人無罪,很快即被我方駁倒,法庭也拒絕受理。
板垣的第一個證人,是九·一八當晚柳條溝事件發生後,指揮日軍的聯隊長島本。此人說,他那天晚上在朋友家喝酒喝得醉熏熏的,回家後就得到了九·一八事變發生的報告。我方檢察官當即打斷他的話說:「島本既然聲稱自己當晚喝醉了,那麼,一個湖塗的酒鬼能證明什麼?又怎能出庭作證人呢?」於是,島本被法庭轟了下去。這個下馬威使板垣的辯護班子一下動搖了。而後出庭的律師、證人,未上場先氣餒了三分,上場後也拿不出真憑實據,一經辯駁,就理屈詞窮。
板垣任陸相時的次官山脅,在為板垣作證時說了不少頌揚板垣的話,如說他是怎樣整飭軍隊,如何主張撤退在華日軍以結束戰爭等等。倪征燠當即詰問他:「你身為次官,所辦之事想必都是陸相認可的了?」山脅說是。倪證燠接著提出:「那麼1939年2月,山脅以次官名義簽發的《限制自支返日軍人言論》的命令,也是按照板垣的意旨承辦的吧?」山脅回答是。倪征燠指出:這個文件中列舉了回國日軍對親友談話的內容,如「作戰軍隊,經偵察後,無一不犯殺人、強盜或強奸罪」;「強奸後,或者給予金錢遣去,或者於事後殺之以滅口」;「我等有時將中國戰俘排列成行,然後用機槍掃射之,以測驗軍火之效力」等等,均反映了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所犯罪行的實況。日本陸軍省怕這些談話在群眾中廣泛傳播,暴露其罪惡行徑,才下達了《限制自支返日軍人言論》的命令。這種舉動的本身,不就說明板垣等所犯罪行是確鑿無疑的嗎?這樣一來,山脅的作證不僅沒能為板垣開脫罪責,反而為我方提供了一個反證。
最後,板垣自己提出了長達48頁的書面證詞。主要說的是「滿洲國」是根據「民意」成立的;七七事變後,他任陸相時,始終主張撤軍言和;日本政府與德、意兩國商討三國公約時,他是不主張同時對付英法兩國的;張鼓峰事件發生後,他是竭力設法就地解決的,等等。倪征燠根據日本外務省密檔中的御前會議、內閣會議、互相(首相、陸相、海相、外相、藏相)會議等會議決議,關東軍與陸軍省的往來密電,關東軍的動員令,以及已故日本政府元老的日記等重要材料,一連反詰他三天。面對大量的事實,板垣無以答對,也無法狡賴推卸。關於說他主張撤退在華日軍一事,倪征燠問他,日軍侵佔廣州、漢口,是不是在他任陸相以後,這是撤軍還是進軍?他難以解釋,只好點頭說是進軍。對於德、意、日三國公約及張鼓峰事件,倪征燠根據西園寺園田的日記問他,是否因為這兩件事,曾受到日本天皇的譴責?他耍賴說:「你們從哪裡知道的?」倪征燠按照庭規催他作正面回答,他死不承認。
在反詰板垣時,一提到土肥原,特別是提到他陰謀策動吳唐合作的罪行時,倪征燠就怒火滿腔,恨不得指著板垣的鼻子痛斥他一頓。但礙於庭規,他沒有縱情行事,只是指桑罵槐地斥責他說:「你派去搞吳唐合作的,是不是就是扶植溥儀稱帝、勾結關東軍,脅迫華北自治、煽動內蒙獨立的土肥原?」板垣在這一連串明指土肥原,實則歷數他的罪行的反詰下,驚慌失措,什麼話也說不上來。最後,板垣也被判處死刑,和土肥原一 起走上斷頭台。
1948年12月23日,七名日本甲級戰犯,被送上了絞架,結束了他們罪惡的一生。
(選自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中華文史資料文庫》第五卷P965—968,中國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6. 10285是哪個學校代碼

10285是蘇州大學的代碼。蘇州大學,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入選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6)經濟法倪征奧擴展閱讀。院校代號是全國各高校錄取時為方便考生填報志願而加註的由數字組成的『代號串,即院校代碼或學校代碼。院校代碼就如同是學校的一個身份證號,方便查詢學校信息。
教育部為高校編排的代碼有5位(此代碼全國通用),各省教育考試院為高校編排代碼有4位。一個多世紀以來,一代代蘇大人始終秉承「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之校訓,堅守學術至上、學以致用,倡導自由開放、包容並蓄、追求卓越,堅持博學篤行、止於至善,致力於培育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獨立之人格、社會之責任」的模範公民,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為社會輸送了40餘萬名各類專業人才,包括許德珩、周谷城、費孝通、雷潔瓊、孫起孟、趙朴初、錢偉長、董寅初、李政道、倪征燠、鄭辟疆、楊鐵梁、查良鏞(金庸)等一大批精英棟梁和社會名流;談家楨、陳子元、郁銘芳、宋大祥、詹啟敏等30多位兩院院士,為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蘇州大學現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二大學科門類。學校設有24個學院(部),各類在校生五萬餘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993人,碩士生13118人,博士生1749人,留學生2192人。

7. 蘇州大學的法學系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法學系相比,哪一個比較好

當然是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隸屬於蘇州大學,為江蘇省最早成立的法律人才培養的基地。蘇州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1915年,以東吳大學為本,於上海創設"東吳大學法學院"。學院教學突出「英美法」內容,專以講授「比較法」為主,其科學的培養目標和鮮明的教學特色,使東吳大學的法學教育在當時飲譽海內外,時有「南東吳、北朝陽」之稱。培養了一大批現當代著名的法學專家,如王寵惠、吳經熊、倪征(日奧)、李浩培、潘漢典、楊鐵(木樑)等,被人們譽為「華南第一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學院。」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改名為"江蘇師范學院",法學院也隨之並入他校。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江蘇師范學院"易名為"蘇州大學",同時恢復法學教育,設法律系,是全國最早恢復法學教育的院系之一。1986年經江蘇省政府批准,擴建為蘇州大學法學院。2000年5月,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的王健教授重返蘇大,參加百年慶典,行走母校故道,難舍百年風光,其心汲汲,其情拳拳。有感於斯,王先生長子王嘉廉先生慷慨出資捐建蘇州大學法學樓,設立獎學金,以推動蘇州大學法學院的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同年,蘇州大學法學院更名為王健法學院,成為全國第一個由海外專項基金參與建設的公辦法學院。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共有專職教師55名,其中50歲以上者8名,36~49歲者20名,35歲以下者17名;教授16名,副教授23名,高級職稱教師占師資總量的70.91%;擁有博士學位者28名,碩士學位者15名(其中在讀博士研究生4名),具有博、碩士學位者在教師中所佔比例為78.18%。年齡結構合理,形成了成梯度的老中青有機搭配的結構,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教師熱愛教學事業,教學態度端正,教學效果優良;關注前沿,勤練內功,形成了以科研促進教學的良好氛圍。

法學院現法學本科專業一個,並有比較法研究所、英美法研究中心、人權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現有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博士點一個,法學理論、法律史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訴訟法學、國際法學碩士點九個,同時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為法律碩士培養單位。「法學」專業為江蘇省品牌專業,「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為省級重點學科,「法理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法學理論」為省級優秀課程群。學院曾先後主持國家級社科項目6項,省部級社科項目30餘項,"現代政府法律管理"科研項目,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資助建設項目。近年來,學院教師共出版各類教材、專著80餘部,發表論文1000多篇;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獎、科研獎5人次;獲省級教學獎、科研獎40餘人次,多人被評為國家級或省級有特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自1982年以來,學院已為社會培養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專科生等各種層次的專門人才8000餘人,成為江蘇省重要的法學人才培養基地,許多校友已成為國家政法部門和法學教育的中堅力量。

法學院擁有近4000平方米的現代化法學專業圖書館,藏書6萬多冊,中外文期刊600多種,在收藏、保留港台法學期刊、圖書方面具有特色。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還配備了50台計算機供讀者進行網上信息檢索。學院還出版學術刊物《東吳法學》,在總結和整理東吳法學成就的同時,積極開展英美法系研究及兩大法系的比較研究;拓展對外學術交流,加快法律研究的國際接軌,曾先後與美國太平洋大學麥克喬治法學院,日本名古屋大學、熊本大學、台灣東吳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APU大學和澳大利亞邦德大學等法學院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派出大量教師出國出境進修和講學,接待了世界各地知名法學專家學者90餘人次。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已經成為國內法學教育界的知名院校。

8. 倪征鐭在東京審判中的事跡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中方因為證據不足,難以使土肥原賢二,板垣征四郎等十惡不赦的戰犯伏法而處於危急關頭。深諳英美法律的倪征燠臨危受命,挺身而出,決心為國家和民族討回公道。倪征燠不辱使命,最終用他豐富的學識和高超的辯論技巧對侵華主要戰犯提出了有力的控訴,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和尊嚴。
具體功勞:親自采證,痛斥日方首席律師廣瀨一郎,將廣瀨一郎所列的17條「證據」全部反駁,直接導致了東條英機,松井石根等7名罪大惡極的戰犯被送上了死刑的討論范疇。所謂不辱使命,大抵如此。

希望對您有幫助

熱點內容
陪標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06:14:52 瀏覽:15
安全標准化法律法規清單 發布:2025-01-23 05:55:24 瀏覽:658
公司法修改回購 發布:2025-01-23 05:43:20 瀏覽:271
經濟法產品質量多選題 發布:2025-01-23 05:43:10 瀏覽:170
民法上的時效是指 發布:2025-01-23 04:38:28 瀏覽:31
刑事訴訟法簽字 發布:2025-01-23 04:32:04 瀏覽:933
洪公法院 發布:2025-01-23 04:30:23 瀏覽:972
最高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發布:2025-01-23 03:30:20 瀏覽:940
司法中打架 發布:2025-01-23 03:18:00 瀏覽:895
鐵路法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3 03:03:11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