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特點
A. 從調整對象上看,婚姻法有何特點
婚姻法既調整婚姻關系,也調整家庭關系。
根據婚姻法的調整對象,婚姻法具有以下特點:
⑴ 婚姻法是適用范圍極廣的法律。婚姻家庭是普遍存在的社會關系,所有社會成員都是現實和未來的婚姻家庭主體;
⑵ 婚姻法在內容上具有鮮明的倫理性。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的一致性在婚姻法中表現得特別明顯;
⑶ 婚姻法中規定的大部分是強行性規范。當一定的法律事實出現時,便引起了相應的法律後果。婚姻法上的身份行為不同於一般的民事法律行為,是不能附加任何條件和期限的。
北京家理律師事務所專注於婚姻家事領域案件,歡迎進行免費咨詢。
B. 我國婚姻法從調整對象上看有何特點
從《婚姻法》調整對象上看,婚姻法有如下特點:
一、 婚姻法是適用范圍極廣的法律。婚姻家庭是普遍存在的社會關系,所有社會成員都是現實和未來的婚姻家庭主體;
二、婚姻法在內容上具有鮮明的倫理性。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的一致性在婚姻法中表現得特別明顯;
三、婚姻法中規定的大部分是強行性規范。當一定的法律事實出現時,便引起了相應的法律後果。婚姻法上的身份行為不同於一般的民事法律行為,是不能附加任何條件和期限的。
《婚姻法》的調整對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1條進行了規定:「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本條是關於婚姻法調整對象的立法限定。
《婚姻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婚姻法,是調整夫妻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廣義的《婚姻法》,除調整夫妻之間的人身、財產關系以外,還規范因婚姻產生的父母子女的權利義務等家庭關系。我國現行的《婚姻法》,是廣義的《婚姻法》。由此可知,婚姻法的調整對主要有:
一、婚姻法既調整婚姻關系,又調整家庭關系
婚姻男女雙方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以夫妻間的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結合,是人類兩性結合的社會形式,其基本內涵包括:
(1)婚姻是男女兩性的結合。這是婚姻的自然屬性上的含義即結婚的雙方須為異性,同性的結合不成其為婚姻。男女兩性的差異及人所固有的性的本能和需要是構成婚姻的自然因素,是婚姻的原始動力和自然條件。這種自然屬性是婚姻家庭關系區別於其他社會關系的重要特徵。
(2)婚姻是男女雙方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以夫妻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結合。這是婚姻關系的內部特徵。通姦、姘居關系的男女,發生兩性關系的目的並不在於永久共同生活。
(3)婚姻是男女雙方結合的社會形式。這是婚姻的社會屬性上的含義,即兩性的結合,要成其為婚姻關系,必須採取為當時的社會制度認可的形式,才稱其為婚姻。
(4)婚姻必須是男女兩性的合法結合。婚姻具有鮮明的法律屬性。
家庭,是指因婚姻、血緣和法律擬制所產生的具有權利義務內容的一定范圍的親屬所組成的共同體。家庭關系則是由法律所規定的家庭成員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在此意義上,家庭包含四個特徵:
(1)家庭由一定范圍的親屬所組成,正常的、嚴格意義上的家庭至少有二個人。在常態下,家庭成員同時亦是親屬關系,但親屬不等於家庭成員。
(2)組建家庭的親屬一般有三個來源,即婚姻、血緣和法律擬制。婚姻是家庭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之一,家庭是婚姻締結的必然結果。
(3)被法律確認和保護的家庭,以權利義務為實體內容,即作為家庭成員的親屬之間在法律上存在明確的權利義務關系。
(4)家庭作為社會關系的特定形式,既是由人所組成的社會共同體,又是以一定的財產為基礎的財產集合體。
婚姻關系和家庭關系是兩種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社會關系。婚姻是家庭的前提,家庭是婚姻成立的結果,也是婚姻的結構截體;婚姻當事人雙方組成了最初的家庭,然後才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家庭關系。一般來說,家庭關系包括婚姻關系在內,家庭成員的權利義務則包括夫妻權利義務。
二、婚姻法既調整家庭方面的人身關系,又調整婚姻家庭方面的財產關系
本法的調整對象的內容,包含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其中人身關系是起決定作用的主要方面;財產關系則處於從屬地位,不能脫離人身關系而獨立存在。
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關系,是存在於具有特定的親屬身份主體之間,本身並無經濟內容的一種社會關系,如夫妻、父母子女、祖孫、兄弟姐妹之間的人格權、人身自由權、姓名權等等。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關系具有以下特點:
(1)婚姻家庭主體之間個有特定的親屬身份。按照法律的規定,這種人身關系只能因出現一定的法律事實而發生,如結婚、出生、收養等;因出現一定的法律事實而終止,如死亡、離婚、收養的解除等。夫妻人身關系只能存在於具有配偶身份的男女之間,其他家庭成員的人身關系只能存在於具有父母子女、祖孫、兄弟姐妹等身份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之間。享有和承擔婚姻法上的權利、義務,都是以特定的親屬身份為依據的。其他法律所調整的人身關系則不然。
(2)婚姻家庭主體間的人身關系並不直接體現經濟內容。因出生這一事件而形成的人身關系自不必說;因結婚、收養等行為而形成的人身關系,就其本質而言也不是基於經濟上目的而創設的。
婚姻家庭方面的財產關系,是以人身關系為前提,而且是人身關系的產生、變更和終止所引起的相應的法律後果。婚姻家庭方面的財產關系具有以下特點:
(一)婚姻家庭方面的財產關系反映親屬共同生活的要求,是實現家庭經濟職能的要求;具有強烈的道德倫理屬性,目的在於維護家庭的穩定和和睦。
(二)婚姻家庭方面的財產關系局限於相互之間具有特定身份的親屬,即作為婚姻家庭主體的自然人。
C. 婚姻法的概念及特徵
婚姻家庭法是調整一定社會的婚姻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是一定社會專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屬表現。婚姻法的特徵:
(1)普遍性。婚姻家庭法的適用百范圍特別廣,是適用於一切公民的普通法,而不是只適用部分人的特別法。
(2)倫理性。婚姻家庭法是道德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道德。
(3)強制性。婚姻家庭法的規定大部分是強制性規范。
D. 《婚姻法》(2001年修正案)具有哪些特點
一、在抄總則中,在保留原「五項基本原則」和「四個禁止」的基礎上,增加兩個內容:一是「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和「禁止家庭暴力」。二是明確規定:「夫妻應相互忠實、互相尊重、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婚姻家庭關系」。二、在婚姻制度中,補充了五個內容:1、刪除了「麻風病禁止結婚的規定」,2、維護登記制度,「未辦結婚登記的,應補辦登記」,3、確認夫妻平等的住所選擇權和決定權;「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成員」,4、正式確定無效婚姻制度,5、創立了可撤銷婚姻制度。三、在家庭關系中,凸顯夫妻財產的法律地位;加強了親屬關系的法律調整。增加七個內容:1、明確規定了財產關系、2、補充「禁止棄嬰」、3、「賠償經濟損失」、「承擔民事責任制」,4、「未直接撫養非婚子女的生父、生母要承擔其生活費和教育費」,5、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有撫養孫子女、外孫子女的義務,6、弟妹有撫養嘗失能力的兄姐的義務,7、「子女應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贍養義務,不能因父母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我的說法如果能使你滿意;請採納。
E. 簡述婚姻法的概念和特點
婚姻法是指一定國家中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全部法律規范的總和.
1、狹義婚姻法
專指規定婚姻的成立、終止以及婚姻的效力即夫妻之間權利義務的法律,其內容不涉及婚姻關系以外的其他家庭事項。
2、廣義婚姻法
是指既調整婚姻關系又調整基於婚姻關系而產生的家庭關系的法律。
婚姻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其特點是:
1、普遍性。婚姻是適用范圍及廣泛的法律,是適用於一切公民的普通法。
2、倫理性。婚姻關系是男女兩性關系;家庭關系是血親關系。它不僅由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而且還要受政治、道德、文化、風俗、習慣等因素影響,具有強烈的倫理性。婚姻法所規定的當事人之間的權力義務,就是以這個社會中的倫理道德為基礎的。
3、強制性。婚姻法作為法律具有強制性,而且大部分規范是強制性的。
F. 我國婚姻法具有的什麼特點
我國婚姻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其特點是:
1、普遍性。婚姻是適用范圍及廣泛專的法律屬,是適用於一切公民的普通法。
2、倫理性。婚姻關系是男女兩性關系;家庭關系是血親關系。它不僅由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而且還要受政治、道德、文化、風俗、習慣等因素影響,具有強烈的倫理性。婚姻法所規定的當事人之間的權力義務,就是以這個社會中的倫理道德為基礎的。
3、強制性。婚姻法作為法律具有強制性,而且大部分規范是強制性的。
G. 誰了解新婚姻法的特點都有哪些
您好,新婚姻法為一項具有較強道德理論性的法律,該法律對婚姻的自主平等較為注重,且要求夫妻間相互尊重和忠誠,對婦女、老人和兒童進行合法權益的保護。在該法律中對一方的所有財產以及雙方所有的財產進行良好明確,由於這些特點使執法機關和司法部門在對婚姻案件的處理方面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其中對一夫一妻制度也有明確的保障,對已婚者和他人同居以及家庭暴力方面有新的制約,使家庭成員得到更好的保護。
(一) 立法模式上的特點
我國在傳統的立法中,對親屬的財政並無特別重視,表明其有時代局限性。在新婚姻法里有私法設立,也就是不可因為夫妻的關系而對財產進行歸屬權的改變,沒有人可以對對方利益進行佔有。在現有的婚姻法中不再對身份進行過度重視,而更加保護有獨立人格人的權利和利益。在該法中所採取的財產制度為婚後所得的為共同所有,其中明確了婚後所得的財產為夫妻二人給予共同管理、處理和收益。在舊的婚姻法中,在財產制的規定中太過簡約,沒有對時間、范圍以及效力進行明確規定。新婚姻法在財產制上主要為法定財產,而約定財產作為輔助,這一舉措,具有時代性的特色。
(二) 技術上的特點
傳統的婚姻法中,很多規定都比較原則化和抽象化,不能對社會法制和法律的自身價值進行滿足。在新婚姻法中,在立法方面向民法方面傾向,並在粗放型到細密型進行轉變,有更高的科學性。而且新婚姻法在語言方面,具有規范性和通俗易懂的特點,內容條理清楚,並對家庭內容、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都有相應的完善。該法律與其他法律都要對反面保障反面結合以及正面規范,其重要的要素為: 處理、制裁和假定。並給予系統化和完整化的完善。新婚姻法有三個反面的責任體系。在婚姻制度的對應下,對違反婚姻的無效進行明確規定,並對離婚損害給予賠償制度。在親屬財產權上相對應,有侵犯財產權方面民事的責任制度。建立新婚姻法的法律責任機制,可對人們進行消極行為的約束和禁止,對積極行為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激勵,使法律制度得到體系方面的健全和保障。
(三) 對個人的財產和權利進行保護
在對婚姻家庭事務中婚姻法的解釋,法律方面有明確規定,使其在對婚姻家庭案件的審理中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而且在個人財產上有更高的保護,使權利意識和個人的獨立意識都得到增強,包括父母給子女買房的房產歸屬問題,准確定位為婚前的房產歸屬,這些都對個人的財產權利得到相應的保護和提高。很多父母給子女買房,都花盡畢生積蓄,可是年輕人在婚姻生活中,由於不確定性以及動機不純的婚姻,會因為房產的歸屬,而影響到雙方感情,還會對家庭財產問題給予直接傷害,因此對其對自家財產都較好的保護。還有情況為第三者處於善意購買屬於夫妻雙方的房產,會促進他們對正當權利的保護,因此新婚姻法,對這些問題進行較好的解決,並較好保護了雙方的財產,使得個人的獨立意識和權利意識都有所增強。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H. 中國古代婚姻制度的特點。
第一,中國古代婚姻法的特點是封建的包辦強迫婚姻。這是私有制經濟基礎下人身依附關系在婚姻問題上的必然反映。"政權、族權、神權、夫權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縛中國人民特別是農民的四條極大的繩索".
第二,剝削階級的一夫多妻制。從幾千年的歷史上來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經濟基礎上,私有制社會不可能實行當今的一夫一妻制,這是與剝削階級的宗法制度和男尊女卑相適應的。古代也講一夫一妻制,但這僅僅是為了禁止妻妾不分,並非禁止納妾。對男子來說,具有妻子身份的配偶僅為一人,這也是為了維護宗法制度。
第三,男尊女卑和夫權統治。我國古代封建社會長期實行夫權統治。"男主外,女主內".已婚婦女被禁錮在家庭里,相夫教子,成了變相的家庭奴僕。這不僅摧殘了婦女的身心,也阻礙了社會的發展。
第四,家長專制,漠視子女利益。封建家庭是家長制度的家庭、一家之內,子必從父,弟必從兄,妻必從夫,全家都必須服從家長,即所謂"家事統於一尊",封建孝道是親子關系的最高准則。"父為子綱"是"三綱"之一,父權和家長權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子女不僅要服從父母而且還要受到其他尊長的支配。父母對子女的權力由父親集中行使,母則是:"親而不尊",這些權力包括主婚權、懲戒權等。子女的人身和財產權益,都得不到來自法律的保障。宗法家族制度還十分強調男女、嫡庶之別,子和女的家族地位很不平等。庶子、庶母的地位遠較嫡子、嫡母低下。父權很大,處在保護權下的子女,對父母有強烈的人身依附關系。這樣,子女的權益普遍的被漠視。
第五,以"出妻"為主要方式的男子專權離婚。在封建主義婚姻家庭制度下,對離婚的限制是很嚴格的,離婚權主要屬於男子和男家。婦女則處於無權的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言"一夫一妻制家庭和對偶婚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婚姻關系要堅固得多。這種關系現在已不能由雙方任意解除了。
以上中國古代的婚姻法的特點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必然產物,它的經濟根源是地主階級的生產資料私有制和小生產經濟;它的政治根源是封建國家所實行的宗法統治;它的思想根源是反映封建經濟、封建政治要求的封建倫理觀。男女、夫婦、親子、尊卑、長幼、家長和親屬間的種種不平等的關系,無非是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和階級、等級關系在婚姻家庭領域的直接或間接的反映。政權、族權、神權、夫權、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女子完全的受這四種權力的支配。而婚姻法是以封建的生產關系為經濟基礎的,又受著封建四權的聯合支配。
第六,中國古代的婚姻法在表現形式上的特點是詳於禮而略於法,在奴隸社會中,婚姻關系主要是維護宗法等級制度的禮,以及為統治階級所認可的習慣來調整的。
I. 婚姻家庭法有哪些特徵
婚姻家庭法是調整一定社會的婚姻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是一定社會的婚姻制回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答現。婚姻法的特徵:
(1)普遍性。婚姻家庭法的適用百范圍特別廣,是適用於一切公民的普通法,而不是只適用部分人的特別法。
(2)倫理性。婚姻家庭法是道德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道德。
(3)強制性。婚姻家庭法的規定大部分是強制性規范。
J. 中國近代婚姻法的特徵
中國近代婚姻法的特徵。
近代婚姻法的主要特徵是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