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法的社會價值

法的社會價值

發布時間: 2020-12-24 08:33:54

Ⅰ 法的價值

法的價值又稱為法律的價值,第一種使用方式是指法律在發揮其社會作用的過程回中能夠保答護和增加的價值。例如,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公民的自由、社會的公共福利、經濟的持續發展、善良風俗的維持,環境的保護與改善等都是其體現,還有秩序、自由、效率和正義更是這層意義上的法的價值的根本體現。這種價值是法追求的理想和目的,因此又稱為法的"目的價值"。第二種使用方式是指法的"形式價值",它是指法律在形式上應當具備的那些值得肯定或好的品質。比如任何一種法律都應該具有邏輯嚴謹、簡明扼要、明確性等特徵。
(1)同價值的概念一樣,法的價值也體現了一種主客體之間的關系;
(2)法的價值表明了法律對人們而言所擁有的正面意義,它體現其屬性中為人們所重視、珍惜的部分;
(3)法的價值既包括對實然法的認識,更包括對應然法的追求。

Ⅱ 法律的基本價值和一般價值是什麼

一般價值和基本價值是一樣的:出於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的客觀需要,產權經濟學和法經濟學備受矚目。作為產權經濟學和法經濟學的基礎性定理,科斯定理擁有著強大的闡釋能力。在交易費用為零的世界中(標准經濟理論的一個假設),當事人各方之間的談判將會導致帶來財富最大化的制度安排。

而這狀況與權利的初始配置是無關的。在科斯定理中,法律的諸種價值,如秩序、自由、效率、正義等等均能得到論證。科斯定理與法律價值相結合的研究不僅拓寬了法律制度研究的畛域,而且對現代產權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有更深刻地揭示。


(2)法的社會價值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由人民而立,並保護人民的利益。這是社會主義社會法律的基本精神。法律的基本精神既體現了國家性質,也反映了社會矛盾。

法律是最高的社會規則,掌控了法律就等於掌握了人類的命運。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由人民來制定,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被人民所掌握。如此才可確保國家性質的純粹性,調和社會矛盾的有效性。

法律條文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是為了規范活著的人而不是死去的人。法律工具主義者把法律當成了僵化的工具、不變的教條。它違反了民主法治的基本精神。法律是人類社會創造的客體,也是人類解放自身的工具,它反過來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

經濟法的社會價值

IRR是財務凈現值為零時的收益率,一般用試演算法求得。求的正實根與負實根中間無限接近零的值才是內部收益率

民法典的制定和實施有什麼社會價值

再次證明我國的法治建設已經走入了依法治國的道路,並且在不斷的完善

Ⅳ 如何談民法的內涵及社會價值

民法的內涵及社會價值:
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制度,對民法知識能夠一目瞭然。
還緊密結合司法考試,章前設置了「司法考試要點」,以使學生了解司法考試的基本要求。

Ⅵ 法律可以有力地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及社會和諧從法的價值來看這主要體現法的

從哲學的意義上講,價值這一概念可以從兩個基本方面來理首先,價值是一個表徵關系的范疇,它反映的是人與外界的關系,揭示的是人的實踐活動的動機和目的.人與外界之間的需要與滿足的對應關系就是價值關系.在價值關系中,人是價值的主體,外界事物是價值的客體.其次,價值是一個表徵意義的范疇,是用以表示事物所具有的對主體有意義的、可以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意義或客體的有用性. 分析了價值的涵義,我們研究一下法的價值的概念.法的價值又稱為法律的價值,第一種使用方式是指法律在發揮其社會作用的過程中能夠保護和增加的價值.例如,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公民的自由、社會的公共福利、經濟的持續發展、善良風俗的維持,環境的保護與改善等都是其體現,還有秩序、自由、效率和正義更是這層意義上的法的價值的根本體現.這種價值是法追求的理想和目的,因此又稱為法的「目的價值」.第二種使用方式是指法的「形式價值」,它是指法律在形式上應當具備的那些值得肯定或好的品質.比如任何一種法律都應該具有邏輯嚴謹、簡明扼要、明確性等特徵.
編輯本段法的價值體系
法的價值體系可以看成是一組組相關價值所組成的系統,它是由不同而又相聯系的幾種法的價值類型組成.按照不同的標准,從不同的角度,我們將法律價值進行以下分類:(1)個體價值、群體價值.法律的個體價值就是個體對法律的需求以及法律對個體的實際效應,一般包括個人自由、平等、權利、人格尊嚴等.所謂法律的群體價值是指某一社會群體對法律的需求以及法律對該群體的實際效應.法律價值應當是多元的,但「主導法律價值總是特定的,總是代表著能把法律價值具體化到法律規范中的那一部分主體與法律之間的實踐關系」.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法律所體現的只能是統治階級的法律價值追求.(2)法律的正價值、無價值(或零價值)和負價值.這是按照法律價值追求與法律的實際效應關系來分的.廣義的價值包括法的正價值和法的負價值,其中負價值是指法對主體需要實現的阻礙和破壞作用,零價值是指法律對一定主體既無益也無害,而狹義的法的價值僅指法的正價值,即法的有益性、有用性.(3)除此之外,法律價值還可按功能和性質分為目的性法律價值和工具性法律價值,而按歷史階段分為奴隸製法律價值、封建製法律價值、資產階級法律價值和社會主義法律價值.按法律對主體的應用形式分為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等等不一而足. 除了以上各種分類方法之外,筆者認為正如上文對法的價值的釋義一樣,法的價值分為法的目的價值和法的形式價值是相當具有現實意義的.下面予以簡要介紹: 法的目的價值構成了法律制度所追求的社會目的,反映著法律產生和實施的宗旨,它是關於社會關系的理想狀態是什麼的權威性藍圖,也是關於權利義務的分配格局應當怎樣的權威性宣告.它具有兩方面的屬性:一是,法的目的價值的多元性.因為法調整的是多種多樣的社會關系和千差萬別的人的需求,所以其目的價值的多元性成為必然,例如,秩序、自由、效率和正義都是重要的目的價值,但卻不是目的價值的全部.二是,法的目的價值的有序性.即法所追求的諸多的目的價值是按照一定的位階排列組合在一起的,當那些低位階的價值與高位階的價值發生沖突時,高位階的價值就會被優先考慮. 法的形式價值即法律制度在形式上所具有的價值,它是區分「良法」和「惡法」的依據.法的形式價值包含著許多內容,如公開性、穩定性、嚴謹性、靈活性、實用性、明確性、簡練性等等.一句話如果一個法律制度不具備形式上的優良品質、價值,它就不是「良法」,它追求的社會價值必然會歸於虛幻.

Ⅶ 法理學簡答題:法的價值及其特徵

法的價值
就是法這種客體對於主體所具有的積極意義,是法對主體需要的滿回足及其程度。換而言答之,是法律的存在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美好的、正面的、積極的意義
法這樣一種社會規范有哪些為人所重視的性狀、屬性和作用。所謂價值是指客體能夠滿足主體的需要。
法的特徵
1.法是具有規范性、概括性和可預測性的社會規范
2.法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
3.法是規定人們權利和義務的社會規范
4.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社會規范

Ⅷ 請問什麼是法律的價值標准、規范標准、社會標准

法律規范(法律規則)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則. 法律規范,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反映國家意志的,具體規定權利義務及法律後果的行為准則。 法律規范,是指通過國家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或者認可的,用以指導,約束人們行為的行為規范的一種。它是法學研究和法律實踐的基礎,可以說它是連接理論法學和實踐法學的橋梁。法學家對於法律規范的理性分析和思考,其本質並非僅僅是用以指導實踐,而更重要的要是通過這種研究來加強法律人在法律實踐中的論證,推理能力。 通常我們認為法律規范不是實體規范,就是程序規范,這也可以說是法律初學者最容易犯的毛病,(比如民法之外有民事訴訟法刑法之外有刑事訴訟法)這種非此即彼的思考問題方式是非常有害的,它容易造成一種先入為主的意識,容易造成我們視野的狹窄。其實法律規范除了以上兩種規范外,還有一種規范,即沖突規范。學術界傾向於將沖突規范歸入程序規范之中,但是筆者認為這樣做是欠考慮的。沖突規范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存在的價值,下面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論述: 首先,從目的論的角度來看,實體規范是用來具體的規定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進而調整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當事人,責,權,義明確。從而形成可見的預期,進而降低交易成本。我們也可以稱其為通過實體實現正義的規范。而程序規范,本身並不追求當事人實體權利義務的明確,而是使得當事人在追求實體權利,義務的時候按照一定的方式行事,它追求的是一種秩序,一種看的見的正義,即「正義不但要實現,而且要以看的見的方式實現」。我們可以稱其為通過程序實現正義的規范。而沖突規范,是在調整國際民商事關系中產生的。它本身既不規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也不規定使用何種程序來實現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而是通過指導,來告訴法官選擇那個國家的法律來處理國際民商事關系。因此它也被稱做「法律適用規范」,「法律選擇規范」。因此我們可以稱其為通過選擇,指引來實現正義的法律規范。 其次,歷史發生學的角度來看。實體規范是最先出現的,程序規范次之,沖突規范最後。但是這只是在當歷史按照一種由內而外,由閉塞到交往的路線發展時才成立。我們通過觀察法律的最初形態「習慣法」就會發現,最初的習慣法是實體和程序不分,但是這種混合狀態中實體是戰具著很大一部分,而程序僅僅是其中一小部分,而且程序性習慣的效力沒有實體性習慣的效力高。古時候衙門的縣令可以同過各種方法,哪怕是當今看來是非常荒唐的方法來實現自己心中認為的實體正義。在他們的心目中實體正義第一,程序無關緊要。而沖突規范,只有在同一時間,對同一個社會關系,有兩種或者多種法律同時調整它而且規定不一的時候才會產生。因此實體規范,程序規范,是它出現的前提,只有當前兩者規范彼此內部出現矛盾的時候,才需要通過沖突規范的選擇,指引來做出決定,選擇出具體的實體規范,程序規范來調整具體的社會關系。 最後,從規范的結構的角度來看,在我國存在著「三要素說」和「兩要素說」。前者認為法律規范是由「假定,處理,制裁」三部分組成;後者認為法律規范是由「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組成」,無論是「三要素說」還是「兩要素說」,傳統學者認為都是為了達到法律規范的確定性,概括性,穩定性。這種觀點對於實體規范和程序規范來言是非常的適合的,尤其是實體規范。但是沖突規范卻有著自己獨特的結構。這是由他的目的和價值所決定的。一般的沖突規范都沒有規定法律後觀,沒有將規范適用的條件和行為模式區分開,而是將兩者合在一起。由「范圍」+「系屬」構成。前者是應受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後者是指明對這種社會關系應該適用何國,何地,何種法律來進行調整。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實體規范,程序規范還是沖突規范都有自己特定的存在目的,歷史演變過程和結構,尤其是沖突規范和前兩種規范的區別更是明顯。因此不應該簡單的把沖突規范歸如到程序規范或者是實體規范之中。 法律規范又由行為規范和裁判規范組成。若法律規范要求受約束的人以規范的價值取向行為或不行為,則為行為規范。若目的在於要求在法律上有爭端的人或機關以規范為標准進行裁判則為裁判規范。法律規范大都由這兩種組成,但有側重。例如民法規范重行為規范,刑法規范重裁判規范。

Ⅸ 什麼是人類追求的永恆目標,是法制社會的核心價值

公平正義,八下道法書

Ⅹ 為什麼說秩序是法的價值基礎

秩序是法最重要的價值之一。失去了秩序的保障,法律所有的價值和功能就會因為缺乏必要的保障而面臨現實的威脅從而失去意義。因此,法必須服務於秩序,保證秩序的穩定、安定,保證社會行為的規則性和可預期性。而要做到這一點,首要任務就是要確保統治階級秩序的建立;其次是要建立和維護社會生活秩序,保證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能夠獲得安全、和平的預期;再次是建立社會生產交換秩序,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實現對生產交換分配秩序的調整;最後還要保證國家權力運行秩序的合法性,並對其進行監督。正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說:「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沒有秩序,法律根 本沒有施展的空間,也失去了實施的意義;而沒有法律,秩序也就沒有了最重要最可靠的保證。
(法與自由)
自由意味著從束縛中解放出來,它體現了人性最深刻的需要。它可以分為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兩個部分。前者強調主體行為的現實可能性,後者強調行為的不受干涉。這一劃分深刻地反映了個人意志與社會秩序的對立統一。正如盧梭所說:「人生來自由,但又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要化解這一矛盾,就必須承認和保護個人的自由,並把自由置於社會的普遍利益之中,使社會成員平等地享有基本自由,使自由的個體性與社會性實現統一。法律在這一過程中,將發揮重大的作用。首先,法律通過預測作用,為人們的自由選擇提供信息;其次,法律可以為自由的實現排除社會領域中某些人為的不適當的束縛;再次,法把自由轉化為權利,使其從一種個體意志追求變為一種國家承認的權利,同時為這種權利標明邊界,使全社會的自由成為可能;最後,法把自由與責任相連,為平等的自由提供了保護機制。總之,法律應當為自由提供保障,只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一切自由都受到國家法律和強制力的保護行政法部分
(行政合法性原則的要求)

熱點內容
交通法與民法典 發布:2025-01-25 03:38:19 瀏覽:74
法院現場直播 發布:2025-01-25 03:35:15 瀏覽:953
按摩受傷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5 02:45:11 瀏覽:582
民法典房子 發布:2025-01-25 01:55:36 瀏覽:367
福建教育督導條例 發布:2025-01-25 01:27:36 瀏覽:234
法院專送郵箱 發布:2025-01-25 01:23:34 瀏覽:174
法學考公務員占優勢嗎 發布:2025-01-25 01:21:23 瀏覽:780
勞動法對入職人員 發布:2025-01-25 00:47:14 瀏覽:966
人社系統開展法治建設的重大行政決策制度 發布:2025-01-25 00:25:04 瀏覽:506
廣東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2014 發布:2025-01-24 23:51:00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