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思修
① 2010版思修課後答案
一.與中學生活相比,大學生活發生了哪些顯著變化?
答:1.學習要求的變化。
2.生活環境的變化
3.社會活動的變化
二.大學生有哪些新的學習理念?
答:1.樹立自主學習的理念。
2.樹立全面學習的理念。
3.樹立創新學習的理念。
樹立創新學習理念,首先要腳踏實地,打下扎實的專業根底;同時又要善於思考,勇
於開拓,不斷激發自己的創新意識,敢於突破陳舊的思維定勢,努力從事探索活動,
培養創新精神。社會的發展和未來的事業,要求同學們自覺培養創新學習能力。在學
習過程中,不僅要善於組合、加工、消化已有知識,而且要力求有所發現、有所發明、
有所創造。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勇敢地追求真理,掌握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養
成科學的創造性思維的習慣,為將來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4.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三.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1.在新的起點上繼往開來。
2.在現實的基礎上迎接挑戰。
⑴面臨世界科技文化發展的挑戰。
⑵面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的挑戰。
⑶面臨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任務的挑戰。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涵?
答: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1. 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
2. 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3. 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
4. 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地共同思想基礎。
五.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意義?
答:1.有助於當代大學生認識立志、樹德和做人的道理,選擇正確的成才之路。
2.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掌握豐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識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養打下知識基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應用與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領域,用深刻的哲理和多方面的綜合知識,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愛國主義、人生價值、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等方面的教育。
3.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擺正「德」與「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備全面發展。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我們只有擺正「德」與「才」的關系,不斷加強思想道德與法律修養,才能促進自身全面發展。可以幫助我們深刻的理解「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要求,正確認識「德」與「才」的辯證關系,避免走入「重智輕德」的誤區,從各方面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六.什麼是理想,什麼是信念?
答:理想:1.理想作為一種精神現象,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2.理想是一定社會關系的產物。
3.理想源於現實,超越現實。
4.理想是多方面,多類型的。
信念:1.信念同理想一樣,也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現象。
2.一定的思想或事物成為一個人的信念,需要有明確的認知和強烈的情感。
3.信念有不同的內涵,也有不同的層次。
4.在人的生命歷程中,理想與信念總是如影隨形,相互依存。
七.理想與信念的作用?
答:1.指引人生的奮斗目標。
2.提供人生的前進動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八.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和擁護祖國統一?
答:一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的一致性:
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首先體現在對社會主義中國的熱愛上,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必須堅持的立場和態度。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的統一是中國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愛國主義與擁護祖國統一的一致性:
如果說,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的一致性,主要是對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中國公民的基本要求,那麼,愛國主義與擁護祖國統一的一致性,不僅是對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中國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對全體中華兒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僑胞的基本要求。
九.世界觀與人生觀?
答:世界觀:來源與人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人類從誕生日起,為了自身的生存發展,就必須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並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實踐中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社會關系。在實踐過程中,人們逐漸形成了對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系的看法。世界觀就是人們對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系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
人生觀:是世界觀的總要組成部分,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於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它決定著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標、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對待生活的態度。
世界觀和人生觀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觀決定人生觀,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觀。正確的世界觀,是正確的人生觀的基礎,人們對人生意義的正確理解,需要建立在對世界發展客觀規律正確認識的基礎之上。另一方面,人生觀又對世界觀的鞏固、發展和變化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個人的人生觀發生變化,往往會導致世界觀發生變化。現實生活說明,一個人即使曾經樹立起了正確的世界觀,但在人生實踐中,如果經不起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人生觀的侵蝕,放棄了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那麼,正確的世界觀必然也會喪失。
十.人生價值的標准與評價?
答:標准:人生價值評價的根本尺度,是看一個人的人生活動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否通過實踐促進了歷史的進步。
評價:比較客觀、公正、准確地評價社會成員人生價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學的標准外,還需要掌握恰當的評價方法,做到以下四個堅持:
⑴堅持能力有大小與貢獻須盡力相統一。
⑵堅持物質貢獻與精神貢獻相統一。
⑶堅持完善自身與貢獻社會相統一。
⑷堅持動機與效果相統一。
十一.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徑和方法?
答:1.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掌握應對心裡問題的科學方法。
3.合理調控情緒。
4.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增進人際交往。
十二.道德的主要功能和社會作用?
答:功能集中表現為,它是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及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統中,主要的功能是認識功能和調節功能。
道德的社會作用主要表現在:、
⑴道德能夠影響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
⑵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
⑶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有著重大的影響。
⑷道德通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
⑸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自我完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
⑹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階級斗爭的重要工具。
十三.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
答:1.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嬌防矜。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做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
6.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
十四.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提出、意義及內容?
答:1.道德規范是人們判別善與惡、道德與不道德的基本尺度,也是人們在行為選擇中應當怎樣做和不應當怎樣做的基本標准。
2.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提出,體現了對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內容的豐富和拓展。
3.大學生應在三個重要環節上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實踐:
⑴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對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產生認知和認同,全面掌握其內容和要求;
⑵是把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作為行為標准,正確進行道德判斷和作出道德選擇;
⑶積極踐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十五.維護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答:人類維護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發形成的,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公共秩序日益重要和復雜化,人類便越加自覺地採用各種手段去維護公共生活秩序。
1. 在原始社會,原始人主要以圖騰崇拜、禁忌、風俗等形式作為共同生活中必須遵守的規則。
2. 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維護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有了進一步發展。
3. 一方面,一些在長期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得到社會成員廣泛認可的規范以民間風俗、禮儀和宗教教規、戒律等形式繼續發揮著作用。
4. 另一方面,一些公共生活中的基本秩序及其規范開始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現,以強制的方式對人們在公共生活中的行為作出限制和規定,以維護社會的正常運行。道德和法律逐漸成為建立和維護社會秩序的兩種基本手段。
總之,必須綜合運用風俗、道德、紀律、法律等手段,規范人們的行為,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約束和制止不文明行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知榮明恥的良好社會風氣。
十六.職業活動中的道德和法律有許多共同的特徵?
答:1.鮮明的職業性,即他們所表達的都是具體職業的基本要求,並通過這些要求體現出特定職業的職責或價值。
2.明確的規范性,即職業活動中的道德和法律對從業者所提出的要求與規范都十分具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3.調節的有限性,即特定職業的道德和法律一般只是約束從事本職業活動的人員。
十七.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答:1.愛崗敬業
2.誠實守信
3.辦事公道
4.服務群眾
5.奉獻社會
十八.大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的培養需要抓好哪些環節?
答:1.努力學習職業道德和職業活動中的法律知識。
2.努力提高職業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
3.努力鍛煉實際履行職業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的能力。
十九.對於大學生來說,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需要做到哪些?
答:1.樹立崇高職業理想,重視人生價值實現。
2.服從社會需要,追求長遠利益。
3.打下堅實基礎,做好充分准備。
二十.大學生要怎樣樹立正確的創業觀?
答:1.要有積極創業的思想准備。
2.要有敢於創業的勇氣。
3.要提高創業的能力。
二十一.何為愛情本質?
答:所謂愛情是一對男女基於一定的社會基礎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傾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一種強烈、純真、專一的感情。性愛、理想和責任是構成愛情的三個基本要素。
二十二.法律的一般含義?
答:1.法律是由國家創制並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
2.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3.法律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
二十三.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以我國全部現行法律規范按照一定的標准和原則劃分為不同的法律部門,並由這些法律部門所構成的具有內在聯系的統一整體。現在,我國以憲法為核心,以涵蓋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7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3個層次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力地保障和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二十四.何為法律制定?
答: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是法律運行的起始性和關鍵性環節。國家機關的理發活動必須遵循法定程序。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程序而言,大體包括以下四個環節: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審議;法律案的表決;法律案的公布。
二十五.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關系?
答:從法律的歷史和實踐來看,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之間存在著很多方面的復雜關系。一般來說,可以把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關系概括為結構上的相關關系、總量上的等值關系、功能上的互補關系等三個方面。
二十六.新的國家安全觀?
答:傳統的國家安全觀將國家安全理解為政治安全和國防安全,即主權獨立、領土安全、政治穩定等。而現在的我們則要樹立新的國家安全觀。新的國家安全觀不僅包括傳統的政治安全和國防安全,還包括經濟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態安全、社會公共安全等。
二十七.憲法的特徵和基本原則?
答:在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自己鮮明的特徵。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1. 在內容上,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2. 在效力上,憲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3. 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憲法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
憲法的基本原則:1.黨的領導原則。
2.人民主權原則。
3.公民權利原則。
4.法治原則。
5.民主集中制原則。
二十八.我國的國家制度?
答:國家制度是一個國家的統治階級通過憲法、法律規定的有關國家性質和國家形式方面的制度的總稱。我國的國家制度主要包括人民民主專制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和基本經濟制度等。
1.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國體即國家性質,是國家的階級本質,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鮮明的特點,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載體,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正組織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中國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特點是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
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為解決民族問題,處理民族關系,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而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5.黨的十七大報告將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並列,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范疇。
6.基本經濟制度是指一國通過憲法和法律調整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核心的各種基本經濟關系的規則、原則和政策的總和。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二十九.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
答:1.平等權。
2.政治權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權。
5.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和取得國家賠償權。
6.社會經濟權。
7.文化教育權。
8.特定主體權利。
三十.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
答:1.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
2.遵守憲法和法律。
3.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4.保衛祖國、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5依法納稅。
6.其他義務: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三十一.我國的國家機構?
答:根據我國憲法規定,我國國家機構分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人民法院與人民檢察院。
三十二.我國的實體法律制度?
答:主要包括民商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經濟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等。
三十三.什麼是犯罪構成?
答:犯罪構成是指按照《憲法》的規定,決定某一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而為該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須的一切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的總和。犯罪構成包括:犯罪主體,指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犯罪主觀方面,指犯罪主體對自己實施的危害行為及其危害社會的結果所持有的心裡態度,它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過失等;犯罪客體,指我國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犯罪行為所危害的社會關系;犯罪客觀方面,指刑法規定的構成犯罪在客觀上需要具備的諸種要件的總稱,具體表現為危害行為,危害結果等。
排除犯罪的事由: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雖然行為人的行為在客觀上造成一定的損害結果,表面上符合某種犯罪的客觀要件,但實際上沒有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不符合犯罪構成,依法不構成犯罪的事由。
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刑法》根據共同犯罪人的作用並適當考慮分工的情況,將共同犯罪人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與教唆犯,並規定了不同的刑事責任原則。
三十四.我國的程序法律制度?
答:民事訴訟概念:民事訴訟是指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以審理、判決、執行等方式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
程序:審判程序→執行程序
行政訴訟概念: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構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由人民法院進行審理和裁判的一種訴訟活動。在我國,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刑事訴訟並稱為三大訴訟,是國家訴訟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行政訴訟是有關法是有關行政訴訟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程序:起訴與受理→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
刑事訴訟概念: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追究犯罪,確定被追訴者刑事責任的活動。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程序:立案和偵查→起訴→審判程序→執行程序
三十五.我國的仲裁和調解制度?
答:仲裁概述:仲裁是指發生爭議的雙方當事人,根據其在爭議發生前或爭議發生後所達成的協議,自願將該爭議提交中立的第三者居中評斷是非並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式。
程序:申請與受理→仲裁審理→仲裁中的和解、調解和裁決。
調解制度:調解是指發生糾紛的當事人,在第三者的主持下,互相協商,互諒互讓、依法自願達成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一種活動。
② 大學思修知識點整理
思修第一章重點總結
一、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含義、特徵與作用
(1)理想的含義:作為一種精神現象,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有實現可能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嚮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
(2)理想的類型:從性質和層次上劃分,有科學理想和非科學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3)信念的含義:信念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現象。信念是認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機統一體,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並身體力行的精神狀態。
(4)理想和信念的關系:理想和信念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據和前提,信念則是理想實現的重要保障。
(5)理想信念的作用與意義:
1指引人生的奮斗目標;
2提供人生的前進動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
1、辯證看待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1)理想和現實存在著對立的一面: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與沖突,屬於"應然"和"實然"的矛盾。理想受現實的規定和制約,不能脫離現實而幻想未來。
(2)理想與現實又是統一的:現實是理想的基礎,理想是未來的現實。現實中包含著理想的因素,理想中也包含著現實。
2、堅持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統一
(1)社會理想規定、指引著個人理想。個人理想的確立要以社會理想為引導,個人理想的實現依賴於社會理想的實現。
(2)社會理想是對社會成員個人理想的凝聚和升華。社會理想的實現歸根到底要靠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並體現在實現個人理想的具體實踐中。
思修第二章重點總結
一、中國精神的傳承與價值
中國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統一
(1)民族精神是指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為本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規范、精神氣質的總和。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心理特徵、文化傳統、精神風貌,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
(2)時代精神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體現民族特質並順應時代潮流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精神風貌和社會風尚的總和。
二、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1、愛國主義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愛國主義及其時代價值
(1)愛國主義體現了人民群眾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人們對自己故土家園、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它是調節個人與祖國之間關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則和法律規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是:
1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2愛自己的骨肉同胞;
3愛祖國的燦爛文化。
3、愛國主義的時代價值
(1)愛國主義是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組帶。
(2)愛國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
(3)愛國主義是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的力量源泉。
4、在如何把握經濟全球化趨勢與愛國主義的相互關系問題上,需要樹立的觀念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報效祖國之心不應有差別。
(2)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3)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不等於全球政治、文化一體化。
3、做忠誠的愛國者:
1推進祖國統一;
2促進民族團結;
3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③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 大一思修
(1)自覺維護國家利益
就要自覺承擔對國家應盡的義務
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促進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
民族區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反分裂國家法》
(3)增強國防觀念
(4)以振興中華為己任
④ 經濟發展與道德之間的關系思修題
關於商品生產與道德進步的關系 在這個問題
上主要觀點有三種:(一)經濟與倫理兩難沖突論,認為商
品經濟發展與道德進步存在著不可調和的沖突,商品經
濟的發展勢必要以道德的退步或犧性為代價.因為,商品
生產必然產生個體意識的覺醒和私有意識膨脹這種道德
演化的「二律背反」.當前道德消極現象的出現,就是社會
主義商品經濟生產競爭機制的產物.有競爭就必然產生
商品經濟活動中的盲目性,有些人就會私慾膨脹,產生投
機心理,一系列不道德現象就隨之出現了.所以,經濟與
倫理的沖突不可避免,經濟的發展註定會影響甚至阻礙
道德進步.(二)經濟與倫理自然協調論.協調論者指出,
沖突論者在理論和方法上都有錯誤.若把謀取必要生活
資料界定為謀利,並且以謀利為惡,那麼人類經濟發展史
就成了道德的退步史.與此相反,經濟發展推動人類道德
進步是基本的歷史趨勢,道德進步與人類社會經濟發展
雖然不是絕對平行,在大體上還是同步進行的.道德歸根
結底是經濟關系的產物.商品經濟對道德的影響作用,是
原始經濟和自然經濟望塵莫及的.就像商品經濟是社會
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一樣,道德消極現象是一種伴隨現
象,不是可以選擇的.它產生於自然經濟下舊的封建道德
殘余,也從非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及其相適應的社會關系
中產生.並不只是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內在機制的必然產
物.所謂經濟與倫理兩難沖突的論點,誇大了道德的相對
獨立性,這種沖突實際上並不存在.商品生產能促進道德
進步:自由競爭促進人們增強自主意識,形成獨立人格;
等價交換強化人們的平等觀念和民主意識;價值規律推
動人們增強主體作用商品經濟所造成的普遍交往,催化
著個性的豐富和人性的發展;尤其是在促進人們打破因
循守舊的保守思想,樹立奮發圖強和開拓進取精神等方
面都發揮了極大作用.(三)經濟與倫理雙向效應論.論者
認為商品生產的內在本性和運行機制對道德進步有雙重
影響.它在推動人類道德進步的基本趨勢下,也會誘發出
某些消極的道德現象.但是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內存的特
殊優越性,可以有力地抑制商品經濟共性可能產生的對
道德的消極影響,把負作用減少到最低的限度.並且認
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對道德的雙向影響並不是勢均力
敵的.其演變趨勢也不是同步的,而是正向效應日趨強
盛,負向效應日趨消弱.這不僅在理論上是成立的,在實
踐上也是可行的
⑤ 大一思修期末考試重點
諸論:珍惜大學生活 開拓新的境界 P6 確立成才目標,塑造嶄新形象
徳是人才素質的靈魂;智是人才素質的基本內容;體是人才素質的基礎
美是人才素質的綜合體現(時代呼籲英才,希望在於青年。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學生需要確立的成才目標)
P8思想道德與法律思想道德與法律對調節人們思想行為、協調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秩序
的重要手段。思想道德和法律雖然在調節領域、調節方式、調節目標等方面發揮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為社會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服務於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的發展。1、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集中體現著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和方向,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2、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所體現的價值標准和價值觀念為社會主義法律提供了價值准則和道義基礎3、社會主義法律的實施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
P10-1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靈魂,理論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主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精髓),社會主義榮辱觀(基礎),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一章追求遠大理想 堅定崇高信念 P15-17理想信念的含義與特徵
理想:含義:在一定意義上講,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有可能實現的,對未來自身發
展的嚮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特徵:1、是一定社會關系的產物2、源於現實又超越現實3、是多方面和多類型的4、具有預見性
信念:信念是認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機統一體,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生確立的對某種思
想或事物堅信不疑並身體力行的心理態度和精神狀態。特徵:1、信念具有高於一般認識的穩定性,但不絕對2、信念有不同的內涵,也有不同的層次,具有多樣性
理性和信念關系:在人的生命歷程中,理想和信念總是如影隨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
的根據和前提,信念則是實現理想的重要保障。當理想作為信念時,它是指人們確信的一種觀點和主張;當信念作為理想時,它是與奮斗目標相聯系的一種嚮往和追求。
如何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答:(1)正確認識理想與現實的關系是實現理想的思想基
礎。(2)堅定的信念是實現理想的重要條件。3勇於實踐 艱苦奮斗是實現理想的根本途徑
P29-30堅持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統一
把個人的命運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理想融入社會理想之中,在為實現社會理想而奮斗的過稱中實現個人理想,這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途徑。
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關系實質上是個人與社會關系在理想層面上的反應。個人與社
會有機的聯系在一起,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共同發展。同樣,社會理想與個人理想也不是互相孤立的存在,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又相互區別相互制約。1、社會理想決定製約著個人理想2、社會理想又是個人理想的凝練和升華
P35-38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
1、正確認識理想與現實的關系是實現理想的思想基礎2、堅定的信念是實現理想的重要條件3、勇於實踐、艱苦奮斗是實現理想的根本途徑
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具體可概述為三個方面:其一,繼往開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其二,勇於創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三,積極努力,為世界和平發展,人類社會的進步事業做出貢獻。
第二章 繼承愛國傳統 弘揚中國精神
P39-41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1、愛祖國的大好河山2、愛自己的骨肉同胞3、愛祖國的
燦爛文化4、愛自己的國家
P44-46愛國主義與經濟全球化(一)、經濟全球化形勢下要弘揚愛國主義(二)、經濟
全球化與大學生的愛國主義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報效祖國之心不應有差別2、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3、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要始終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尊嚴
P49-50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
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第三章 領悟人生真諦 創造人生價值
P64-65人生觀的科學內涵1、人生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於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
看法,它決定著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標、人生道路的方向,也決定著人們的行為選擇的價值取向和對待生活的態度2、人生觀是世界觀在對待人生問題上的具體體現,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人生觀又對世界觀的鞏固、發展和變化起重要作用
P67-69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人生態度與人生觀1、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重要
內容2、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表現和反映(二)端正的人生態度1、人生須認真2、人生當務實3、人生應樂觀4、人生要進取
P69-70正確認識人生價值人生價值是一種特殊的價值,是人的生活實踐對於社會和個人
所具有的的作用和意義。大學生只有正確的理解人生價值的內涵,明是非、辨善惡 知榮辱,才能在實踐中最大限度的創造人生的價值,成就人生的輝煌。
P71-74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反對拜金主義;反對享樂主義;反對極端個人主
義
P74-76人生價值的標准與評價(一)人生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含義:人生的自我
價值,是個體的人生活動對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所具有的價值,主要表現為對自身物質和精神需要的滿足程度。人生的社會價值:是個體的人生活動對社會、他人所具有的價值。衡量人生的社會價值的標準是個體對他人和社會所做的貢獻。關系: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既相互區別,又密切聯系,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人生價值的矛盾統一體。1、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人生自我價值的實現是個體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的前提2、人生的社會價值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會價值的實現是個體自我完善、全面發展的的保障。(二)人生價值的標准:1、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人生的社會價值是人生價值的最基本內容2、人生價值評價的根本尺度,是看一個人的人生活動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否通過實踐促進了歷史的進步。3、勞動和貢獻的尺度作為社會評價人生價值的基本尺度正式對人生價值評價根本尺度的一種具體化(三)人生價值的評價1、堅持能力有大小與貢獻須盡力相統一2、堅持物質貢獻與精神貢獻相統一3、堅持完善自身與貢獻社會相統一4、堅持動機與效果相統一
P85-87 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1、正確認識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關系2、正確認識個
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的統一關系3、正確認識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的統一關系4、正確認識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關系4、正確認識享受個人權利與承擔社會責任的統一關系
第四章 學習道德理論 注重道德實踐
P90-91道德的起源首先社會關系的形成是道德賴以產生的客觀條件,其次,人類自我意
識的形成與發展是道德產生的主管條件。道德產生所需要的主客觀條件是統一於生產實踐的。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勞動是人類道德起源的第一個歷史前提。
P99 正確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正確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
場、觀點和方法,既不能全盤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盤否定、全面拋棄。按照「四有」新人標准,做好取捨和創造性的轉化工作。
P102-104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1、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經濟基
礎和人際關系的客觀要求2、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要求3、為人民服務體現著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的統一
P104-106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關系:1、社
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2、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3、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
P107-111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和誠實守信:主要內容:愛國守法、明禮
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誠實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1、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活動的一項基本道德准則2、誠實守信是職業道德的一項基本要求3、誠實守信是做人的一項基本道德准則 大學生與誠信道德:1、誠信是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基礎2、誠信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3、誠信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通行證
第五章 領會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體系
P119-120法律的一般含義1、法律是由國家創制並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2、法律不但由
國家制定或認可,而且由國家保證實施3、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4、法律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
P125-127法律的規范作用指引作用、預測作用、評價作用、強製作用和教育作用 P128-130社會主義法律的運行法律的運行是一個從創制、實施到實現的過程,主要包
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執行(執法)、法律適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環節。法律制定是國家對權利和義務,即社會利益和負擔進行的權威性分配;法律的遵守、執行、適用則是把法定的權利和義務轉化為現實的權利和義務,把文本上的法律轉化為現實中的法律
P130-132我國憲法的特徵和基本原則特徵:1、內容上,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
最重要的方面2、效力上,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憲法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 憲法的基本原則:1、黨的領導原則2、人民主權原則3、人權保障原則4、法治原則5、民主集中制原則
P137-139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 平等權;政治權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權;
監督權和獲得國家賠償權;社會經濟權;文化教育權;特定主體權利
P144-15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以憲
法為統帥,以法律為主幹,以行政法規、地方法規為重要組成部分,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多個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
第六章 樹立法治理念 維護法律權威
P154-156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依法治國(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本質要
求);公平正義(價值追求);服務大局(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根本保證)
P159-160 法治思維方式的基本含義與特徵 基本含義 :法律思維方式是指人們按照
法治的理念、原則和標准判斷、分析和處理問題的理性思維方式。特徵:任意性、個體性或具體性 體現為對待和處理這些基本要素的態度和方式:法律至上;權力制約;人權保障;正當程序
P161-163權利與權力的關系、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權利與權力的關系 :一、權力
來源於權利 二、權力服務於權利 三、權力應當以權利為界限 四、權力必須受到權利的制約 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一、結構上的相互關系 二、總量上的等值關系 三、功能上的互補關系
第七章 遵守行為規范 錘煉高尚品格
P173-174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
守法
P175-176治安管理處罰法:立法目的:為了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
基本原則:治安管理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社會
危害程度相當;實施治安管理處罰,應當公開、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P180-182職業生活中的道德規范: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
社會
P183-184勞動法:保護勞動者權利的宗旨 基本原則:1、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兼
顧用人單位利益相結合的原則2、按勞分配與公平救助相結合的原則3、勞動者平等競爭與特殊勞動保護相結合的原則4、勞動行為自主與勞動標准制約相結合原則 規定勞動者權
利: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
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P185 勞動合同法: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P186-18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P194-196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規范 家庭美德: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
持家、鄰里團結
P196-200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關法律(婚姻法、繼承法)婚姻法:基本原則:1、
婚姻自由2、一夫一妻3、男女平等4、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5、計劃生育
必備條件:1、男女雙方自願2、達到法定婚齡3、符合一夫一妻制 禁止條件:禁止直
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結婚;禁止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人結婚 家庭關
系:夫妻關系、父母子女關系和其他家庭成員關系、夫妻關系 離婚的方式:1、協議離
婚2、訴訟離婚 繼承法:繼承方式:法定繼承、遺囑繼承、遺贈和遺贈撫養協議四種
P200-201個人品德的含義和特點:含義:個人品德是通過社會道德教育和個人自覺的
道德修養所形成的的穩定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習慣。特徵:實踐性;綜合性;穩定性 主要
作用:1、個人品德對道德和法律作用的發揮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2、個人品德是個人實現
自我完善的內在根據3、個人品德是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重要的主體精神力量
P201-203個人品德與道德修養 1、加強個人道德修養的自覺性 2、採取積極有效的道
德修養方法 3、自覺向道德模範學習 4、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P204-205個人品德與法律修養 講法律;講證據;將程序;講法理
⑥ 大學生思修我國基本經濟制度課件
作為大學生,這個要靠自己做。
根據一些同學的提問,我歸納了一下。新生入學報到時主要要准備如下東西、要注意如下事項:
1.相關證件。包括:身份證、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戶口遷移證、黨團組織關系證明(介紹信)、一寸登記照若干張(可以多帶幾張,以備它用),等等。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記。另外,把父母、爺爺奶奶即各個近親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業和職務搞清楚,填下來,到學校要填各種表格,有的表格需要這些信息。
2.錢和卡。上學要交學費和住宿費(分別為每年4500-500元與1000元左右),合計要6000左右(個別專業可能要高些,如藝術類專業)。因為新生出門較少,沒有什麼旅途安全經驗,建議少帶現金(但千把塊錢還是要帶的,以備一些不時之需)。可以在家中先辦一張信用卡或儲值卡用於交學雜費等。有的學校會給你寄一張卡,讓學生把錢存在其中,你可以用這張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辦一張信用卡,把它關聯到父母親的儲值卡(如工資卡),每月刷卡後直接從父母親的卡中扣款,這樣的好處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讓父母親知道你的消費情況,可以自己在老家辦一張儲值卡(讓父母親往裡沖錢),然後辦一張信用卡與之關聯。也可以到學校再辦儲值卡與信用卡,但這樣你父母親異地往你的儲值卡打錢時要付手續費。
3.一般情況下,各個學校都要配發一些學習和日常生活用品,這些東西不是無償給你的,都要你花錢購買。學校發的物品質量都很次而且貴,建議學校發的東西如果可以不要就盡量不要,能自己買的就別買學校發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則可以在離開家時先配好,免得到學校後由於人生地不熟不好買。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帶,除非學校距你家鄉很近或者父母親有機會出差來學校給你帶東西。內衣和襪子至少要兩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兩套。如果你現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學的城市的地理氣象與生活環境是否相似,那麼准備的東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帶些那個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學的城市在南方,那麼太厚的保暖內衣褲就可以不帶了)。被褥也是這樣,夏天去學校,可以帶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後再買。席子可以到學校根據床寬購買合適的,床單和枕頭(枕套)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再買。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帶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發水、梳子、手機(看家庭條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後就能使用。男生要帶剃須刀、女生要帶各種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於洗臉盆、曬衣架、拖鞋、雨傘、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燈之類的東西就不一定要帶了,有的學校會發,就算不發自己買也不貴(這些生活用品到了學校買也很方便,而且到時候和舍友一起去買還能快速縮短距離)。條件可以時,可以帶個照相機,為自己和同學照照相,也是人際交流的一種很好方式。
6.學慣用品。可以帶幾支水筆、本子、字典、詞典(英漢漢英詞典等,包括功能強大的電子詞典)、書包(背包)。如果學校沒有不允許,你家庭條件許可的話,可以帶筆記本。但最好不要帶,尤其是當你迷戀上網或者玩游戲的時候,帶筆記本會影響你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和同學的正常交往。另外,還可以預備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葯或創可貼之類,雖然不一定會用到它們,不過等需要的時候隨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得錢花不了,不需要買太貴的,畢業後可以買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裝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即可。但不要過分大,免得不好攜帶,到學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長、50-60公分寬為佳。
8. 如果可以的話,帶點家鄉的特產,不是一定要去給老師,而是給舍友或班上同學吃,畢竟你有四年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車的話,可以憑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享受學生票優惠。
11.一點小建議:大學學習勇攀高峰,加入社團量力而行,大學社會實踐多多益善,尊敬老師有難必問,同學相處寬容大度,大學戀愛不鼓勵也不反對。
12.入學測試和體檢。有的大學在新生報到後一段時間內,要組織幾門文化課的新生入學測試,對考試成績和高考成績有較大出入者要進行重點核查。如果你考試沒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擔心。考試范圍和難度不會超過高考,考得好壞無所謂。體檢也很容易過,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學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體檢時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緊的。只要你高考時正常體檢、正常考試,這兩項都沒有問題,現在可以放心玩!
當然還有另一種入學考試,那是為各種分班做做准備的,比如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分到英語快班。
13.新生軍訓。大學新生要進行軍訓,軍訓一般只有兩個星期。按照《國防教育法》的規定,組織學生進行軍訓,這是貫徹國防教育法的具體行動,是推進素質教育、為國家和軍隊培養造就高素質國防後備力量的重大舉措。參加軍訓可以增進同學友情,應該積極參加。如果身體條件不許可,應該盡早跟輔導員或班主任講清楚,以免發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這個不用擔心。住宿條件有好有壞,不要太拘泥於這個,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學友好相處。不要以為住宿條件差就不能適應,人的適應性是非常強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條件對你以後的成長和工作、生活很有好處,不管你的家庭是多麼富有!
15.專業不理想,調換專業。一般學校進校一年後都可以調換專業。調換專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在原專業很難學下去,學校會幫助你換一個好學一點的專業(但一般不是很好的專業,也不是熱門專業);另一種是你想換一個你心儀的其它專業,這種時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轉入的專業所在院系進行資格考試,考試合格才能轉入,有的學校還要交一筆費用。
⑦ 大學,經濟學,思修
投入的是時間和金錢和感情,產出的是思維 和知識 和人脈。 定位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你的理想是什麼。實現你理想的過程中,你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⑧ 思修論文:論我國的經濟發展的方式和途徑
論我國的經濟發展的方式和途徑
摘要:經濟,發展,方式,途徑 ,中國
一、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的基本涵義
經濟發展方針,是指由政黨和國家規定的一定歷史時期內,指導經濟工作的指導原則和基本要求。它是經濟路線的貫徹落實,是制定經濟政策的依據。經濟發展戰略,是指對經濟發展具有全局性、長期性、關鍵性的指導策略、指導原則和指導方針.有時戰略和方針也可以連在一起使用,稱其為戰略方針。方針與路線、政策相聯結,戰略和策略相對應。
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經歷了恢復性發展、創業性發展、模仿性發展、曲折性發展、快速發展和又好又快發展這樣一個長期、艱難和順序的發展過程。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充分體現著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的重要作用,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指導、調整和制約著經濟的發展。方針和戰略正確,經濟就順利、健康發展,方針和戰略錯誤,經濟發展就遭受損失、停滯或走彎路。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必須符合基本國情,必須順應民意,必須與時俱進。同時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還必須具有時代性、發展性、可操作性和簡潔性。
二、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和重大戰略的理解
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反映,是對我國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歷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
就世界歷史來說,在各國的工業化進程中,發展初期技術水平低,主要依靠資源投入來提高產量。當工業化進入一定階段、經濟總量達到一定規模、明顯受到資源供給約束時,就必然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這是一種客觀規律。所以,在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增長方式,在本質上蘊涵了人與自然對立的理念。近代歐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革命的推進、貨幣向資本的轉化,追求經濟增長的觀念日益凸顯。這一時期,西方學術界和公眾認同的一個基本觀點是,社會發展離不開人對自然的統治和奴役。有工業主義精神之父之稱的聖西門曾明確指出,工業革命的本質在於「把人力作用於物」。由此,在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下,判斷社會的進步主要依據經濟指標的量度,它意味著向自然界索取的多少,機器轉動次數的多少,煙囪冒煙有多長,產品的利潤有多高。這種單一的、片面的增長方式,直接導致了大規模投資、大規模生產和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大規模開采和利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貧富懸殊、社會不穩定、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嚴重後果開始逐漸顯現。而平民教育、社會福利、醫療保健、環境改善、社會公平等進步因素,則被當作經濟增長的代價而犧牲掉了。顯然,這種經濟增長方式,長遠看來不利於人類自身文明的進步和生存條件的改善,需要引起檢討和反思。
我國經濟發展也如世界工業化國家一樣,經歷了一個對經濟發展規律從自然遵循到自覺遵循的長期過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思想、路線、國策、方針指導下,蘊藏在人民群眾和產業結構中的巨大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在百廢待興,幾乎走上崩潰邊緣,與發達國家差距巨大的基礎上,剛剛復甦的中國經濟,必然強調快發展大發展,必然強調國民生產總值。正是由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轉變,由於經濟體制改革的伴行,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突飛猛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發展狀況也有了很大改觀,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社會公平得到有效保障和體現。這是我們引以為豪的。但是,與此同時,還存在著問題的另一方面,我國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特點具有明顯的先天脆弱性;人口數量壓力巨大,活動頻繁,規模龐大;資源和生存空間相對緊張;人均淡水、耕地、森林、草地資源和重要的礦產資源不到世界平均的一半。此外,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等主要工業污染物的排放量繼續增加,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仍在繼續,並逐漸向農村蔓延。尤其是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一些企業或單位片面追求GDP數量的增長,只注重經濟效益,極力推行掠奪性消耗自然資源的經濟增長方式,導致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從總體上看,以往我國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增加物質資本和勞動投入,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0%,加之我國生產技術與管理水平、產業結構層次都比較低,經濟體制不合理,導致地區間低水平重復建設等原因,造成經濟增長投入大、消耗高、效益差,對環境污染加劇。據統計,我國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耗,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美國的4.3倍,日本的11.3倍,工業勞動生產率只有美國的5%.因此,這樣的快速增長持續的時間越長,對資源環境的壓力越大,我們必須轉變發展方式
這些情況表明,傳統的以消耗能源和污染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改變。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不能再僅僅靠GDP數量的增長,而應當納入到社會這一大系統中去統籌兼顧,要有更為全面、更為辯證的要求,要更深刻、更自覺地把握經濟發展規律,下更大的決心、採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提出,反映了黨中央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重視,標志著我們黨對世界經濟發展和中國經濟發展的規律性認識進一步走向深化、理智和清醒。
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對經濟發展指導原則的新發展新跨越。
我們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時期已經認識到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作用,特別是強調了從粗放式經濟向集約式經濟的轉變,為此,提出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基本要求。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對新的世紀經濟運行特點的認識的深化,十七大提出經濟發展方式的理念。這是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新發展,新跨越。現代發展經濟學的觀點認為,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經濟增長指的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強調的是更多的產出,是量的增加。經濟發展不僅僅包括更多的產出和量的增加,更注重質的提高,是質和量的統一,包括經濟增長、結構改善、人民群眾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環境的改善等等。經濟發展方式是指經濟發展的方法、路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經濟增長轉變為集約式經濟增長;把盲目地單純追求GDP量的擴張轉變到更加註重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和經濟增長質量上來;把見物不見人的陳舊理念轉變到以人為本,更加註重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讓廣大人民群眾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切實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發展理念上來。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是辨證的聯系。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經濟增長就談不上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是經濟增長的目標,經濟增長並不必然帶來經濟發展。對我國來說,一方面,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要積極地擴大經濟總量,保持國民經濟快速增長。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如就業問題、貧困問題、城鄉以及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等等都難以解決;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會落空;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難以充分體現。但同時,另一方面,我們所要實現的增長速度是在顯著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講求效益前提下的增長速度,是扎實的沒有水分的速度,是有過硬的發展後勁的速度。就是說,我們要實現的是速度和效益的統一,我們要走的是一條既有較高發展速度又有較好效益的國民經濟發展路子。
從轉變發展方式這個意義上來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基本精神總體是一致的,都要求從粗放型經濟發展向集約型經濟發展轉化。但是,具體來說二者還是有遞進性、發展性的區別的。首先,經濟發展方式包含經濟增長的內容,但不是簡單的等同於經濟增長概念。發展是積極的推動,更強調經濟發展對社會的正向作用和影響,而經濟增長方式更多地強調數字的量度,它對社會既可以產生正向作用又可以產生負向作用。所以,經濟發展方式的表述較之經濟增長方式的表述,正向作用更清晰更准確。其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較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角度更高、范圍更廣,更注重經濟質量意識,更注重經濟發展的安全度與和諧度。最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注重經濟社會綜合協調發展的內涵,更全面更直接地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理念,體現了發展的偶合性、關聯性、價值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此,我們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本質上就是要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積極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促進經濟的發展。是保持合理適度的人口增長;維護社會秩序,為人民提供安全、公平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物質、文化生活條件;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身體和文化素質;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讓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地體現在改善民生上,這樣的發展實際上就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具體內容。這樣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新發展,新跨越。
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是對新時期經濟發展的全景式覆蓋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也有很多,比如,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方針性指導作用的主要有;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擴大內需、環境保護、耕地保護、引進來走出去等等,在這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之所以成為我國經濟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和戰略。是因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相對經濟全局而言的,是關乎整體經濟發展大局的,對各項具體工作方針起指導作用的總方針,所以是重要方針。是影響經濟發展方向的,關乎我國經濟大局長遠和未來走向的,對各項經濟方針政策起統領作用的總戰略,所以稱為重要戰略。同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又體現在各項具體經濟發展任務之中。
其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工業化和信息化並舉的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能充分發揮的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和利用的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市場機制實現資源高效合理配置的道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要更為注重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來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通過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其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堅持城鄉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東部地區、中部地區還是西部地區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與城市相比,農村發展相對滯後;與東部地區相比,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滯後。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發展差距仍然較大。因此,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就需要堅持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堅持不懈地實施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的方針和政策,在繼續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扎扎實實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在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現代化的同時,促進中部崛起、西部開發和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
其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進一步擴大內需。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以及水、電、氣等公共設施的投入。從提高居民的收入,完善社會保障,加快城市化步伐,調整產業結構等方面著手提高消費率,擴大消費需求。要努力調整投資消費關系,把增加居民消費特別是農民消費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不斷拓寬消費領域和改善消費環境。
其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結構調整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在向工業化中後期轉型的階段,科學發展需要各部門、各個產業的協調發展,產生整體效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需要調整增長要素的投入比例,降低一般的資金、資源、人力的投入,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的因素實現增長。而經濟發展從整體上不僅需要調整要素投入比例,還需要農業、工業與第三產業之間協調發展;工業內部的冶金、石化、機械、電子等行業的協調發展;製造業中傳統加工業與精細加工、高新技術產業的協調發展,以便推動產業結構的高級化。
其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通過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科學發展需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加強生態建設。要從一次性和單一性利用資源轉向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資源,從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轉向以環境優化增長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資源明顯不足。人均耕地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警戒線。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礦產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進口依賴程度已經超過40%。而在降低單位產值的能耗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與此同時,我國在減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任務十分艱巨,因污染物高排放引起的重大環境事件,危及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所以,節能減排不僅是節省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問題,更關繫到可持續發展和以人為本等科學發展的全局。
三、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路徑的理解
在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只是一個提法變化的問題,而是歷史發展中的必然性問題,是破解世界性難題問題。根據我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新的發展階段的實際情況,在推進經濟發展時,我們強調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的有機結合,在推進經濟發展的長期過程里,在經歷了快速增長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過程後,歷史性的必然要求推進到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從這個意義上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戰略的提出,為我國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和堅持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方法論指導,使我們黨關於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體系更加完備,意義更為重大和深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個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過程更豐富更艱難的系統工程,需要採取綜合措施,有計劃的快速推進。
首先,要更新發展理念,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要前提,有什麼樣的發展理念,就有什麼樣的發展道路和經濟增長方式,要擯棄片面追求GDP產出而不計資源環境成本投入、只重視物質財富積累而忽視人的全面發展、只考慮當代人不顧及後代人的發展理念,堅持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之路,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投資消費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發展。
其次,要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放在「四位一體」的新發展模式中去把握,賦予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新的涵義。從新世紀新階段開始,發展將是一個「四位一體」的現代發展體系:一是經濟發展,包括經濟增長、經濟結構、資源配置、技術創新等;二是社會發展,包括社會事業的發展(如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科研等),以及社會組織和和諧社會的建設;三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發展,包括人口、資源、環境等;四是人自身的全面發展,包括人自身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自身素質以及對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參與等。我們應把握發展的嶄新內涵,突破傳統的狹隘的發展思維,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放在
「四位一體」的新發展模式中去把握,賦予經濟發展以新的涵義。
最後,要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變成全黨全社會的自覺行動,使其融匯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各個方面,貫穿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和過程。
⑨ 如何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構成思修書150頁問題、用思修書上的知識點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以憲法為統帥,以法律為主幹,以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重要組成部分,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層次
憲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統帥。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於統帥地位,是國家長治久安、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根本保障。在中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並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
中國現行憲法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它是經過全民討論,於1982年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先後通過了4個憲法修正案,對憲法的部分內容作了修改。中國憲法確立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確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地位,確立了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公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中國現行憲法在保持穩定的同時,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推進而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及時將實踐證明是成熟的重要經驗、原則和制度寫入憲法,充分體現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突出成果,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成就,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不斷發展,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根本保障。
中國憲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制定都必須以憲法為依據,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主幹。中國憲法規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主幹,解決的是國家發展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問題,是國家法制的基礎,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不得與法律相抵觸。
立法法規定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專屬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立法法還規定,對國家主權的事項,國家機構的產生、組織和職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民事基本制度,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訴訟和仲裁製度等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確立了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各個方面重要的基本的法律制度,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主幹,也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據。
行政法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這是國務院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的重要形式。行政法規可以就執行法律的規定和履行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作出規定,同時對應當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可以根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將法律規定的相關制度具體化,是對法律的細化和補充。
國務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政管理的實際需要,按照法定許可權和法定程序制定了大量行政法規,包括行政管理的各個領域,涉及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事務等各個方面,對於實施憲法和法律,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推進各級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發揮了重要作用。
地方性法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憲法和法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這是人民依法參與國家事務管理、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形式。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經濟特區所在地的省、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授權決定,可以根據經濟特區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遵循憲法的規定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制定法規,在經濟特區范圍內實施。地方性法規可以就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屬於地方性事務的事項作出規定,同時除只能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外,對其他事項國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同樣具有重要地位,是對法律、行政法規的細化和補充,是國家立法的延伸和完善,為國家立法積累了有益經驗。
⑩ 法律道德和經濟基礎發展關系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自古就是中西方法學所探討的熱點,圍繞著兩者之間的關系,西方法學誕生了許多的流派,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自然法和分析法為代表,而在中國的法律進化中,主要表現在法律儒家化的過程中,儒家的道德精神直接體現在法律中。法律和道德既有相同點,也有區別,正確的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對於各國的立法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
要分析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必須先理解道德的含義。籠統的說,一提起道德,人們毫無疑問的會將它與善良,美麗,正義,光榮等聯系起來,和法律一樣,也作為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方式,通過社會風俗,人們的內心信念來實行。所以將道德理解為調整人與人之間和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道德作為一個完整的概念,根源於風俗和習慣,在原始社會,人們生活在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氏族社會中,氏族成員之間主要靠風俗習慣調整的,從食物分配到婚姻締結,都體現了風俗習慣的積極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生活的復雜化,社會關系愈變得復雜,單純的靠風俗和習慣已不可能完全調整,因此道德便產生了,所以道德的產生並不是抽象的來源於人們的內心,更不是來源於宗教神學,而是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產生的。哲學上將道德劃入上層建築,是維護本階級經濟基礎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以習慣風俗和道德去調整全部的社會關系已不可能,社會需要更有力,更廣泛的標准和規范去調整,法律便應運產生。法律的出現,並不是意味著社會關系的調整不再依靠道德,法律在調整方式,調整范圍上也有著局限性,道德仍是調整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法律與道德彼此都對社會關系的調整具有重要作用。
道德作為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方式,與其內容和特徵是分不開的。單從其內容上講,道德具有價值性。價值,即善,美,正義,光榮,公正等,這是道德最高層次的內容,也是評價人們意願和行為分得最高標准[1]。西方法學中,自然法學派以價值分析的方法研究法律,探尋法律時,便更多的將其與道德聯系起來,可見道德對法律的評價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也是道德與習慣的重要區別,看二者是否有價值評價的作用。
道德除有價值性以外,還具有以下特徵,第一,道德具有階級性。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道德,比如,美國的獨立宣言所表達的北美資產階級對英國統治的道德批判,共產黨宣言所表達的工人階級對資產階級的道德批評等,都深刻地體現了不同階級道德對立。第二,道德具有物質制約性,前面提到道德的產生和物質基礎是分不開的,它是由社會物質基礎決定的,物質基礎的變更與發展,道德的性質與內容也相應發展和變更。第三,道德具有共同性,主要體現其內容上,因為道德所具有的正義,善良,美麗等內容符合人們的價值觀,能夠為人們所普遍接受,比如,尊重人的尊嚴與平等,保護環境,互相尊重,拾金不昧,互相幫助等,隨著人們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領域交往日益密切,道德的共同性也會更加的集中。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意識,中國法律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儒家化的過程,因此,法律和道德的關系也就體現在儒家思想中,因此儒家思想中「德主刑輔」的觀念也就體現在中國後世的法律中。例如,孔子認為,好的法律體現一種仁愛精神,另外,它必須起到維護孝道的作用,他所說的「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即是對抗當時株連親屬的非人道法律原則的,強調了血緣親情及孝道的價值。?漢律?中的「親親得相首匿」的規定,即把「父為子隱」的道德法律化。荀子說:故非禮,是無法也。(?荀子·修身?)。禮,就是道德,意思是說,不合乎禮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也就是說真正的法律必須體現一種道德精神,這種道德精神就是「禮」,因此中國封建法制便是一種禮法。
在西方,不同於中國。中國是農業大國,能夠自給自足,然而西方民族眾多,彼此相鄰,各國聯系主要靠商業,西方的商品經濟十分發達,因此調整商品經濟領域的私法便十分發達。人們更希望能夠在一個自由,平等,公平的環境下自由生活,因此,具有自由,平等,公平精神的道德便推動了法律向這一方向進化。例如,美國法學家博登海默說:在不公平競爭中,近年來由法院和立法機構所進行的一些改革,必須歸因於道德感的增強和提升,以及由此而盛行的這樣一種觀念,即商業社會必須依靠比道德譴責更為有效的保護手段才能抵制某些應受指責的毫無道德的商業行為。此外,在欺詐性廣告領域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發展[2]。他認為,一些商業道德是應該賦予法律強制力的。一個最基本的民法原則或商法原則,將一種道德義務轉化為法律義務,因此,從西方法律與道德的關系看,西方的法律進化是成功的,至今為許多東方國家所借鑒。
前面,我們談論到中西方法律與道德關系不同的發展模式,那麼法律與道德具有什麼樣的關系呢?首先表現在法律與道德的一致性,即目的相同,法律與道德同時作為上層建築,受經濟基礎的制約,同時又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歷史性,它們都是為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調整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其次,法律與道德在功能上相輔相成,法律與道德同屬於社會精神文明範疇,都是調整社會關系的途徑,它們在不同的環境下作用也不相同。以我國為例,在歌舞昇平的和平年代,統治者一般比較重視道德的作用,以感化被統治者,然而在暴亂的年代,統治者會更多的採用法律手段來鎮壓反抗,可以看出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的屏障,法制不健全,社會秩序紊亂,導致道德淪喪,反之,如果法律公正嚴明,平等,同樣也可以促進道德教化作用,同時,法律對道德的實施也起到輔助作用,道德通過社會輿論和個人信念保證法律的遵守,同時也可促進司法和執法的公正。道德是預防犯罪的手段,刑罰則是事後的懲罰,道德教育的宣傳也可減少犯罪率。一般來講,違法犯罪的人,有的雖然法律觀念不強,但更多的是道德淪喪如殺人,搶劫,縱火等犯罪,大多沒有人權觀念。盜竊的犯罪大多是想不勞而獲,而貪污,瀆職等是沒有社會責任心或職業道德。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還表現在內容上的趨同。前面,已經提到最早的法律是由道德演化而來,現在,法律與道德相互獨立,但法律仍然以道德為基礎,法律將道德規范轉變為法律規范,把積極的道德標准規定為法律應遵循的准則。如,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以及前面論述到的商業中發不正當競爭原則,公平原則,尊老愛幼原則,這樣原本體現在道德中的義務通過立法予以實現。同時,法律也將某些消極的道德義務通過立法的形式禁止,如禁止詐騙,作偽證,貪污受賄等,違反這些道德,也就違反了法律。因此,一般人僅憑道德常識就可以知道哪些是犯罪行為,哪些不是犯罪行為,不能總是以法盲來解釋犯罪的原因,大多數犯罪更是道德淪喪。另一方面,某些法律規范反過來也是一種新的道德規范。如「不許闖紅燈,禁止違章建築,相鄰關系等也是一種社會公德。法律禁止黑市交易,禁止不正當競爭,禁止出售假冒偽劣商品,遵守這些規定也是一種商業道德。
法律與道德雖然有密切的聯系,甚至某些方面具有共同之處,但二者畢竟屬於不同的上層建築,不能將法律完全等同於道德,當然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如果把所有的道德原則轉化為法律原則,那麼法典便成了道德法典,這恰恰不利於人類的進步,因此法律與道德有著本質的區別。
第一,法律與道德產生的歷史與方式不同,從產生的歷史過程看,法律是人類社會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原始社會沒有法律,而道德風俗則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各個歷史時期,任何社會都有的行為准則,另外,道德隨民族,種族,宗教,習俗的不同而不同,而法律在一國或一定區域內,則是統一的,從他們產生的方式看,法律是通過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修改和廢止的,只有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才能將本階級的意志轉化為具有國家強制性,普遍約束力的法律。而道德則是由人民長期的生活習慣轉化而來,法律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更多的依靠社會輿論和人民內心的信念良知來遵守[3]。
第二,法律與道德適用的范圍不同,法律是劃分罪與非罪,合法與違法的標准,道德則主要是劃分善與惡的界限,這兩種界限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互相重疊,也可以互相獨立,有多種情況:(1)道德所否定的法律也是禁止的。如殺人,放火,投毒等一系列犯罪行為。(2)某些道德規范不否定,而法律則是禁止的。如過失犯罪。(3)道德規范所肯定,而法律則是禁止的,如在封建社會哈姆雷特式的人物,或是反抗統治階級的惡法。(4)道德上不提倡,法律卻許可,如:離婚,但是如果一個人長期受家庭暴力迫害而提出離婚,現代法律和道德都是支持的。
綜上所述,法律與道德所調整和適用的范圍,有相互重合的部分,也有相互矛盾的部分,單就與道德相關的法律而言,這一部分一般只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遵守這些法律規定,是道德的起碼義務,但是法律不幹預或是無法干預道德可以干預。如個人操守品質或是人際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說,道德適用的范圍比法律廣。那些與道德無關的法律,非道德所能調整,只能由法律調整。如新崛起的經濟法律,行政法律,環保法,有的只是程序性的規定,與道德關系較少,或是沒有關系,這些法律不像刑法那樣僅憑道德就可以判斷,因此,從這方面看,法律所調整的范圍比道德廣。當然,在調整人與自然的法律中,如環保法,並非完全與道德無關,由於環境的污染,生態平衡的破壞,人對自然的態度被認為是一個新的道德問題。如亂砍濫伐,大氣污染等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為道德輿論所譴責。總之法律和道德都隨人類生產生活所需要的發展,調整的范圍日益擴大。最後,後果不同,違法道德無非引起兩種後果,一是懲罰,在原始社會沒有法律,只有道德風俗習慣,原始社會人們自然部落都會形成一些禁忌,他們視違反禁忌為罪,對違反者往往施以各種各樣的懲罰,如懺悔,驅逐。二是良心的譴責和社會輿論壓力,每個人的良心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如果個人不存在這種良心,甚至無視社會輿論,那麼道德規范自然無效。例如,面對一個落水者,一個人有能力搶救而不去實施搶救,如果他認為自己的行為並無不妥,那麼道德對他而言就失去了作用。有時候個人的良心不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道德的,而在另一時期,而在另一時期又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道德的。而法律則不同,它以國家強制力做後盾,當個人實施了違法行為,並不必考慮違法主體的承受能力,只需根據准則適用法律,做出評價而已,違反法律就要承擔法律後果,受法律制裁。道德與法律的區別並非完全在強制力的有無,道德的強制力,可以藉助社會無形的壓力,迫使人民履行道德義務。
法律與道德的區別說明,法律不是萬能的,保障法律實施的強制手段也不是萬能的。法律其固有的局限和短處,需要由道德輔助和補充,我們要充分利用法律與道德兩種機制加以調整,以形成和維護有序高效公正自由博愛的社會生活方式[4]。
人們通常會認為,法律與道德的一致性,個人違反了法律也就違反了道德,但法律與道德的關系並非如此簡單,他們固然有許多相同點,但畢竟二者性質不同,受民族歷史等因素的影響,表現最強烈之處就是二者的價值沖突。
從中國歷史上看,法律與道德的沖突表現尤為劇烈,而對這一沖突的解決往往是法律屈從與道德,在《後漢書》中記載這樣一個案例,橋元任齊國丞相時,一孝子為父親報仇而殺了人,被囚與獄中,橋元得知此事,為其孝行所感動,欲將其釋放,但尚未辦理此事,主管此案的縣令,路芝依法論罪把殺人犯處死了。橋元一氣之下便把縣令殺了,理由是縣令為官酷暴,此案實在耐人尋味,依法辦案的縣官成了罪犯,被處以死刑,而殺人犯卻成了應受寬恕的孝子,受到同情。在道德與法律的天平上,人民明顯的把情感的砝碼加到了道德的一邊。還有一案,在民國時期,烈女施劍翹的父親參加直奉戰爭,不幸被孫傳芳所俘,孫傳芳殘忍的殺害了他。時年,二十歲的文弱女子施劍翹立志報仇,精心策劃,終於於1935年在天津將孫傳芳擊斃,然後從容自首。當時的社會輿論無不同情她的行動,一些社會名流如馮玉祥,李烈鈞,於右任等紛紛聯名上書,要求法院赦免她的罪行。看來道德高於法律的傳統一直在中國根深蒂固。今天有關「大義滅親」的案例也反應了道德的沖突。而在古代,這種沖突是不存在的,今天的法律是不允許大義滅親的,即使這樣,大義滅親往往是法官量刑時酌定從輕的情節。
而在西方有時候卻恰恰相反,人民追求法律的正當性高於道德,而走向極端。如著名的辛普森殺妻案中,所有的證據和殺人動機都能證明是辛普森乾的,就是因為警方取證不合法,違法程序法,而且現場所發現的兇手的作案手套與辛普森的手的型號不一樣,法庭判辛無罪,雖然「合法」但卻為社會道德所不容。
法律與道德的沖突是必然的,它受多方面影響,有時社會也發展的同時,道德亦隨之發展,但法律卻相對滯後,容易產生沖突。再者,一國移植他國法律,造成現在法與原來的社會道德相沖突,但歸根到底,我認為法律與道德之所以會沖突,就是因為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社會形態,他們固然有一致的一面,但他們的價值並不是一一對應的,如果是一一對應的,那麼法律與道德就會沒有區別,就像前面所講,法典會變成道德法典,社會沒有強制力的約束,陷入混亂。
法律與道德的價值沖突是必然的,雖然不能完全消滅這種沖突,但盡量應將這種沖突降至最低。首先,道德的建設應與法律的建設同步進行,在立法改革中考慮道德因素,使法律不偏離道德主流。其次,在移植法律過程中,注意與本民族國情相結合。再次加強法制宣傳使民眾的思維從道德層面升至法律層面。
因此,怎樣是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才是最關鍵的。法律所體現的道德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道德又具有法律的性質為人民所遵守,才是對法律與道德關系最完美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