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合同法
Ⅰ 合同法關於違約責任的規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1、違約責任承擔方式。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2、違約責任條款約定。違約責任可由合同各方在合同裡面作詳細約定,對於延遲交付貨物或者交付貨款的可以約定延遲履行違約金。
3、違約金。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九條 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報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錢債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支付。
Ⅱ 合同法規定合同的違約責任主要有哪些
合同法約定有以下違約責任: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合同成立後,一方或雙方不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相關義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或法律規定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二條
履行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請求對方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Ⅲ 合同法連帶責任的規定
法律分析:民事法律關系中的連帶責任是連帶債務關系中數個債務人向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一種形式。因此,連帶責任需具備民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即:連帶責任人主觀上須有過錯;行為須具有違法性;須造成損害事實;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須存在因果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八條 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Ⅳ 合同法違約責任規定
合同違約責任的規定為:
1、合同中約定了違約金的,支付違約金;
2、沒有約定違約金的,違約一方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3、金錢債務未實際履行的,可以要求支付;
4、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要求對方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減少價款等違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Ⅳ 合同法連帶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法律分析:合同法連帶責任的規定已經失效,目前由民法典規定合同的連帶責任,具體規定如下:合同連帶責任是指當事人雙方基於代理、委託等合同關系,共同對第三方造成損失的,第三方有權要求合同雙方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條
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Ⅵ 合同法違約責任
合同法也就是現在《民法典合同編》中違約責任不是侵權責任。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責任承擔形式。違約責任是因為違反合同的約定而需要承擔的責任,違約責任具有相對性,一般只限制合同雙方當事人。侵權責任具有對世性,只要侵犯權利人的人身財產權利就需要承擔責任而不論是否有約定。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Ⅶ 什麼是合同法債務與責任
合同法上的債務是指按照合同的約定或法律的規定而應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義務;責任則是指違反合同義務而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當事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賠償損失、賠禮道歉、返還原物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條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
第五百零一條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或者其他應當保密的信息,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