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點商譽

經濟法點商譽

發布時間: 2020-12-17 10:54:24

㈠ 什麼是商譽是不是牌子越響商譽越高最好能通俗點解釋

不是,一般說商譽是一個財務上的用語,指收購時超過其資金的溢價部分。
品牌內響,一般用品容牌價值來衡量,當然收購的時候,這部分價值也會反映在商譽裡面。其他的比如網點、客戶忠誠、供應商關系、團隊凝聚力等等都會是商譽的一部分。

㈡ 商譽是什麼通俗點話解釋,商譽計提是啥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商譽計提是指在把商譽部分直接從公司利潤中抵消,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公司的利潤下降。同時,商譽計提一般出現在企業收購合並過程中,是指企業在收購某一公司時多花的錢,一旦計提往往會導致公司的賬面利潤減少。
商譽作為企業的一項資產,它是指企業獲取正常盈利水平以上收益(即超額收益)的一種能力,是企業未來實現的超額收益的現值。
比如說,上市公司用兩億收購了一家公司,但是這家公司的凈資產只有一點兩億元,剩下的八千萬元就屬於虧損了嗎?並不是這樣的,因為這些被並購的企業並購中有的是有穩定輸出的,因此這多出來的八千萬就屬於商譽的一部分了。
在前幾年中,很多的上市公司熱於並購,追市場的熱點。並且炒概念做高股價,有的甚至不惜高溢價收購,以上行為自然導致了商譽被越推越高,當虛高的商譽無法被產生的利潤所填平的時候,自然就是被暴雷的開始了。而股價自然也會出現暴跌。
商譽減值在沖減上市企業資產的同時,也會減掉原本的凈利潤,從而拖累了上市公司的當期業績,這樣一來,商譽減值更會導致上市公司的股價持續低迷。
商譽與凈資產比值越大,商譽計提減值的概率越大。當比例大於30%時,投資者們需要注意其風險。當商譽占歸母凈利潤比重越大,商譽減值引發業績虧損的風險越大。每年的1月到4月為年報披露季節,投資者們可以在此時關注市場商譽風險。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經濟法中的名詞解釋——商譽

商譽不屬於無形資產。
商譽是一種不可確指的無形項目,它不具可辨認性故不屬於無形資專產。它不能屬獨立存在,它具有附著性特徵,與企業的有形資產和企業的環境緊密相聯。它既不能單獨轉讓、出售,也不能以獨立的一項資產作為投資,不存在單獨的轉讓價值。它只能依附於企業整體,商譽的價值是通過企業整體收益水平來體現的。
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商譽是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在企業合並時,它是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合並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㈣ 經濟法中,詆毀商譽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這樣不算 屬於監督行為版

參考權 http://..com/question/29142644.html?fr=qrl3

㈤ 經濟法中商業誹謗與詆毀商譽行為是同等概念嗎

不是同等概念,商業誹謗包括了詆毀商譽。

㈥ 商譽是不是無形資產,為什麼初級實務中和經濟法的不一致

商譽不屬於無形資產。
商譽是一種不可確指的無形項目,它不具可辨認性故不屬於無形資版產。它不能獨權立存在,它具有附著性特徵,與企業的有形資產和企業的環境緊密相聯。它既不能單獨轉讓、出售,也不能以獨立的一項資產作為投資,不存在單獨的轉讓價值。它只能依附於企業整體,商譽的價值是通過企業整體收益水平來體現的。
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商譽是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在企業合並時,它是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合並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㈦ 商譽是無形資產嗎

新從理論上是。但從會計角度說,不是。

准則規定:無形資產是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因此,商譽由於它的不可辨認性,新准則將其從無形資產中分離而獨立確認為一項資產。

㈧ (成本法變權益法)因增資導致持股下降,還需要調整投資時點的商譽嗎

投資方因為其他增資導致的持股比例下降,不調整商譽。增資後的投資方持股的賬面價值與增資前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

㈨ 商譽是無形資產嗎,實務和經濟法基礎不同

商譽不是無形資產。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由此可見,由於商譽屬於不可辨認資產,因此不屬於無形資產,只能算作「無形項目」。
但是,商譽仍然滿足資產確認條件,應當確認為企業一項資產,並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

另外,企業合並中形成的商譽,不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和《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

㈩ 經濟法題

內容簡介:《經濟法練習題集》(第一版)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1世紀系列法學教材的配套輔導用書,根據21世紀系列法學教材《經濟法》(第二版)編寫,自出版以來受到廣大讀者及考生的歡迎。鑒於21世紀系列法學教材再次修訂,經濟法》(第三版)已經修訂出版,我們特根據《經濟法》(第三版)的修訂以及近幾年來我國經濟法學的發展,對《經濟法練習題集》(第一版)進行了相應的修訂。 本次修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在內容上,重點修改了市場競爭法、稅法兩個部分,並增加了新出台的《反壟斷法》的相關內容;其二,在結構上,對宏觀調控法原理部分做了較大的修改;其三,在題目設計上,增加了對近期有關經濟法研究熱點和社會熱點問題的分析。
編輯本段目錄
第一章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章經濟法的概念、本質和基本原則 第三章經濟法的地位和體系 第四章經濟法的制定與實施 第五章經濟法主體的一般原理 第六章經濟管理主體 第七章企業概述 第八章特殊企業和國有企業 第九章合作制及集體所有制企業或組織 第十章市場規製法原理 第十一章市場競爭法 第十二章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產品質量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價格法律制度 第十五章會計、審計法律制度 第十六章宏觀調控法原理 第十七章固定資產投資法 第十八章國有資產管理法 第十九章財政法 第二十章稅法 第二十一章金融法 第二十二章對外貿易法 綜合測試題(一) 綜合測試題(二) 綜合測試題(三) ……
名詞解釋與概念比較 1.反壟斷法的適用除外製度,是指國家為了保護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在反壟斷法等有關法規中規定的對某些行業或企業壟斷行為不適用壟斷禁止政策的法律制度。適用除外製度既是對反壟斷法的禁止壟斷制度的放寬,是反壟斷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對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各國反壟斷立法來看,適用除外製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反壟斷法不完全適用於公用事業,如鐵路、郵電、軍工等部門;反壟斷法不適用國際貿易中的限制性的商業行為;如果一些限制性協議有利於國民經濟發展,或者並不損害社會和消費者利益,反壟斷法並不對其加以禁止。 2.自然壟斷行業是指那些具有固定的網路系統和顯著的規模經濟,固定成本高、沉澱性大,為社會經濟活動和民眾生活提供基礎性、稀缺性公共商品和服務,在傳統上被認為應當排除或限制競爭、僅由一家企業或極少數幾家企業壟斷的產業。自然壟斷經營主要是指由於自然條件、技術條件以及規模經濟的要求無法競爭或不適宜競爭而形成的壟斷經營。雖然各國規定的自然壟斷行業范圍不盡相同,但一般指自來水、熱水、煤氣、天然氣、通訊、電力、郵政、鐵路及電視、廣播等行業的企業。這些部門涉及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基本生活,不宜實行自由競爭,應適用反壟斷法除外製度,由國家壟斷經營。 3.掠奪性定價,是指經營者有選擇地降低價格,以圖損害競爭對手,價格通常降到相當於成本或低於成本。由於行為人的經濟實力,優勢企業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承受降價損失,但處於弱勢且獲取資源有限的競爭者就會被逐出市場。所以,構成這種濫用行為的前提條件,與壟斷高價一樣,其行為人必須在市場份額上具有優勢地位,否則其低於成本價的銷售對任何人都不構成損害,反而對消費者有利。 4.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是指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方法,對商品或服務作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公開宣傳,引起或足以引起其交易相對人對商品或服務產生錯誤認識的行為。商業誹謗行為又稱商業詆毀行為或商譽侵權行為,是指經營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過捏造、散布虛偽事實等不正當競爭手段,侵害競爭對手商譽的行為。兩者的共同點在於都是散布虛假信息,都是不正當競爭行為,區別在於:(1)虛假宣傳是針對自己的商品,而商業誹謗是針對競爭者或競爭者的商品;(2)內容不同,前者往往是贊揚性的,而後者的內容則是貶斥性的;(3)表現形式不同,前者主要是運用廣告的形式,而後者對於傳播途徑無特殊要 ……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熱點內容
法院判決離婚的標准 發布:2024-12-22 20:50:42 瀏覽:546
由法院 發布:2024-12-22 19:37:59 瀏覽:940
中央十二社會與法重播時間 發布:2024-12-22 19:33:12 瀏覽:333
法碩轉考法學 發布:2024-12-22 18:17:45 瀏覽:407
山東法官員額最新消息 發布:2024-12-22 18:15:48 瀏覽:758
執行分公司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4-12-22 17:58:30 瀏覽:201
法律法規宣傳材料 發布:2024-12-22 17:30:52 瀏覽:941
國家會計行政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4-12-22 17:09:23 瀏覽:340
平陰趙律師 發布:2024-12-22 16:44:40 瀏覽:703
視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法律效力 發布:2024-12-22 16:37:57 瀏覽: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