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法小鞏
1. 普法欄目劇黑色塑料袋捂死人的叫什麼名字
普法欄目劇黑色塑料袋捂死人的叫白莉莉。
小區的一個居民死在了自己家中的客廳里,一起謀殺引出孩子之謎。死者是一位年輕的女性,被害時頭上還套著塑料袋,腹中懷有身孕,不排除入室搶劫的可能,但是民警分析出了,門鎖沒有被破壞,兇手和被害人可能是認識的。
《普法欄目劇》是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推出的法制欄目劇。
節目以普及法制為宗旨,將真實的法律案例拍攝成通俗易懂的小短劇,同時加入主持人的評說,從內容到形式,使觀眾更易於接受。
節目於2011年4月18日起每天20:49在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首播。
2017年9月3日起,取消周日播出。
2019年3月24日起,恢復每日播出。
普法欄目劇(停播)更名為方圓劇陣。
節目背景:
2011年4月18日,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進行了改版,為進一步開拓社會服務和建設的內容資源,鎖定高端,提供專業的法制內容,服務百姓、關注青少年,構建「援助、幫助、救助」的社會服務網路,推出了《普法欄目劇》。
2. 求社會保障法規及基礎知識(朋友急需,重獎可追加)
第一節 社會保障的概念與含義一、社會保障的概念 1.一般定義 社會保障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和行政措施設立的、旨在保證社會成員基本經濟生活安全的各種項目總和。 2.國外對社會保障定義的理解由於世界各國的國情不同,對社會保障的界定有所不同,並且對這一概念的認識本身也有一個發展過程;西歐福利國家將社會保障理解為一種公共福利計劃,人人都能夠享受。更多的國家則認為社會保障是一張社會安全網,為需要的社會成員特別是勞動者的生老病死及其家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3.我國對社會保障定義的理解 社會保障是國家和社會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為因年老、疾病、失業、傷殘、生育、死亡、災害等原因而失去勞動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礙的社會成員提供物質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項社會安全制度。二、社會保障概念的含義 對社會保障的概念要給予比較全面的、准確的、科學的概括,至少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把握: 1.社會保障的責任主體是國家和社會:補償弱化的家庭保障功能,解決特定的社會問題以穩定社會。2.社會保障的目標是滿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一是基於人的生存權的保護,二是受制於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3.社會保障面向社會全體成員:社會成員只要符合社會保障的條件,就應該無一例外地成為社會保障的對象。4.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的保證和依據是法律法規:即國家以立法或制定行政條例的形式來確定社會保障的范圍、資金來源及支付標准等基本內容,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其得以實現。法和行政條例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所依據的法律有兩類:形式意義上的社會保障法規和實質意義上的社會保障法規。在具體操作時「小法必須服從大法」。三、社會保障的范圍和對象1.保障的一般對象 按社會保障的定義,社會保障的一般對象應是全體社會成員。但由於各國國情不同,實現社會保障的原則不同,從而社會保障的對象也有所不同。2.具體的保障范圍:視各國保障的原則及國情而定。實現普遍性原則國家:保障對象為全體社會成員;實現特殊性原則國家:保障對象有選擇,為部分社會成員;我國的社會保障范圍:許多項目只面向城鎮的工薪階層,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尚在建設之中,由我國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決定。大多數地區農民是家庭保障。但如果進城打工,就應該受到保障;發展趨勢:隨保障內容的完善而不斷擴大。但何時擴大到更廣的領域,要視各國經濟發展的情況、經濟承受能力而定。本節重點:1、社會保障的一般概念2、社會保障的含義選擇題:1. 社會保障制度旨在滿足人們什麼水平的生活需要?(單選)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現代化生活需要 2 .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的依據是什麼? (單選) A.社會立法 B.企業和個人的自覺性C.思想教育是非題: 1、社會保障不是一項社會安全制度 (1) 錯,社會保障是一項社會安全制度。 (2) 因為社會保障的目標是保障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使社會成員不至於因為年老、疾病、失業、傷殘、生育、死亡、災害等原因而陷於貧困。第二節 社會保障的特點與作用一、社會保障的目的和意義1.經濟目的 通過社會保障,使社會成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最基本的生活條件,維持生命的安全;2.政治目的 通過社會保障,保證國家的各項政策得到貫徹和實施,維持社會穩定,鞏固現存的社會制度。3.最終目的: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二、社會保障的特點 一是社會性社會保障對象具有社會性,即其保障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社會保障組織管理機構的社會性;社會保障資金來源的社會性。社會共同承擔制。 二是強制性各國均用法律的形式將社會保障制度固定下來,以確保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避免了主觀隨意性。社會保障所規定的某些保障項目,不論個人或僱傭單位願意與否,都必須依據有關法律規定參加並接受其保障;社會成員個人無權選擇所參加的社會保障的項目、待遇,社會保障機構也無權拒絕社會成員享受其權利的要求;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以立法形式保證實施,符合繳納條件的個人和團體,都必須按要求繳納,否則將被追究法律責任。目前仍有不少企業拒絕參加社會保險,違反了勞動法第七十二條中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三是普遍性保障項目普遍: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險又包括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工傷等多個方面;保障對象普遍:覆蓋至全體社會成員;四是公平性符合保障的對象能夠均等地獲得社會保障的機會和權利;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公平和進步。五是互助性橫向互濟: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等遵循的是一種大數法則,也即是多數成員實現對少數遭遇風險成員的收入補償;縱向互濟:代際之間的互濟。如養老保險的社會統籌部分。六是儲蓄性 一部分社會保障項目的資金是先行扣除、繳納和儲存,然後分配和使用。其實質是「取之於已,用之於已。」三、社會保障的功能1.社會保障與市場經濟的關系市場經濟的特點:一是通過市場機製作用於社會,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市場機制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盲目性、外部不經濟、無法協調效率與公平等。社會保障是現代國家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的有效手段之一。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由競爭性的市場體系與以政府為主體的宏觀調控體系兩部分組成,二者相互作用,進行資源配置。國家運用社會保障干預市場失靈。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公共利益。2.社會保障的社會性功能(對社會發展、社會穩定的作用)社會保障的補償功能:是對因為市場競爭造成失業、下崗者的一種經濟補償。社會保障的穩定功能:通過保證勞動者乃至國民在特殊情況下的生活問題,從而實現整個社會乃至統治秩序的穩定。被譽為「社會安全網」和「社會減震器」。國際勞工組織在總結各國實施社會保障制度的作用時指出:「沒有社會的安定,就沒有社會的發展;沒有社會保障,就沒有社會的安定」,客觀地描述了社會保障作為社會穩定機制的重要性和功能。2、社會保障的經濟性功能(對應於社會保障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調節投融資功能:社會保障的資金直接來源於社會保障費、國家資助(財政補貼)以及資金運營收入,經過長期積累,數量巨大,並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成為國家調節投資的一大支柱。 平衡需求功能:經濟要保持健康的發展,就要保持需求與供給的總體平衡。在經濟擴張時期,就業比較容易,失業率低。在經濟緊縮期,找工作困難,失業率高,可支配的收入減少,容易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社會保障被稱之為調節經濟的蓄水池,具有非常有效的平衡需求的作用。當經濟衰退而失業增大時,由於失業給付,抑制了個人收入減少的趨勢,給失去職業和生活困難的人們以購買力,從而具有喚起有效需求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復甦。而當經濟高漲失業率下降時,社會保障支出相應縮減,社會保障基金規模因此增大,減少了社會需求急劇膨脹,最終又使社會的總需求與總供給達到平衡。國民收入再分配功能:通過稅收的環節,在一次分配的時候,將高收入者以征稅的形式收上來,通過財政手段轉移支付,再分配低收入者,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實現社會公平。保護和配置勞動力功能 維持勞動力再生產:通過失業救助,使失業者能夠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通過就業培訓,又使得失業者得到了新的技能,重新就業。促進勞動力有效配置:通過社會保障調控,勞動者無後顧之憂,可以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實現勞動力要素的有效配置。部分勞動力則通過失業救助,找到了最能發揮其能量的工作,也即實現了有效配置。本節重點:1、社會保障的特點 2、社會保障的功能
3. 法律和社會道德之間的矛盾
法治從人類的理想成為實體的制度,道德是功不可沒的。法治,源於道德和政治上的假設,源自對法律的「善」、人性和權力的「惡」的思索,源自「去惡求善」這一原始訴求構成的法治的正當依據。法治的價值告訴我們,法治追求「善治」,而這正是人類追求了千年的夢想。法治以道德為基礎。而法律的制定和實施之過程,實質上也是推進人和社會的道德意識,對人和社會進行具體、生動的道德教育的過程。
馬克思主義認為:共同受制於物質生活條件的社會主體道德與法律應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和協調性。時至今日,市場經濟如火如荼,對這所謂的內部一致性和協調性削弱和破壞,已不言自明。「傳統」的道德觀與當代中國法律的矛盾沖突不斷凸現出來,這將對我們現在的法治建設造成諸多不利影響,並進而影響社會生活的優良順序。因此,毫無疑問,對「傳統」道德觀與當代法律之矛盾沖突,以及如何協調道德與法律的關系的研究分析和探討就有其必要性了。
一、「傳統」道德觀與當代法律之間的矛盾
任何社會的變革,往往在思想領域會有深刻的反應。舊體制的瓦解,新體制的建立,不能不使得人們的思想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於是很自然,一系列的矛盾就出現了,尤其是「傳統」的道德觀與當代法律之間的矛盾,且日益突出,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和深思。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中,為了確保改革的順利實行,樹立了平等競爭的法律觀念。然而道德觀念的轉變卻比較遲緩,計劃經濟的「鐵飯碗」和平均觀念仍深深地紮根於人們的頭腦中,於是產生了許多法、理、情的觀念沖突。
在我國「傳統」的道德觀中,歷來是重義輕利的,片面地強調精神而輕視物質利益。並且把義與利的選擇作為衡量和評價一個人道德水平的重要尺度,於是大量的歌頌「捨生取義」,痛斥「見利忘義」的論調出現了。然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利益的最大化是經濟活動的目的和宗旨。法治國家的法律保護的正是(合義)求利的原則。因此(合義)求利的法律觀與「重義輕利」道德觀之間的矛盾也就顯現了,在法治國家的法制環境下,本來贏利的觀念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目前,在道德領域它卻遭到了排斥。傳統的道德觀在處理經濟利益糾紛中顯得無力,於是人們開始認為是整個社會道德滑坡了,進而,面對所謂義與利的選擇,人們陷入了種種矛盾當中。
計劃經濟條件下,社會主義道德的主體精神之一是公的觀念,在人們的道德觀中,公的利益是絕對地高於私的利益。私的利益要絕對無條件地服從公的利益。這種道德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遇到挑戰。市場經濟中,法律以調整經濟利益關系為根本,不僅保護「公」的利益,同時也要保護私人的合法權益,這必然就動搖了人們道德觀念中公的利益的絕對性,從而造成了重公益而輕私利的道德觀與公私並重的法律觀之間的矛盾。特別在現在的這個情況下,私有經濟如火如荼的發展,而國有企業改革困難重重,國有資產流失嚴重。到底要不要優先保護公有制資產,要不要實現對民營和公有企業的平等保護,焦點很突出,爭論也很激烈。道德的「重公輕私觀」與法律的「公、私並重觀」之間的矛盾並不緩和。
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權利與義務早已密不可分,但是「傳統」的道德觀中人們常常把義務與責任的履行作為評價一個人的基本標准。道德的內容側重個人對社會、對他人履行的義務,即應當做或不應當做什麼,這種義務的履行並不意味著他享有相應的權利,也不以義務的履行者取得一定權利為條件。而實行法治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權利本位的法律觀則是在不拋開義務的前提下大力弘揚權利精神,提倡人的個性解放和人對自身利益的正當追求。市場經濟是以商品交換為前提的,商品交換的實質是利益和權利的交換,交換的主體平等、交換自由。 所以「權利本位」是市場經濟的前提、基礎和客觀要求。離開了權利本位,市場經濟就會失去動力和活力。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義務本位」的道德觀與「權利本位」的法律觀相碰撞的現象發生。因此,面對傳統道德觀與當代法律觀的矛盾沖突,一些人的人生觀、倫理觀、法律觀、價值觀發生了變化,有的人開始推崇個人主義、一切向錢看,有的人則是焦慮不安,對改革缺乏承受力、應變力,甚至滋生了逆反心理,最終導致部分社會主體追求的物慾化傾向、個體行為的無責任化傾向、社會風氣的虛假化傾向、人際關系的冷漠化傾向現象的出現。
面對這種種的矛盾,我們應當有何作為以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呢?我們知道,道德價值的等級體系中第一類包括社會有序化的基本要求;第二類包括極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和增進入與人之間緊密聯系的原則。法律本質上是一種規范,強調的是秩序,當然也應該體現社會有序化的基本要求。法律與道德價值等級體系中的第一類是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的,隨著時代、觀念和形勢的變化和發展,法律和道德相交叉的邊緣地帶總是隨之而上下浮動。有時表現為部分道德歸化為法律,有時又表現為部分法律回歸於道德。因此我們可以:
二、樹立新型的道德觀,與當代法律觀念協調發展
任何現象,都不會沒有緣由的發生,一定有其原因,「傳統」的道德觀與當代法律觀的矛盾沖突自然也是有其客觀原因的。一般來說,社會道德轉型相對法律而言較為滯後,法律規范的轉型可以更直接地依賴社會現實,由國家通過立、廢、改的形式確立。而道德規范的轉型則需要人們在現實社會中重新創建、逐漸積累、認可新的道德規范而完成,所需時間較長。同時道德在轉型過程中,由於導向不明、價值取向混亂、缺乏國家強制力 推動等,盲點較多,也就容易出現道德過渡性失衡。但是,任何一種社會秩序的產生與鞏固都離不開道德與法律兩個因素的優化組合和協調發展,因此,促進法律與道德的協調發展對我國法治建設,從人治走向法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樹立新的道德觀念是有其重要的現實性的。
馬克思說:「觀念的東西無非是傳入人們頭腦並在人們頭腦中改造物質的東西而已。」 「人們的觀念、觀點和概念,一句話,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傳統」的道德觀是一定歷史時代的產物,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必須也要與時俱進。我們在繼承傳統優秀的道德觀念基礎上,以當代法律觀為參照,融合時代精神,樹立新的道德觀念。
第一,重塑平等、競爭觀。利益是競爭的根源,市場經濟通過競爭的手段來劃分利益的數量和確定利益的歸屬。優勝劣汰決定了市場的主體必須打破平均主義的道德觀,樹立平等競爭的道德觀。
第二,重塑公正、效率觀。傳統的道德觀把社會公正放在首位,輕視效率,片面追求一種不講效率的公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進程中,我們必須樹立重效率兼顧公平的觀念,以追求高效率為目標,以公正、公平原則為社會平衡的杠桿。
第三,重塑「公私觀」。傳統的「公私觀」是重公輕私,把二者對立起來,這不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要樹立公私兼顧的觀念,要同等對待。
第四,重塑「義利觀」。義與利的選擇歷來是衡量人們道德水平的標尺之一,中國古代,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義利觀對後人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我們必須賦予它新的內容,要義利並舉,義利有機地統一。一方面以利扶義,使義有物質依託,不至於成為空洞的說教。另一方面是以義取利,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基礎上,追求正當的利。君子愛財,取之 有道。
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過程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過程中,在整個社會的從傳統向現代的融合過渡過程中,所謂傳統的道德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必定會失效,新的道德規范卻尚未確立,這些會致使道德領域出現了一些空白和失范現象,這就急需我們建構新的道德規范體系。第一,吸收各方面精華,體現開放的時代精神。魯迅先生說「拿來主義」正適合於我們此時的法制和道德建設。我們應當立足於現實,對古今中外的道德元素,吸收其精華,革除其糟粕。倡導符合時代的正義公平的社會精神。第二,注重道德標準的現實性和理想性的結合。傳統的道德觀標准多以道德純朴、民風淳厚、君子人格、仁義精神、利他主義等理性主義為核心,追求的是一種務虛而不務實的浪漫主義道德境界,結果往往是與現實生活相脫離,導致道德標准理想化,使人們可望而不可及。人們喪失了追求崇高道德境界的信心而產生了懷疑主義。因此,構建新的道德體系時一定要注重國情,創建一些切實可行的道德規范。第三,法制和道德體系應體現多元化和層次性的特點。所謂道德規范的多元化和層次性是指,根據社會和行為特徵的不同、道德對象的不同,有針對性地建立不同的道德規范,從而改變過去道德規范的籠統、抽象的狀況。法治社會是符合現代社會精神的目標性社會,法治社會又是富有創造和效率的社會。如果一個社會僅僅以法律作為其控制和調節自身的唯一方法,那麼就必然會喪失自我協調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社會生活的活力就會減退,這也正是目前西方(後現代)社會中顯露出來的一個缺陷,彌補這一缺陷,有賴於道德在社會生活中的重新定位。欲治癒道德與法制之間的矛盾,則法律和道德的建設必須要同步協調發展,同時這也是建設法治社會進而使社會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法律和道德的有機結合和和諧發展,才能使合理、合情、合法的和諧社會的建立成為可能。
4. 如何理解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制的核心內容
社會主義是法治社會,必須依法治國
5. 社會主義法治思維的含義和基本內容是什麼
含義:社會主義法治思維理念,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國家與法的理論同中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實踐經驗的總結。
基本內容:
一是法治意識和觀念的層面,這是最低最基本的層面。全社會成員都應當具備相應的法治意識、觀念,才能夠形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觀念基礎。對於普通公民而言,既要有權利意識,又要有自覺遵守法律的義務觀念;
二是法治思維和理念的層面,表現在法治意識和觀念上升到思維、理念的層面,對制度建構和具體實踐起到更加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是法治的價值與態度層面,表現在人們的內心價值觀和態度上對於法治的內在認同和尊崇,直至法治內化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這是法治文化的最高層面。由此可見,法治思維是在法治意識、法治觀念基礎上的進一步升華,運用法治思維則是對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提出的更高層面的要求。
(5)社會與法小鞏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治的意義
健全社會主義法治,不僅要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而且要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執政地位,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要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
要積極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司法監督,促進司法公正,維護司法權威。要樹立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確保政法工作的社會主義方向,不斷提高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能力。
要加強法制宣傳和教育,做好普法工作。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前提和基礎;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兩者不可分割。只有堅持和不斷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才能有效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事業。
6. 道德和法律對促進社會健康發展的作用
我們正在構建和諧社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懂得,和諧社會,法律是一個最基本的保障。和諧,是建立在法律基礎上的和諧。沒有法律,或者有了法律卻不被執行,社會的和諧也就根本無從談起了。歷史早已證明,無論什麼社會,不能一刻沒有法律。「凡是在人類建立了政治或社會組織單位的地方,他們都曾力圖防止出現不可控制的混亂現象,也曾試圖確立某種適於生存的秩序形式。」(E·博登海默著《法理學 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P220)即便是在初民的生活里,也是有自己的幼稚而簡單的法律,我們在路易斯·亨利·摩爾根的《古代社會》和的埃德蒙斯·霍貝爾《初民的法律》中,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在中世紀專制統治下,也不是沒有法律的,而且法律制度極其嚴密殘忍。至於現代,就更不要說的,每個文明國家,都建立起了自己的龐大的法律體系。為什麼需要法律,因為人類社會的生存,是有秩序的生存,而社會秩序不像自然秩序那樣沒有意識的成分,是在人的主觀能動性下發揮作用的。因此,必須要有法律來規范這個秩序。法律的本質,就是對社會秩序的反映,就好像科學是對自然運動規律的把握一樣。也正因為此,我們對秦始皇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的評價是很高的。沒有統一的法制,戰爭接連不斷,百姓不能安居樂業,生靈塗炭。結束戰亂,統一國家,建立法制,恢復秩序,促進了社會發展,這樣的功績是永垂不朽的。所以,德國法學家伯恩·魏德士說:「在人類共同生活中,人們寧可容忍有問題的、不符合目的的或者根本就是『不公正的』法律規則的存在,也不願意看到完全失去法律控制(沒有法律判斷)的狀態。在那些由於沒有規則約束而發生混亂,並完全失去法律控制的地方就是這樣。混亂有時比有組織的暴政更不人道,更難以容忍。」(伯恩·魏德士著《法理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P42)我們都知道,和諧不過是良好秩序的另外一種表述。我們很難想像,沒有了秩序,社會怎麼能夠保持和諧。而秩序和法律,就是一個分幣的兩面。它們之間是唇齒相依的關系,緊密聯系在一起。法律的作用,首先是維護社會秩序。譬如市場經濟從表面上看,比起計劃經濟來,好像很難保證有秩序的發展。因為,市場主體都各自為政,各干各的,似乎缺乏安排。然而,實踐證明並非如此。市場經濟在一隻看不見的手的指揮下,有秩序地發展著。並且,還有一整套反映了價值規律的完善的民商法體系,加以保護。完善的市場經濟,必然有完善的法律體系。其次是糾正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仍然以市場經濟為例,這個體制運作過程中,一旦出現不良現象時,國家這只看得見的手,就發揮了巨大作用,有效地干預經濟發展。這樣的干預,就是法律的干預。很典型的就是美國的反托拉斯行為,通過國會制定一系列反壟斷法律,堅決有力地支解龐大的壟斷企業,恢復正常競爭的秩序。他們絕對不會只看到被支解的企業的發展和政府的眼前利益,而是著眼於社會整體和未來,很理性地處理這個問題。約翰·謝爾曼指出:「既然我們不能贊同作為政治權力的國王存在,我們就不能贊同一個控制生產、運輸和經銷各種生活必需品的國王的存在,既然我們不能屈從一個皇帝,我們也就不能屈從於一個阻礙競爭和固定了商品價格的皇帝。」 在他的力促下,議會出台了《保護貿易和商業不受非法限制與壟斷之害法》,即《謝爾曼法》。典型的反壟斷案例是支解美孚石油公司案。1911年,最高法院判定洛克菲勒財團的美孚石油公涉嫌壟斷,必須解散,並處以當時美國歷史上最高昂的「罰款」——2924萬美元。美國的經濟體制如此具有優勢,法治建設是一個基本的條件。可見,完善的法律體系,是完善的市場經濟的基礎。經濟如此,其他社會事業莫不如此。自然,社會的和諧是一個歷史概念。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容和要求。如果說在過去的社會里,秩序離不開法律,那麼,歷史發展到了今天,要建設文明的和諧的社會,就離不開法治了。法治,是法律歷史從用法治人的法制發展到用法治權的成果。在當代,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良善的法律,並且被普遍地遵守,那它就是落後的國家。我們看一下那些強大的國家,哪一個不是法治文明的社會;而貧困的國度里,良好的秩序常常得不到保證,社會管理混亂,政局不夠穩定。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從法律的角度講,就是法治沒有建設起來。關於這點,毛主席是老早就講過的,據鄧小平說,「斯大林嚴重破壞社會主義法制(前蘇聯是軍事強國,但絕對不是富國。筆者注),毛澤東同志就說過,這樣的事件在英、法、美這樣的國家不可能發生。」(《鄧小平文選》第293頁) 。比如,國家領導人的接替交換是一件重大政治事項,法治缺失的國家,在這個問題上常常釀成社會不和諧的悲劇,軍事政變是一個極端的表現。而法治健全的國家,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小布希第一次競選總統時,選票的絕對數不及戈爾,但選舉人票略勝一籌。於是,兩位候選人鬧得不可開交。這樣重大的政治問題,後來卻用法律手段順利地加以解決了。可見,法治建設對於當代民主社會的和諧的重要性了。因此,我們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可以說,沒有法治,就沒有和諧。有了和諧,是因為有了法治。我們更要有這樣一個高度的認識,破壞法治,就是破壞和諧。這,難道是上綱上線的極「左」之語言嗎?!
7. 我國社會政策與法規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始於1978年,至今已走過28年光輝歷程。28年的改革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改革啟動和局部試驗階段(1978年到1984年)。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為標志,拉開了中國改革的序幕。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率先展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製取代「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人民公社制度,開始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這一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與此同時,其他方面改革的試驗也開始起步。開展了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推行兩步「利改稅」,逐步推進「劃分收支、分級包干」的財政體制改革,廢除了農副產品的統購統銷制度,不斷減少的集體經濟和幾乎絕跡的個體經濟逐步恢復和發展,興辦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
第二個階段:改革全面探索階段(1984年到1992年)。這一階段的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確定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提出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進一步提出「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和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新的經濟運行機制,總體上來說是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機制。從理論上確認了市場機製作用的中樞地位,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論基礎。
改革實踐以搞活國有企業為中心環節全面展開。著眼於探索建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企業體制,實行承包制、租賃制等措施,進一步擴大企業自主權。積極進行以廠長負責制、工效掛鉤、勞動合同制為內容的企業領導、分配、用工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強企業的內在活力。
圍繞搞活企業,加快建立以統一開放、運轉有序的競爭性市場體制和以經濟手段調節為主的宏觀間接管理體制為目的的相關改革。採取「調、放、管」相結合的方針,理順比價關系,改革商品和服務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商業經營管理體制,發展非國營流通企業;大幅度縮小指令性計劃,改革銀行組織體制,實行各種形式的財政包干制,變單一稅制為復合稅制;對部分城市實行計劃單列,減少管理層次,擴大地方自主權。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的改革也開始啟動。
對外開放也邁出了重要步伐。開放了沿海14個港口城市,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環渤海地區開辟經濟開放區,批准海南建省並成為經濟特區,在利用國外資金、技術、管理經驗來發展中國經濟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
第三個階段: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階段(1992年到2000年)。以中共「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為標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以制度創新為主要內容的新階段。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並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中共「十五大」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實現了思想理論上的一系列新突破,推動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的改革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這一階段的改革仍然以國有企業為中心環節,制度創新的力度顯著加大。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方向,中央和地方選擇若干有代表性的國有企業進行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試點,一批國有大中型企業被改造成國有獨資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許多全國性的行業總公司被改組為控股公司,發展了一批以資本為紐帶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眾多的小型國有企業,通過改組、聯合、兼並、租賃、承包經營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進行了改革。積極推進鼓勵兼並、規范破產、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和再就業工作,推動企業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的形成。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的布局,使國有資本逐漸集中到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適應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的需要,多種形式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探索在一些地方積極展開,取得良好效果。
其他方面的改革繼續向前推進。財政、稅收、金融、外匯、計劃和投融資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確立了以分稅制為核心的新的財政體制框架,建立了以增值稅為主體的流轉稅體系;強化了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的調控能力和金融監管方面的職能,開始分離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建立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實現了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可兌換;國家計劃管理從總體上的指令性計劃向總體上的指導性計劃轉變;推行項目法人制、資本金制度和招投標制度,加強投資風險約束。市場流通領域的改革向縱深發展。商品市場進一步發展,要素市場逐步形成;取消了生產資料價格雙軌制,進一步放開了競爭性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在健全市場規則、整頓市場秩序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邁出了重要步伐。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醫療保險制度。適應深化企業改革的需要,建立了失業保險、社會救濟制度及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有制結構調整力度逐步加大。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日趨多樣化,國有控股的經濟不斷擴大,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勢頭更加強勁。科技、教育、衛生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按照「穩住一頭,放開一片」的方向,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以調整學校布局結構,改革高校招生和分配製度為重點,加快教育體制改革步伐;實行醫療機構分級分類管理制度,擴大衛生機構的經營管理自主權。與此同時,農村經濟、對外貿易、城市住房等方面的改革,也取得了新的進展。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確立。
第四個階段: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階段(2000年至現在)。在已有成就的基礎上,2002年召開的中共「十六大」提出,本世紀頭二十年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即在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對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全面的部署。中共中央提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理論指導。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積極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
這一階段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按照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的目標著力推進改革。政府職能轉變取得重要進展,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加強;政府機構改革繼續推進,國務院新設立和組建了一批經濟調節和監管機構,提升了一些監管部門的行政級別,完善了國有資產等部門的管理體制;圍繞完善省以下行政管理體制,地方政府加大了縣鄉機構改革以及擴大縣(市)管理許可權的力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國務院部門分三批取消和調整了近1800項審批項目;全面推行依法行政,頒布實施了《行政許可法》和《公務員法》等行政管理法律法規。
與此同時,農村改革繼續向縱深推進。農村基本經濟制度進一步鞏固,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全面展開,全國徹底取消實行了長達2600年的農業稅;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市場化的棉花流通體制基本確立。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進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力度加大,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工作取得進展,選人用人機制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穩步推進;電信、鐵路、民航、煙草、電力等壟斷行業改革邁出新步伐;國家設立了專門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加強了對國有企業特別是大型、特大型國有企業的資產運營狀況的監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進一步改善。放寬了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准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清理和修訂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規、規章和政策性規定,加強了對私有產權的依法保護,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製度保障。財稅、金融、投資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公共財政體制不斷健全,增值稅轉型試點和出口退稅機制改革穩步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力度加大,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加快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邁出重大步伐;政府投資的范圍進一步縮小,企業投資自主權逐步擴大,投資審批制度不斷規范。市場體系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商品市場的種類和數量逐年增加,土地、勞動力、技術、產權、資本等要素市場進一步發展,水、電、石油和天然氣等重要資源價格的市場化步伐加快。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確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全面推進,失業保險制度建設明顯加快。科教文衛體制改革穩步開展。中央和地方所屬1200多家科研院所分兩批轉制;積極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鼓勵和支持發展民辦教育;加大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機制改革力度,積極開展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試點穩步推進。
8. 論社會發展與法律的進化
法律局限性問題是自法律產生以來就一直困擾著人類且至今尚難有定論的社會課題。秦國榮在《法學》二○○五年法律局限性矯正:基本思路與對策
由於法律及其運作存在著自身難以克服的諸多局限性,因而我們在肯定和強調法律乃是現代社會最具權威和效率的社會調控手段的同時,需要注意理順法律運作過程中的各種社會關系,注意運用社會綜合控制手段矯正法律的局限性。具體而言:
第一,在建設法治社會過程中,應特別重視道德、教育以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社會控制手段功能的充分發揮。
法律及其調整手段所固有的局限性,決定了僅靠法律運行是難以對整個社會系統進行有效調控的。所以,對於過去那種摒棄法治、否定法治功能的法律虛無主義思想,我們固然要從根本上予以批判,但那種認為有了法律就可以萬事大吉,只要實行了法治就可以解決一切社會問題的思想同樣是非常幼稚和有害的。事實上,過分依賴法治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和社會病態已引起了西方社會深刻的反思。比如海外學者余英時就曾指出,西方法治觀念已經給西方社會帶來了「過度發展的個人主義、漫無限止的利得精神、日益繁復的訴訟制度、輕老溺幼的社會風氣、緊張沖突的心理狀態」等不良影響,他理智而深刻地指出,上述現象均屬社會病態而決非現代社會所要追求的目標。(註:參見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江蘇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頁。)
對於法律局限性以及單純依靠法治所帶來的種種社會問題,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對此有著自己的獨到理解。強秦因法制完備而致興盛,也因法律過於殘苛而致敗亡的教訓,給了後世歷代統治集團以深刻的思想啟迪。漢代以後,經過儒法之爭,主張「禮法」並舉的儒家文化逐漸占據主導地位而成為古代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應當說並不是偶然現象。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在重視「法治」的同時特別注重「德治」,強調「德法並舉」、「出禮入刑」,諸種社會控制手段綜合運用的做法早為實踐證明為高明理智之舉,它對於維系社會共同體的內部穩定起到了巨大作用。歷史與現實均已證明,這是在東方國傢具有普適性的治國之道,它反映了中國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們對人性與法治本質的深刻領悟,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家們經過世代傳承所積累的治理多民族大國的成熟經驗和高超技巧。我們說,古代中國之所以能夠長期領先世界,保持其文化上的先進性,甚至在近現代仍然能對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在內的東方國家的法制文明發展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應當說與此不無關系。
事實上,法律與道德以及與其他社會控制手段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與相互促進的關系,法律只有與包括道德在內的各種社會調整手段有機結合,形成彼此協調互動的運行機制,才能真正有效地發揮其內在功能。因為人類社會畢竟是由每個活生生的個體所組成的有機集合體,人類在需要物質生活維系生存的同時,更需要精神生活維系社會有機體的存在。那種離開了道德、文化等精神生活內涵的社會則決不是人類社會,只能是「動物世界」。而盡管法律與道德在內容上是相互包容涵蓋的,但再完善的法律都並不能自動提升社會的精神風尚與人們的道德水平。所以,要保證法律得以良性運作,我們就要在提高公眾法律意識的同時,著力提高公眾的道德素質。因為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公眾整體素質與文明狀況往往並不僅僅取決於該民族、該社會的法律意識情況,而恰恰在於整個社會的道德素養水平。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說,道德素養較好的人,雖然法律知識欠缺,但因其恪守內心的價值信念和道德底線,往往能夠做到嚴守自己的做人准則,其違法的概率一般相對較低。而那些法律意識較強但道德素質很差的人,由於沒有起碼的道德防線和規則意識,不能用道德信念來克制與約束自己的行為,往往難以抵制誘惑,容易滋生犯意和邪念,其違法犯罪的概率一般相對較高。比如那些窮凶極惡的刑事犯罪分子,其實施故意犯罪時應當說完全知道自己的行為後果,其不僅有很強「法律意識」,而且懂得如何鑽法律的漏洞以逃避法律的制裁。所以,要建設現代法治文明社會,我們就應當要將社會公眾法律意識和道德素質的同步提高作為基本標尺,在重視法治的同時,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反映社會進步的價值觀念,提升社會公眾的道德水準,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道德環境和良好社會風氣氛圍;必須將法治與道德等社會控制手段緊密結合在一起,將法律和道德所內蘊的價值理念轉化為社會公眾內心牢固的思想信念,使之自覺以此來反省、判斷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縮小乃至消除法治理想與法律運作效果之間的落差,實現法律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既要重視法律的形式理性,更要重視法律的價值理性,在保證法律形式正義實現的同時,實現法律的實質正義。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在強調「德主刑輔」的同時,雖然建構起了龐大的行政司法體制,但其法律的內在精神和功能在於維護皇權專制統治,而不是維護普通民眾的基本權益,因而中國傳統法制充滿了殘暴、腐敗和黑暗。新中國建立後,由於我們長期忽視法制建設,使得法律虛無主義盛行。「文革」期間,法制更是遭到嚴重破壞,使得包括國家主席和開國元勛在內的公民基本人權都不能得到保障。所以,中國法制現代化建設所面臨的任務特別繁重艱巨。這就要求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中,首先應當要按照法治運作的要求架構體系完備的現代法制模式,實現法律的形式合理性:在立法上建構概念科學、邏輯嚴密、內部結構相互和諧統一的法律體系;在司法上建立程序嚴格、運作規范、各司法機構相互制約與配合的司法機制;在執法上建構嚴格執法、依法辦事,既保證國家公權力的有效運作,又使這種權利能得到有效監督的執法體制;等等。只有建立起形式合理完備的法律機制,才能為現代法治社會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建構形式理性的法律制度是確保法律能夠實現平等與規則正義的前提,而要使法律能夠實現良性運作,我們還必須對立法進行價值選擇與定位,實現法律的價值合理性。歷史反復證明,法治既可以正向價值為依歸,成為維護民主、自由、平等、人權、正義,保障社會公眾福祉及其正當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害的有效手段;也可以負向價值為取向,成為推行專制和壓制、維護特權和私利、實行暴政和法西斯專政的工具。只有實現了法律的價值合理性,法律才能真正成為社會安定的保障器,公民合法權益的保護器,社會文明的推進器。
法律價值理性和形式理性的有機統一是克服法律局限性的有效途徑。法律形式理性指向的是法律自身的結構或程序意義,它著眼於法律的操作功能,注重法律的邏輯嚴謹性,從技術層面說明了法治是一種「真法之治」。法律價值理性指向的是法律所內蘊的價值目標,它著眼於法律的精神理想,注重法律本身的「合法性」和普遍性。它從客觀的角度,從社會的層次上,說明了法治是一種「良法之治」。現代社會中的法律只有實現了形式理性與價值理性的和諧統一,才能真正贏得全體民眾從內心深處對法律心悅誠服的信任和信仰,真正使法律成為令人信服的社會理想信念和社會民眾自覺遵行的行為規則。
法律形式理性與價值理性的統一是法律具有權威性的保證,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在進行法律制度設計時,應當要注意從古今中外吸取既適合於我國現實國情,又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法制運作的成功經驗,精心架構結構精巧、程序完善細備、運作精良的法律機器;應當能夠敏銳洞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與要求,准確把握社會前進的脈搏和主線,將那些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心理氣質,反映中華民族特有的世界觀和生活方式,反映人類文明發展的共通要求和一般道德觀念,反映世界各國所共同接受的通行規則和一般價值理念的內容納入到立法之中,真正使立法能夠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時俱進」地注意防止法律出現「時滯」現象,及時改良法制運作中存在的弊端,剔除與社會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內容,始終保持法律的先進性與科學性。
第三,既要重視法律的制度建設,更要重視司法執法人員素質的提高,做到法治的「硬體」與「軟體」相配套。
建國以來,由於我們長期忽視法制建設,使得執政黨以及黨的領導人失去了有效的法律監督與制約,給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帶來了巨大損害並直接導致了「文革」浩劫的發生,小平同志對此透闢地分析道,「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繼續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趨向反面。」(註:《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333頁。)他認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種制度問題,關繫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註:《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333頁。)這就告訴我們,我們能否真正有效地防止權力濫用,能否真正做到保障公民合法權益,能否最終建立井然規范的社會秩序,關鍵在於能否建立完善、系統、嚴密的法律制度體系及其運作機制。
更應看到的是,再完美無缺的法律制度畢竟都是人所設計出來並靠具體的人去推動和實施的。法律地位越重要,它對立法、司法和執法者的素質要求就越高。從某個角度說,「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遍矣;無君子,則法雖具,失先後之施,不能應事之變,足以亂矣。」(註:《荀子·君道》。)實踐證明,法律的實際運行狀況與法律操作者素質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制度如果有了高素質法律人的操作,必然能充分發揮其強大的「善法」功能。而如果沒有素質良好的法律操作者,則再好的法律制度都可能會或形同虛設,或變形走樣。
在建構現代法制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硬體」法律制度建設,形成完整配套的對公權力行使進行有效監督與制約的權力制衡機制、對權力行使者進行問責落實的責任追究機制、對非法公權力行使對社會主體侵權造成損害時予以賠償的司法救濟機制、對法律操作者進行遴選、考評、提拔、監督、獎懲、淘汰的組織用人機制,將公權力行使嚴格限制在法定范圍內,確保法律操作者能夠按照法律規定的內容和程序嚴格依法辦事;另一方面,我們更應注重法律人才的「軟體」建設。必須在思想意識上加強對法律操作者的道德素質教育,使其養成忠於法律,信仰法律,願為神聖的法律獻出一切的意志品質;在業務素質上加強對使其進行業務素質教育,使其能夠做到精通法律、熟諳法律的正當程序和操作技巧,成為法律實務上的行家裡手,等等。只有使法製做到制度「硬體」精良精巧,人才「軟體」優品高質,法制才能得到良好的實施與運作。
第四,既要加強法制建設,更要重視法制運作的社會環境和基礎條件建設。
近現代以來的歷史告訴我們,脫離社會現實基礎和客觀條件的法制變革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對於法律與現實社會生活條件的內在關系,馬克思指出:「社會不是以法律為基礎的。那是法學家們的幻想。法律應該以社會為基礎。法律應該是社會共同的、由一定物質生產方式所產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現,而不是單個的個人恣意橫行。」(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39頁。)所以,盡管法制變革對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具有推動作用,但從根本上說,法律的內容和性質是由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條件所決定的,法制變革能否成功也往往取決於後者。中國戊戌變法的失敗與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其關鍵之處並不在於變法者的態度是否堅決,也不在於變法的內容是否先進,而在於這種變法具不具備必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眾支持等現實社會條件。
在中國以現代法治社會為建構目標的法制現代化進程,有著極為特殊而復雜的國情背景和阻礙因素。中國古代社會長達兩千多年的皇權專制統治和落後封閉的小農經濟,嚴重窒息了民主政治和市場經濟的生長發育,「官本位」、「義務本位」等傳統觀念則時時侵蝕著現代法治文明理念的形成。這就決定了在中國建設現代法治模式將是一個極為漫長艱難的過程,我們決不能企望僅靠法制變革就能一蹴而就地實現現代法治社會,而必須要在加強法制建設的同時,加強法制的外在運作環境建設,使已經建構起來現代法制模式能夠獲得良性運行和實施的社會基礎條件。
我們所說加強法律制度建設,是指要加強對立法、司法及執法的內在規律研究,在立法上應當要革除現有立法體制中的弊端,促進立法活動本身的法治化、民主化和公開化,推動高度透明、高效運作的現代立法體制模式的建立,從而迅速提高我國立法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施的有效性,並使我國的相關立法實現與國際先進立法和通行規則相接軌;在司法上應當要在法律上和體制上真正賦予司法機關以司法獨立權,堅持司法運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同時要完善對司法機關的法律監督機制,從而有效地遏制和防止司法腐敗,切實維護法律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在執法上要使各級政府部門養成嚴格按照法律和法律的正當程序辦事的習慣,遵循政府行為「法無授權即非法」的理念,堅決擯棄過去那種不按法律法規和程序規定,而只按上級「紅頭文件」、「會議紀要」甚至是「領導批示」來辦事的做法,做到行政行為的適法、公開和透明。
加強法制的外在運作環境建設是指要按照建設現代法治社會的要求,改革和完善現有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和文化體制,形成良好的民主政治、市場經濟和現代文化氛圍,從而為現代法制運行提供強大的社會力量支持。具體而言,要做到:
要加快現代民主政治建設,形成和完善權力相互制衡的政治體制,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先進的對公務員進行遴選、考核、評價、迴避、升降、淘汰等管理制度,以及形成相對完備的對公務員非法行政行為進行責任追究與處罰的法律制度;應當要通過法律明確規定各級政府機關的權力范圍、義務內容和角色定位,在賦予其行使公共行政權力的同時,要明確其應承擔的社會公共事務管理和服務的義務與責任,切實改變行政機關存在的「官僚主義」、「衙門作風」等惡習,使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牢固樹立服務公眾的「公僕」意識;應當要求形成高效順暢和法治化的政府運作機制,建立廉潔精乾的公務員隊伍,培養行政機關注重行政行為的公開合法性和依法行政的習慣,從而能夠做到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權力行使進行有效的監督與制約,以確保一切權力的行使都必須依據法律和法律的正當程序才能作出,任何社會主體的正當權益因行政權力的非法行使而致損害的都能依法得到救濟,一切違法違紀的官員都應受到法律追究。
要加快市場經濟建設,建立能夠對市場主體、市場行為、市場管理和市場秩序等進行有效調控的現代市場運行機制,完善宏觀調控體系、證券金融監管體系、市場管理體系、社會保障體系等法律制度,將一切市場主體的營利行為都納入法律所設定的規則范圍內,使其在享有法定范圍內最大限度的經營自主權和自由競爭權的同時,能夠做到公平競爭和守法經營。如果其行為擾亂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侵害了其他市場主體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就必須要受到法律的追究與制裁,並使受害當事人能夠依法得到補償,從而確保市場經濟的健康安全運行,使市場主體的正當合法權益能夠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
此外,還要在社會民眾中培育和普及現代法律意識,大力建設與現代民主政治、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法律文化。從根本上說,法制改革與政治、經濟、文化體制的改革之間既互為內容與目標,也互為手段與途徑。因為現代文明社會乃是法治社會、民主政治和市場經濟的高度和諧統一,而現代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建設乃是傳統法制實現向現代法治嬗變的最重要保證,是中國最終建成現代法治文明社會的最深刻或最根本的標志。惟有大力推動現代民主政治、市場經濟以及法治文化建設,現代法制才真正得以建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才能真正得以建成。
9. 社會保障法基礎知識
社會保障基礎知識
第一節 社會保障的概念與含義
一、社會保障的概念
1.一般定義
社會保障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和行政措施設立的、旨在保證社會成員基本經濟生活安全的各種項目總和。
2.國外對社會保障定義的理解
由於世界各國的國情不同,對社會保障的界定有所不同,並且對這一概念的認識本身也有一個發展過程;
西歐福利國家將社會保障理解為一種公共福利計劃,人人都能夠享受。
更多的國家則認為社會保障是一張社會安全網,為需要的社會成員特別是勞動者的生老病死及其家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3.我國對社會保障定義的理解
社會保障是國家和社會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為因年老、疾病、失業、傷殘、生育、死亡、災害等原因而失去勞動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礙的社會成員提供物質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項社會安全制度。
二、社會保障概念的含義
對社會保障的概念要給予比較全面的、准確的、科學的概括,至少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把握:
1.社會保障的責任主體是國家和社會:補償弱化的家庭保障功能,解決特定的社會問題以穩定社會。
2.社會保障的目標是滿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一是基於人的生存權的保護,二是受制於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
3.社會保障面向社會全體成員:社會成員只要符合社會保障的條件,就應該無一例外地成為社會保障的對象。
4.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的保證和依據是法律法規:即國家以立法或制定行政條例的形式來確定社會保障的范圍、資金來源及支付標准等基本內容,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其得以實現。法和行政條例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所依據的法律有兩類:形式意義上的社會保障法規和實質意義上的社會保障法規。在具體操作時「小法必須服從大法」。
三、社會保障的范圍和對象
1.保障的一般對象
按社會保障的定義,社會保障的一般對象應是全體社會成員。但由於各國國情不同,實現社會保障的原則不同,從而社會保障的對象也有所不同。
2.具體的保障范圍:視各國保障的原則及國情而定。
實現普遍性原則國家:保障對象為全體社會成員;
實現特殊性原則國家:保障對象有選擇,為部分社會成員;
我國的社會保障范圍:許多項目只面向城鎮的工薪階層,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尚在建設之中,由我國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決定。大多數地區農民是家庭保障。但如果進城打工,就應該受到保障;
發展趨勢:隨保障內容的完善而不斷擴大。但何時擴大到更廣的領域,要視各國經濟發展的情況、經濟承受能力而定。
本節重點:
1、社會保障的一般概念
2、社會保障的含義
選擇題:
1. 社會保障制度旨在滿足人們什麼水平的生活需要?(單選)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現代化生活需要
2 .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的依據是什麼? (單選)
A.社會立法 B.企業和個人的自覺性C.思想教育
是非題:
1、社會保障不是一項社會安全制度
(1) 錯,社會保障是一項社會安全制度。
(2) 因為社會保障的目標是保障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使社會成員不至於因為年老、疾病、失業、傷殘、生育、死亡、災害等原因而陷於貧困。
第二節 社會保障的特點與作用
一、社會保障的目的和意義
1.經濟目的
通過社會保障,使社會成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最基本的生活條件,維持生命的安全;
2.政治目的
通過社會保障,保證國家的各項政策得到貫徹和實施,維持社會穩定,鞏固現存的社會制度。
3.最終目的: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
二、社會保障的特點
一是社會性
社會保障對象具有社會性,即其保障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
社會保障組織管理機構的社會性;
社會保障資金來源的社會性。社會共同承擔制。
二是強制性
各國均用法律的形式將社會保障制度固定下來,以確保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避免了主觀隨意性。社會保障所規定的某些保障項目,不論個人或僱傭單位願意與否,都必須依據有關法律規定參加並接受其保障;社會成員個人無權選擇所參加的社會保障的項目、待遇,社會保障機構也無權拒絕社會成員享受其權利的要求;
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以立法形式保證實施,符合繳納條件的個人和團體,都必須按要求繳納,否則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目前仍有不少企業拒絕參加社會保險,違反了勞動法第七十二條中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三是普遍性
保障項目普遍: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險又包括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工傷等多個方面;
保障對象普遍:覆蓋至全體社會成員;
四是公平性
符合保障的對象能夠均等地獲得社會保障的機會和權利;
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公平和進步。
五是互助性
橫向互濟: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等遵循的是一種大數法則,也即是多數成員實現對少數遭遇風險成員的收入補償;
縱向互濟:代際之間的互濟。如養老保險的社會統籌部分。
六是儲蓄性
一部分社會保障項目的資金是先行扣除、繳納和儲存,然後分配和使用。其實質是「取之於已,用之於已。」
三、社會保障的功能
1.社會保障與市場經濟的關系
市場經濟的特點:一是通過市場機製作用於社會,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市場機制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盲目性、外部不經濟、無法協調效率與公平等。
社會保障是現代國家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的有效手段之一。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由競爭性的市場體系與以政府為主體的宏觀調控體系兩部分組成,二者相互作用,進行資源配置。國家運用社會保障干預市場失靈。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公共利益。
2.社會保障的社會性功能(對社會發展、社會穩定的作用)
社會保障的補償功能:是對因為市場競爭造成失業、下崗者的一種經濟補償。
社會保障的穩定功能:通過保證勞動者乃至國民在特殊情況下的生活問題,從而實現整個社會乃至統治秩序的穩定。被譽為「社會安全網」和「社會減震器」。國際勞工組織在總結各國實施社會保障制度的作用時指出:「沒有社會的安定,就沒有社會的發展;沒有社會保障,就沒有社會的安定」,客觀地描述了社會保障作為社會穩定機制的重要性和功能。
2、社會保障的經濟性功能(對應於社會保障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調節投融資功能:社會保障的資金直接來源於社會保障費、國家資助(財政補貼)以及資金運營收入,經過長期積累,數量巨大,並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成為國家調節投資的一大支柱。
平衡需求功能:經濟要保持健康的發展,就要保持需求與供給的總體平衡。在經濟擴張時期,就業比較容易,失業率低。在經濟緊縮期,找工作困難,失業率高,可支配的收入減少,容易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社會保障被稱之為調節經濟的蓄水池,具有非常有效的平衡需求的作用。
當經濟衰退而失業增大時,由於失業給付,抑制了個人收入減少的趨勢,給失去職業和生活困難的人們以購買力,從而具有喚起有效需求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復甦。
而當經濟高漲失業率下降時,社會保障支出相應縮減,社會保障基金規模因此增大,減少了社會需求急劇膨脹,最終又使社會的總需求與總供給達到平衡。
國民收入再分配功能:通過稅收的環節,在一次分配的時候,將高收入者以征稅的形式收上來,通過財政手段轉移支付,再分配低收入者,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實現社會公平。
保護和配置勞動力功能
維持勞動力再生產:通過失業救助,使失業者能夠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通過就業培訓,又使得失業者得到了新的技能,重新就業。
促進勞動力有效配置:通過社會保障調控,勞動者無後顧之憂,可以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實現勞動力要素的有效配置。部分勞動力則通過失業救助,找到了最能發揮其能量的工作,也即實現了有效配置。
本節重點:1、社會保障的特點 2、社會保障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