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320

合同法320

發布時間: 2022-08-12 01:49:31

Ⅰ 工科畢業10年,司法考試,裸考,沒有學習過法律,只學過一點合同法和民商法基礎,今年考了268,如何

您好:
這個不好做評價,可以給你個標准看看:
一般情況下,文科生,經過大學四年學習,裸考,基本上可以考到320分左右。

Ⅱ 我國合同法的主要制度

合同違約制度是合同法中最重要制度之一。本文對我國合同法中違約責任制度概念、法律特徵、歸責原則、違約責任構成以及違約責任免除范圍等基本規定進行論述。合同法確立嚴格責任作為合同歸則原則與國際間經貿交往的歸則接軌,符合違約責任的本質,是我國合同法制度的重大進步,有效保護守約方的利益。
違約責任制度是我國合同法中的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它是合同的當事人之間的合意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保障,不僅可以促使合同的當事人雙方自覺全面地履行合同義務,起到避免和減少違約行為的發生的預防作用,而且在發生違約時,通過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使守約方的損失得到補償。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三個合同法(《經濟合同法》、《涉外經濟合同法》、《技術合同法》)為基礎,以《民法通則》為指導,吸取了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的規定,移植和借鑒國外立法,摒棄了三個合同法過於原則、過於簡單的缺陷,是一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市場交易規則,較為完備重要法律。違約責任制度無疑是合同法中最重要制度之一。我國合同法對以往的違約責任制度進行完善,不僅在總則中設專章對違約責任作了一般性規定,而且在總則的其他章節和分則對違約責任制度作了具體規定。
一、違約責任的概念
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生效合同所應承擔法律責任。我國的合同法律制度規定當事人承擔的違約責任主要包括承擔繼續履行合同、採取補救措施和賠償損失三種形式,這三違約責任形式可根據不同的情形具體適用,既可以單獨適用,還可以同時適用兩個或全部責任形式。違約責任以財產責任為核心。是在長期的市場交易實踐中形成的一種法律機制定約後必須履約,必須遵守合同的義務,違約必定是守約方權利的侵害,從公平的原則出發,有侵害必須要給以補償。
二、違約責任的內容
合同法規定違約責任法律制度的目的在於通過讓違約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通過補償和懲罰所承擔的財產支出,維護守約方當事人的合同權利。合同法規定須根據違約的具體情況讓違約方承擔下列之一或者全部以下三種違約責任
1.繼續履行合同
違約方不能履行合同或不能按時完全履行合同,令相對人不能實現合同預期利益,相對人如果發現違約方具備履行合同義務的條件,並且繼續履行對自己有利時,有權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以恢復自己合同的權利。
2.採取補救措施
主要指在已經出現質量違約的情況時,違約方採取必要的措施減少合同因質量不符合合同約定的要求導致的損失,以及採取必要的措施為恢復合同的全面履行創造條件,為對方實現合同權利而完成必要的工作。我國合同法第111條規定,合同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在依照合同法第61條的規定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做、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的違約責任。
3.賠償損失
賠償損失是指由於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時,應當承擔的財產責任。由於當事人的違約給對方造成損失的,給予必要的補償是整個合同法律制度的核心內容之一賠償損失要根據公平原則和等價的原則進行。既損害多少賠償多少,沒有損失就無須賠償。合同法第112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當然,違約責任的補償性也不是絕對的,在特定情況下違約責任也體現出懲罰性,如根據《合同法》第114條的規定,違約金高於但不是過分高於違約所造成的損失的,高出的部分即具有懲罰性。根據第113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1倍。英美法系較之大陸法系更強調違約責任的補償性,這體現在其對實際履行的態度上。
英美法繫上除了一些特殊情況外,首要的違約救濟是損失賠償,而非實際履行。實際履行作為平衡法上的救濟方式,是以公平正義原則為指導的,即以所謂衡平法院法官的良心為准,需要個案酌量。同時,它又作為一種補充救濟方式,總以例外的方式存在,所以其適用的條件通常以其不適用的情況表達出來,法律經濟分析學派對英美法系的以上做法提供了理論根據,若他不履約而增加的收益超過對方因其履行而可獲得的利益,那麼他的違約行為就是一種有效益的行為 。即所謂:「有效益違約」(Efficient Breach)。這對合同雙方而言沒有損害,對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也是有益的。
「有益違約」主張只要賠償守約方可期待利益即可不實際履行,其假設的前提可期待利益是確定的,這些都使該理論受到許多批評和反對。反對者認為,可期待利益的確定本身便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可期待利益賠償中的種種限制,如損失的可預見性、確定性等,使守約方基本上無法得到充分補償;另外違約後的交易成本並不一定比實際履行中的交易成本低,往往導致極不效益的後果。因此他們主張擴大實際履行的適用,而不是僅僅將其作為一種補充。不過,目前美國合同法上仍將損失賠償作為首要的救濟方式,雖然許多法院對實際履行的適用的確出現日益靈活放寬的趨勢。
三、違約責任的特點
違約責任具有以下特點:第一,違約責任是合同當事人違反合同義務所產生的責任,這包含兩層含義:1、違約責任產生的基礎是當事人之間存在有效的合同關系,若當事人之間不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關系,則無違約責任。2、違約責任是以違反合同義務為前提,沒有違反合同義務的行為不承擔違約責任。第二、違約責任具有相對性。違約責任的相對性,是指違約責任只能在特定的當事人之間產生,合同關系以外的第三人,不負違約責任。第三違約責任具有補償性,違約責任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違約責任的主要目的在於補償合同當事人因違約行為所遭受的損失。從合同法所確認違約責任的內容,繼續履行合同、採取補救措施、賠償經濟損失,都體現補償性。第四,違約責任可約定性,根據合同自願原則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違約金的數額等,
四、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
綜觀各國立法實踐,對違約責任原則的規定主要有過錯責任原則和嚴格責任原則。我國合同法確定了嚴格責任原則。合同法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責任,這就是嚴格責任原則。在違約形態方面,《合同法》第107條規定了「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兩種形態,這承襲了《經濟合同法》第29條、《涉外經濟合同法》第18條、《技術合同法》第17條的相關規定,符合我國傳統立法中兩分法觀點,即將違約形態劃分為不履行和不適當履行。這種劃分能夠涵蓋所有的違約形態,是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在總結我國立法、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建立的科學的違約形態體系。其次,歸責原則方面,《合同法》第107條、120條確立了嚴格責任原則。這和《涉外經濟合同法》第18條,《技術合同法》第17條的規定是一致的。在嚴格責任原則下,只要不存在免責事由,違約行為本身就可以使違約方承擔責任。因此嚴格責任更有利於保護守約方的利益,維護合同的嚴肅性,增強當事人的責任心和法律意識,克服信用危機。在過錯責任原則下,只有在不能證明其對違約行為無過錯的情況下,才承擔違約責任,
所謂嚴格責任,又稱無過錯責任,是指違約發生以後,確定違約當事人的責任,應主要考慮違反合同因違約方的行為造成,而不考慮違約方的故意和過失。合同法中把歸責原則確定嚴格責任原因有:第一,嚴格責任的確立並非自合同法開始,在民法通則以及涉外經濟合同法,技術合同法中也有關於嚴格責任的規定。第二,嚴格責任具有方便裁判和增強合同責任感優點。在過錯原則下,只有在不能證明其對違約行為無過錯的情況下才承擔違約責任,而過錯屬於主觀心理狀態其純在與否的證明和判斷,較屬於客觀事實的行為和免責事由更為困難,嚴格責任更利於降低訴訟成本。嚴格責任原則符合違約責任的本質。因為違約責任在本質上是以合同義務轉化而來的,是當事人之間約定,一方不履行合同時追究其違約責任,是在執行當事人的意願和約定,因而應該實行嚴格責任。實行嚴格責任,有助於更好地同國際間經貿交往的規則接軌。如《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國際商事合同通則》都確立了嚴格責任原則,反映了國際上合同法發展趨勢。當然,嚴格責任作為我國合同法中違約責任的一項總的原則,也不是絕對的,針對某些合同違約的特殊情況,合同法分則也採用了過錯責任原則作為例外,如第189、191條的贈予合同、第303條的客運合同、第320條多聯運合同、第374條的保管合同、第406條的委託合同等。但這些只是一般原則的例外,並不能改變嚴格責任原則在合同法中的主導地位。

五、違約責任的構成
1.主體條件
違約責任是當事人違反了有效合同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所以凡是違約責任必然是當事人因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導致的法律後果。違約責任是與侵權責任完全不同的兩種法律關系,違約責任的主體必然是有效合同的當事人,是有權獨立主張自己利益和獨立參加仲裁或訴訟活動的主體,而侵權責任的主體可以是任何法人主體、合夥主體和自然人,多數侵權行為侵權人與被侵權人之間並無合同關系,少數侵權行為是侵權人與被侵權人之間是無效合同關系或者侵權與違約法律竟合關系。
主體資格是主體進行各種法律行為的前提條件,如果主體資格不合格的或有缺陷的,就不能構成有效的合同,當事人也就不用承擔違約責任。合同的主體資格由自然人和法人兩種主體構成,其中自然人作為合同的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如果不符合民法通則關於民事行為能力條件的,應當由其法定代表人或監護人代為行使訂立的權利,或者承擔由合同生效而產生的合同責任。法人作為合同的當事人必須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也就是指該法人的章程規定其可以為某中合同行為,至少該合同行為沒有違反國家對限制經營和憑一定條件和資格經營的規定 。
2.違約行為
違約行為是指合同當事人沒有按照合同約定的條件和時間履行合同,包括兩種情況;第一,作為的違約,指義務人應當以自己的主動行為完成合同規定的義務`,例如;完成提交貨物、完成一定的工作的行為。第二,不作為的違約,指少數合同規定合同的當事人應當以自己某些不作為的承諾作為合同成立的基礎,例如,保密合同的當事人或合同中的保密條款,其基本內容就是規定根據合同的信息必須保密,如果違反合同規定的條件泄露了需要保密的信息時,就可構成違約責任。
3.承擔違約責任的主觀條件
合同履行是一種客觀事實,合同沒有履行或者沒有完全履行客觀上也使對方的權利不能實現,為了維護對方的合同權利,就要讓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違約責任主要包括繼續履行、採取 補救措施和賠償損失三大內容。繼續履行是為了恢復對當事人的權利,在此情況下合同法並不看重違約方主觀上有無過錯,而是看重違約方有無履行能力,如果具有履行能力,對方要求繼續履行的,必須履行合同的。既使不能按時履行,而且履約方主觀上並無過錯,例如出現了不可抗力的情況,只要不可抗力的情況消失後當事人仍然具有履行能力的,對方就有權要求履行合同義務。從此角度看構成繼續合同義務的責任並不需要主觀上有過錯。採取補救措施是違約責任的第二種形式,多為對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標準的補救。賠償損失是違約責任的第三種形式,根據財產法的原則,當事人由於自己的不當行為給他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承擔責任。
六、違約責任免除范圍
違約責任免除是指當事人的行為雖構成了違反合同,但是根據法律的規定或當事人的諒解,無需承擔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給對方的損失。
1不可抗力的概念
不可抗力是指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定,在合同生效後,由於出現了當事人不可預見、不可避免並且不可克服的客觀情況,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時,對約定的合同如何處理的法律規定。
2不可抗力情況的范圍
1)法定不可抗力的情況
根據我國合同法,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具體地講,獨立於人的意志和行為之外,且影響到合同的正常履行。構成不可抗力的事件繁多,例如嚴重的地震、水災、風災、雨災、低溫高溫等人力所不能或很難抗拒的自然突發情況,而這些情況在訂立合同時是不能預見的或不能確定的。當合同履行中出現這些嚴重的自然災害並妨礙合同的正常履行時,當事人主觀上並沒有過錯,既沒有不想履行合同的心態,也沒有想給對方造成損失的心態,而是實際上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在此情況下無須承擔責任。
2)的不可抗力情況。由於當事人對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有所預計,並且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那些情況屬於不可抗力情況,當出現這些情況時就可以免除當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責任,包括其他的違約責任。
3.不可抗力的例外
1)發生不可抗力的情況並沒有完全阻止或妨礙合同的履行,或當不可抗力的情況消失後,合同可以繼續履行的,當事人不得以發生了不可抗力的情況不履行合同和拒絕承擔違約責任。
2)當發生不可抗力情況時,當事人可以採取適當的措施避免或減少損失,但是沒有採取措施,而是消極等待,致使不可抗力情況導致的損失擴大的部分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這是我國合同法律制度中關於合同的履行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和協助履行原則的精神。
七、完善違約責任的相對性和確立責任競合制度
所謂違約責任的相對性,是指違約責任只能在合同關系的當事人之間發生,合同關系以外的人,不負違約責任, 合同當事人也不對其承擔違約責任。 《技術合同法》第19條規定:「當事人一方由於上級機關的原因,不能履行技術合同義務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另一方賠償損失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再由上級機關對它因此受到的損失負責處理。」《合同法》在此基礎上,將引起違約責任的上級機關擴大至一般的第三人,其第121 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約定解決。」另外,《合同法》第64、65條也對違約責任的相對性做出了規定,使該項制度趨於完善。擇請求權的制度。這種選擇不僅是總結我國立法和司法實踐經驗的結果,而且是對世界上先進立法經驗的吸收和借鑒。由受害人選擇請求權,選擇對其更有利而對加選用。《合同法》第122 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這是我國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對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問題做出規定。責任競合現象是伴隨著合同法和侵權法的獨立就已經產生的現象,是法律無法消除的客觀存在。從各國立法和判例看,在處理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方面,主要採取了三種方法:即禁止競合制度、允許競合和選擇請求制度、有限制地選擇訴訟制度。從《合同法》第122條的規定來看,我國是採用了允許競合和選擇受害人有利的方式提起訴訟和請求,既充分尊重了受害人的意願,同時也可能加重不法行為人的責任,有利於對受害人的保護。

Ⅲ 合同法裡面說的"應當"應該怎麼樣理解

不是必須執行 意思是按照法學理論和常理有義務去做 不是必須 在判別法律責任時應該偏向應該

Ⅳ 自考法學本科考多少門

103709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4序號1-12為必考課
序號3為公共外語任選1門2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300015英語(二)大學英語自學教程(上冊)
大學英語自學教程(下冊)1400016日語(二)新編日語(1)

新編日語(2)

新編日語(3)14400262法律文書寫作法律文書寫作3500249國際私法國際私法46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國際經濟法概論6700230合同法合同法5800227公司法公司法4900167勞動法勞動法4100022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41100226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法41205680婚姻家庭法婚姻家庭法(一)31300263外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4序號13-22為選考課,任選3門及以上1400264中國法律思想史中國法律思想史415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41605678金融法金融法41700233稅法稅法31800257票據法票據法31900258保險法保險法32000259公證與律師制度 公證與律師制度32100169房地產法房地產法32200024普通邏輯普通邏輯406999畢業論文不計學分,需答辯100243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5加考課程205677法理學法理學7305679憲法學憲法學4400245刑法學刑法學7500242民法學民法學7103709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4序號1-12為必考課
序號3為公共外語任選1門2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300015英語(二)大學英語自學教程(上冊)
大學英語自學教程(下冊)1400016日語(二)新編日語(1)

新編日語(2)

新編日語(3)14400262法律文書寫作法律文書寫作3500249國際私法國際私法46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國際經濟法概論6700230合同法合同法5800227公司法公司法4900167勞動法勞動法4100022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41100226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法41205680婚姻家庭法婚姻家庭法(一)31300263外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4序號13-22為選考課,任選3門及以上1400264中國法律思想史中國法律思想史415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41605678金融法金融法41700233稅法稅法31800257票據法票據法31900258保險法保險法32000259公證與律師制度 公證與律師制度32100169房地產法房地產法32200024普通邏輯普通邏輯406999畢業論文不計學分,需答辯100243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5加考課程205677法理學法理學7305679憲法學憲法學4400245刑法學刑法學7500242民法學民法學71
03709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4
序號1-12為必考課
序號3為公共外語任選1門
2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2
3
00015
英語(二)
大學英語自學教程(上冊)
大學英語自學教程(下冊)
14
00016
日語(二)
新編日語(1)

新編日語(2)

新編日語(3)
14
4
00262
法律文書寫作
法律文書寫作
3
5
00249
國際私法
國際私法
4
6
00246
國際經濟法概論
國際經濟法概論
6
7
00230
合同法
合同法
5
8
00227
公司法
公司法
4
9
00167
勞動法
勞動法
4
10
00228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4
11
00226
知識產權法
知識產權法
4
12
05680
婚姻家庭法
婚姻家庭法(一)
3
13
00263
外國法制史
外國法制史
4
序號13-22為選考課,任選3門及以上
14
00264
中國法律思想史
中國法律思想史
4
15
00265
西方法律思想史
西方法律思想史
4
16
05678
金融法
金融法
4
17
00233
稅法
稅法
3
18
00257
票據法
票據法
3
19
00258
保險法
保險法
3
20
00259
公證與律師制度
公證與律師制度
3
21
00169
房地產法
房地產法
3
22
00024
普通邏輯
普通邏輯
4

06999
畢業論文


不計學分,需答辯
1
00243
民事訴訟法學
民事訴訟法學
5
加考課程
2
05677
法理學
法理學
7
3
05679
憲法學
憲法學
4
4
00245
刑法學
刑法學
7
5
00242
民法學
民法學

Ⅳ 2008新勞動合同法返還培訓費

肯定是以實際發生的培訓費為準的,就按所說的320元(人/月)為計算依據,那麼你3個月的培訓費用總計是960元,
按照勞動合同法的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所以是按照你跟單位簽訂的服務期來約定的,如果當時沒有另外再簽約合同期限的協議,那麼就以你一開始所簽勞動合同中的期限為准,假如你的合同期限為3年,那麼你從08年5月辭職時為單位服務了11個月,而你總的合同期限為36個月,還有25個月未履行,
那麼你應該支付的違約金為:(960/36)×25=667元。
至於說你們單位在欺騙你們的情況下所簽的那個協議是無效協議,公司的專項經費都是有帳可查的,你只要能向勞動行政部門提供你們的實際培訓費用是320元(人/月)的書面證據,就能推翻單位8000元培訓費的說法,實在不可以,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仲裁,請求查單位的帳目,一查就可以水落石出了。

Ⅵ 論合同責任的歸責原則

違約責任,又稱為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所應承擔的採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等民事責任。違約責任制度在合同法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合同當事人的意志之所以能夠產生法律拘束力是以違約責任制度的存在為前提的。正是因為有違約責任的強制性作為保障,當事人的合意才能夠象一把「法鎖」一樣拘束他們自己。①本文擬就我國《合同法》中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等問題作簡要的分析和論述。

一、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概述

違約責任中的歸責是指合同當事人因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債務的行為發生以後,應依何種根據使其承擔責任。此種根據具體體現了法律的價值判斷。例如,針對已經發生的行為,法律是以當事人的過錯,還是以已經發生的違約後果作為判斷標准,明確認定違約當事人應當承擔的責任。該種明確責任的過程,即責任的判斷過程,就是違約責任的歸責過程。在歸責過程中必須遵循的、正確認定責任的一定的法律原則,即是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因此,所謂歸責原則,乃是確定違約當事人的民事責任的法律原則。②各國立法對合同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主要有過錯責任原則和嚴格責任原則。

合同法中的過錯責任原則,是指合同當事人違反合同約定的義務,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時,以當事人主觀上有無過錯作為確定責任的要件和確定責任范圍的依據。過錯責任原則最初產生於羅馬法。公元前287年,羅馬平民會議通過了保民官阿奎利烏斯提交的一項法案,即《阿奎利亞法》。這部法典中,明確規定了過錯責任的內容,確定了「對偶然事件誰也不負責任」和「無過錯則不受處罰」等原則。此後,在《阿奎利亞法》規定的基礎上,通過法學家的學術解釋和裁判官的判例,羅馬法形成了較為系統和完備的主觀歸責體系。③大陸法系國家較多採用過錯責任原則作為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如1900年的《德國民法典》規定「債務人如無其他規定,應就其故意或過失的行為負責任」。

合同法中的嚴格責任原則,是指違約發生後,確定違約當事人的責任,不考慮當事人有無過錯,即不考慮當事人主觀上有無過錯或過失,而是只考慮違約後果是否因當事人的行為造成的一種歸責原則,其特點在於不考慮違約當事人的主觀狀態,只要當事人的違約行為與違約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違約責任即告成立。嚴格責任原則多為英美法系國家採用。如美國《合同法重述》第2版第260(2)規定,「如果合同的履行義務已經到期,任何不履行都構成違約」。

實踐中,不同的歸責原則的確定,對違約責任制度的內容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直接決定著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根據過錯責任原則,當事人主觀上的過錯是違約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嚴格責任原則則一般不以當事人的主觀有過錯為責任構成要件,盡管在某些情形下過錯並不是在違約責任的歸責中絕對不能考慮的因素。

第二,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決定著舉證責任的負擔和內容。通常情況下,採用過錯責任原則的國家和地區的合同中,以違約當事人有過錯為責任要件,即所謂有過錯即有責任,無過錯即無責任。但在訴訟中,為保護非違約方的利益,減輕其過錯舉證負擔,一般都採用過錯推定的方式,即不要求非違約方舉證證明違約方有過錯,而是在查明違約事實時,即推定違約方有過錯,使其承擔違約責任。同時,允許違約方就自己無過錯舉證,如果違約方能夠證明自己對於違約沒有過錯,即可獲得免責。採用嚴格責任原則的國家和地區的合同法中,由於不以過錯為責任構成要件,違約方則無必要證明自己沒有過錯。

如上所述,一般認為大陸法系國家和英美法系國家分別採用過錯責任原則和嚴格責任原則作為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但是,實踐中,該兩類原則在各個國家和地區並非是相互排斥的。隨著世界各國和地區經濟交往的日益密切,交易關系的日益多樣,造成違約發生的原因及違約所致的後果日益復雜,違約責任歸責原則已呈現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以能夠更好地體現法律公平、正義的價值目標,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經濟秩序。

二、我國《合同法》中違約責任歸責原則的有關規定

根據《合同法》第107條規定,即「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我國對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適用嚴格責任原則,這一原則的確立有著一定的發展過程。

眾所周知,最早制定的《經濟合同法》關於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採用的是過錯責任原則,即「由於當事人一方的過錯,造成經濟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違約責任」。後來制定的《民法通則》、《涉外經濟合同法》、《技術合同法》對此有所發展,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採用了嚴格責任原則,如《民法通則》第111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另一方有權要求履行或者採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涉外經濟合同法》、《技術合同法》也都是這樣規定的。鑒於此,新《合同法》為統一立法和實踐的不同理解和做法明確規定違約責任的歸責採用嚴格責任原則,理由如下:

第一,適用嚴格責任原則,違約責任的構成僅以當事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為要件,違約方免責的可能性在於證明有免責事由的存在。因此,在訴訟中,非違約方只須證明違約方未履行合同義務的事實,違約方如無證據證明有免責事由,則應依法承擔違約責任,由於不履行和免責事由均屬於客觀存在的事實,其存在與否的證明與判斷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因此可以方便裁判,有利於訴訟。

第二,嚴格責任原則之下,有違約行為就有違約責任,有利於促使當事人嚴肅對待合同,維護合同的嚴肅性,並防止在過錯責任原則下違約方尋求無過錯以逃脫責任的現象,增強當事人的責任心。

第三,嚴格責任原則更符合違約責任的本質。侵權行為和違約行為的發生有著顯著的區別。侵權責任一般發生在不存在直接聯系的當事人之間,法律上要求侵權行為人承擔責任就不應僅以損害發生為前提,在損害事實之外還應該另有理由,即可歸責性。過錯就是侵權責任的可歸責性,只有對造成的損害按照過錯責任原則追究責任,才不至於不適當限制人們的行為,從而有利於社會的發展。與侵權責任不同的是,違約責任是由合同義務轉化而來的,本質上是出於當事人雙方約定,這本身就使違約責任具有了充分的合理性和說服力。因此,合同責任理應嚴格。④

第四,符合國際上合同法發展的趨勢。英美法系國家一向以嚴格責任作為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大陸法系的一些國家,如德國也從過錯責任向嚴格責任原則發展。《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公約》對違約責任同樣採用嚴格責任原則,作為參加國,該公約已對我國生效。最近幾年公布的由英美法系國家和大陸法系國家法學家共同參與擬訂的《國際商事合同通則》和《歐洲合同法原則》也都採用了嚴格責任原則。因此,我國《合同法》採用嚴格責任原則,既與我國參加的國際公約接軌,也符合國際合同立法的要求。

應當注意的是,《合同法》對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原則上適用嚴格責任,但在《合同法》的分則中對某些特殊的情況則規定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如《合同法》第189條、第191條、第222條、第265條、第303條、第320條、第374條、第394條、第406條關於贈與合同、租賃合同、承攬合同、運輸合同、保管合同、倉儲合同、委託合同等的規定。上述例外並未改變嚴格責任原則在我國《合同法》中的主導地位。

綜上所述,我國《合同法》關於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已經形成了以嚴格責任原則為主,過錯責任原則為輔的多元化的科學歸責體系,既符合國際合立法的發展趨勢,也更好地適應了保護合同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立法目的。

三、違約責任的免責事由

所謂免責事由,是指免除違反合同的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的原則和理由。免責事由總是與一定的歸責原則和責任構成要件聯系在一起,它以既定的歸責原則和責任構成要件為前提。由於免責事由的成立足以推翻根據責任構成要件所作出的責任成立的判斷,所以,它實際上是對歸責事由和責任構成要件適用的否定。⑤因此,對免責事由的限定是違約責任歸責過程中一個主要的問題。

一般來說,免責事由可分為法定的免責事由和約定的免責事由。法定的免責事由是由法律直接規定,不需要當事人約定即可援用的免責情形,包括一般的法定免責事由和特別的法定免責事由。前者是指具有普遍適用性的不可抗力,即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後者是指法律特別規定的其他免責事由。關於特別的法定免責事由,我國《合同法》的主要規定有:第311條規定,「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有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394條第2款規定,「因倉儲物的性質,包裝不符合約定或者超過有效儲存期造成倉儲物變質、損壞的,保管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119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約定的免責事由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免除責任的情形,這種約定稱為免責條款。原則上說,雙方當事人的約定不存在無效事由時,應承認其效力。但是,免責條款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否則無效。我國《合同法》第53條規定,合同中造成對方人身傷害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第40條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權利的免責條款無效。

應該說,我國《合同法》對免責事由的規定已形成體系,但並不能說完善,典型的如沒有規定合同目的落空的免責事由⑥,這些都有待於在今後的立法和司法實踐中加以探索和研究。

Ⅶ 求一篇合同法和招投標方面的論文

《合同法》與招投標

問過好多招標代理機構的年輕人,整個招標投標程序操作至全過程結束的目的是什麼?大都一臉的茫然加疑惑,部分人能回答:省錢。這種答案不能不說是行業中的悲哀了,其實答案只有三個字:簽合同。

招標投標的整個過程是一個為簽訂合同做准備直至合同簽訂完成的過程。招標代理則是招標代理機構受招標人委託為招標人尋找一個完成招標項目的合同當事人,即選一個有能力又經濟的合作夥伴。

既然是簽訂合同的過程,就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行事。《合同法》中第十三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要約-承諾」是合同訂立的基本過程,是受法律保護的。一旦要約成立(即到達受約人處),發出的一方即應該承擔法律責任。同樣,承諾成立,發出承諾的一方也應該承擔法律責任。招標投標就是通過招標方式,完成「要約-承諾」的全過程,用於約束簽訂合同的雙方當事人。

看似簡單,其實具體落實到招標投標活動中的各個階段,對比起來就比較復雜了。現在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以下簡稱《招標投標法》)中規定的「招標投標」與《合同法》中規定「要約-承諾」他們之間的關系分析一下。

一、招標公告和投標邀請書

在招標投標活動中「招標公告」和「投標邀請書」是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是引誘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一種特殊方式。它不是要約的意思表示,只是要約邀請,屬於事實行為,不是法律行為。

在招標投標活動中「要約邀請」引誘的不只是一個要約人,而是不少於三個,所以應當廣而告之。要約邀請不承擔法律責任,如果你不想向我發出要約,可以不參加招標投標活動,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按照我「要約邀請」中的提示,即通過「招標公告」或「投標邀請書」了解項目情況,了解向招標人發出要約的有關事項。

二、編制和發售招標文件

編制、發售招標文件,招標文件中對項目情況進行詳細闡述,並初步規定(這里是規定,不是協商)了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使要約人了解更詳細的項目情況。

招標文件算「要約」、 「要約邀請」 還是「承諾」,現在還有些爭議。一般大家習慣把它算做「要約邀請」,即我編制招標文件邀請你來向我發出要約,你要是不想向我發出要約,可以不參加投標,即不遞交投標文件。它符合《合同法》的「要約邀請」條件。可招標文件中又有一些受要約人和要約人雙方應負的法律責任在裡面。例如合同部分,大家都知道,合同是附在招標文件里的,是承諾人的意思表示,是法律行為,而要約邀請不屬法律行為,招標文件的解釋順序一般又在投標文件前,也就是說此處的本應「承諾」的內容跑到「要約邀請」裡面去了,還有要約的內容也攙雜其中,所以單講招標文件是「要約邀請」還有些問題。大部分行內人士認為招標文件是要約邀請內容的具體化,是要約邀請的繼續,是要約邀請的一個組成部分。

我個人認為招標文件有別於合同法的「要約邀請」,它包含了部分「承諾」的成分和本應要約人發出的要約信息。它應該屬於合同一方當事人即招標人的提前承諾,雖然不受《合同法》的約束,但在《招標投標法》中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在開標前十五天受其約束,不得隨意改動。這是一般法與特殊法的關系問題,有些盤根錯節。

《招標投標法》有其特殊性,依據《招標投標法》的第十三條、第二十八條規定,在招標投標活動中發出要約的要約人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是准備通過競爭來獲取承諾的多個當事人,招標文件是向多個投標人發售的,它不是《合同法》中所指的合同雙方的哪一方,因為合同的另一方還沒有確定,即要約人還沒有確定。

招標文件自發售之日起至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至少十五日至,這一段時間招標文件還可以認定為「要約邀請」,因為還可以做必要的澄清和修改。但開標前十五日後,招標文件對招標人產生了的約束力,此時只認定是事實行為而沒有法律行為,在招標投標活動中就有些太隨便了,不能因為招標人發出的招標文件,在法律上認定為「要約邀請」,沒有法律行為,就可以在承諾前迴避或逃避責任,對於做為參加投標的要約人和當事人的投標人來講,就談不上公平了。在實際項目操作中,有很多招標人對這個十五天的規定極端的不重視,經常隨意修改招標文件的內容,其實與只認定招標文件是「要約邀請」有很大關系關系。

招標文件有好多內容是招標人自己給自己規定的法律責任,所以不能單單將招標文件認定為「要約邀請」或「要約」。它是由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即招標人做出的部分「要約邀請」加部分的「提前承諾」揉合在一起的具有一定法律約束力的文件,是合同的組成部分。

三、遞交投標文件

遞交投標文件截止、開標是要約到達的時間即要約生效時間。其實,對於投標人來講遞交投標文件截止時才是比較重要的時刻,因為要約人的所有法律責任在這一時間成立,遞交投標文件截止時(包括投標文件的修改和撤回均應在這一時刻之前),即要約成立。

《合同法》第十三條規定要約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招標過程中生效時間即為投標截止時間,即開標時。《合同法》規定了撤消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同時,也就是說投標截止後就不可以撤回投標,當然也就不可以補充和修改投標文件,投標截止時(開標時)發出要約的投標人,已經接受了要約邀請,作出了要約的意思表示,法律行為成立。投標人受其約束,不可隨意改變法律條件,在招標投標活動中為投標人實質性響應招標文件要求,並不得隨意改變,如改變將按違約處理,承擔響應責任。

四、評標、推薦和確定中標人

評標、推薦和確定中標人的過程,是從眾多發出要約的人中選出最優秀的法律意思表示人,接受要約的過程。對各要約人的意思表示進行評比直至確定中標人,即要約—承諾。整個過程在《合同法》中沒有時限要求,只在《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了「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這里可理解為雙方的事先約定。《招標投標法》也沒有對其作出明確時間限制,只是規定了發出《中標通知書》後簽訂合同的時間,但《招標投標法》有其特殊性,它使要約人和承諾人在招標投標活動中受投標有效期的約束,所以各部委又在各種辦法和規定中相應制定了部分時間的限制,而且各部委之間的規定各有差異,不好掌握,是個有待統一解決的問題。

五、發出《中標通知書》

發出中標通知書,即招標人做出了承諾,它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發出通知後是否可以理解為招標文件中的合同就成立了,其實不然,招標文件中的合同是一個不完善的合同,如果代理機構認真負責些,業主又比較明白,那麼合同會嚴謹和完整些,如果文件編制膚淺粗糙,那麼合同的簽訂便十分麻煩和困難。此時已經承諾確定了中標人,再談合同細節內容,互不相讓,這時候再回頭看招標文件的性質時,還能看做只是「要約邀請」嗎?對雙方來說,它還含有一部分「要約」和「承諾」在裡面。

還有一個經常被業主和代理機構以及監督機構忽視的問題,即《招標投標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由招標人向中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此處的「招標人」有可能是業主,也有可能是招標代理機構,還有可能是他們雙方,看是如何委託的了。在招標活動實際操作中,招標代理機構往往習慣以自己的名義向中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此項工作就由代理機構代勞了。那麼,代理機構有權向中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嗎?我個人認為,如果招標人全權委託代理機構,並對中標結果予以認可,還是可以的,但往往代理合同在雙方權利和義務中並沒有明確規定,我看招標代理機構不去自以為是的代理此事也罷。

誰來做出「承諾」是《合同法》中規定的法律地位主體能否成立的重要條件,所以以招標代理機構名義發出中標通知書,總歸不符合法律規定,有些篡權的味道。中標通知書是承諾人的第一承諾,是確定合同主體的第一個正式文件,可不能兒戲。如果中標人收到的中標通知書是以招標代理機構名義發出的,那麼一旦發生問題,招標人可以否認其合法性,到時約定俗成的東西,就沒有法律依據了,官司難打。雖然此類事情極少發生,但合同主體還是清楚點比較好,這也是招標人的權利。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一個投標人,中標通知書所加蓋的紅章是招標代理機構的,我會放心嗎?我又不是與你們招標代理機構簽訂合同,你哪有權利向我的要約做出承諾,承諾人是項目業主,講的通俗些,是支付給我工錢的人,我哪裡會承認你。

現在是買方市場,投標企業競爭太激烈,大家都不去計較這些,趕快簽了合同,我投標人再也不用與代理機構打交道了。簽訂合同後,承諾的主體確定下來,大家即可按照合同履行責任和義務,下步工作也就按部就班了。

了解了以上內容後發現,以《合同法》解釋招標投標的過程,其中有一個問題不好確定,就是招標文件的定位,是否理解為「要約邀請」,還是「承諾」?我想不好加以定義。那麼如果算做「要約邀請」,只是招標人一方的意願,是否能理解為雙方的前期溝通,那麼是否需雙方協商法律責任?而不是招標人自己說了算。倒是理解為「提前承諾」或含部分「要約」比較合適,招標人已經將自己簽訂合同後的法律責任和部分承諾事先寫在里頭了,例如:工期、付款方式、計價方法等,並且規定了一段時限的法律約定,就不能只認作是「要約邀請」了。看來,兩部法的融會貫通還是個復雜的問題,或許法已經到了該重新修訂的時候了。

二○○六年十月

Ⅷ 所有都要拿回來!翟欣欣被要求返還千萬財產,後來怎樣了

隨著蘇享茂家屬訴翟欣欣案開庭審理,當年的程序員蘇享茂跳樓事件再一次回到了人們的視野。2017年9月的一天,蘇享茂跳樓身亡,死前,他留下遺書稱自己的死全都是被前妻翟欣欣逼的。一時之間,兩人的之間的情感經歷成為當時的熱點,輿論的矛頭也都指向了翟欣欣本人。

蘇享茂與翟欣欣相識於某婚戀平台,彼時的蘇享茂創辦了一家科技公司,事業正處在上升期,為了找心儀的女朋友,蘇享茂不惜花費了數萬元的會費。翟欣欣的條件也確實符合蘇享茂找女朋友的標准,她長相漂亮而且是名校碩士畢業,父母也都在高校任職,可以說家庭條件也非常優渥。

從蘇享茂的遺書中,我們得知翟欣欣在之前曾經有過一段婚姻,她的第一段婚姻也是閃婚閃離,僅維持了幾十天的時間。但是這件事情,直到兩人領證前,翟欣欣才向蘇享茂坦白,作為兩人的"紅娘"的婚戀網,卻表示對這一情況毫不知情。不過這並不是他們唯一一次出現失誤,在這件事情之後,該婚戀網又因為未核實到相親女性的真實信息,對另一位會員吳先生進行了合同金額三倍的賠償。

逝者已矣,兩人在短暫的婚姻中,到底經歷了什麼,我們無法得知,但是從兩人相處的模式中,我們可以窺探出,在這段關系中,翟欣欣一直是處於享有主動權的位置。在戀愛、婚姻的關系中,彼此坦誠、相互關愛,才是正確的相處模式,共生、共贏的狀態才能讓一段關系走得更加長久。


但是,總有一些人更傾向於情感和精神上操控,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控制、虐待或者利用別人才是最終目的,而當被虐待或者控制的對象反抗時,會引起他們強烈的恨意,不惜用一切手段去鎮壓和打擊對方。翟欣欣對待蘇享茂的手段,就很符合這種"精神虐待"的特徵。

我們要善於識別婚戀關系中的這種"精神施虐"者,如果遇到有人在相處的過程中,不斷否定你,讓你懷疑自己,甚至歪曲事實,把事情的責任都推到你的身上並企圖控制你的時候,就要提高警惕了,不要企圖用讓步的方式讓對方軟化,直接拒絕和反擊回去,才是正確的解決之道。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真心能夠被溫柔以待,如果做不到愛對方,那麼,最起碼,也不要傷害。

Ⅸ 關於合同法的論文

目錄:
一、締約過失責任的特點及構成要件
(一)締約過失責任的特點
(二)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
二、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侵權責任的區別
(一)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的區別
(二)締約過失責任與侵權責任的區別
三、關於合同法締約過失責任之思考
(一)締約過失責任適用范圍
(二)、締約過失責任表現形式
對合同法締約過失責任的思考
主題詞:合同法 締約過失責任
內容摘要:
締約過失責任,也稱之締約上過失責任。它的提出其目的是解決在合同訂立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由於締約當事人一方的不謹慎或惡意而使將要或締結的合同歸於無效,或被撤銷,從而給信賴其合同有效成立的對方當事人帶來損失,也可能一方當事人的過失而導致對方當事人的損失。簡言之,就是合同締結當事人一方因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所應盡的義務,而致使另一方當事人的信賴利益遭受損失時,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這正是合同法上締約過失責任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締約過失責任存在的重要意義。締約過失責任制度的產生,正是由於合同法和侵權法在各自調整范圍上出現的真空地帶,對在締約階段因一方過失、過錯致他方受損害均無法解決。為了彌補這一漏洞需要從法律上建立締約過失責任。又因為締約過失責任與合同責任密切相關,在新的合同法中將締約過失責任納入其中,實是一種創舉。本文試從分析締約過失責任的特點、構成要件著手,准確把握締約過失責任、違約責任、侵權責任的不同點。為實踐中適用合同法締約過失責任,從締約過失責任適用范圍上把握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在適用時間上,准確確認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先合同義務;在適用空間上,准確確認締約過失責任的法定事由的產生以及締約過失責任的各種表現形式及補償范圍對合同法締約過失責任的思考。
對合同法締約過失責任的思考
締約過失責任有的學者們稱之為先契約責任,先合同義務或直接稱之締約過失。何謂締約過失責任,學者們歸納的定義不盡統一,一般認為是指在合同締結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因違背其依據誠實信用原則所應盡的義務,並致使另一方的信賴利益遭受損失時,而承擔的民事責任 。一般認為,締約過失責任理論是德國法學家耶林(Rudolf von Jhering)首先提出的。1861年,在其主編的《耶林學說年報》上發表的《締約過失、契約無效與未臻完全時的損害賠償》一文中指出「從事契約締結的人,是從契約交易外的消極義務范疇,進入契約上的積極義務范疇。其因此而承擔的首要義務系於締約時善盡必要的注意。法律所保護的並非僅是一個業已存在的契約關系,正在發生的契約關系亦包括在內,否則,契約交易將暴露於外不受保護,契約一方當事人不免成為他方疏忽或不注意的犧牲品。契約的締結產生了一種履行義務,若此種效力因法律上的障礙而被排除時,則會產生一種損害賠償義務。因此,所謂契約無效,僅指不發生履行效力,非謂不發生任何效力。簡言之,當事人因自己的過失致使契約不成立者,對信其契約有效成立的相對人,應賠償基於此信賴而產生的損害 。
在《合同法》頒布實施以前,應當認為我國並沒有相對完整的締約過失責任的理論。對締約過失責任原來的三部合同法(即《經濟合同法》、《涉外經濟合同法》、《技術合同法》)中也未作出明確的規定。1999年頒布的《合同法》才較系統地規定了締約過失責任,填補了法律上的空白。
一、締約過失責任的特點及構成要件
(一)締約過失責任的特點締約過失責任是產生於締結合同過程的一種民事責任。締約過失責任產生於何時,何時終結,存在著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應以要約生效作為起點。主要理由是因為要約以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此時要約分別對要約人和受要約人產生拘束力,雙方才能進入一個特定信賴領域。在這種特定的信賴領域內,合同當事人雙方才可能基於信賴對方而作出締約合同的必要的准備。另種觀點認為,由於締約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想要確立一個時間點非常困難,而且是僵化的。因此,應根據不同的先合同義務,靈活確立一個可變的時間點較為理想。
本文基本同意第一種觀點。締約過失責任以要約生效為起始,是因為締約過程中是一種雙邊行為,締約之初雙方不具有締約上的實際聯系,不可能產生信賴利益,也不產生先合同義務。必須是雙方之間接觸、了解、確信後才能產生一種信賴關系,如一方當事人違反先合同義務對相對方構成損害,才能產生締約過失責任。
締約過失責任產生於要約生效,終止於合同生效,判斷是否適用締約過失責任,其關鍵是看締約雙方是否具有締結合同的目的,一方或雙方是否有違反先合同義務,而致使相對方的信賴利益的損失。
2、締約過失責任是以民法的誠實信用原則為基礎的民事責任。締約過失責任的基礎是在誠實信用原則下的產生先契約義務,或稱之為先合同義務1。根據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在締結合同過程中,負有相互協助、通知、說明、照顧、保密、保護等附隨義務。正是由於締約當事人在締約過程中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所負的先合同義務,才導致了不同於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締約過失責任。
3、締約過失責任保護的是一種信賴利益。根據「無損失、無責任」原則,締約過失責任也須有損失,但這種損失須為信賴利益的損失。信賴利益或稱消極利益,一般是指無過錯一方因合同無效、不成立等原因遭受的實際損失。對於信賴利益的損失界定,在目前法律上無明確規定的情況,較難以把握,在司法中可能會出現賠償過寬、過窄,也可能出現同一類案件有不同的裁決結果。本人認為,信賴利益的損失,其范圍可以包括:締約費用;履約准備費用。
4、締約過失責任是一種補償性的民事責任。締約過失責任在現行法中盡管已經得到明確,但附隨的先合同義務法律無明確的規定,只是適用了民法的基本原則,即:誠實信用原則。因此,締約過失責任不是履行利益或期待利益。他只存在於締結合同過程中,一方因信其合同有效成立而產生的信賴利益的損失,即損害的是對方的信賴利益。故締約過失責任救濟方式僅為補償性,其目的是為了達到與契約磋商未發生時相同的狀態。
(二)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
締約過失責任採取過錯責任原則,其構成須包括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兩個方面。具體而言,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有以下五個:
1、締約過失責任發生在締約過程中2。締約過失責任發生在締約過程中,或者在合同已經成立但因為不符合法定的合同生效要件而確認為無效或被撤銷的情況下。如果合同已經有效成立後,合同的締結過程就已經結束,因一方當事人的過失致使另一方當事人受到損害的,只能構成合同的違約責任,而不能適用締約過失責任。
2、必須有締約過失行為的存在。有違反先合同義務或附隨義務的行為。締約一方當事人在締約的過程中,有違反法律規定的相互協助、通知、說明、照顧、保密、保護等義務的行為。一般認為《合同法》第42條、43條之規定,即是只有合同締約人的一方存在上述行為時,才可能承擔因此行為產生的締約過失責任。
3、必須有損失的存在。違反先合同義務或附隨義務的行為給締約合同的對方造成了信賴利益的損失。如果沒有損失,就不存在賠償。賠償的損失也是基於信賴利益的范疇,不包括履行利益。
4、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有過錯。違反先合同義務或附隨義務的一方在主觀上必須存在故意或過失。過錯是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締約過失責任作為民事責任的一種,也不例外。過錯具體表現為故意和過失兩種基本形態。故意是指締約人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會產生合同無效、不成立或被撤銷,能給相對人造成損失的後果,而仍然進行這種民事行為,希望或放任違法後果的發生。過失是指締約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合同無效、不成立或被撤銷造成相對人信賴利益損失,因疏忽大意沒有盡到協力、通知、保護、保密等義務,雖然預見到了但輕信其不會發生的主觀心理狀態。因此,無論故意或過失,只要具有過錯就要承擔責任,無過錯就不承擔責任。如果締約過程中發生的損失是受害人、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的,則違反先合同義務的一方也不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5、違反先合同義務或附隨義務的行為與對方所受到的損失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如果合同締約人一方的損失並不是因對方的過意或過失造成的,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其受損失的一方合同締約當事人也不得向對方主張締約過失責任。
二、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侵權責任的區別
(一)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的區別
違約責任是我國《合同法》中一項重要的制度,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規定所承擔的民事責任。其與締約過失責任的區別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責任產生的前提條件不同。違約責任是違反有效合同的義務而承擔的民事責任,它是以有效合同關系的存在為前提條件。而締約過失責任則僅僅適用於合同締結過程中及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被撤銷。判斷違約責任與締約過失責任的非常重要的標准就是看合同是不是有效成立。如果雙方之間存在著有效的合同關系,則適用違約責任,如果雙方不存在有效的合同關系,則僅能適用締約過失責任。
2、責任承擔的形式不同。締約雙方當事人可以約定違約責任承擔形式,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數額,也可以約定定金等條款。而締約過失責任它排除了締約雙方當事人的約定或免責條款,而是直接來源於法律的直接規定。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進行約定,也因法律的直接規定而歸於無效,其責任承擔只能是損害賠償,當事人不能任意選擇。一般以受到的損失為限,賠償的是對方當事人的信賴利益損失。
3、歸責原則不同。締約過失責任只能使適用過錯責任原則1。即只有在締約一方有過錯的情況下才能產生締約過失責任,或雙方均有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締約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均無過錯,雖然也存在著損害並造成一方或雙方的損失,也無須承擔締約過失責任。一方面過錯責任原則要求以締約當事人主觀上存在過錯作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即:確定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不僅要有違反先合同的行為,致使對方信賴利益的損失,而且締約方在主觀上確實存在過錯;另一方面,這種過錯必須與信賴利益的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以此來確定締約過失責任的范圍。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一般適用無過錯推定原則。作為例外或補充也適用過錯推定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對違反合同義務的當事人無論主觀上是否存在過錯在所不問,均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我國合同法第107條之規定,將該原則予以確認。同時,對於有名合同規定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如合同法第189條、第191條、第320條、第374條、第406條、第425條等,從而形成了嚴格責任為主導,過錯責任原則為例外和補充的立法格局。
(二)公平、誠實信用原則

《合同法》第5條規定, 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這里講的公平,既表現在訂立合同時的公平,顯失公平的合同可以撤銷;也表現在發生合同糾紛時公平處理,既要切實保護守約方的合法利益,也不能使違約方因較小的過失承擔過重的責任;還表現在極個別的情況下,因客觀情勢發生異常變化,履行合同使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重大失衡,公平地調整當事人之間的利益。誠實信用,主要包括三層含義:一是誠實,要表裡如一,因欺詐訂立的合同無效或者可以撤銷。二是守信,要言行一致,不能反復無常,也不能口惠而實不至。三是從當事人協商合同條款時起,就處於特殊的合作關系中,當事人應當恪守商業道德,履行相互協助、通知、保密等義務。

在起草合同法過程中,有的同志提出規定等價有償原則。等價有償是商品交換的規則,作為規范市場交易行為的合同法,公平原則已經包含等價有償的內容。公平地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就有價值相等的意思。我認為在合同法中還是用公平原則代替等價有償原則為好。等價有償作為商品交換的規律,並不表現在每次商品交換中,每一次商品交換的不是商品價值,而是商品價格。只有在長時期的商品交換中,在價格圍繞著價值的上下波動之中,才表現出等價有償的規律。公平原則既表現在整個社會的交易秩序方面,更表現在個別的具體的合同之中,任何一個合同都應當遵循公平原則,體現公平原則的精神。由於合同種類廣泛性,有的合同屬於無償合同,用公平原則比等價有償涵蓋更寬一些,更能照顧千姿百態的各類合同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公平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的適用面愈來愈寬。有人認為,按照恪守商業道德的要求,誠實信用原則包含公平的意思。除合同履行時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以外,合同法規定誠實信用還適用於訂立合同階段,即前契約階段,也適用合同終止後的特定情況,即後契約階段。《合同法》第42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第43第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該二條規定的是締約過失責任,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的基本依據是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合同法》第92條規定,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該條講的是後契約義務,履行後契約義務的基本依據也是誠實信用原則。

(三)遵守法律、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

《合同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該條規定,集中表明二層含義,一是遵守法律(包括行政法規),二是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遵守法律,主要指的是遵守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基本上涉及的是社會公共利益,一般都納入行政法律關系或者刑事法律關系。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是國家通過強制手段來保障實施的那些規定,譬如納稅、工商登記,不得破壞競爭秩序等規定。法律的任意性規定,是當事人可以選擇適用或者排除適用的規定,基本上涉及的是當事人的個人利益或者團體利益。當然,法律的任意性規定,不是永遠不能適用。依照合同法的規定,對合同的某個問題,當事人有爭議,或者發生合同糾紛後,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達不成補充協議,又沒有交易習慣等可以解決時,最後的武器就是法律的任意性規定。合同法的規定,除有關合同效力的規定、以及《合同法》第38條有關指令性任務或者國家訂貨任務等規定外,絕大多數都是任意性規定。
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相當於國外的不得違反公共政策或者不得損害公序良俗的規定。隨著民事法律的不斷完備,不少過去屬於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內容,現在已經有法律規定,成為遵守法律的內容。但法律與社會存在相比,畢竟是第二性的,法律很難對社會上的形形色色事無巨細地都作出規定。遇到在法律上沒有規定,又涉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事情怎麼辦,最後的法律武器就是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根據這一原則,才可以做到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四)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原則

《合同法》第8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 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該條規定主要適用於合同履行,為什麼要寫到合同法第一章一般規定之中,給予高度重視呢?

中國在轉軌時期,由於缺乏搞市場經濟的經驗,管理水平不高,法律意識不強,經濟秩序上有些混亂,合同履行率較低。針對這種情況,強調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現實意義很大。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首先是對當事人說的。當事人訂立合同後,應當履行自己的義務,如果違反約定,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也是對行政機關說的。行政機關不得干涉當事人依法訂立的合同,不得違法變更甚至撕毀當事人訂立的合同。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也是對審判機關說的。審判機關應當像遵守法律一樣保護當事人依法訂立的合同。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原則,如果在實際生活中得到普遍貫徹,那麼,合同這一法律手段,必將大大推進中國的現代化建設。

新的合同法,不僅在第8條確立了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原則, 也在合同訂立、變更或者解除等方面維護這一原則。在合同訂立方面,詳細規定了要約、承諾制度,共22條之多,使合同的訂立較之於過去規定清晰可辨,具有操作性。在合同變更方面,《合同法》第77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第78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在合同解除方面,合同法規定了約定解除;第93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合同法》也在第94條明確規定了當事人一方解除合同的特定情形。

最後談一下合同法基本原則的表述問題。《合同法》第3條至第8條規定了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有人認為,有關合同法基本原則的表述不夠全面。這個意見是對的。要在短短的一、二句話中全面表達合同法的每一個基本原則十分困難,事實上也做不到。那麼,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怎麼寫呢?一是類似於民法通則的辦法,如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 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二是有針對性地作出最難體現該項基本原則特徵的規定。合同法有關基本原則的表述,採取的是後一辦法。

Ⅹ 誰有關於合同效力的案例

【案情】
2007年2月6日,巴菲特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菲特公司)參加上海金槌商品拍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槌拍賣公司)的拍賣會。此前,上海自來水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自來水公司)以董事會決議形式委託其股東之一的上海水務資產經營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務公司)代為處置其持有的光大銀行(系非上市股份公司)16985320股國有法人股。巴菲特公司通過競拍取得了上述股權。拍賣成交後,金槌拍賣公司出具拍賣成交確認書,巴菲特公司向金槌拍賣公司支付了全部股權轉讓款計人民幣52654492元,並與水務公司簽訂了《光大銀行法人股股權轉讓協議》。此後,自來水公司拒絕履行該協議,並於2007年3月1日向光大銀行發送中止股權變更的函,致使巴菲特公司無法取得上述股權。巴菲特公司向自來水公司發函要求盡快辦理股權變更申請後無果,遂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自來水公司履行《光大銀行法人股股權轉讓協議》,將16985320股光大銀行國有法人股予以轉讓。訴訟中,被告自來水公司辯稱:第一,其未向水務公司出具拍賣光大銀行股權的授權委託書,也未訂立股權轉讓協議,巴菲特公司依據該協議向其主張權利沒有依據。第二,訟爭的股份系國有資產,根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等的有關規定,轉讓國有產權應當履行審批、評估程序,並且按規定進入產權交易場所交易。本次股權轉讓的過程不符合上述規定,轉讓行為不合法。自來水公司遂提起反訴,請求判決確認巴菲特公司與水務公司簽訂的《光大銀行法人股股權轉讓協議》無效。
【裁判】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1、自來水公司的董事會決議雖未標明為「授權委託書」,但其內容已體現出授權委託的意思表示,符合授權委託的基本要素,且不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依法應認定自來水公司已全權委託水務公司辦理光大銀行法人股的轉讓事宜。水務公司以自己名義在自來水公司授權范圍內與巴菲特公司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載明了水務公司與自來水公司之間有委託代理關系,根據《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條、第四百零三條第二款規定,該協議可以直接約束自來水公司,巴菲特公司有權選擇自來水公司或者水務公司主張權利。2、水務公司雖然取得自來水公司的授權,可以代理該公司轉讓訟爭股權,但在實施轉讓行為時,應當按照國家法律和行政規章所規定的程序和方式進行。訟爭股權的性質為國有法人股,屬於企業國有資產。對於企業國有資產的轉讓程序和方式,國務院、省級地方政府及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均有相應的規定。根據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制定實施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中公開進行,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可以採取拍賣、招投標、協議轉讓等方式進行。根據上海市政府制定實施的《上海市產權交易市場管理辦法》的規定,本市所轄國有產權的交易應當在產權交易市場進行,根據產權交易標的的具體情況採取拍賣、招標或競價方式確定受讓人和受讓價格。上述兩個規范性文件雖然不是行政法規,但均系依據國務院的授權對《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的實施所制定的細則辦法。而且,規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應當進場交易的目的,在於通過嚴格規范的程序保證交易的公開、公平、公正,最大程度地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避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受損。因此,《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上海市產權交易市場管理辦法》的上述規定,符合上位法的精神,不違背上位法的具體規定,應當在企業國有資產轉讓過程中貫徹實施。本案中,水務公司在接受自來水公司委託轉讓訟爭股權時,未依照上述規定處置,擅自委託拍賣公司拍賣,並在拍賣後與巴菲特公司訂立股權轉讓協議,其行為不具合法性。水務公司依據拍賣結果與巴菲特公司訂立的股權轉讓協議無效。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四)項、第五十六條的規定,判決:1、確認巴菲特公司與水務公司簽訂的《光大銀行法人股股權轉讓協議》無效;2、對巴菲特公司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巴菲特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經審理後,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本案是一起以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國有法人股為交易標的的股權轉讓糾紛。本文針對企業國有股權(股份)轉讓行為的效力認定問題,通過對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中相關規定的梳理,著重闡釋司法裁判的依據。
一、關於規范企業國有股權 (股份) 轉讓的法律法規的規定
企業國有股權(股份)是企業國有資產的重要表現形式。國有股權(股份)是關繫到國有資產出資人權益的重大事項之一,是國家獲得投資收益的一種方式。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頒布實施了許多有關國有資產管理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其中涉及國有股權(股份)轉讓的主要內容,一是關於國有資產轉讓的基本原則和要求;二是關於國有資產轉讓的決定許可權或備案制度;三是關於國有資產轉讓的程序和方式;四是關於國有資產轉讓的禁止性、限制性規范;五是關於違反規定的法律責任。擇其最主要的條款,按發布時間的先後列舉如下:《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1991年11月16日國務院令第91號)第三條規定:國有資產佔有單位有資產拍賣、轉讓情形的,應當進行資產評估。《拍賣法》(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八條規定:拍賣國有資產,依照法律或者國務院規定需要評估的,應當經依法設立的評估機構評估,並保留評估結果確定保留價。《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2003年12月31日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令第3號)第四條規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中公開進行,不受地區、行業、出資或者隸屬關系的限制。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五條規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可以採取拍賣、招投標、協議轉讓以及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企業國有資產法》(2008年10月28日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第五十三條規定:國有資產轉讓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決定。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決定轉讓全部國有資產或者轉讓致使國家對該企業不再具有控股地位的,應當報請本級政府批准。第五十四條規定:「除按照國家規定可以直接協議轉讓的以外,國有資產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場所進行。」徵集產生的受讓方為兩個以上的,應當採用公開競價的交易方式。轉讓上市交易的股份依照證券法的規定進行。第五十五條規定:國有資產轉讓應當以依法評估的、經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認可或者報經本級政府核準的價格為依據,合理確定最低轉讓價格。《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辦法》(2009年3月17日財政部令第54號)第十一條規定:「非上市企業國有產權的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省級以上(含省級)產權交易機構公開進行。」第二十八條規定:「轉讓上市金融企業國有股份和金融企業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份應當通過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系統進行。」根據以上各項規定,我們將國有股權(股份)轉讓的基本規范歸納為以下三方面的程序:
(一)決策、審批程序。首先,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決定。根據我國現有的管理模式,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分為三種形式:一是國務院國資委和地方人民政府國資委;二是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授權的其他部門、機構;三是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委派股東代表參加的股東(大)會。其次, 如果轉讓致使國家對該企業不再具有控股地位的,應當報請本級政府批准。
(二)評估、定價程序。首先,轉讓方或者標的公司選擇委託有相關資質的評估機構依法進行資產評估。其次,將評估報告交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認可或者備案後,作為確定轉讓價格的依據,合理確定最低轉讓價格。再次,在交易過程中,當交易價格低於評估結果的90%時,應報國資委或者有關機構批准。
(三)進場交易、公開競價程序。首先,非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股份)的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省級以上(含省級)產權交易機構公開進行;上市公司國有股份的轉讓應當通過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系統進行,另外還須遵循國家有關國有股減持的規定。其次,公開披露轉讓信息,廣泛徵集受讓方。徵集產生兩個以上受讓方的,採用拍賣、招投標等公開競價的交易方式。從嚴控制直接協議轉讓。
二、關於確認企業國有股權(股份)轉讓行為效力的司法依據
應該看到,盡管我國現階段關於企業國有股權(股份)轉讓的規范性文件,在各個層面已顯得比較全面,但是在具體實踐中,針對違反或者不符合上述三方面程序性規定的轉讓行為的效力問題,依然存在較大的爭議。產生爭議的主要原因是,相關行政法規、規章對這類轉讓行為的法律效力沒有給予明確的界定。即使在新近開始實施的《企業國有資產法》中,也僅僅是規定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有資產權益的交易行為無效。[1]本案中,光大銀行國有法人股的轉讓未按規定進場交易,該轉讓協議的是否有效,遂成為當事人爭議的焦點。有觀點認為,在本案涉訟轉讓行為發生之時,尚無任何一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國有資產轉讓應當進場交易,法院不得依據行政規章的規定來確認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只要無證據證明股權的受讓方為惡意,就應該確認股權轉讓合法有效。審理本案的兩級法院沒有支持這種觀點,除了已有的判決理由之外,本文對此作進一步的闡述。
(一)國有資產轉讓是兼具私法與公法的法律行為,在法律適用上公法與私法應該並重。
國有資產轉讓行為之法律性質的正確界定,對於當前這一特殊歷史時期的司法實踐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國有資產轉讓,首先是一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易活動,它符合民商事合同行為的一般特徵,其交易主體間的法律地位平等,遵循自願、公平、誠信等私法原則,受到私法的保護。但是,國有資產轉讓不僅僅是簡單的民事行為:從交易標的上看,它所處分的是涉及面廣、數額較大、受公眾關注的國有財產;從交易結果上看,它往往導致財產性質從公有到私有的直接轉變;從交易影響上看,它會帶來現有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也會伴隨著出現國有資產流失、職工下崗裁員等問題。因此,在處理國有資產轉讓的法律問題上,單靠私法是力不從心的。自《合同法》頒布以來,當事人意思自治、合同自由的原則已深入人心,司法裁判從寬認定合同效力的態勢也十分明顯。例如,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發布的《合同法司法解釋(二)》對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而無效的情形作了限縮解釋,即將「強制性規定」解釋為「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排除了管理性強制性規定。這種注重保護私權的積極態度,是民商事審判觀念的重要進步,也符合社會生活的發展方向。但是在處理國有資產轉讓合同效力的問題上,單純強調私法自治的理念,不符合我國國情。具體的說,不符合國家對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律精神。國企改革本身是為了解決我國國有企業長期以來存在的因所有者缺位而導致的效率低下問題,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全面轉變的關鍵一步,帶有很強的政策導向性和公共利益性。同時,在此過程中,改制行為失范現象的普遍存在,公眾與日俱增的質疑,迫在眉睫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都需要公權力的介入。對法律適用而言,絕非是私法向公法的簡單延伸與替代,而應當構建起以私法為橫軸、以公法為縱軸的活動象限。基於國有資產及其流轉關系具有私法和公法的雙重屬性,有關當事人在進行國有股權(股份)轉讓時,不僅要依照《合同法》、《公司法》、《證券法》等民商法的規定,而且要遵循以《企業國有資產法》為核心的一系列經濟法的規定。這些規定是國有資產有序轉讓的保障,應當作為認定國有資產交易合同效力的法律依據。
(二)根據國務院授權制定的部門規章中的強制性規范,應視為具有行政法規的效力。
本案中,是否能以《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等部門規章中對交易程序的規定來否認國有法人股交易合同的效力成為雙方爭執的焦點。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的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中的強制性規定才能導致合同無效。那麼對於部門規章中有關國有資產交易程序的規定,在實踐中應如何把握其效力?我們認為,部門規章中有關國有資產交易程序的規定,具有強制性,屬於根據國務院授權制定的部門規章中的強制性規范,並且應視為具有行政法規的效力。理由如下:
第一,從法律權源分析,部門規章中有關國有資產交易程序的規定是國務院授權相關部委制定的,與相關行政法規同根同源、一脈相承。《企業國有資產暫行管理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除前款規定職責外,可以制定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第三十一條規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建立企業國有資產產權交易監督管理制度,加強企業國有資產產權交易的監督管理,促進企業國有資產的合理流動,防止企業國有資產流失。」第四十四條規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發布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在形式上雖然是法律位階層次較低的行政規章,但卻是依據國務院授權對上述條例的實施所制定的細則辦法,是行政法規的延伸與細化,權力來源一致、立法精神統一。國務院部委制定的規章,其中的強制性規定是根據國務院授權制定的,應當具有相當於行政法規的效力。對此,我們應當予以充分注意。
第二,從社會效果分析,國企改革的立法現狀是我國經濟轉型期內特殊立法工作進程的結果,相關部門規章在國企改革過程中的實際作用不容質疑,司法實踐中對部分規章的效力應靈活掌握。在社會經濟的變革時期,法律穩定性和靈活性的矛盾尤為突出。規范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的法律文件之所以多為行政規章,是因為國企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它所涉及的社會利益多元而復雜,它所面臨的社會問題深刻而嚴峻,出台正式法律法規的時機尚未成熟,只能處於摸索階段。同時,改革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又迫切需要國家行政管理機關做出及時、果斷、必要的反映。這種背景下,經國務院授權、各部委下發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成為國企改革探索時期我國經濟行政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實現當時行政效率的基本要求。[2]由此,社會關系的不斷變動使得立法進程也顯現出漸進式、探索式:一般都是先制定行政規章,或准許各地試行地方規范性文件,待關系穩定、經驗成熟,再總結、上升為行政法規、法律。在國企改革的十多年裡,這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對國家財產、對經濟秩序的制約與保障作用毋庸置疑。如果面對個案時過分講究公式化的法規效力等級,而不考慮規范性文件的實際社會效果,對效力較低的規章「一刀切」地排除適用,將會使原本奏效的行政管理陷入難以運行的境地,並對該規章所維護的社會利益帶來不利的後果。
第三,從整體立法意圖分析,部門規章中有關國有資產交易程序的規定屬於強制性規范,其他相關法律文件對其進行了呼應與強化。對法律條文做出正確的理解與判斷不應局限於法條本身,而應當將其放置在整體的法律框架中,聯系其他相關法律文件,分析探究立法者的真實意圖。《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實施以後,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屢次發布指導性文件,要求嚴格執行該辦法有關產權交易程序的規定。如國務院國資委《關於做好貫徹落實〈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有關工作的通知》中強調要「嚴格落實企業國有產權轉讓進場制度」;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監察部、國家工商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的《關於做好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嚴格監督檢查企業國有產權轉讓進場交易情況」。2009年5月1日施行的《企業國有資產法》中也有「國有資產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場所公開進行」的規定,該法雖沒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但由於它是對十多年國有資產管理法規的認可、總結與升華,因此至少可以說明立法者對於國有資產交易程序的一貫態度。
(三)有關國有資產轉讓應當進場交易的強制性規范,既是管理性強制規范,又是效力性強制規范。
前文已提到,最近出台的《合同法司法解釋(二)》將《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所稱的「強制性規定」解釋為「效力性強制性規定」,即只有在合同違反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時才能導致合同無效。這一解釋旨在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盡量維護合同效力,其積極意義毋庸贅言。但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是,如何識別強制性規范中的管理性強制規范與效力性強制規范。從我國的立法現狀看,處於法律位階上的強制性規范,許多條文的邏輯結構往往只有「行為模式」(包括「應為模式」或者「勿為模式」)而缺少「法律後果」。也就是說,法條只規定了應該、必須怎麼做或者不得、禁止怎麼做,而沒有規定不這樣做或者違禁去做的法律後果,更沒有直接規定違反這些規定對於相關民事行為的法律效力產生何種影響。處於行政法規、規章位階上的強制性規范,由於立法主體是行政機關,其制定強制性規范的目的主要在於行政管理,因而規定的「法律後果」側重於行政責任,很少會觸及甚至根本不會觸及民事行為的法律效力。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據此認定那些沒有規定「法律後果」的強制性規范或者沒有規定無效後果的強制性規范,僅僅就是管理性強制規范呢?結論顯然不這么簡單。有學者提出了效力性強制規范的區分准則,認為法律法規雖沒有規定違反該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但若使該合同繼續有效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屬於效力性規定;若只是損害當事人利益的,則屬於取締性規定。[3]有法官在上述觀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強制性規定僅是為了行政管理或紀律管理需要的,一般都不屬於效力性規定。具體而言,首先,可以從立法目的進行判斷,倘其是為了實現管理需要而設置,並非針對行為內容本身,則可認為並不屬於效力性規定;其次,可以從調整對象來判斷,管理性規定很多時候單純限制的是主體的行為資格。當然,上述兩個方面的判斷不能以偏概全,還要結合合同無效的其他因素考慮。[4]以本案為例,我們認為,涉及國有資產轉讓的強制性規范,它首先是管理性強制規范,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效力性強制規范,其中有關進場交易的規定應當屬於效力性強制規范。理由如下:
第一,從調整對象上看,我們所歸納的關於國有資產轉讓的三方面的程序性規定,其中的決策、審批程序和評估、定價程序,是轉讓行為正式實施之前的法定前置程序,它所規范的對象是國有資產轉讓方(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一般不會涉及其他當事人,體現了強制性規范的管理性目的。而進場交易、公開競價程序則是直接針對轉讓行為本身,它所規范的對象包括國有資產轉讓方、受讓方、產權交易機構等。相關當事人之間所構建的轉讓交易關系,是否履行了進場交易,是否實現了等價有償,是否達到了公開公平公正,直接影響到轉讓行為的法律效力。因此,強制性規范的效力性,在這一程序環節顯得比較突出。
第二,從法律解釋學上看,通過體系解釋、法意解釋及目的解釋等方法,可以得出有關進場交易的規定屬於效力性強制規范的結論。《企業國有資產法》提到交易行為無效的僅有第七十二條,即「在涉及關聯方交易、國有資產轉讓等交易活動中,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有資產權益的,該交易行為無效。」該條規定與《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二)項的規定完全一致,無非是起到強調的作用。我們不能僅此認為,只有被認定為惡意串通損害國有資產權益的才可確認轉讓行為無效。因為人大法工委對該條的釋義是:「當事人惡意違反程序進行的交易活動,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已經進行的財產轉讓、轉移等行為無效,財產狀況應該恢復到行為發生前的狀態。」[5]另根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未按照有關規定在產權交易機構中進行交易的,國資監管機構或者相關批准機構應當要求轉讓方終止產權轉讓活動,必要時應當向法院提起訴訟,確認轉讓行為無效。結合上述法條釋義和相關的規定,我們運用體系解釋和法意解釋的方法,已經可以判斷出其具有效力性強制規范的性質。若再基於經濟法的公法屬性,從國有資產法律法規的立法目的考量,無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就會更為清晰。
第三,從近似的司法實踐看,某些法律中被認為管理性強制規范的違法結果往往是導致民事行為無效。例如,《公司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股東大會決議。」該款規定的內容,顯然具有很強的管理性,但針對其法律責任的規定在《公司法》中闕如。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級法院的司法實踐,對於違反上述規定所形成的擔保合同,基本上均確認為無效合同。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對《證券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理解適用上。該條規定,「證券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對客戶證券買賣的收益或者賠償證券買賣的損失作出承諾。」目前的司法實踐,對於違反該條規定所形成的委託理財合同,基本上亦是確認合同無效或合同部分無效。
(四)確認《企業國有資產法》實施以前違反國有資產轉讓強制性規范的行為無效,可以援用《合同法》關於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條款。國有資產轉讓與社會公共利益直接相關。首先,國有資產轉讓與人民群眾利益攸關。企業國有產權流動涉及上萬億國有資產的歸屬,是新中國歷史上空前的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這種利益調整能否在公正的前提下進行,在多大程度上實現公正,關涉人民群眾幾十年勞動成果的去向,關涉國家與社會的安定團結,關涉經濟秩序的健康持續發展,因而是當前最突出的社會公共利益所在。其次,國有資產轉讓備受社會公眾關注。企業國有資產轉讓之所以引起社會公眾如此強烈的關注,不僅僅是由於其資產總量的天文數字,而且關繫到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關繫到人民群眾對改革開放政策的支持度。可以說,在人民法院審理的所有民商事案件中,沒有哪一類企業國有資產轉讓合同糾紛案件不與社會公共利益關聯緊密的。有關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的強制性規范,旨在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行政規章規定了國有資產交易的特殊程序,這些程序的設置目的是為了通過公開、公平的交易使國有資產在保值增值的情況下順利完成轉化,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因此,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任務集中承擔在規章中這些有關交易的強制性程序規定上,違反了特殊交易程序,就有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可能。本案中的當事人正是違反了國有資產必須進場交易的規定。進場交易是國家加強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監管的重要措施,其意圖在於,讓國有資產轉讓和重大資產處置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中公開進行,憑借產權交易市場網路平台功能強大、信息覆蓋面廣、交易效率高的優勢,充分發揮公開市場發現價值、決定價格的功能,使國有資產在公平競爭中實現價值最大化,防止暗箱操作導致的國有資產流失。因此,科學規范的交易程序是國有資產合理流動的必備要求,更是切實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條件。由此,在涉及企業國有資產轉讓合同糾紛案件的審理中,將社會公共利益標准運用於審判過程中,以此進行價值判斷,可以使國有資產交易合同的效力認定問題迎刃而解。具體地說,就是援用社會公共利益標准去衡量行政規章中的各類禁止性規定是否關系社會公共利益的維護;同時,審慎判斷社會公共利益在具體案件中的存在與否。[6]如果交易行為違反了規章或其他法律文件中有關交易程序的強制性規定,而這種交易程序恰恰是為了使社會公共利益不受侵害,那麼法院可以考慮援用違反社會公共利益條款認定交易合同無效。
注釋:
[1]在《企業國有資產法》立法過程中,有的地方和專家建議規定,國有資產未按照規定在產權交易場所公開交易等違反本法規定所進行的交易行為無效。但也有專家認為,籠統規定違反規定的交易行為都無效,可能影響交易安全和效率,還可能損害善意相對人的利益。有的企業則認為,國有資產都要評估和進場交易,程序過於繁瑣。而且,資產評估在實踐中作用有限,進場交易在有些情況下不利於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因此,建議增加關於評估和進場交易的豁免規定。參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三部分「附錄」。
[2]蔡小雪:《國務院下屬部門規范性文件的法律適用:判斷與適用》,載於《人民司法》2008年第4期。
[3]參見王利明:《合同法新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320~322頁。
[4]沈德詠、奚曉明主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理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113頁。
[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143頁。
[6]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企事業單位國有產權轉讓合同的效力認定》,載於《法律適用》2005年第12期。
(作者單位: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熱點內容
法國民法典離婚 發布:2025-01-21 02:18:53 瀏覽:992
承諾製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1 02:14:31 瀏覽:444
廣告公司法 發布:2025-01-21 02:11:33 瀏覽:751
民法通則83條內容 發布:2025-01-21 02:03:26 瀏覽:975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指定執行 發布:2025-01-21 01:30:39 瀏覽:209
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條件關鍵 發布:2025-01-21 01:01:34 瀏覽:438
鉅沃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1 00:55:41 瀏覽:951
勞動法提前解約賠償 發布:2025-01-21 00:46:09 瀏覽:84
法院涉案款項 發布:2025-01-21 00:39:47 瀏覽:46
合同法代理制度 發布:2025-01-21 00:16:04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