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安撫法
⑴ 簡述社會優撫的特徵
法律分析:簡述社會優撫的特徵:1、強制性,指社會保險是通過立法強制實施的,社會保障的內容和實施都是通過法律進行。2、普遍性,社會保險要求社會化,凡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企業和社會成員都須參加。3、福利性,指社會保險不以盈利為目的,實施社會保險完全是為了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4、社會公平性,作為一種分配形式具有明顯的公平特徵。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⑵ 社會優撫包括哪些內容
法律分析:社會優撫是指政府或社會對現役、退伍、復員、殘廢軍人及烈軍屬給予撫恤和優待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社會優撫具體內容包括:撫恤,這是政府對因公傷殘人員、因公犧牲及病故人員家屬採取的一種物質撫慰方式,包括傷殘撫恤和死亡撫恤;優待,優待是指從政治上和物質上給予優待對象良好的物質或資金待遇、優先照顧與專項服務; 優撫社會化服務,國家和社會籌資建造服務設施,如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榮復軍人慢性病療養院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第五十六條 現役軍人,殘疾軍人,退出現役軍人,烈士、因公犧牲、病故軍人遺屬,現役軍人家屬,應當受到社會的尊重,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優待。軍官、士官的家屬隨軍、就業、工作調動以及子女教育,享受國家和社會的優待。
第五十七條 現役軍人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的,按照國家規定評定殘疾等級,發給殘疾軍人證,享受國家規定的待遇和殘疾撫恤金。因工作需要繼續服現役的殘疾軍人,由所在部隊按照規定發給殘疾撫恤金。
現役軍人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的,按照國家規定的評定殘疾等級採取安排工作、供養、退休等方式妥善安置。有勞動能力的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優先享受國家規定的殘疾人就業優惠政策。
殘疾軍人、患慢性病的軍人退出現役後,由安置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有關規定負責接收安置;其中,患過慢性病舊病復發需要治療的,由當地醫療機構負責給予治療,所需醫療和生活費用,本人經濟困難的,按照國家規定給予補助。
現役軍人、殘疾軍人參觀游覽公園、博物館、展覽館、名勝古跡享受優待;優先購票乘坐境內運行的火車、輪船、長途汽車以及民航班機;其中,殘疾軍人按照規定享受減收正常票價的優待,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電車和軌道交通工具。義務兵從部隊發出的平信,免費郵遞。
第五十八條 義務兵服現役期間,其家庭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優待,優待標准不低於當地平均生活水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五十九條 現役軍人犧牲、病故,由國家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其遺屬無固定收入,不能維持生活,或者符合國家規定的其他條件的,由國家另行發給定期撫恤金。
第六十條 義務兵退出現役,按照國家規定發給退役金,由安置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接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可以發給經濟補助。
義務兵退出現役,安置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其免費參加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經考試考核合格的,發給相應的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並推薦就業。退出現役義務兵就業享受國家扶持優惠政策。
義務兵退出現役,可以免試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學習;報考普通高等學校以及接受成人教育的,享受加分以及其他優惠政策;在國家規定的年限內考入普通高等學校或者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學習的,享受國家發給的助學金。
義務兵退出現役,報考公務員、應聘事業單位職位的,在軍隊服現役經歷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錄用或者聘用。
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以及屬於烈士子女和因戰致殘被評定為五級至八級殘疾等級的義務兵退出現役,由安置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工作;待安排工作期間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給生活補助費;本人自願選擇自主就業的,依照本條第一款至第四款規定辦理。
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適時調整退役金的標准。退出現役士兵安置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擔。
⑶ 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優撫有什麼區別
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的區別:
一、內涵不同
社會救助。社會互助是指在政府鼓勵和支持下,社會團體和社會成員自願組織和參與的扶弱濟困活動。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目的是使勞動者因年老、失業、患病、工傷、生育而減少或喪失勞動收入時,能從社會獲得經濟補償和物質幫助,保障基本生活。
社會福利,是指國家為改善和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貼、福利設施和社會服務的總稱。
優撫安置,是指國家對從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屬,如軍人及其親屬予以優待、撫恤、安置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
二、救濟對象不同
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的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社會優撫的對象是從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屬,如軍人及其親屬。
三、保障性質不同
社會保險保障基本生活。社會救助針對災害發生時需要救助的人群。社會福利是改善性質。社會優撫是撫慰性質。
四、強制性不同
社會保險、社會優撫具有強制性。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無強制性。
(3)社會安撫法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主要區別
實施目的不同。社會保障是為社會成員提供必要時的基本保障,不以盈利為目的;商業保險則是保險公司的商業化運作,以利潤為目的;
實施方式不同。社會保險是根據國家立法強制實施,商業保險是遵循「契約自由」原則,由企業和個人自願投保;
實施主體和對象不同。社會保險由國家成立的專門性機構進行基金的籌集、管理及發放,其對象是法定范圍內的社會成員;商業保險是保險公司來經營管理的,被保險人可以是符合承保條件的任何人;
保障水平不同。社會保險為被保險人提供的保障是最基本的,其水平高於社會貧困線,低於社會平均工資的50%,保障程度較低;商業保險提供的保障水平完全取決於保險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和投保人所繳保費的多少,只要符合投保條件並有一定的繳費能力,被保險人可以獲得高水平的保障。
⑷ 社會優撫的內容有哪些
社會優撫是針對軍人及其家屬所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是指國家和社會對軍人及其家屬所提供的各種優待、撫恤、養老、就業安置等待遇和服務的保障制度。
社會優撫是優待和撫恤的統稱,涉及社會保障的各個方面,內容比較廣泛。優撫工作的目標是使優撫對象達到社會平均的生活水準,國家針對可能影響優撫對象的死亡、傷殘、退役等因素,通過優撫保障設立了死亡撫恤、傷殘撫恤、社會優待和退役安置以及社會褒揚等方面的內容。
1.死亡撫恤
死亡撫恤是社會優撫的最基本內容,是政府按規定向軍人遺屬提供的撫恤金。軍人或警察為國捐軀,必然使其家屬尤其是被贍養人蒙受巨大的損失。因此,國家有責任撫慰其家屬,保障其生活,提供既有褒揚意義、又有物質補償性的撫恤金。一般根據現役軍人死亡的性質(因戰、因公、因病)、生前的表現以及生前的收入和級別等情況確定不同的撫恤金標准。死亡撫恤又分一次性給付和定期給付兩種形式。前者具有褒揚和社會補償的性質,後者具有社會救助的性質。
2.傷殘撫恤
傷殘撫恤也是優撫保障制度中最基本的內容之一。軍人在服役期受傷致殘或患病致殘後,將會對其本人及其家屬的生活帶來很大困難。因此,國家應當通過保障措施,對他們本人及其家屬的生活進行保障,以體現國家對他們所作貢獻的褒揚和撫恤。傷殘撫恤是國家依法對現役傷殘軍人及其家屬提供保障其生活的資金和服務性的特殊保障項目。傷殘撫恤是在現役軍人負傷或致殘後,由國家按照規定向其本人和家屬提供的;傷殘撫恤是在現役軍人致殘後保障他們及其家屬的生活達到當時社會的一定水平;傷殘撫恤對保障對象既提供資金保障,又提供服務保障。
3.退役安置
退役安置是國家和社會依法向退出現役的軍人提供資金和服務保障,使之重返並適應社會的一種優撫保障項目。退役安置包括資金保障和服務保障,資金保障主要有退役安置費,各種生活津貼及貸款;服務保障包括就業安置、就學安置、落戶安置、職業培訓、技術等項目。
4.社會優待
社會優待是國家和社會按照立法規定和社會習俗對優撫對象提供資金和服務的優待性保障項目。社會優待手段既包括資金保障,也包括服務保障。資金保障,通常是向優撫對象提供各種生活津貼;服務保障,主要是由社會各界(包括工作單位、社區組織或社會團體)提供,既有生活服務,又有生產服務。以保證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人員及其家屬維持一定的生活水平。根據我國的有關規定,社會優待更多的體現在革命傷殘軍人的優待措施中,如榮軍院、傷殘軍人療養院等。
5.社會褒揚
社會褒揚是指政府和社會各界為優撫對象提供的各種優惠照顧措施以及授予優撫對象的各種榮譽稱號、節日的慰問和表彰,表達人們對優撫對象的敬意,提高優撫對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社會褒揚是一種激勵,能促使優待對象更好地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⑸ 社會優撫的原則
法律分析:社會優撫對象是主要是由有功於國家和人民的人組成的特殊群體,其對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做好社會優撫工作十分必要。在我國,社會優撫工作的基本原則有:
1、「三結合」制度是優撫工作的基礎。「三結合」的優撫制度是指軍人撫恤優待工作實行國家、社會、群眾三結合的制度。
2、實事求是是優撫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在制定優撫政策時,既要根據優撫對象實際生活的需要,又要考慮國家發展生產的需要。
法律依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第二條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服現役或者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以及復員軍人、退伍軍人、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現役軍人家屬,是本條例規定的撫恤優待對象,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撫恤優待。
⑹ 社會優撫的功能
法律分析:1、優撫的對象是為革命事業和保衛國家安全做出犧牲和貢獻的特殊社會群體,由國家對他們的犧牲和貢獻給予補償和褒揚。優撫保障的標准較高。
2、由於優撫具有補償和褒揚性質,因此,優撫待遇高於一般的社會保障標准,優撫對象能夠優先優惠地享受國家和社會提供的各種優待、撫恤、服務和政策扶持。
3、優撫內容具有綜合性的特點。社會優撫與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不同,它是特別針對某一特殊身份的人所設立的,內容涉及到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等,包括撫恤、優待、養老、就業安置等多方面的內容,是一種綜合性的項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第五十三條 國家保障現役軍人享有與其履行職責相適應的待遇。現役軍人的待遇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軍官實行職務軍銜等級工資制,士官實行軍銜級別工資制,義務兵享受供給制生活待遇。現役軍人享受規定的津貼、補貼和獎勵工資。國家建立軍人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
現役軍人享受規定的休假、療養、醫療、住房等福利待遇。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高現役軍人的福利待遇。
國家實行軍人保險制度,與社會保險制度相銜接。軍人服現役期間,享受規定的軍人保險待遇。軍人退出現役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續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關系,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現役軍人配偶隨軍未就業期間,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相應的保障待遇。
第五十六條 現役軍人,殘疾軍人,退出現役軍人,烈士、因公犧牲、病故軍人遺屬,現役軍人家屬,應當受到社會的尊重,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優待。軍官、士官的家屬隨軍、就業、工作調動以及子女教育,享受國家和社會的優待。
第五十七條 現役軍人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的,按照國家規定評定殘疾等級,發給殘疾軍人證,享受國家規定的待遇和殘疾撫恤金。因工作需要繼續服現役的殘疾軍人,由所在部隊按照規定發給殘疾撫恤金。
現役軍人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的,按照國家規定的評定殘疾等級採取安排工作、供養、退休等方式妥善安置。有勞動能力的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優先享受國家規定的殘疾人就業優惠政策。
殘疾軍人、患慢性病的軍人退出現役後,由安置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有關規定負責接收安置;其中,患過慢性病舊病復發需要治療的,由當地醫療機構負責給予治療,所需醫療和生活費用,本人經濟困難的,按照國家規定給予補助。
現役軍人、殘疾軍人參觀游覽公園、博物館、展覽館、名勝古跡享受優待;優先購票乘坐境內運行的火車、輪船、長途汽車以及民航班機;其中,殘疾軍人按照規定享受減收正常票價的優待,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電車和軌道交通工具。義務兵從部隊發出的平信,免費郵遞。
第五十八條 義務兵服現役期間,其家庭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優待,優待標准不低於當地平均生活水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五十九條 現役軍人犧牲、病故,由國家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其遺屬無固定收入,不能維持生活,或者符合國家規定的其他條件的,由國家另行發給定期撫恤金。
⑺ 社會優撫名詞解釋
是國家和社會依照法律規定,對特定對象通過撫恤、優待和安置,確保他們生活不低於當地群眾平均水平並帶有褒揚性質的特殊社會保障制度。
⑻ 中國古代社會救濟優撫政策的特點
第一,官民結合,以官方為主。地方政府每年有相應的補助救濟預算,每年按需撥款。民間有自發形成的救助隊伍,屬於臨時性質,一般由當地士紳地主舉辦。
第二,中央與地方分工合作。中央有常備的常平倉,救濟倉。地方有地方儲備倉庫。平時小災小難地方自主救濟。遇到大災大難中央下派官員,統一利用各地的常平倉進行救濟。
第三,注重發揮當地士紳的作用,讓士紳致仕官員協調救災。充分發揮他們在本地的影響力,保證救災工作更好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