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到達
1. 合同法中對於公司傳真到達對方有約束力嗎
一、傳真文件能成為合同
將文字、圖表、相片等記錄在紙面上的靜止圖像,通過掃描和光電變換,變成電信號,經各類信道傳送到目的地,在接收端通過一系列逆變換過程,獲得與發送原稿相似記錄副本的通信方式,稱為傳真。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當事人以傳真形式達成協議,內容符合合同構成要件的,合同自承諾內容的傳真到達對方時成立。
傳真件合同文本同樣具有證明合同成立的證明能力,但司法實踐中仍需其它證據補強,如電信公司傳真電話記錄單。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合同。否則即應依法承擔違約責任。
二、合同傳真件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合同法》第十一條明確指出:書面合同的形式可以表現為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從這條可以看出,合同的形式包括傳真件。
那麼法律規定認可傳真的形式,就可以放心地以傳真件來簽訂合同。因為現實生活中合同雙方當事人往往會身處兩地,難以面對面簽訂合同,採取傳真方式簽訂合同對雙方都很便利。但是,由於傳真件在傳送過程中經常出現字跡不清、內容模糊等情況,並且容易被偽造、篡改,所以在司法實踐中很容易受到質疑。
上述規定是建立在雙方對有簽訂合同這一事實不存在異議的基礎上,如果雙方對「是否有簽訂合同」、「合同是否是對方所傳」等問題有爭議,那麼就需要其他證據來註明該合同的真實性。
2. 我國《合同法》規定,要約人要撤銷要約的,撤銷要約通知應在( )到達對
正確答案:B
解析:考核要約和承諾的撤回及撤銷。要約可以撤回,可以撤銷。承諾只能撤回,不能撤銷。要約的撤回是指在要約發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約人使其不發生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約的行為。時問條件: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要約的撤銷發生在要約生效之後,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之前,讓生效的要約失效。在有些情形下要約不能撤銷。時間條件: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承諾的撤回是指承諾發出之後,生效之前,承諾人阻止承諾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承諾可以撤回,法律後果是承諾不發生效力。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者與承諾通知同時到達要約人。承諾不能撤銷,因為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就生效,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若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的,為新要約。承諾對要約內容作出非實質性變更的,除要約人及時表示反對或者要約表明承諾不得對要約內容作出任何變更外,該承諾有效,合同的內容以承諾內容為准。承諾期限自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開始計算。逾期承諾,承諾無效,除非要約人及時通知接受外,本身可以視為新要約。
3. 合同法關於合同到期後的規定
法律分析:合同過期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應該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續簽勞動合同,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提出不續簽的,應該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勞動者不續簽的話一般情況下沒有補償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全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條規定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本法。
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第四條規定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第三條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第五條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六條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第七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八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第九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依法可以委託代理人訂立合同。
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第十二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第十三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第十四條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4)合同法到達擴展閱讀:
第十五條規定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第十六條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第十七條規定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八條規定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5. 請問合同法中承諾到達對方後是什麼意思。謝謝
可以這么理解,先簽的乙方屬於要約,後簽的一方屬於承諾。承諾到達對方,一般合同就生效了。
如果是面對面簽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所謂承諾達到對方,應該是傳真或者郵寄等不是面對面簽的合同。
6. 合同法要約失效的情行中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是什麼意思
拒絕了該要約,並向要約人發出一個拒絕通知,而且該通知到達了要約人
7. 《合同法》有關「到達」定義的問題
不生效 吧。。。 我記得好象是乙方看到為准。。
8. 《合同法》中承諾生效時間的規定有哪些
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故承諾生效的時間對當事人極其重要。與要約生效時間的規則一樣,承諾生效時間的規則也有到達主義和發信主義之分。我國《合同法》採用的是到達主義: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根據到達主義,要約人在收到承諾人的承諾通知時,承諾方生效。在此之前,由於郵局或者其他原因導致承諾丟失或者延誤的後果一律由承諾人承擔。
【相關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0315]
第十六條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第二十六條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承諾到達的時間適用本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
9. 合同法解釋二第11條
《合同法解釋(二)》第十一條規定:根據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專規定,追認屬的意思表示自到達相對人時生效,合同自訂立時起生效。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合同法中的「追認」採取到達生效主義,但是追認對合同效力的可溯及至合同訂立之時。這跟我國台灣地區的追認有些許的差別。王澤鑒教授講,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行為的追認到達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時即可。具體請看王澤鑒《民法總論》
10. 既然《合同法》規定:承諾生效(如中標通知書到達中標人)時合同成立,為什麼還要簽訂合同書
招標文件中還有一些方面沒有涉及到,需要補充完善一下;另一方面,合同法規定271條:建築工程合同是要示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