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總目標
❶ 依法治國的建設體系是什麼2014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為未來中國建設法治國家描繪出新的路線圖。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本期應知為您解讀。
專家解讀
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內涵
四中全會提出,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及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框架,這五大體系是統一的有機體。
■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
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是依法治國的基礎。2011年3月10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由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7個部分構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3個層次。
專家建議:
建設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首先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增強法律法規的系統性,解決因體系性不強導致的法律規定在邏輯上、價值取向上相互「打架」的問題。
其次要重視發揮立法對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推動作用,變政策引領為立法引領,堅持改革於法有據,使改革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進行。
再次要改進立法體制,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的途徑和方式,去除立法部門化,使立法真正成為凝聚社會共識、調整利益分配的過程,更好地體現廣大人民的利益和社會公平正義。
■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
法律的生命力和權威在於實施,這也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法律能否得到有效實施,不僅取決於法律的公正性、權威性、嚴密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執法的機構必須權責清晰,執法人員必須素質良好,能夠嚴格公正規範文明執法。
專家建議:
科學立法是基礎。立法要克服部門本位主義,超越部門利益,制定出公正合理、操作性強的「良法」。
嚴格執法是關鍵。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整合執法機構、充實基層執法、強化綜合執法,做到嚴格高效執法。
合理的激勵、評價制度是動力。應運用「法治GDP」考核、提拔、任用能夠確保法律有效實施的幹部。
■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
法治監督體系主要包括六大環節,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大監督,人大和人大常委會常用的監督方式是對官員的質詢。其他環節分別是紀委監察監督、審計監督、行政機關內部的督查監督、輿論監督和司法監督。司法對公權力最重要的監督形式是行政訴訟。
專家建議:
建設法治監督體系必須以法律為前提,任何機關、組織或個人都不能幹擾、阻撓甚至破壞法律的實施,這是法治監督必須遵守的前提和原則。
要強化監督問責機制,形成全天候立體監督模式,讓執法者須臾不敢忘記法定的職責,司法者絲毫不敢違背法律准則,確保法律的嚴格、公正實施。
監督主體之間必須銜接到位,要明確規定各職能機構的監督權、監督范圍、內容和程序等,明確監督機構的分工和相互關系,絕不能出現法治監督方面的空白。
■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
法治保障體系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是憲法法律得以貫徹實施的重要手段。法治保障系統主要包括法治人才隊伍,法律糾紛、爭議化解機制,國民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文化等。
專家建議:
首先,應加快推進省以下司法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其次,理順司法權與司法行政事務權、司法權與監督權的關系,健全辦案組織體系,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加快推進司法職權配置科學化。
再次,加快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司法人員管理制度,推進司法職業化。
同時,加快推進人權司法保障法治化,完善法律援助、法律服務等工作。
■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是法治的核心。將黨內法規體系視為法治建設的重要一環,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進一步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尤其對保證依法執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為執政黨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確立一個明確的坐標。
專家建議:
一要健全權力運行制約監督體系。用制度規范權力的運行過程,強化腐敗的制度治理。
二要以憲法原則為指導,始終貫徹依法執政理念,實現黨內法規法治化,使黨的權力結構及其行使方式符合國家法治建設的要求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要注意處理好與憲法法律的關系,把黨內法規體系建設作為國家法律體系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一體推進。
相關鏈接
健全制度推進法治實踐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並為實現這一目標明確了重大任務。這些部署,針對性強,切實可行,充滿了新意和亮點。
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
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
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
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救助機制,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
推進法治專門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完善法律職業准入制度。
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幹部重要內容。
名詞辨析
從法律體系
到法治體系
四中全會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從立法層面談,法治體系是一個立體的、動態的、有機完整的體系,而法律體系、法制體系是相對靜態的。法律是指載有法律規范的書面文件,法制是指法律和制度的總稱,而法治則是指運用法律和制度治理國家、治理社會。
另一方面,法律體系、法制體系相對於法治體系,前者是手段,後者是目的。完善法律體系和法制體系是為建設法治體系和法治國家服務的。我國法治建設的任務,已經從以立法為中心轉向以落實憲法和法律規定為中心。從法律體繫到法治體系,實現了從制度到制度實踐的飛躍。從形成法律體繫到形成法治體系,是黨和國家對法治建設認識的深化。
此外,一些專家認為,法律體系、法制體系的「法」包括規范公民行為、社會生活和市場秩序的法,也包括規范國家、政府、政黨治理行為的法,但前者是其最大、最主要的部分。而法治體系的「法」主要是指規范國家、政府、政黨治理行為的法,也就是說,法治的「法」主要是指治官的法。
❷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是什麼
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 這一基本方略已經載入我國的憲
法。十五大報告同時要求:「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 ,到
2010年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九屆全國人大常委
會決定,在本屆任期內 初步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我們要努力實現這個立法工作的總目標和總任務, 為依法治國打
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和鄧小平同志非常重視社
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一再強 調,堅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
全社會主義法制,這是我們黨堅定不移的基本方針。鄧小平 同志
為我國的法制建設確立了一系列原則。他指出:我們的國家已經
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 設的新時期,要在大幅度提高社會生產力
的同時,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 度,發展高度
的社會主義民主和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制;搞四個現代化一定要有
兩手,一手抓 建設,一手抓法制;社會主義道路,人民民主專政
即無產階級專政,黨的領導,馬列主義、 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
本原則必須堅持,絕對不允許任何人加以動搖,並且要用適當的
法律 形式加以確定;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
現代化;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
、法律化;應該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訴訟法和其他各 種必
要的法律,並且加強檢察機關和司法機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
必依,執法必嚴,違法 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沒
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我們黨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
建設的重要時期,都對法制建設 提出明確要求。1978年黨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就提出,從現在起,應當把立法工作擺到全 國人
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重要議程上來。1982年,適應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 國民主法制建設取得的重大進展和進一步
發展的需要,根據黨中央作出的全面修改憲法的重 大決策,全國
人民代表大會依照法定程序通過了我國的新憲法。這部憲法的通
過,使我國的 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
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提出,法制建設 必須貫穿於改革的全過
程。法制建設必須保障建設和改革的秩序,使改革的成果得以鞏
固。 應興應革的事情,要盡可能用法律或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確。
1992年,黨的十四大報告在 確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同時,提出要高度重視法制建 設,
加強立法工作,特別是抓緊制定與完善保障改革開放、加強宏觀
經濟管理、規范微觀經 濟行為的法律法規,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
場經濟體制的迫切要求。1993年,《中共中央關於 建立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要遵循憲法規定的原則,
加快經濟立法 ,進一步完善民商法律、刑事法律、有關國家機構
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本世紀末初步建 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
濟的法律體系。1997年,黨的十五大更加明確地提出,要在
堅持 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繼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擴
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 法制,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
法治國家,到2010年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進 一步
為我國的法制建設確立了明確的前進方向。�
我們黨將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標志著我們黨在執政方式上的深 刻變化和重大發展。依法治國,
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 從制
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廣大
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 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
工作都依法進行。適應依法治國的要求,必須加強 立法工作,建
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立這樣的法律體系,是建設
有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繫到建
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件大事。�
我們的法律,是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
經驗的總結,也是繼續推進社 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根本保障
。二十年來,我國成功地走出一條在改革開放條件下實現 現代化
的道路。進行廣泛而深刻的經濟體制改革,正在建立史無前例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 制;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建設特別是基層民主建設取得突出的成就;其他 各方面的改革也
取得重大進展。在改革的推動下,我國國民經濟、人民生活和綜
合國力都上 了一個很大的台階。在這個過程中,從我國實際情況
和需要出發,改革和完善立法體制,建 立健全必要的立法制度和
立法程序,先後通過了現行憲法和一大批基本的、重要的法律和
法 規,積累了豐富的立法經驗。我們事業的不斷發展是同法制的
不斷完善密不可分的,成績卓 著的法制建設,為我國社會主義現
代化事業的勝利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規范和保障。 我們要
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就必
須隨著實踐的發展, 繼續總結各方面的成功經驗,把它上升為法
律,變成國家的意志,變成全國人民為實現現代 化而共同遵守的
行為規范。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建立和嚴格執行,實
行依法治國 ,必將保證國家的興旺發達、長治久安。
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以憲法為統帥、法律為主幹,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在內,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
從法律體系的層次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結構上表現為統一而又多層次的特徵,既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也有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還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依照法定許可權制定的地方性法規。
從法律體系的部門來看。涵蓋社會關系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已經齊全,各個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制定,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兩個重要標志。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以憲法為統帥,包括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3)經濟法總目標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相適應,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相適應,與法律體系自身發展規律相適應,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第一,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第二,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要求。
第三,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結構內在統一而又多層次的科學要求。
第四,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繼承中國法制文化優秀傳統和借鑒人類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第五,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動態、開放、與時俱進的發展要求。
❹ 急求經濟法小論文一篇,1000字到1500左右的,要最新的,謝謝了
.
經濟法小論文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如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法指的是以社會為本位的經濟法,它不僅僅考慮的是經濟的增長而且還同時兼顧到社會、文化、環境等各個方面的協調、綜合的發展和進步。它追求的是社會正義,維護的是社會的整體利益。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經濟法中圖分類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法概念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形成經歷了相當長的歷史過程,最終在1987年正式提出。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後代人滿足其自身需要的發展,既考慮當前發展的需求又考慮未來發展的需求。這種發展模式的提出是基於對18、19世紀那種掠奪式的發展的反思後做出的。當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既滿足當代人發展的需求,同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這是關於可持續發展的經典表述。經濟法小論文根據這個表述,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就不能夠只追求經濟的自我增長,而是既要考慮到經濟的主要的產值方面的實現,又要保持能夠在未來能夠擁有永不衰竭的發展的動力。
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個全面戰略,它主要包括在經濟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在生態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在社會方面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方面的可持續發展指的是鼓勵經濟增長而不是以環境保護為名取消經濟增長,但可持續發展不僅重視經濟增長的數量,更追求經濟發展的質量。生態可持續發展指的是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要與自然承載能力相協調。發展的同時必須保護和改善地球生態環境,保證以可持續的方式使用自然資源和,使人類的發展控制在地球承載能力之內。社會方面的可持續發展是指改善人類生活質量,提高人類健康水平,創造一個保障人們平等、自由、的社會環境。在人類可持續發展系統中,經濟可持續是基礎,生態可持續是條件,社會可持續才是目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法是一種與各個要素之間建立廣泛而又友好的關系,並實現其良好的互動局面的法則。著中法則的最終實現會對社會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而其本身的實現又是需要各個方面相互配合的。因此,可持續發展是在人與自然,經濟與環境,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建立良好關系基礎之上,而後實現的一種多邊的相互作用的共贏局面。
經濟法價值觀念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統一談論這個話題,主要是從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三個原則入手,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共同性原則。2.1可持續性原則可持續性原則指的是在能夠承載范圍內的自然、經濟、社會各個系統的協調發展。其主旨是,人類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等都在生態環境的承載范圍內。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對自然資源有限度的利用。社會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如果只是重視眼前的利益,用浪費資源的方式來獲得經濟的增長是不可取的。所以這一點在經濟法中必須體現。它的存在可以保證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不至於是以犧牲其他的資源,環境等作為條件的交換。這樣是督促經濟的發展走集約型路線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2.2公平性原則可持續發展強調發展應該追求兩方面的公平: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內平等。二是代際間的公平即世代平等。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滿足全體社會人民的願望,兩極分化是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它是可持續發展最大的敵人。滿足這一代人的願望,也必須以不犧牲後代人的發展需要作為前提。經濟法所追求的最終目的,引入公平性原則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夠保證經濟的持續的,有效的發展。
共同性原則可持續發展作為發展的總目標,所體現的公平性原則和持續性原則,則是應該共同遵從的。一方面,共同性原則其實是和公平性原則相互聯系在一起的。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必須共同的去遵守經濟發展過程中應該遵守的法律,而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去損害集體的或者他人甚至是下一代的利益。另一方面,是指它要實現的是經濟、社會、教育、資源等各個方面的共同發展,而並不是某一方面的提高。所以,這一點也是經濟法立法必須引入的規則。3經濟法的必由之路———可持續發展社會的發展是以各個方面的協調發展作為成功的衡量的標准,如果僅僅是經濟利益上取得了收益,那將是不能夠被定義為社會的發展。從經濟法的角度來看,社會的發展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究其實質是體現了經濟法的公平價值。經濟法強調的並不是絕對的公平,但是他要求在成人社會成員差異的條件下來保證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公平。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可持續發展理念與經濟法的理念具有一致性。首先,無論是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還是經濟法的觀念,都始終是從社會出發的,是對於社會整體作為思考對象的。從經濟法的角度來說,強調的是社會整體利益,但同時也不放棄個人的利益。就是將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都納入考慮的范圍。而作為可持續發展而言,也是從社會整體成員考慮為出發點,經濟法小論文並且根據社會的不斷變化的情況做及時的調整,對於會破壞經濟平穩發展的不利因素採取相印的措施,及時的進行調整。由此可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和經濟法的觀念都是站在社會全體利益的視角進行思考的。其次,從市場和經濟法的角度來看,市場的調節具有相對的滯後性,不公平性,而是常規製法就彌補了由於各種因為壟斷或者不正當的競爭而導致的一些阻礙市場正常運行的因素。
我們從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可知,可持續發展是既要滿足當代人發展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發展的需求。這也就是說既要實現同代的公平又要實現代際間的公平。從此看到,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和經濟法的觀念不謀而合,都是要實現公平,共同發展。把阻礙當代人和同代人不平衡發展的因素消除,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第三,從國家的宏觀調控和經濟法之間來看。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總量的基本平衡,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推動社會的進步。經濟法的制定最終也是要實現這樣的目標為目的的。以保證國家的戰略目標能夠實現。總之,經濟法和可持續發展是一脈相承的,是存在著不盡暗合的。用經濟法來保證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是一種最自然的結合。在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指導下,經濟法會在理念和價值觀上得到新的突破。
❺ 國際經濟法基本原則的全球合作
全球合作原則
強調全球各類國家開展全面合作。特別是強調南北合作,以共謀發展,這是始終貫串於《宣言》、《綱領》和《憲章》中的一條主線。 :南北合作
當代國際社會各類成員之間,存在著許多對矛盾與合作的關系。其中比較重要的有:「東西關系」、「南北關系」、「南南關系」、「北北關系」。
在這許多對矛盾與合作的關系之中,南北關系是全世界政治經濟關系中的主要矛盾。這是因為:第一,南北之間的矛盾與合作關系是全球性的,牽動和決定著整個世界政治經濟的全局和全貌。第二,南北矛盾的形成和發展,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淵源。第三,當代南北雙方在經濟上的利害沖突是極其尖銳的,雙方在經濟上互相依存、互相依賴的關系也是最為密切的。簡言之,南北矛盾已上升為當代國際經濟關系中的主要矛盾。
南北矛盾的根源在於世界財富的國際分配存在著嚴重的不公;其實質是發達國家力圖維護國際經濟舊秩序,發展中國家起而抗爭,力圖變革國際經濟舊秩序和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南北合作的根據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存在著極其密切的互相依存和互相補益關系雙方都是不可或缺的。缺少對方,或與對方長期處在嚴重對抗的地位,而又不作任何妥協退讓,勢必造成生產的嚴重萎縮和破壞,導致現實經濟生活的嚴重混亂。南北合作問題總是伴隨著南北矛盾問題,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不同方面,已被國際社會的一切政壇和論壇列為同等重要的議事日程和談判主題,引起國際社會的同等重視。
但是,要在公平互利的基礎上推動南北合作,阻力頗大。相對而言,第二世界各國的政、法界人士中,也出現了一些能夠比較冷靜地正視南北互相依存現實的明智人士。他們意識到繼續韁硬地全盤否定第三世界在國際經濟秩序中破舊立新的正當要求,強行維護甚至加劇國際上貧富懸殊的現狀,歸根到底,對所有發達國家都是很不利的。
在第三世界的強烈要求下,在第二世界部分國家領導人和有識之士的現實考慮下,南北兩大類型家的對話和合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其中較為重要的,首推1975年至1989年先後簽訂的四個《洛美協定》。 :《洛美協定》
《洛美協定》的全稱是《歐洲經濟共同體-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洛美協定》。在當前的南北關系中,是最大的經濟貿易集團,締約成員國已達80個。
1975年2月,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46個發展中國家,會同屬於第二世界的歐洲共同體9個國家,在西非國家多哥的首都洛美簽訂了貿易和經濟協定,通稱第一個《洛美協定》。1979年簽訂了第二個《洛美協定》;1984年簽訂第三個《洛美協定》;1989年簽訂第四個《洛美協定》。綜觀上述四個《洛美協定》的發展進程,可以看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互利合作關系是有生命力的。它表現在:
第一,實施協定15年來,參加締約的南北兩大類國家總數不斷增加,從55國逐步遞增至80國。
第二,南北合作的內容和范圍不斷擴大,歐洲共同體向非加大地區國家提供的優惠條件,從總體上說,都有所改善。
第三,每次續訂協定的談判,都是歷經艱難,最後總能達成對發展中國家更為有利、使南北合作有所前進的新協議。
第四,每一個新的南北協議,從總體上說,都更有利於雙方在各個領域謀求更全面的全作,建立更穩定、更合理的國際經濟關系。
但是,《洛美協定》式的南北合作,仍然遠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南北雙方之間很不平等、很不公平的經濟關系:
第一,在兩類國家之間的貿易交往中,仍然存在著嚴重的不等價交換;
第二,關稅上普惠待遇往往伴隨著種種非關稅壁壘的重重限制;
第三,用以穩定非加太地區國家出口收入的補貼和給予這些國家的財政援助,相對於這些積貧積弱國家發展經濟的現實需要說來,差距仍然很大;
第四,《洛美協定》在實現南北合作、改變南北不平等關系方面,雖已取得初步的重要成果,但距離建立起國際經濟新秩序的總目標,還有相當漫長、艱辛的路程。
三、全球合作的新興模式和強大趨勢:南南合作
發展中國家相互之間開展經濟合作,國際上通稱為「南南合作」。這是一種新型的互濟互助、共同發展的國際經濟關系。
南南合作與南北合作,都是全球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南南合作的政治經濟基礎、內在實質及實踐效應,卻與南北合作有重大的差異。
南北合作,是國際經濟關系中剝削者與被剝削者、強者與弱者之間的妥協,南南合作則是國際經濟關系中被剝削者與被剝削者、弱者與弱者之間的互濟,也是對弱肉強食規則的聯合反抗。
南南合作的這種實質決定了它在國際社會中的實踐效應,具有重大的特色和深遠的影響,有助於沖破現存不平等的國際關系和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具有偉大的戰略意義:
第一,現存的國際經濟體制,是在經濟實力基礎上形成的。第三世界國家擁有的經濟實力越大,它們對世界經濟大政的發言權、參與權、決策權就越大,對某些在南北關系問題
上堅持僵硬立場和專橫態度的發達強國,也就能發揮更大的制約作用。因此,發展中國家應當把發展和壯大自己的經濟實力,擺在首要地位。
第二,經濟上過分領帶發達國家,對第三世界國家民族經濟的發民彩為不利。加強南南合作,走弱者集體自力更生的道路,建立獨立自主的民族經濟,減少對發達國家的依賴,才是它們爭取經濟繁榮、增強自身經濟實力的可靠途徑。
第三,實行南南合作,把第三世界國家聯合起來,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國際力量,就能夠提高這些國家在南北對話、南北談判中的地位,打破僵局,開辟改革舊國際經濟關系的新局面。
第四,由於長期殖民統治遺留下來的問題,某些第三世界國家之間存在著一些矛盾和爭端,如果處理不當,勢必成為南南合作發展的障礙。但是,由於第三世界國家之間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只要有關各方面能夠排除干擾,以大局為重,互諒互讓,耐心協商,就定能化解矛盾和糾紛,消除爭端和分歧。
第五,南南合作,有助於推動南北談判,改善南北關系,在公平互利的基礎上促進南北經濟合作,以實現全世界各類國家普遍的經濟繁榮。
❻ 國際經濟發展的基本形式是什麼你認為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的主要影響是什麼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指貫穿於國際經濟法的各項法律規范之中的、對國際經濟法的全部內容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各種准則、是國際經濟法律規范的基礎和核心。這些准則歸納起來主要有非歧視原則、經濟主權原則、公平互利原則、全球合作以謀發展原則、市場准入原則等。
1.非歧視原則,也稱無歧視原則,它是國際經濟法最重要的基本原則,它強調各締約國之間應在無歧視的基礎上進行貿易,要求每個締約方在任何貿易活動中都要給予其他締約方以平等待遇。非歧視原則主要通過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原則體現出來。
最惠國待遇是指一國通過協議給予另一國及其國民的各種待遇,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不應低於其他國家及國民的優惠、特權和豁免待遇,它主要有四種形式:(1)單方面的最惠國待遇;(2)相互的最惠國待遇;(3)有條件的最惠國待遇;(4)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自本世紀以來,關貿總協定中的最惠國待遇是多邊的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它適用於「各締約國間對於進出口貨物及其有關的關稅、稅費、徵收方法、規章手續、銷售和運輸,以及與進出口貨物有關的國內稅和國外規章的國民待遇方面」。當然這一原則又有例外,如歷史上的特惠安排、邊境貿易、自由貿易區和關稅同盟、臨時協定安排等。
國發待遇原則,即一締約國在其境內對來自其他締約國的產品,應給予與本國生產的同類產品在國內稅收和國內規章方面的同等待遇。國民待遇原則是最惠國待遇原則的補充,它主要被用以調整進口產品與本國產品在國內市場上的關系。如果一個國家要阻止原產於國外的產品進入本國市場,除通過關稅調整外,就是利用國內各種名目的稅收和規章手段,國民待遇原則實際上是消除了最惠國待遇的國內措施法規對進口產品的歧視。從以上可以看出,最惠國待遇與國民待遇原則都是建立在無歧視原則基礎上,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是要求在不同出口國之間實施無歧視待遇,後者是要求不在本國產品和進口商品之間實施歧視待遇。
2.經濟主權原則。這是從主權原則中發展而來的。《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第二條規定了經濟主權的內容:每個國家對本國的全部財富,自然資源以及全部經濟活動都享有並且可以自由行使完整的永久的主權,其中包括佔有、使用和處置的權利。即每個國家對本國的一切財富,一切自然資源和一切經濟活動享有完整永久主權,故也有人將這一原則確認為「經濟主權和國家對自然資源的永久主權原則」。
經濟主權的具體內容可分為三方面:一是各國對境內一切自然資源享有永久主權。這一內容在1962年12月在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關於自然資源永久主權的宣言》中得以正式確定,該宣言強調:「必須承認各國享有根據本國國家利益自由處置本國自然財富和自然資源的不可剝奪的權利,並且尊重各國的經濟獨立」,「建立和加強各國對本國自然財富和自然資源的不可剝奪的主權,能夠增進各國的經濟獨立」。二是對外國投資及跨國公司的活動享有管理監督權利。三是對境內的外國資產有權收歸國有或由國家徵用。
3.公平互利原則,它主要體現在「非互惠的普通優惠待遇」。《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規定:「為了加速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增長,消除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鴻溝,發達國家應當盡可能在國際經濟合作的領域內給予發展中國家普遍優惠的、不要求互惠的和不加以歧視的待遇」,「發達的締約方對他們在貿易談判中對發展中締約方的貿易所承諾的減少或撤銷關稅和其他壁壘的義務,不能要求得到互惠」。關貿總協定擁有的最惠國,無差別、互惠原則,如果適用於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交往是平等的,但就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而言,表面上看是平等的,但實質上是不平等的,因為二者之間的經濟實力懸殊極大,如果等地用同一尺度去要求雙方實行無差別的平等交往,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極不公平的。實行公平互利原則並不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恩賜;從長遠和全局來看,並不是非互惠的,因為所有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是相互依靠、相互聯系的,發達國家可以從中不斷取得更大的回報和實惠。
4.全球合作以謀發展原則:它包括了合作和發展二個方面的內容。合作與發展是一個辯證的關系,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總目標是聯合國大會在1975年通過的《發展和國際經濟合作》決議提出的「提高發展中國家個別和集體地進行其發展的能力」,《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宣言》指出:「發達國家的利益與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不能相互分割開,發達國家的繁榮和發展中國家的增長和發展是緊密地互相關聯的。整個國際大家庭的繁榮取決於它的組成部分的繁榮。在發展方面的國際合作是所有國家都應具有的目標和共同責任」。只有共謀合作,才能達到共同發展,否則,一損俱損,東南亞金融危機給全球帶來的災難和動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南北合作」與「南南合作」是全球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南北合作是中心環節5.可預見和不斷增長的市場准入原則。它所包括的范圍是比較廣泛的。關稅保護與減讓原則,取消數量限制原則,透明度原則都可以納入市場准入原則中來,因為這些原則盡管表現形式不同,涉及的領域也不一樣,但它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使商品和服務享有穩定的、可預見的、不斷改善的市場准入條件。
(1) 關稅保護與減讓原則。這一原則有二層含義,首先,關稅在世貿組織中是合法的,它是各國政府保護本國產業和市場的合法手段,各締約國對其本國工業的保護只能通過關稅實現,而不能採取其他非關稅壁壘措施。其次,在肯定關稅保護作用的前提下,關稅總協定和邊貿組織通過不斷的雙邊、多邊談判,來削減各國的關稅,逐步消除關稅壁壘,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自關稅總協定建立以來,通過七輪談判,平均關稅水平逐步大幅度下降,通過關稅的減讓使市場准入的條件得到改善。
(2) 取消數量限制原則:進出口數量限制是各國政府普採用的一種非關稅保護措施,它在關貿總協定和邊貿組織中被嚴格限制的,《關貿總協定》第十一條第一款指出:「任何締約方除徵收稅捐或其他費用外,不得設立或維持配額、進出口許可證或其他措施以限制或禁止其他締約方領土和產品的輸入,或向其他締約方領土輸出或銷售出口產品。」由於完全禁止數量限制難以做到,關貿總協定又允許某些情況的例外,如允許農產品進口實施數量限制;一締約國為保障其對外金融地位和國際收支可以限制商品准許進出口的數量或價值,還有政府援助形式的數量限制等等。
3) 透明度原則:貿易的可預見性關鍵僅僅在於國內法律、規章的措施的透明度,這一原則主要出自總協定第十條,指一國政府實施的影響進出口貿易和貨物過境的法律、規章、政策、裁決、決定等,均應公告於眾,這實際上就是公開貿易政策、措施、使信息差異不再成為妨礙競爭的主要困難。總協定的其他條款也體現了透明度原則的精神。該原則經過烏拉圭回合後,其適用范圍已從貨物貿易本身或與貨物貿易直接相關的法律、規章、政策、裁決、決定擴展到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方面的措施以及服務貿易領域的法律、規章、政策和其他行政決定或司法措施,貫徹透明度原則是限制貿易保護主義的重要手段。
參考資料
http://www.liuzhengxi.com/ns_detail.php?id=2&nowmenuid=49&cpath=&catid=0
在來說說影響!
美國金融危機發端於美國「兩房」的企業危機。是美國的銀行壯著膽子,敞開口子,幾近無門檻的向美國購房者實行按揭貸款。而美國國民偏偏天性就是不愛貨幣儲蓄專好提前消費。
為什麼美國銀行可以這么干,是因為房利美,房地美這兩家企業可以全額收購美國銀行的購房按揭貸款的債權。銀行的風險由擔保企業兜著呢。
那麼房利美,房地美憑什麼本事承接美國銀行的購房貸款債權呢?是這兩家公司能夠向全世界發行由美國政府支撐的企業債券。企業按1:25的比例,即在自有資金400美元的情況下放大25倍向外兜售1萬美元面值的企業債券。兩家公司發行的是低經濟本錢、高政府聲譽擔保的企業債券紙張,圈回的是貨真價實的流通美元紙張。
在房價不斷上漲的背景下,房利美,房地美兩家企業的金融游戲的確玩的很順很轉也很賺。但一旦美國商品房屋價格回落購房人出現斷供,這兩家企業的金融游戲就表現為爆倉、漏光、戳穿、死神光臨,還有就是一大堆購買這兩家企業債券的資產風險高集聚。很不幸我國的主權基金和國有金融企業一共購買了美國這兩家企業的債券高達4000多億美元。幸運的是美國政府接管了這兩家企業使我們暫時躲過了一大劫。
現在我們大致可以進一步的看清,在這一輪由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對我國經濟的負面沖擊和影響,是和發源地美國經濟的受沖擊程度完全不一樣的,是兩種類型的不同特徵的經濟風險。美國的經濟風險是金融鏈斷裂、金融企業信用破產、相關企業連鎖倒閉。我們的風險是美國欠我們的錢太多,應收欠款恐怕不能足額及時拿回來,這是一。其二是美國金融危機危及實體經濟,美國企業對中國的出口商品需求量大減,已出口商品回款受損,導致已出口為導向的中國製造業企業蒙受巨大的災難和損失。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在這場全球危機中,我們還是存在著巨大希望的,是存在著擺脫危機、隔離危機、恢復生機的機遇的。關鍵是我們的經濟政策要對頭,要果斷、要明晰。
❼ 市場經濟有哪些弊端 經濟法是如何克服這些弊端的
1、第一個弊端是市場失靈導致資源配置的無效率和低效率。其主要表現是壟斷、市場外部性、公共物品的提供、市場的盲目性和收入的不公平。解決壟斷的方法主要有:管制、國有化和反壟斷立法三種。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是市場失靈的第二個表現形式,因此,政府應該利用財政收入來為社會提供這些公共物品,市場失靈的第三種表現形式是市場的外部性。市場的外部性是指某種經濟活動給這項經濟活動以外的第三方或者社會的影響。國家需要安排和調節好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關系,對各種資源實行有效的管制。收入不平等是市場失靈的最後一種表現形式。為了防止富者愈富,窮者愈窮這種現象的發生,也需要國家來進行調控。法律方法中主要有反壟斷法、計劃法、產業政策法、固定行政方法和招標投標法、國有資產管理法、可持續發展法和促進科技進步法等。
2、市場經濟的第二個弊端是經濟不穩定。極端的表現是幾年一次的經濟危機。整體經濟穩定是宏觀調控的總目標,就國內而言,經濟穩定包括充分就業、物價穩定、減緩經濟周期以及經濟增長。在經濟繁榮時,國家應該進行調控不使繁榮成為過熱。在經濟衰退時期,國家應該設法盡快結束衰退,啟動增長。國家經濟調節的工具就應該是需求調控和供給調控。需求調控的工具主要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表現在法律領域就是財政法和金融法。如上所述,經濟穩定維護法作為宏觀調控法的組成部分,不但具有維護經濟穩定的功能,而且也有維護市場秩序、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功能。
3市場經濟的第三個弊端是社會的不公平。經典的表現就是兩極分化。如果沒有國家的調控,富人、窮人就必然發生沖突,正如美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正是因為貧富差距矛盾的激化而造成的。更有甚者導致整個社會同歸於盡,使得市場機制不復存在。通常國家是採用收入分配政策和法律來實現收入分配的平等化,縮小收入差距的。國家通過「削富濟貧」,努力使社會成員的收入平等化,以緩和社會矛盾的沖突。
❽ 我國當代經濟法律的特點是什麼
【摘要】經濟法到底是什麼性質的法律,這在法學界歷來存在爭議。在不同時期,不同的理論占據著主導地位。但是這些理論都是有一定製度背景的。本文在分析了三種典型的對經濟法認識的理論的基礎上,指出經濟法是處理公法與私法、政府與市場關系,協調二者之間關系的一種法律。在我國的市場化改革中,這種關系的妥善處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直接關繫到我國改革能否順利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能否合理地建立起來。
【關鍵詞】經濟法;公法;私法;市場
【正文】
經濟法到底是什麼性質的法律,這在法學界歷來存在爭議。[1]歸納起來有三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一是認為是國家干預,二是認為是國家協調性質的,三是認為是國家調節性質的。在不同時期,不同的理論占據著主導地位。[2]從我國的改革看,我們是在認識和實踐上從計劃經濟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種轉變使我們對經濟法的認識存在著巨大的變化,因為經濟法與經濟密切相關。但是,這些變動是否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經濟法作為一個法學部門,是否有一些共同的性質。假如沒有共同的規律和性質,經濟法成為一個完整的法學部門就很有問題了。也就是說,這些理論假如有合理的地方,這些合理的地方應該是共通的。
一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對經濟法認識的理論。第一種是認為經濟法是國家干預性質的,這和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法理論相一致,是屬於市場本位的一種認識。在市場制度的背景下,國家原來在自由市場經濟理論中是守夜人的角色,但由於經濟壟斷性的增強,以及市場經濟中的固有缺陷,使得政府要擔當更多的角色,很顯然,這是國家對自由經濟意義上的市場的一種干預,由此而進行的法律干預方法就是這種性質,這個理論的前提是有一個完整的市場的存在。長期以來(即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經濟活動被設想為屬於私事的范圍,對經濟活動的法律管理屬私法的范圍,國家的作用就只是執行維護公共秩序的任務。
隨著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私人壟斷利益集團的社會經濟力量得以極大發展,自由競爭的經濟條件逐漸消失,對競爭不完善的認識以及二十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使人們日益懷疑市場的自動調節機制,因此,國家干預得到了發展,使政府與私人力量之間的均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這一變化最明顯的表現是以有意識地組織經濟生活來取代市場自發機制——經濟計劃化。亞當·斯密所頌揚的處於完全競爭中的大量小單位可以實現私人利益向全局利益匯合的「無形之手」,讓位於「有形之手」——即「國家之手」。這樣的計劃化意味著配備充分的法律手段,並使法律規則在計劃制定、實施和執行過程中起主要作用。[3]從而產生了嶄新的第三類法律——經濟法。[4]它最早產生於二十世紀初的德國。
經濟法產生於立法者不再滿足於從公平調停經濟參與人糾紛的角度考慮和處理經濟關系,而側重於從經濟的共同利益、經濟生產率,即從經濟總體的觀察角度調整經濟關系。經濟法產生於國家不再作為純粹私法保護自由競爭,而尋求通過法律規范以社會的整體利益來控制自由競爭。所以有學者說「經濟法就是組織起來的經濟法律」,[5]這不無道理。
對經濟法實施統制,在本世紀後半葉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個人和企業方面以及在整個經濟生活方面都有表現,經濟政策的手段逐漸講究起來,從「凱恩斯革命」起,經濟學家就致力於對預算政策、稅收政策、信貸政策和收入政策進行科學分析,他們尤其明確提出了利用這些手段實現國家總目標的條件,充分利用資源、穩定物價,提高國民產值增長率。[6]
國家對經濟的非系統化干預存在已久,但對經濟的系統干預,則是在壟斷產生之後,經濟法是國家系統干預經濟的法律工具。任何法律制度都與國家緊密相關。所以,作為國家直接干預經濟生活的法律起源很早,如14世紀至15世紀出現的商法。而真正意義上的經濟法則是產生於壟斷資本主義時期。本世紀以來,經濟法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學部門。[7]法律秩序要發揮整個社會價值准則體系的作用,因為與單獨的經濟效率相比,社會價值准則體系所包含的內容要廣泛得多。[8]可以說,法律秩序本就有和諧一致的要求。[9]正是由於對社會法的需求,私法與公法,民法與行政法,契約法與法律之間僵死劃分已越來越趨於動搖,這二類法律逐漸不可分地滲透融合,從而產生了一個全新的法律領域。
二
第二種是認為經濟法是國家協調性質。國家在總體經濟中起到協調的作用,如在總量控制、各方利益協調上都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很顯然,這是一種國家或是政府本位的一種認識。
國家協調應該講是一種脫胎於計劃經濟的產物。國家能否協調經濟,在計劃經濟因素下,國家對經濟的協調性質是非常明顯的。在我國改革初期,也就是我們提出計劃為主、商品為輔和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時期,這種對經濟法的認識是正確的。但是我們要建立的是一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謂市場經濟,對競爭的強調顯然是它的一個最明顯的特點。而在競爭市場中,政府的力量正如我們所知道的是與競爭的力量有性質的不同,政府與市場在運作上是不同的,在市場失靈等市場不能發揮作用的場合,才會有政府力量出現的合理性。由此可見,這種國家本位的對經濟法的認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有問題的。
按照傳統的對社會主義的認識,經濟處於國家的計劃的管理之下,企業的產、供、銷、人、財、物完全由國家計劃控制。企業是整個社會「大工廠」的生產單位,所有的法律都是「公法」。在這種條件下,經濟是處於行政管理的模式之下,所有的有關經濟的法律都是行政法津和法規。毫無疑問,在這種條件下是不需要經濟法的,只要有公法和行政法就足夠了。但是這種模式由於其僵化性而不斷地暴露其低效率和非經濟的缺陷。由此,各社會主義國家都進行改革,在計劃中逐步加入或加大市場的成分。社會主義國家,包括我國的經濟法都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由此可見,我們經濟法的產生與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法的產生是在兩個不同的條件下,後者是在完整的市場中加入國家或是政府或是公法的力量,而前者是在計劃中不斷地加入或是加大市場的力量和比重。但二者的結果卻是一樣的,都導致了經濟法的出現和對經濟法的強調。從這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經濟法的一些本質上的特點。首先,經濟法並不是以市場或是以國家(政府)為本位對經濟的調整,經濟法並不存在國家或是市場本位的問題。其次,經濟法可以是以國家干預為主要內容,也可以是以打破國家壟斷為主要內容,在原先是公法調整的領域逐漸加入或是加強私法的內容和力量。經濟法的作用可以是擴大公法,也可以是擴大私法的功能。由此,完全可以看出經濟法的社會本位的特點。第三,將經濟法歸結為國家本位的法律,即所謂的國家協調的性質。是在形式上受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法理論的影響。毫無疑問,西方市場經濟有完整的私法體系和競爭市場,以及有深遠的私法自治的傳統。國家對經濟的影響和作用是逐漸加深和擴大。因此,國家(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國家逐漸進入和加強其作用,由此表現在經濟法上就是國家的作用、公法逐漸侵蝕私法,也就是所謂的「私法的公法化」。但是自七十年代以來,在GATT和WTO的努力下,國際市場急劇擴大,壟斷在某一國家的情形在相當大程度上得到了緩和,甚至是消除。國家對政府在經濟中的消極作用也逐漸有了更深的認識。各國都在不同程度地放鬆對經濟的管制。這些國家逐漸從市場中有條件或是無條件退出的法律都屬於經濟法的內容,但若再將這些法律看成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就不合理了。而我國在現階段,大量的經濟法的作用和功能正是為了消減或是消除過分的政府力量在經濟中的阻礙作用,經濟法的性質或是理論卻不能體現經濟法的這一功能,這種經濟法的理論顯然是有問題的。
三
第三種理論中經濟法的調節性質是為了克服對國家在經濟生活中作用的過分強調。這種觀點在國家的強調上低於第二種觀點,但對國家的本位的觀點仍是這一觀點的主要問題之所在。國家在經濟中的作用仍是主要的和不可或缺的。國家對經濟的調節作用當然是經濟法的一個功能,但是,這種功能並不是經濟法的性質,在我國的經濟改革條件下,經濟法的本位仍放在國家這一方面是不足的。認為經濟法是以國家為基本的權利主體,以國家權利為本位的法律體系,而這恰恰與我們國家的全能政府作用的轉換不相一致,並沒能達到政府職能轉換的作用,因而,與我們的改革的方向是不一致的。[10]那麼,這會造成什麼影響呢。對法律性質的劃分的意義是在於揭示法律的基本價值,在於揭示法律的基本內容,給人們一種直觀的對法律體系的了解。它決定該解釋理論的價值趨向。而它的作用是對這個理論定下一個基調。它的直接效果是對法律的解釋產生影響,法律的解釋是一種整體的解釋,這在法律解釋學中是一個基本的原理。
法律,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對社會現實及其可預料的將來的一種解釋。在這個前提下,對一個社會理論的正確性與合理性的檢驗是看它的解釋與社會現實的符合程度。上面的理論可以講是對某種社會中經濟法律的一種解釋,但對我國現階段轉型社會的現實及改革趨勢的解釋有一定的偏差。用一個形象的說法,上述的經濟法理論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上是一種「TO」關系,即是進入性的、外在的。而我們現在的情況是「FROM」,我們國家現在的政府與市場是一種內生的、一體化的狀況,我們的改革所要達到的是使二者關系是一種「FOR」的狀態,即是服務性、保障性的。我們的經濟法理論應該反映這種狀況。
經濟法是處於公法和私法交界處的一個部門,它是集中和綜合的產物,它的統一性在於它的惟一目的是管理經濟活動。[11]它首先是作為一種處理問題的方法,作為一個有具體特點的部門出現的,[12]是符合正在形成的經濟社會所需要的法律秩序,是與全部傳統法律規則並存的一項新法律,[13]是從其經濟後果來看問題的法律。[14]經濟法是處理公法與私法、政府與市場關系,協調二者之間關系的一種法律。在我國的市場化改革中,這種關系的妥善處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直接關繫到我國改革能否順利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能否合理地建立起來。
經濟法是處理公法與私法、政府與市場關系,協調二者之間關系的一種法律。在我國的市場化改革中,這種關系的妥善處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直接關繫到我國改革能否順利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能否合理地建立起來。
四
我國的政府改革是一種對傳統的「全能政府」的改革,在計劃經濟體制條件下,政府是社會「大工廠」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政府既造計劃,又管理經濟;既是社會的參與者,又是社會的執法者;既是社會的生產者,又是社會消費的安排者。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政府的全能性要向社會性轉化。什麼是社會性呢?就是說,政府的管理模式與市場的競爭模式從根本上是不同的,政府的管理是一種行政管理的模式,是一種依據行政法和上級機關的授權而進行自己職能的運用,對行政機關的作用的評判是上級機關,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而市場的競爭模式正好相反,市場主體的存在價值是它在市場上是能贏利的,也就是說對市場主體的存在價值的評判是市場,而不是其它,市場主體的動力來自市場,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國有企業要從行政管理模式中解放出來,否則就沒有出路的原因,因為原有體制剛好與市場機制相反。政府即使參於經濟也是在競爭市場之外,或是以市場主體的身份來參與到競爭市場之中,或是在市場不完善的地方,或是在市場不能發揮作用的地方。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中,市場是第一位的,政府的作用是為市場服務。這是市場經濟的共性,也就是政府的社會性。
但是政府的全能性向社會性轉換是如何來實現的呢?
我國經濟改革的一個特點就是它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改革,是政府推動實現體制轉換。在這一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矛盾,一是市場發育的不完善、市場制度未建立,這種制度不僅僅是一種法律條文的規定,而是整個社會的實體運作的制度。這裡面是有原因的,在原有的計劃體制下,經濟中存在大量的國營企業,作為經濟的主體和經濟的主導力量,它和政府是一體的,但是在體制轉換中,這部分企業如何轉換市場角色與行政管理模式一直是我們不能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說,在市場中,國有企業仍是和政府有著直接的關系,企業的融資、運作、包括破產都不是按市場規則來運作的。政府在市場中的行政管理模式仍非常明顯。這是我國市場發育不完善的一個重要表現。大量的市場規則在此不能適用。表現在法律上,就是欠缺一個與民法規則的運作相對應的所謂「市民社會」。二是市場發展的長期性。市場的發展是個長期過程,不是體制上轉換了,經濟中就可以實現轉換。最明顯的例子是俄羅斯的「休克療法」,雖然制度變革了,但是市場的運作還是很成問題的。大量的資本不是按實際價值向市場轉換,而是按權力進行的分配。對這樣的分配,市場要進行長期的消化之後才能進行符合市場經濟的運作。我們應該看到,從計劃到市場,單單從經濟上看是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不是與市場經濟國家一樣的政府幹預的問題,而是政府如何從全能轉換到其社會性職能上來的問題。是政府與市場如何協調的問題。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在這一過程中,肯定不可能是「一刀切」的關系,而是在不同領域、不同時期都會不相同的一個「彎彎曲曲」的關系,這種關系如果不用法律的規則來進行確定,肯定是會由於慣性的作用而互相影響,從而保持政府的「全能性」。這在我們的經濟中已經顯示出來了。中央的改革到地方常會出現扭曲,地方保護主義的趨勢愈來愈強烈。這其實都是中央政府的改革下來之後,地方政府的職能不能局部消退所造成的。社會是個系統,是相互影響的,權力也是如此。部分權力的縮小會由於其他權力沒有變動而保持其實際的影響力,而且它的效力在法律未規定時是待定的,在法律上是不能稱其為違法。在這種情況下,按照市場經濟模式制定的法律常是得不到執行的。我國法院系統規定1999年為執行年,這說明我國法院執行難問題已經到了非常嚴重、非解決不可的地步。大量的執行難問題就是由於地方政府基於地方保護主義而造成的。
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構成了我們經濟法所要研究的一個中心問題,也決定了我國的經濟法不同於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法理論,我們不可能把我們的經濟法理論放在國家干預的領域,而應放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繫上,就是政府如何在經濟穩定發展,在漸進式改革的思路下完成政府職能轉換,同時又能使在政府完成職能轉換的地方實現市場力量的填充。否則,政府職能的轉換肯定是不能實現的。
應該看到,我國的經濟法在實現一部分憲法的功能,因為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究其實質,應該在憲政制度中有明確的規定,它是由一國的基本制度所規定的,而不是由部門法來規定的。我國的情況之所以會如此,是由於我國是一個轉型社會的性質所決定的,同時,也是由我國的轉型是一種漸進式的模式所決定的。轉型意味著社會基本經濟制度的轉變,從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由於這一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所以基本制度面的確定是很難的,當然,我們也可以進行這種制度的設想,但要設計出具體的權力排列方式、具體的規則形式並使之有效力,我想我們的理智還沒有達到這樣的層次,要知道,這種改革是破天荒的,誰也沒有做過。這就意味著,在基本制度面上,我們沒有政府與市場的權力的基本劃分,也就是說,在法律上,政府可以是全能的,也可以是社會性的,而由於政府原來是全能的,因此,政府很可能自覺、不自覺地在走原來的路子。
對於政府的這種狀況,按完整的市場經濟對政府的權力進行要求顯然是不現實的。政府在社會性的功能之外還承擔著更多的職能,而傳統的全能性的職能又與我們的改革方向不符合,政府的職能在理論上是不明確的,那麼政府的職能在法律上,由於缺乏基本法的規定,其權力的解釋就存在困難,政府主要的法律依據是經濟法,因此,經濟法的體系化就顯得特別重要。
五
我國經濟法理論上的混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經濟改革是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跨度大、難度也大。我們的改革,正如我們在上面所分析的,是在幾個階段的認識的基礎上才達到今天這一高度的,而作為與經濟改革直接相關的經濟法當然也與這一過程密切相關,同時,這也損害了經濟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所應具有的穩定性。在國外對經濟法的不同認識也有這一方面的規則上的原因,但都不及我國的經濟轉軌給經濟法帶來的變動性大。這不但是在規則內容上的改變,也在相當大程度上改變著它的性質。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確立以及加入WTO進程的加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種狀況。
WTO的加入在法律上給我們國家的經濟法注入大量的內容,WTO是國際法律,是對國家的一種義務約束。國際法是一種「軟法」,所謂的「軟法」,一方面它是一個缺乏體系性的東西,即使是WTO法律文件,作為迄今為止最為龐雜的國際經濟法律文件,也不是包羅萬象的,正如我們在上面所指出的,它在許多方面是有欠缺的,也就是說,這個國際經濟法律體系是不完整的,一個不完整的體系,在解釋上,肯定會產生歧義,因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也可能由於法律用語、理智的局限性、以及經濟現實的變化而產生許多不確定性的東西,何況一個體系不完整的東西。WTO是個發展的體系,烏拉圭回合之後的國際經濟談判的工作也正在醞釀之中。「軟法」表現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它相對於國內法是一個不完整的法律體系,即國家既是立法者,又是司法者,同時也可能是法律關系的當事人,可能是原告,也可能是被告。(這也是為什麼發展中國家要參加到國際經濟法律體系中去的原因。否則,無法在經濟領域有效地保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中國要在未來世界經濟舞台上有發言權,要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經濟大國,就必須盡早地加入WTO這一多邊國際經濟組織。這樣中國在第三世界國家或地區占絕大多數的WTO內,就會像在聯合國內一樣具有重要影響力,否則,被排除在WTO之外,不僅影響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使中國無法對發展中國家發揮影響力,也無權參與制定新的國際經貿規則,中國將長期被排除在世界經濟舞台之外。)我們在關於法律正義的知識里就知道,司法者應該是中立的,而不能充當被告或是原告。另外,它的救濟方式在相當大程度上是自力性質的,國家實力的因素起很大的作用。原先GATT是個沒有司法體系的臨時國際經濟安排,而現在的WTO設立了爭端的解決機構,但是,爭端解決的強行性在國際法中一直是個難題,是導致國際法被稱為「軟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隨著WTO爭端的增多,爭端所觸及利益的重要程度的增強,國際法的這一特性會暴露出來。在國際法律體系中,實力的因素是不能不考慮的。這也是為什麼越是觸及到大國,爭議的解決就越難,這是國際法的法律性不及國內法的地方。[15]
國際經濟法的法律性不如國內法,因為國內法是一個完整的體系,而且有一個權威的存在,但是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化:一是經濟的國際化,二是經濟的市場化,這二個共同點使遵守國際經濟法所帶來的利益要遠遠大於違反國際經濟法所帶來的收益。法律的遵守有一個利益的共同基礎,雖然這個基礎可能會由於國際經濟的變化而消失,但在可以預料的將來,這種變化似乎是不可能的。這也是為什麼在美中WTO談判之後,雙方認為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WTO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經濟法律的基本框架,這個法律體系盡管存在著不盡如意的地方,如它對發展中國家的優惠,對發展中國家的國情的考慮是存在問題的,這也是我們今後在WTO體系中應該注意的地方。但是,我們應該看到,WTO所構建的法律框架是和我們改革開放的方向相一致的,這也是為什麼大量的發展中國家要加入這一國際經濟法律體系中去的原因。在這個法律體系下,我們思考的是如何加強我國經濟主體的競爭力量,使它在這個法律體系中有更多的事實上的權利,而不是處於被動的境地。也就是說我們要適應這種法律環境,以及能獲取這種法律環境所帶來的利益,以這種環境來促進我國的改革開放和加強我國的競爭實力。
WTO所架構的是一種市場走向的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首先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制度意味著市場應是完整的,政府對市場不過多干預。這是加入WTO的一個制度性的前提條件。其次是政府保證不實行歧視待遇。這也就是構成WTO基本原則的多邊最惠國待遇原則。第三個是國民待遇,保證市場主體的公平競爭,我們以前對外商提供的是一種優於本國經濟主體的優惠條件,因為我們以前有所有制的區分,而且為了吸引外資促進本國的經濟發展。這是一種體制轉軌當中的做法,其實是一種對市場的扭曲,是為了克服舊體制的弊病而採取的一種矯枉過正的方法。對國民待遇的理解一方面是對外國人提供不低於本國人的待遇標准,而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對本國人提供一種平等的待遇和不低於外國人的標准。
WTO的文件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最完整的對政府權力重新定位的法律文件,也是我國經濟法律的最為基本的文件,是我國經濟法的基本法,也為推動我國政府職能轉換提供了一個法律的框架。我們應該利用好這一次機會來推進我們的市場化改革。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WTO提供給我們的是一個不完善的對政府的限制,還有許多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是不可能在WTO這樣一種國際經濟法律文件中來進行規定的。這就需要我們的經濟法來完善和發展,應該講,對我國這樣一個行政權傳統很強大的國家而言,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個長期的工作,而且在我們的司法、立法領域的行政化傾向也一定程度上存在,這是我們的傳統在起作用,也是我們在規定政府與市場的界限中會遇到的困難,但是這個問題又必須解決,否則,我們的市場化改革就有可能夭折,我們的改革開放就有可能停滯。
其實經濟法對這個問題的闡釋應該是在一個憲法的體系之下才會形成一個完整的解釋的體系。但是由於我國經濟的轉軌性質,這種理論上的要求是不現實的。這一點我們在上面的分析中已經指出來了。經濟法自身要求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和價值內涵。否則,法律的解釋就會出現問題,依法行政和完善市場這兩個改革的目標的實現也會有問題。由此可見,完善經濟法的理論和經濟法的規則,對我國的改革開放和市場制度的建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構成一個含有WTO內容的經濟法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個迫切任務。一方面既然我們作出了國際法上的承諾,那麼,在國內法上有一個具體明確的規定是必然的,否則,國際條約的執行是有困難的。構建一個與我們的國際承諾相一致的經濟法體系的工作是艱巨的。二是如何應對WTO所帶來的挑戰,如何利用WTO所帶來的法律權利,如何在WTO所給我國的寬限期內盡快地完善我們的市場,使期限過後的開放不至於帶來大的沖擊,這是我們現在應該考慮的問題,其中的中心問題是我們如何有效地利用政府資源。應對WTO所帶來的沖擊的前提是重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得我國的經濟競爭實體在沒有政府的保護下能不斷地經受國際經濟的考驗,並利用國際經濟的廣大市場來壯大自己。經濟法若是實現這一目標,便是法律對現實的最大貢獻。加入WTO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完善和發展經濟法的契機,也使經濟法的發展面臨一個繁榮的新階段。
【注釋】
[1]參見史際春等,《經濟法總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頁以下。
[2]另外,還有認為經濟法不是一個法律部門,而僅僅是一種思考法律的方法。由於它否定了經濟法作為一種獨立規則存在,這種觀點在國外比較流行。(參見[法]阿萊克西·雅克曼等,《經濟法》,宇泉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在國內倒無這種論點,而且限於主題的關系,在此暫不作討論。
[3] 參見[法]阿萊克西·雅克曼等,《經濟法》,宇泉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35頁。
[4] 參見[法]阿萊克西·雅克曼等,《經濟法》,宇泉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79頁。
[5] 參見[德]拉德布魯赫:《法學導論》,米健、朱林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頁。
[6] 參見[法]阿萊克西·雅克曼等,《經濟法》,宇泉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35頁。
[7] 參見[德]拉德布魯赫:《法學導論》,米健、朱林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頁。
[8] 參見[法]阿萊克西·雅克曼等,《經濟法》,宇泉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20頁。
[9] 參見[法]阿萊克西·雅克曼等,《經濟法》,宇泉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21頁。
[10] 參見沈敏榮:「政府、市場與經濟法的定位」,《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0年第1期。
[11] 參見[法]阿萊克西·雅克曼等,《經濟法》,宇泉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52頁。
[12] 參見[法]阿萊克西·雅克曼等,《經濟法》,宇泉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85頁。
[13] 參見[法]阿萊克西·雅克曼等,《經濟法》,宇泉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79頁。
[14] 參見[法]阿萊克西·雅克曼等,《經濟法》,宇泉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53頁。
[15]參見[英]詹寧斯、瓦茨修訂:《奧本海國際法》第一卷第一分冊,王鐵崖等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5年版,第63頁。
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志的,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與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等三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法律體系。
標明中國已在根本上實現從無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歷史性轉變,各項事業發展步入法制化軌道。鄭重宣示了中國堅定不移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保障。
(9)經濟法總目標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意義: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
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也是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唯一正確道路。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重要的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國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則問題上不動搖。動搖了,不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無從談起,已經取得的發展成果也會失去,甚至國家可能陷入內亂的深淵。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作出的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也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
30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向前發展。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法制保障。
實現現代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景和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是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我們將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我們已經取得的發展成就離不開法制的保障,我們奮力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也離不開法制的保障。
❿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志的,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與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等三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法律體系。
標明中國已在根本上實現從無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歷史性轉變,各項事業發展步入法制化軌道。鄭重宣示了中國堅定不移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保障。
(10)經濟法總目標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意義: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
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也是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唯一正確道路。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重要的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國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則問題上不動搖。動搖了,不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無從談起,已經取得的發展成果也會失去,甚至國家可能陷入內亂的深淵。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作出的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也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
30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向前發展。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法制保障。
實現現代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景和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是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我們將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我們已經取得的發展成就離不開法制的保障,我們奮力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也離不開法制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