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剝離
㈠ 企業非經營性資產剝離的原則是什麼
您好,希望以下答案對您有所幫助!
1)經濟性原則
由於各個企業的實際情況及市場狀況不同,並非任何非經營性資產剝離之後都會給企業帶來正面效益。有些非經營性資產剝離後,又要對職工提供相關的補貼,反而會給企業造成更大的負擔。企業在改制過程中,應當根據是否符合經濟效益原則確定是否進行剝離。企業還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仔細分析非經營性資產應當堅決予以剝離;對於剝離效果不佳或者留在企業內部對企業長遠發展還有積極作用的資產,應予保留。這樣處理的目的也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體現經濟性原則。
2)區別對待原則
對於非經營性資產的剝離,應當充分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例如,企業的實際特點、所處的社會環境、被剝離資產的獨立營運能力和盈力能力。在確定了進行剝離後,不能不加分析地採取統一的步驟或方案,應當對不同條件的企業採取不同的處理措施。選擇合適的資產剝離的方法和模式,以達到最佳經濟效果。
北京市道可特律師事務所
參考資料:《企業改制重組法律實務》
㈡ 資產剝離的法律責任
企業剝離經營的法律責任可分為內部責任和外部責任。內部責任是指剝離企業與原企業之間及其內部因政府行政行為而將財產、勞動力再分配產生的財產使用、工人調配等所涉及的法律責任。由於剝離企業在法律上的地位決定了由此產生的諸多問題均屬企業內部問題,從法律主體看是一種不平等主體間產生的法律行為,故所涉及的有關財產使用以及對原企業工人的聘用引起的法律責任,均應由原企業和剝離企業內部依行政手段或由勞動爭議部門解決,而不能通過訴訟手段解決;但涉及內部承包合同產生的糾紛,可依照最高院司法解釋通過訴訟手段處理。
企業剝離經營的外部法律責任是指原企業和剝離後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與外部產生的法律責任,本文主要指在生產、流通領域同平等主體間發生的經濟責任。這種外部責任在實踐中主要體企業對外債務負擔這一問題上。剝離企業由於原來沉重的債務負擔而成立,所以因債務發生的法律責任問題最為突出。由於企業剝離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擺脫原有企業的債務,所以在成立時對於債務問題也最為敏感,政府部門利用行政手段一般都規定剝離企業對原企業債務不再承擔責任,並為此盡可能採取一些措施。如對原企業財產,新企業有償使用即採取租賃形式利用原企業財產,或採取銀行轉貸形式即將老企業貸款轉嫁到新企業身上,而用這部分貸款有償購買老企業的資產等等,從形式上用這種有償方式盡可能完善剝離企業的合法性,從而達到擺脫債務的目的。但由於剝離企業在法人資格上的缺陷,所以對原企業的債務,剝離後的企業必須共同負擔。從這一法律意義上講就外部債務問題而言,是有違政府部門通過剝離經營來擺脫企業債務這一初衷的,剝離企業與原企業之間不承擔老企業債務的約定也不產生法律效力。所以,為保障債權人的合法利益,對於剝離企業債務問題,原則上應確定原企業與剝離企業共同負擔。
但企業剝離經營作為當前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形式之一,從社會大氣候考慮也有著它積極的一面。實行剝離經營後,由於沒有任何債務負擔,新企業得以輕裝上陣,並可以放開手腳進行生產經營,在良好的環境中自我發展,從而獲得了生機,避免了整個企業的全軍覆沒。另外實行剝離經營後,新企業通過支付財產租金形式使老企業退休職工有了工資保障,新企業職工的收入也有了相應提高,從而大大減輕了政府的壓力和負擔。所以在處理剝離企業債務問題上,在審判實踐中應針對剝離企業的具體剝離形式區別對待,不能為債權人的利益而一概否定剝離經營的存在,也不能因考慮它的社會存在意義而一概地加以肯定。 司法實踐中應區分以下幾種不同情況加以處理:
1.對於剝離企業以逃避債務為目的,新企業無償使用原企業財產,使原企業已成為「空殼」的,根據權利、義務相一致的法律原則,對於因原企業的債務而引起的訴訟的,應將原企業和剝離後企業列為共同被告,並由二者共同承擔。
2.對於剝離企業採取租賃形式有償使用原企業財產的,在處理債務問題時,原則上應將老企業和剝離後企業列為共同被告,並共同承擔債務。但這種形式的剝離所採取的財產有償利用形式,是以新企業支付老企業退休工人工資為前提的,並且剝離的企業一般都有重新搞活的希望,現行的剝離企業大部分都採取這種方式,因此從審判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思想出發,審判實踐中,在依據有關法律確認原企業和剝離企業共同負擔債務的同時,應採取對新企業慎用財產保全,促使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達成分期償還的調解協議等措施,以保證剝離企業擁有寬松的生存空間和喘息機會,通過提高經濟效益使其增強履行債務的能力,以保護更多債權人的利益。
3.剝離企業採取銀行轉貸有償購買原企業財產,並辦理了國有資產劃撥手續或其他財產所有權轉移手續的,應確認新企業有償取得了老企業財產所有權,剝離企業具備了獨立財產的法人構成要件,視為成立新的法人,剝離後企業按照法人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對原企業債務不再承擔責任。
4.實踐中還有一種近似於企業分立的情況,在剝離經營中也有體現,就是老企業拿出一部分資產作為成立新企業的投資,老企業與新企業間存在一種隸屬或投資控股關系。這是一種企業為了擴大再生產的需要而進行的經營行為,投資成立的新企業具備獨立主體資格,只要在工商部門取得法人資格,那麼就具備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根據有關規定(省高院《關於經濟審判中若干適用法律疑難問題的解答》第4條),新企業不應承擔老企業的債務。但對於老企業將超過50%的財產作為投資的,使原企業基本屬於「空殼」狀態的,應認定原企業以逃避債務為目的非法轉移財產,對老企業債務則應由新企業共同承擔。
㈢ 什麼是租金剝離法
簡單點回答吧:
所謂租金剝離法,它和收益還原法和成本逼近法這兩種辦法,近幾年常用在土地基準地價評估之中,用於計算土地及房屋的價值和收益。
一般情況下,租賃雙方簽訂的合同價款都是房地合一的租賃價格。根據現在的《城鎮土地估價規程》中介紹的基本估價方法,房屋租賃合同中的租賃價格屬於收益還原法里的總收益。該總收益里既包含土地純收益,也包含房屋純收益,還包括出租方應負擔的一些費用,例如《規程》中介紹的經營管理費、經營維修費、房屋年折舊費、房屋年保險費、房屋出租年應交稅金等費用。在具體計算租金中包含的費用數額時,要根據租賃合同的內容進行判斷,一項一項進行剝離,剔除總收益中包含的總費用後,可以得到房屋租賃的房地純收益。得到房地純收益後,由房地純收益減去房屋純收益就可以得到土地純收益。
現在樓主明白租金剝離法的操作原理了吧。
求推薦。
㈣ 誰有經濟法學的小論文
[摘要] 本文剖析了經濟法主體的概念、性質和特徵,反思了學術界研究經濟法主體存在的不足,指出了目前經濟法理論研究「範式」化的危害,並從抽象和具體兩個層次、靜態和動態兩個角度對經濟法主體的分類方法做出了新的嘗試。 [關鍵詞] 經濟主體,主體價值、主體分類,抽象與具體層面,靜態與動態角度 一、正確認識經濟法主體的價值和意義 從動態的角度看,法通過調控一定主體的行為,以確認、保護和發展一定的社會關系,最終達到建立和維護一定社會秩序、實現其價值理念的目的。就某一部門法而言,對主體行為的調控主要是通過確定主體范圍和設定行為模式兩方面完成的,具體地說,就是該部門法明確調整哪些主體的行為,並運用哪些權利義務的組合來規范主體的法律行為。主體根據法律的規定建立具體的法律關系,並最終將這種法律關系轉化為享受權利和履行義務的現實行為,使法在社會生活中得以實現。 對於新興的現代部門法——經濟法來說,其社會本位的價值理念的實現,當然有賴於經濟法主體制度的正確建立和發展。正確認識經濟法主體的概念、性質和分類,既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又有重大的實踐價值。一方面,經濟法主體理論是構建成熟、完備的經濟法基礎理論體系的核心環節,與經濟法的調整對象(調整哪些社會關系)、本質屬性(與其他部門法有何根本區別)和理念原則(如何指導經濟法的制定和實施)存在著邏輯上的緊密聯系。另一方面,經濟法主體又是銜接經濟法理論與實踐的環節性要素:就經濟法的制定過程而言,經濟法主體的層級理論是建立和完善科學的經濟法律體系和區分具體經濟法律部門層級的基礎;就經濟法的實施過程而言,經濟法主體的動態角色研究,能夠使經濟法理念原則得以正確適用,並改善經濟法在法律實踐中功能受限等問題,[注1]以規范和引導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補充: 中國的經濟法學作為研究經濟法現象的新興法律學科,是在大膽借鑒國內外法學和經濟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出現了別國市場經濟未曾面臨的新情況。譬如,怎樣在不影響國家控股的前提下,適當減持部分國有股的問題。這些新的變化需要我們經濟法學者針對新問題擺脫舊有思維的束縛,加強法律理論的創新研究。 然而不論從經濟法的發展歷史還是價值功能來看,由於國內不少經濟法學者成長和長成於標准化、模式化應試教育下,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呈現出天然的「貧困」,導致對經濟法的本質與現代性認識不足,[注2]表現在經濟法主體研究領域,就是不自覺地止步於靜態的、形而上學的研究方法。一些學者固守或依賴於民法、行政法既有的主體研究成果,採用「範式」(模式化)的方法論將之遷移到經濟法理論中,而沒有考慮到經濟法的自身特色,造成了遷移來的經濟法主體理論水土不服。 比如在民法領域中,民事主體包括平等的公民、法人、非法人組織三大類,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主體憑借意思自治進行民事法律行為,並根據法律承擔以過錯責任為主的民事責任。但是對經濟法而言,如果從形式上照搬民法這種主體——行為——責任的研究路徑,而不加以具體分析,就容易讓人產生無法對經濟法主體准確定位和分類的困惑,並糾纏於經濟法是否應當像民法一樣規定法人制度[注3]但又與其相區別,經濟法是否應當建立一種不同於民法和行政法的責任制度等枝節性的問題。 補充: 我們認為,經濟法可以設立自己的法人制度,但一定要脫離民法抽象的、形式化的、帶有擬人色彩的「法人」窠臼。經濟法人制度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主體如何以其社會責任為准則進行經濟行為、如何具體合理分擔社會責任等問題。經濟法人制度的問題不應當也不能夠成為我們深入研究經濟法主體的性質、行為和責任的障礙,否則還不如換一個角度來觀察問題。譬如,思考如何建立主體的「經濟責任制」就更有實踐價值。[注4]同時,與經濟法綜合系統的調整方法相適應,經濟法的責任制度體系是一種包含了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社會責任等等的綜合責任體系,過於強調各部門法與各種調整方法形式上的對應性,反而會失去經濟法的特色。 再如,若模仿關於行政法主體劃分為行政主體、行政相對人和行政監督主體的分類思路,將經濟法主體的基本分類確定為地位不平等的決策主體、管理主體、實施主體、監督主體等。或者更簡略地劃分為管理主體和實施主體,並認為管理主體自然包含了決策主體和監督主體,它們都屬於國家主體。類似的困惑同樣存在。因為就任何法律規范而言,都有其創制主體、實施主體和監督主體,那麼這種似是而非的分類實踐意義何在!這只會把我們研究經濟法的視角限定於相對狹窄的國家經濟管理領域,以自圓其說!這是法律理論對法律實踐現狀的一種倒退和妥協,而非對經濟生活現實需要的一種積極響應。 補充: 應當注意到,該種分類的實質是確立了「國家主體」在經濟法律關系中的固定地位,即不管何種經濟法律關系,都必須有「國家主體」參與其中,才能稱之為經濟法意義上的法律關系。而這實際與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地位相對恆定的特點如出一轍。[注5]關於「國家主體」提法是否科學的問題,本文隨後會有專門論述,這里需要置疑一點:行政主體在各種行政法律關系中也並非永遠處於管理者的地位,而這種連行政法學者也注意到的「恆定」分類法局限問題,為什麼某些經濟法學者卻視而不見,將「國家主體」以管理者的姿態進行到底了呢?雖然很多學者認識到了這種基本分類方法的不足,並對其加以充實改進,例如用更詳細的經營主體、消費主體取代籠統的實施主體,用更具體的政府機構取代抽象的管理主體,以平衡原來過分突出國家主體軸心地位的分類,但仍有換湯不換葯之嫌,該分類方法對於具體經濟法部門的主體類型涵蓋性和針對性不強的先天弱點,也並未因此得到改善。 事實上,這些研究思路忽視了問題的真正關鍵,即三類部門法主體設置的邏輯起點並不相同。民商法是市場經濟中個體權利的維護者,強調以權利來界定和約束權利,以實現主體在平等秩序下的最大自由和利益。行政法以控制行政權力的行使為核心,強調以權利和權力來限定和制約行政權力,以實現政府有序行政的最大效能。而經濟法以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為己任,其主體行為模式更偏重於權利(力)基礎上的責任,強調要在主體之間合理分配社會經濟資源,從而形成一種和諧的經濟秩序,以實現社會經濟整體的可持續發展。這里的分配不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分配,而是一種需要動用市場的自發力量和政府的自覺力量,以市場機制正常發揮作用為基礎、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相配合的合乎經濟理性的分配,政府經濟行為不能違背經濟規律和脫離法制軌道,否則政府就違反了其承擔的社會責任。這里的和諧也不能單純理解為制衡,而是一個遠比制衡更加寬廣和深入的概念。主體之間只有對抗與制約,而沒有合作與協調是不可能促進經濟的全面、持續、協調發展的,和諧是經濟法價值的核心要素,是貫穿於經濟法調整社會關系過程始終的一種基調,也是經濟法制定與實施的出發點和靈魂所在。 補充: 此外,由於現代社會經濟關系日益復雜並且變動頻繁,公私因素逐漸相互交織融合,經濟法律關系具有包含縱向因素和橫向因素的層級性,[注6]更需要我們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觀察才能完整揭示經濟法的本質。否則僅僅套用傳統思維固守靜態分類的老路子,我們就會陷入與別的部門法學者大打無謂的口水仗、人為擴大或縮小對經濟法調整范圍認識的誤區。譬如,經濟體制改革初期的「大民法」與「大經濟法」之論戰,中期的「經濟行政法」理論之興起和衰落,到現在的「經濟法」和「社會法」之爭。[注7]所以,對於經濟法主體的分類標准,我們不能簡單地以民法的橫向劃分或者行政法的縱向劃分思路加以替換,而應當從實踐出發勇於創新,通過動靜結合的方式探討經濟法主體的分類層次。 補充: 這兩種傾向未能正確把握經濟法主體的本質屬性和外部特徵,為我們正確認識經濟法主體設置了極大的障礙,並且也不自覺地降低了經濟法主體的實踐價值。 第一種傾向過分提升了「國家」在經濟法主體中的地位,而沒有考慮到國家主體比較抽象,在實際運作中存在多種角色,(如國家資產所有者、具體經濟關系參與者、宏觀經濟調控者、維護市場競爭者、經濟監督者等角色)需要不同具體主體加以代表,造成了認識上對「國家主體」的定位偏差。實踐中,當非國家主體一方的合法利益受到國家主體「合法權力」侵害時,其救濟方式往往被剝離為互不聯系的民事手段和行政手段,出現原告主體因同一事由在民事訴訟中偶爾勝訴,卻在行政訴訟中屢屢敗訴的戲劇性場面,甚至會出現因法院拒不受理而投訴無門的情況。這種「國家」思維的背後是一種法律非公即私的觀念:經濟法順理成章地在實踐中被劃定為純粹的公法,公法的執行主體又怎能被私法主體隨意告倒呢!顯然,如果我們不能區分這些「國家」角色的不同性質而擬定不同的法律對策,就會導致實踐中本已十分缺乏的、以維護社會經濟權利為目的的經濟公益訴訟等保障措施流產。僅在抽象層面上使用「國家主體」這一概念其實質就是無視公私因素融合的經濟現實而把經濟法定義為「公法」,這種傾向無法解決實踐中屢禁不止、亟待解決的地方保護問題和行業和部門行政性壟斷的問題。 補充: 第二種傾向,由於引進了太過寬泛的法律人格概念,會使我們無法理解個人在經濟法主體中的正確位置。實際上,沒有相應的經濟法律規范的規定,個人是不能隨便成為經濟法主體的。具體地說,一方面,個人作為經濟法主體必須要符合一定的角色和條件,因為經濟法是「以公為主,公私兼顧」的法,[注10]不同於民商法的私法性質,不允許當事人隨意創設經濟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另一方面,經濟法規制的重心是經濟力量強大的組織而非個人,這從經濟法現象產生之初以產業法和反壟斷法的面目出現便能看出來。[注11]普通個人經濟力量有限,能夠承擔的社會責任也十分有限,所以法律重在通過民事規范對其經濟利益加以維護,只要求他們承擔與其行為限度相適應的法律責任。只有當組織性要素存在於社會關系中,需要國家意志涉入,以實現社會公共利益時,國家才有從經濟法層面對某一類個人的經濟行為進行規制的必要。譬如,法律對稅收關系中具有不同收入水平和收入類型的個人規定不同的稅率以實現國家有組織的資源再次分配職能;再如法律對公司內部經理、董事競業禁止加以明確規定以加重公司的社會經濟責任等。 所以,我們有必要提出一個新的研究思路:即特定利益+社會責任→權利+義務→主體。據此,從抽象層面和具體層面、靜態角度和動態角度,展開對經濟法主體分類的研究,這是由經濟法主體的「經濟利益性」、「縱橫統一性」、「責任優先性」等本質屬性和「范圍的廣泛性」、「地位的層級性」、「角色的變動性」等外部特徵決定的。而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相對完備的經濟法主體概念:經濟法主體就是根據法律確定的社會責任而賦予不同資格的,代表不同利益傾向的權利享有者和義務承擔者。 補充: (二)經濟法主體的性質和特徵 相對於民法和行政法主體而言,經濟法主體具有不同於它們的本質屬性:首先,經濟法主體具有經濟利益性,即它應當是某種經濟利益的明確代表,是該種經濟利益的積極追求和維護者。不論國家主體也好,還是組織主體、個人主體也好,法律對經濟法主體經濟行為的調控,更多地通過平衡協調的手段控制該類主體行為的經濟成本和經濟收益完成的。 其次,經濟法主體具有縱橫統一性,這是由經濟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應當是縱向因素和橫向因素的統一所決定的。對某個具體的經濟法主體而言,由於其所處的經濟關系性質不同,可能與其他主體處於不同的相對地位,或者居於管理者,或者居於被管理者,也可能處於平等地位。
㈤ 試述經濟法理念與科學發展觀的關系
《博弈聖經》與科學發展觀的特徵
一、科學發展觀喚醒創新基因的特徵
創新是一種觀念,觀念沒有理性。
創新是二特性對局,對局中間有一個創新的第三空地。
創新是博弈中的常數,常數是人的創新潛能的價值體現。
文化創新是大自然中的無性繁殖,文化創新又類似嫁接,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這個獨特形式進行文明的創造,當最終看到創新的結果時,那已經不是原來的文明了。
人與他物的合成都屬於未來,未來基於慾望,人的生存道路就是與他人一起用慾望創造未來。
《博弈聖經》中說:「博弈的結構,不僅需要自己,還需要另外一個人和一個觀眾,這是博弈存在的三條件。」任何文化思想的傳播都是除自身條件之外,還有兩個條件才能構成,因此創新的文化基因也一定是一個三元結構,這樣才能構成遺傳與生態的文化遺傳基因。任何被優先喚醒的科學與博弈的基因模式,都是一種觀念思潮,它是科學發展觀的源頭。
優先喚醒的特徵就是開發自己的慾望,將情感和價值觀傳播給對象,融入對象的文化中成為新的基因。無論使用什麼樣的傳播方式,無論結果如何,只要能從對象那裡實現慾望都是喚醒,是創新,是進步。《博弈聖經》中給出了「進步」的定義:「就是你在傳承的方向上播撒的慾望,反應在他者的思維中。」其實生命進步的奧秘就是在危機中不斷地將活著的優勢基因取代低效的模式。生物行為創新的現象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地移動、奔跑才不會被捕食。
科學發展觀就是被喚醒的大自然的基因模式,它不是一個人的文化,裡面不存在個人理念,它是大自然自身發展的一條道路。《博弈聖經》中說到:「文明的永恆、普適、唯一性就是科學。」「發展」一詞就是戰略里的持續性特徵,也是科學的自然屬性。在自然實體中生物與自然的優先快照,就是觀念,「觀念是自身知覺、意識、思想、理智的對象」。我們的觀念一定符合以上的科學與發展,沿著大自然鋪設好的這條無形的道路前進,這本身就是科學發展觀的主題。任何政治家利用這一點都是找到了對政治、經濟、軍事及對智者文化的開放,都是找到了一個博弈取勝的非同步時間空間概念,就是讓人們重新思考時間和空間、偶然和秩序的概念。我們可以從《博弈聖經》中得到啟示:人的頭腦越熱,越沖動,越顯示出時間的緊迫和空間的狹小,那麼,開放的時間使人在自由的空間里冷靜思考科學的理性,使第三空地得到擴充,也使創新空間得到增長。不難想像,創新一定是多元化、多態式的雙贏結構,根據《博弈聖經》中的國正雙贏理論,雙方對抗無雙贏,「國正雙贏理論可以用於日常所有的事物,幫助世界上所有的人理解雙贏概念的理論,只有大於兩個以上的合作,才能談雙贏。《博弈聖經》里的國正雙贏理論,能夠團結更多的人一起多元化合作,雙方才會出現雙贏」。只有通過遺傳交流合作才會顯得龐大,才有更多選擇的機會,為自己打開一條嶄新的道路。眾多人的合作是一系列共同進化中的實驗,假如不能取勝,你就要放棄自己,選擇合作,繼續博弈。合作就是放棄自己舊的博弈主張,在第三空地里形成新的夢想,只有合作才會永遠改變著雙方。眾多人的合作在飛秒瞬間分出的信仰形成的生物蟻團行為是一種能源,它又為精神高漲的情緒製造更加開放的背景,以及把社會變成科學發展觀的生態園林。
科學發展觀作為文化命題和一個民族的復興宣言,一定會形成東方人的主題觀念,就像火紅的年代,將東方紅化。我們把科學發展觀這個主題用國正論、自然哲學的非絕對對立的觀點區分出層級和遠近,科學發展觀離人們越遠,被紅化的人數比例越大。根據被喚醒的概率和主題遠近的關系,得出結論,和科學發展觀越近的人越難以徹底征服他的那一半。所以,優先喚醒者作為各行業的領導人就顯得稀缺和格外重要。
人們經歷的任何事物,在傳播的路上一定有障礙,抵抗外來不是外來障礙造成的,而是遺傳里的自然法則。生物總是在抵抗外來壓力、堅韌不拔地存活著。人們在接受科學發展觀的創新基因、創新思維、創新結構和創新內容,再用國正論的博弈哲學將每個事件按各自的標准區分出大小與好壞、實體與性質,再用這種博弈的知識概念,尋找正理。《博弈聖經》中寫道:「從東方人到西方人,一刻沒有停止過對博弈正理的尋找。」科學發展觀和其他萬物一樣也都是在尋找中進化著。知道自己的優劣特性,就是遺傳的優先喚醒,即超前的信息處理,就是聰明。科學發展觀不同於達爾文全部依賴自然的物競天擇的理論,又不同於1990年道金斯(Dawkins)出版的《自私的基因》這一書全部取決於生物個體的理論。他們的觀點都是用國正論分配之後對單極屬性和局部理性的陳述。他們是科學家,卻沒有談到科學里的博弈結構。也許科學家認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背景所發生的創造不是他們的領域。
《博弈聖經》里的生物親序建立的二特性博弈模式,會受益,也會受損。人的生物親序就是尋找規律,迴避錯誤,防止衰變。人們就連聽話,也希望聽好聽的,對自己不利的話,聽了反感,這是人生的一大行為特徵。我們用國正論非絕對對立的哲學,對這一特性進行區分,由此設想生物親序的自私性相對應著的還有人的利他主義。
政治家首先把以人為本作為開端,把人生歸於精神的議題,再把文化、文明、科學與博弈混合在一起,用正理均贏的自然特性使和諧與道德得到持續性的改善。均贏表現出的利他主義,正如《博弈聖經》中所說:「利他主義的動機才是最高級、最高尚、最動人也是最值得稱贊之處。」它的美德會促使實現宏觀整體利益。
在現在高度競爭的社會里,生存的游戲就是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之間的博弈,人性中的合作互助的模式,不是有意的,而是生物親序防止衰變的本性。科學發展觀的均贏文化,在《博弈聖經》中這樣描述:「真正體會到博弈的樂觀主義和偉大高尚的利他主義行為,博弈的取勝結果就無可爭議。」從每個人的精神到行為,處處表現出利他主義,會提升被別人幫助的幾率。
科學發展觀是人類獨有的時代主題,是一種文化基因。人們認識優先喚醒的特徵將形成浪潮,人人尊重自然,關注背景,服從社會本身就是創新,就是用主題的慾望優化未來。
二、科學發展觀「一觀二論」結構的特徵
從我們首次思考科學發展觀這個治國的綱領,就有人問科學發展觀誕生於哪一天,這和普通人問宇宙大爆炸一樣沒有意義。它沒有具體時間和地點,沒有因果,只是一個觀念,大自然里存在著很多這樣的觀念。
領袖和他的專家們是在一個實體中思考戰略連續性方針的一群人,一個國家和一個企業一樣,沒有他們就沒有方向,沒有連續就沒有穩定的空間和持續性系統,沒有從這一物創造那一物的環境,更沒有文明和價值的表現,也根本談不上經濟發展。領袖和各行業的專家們對科學發展觀百年之後進行了更多的思考,即使這樣,它裡面經濟學的意義也不能被很好地認識。誰為長期的社會經濟大系統進行盈虧的危機預警?誰又為短期局部的個人博弈結果進行監控?社會為什麼出現經濟危機?個人為什麼出現貪污罪惡?科學發展觀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正理均贏論就是瞭望社會經濟系統的望遠鏡,給人與社會的未來經濟危機與貪污罪惡進行遠期預防。科學發展觀的正理均贏論和第三空地論是人類經濟游戲中防止一切災難的博弈正理。回憶社會與個人的經濟災難,人們會有所感悟:
危機是內部一幫人在狂歡中公開蠶食實體的游戲。
貪官是內部一個人在迷醉中自我欣賞性質的博弈。
我們用《博弈聖經》中戰略和戰術的定義,看戰略和戰術的對應關系,用國正論進行定性區分,就會知道科學發展觀是符合戰略里的發現,不是戰術里的達成。「罪犯創造的罪惡只包含在戰術中」。
「戰略是尋找連續正理、科學的文明實體。
戰術是達成局部真理、文明的文化性質。」
這個戰略性命題,顯然是一個重大發現,盡管它是一個簡短命題,但它可能極大地改變一個社會的傳統,改變人們對經濟學的思維和行為,創造一個新世紀的經濟秩序。
我們的未來該怎麼做,從人們首次仰望科學發展觀開始,就把這個命題錯誤地當成了理論進行猜測、評估。社會上一些聰明人開始對科學發展觀的背景、起源、本質、內涵、核心等等進行了字面上的解釋,結果是眾說紛紜。人們憑個人的主觀想像,對科學發展觀進行更遙遠的猜想,好像人人都在談宇宙的大爆炸、星系的形成、人類的起源、基因的排序、生命的合成等等。一個世紀性命題,是剛剛開始的一部人類文明發展史,一個文化進程也不可能突然被高端人物的智力所理解,也不可能被幾句話所解釋。
《博弈聖經》里《博弈文化盛宴》一文中說:「領導人的行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決策優先,道德是對抗默認。超智慧的領導人知道多少忍讓,又何時競爭。他們總是尋找戰略主題,制定規則,讓他人競賽。」只有競賽,人心才會振奮,並被命題統一;只有競賽,才能顯示出文化命題引起壯觀的生物秩序。
其實,很多人仍處於一個低級競爭的認識階段,人與人之間發生的經濟競爭行為還是很簡單的,大多數人見到利益的時候,本能地表現出原始競爭的自私,用戰略的長遠眼光看待這種赤裸裸的競爭行為,好像直接撲向食物。或許人們還不能真正簡單地認識這些詞的意思,如科學、文化、文明、知識、規律、真理、戰略、戰術、哲學、經濟學、感情、愛、愛情、熵、正理、交流、觀念、進步、道德、博弈等等。人們還缺乏太多知識,根本不知道科學發展觀在傳遞執行中,需要一個正理均贏論的主線作為度量人力行為的尺子,直接將它引入具體事件中,就會對它產生疑惑。人們還無法理解科學發展觀的高深,所以人們很自然地要問:什麼是科學發展觀?誰知道科學發展觀?目前,科學發展觀也遇到了一些理論上的困難,我們必須知道它的結構特徵。今天,我們用唯物主義的物質世界觀看待它,就會想到人的行為有三特性,水分子是三原子,DNA模型是三誇克,由此推斷,科學發展觀也似乎是三元結構:
一、科學發展觀
二、正理均贏論
三、第三空地論
這就是科學發展觀的「一觀二論」結構特徵。
按照人們認識物理世界的習慣,一個為粒子,二個為數塊,三個為實體,科學發展觀就是一個實體,而且是一個「博弈實體」。這就符合人類認識自然的機理,能被人感覺,被人接受。
人們越來越把科學發展觀的未來與自我聯系起來研究正理概念。在這一個多世紀里,很多政治家用正確與失誤的歷史,一直將東西方主題文化進行交流,西方主義、東方思想、現代理論都以各種形式對科學發展觀進行完善。科學發展觀的主題文化基因結構是「一觀二論」,這個三元結構很完整,以後我們講述科學發展觀的故事,會用大自然中的正理均贏論和第三空地論進行解釋,才讓人信服。
用科學發展觀的正理均贏論建立的學說,感受到人在第三空地里有無限創新的價值潛能,並從中獲取贏的能量。《博弈聖經》上說:「經過細致解讀分析才深深地理解這是自然科學上的辯證和創新。相對性的國正論是連著兩個世界的橋梁,它中間的第三空地象徵著一個可創新的美麗世界,是深刻現實的藝術中心,那裡表現出最深刻的精神現實,就是創造博弈結構的無限可能。一切創新突破都介入了人與世界的相際關系,一切創造都是博弈的結果。」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背景對局中的第三空地越是空無一物,越有無限的潛能,人們看不到的自我價值就實存在那裡。我們用國正論區分出實體與性質的過程,也就是知識應用的博弈過程,它們的能量和信息可以在「一觀二論」的三元結構內傳遞和均衡。科學發展觀的正理均贏論是依據熱流自發性的特點和熱擴冷縮進行統籌,就是要用國正論在第三空地里進行均贏的分配。科學發展觀的正理均贏論,它表現出的文化讓人們看到充滿人性和友誼的文明和諧社會。
科學發展觀揭示了人類最文明的進步,它是一個安全、繁榮、平等、均贏的和諧的觀念。「一觀二論」建立的和諧社會,它讓人們的行為與自然同步,持續地不受自然和他人的影響,這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偉大戰略目標。
三、科學發展觀在飛秒瞬間判斷派別的特徵
從澤維爾發現了「飛秒」這個最短的時間,從他因這一發現獲得諾貝爾獎的那一刻,「飛秒」這個瞬間已被世界關注。人的一生中有無數個飛秒瞬間,無論任何事情,我們用國正論分出大小的過程,就是在那個千萬億分之一秒分成了兩半。無論我們今天看到一個驚天動地的事件還是悲慘凄涼的形式,粗略地看待它們,好像是時間的煎熬,其實是經過飛秒瞬間之後,給予我們的感悟。讓人無奈的是,我們感覺到的一切奇跡、遺憾或嘆息都是經過了飛秒瞬間之後,才讓我們看到。給我們這種奇妙的感覺,都是相對立的兩方由飛秒瞬間穿越之後,它們的狀態才固定下來。人們表現出來的愛與恨、情與仇、好與壞、美與丑、贊成與反對、欣喜與災難,相互的確立和轉換也都是在飛秒瞬間界定了派別。
科學發展觀作為一種文化,它和其他的文化一樣表現出同樣的性質。人們開始願意接受的文化觀點都是先接受了它們的表象,經過一段時期後,真正與主題基因發生親緣似地互動時經過了那個飛秒瞬間,文化派別就這樣被哲學確定了,派別的立場就成了分離不變性的「博弈實體」。《博弈聖經》中說過,兩次直觀才可進入實體,實體是國,可以從中剝離出無數的可能。由此得出結論,不經過飛秒瞬間看似融入主題的文化派別,也只是進入了一個空間單位,一半的行為仍是個人的性質,不能代表穩定的「博弈實體」。正因為實體文化的虛無性質,才需要根據主題要求,在飛秒瞬間進行分離,並吸收擴大文化派系,才能保持派別情感的實體特性。
經過飛秒瞬間將主題的文化基因積累的愛融入科學發展觀的實體基因里,那才是對科學發展觀真正的愛。《博弈聖經》對愛這樣陳述說:「我們把文化進程中被癮魂驅動的慾望拋棄了自我之後,自由給予的真、善、美,定義為愛。」這樣一個個被喚醒的高官,他的行為有一種無私的愛,才是忠誠的骨幹,就是一顆擁有魅力的野性種子;他會利用各種發起、召喚、倡導、指導的優質遺傳特徵,傳播科學發展觀的主題文化基因;他會改變一大片,這一大片里還會出現種子。
聰明的文化基因,總是優先被喚醒,呈現出中心,它是防止自身衰變進行生物博弈的創新繁殖。這是我們從遺傳學那裡得到的啟示。在連續的文化進程中,讓他人接受科學發展觀的文化,要靠多次的遺傳交流才能逐漸地接近派別的飛秒瞬間。我們可以看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步伐很大,口號響亮,仍不見奇效,完全可以想像,喚醒人類在第三空地里的創新行為是與時俱進的發展歷程。只有不斷地對科學發展觀的「一觀二論」進行相互的紅移轟擊,喊多了,就變成了自我的內容,看到了科學發展觀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影子。《博弈聖經》曾有一段描述:「每一個人對自己的肖像和名字的敏感性,仍是存在一種神秘的知覺,因為無論什麼人的生物特性都可以對實體影子和實體肖像產生神秘性,像把夢境看成實體知覺一樣,有一定的實在性。」
科學發展觀的「一觀二論」一旦被接受,適用文化相對性,隨時都可以跨越飛秒瞬間,分出真假文化派別,分出博弈的陣營,表現出感情,正像《博弈聖經》中說的:「感情是依賴,是癮魂驅動慾望過程中的殷勤創作。」如果不能依據國正論的哲學,在飛秒瞬間區別出大小(就是博弈實體與性質),就不能對科學發展觀表現出感情,就不能信仰它那至高無尚的主題,也不能融入它的內容;即使在一個陣營也只是一種形式,一旦遇到困難,一半的可能性不會表現出感情忠誠和堅定實體的信念,內部將會出現消極、論爭、障礙、麻煩和危險。
任何虛假或不實在的表現,都是想用博弈的手段,戰勝對方,獨享支配權。
科學發展觀是領袖對戰略文化的思考,是社會持續發展的綱領。在實踐的過程中,文化只有一次次達成,文化沒有成功,只有前行。
每一個人都應該理解文明的永恆、普適、唯一性就是科學,再理解戰略的連續性就是發展,發展就是創新,我們把大腦對科學和發展的抽象快照看成觀念,這就是科學發展觀的概念。
我們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科學發展觀紅移輻射的沖擊。科學發展觀是一個實體,任何一個實體都是一個博弈的平台,站在實體一邊會占優。每個人都有機會競爭,競爭就是博弈,博弈的飛秒瞬間都是有輸有贏。
失敗是博弈的結果,所謂成功也是博弈的庇護。
四、科學發展觀成長過程的特徵
假如科學發展觀是文明的起源,是又一次東方文明的輪回,我們就不應該思考科學發展觀的誕生和死亡,而應該考慮它的繁殖和成長。如果東方社會是個大搖籃,科學發展觀和它的民眾做著的都是幼年的事情。
東方的社會學很發達。由於近半個多世紀無奈的探索,沒有出現大師級的科學研究者,沒有發現高深的理論。以後會有大量的科學家聯合參與,將理解力合成,搞清楚科學發展觀是不是「一觀二論」的三元結構,它的引力是什麼?「正理」又是什麼?不能再用表現普通事物常用的本質、內涵、中心、規律來解釋,這些詞直接塞進這個戰略文化命題里,經不起推敲。科學發展觀有它的文化結構即「一觀二論」,用正理均贏論和第三空地論落實到具體的事件上,你就不會再讓科學發展觀搖搖晃晃地走在似懂非懂的邊緣上。
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行為是萬物的開端。以人為本,不是歷史上的以人為中心主義,以人為中心主義是博弈的自我,自私又會成為博弈失敗的幻覺,這不是物理學家的結構,而是政治家的發現。人是一切事物成敗的開端,人的聚集有創造新世界和改變舊世界的義務,人是萬物的創造者。人的博弈行為是個人的第一生產力,又是綜合國力的體現。人是主題文化的實踐者,又是文明的創造者,因此把以人為本列為問題之首。科學發展觀提倡以人為本、改革開放,用創新的思維和行為開發新的技術,並應用這些智力的成果,重新組織人們的活動。
東方人也許會因為這一種文化能量的巨大輻射,使生活在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會在這個發生紅移輻射的空間里發生變化。自己能否在這個空間里成長起來,就是看一個人是不是散落在這個空間里優先喚醒的種子。一開始這些種子並不是明亮可見的,這些人會帶領著政府一幫人組成科學發展觀的實體,在各行各業里推動著創新工作。當科學發展觀還沒有達到最熱烈狀態時,各自已經發揮了最大能量,表現出價值,組成了科學發展觀的能源。它在以國家社會為組織單位的尺度上,從而控制越來越大的空間體積。以人為本的創新行為一直持續下去,會源源不斷地從創新的物質中形成輸贏與均衡的經濟體系。只有創新才是未來的絕對優勢,在未來穩定的道路上才能逐漸地實現技術化控制。
我們看到的一個個奇跡或奇怪的偶然現象,都是歷史上的一個個創新,如果沒有科學的普適性,也都屬於不能復制的個別的偶然現象。人們看問題總是愛回到童年,依賴歷史的狀態,也就是等待博弈中的巧合與偶然。大自然設計了那些偶然的事件,當人們回顧那些現存的歷史,說好就好,說壞就壞,顯得自我很聰明。所以,人們習慣用過去開啟未來,用早已衰亡的東西指導現在,這都不是創新的思維。
成長中的科學發展觀,就是引導人們用國正論的創新思維分清實體與性質的知識論。在科學發展觀可靠、包容的系統中,以人為本,不分領域,不講智力,不管個人的愛好和興趣,真正廣泛地讓每一個人的觀點和其他角色建立關聯並在改革開放的自由環境中進行文明的創造,以占優之和讓更多的個體形成不同的繁盛,和科學發展觀時代一起成長,讓繁榮的過程在自己身上發生,與時代共榮。
一個時代輝煌的歷史,首先是有一個文化命題,《博弈聖經》中說道:「任何一個創新,首先是標題的創新。」任何事情都是先有一個命題,人們因命題集合起來,與命題互動。未來繁榮的社會到處應該看到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集體活動和競賽。成長的第一特徵,就是通過競賽激起的情緒在飛秒瞬間優先喚醒更多人和主題一起呼應,像重大慶典的閱兵式,整齊的方塊隊伍,用皮鞋踏動大地的聲音,最能激起一個民族的興奮之情,從而自我顯得無比強大。因此,我們發現人的精神會融入背景,成為自然實體的一部分。一段時間之後,一部分被優先喚醒的人已經呈現出中心,成了積極分子。在各行業走在前列的人已經成了專家和明星,這都是競賽的事實。由此得出,離主題越近,越容易成長。科學發展觀的發展、成長和繁榮的過程就是把握科學、正理、均贏、連續與創新的博弈過程,也是人類尋找正理的持續發展的過程。或許,不久之後,更多科學家、思想家、發明家、政治家彼此攜手去研究這個文化命題,把各行業零星的理論歸納成發展原理、發展觀念、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他們會完整地告訴我們關於科學發展觀自身的來龍去脈。
我們講述人類與自然的故事,就是講述科學發展觀創新的故事,也永遠講述著自己成長的故事。
㈥ 為什麼要經濟主權
(二)對弱化國家經濟主權的現象及理論主張的評析
在主張弱化主權的理論出台後,一時間被炒得沸沸揚揚,在缺乏思考的「人雲亦雲」中,混淆了許多關乎現代國際法理論方面的問題。在此筆者僅從最為關鍵且具有影響的幾個常見問題,加以評析,以正視聽:
1、國際經濟組織並未構成對國家經濟主權的侵蝕(注27)。隨著國際社會組織化的加深,國際經濟法調整范圍在逐漸的擴展,國家管轄的經濟范圍也在相對的縮小,國際經濟法律規則呈現出一種由相對分散到較為集中的發展動向。但是,作為國際經濟法律秩序的基本單位-主權國家-始終不會失去其主導地位。主權國家是國際經濟法和國際經濟組織產生的前提,沒有國家不可能有國際經濟法和國際經濟組織,只有單獨一個國家或者只有多個各自獨立的國家也不可能有國際經濟法和國際經濟組織。國際經濟組織主要是國家間的經濟組織,其權利來源於國家經濟主權權利的讓渡。國際經濟組織是主權國家對經濟主權的自我限制和約束的結果,並不能成為凌駕於國家之上的權威。國際經濟組織也是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受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和約束,在對外經濟交往方面與主權國家在某些方面具有平等地位,甚至在經濟領域具有協調國家關系的職能。因此, 國際經濟組織並沒有被提升到凌駕與主權國家經濟主權之上的地位,WTO、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經濟組織大量產生和國際經濟組織職能的擴大化並未改變國家經濟主權的地位。不可否認的是,現實中確實存在一些國際經濟組織干涉原屬於國家經濟主權管轄范圍內的情況,但這正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新舊兩種國際經濟秩序矛盾的體現,也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應當予以足夠重視的問題。
2、跨國公司的經營和市場的全球戰略並沒有真正形成對國家經濟主權的實質性限制。因為至今跨國公司依然沒能改變其作為法人受國家管轄的法律地位,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經營並不能改變各國充分行使主權的狀況。如同跨國界的計算機互聯網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只是從空間上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國際社會並沒有成為象有人所主張的全球變成了沒有國界的「地球村」的道理一樣,跨國公司利用發達的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生產、銷售和經營管理模式,對現行的適應於傳統商業交易活動方式的國際經濟法律制度和各國國內相關經濟法律法規構成挑戰形成了沖擊,但是,其行為並沒有超越國家經濟主權的管轄范圍,國家通過行使經濟主權權利依然可以制定規范跨國公司在利用電子商務、電子貨幣與網上支付等現代高科技手段規避主權國家稅收征管等一系列行為,解決由此所造成的各種法律問題。
3、「經濟全球化」並非「非國家化」,也非「法律一體化」。全球化從國際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盡管在其發展過程中,有其不完善的一面,不可否認地是全球化是國際經濟發展的主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必然會給政治、文化和法律、意識形態帶來全方位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但我們並不能因此得出國際社會「非國家化」和「國際法律制度走向一體化」的結論。法律全球化的提法究其質而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世界法」(World Law),「超國家法」(Super-national Law)和「跨國法」(Transnational Law)的翻版,只不過外在表現有所變化。以往的世界法強調政治,而法律全球化強調經濟;以往的世界法強調改變國際法性質,而法律全球化強調從國際法中剝離出來;以往的世界法強調控制各國國家,而法律全球化強調不受任何國家的控制;以往的世界法強調世界政府的威力,而法律全球化強調私政府的功能;但其實質上都是一致的,都提出其法律是超國家的,都屬獨立於國家之外的立法過程,都主張私主體可成為法律關系主體,都是淡化國家經濟主權並以主權原則為主要攻擊對象的(注28)。如果說國際法律一體化成為可能的話,那也只能是純粹代表極少數國家意志的法律,國際經濟法此時也就失去其「國際」這一獨特的法律屬性了;國際社會也就不能再稱為「國際社會」了。因此,從根本意義上來看,法律全球化的提法是不科學的,經濟全球化絕不是利益全球化,而僅僅是市場和經營模式的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決不可能導致國際社會非國家化。
4、削弱別國經濟主權是「讓渡論」 、「銷蝕論」、「模糊論」以及「廢棄論」的真實目的。對此我們從兩個方面考慮:先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經濟的全球化態勢愈加明顯;據世貿組織統計,世界上各種類型和層次的區域經濟貿易集團和組織已達100多個,幾乎所有國家都不同程度的參與其中(注29)。這些國際經濟組織的存在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要求主權國家為其提供發展和存在空間,加之隨著國際社會發展的趨同化、全球性問題的激增、經濟和社會領域內的實質性的廣泛合作(如環保資源、人口、人權及社會發展等方面)等因素,使人們對於國際法-作為國際關系中有拘束力的行為規范和准則,以法律形式反映和表現國際關系中各國利益沖突與協調、合作與斗爭的規則體系-提出了置疑和挑戰。(注30)由此便出現了上述「讓渡論」、「銷蝕論」、 「模糊論」以及 「廢棄論」等弱化國家經濟主權的理論,其共同的邏輯思路是: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必然要求消除民族國家間的限制,實現生產要素和資源的全球化的優化配置,這將會導致對主權國家經濟主權的制約。再從法律制度的層面考慮,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為西方某些國家妄圖建立「世界政府」的野心提供了契機。一些西方政要和學者之所以要大肆鼓吹隨著經濟走向全球化,人類共同利益趨同化,法律意識形態也將最終走向融合;其根本的用心就是要在全世界實現以美國為領導的大一統王國,建立以美國警察為後盾的所謂「人類共同體法」、「超國家法」和「世界法」。然而, 以個人利益為基礎的世界法打著代表全人類共同利益的旗幟,實際上只能體現少數人的利益,其結果將是霸權國憑借自己的優勢地位為國際經濟政治關系制定出一系列的原則、規則,並且依靠自己的實力來影響、要求或者迫使其它國家遵守這些游戲規則。(注31)這種法律全球化和非國家化的主張,是美國國際政治經濟學主流理論的霸權穩定論在國際法律制度層面的變體,是法律霸權主義與法律民粹主義最直接的體現。不幸的是,無論倡導這種理論的人是否有意,這種主張完全迎合了西方國家的陰暗心理,西方國家所倡導和強調的「一體化」或者「全球化」,也正是從這個命題出發,企圖掩蓋和模糊其弱化國家經濟主權的本質面目和險惡用心。
5、弱化國家經濟主權只是發達國家對待別國的得意之作。只要稍加留意便會發現,發達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所主張的各種弱化經濟主權的主張,均是針對別的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而言的,他們對於本國的經濟主權是非常堅持和謹慎的,卻從未慷慨過。正如陳安教授撰文所述,1994年美國在簽署WTO一攬子協議時,出現了具有諷刺意味的一幕,一方面美國學者主張「人權高於主權」、「經濟一體化高於主權」;另一方面許多美國學者和政客又紛紛強調美國切不可輕易全盤接受作為烏拉圭回合談判成果的《世界貿易組織協定》,以免美國自己的經濟決策主權受到削弱、侵害、毀損或剝奪。(注32)之後,盡管美國批准了WTO協定,但並未放棄其在國際貿易領域中具有經濟霸權性質且與WTO多項協議向背的「301條款」,並因此而引發了後來「歐—美經濟主權爭訟案」等。由上述可知,發達國家在涉及自己國家經濟主權利害關系時,實際做法與其一貫所倡導的那些弱化國家經濟主權的理論並不一致。
6、只有充分尊重別國的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主權,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才有可能實現經濟全球化。假若總是使發展中國家處經濟全球化的邊緣、甚至對立面,要實現經濟全球化只能是少數大國的如意算盤和空想。就當前而言,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於不利的資源配置態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兩個主要的因素表現在,一方面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懸殊,通過貿易、投資自由化的市場經濟的自由發展模式,客觀上促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處於絕對不利地位。另一方面原因是發展中國家在參與國際經濟機制過程中,被動遵守主要體現發達國家利益的游戲規則。上述兩方面的因素是造成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展中國家處於邊緣化的主要因素。如何改變目前不合理的經濟發展態勢和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最根本的解決途徑就是發展中國在充分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同時要堅決堅持和維護國家經濟主權,維護本國民族經濟的發展和安全,尤其是要強化保護民族工業的經濟主權和處置本國天然財富和資源的經濟主權能力,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意義重大。
三、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家經濟主權的實現
烏拉圭回合談判所達成的一系列多邊協議的貫徹、落實,關繫到各成員國國內經濟體制、法律和政策的調整、修改。例如,《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的執行,要求成員國逐步取消國內外資法中有關當地成分要求、貿易平衡和外匯平衡以及出口比例要求等可能扭曲貿易關系的規定;《農產品協議》的實施,則要求成員國承諾削減對農產品出口的各種直接或間接的政策性補貼。(注33)而且在新一輪世界貿易談判議題及前不久出台的MAI(由於各種原因尚未生效)中,發達國家主張必須包括貿易競爭與勞工標准、出口生產與環境保護等問題都涉及到各國國內經濟政策和體制有關的經濟主權問題。面對這種形勢,如何堅持國家的經濟主權原則?如何協調處理維護國家經濟主權與加強國際相互合作的關系?這些都是當前擺在發展中國家面前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發展中國家應當注重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注重經濟全球化規則和制度的參與和制定,努力推動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盡管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佔有主導地位,但也不能說發展中國家已經完全無所作為。發展中國家首先應該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積極應對全球化的挑戰,規避和化解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消極因素,才是面對問題的正確態度。目前,我國所面臨的已不是是否參與的問題,而是如何參與?及在多大程度上參與的問題?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問題,發展中國家既要有積極的態度,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權衡利弊得失,趨利避害,採取恰當的政策和方略尤其關鍵。比如在關繫到發展中國家經濟主權的安全和有效實現的金融領域和對跨國公司管制方面,不僅要加強自身制度建設,而且要努力推動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經濟安全的國際法制的出台。根據「開放經濟理論」,一國經濟開放的順序一般是先引進外資,再在貿易項目下實現自由兌換,最後才是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兌換和金融資本市場的漸次開放;在本國市場不成熟,特別是缺乏對國際游資的協調和監控機制的情況下,開放金融資本市場是不可取的,過早開放則易使虛擬資本膨脹,引發經濟危機。(注34)同理,對跨國公司的活動也需要爭取國際制度的調控,才能在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發展戰略的同時,又不至於阻礙跨國公司的投資積極性。總之,發展中國家只有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參與到經濟全球化「游戲規則」的制定中,才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志,才有可能打破西方發達國家對全球化主導權的壟斷,而不至於被動的遵循由西方發達國家制定的規則,才能維護自身的國家經濟主權利益,新的國際經濟新秩序才有可能真正得以實現。
(二)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同時,要堅持和發展國家經濟主權。
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個發展的問題,發展中國家不可能游離其外。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展中國家的機遇與挑戰同在。如果擔心發達國家的資本控制和剝削而畏縮不前,就會痛失良機,被經濟全球化所淘汰;然而不根據本國實際情況去制定發展戰略,實現國家經濟主權也必將陷入困境。因此,發展中國家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時,既要堅持自己國家的經濟主權,又要以發展的觀點實現國家經濟主權。在理解經濟主權時,應將其理解為各種「權利」的具體體現,而避免理解為純粹的、抽象的國家「權力」。它的實現體現為國家所行使的各項具體經濟權利,這些國家經濟主權權利可以分為核心經濟主權權利和可讓與的經濟主權權利。核心經濟主權權利要始終不渝的予以堅持;而對於那些可以讓與的經濟主權權利則可以發展的觀點來對待,只要在符合本國及發展中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也可適量開放。譬如,國家自然資源的主權權利,國家對其境內的外國投資以及跨國公司的活動進行管理和監督的權利、國家依據自己國家國情制定符合自己國家利益的經濟政策的權利等都屬於核心主權權利,發展中國家一定要堅持;而關乎全人類利益的共同經濟發展領域,包括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著的各種嚴重問題,諸如生態問題、人口問題、難民潮等,在有利於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應該限制本國在這些領域的經濟管轄權利,使本國在這些問題的管制上符合國際社會的主流規則,以促進本國的盡快發展。
(三)加強發展中國家之間合作關系,促進制定經濟全球化規則的力量對比的平衡。
在20世紀60年代,大批發展中國家在政治上取得獨立後,經濟上也開始覺醒,對自身在發達國家控制的國際經濟體制下的依附和受盤剝地位提出質疑和強烈不滿,提出了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主張;到了70年代中期,以聯合國第六屆特別大會通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宣言》和《行動綱領》為標志,發展中國家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斗爭達到高潮。但近20年來,這一斗爭則逐漸落潮和趨勢轉緩(注35)。而發展中國家也有意無意地逐漸「遠離」了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在2001年11月14日的多哈世貿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一位名叫沙克。塔威爾的約旦記者就指出:約旦作為世貿組織成員,其前景只會變得越來越窮,因為與中國相比約旦沒有那樣的先天條件,即龐大的市場,也沒有足夠的空間發展自己的產業;中國不怕進口更多的商品,因為中國自己的商品在全球也具有相當的競爭力。他舉例說,美國人要穿中國做的衣服,約旦人也在穿中國做的衣服。像約旦這樣一個小國,在世貿組織只不過是一個政治上的標志,對人民生活來說未必是件好事(注36)。此例說明,目前發展中國家之間在經濟全球化游戲規則制定過程中,缺乏參與意識和溝通協調。有學者指出,世界貿易組織制定規則是通過一致意見來作出決定的,它相對於IMF和世界銀行具有相當的包容性,烏拉圭回合談判的最終結果有利於西方,部分原因是發展中國家沒有作出足夠的努力來推進自己的利益(注37)。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在過去的國際秩序形成中,作為具有相似命運的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相互聲援、共同斗爭取得了輝煌成績;在全球化時代,發展中國家仍應該加強聯合和團結,提高在全球化沖擊下的整體生存能力,以集體的力量改善自己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逐步推動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四)發展中國家應加快完善國內市場經濟體制,實現市場對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
廣大發展中國家在進行以市場化為主導的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也要在政治上加快民主化和法制化的改革步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政治制度環境;在對外經濟關系方面,應該增強法律制度意識和國家經濟主權安全意識,認識到從法律制度上維護自身國家經濟主權的重要性。首先,要重視高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完善科技創新體制。發展中國家只有培養大批的人才,形成自身的科技創新體系,尤其是在少數戰略性關鍵技術領域形成自己的技術開發和產業創新能力,增強基礎科學領域的研究能力,使其成為支撐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後續力量,才能逐漸形成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新技術產業,盡快培育成自己的跨國企業或跨國企業集團,實現跨越式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充分實現自己國家的經濟主權。(注38)其次,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充分融入到國際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內的資本流動、產業和技術轉移,促進國際分工的合理化,從而迅速實現自己國家的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和國內經濟制度的創新,提高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增強自身在國際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能夠充分的體現和實現發展中國家的國家經濟主權。
http://www.snweb.com/gb/hn/2002/06/17/n0617001.htm
http://newdidai.com/book/by/zflw/jjflw/205.htm
http://www.cfren.com/Html/QDIIZL/JCPL/Article/200410081819391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