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與法花若離枝全集

社會與法花若離枝全集

發布時間: 2022-08-27 01:57:23

『壹』 在社會與法頻道里普法欄目劇里播放的「花兒流著淚,會枯萎,雖然美」的歌名叫什麼

歌名叫青春的顏色
歌詞:
花兒流著淚 會枯萎 雖然美
時光飛逝悄然抹去了香味
我們不再追內 追著誰 拖著誰
只是年少輕容狂留下的疲憊
風兒伴著月 冷的夜 白的雪
飲著曾今滄海歲月釀的醉
你的那個誰 我的誰 靠著誰
如今天涯海角成了誰的誰

一睜眼 一眨眼 轉身過了多少年
一段緣 殘的緣 纏繞無邊的思念
睜眼 眨眼 過了多少年
一段緣 殘的緣 纏繞無邊的思念

青春的顏色 那是真情的顏色
風吹雨打仍舊燦爛著
離散總是太多 真心總被無情錯過

別問為什麼 只是歲月太蹉跎
難為愛情總是太苦澀
眼淚中去訴說 沉默中去體會失落

『貳』 普法欄目劇花若離枝劉小芊為什麼會懷上程光的孩子

可還記得

落花流水舞且歌

我今俯身拾蓮去(

不讓芳魂空寂寞

『叄』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是什麼意思整首詩是什麼

此句詩的意思是:花開可以折取的時候就要盡管去折,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原文】:


金縷衣

杜秋娘 〔唐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譯文】:

我勸你不要太注重追求功名利祿,要珍惜少年求學的最好時期。

花開可以折取的時候就要盡管去折,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注釋】:

金縷衣:綴有金線的衣服,比喻榮華富貴。

須惜:珍惜。

堪:可以,能夠。

直須:盡管。直:直接,爽快。

莫待:不要等到。


【賞析】:


這首詩的含意非常通俗易懂,可以用「珍惜時光」這個詞來概括。這原是一種每個人都懂的道理。可是,它使 讀者感到願望單純而強烈,使 人感到無比的震撼,有一種不可抗拒的魅力。全詩每一句似乎都在反復強調「莫負好時光」,而每句又都有些微妙變化,重復而不啰唆,回環不快不慢,形成優美的輕盈旋律。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句式相同,都以「勸君」開始,「惜」字也出現了兩次,這是二句重復的因素。但第一句說的是「勸君莫惜」,第二句說的是「勸君須惜」,「莫」與「須」的意思是相反的,這就是重復中的一些變化,但是主要意思是不變的。「金縷衣」是非常貴重的衣物,卻「勸君莫惜」,說明世間還 有比它更為珍貴的東西,這就是「勸君須惜」的「少年時」了。為什麼這么說呢?詩句未直說,那本是不言自明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然而青春是非常寶貴的,一旦逝去是再也回不來的。一再「勸君」,用規勸的語氣,情真意切,有很濃厚的歌味和娓娓道來的神韻。兩句一個否定,一個肯定,否定前者是為了肯定後者,似分實合,虛實相生,形成了詩中第一次反復和詠嘆,旋律和節奏輕盈舒緩。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則構成第二次反復和詠嘆,單就詩意看,與一、二句差不多,還是「莫負好時光」那個意思。這樣,除了句與句之間的反復,又有上聯與下聯之間的較大的迴旋反復。但兩聯表現手法就不一樣,上聯直抒胸臆,是賦法;下聯卻用了譬喻方式,是比義。於是重復中仍有變化。三、四沒有一、二那樣整飭的句式,但意義上彼此是對稱得銖兩悉稱的。上句說「有花」應怎樣,下句說「無花」會怎樣;上句說「須」怎樣,下句說「莫」怎樣,也有肯定否定的對立。二句意義又緊緊關聯:「有花堪折直須折」是從正面說「行樂須及春」意,「莫待無花空折枝」是從反面說「行樂須及春」意,似分實合,反復傾訴同一情愫,是「勸君」的繼續,但語調節奏由徐緩變得峻急、熱烈。「堪折——直須折」這句中節奏短促,力度極強,「直須」比前面的「須」更加強調。這是對青春與歡愛的放膽歌唱。這里的熱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膽,而且形象、優美。「花」字兩見,「折」字竟三見;「須——莫」雲雲與上聯「莫——須」雲雲,又自然構成迴文式的復疊美。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與字的反復、句與句的反復、聯與聯的反復,使詩句琅琅上口,語語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緒由徐緩的回環到熱烈的動盪,又構成此詩內在的韻律,誦讀起來就更使人感到回腸盪氣了。


此詩另一顯著特色在於修辭上的別致新穎。一般情況下,舊詩中比興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詩的發端; 而絕句往往先景語後情語。此詩一反慣例,它賦中有興,先賦後比,先情語後景語,殊屬別致。「勸君莫惜金縷衣」一句是賦 ,而以物起情,又有興的作用。詩的下聯是比喻,也是對上句「須惜少年時」詩意的繼續生發。不用「人生幾何 」式直截的感慨,用花來比少年好時光,用折花來比莫負大好青春,既形象又優美,創造出一個意象世界。


這就是藝術的表現,形象思維。錯過青春便會導致無窮悔恨,這種意思,此詩本來可以用但卻沒有用「老大徒傷悲」一類成語來表達,而緊緊朝著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繼而造出「無花空折枝」這樣聞所未聞的奇語。沒有沾一個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卻耐人尋味,富有藝術感染力。


【創作背景】:


歌詞這首歌詞的作者已不可考,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這是中唐時的一首流行歌詞。據說元和時鎮海節度使李錡酷愛此詞,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見杜牧《杜秋娘詩》及自注)。有的唐詩選本徑題為杜秋娘作或李錡作,是不確切的。


【作者簡介】:


創作背景



杜秋娘(約791—?),《資治通鑒》稱杜仲陽,後世多稱為「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15歲時成了李錡的侍妾。元和二年(807年),李錡正式起兵造反。後來李錡造反失敗,杜秋被納入宮中。後受到唐憲宗寵幸。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即位,任命她為兒子李湊的傅姆。後來李湊被廢去漳王之位,杜秋賜歸故鄉。杜牧經過金陵時,看見她又窮又老的景況,作了《杜秋娘詩》,其序簡述了杜秋娘的身世。

『肆』 普法欄目劇最新 花如離枝演員表

謝宇威 飾 桃花父
於美人 飾 桃花母
宏都拉斯 飾 史朗父
藍又時 飾 史朗母
瞿嵩洋 飾 少年史朗父
孟耿如 飾 少年史朗母
林宗仁 飾 薛父
吳凈玟 飾 小米
陳庭妮 飾 張凱莉
阿/KEN 飾 黃偉達

『伍』 普法欄目劇花若離枝程光的扮演者

李岩
微博 liyan_king

『陸』 己亥雜詩全詩原文賞析

【《己亥雜詩》原文】:

《己亥雜詩》

龔自珍〔清代〕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人材 一作:人才)


【《己亥雜詩》賞析】:

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詩。

全詩層次清晰,共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了萬馬齊喑,朝野噤聲的死氣沉沉的現實社會。「萬馬齊喑」,比喻在清朝統治下,人們不敢講話,到處是一種令人窒息的沉悶氣氛。這里用了一個典故。蘇軾《三馬圖贊引》:「時(宋元祐初)西域貢馬,首高八尺,龍顱而風骨,虎背而豹章,出東華門,入天駟監,振鬣長鳴,萬馬齊喑。」對於「萬馬齊喑」的局面,用一「哀」字,表明詩人痛惜之情與愛國之心。詩人於1810年到北京做官,滿懷經世之志、治國之略,但是仕途的失意。政治主張的破滅,使他清醒地認識到他處在「平生進退兩顛簸」(《十月廿夜大風不寐起而書懷》)的境遇中。

第二層,作者指出了要改變這種沉悶,腐朽的現狀,就必須依靠風雷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須經歷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才能使中國變得生機勃勃。

第三層,作者認為這樣的力量來源於人材,而朝庭所應該做的就是破格薦用人材,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希望。「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運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現了詩人渴望砸爛黑暗統治,出現一個嶄新世界的願望。「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謂老天爺。詩人揭露時弊,忽然就勸起老天爺來了,詩末自注雲:「過鎮江,見賽玉皇及風神、雷神者,禱祠數萬,道士乞撰青詞。」這個自注說明了詩人寫這首詩的具體環境,看出了詩人是借「道士乞撰青詞」之機,用民間迷信活動來為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服務。「不拘一格」,充分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懷,遠大的目光,具有戰略性的設想。當時的清政府,腐朽無能,內憂外患,特別是帝國主義侵略者,虎視耽耽,奴役中國民族、滅亡中國國家之心不死,瓜分風潮,迫在眉睫,要拯救暴風中破船似的中國,非有各方面的大批人才,是無濟於事的,所以詩人勸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共挽即倒的狂瀾,將傾的大廈。「勸」字,頗具積極意義。它是奉勸,而不是乞求,表現了詩人處於踞離臨下的地位,也顯示出詩人變革的信心。

詩的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中國形勢的看法。「萬馬齊喑」比喻在腐朽、殘酷的反動統治下,思想被禁錮,人才被扼殺,到處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現實狀況。「風雷」比喻新興的社會力量,比喻尖銳猛烈的改革。從大處著眼、整體著眼、大氣磅礴、雄渾深邃的藝術境界。詩的後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傳誦的名句。詩人用奇特的想像表現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著優秀傑出人物的涌現,期待著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它獨辟奇境,別開生面,呼喚著變革,呼喚未來。


【《己亥雜詩》翻譯】:

只有依靠風雷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煥發勃勃生機,然而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終究是一種悲哀。

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規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詞句注釋】:

  • 九州:中國的別稱之一。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 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

  • 恃(shì):依靠。

  • 萬馬齊喑: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

  • 喑(yīn),沉默,不說話。

  • 天公:造物主。

  • 抖擻:振作,奮發。

  • 降:降生,降臨。


【作者簡介】: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盦(一作定庵)。漢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崑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龔自珍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


【創作背景】:

龔自珍久在京城,冷署閑曹,才高豪邁,遭受時忌,因父親年逾七旬,又叔父文恭公適任禮部堂上官,例當引避,於是乞養歸四月廿三日,辭官南歸,離開北京,七月九日抵達杭州家中。後往蘇州府崑山縣,料理羽埁山館,以安頓家小。九月十五日,北上迎接已離京的妻小,至河北省固安縣迎候。十一月二十二日,攜妻何吉雲,子橙(昌匏)、陶(念匏),女阿辛等南返,十二月二十六日(1840年1月30日),到達羽球山館,後一直定居於此。在南來北往的大半年時間里,作者寫下三百一十五首絕句,取名《己亥雜詩》。第二年道光二十年(1840),作者寫下《與吳虹生書(十二)》論及這組詩的寫作過程和內容,說:「弟去年出都日,忽破詩戒,每作詩一首,以逆旅雞毛筆書於帳簿紙,投一破簏中,往返九千里,至臘月二十六日抵海西別墅(即羽埁山館),發簏數之,得紙團三百十五枚,蓋作詩三百十五首也。中有留別京國之詩,有關津乞食之詩,有憶虹生之詩,有過袁浦紀奇遇之詩。刻無抄胥,然必欲抄一全分寄君讀之,則別來十閱月之心跡,乃至一坐卧、一飲食,歷歷如繪。」吳昌綬《定盦先生年譜》說:「途中雜記行程,兼述舊事得絕句三百十五首,題曰《己亥雜詩》,平生出處、著述、交遊,藉以考見。」


【表達主題】:

《己亥雜詩》是清代文學家龔自珍的組詩作品。這是一組自敘詩,共315首。寫了平生出處、著述、交遊等,或議時政,或述見聞,或思往事,題材十分廣泛,內容復雜,大多借題發揮,抨擊社會。組詩運用多種手法,藝術風格多樣,既有雄奇又有哀艷。


【名家點評】:

  • 陳錦榮《論龔自珍〈己亥雜詩〉對七絕的發展》:「龔自珍《己亥雜詩》作品高度凝煉、形象生動,深刻地反映了清王朝沒落衰朽的現實,發展七絕議論時事、干預現實的功能,是在絕句藝術上的開拓與創造。」

  • 王文濡編《龔自珍全集》:此三百十五篇,五花八門,可作年譜、行狀讀。

熱點內容
建設行政法律 發布:2025-01-20 11:38:59 瀏覽:835
勞動合同法一月半離職可以 發布:2025-01-20 11:32:48 瀏覽:749
礦井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0 10:03:54 瀏覽:225
行政法主體有哪些 發布:2025-01-20 09:29:09 瀏覽:906
法學的權利與義務 發布:2025-01-20 08:42:12 瀏覽:112
山東司法廳副廳長 發布:2025-01-20 08:31:04 瀏覽:613
現行環保行政法規目錄 發布:2025-01-20 08:29:36 瀏覽:78
偵查學法學 發布:2025-01-20 08:20:40 瀏覽:5
勞動法解聘書面通知 發布:2025-01-20 08:01:57 瀏覽:396
婚姻法涉及計劃生育的規定 發布:2025-01-20 08:00:38 瀏覽: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