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三元

經濟法三元

發布時間: 2022-08-27 21:11:39

① 商譽屬不屬於無形資產

嚴格來說商譽不屬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商譽本身不可辨認,只是支付對價超出對應的公允價格形成的。以前,中國企業會計准則和國際會計准則(IAS)曾將商譽作為無形資產處理,並要求攤銷。後引起較大爭議,正式將其排除出無形資產。無需攤銷,但須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減值測試。
根據會計有關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或者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商譽,如果是 企業自創的,以及未滿足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其他項目,不能作為無形資產;如果是通過宣傳等途徑創立的商譽,屬於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在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企業才能加以確認:
(1) 該資產產生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 該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簡單地說:如果一項商譽有可能給企業帶來利益,並且為了該商譽發生的支出可以明確,那麼,該商譽就屬於無形資產。
關干商譽的性質,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商譽指企業獲取正常盈利水平以上收益的一種能力,即超額收益能力;二是認為商譽是企業的一種超額收益能力,但它並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究其原因,是因為企業有一些未入賬的無形資產。其理論基礎在於,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超額」利潤決不會憑空而生,必然有一種起積極作用的資本或者說資產與之對應,只是這種資本在賬面上沒有反映,這就是商譽;反之,如果相同數量的資本,獲得了低於市場平均利潤率的利潤,那就說明企業一定存有某種不可識別的起消極作用的資本,即負商譽(Negative Goodwill)。
商譽是一種不可確指的無形項目,它不具可辨認性故不屬於無形資產。它不能獨立存在,它具有附著性特徵,與企業的有形資產和企業的環境緊密相聯。它既不能單獨轉讓、出售,也不能以獨立的一項資產作為投資,不存在單獨的轉讓價值。它只能依附於企業整體,商譽的價值是通過企業整體收益水平來體現的。
按未入帳資產理論,商譽是計量了未入帳資產的結果。商譽屬於自創的無形資產,其開發成本很難從帳薄中完整地反映出來。而且它的功用與其開發成本之間的關系也很不確定,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
影響企業商譽形成的因素很復雜,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此,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由於企業具有良好的聲譽,獲得客戶信賴;或由於嚴密的組織,生產效率顯著。

②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 詳細 最好論文!

公法與私法劃分之探討【學科分類】民法總則
【出處】《首都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文集》,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年6月。
【摘要】文章先由一個案例入手,簡要探討公私法的區別及其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意義,然後精細的分析了公私法劃分的起源、發展及劃分的標准,並著重指出公私法劃分的五大意義。
【關鍵詞】公法 私法 劃分標准 劃分意義
【寫作年份】2004年

【正文】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由來已久。但是,由於我國過去在意識形態方面存在認識上的誤區,所以我們曾經一度否認二者的劃分,乃至否認私法。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逐步推向深入,加強法治建設的呼聲也會愈來愈大。現在,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體系。當今,我們再也不能夠因為意識形態方面的原因而否定私法、否定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本文首先從分析案例著手來說明公法與私法的劃分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普遍存在,然後具體論述了公法與私法劃分的起源、發展、劃分的標准及其意義,期待能夠在理論上正本清源、去偽存真。
案例:甲酒後駕車,撞倒乙致其重傷並逃逸。路人丁送乙前往丙診所就治,丙以乙未繳納保證金為由拒絕診治。試問:①乙得向甲請求何種權利?②甲應負何種刑事責任?③甲的主管機關能否吊銷甲的駕照?④丁得向乙主張何種權利?⑤乙得向丙請求何種權利?⑥丙的主管機關應當對其作出何種處罰?⑦上述情形所涉及的法院管轄和救濟程序有何不同?⑧上述法律的適用何者屬於公法?何者屬於私法?⑨什麼是公法、私法?其劃分的標准及意義何在?
解析:①在前述案例,乙得否向甲請求損害賠償,是民事案件,由法院的民事庭受理並依民事訴訟程序進行。乙得向甲請求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請求權基礎是民法中有關侵權行為的規定。屬於私法。
②甲酒後駕車致乙重傷,並且逃逸,觸犯刑法第133條規定的交通肇事罪,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是刑事案件,由法院的刑事庭受理並依刑事訴訟程序進行。屬於公法。
③依《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之規定,酒後駕車致人重傷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交通執法部門可以依法吊銷甲的駕照。這是行政處罰案件,依行政程序法即行政處罰法來處理。屬於公法。
④丁可以向乙主張權利,其請求權的基礎或者依據為無因管理之債。即丁可以向乙請求無因管理所產生的費用或者損失的權利。這是民事案件,由法院的民事庭受理並依民事訴訟程序進行。屬於私法。
⑤乙能否向丙請求救濟,關鍵在於看丙在法律上負有何種義務以及乙是否因丙違反該義務而受有損害。丙作為醫師,不得拒絕救治病人,負有強制締約義務。所謂強制締約是指個人或企業負有應相對人的請求,與其訂立契約的義務。也就是說,對相對人的要約,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承諾;如果拒絕承諾或者締約,那麼相對人就可以提起訴訟。負有締約義務的人或企業,拒絕訂立契約致相對人因而受有損害者,應負賠償責任。強制締約義務之訴通常有兩種:一種是要求負有締約義務的一方接受要約或承諾而簽訂合同之訴;另一種是因為沒有正當理由而拒絕承諾所生的損害並由此引起的損害賠償之訴。醫師管理法規定,醫師非有正當的理由不得拒絕診療、檢驗或處方的調劑。在本案中,丙以乙未交納保證金為由拒絕救治,未交納保證金算不算是正當理由是爭議的焦點。筆者認為,未交納保證金不能算是正當理由。因為,法律規定醫師的強制締約義務是基於對人的生命健康權益的重視,如果隨意以患者無保證金而拒絕治療則違背這一原則;何況救死扶傷本來就是醫師的天職!因此,在本案中,假如乙因丙拒絕治療而受到損害的話,那麼乙就可以向丙請求損害賠償。這是民事案件,由法院的民事庭受理並依民事訴訟程序進行。屬於私法。
⑥依《醫師管理法》的規定,醫師違法拒絕救治病人後果嚴重的,其主管部門可以吊銷其營業執照。衛生部門可以根據情況對丙作出處罰。這是行政案件,依照行政處罰法來處理。屬於公法。至於公私法的涵義、劃分標准以及意義等下文將詳細加以論述。
一、公法與私法劃分的起源及發展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是大陸法系國家所公認的基本法律分類。它源於羅馬法,為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所首創。他以法律維護的利益為標准,把法律分為公法和私法,認為「公法規定的是羅馬國家狀況(如國家機構、宗教機構及其事務,涉及國家的穩定。筆者注釋)」,「私法是有關個人利益的規定」①。這種劃分反映著國家與個人對立的認識,體現了以法律來維護個人利益空間的用心。這一觀念影響了羅馬法並強化了私法的發展。優士丁尼《法學總論》中規定:「法律學習分為兩部分,即公法與私法。公法涉及羅馬帝國的政體,私法則涉及個人利益。」②
至19世紀,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在以法國、德國為代表的法典編纂和法制改革過程中,羅馬法得到繼受,公、私法的分類也得到廣泛運用。資本主義國家政權建立後,各國紛紛以羅馬法為基礎,結合本國的實際制定和改造其法律體系。法學家們在開始認真研究現存法律規范和制度時,公、私法的劃分就成為他們重建法律制度的重要考慮因素。如果說在羅馬法時代公、私法的劃分只是初步的,缺乏較成熟和系統的法理底蘊和很深厚的物質生活根基的話,那麼在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後政治制度不斷完善和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在歐洲大陸各國創建近現代法制的同時,公、私法的劃分就有了更迫切的理論需求和穩固持久的生活基礎。時至今日,公、私法分類在大陸法系各國根深蒂固,極為流行,並與各國的文化交織在一起。美國法學家梅利曼在說明這個問題時認為:「法學家的論文、專著以及法學院學生們的習作,一般都涉及到這種二分法的討論,而且學者和學生們往往是採用過去討論中出現的權威性見解作為論述的可靠依據。歐洲和拉丁美洲法學院的學生們一跨進學院,就碰到公法和私法的分類,並且往往不加批判地加以吸收,從而很快在此基礎上形成他們的法律觀點。」③
二、公法與私法劃分的標准
關於公法與私法的分類標准,至今尚無定論。瑞士學者郝林嘉(Hollinger)曾列舉不同學說達十七種之多,德國學者瓦爾茲(Walz)也曾列舉十二種學說,足見其見解之分歧。④本文僅介紹主要的幾種觀點並加以評述。
利益說,即以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為目的者為公法,以保護私人利益為目的者為私法。烏爾比安倡導此說。這一學說存在如下缺陷:其一,公益和私益用語本身存在確定的困難,不便具體應用。其二,任何法律會同時兼顧公益和私益,刑法雖屬公法但亦具有保障私人生命財產安全即私益;民法雖屬私法但也具有保護交易安全、社會倫理秩序和經濟秩序等公益。因此,無論是公法還是私法,其宗旨都不僅僅在於促進或保護某些公共的或個人的利益,而且在於適當的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創造正義和公正的局面。
應用說,凡法律規定的內容,私人的意思不許自由拋棄或者變通的為公法,即「公法不得為私人簡約所變通」;反之為私法。應用說在技術上非常簡便易行,但是它不能解釋法律劃分的實質理由。
主體說,法律關系主體的一方或雙方為國家或國家授予公權力的機關者為公法,法律關系主體雙方均為私人者為私法。該說為德國學者耶律內克所倡導。這一學說仍有缺陷,國家或其他公權力機關有時也與私人締結買賣、租賃或運送等契約,如政府采購等;私人有時會立於國家地位對其他私人行使公權力,如海商法規定船長因維持海上治安得行使警察權等。
性質說,此說以法律關系的性質為其區分標准,又可細分三種學說:(1)權力關系說,即規定不平等關系或權力服從關系的為公法,規定平等的權利義務關系的為私法。此說無法解釋國際法,國際法雖屬公法但卻規定國與國之間平等權義關系。(2)統治關系說,即規定國家統治權關系的為公法,規定非統治權關系的為私法。該說的缺陷在於,確定統治權問題上不易明確且難以操作。(3)生活關系說,即凡規范作為國民自身一份子資格而產生的國民的生活關系(私的生活關系)的為私法,如買賣、婚姻、繼承等;凡規范作為社會一份子立場而發生的社會的生活關系(公的生活關系)的為公法,如當官、納稅、服兵役等。批評者認為這一主張實際上也難以操作。
新主體說,凡規制國家或公共團體為其雙方或一方主體的法律關系,而以權力服從關系為基礎者為公法;僅規制私人間或私團體間的相互關系,而以平等關系為其基礎者為私法。此說乃折衷學說,頗具說服力。⑤
一般而言,所謂公法,就是維護國家利益和整個社會利益的法律,它主要調整國家機關與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與私人、私團體之間以及整個社會利益之間的關系,這種規范調整以權力服從為基礎、為特徵。發生公法關系的各方當事人中,必有一方是國家機關或由國家機關授予公權力的機構。憲法、刑法和行政法等屬於公法范疇。所謂私法,則是維護一切私人或私團體的利益的法律,凡屬於與國家權力無關的私的領域所發生的社會關系即由私法調整,這種規范調整以平等自願為基礎、為特徵。發生私法關系的各方當事人,必是從事私的領域活動之主體,其中也包括從事私法行為之政府,如政府在市場中購買大宗辦公用品,國債的發行等。民法和由其派生之商法屬私法范疇(民法是私法中的普通法,商法是私法中的特別法)。
值得注意的是,公私法的劃分又受到法律一元論和三元論的沖擊。主張一元論的為奧地利法學家凱爾森(Hans Kelsen),他認為公私法的劃分沒有必要,法律應該一元化,並提出國家與國民的關系本質上也是權利義務關系而非權力服從關系。一元論雖著眼於法的統一性,但在現實中一元論的法律是不存在的。德國學者帕夫洛夫斯基(Pawlowski)提出以公法、私法和社會法三分法來取代傳統的兩分法。三元論目前在德國學界頗有影響。三元論者注意到了當代法律的一些實際發展,即公私法的交錯形式上產生了作為中間領域的新型法域,如勞動法和經濟法等。社會法的出現,說明法律在一定范圍上突破了傳統的二元劃分,正朝更精細的調整目標邁進。⑥但是,傳統二元劃分並不過時。因為,公私法劃分的基礎在於承認個人與國家的對立存在並重視個人的獨立性及其利益,只要國家存在,這一基礎就不會消失;再者,社會生活中確實存在著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關系,兩類不同性質的審判機關和兩類不同性質的訴訟程序,而目前這種司法體制及訴訟途徑(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都沒有改變。
三、公法與私法劃分的意義
總體而言,公法與私法分類的基本意義在於便於法律的適用。區分二者的實益在於,易於確定法律關系的性質,應適用何種法律規定,應採用何種救濟方法或制裁手段,以及案件應由何種性質的法院或審判庭受理,應適用何種訴訟程序。梁慧星先生在談及公法與私法的分類時說,法律之分為公法與私法,乃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重大成果。他同時引用德國學者基爾克的論斷:公法與私法的區別是今日整個法秩序的基礎。⑦如果這一區別被混淆,甚至無視公法與私法的本質差異,作為社會調整器的法律將會失靈,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將會處於混亂之中。具體言之,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主要有以下不同意義。
(一)從利益保護的重心來看,公法以維護公共利益即「公益」為主要目的,私法則以保護個人或私人利益即「私益」為依歸。
「利益說」曾是公、私法劃分標準的有力學說,這種論說是以利益多元化和多極化的客觀存在為基礎的。羅爾斯·龐德將利益分為個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會利益三類⑧。法律與利益發生聯系的紐帶是利益主體的行為。法律主體的行為與一定的利益追求相關聯,人們努力奮斗所追求的一切都與其利益相關。法律對正當利益的保護是通過設置適當的行為標准來完成的。
公法著重保護的公共利益,首先是超越私主體的具體的和特殊的利益,其次也是其他各種利益的平衡器,在其他各種利益發生沖突時為政府實施調控和干預充當一個正當合理的借口。公共利益是為維護共同體之間的共存共處而存在的,是共同體之間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就實際情形而論,公法所維護的公共利益表現為各社會共同體之間的秩序、安全、公正、自由等人類基本的生存價值和制度環境。
私法主體在私法調整的社會關系區域內所尋求的是各自獨立的私人利益,包括財產利益及人身利益兩個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應當嚴格區別國家作為行政管理者和作為財產所有者兩種不同的身份。當國家以特殊的私法主體面目出現時,如以國家名義發行國債、接受無主財產或取得無人繼承的財產等,國家所追求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國家利益,而仍然屬於私法上的「私人」利益,這是由國家的多重法律身份所決定的。
(二)從調整的社會關系即對象來看,公法調整的是國家與公民之間、政府與社會之間的各種關系,主要體現為政治關系、行政關系及訴訟關系等。私法調整私人之間的民商事關系即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一般來說,在國家與公民、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中,國家和政府是公共權力的代表,對各種社會公共事務實施管理並向人民提供服務,但這些管理和服務並非管理者隨心所欲,而是應當納入法治的范圍。公法的基本內容就是為規范國家權力和政府行為而存在的,其根本目的是通過控制公權力來維護私權利。與公法中所面對的國家與公民、政府與社會之間非平等的社會關系不同,私法所謂整的民商事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它是人民日常私人生活狀況的法律體現。法律對民商事關系的調整遵循的是人格獨立、地位平等、行為自願以及公平、誠實信用等基本原則,民商事關系的主體在法律上的「存在」通常情況下是沒有區別的,是抽象平等的。
(三)公法以權力為軸心,嚴守「權力法定」的定律;私法則以權利為核心,適用「權利推定」的邏輯。
法律對權力具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授予作用,二是限制或制約作用。權力只有授予才能行使,一切權力的運作必須基於並源於民意和公意,並以法律的形式明確地固定下來,即「權力法定」、「越權無效」、「法無授權不可為」。在法治社會里,「權力法定」的含義是:一切公權力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須從法律中獲得其來源,國家機關不得行使法律沒有授予和禁止行使的權力。權力法定也告示人們應該慎重對待權力。由於權力最易誘發人性中最醜陋、最貪婪的東西,權力客觀上具有腐蝕性、異化性、擴張性及對私人權利的侵害性等傾向,一切擁有權力的人都可能會濫用權力。因此,對權力加以分解、限制、制約並對權力使用活動進行嚴格監督是法治的應有之義,這主要是通過公法來進行的。在一國法律體系中,公法同權力的設置、分配、行使、制約及監督等運作有最直接的聯系。
私法確認和保護的是私法主體享有的私權利即民商事權利。財產權、人身權以及由這兩類私權派生的眾多具體權利構成最低限度的基本人權。私法倡導「權利本位」,私法是權利法。權利主體(自然人和法人)制度、權利規則制度(物權、債權、人身權、繼承權、知識產權)、權利行使制度(法律行為制度和代理)、權利保障或救濟制度(民事責任制度)等構成私法的基本內容。私法奉行「法不禁止即自由」,將它作為金科玉律並以此去分析、評價、判斷具體的個人行為。「權利推定」就是「不禁則許」,法律沒有明文禁止的行為就是私法主體通常可以自由實施的。社會愈發展,文明程度愈高,人們獲得自由的機會就愈多,權利推定的范圍就愈大。
(四)公法奉行「國家或政府幹預」的理念,私法遵循「意思自治」、「私法自治」的原則。
行政法主張政府對各項行政事務的領導和管理;刑法對絕大多數犯罪行為適用國家追訴主義;經濟法強調國家對市場經濟活動的調節、控制和干預;訴訟程序中當事人申請撤訴須經法院同意等現象,都鮮明體現了公法中國家或政府幹預的思想。由於公法具有濃厚的國家干預色彩,公法規范成為強行性規范。為了更好地貫徹國家或政府幹預理念,法治實踐中應解決好如下幾個問題:干預的理由和根據是什麼?干預的范圍和程度怎樣?干預的形式及目的如何?等等。
「意思自治」或「私法自治」原則是私法的靈魂,常被譽為:「支配整個私法的最高原則」、「私法之基礎」、「私法根本價值之所在」、「法律行為效力之源」等。一般認為,所謂私法自治是指個人依其意思形成其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具體而言,私法自治原則認為,私法方面的一切法律關系可以而且應該由每個人自由地、自行負責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決定。這一原則是私法中的一個總的原則,表現在私法領域的各個方面,首先是承認人人平等,每個人有獨立的完全的權利能力,每個正常的人(幼兒和精神病人除外)有完全自主的能力,這種能力應該受到尊重。因此,每個人有法律行為自由(包括合同自由),每個人只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過失責任),每個人的權利(包括所有權)應該由每個人自由行使並受到尊重(所有權不可侵犯)。這些私法自治原則的主要內容構成了近代民法的四大基本原則:人格平等、合同自由、過失責任和絕對所有權原則(私的所有權神聖不可侵犯原則)。
私法自治的理論依據在於:在社會關系日趨復雜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私法主體都是主張不同的具體利益要求的人,每個人都是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斷者和實踐者,都明了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所在。因此,從尊重人、關心人、保護人的信念出發,法律應當充分相信個人能夠清醒而理智地對待和處理與其利益相關的一切事務,國家及他人應尊重個人的自由選擇,不得干涉或限制。政府為更高的價值或公益而對私人事務施加強制或干預時,應有適當理由。總之,在私法自治之光的照耀下,私法既維護了私人自主選擇的自由,又能合理利用人的自私心使個人在追求和實現自身合法利益的同時能夠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
(五)公法以政治國家為作用空間,私法以市民社會為功能范域。
公法是政治國家的法,私法是市民社會的法。國家之創設,就是為市民社會服務的,無市民社會,國家便無實質意義。將市民社會的法界定為私法,是為了防止按政治國家成員的標准來要求市民社會的人,就是要把民事活動與政治活動區別開來。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分離是近代歐洲社會變遷的產物。市民社會的存在是西方法治社會存在的前提。黑格爾和馬克思是現代市民社會思想的集大成者。
黑格爾認為,市民社會就是由私人生活領域及其外部保障構成的整體。個人是市民社會活動的基礎,從生產和在交往中發展起來的社會組織在市民社會中佔有重要地位。黑格爾理解的市民社會,實際上是在私有制(個人所有權)和分工的條件下,生產和交換的體系;是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前提下,社會成員(市民)自利和互利的活動過程。⑨
在馬克思的市民社會思想中,市民社會是「私人利益的體系」或特殊的私人利益關系的總和,包括了處在政治國家之外的一切領域,市民社會實質上是一種「非政治性的社會」。馬克思的市民社會理論強調市民社會是對私人活動領域的抽象,是與作為對公共領域的抽象的政治國家相對應的。隨著社會利益分化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兩大相對獨立的體系,整個社會就分裂為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兩大領域。前者是特殊的私人利益關系的總和,後者則是普遍的公共利益關系的總和。⑩
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相分離的思想是對人類社會生活多樣性屬性及人的多層面社會存在狀況的描述。用作為西方文明的市民社會理論來解釋我們目前的生活現狀仍然沒有過時。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具有雙重身份或地位:一方面他是政治國家的成員即公民,參加政治國家領域內的一切必要活動,其行為受公法調整;另一方面他同時又是市民社會的一分子即私人,在市民社會領域內與法律地位平等的其他人實施各種民商事活動,其行為受私法調整。以立法現實為例,各國憲法中規定的是公民而不是自然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這些權利義務是公民作為政治國家成員所應當具有的。而民法中確認的是自然人的財產權利、人身權利及相應的義務,這些權利義務是自然人作為市民社會成員即私法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所必需的。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①江平、米健:《羅馬法基礎》,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版,第9頁。 ②優士丁尼 :《法學總論》,張企泰譯,商務印書館1993版, 第5頁。 ③約翰·亨利·梅利曼:《大陸法系》,顧培東等譯,知識出版社1984版,第107頁。 ④鄭玉波:《民法總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4頁。 ⑤龍衛球:《民法總論》,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鄭玉波:《民法總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頁;梁慧星:《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3頁。 ⑥龍衛球:《民法總論》,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9頁;卡爾.拉倫茨:《德國民法通論(上冊)》,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頁。 ⑦梁慧星:《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頁。 ⑧羅爾斯·龐德:《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商務印書館1984版,第37頁。 ⑨徐國棟:《市民社會與市民法》,載《法學研究》1994年第4期。 ⑩俞可平:《馬克思的市民社會理論及其歷史地位》,載《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第4期。

③ 經濟法的產生原因

經濟法產生的原因是:
(一) 社會發展方面的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由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國家需要運用完備的經濟法律手段來干預經濟的運行。
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雖然國家也對經濟進行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的管理和干預,但這一時期,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實行的是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所提出的自由放任主義的經濟政策。資本主義啟蒙思想家所奠定的經典理念是,強調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井水不犯河水」,國家如果侵犯市民社會之私事的話,人民就有權起來造它的反。在這種情形下,亞當。斯密所提出的「干預越少的政府是越好的政府」這一信條被奉為經濟生活的圭臬。反映到法律上,就是在民法上實行「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私法自治」、「契約自由」等宗旨和原則。國家調節之手因此遭到否定而萎縮不全,因而不存在經濟法形成的社會經濟條件。由於私有制和自由主義的經濟引起了社會矛盾激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於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初期,走向了壟斷和社會化階段。生產手段和經濟實力的過分集中產生了壟斷財團,這些壟斷財團大量吞並、擠垮中小企業,獨占或者操縱市場,嚴重惡化了競爭環境並導致消費者利益受損,自由市場的競爭和民主,以及民法所奉行的上述原則,都被破壞殆盡,資本主義經濟由競爭機制所產生的活力和生機受到壓抑和摧殘。而且,財團實力的膨脹,也使得它日益向政治領域滲透,國家政權於是直接或間接地為財團所控制,成為服務於財團利益的機器或工具。在這種情況之下,一些資本主義國家於是制定有關反壟斷的法律來取締壟斷組織,限制壟斷的發展。最早的反壟斷法由此得以產生,如1889年的加拿大《預防和禁止貿易合並法》,1892年美國制定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等。
(二)經濟管理理念方面的原因是,面對頻頻發生的經濟危機,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逐步放棄自由放任主義原則,而改為奉行國家對經濟的適度干預原則,由此導致了一系列旨在干預經濟的法律法規的產生。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經濟的過度發展,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激化和日益嚴重的經濟危機的頻頻發生,單靠市場的力量,顯然無法擺脫這種日益深重的困境。於是,資本主義國家不得不改變被動的不幹預政策,逐步改而採用「國家干預」、「宏觀調控」、「混合經濟」、「組織經濟」、「管理貿易」等新的做法和理念,開始奉行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的「國家適度干預主義」,加強組織管理經濟的職能。他們以「有形之手」,直接、具體地干預和參與經濟生活,以國家的經濟集中限制私人壟斷財團,以社會總代表的身份協調各方利益關系,調控經濟進程。諸如通過限制或禁止托拉斯、卡特爾等,防止市場競爭秩序及其活力受到破壞:通過國有化和政府投資建設,控制那些有關國計民生和為整個社會服務而不宜被私人壟斷的重要產業部門;制訂國家計劃和產業政策,力圖誘導和制約私人的經濟決策;運用金融、稅收手段和其他經濟手段,調控經濟運行:規范格式合同,興其利避其害,防止契約自由原則和經濟實力被濫用;強制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實行「福利社會」:通過諸如「巴黎統籌委員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等政府間政治組織或經濟組織,在國際上實行聯合干預;在國際貿易和交往中,以國家的名義和形式開展經濟協作和競爭,等等。上述種種國家對經濟生活和經濟進程的干預和參與,都是通過法律的手段來實施的,於是就出現了與民商法和其他傳統法律特性差異較大的經濟性法律、法規,於是有的法學家將它命名為「經濟法」。
(三)導致經濟法產生的誘因和歷史契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肇事國和參戰國德國為了戰爭的需要制定經濟性的法律法規來推行戰時經濟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嚴厲管制。眾所周知,德國挑起和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戰時大力推行經濟管制的戰時經濟政策,將國家資本主義發展到極端的地步。當時德國建立了戰時工業委員會和戰時原料管理處。戰時工業委員會負責分配政府訂貨和管理軍需生產:戰時原料管理處後來升格為原料管理局,由它監督原料分配並支持重要原料的生產,統管的原料最多達到約三百種。德國在戰時還控制居民生活,設立了帝國糧食局和帝國服裝局,帝國內政部還下設了帝國采購公司等特殊企業,負責對糧食、服裝、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和分配。與此同時,德國於1915年發布的《關於限制契約最高價格的公告》,1916年發布的《確保國民糧食戰時措施令》,1918年發布的《戰時經濟復興令》,1919年制定了以「經濟法」命名的對煤炭和碳酸鉀製造工業實行國家管制的《煤炭經濟法》和《碳酸鉀經濟法》等。這一立法動向迅速引起德國法學界的注意並掀起了研討經濟法學的熱潮。這樣,作為一個獨立法律部門的現代意義上的經濟法就伴著經濟法學一起產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邦德國的經濟法又得到長足的發展,以致達到了相當發達和完備的程度。

④ 三元框架下經濟法的主體類型

20世紀90年代以來,學者們開始對經濟法主體進行概括和抽象。經濟法主體的歸類體現了經濟法和經濟法主體的本質。經濟法的主體可分為宏觀調控法的主體和市場規製法的主體。前者分為代表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主體和承受國家的宏觀調控的主體即調控主體和承控(受控)主體。後者分為代表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管理或規制的主體和在市場經濟中接受國家的市場規制的主體即規制(管理)主體和受制主體(市場主體)。二、把經濟法主體分為管理主體和實施主體,並且認為這兩種主體的劃分是相對的。李昌麒教授則認為經濟法主體應分為經濟決策主體、經濟管理主體和經濟實施主體。漆多俊教授的幾種分類方法里,有一種就把經濟法主體分為國家經濟管理主體和被管理主體。史際春等認為經濟法主體大致可以分為經濟管理主體和經濟活動主體。

⑤ 關於元日的資料

此詩作於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1067年宋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

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見家家忙著准備過春節,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作了此詩。

(5)經濟法三元擴展閱讀

這首詩表現的意境和現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徵意義,王安石這首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是因為他當時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間,正如眼前人們把新的桃符代替舊的一樣,革除舊政,施行新政。

王安石對新政充滿信心,所以反映到詩中就分外開朗。這首詩,正是贊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曈曈日」照著「千門萬戶」,這不是平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變法帶給百姓的是一片光明。

結尾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律。

⑥ 經濟法與其他部門法的關系

基本內容

經濟法與民商法
經濟法與行政法
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
經濟法與民法的兩者都調整經濟關系,兩者的一些概念、原則、制度、手段可以通用。區別在於① 民法與經濟法調整的內容不同。② 民法以個體權利為本位,在微觀經濟領域,經濟法以社會責任為本位,在宏觀經濟領域。③ 民法與經濟法的主體系列各不相同。
經濟法在調整經濟關系時,必要時也採取行政手段。但經濟法與行政法又有所不同,具體表現為:①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 關系不同於行政法所調整的行政管理關系。②經濟法主體之間的關系與行政法不同。③經濟管理法律關系追求的是一定經濟目的與經濟效益,行政法的目的在於使得控制行政權力,提高行政效率。

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也有著密切的聯系,都是調整經濟關系,但二者也有著很大的區別:① 經濟法主要是一個國家內部的法律關系,國際經濟法多是跨國的不同主體之間的關系② 經濟法的調整方式多為綜合方式,國際經濟法的則多為民事方式③ 經濟法的責任方式多種多樣,國際經濟法的責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責任方式。

要點精解
1、經濟法與其他部門法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一個比較鑒別的問題,其更多的關繫到經濟法是否能夠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而存在,1980年代中期,在法學界就曾經有過民法與經濟法的大討論。如今法學界一般認為經濟法具有獨立性,經濟法的范疇也從「大經濟法」理性回歸到我們今天對經濟法的理解上來。2、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經濟法有著其特殊的理念、本位、調整對象,調整方式以及基本原則等內容。社會本位就是其最重要的一個特徵之一,基於國家、社會、個人的三元結構劃分,經濟法在社會層面擔負起了重任,與行政法和民商法共同構成了現代性的法律體系。3、經濟法以其新穎性和活力形成了這樣一種手段,這種手段可以用來突破法律部門之間舊有的疆界,並把從不同的傳統規范、尤其是從傳統的商法規范中引申出來的各種原理重新組合一個整體。這也是其與其他部門法相比的一個重要特徵。

復習指導
經濟法與其他部門法的關系前幾年一直是考研命題中的熱點,一般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識點。比較困難的是一些比較邊緣的題目,例如:試論述消費者權益法是經濟法的一個部門。這就不僅要求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著比較好的把握,更是要對什麼是經濟法,經濟法與其他法律部門有何種聯系和區別都要有著熟練的運用。可見對經濟法基礎理論的掌握是應付此類綜合性較強的考題的關鍵。

⑦ 現代經濟法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您好

經濟法產生的社會經濟原因

經濟法產生的社會經濟原因是市場缺陷的存在和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

(1)市場缺陷的存在

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崇尚自由、平等。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國家的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價值規律的作用,國家並不怎麼介入經濟生活,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再加上產業革命的完成,自由資本主義制度使社會經濟發展發生了前所未有的、不可想像的變化,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財富的增加。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周期性經濟危機的爆發、社會矛盾的激化和其他社會問題的產生,人們發現,市場不是萬能的,國家應轉變職能,不能只是充當守護神,應對國家經濟的發展承擔起監督、管理的職責。具體市場的缺陷表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市場障礙的存在

所謂市場障礙是指市場調節機製作用的障礙。主要指競爭秩序的問題。競爭是市場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市場機制發生作用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競爭市場就沒有動力,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便不能啟動。但競爭必然伴隨著限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這兩件副產品。因為競爭的過程加快了部分經營者擴大其資本與經營規模的進程,以致形成對市場的支配地位和壟斷,導致部分限制競爭行為的產生;追求利益的心理驅使某些競爭者採取各種不正當的競爭行為。這兩種行為的後果是使某些競爭者獲得超額利潤;正當競爭者的利益受到損害,市場調節機制不能充分有效的發揮作用。

第二、市場的惟利性

市場的惟利性是指投資經營者所關注的是經濟利益,並往往表現為眼前可實現的利益;對於當前贏利率低或無利可圖甚至虧本或者投資期限長、風險大的行業或產品,人們往往不願投資。而在這些領域中,有些如公共和公益事業、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以及其他與國計民生關系密切或可能制約國民經濟長遠發展和總體效益的行業,即使不能盈利或虧損,也應當進行適度投資。而這顯然是不能指望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

第三、市場調節機制的被動性及滯後性

這是因為市場調節是一種事後調節。因為從投資、生產運營到市場價格形成和信息反饋,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各個企業和個人掌握的信息不足和滯後,不能適時調整其投資經營決策,往往等到市場供求嚴重失調、產品大量滯銷過剩時才作出反映,這是市場的第三個缺陷。

(2)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大型組織的產生及其影響

現代的商業組織起源於中世紀的庄園制度,以及17世紀初期的殖民公司,真正將企業發展起來,則是由現代的運輸業和通訊業,尤其是鐵路的發展決定的。現代企業的規模擴大、不斷的一體化,僅僅不到200年的歷史。

這個變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直到19世紀中期,企業的規模受到技術、交易和制度的限制,不存在大的企業,主要的交易結構是生產商和代理商之間的聯系,合夥公司仍然是商業企業的標准合法形式。而到了十九世紀末期,隨著科學技術的應用和管理技術的改進,降低了企業內部交易的成本,促使以前不能涉足的大型項目成了人們的投資重點,融資的需要促進了金融市場、資本市場的發展,會計和信用制度也發展起來,這進一步加劇了資本集中。另一方面,為了應付由於社會整體生產缺乏計劃所帶來的危機對產業的沖擊,巨型企業開始出現,這種巨型企業採用各種形式組織起來,如托拉斯、辛迪加、康采恩等。

在大型企業形成壟斷的同時,小企業也不甘示弱,它們組成行業協會,尋求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工人、農民等也組織起來,如1886年美國勞工聯合會成立,1870年成立了農人協進會。

越來越多的大型組織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導性力量,導致社會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原來的二元結構發展到私人—組織—國家的三元結構。

企業組織的擴大,首先是對私人權利造成了損害。表現之一是壟斷的形成,導致了消費者利益受損和經濟生活中的公平競爭弱化。另外大組織通過對市場份額的佔有,對生產的獨占,在向他人提供產品的時候,導致契約雙方的談判實力處於不平等的地位。「契約自由」導致了卡特爾協議、濫用權利等行為的膨脹,這些行為的目的在於限制競爭,從而損害了小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

而企業擴大之後,權力出現了。這不僅僅存在於企業的上下級關系、僱傭關系中,也存在於企業和個人、大企業和小企業之中。組織擴大之後,首先在生產領域獲得了權力,包括控制權,改變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在競爭機制中,消費者通過價格機制來控制經濟體系,而在組織擴大之後,公司日益進入非競爭性的定價活動之中,越來越多的格式合同使市場交易發生了變化,非壟斷方的自由和權利變成了Yes、No的選擇權。大型企業同樣對國家提出了挑戰,他們在政治上操縱選舉和國家政策,財團、財閥、富有的家族逐步控制了國家,自然包括立法、司法,首先是對內控制,然後是對外影響政治生活。

(3)國家的能動反應

基於市場缺陷的存在和大型組織的挑戰,國家作出了相應的反應。

如美國在羅斯福執政後,變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為國家干預政策。美國在制定《謝爾曼法》的過程中,一位參議員對經濟權力集中發表了猛烈的批評「如果這種結合導致的集中權力被賦予一個人,那麼這是一種君王般的特權;這是與我們的政府形式相矛盾的,應當遭到州和全國當局的強烈抵制。如果有什麼錯誤,這就是錯誤所在。如果我們不能忍受一個擁有政治權力的君主,我們同樣不能忍受一個對生產、運輸、生活必需品的銷售擁有權力的君王;如果我們不能服從任何帝王,同樣也不應當服從任何在貿易方面擁有阻礙競爭和固定任何商品價格的獨裁者。」經濟權力的集中和國家對不正當經濟權力的打擊,這兩個步驟幾乎是同時發生的,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來表示這個過程是最恰當不過了。在這個過程延續了100年以後,我們可以看出,國家是從以下幾方面來作出反應的:

(1)消除市場競爭的障礙,阻止組織的擴大,限制組織的成長。這是國家的最早反映,由此出現了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新型法律。如美國的大型企業組織起源於鐵路和通訊業,國家的第一個反應也在於此。1870年伊利諾伊州在憲法中要求政府「通過各項法律去矯正鐵路的弊端,防止在客貨運費方面不公正的區別對待和敲詐行為」。1890年通過的《謝爾曼法》明確表示:「任何以契約、托拉斯或其他形式的聯合、共謀、壟斷而限制貿易的行為是違法或犯罪的行為」

(2)針對市場普通主體不願介入的公共、公益事業等行業和產品,大規模發展出國家所有權,同時也是為了解決微觀上自由競爭和私人行為的無序性,國家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國有產業來替代私有組織。一來可以實現現代企業的生產和效率,二來可以填補空白,二來可避免私人挑戰國家和大企業侵犯私人權利。

(2)調整總量平衡,保持社會均衡發展。成了國家的核心職責,這促使大批新型法律規范的產生。以往的私法僅僅調整微觀主體和微觀行為,競爭的宏觀無序性往往導致總量失衡,導致頻繁的經濟危機的產生。法律無能為力。而新的法律規范的制定,則是以政府的有形之手來引導市場這支無形之手。當然這方面政府的管理受制於市場的規律,而不是政府的意志。如美聯儲降息,表面看取決於格林斯潘,實際上格林斯潘決定是否降息,取決於商業銀行之間的貼現率,他是被動的。

(4)企業內部的結構設置、權利安排、財務事宜等,成為法律規范的對象。在自由經濟時期,這些問題由企業自主安排,國家法律不予干涉。而今企業和公司法、會計法、稅法、審計法等的頒布,使這些社會關系紛紛被披上法律的外衣。

謝謝

⑧ 經濟法產生的社會根源

1.經濟法產生的直接根源是自由放任的商品經濟管理模式所產生的市場秩序失衡,從而要求國家公共權力的介入以維護公共利益、穩定市場秩序、促進效率與公平。 2.由於經濟法是國家利用其公權力對市場經濟主體以及運行的調控、管理、監督、引導,所以經濟法主體雙方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即一方為國家相關主管機關,另一方為經營者(包括市場被管理主體和中介組織,其中中介組織又同時具有市場主管機關授權的監管職能和接受管理的義務)。它們之間是調控和被調控、監督和被監督、管理和被管理、引導和被引導的關系,是雙方法律地位不平等的關系。 3.由於經濟法所調整的對象和范圍有宏觀和微觀兩的領域(例:相關經濟法對經營者不正當競爭方面的管理就是微觀方面的管理;而相關經濟法對市場運行的管理便是宏觀方面的管理),所以經濟法可具體分為:宏觀調控法律關系;國有參與法律關系;涉外管製法律關系;市場監管法律關系。 4.由於經濟法所調整的上述對象和范圍不同於其它部門法所調整的對象和范圍,所以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5.盡管法律從整體上來說是用來維護和平衡效率與公平這兩大價值,但作為經濟法這一獨立法律部門有其所側重的追求價值,即經濟法總體上追求的價值是:可持續的社會整體效益。 6.由追求價值便引出了經濟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則為:經濟民主原則;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經濟公正原則。 7.結合綜上所述,故經濟法的概念為:經濟法是調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及其政府主管部門為了修正市場運行的缺陷、實現社會整體效益的可持續發展而履行各種現代經濟管理職能時與各市場主體發生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另外,有關經濟法之性質的爭論,即公法、私法抑或公私混合法,本人認為已無現實意義,皆因當今行政權力之擴張於社會生活各領域。社會本位法律觀念的回歸,所以,本人認為於現實中再討論這一性質問題已毫無意義。) 樓主,此問題實在太大,以上僅為概括敘述,並加之一些個人觀點,所以不詳之處歡迎指教。不勝感激!

⑨ 如何認識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部門法

1、經來濟法與其他部門法自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一個比較鑒別的問題,其更多的關繫到經濟法是否能夠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而存在,1980年代中期,在法學界就曾經有過民法與經濟法的大討論。如今法學界一般認為經濟法具有獨立性,經濟法的范疇也從「大經濟法」理性回歸到我們今天對經濟法的理解上來。
2、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經濟法有著其特殊的理念、本位、調整對象,調整方式以及基本原則等內容。社會本位就是其最重要的一個特徵之一,基於國家、社會、個人的三元結構劃分,經濟法在社會層面擔負起了重任,與行政法和民商法共同構成了現代性的法律體系。
3、經濟法以其新穎性和活力形成了這樣一種手段,這種手段可以用來突破法律部門之間舊有的疆界,並把從不同的傳統規范、尤其是從傳統的商法規范中引申出來的各種原理重新組合一個整體。這也是其與其他部門法相比的一個重要特徵。

⑩ 簡述經濟法屬性有哪些

經濟法作為一種社會經濟主體關系和經濟利益的分配方案,其運行機制及其機制的機理蘊涵著經濟法最基本的四對相關屬性,即社會公共性與政治偏好性、公共認同性與法律強制性、普遍性與回應性、應然性與實然性.

熱點內容
行政法學歷年試題 發布:2025-01-20 03:46:34 瀏覽:516
法官和律師座談 發布:2025-01-20 03:38:35 瀏覽:220
勞動法就是個 發布:2025-01-20 02:46:29 瀏覽:599
行政法姜明安百度雲 發布:2025-01-20 02:37:57 瀏覽:364
快餐店的規章制度及崗位職責 發布:2025-01-20 01:58:03 瀏覽:431
行政規章和行政法規 發布:2025-01-20 01:15:10 瀏覽:924
11月14日社會與法頻道怎麼回放 發布:2025-01-20 01:09:25 瀏覽:444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出境配偶 發布:2025-01-19 23:58:12 瀏覽:181
新工商法保留工商前置許可 發布:2025-01-19 23:13:26 瀏覽:280
行政立法擴張體現在 發布:2025-01-19 23:07:19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