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中的清算關系

合同法中的清算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9-02 05:12:11

❶ 破產清算中勞動合同關系解除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當企業破產時,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合同終止時點是法院作出裁定宣告破產之日還是企業注銷之日?

一種觀點認為,依照法律相關規定,法人的民事主體資格終止應以該法人到工商局辦理完注銷登記手續之次日為其終止日期。公司正處於破產清算階段,未辦理注銷工商登記手續,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❷ 什麼是合同的結算和清理條款

1、結算和清理條款是指當事人關於經濟往來的結算以及合同終止後如何處理合同遺留問題的合同條款
、合同法第5條,合同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

❸ 個人合夥協議終止如何進行清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第五十六條,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十七條,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五十九條,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3)合同法中的清算關系擴展閱讀:

合夥企業財產在支付清算費用後,按下列順序清償:合夥企業所欠招用的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合夥企業所欠稅款;合夥企業的債務;返還合夥人的出資。合夥企業財產按上述順序清償後仍有剩餘的,按約定或者規定的比例進行分配;

在清償債務時,對於未到清償期或在訴訟中的債務,應將其清償所必需的數額從合夥財產中劃出並予以保留,待到期或訴訟了結後作清償處理;

對於債的清償,期限利益系為債務人的利益而設的,清算人據其情況不予保留而運行於期前清償的,也並無不可;但對於訴訟中的債務,由於其存在與否、數額多少尚未確定,因而只能依具體情況保留一部分財產,以備將來清償之用;

合夥財產在清償債務及劃出保留必要的數額後,其剩餘財產應返還各合夥人的出資。這里的返還出資,僅指以財產出資而言。對於勞務出資,自不存在返還問題;

對於返還出資的方式,依以下原則確定:以實物出資,原物存在的,應返還原物;以金錢出資或者以實物出資、但原物已不存在的,應以金錢折價返還之。若合夥財產不足以返還合夥人的出資,則應按照各合夥人出資的比例予以返還。

❹ 合夥合同的終止和清算有什麼規定

您好,針對您的合夥合同的終止和清算有什麼規定問題解答如下, 合夥合同的終止和清算有哪些規定合夥合同終止的主要原因是合夥的解散,即合夥企業解散導致合同終止。根據《合夥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合夥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時,應當解散:(1)合夥協議約定的經營期限屆滿,合夥人不願繼續經營的。合夥合同定有存續期間的,則於該期間屆滿時,合夥即歸解散。但若合夥合同所定的期限屆滿後,合夥人仍繼續其事務的,視為以不定期限繼續合夥合同。(2)合夥協議約定的解散事由出現。合夥合同中約定有合夥解散事由的,當該約定事由出現時,合夥也就解散。(3)全體合夥人決定解散。合夥系基於全體合夥人的意思而成立,當然也得基於全體合夥人的意思而解散。不論合夥合同是否定有存續期間,均可因合夥人的全體同意而解散。(4)合夥人已不具備法定人數。(5)合夥協議約定的合夥目的已經實現或者無法實現。所謂合夥合同所約定的合夥目的無法實現,包括自始不能完成及中途不能完成。合夥皆有其存續目的,若其目的已達到或確定不能達到,合夥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據,理應解散。(6)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7)出現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夥企業解散的其他原因。合夥的清算(1)合夥清算的概念和清算人的確定合夥合同終止後,須進行清算。合夥的清算是合夥解散,了結合夥法律關系,以消滅合夥的程序。根據《合夥法》第八十六條規定,合夥企業解散,清算人由全體合夥人擔任;未能由全體合夥人擔任清算人的,經全體合夥人過半數同意,可以自合夥企業解散後15日內指定一名或者數名合夥人,或者委託第三人,擔任清算人;15日內未確定清算人的,合夥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人民指定清算人。(2)合夥清算的內容清算人執行的清算事務包括了結進行的業務、收取債權、清償債務、返還出資及分配剩餘財產等。根據《合夥法》第六十條規定,清算人在清算期間執行下列事務:①清理合夥企業財產,分別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②處理與清算有關的合夥企業未了結的事務。③清繳所欠稅款。④清理債權、債務。⑤處理合夥企業清償債務後的剩餘財產。⑥代表合夥企業參與民事訴訟活動。(3)清償順序和其他有關事項①合夥企業財產在支付清算費用後,按下列順序清償:合夥企業所欠招用的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合夥企業所欠稅款;合夥企業的債務;返還合夥人的出資。合夥企業財產按上述順序清償後仍有剩餘的,按約定或者規定的比例(見前述)進行分配。②合夥企業清算時,其全部財產不足清償其債務的,依照前述規定的連帶責任辦法辦理。③合夥企業解散後,原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存續期間的債務仍應承擔連帶責任,但債權人在5年內未向債務人提出償債請求的,該責任消滅。④清算結束,應當編制清算報告,經全體合夥人簽名、蓋章後,在15日內向企業登記機關報送清算報告,辦理合夥企業注銷登記(《合夥企業法》第九十條)。

❺ 清算組是否有權解除租賃合同

在破產案件中,為變現財產,清算組能否解除破產企業原簽訂的未到期的房屋租賃合同,是司法實踐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破產法》第26條規定:對破產企業未履行的合同,清算組可以決定解除或者繼續履行。為了破產財產的順利變現,審判人員往往先行解除租賃合同,然後由租賃方就受到的損失申報債權或者由清算組根據具體情況,確定適當的賠償數額。這種做法是否妥當呢?本文擬就此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 筆者認為,對此問題進行探討;首先應對兩個問題,即何為買賣不破租賃以及何為清算組的解除權要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 一、關於買賣不破租賃原則 權利效力范圍的大小是物權與債權的重要區別。物權為對世權,即物權對世上任何人都有約束力。某人對其物享有物權時,其他任何人都成為義務人,義務人是不特定的。債權為對人權或相對權,它只對與其有債權債務關系的特定人有約束力,債權關系以外的其他任何人不受債權的約束。出租權是一項合同權利,性質為債權,按照物權與債權的一般原理,其只能對抗簽訂合同時的出租方,如果出租方將租賃物賣於第三人(買受人),第三人成為租賃物的所有權人,那麼承租人的租賃權消失。因為承租人的租賃權為債權性權利,承租人只能向出租方主張租賃權,而不能向出租方以外的第三人主張。租賃物的所有權轉移後,承租人不能將其租賃權附隨於租賃物之上,承租人與第三人之間不存在租賃關系,租賃合同關系因租賃物的買賣而被擊破,即買賣破租賃。 但是租賃權雖為債權,其與其它合同權利不同,租賃權具有物權的性質。我國《合同法》第229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即租賃合同有效成立後,出租方買賣租賃物並不必然導致租賃合同的解除及租賃權的消失,租賃合同對租賃物的買受人繼續有效,承租入對租賃物可以依然行使租賃權承租人的租賃權可以對抗出租方以及出租方以外的任何第三人,此即通常所說的買賣不破租賃原則。當然,並不限於租賃物的買賣,租賃物的贈與、繼承,互易等致便所有權發生變動的情況,該原則都有適用的餘地,故嚴格地說買賣不破租賃應為所有權與(變動)不破租賃,買賣不破租賃是租賃權物權化的重要體現。 不唯我國民法,世界上許多國家民法典有買賣不破租賃的規定。《法國民法典》第1743條規定如出租人出賣租賃物時,買受人得辭退經公證作成或有確定日期的租賃契約的房屋或土地承稅人;但於租賃契約中保留此項權利者,不在此限。即法國對於房屋及土地租賃契約,如果契約已經公證或者該契約有確定日期,則該租賃權有對抗效力,買賣不破該租賃,但雙方在契約中另有約定的除外。《德國民法典》第571條第1項規定:出租的土地在交付轉承租人後,出租人讓與第三人時,受讓人代替出租人取得茬其所有期間因租賃關系所產生的權利和義務。即規定了土地租賃契約中,出讓不破租賃。《日本民法典》第605條規定:不動產租賃已將其登記時,對於以後就其不動產取得物權的人,亦發生效力。即依日本民法,租賃經登記後,有對抗力。我國台灣地區的民法典對此也做出了規定,該法典第425條規定:出租人於租賃物交付後,縱將其所有權認與第三人,其租賃契約,對於受讓人,仍繼續存在。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國家或地區的買賣不破租賃是指不動產租賃而言,而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無論是動產租賃還是不動產租賃。租賃權均具有對抗效力。 我國民法學者史尚寬認為,以居住營業或農耕為目的。而承租他人之不動產時,各國立法為謀求社會生活之安定及增進,均採取鞏固承租他人地位之方針,此現象稱為租賃權之物權化。,有學者認為,不動產租賃權系債權,但為平衡當事人利益,兼及保護經濟上薄弱者起見,該權利已被物權化,綜合其原因不外三方面:(1)鞏固租賃方的地位。租賃權物權化,避免出租方以轉讓租賃物為借口而隨意解除合同,導致租賃權消滅,從而鞏固了租賃方的地位。(2)租賃權物權化有利於社會經濟秩序及社會生活的穩定。租賃權的物權化,主要指不動產的物權化。因為不動產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而且不動產租賃合同一般以居住或者生產經營為目的。期限較長,投資較大,如果實行買賣破租賃。房屋買賣頻繁。動輒解除租賃合同,顯然不利於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和生活的安定。(3)保護弱者,平衡當事人利益。無論租賃的目的是為了居住,還是為了經營。均因租賃方本身不享有相應的不動產。相對於出租方而言,其在經濟上往往處於劣勢地位。衡量兩者利益,法律當然傾問於保護當事人的生存權,保護經濟薄弱者的利益,這也是近現代民法的重要價值取向。我國合同法對動產也實行買賣不破租賃,其實沒有必要。因為動產租賃權物權化不利於財產的流通。 二、清算組的解除權 我國《破產法》第26條規定:對破產企業未履行的合同,清算組可以決定解除或繼繼續履行。法律賦予了清算組對雙務合同是否履行的選擇權,即解除權和決定繼續履行的權利。筆者認為清算組的解除權與《合同法》規定的解除權是有區別的。1、行使解除權的目的不同。清算組的解除權是為了便於其破產企業行使管理權。保護大多數債權人的利益。合同法中的合同解除制度的立法目的就是要保障合同解除的合法性。禁止當事人在沒有任何法定或約定根據的情況下任意解除合同。2、權利來源不同。清算組的解除權來源於《破產法》對清算組的授權。破產法賦予了清算組解除合同的權利。而《合同法》中的解除權分為約定解除和法定解除權。當出現了合同當事人約定的可以行使解除權的情況,或者出現了《合同法》規定的當事人可以行使解除權的情況,合同的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才能行使解除權。解除權的行使來源於法律的規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3、行使解除權的主體地位不同。破產法中解除權的行使主體是清算組。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清算組既不是債務人的代理人。也不是債權人的代理人,而是對破產企業進行清算的具體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合同法中解除權的行使主體是合同的一方或雙方當事人。 實際上許多國家的破產法規定了清算組的解除權。德國新破產法第103條規定:破產開始時的雙務合同,在債務人或者另一方當事人未履行完畢時,破產管理人可代替債務人履行合同並要求另一方履行合同。破產管理人拒絕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僅得以破產債權人的身份主張其因未履行合同而產生的債權。法國8598號法律第37條第1款規定:管理人有權單方面要求履行有效合同,同時他得執行債務人向對方當事人承諾的給付。 三、清算組的解除權與買賣不破租賃 筆者認為,清算組無權解除破產企業原簽定的未到期的房屋租賃合同。理由如下: 1、清算組沒有必要解除租賃合同。有法官認為,租賃合同的存在影響破產財產的變現。為了易於變現,實現破產財產的最大價值,使破產企業債權人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清算組應當而且有權解除房屋租賃合同。其實這種考慮沒有必要。因為在不解除房屋租賃合同的情況下,通過破產拍賣,房屋的買受人完全可以取得房屋的所有權,而不會受房屋租賃合同存在的影響。房屋存在租賃合同雖然影響買受人對房屋的直接佔有、使用,但房屋租可以彌補這一損失,所以買賣不破租賃不會影響破產財產的變現。 2、清算組解除租賃合同,對租賃方是不公平的。如果因為變現破產財產清算組解除租賃合同,那麼租賃房屋受到的損失不但難以彌補,而且其因租賃合同而享有的對出租房屋的優先購買權也隨之消失,這對租賃方是不公平的。有法官認為,在房屋的出租方(破產企業)先行收取了租賃人租金的情況下,房屋的買受方不但不能使用該房屋並從中受益,而且無權再去收取已經提前交納的租金,從而影響房屋的拍賣價格。不利於全體債權人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由於破產企業未破產時提前收取了租金,增強了企業當時償還債務的能力,對債權人實現其債權是有利的,受益者應當是債權人。對租賃方來講,清算組解除房屋租賃合同,而讓其受到的損失通過申報債權來彌補,也是不公平的。 3、清算組解除房屋租賃合同與法律規定相違背。如上所述,買賣不破租賃原則有其存在的特定價值,且已為大多數國家的民法認可和接受。我國《合同法》對此業已明文規定。破產財產(已經出租的房屋)的實現,無論是拍賣還是變賣均屬於所有權變動,根據法律規定,租賃物所有權變動後,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有法官認為,清算組的解除權是法定的,對租賃合同行使解除權並無不當。筆者認為,盡管解除權是法律規定的權利。但是解除權的行使不得違反有關法律規定,應當行使解除權的應有之義。毫無疑問,清算組可以解除破產企業與他人簽訂的未履行的買賣合同。因為法律對買賣合同並無特殊規定,但是不能解除末履行完畢的房屋租賃合同。 4、從租賃權轉抵押權的效力比較來看,清算組無權解除租賃合同。《擔保法》第48條規定,抵押人將已出租的財產抵押的,應當書面告知承租人,原租賃合同繼續有效。最高法院《關於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65條規定,抵押人將已出租的財產抵押的,抵押權實現後,租賃合同在有效期間內對抵押物的受證人繼續有效。該解釋第66條第1款規定,抵押人將已抵押的財產出租的,抵押權實現後,租賃合同對受讓人不具有約束力。從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中,可以得出以下兩點:①租賃權與抵押權可以同時並存於同一財產上。因為租賃權追求的是租賃物的使用價值,要求的是佔有該租賃物並能使用,收益,而抵押權所追求的是標的物的交換價值,不必轉移該物的佔有,故兩者同時存在於同一標的物上時並無矛盾。②兩者的對抗效力相同,但是誰設定在先,誰的對抗效力優先。租賃權雖系債權但是具有物權性,而抵押權屬物權的一種,故兩者不能用物權優於債權的原理來比較其效力的大小。根據前手優於後手的物權原理,在租賃權成立在先,抵押權成立在後的情況下,租賃權可以對抗抵押權而繼續有效存在。在抵押權成立在先的請況下,抵押權可以對抗成立的租賃權。所以租賃權與抵押權並存於同一標的物上時,排除設定先後的時間因素,兩者的效力是同等的。清算組在破產附產變視中無權解除已成立的抵押合同,則清算組也無權解除已成立的租賃合同。 司法實踐中存在一種觀點,認為清算組無權解除租賃合同。因為合同法已經規定了合同解除的條件,清算組在不符合法定的或者當事人約定的解除條件的情況下。無權解除合同。筆者雖然認為清算組不能解除租賃合同,但是對此種觀點的理由不敢苟同。如果要求清算組的解除權符合《合同法》中合同解除的條件,那麼破產法則沒有必要另行規定清算組的解除權,清算組則無法對破產企業的財產實行有效的管理,破產案件也將會因為許多末履行的合同仍將繼續履行而無法繼續審理。這與破產法賦予清算組解除權的初衷相違背。

❻ 合作關系終止怎麼清算

法律分析:按《合夥企業法》規定,合夥企業解散後應當進行清算,並通知和公告債權人,清算人由全體合夥人擔任;未能由全體合夥人擔任清算人的,經全體合夥人過半數同意,可以自合夥企業解散後十五日內指定一名或者數名合夥人,或者委託第三人,擔任清算人。十五日內未確定清算人的,合夥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條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發生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❼ 合同到期合夥人退出如何清算

法律分析:合夥人退夥結算方法:1、合夥人退夥,其他合夥人應當與該退夥人按照退夥時的合夥企業財產狀況進行結算,退還退夥人的財產份額;2、退夥人對給合夥企業造成的損失負有賠償責任的,相應扣減其應當賠償的數額;3、退夥時有未了結的合夥企業事務的,待該事務了結後進行結算;4、退夥人在合夥企業中財產份額的退還辦法,由合夥協議約定或者由全體合夥人決定,可以退還貨幣,也可以退還實物;5、退夥人對基於其退夥前的原因發生的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6、合夥人退夥時,合夥企業財產少於合夥企業債務的,退夥人應當按規定分擔虧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第四十五條 合夥協議約定合夥期限的,在合夥企業存續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夥人可以退夥:

(一)合夥協議約定的退夥事由出現;

(二)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

(三)發生合夥人難以繼續參加合夥的事由;

(四)其他合夥人嚴重違反合夥協議約定的義務。

熱點內容
寧夏郵政條例 發布:2025-01-19 21:48:58 瀏覽:810
經濟法要約邀請例題 發布:2025-01-19 21:10:22 瀏覽:155
刑法重公權 發布:2025-01-19 20:19:44 瀏覽:926
法官在家辦公 發布:2025-01-19 20:08:01 瀏覽:831
房東選任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9 19:16:10 瀏覽:24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引用 發布:2025-01-19 18:54:39 瀏覽:483
注會經濟法幾篇 發布:2025-01-19 18:38:58 瀏覽:710
合同法簽署日期 發布:2025-01-19 18:26:31 瀏覽:500
居委會選主規章 發布:2025-01-19 18:23:20 瀏覽:117
企業信用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9 18:14:21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