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法扣除法
㈠ 經濟法中准予扣除是什麼
1.工資薪金支出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2.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
(1)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准予扣除。
(3)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3.社會保險費
(1)企業按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五險一金),准予扣除。
(2)企業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准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予扣除。
(3)除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險費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業保險費外,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費」,不得扣除。
4.業務招待費
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㈡ 《國際經濟法》專業來
累死我了
C.漢薩聯盟的商務規約
C.普惠待遇
B.免稅制
B.到達主義
C.既有程序專性的規定屬又有實體性規定
D.CIF買賣合同雙方所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
D.違約險
D.《華沙公約》
A.保證 見索及付保證
C.抵銷救濟方式 這題找到了,就是抵消條款
其他上面幾個不確定的都幫你翻書了啊,
真汗啊,才學了兩年就忘這么多了。。
㈢ 扣除法名詞解釋
扣除法:是指 緩解國際重復征稅的一種方法。居住國政府在對其居民的國內國外所得匯總征稅時,允許居民將其向外國政府繳納的所得稅額作為向本國匯總申報的一個費用扣除項目,從本國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就扣除後的余額征稅。
㈣ 經濟法里的扣除和抵扣是一個意思嗎
不是一個意思
扣除:只要符合規定可以直接減去的。
抵扣:先要申報,允許後才能減除,或者是進項稅符合條件進行減去。
㈤ 國際經濟法包括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是隨著國際經濟關系的發內展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容個法律部門和法律學科。
國際經濟關系主要包括國際貿易關系、國際投資關系、國際技術轉讓關系、國際貨幣金融關系和國際稅收關系,是由於貨物、技術、服務、資金和人員的跨國流動所形成的。調整這些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分別形成了國際貿易法、國際投資法、國際貨幣金融法、國際稅法和國際經濟組織法,這些實體法規范和解決國際經濟貿易爭議的程序法規范構成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內容。
國際經濟法的存在形式,包括國際法規范和國內法規范兩大類。其中,國際法規范包括國際條約、國際經濟慣例,以及有關國際組織的規范性決議等;國內法規范主要是各國調整涉外經濟關系的國內立法,在某些國家還包括法院判例。國際經濟法的主體是自然人、法人、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197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列舉了15項原則作為指導國際經濟關系的基本原則,其中國家經濟主權、公平互利和國際合作以謀發展三項基本原則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㈥ 自考<國際經濟法概論>國際稅法
你在仔細看一下 題目 兩個一樣嗎?
扣除法舉例 某跨國公司年度境內所內得容800萬元,境外所得200萬元.境內所得稅率30%,境外所得稅率20%.計算在扣除法條件下該公司如何繳納企業所得稅收. 計算: 應納稅額=〔 (800+200)-(200 ×20%)〕 ×30% =(1000-40) ×30% =288萬元
扣除法指一國**為了減除國際重復征稅,從本國納稅人來源於國外的所得中,扣除該所得所負外國所得稅款,就其餘額征稅的方法。
個人認為第一題有問題.你按照此計算公式計算就行.不要被模擬題所困,精神可嘉,但浪費時間.我的觀點.
㈦ 扣除法免稅法抵免法哪個對居住國稅收收入最有利
免稅法、扣除法和抵免法各有長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比較:
1.在防止國際重復征稅方面
免稅法、扣除法和抵免法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消除國際重復征稅。抵免法和免稅法能較為徹底地消除國際重復征稅。扣除法消除國際重復征稅的數額,不能超過該納稅人已納的外國稅額乘以本國稅法適用的最高稅率得出的數額。例如,某國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是50%,那麼,納稅人每繳納1元的外國稅額,最多隻能消除0.5元的重復征稅。
2.在防止國際逃、避稅方面
免稅法由於對國外收入的全部或部分不征稅,這在客觀上有可能促使國內資金與資產向國外轉移,從而逃避國內稅收。抵免法和扣除法對國內、外收入同等征稅,因而,不會造成國內資金與資產的外移。
3.在承認和行使稅收管轄權方面
免稅法承認來源地稅收管轄權的獨佔地位,居住國完全放棄了對來自國外所得的征稅權利。抵免法既承認收入來源國來源地稅收管轄權的優先地位,又充分行使了居民稅收管轄權,維護了雙方的稅收利益。扣除法沒有完全承認來源國行使來源地稅收管轄權的優先地位,而只是承認了一部分。
4.在遵循稅收公平負擔原則方面
免稅法由於對國外收入全部或部分不征稅,因而對只有國內收入的納稅人來說,其稅收負擔必然要高於在國外投資的納稅人,造成稅收負擔不公平。抵免法完全符合稅收公平原則。因為通過抵免,國外收入與國內收入的稅負相同,因此不會影響國際間資金、商品和技術的自由流動。
5.在稅收征管方面
免稅法的突出優點是便於征管,居住國無須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調查居民納稅人在國外的實際收支和納稅情況,這就大大方便和簡化了稅務當局的稽徵管理工作,同時也簡化了納稅人的申報手續。扣除法和抵免法同免稅法相比,在征管手續上較為復雜。
可以在其向居住國繳納的所得稅中直接抵免。總公司與分公司之間,由於資金所有權是同一的,經營決策和利潤分配也是同一的,表明它們屬於同一經濟實體。
(二)稅種的適用范圍
直接抵免法主要適用於所得稅和預提稅。預提稅不是一個獨立稅種,它是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的一種徵收形式。是收入來源國對本國納稅人支付給國外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等所得,由支付所得的單位代替居住國的跨國納稅人繳納所得稅的方式。預提稅在形式上是由支付所得的單位代繳的,但實際上是由居住國的跨國納稅人負擔的。因此,可以視為是跨國納稅人直接繳納給來源國政府的所得稅。因此,直接抵免法也適用於預提稅的扣除。
㈧ 扣除法,免稅法,抵免法計算
1、扣除法是消除國際間雙重征稅的方法之一。
其計算公式為:居住國政府應征所得稅額=(居民的國內國外所得-已納外國所得稅額)*適用稅率
採用扣除法,居民納稅人在國外所繳的所得稅額只允許在其應納稅所得額中而不是應納所得稅額扣除,即其國外所得額扣除其稅額後的稅後收益仍須並入國內所得中一並征稅,因此,其國外所得的總稅負重於國內所得的稅負,國際重復征稅問題不能得到徹底解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或緩解國際重復征稅。
2、免稅法亦稱「豁免法」,是指居住國政府對其居民來源於非居住國的所得額,在一定條件下放棄行使居民管轄權,免於征稅。
3、抵免法是避免國際雙重征稅的基本方法之一。指居住國 (國籍國) 政府准許本國居民(公民) 以向非居住國 (非國籍國) 政府已納的所得稅或一般財產稅,抵沖其應向本國政府匯總繳納的稅額的一種方法。抵免法按適用對象不同,可分為直接抵免法和間接抵免法。
直接抵免是指居住國政府對其居民納稅人在非居住國直接繳納的所得稅款,允許沖抵其應繳本國政府的所得稅款。適用於同一經濟實體的跨國納稅人,如總公司與分公司之間匯總利潤的稅收抵免。
間接抵免適用於跨國母子公司直接的稅收抵免,是指居住國政府對其母公司來自外國子公司股息的相應利潤所繳納的外國政府所得稅,允許在應繳本國政府所得稅內進行抵免。
應答時間:2022-01-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