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59條

勞動合同法59條

發布時間: 2022-09-04 06:11:43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事假最長能多少天

事假最長可以請多久,法律沒有具體規定,需要按照所在單位的規章制度履行,勞動者可以查看員工手冊、公告欄、勞動合同約定等。

職工除國家已明確規定的各種公休節假日和假期以外,如遇特殊情況本人必須離開工作崗位的可請事假,但批准權在於用人單位。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員工請事假的具體情形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

作為用人單位,在遇到職工因故請事假時,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可以給予批准。當然,這就要求用人單位要完善自身的規章制度,明確職工請事假的流程及批准許可權,既要依據規章制度進行審批,還要綜合考慮職工的實際情況。

《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制度制定出來後投入使用前,用人單位應當將其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比如張貼在公司的公告欄進行公示,或者製作成員工手冊分發給員工,並給員工開會進行培訓。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1)勞動合同法59條擴展閱讀:

事假工資的扣除

對於員工請事假怎麼扣減工資,目前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一般是依據公司規章制度和勞動合同約定,但它有個前提條件:不能逾越法律的強制性和原則性規定。

我國《勞動法》及法規對事假工資無具體規定,對病假工資在勞動部《關於貫徹《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9條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❷ 使用勞務派遣工需防範哪些法律風險

這種用工模式隨著《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頒布實施,存在著很多法律風險。
通信企業勞務派遣用工與傳統的直接聘用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勞動力的僱傭與使用相分離。
它具有提升通信企業勞動用工靈活應變能力、節約人力資源成本、轉移風險等優勢,也特別符合當前通信企業減員增效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普遍要求,因而成為通信企業用工的重要模式。
凡事有利必有弊。
通信企業也應深刻地認識到,《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一方面使通信企業勞務派遣用工有了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勞務派遣用工的不規范使用存在著很多法律風險。
這些風險如果不加防範,不但不能充分發揮勞務派遣用工的優勢,反而給通信企業帶來不少煩心事,甚至官司纏身。
筆者認為,通信企業勞務派遣用工主要存在六個方面的法律風險,需要認真防範。
1.選擇勞務派遣單位時的法律風險防範 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勞務派遣單位沒有勞務派遣主體資質。
某些通信企業由於種種原因,選擇的勞務派遣機構沒有達到《勞動合同法》第57條對勞務派遣機構的資質規定,所選機構僅僅是一般人事代理機構、職業介紹所。
這種情況盡管少見,但一旦發生,法律風險是最嚴重的。
若通信企業選擇了不具有主體資質的勞務派遣機構,一旦派遣員工與實際用工單位之間發生爭議,在較多情況下,仲裁庭或法院會認定派遣員工與實際用工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若出現這種情況,通信企業就要承擔本該由勞務派遣單位對被派遣勞動者承擔的相應法律責任
二是勞務派遣單位缺乏支付能力而產生的爭議。
目前,勞務派遣單位往往擁有大量的派遣員工,但注冊資本往往不大,因此由於缺乏支付能力產生的爭議不可避免,比如對工資或者工傷賠償缺乏支付能力。
為保證派遣員工的利益,有的地方立法已經逐步加重了用工單位的責任,要求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最高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10條也有類似的規定,由此可能給通信企業帶來連帶責任的法律風險。
為此,筆者建議:首先是勞務派遣單位資質要合法,這是起碼的也是最關鍵的要求。
通信企業可以通過審查營業執照等資質證書來確認派遣公司是否有合法資質。
其次是勞務派遣單位實力強、信譽好,有足夠能力為通信企業提供服務,承受較大風險。
第三是勞務派遣單位具有豐富的行業服務經驗,能預防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或糾紛。
2.招聘被派遣勞動者主體不明的法律風險防範 《勞動合同法》第58條明確規定了勞務派遣單位是用人單位,由它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
因此,招聘被派遣勞動員工既是其權利也是義務。
由於勞務派遣這種「有關系沒勞動,有勞動沒關系」的特殊用工模式,勞務派遣單位對用工單位的用人要求並不完全了解,或者手中根本無人可派遣。
於是,在實務中,就普遍出現了這樣一種操作模式:由通信企業招工,招到合適人員以後,再由派遣服務機構與該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
有的不僅這樣操作,而且在勞務派遣協議中還寫上「派遣公司根據實際用人單位的要求,代實際用人單位招聘某某崗位多少名員工」之類的條款,由此帶來的是招聘主體的不明確,進而帶來的是勞動關系主體的混亂,對被派遣員工造成誤導。
一旦發生糾紛,特別是發生工傷事件等,不管是勞務派遣單位還是通信企業,都會被卷進糾紛中。
為此,筆者建議:通信企業在勞務派遣用工中,應當盡量避免自己插足招聘被派遣勞動者的過程。
如為保證勞動者素質,一定要自己招聘,又要避免發生招聘主體不明而帶來的法律風險,通信企業應要求勞務派遣單位出具授權書,授權代為招聘。
通信企業代勞務派遣單位招聘的,在招聘時應向勞動者出具授權書或披露其代理人身份。
3.勞務派遣協議約定不明的法律風險防範 在勞務派遣用工模式中,通信企業與勞務派遣單位的權利與義務是通過勞務派遣協議來確定的。
盡管《勞動合同法》第59條明確了派遣協議必備條款,但有許多事項還需要明確約定,否則,原本是派遣單位的法律責任便會轉移到通信企業身上。
例如勞動合同的簽訂,工資福利社會基本保險的發放,工傷事故的申報,派遣員工可以退回條件及退回方式,商業秘密條款等。
為此,筆者建議:通信企業在簽訂勞務派遣協議時,最關鍵的是注意派遣協議是否「責權明晰」,在對派遣員工管理分工上一個總的原則應該是,通信企業負責勞動過程管理,派遣公司負責勞動關系管理,具體分工可以通過派遣協議及平等協商確定。
總之,一份責權明晰、條款完備的勞務派遣協議會大大降低通信企業的法律風險。
4.要求派遣員工遵守通信企業規章制度引起的法律風險 派遣員工與通信企業不存在勞動關系,但派遣員工遵守通信企業的規章制度卻是其進行生產經營的必然要求。
當通信企業以派遣員工違反本單位規章制度對其進行處理時,往往會引起爭議。
但由於派遣員工與實際用人單位不存在勞動關系,實際用人單位要求派遣員工遵守其規章制度也缺乏強有力的法律支持。
有的通信企業在與勞務派遣單位簽訂的勞務派遣協議中,規定了派遣員工必須遵守用工單位的規章制度,這在法律上也是有問題的。
因為根據合同相對性原理,合同約定的條款只對合同當事人有效,對第三方是沒有約束力的,特別是在為第三人設定義務時。
為此,筆者建議:通信企業要求派遣員工遵守本單位規章制度的要求,盡量不要在通信企業與勞務派遣單位的勞務派遣協議中來約定,但可以與勞務派遣單位協商,在被派遣員工和勞務派遣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明確規定。
這樣,通信企業既可以名正言順地要求被派遣員工遵守本單位規章制度,同時也不會與合同相對性原理相抵觸。
由此推而廣之,通信企業對派遣員工的其他合理要求大多也可採取此方式解決。
5.勞務派遣的適用崗位的法律風險防範 《勞動合同法》第66條規定:「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第59條規定:「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的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目前,大多數通信企業勞務派遣人員主要集中在工程施工、社區經理、客戶服務、服務前台、行政後勤等非主業、非核心崗位,是符合《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的適用崗位的法律規定的。
但也有一些通信企業出於種種考慮,例如為規避《勞動合同法》第14條第2款第(三)項關於連續訂立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等,在非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大量使用派遣勞務人員,使勞動者的權益受到侵害。
隨著國家勞動法律法規的健全,勞務派遣的適用崗位必將受到嚴格規范,不遵守勞務派遣的適用崗位規定的通信企業將付出代價。
全國人大法工委已就勞務派遣疑問答復勞動部,將明確勞務派遣期不得超半年、崗位為非主營業務、崗位須為可替代性崗位。
為此,筆者建議:通信企業要及早梳理到底哪些崗位是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嚴格遵守勞務派遣的適用崗位的規定。

❸ 違反勞動合同法五十九條、六十六條怎麼處罰

見以下勞動合同法條款。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專動行政部屬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第九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到一萬元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❹ 關於勞動合同法規定的醫療期,怎樣才能享受,有啥限制或規定

根據人社部制定的《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文件,勞動者享受的醫療期,是根據勞動者的工作年限來決定的。

第四條規定: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4)勞動合同法59條擴展閱讀:

根據勞動部關於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79號)第4條規定。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12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15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18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24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30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醫療期計算應從病休第一天開始,累計計算。如:享受三個月醫療期的職工,如果從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麼該職工的醫療期應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間確定,在此期間累計病休三個月即視為醫療期滿。其他依此類推。

❺ 國企單位違反勞動法怎麼處理

先來看題主提到的《勞動法》第59條規定的是什麼。
如果單位違反該規定,強制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怎麼辦?
首先,女職工可以明確拒絕。
其次,如果單位因為女職工拒絕從事上述安排的勞動單位作出辭退決定的,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女職工可以要求支付賠償金或要求繼續履行及支付工資損失。
再次,如果女職工拒絕從事上述勞動,單位不辭退,只做扣工資等處罰的,女職工可以要求單位支付剋扣的工資,可以以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主張經濟補償。
最後,如果女職工拒絕從事上述勞動,單位不辭退,也不扣工資,那相安無事。過去就完了。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1、勞動者被迫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之規定,勞動者被迫解除勞動合同有如下情形:
(1)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比如強行給員工「放假」、「停工」,可視為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
供勞動條件。
(2)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如超過工資發放日期仍未支付工資,少支付加班費等。
(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未繳納社會保險費或者繳納標准低於法定標準的,均為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綜上,你是可以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並且可以要求公司補足你的工資,並按相關規定支付賠償金。
企業違反勞動法,員工可以申請勞動監察或者勞動仲裁。然而,不好意思,流程繁瑣的要你發瘋。勞動監察勞動仲裁二者只能選其一。一般而言,勞動監察的結果無法強制執行,於是只能選勞動仲裁。勞動仲裁時往往只仲裁工資,涉及社保事項請您出門左轉找地稅,涉及公積金請您出門右轉找公積金中心。然後15日調解,15日調解不成90日內開庭。請你提交相關證據。問題是,死循環1出現了,作為弱勢的員工,只要企業不蓋公章的證據往往不認可。因吹斯挺;即使僥幸打贏官司,嗯嗯,請你拿著勞動仲裁結果去找法院立案,然後強制執行。等你千辛萬苦交了費,法院開始強制執行了,死循環2出現,法院告訴你,股東抽逃注冊資本金,公司賬上一毛錢沒有無法執行。好的,你把全體股東連帶訴訟了吧,請再等多少個工作日吧。。。。。。終於把股東也告贏了,花了不少訴訟費,花了不少時間,然後法院告訴你,股東也不配合執行,最多就能列入信用黑名單,你心裡100CNMM。接下來你去找地稅,地稅告訴你公司賬戶沒錢交社保,沒法強制執行,要不你和實際控制人商量商量,你心中CNMM*2。接下來公積金中心回復說,沒有強制執行能力,你心中CNMM*3。好的,恭喜你,你已經成功陷入了中國式勞動法困境。

❻ 在公司打工,和中介簽勞動合同,具備法律效力

【1】不是中介,是勞務派遣單位。

【2】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回(勞務派遣單位)簽有勞動合同答

用人單位和用工單位(你幹活的公司)簽有勞務派遣協議,

用人單位應當把勞務派遣協議內容,告訴勞動者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58條,第59條,第60條

【3】在公司打工,和勞務派遣單位簽定勞動合同,具備法律效力



❼ 新勞動法第67條所指用人單位和59條所指用工單位有什麼不同嗎

用人單位是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是勞動者被用人單位派往工作的單位。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七條所致的用人單位,是勞務派遣中的勞務派遣單位;第五十九條中的用工單位,是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實際工作的單位。
勞務派遣業務是近年我國人才市場運用一種新的用人方式,勞務派遣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並支付報酬,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的一種用工形式。勞動力給付的事實發生於派遣勞工與要派企業(實際用工單位)之間,要派企業向勞務派遣機構支付服務費,勞務派遣機構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❽ 什麼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實習生、退休返聘人員、勞務派遣人員可以簽訂勞務合同。勞務合同是各當事人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就某一項勞務以及勞務成果所達成的協議。加工合同、承攬合同等屬於勞務合同,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書面約定工作時間、地點、報酬的協議則是勞動合同。務合同簽訂的注意事項如下:
1、簽訂合同時,勞動者首先要弄清單位的基本情況,要判斷是否是合法企業;
2、勞動者要弄清自己的具體工作,並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內容和具體地點;
3、勞動報酬要定清楚,避免口頭約定;
4、勞動報酬的支付方式與支付時間要明確,是現金還是通過銀行支付到賬戶中;
5、勞動者工作時間與工作條件要明確,有的勞動者為多掙錢默認了企業要求嚴重超時的加點,這是違反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工資爭議案就是因此而起;
6、社會保險約定;
7、不要簽空白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第十八條 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❾ 勞務派遣工生病了醫葯費可以報銷嗎

勞務派遣期間生病了醫葯費可以報銷的。


3、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主要是與勞動有關的工資以外的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等。

4、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主要是根據被派遣勞動者被派遣的工作崗位的要求、該工作崗位所需要的技能等對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培訓。

5、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主要指根據用工單位所在地政府規定的工資調整機制的要求,按時對被派遣勞動者的工資進行調整;最穩妥的方式是,開始訂立勞務派遣協議時,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就對派遣期限較長的被派遣勞動者增長工資的情況作出約定,以免在增長工資問題上產生爭議。

6、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即用工單位不能把應由其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再巧立名目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否則,即構成違法。對用工單位再次派遣的行為,被派遣勞動者可以向有關部門和工會舉報。

熱點內容
房東選任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9 19:16:10 瀏覽:24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引用 發布:2025-01-19 18:54:39 瀏覽:483
注會經濟法幾篇 發布:2025-01-19 18:38:58 瀏覽:710
合同法簽署日期 發布:2025-01-19 18:26:31 瀏覽:500
居委會選主規章 發布:2025-01-19 18:23:20 瀏覽:117
企業信用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9 18:14:21 瀏覽:541
指導意見是部門規章嗎 發布:2025-01-19 18:12:57 瀏覽:796
公司更名後的債權債務法律 發布:2025-01-19 17:15:07 瀏覽:94
湛江法院新聞 發布:2025-01-19 16:58:02 瀏覽:265
要有規章制度的說說 發布:2025-01-19 16:48:14 瀏覽: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