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評析法社會學

評析法社會學

發布時間: 2022-09-04 15:50:30

A. 自然法學派、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與社會學法學派的比較

法理中西方三大法學流派的觀點在西方三大法學流派中,各學派各有自己不同的研究內容和方法,比較而言:
(1)、自然法學派的主要內容是:
其一,關於法的本質。自然法學派認為,法從本質上是一種客觀規律,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須以客觀規律為基礎,這種客觀規律是宇宙、自然、事物以及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反映。
其二,法來源於永恆不變的本性、自然性、社會性、理性。真正的法律應當與之相符合,特別是與理性相符合,或以理性為基礎,它永恆不變,並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其三,法的功能和目的在於實現公意和正義。
其四,法律及其觀念應當與人們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相一致,自然法是人類尋求正義之絕對標準的結果。
歸納而言,自然法學派特別重視法律存在的客觀基礎和價值目標,即人性、理性、正義、自由、平等、秩序,他們對法律的終極價值目標和客觀基礎的探索,對於認識法的本質和起源有著重要的意義。
(2)、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主要觀點是:
其一,著力分析真正的法或「嚴格意義的法」,即國家制定的法律「國家法」,而不是什麼自然法,由於這種法律能為經驗所感知和真實存在著,因而也叫實在法或實證法。至於其他所謂的「法」,如自然規律、自然法、榮譽法則,只是有比喻意義,不值得研究。
其二,實在法或國家法是由法律規則構成的,是一個法律規則或法律規范的體系。
其三,法律是中性和價值無涉的,也就是說它是一種純粹技術性和工具性的東西。至於政治道德等價值觀念、意識形態與法律並無內在的和必然的聯系,因此不能從政治上和道德上對法進行評價,即不存在什麼道義與不道義、良與惡的問題。「惡法是法」。
其四,一個由立法機關制定的好的法律規則體系,即形式上合理性的法律規則體系是以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為宗旨的,執法者或法官只要遵循規則就可以審理各種案件,也就是說,執法者只是法律推理的機器,不應當有任何的自由裁決權。
在分析主義法學法律觀指導下的西方法律實踐活動,使西方在其後的幾十年裡,法律規則迅速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規則體系,幾乎涉及了人的一切生存領域。但是,這種法律觀只注意到法與國家密切聯系,卻忽略、否認和割裂了法與其他事物,特別是政治、道德的不可分割的聯系,他們揭示了法的技術性、工具性、獨立性,卻否認了它的價值性、目的性、依賴性。
(3)、社會法學派的主要觀點
社會法學派將社會學的分析框架和理論工具引進到法學領域,在社會中研究法律,並通過法律研究社會,強調法律的社會作用和效果。
其一,法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秩序,真正的和主要的法律不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規則,而是社會立法中的秩序或人類聯合的內在秩序。
其二,法律與國家之間並沒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它並非一定由國家機關特別是立法機關所制定和實施,在沒有國家的時侯和地方也存在著法律。
其三,法律絕非僅僅是規則的體系,而是由規則、原則、政策 多種復雜的要素構成,法律的本身必不是單純的一種規則。
其四,法律不僅是一個規則體系,還是一項過程和事業。
社會法學派的觀點,表明了他們堅持在法與社會的相互關系中,以法的實際運作為對象,揭示了法產生於社會之中,目的是消解彼此利益之間的矛盾、沖突、對立和斗爭,以平衡各種利益。而且,他們還把法置於整個社會之中,分析各種社會的、政治的、心理的以及文化的諸因素對於法及其運作的作用和影響。應當說,法律社會學有利於對法的內涵的理解,有利於擴展法學研究的領域和視野。

B. 「法理學分析」是指什麼角度性質的分析

法理學是個很寬泛的概念,以「法理學的角度分析」精確地說,只有以西方法學理論中的所謂「法哲學」的角度才是。當然,更籠而統之的意義上說,法理學基本上是個筐,什麼方法都可以往裡裝,其含義等同於理論法學,法社會學、法律實證主義、法的經濟分析法、法政治學等理論法學與其它社會科學學科的交叉學科,都可作為「法理學分析」的角度。
(2)評析法社會學擴展閱讀
假設某家族存在如下習慣——「未按時參加家族祭祀祖先的活動者,視為藐視祖先,因而剝奪其繼承權」,假設家族成員A因為未能按時參加當年的祭祀活動而被剝奪了遺產繼承權。後A訴至法院。他所持的理由有二:其一,A本身既缺乏勞動收入、又缺乏生活來源;其二,我國《繼承法》13條第2款規定:「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問題分析:如果你是一個法官,對於這個案件如何處理,請說明理由。
(提示:這里涉及的是,對於正式法律淵源與非正式。

C. 如何認識法社會學對「行動中的法」的評價

lope of his letter an

D. 矛盾是怎樣分析的

運用對立統一規律,觀察、分析社會現象,以達到認識社會現象發展變化的內在聯系與機制的方法。它是對社會現象作定性研究的基本方法。
對社會現象作矛盾分析的具體步驟是:首先把社會現象看成是運動中多層次、多方面的矛盾統一體,考察影響這種現象存在的諸多矛盾。其次,從這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社會現象的本質,社會現象是以上諸多矛盾的外部表現。再次分析矛盾發生變化的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同時注意矛盾發展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即主要矛盾發展轉化的條件與時機。矛盾分析法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基本方法之一,對研究社會現象具有普遍適用性,它不僅能說明現在,而且能預測未來。尤其對宏觀的、復雜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的研究,有它獨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為二的看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抓住重點和主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E. 怎麼區分自然法理論 分析實證主義法學 法社會學和法現實主義

實證主義抄法學:主張法與道德是分離的。即:法律是主權者的命令,有怎樣的法律條文,就應怎樣去遵循,沒有特例。法實證主義是以權威性制定和社會實效來定義法的概念的。

分析實證主義:是實證主義法學中以權威性制定為首的法的概念。

法社會學和法現實主義:是實證主義法學中以社會實效為首的法的概念。

自然法學:主張法律是人的理性的體現。在定義法的概念時除了權威性制定要素和社會時效性要素,必須要以內容正確性為定義要素。

司法考試中應該不會考到法社會學和法現實主義的區別,在大綱中沒有具體表明。

F. 社會學有哪些研究方法,這些方法適用於那些社會問題

社會學研究方法有四種: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分析、實地調查。每一種總研究方式都有適用范圍,也存在一定優缺點。

調查研究適用於社會生活狀況調查、社會問題調查、市場調查、民意調查和學術性調查。

實驗研究適用於探索兩種現象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實驗的類型有實驗室實驗和實地實驗、標准試驗和准實驗。

文獻研究適用於研究那些無法接觸的研究對象和縱觀分析,類型有內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現存統計分析。

實地研究適用於研究現象發展變化的過程及其特徵,它是一種深入到研究現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參與觀察和無結構訪談的方式收集資料,並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定性分析來理解和解釋現象的社會研究方式。

(6)評析法社會學擴展閱讀:

社會學是一門研究社會事實(客觀事實:社會行為、社會結構、社會問題等;主觀事實:人性、社會學心理等)的擁有多重範式的學科,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從社會哲學演化出來的現代學科。社會學是一門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學科。主要有科學主義的實證論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義的理解方法,它們相互對立相互聯系,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體系,並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為主要目標。社會學的研究范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層級的社會行動(agency)或人際互動,至宏觀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因此社會學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等學科並列於社會科學領域之下。

G. 費老社會學分析法的特點

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內外因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又是矛盾共性與個性、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兩點論」和...

H. 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社會學研究方法有四種: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分析、實地調查。每一種總研究方式都有適用范圍,也存在一定優缺點。

調查研究適用於社會生活狀況調查、社會問題調查、市場調查、民意調查和學術性調查。

實驗研究適用於探索兩種現象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實驗的類型有實驗室實驗和實地實驗、標准試驗和准實驗。

文獻研究適用於研究那些無法接觸的研究對象和縱觀分析,類型有內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現存統計分析。

實地研究適用於研究現象發展變化的過程及其特徵,它是一種深入到研究現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參與觀察和無結構訪談的方式收集資料,並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定性分析來理解和解釋現象的社會研究方式。

I. 階級分析法是什麼

階級分析方法就是運用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觀點去觀察和認識階級社會的社會歷史現象。

階級分析方法為我們透過復雜的階級社會現象,認識階級社會的本質和規律,提供了科學的指導。

階級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動態地分析階級狀況,分析各階級的經濟地位、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准確把握各階級之間的關系和階級力量的對比及其變化,把握社會運動和社會生活的脈搏。

在認識和處理階級矛盾時,要嚴格區分階級矛盾和非階級矛盾、對抗階級之間的矛盾和非對抗階級之間的矛盾,以及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

階級分析法定義

社會學分析方法是指在承認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劃分為階層並由此產生矛盾沖突的前提下,運用社會學的觀點,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社會歷史現象的方法。

在歷史上,社會階層學說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階段,直到19世紀30年代以後,歐洲的社會學者和空想社會主義者才明確提出階層的存在以及它們的作用問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階級分析法

J. 結合鄉土中國,概括費老社會學分析法特點

前段時間上課時剛好想到要重回經典,因此花了一點時間把差序格局這個概念梳理了一下,不盡完備,但是可供參考。

費孝通於1947年出版了《鄉土中國》一書,這本書是他在多次社區實踐的基礎上所作出的對中國社會結構的理論性概括與思考。其中「差序格局」一詞高度概括了中國傳統的社會結構、人際關系的邏輯和傳統文化的特點。差序格局這樣一種帶有前瞻性的概念,其影響力在中國社會研究領域中逐漸放大,特別是到20世紀80年代之後,更加顯示出了它在解釋中國社會與中國人之現象上的奠基性。到現在,「差序格局」已經成為描述中國社會結構的經典概念,在管理學、法學、政治學等研究領域中被廣泛引用。

從費孝通自己的意圖出發,從西方學成歸來後他開始專注於社會學的本土化,並為之付出了極大的精力和汗水。差序格局正是為數極少的超越了政治經濟體制而從本土社會文化角度解釋中國社會結構的理論概念之一。雖然他在自己後半生的歲月里很少提及此概念,但正如同其他所有重要思想一樣,它一旦流布開來,就不再屬於個人,而成為人類知識寶庫中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關系成為理解中國社會結構的關鍵性社會文化概念,社會關系結構也成為透視中國社會結構的一個重要窗口與指標。例如耳熟能詳的黃光國、楊宜音、楊中芳,翟學偉等中國學者以及一大批外國的學者對「關系」和「人情」的研究。社會關系結構既是社會結構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結構的重要表現,甚至不妨說,「社會關系格局(結構)就是一種基本的社會結構」(徐曉軍,2009)。因此對於中國人的社會交往模式和行為邏輯可以說是學術界一直追逐的熱點話題。

差序格局之前,費孝通首先論述了鄉土的特徵,最大的特點首先就是「不流動」,「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們活動范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因此在這樣一個熟悉的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是自然形成的,社會規則和習俗也是一代代傳下去的。因此「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語言都並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徵體系」。

接著費孝通開始論述鄉土社會中社會結構,首先必須強調的是,費孝通寫「差序格局」這篇文章的本來目的,是要探討中國人為什麼那麼「自私」。「私的毛病在中國實在是比愚和病更普遍得多」,而要「討論私的問題就得把整個社會結構的格局提出來考慮一下了」。而考慮整個社會結構的時,費孝通採取的方法是中西比較的類型學方法。

熱點內容
第二部婚姻法的重點 發布:2025-01-19 16:00:50 瀏覽:801
湖南省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 發布:2025-01-19 15:46:28 瀏覽:527
勞動法最低工資每小時多少錢 發布:2025-01-19 15:26:10 瀏覽:666
律師法原理 發布:2025-01-19 13:58:19 瀏覽:870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
二倍工資勞動法 發布:2025-01-19 11:38:23 瀏覽:518
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的成語 發布:2025-01-19 11:17:21 瀏覽:203
成都周邊法院 發布:2025-01-19 09:48:34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