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環境保護文獻
⑴ 國際經濟法的論文參考範文
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國際組織以及不同國家的法人與個人之間在國際經濟活動中所產生的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國際經濟法的論文參考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國際經濟法的論文參考論文篇1
論國際法中的經濟制裁
在中文中,“制裁”的基本釋義是“用強力管束並懲處,使不得胡作非為”。而在英文中,sanction由法令、庄嚴的協定等含義發展出多種釋義:一是從法律角度指為保證法律得到遵守而採取的手段,包括對於違反法律實行的各種懲罰和為了預防違法而採取的獎賞的形式;是從道德的角度指維護道德的約束力;三是從國際法或國際政治的角度指幾個國家通常一致採用的一種強制性手段,迫使違反國際法的國家停止違法活動或服從裁決,尤指採取不給貸款、限制雙邊貿易,或者採取武裝干涉或封鎖等 措施 。國際經濟制裁一般是指一國或多國對另一國或多國所實行的一種經濟懲罰,其實質是以制裁為手段達到一定的政治目標及 其它 目標。西方國家直言不諱地宣稱,制裁是其推行外交政策的“一種強有力的工具”。聯合國有時也以通過某些決議的形式迫使會員國參與集體制裁。20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其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據K·A·伊利沃特(K·A·Elliott)和G.C.哈夫波爾(G·C·Hufbauer)對1914年到1998年170件案例的分析,150多件發生在戰後50多年的時間里,而在90年代不到10年的時間里就發生了50多件。
通觀戰後國際經濟制裁實例,可以得出所採取的形式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也是應用最普遍的即戰略禁運。禁止向被制裁國提供核武器、常規武器和軍民兩用技術產品,阻止高科技及其產品進入被制裁國;而在通常沒有必要進行戰略禁運時,一般綜合貿易禁運。對被制裁國實行進出口禁運以及資金與人員往來限制。此外還有專項貿易禁運。重點選擇關於被制裁國國計民生的若干貿易項目進行禁運。被選擇的項目通常是糧食和石油等。
國際經濟制裁的特點
首先是強制性。在強度上經濟制裁是介於外交手段和軍事手段之間的一種手段。制裁方為達到目的,不會顧及被制裁方的感受。
其次是對抗性。制裁者在實施制裁的時候從不掩飾自己所要制裁的對象以及所要達到的目標,這就使得制裁者與被制裁者之間處於一種公開的對抗狀態。
此外還有相關性。經濟制裁是使雙方利益均受損失的雙刃劍,而且制裁還會影響到第三國的利益。經濟關系越密切,所受的損失就越大。經濟制裁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大多數的制裁難以成功,因為在利益的驅動下,不僅制裁國的公司有可能違背政府意旨而行事,而且制裁聯盟的成員國也會各行其事,從而使制裁效果大打折扣。
國際制裁的核心問題是效率問題,即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最少的時間達到是對方屈服的目的。伊利沃特等對大量案例的實證分析後發現,經濟制裁的成功率在不斷下降,1938-1972年間,迫使對方做出讓步、達到制裁預定目標的為67%,1973-1990年則下降到22%,即使在90年代,經濟制裁的成功率也只有大約1/4。在影響經濟制裁效率的因素中,首要的是目標國所承受的經濟成本。伊利沃特的統計發現,大多數成功的案例中,制裁所造成的成本超過目標國GDP的2%,而失敗的案例中這一比例不到一半。
經濟制裁的所造成的損失是要由民眾來承擔的。一般來說,經濟制裁會造成民眾的損失,導致民眾對政府不滿,進而影響政府的決策。這個假設是建立在受制裁政府是民選政府的前提上的。假若被制裁的國家政權不是民選政權,那麼制裁的效果值得推敲的。例如像朝鮮這樣的國家,政府控制了全部的媒體,民眾得到外部消息的唯一來源就是官方消息,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稍作煽動,民眾對所遭受苦難的痛苦情緒很容易就轉化為對制裁方的仇恨。這樣不僅達不到發動制裁的目的,反而使受制裁國的政權更加穩固。海灣戰爭後,聯軍對伊拉克的制裁一直延續到2003年,大大地削弱了伊拉克的實力,從而為後來的軍事行動鋪平了道路。但是制裁的最初目的——希望伊拉克人自己反抗來推翻薩達姆政權—無疑是失敗的。
經濟制裁往往對制裁國自身也會造成很嚴重的損失。例如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為了迫使蘇聯撤離阿富汗,對蘇聯發動了糧食禁運,隨後又發動了油氣管道禁運。對蘇聯的糧食和油氣管道禁運嚴重損害了美國農場主和工業企業以及相關產業的利益,最後在利益集團的壓力下,美國後來不得不主動取消了這一制裁。當然這也和阿富汗戰爭的進程和國際形勢的轉變有關。美國七八十年代對伊朗和利比亞的資產凍結,既包括保存在美國本土的兩國資產,還涉及到美國銀行海外分公司及其附屬機構中的資產。其實施不僅引起與離岸金融市場所在地的法律沖突,損害到該地的主權和金融界的利益,也損害了美國金融界的利益。 "從更廣闊視野看,更重要和攸關美國國家利益的是,客戶對美國銀行服務能力的信心的喪失,將不可避免地導致這類顧客離開紐約或美國其他市場,到諸於倫敦這類被認為能夠提供比較公平環境的外國市場"。據國際經濟研究機構在1995年的 報告 稱,制裁給美國公司造成的損失在150億到190億美元之間,並且影響到約20萬工人的就業問題,其結果必然引起相關行業的不滿。
至於民主國家之間,政治體制越發成熟,國家間的聯系日趨緊密,牽一發而動全身,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做出會受到制裁的行為,更不用說去制裁別人了。
所以,有時候,往往制裁不一定給力,直接採用軍事手段,才是最有效的 方法 。隨著地球上敢於公然進行獨裁的國家越來越少,可以預見的是,制裁這種手段,離消失已經不遠了。
國際經濟制裁的法律地位
一般說起來,國際經濟制裁的法律地位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制裁國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有權採用經濟制裁。二是制裁國在什麼樣的程度上有權使用經濟制裁。前者系指國際經濟制裁的程序性規定,後者即國際經濟制裁的實質性規定。
國際上第一個涉及國際經濟制裁的公約,是1919年巴黎和會結束時簽訂的《國際聯盟盟約》。該盟約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對於聯盟會員國不顧以仲裁解決爭端的規定而從事戰爭者,“應即視為對於所有聯盟其它會員國有戰爭行為。其它各會員國擔任立即與之斷絕各種商業上或財政Α之關系,禁止其人民與破壞盟約國人民財政上、商業上或個人往來”。這就是說,第一,經濟制裁是針對特定的戰爭行為,該行為一旦發生,其它會員國實行制裁的義務即自動產生;第二制裁是全面、徹底的,是“全面的經濟制裁”;第三,不僅會員國,非會員國也得參加經濟制裁,因而是“全球性的經濟制裁”。
然而,如此嚴厲的經濟制裁的法律規定不久便為國聯大會一項關於“經濟武器”的決議所取代。這項決議提出:破壞盟約的戰爭行為是否存在,由各會員國自己決定;國聯行政院可對此提出咨詢意見,但不能作出約束性的決定。這一修改,限制了國聯行政院的權力,加強了各會員國的任意性,削弱了1935年對義大利經濟制裁的力量,同時,也為此後單邊國際經濟制裁的根據留下了伏筆。
同多邊制裁和全球性制裁的法律地位相比,單邊經濟制裁的法律地位則至今尚未明確。一方面,根據國際法的基本原則,一個國家決定同另一個國家建立或斷絕經濟、貿易往來,純屬該國內政,系該國主權的體現,外界不得干預。西方有些國際法學者還找出前面提到過的國聯決議來論證單邊經濟制裁的合法性。他們提出,由於聯合國的無能為力,促進和維持國際和平的任務已經落在各個成員國之上,而各國的主要工具就是經濟制裁。
另一方面,國際上也有個趨勢,主張對國際經濟制裁加以限制。如聯大1970年《關於各國依聯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系及合作之國際法原則之宣言》和1974年《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第32條)就曾規定:任何國家均不得使用或鼓勵使用經濟、政治或任何它種措施強迫另一個國家,以取得該國主權權利行使上之屈從,並自該國獲取任何種類之利益。但是,什麼是“外國不得干預的主權行為”,什麼是“迫使一主權權利行使之屈從”,則各國都有自己的標准,很難達成一致的定論。
目前的習慣國際法是,一國對另一國的經濟制裁只要不牽涉軍事行動或武裝封鎖,只要不牽涉它國的司法管轄權(1984年1月美國總統里根宣布擴大對蘇聯出口石油和天然氣設備的禁運范圍後,美國就曾同英、法、西德等西歐國家就管轄權問題發生過爭執),一般並不會引起別國的非議,當然也不會引起國際法上的國家責任。
參考文獻
[1]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1492頁
[2]牛津當代大辭典,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1644頁
[3]國際經濟制裁的效率與外部性分析,武漢大學學報,第五十八卷,第三期 2005.3
[4]HAASS,R. N. Sanctioning Madness [J]. ForEign Affairs,1997,76.
國際經濟法的論文參考論文篇2
淺析國際經濟法視野中的主權基金
[摘要]主權基金是一種全新的專業化、市場化的積極投資模式。從國際經濟法視野來看。主權基金對於現代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發揮著重要作用。主權基金是國際經濟法中國家經濟主權原則與國際合作發展原則的充分體現,使得全球資本市場更為安全、穩定。從所有權的角度來看,主權基金的興起也將使世界經濟重心從私營部門轉向國有部門。因此,主權基金的良性運作與健康發展需要在全世界范圍內營造公平互利的法治環境。
[關鍵詞]主權基金國際經濟法法治環境
在2009年4月的倫敦G20峰會中。西方各國一再強調中國應在主權基金領域擔負起大國的責任。2009年4月18日,中國投資公司董事長樓繼偉在博鰲論壇“國際金融體制改革:新興經濟體的作用”分論壇演講時稱,主權財富基金是現存的不合理的貨幣體系的必然產物。從50年來的歷史上看,主權財富基金在市場上沒有不良記錄,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穩定性力量。
主權基金(Sovereign Fund)又稱主權財富基金,是指掌握在一國政府手中用於對外進行市場化投資的資金,主要來源於國家財政盈餘、外匯儲備盈餘、自然資源出口盈餘等,由政府設立專門的投資機構管理。主權基金是一種全新的專業化、市場化的積極投資模式,其投資方向不僅包括股票和其他風險性資產在內的全球性多元化資產組合,也拓展到外國房地產、私人股權投資、商品期貨、對沖基金等非傳統類投資類別。
主權基金的崛起與經濟全球化密切相關。進入21世紀以來,以中國、新加坡、印度等為代表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已經實現了經常項目巨額順差常態化,而這些國家又不希望匯率上升過快,於是外匯儲備急速膨脹;此外,以俄羅斯和海灣國家為代表的另一批新興國家則直接受惠於全球化帶來的能源需求激增,在石油價格、礦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憑借國家對資源開發權力的擁有。也積聚了大量國家財富。這些國傢具有政府主導的傳統,市場運作下的理財工具又不完善,於是財富大量集中在主權基金手中。目前,主權基金已經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一個日益活躍的參與者,其資金規模已經超過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市場影響力正不斷增強。據統計,1990年全球主權基金的規模僅有約5億美元;而2007年全球已有3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主權基金,資金規模約2.8萬億美元。其中,最大的阿聯酋阿布扎比基金規模高達9000億美元;中國和俄羅斯擁有的主權基金規模也分別達到2000億和1280億美元。從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雙贏的角度考慮,主權財富基金的存在不應被視為一種威脅,只要各國努力規范其行為並改善其透明度和信譽,主權財富基金理應為世界金融市場的穩定作出積極的貢獻。
從國際經濟法視野來看,主權基金對於現代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發揮著重要作用。
首先,主權基金是國際經濟法中國家經濟主權原則的直接體現。該原則規定每個國家對其全部財富、自然資源和經濟活動享有永久主權,不受任何外來干涉。而主權基金本身就是一國對經濟活動的自主決定權和對自然資源所有權的延伸,屬於國家利益的范疇,一國政府對其主權基金享有完全的佔有、管理和支配權。主權基金主要來源於屬於國有資產的財政盈餘、外匯儲備和自然資源出口盈餘,是國家主權財富在現代國際經濟法律關系中的重要表現形式。特別是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主權基金不僅是國家經濟主權的象徵。更是保障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獲得平等的參與和決策權,進而實現國際經濟格局多元化的有力武器。根據美國主權財富基金研究所(Sovereign Wealth Fund Insti-tute)2009年4月發布的數據,截至2008年,中國外匯儲備管理局旗下的華安投資管理公司管理資產約為3471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中國的另一隻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1900億美元資產排名第八。2004年,具有主權基金背景的聯想集團以17.5億美元成功收購IBM全球Pc業務,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中國在中美高科技貿易中相對弱勢的地位,使中國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獲得了更多的話語權。2008年6月,在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宣布正式啟動中美雙邊投資保護協定(BIT)談判中,美方也明確表態:歡迎來自中國的主權基金,並將在修改投資法時認真考慮中方的立場。
其次,主權基金的積極發展是國際經濟法中國際合作與發展原則的充分體現,使得全球資本市場更為安全、穩定。由於主權基金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低風險,當資本市場面臨崩潰危機時,投資者不必擔心主權基金會陷入恐慌性拋售中,而且大部分主權基金並不像養老基金一樣需要定期支付紅利,從而避免頻繁地在證券市場上套現。因此。主權基金能夠成為一個長期戰略投資者參與世界各國的區域經濟合作,這將有助於穩定國際股票和債券市場。此外,主權基金的興起使得新興市場國家從發達國家的債權人轉變成資產所有者,使國際金融市場的權力重心發生根本性轉移,全球金融市場格局將從美國一元支配格局向歐亞國家和能源輸 出國 共同參與的多元體系轉變,發展中國家正逐漸成為國際金融投資的強勢力量,這些都充分體現出國際經濟法中的國際合作與發展原則。據美國財政部統計,僅2006年以主權基金為主體的跨國投資就使得美國資產凈增加1.9兆美元,為社會提供了1000萬個就業機會,並對研發支出有13%的貢獻。
最後,從所有權的角度來看,主權基金的興起也將使世界經濟重心從私營部門轉向國有部門。據美國財政部估計,當前由各國政府控制的金融資本(外匯加上主權基金)約有7.6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總產出的15%。長期居於主導地位的跨國公司將面臨實力更強的、由政府投資的主權基金的競爭,各國的國有資產通過優化整合以後將以更加靈活的姿態投入到國際資本市場中,這將使傳統的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的國際投資法律體系面臨重大挑戰。推動了國際經濟法理論研究和制度創新,美國近期醞釀修改投資法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盡管主權基金的出現對國際經濟法產生了十分積極的影響,在現階段實現主權基金的法制化仍然面臨著種種困境。首先,由於上千億美元的主權基金規模十分龐大,遠遠超過普通的國際投資,在債券之外的市場往往會因流動性和交易量不足而難以對其充分吸納,使得各國現行的投資法律體系無法進行有效監管。其次,由於目前大多數國家立法缺乏對主權基金信息披露的規定,使得主權基金的運作缺乏透明度,既沒有準確披露是由誰控制著這些龐大的資本。也沒有定期公布投資策略和資產報表等可靠信息,而相關的國際組織也沒有制定嚴格的信息披露標准,使得對主權基金進行信息披露 的法律規制處於事實上的缺位狀態。最後,基於政治與國家安全等非商業因素的考慮,部分發達國家對主權基金背後的國家背景十分謹慎,導致主權基金缺少足夠的商業性與運作獨立性,容易引發投資保護主義,形成投資壁壘。近年來,美國國會腰斬迪拜港口公司收購美國港口。中海油收購優尼科未果以及華為收購3Com遭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HIUS)否決,都帶有明顯的投資保護主義色彩。
主權基金的良性運作與健康發展需要在全世界范圍內營造公平互利的法治環境。目前,各國已經開始重視運用法律手段來管理和規范主權基金,通過立法明確主權基金的管理體制、具體運作和投資審查,提升主權基金運作的透明度。2007年美國《外國投資與國家安全法案》規定:在涉及主權基金投資時,授權CFlUS進行為期90天的調查。直至認定該投資不會危及美國國家安全;2008年2月,在中鋁收購力拓的背景下,澳大利亞政府也公布了6項法律原則,宣布將對政府控制的外國投資者加大審查力度。上述立法試圖通過對主權基金加大審查力度來規范主權基金的運作,這既是一種公司治理模式,也是其保護戰略資產意願的結果。相比之下,歐盟對主權基金採取了更為積極的開放態度。為實現投資自由化的目標,2008年2月,歐盟宣布將出台主權基金行為准則,試圖通過制定全球性的自律性規范來消除法律對主權基金在世界范圍內自由流動的限制。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建議,為保護具有戰略意義的歐盟公司不被主權基金收購,歐盟應考慮實施“黃金股份”制度(即政府持有帶有特定權利的股份。這種股份份額很小,通常為一股,但對公司重大戰略決策擁有發言權和否決權),使政府對一些涉及重要敏感行業的外來投資擁有否決權。歐盟准備出台主權基金自律准則的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在制定旨在規范主權基金的行為指南。該組織已經明確要求新加坡、挪威和阿聯酋等國為其主權基金制定詳盡的披露標准,並開始推廣挪威立法對主權基金信息披露的強制性規定,認為通過信息披露立法能夠促使主權基金的規范運作,避免投資保護主義。
主權基金本質上是專業化的商業機構,而非政府的行政機關。套用行政模式勢必壓抑專業精神與商業 文化 ,導致類似於官僚組織的死板僵化,顯然不利於其高效率運作。因此,應盡量避免對主權基金的行政干預,確保主權基金市場運營的自由度。例如,為了最大程度保證實現良好投資回報率的核心目標,阿聯酋與新加坡的主權財富基金員工隊伍中極少有公務員,而是竭力在國際金融市場網羅吸引招聘一流金融人才,絕大部數基金經理包括首席投資官都是外聘的專業人員。
另外,主權基金要想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的一員,還必須通過立法明確主權基金的商業性、專業性和獨立性,打消被投資國的政治疑慮和阻撓。在投資法中,應明確主體投資應該交由外部基金,進行第三者管理,從而淡化政治色彩,建立多策略、多通道的投資組合,加強基金間的競爭。彌補主權基金自身在資源、人才、內部監控上的不足。
[參考文獻]
[1]吳金勇。黃繼新,倫敦G2O峰會的“教堂”價值[N],商務周刊,2009-04-20。
[2]王志剛,主權財富基金法律問題研究[J],法學與實踐。2008。(4)。
[3]楊燕,主權財富基金對世界經濟的影響[J],中共石家 庄市委黨校學報,2009,(1)。
[4]IFSL:壘球主權財富基金增至3.9萬億美元[N],經濟參考報,2009-03-04。
[5]劉婷婷,沙特預建世界最大主權基金[N],中華工商時報,2007-12-25。
猜你喜歡:
1. 國際經濟法論文題目參考目錄
2. 國際經濟法論文題目參考
3. 國際經濟法論文免費範文
4. 國際經濟法畢業論文
5. 國際經濟法相關論文範文
⑵ 詳細的經濟法學論文,要求三千字以上
國際社會那些天天盼望中國衰落的人們,做空A股、唱衰中國經濟的鬧劇越演越上勁了。他們以為憑借著顛覆別國的能耐,要把中國經濟搞得像前蘇聯垮台時那樣一落千丈也只是舉手之勞。依我看這種願望並不容易實現,理由有很多,最主要的:一是中國有13億人民的需求在,經濟就不可能衰落!13億人天天要吃的,要穿的,要住房子,要出行,要想過上發達國家富裕階層一樣悠閑、便利、富足的生活等等,這些基本的需求,就是巨大的發展動力,而且是一天也不可能停止的;二是經過30年的經濟改革,中國的經濟基礎遠遠超過前蘇聯垮台時的局面;人民充分享受到了經濟建設帶來的福利,也積累了龐大的財富,有能力也有意願推動國家和經濟繼續發展繼續進步,不會因為你在某些領域搞顛覆就放棄建設自己的國家;三是中國政府即便不能及時識破你的顛覆陰謀,斬斷你的顛覆魔爪,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政方針不會變,決心不會變,領導人民走向繁榮富強的責任心不會變,決不會坐視中國經濟的衰落,也有能力帶領中國沖破艱難險阻,走向新的輝煌!近日出台的 國務院 「 支持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 的 十點意見」就是有力的證明!
但是,在金融海嘯帶來的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和西方列強損人利己、不斷破壞攪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的局面很難長期支撐。如果沒有拉動整個中國和整個世界走出低迷的強大引擎,全球經濟都會有一個很長的徘徊期,在徘徊期間難免不出現方向模糊、市場萎縮、失業增加、增長減速、信心受挫、社會燥動的局面。因此,尋找拉動全局增長的引擎,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面前有沒有這樣的強大引擎呢?根據我們的深入研究,發現這種引擎還是有的,而且擺在我們面前的能夠拉動中國經濟再創輝煌的強大引擎至少有三個,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三大引擎。
一、 拉動全局走出低迷的引擎——建國際開發走廊
引領產業發展方向需要重大舉措是不爭的歷史定理。不管是19世紀末美國的西部開發、戰後各國的科技園區和工業走廊建設,還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沿海的特區建設,都一再證明了這一定理。這種舉措往往需要一個核心,才能聚焦各類產業優勢,帶動各行各業的全面發展。我們前30年拉動產業發展的核心,就是特區建設。深圳、珠海、廈門、浦東四大現代化都市的建設,拉動了所有產業的全方位發展。實際上充當了拉動國家經濟進步的引擎。沒有這幾個聚焦產業發展的引擎行不行呢?答案是:不行!其後的西部大開發,東北大開發,環勃海大開發為什麼效果不明顯呢?問題在於它沒有焦點,沒有核心。幾個廣袤的地區要想平衡上升全面跟特區一樣快速發展是不太可能的,它只能以點帶面,逐步提升。關鍵是如何來選好這個點。之所以全國人民對4萬億的投資好象聆聽別人的故事一樣,引發不了投身建設的激情,問題也還是出在「焦點」上。因為你的投資沒有重點突破,只是簡單的添燈油戰術,很難給產業指明發展方向,很難讓民眾看到就業的出路。
那麼,今天拉動整個中國乃至整個世界走出金融海嘯陰影的引擎又在哪裡呢?
1 、建戰略開發走廊,保全國經濟持續繁榮
2008 年我作了一個專題研究,有兩個重要發現:第一是發現再設深圳、浦東那樣的開發點,輻射效果有限,既難確保全國的平衡發展,也不足以帶動全國;第二是發現不與國際社會聯動,不足以拉動全世界。沒有世界經濟的復甦,就不可能有我外向型經濟的復甦。於是設計了一條由東南沿海至西北邊陲的戰略性「萬里開發走廊」,以拉動全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東起台灣台南市,西至中巴邊境的明鐵蓋。即:由東經120.08`43``度北緯23度,經東經100.08`7``度北緯35.28`47``度,至東經75.25`3``度北緯36.51`度。全長4600公里,斜跨整個大陸腹地和台灣海峽。途經十個省,百餘個縣市。
12345678下①頁
更多相關文章:
關於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政策建議
三中全會:新一輪改革的戰略起點
政治體制改革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唯一出路
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路徑選擇:權力結構理
改革開放論文:重建公民社會
當代中國政治體制與社會改革的微觀路徑
中國經濟改革論文:當前金融改革戰略和路
改革開放論文:中國觀念變革的戰略路徑
我國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及路徑探
中國社會體制改革的戰略與路徑
⑶ 經濟法論文
經濟法的體系是由多層次的、門類齊全的經濟法部門組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通常認為經濟法的體系應採取如下的結構: 1、企業組織管理法; 2、市場管理法《實用經濟法》 3、宏觀調控法 4、社會保障法。 第一章.競爭法 競爭法是由三個法律所組成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拍賣法》、《招標投標法》。三者相比較,《反不正當競爭法》更重要一點。(2004年司法考試中後兩者沒有出現考題,而《反不正當競爭法》出了一個三分的題) 《反不正當競爭法》 該法可以以「哪一種行為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其屬於哪一種類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為主線來具體掌握。 關於競爭法部分,目前我國商務部正在加緊進行反壟斷法的立法,而反壟斷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密不可分。因為標准意義上的競爭法即是由反壟斷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兩個部分所組成的,而我國目前並沒有出台反壟斷法,關於反壟斷的法律規定散見於其他法律如《價格法》等,其中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里就存在部分反壟斷的法律規范。這也可以解釋一些通用的競爭法的教材中,把十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分為「限制競爭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兩個部分。其中的「限制競爭行為」實際上即應是對壟斷行為的調整。 「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本部分的重點,具體如下: ①市場混淆行為。有四種表現形式。其中《反不正當競爭法》第5條第(二)項是關於第二種表現形式的描述:「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此種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此處應注意關鍵詞「知名商品」,並應掌握關於「知名商品」的界定的問題。第5條第(三)項規定:「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此處與《公司法》中關於「公司名稱專用權的保護」的問題相呼應。 ②商業賄賂行為。第一,回扣、折扣和傭金是不同的。回扣是違法的,而折扣和傭金是法律允許的。第二,《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條規定:「經營者不得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此處的「其他手段」,不僅僅指提供金錢,還包括提供免費項目等手段。 ③虛假宣傳行為。此種行為應注重分析何謂「引人誤解」。另外,注意此處與《廣告法》相結合的知識點,即在何種情況下廣告的經營者和發布者應承擔連帶責任。 ④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此種類型的構成條件是:一是要求有商業秘密。二是有不正當的行為,關於不正當行為的具體表現,《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對其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三是行為主體可以是經營者,也可以是其他人。四是已經或可能給權利人帶來損害後果。 ⑤低價傾銷行為(或稱「低於成本價銷售行為」、「掠奪性低價行為」)。需要考生注意:不是所有低於成本價銷售的行為都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而必須是要「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為前提。關於此種類型的例外情形是很重要的出題點:如銷售鮮活的商品、季節性降價等。 ⑥不正當的有獎銷售行為。第一,有獎銷售行為在我國是法律所允許的。第二,我國法律禁止的是不正當的有獎銷售行為。包括「虛假的有獎銷售」和「抽獎式銷售中的巨獎銷售」。另外,需要考生明確的是,《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調整的是「經營者」的不正當有獎銷售的行為,而不包括公益性的有獎銷售行為。 ⑦詆毀商譽行為。例外情形是新聞單位被利用或被唆使時,僅構成一般的侵害他人的名譽權行為,而不是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因為對於新聞者來講,其與消費者之間不是競爭的關系。 關於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法律責任部分,立法重點並不是在民事責任上,而是在行政責任方面。應注意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有三種行為是沒有行政責任條款的,即低價傾銷行為、搭售行為和詆毀商譽行為。 《拍賣法》 本部分在司法考試中最典型的出題方式是「依據拍賣法,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不正確的)?」 重點內容是拍賣規則,尤其是拍賣法的特有規則。 一些細小的知識點:法定公物的拍賣;拍賣企業的法定最低注冊資本金為100萬元人民幣;在拍賣活動中有三方當事人——拍賣人、委託人和競買人,需要注意三者之間的法律關系及三方所具有的權利義務。 「瑕疵請求規則」——是拍賣規則中最重要的規則。其強調的是當拍賣物出現瑕疵時,由誰來承擔責任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委託人和拍賣人應該承擔責任,但是在特定的情況下不承擔責任,如經過展示的或拍賣物有明顯瑕疵等情況競買人喪失請求權。 關於拍賣法特有的規則,還需要掌握底價規則、價高者得規則及禁止參與競買規則等。 《招標投標法》 重點掌握:必須招標的范圍。 中標通知書的法律性質,其發出即生效。 在招投標的過程中關於分包的情形,及責任承擔的問題。關於本部分法律規定,突破了合同相對性規則,就分包項目這一部分出現的責任承擔問題,發包人既可以要求分包人,也可以要求中標人承擔責任。 第二章消費者法 本章由兩個部分構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產品質量法》。關於二者的區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維護的對象是確定的,貫徹特殊保護原則,是對弱勢群體進行保護的法律,其立法主旨在於消費者的受損權益如何救濟,而不是具體責任由誰承擔的問題。因此,只有是消費者的身份才能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沒有主體上的限制,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均可適用。其立法主旨在於產品責任由誰來承擔的問題,以及對受害者的利益的救濟的問題。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本部分重點在消費爭議的解決的問題。 民族經濟法①消費者的界定。作為自然人,必須是依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形才適用該法。例外是農民在購買、使用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生產資料時,也參照該法來執行。 ②由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一個特別保護法,因此在法條構成中,消費者只有權利沒有義務,而經營者只有義務沒有權利。這並不是說在消費活動中消費者沒有義務、經營者沒有權利,而是因為在《民法通則》、《合同法》等法律中已經做了具體的規定。 ③在經營者的義務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經營者不得單方作出對消費者不利規定的義務」,若作出了不利規定,則規定也是無效的。 ④消費爭議解決的問題。在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存在兩種情形:一種是輕微後果,如商品不符合質量,可以通過退貨等方式解決;另一種是造成嚴重後果,即對其他財產或人身造成了損害。第一種情況根據合同相對性原理,向銷售者要求賠償。而對於第二種情況,即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或其他財產損害的,則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這個規定突破了合同相對性原則。 另外,營業執照、展銷會、櫃台出租、虛假廣告等情況下所產生的消費爭議的解決也是司法考試重要的出題點,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里有非常明確的規定。 ⑤關於「三包」的規定。 ⑥雙倍返還。此種懲罰性賠償責任的承擔需要兩個條件:一是經營者有欺詐,二是提出要求的主體必須為消費者。 《產品質量法》 最重要的是產品責任的承擔的問題。 ①產品的涵義。 ②生產者和銷售者對於產品質量的具體義務的種類。這些義務包括產品質量的內在要求如安全性、實用性、明示性等。另外還包括包裝標識義務、不作為義務等。 ③承擔產品質量責任時,有兩種路線:一條路線是從責任的分擔的角度來看,即當產品責任發生的時候,關於責任的分配遵循「生產者的嚴格責任」和「銷售者的過錯責任」兩個原則。這里需要重點掌握生產者的嚴格責任和除外情形(如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將產品投入流通時所存在的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等)。 另一條路線是從受害者的權益救濟角度來看,存在多重的救濟途徑,既可以找生產者要求其承擔責任,也可以找銷售者。我國的《產品質量法》在修訂的過程中,增加了兩個連帶責任的主體——產品質量責任的認證機構、社會團體社會中介機構。如果產品質量的認證機構不履行其法定義務,對因其產品不符合認證標准給消費者造成損失的,其要與生產者、銷售者承擔連帶責任;如果社會團體社會中介機構對產品質量作出承諾和保證,而產品又不符合其承諾和保證的質量要求,給消費者造成損害時,其與生產者、銷售者承擔連帶責任。 第三章銀行業法 《商業銀行法》 (所謂的商業銀行,是指國家要進行特別監管的特殊的金融企業。) ①商業銀行的設立條件。 ②商業銀行與銀行業監管機構的關系。在我國現行體制中,對商業銀行進行管理的機構有兩個,一是作為中央銀行的中國人民銀行;二是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考生應理解二者各自所監管的范圍。 ③商業銀行的業務。主要是三大業務——資產業務、負債業務和中間業務。其中中間業務的風險性不是特別大,因此相應的法律規制也少一點。而在資產業務與負債業務中存在一個重要的規則——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制度,主要是為了滿足審慎經營的要求。為了保障商業銀行的審慎經營,因此會對銀行的特定業務有一些要求,目前在《商業銀行法》里強調:商業銀行在我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投資於非自用的不動產,不得向非銀行的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此過程中,商業銀行依行使抵押權、質權而取得的不動產或股票,應當自取得之日起兩年內處分。 ④商業銀行的接管。這不是一個破產前的必經程序,但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因此接管的條件、目的和法律後果需要重點掌握。 《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①中央銀行與銀監會的分權。 ②監督管理的對象。《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2條有非常明確的規定。 ③《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22條(「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對下列申請事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書面決定;決定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非常明確的規定了監管機構的審批時限。此為立法上的一大進步,防止濫用監管權力。 ④中央銀行與銀監會的關系。《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26條規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的檢查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建議,應當自收到建議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回復。」 ⑤《銀行業監督管理法》里確立了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特別的監督管理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強制整改的措施」——第37條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的,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其省一級派出機構應當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或者其行為嚴重危及該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穩健運行、損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的,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其省一級派出機構負責人批准,可以區別情形,採取下列措施(一)責令暫停部分業務、停止批准開辦新業務(二)限制分配紅利和其他收入;(三)限制資產轉讓;(四)責令控股股東轉讓股權或者限制有關股東的權利;(五)責令調整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限制其權利;(六)停止批准增設分支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整改後,應當向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其省一級派出機構提交報告。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其省一級派出機構經驗收,符合有關審慎經營規則的,應當自驗收完畢之日起三日內解除對其採取的前款規定的有關措施。」本措施說明我國法律在公權力介入時,不再單單是傳統上的罰款。 本章法律責任的問題需要將《商業銀行法》與《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聯合起來掌握。 第四章證券法 《證券法》 與《公司法》的結合的問題。關於股票、債券的發行,股票的上市、暫停和終止,在《公司法》均有規定,而沒有關於證券交易的相關規定。因此《證券法》中關於證券交易行為的規范,是需要掌握的內容。 關於《證券法》的修訂。一是第28條(「股票發行採取溢價發行的,其發行價格由發行人與承銷的證券公司協商確定。」)二是第50條(「公司申請其發行的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由證券交易所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核准。」) 重點掌握:①證券機構。一是證券交易所,在我國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會員制的事業法人。二是證券公司,注意區分綜合類的證券公司與經紀類的證券公司在設立的條件、業務范圍上是不同的。 ②證券的發行的行為。《公司法》上已經有所涉及。在發行過程中,對於律師事務所而言,其相關的證券業務及行為不當法律責任的承擔。另外,我國是不允許發行人自己發行證券的,一定要承銷發行。在承銷的過程中,有一個期限即代銷包銷最長不得超過90天。 ③證券的交易行為。首先應明確掌握受到限制和受到禁止的證券交易行為的確定,不同的機構和人員受到的限制和禁止是不同的。比如對於證券交易所的人員,是禁止其進行證券交易的,而對於證券中介機構人員來講,是限制交易時間的交易。另外,大股東的短線交易是很重要的出題點,法律不允許大股東在買入6個月以內再賣出或出賣後6個月以內再買入,否則要承擔一個法律後果——公司的歸入權。其次是證券的上市。重點掌握債券的上市條件。再次,關於上市公司的收購制度。立法實質上是鼓勵上市公司的收購的,但是反對利用上市公司的收購來做不良的行為。因此應掌握收購不同比例時相對應的不同的規則。 第五章財稅法 財稅法由稅法(又分為稅收程序法與稅收實體法)、會計法及審計法組成。 稅法《西方經濟法發達史》 稅收實體法涉及各種稅種,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重中之重又是個人所得稅,因此,關於個人所得稅里的納稅人、征稅對象、稅基、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稅收減免等等應注重掌握。關於稅收程序法里,主要是《稅收徵收管理法》,其重要的知識點為:①在該法修訂以後,一個重要的知識點「納稅人繳納的稅雖然是無償的,但是納稅人在整個稅收征納的過程中是有權利的」。②注意掌握稅款徵收中的基本制度,如征納期限制度、應納稅額的確定的制度、稅款徵收的保障制度等。③在該法修訂後,加了一個「稅收優先權制度」,其具體的內容為:稅收優先於普通的債權,在特定的情況下優先於有擔保的債權。優先的程度為:納稅人欠繳的稅款,發生在納稅人以其財產設定抵押、質押或者納稅人的財產被留置之前的稅收應當優先於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來執行。 會計法 重點為會計核算的要求——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的處理問題。 審計法 隨著我國審計風暴的來臨,審計法可能會受到司法考試的關注。 重點掌握審計法的調整范圍、審計機關的職權及在特定情況下的審計程序。 第六章勞動法 重點問題:①勞動法的適用問題。②勞動合同的解除權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合同解除權是不同的。勞動者享有更多的勞動合同解除權,而用人單位的解除權是受到嚴格限制的。③勞動爭議仲裁和仲裁法里的仲裁是不同的。勞動爭議的仲裁主要解決的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勞動糾紛的,因此仲裁法中的一些仲裁規則是不能在勞動爭議仲裁中適用的。 重要的知識點:①勞動法的適用范圍。②勞動能力的問題。凡是年滿16周歲,有勞動能力的公民均是具有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的人。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效力問題中關於勞動合同無效的情形與合同法所規定的大致相同。注意:在勞動合同中違反勞動法規定的條款是無效的。關於勞動合同的解除,要准確記憶具體法條的規定。勞動合同的糾紛處理問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與「違反勞動合同的賠償責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違反勞動合同的賠償責任」中,勞動者的賠償責任是很重要的考點。④勞動法中的集體合同。集體合同的形式本身是為了保障勞動者的權利。集體合同的效力高於勞動合同的效力。關於集體合同的生效,強調的是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⑤勞動基準法。掌握休假的種類、加班加點時工資的支付。在工資的法律制度里,需要掌握工資的支付保障,如必須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代替支付、對待扣工資的嚴格法律限制等。⑥勞動保護法。重點為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⑦勞動爭議。先仲裁後訴訟。需要重點掌握勞動爭議仲裁與仲裁法里的仲裁的具體區別,以及在仲裁時間上的限制,如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等等。 分析2004年司法考試中經濟法部分所涉及的知識點,有兩個部分考查的最多,即銀行業法(其有《商業銀行法》與《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和勞動法。究其原因:第一,銀行業法是新法,且在2004年我國整個銀行業的監管體制進行了一個重大改革,並出現了一個新型的監管的模式。這也提醒考生,出現變化的法律,或者已經出現變化但司法考試沒有考過的法律,均是復習重點。第二,勞動法雖然不是新修改的法律,但是其與2004年整體的社會大環境有很密切的關系,以人為本,尤其是對弱勢群體的保護的問題,引起了法律界的廣泛關注。而在勞動法律關系中,弱者是勞動者一方,因此勞動者權益保護的問題,就是一個非常敏感的、重要的問題。 第七章土地法和房地產法 本章實質是兩個法律,但是卻密不可分,原因就在於我們國家房屋的所有權和土地的所有權是分離的。 《土地管理法》 ①土地的所有權。我國土地是公有的,一種是國有土地所有權,一種是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對於國有土地,需要掌握哪些土地是屬於國家土地的。對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是由三個不同的所有權的代表,即由村、村內的集體經濟組織或鄉鎮來代表。集體土地的所有權,是受到國家法律和政府管理的限制,不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 ②土地使用權的取得。國有土地取得使用權的方法是兩種,一種是出讓,一種是劃撥。出讓的方式、期限,出讓土地使用權的限制,如何取得劃撥的土地等問題需要掌握。 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取得主要是按用途來確定的,土地的用途不同,取得的方式也不同,(耕地—承包,宅基地—分配)。土地承包經營權也是復習的重點。 ③建設用地的管理。所謂的建設用地的管理是指當要對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進行開發,將其變為建設用地時,則會涉及到國家徵用的問題。必須由國家來徵用的,在徵用的過程中,實際上涉及到國家利益和農民利益的保護問題,尤其是農民利益的保護問題。在土地的徵用過程中,怎樣保護農民的權益問題是現在引起各方關注的一個很重要的焦點,所以此部分一定要了解在征地的過程中,國家建設用地的批准許可權,以及關於征地的嚴格的程序規定,需注意的是:在特定的過程中,由於土地是公有的,所以政府實際上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的權利。 關於土地糾紛的解決,需掌握的是:土地糾紛在確權行政爭議上,主要由行政機關來進行處理;但在土地侵權糾紛上,它實際上是因侵權而引起的一個民事糾紛,這時土地行政管理部門只是幫助進行調解,如果調解不成則可提起民事訴訟,而非行政訴訟,因為糾紛本身的性質是侵權糾紛。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當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等權屬問題解決了之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相對來說就會比較容易掌握了,最重要的知識點是:哪些房地產不得轉讓,尤其是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在什麼情況下不可以轉讓,即不符合法定條件時,比如未交出讓金等;此外,不允許炒賣地皮。 在整個的房地產開發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由於未向國家交足出讓金或者未交出讓金,在獲得後若想進行開發經營以盈利,則在這個過程中所獲得的土地的收益部分,必須上繳給國家,此處涉及到國有資產或者國家權利的保護問題。此外,在復習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法條時,還應注意的是房和地,雖然它們是一個土地的使用權,但它們是合並在一起的,是一個不可分割的主體。 第八章環境保護法 環境保護法在現實經濟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是環境保護法本身可考的條文不是特別多,因此它的重點內容特別容易勾畫出來,准確來講,本部分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環境特殊侵權責任,此外還應注意環境糾紛的解決問題。 1、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制度。環境保護法確立了非常多的制度,比如環境規劃的制度,清潔生產的制度,對此至少要了解哪些制度屬於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制度,在對這些制度基本了解的情況下,重點掌握:三同時制度、排污收費制度、限期治理制度。 《經濟法》2、環境法律責任問題。在這里常被考的知識點是環境民事責任。環境民事責任作為一個特殊的侵權,它是一個嚴格責任,這意味著它不問行為人的過錯程度。環境民事責任的要件是:實施了侵害行為,發生了損害後果,行為和後果之間有一個因果關系。至於主觀的過錯狀態在此不考慮,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講,嚴格責任意味著行為人不能隨便的免責,其主觀有沒有過錯,不會成為免責的條件,必須有法定的免責情形。對於環境民事責任,法定的免責情形主要是:①由於不可抗力造成的,並且行為人及時採取合理措施的。②受害人自我致害的。③第三者過錯的。由此可知行為人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免責,在什麼情況下必須要承擔責任,注意掌握上述構成要件和免責事由。 3、由於環境保護行政部門本身具有一些特有的專業性、知識性問題,所以在一些環境民事糾紛中,它也會做一些調解,如同土地侵權糾紛中,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所做的調解工作;但是它的調解結論,調解過程不是必經程序,也不是最終程序,其調解結論也沒有法律的強制執行力,如果當事人對其調解不服,則可以提起的是民事訴訟,而非行政訴訟。 另外在環境民事糾紛的解決中,環境民事訴訟的時效是3年,且在環境民事訴訟里常會出現責任倒置、因果關系推定等情形,總之我們應注意把環境民事糾紛的解決和環境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免責事由結合在一起來掌握、運用。
⑷ 經濟法概論節課論文關於環境保護法的
湖南核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收費項目和標准 為規范我省高等教育自考收費行為,保障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作正常運行,參考湖南省價格成本調查隊《關於高校自考助學生均培養成本的監審報告》以及外省同類收費標准,經研究,現就規范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收費標准及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核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 1、自考全日制助學班學費(每生每年) 文史類:本科3200元,專科3000元; 理工類(含醫葯專業):本科3400元,專科3200元; 藝術類:本科5000元,專科4800元。 業余班(周六、周日上課)在上述標准基礎上降低600元收取。 上述標准包含實踐環節考核和畢業論文(設計)指導、答辯費用。 短期培訓班(2個月內),按課時收費,每課時收費標准可按不超過3元的標准收取。 2、自學考試面向社會開考專業實踐環節考核費每生120元,畢業論文(設計)指導答辯費每生300元。 3、書籍課本費按實收取;公寓制管理的學生住宿費按湘價服〔2003〕119號文件有關規定執行,非公寓制管理的學生住宿費按每生每年不超過 600元的標准收取。 4、自學考試報名考務費調整為38元/科次(其中面向社會開考專業按省級15元,市州級5元,縣級18元分成;全日制助學班、學歷文憑認定和中學教師繼續教育考試的專業按省級21元,市州級12元,院校5元分成;外省借考生報名考試費分成標准按省考試院與外省自考機構簽訂的協議報省物價局、省財政廳備案後執行)。自學考試初次報名參考新生考籍證工本費(IC卡,含防偽准考證)調整為每生20元,已有舊考籍證的考生換證時按每生10元的標准收取工本費(IC卡,含防偽准考證)。 5、取消自學考試省內轉籍手續費、轉專業手續費、委託開考補助費、單科合格證審定費。 6、自學考試其他收費仍按原有關規定執行,即:省際轉籍手續費每人每次50元(省級30元,市州級20元);向自考全日制助學班、學歷文憑試點、中學教師繼續教育考試的辦學單位收取的考籍管理費按每生每年學費的7%收取(在學費中列支,不另向學生收取);自學考試畢業證書審定費每證90元(省級50元、市(州)級20元、縣級10元、主考院校10元;補辦畢業證明材料加一倍收費);自考點考費每人每科200元;中英合作商務(金融)自考費每人每科110元。 二、除上述收費外,不得再以其他任何名目增加自學考試收費項目,也不得擅自提高收費標准。違者,按亂收費查處。 三、省教育考試院組織的非學歷教育崗位資格證書考試,其收費標准按國家教育部與各行業協會協商的標准在各協會向考生收取的報名考試費用中列支,不另向學員收取。 四、自學考試助學班學雜費應按學年收取,不得跨學年預收。省內教育機構與省外教育機構合作舉辦的自考助學班收費按本通知規定執行。 五、各執收單位應持通知及時到當地同級物價部門辦理《行政事業性收費許可證》變更手續,使用省財政廳統一印製的非稅收入票據,並在報考簡章和收費場所公示收費項目與收費標准,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和物價、財政、教育、審計等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六、本通知自發文之日起執行,原來有關規定同時廢止。按省物價、財政、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原有關規定已向老生收取了費用的,不再退補。
⑸ 初級經濟法主要考啥呢
經濟法部抄分涉及的內容襲還有《競爭法》《消費者法》《銀行業法》《財稅法》《勞動法》《土地法和房地產法》以及《環境保護法》七部分內容。本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經濟法總論、財稅金融法、企業和公司法、競爭法、涉外經濟法。
經濟法總論,關於經濟法基本理論的研究。所做的基本工作,是力求對經濟法涉及的各基本問題做出科學、透徹的闡述,以期對我國法學的發展有所建樹;內容主要有:經濟法的概念和各相關范疇,經濟法的價值和基本原則,經濟法和經濟法學的體系,經濟法的法律關系,經濟法律責任等。
(5)經濟法環境保護文獻擴展閱讀
經濟法最早產生於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學家關於經濟法的概念,主要見於德國,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的學術文獻中。英美法系國家盡管存在我們看來屬於經濟法的法律規范,但它們不注重法律部門的區分,沒有民法的概念,更沒有經濟法這一概念。因此,要說明大陸法系國家,尤其是德日學界對經濟法的解說。
⑹ 經濟法和商法的區別
1、宗旨、原則均不同
經濟法的宗旨是保護社會中的公共利益,並以此為己任。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就是保證經濟的公平。同時在經濟法中對國家的經濟干預進行為強調,這里說的干預不是指以行政行為進行直接干預。經濟法會對私人的經濟進行相應的限制與調控。
商法的宗旨是促進營利,其基本原則則是商事自治。我們不難發現,經濟法中的側重點是經濟公平,商法中的側重點則是商事自治。在傳統的商法主要是用來保護商人的利益不受到損害,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的商法中出來保證商人的利益之外,還將商事的安全與公平列入其中。
2、法律屬性有區別
經濟法屬於公法,主要用來干預國家經濟;商法屬於私法,主要用來調節商事交易。經濟法的主體有兩部分,一部分主體是國家,另外一部分主體是經濟組織、個人,經濟法主要是通過國家的宏觀調控來發揮自身的作用,主要運用的方法是經濟杠桿,例如稅收政策、貨幣政策、財政等,雖然不是國家直接干預經濟 ,但這些行為都是由國家來實行。
商法的主體是商事企業,主要是用來調控商事交易行為,私法的屬性表漏無疑。現代商法中已經添加了商事公平與保護,因此商法中不斷增加強制性的規范,再加上行政部門也開始對商事進行監督管理,導致商法越來越公法化。
(6)經濟法環境保護文獻擴展閱讀:
經濟法起源於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科學家的經濟法概念主要見於德國、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的學術文獻。盡管英美法系國家存在我們認為是經濟法的法律規范,但它們沒有注意法律部門之間的區別,沒有民法的概念,更不用說經濟法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對大陸法系國家、尤其是德國和日本的經濟法解釋進行解釋。
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由於其調整的對象具有特定的范圍,它只調整發生在國家經濟運行協調過程中的經濟關系,其調整對象可以與其他調整對象分離。法律法規。
商法的概念起源於古羅馬商法,而現代商法則起源於中世紀歐洲地中海沿岸自治城市的商法,1807年法國商法典正式確立,發展到今天。維吾爾法律國家廣泛繼承。20世紀初以來,我國商業立法主要引進了西方商法,主要是大陸法系的商法。但改革開放後,它也借鑒了英美法系的許多商業立法。
⑺ 你好!可以幫忙找一篇關於發展循環經濟的經濟法問題研究、循環經濟法制相關問題研究嗎謝謝!
一 循環經濟的法理基礎工業革命以來,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生產力得到飛速發展,物質財富得到極大豐富。但在人類取得一個個成就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社會代價:世界人口劇增、環境污染嚴重、自然資源枯竭等,表明傳統發展模式已達到難以為繼的地步。1992年聯合國環發大會提出可持續發展以後,在少數發達國家出現了一種相對於傳統經濟模式而言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即循環經濟。「循環經濟」這一術語於90年代中期出現在中國。1998年我國國家環保總局提出「積極推動傳統經濟模式相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轉變」。而要推進循環經濟建設,必須加快制定循環經濟法規,加強法律調整,這就須要對循環經濟進行法理上的深層次思考,在此基礎上對不利於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制度做出變革。當前我國對於循環經濟的法律研究多集中在立法層面,而對其背後的法理基礎很少有學者關注。張玉霞認為:循環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有其必然性,是人類對傳統的經濟模式的反思和創新(張玉霞 《循環經濟的法理分析》)。其法理背景主要有三個方面:(一)環境權的提出1、生態經濟學應觸及總體經濟學的次領域觀和經濟外部性理論的提出。生態經濟學應觸及總體經濟學的次領域觀是由生態經濟學大師Daly提出來的,其目的是界定出一套總體經濟制度,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數量進行限制,即生態學金字塔究竟可以容納下多大的經濟學金字塔,使經濟和生態都得到持續發展。經濟外部性理論是1910年由著名的經濟學家馬歇爾提出的。隨後,他的學生庇古豐富和發展了外部不經濟性理論。環境問題是外部不經濟性的必然結果。2、環境權的法律觀念越來越為人類所重視。1972年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通過的《人類環境宣言》第1條申明了共同的信念:「人類有權在一種能夠過尊嚴和福利的生活的環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條件的基本權利,並且負有保護和改善這一代和將來的世世代代的環境的庄嚴責任。」1992年的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通過的《里約環境宣言》和《21世紀議程》等重要文獻,標志著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世界各國的共識。(二)循環經濟理念的誕生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發表的《宇宙飛船經濟觀》提出要以「循環式經濟」代替「單程式經濟」以解決環境污染與資源枯竭問題。後來,英國經濟學家D.Pearce和P.K.Turner《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一書中正式提出循環經濟一詞,以代表一種有別於傳統經濟發展方式的模式。(三)循環經濟的發展循環經濟拓寬了可持續發展這一議題的法律內容。循環經濟是當今世界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最佳途徑。國家環保總局相關負責人曾指出,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是傳統經濟不可避免的突出矛盾,要從根本上解決深層矛盾,就要實現發展方式從傳統經濟到循環經濟的轉變,這是20世紀的戰略選擇。二 循環經濟的法律界定學術界在研究循環經濟過程中,已從資源綜合利用的角度、環境保護的角度、技術範式的角度、經濟形態和增長方式的角度、廣義和狹義的角度等不同角度對其作了多種界定。循環經濟的萌芽狀態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根據當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K.波爾丁的理解,循環經濟是指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物處理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的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蔡守秋認為:循環經濟是環境保護的一種手段,是在經濟發展中遵循生態學規律,實現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使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諧循環,從而達到維護自然生態平衡的目的。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法案室主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孫佑海認為:循環經濟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遵循生態規律、以廢物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抑制生產、回收利用、再生利用、熱回收、無害化合理處置為順序的經濟活動,目的在於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國家發改委對循環經濟的定義是:「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徵,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我國首個循環經濟試點城市貴陽於2004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貴陽市建設循環經濟生態城市條例》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對循環經濟進行了界定。該條例第2條明確規定:「本條例所稱循環經濟,是指最合理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以『減量、再用、循環』為原則組織經濟活動的經濟發展模式。」應該說,這一法律界定是對循環經濟概念研究的有實踐意義的理論探討。三 循環經濟法的性質之爭所謂循環經濟法,不是指某項循環經濟法規,而是指調整因循環經濟活動所形成的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但關於循環經濟法的性質,學界存在巨大的爭議。蔡守秋認為:循環經濟法屬於環境法(蔡守秋 《論循環經濟立法》)。他認為,循環經濟不是一般意思上的經濟,而是與環境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治理及其管理有關的經濟,即循環經濟是生態經濟、綠色經濟或環境經濟,循環經濟法是結合經濟活動的環境資源法。雖然循環經濟法與經濟法有關,但其立法的目的、內容大都與環境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管理有關,其遵循的生態規律和「三R」原則也主要是環境資源法所堅持的原則,因而,應當把環境資源法規為環境資源體系的一個子系統。孫佑海認為:循環經濟法屬於經濟法。因為從行為上研究,循環經濟法主要調整三個方面:一是廢物的管理和再利用,二是污染防治和治理,三是通過最大限度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目標。核心是提高資源利用率。因此把它偏重放在循環經濟中比較妥當。梁毅雄也認為:循環經濟屬於經濟法(梁毅雄 《循環經濟的法律性質論》),主要理由有五:第一,從立法理念上看,循環經濟法關注的是經濟的循環,而環境與資源法關注的是污染預防和治理。第二,從調整對象上看,循環經濟是一種先進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只是解決環境問題,其調整對象不屬於環境范疇。第三,從價值取向上看,循環經濟所追求的價值目標——社會整體效益、和諧等與經濟法的社會本位價值觀以及實質正義價值觀相契合。第四,從原動力上看,循環經濟要解決的是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問題,而經濟與環境發生沖突的主要原因是環境資源配置的兩大缺陷——「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而無論是「市場失靈」還是「政府失靈」,都需要經濟法進行調整。第五,從法律調控方式看,循環經濟屬於經濟法中的宏觀調控法,因為政府主要用宏觀調控手段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沖突,從整個社會層面調控經濟大循環,用具體的產業調控政策來宏觀調控循環經濟。四 循環經濟法對傳統法律體系的沖擊如果循環經濟要專項立法,勢必會將污染防治、保護資源等基本內容和清潔生產等具體制度囊括在內。基於我國現在已經制定並實施了如《清潔生產促進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及以《環境法》為基礎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同時還存在大量的資源法如《水法》、《森林法》等,如何處理循環經濟法與已有的環境資源保護法之間的關系便成了一道難題。在如何對待《清潔生產促進法》的問題上,孫佑海認為:循環經濟法的基本法《循環經濟促進法》實施後,就可以廢除《清潔生產促進法》,理由是循環經濟的概念和范圍要大於清潔生產(孫佑海 《循環經濟立法問題研究》)。同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也應並入到循環經濟法中。蔡守秋認為:在立法上,不能用循環經濟的基本法《循環經濟促進法》去取代或包含《環境保護法》等環境資源法律,而應該制定或修改如《清潔生產促進法》、《節約能源法》等法律,避免立法的重復(蔡守秋 《論循環經濟立法》)。五 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制變革目前我國還沒有全面、綜合調整循環經濟的專門法律,或者說完整意思上的循環經濟法在我國還處於萌芽狀態,尤其我國現行法律中還存在於循環經濟理念不相適應的制度,亟待突破和完善。林海等人認為,稅收法制上的障礙主要體現在(林海,堯艷,陳宇紅 《構建發展我國循環經濟的稅收體系》):首先,缺少針對環境污染的行為或產品課稅的專門法律;其次,現行稅制不能有力地限制資源大規模開采和浪費,最後,缺乏有利於循環經濟技術和產品的開發、推廣及利用的稅收鼓勵制度。其對應法制變革措施是:制定限制資源過度開采和浪費的稅收法律制度,如完善增值稅、消費稅等,制定減輕污染保護環境的法律制度,制定有利於循環經濟技術開發、推廣及利用的稅收法律制度。張艷認為:我國環境法、經濟法、科技法都存在法制缺陷,應該從以上三個方面進行法制變革和創新,如重建環境稅收制度、環境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綠色技術創新風險管理制度、綠色技術決策與規劃制定、綠色技術成果評價制度、金融法律制度、環境會計制度、企業綠色管理制度等。(張艷 《構建發展我國循環經濟的稅收體系》)。李俊然認為:我國發展循環經濟在產權法制、稅收法制、經濟核演算法制、環境科技與教育法制上均存在法制障礙。應當完善環境資源財產權,確立環境產權制度;調整現行稅法的稅種,建立環境稅收制度;完善經濟核演算法制,建立綠色GDP制度和和綠色會計制度;加快循環科技立法,建立循環科技研發促進制度。總之,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產物。通過對循環經濟的法理分析,提出法制變革的建議,以法律生態化的理念對循環經濟法律制度進行創新,使法律這一工具在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⑻ 經濟法小論文(1000字左右)
論文標題,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等。正文如一、案例導入,二、案例分析,三、相關法律展開分析。
⑼ 國際環境法的國際法新分支
1982年10月28日,在人類環境會議召開十周年之際,聯合國大會通過一個《世界自然憲章》,《憲章》重申了《斯德哥爾摩宣言》的原則並提出幾點進一步的要求:
1、不得損害地球上的遺傳活力,要保障必要的生態環境讓各種生命必須維持其中以生存繁衍的數量;
2、要求各國把養護自然作為其規劃和進行社會經濟發展活動的組成部分;
3、要求各國把憲章的原則載入其法律中予以執行並提供必要資金,計劃和行政機構以實現保護大自然的目的。 1、法律體系尚不夠完善
從1972年斯德哥爾摩會議被認為是國際環境法發展史上的轉折點,雖然在此以後通過一些文件,但它們來自尚未成為現行的文件,未具有真正的法律拘束力。
2、保護環境措施適用差別待遇原則
由於環境保護要求世界各國普遍參與,但各國的情況又不一樣,因此,採取這種原則是必須適用的一種合理的安排。
3、國際環境法應通過非強制的協商程序來實施
由於環境損害不只有一個來源,很難確定歸因於某個國家,環境條約通常又不包含國家責任條款,而主張通過締約國定期會議,相互審查,通過非強制的協商程序保證對環境條約的實施。 海洋環境的保護:
1、防止陸地來源和來自大氣層的污染
2、防止來自船舶的污染
3、防止船舶事故的污染
4、防止海底開發造成的污染
5、防止傾倒污染:黑名單(毒害最大)禁止傾倒;灰名單(毒害較大)事先獲得特別許可證才可傾倒;其他廢物,應事先獲得一般許可證才可傾倒。
空間環境的保護
1、防止大氣層受污染
2、保護臭氧層
3、保護氣候系統
保護大氣層的原則
1、締約國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2、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具體要求特殊情況
3、採取預防措施
4、促進可持續發展
5、開放國際經濟體系
處置廢棄物制度
《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公約》(馬塞爾公約)
1、各國應晝減少危險廢物的生產並盡可能以對環境無害的方式處理,
2、締約國有權禁止此危險廢物的進口
3、只有在取得進口國和過境國局面同意後才可以允許有害廢物越境轉移
4、締約國不得向非締約國出口或從非締約國進口有害廢物
5、締約國應制定法律和規章以防止和懲辦此種非法轉移
海洋生物和野生動植物的保護
1、鯨魚的保護
2、水禽的保護
3、瀕危野生動植物的保護
4、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環境影響評價:就是在對一項開發或建設項目作出最後決定之前,首先對該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的程度和范圍,進行調查,預測和評估,供決策者作出最後決定。這種制度的基本特點是在決策過程的早期階段進行,即在最後決定之前進行。 1、締約國承擔環境影響評價的義務
2、環境影響來源國有義務凈撰文中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活動通知受影響國
3、環境影響來源國應向受影響國提供有關環境影響評價程序的資料,來源國可請求受影響國提供其可能受影響環境的資料
4、來源國應制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5、文件作成後,來源國應與受影響國協商。研究減輕環境影響或消除其影響的後果。
國際環境法是國際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人類環境問題發展的產物。大約在1940年以前,環境污染還只是一種區域性的污染;而最近40年中,由於工農業生產突飛猛進,已逐漸發展為全球性的環境污染與破壞。這種環境污染與破壞不僅降低了大氣、水、土地等環境因素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人類的健康、安全與生存;而且造成資源、能源的浪費、枯竭與退化,影響到各國的經濟發展。環境污染與破壞所造成的危害,具有流動性、廣泛性、持續性及綜合性等特點,從而發生全球性的相互聯系,以致各國都要承受污染危害。所以,解決國際自然環境的污染與破壞的問題,就要求有國際環境法來調整和制裁。
當前,環境保護已成為舉世矚目的一個重大課題。為了人類千秋萬代的幸福與健康,為了確保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各國人民要求加強自然環境保護的呼聲日益高漲,形成推動國際環境法迅速發展的強大力量。與此同時,保護環境的國際機構也紛紛成立,至今已有100多個。如1948年成立的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1972年成立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這些國際組織是現代國際環境保護中重要的合作的法律形式,它們的活動與決議,為國際環境法的制訂與健全提供了條件。由於存在著一種與地理環境資源相聯系的經濟關系,又因大氣、水域污染是流動的,無論哪一國都不能單獨取得切實持久的環境保護效率,以及解決諸如全球性氣候惡化等類綜合問題。於是消除污染保護環境與合理利用資源這些任務,便成了促使每個國家在國際交往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從而推動著不同類型國家之間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合作。目前,環境保護領域中的國際合作政策已成為各國對外政策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就使國際環境法的不斷發展有了保證。 條約 同國際法的其他領域一樣,國際條約是國際環境法規范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淵源。而今已經簽訂了大量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環境的國際條約,包括國家間的雙邊條約、多邊條約,國際組織之間以及這些組織與國家之間的條約。這些條約的簽訂過程,就是國際環境法規范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例如,1958年4月日內瓦海洋法會議通過的一系列協定,確定了保護海域和海洋生物資源的某些原則。特別是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海洋環境的保護和保全作了專門規定。
國際慣例 也是國際環境法規范的一個淵源。已經簽訂的保護環境的國際條約,其中有些原則是作為國際慣例發生作用的。又因為國際環境保護是近幾十年出現的新問題,至今國際條約尚未作出完整的規定,就更需要各國遵守國際慣例。
有關環境保護的國際會議及國際組織的宣言決議對制訂新的國際環境法規范,對確認、固定、發展和解釋現有的國際環境法規范,作用也十分顯著。從70年代初以來,保護人類環境的思想、原則越來越多地載入聯合國大會的決議和宣言。例如,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通過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列舉了在環境保護領域內國際和國內活動所應遵循的26項原則,其中包括一些有關保護環境的確立主權國家的責任和義務的原則,人們曾認為它是國際環境法的基礎。1974年召開的聯合國世界人口會議,1976年召開的聯合國生境-人類住區會議,1977年召開的聯合國沙漠化問題會議,1977年召開的聯合國水源會議,1958年以來召開的3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1977年召開的國際環境教育大會等,由於許多國家都派遣代表參加會議,這些大會通過的宣言、決議或綱領中所包含的原則,都有發展為國際環境法規范的良好前景。
各種國際環境保護機構就自然環境某些部分的保護而通過的許多具體綱領和決議,則對國際環境法體系的完善起著推動作用。最有代表性的綱領是1980年3月5日在全世界30多個國家的首都同時發表的《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 這個大綱經有關5個國際環境保護組織復審通過,被認為是自然資源保護方面的國際環境法的基礎。
國際環境法的原則 大量的國際協定、條約、決議以及宣言把保護自然環境某些部分的國際法原則固定了下來,而這些原則綜合起來便構成保護人類環境的普遍原則。目前,國際環境法規范基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把現代國際法的基本原則直接用於國際自然環境的保護。二是根據國際環境保護的特點而提出或加以發展的某些新原則,如國界以外的自然環境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任何國家不能以任何方式據為一國所有;國家對其管轄權內的自然環境享有開發、利用的權利,並負有在其管轄和控制范圍內的活動不損害其他國家的環境的義務;各國應合理利用和保護共有的自然環境,控制、預防和減少在利用共有的自然環境時所造成的不利的環境影響;在國際環境保護中照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環境保護的政策或原則應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各種條件和特殊要求,促進它們的經濟發展(見國際發展法);在研究、利用和保護自然環境中促進國際合作,成立國際性的環境管理機構,協調國與國之間的活動等等。
國際環境法體系 到80年代,國際環境法體系已初具規模,正處於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國際法部門的階段。國際環境法包括在其他國際法部門里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條文、單行的環境保護國際條約、綜合性的環境保護國際法律文獻以及各國有關國際環境保護的國內法規(經國際認可的部分)。國際環境法既有可列入國際公法的內容,也有可列入國際經濟法的內容,它把國際社會的、經濟的、海洋的、宇宙的、衛生的等等法規中關於保護自然環境方面的內容結成了一個新的整體。按保護的對象來分組,國際環境法可分為保護國際河流、國際海域、大氣和宇宙空間、海洋生物資源和陸上野生動植物等規范。
河流及湖泊保護方面的國際環境法 國際性河流、湖泊是由兩國或多國共有的,全世界約有國際性河流200多條。為了解決由於水資源污染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一些國際性河流流域各國相繼簽訂雙邊或多邊條約,設立控制、防治水污染的國際合作委員會。如為了保護流經聯邦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瑞士等國的萊茵河,1950年成立了國際萊茵河防污染委員會,1976年萊茵河5國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波恩簽訂了兩項對恢復萊茵河水質起重要作用的協定。美國、加拿大為了保護兩國間的水域,簽訂了美、加邊界水域條約和大湖協定。蘇聯與芬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波蘭簽訂的邊界河流協定中,也有不少關於防止水污染、保護水資源的規定。
海洋保護方面的國際環境法 國際海洋保護法的對象包括公海和國際性的區域性海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石油對海洋的污染被提到了急需解決的地位。1954年在倫敦召開了關於石油對海水污染問題的國際會議,締結了《防止海上油污國際公約》。之後,於1969年簽訂了《對公海上發生油污事故進行干涉的國際公約》和《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國際公約》。目前,國際海洋的保護已遠遠超出防止石油污染的范圍。如聯合國海洋法會議通過的一些公約已涉及保護海洋生物資源、礦物資源等許多方面。1972年2月,鄰接北海的歐洲12國在奧斯陸簽署了《防止船舶和飛機傾倒廢物造成海洋污染公約》,同年12月在倫敦通過了《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另外,還簽署了許多保護區域性海洋的國際條約,如1976年2月地中海沿岸國家通過的《保護地中海免受污染公約》,1974年3月簽訂的《保護波羅的海地區海洋環境公約》。
大氣及宇宙空間保護方面的國際環境法 大氣的變化和海洋的變化一樣,是沒有政治疆界的。一個國家的大氣污染可以直接地,也可以通過氣候的變化而間接地影響另一些國家的生物資源及其他方面。例如,由於英、法、聯邦德國等國的大氣污染,而導致斯堪的納維亞各國降落酸性雨,致使許多湖泊、河流和森林的生產力降低。鑒於大氣污染造成的威脅遠遠超越一國的范圍,許多國家要求簽署控制跨國空氣污染的國際協定。雖然目前這種世界性的國際協定還未產生,但已經產生了不少控制大氣污染的地區性條約。例如,1972年墨西哥的華雷斯城與美國的埃爾帕索城之間簽訂了一個共同解決邊界大氣污染的條約,繼之又有其他8個城市簽訂了類似的條約。東西歐國家也已於1979年11月簽訂了《遠距離越境空氣污染公約》。
隨著空間科學技術的發展,宇宙空間日益受到人類某些活動的危害。由於宇宙空間的利用和保護影響到人類活動的許多領域,各國對和平利用與保護外層空間日益關心。第18屆聯合國大會在1963年12月13日通過了一項《各國在探索與利用外層空間活動的法律原則的宣言》。至今,不少空間法律文件已涉及宇宙空間保護,如1967年簽署的《關於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內外層空間活動的原則條約》中,第9條就有有關具體規定。此外,1971年通過的《空間物體所造成損害的國際責任公約》,1974年通過的《關於登記射入外層空間物體的公約》,第34屆聯大通過的《關於各國在月球和其他天體上活動的協定》,也與空間環境保護有關。
自然資源保護方面的國際環境法 主要保護那些生存於兩國或多國共有的大氣、水域和公海之中,以及流動於兩國或多國之間的那些生物資源。這些生物資源或是全人類公有的,或是某些區域的國家共有的。各國最為關注的是各種魚類及其他水產資源。對這些生物資源的保護在許多國際條約、區域性協定中已有規定,其中為數較多的是有關捕魚的協定。如為了保護南極洲及南冰洋的生物資源,繼1959年《南極條約》簽訂後,1964年又簽署了《保護南極動植物協議措施》;1973年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簽訂了《波羅的海及其海峽生物資源捕撈及養護公約》。
目前有40多個多邊條約或協定,直接與生物資源的保護有關。 1902年3月19日簽訂的《保護農業益鳥的公約》是這方面的第一個世界性的條約。較重要的全球協定還有:1973年的《面臨滅絕危險的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1971年的《關於具有國際意義的濕地,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所的濕地的公約》,1979年的《野生動物遷徙物種保護公約》等。此外,還有許多區域性協定和雙邊協定,如1968年的《保護自然和自然資源的非洲公約》,1940年的《西半球自然保護和野生生物保護公約》,1979年的《保護歐洲野生動物和自然棲所公約》,1973年的《北極熊保護協定》,1916年的加、美《候鳥保護公約》等。
國際環境法雖然有了很大進展,但總的看來,目前它仍然處於不太成熟的狀態,也還沒有形成一門成熟的國際環境法學。有關環境保護的國際條約及國際判例有待於進一步整理、分類,有關國際環境法的基本原則有待於進一步提煉與健全,還有許多理論問題需要深入探討和研究。從這方面看,認真總結環境保護活動的經驗,加強對國際環境法的內容、特徵和基本原則的研究,努力建立新的國際環境法學,對於促進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強全世界的環境保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作用與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