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英美法系合同法對價制度
『壹』 人類需要什麼樣的合同法秩序--《英美法對價原則研究:解讀英美合同法王國中的「理論與規則之王」》
——這一問題通常包容(subsume)在對價的標題之下。 ——麥爾文.埃森博格(Melvin Eisenberg) 既然合同法的中心課題與使命就是實現和執行當事人未來的允諾,那麼我們所期望的合同法秩序的建構也就只能圍繞允諾的實現和執行問題展開。當然,這種合同法秩序的具體設計還需要有一個價值衡量的標准以決定「何種允諾或合同才是可以實現和執行的?」反映在理論上就是所謂的合同的約束力根源的問題。從羅馬法到現代英美法與大陸法,沒有一種法律制度承認單純的允諾或協議能夠執行,羅馬法強調裸約(num pactum)不可執行,英美法也一直把「單純的允諾不能執行」作為合同法的基本出發點。事實上,就已經過去的人類歷史而論,我們並不希望執行所有的允諾,法院也從未對所有的允諾給予執行。因此,科賓便作出了如下著名論斷: 在法律體系中有一個被稱為合同法的部門,其為之努力的,乃是實現允諾所產生的合理預期。法律並非致力於實現所 有由允諾產生的預期,其所要實現的必須是合理的預期。迄今存在的一切法律制度中,沒有一個承認所有的允諾都能夠強制 執行……一個允諾必須伴隨某種其他要素,才能夠被強制執 行。這似乎在所有的法系都概莫能外。現在討論的問題便是此種其他要素之為何物,即一個允諾必須伴隨什麼事實才能在法律上強制執行? 比較法學家海因.克茨教授的論斷具有同樣的穿透力: 實質上,合同約束力根源的問題就在於追問「合同為什麼可以約束當事人?」,即合同約束當事人的理論基礎和依據何在?這歷來都是合同法歷史與現實中的重大問題(great questions)之一。自羅馬法以來,合同約束力的根源都能在現實制度中找到其正當性和合理性支持,只不過隨著社會和法律制度的發展以及合同約束力的逐步擴張,有關合同約束力根源的理論也呈現多樣化的局面,這就需要我們在多樣化和復雜性中作出評價、辨明優劣,不致在現實的制度選擇中迷失方向。當然,有關合同約束力根源的理論探討在兩大法系同樣重要和繁多,但近幾十年來,英美法中的合同約束力根源的理論研討的熱烈程度要遠甚於大陸法國家,它一直是英美法上的「一個重大的理論熱點」。我認為,造成此種差別的原因主要是兩大法系看待問題之思路上的差異。大陸法將合同的約束力的根源作為合同得以執行的抽象的理論基礎或合同法的理論前提,因此,此問題便成為一個十分抽象且沒有太多現實意義的問題。但在英美法系,情況則完全不同。英美合同法中的對價原則、允諾禁反言原則等都並非單純的理論前提或理論基礎的問題,他們直接決定當事人的允諾可否執行,是允諾或合同得以執行的標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或許也是英美實用主義哲學的實際體現。也就是說,在大陸法中,合同約束力根源是一個單純的理論問題;而在英美法,合同約束力根源既是重大理論課題,也是重大的現實課題。對於這一點,高德利教授在論述原因和對價的區別時,也說得很清楚:原因理論主要是一個理論性勝於實踐性問題,其與現實的允諾的執行幾乎無關,對現實沒有任何的效果。對價原則則完全相反。普通法法官從不抽象地追問人們為何作出允諾,也從不關心創造一個內涵一致的對價定義,他們的任務是非常實際的:限定違諾賠償之訴(assump咖)中可執行的允諾的范圍。即區分可執行的允諾與不可執行的允諾。可見,在英美法的語境中討論合同約束力根源的問題並非只是「理論作秀」,更是在思考和關切現實生活中當事人的允諾可否得到執行和實現這一實踐性問題。 當然,從具體內容上來看,合同約束力的根源可以包括書面和要式口約等形式主義原則、意思理論、原因理論、信賴理論、公正效率理論和對價原則等等。下面擇要而述: 1.形式主義原則。源自古羅馬法的形式主義原則是指合同的約束力來自於要式口約和書面等特定的形式要件,當事人追求什麼目標無關緊要,只要其協議符合了特定的形式要求,便可以對當事人產生約束力,從而受到法律的保護。羅馬法形式主義傳統的影響十分深遠,後世法律在合同約束力根源的問題上也不乏形式主義尊崇者。此種對協議之外的形式的注重和崇拜,成就了人們對合同約束力的主觀認同和合同交易秩序的形成和延續,他們在思想和實踐中不停地重復著自己的信仰:合同或協議的約束力的根源和基礎就在於其所採取的外觀形式。 2.意思理論。意思理論(wiu ulcoIy)是能體現大陸國家私法特徵的核心理論。作為合同約束力根源的意思理論,是指合同之所以對當事人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是因為合同是當事人自由意思表達的結果,當事人既然同意訂立一個合同,那麼法律就會保護其自由的意思和此種自由意思所達致的結果。法律賦予合同約束力的目的在於承認允諾人的意思自治,保護其自由意思的效果,這是對「合同法重在尊重和保護合同當事人的主觀意思」這一主題的確認。 3.信賴理論。相較於形式主義原則和意思理論,信賴理論是相對晚進的合同約束力根源。從淵源上講,信賴理論的出現在於補救對價原則之不足。因為根據傳統的英美法的規定,作出一個無償允諾的當事人可以不受該允諾的約束,因為其中缺乏相應的對價。但因缺乏對價而免除允諾人責任的做法卻並不總是正確,尤其是在受諾人基於對該無償允諾的信賴而從事了一定的行為而使得自己遭受損害的情形。因此,法院創設了一個新的合同約束力根源理論:信賴理論。要求無償允諾人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不得違反其無償允諾,以保護受諾人的合理信賴。在英美法中,信賴理論的集中體現就是所謂的「允諾禁反言原則」(docoinc Of promissory estoppel)。 4.實質公正和效率理論。作為合同約束力根源的實質公正和效率理論主要是一種抽象意義上和價值層面上的合同約束力根源的判斷標准,所以又被稱以標准為基礎的理論。它是指合同之所以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是社會的實質公正和經濟效率的價值使然,也就是說,只有讓合同具有約束力才能實現公正和效率的價值目標。例如,由於意思自由受到了限制,因此根據意思理論,格式合同一般應當是無執行力或無約束力的。但為了社會的交易效率、人們生活的正常進行和效率的最大化。現代社會的法律往往仍然傾向於承認效率價值支持下的合同約束力。 盡管著名比較法學家馮。梅倫(Von Mehren)教授曾經指出:現代英美法和大陸法在規定允諾或合同執行與否(即合同約束力的根源)的問題上有著不同的技術運用。英美法主要通過兩種技術來決定哪些允諾可以或不可以執行,一種是直接的立法規定,如反欺詐法的具體規定等;另一種則是間接的、抽象的、一般的對價原則的規定來(缺乏議價交換的內容)來決定允諾的執行與否。大陸法則只運用第一種直接規定的技術來解決。但此種差別展現的似乎只是兩大法系在合同約束力根源問題上的表象的「規定技術」問題,並沒有從實質的思想內涵與理論取向的視角進行更進一步的思考。其實,在筆者看來,對不同類型的合同約束力根源的倚重決定了一個國家試圖建立不同類型合同法秩序的思想傾向:重視書面要素和標準的合同法塑造的是一種具有宗教神聖性的形式主義合同法秩序和信仰;重視意思標准或要素的合同法塑造的是一種個人解放思潮下的自由主義和理性主義合同法秩序和理念;重視效率標准或要素的合同法塑造的則是一種經濟效率至上的合同法秩序和思想。 一直以來,對價原則都是英美法中合同約束力的核心根源。或者如法恩思沃斯所說是英美法中允諾執行的唯一的一般性根據(generalbasis)。而除此之外,上文所列其他類型的合同約束力根源從來沒有成為過允諾執行的一般根據,這是因為:形式主義理論是一種源於羅馬法和早期英國法的古老的約束力根源,在後來逐漸式微,在英美合同法中沒有獲得過顯赫的地位;意思理論則一直是大陸法合同約束力的核心根源,體現的是一種理性主義哲學觀念和形而上的合同價值觀,與英美實用主義哲學和客觀合同理論格格不入;信賴理論不管是在大陸法還是在英美法中都只是一種「時髦而不實用」的新型合同約束力理論,沒有獲得正統的名分;而效率理論和實質正義理論則都因為其過分的抽象性難以成為注重具體允諾或合同的執行與否的英美法合同約束力根源。至少到目前為止,對價理論仍然是英美合同法中的統治性理論,是決定允諾或合同能否執行的第一位的標准(或者說是英美法中最為核心的合同約束力根源),英美法中合同有否約束力主要還是依靠有沒有對價來加以判斷。由於允諾的執行問題幾乎構成了合同法的全部問題,所以對價原則便成為合同法中的核心理論、原則和制度,是合同法王國中名副其實的「理論與規則之王」,支配著整個英美合同法內容和體系。所以,對價原則才會被學者稱為「合同這架龐大機器的平衡輪」(吉爾默語)。 總之,對價原則(doctrine 0f consideration)是現代英美法的核心原則和理論,它不僅決定了當事人的允諾能否執行,即當事人間的合同有否約束力這一重大問題,更重要的是它型構了整個英美合同法的理論和制度體系。因此,對價原則是英美法學者所應當關注的焦點和中心,研討英美合同法似乎很難繞開對價原則這一重要命題。對對價原則這一合同約束力根源的倚重,決定了英美國家的合同法秩序和價值將與早期羅馬法和大陸法國家的合同法秩序截然有別。不管是合同的成立、合同的執行、違約責任等具體制度上還是合同法的整體價值和理論取向,都因為對價這一核心理論原則的貫穿而展現出了自己的特殊性。毫無疑問,對作為英美法合同約束力核心根源的對價原則的研討將深化我們對英 美合同法理論內涵和制度設計的把握。
『貳』 給付對價是什麼 通俗的講啊 不然不明白
即合同關系中,當事人取得一定權利須履行相應義務、履行一定義務須得到相應權利。
對價是英美法系合同法上「consideration」這一專有名詞的漢譯。從字面理解,「consideration」包含體諒、考慮、報酬及需要考慮的事項等含義。
法律上所謂「consideration」則是指在合同關系中,履行義務的一方由於履行義務而得到某種利益,或者接受義務履行的一方由於接受義務履行而遭受某種損失。此外,接受義務履行的當事人誠實地放棄了某項請求權也被視為有效的「consideration」。
故從法律意義上可將對價理解為「對應的代價」,即合同一方對應於另一方的義務履行而付出的代價。
在票據中,表示支付對價的計算票據的取得,必須給付對價,即應當付給票據當事人認可的相應的代價。我國《票據法》和《英國票據法》均有對價的規定,給付對價即強調了取得票據時必須等價有償。
我國《票據法》第三十一條規定:「非經背書轉讓,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匯票的,依法舉證,給付對價證明其匯票權利。」第十一條規定:「因稅收、繼承、贈與可以依法無償取得票據的,不受給付對價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據權利不得優於其前手的權利。」
(2)淺析英美法系合同法對價制度擴展閱讀:
本質上看,對價關系是一種互相交換的允諾關系,某人作出允諾是為了換取另外一個人的應允,它體現了合同一方對另一方履行義務的回報,反映了合同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 我國現行法律體系淵源於大陸法系,合同法未採用「對價」概念。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沒有調整相關內容的法律規定,只不過我國合同法是從合同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權利義務對等角度來調整英美法上的「對價」關系,即合同關系中,當事人取得一定權利須履行相應義務、履行一定義務須得到相應權利。
這種法律制度安排上的差異主要取決於歷史傳統、法律淵源的不同,但二者卻殊途同歸。
『叄』 英美合同法中影響合同效力的因素
這個問題很大啊!
說幾點吧,我這里肯定說不全!
首先各國法律都規定了,當事人訂立合同能力的問題,在英美法中都有規定未成年人(Infanta,Minor)、精神病人(Mental patients)、酗酒者(drunkards),都屬於缺乏訂約能力的人,,他們訂立的合同是情況可以產生三種結果:具有拘束力;可以撤銷;無效。如規定未成年人對於必需品(Necessaries)所訂立的合同是具有效力的,對於其他的合同可以在其成年後予以追認或撤銷。
其次,英美法系中對於合同的形式也有特殊要求,對於不同的合同有不同的要求。基本上可以分為簽字蠟封合同(Contract Under Seal)和簡式合同(Simple Contract)兩類。像英國法規定了三種合同必須使用簽字蠟封形式:1、沒有對價的合同,2、轉讓地產或地產權益的合同,包括租賃土地超過三年的合同;3、轉讓船舶的合同。簡式合同主要可以參看英國1677年的《詐欺法》(Statute of Frauds).
三是,合同一定要合法,這是各國都有規定的。英美法中的非法合同包括:1、違反公共政策的合同;2、不道德合同;3、違法合同;
四是,合同的真實性,這一點中對於錯誤的認定英國法和美國法略有區別。欺詐和脅迫認定交一致。
最後就是在英美法中對於合同的解釋也影響著合同的效力。
我就說這些,肯定還可以補充!
『肆』 雙務合同的合同本質
雙務合同的概念是作為單務合同的概念之存在而存在,反之亦然。兩者是一組彼此對立的對應概念。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之概念的形成源於合同的分類。研究合同的分類必先研究其分類意義,根據分類意義確定劃分標准,進而科學歸類、客觀定性、准確適用法律。
通說認為,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分類的主要意義在於確立並運用對待給付義務之規則。所謂對待給付義務,即基於利益的交換而形成的雙方給付互為依賴的義務關系,俗稱「你與則我與,你不與則我亦不與」的義務對待關系。當事人承擔義務的目的在於獲取對方給付義務。義務的對待關系又被稱為義務的對價關系。
「對價」,是英美合同法中的概念。英美法系國家的合同制度以「約因」作為合同的實質要素。「在法律上,有價值的約因是一方可得的權利、利益、利潤或好處,或是另一方須付出或承擔的寬容、損害、損失或責任」。「費德里克·波洛克(FederikPollock)曾經給約因下過這樣的定義:『一方的行動或制約不行動,或承諾採取行動或承諾抑制不行動,是用以換取對方的承諾的代價的,那麼用代價換來的承諾是可以強制執行的。』」12在這里,約因即為代價。關於對價,英國學者聖格爾曼對其作了形象的描述:「如果A基於某種對價作出了某種允諾的話,假如這個允諾不違法,如由於B為A修繕房子,所以A允諾給付B20鎊,則A的允諾就是有約束力的。但如果對A的允諾找不出其所以如此的對價的話,則A不必遵守它:因為這說明其中有錯誤。」13這一表述表明「對價」是一種報酬。代價與報酬所表達的意義相同。
中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均無「對價」這一概念,故而尋求「對價」的法律意義不能求助於中國調整合同關系的法律文件。然而,中國票據法卻對「對價」這一概念作了近乎定義的描述。《票據法》第10條第2款規定:「票據的取得,必須給付對價,即應當給付票據雙方當事人認可的相對應的代價。」上述關於「對價」的釋義表明,「對價」即為「代價」,是雙方利益的互換。諸如,用糧食交換石油,用金錢交換產品。「對價」這一特徵表明,義務的對價關系是一種典型的交換關系。正因為是交換關系,所以發生合同履行中的抗辯:當一方不履行糧食給付義務時另一方可以拒絕給付石油;當一方發現對方財產狀況明顯惡化,有難為金錢給付之可能時,可以拒絕交付產品,以防範在向對方給予利益後不能換取相應的利益。對價之給付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對價不以等價為限,無論互易之利益是否等價均為對價,一方或雙方的給付若為履行法定義務或者屬於非法的給付不構成對價。
雙務合同
雙務合同的本質特徵是合同雙方的義務存有對價關系。以此為合同分類標准,可將合同分為雙務合同和單務合同。具備上述本質特徵的為雙務合同;反之,為單務合同。這意味著雙務合同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合同當事人互負債務以及雙方的債務有對價關系。而單務合同則不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或者表現為僅一方承擔債務,或者表現為雙方雖互負債務但雙方的債務無對價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有償合同關系也是一種財產交換關系,或者說利益互換關系。能不能說,有償合同就是雙務合同?顯然不能。因為有償合同與雙務合同不同,雙務合同是有償合同的一種,有償合同卻不都是雙務合同。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在有償合同中,雙方的給付有對價關系;在雙務合同中,雙方的義務有對價關系。由於合同的義務是為特定之給付,故此,任何一種雙務合同都是有償合同。有償合同是對待給付合同,適用對待給付規則。比如,一方基於不可抗力而給付不能的,他方亦可不為給付;他方若已為給付的,可解除合同,並可依據不當得利請求返還業已給付的利益。如果說一切合同都是諾成性合同,不存在實踐性合同,那麼有償合同與雙務合同無任何區別。由於「實踐性合同」的介入,使一部分有償合同成為單務合同。下面以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為例作一簡短分析。
在中國,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無論是有償還是無償都是單務合同、實踐性合同。無償借款合同雙方無對待給付關系(即無對價給付關系),自然不能成為雙務合同。有償借款合同的雙方存在對價給付關系14,存在著利益的互換,但雙方並不存在義務的對價,無對待義務關系。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是一種實踐性合同。它使貸款人提供貸款的對價給付行為成為使合同生效的「成約行為」,而不是履行合同義務的「履約行為」。因而,有償借貸合同只有給付的對價關系,而無義務的對價關系。它無須適用合同抗辯制度。
有學者認為:「一個契約的法律性質究為雙務契約與否,應就其雙方當事人實際上是否負有互為給付關系而定,不應因其是否為要物契約而受影響。依傳統見解的思考方法,倘『民法』規定:『租賃,因租賃物之交付,而生效力』,則租賃契約亦將成為片務契約矣!此種思考方式純從形式而立,忽略於互為給付的實質上關系,是否妥適,不無研究餘地。」鄙以為,倘若不將雙務合同的區別標準定位於是否對價義務關系,而定位於是否對價給付關系,則有償合同與雙務合同無本質區別。因為,對價即代價。有償合同雙方的給付互為代價。於是乎,所有的有償合同均為雙務合同。有償合同與雙務合同雖有許多共同點,但是合同的抗辯畢竟只適用於雙務合同。
「所有的有償合同均為雙務合同」這一命題不能成立,「所有的雙務合同亦均為有償合同」這一命題則可以成立。因而,雙務合同可適用有償合同的一切規則。
『伍』 為什麼英美法對於合同法有對價呢對價有什麼好處
對價,我國台灣和香港地區一般稱為約因,是英美法的合同的實質性要素。簡言之,就是一方當事人的允諾、給予或忍耐以交換另一方當事人的允諾、給予或忍耐。討價還價的交換。合同有了對價,才能強制執行。如果沒有對價,合同無法強制執行,那麼經濟活動將無法進行。羅馬法系中,有要約、承諾即成立合同,而英美法的合同必須有對價這一要素。在沒有對價這一要素的合同情境下,如單務合同,則通過禁反言規則來強制執行該合同的。
英美法中合同對價的有效條件:
1、對價必須合法,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共利益的對價無效,如雇兇手殺人;
2、過去的對價無效。過去的對價指一方已經履行完畢的對價,對此,該方當事人不得以此作為對方當事人允諾的對價。故原則上,英美法不承認無因管理行為;
3、對價不一定要求在價值上和允諾相當。交易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活動, 只要雙方當事人達成合意, 且不違背公共利益, 法律無權干涉。英美法中有句法諺:一分錢和一粒胡椒子都能作為對價,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4、當事人的合同義務不能構成新的對價。有這樣一個經典案例: 被告系某船船長, 在倫敦雇了幾個海員。在某次航行過程中, 因兩個海員開小差, 被告許諾其他船員如果把船開回目的港, 就將開小差船員的工資分給他們。船到達目的地後, 船長反悔, 辯稱這些船員沒有向他的許諾提供對價。船員遂起訴。法官認為, 兩個海員開小差並沒有給原告增加新的義務,因此, 被告的許諾沒有對價, 而原告本就負有盡力把船安全開回目的港的合同義務, 故駁回原告的訴求。
5、法定義務不能構成對價。如維護治安是警察的法定義務,故警察不能以其保護了當事人的利益而要求當事人給付報酬。
『陸』 美國合同法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急求~!!!
美國合同法 在世介各國的合同法中,美國合同法佔有一種特殊的地位。美國法是英美法系大家族中的一個重要成員,了解美國法,就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英美法。直到今天,美國合同法上依法深深烙著英國合同法的印跡。然而,經過200多年的獨立發展,美國合同法已經具備了如此之多的其獨有的特徵。總的來說,與英國合同法相比,美國合同法具有更多的革命因素。如果說該書的寫作最主要的宗旨是讓讀者學習了解英美法院處理合同爭議的方法,本書的寫作目的則是讓讀者對美國合同法有一個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認識。對於美國合同法上的各主要制度,本書均作了較為詳盡的介紹和探討
美國合同法 本書目錄第一章 合同與其他債
第一節 合同與准合同
第二節 合同與欺詐
第二章 合同的成立
第一節 要約和承諾
第二節 格式之爭(Battle of Forms)
第三章 對價
第一節 對價理論
第二節 不得自食其言(Promissory Estoppel)
第四章 合同的效力
第一節 當事人的締約能力(Capacity)
第二節 合同的訂立方式
第三節 意思表示真實
第四節 合同的非法性(Illegality)
第五章 合同的解釋
第一節 合同的內容
第二節 交易過程和行業慣例(Course of Dealing and Usage of Trade)
第三節 不利於制訂者的解釋
第六章 不履行合同的後果
第一節 履行不能和合同目的落空
第二節 違約(Breach of Contract)
第七章 違約救濟
第一節 損害賠償金的計算(Measure of Damages)
第二節 非金錢損失(Non-Pecuniary Loss)
第三節 間接損失(Consequential Loss)
第四節 約定賠償金條款(Liquidated Damages Clauses)
附錄一 美國聯邦和州法院系統輪廓圖
附錄二 常用英美合同法律詞彙
『柒』 如何深入淺出地解釋合同法中的「對價」呢
對價是源自英國普通法合同法體系的一個獨特概念。它是簡單合同所必需的三個基本要素之一。無對價的合同視為無效合同。對價必須存在且必須充足,但對價可能不充足。同時,在法官的司法過程中,要警惕對價的濫用,注意平衡當事人意思自治和合同公平原則這兩個價值。有效對價可能包括從一方向一方轉移權利、利益、物質或精神利益,或另一方給予、遭受或承擔的某些耐心、損害、損失或責任。對價是一個必須存在的東西,必須充足但是可以不充分。
『捌』 為什麼英美法對於合同法有對價呢對價有什麼好處
您好,根據知乎用戶的解答:我國台灣和香港地區一般稱為約因,是英美法內的合同的實質性要素。容簡言之,就是一方當事人的允諾、給予或忍耐以交換另一方當事人的允諾、給予或忍耐。討價還價的交換。合同有了對價,才能強制執行。
如果沒有對價,合同無法強制執行,那麼經濟活動將無法進行。羅馬法系中,有要約、承諾即成立合同,而英美法的合同必須有對價這一要素。在沒有對價這一要素的合同情境下,如單務合同,則通過禁反言規則來強制執行該合同的。
作者: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1943964/answer/19852531
來源:知乎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玖』 貿易合同有效成立的條件有什麼
法律分析:1、合同當事人具有行為能力。進出口雙方在法律上必須具有簽訂合同的資格。一方面,就我國的進出口商而言,只有政府批准有外貿經營權的企業才能就其有權經營的商品對外達成買賣合同;另一方面,對方的進出口商也應具備簽訂進出口合同的能力和資格,具體條件依據其本國法律確定。由於進出口貿易主要是企業之間的行為,而企業的行為必須通過自然人(有權的代理人)來實現。因此,應確定簽訂進出口合同的企業代表是否具有行為能力。第一,簽字的自然人必須是其企業的授權代表;第二,簽字人不能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
2、當事人之間必須達成協議,這種協議按照自願和真實的原則而達成。
3、合同必須有對價和合法的約因。對價是英美法系的一種制度,是指合同當事人之間所提供的相互給付,即雙方互為有償。在買賣合同中,對價表現為一方所享有的權利是以另一方負有的義務為基礎,雙方應互有權利和義務。如,賣方交貨是為了得到買方的貨款,而買方支付貨款是為了獲得賣方提交的貨物。通過交易,買方得到貨物,賣方得到貨款,這就是買賣雙方簽訂合同的約因。買賣合同只有具備了對價或約因,才能有效,否則,就不受法律保障。
4、合同的標的和內容必須合法。任何合同的訂立,必須保證不違法及不違背或危害國家的公共政策,否則無效。
5、雙方當事人的合意必須真實。合同是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如果當事人意思表示的內容有錯誤或意思表示不一致的情況或是在受欺詐或脅迫的合同,各國法律的處理有所區別。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撤銷,採取欺詐或者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無效。
6、合同必須符合法定的形式。根據我國《涉外經濟合同法》,涉外經濟合同的訂立,變更或解除,都必須採取書面的形式,這種書面形式不僅包括正式合同或確認書,也包括信件、電報、電傳和傳真。凡未採用書面形式的即為無效。這也是我國核准參加《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所作的兩項保留之一。
『拾』 中國的哪些法律借鑒了英美法系的對價制度!知道的告訴我一下哦,謝謝
1. 英美法的對價制度(consideration)隸屬於合同法理論體系,在此理論下,合同要成立必須要版具權備要約、承諾和對價,加之幾種特殊形式(各州各法系會有所差異,大體是五種)的合同要滿足書面形式的要求(statute of fraud)。這樣的合同才能成立。當然,主張合同不成立的一方還可以提出受脅迫等defense來證明合同不成立。
2. 其中的對價制度是英美法系特有的,我國並沒有與其完全對等的制度,但是我認為我們的「顯失公平」理論和對價制度有異曲同工之妙。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59條規定,對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一方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或撤銷。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對顯失公平的認定作了司法解釋,即「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等價有償原則的,可以認定為顯失公平。」《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54條則規定,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這些都是顯失公平制度的法律實體化表現。
希望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