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會學分析法有
㈠ 社會管理和城市管理的區別
社會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會組織為促進社會系統協調運轉,對社會系統的組成部分、社會生活的不同領域以及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進行組織、協調、指導、規范、監督和糾正社會失靈的過程。簡單的說就是對社會群體生活活動的管理,如社區、教育、醫療等。 城市管理,廣義的城市管理是指對城市一切活動進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和市政的管理。狹義的城市管理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與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及城市運行相關聯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一般城市管理所研究的對象主要針對狹義的城市管理,即市政管理。
㈡ 請問城市管理與城市社會學的關系是怎樣的
城市管理是城市社會學的一部分,也即城市社會學包括城市管理。城市社會學又稱都市社會學,以城市的區位、社會結構、社會組織、生活方式、社會心理、社會問題和社會發展規律等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
城市管理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和市政的管理。狹義的城市管理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與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及城市運行相關聯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一般城市管理所研究的對象主要針對狹義的城市管理,即市政管理。
(2)城市社會學分析法有擴展閱讀:
城市社會學的主要流派:
1、都市化派。該派認為,都市的主要特點在於角色分化、次屬關系、價值觀的世俗化以及規范秩序解體。他們主要研究與農村生活方式相聯系的社會機制如何被都市取代。
2、亞社會派。該派的基本觀點是競爭,把人視為自然界的組成部分,認為人類在生物亞社會的壓力和動力下被迫作出種種反應,人類行為就是這種亞社會壓力和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3、生存學派。該派主要研究居民如何組織自己以保證人類生存的需要。他們認為,都市化是居民創造出來的,用以容納大量居民的組織形式;都市化的進程直接取決於生存活動的分工程度,分工又取決於社會技術發展水平。
4、經濟學派。該派主要從經濟角度分析都市化和都市社會問題,認為都市化是市場和經濟活動的重新組合,原來單一的第一產業逐漸派生出第二、第三產業;與此同時,整個社會,特別是都市的社會組織也隨之變化。
5、境學派。該派認為,都市表現了人類在生存斗爭中的適應性,都市問題基本上是由於都市生活背離了人性的尺度和大自然環境,工業都市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都市污染正威脅人類生存。他們主張徹底改造都市結構,以達到與自然和諧一致的目的,並且提出了許多都市規劃和都市改造的意見。
6、技術學派。該派主要從技術角度研究都市位置、都市間的相互依賴關系、都市人口和經濟活動的空間模式。他們往往忽視非技術因素對都市化的影響。
7、價值學派。該派強調非經濟的、非技術的價值觀對都市結構和土地使用模式的影響,認為社會文化制度對都市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居民價值觀和感情上的差別造成都市的差別。
8、權力學派。該派主要研究都市中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的競爭能力,權力在都市規劃中所起的作用。以上各種流派的觀點也常相互影響,相互滲透。
㈢ 城市規劃的影響要素及其分析方法有哪些
城市規劃的影響要素包括
生態與環境、 經濟與產業、人口與社會、歷史與文化、 技術與信息
一 生態與環境
1.人口,資源,環境與城市
2.城鎮化與資源環境
3.城市生態系統
4.城市環境容量:允許限度
5.城市環境質量:適應程度
二 經濟與產業
1.經濟增長與城市發展
2.產業分類與產業結構
3.城市空間經濟發展的內在機制
4.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與產業發展
四 歷史與文化
o城市的起源與發展機制,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社會問題,城市體系與城市文化特徵,針對更新改造的城市歷史遺產保護
o(1)對城市歷史沿革的認識和分析.包括城市歷史的發展、演進以及城市發展的脈絡。
o(2)分析城市格局的演變.包括城市的整體形態、功能布局、空間要素(如道路街巷、城市軸線)等。
o(3)分析城市歷史發展中的自然與社會條件,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氣候、景觀等內容。物質性的歷史要素包括文物古跡、革命史跡、傳統街區、名勝古寺、古井、古木等非物質性的歷史要素包括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體現地方特色的歲時節慶、地方語言、傳統風俗、文化藝術等。
o具體可採用的工作方法包括:歷史與文獻資料研究、歷史資源調查、自然資源調查和面向市民的社會調查等。
o基於城市歷史的規劃分析內容
o2.城市文化的結構及其影響
oA.在城市總體規劃階段通過城市定位詮釋城市文化形象。
oB.根據城市文化特徵安排城市的空間布局。
oC.根據城市文化選擇城市產業發展。
oD.在城市設計階段通過對城市肌理的分析詮釋城市文化歷史。
oE.根據城市文化指導城市景觀設計。
oF.通過城市環境要素詮釋城市文化基調。
五 技術與信息
o1.新技術的應用與系統規劃理論
o2.城市規劃編制包含的技術
o3.收集資料的方法
o4.數據描述分析
o5.說明性分析
o6.規劃中的預測方法
o7.評價與決策方法
o8.城市規劃模型
o9.城市規劃信息技術
㈣ 下列屬於城市社會學研究的主要內容的是( )。
A,B,C,D
答案解析:
城市社會學研究的內容除了選項A、B、C、D外,還包括城市的社會心理、城市社會問題、城市的導進。
㈤ 關於帕克的城市社會學理論,急求
以下是我嘔心瀝血苦苦搜羅來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具體可參照帕克1987年版的城市社會學原書
Park,Robert Ezra (1864~1944)
美國社會學家,芝加哥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864年 2月14日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魯澤恩郡一個商人家庭。就學於密執安大學,1887年獲哲學學士學位。隨後投身新聞界,熱衷於城市社會問題和貧民階層的調查報道。自1898年起,先後到哈佛大學、海德堡大學深造,師從W.詹姆斯、J.羅伊斯、G.齊美爾等。1904~1905年任哈佛大學哲學助理教授,曾協助黑人領袖B.T.華盛頓研究種族問題。1914~1936年在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任教。1925年任美國社會學會主席。主要著作有:《社會學導論》(與E.W.伯吉斯合著,1921)、《城市——對都市環境研究的提議》(與伯吉斯和R.D.麥肯齊合著,1925)、《人種與文化》(1950)、《人類社區,城市和人類生態學》(1952)。
帕克認為社會學是一種研究人類行為的自然科學。他在社會學研究上有兩大興趣,即種族和城市。在種族研究中,提出了表示個人間、團體間的密切程度的「社會距離」概念,並探討「種族偏見」與「種族沖突」的關系。他認為,美國社會較其他社會種族偏見小但沖突大,這是因為美國社會開放、進步,黑人不滿意、不順從傳統的不平等秩序。帕克從新聞媒介、商業活動、行政管理三個方面為城市下定義,認為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方式。他對城市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鄰里關系、職業三個方面。他根據社會成員行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會發展過程分為四個階段:競爭、沖突、調節、同化。帕克對社會學的貢獻還突出地表現在對社會學人才的培養方面,如E.W.伯吉斯、L.沃思等著名社會學家曾是他的學生。美國社會學家。芝加哥學派的代表人之一。早年就學於密歇根大學 ,1887年獲哲學學士學位 。自1898年起 ,先後到哈佛大學 、海德堡大學深造 。1904~1905年任哈佛大學哲學助理教授,1914~1936年在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任教 。1925年任美國社會學會主席。帕克認為社會學是一種研究人類行為的自然科學。他主要研究種族和城市問題,在種族研究中 ,提出了表示個人間 、團體間的密切程度的「社會距離」概念,並探討「種族偏見」與「種族沖突」的關系。他認為美國社會較其他社會種族偏見小但沖突大。帕克從新聞媒介、商業活動 、行政管理3個方面為城市下定義 ,認為城市是 人類文明的一種方式。從城市的人口 、鄰里關系 、職業3個方面著手研究 。他根據社會成員行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會發展過程分為4個階段 :競爭 、沖突、調節、同化。帕克對社會學的貢獻還突出地表現在對社會學人才的培養方面,E.W.伯吉斯、L.沃克等社會學家曾是他的學生。著有《社會學導論》(合著)、《城市——對都市環境研究的提議》(合著)、《人種與文化》、《人類社區,城市和人類生態學》。
R.E.帕克認為,社區的本質特徵是:①有一個以地域組織起來的人口;②這里的人口或多或少紮根於它所佔用的土地上;③這里的人口的各個分子生活於相互依存的關系之中。帕克關於社區本質特徵的觀點,對社區的研究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芝加哥學派與社會分析
芝加哥學派在二十世紀初興起,主要由芝加哥大學的R·E·帕克(Robert Ezra Park)、E·伯吉斯(Ernest Burgess)及其它城市社會學家所建立。二十年代帕克和伯吉斯指出五種經常在城市發展中出現的同心圓區域,當中包括被視為最易爆發危機或分崩離析的「轉變中區域」。在四十年代,亨利·麥凱(Henry McKay)和Clifford R. Shaw 聚焦於少年越軌行為(Juvenile Delinqency),發現他們都集中到「轉變中區域」。芝加哥學派採取社會生態學方法研究城市,並認為大部份的貧窮居民都在社會結構和家庭、學校等地方感到挫敗。這造成 社會解體,縮小家庭與學校等社會組織控制行為的能力,與及創造偏差行為的環境誘因。其它學者認為社會-心理因素也有影響。
現在,歷史的聚光燈該將自己的光芒投向羅伯特帕克,這個在1914年已經50歲時才步入芝加哥殿堂的「大器晚成者」。雖然他年近半百才來到芝加哥,但在密執安上大學時,受約翰%26#8226;杜威的影響,已經使他與芝加哥有了某種精神上的聯系。大學畢業以後,帕克的經歷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第一階段是1887-1898年的記者生涯,在這11年裡,帕克輾轉於明尼蘇達、底特律、丹佛、紐約和芝加哥這5大新興城市之間,並對城市生活有了獨特的感受;第二階段帕克再返校園,先在哈佛大學後赴德國求學,這期間他不僅在柏林的Friederich-Wilhelm大學成為齊美爾的學生(這也是他一生接受的唯一正規的社會學教育),而且萌生了對社會心理學尤其是集群行為研究的濃厚興趣,1903年帕克憑《群眾與公眾》(Crowd and Public)一文從新康德主義者文德爾班手中獲得博士學位;第三階段帕克再度回到社會之中,1905年他結識了黑人領袖B.T.華盛頓,並與後者密切合作了7年,「逐漸了解了黑人的生活、習俗和狀況」;第四階段,因為托馬斯的熱誠相邀,帕克於1913年來到芝加哥社會學系,為學生開設「美國黑人」的課程。盡管由於社會學系沒有編制,帕克是以神學院教授級講師(professional lecture)的名義進入芝大的,並且在這個幾乎無薪的位置上一待就是九年,但是憑著對城市生活獨一無二的理解,對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近乎著迷般的傾心,帕克於1923年升任正教授,並很快成為芝加哥學派的中心人物。
帕克這位後來者在1920年代以後能夠成為芝加哥學派的掌門人,還與這樣一些因素有關:1918年,將他引入芝加哥社會學殿堂的托馬斯因「生活不檢點」而被迫離開了芝加哥;1925年,芝加哥社會學系的創始人斯莫爾退休,1年後去世;也是在1925年,1919年返回芝加哥接替托馬斯的社會心理學教席的埃爾斯沃斯法里斯繼斯莫爾之後成為社會學系主任,不知是否與法里斯的兒子羅伯特%26#8226;法里斯跟隨帕克攻讀博士學位有關,這位新系主任給了帕克更大的發揮自己才華的空間。
有關帕克學術貢獻的文獻稱得上汗牛充棟,2000年90歲高齡的費孝通還為自己的這位老師寫下了整整100頁學術札記(費孝通,2001:133-234)。確實,帕克和托馬斯一樣,是將社會學與社會心理學從「扶手椅」中解放出來,賦予其現實品格的第一批學者。在1921-1931的10年間,帕克指導的博士研究生進行了15項有關城市生活和城市社會問題的研究,其對象包括非法團伙、流浪漢、職業舞女、妓女、吸毒、青少年犯罪以及猶太移民等等。1932年,即在帕克從芝加哥社會學系退休的前一年,這個來到中國北京燕京大學擔任訪問教授的老人,還帶著費孝通「這批小夥子到北京的天橋去參觀『下層社會』」,他希望學生能夠從人們的實際生活中學習社會學。
在帕克留下的為數不多的學術著作中,用費孝通的話來說有兩部是不能不關注的:其一是他與伯吉斯合作寫成的《社會學這門科學的導論》(Introction of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1921),其二是他與伯吉斯、麥肯齊和沃斯合作的《城市》(The City,1925)。在前一部長達1000頁的教科書中,帕克和伯吉斯共選擇了14個主題,其主要內容涉及人類本性、人類生態學(Human Ecology)、人的社會化和集群行為,它規整了1920年代後美國社會學的基本發展方向;而在後一部200多頁的小冊子中,帕克和此時芝加哥社會學的另幾位主將鮮明地提出,城市決不是一種與人類無關的外在物,也不只是住宅區的組合;相反,「它是一種心理狀態,是各種禮俗和傳統構成的整體,……城市已同其居民們的各種重要活動密切地聯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產物,而尤其是人類屬性的產物」。眾所周知,正是在這本著作中,麥肯齊提出了後來流傳盛廣的「同心圓說」,將一個現代都市劃分為中心商業區、過渡區(帕克和伯吉斯都認為,這是各種社會問題的集中地)、工人住宅區、中產階級住宅區和郊區或往返帶(commuters』 zone);也是這本著作連同這些作者的其他文獻,確立了城市社會學的最初地位。
1933年,帕克從中國返回芝加哥不久就退休了。帕克的退休不僅是其個人學術生涯的結束,也象徵著芝加哥學派的衰落。有關芝加哥學派的衰落可以找到的原因有許多:包括美國整個社會背景的變化,在經歷了最初的工業化浪潮之後,美國的移民潮已經回落,城市已經多少變得井然有序,人的邊際性也開始減少;包括社會學力量在其他學校的崛起,比如,由索羅金創辦的哈佛大學社會學系在戰後因帕森斯在理論方面的建樹和塞謬爾使得已經成為中堅力量的布魯默、里斯曼、沃納和休斯陸續離去;還包括美國社會學已經從齊美爾的人道主義和解釋性傳統,轉向高度定量化和統計性的,另外美國社會學家對芝加哥社會學家普遍懷有的社會心理學的興趣也開始下降;最後,造成芝加哥社會學衰落的直接原因是1935年職業社會學家的反叛,這一反叛的標志是創立了另一本雜志《美國社會學評論》(ASR),它結束了芝加哥社會學家對《美國社會學雜志》(AJS)長達31年的統治。盡管在反叛後的1936年,美國社會學協會的大權又重新落到芝加哥學派的埃爾斯沃斯%26#8226;法里斯手中,但芝加哥社會學君臨天下的「霸主」地位已經消失,新的強勢集團正在東部的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浮現。
1921年美國社會學者帕克((R.E. Park)在《社會學導論》一書中提出了Humanecology一詞(曾譯為人文區位學)。1923年美國地理學者巴羅斯(H.H. Barrows)提出人類生態學概念,他在美國地理學者協會會刊上發表了《人類生態學》一文,主張地理學研究的目的不在於考察環境本身的特徵與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而是研究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反應,「地理學以弄清自然環境和人類分布、人類活動之間所存在的關系作為目標」,「以人類適應環境的觀點,來觀察這個問題較諸從環境的影響出發為明智」,人是中心論題,宣稱地理學的中心課題是研究特定地區間的「人類生態學」。但當時沒有得到地理學家的支持。1924~1926年美國社會生態學家麥肯齊(Me-Kenzin)嘗試把植物生態和動物生態的概念運用於人類群落的研究,這一新學科被學術界命名為人類生態學,麥肯齊對人類生態學曾下過經典性的定義,即人類在受選擇、分布和對環境適應能力影響下的空間和時間關系。50~6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發展,人口急劇增加,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生態和環境問題引起生態學家和地理學家的關注。地理學從人地關系論出發再次引伸出人類生態學概念,認為人類生態學以前的人地關系只停留在地理哲學研究階段;而現代的人地關系則注重於人類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機制和全球生態效應研究。從社會科學角度出發的人類生態學則注重於生態經濟學研究。70年代以來有更多的人類生態學論著問世,逐步形成以現代生態學理論為基礎,以人類經濟活動為中心,以協調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發展之間相互關系為目標的現代人類生態學。
Robert Ezra Park (February 14, 1864–February 7, 1944) was an American urban sociologist, one of the main founders of the original Chicago School of sociology.
Life
Park was born in Harveyville, Pennsylvania, and grew up in Minnesota. He was eca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where he was taught by the pragmatist philosopher John Dewey. His concern for social issues, and especially issues related to race in the cities, led him to become a journalist in Chicago.
After being a journalist in various U.S. towns 1887-1898, he then studied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for an MA at Harvard 1898-9, being taught by another prominent pragmatist philosopher, William James. After graation, he went to Germany, studying in Berlin, Straßburg (Today Strasbourg, France) and Heidelberg between 1899 and 1903, before return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He studied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in 1899-1900 with Georg Simmel at Berlin, spent a semester in Straßburg 1900, and took his PhD in Philosophy in 1903 at Heidelberg under Wilhelm Windelband (1848-1915) and Alfred Hettner (1859-1941); Dissertation: Masse und Publikum. Eine methodologische und soziologische Untersuchung. He returned to the U.S. in 1903, briefly becoming an assistant in philosophy at Harvard 1904-5.
Park taught at Harvard, until Booker T. Washington invited him to the Tuskegee Institute to work on racial issues in the southern U.S. He joined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1914, staying there until his retirement in 1936. He continued teaching until his death, however, at Fisk University. Park died in Nashville, Tennessee at the age of seventy-nine.
"The marginal man...is one whom fate has condemned to live in two societies and in two, not merely different but antagonistic cultures....his mind is the crucible in which two different and refractory cultures may be said to melt and, either wholly or in part, fuse." [Robert E. Park, 1937]
During his lifetime Park became a well-known figure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the academic world. At various times from 1925 he was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nd of the Chicago Urban League, and was a member of 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Go and sit in the lounges of luxury hotels and on the doorsteps of the flophouses; sit on the Gold Coast settees and on the slum shakedowns; sit in the Orchestra Hall and in the Star and Garter Burlesque. In short go and get the seat of your pants dirty in real research." [Robert Park, 1927]
[edit] Work
Park was influential in developing the theory of assimilation as it pertained to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He argued that there were four steps to the Race Relations Cycle in the story of the immigrant. The first step was contact then followed by competition. In the third step each group would accommodate each other. Finally, when this failed, the immigrant group would learn to assimilate. "Park probably contributed more ideas for analysis of racial relations and cultural contacts than any other modern social scientist."[1]
What is more important, this theory of four steps (or four levels), according to its author, may be applied not only to immigration, but also to all other dynamic social processes.
During Park's time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ts sociology department began to use the city that surrounded it as a sort of research laboratory. His work – together with that of his Chicago colleagues, such as Ernest Burgess, Homer Hoyt, and Louis Wirth – developed into an approach to urban sociology that became known as the Chicago School: "I have been mainly an explorer in three fields: Collective Behavior; Human Ecology; and Race Relations."[1]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where American sociology became involved more with people than with methodology, Robert Ezra Park developed the idea of a marginal personality (Park & Burgess, 1921). He postulated that the loyalties that bind persons together in primitive societies are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fears and hatreds with which they view other societies. This concept is developed as theories of ethnocentrism and in-group/out-group propensities. Group solidarity correlates to a great extent with animosity toward an out-group." Billie Davis, Marginality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Park's introction of the term ecology into sociology came via inspiration from one of the founders of ecology, the botanist Eugen Warming,[2] but also from geographers such as J. Paul Goode who developed a first version of human ecology before WW I.[3]
[edit] Bibliography
1903: Masse und Publikum. Eine methodologische und soziologische Untersuchung (Ph.D. thesis) publ. Berlin: Lack & Grunau, 1904
1912: The Man Farthest Down: a Record of Observation and Study in Europe with Booker T Washington, New York: Doubleday
1921: Intro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with Ernest Burge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1: Old World Traits Transplanted: the Early Sociology of Culture with Herbert A Miller, & Kenneth Thompson,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22: The Immigrant Press and Its Control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25: The City: Suggestions for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with R. D. McKenzie & Ernest Burge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8: 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33: 881-893
1932: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ommunity of Races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32: The Pilgrims of Russian-Town The Community of Spiritual Christian Jumpers in America, by Pauline V. Young Ph.D. with an Introction by Robert E. Park,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7: Cultural Conflict and the Marginal Man in Everett V Stonequist, The Marginal Man, Park's Introction,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39: Race relations and the Race Problem; a Definition and an Analysis with Edgar Tristram Thomps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40: Essays in Sociology with C W M Hart, and Talcott Parsons et al.,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46: An Outline of 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 with Samuel Smith, New York: Barnes & Noble, Inc
1950: Race and Culture, Glencoe Ill: The Free Press, ISBN 0-02-923780-7
1952: Human Communities: the City and Human Ecology Glencoe, Ill: The Free Press
1955: Societies, Glencoe Ill: The Free Press
1967: On Social Control and Collective Behavio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1-135-54381-X
1969: 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in The Classic Essays on the Culture of Cities. Ed. Richard Sennett.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69, pp.131-142
1975: The Crowd and the Public and Other Essays, Heritage of Society
[edit] Notes
^ a b Robert E. Park, President 1925 at www2.asanet.org
^ Gaziano, Emanuel (1996) Ecological Metaphors as Scientific Boundary Work: Innovation and Authority in Interwar Sociology and Biolog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 (4): 874-907.
^ M., Gross (2004). "Human Geography and Ecological Sociology: The Unfolding of a Human Ecology, 1890 to 1930--and Beyond" (full text). Social Science History 28 (4): 575. doi:10.1215/01455532-28-4-575.
他,是一個當過11年Reporter的Sociologist .
他,雖然是一個Sociologist,但只學過一門社會學Course,老師是Georg Simmel.
他,在德國念了博士,寫了德文Dissertation,也去過澳洲、南非、印度、巴西,還有我們中國。
他,認為The sociologist is very much like the reporter.
他,對社會生活熟悉,能把整個Chicago作為Research Laboratory.
他,曾因為sick and tired of the academic world,而想要get back into the world of men.
他,將Sociology當作The outcom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他,說過Science is not knowledge. It is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㈥ 社會學有哪些研究方法,這些方法適用於那些社會問題
社會學研究方法有四種: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分析、實地調查。每一種總研究方式都有適用范圍,也存在一定優缺點。
調查研究適用於社會生活狀況調查、社會問題調查、市場調查、民意調查和學術性調查。
實驗研究適用於探索兩種現象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實驗的類型有實驗室實驗和實地實驗、標准試驗和准實驗。
文獻研究適用於研究那些無法接觸的研究對象和縱觀分析,類型有內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現存統計分析。
實地研究適用於研究現象發展變化的過程及其特徵,它是一種深入到研究現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參與觀察和無結構訪談的方式收集資料,並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定性分析來理解和解釋現象的社會研究方式。
(6)城市社會學分析法有擴展閱讀:
社會學是一門研究社會事實(客觀事實:社會行為、社會結構、社會問題等;主觀事實:人性、社會學心理等)的擁有多重範式的學科,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從社會哲學演化出來的現代學科。社會學是一門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學科。主要有科學主義的實證論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義的理解方法,它們相互對立相互聯系,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體系,並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為主要目標。社會學的研究范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層級的社會行動(agency)或人際互動,至宏觀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因此社會學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等學科並列於社會科學領域之下。
㈦ 城市社會學 名詞解釋
城市社會學 :城市社會學是社會學的分支學科,是以城市的區位、社會結構、社會組織、生活方式、社會心理、社會問題和社會發展規律等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
城市社會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城市社會的產生、形成和發展規律,世界各地區的城市化過程。2.
2.城市環境。主要指城市的自然環境,如地域、水源、氣候、綠地、自然資源等,也包括
城市的人工環境,如城市區位形成的過程、城市人口地域分布的過程、城市土地的利用狀況等。有些社會學家將對城市環境的研究稱為城市生態學或城市區位學。
3.城市的社會結構。主要指城市的經濟結構、勞動結構、職業結構、家庭結構以及階級和階層結構等。城市社會學還探討影響城市社會結構變化的社會因素。
4.城市社會組織。城市社會組織十分復雜,大體可分為經濟類、行政類、文化類、政治類、社區類、家庭類以及其他類型的社會組織。諸種類型的社會組織構成許多不同的網路系統,它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推動城市社會的發展。城市社會學著重研究城市社會組織的運行機制。
5.城市生活方式。包括城市生活方式的構成要素、特點以及影響城市生活方式變革的社會因素等。
6.城市社會心理。城市社會學非常重視城市社會心理的發展變化對城市社會的影響。
7.城市問題。包括城市的社會問題,如城市建設、人口、交通、治安、環境保護等。根據城市問題制定治理的對策和規劃,是城市社會學和其他科學所要共同完成的任務。城市社會學還從宏觀上研究城市社會關系的發展、變化,探討城市發展的程、特點和規律。
㈧ 新城市社會學主要有三大流派分別是
社會文化生態學派、
新生態學派
城市作為一種「社會活動形式」的理論學派
㈨ 城市社會學的主要流派
都市社會學經過長期發展,已經分化出許多不同的流派。主要有:
①都市化派。該派認為,都市的主要特點在於角色分化、次屬關系、價值觀的世俗化以及規范秩序解體。他們主要研究與農村生活方式相聯系的社會機制如何被都市取代。
②亞社會派。該派的基本觀點是競爭,把人視為自然界的組成部分,認為人類在生物亞社會的壓力和動力下被迫作出種種反應,人類行為就是這種亞社會壓力和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③生存學派。該派主要研究居民如何組織自己以保證人類生存的需要。他們認為,都市化是居民創造出來的,用以容納大量居民的組織形式;都市化的進程直接取決於生存活動的分工程度,分工又取決於社會技術發展水平。
④經濟學派。該派主要從經濟角度分析都市化和都市社會問題,認為都市化是市場和經濟活動的重新組合,原來單一的第一產業逐漸派生出第二、第三產業;與此同時,整個社會,特別是都市的社會組織也隨之變化。
⑤環境學派。該派認為,都市表現了人類在生存斗爭中的適應性,都市問題基本上是由於都市生活背離了人性的尺度和大自然環境,工業都市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都市污染正威脅人類生存。他們主張徹底改造都市結構,以達到與自然和諧一致的目的,並且提出了許多都市規劃和都市改造的意見。
⑥技術學派。該派主要從技術角度研究都市位置、都市間的相互依賴關系、都市人口和經濟活動的空間模式。他們往往忽視非技術因素對都市化的影響。
⑦價值學派。該派強調非經濟的、非技術的價值觀對都市結構和土地使用模式的影響,認為社會文化制度對都市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居民價值觀和感情上的差別造成都市的差別。
⑧權力學派。該派主要研究都市中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的競爭能力,權力在都市規劃中所起的作用。以上各種流派的觀點也常相互影響,相互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