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品德與社會與法同行評課稿

品德與社會與法同行評課稿

發布時間: 2022-09-24 19:10:32

⑴ 我對道德與法律的認識500到800字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

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我就開始關注法律,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幼稚而天真的小孩。可是不知怎麼,看到裡面的法制故事,我就情不自禁關注起了這個那時令我似懂非懂的名詞―「法律」。那時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是少兒頻道的動畫片,而我是個例外,偏偏喜歡中央電視台的法制節目―《今日說法》。我幾乎每天都會收看這個節目,近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中午,節目一開始,我便一手捧著飯碗,一邊目不轉睛的盯者屏幕,生怕會錯過每一個鏡頭。就這樣,時光飛逝,轉眼間法律已經陪伴我度過了四個春夏秋冬,這時的我已經是一個中學生了,但是收看《今日說法》依舊是我每天的家常便飯,是我每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近幾年的法律事故頻頻出現,老師對我們的法律教育漸漸增多,中學生們不得不對法律重視和關注起來。觀看《今日說法》,不但可以了解這十年來祖國法制社會的變遷,而且可以增加許多法律知識。看了這么多年的《今日說法》,我也應該是它的忠實觀眾了吧,有許多法制故事令我記憶猶新,其中兩個我記憶深刻:

一個女孩,父母離異後,與父親和繼母生活在一起,繼母一直虐待她,最後將女孩的胳膊打殘了,繼母因此而被判刑。這個法律事件引起我們的深思,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女孩也是受法律保護的,就因為繼母不懂法,不知道打孩子也是違法的行為,才導致了事件的發生。這件事啟示我們:不學法就很容易觸犯法律。我曾經在《今日說法》看到過這樣悲慘的一幕:廣西田東縣一位司機駕駛大貨車行至國道323線,將橫穿馬路的一名6歲男童碾壓致死,一名僅6歲的兒童就這樣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這起交通事故只因男童違反交通規則,橫穿馬路。「不可翻躍防護設施」是交通規則中明確規定的,可是,人們總是這樣想:沒事我心裡有譜,絕對不會發生事故,再說了,這樣不就可以少走幾步路了么。他們就是因為這種僥幸心理,而送了性命,幾步路難道還不如人生最寶貴的東西―生命么?這種走捷徑丟性命的事故數不勝數。這難道還喚不醒人們遵守交通法規的心嗎?

隨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中國成了一個法治社會,所謂依法治國,各種憲法:《未成年保護法》、《婦女兒童保護法》、《勞動法》……。相繼出台,現在我們老百姓更應該知法懂法。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將來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更要有堅定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的信念;樹立遠大理想,確立人生的奮斗目標,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勤學苦練,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黨的方針路線指引自己,用優秀思想文化影響自己,激勵自己;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努力提高知法、用法、守法和護法的水平,讓法律一直隨著我們成長

⑵ 小學道德與法治與品德與社會的區別

《品德與社會》和《道德與法治》體現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差異不大。都能貼近學生的實際經驗,關注學生的發展,都能轉向對話、動態、開放的知識教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更關注學生當下的生活,引導學生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道德與法治》主張讓兒童通過在情境問題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逐步提升辨別美醜、分清是非的能力。讓學生在情境中,「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用自己的身心去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分享、互動、爭論、合作中建構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

⑶ 品德與社會學本式成長課堂之收獲

學本式成長課堂——個人實施計劃

新時期的教育逐漸發生著變化,要求引導學生確立終身學習的理想。市教育局確立了「學本」課堂教學模式,致力於為學生奠定終身學習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學習品質。為了實現從「帶著知識走向學生」向「帶著學生走向知識」的轉變,特製訂如下計劃:
一、研究教案如何編寫、使用、及使用後反思與提升,作業如何選編,預習作業的設計等。
教案的書寫除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外,重點放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學生學情研究,方法指導,規律的揭示,應注意的問題和講授語言的精練設計等方面。
二、數學「學本」課堂教學採用四步教學法,即導、學、教、練。
1、根據低年級學生年齡的特點,導入要靈活多樣,每堂課課前可以安排一分鍾的口算訓練,使學生鞏固口算技巧:「破十法」、「想加算減法」、「口訣法」。還可以利用講故事、猜謎、游戲等具體情境引入,使學生產生學習和探索數學的興趣。
2、學習新知要體現「 先學後教,先生後師」。通過小組合作等形式讓學生思維發生碰撞,充分調動每位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學生教學生,學生與學生爭辯,盡可能讓學生自主發現、檢驗、運用知識,實現自我學習能力的提升,增強學會新知「我能
http://wenku..com/link?url=-L0Y65H5Xxd-S7yu6HONh4Vp493_

⑷ 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優秀教學論文論文

小學《品德與社會》是小學階段對兒童進行德育的主要課程,它以態度、情感和行為的改變為主要目標。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思想品德課教學,是否真正走向素質教育,其重要標志是引導學生主體參與教育過程的程度。在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盡情為學生安排充實、豐富的活動,給予充分表現的機會,不斷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在自主探究、自主發現、自行判斷、共同評價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惡,加速道德認識的內化,促進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

1.角色扮演 引發共鳴
近年來,有識之士提出「讓學生中在活動中學習思品」、「思品教學體現活動化」等觀點。在思想品德課中,一篇故事完整、情節生動、表象鮮明的課文,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個故事情節。通過一台有血有肉、情節生動的課本劇,學生可從中領悟到課文中的思想內涵。這是一種以社會經驗為基礎而設計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增強社會中的角色意識,喚起責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課,有關星星和爸爸媽媽逛商場吵著買東西的一段情節,就可以讓學生以模擬的百貨商店為背景,由學生來扮演爸爸媽媽和星星,雙方都試圖說服對方。讓學生演了後評,評了再演。這樣在評演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言行,認識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間的區別、差距,加上老師的點撥和激勵,學生的道德認識不知不覺內化為學生的行動而外顯出來。

2.組織辯論 深化明理
學生的道德認識不能只局限於課本,有時必須通過活動拓展認識,深化明理,而開展課堂辯論,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電視台曾經現場直播「國際大專辯論會」,吸引了無數觀眾。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旁針博引,唇槍舌劍,向廣大觀眾展示了敏捷的思維,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道德認知沖突或抓住學生認知沖突,讓學生採用辯論的方式解決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在辯論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行為能力。

3.開展實踐 知行結合
思品課的教學應注重課堂明理,課外導行。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除了課內教學,校內訓練,還要有意識地抓住各種教育時機,組織學生主動地、愉快地進行實踐活動,從而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有利於知行統一,形成道德評價的能力,促進道德素質的提高。現代兒童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大部分家長是只重視智力的開發,忽略了對其他方面的要求,這就造成了部分學生不關注周圍的人和事,對他人的勞動無感激之情,覺得一切都是自然的、應該的,逐步養成了惟我獨尊、我行我素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傾向。在教學《我的勞動感受》一課時,我一方面引導學生學會關注他人,知道學校內、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工作崗位,這些崗位上的人們都在辛勤地勞動著,他們每天都在默默地為我們服務著;一方面讓學生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有意識地嘗試不同的工作崗位,體驗勞動的過程,感受勞動的艱辛,激發對勞動的熱愛之情和對勞動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時在勞動實踐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⑸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第二單元:法律在我身邊教案

法律,生命的保護傘
(1課時)
目的要求:
1、通過學習,知道保護未成年人的根本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知道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
2、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能就法律條款中的有關規定對身邊的現象發表評論。
3、在成長過程中,知道並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對身邊的事情有更深刻的認識,能夠就法律條款中的有關規定對身邊的現象發表評論,並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
難點: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
課文說明:
學會健康地生活,僅僅遠離惡習、毒品、邪教,還是不夠的,生命之路是美好又曲折的,要使生命之樹茁壯成長,還必須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本課著重介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通過具體生動的案例,讓學生在評論中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條款,學會運用法律,為生命撐起保護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最近,有一位同學露露遇到了一件煩惱的事,你想聽一聽他的煩惱,幫助他解決煩惱嗎?(願意!)
讓我們來聽一聽他的心聲吧!
我無法原諒母親偷看了我的信。
「媽,你過來,這是什麼。」 我抓起一疊信狠狠地問,「媽,你真的太令我失望了。」媽媽有點不知所措,「小楓,媽也是為了你好啊,你看你都上初中了,媽不想你分心啊,媽本來打算等你考完了再給你的。」「為我好?為我好就不應該把信藏起來。」這是的我已經完全喪失理智了,「你不但藏我的信還看我的信……」「媽沒看啊。」「沒看?那這是什麼。」我舉起手中的一封信,顯然這已經被拆開過的。「你以為你是我媽媽就可以管我的一切嗎?我也是人,我也需要自由,你為什麼私自拆看我的信件,你不知道私自拆人信件是犯法的嗎?作為一個母親,你就不能認識到這件事的錯誤性和嚴重性嗎?!」
同學們,你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嗎?
(侵犯了隱私權)

同學們,法律是保護個人隱私權的。讓我們來學習一下:

第三十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的個人隱私。
第三十一條 對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

在這花樣的年華里,我們的未成年人卻受到很多的傷害。這傷害猶如航船時的暗礁,可能產生致命的打擊,一切不及挽回。我們自己應該學會自我保護,要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保護自己。積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你知道維護少年權益該用什麼法律武器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二、初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讓我們閱讀課文22頁,走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2分鍾後,你有什麼收獲?
隨機:
(一)、課件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通過、公布、施行的日期以及相關條款。(1991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1991年9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0號公布 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學生自主閱讀,並再次進行評論。
(二)、課件出示: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護未成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初步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保護未成年人的根本大法。
三、了解法律保護的權益。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時,我們可以運用法律來積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出示案例,展開分析。
1、父母可以帶未成年人子女到歌廳唱歌嗎?
案例:一天晚上吃過飯,小強的爸爸說:「沒什麼事情做,帶你歌廳唱歌吧」。結果到了歌廳門口,門衛卻說:「大人可以進去,小孩不能進,看見這牌子了嗎『未成年人禁止入內』」。小強的爸爸不理解:「我們花錢進去唱歌,憑啥不讓我兒子進?」
分析:《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有關主管部門和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現在,社會上有很多舞廳,而法律規定禁止小朋友進入營業性舞廳。一方面舞廳並不適合小朋友,另一方面舞廳的消費將浪費小朋友的精力和時間,影響小朋友完成自己的學業。而且小朋友沒有經濟收入,進入營業性舞廳消費,會增加家長的負擔。
這些場所折經營者如果放任或誘惑小朋友進入這些場所,應受到法律的制裁。按照《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小朋友進入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的場所是一種不良行為,家長和老師都有責任進行教育和制止。
2、兒童的智力成果受法律保護嗎?
案例:小明是個聰明愛動手的孩子,經常自己做一些小發明,他只有14歲,還沒成年,他的發明能申請專利得到保護嗎?
分析: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對待有特殊天賦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國家、社會、家庭和學校應當為他們的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公民、法人享有著作《版權》,依法有署名、發表、出版、獲得報酬的權利。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專利權受法律保護。公民對自己的發現享有發現權。發現人有權申請領取發現 證書、獎金或者其它獎勵。我國的《著作權法》和《專利法》也有類似的規定。經常有兒童獲得美術繪畫的國際國內的大獎;有的兒童還出版了自己的詩集。
3、誰是孩子的監護人?
案例:李某夫婦在一次交通事故中雙雙身亡,留下一對雙胞胎兄弟。兄弟倆由於沒有父母管教,經常跟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來往,最近因參與盜竊活動,被公安機關收審。但由於兄弟倆年齡還小,被免除刑事責任。公安機關通知他們的監護人來派出所領人,但親戚們對兄弟倆已經頭疼至極,都不願意去。
分析: 那麼,究竟誰是孩子的監護人?誰該去領孩子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做了詳細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例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親密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定。後來通過村民委員會的調停,倆兄弟終於由大舅領回了家。
4、未成年可以進游戲廳嗎?
案例:育新小學附近有個游戲廳,盡管門前立著「未成年人禁止入內的牌子」,卻仍有很多同學放不後到游戲廳玩游戲,游戲廳這種做法對嗎?
分析:玩游戲機是些小朋友生活中非常喜歡的游戲。許多家庭都為小朋友購置了游戲機。社會上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游戲廳。這些地方對許多小朋友都有吸引力。但是,小朋友應當認識到過多玩游戲機的害處:長時間玩游戲機會影響身體健康;不加控制地玩游戲機會妨礙學業;經常玩一些暴力的游戲可能會誘發犯罪。因此,對一些營業性游戲廳,法律作了特別的規定。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游戲廳的入口處應當張掛「禁止中小學生入內」的標牌,而且真正做到不允許未成所人入內。國家的法律明確要求游戲廳禁止小朋友入內,這種規定的根本目的在於保護小朋友的健康成長。

四、請你出招。
同學們,我們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當少年兒童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怎麼辦?(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課文中的其他案例,進行評論。)
◇看圖片評議:
1. 全班交流。
2. 師:評論了這些案例,請你選擇一位主人公,把最想說的話寫下來。
◇看漫畫評議。
◇表演小品《她該怎麼辦》
◇我們經常聽到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等,請發表你的看法。
◇學生就教材「小討論」中的第三題展開小組討論。。

隨機進行知識學習

投影:

五、小結

生活中處處有法律,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正當權利,未成年人要增強法制觀念,依法律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
附錄:《中國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重點
1、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第九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按照規定接受義務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2、接受父母撫養的權利。
第八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年成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回答:

3、保守個人隱私權。
第三十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的個人隱私。
第三十一條 對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

二.

4、享受勞動保護權。
第二十八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任何組織和個人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招收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在工種、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和保護措施等方面執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安排其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

5、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權利。
第十五條 : 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6,人身安全、財產繼承權。
第十六條 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擾亂教學秩序,不得侵佔、破壞學校的場地、房屋和設備。
讓我們走進未成年的心靈,聆聽他們對家的自白。有請趙子延同學。
附錄:《中國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1991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第三條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蝕。
第四條 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三)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
(四)教育和保護相結合。
第五條 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法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
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六條 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需要,採取組織措施,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工會、青年聯合會、學生聯合會、少年先鋒隊及其他有關的社會團體,協助各級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對保護未成年人有顯著成績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二章 家庭保護
第八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扶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第九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按照規定接受義務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第十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以及聚賭、吸毒、賣淫。
第十一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
第十二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有前款所列行為,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照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的規定,另行確定監護人。

第三章 學校保護
第十三條 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未成年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社會生活指導和青春期教育。
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
第十四條 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
第十五條 學位、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第十六條 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擾亂教學秩序,不得侵佔、破壞學校的場地、房屋和設備。
第十七條 學校和幼兒園安排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參加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十八條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送工讀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讀學校應當對其進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
工讀學校的教職員應當關心、愛護、尊重學生,不得歧視、厭棄。
第十九條 幼兒園應當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進幼兒在體質、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諧發展。

第四章 社會保護
第二十條 國家鼓勵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組織及公民,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
第二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條件,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
第二十二條 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文化館、影劇院、體育場(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對中小學生優惠開放。
第二十三條 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有關主管部門和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第二十四條 國家鼓勵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文藝等單位和作家、科學家、藝術家及其他公民,創作或者提供有益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作品。出版專門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等出版物,國家給予扶持。
第二十五條 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未成年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
第二十六條 兒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樂設施,不得有害於兒童的安全和健康。
第二十七條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學、幼兒園、托兒所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室內吸煙。
第二十八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任何組織和個人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招收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在工種、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和保護措施等方面執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安排其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
第二十九條 對流浪乞討或者離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應當負責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暫時無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由民政部門設立的兒童福利機構收容撫養。
第三十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第三十一條 對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隱慝、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外,任何組織個人不得開拆。
第三十二條 衛生部門和學校應當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衛生保健條件,做好預防疾病工作。
第三十三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論應當積極發展托幼事業,努力辦好托兒所、幼兒園,鼓勵和支持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力量興辦哺乳室、托兒所、幼兒園,提倡和支持舉辦家庭托兒所。
第三十四條 衛生部門應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積極防治兒童常見病、多發病,加強對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和對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的業務指導。
第三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採取多種形式,培養和訓練幼兒園、托兒所的保教人員,加強對他們的政治思想和業務教育。
第三十六條 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不受侵犯。
對有特殊天賦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國家、社會、家庭和學校應當為他們的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第三十七條 未成年人已經受完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不再升學的,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職業技術培訓,為他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

第五章 司法保護
第三十八條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第三十九條 已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四十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應當照顧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並可以根據需要設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人辦理。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少年犯管教所,應當尊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第四十一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審前羈押的未成年人,應當與羈押的成年人分別看管。
第四十二條 十四周歲以上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決前,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第四十三條 家庭和學校及其他有關單位,應當配合違法犯罪未成年人所在的少年犯管教所等單位,共同做好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第四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人民法院免除刑事處罰或者宣告緩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養或者服刑期滿釋放的未成年人,復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
第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繼承案件,應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離婚雙方因撫養未成年子女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應當根據保障子女權益的原則和雙方具體情況判決。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監護人有權要求有關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第四十七條 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對其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失、損害的,應當依法賠償或者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情節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九條 企業事業組織、個體工商戶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條 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活動的場所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
第五十一條 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等出版物的,依法從重處罰。
第五十二條 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權利或者其他合法權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司法工作人員違反監管法規,對被監管的未成年人實行體罰虐待的,依照刑法第十百八十三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溺嬰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明知校舍有倒塌的危險而不採取措施,致使校舍倒塌,造成傷亡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 教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依法從重處罰。
引誘、教唆或者強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賣淫的,依法從重處罰。
第五十四條 當事人對依照本法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第七章 附則

第五十五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根據本法制定有著條例,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法制定實施辦法。
第五十六條 本法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附:
刑法有關條文
第二十六條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一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八十二條 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引起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
第一百八十三條 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撫養義務而拒絕撫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一百八十七條 國家工作人員由於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八十九條 司法工作人員違反監管法規,對被監管人實行體罰虐待,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⑹ 談談如何充分發揮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德育作用

文昌市重興中心小學 馮鳳麗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2011年版)指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質的核心。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對少年兒童的思想品德教育直接關繫到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前途。而品德與社會課程又是在小學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的綜合課程。由此可見,通過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的學習對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習慣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當前小學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問題:
第一, 在其生活和勞動方面。我們不難發現,現在的孩子有相當一部分是獨生子女,都是溫室里的花朵,在家裡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其勞動觀念淡薄,認為幹家務等勞動是家長的事,認為看電視、玩電腦才是自己的事;來到學校,其勞動的主動性差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差,有些高年級的孩子住校,衣服不懂洗、被子不懂疊等等。
第二, 社會公德方面。就比如在學校這個大家庭里,隨手丟垃圾的現在並不少見,隨地吐痰也不少有,還有平時對水電的浪費行為,甚至平時嬉戲時還出口成臟。
第三, 心理健康方面。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更是令人擔憂,由於有些學生受到自卑、嫉妒、多疑及報復等不良心理的影響,當與同學發生矛盾時會耿耿於懷,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首先,我們從一個小家庭來看。父母對子女的過分呵護,事事順著孩子等行為已經造成了對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忽視,以致孩子的社會實踐能力、獨立生活能力乃至道德水準的下降。在我身邊就有過這樣真實的例子:一位媽媽,早晨要騎車送孩子上學,當孩子背著書包出來,發現他媽媽已經把車推出門口了,便大鬧起來,弄了半天,才知道原來是他
其次,我們來從學校來看。一個就是教師人員的緊張,造成大部分品德與社會教師都是兼職的,這樣,上這門課的老師對這門學科就沒有深入的研究,教師不能運用正確的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教師缺乏對教學理論和策略的學習。因此在上課的時候,教學方法體現出明顯的單一性,從而導致我們一直以來都講把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當成是所謂的副科。
第一, 要想充分發揮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德育功能,就必須深化教師隊伍。我認為只要我們重視某一事情,就會認真去做。盡管大部分的小學農村品德與社會教師是兼職的,只要我們學校組織教學該課程的老師進行深入的研究學習,充分發揮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讓其課程回歸生活。
第二, 要想充分發揮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德育功能,就必須使教材資源和生活得到充分的結合。在品德與社會教材中,我們不難發現可愛的卡通畫、親切的生活照和簡潔的提示語,既富有童趣有遵循兒童的認識規律和生活邏輯,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去獲取知識,而不再是由老師讀、學生背的機械運動。因此,只有吃透教材,用好教材,生教材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才能鄭振發揮其德育教育。
第三, 要向充分發揮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德育功能就必須建立開放型、多元化的學校家庭互動的育人模式,形成德育合力。一個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不在學校的其餘時間大部分都是和家人在一起,因此對一個孩子的教育只有做到學校與家庭的互動,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例如,學校可以經常開展家長會的形式與家長溝通。
總之,要想學生的道德素養得到提高 ,我們就得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充分發揮新課程的德育功能,不斷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促進了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⑺ 誰有浙教版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上)問號之歌的評課稿

《快樂的小問號》說課稿

一、說教材

《快樂的小問號》選自浙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第一課《問號之歌》,屬於「我與學校」中的學習主題。本單元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是本冊的學習重點,也是整個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為此教材一共安排了3篇課文,分別是「『問號』」之歌,「做學習的有心人」和「寸金難買寸光陰」。

《快樂的小問號》是《問號之歌》主題活動的第1課時,旨在讓學生感受到「問號」的魅力,認識到樂問、善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與第2課時的「勤學」、「惜學」教學內容既緊密聯系又各有側重。

二、說設計意圖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提出要「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因此我充分關注學生個性差異,注重學生在開放式的課堂活動中的感受、體驗、領悟,讓其獲得多元發展的機會。對於剛剛升上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對周圍的一切更加充滿好奇,他們的雙眼裡不但閃爍著求知的渴望,小腦袋中更是是跳躍著無數「為什麼」,而他們本身也蘊藏著豐富的發展 內涵與無限的發展潛質。學生對感興趣的事物能提上許多的問題,但對怎樣問問題、到哪兒尋找答案,則處於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境地。興趣的提升,提問及解決問題 能力的提高要以知識作後盾。所以,本課教學把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指導補充到裡面,而且把它當作一個教學要點。「快樂」是本堂課的主基調,在探尋、交流、分享中明白「疑問」的價值,享受「解決問題」帶來的快樂是本課教學的核心。

三、說教學目標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指出:「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為了引導孩子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通過「世界真奇妙」、「問題大分享」等活動,使學生親身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小問號,能積極主動參與發現——發問——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好奇、好問、好探索的良好學習品質。

2.逐步培養學生主動留意觀察生活,善於發現問題及嘗試解決問題的行為與習慣。

3.鼓勵學生樂於動腦,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嘗試通過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4.通過「問題大分享」等活動,讓學生體驗提問帶來的快樂,感受解決問題的歡愉。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活動中明白一些提問的方法與解決問題的途徑。

難點:提問方法與解決問題途徑的多維思考,明白問號帶來的價值。

五、說活動過程

根據課程生活性強,資源性、拓展性廣而多等特點,課前安排了讓學生到大自然中、日常生活中尋找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的答案的活動,讓孩子們經歷了一個原生態的發現、探究過程,這是本堂課的鋪墊和前提。

課堂教學從學生認知角度出發,按照「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繼續探究」的思路進行。

(一)世界真奇妙

上課伊始,學生交流自己心中的小問號。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從一開始就奠定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繼而觀看「世界真奇妙」短片,使學生親身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知道生活中有好多小問號,要我們去發現,激發學生好奇、好問、好探索的品質。

(二)問題大分享

上課一開始學生所交流的小問號,可能其他學生已經通過看書、問老師家長等找到了答案。這是適時讓學生交流自己尋找到的「小問號」答案。既是對知識的互補,又能讓學生讓學生體驗提問帶來的快樂,感受解決問題的歡愉。而同時教師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對問號進行歸類:板塊一:大自然中的問號;板塊二:日常生活中的問號。讓學生明白問題來自於生活,來自於細心的觀察,來自於用心的思考和大膽的實踐。同時在問題歸類中教給學生一些提問的方法。

(三)問號真有用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青少年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孩子的年齡越小,榜樣的感染力就越大,其最初形成的行為習慣幾乎都是模仿而來的。因此,在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中,要特別重視榜樣對孩子的巨大影響作用,時時處處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前蘇聯的著名教育家馬可連柯曾經講過:「一個家長對自己的要求,一個家長對自己家庭的尊重,一個家長對自己每一行為舉止的注重,就是對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在本課的學習中,我將以孩子喜聞樂見的講故事的形式為孩子樹立榜樣。教師以「瓦特與蒸汽機」的故事為引子,在學生中開展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會。

講故事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故事情節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引發思維和想像。故事情節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引發思維和想像。正如柳斌所講:「情境教育把教材教活了,把課堂搞活了,……」 因此,在思品課教學中進行講故事比賽的形式,有助於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裡,以感人的故事感化學生。 在故事會的結尾教師適時小結:小問號里有大學問。

(四)探究無極限

要使教學向學生的領域拓展、延伸,讓學生運用所學的道德知識進行推理、判斷,必須使教育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創新性。 因此在課的最後安排學生交流學習收獲:你的小問號解決了?以後小問號出現了,你會怎麼樣去解決它呢?使學生明白解決問題的途徑有哪些。並布置任務:製作問號卡,把平時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並在解決問題後記錄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結果。讓學生把探索的精神延續下去做生活、學習的有心人。

⑻ 我為集體做了什麼品德與社會評課稿

你好
評課稿的話
就是自己對課的評價
說說哪裡好
哪裡不好
不好的怎麼完善

⑼ 品德與社會課程、品德與生活課程的評價目的是什麼

研修進入最後一天了,通過五天的學習,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幸福,想到研修即將結束,心中不禁產生了深深的眷戀和淡淡的不舍。因此也特別珍惜最後一天的學習機會,早晨早早來到學校,打開電腦開始了認真的學習。今天專家們講解的是第六模塊《如何實施評價》,我們知道評價的目的是激勵和促進學生的發展,這是《品德與社會(生活)》評價的基本要求,然而具體落實到實際教學中,還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要通過評價依據學生的情況折射教師的教育 受以往傳統思想的影響我們一直以為教育評價是評學生,由教師定出評價標准,使用評價尺度,去甄別判斷學生學習的優劣。然而通過近幾年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我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逐步改變,我們明白評價的目的不是為考查學生得多少分,甄別一下學生處於什麼水平,也不是為了選拔學生,評價的目的是為了藉助評價這種形式掌握學生學習的真實狀況,從而為分析教師的教育方法和教學方式積累原始依據。 二、要通過評價掌握學生的總體發展和個體差異 我們評價的目的不是甄別選拔個別優秀學生,而是要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生動活潑地發展。通過評價我們可以全面掌握全體學生的發展現狀,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判每個兒童不同的發展水平和學習狀況,有利於教師及時掌握全班學生的學習水平,並採用合適的教育方式全面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時評價也可以發現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特點、發展優勢和存在問題,可以使教師能夠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狀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手段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評價的目的是促進每個兒童素質的全面發展,不但是為了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更主要的是促進兒童情感、思想意識、態度以及習慣、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從而幫助兒童不斷積累成功體驗,健康、自信地成長。 三、通過評價促進教師的自我成長,提高專業能力。 正確理解評價的目的、掌握評價的方法、反思評價的結果、進行反思後的修改和完善是促進教師自身成長的重要內容。教師只有抱著認真負責、學習提高的態度,才會用心分析評價目的,認真制定評價標准,刻苦鑽研評價方法,不斷創新評價手段,認真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和反思,針對出現的問題再修改完善自己的教育行為。而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的過程,通過評價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養,促進教師快速成長。 四、通過評價促進課程的發展,提高教育質量 我們知道評價具有診斷、調解功能和強化與教育功能,這些功能體現在教師對評價的具體掌握和實施方面。教師通過了解、發現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及時對學生學習的質量與水平、成就與需要、存在的問題作出診斷,掌握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能力的提高程度、情感的發展狀況,從而找到教學的症結所在,為選擇教學策略、對教學重點和進度進行有針對性和實質性的調整提供依據。《品德與社會(生活)》的評價是基於學生的健康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運用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與成功感等積極情緒體驗,由於教師以欣賞鼓勵的目光去對學生的學習成就進行了肯定,對不足提出了改進建議,就使得評價具有了積極的教育意義,強化了學生在課程中所得的各種成就,為他們樹立了自信心,使他們更加明確了自身存在的缺點和努力的方向。這樣就使得課程目標較好地得以實現,促進了課程的發展,提高了教育的質量。 評價不是一把尺,因為它無法丈量每個學生在不同階段、不同層面的發展水平;評價不是一把刀,因為它無法橫截學生之間的發展狀況;評價不是一根線,因為它無法網路學生橫向縱向的多方面成長。評價應該是一陣清風,輕拂在學生純真的心田;評價應該是一縷陽光,普照在每個學生的心間;評價應是一雙睿智的眼睛,能夠透過表面看到本質;評價應該是我們促進教育教學的法寶,掌握它我們的教育會更加靈動,更加智慧!

熱點內容
復工證明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4:33:25 瀏覽:158
自然債務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3:45:00 瀏覽:205
商業侵權的法律責任包括 發布:2025-01-18 03:44:47 瀏覽:538
社矯條例 發布:2025-01-18 03:18:09 瀏覽:923
交通法規禁止 發布:2025-01-18 03:14:28 瀏覽:342
社會與法一夕陽紅直播 發布:2025-01-18 02:37:46 瀏覽:724
謠言轉發多少條付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01:48:20 瀏覽:471
女性就業地方性法規 發布:2025-01-18 01:29:02 瀏覽:923
最新婚姻法房子歸屬問題 發布:2025-01-18 01:22:43 瀏覽:87
國際經濟法原理 發布:2025-01-18 01:22:39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