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與法紫禁城迷案

社會與法紫禁城迷案

發布時間: 2022-09-27 15:18:37

『壹』 永樂大典被譽為最大的百科全書,為何會消失不見

撲朔迷離的歷史真相,不為人知的塵封往事。歡迎進入大古的歷史奇妙屋。

《永樂大典》自編成後,就被收藏在南京的文淵閣。

至今,600多年過去了,在全世界范圍內,所有的《永樂大典》也不過只有800餘卷,400冊左右。

這個數字還不到原書的4%,那其餘的96%是怎麼遺失的呢?



新中國成立後,一些藏有《大典》殘本的個人紛紛捐獻,加上蘇聯國立圖書館歸還的52冊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歸還的3冊,目前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永樂大典》已達221冊,是世界各收藏地中數量最多的。

直至今天,正本的《永樂大典》依然沒有下落,但人們還是懷著最好的希望,期望《永樂大典》正本沒有焚於火中,而是深藏在某個秘密的地方,等待著後人前去發現。

『貳』 北京乾清宮有哪些怪事

明清兩朝,乾清宮一直是皇帝的寢宮。這里曾發生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明末還發生過三起撲朔迷離的怪案,至今也令人不得其解。

公元1572年,神宗朱翊鈞登基,年號萬曆。神宗在位期間,皇後沒有生子,王恭妃生了皇長子朱常洛,鄭貴妃生了皇三子朱常洵。

按照慣例,神宗本來應該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但由於神宗寵愛鄭貴妃,便愛屋及烏,想立朱常洵為太子,他以"數年後皇後無出,再行冊立"為由,拖延不立太子。

大臣們為維護傳統的封建繼承製,以"無嫡立長"為由,要求立朱常洛為太子。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由於眾臣力薦,神宗不得已於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立朱常洛為太子。

本來立儲事定,朝廷應該萬事大吉,風平浪靜。然而事與願違,不久之後,宮廷內部就發生了三件撲朔迷離的怪事、謎案。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有一位叫張差的男子,手持棍棒,從東華門闖進紫禁城,打進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

他一路逢人便打,打傷守門內侍數人,直到宮檐下才被捉住。

那張差瘋瘋癲癲,語無倫次,巡皇城御史劉廷元上奏皇上說張差有瘋癲病。而有的大臣則認為其幕後必有指使者,因此朝野內外,議論紛紛。

後經刑部郎中趙會幀提審張差,證實他並非痴呆,而是鄭貴妃宮中太監所指使的。鄭貴妃知道此事後,在神宗面前又哭又鬧,說此事與她毫不相干。萬曆皇帝沒有辦法,只好召見眾大臣,要太子對此事表個態。

懦弱的朱常洛嚇得全身發抖,只是說將瘋子張差正法,不得株連他人。此事就這樣草草了之。這件事在明史上稱為"梃擊案"。其真相如何,沒有人能說明白。故此成為明末的一大奇案。

天性軟弱的朱常洛雖說是當上了皇帝,但僅僅29天就命喪黃泉。朱常洛上台沒幾天,就囑咐大臣為他准備後事。大臣們以為是催辦他父親的後事,可朱常洛卻指著自己說:"我自己的!"

正如朱常洛所言,沒過幾天他就患了痢疾,吃了內醫崔文升的葯,病情沒有好轉。繼而吃一個叫李可灼的官員進獻的紅葯丸。

第一丸下肚,感覺良好,於是重賞李可灼,接著又吃了第二丸。誰知第二丸下肚不久,便一命嗚呼了。

這件震驚朝野的"紅丸案",使李可灼遣戍,崔文升發遣。後魏忠賢專權時,招回李可灼,又讓崔文升復職。"紅丸案"是否有人指使,葯是否有毒,沒有人能說清楚。故此案又成了明末的又一奇案。

1620年9月,光宗死,熹宗朱由校繼位。光宗帝生前寵愛李選侍,而朱由校的母親王才人素來與妃嬪李選侍不合,並抑鬱成疾,她臨死前說道:"我與李選恃有仇,負恨難伸。"當時,朱由校年幼無知,對此並不知曉。

"紅丸案"後,李選侍拿著棍棒看守在乾清宮門口,並將朱由校拉在自己身邊。其用意不言自明,是想以此為要挾,爭做皇太後之位。

眾大臣派太監王安與李選侍交涉,李選侍被太監說動,便將朱由校交給了王安。王安拉過朱由校,撒腿就跑,一口氣跑出乾清宮,群臣一見,將朱由校團團圍住,皆呼萬歲。朱由校便在光宗靈前正式繼帝位。

次日,大臣們聯合上書,要求李選侍移出乾清宮,依舊例由新皇帝入住。李選侍原本想當太後,現在自然不願意移駕。

眾大臣言詞激烈地說:"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皇帝身為天子可以居之,皇後許配天子可以陪宿。其他妃嬪既非皇後,又非皇帝生母,有什麼資格居住在這里呢?"李選侍無言以對,只好離乾清宮而去。

李選侍無奈拿了一些奇珍異寶,便離開了乾清宮。而新皇帝朱由校年紀雖小,但卻侍財如命,於是下旨要刑部嚴查此事。但太監賄賂刑部,上下串通一氣,竟將此事敷衍過去了。還散布謠言說,朱由校薄先朝妃嬪,李選侍氣憤不過自盡了。

太監為何要幫李選侍賄賂刑部,以及李選侍是否真的自盡,這都無從考查。所以"移宮案"又成為明末的一大奇案。

『叄』 北京故宮的靈異事件是真的嗎

不是,都是吹牛B的

『肆』 歷史上所謂的「清朝三大疑案」是哪三大 具體又是什麼情況跟過程

應為清朝四大疑案,清宮四大疑案主要是指清朝宮廷中的太後下嫁、順治出家、雍正被刺、偷龍換鳳這四大疑案。

「太後下嫁」就是關於清太宗皇太極之妃博爾濟吉特氏下嫁攝政王的疑案,她是世祖福臨的生母,謚號為孝庄文皇後;攝政王是指睿親王多爾袞,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孝庄文皇後系多爾袞之兄嫂,弟妻兄嫂,按漢人的道德觀念來看,是一件不合倫理的事。

「順治出家」是關於順治皇帝是否出家當和尚的疑案。「雍正被刺」是關於雍正之死到底是否被刺致死的疑案。

「偷龍換鳳」是關於乾隆身世之謎的事,到底雍正帝清世宗胤禛是否真的與海寧陳世倌換子,這是一大疑案。

1、太後下嫁

太後指清太宗皇太極之妃博爾濟吉特氏,她是世祖福臨的生母,卒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謚號為孝庄文皇後;攝政王是指睿親王多爾袞。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孝庄文皇後系多爾袞之兄嫂,弟妻兄嫂,按漢人的道德觀念來看,是一件不合倫理的事。所以就算確有其事,清代正史也不會有記載。

但野史關於這方面的記錄很多。如張煌言的《建夷宮詞》之一有雲:「上壽稱為和巹尊,慈寧宮里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後婚。」清末才刊行的《蒼水詩集》有句雲「上壽稱為合巹樽,慈寧宮里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後婚」,即是指太後下嫁這件事說的。

詩作者張煌言是清初人,與多爾袞同時,所說當有所本。另據《朝鮮李朝實錄》仁祖二十七年(公元1649年,清順治六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這樣去「叔」字改稱「皇父」的記載,它間接地透露了多爾袞稱皇父「已為太上」與太後相對稱,正是太後下嫁的一個旁證。

何況多爾袞之改稱「皇父」不但明載於《清實錄》與蔣良驥《東華錄》等書中,即當時流傳到今的許多檔冊和文告中,於抬寫皇上處,一並抬寫攝政王,而攝政王之上,或冠以「皇叔父」,或冠以「皇父」字樣。

當然,野史未必可信。

我們也不要忘了另一個事實:滿洲入關以前的社會性質雖已由奴隸制迅速向封建制過渡,但很早很早以前女真人的落後習俗,如弟娶兄妻、妻姑侄媳的一些群婚制的殘余,延續到入關初年,也是不足為怪的。那麼,太後下嫁這件事是可以相信確有其事的。

2、順治出家

史載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八月十九日,皇貴妃董鄂氏妃甍。世祖福臨哀悼殊甚,為之掇朝五日。旋既下旨追封為皇後。

有的人以訛傳訛,說這個妃子是明末人冒辟疆的姬人董小宛,當清軍入關之初,被掠至京師,後入宮,賜姓董鄂氏,跟著又冊立為貴妃。據說董鄂妃曾是順治弟弟的福晉,在進宮伺候皇太後時見到了順治帝,兩人一見鍾情。誰知董氏入宮之後,竟以不壽卒。

然世祖之於董貴妃,寵冠六宮,莫與倫比,乃紅顏薄命,惹得世祖終日悶悶不樂,不數月,遂棄皇帝不為,遁入山西五台山,削發披緇,皈依凈土。上述就是順治出家的由來,歷來故老相傳如此,是否真有其事呢?

首先我們應該承認清世祖福臨好佛,宮中延有木陳、玉琳琇二禪師,尊禮備至。世祖鈐章有「塵隱道人」、「懶翁」、「痴道人」等稱號,又諭旨對木陳有「願老和尚勿以天子視朕,當如門弟子旅庵相待」雲雲。世祖信佛是事實,誰也否認不了的。

其次要說,世祖死去前幾個月,適值孝獻皇後董鄂氏之喪,世祖哀痛過情,為世所嘆異。因而就有人認為世祖是由悼亡而厭世,終於脫離塵網,遁入空門。從此傳為「萬古鍾情天子」的一段佳話。這是與歷史事實不符合的。不錯,由於世祖好佛,他死前確實有過要求祝發為僧的念頭。

但事實上在他死去的前幾天,只是叫他最寵任的內監吳良輔去憫忠寺(今北京市廣安門內法源寺)削發,他本人也曾親自前往觀看過。這里還說明世祖當時並無大病。那麼,世祖是怎樣死的呢?據當事人王熙《王文靖集·自撰年譜》載:「奉召入養心殿,諭:朕患痘,勢將不起。」

張宸《青王周集》亦稱:「傳諭民間毋炒豆,毋燃燈,毋潑水,始知上疾為出痘。」兩人所記完全相合,可以互相印證。這就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世祖既死於出痘,那麼,遁入五台山祝發為僧的說法,就並不可信了。

3、雍正被刺

世傳清世宗胤禛暴崩的原因,說法不一,有說是被刺而死的,振振有詞。這一說法究竟可信嗎?

說來話長,它起因於雍正七年(1729年)曾靜、張熙一案。曾靜慕明末人呂留良的為人,以排滿復明為職志,因遣其徒張熙詭名投書川陝總督岳鍾琪,勸他為祖先(岳飛)舉義,不成,獄興、辭連呂留良。

世宗嚴加處治,戮留良屍,留良子葆中,時為編修,亦論斬。傳說呂留良有一個倖存的孫女,名叫呂四娘,她的劍術之精,冠絕儕輩,立志要為父祖報仇。後來她潛入宮內,終於刺死了世宗,並把世宗的腦袋割下,提著逃走了。

好事的人說是根據鄂爾泰傳記的記載,說世宗暴崩的那一天,上午還「視朝如恆,並無所苦」,就在那天下午,忽召鄂爾泰入宮,而外間喧傳世宗暴崩的消息已滿城風雨了。鄂立刻「入朝,馬不及被鞍,亟跨驏馬行,髀骨被磨損,流血不止。

既入宮,留宿三日夜,始出,尚未及一餐也」。人們認為,當時天下承平,長君繼統(清高宗弘歷二十五歲登位),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要搞得這般驚慌失措的。這就只能說明世宗被刺的說法並非沒有道理。

這里需要將真人真事與野史傳聞區別開來,曾靜、張熙一案牽連的呂留良等人都是真人真事,是歷史真實;但提到呂留良的一個孫女,是傳說,不是歷史事實。世宗死的年月日是事實,但說他是暴崩,並不見明文記載,也只是傳說,目前尚不能證實其事。此其一。

上述鄂爾泰傳記所描述的鄂倉皇上朝一段情節,寫得惟妙惟肖,好像真有其事似的。但至少在正史記載里,如《清實錄》、《清史列傳》、《清史稿》等書並沒有這類的記載。

當然,沒有文字記載,不等於沒有這件事;而且直到今天仍無法得到證實,也就不可能確認有這件事;即使鄂爾泰的倉皇上朝是事實,也不能證明世宗一定就是被刺,因為二者並沒有必然的內在聯系。此其二。

世宗本人好佛好道,「所交多劍客力士」,傳說「結兄弟十三人」。皇帝與人結為兄弟之事,未必可信;但既好佛好道,多交劍客俠士,則煉丹求長生之術,容或有之。求長生吞丹葯,以致暴崩,也有可能。秦皇、漢武之事,早有先例在。此其三。

有人建議發掘清西陵的泰陵(清世宗胤禛的陵墓),看看世宗到底有無頭顱,以證實被刺與否。後因發掘工作過忙,未果,當然,清世宗死於1735年,屍骨早寒,一旦發掘,果能得其一二遺骸,固可定案,但要付出的代價未免太大,也只好等待將來再說了。

4、偷龍換鳳

這里指的是清世宗胤禛與海寧陳氏換子的傳說。浙江海寧陳氏,從明末起,累世簪纓。數傳至陳之遴,清初降於清,位至極品。稍後,陳氏一家,如陳說、陳世倌、陳元龍等父子叔侄,都是高官厚祿,尊寵備至。康熙年間,世宗時為皇子,與陳世倌尤相親善。

恰巧碰著兩家各生一子,年、月、日、時辰無一不同。世宗聽說,十分高興,命抱子入宮,過了許久,才送回去。陳氏發現,送還的已經不是自己的男孩,而且易男為女了。陳家萬分震怖,但又不敢出來剖白,只得隱秘其事。高宗嘗南巡至海寧,當天即去陳家,升堂垂詢家世甚詳。

將出,至中門,命即封閉,並告以後不是皇帝臨幸,此門不得再開。所以此後陳氏家中永遠關閉其門,從未再開過一次。也有人說,清高宗弘歷對自己的身世懷有疑團,所以南巡到陳家,想親自打聽清楚。

上述這些傳說,盛行於前清末年。當時革命排滿之風最盛,對清代諸帝極事丑詆。傳聞異辭,其中真偽夾雜,有必要為之剖辨。

海寧陳氏一家,如陳說、陳世倌、陳元龍父子叔侄,位極人臣,皆是事實:就是清高宗南巡去過陳家,也是事實。按清制,皇帝到過的人家,經過的大門是必須封閉,禁止再開的。但不能由於有這些歷史事實,就說清世宗與陳世倌有以女換子之事了。

清代旗人生子一定要報都統衙門,宗室生子一定要報宗人府,定製十分縝密。何況紫禁城內,門禁森嚴,怎麼能隨便抱子出入宮內?顯而易見,這些都是清末漢人在排滿的革命浪潮中,無中生有地編造出來的。

(4)社會與法紫禁城迷案擴展閱讀

疑案大白天下

關於光緒的死因,近百年來眾說紛紜,成為近代歷史上的一樁謎案,也是此次新修清史期待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光緒之死,疑點甚多。他與慈禧在政治上勢不兩立,矛盾尖銳,關系緊張。二人同時死亡,到底是偶然的巧合,還是有其他的緣由?宮廷事秘,「斧聲燭影」,難辨真相。

據當年接近宮廷的人會議,光緒帝本身病症不至於死亡,疑為慈禧、袁世凱、李蓮英等所謀殺。提供證言的有長期陪侍光緒起起居注官惲毓鼎,有光緒帝治病的醫生,有內務府大臣曾崇的兒子,有光緒帝的繼承人宣統,有陪侍慈禧的徳齡,還有預言光緒之死的晚清高官伍廷芳。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對清宮檔案大規模整理挖掘的展開,許多歷史學家、檔案學家、醫學專家收集和研究光緒的脈案和葯房,探索其一生的身體健康情況,得出與上述截然相反的結論。

認為光緒一生身體虛弱,百病叢生,久治不愈,尤其光緒三十四年後病情加重,去世應屬正常死亡,並非慈禧所謀殺。這些說法均有所據,長期以來爭論激烈,難以定論。

光緒帝墳墓(清西陵崇陵)曾被打開,後來清理封閉,留下若干頭發、遺骨和衣服等保存在外。為解開「光緒之死」這一歷史謎案。

從2003年開始,中央電視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中心、清西陵文物管理處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組成「清光緒帝死因」專項研究課題組,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使用精密的科學儀器,對光緒的頭發、遺骨以及衣物和墓內外環境樣品等進行了反復檢驗和縝密的研究,時間長達五年之久。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的專家給予支持和幫助,參與多次相關討論,並將這一研究納入《國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學術問題研究專項課題(清光緒帝死因研究)》,積極推動此項工作。由於崇陵已重新封閉,不可再開棺檢驗,且年代久遠、檢材不足,研究工程困難巨大。

專家運用偵察破案思維方式,按照法醫工作規范,充分利用「中子活化」、「X射線熒光分析」、「液相吸收聯用」等一系列現代科學手段,通過開展對比、模擬試驗進行雙向推理、多維論證等工作,對光緒的頭發、衣服、遺骨等進行檢測和研究。

發現其胃腹部衣物上的砷是其含毒屍體腐敗後直接侵蝕遺留所致,而其衣領部位及頭發上的大量砷(砒霜)則是其含毒腐敗屍體溢流所致,並最終得出結論:「光緒帝系砒霜中毒死亡。」根據檢測詳情、方法、數據和結論等,鍾里滿等13位專家聯合撰寫了《清光緒帝死因研究工作報告》。

至此,百年疑案得以確認,光緒死因大白天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宮四大疑案

『伍』 清朝四大迷案

所謂"清宮四大奇案"是指"太後下嫁","順治出家","雍正被刺"和"狸 貓換太子".這里就這四大奇案,作一簡括的介紹和回答. 一,孝庄太後下嫁 太後下嫁就是太後下嫁攝政王.太後是指清太宗皇太極之妃,世祖福臨的 生母,卒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被謚為孝庄文皇後;攝政王即指攝政睿親 王多爾袞.孝庄文皇後系多爾袞之兄嫂,弟妻兄嫂,按照漢人道德觀念來看,是 一件太不光彩也太不文明的事.有清一代,對此諱莫如深,求其明文記載則無有 也. 但清末才刊行的《蒼水詩集》有句雲"上壽稱為合巹樽,慈寧宮里爛盈門; 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後婚",即是指太後下嫁這件事說的.詩作者張煌 言是清初人,與多爾袞同時,所說當有所本.另據《朝鮮李朝實錄》仁祖二十七 年(1649 年,清順治六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這樣去"叔" 字改稱"皇父"的記載, 它間接地透露了多爾袞稱皇父"已為太上"與太後相對 稱, 正是太後下嫁的一個旁證. 何況多爾袞之改稱"皇父"不但明載於 《清實錄》 與蔣良驥《東華錄》等書中,即當時流傳到今的許多檔冊和文告中,於抬寫皇上 處, 一並抬寫攝政王, 而攝政王之上, 或冠以"皇叔父", 或冠以"皇父"字樣. 我們也不要忘了另一個事實: 滿洲入關以前的社會性質雖已由奴隸制迅速向封建 制過渡,但很早很早以前女真人的落後習俗,如弟娶兄妻,妻姑侄媳的一些群婚 制的殘余,延續到入關初年,也是不足為怪的.那麼,太後下嫁這件事是可以相 信確有其事的. 二,順治出家 史載順治十七年(1660 年)八月十九日,皇貴妃董鄂氏薨.世祖福臨哀悼 殊甚,為之輟朝者五日.旋即下諭追封為皇後.董鄂氏僅僅是個貴妃,為什麼要 這樣濫加謚號,並晉封她為皇後呢? 有的人於是以訛傳訛,說這個妃子是明末人冒辟疆的姬人董小宛,當清軍入 關之初,被掠至京師,後入宮,賜姓董鄂氏,跟著又冊立為貴妃.誰知董氏入宮 之後,竟以不壽卒.然世祖之於董貴妃,寵冠六宮,莫與倫比,乃紅顏薄命,惹 得世祖終日悶悶不樂,不數月,遂棄皇帝不為,遁入山西五台山,削發披緇,皈 依凈土.上述就是順治出家的由來,歷來故老相傳如此,是否真有其事呢? 首先我們應該承認清世祖福臨好佛,宮中延有木陳,玉琳王秀二禪師,尊禮 備至.世祖鈐章有"塵隱道人","懶翁","痴道人"等稱號,又諭旨對木陳 有"願老和尚勿以天子視朕,當如門弟子旅庵相待"雲雲.世祖信佛是事實,誰 也否認不了的. 其次要說,世祖死去前幾個月,適值孝獻皇後董鄂氏之喪,世祖哀痛過情, 為世所嘆異.因而就有人認為世祖是由悼亡而厭世,終於脫離塵網,遁入空門. 從此傳為"萬古鍾情天子"的一段佳話.這是與歷史事實不符合的.不錯,由於 世祖好佛,他死前確實有過要求祝發為僧的念頭.但事實上在他死去的前幾天, 只是叫他最寵任的內監吳良輔去憫忠寺(今北京市廣安門內法源寺)削發, 他本人 也曾親自前往觀看過. 這里還說明世祖當時並無大病. 那麼, 世祖是怎樣死的呢? 據當事人王熙《王文靖集自撰年譜》載:"奉召入養心殿,諭:朕患痘,勢將 不起."張宸《青王周集》亦稱:"傳諭民間毋炒豆,毋燃燈,毋潑水,始知上 疾為出痘."兩人所記完全相合,可以互相印證.這就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世祖 既死於出痘,那麼,遁入五台山祝發為僧的說法,就並不可信了. 三,雍正被刺 世傳清世宗胤禛暴崩的原因,說法不一,有說是被刺而死的,振振有詞. 這一說法究竟可信嗎? 說來話長,它起因於雍正七年(1729 年)曾靜,張熙一案.曾靜慕明末人 呂留良的為人,以排滿復明為職志,因遣其徒張熙詭名投書川陝總督岳鍾琪,勸 他為祖先(岳飛)舉義,不成,獄興,辭連呂留良.世宗嚴加處治,戮留良屍,留 良子葆中,時為編修,亦論斬.傳說呂留良有一個倖存的孫女,名叫呂四娘,她 的劍術之精, 冠絕儕輩, 立志要為父祖報仇. 後來她潛入宮內, 終於刺死了世宗, 並把世宗的腦袋割下,提著逃走了. 好事的人說是根據鄂爾泰傳記的記載,說世宗暴崩的那一天,上午還"視朝 如恆,並無所苦",就在那天下午,忽召鄂爾泰入宮,而外間喧傳世宗暴崩的消 息已滿城風雨了.鄂立刻"入朝,馬不及被鞍,亟跨驏馬行,髀骨被磨損,流血 不止.既入宮,留宿三日夜,始出,尚未及一餐也".人們認為,當時天下承平, 長君繼統(清高宗弘歷二十五歲登位), 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要搞得這般驚慌失 措的.這就只能說明世宗被刺的說法並非沒有道理. 這里需要將真人真事與野史傳聞區別開來,曾靜,張熙一案牽連的呂留良等 人都是真人真事,是歷史真實;但提到呂留良的一個孫女,是傳說,不是歷史事 實.世宗死的年月日是事實,但說他是暴崩,並不見明文記載,也只是傳說,目 前尚不能證實其事.此其一. 上述鄂爾泰傳記所描述的鄂倉皇上朝一段情節,寫得惟妙惟肖,好像真 有其事似的.但至少在正史記載里,如《清實錄》,《清史列傳》,《清史稿》 等書並沒有這類的記載.當然,沒有文字記載,不等於沒有這件事;而且直到今 天仍無法得到證實,也就不可能確認有這件事;即使鄂爾泰的倉皇上朝是事實, 也不能證明世宗一定就是被刺,因為二者並沒有必然的內在聯系.此其二. 世宗本人好佛好道,"所交多劍客力士",傳說"結兄弟十三人".皇 帝與人結為兄弟之事,未必可信;但既好佛好道,多交劍客俠士,則煉丹求長生 之術,容或有之.求長生吞丹葯,以致暴崩,也有可能.秦皇,漢武之事,早有 先例在.此其三. 有人建議發掘清西陵的泰陵(清世宗胤禛的陵墓),看看世宗到底有無頭顱,以證 實被刺與否.後因發掘工作過忙,未果,當然,清世宗死於 1735 年,屍骨早寒, 一旦發掘,果能得其一二遺骸,固可定案,但要付出的代價未免太大,也只好等 待將來再說了. 四,狸貓換太子 "狸貓換太子的傳說來自宋朝. 說是在宋真宗登基已久, 擁有三宮六院, 就是得不到兒子.先後有五全都夭折.後來德妃劉娥與李宸妃同時有孕,李宸妃 先期誕下皇子, 劉德妃卻不慎流產. 劉德妃妒忌, 就將一隻剝皮狸貓換去了皇子, 並將李宸妃之子據為己有,還造謠說宸妃產下怪胎.李真宗信以為真,便對李氏 加以懲處. 而將劉德妃隨後竊取來的兒子立為皇儲. 這個皇儲就是後來的宋仁宗. 最後的結果是:李宸妃為躲避迫害被迫流落民間.仁宗也經常為自己的身世困 擾.直到包拯橫空出世,才得以揭開這樁宮闈迷案.於是已經是皇太後的劉娥被 活活嚇死,老包也因為替宋仁宗找回了親生母親而官升龍圖閣大學士. 清宮里後來也有類似狸貓換太子的傳說.這里指的是清世宗胤禛(雍正)與海 寧陳氏換子的傳說(當然沒有狸貓).浙江海寧陳氏,從明末起,累世簪纓.數 傳至陳之遴,清初降於清,位至極品.稍後,陳氏一家,如陳說,陳世倌,陳元 龍等父子叔侄,都是高官厚祿,尊寵備至.康熙年間,世宗時為皇子,與陳世倌 尤相親善.恰巧碰著兩家各生一子,年,月,日,時辰無一不同.世宗聽說,十 分高興,命抱子入宮,過了許久,才送回去.陳氏發現,送還的已經不是自己的 男孩,而且易男為女了.陳家萬分震怖,但又不敢出來剖白,只得隱秘其事.後 來清高宗(嘉慶皇帝)嘗南巡至海寧,當天即去陳家,升堂垂詢家世甚詳.將出, 至中門,命即封閉,並告以後不是皇帝臨幸,此門不得再開.所以此後陳氏家中 永遠關閉其門, 從未再開過一次. 也有人說, 清高宗弘歷對自己的身世懷有疑團, 所以南巡到陳家,想親自打聽清楚.上述這些傳說,盛行於前清末年.當時革命 排滿之風最盛,對清代諸帝極事丑詆.傳聞異辭,其中真偽夾雜,有必要為之剖 辨. 海寧陳氏一家,如陳說,陳世倌,陳元龍父子叔侄,位極人臣,皆是事實: 就是清高宗南巡去過陳家,也是事實.按清制,皇帝到過的人家,經過的大門是 必須封閉,禁止再開的.但不能由於有這些歷史事實,就說清世宗與陳世倌有以 女換子之事了. 清代旗人生子一定要報都統衙門, 宗室生子一定要報宗人府, 定製十分縝密. 何況紫禁城內,門禁森嚴,怎麼能隨便抱子出入宮內?顯而易見,這些都是清末 漢人在排滿的革命浪潮中,無中生有地編造出來的.

『陸』 雍正帝暴死之謎

雍正的死因是清宮謎案之一,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 、歷史學者閻崇年歸納了一下,大概有五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雍正被呂四娘砍了頭死的。雍正時期一個叫呂留良的人在文字獄中遭到了嚴厲的懲處。但是傳說他的女兒,一說是孫女,呂四娘漏網了,她拜師學藝,武藝高強。後來想法喬裝打扮混到了皇宮裡面,見了一個機會,把雍正的頭砍下來,替她父親/爺爺報了仇。這個傳說很生動,雍正沒有頭怎麼發喪,傳說做一個金頭給擱上,這樣就埋在了雍正的泰陵。很多專家研究之後,認為雍正是被呂四娘殺了,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當時在這滿門抄斬的時候是非常嚴格的,呂留良的女兒不可能逃跑,退一步說,即使是跑了,也不可能混到皇宮,即使混到皇宮,也沒有機會把雍正給殺了。所以這只是一個野史小說在這兒編造的一個很生動、很有趣的故事。 第二種說法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有一個戀人,這戀人叫竺香玉,長得很漂亮,能歌善舞,被雍正看上了,雍正把她收到宮里來。他奪了曹雪芹的所愛,於是曹雪芹就通過秘密的辦法和竺香玉進行聯系,竺香玉雖然身在皇宮,心還想著曹雪芹,於是見了一個機會,就謀殺雍正。這個也是野史小說之言,沒有任何歷史根據,不可相信。 第三種是《梵天廬叢錄》的說法,說雍正是被一個宮女給勒死的,但是還差一點,又被救活了。這個故事我認為屬於移花接木,明朝有這么一個故事,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嘉靖皇帝他對宮女很暴躁。因為嘉靖他吃煉丹葯,他有時候脾氣暴躁,經常鞭撻宮女。有一個宮女叫楊金英,一天夜裡,趁著嘉靖皇帝睡著的時候,用黃的綢子就勒嘉靖的脖子。因為她特別緊張,慌亂之中打了一個死結,她以為勒死了,參與其事的另外一個宮女害怕了,把這個事情趕緊告訴皇後,皇後急忙跑來的時候,一看嘉靖已經斷氣了,皇後趕緊命令傳御醫,御醫叫許紳,來了以後,覺得問題很嚴重,就下了急猛葯來治,經過了四個時辰,嘉靖就有了一點聲音,透了一口氣。然後,史書記載說:「嘉靖吐紫血數升」,後來又經過一個時期的調理,就把嘉靖給救活了,當然楊金英等就被殺了。這個事情是真的,歷史有記載。據說後來嘉靖皇帝晚上睡覺的時候,這一個屋子是三九二十七張床,別人不知道他睡在哪個床上。後來我問故宮的先生,我說有沒有發現他那床是不是就是二十七張,他說已經不可考了,因為是明代的事情,清朝格局都變了。嘉靖曾經被宮女勒得斷了氣,後來搶救過來,這是歷史真事。我看過朝鮮《李朝實錄》,朝鮮的使臣到明朝來,對這個事情也做了很詳細記載,我們剛才講的故事就是把明朝的故事挪到雍正這兒來,可能是清朝末年民國初年,出於反滿的需要,編造了這么一個很生動很有意思的故事。但是可以鄭重地說,這個不是歷史事實。 第四種說法,有的學者考證雍正是得了中風死的。很多的學者同意這種看法,但是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說他就是死於中風,也是算一說吧。 第五種說法,就是中了丹毒死的。雍正他中期得了一場大病之後,他親自寫了手諭,讓各個地方大員推薦名醫和術士到這個皇宮給他治病,幫助他保健。雍正他是想長生不老,各地就推薦。後來有兩個大的道士,一個叫張太虛,另一個叫王定乾,這兩個大的道士,他們到了宮里之後,就幫助雍正煉了丹葯,交給他們道術。雍正是真的相信道教,在乾清宮,在太和殿,在其他的地方,有的地方設壇,供奉道神的符板。後來雍正長期在圓明園,他派人往圓明園送煉丹的葯,數量很大,他死之前12天送的黑鉛200斤。雍正曾經在五年之間,根據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叫做《活計檔》的記載,送煉丹所需的物品157次,他不但自己吃煉丹的丹葯,他寵信那些大臣,還派人送給他們吃,雍正長期吃煉丹的丹葯,可能汞,鉛,硒一些重的金屬中毒,應當說雍正的死和鉛中毒和丹中毒有一定的關系。有人統計,就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的皇帝煉吃丹葯死的有14位之多,現在雍正的死根據宮廷的檔案來說,那就是官方的記載,可能是正常的病死,也可能就是吃丹葯中毒而死,我想可能是多種原因,最後導致雍正58歲就死了。

『柒』 溥儀退位後發現了哪道塵封密詔,揭開了百年謎案

作為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幾乎家喻戶曉,雖然這個名聲不大光彩,但溥儀的人生經歷之傳奇卻是毋庸置疑的。晚年時,溥儀一邊回顧自己的一生,一邊開始撰寫個人回憶錄。在《我的前半生》中,溥儀曾無意之中記載了幼年的一件事,史學家卻從中發現了一件清宮謎案的真相。

▲溥傑晚年舊照

賈英華以此為依據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他從溥儀留下的文字材料中發現,溥儀後來曾經多次在故宮中暗中尋找黃紙包的下落,但是始終沒有找到原件。不過對賈英華來說,雖然最有用的證物沒有找到,但是這兩位皇室後裔的口徑卻相當一致,特別是溥傑的口述材料中有具體時間、具體地點和詳細經過,可信度很高,因此他將此事寫進了《末代皇帝的前半生》一書中,算是為這件謎案畫上了一個句號。

『捌』 滿清一共有幾大疑案啊

有人說是十大疑案:
1、孝庄太後下嫁案

2、順治帝出家案

3、雍正帝繼位案

4、雍正帝之死案

5、乾隆身世之謎

6、香妃之謎

7、嘉慶帝遇刺案

8、天理教攻入皇宮案

9、慈安太後暴死案

10、同治帝之死案
有人說是四大疑案:
孝庄下嫁
順治出家
雍正奪位
乾隆身世
清末四大疑案

清朝末年,道光皇帝至慈禧太後垂簾聽政年間,吏治不修,政官貪瀆,曾發生大量冤案,其中以楊乃武與小白菜案(1873年-1877年)、名伶楊月樓案(1873年)、太原奇案(1840年)、張汶祥刺馬案(1869年)最為轟動,案情曲折離奇,歷久不衰,近世皆有劇本電影演出,合稱為「清末四大奇案」。

嘉慶皇帝是「暴死」的嗎?

嘉慶四年,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終於親政。親政後的嘉慶首將貪官和團賜死,繼而平息了白蓮教義軍起事。他在位25年,勤政戒情,務實遵禮,一切以體察民情民意為本,以天朝富有四海而自居。然而,在嘉慶二十五年他60歲時,突然卒於避暑山莊,為歷史留下了一樁是否「暴死」的疑案。

嘉慶二十五年盛夏,嘉慶帶著大批隨員,名優藝伎,馬隊輦輿,浩浩盪盪地向木蘭進發,不久抵達熱河,安頓於避暑山莊,開始了清朝宮廷傳統的木蘭秋狩。嘉慶皇帝怎麼也想不到,這是他最後一次進駐避暑山莊。他的高祖康熙活了69歲,他的祖父雍正活了57歲,他的父親乾隆活了88歲,而在七月二十五日這一天,年屆六十的他在毫無任何預兆的情況下,卻猝然離開了人世。

嘉慶皇帝死後,熱河行宮立即封鎖消息,避暑山莊大門緊閉,限制人員出入。到二十七日,留京王公大臣才得悉噩耗;延至八月初二日,繼位的道光皇帝向內閣發布上諭,才告知朝廷上下。當時,朝鮮國官員在盛京見清朝官員皆著素服,頭帽拔去花翎,驚問其敵,才曉知嘉慶皇帝已逝。好好的皇帝為何會突然死亡呢?宮闈之事向來保密,清廷當然不會對民間公開解釋死因,很自然的,民間也就產生了關於嘉慶死因的各種推測和傳聞。

傳聞中最有影響的即是「暴死」之說,並說得很具體:遭雷劈而死。

傳說嘉慶到達避暑山莊後,稍事歇息,即全副武裝,率領滿漢大臣和八旗禁旅。大隊人馬直奔木蘭圍場。可是,他們追蹤圍獵多日,虎熊等大獵物全無,只獵獲了一些野兔,連平時遍地覓食的麋鹿也很少見。嘉慶非常掃興,決定提前結束這次不愉快的秋狩。回來的路上,恰遇變天,雷電交加,大地震撼;忽然,平地一聲驚雷,那麼多人中,惟獨嘉慶被擊中落馬。本來的凱旋迴營卻變成護喪返京,滿朝驚恐呆然。

類似的說法還有說嘉慶因狩獵時中暑,在承德山莊卧床調養,並無甚大礙,精神尚佳,照常處理政事。一日,熱河上空驟變,雷鳴電閃,嘉慶寢宮頓時遭到雷擊,但寢宮中卻只有嘉慶一人觸電身亡,其他侍從人員均無事。

關於雷劈嘉慶一說,還有一個更荒誕不經的版本。相傳,嘉慶長期嬖寵一小太監,經常尋歡作樂,引起近侍大臣們的非議,進駐承德避暑山莊以後,更加變本加厲。嘉慶的寢宮設於「煙波致爽殿」,殿後有一座小樓,名「雲山勝地」,據說此樓正是嘉慶與小太監幽會的場所。某日,他們正在此尋歡,忽然道道閃電劈開雲層而下,一個火球飛進小樓,在嘉慶身上炸開,頓時斃命。

傳說嘉慶因被雷擊而死,面目燒焦,已經無法收殮入棺。若將事實曝光,無異於宮廷的最大丑聞。大臣們於是商定了一個辦法,將一個相貌體形與嘉慶相似的老太監秘密絞死,再進行盛裝打扮,真皇帝骸骨放在棺材底部,上面平躺著假皇帝屍體,以此掩人耳目,運回北京,祭葬了事。

以上說法,雖然流傳很廣,但認真考察起來,卻是沒有絲毫史實根據的。

許多史學家認為,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推測,嘉慶皇帝的死因大概是長期操勞而導致的心臟衰竭。嘉慶從登基以來,皇帝的差使把他弄得焦頭爛額,不管他為之付出多少心血,還是有源源不斷的麻煩事找上門來,讓他心煩意亂,沒有一天輕松的日子過。在他當政的二十多年裡,他對自己的要求非常嚴格,身先節儉,崇尚清廉,遏制奢侈之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每天都要處理繁多的政務,仍孜孜不倦,從不懈怠。嘉慶十三年(1808年)四月,嘉慶喜得皇孫,內閣因此有兩天沒有向他遞送奏章,他馬上對閣臣提出批評;過了幾天,端陽節到了,朝廷大臣們又沒有向嘉慶奏事,他大發脾氣,親自對各部院衙門進行查核,結果查明吏、刑、工等部都是有事不奏,嘉慶隨即把有關官員交到都察院論罪議處。

然而,無論嘉慶怎樣辛勤操勞政事,甚至嘔心瀝血,費盡心機,而那些長期阻撓國家振興的老大難問題,苦鬥二十多年,仍是依舊如斯,甚至國家已是內亂外患,這怎不讓他覺得失望,煩悶和傷感呢?他就是不明白,為什麼父親乾隆皇帝在世的時候,天下太平,皇帝當得多瀟灑風流,輪到自己坐江山,局面卻是如此棘手。面對日益衰敗的國家,他已經感到無能為力了,但是又無法從數不勝數的政務中抽身自拔,在巨大的壓力之下,他的身體必然走向惡化。

在親政之初,嘉慶決心懲治腐敗與整頓吏制,他處理了歷史上最大的一個貪污案。他確實下了不少功夫,曾專門撰寫《義利辨》、《勤政愛民說》等文章,頒示給群臣,並對貪官採取了接連不斷的懲治措施。然而,與和團等貪官的斗爭雖然鍛煉了嘉慶,但也付出了代價。和團黨羽遍布朝野上下,宮廷內外,處死和團給自己樹立了敵人。吏治腐敗已經尾大不掉,成為嘉慶朝最大的隱患。

嘉慶八年,在神武門乘御轎時竟然有兇手來行刺皇帝,雖然這只是一場虛驚,行刺者被制服,但對嘉慶必然是一次心理上的打擊。嘉慶十八年,天理會起義軍公然沖進他的統治心臟紫禁城,在城樓上插反旗,在殿門匾額上射箭鏃,甚至直逼皇後住處,意欲搗毀金鑾殿。皇宮乃皇權象徵,丟掉皇宮意味著統治基石的崩潰。這兩次事件雖然都未成功,但卻都是有清歷史以來從未發生過的對他統治能力的極端藐視和否定,嘉慶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打擊,他感到莫大羞辱,給他的內心增加了極重的負擔。

嘉慶整治腐敗可謂不遺餘力,可總難以改觀。貪官污吏盤根錯節,損公肥私,專權敗政,已達到相當嚴重程度,甚至出現了貪官殺清官的荒唐事!更為奇怪的是,堂堂兵部行印(即中央軍事國防最高行政機構關防)竟然不翼而飛,是丟失,還是被盜?是無意疏忽失落,還是另有陰謀策劃?嘉慶苦苦追查,可一直無法弄清。嘉慶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自己的王朝吏治敗壞到何種地步,但是,他卻深感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扭轉這日益腐敗的吏風。

讓嘉慶更加傷腦筋的是社會動盪,不穩定跡象益加明顯。雖然大規模的白蓮教起義被鎮壓了,但直隸、山東、河南、四川、湖南、安徽、湖北、山西、黑龍江等地,均有民間宗教活動,且教門名目數十,徒眾多為農民。浙江寧波府有生員組織破靴黨,包攬訴訟、挾制官長,「甚至有動眾劫掠,棍械傷人情事」。由於天災人禍,百姓本已無以為生,而地方上的貪官污吏還以緝拿白蓮教徒為名,肆意敲榨勒索百姓,逼得老百姓只有造反,規模不大的農民起義經常爆發,他們佔山為王,或下山掠奪,或進入城鎮劫富濟貧。

內亂不休,外患迭至。嘉慶當政時期,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已先後完成了工業革命,正積極向東方拓展勢力,古老的中華帝國成為西方殖民者覬覦的重要目標,商人、傳教士、炮艦、鴉片紛紛涌來。雖然嘉慶仍堅持閉關自守政策,並認為「我天朝富有四海,難道需要外國的點滴貨物嗎?」可是,閉關自守已經十分艱難了。嘉慶十年(1805年),英國的四艘軍艦以為貨船護航為名,竟闖到了澳門和廣東口岸;嘉慶十三年,英國又借口幫助澳門的葡萄牙商人抵禦法國人,派軍隊在澳門登陸,隨後有三艘軍艦闖進黃埔,二百多名英國士兵和水手進駐了十三行商館。面對西方殖民者明目張膽地對華軍事挑釁,嘉慶雖保持著高度的警惕,然而,他卻已經無法再堅持閉關鎖國的傳統政策了。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自即位後,嘉慶為治理這個封建大國殫心竭力,付出了全部心血。他曾經有扭轉王朝頹敗的豪情,也敝露出以振興國家為己任的雄心抱負,但他的才能不足以帶領大清帝國走向中興,他根本無力駕馭這個動盪不安的封建後期社會。二十多年一晃就過去了,嘉慶盼望的中興清王朝的局面並沒有出現,而他卻在長期的勞累、傷神、壓抑、苦惱、憂郁和煩躁中不知不覺地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在熱河行獵時,他的身體狀況突然惡化,從病倒至歸天,還不到一天的時間,雖然死前沒有任何徵兆,卻是長期操勞而導致的心臟衰竭以致於猝死的。

雖然說嘉慶被雷電擊中而死的說法沒有絲毫史實依據,但說他是長期操勞而死的說法同樣也只能是分析和猜測。不管怎樣,嘉慶是突然而死,的確稱得上是「暴死」,至於暴死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是還需要深入研究的

『玖』 北京一小偷「靠輕功」,盜走故宮15億文物,他究竟是什麼人

對於中國人來說,紫禁城是一個非常庄嚴而神秘的生活,紫禁城還存儲著許多珍貴的文物,參觀紫禁城時,這些文物的精美和莊重也讓所有人感到震驚。 一般來說,每當我們看到文物時,我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欣賞它們的美麗和獨特性, 但是,也有一些人在看完文物後有惡意,想把它們當作自己的, 手賣。 北京有這樣一個小偷, 他在紫禁城成功偷走了價值15億美元的文物,這種盜竊也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些古老的文物,經過數百年的歷史,可以保存到今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這些珍貴的文物是古人留下的寶貴財富,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在古代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們應該更多地珍惜和保護這些古代文物,而不是出於自私的慾望來思考這些珍貴的文物。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可以留言和評論。

『拾』 中國北京故宮的未解之謎是什麼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迄今已歷經560多年的滄桑歲月。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 ,既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召見群臣、行使權力的場所,也是皇帝和後妃、皇子們居住、遊玩的 地方。3公里長、10米高的宮牆,儼然是一座森嚴壁壘的城堡,留下了一個個不解之謎。
天人合一紫禁城 。
故宮又稱為紫禁城。把皇宮稱為紫禁城,有何解釋呢?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星垣。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將天上的星宿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和
其他星座。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是中垣,又稱紫微宮、紫宮。它在北斗
星的東北方。「太平天子當中坐,清慎官員四海分」,古人認為那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封建
帝王以天帝之子自居,他辦理朝政與日常居住的地方也就成了天下的中心。又因皇宮是等級
森嚴的封建社會中最高級別的「禁區」,便有紫禁城的「禁」字來強調皇宮的無比尊嚴。

太微垣南有三顆星被人視為三座門,即端門、左掖門、右掖門;與此相應,紫禁城前面
設立端門、午門,東西兩側設立左、右掖門。午門和太和門之間,有金水河蜿蜒穿過,象徵
著天宮中的銀河。皇帝及皇後居住的乾清宮與坤寧宮,「乾」、「坤」二字就意味著天地的
意思。其東西兩側的日精門與月華門,則象徵著日月爭輝。東西六宮及其他諸宮殿也都分別 象徵著天上的十二星辰和各個星座。
故宮房間知多少
故宮的房間數不清。有人說,故宮有9999間房;有人說,故宮的房間應該有999 9間半,那麼,又為何有9999間半呢?半間在哪兒?

原來,半間是指文淵閣樓下西頭的那一小間。實際上故宮所謂的半間房是根本不存在的
。文淵閣西頭這間,面積頗小,僅有一作上下用的樓梯,但仍是一整間。文淵閣是藏我國第
一部《四庫全書》的處所,為了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克火之意,文淵閣一反紫
禁城房屋多以奇數為間的慣例,採用了不講對稱的偶數——6間。但又為了布局上的美觀,
西頭一間建造得格外小,似乎是半間房。故宮房屋到底有多少呢?據實地測量有8600餘間。
冷宮何處

來故宮參觀的人,總要找找「冷宮」在哪裡,看皇帝是不是真地過著「三宮六院七十二
妃」的生活。先談「三宮六院」。故宮中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稱為「三宮」。六院分別指東路
六宮:齋宮、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及永和宮。皇帝的妻妾眾多,說有「七十二
妃」,或「粉黛三千」。據《禮記》記載,周朝的制度是「天子後六宮,三夫人,九嬪,二
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這說明,早在我國周代,天子的妻妾就有夫人、嬪、世婦、御妻
等名號,數量也相當驚人。封建帝王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隨心所欲地挑選妃子。
「宮中多怨女」,在封建社會里,多少青年女子被關進宮內,終生不得自由!
至於選到宮中的女子,一旦失寵,便在宮中禁室里等死,更為悲慘。故宮的「冷宮」在 哪裡?並無定所,但歷來有兩種說法,一說即是乾清宮、長春宮;一說「冷宮」無固定地址 ,關禁王妃、皇子的地方,便俗稱「冷宮」。
查遍所見明、清史料,紫禁城無「冷宮」匾額,冷宮並不是某一處宮室的正式命名。根 據一些文獻記載,,明、清時代被作為「冷宮」的地方有好幾處。 明末天啟皇帝時,成妃李氏得罪了權勢赫赫的太監魏忠賢,被由長春宮趕到御花園西面 的乾西,一住四年。先後被幽居乾西的,還有定妃、 嬪、恪嬪三人。這個「冷宮」在紫 禁城內之西。
光緒皇帝的珍妃被慈禧落井之前,據說關在景祺閣北邊北三所(現坍毀),這地方就在 今天珍妃井西邊的山門里。如果這一出自太監之口的傳聞屬實,則此地也算得一處「冷宮」 。
門字之謎
故宮各門匾中「門」字末筆直下至底沒有向上的勾腳,都寫成 。為什麼故意寫成這 樣呢? 「門」字寫成「 」,宋代就有了。據說宋偏都臨安後,玉牒殿失火,殿門燒光。宰臣奏說,宮殿匾額中的「門」字,末筆都有勾腳,帶火筆,因此招火,將這些匾額全部燒掉 方能免災。從此以後,凡宮殿的匾額,書寫時「門」字末筆都直下,不勾腳。
有一個為寫「門」字而喪生的故事,更能說明宮殿匾額「門」字無勾的原因:明太祖在 南京命中書詹希原寫太學集賢門匾,所寫「門」字,末筆微微勾起,多疑的明太祖便大發雷 霆說:我要招賢,你詹希原這廝要閉門,塞我賢路!遂下令斬之。真是伴君如伴虎!
故宮誰設計
故宮這樣宏偉的建築,如果浩大的工程,由誰負責設計?又是誰主持施工的?這的確是個歷史謎團,難倒不少老北京人。因為故宮的建築上沒有如現代建築那樣明
確 地刻上此建築物建於何年,由何人設計等字樣。目前大多數人都認為故宮是明代一位傑出的 匠師,姓蒯名祥,人稱蒯魯班的人設計的。

但是,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古建部高級工程師、年近古稀的於倬雲先生提出了不同意見。
他認為,曾經參加建造南京宮殿的蒯祥是故宮的設計者這個說法不確切,其實,蒯祥只是故 宮的施工主持人,故宮真正的設計人應該是名不見經傳的蔡信。
永樂15年紫禁城宮殿開始進入大規模施工高潮時,蒯祥才隨朱棣從南京來到北京,開
始主持宮殿的施工,而在此之前,蔡信已主持故宮和北京城的規劃、設計和建造了。
三大殿院內為何不種樹

翻開故宮的興衰史,就能查閱到紫禁城裡少古樹原來跟清代的一次農民起義有關。18
13年9月15日,北京宛平宋家莊(今大興縣宋家莊)人林清率領義軍沖向東、西華門。
東路義軍受阻失利,西路義軍攻入西華門,殺到隆宗門,門已關閉,義軍見宮牆兩邊樹木參 天,便爬上大樹,奮勇翻牆,並砍折樹枝,准備火攻隆宗門……

三大殿院內不植樹,有人說是怕隱蔽於樹叢中的敵人威脅皇帝的安全。這種說明乍聽似
乎有理,實不盡然——故宮養心殿、御花園中古松蒼柏高大茂密,怎麼解釋?
有人撰文提出三大殿院內不種樹,主要是出自烘托意境的需要。太和殿、中和殿、保和
殿並稱外朝三大殿,是皇帝舉行盛典的地方,從位置上說居整個外宮建築的中心,也是整個
北京城的中心。為了突出這組宮殿的威嚴氣勢,建築上採取了許多手法,其一便是院內不植
樹,從皇城正門天安門起,經端門、午門、太和門,這之間的一系列庭院內都無樹木(現在
端門前後的樹是辛亥革命以後種植的)。當時人們去朝見天子,進入天安門,經過漫長御道
,在層層起伏變化的建築空間中行進,會感到一種無形的,不斷增長的精神壓力,最後進入
太和門,看到寬闊的廣場與高聳在三重台基上的巍峨大殿,這種精神壓力達到頂點。而這正
是至高無上的天子對自己臣民所要求的。如果在這些庭院內都種上樹,綠蔭宜人,小鳥鳴叫 ,那將會破壞朝廷的威嚴氛圍。
的確,寬闊的廣場、藍藍的天空,把三大殿映襯得更加威嚴壯觀,讓人肅然起敬。三大 殿院內不種樹是否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呢?在游覽中,我們不妨再探索、再思考,徹底解開 這一名勝之謎。

熱點內容
社矯條例 發布:2025-01-18 03:18:09 瀏覽:923
交通法規禁止 發布:2025-01-18 03:14:28 瀏覽:342
社會與法一夕陽紅直播 發布:2025-01-18 02:37:46 瀏覽:724
謠言轉發多少條付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01:48:20 瀏覽:471
女性就業地方性法規 發布:2025-01-18 01:29:02 瀏覽:923
最新婚姻法房子歸屬問題 發布:2025-01-18 01:22:43 瀏覽:87
國際經濟法原理 發布:2025-01-18 01:22:39 瀏覽:340
有關醫院建築的法規 發布:2025-01-18 01:22:35 瀏覽:53
有關外包欄目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8 00:32:49 瀏覽:725
人民法拍網 發布:2025-01-18 00:31:45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