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與法的四十不惑

社會與法的四十不惑

發布時間: 2022-10-06 12:01:25

❶ 孔子所說的「四十不惑」,到底包含哪些層面有哪些含義

「四十不惑」出自《論語·為政》,全句為: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句話是孔子的經典名言之一,論述了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學習跟道德涵養的提升是成正比的,人隨著不時學習,他的道德涵養就會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接近「聖人」的規范。

這句話也能夠看作是孔子對本人終身的概括和總結。

社會和人性都很復雜,而人生又很苦短,成天被困惑左右,任勞任怨的人,又怎能把精神放在本人該做的事情上?又何談獲得勝利、完成人生志向呢?

世上沒有誰對不起誰,只要鑽牛角尖,不時拿困惑懲罰本人的人才對不起本人。一顆容納、豁達、堅決、睿智的心, 才是面對一切困惑的法寶。

被困惑左右的人,就像囚禁在狹小的暗室里,看到的全是虛無。走出困惑的人,好像站在寬廣的地步里,被陽光包圍,身心像陽光一樣充溢安康的生機。

❷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含義

吾十有五,而治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於丹認為,這種人生的坐標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絕對的。其實人生有生理年齡,有心理年齡,有社會年齡,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讓我們也許在二三十歲,就能夠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那麼"三十而立"立得是什麼?"四十不惑"又不惑在何處?"五十知天命"中的天命指的是什麼?什麼又叫"六十而耳順"呢?所謂的"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不是就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呢?孔子對人生境界的劃分對我們現代人的意義何在?我們真正能理解這其中的含義嗎?

古往今來光陰之嘆是我們看到最多的感嘆,這種感嘆在《論語》裡面也不列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話,這句話很含蓄,但是裡面有多少滄桑?也就是說"人世幾回傷往事,山行依舊枕江流。"也就是倉山不老,但是人心中很多悲愴古往今來川流不息。這就像著名的《春江花月夜》所發出的無端至的"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就在這樣一種天地悠悠,江山有情,這樣一種物蓄流轉中,每一個人,一個渺小的人,一個轉瞬即逝的生命,我們有什麼樣的人生規劃呢?很多時候是蒼茫的,有些一旦規劃了,就會覺得舍棄了許多,會留下很多遺憾。

就在孔子看著流水驚嘆的同時,他又給他自己,給他的學生,給千年萬代的後人提出了這樣的描述,他說自己"吾十五而治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一個粗劣的人生坐標,在這樣一個坐標上會有幾個階段所要做的事情會特別特別強調出來。今天我們從頭翻閱進去,看一看聖人所描繪的這條人生之道,對我們到底有多大的借鑒價值。其實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的這一段生命篆刻成什麼模樣,成為我們的不朽,成為我們的墓誌名,每個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一種理想,但是一切從社會化進程開始,從一個自然人,轉化成有社會規則制約的人,這就是學習的起點。孔子的"十五治於學"這可以說他自己的一個起點,也是他給自己學生的一種要求。孔子自己經常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沒有人是生來就了解很多事情的,我不過是對古人所有經歷的事情非常感興趣,而且我能夠孜孜以求,一直認真學習而已。所以孔夫子說像我這樣的人呢,像我這樣有仁義之心的並不缺少,但是像我這樣好學習的人很少見。這就是他十五開始上學的心情。

今天我們知道是一個學習性的社會了,關於學習國際上有一個通行的標准說的好,什麼樣的學習是好的學習?是導致行為改變的學習。其實這顛覆了我們過去的標准,大家過去大家認為導致思維改變就是好的學習。比如說,一個觀點、一個理論、哪怕一個道聽途說的見聞,"入乎耳,發乎口"可以再去講給別人,就是一種學習。但在今天只有導致一個人整個價值體系的重塑,行為方式變的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會要求,這才是一個好的學習。所以孔子的這種學習要求,早在2000多千年前,他所提出的就是一個簡單的標准,"學以致用"。其實我們今天這個信息時代,可學的東西太多了,現在的孩子已經不是十五上學,比五歲早就開始學習了,但是都學了什麼呢?有很多孩子能背圓周率,能背很多很多位,有很多孩子在客人面前能背長長的古詩,但是背圓周率對他的這一生真的就有用嗎?今天的上學還有多少是孔子所說的那種為己之學能夠學以致用,所以在一個信息時代,我們面臨的是悲哀是信息的"過猶不及","過猶不及"這四個字也出自《論語》,《論語》其實認為所有好的東西都有它的度,與其貪多嚼不爛,把自己的腦子復製成一個電腦內存,還不如把有限的知識融會貫通,溶入自己的生命。我們現在可以說,學院的教育它是有一個規范長度的,但是長度是確定的,寬度是不定的,每個人在有限的時光里學到什麼,也許孔子這樣的一種學與思結合的方式會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啟發,只有走過這樣一段的光陰,這樣的一個歷練,逐漸逐漸地提升,有所感悟,才能抵達他所說的三十而立。

話音外:"三十而立"是一句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幾乎每個年輕人到了而立之年,都會問問自己,我立起來了嗎?那麼怎樣才算立起來了,是否要有車,有房,或者有了一個什麼樣的職位就算立起來了呢?而立之年對於人的一生又有什麼重要的變故呢?

還有我們來說說三十而立。三十這個年紀,在今天,可能在都市裡,在心裡斷乳期大大錯後的時代,三十歲還被很多人稱為男孩、女孩,那麼人能在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樣的而立呢?一個"立"是什麼樣的擔當呢?其實大家知道在哲學上,黑格爾曾經提出過一種"正、反、合"三個階段,人最早所接受的教育,人的信念都是正的,我們在剛剛讀小學的時候,甚至在小學以前,看了很多的童話,相信太陽是明亮的,花朵是嬌紅的,人心是善意的,世界是充滿光芒的,王子和公主最終是可以在一起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憂傷。其實這就是正的階段。但是長到十幾歲時候就會出現我們經常說的小憤青,二十幾歲剛剛步入社會,就會覺得這個社會一切都不盡人如意,會覺得成人世界對自己欺騙了,這個世界充滿了醜陋、委瑣,充滿了很多卑鄙和欺詐,這個時候青春的成長有它特有的蒼涼,人到了這個時候,人必然表現出一種反彈,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逆返心理。那麼走到三十歲,三十應該是人生"合"的階段,就是覺得既不像十幾歲時候覺得一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歲時候覺得一切慘淡。三十歲而立,這種立字首先是內在的立,然後才是外在社會坐標給自己的一個符號。從內在的心靈獨立來講,什麼樣是好的學習?就是把一切學慣用於自我,這是中國文化中要求的一種學習方式,人如何達到這樣一種融合境界呢?中國人的學習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我注《六經》,另外一種是《六經》注我。

我注"六經"的方式讀的很苦,需要皓首而窮經呢,把頭發都讀白了,把所有的書讀完了,可以去批註了,了解了這一切。但是更高的一種境界叫做《六經》注我,真正好的學習是融會了所有的典籍以後,用來它詮釋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說三十歲這個年紀,真正在中國古人的文化坐標中,他是一個心靈建立自信的年紀。它不在於很多外在事物形成對立,而形成一種融合和提升,就像泰山上的一幅楹聯,"海到盡頭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這是中國人對於山川的一種感受,它講的永遠不是征服,而是山川對自我的提升,就像大海到了盡頭,蒼天為岸,沒有邊界,人生走到山巒的頂峰,並不是一種誇張地說我把高山踩在腳下,而是我自己成為山頂上一座峰巒。其實這就是"六經"注我的一種解讀。所以三十而立應該說孔子一直在教學生是一種樸素的、簡約的生活方式,很多東西不該操心的就不要操心了,把眼前做好。我們知道,孔子其實他對於神、鬼的東西不大提起的,這就是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學生問到這些事情,他都採取一種迴避的態度。曾經有他的學生去問鬼神,(話音外)"老師真的有鬼神嗎?那些鬼啊、神啊究竟是怎麼回事?""人間的事你還沒有做好,所以就不要考慮鬼神的事了。"那麼老師淡淡地告訴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間的事你侍奉好了嗎?你這種學習還是先樸素一點,從眼前開始,學會人際關系,別去考慮鬼神。後來又問了一個很玄的問題,(話音外)"老師,人總會死的,那麼死人是怎麼回事呢?""生的事你還沒有弄明白,開嗎又去提到死呢?"老師又淡淡地告訴他:"未知生,焉知死?"。其實"未知生,焉知死?"這六個字對我們都是一個啟發,就是在你初期學習的時候,先把我們生命中能夠把握的東西盡可能地學習並且建立,不用超越年齡去考慮那些遙不可及或玄而又玄的東西。只有這樣一點一點學起來,到了該立的年齡,才真正可以立起來。所以所謂"三十而立"我的理解並不是一種外在的社會坐標衡量你已經如何成功,而是內在的心靈標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開始有一種心靈的內省,並且從容不迫;開始對你做的事情有一種自信和一種堅定。我知道中國很多文人做的事情是不求功利目的的,柳宗元的詩說的好,叫作"獨釣寒江雪",我們想一想,在這樣一個清冷的冬季,我們視野中的那個孤獨的蓑立翁,他釣的是什麼呢?沒有人在冬天能夠釣上魚來,但是他是為了釣雪而去。這就是魏晉人所說,你去訪朋問友,可以一夜跨越膳溪,翻山越水到了朋友的門前不敲門就返回了。為什麼?我想念這個朋友,我乘興而來,我到了,盡興而返。也就是說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內心真正認定的事,這大概是一種立的標准,也就是自己認可了,我一生所為有什麼樣的准則。當這樣的准則再流失過去,再走過十年,四十而不惑。
話音外:於丹教授認為,並不是每個人到了四十歲時都能夠做到不惑,現代社會充滿了變數,四十歲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壓力又非常大,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內心不惶惑呢?

其實關於惑這個概念,我們在《論語》的不同場合看見過闡述,所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心怎麼樣才能真正不惶惑這需要大智慧。從而立到不惑,這是人生最好的光陰,其實我們在三十歲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斷地從這個世界上收集他的資格,他的學習經驗、財富、情感、名譽這一切都是用加法的,其實物質的東西越多,人是越容易迷惑的。怎麼樣能到四十不惑呢?這就是三十歲以後就開始要用減法生活,就是不是你心靈真正需要的東西學會捨去。其實我們內心就像一棟新房子,人剛剛搬進去的時候,都想要把所有的傢具和裝飾擺在裡面,當最後這個家擺的像胡同一樣時,發現沒有地方放自己了,這就被東西奴役了,而且學會減法,就是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絕了,甚至不想掙的錢不受那個委屈了,當敢於捨去的時候,人才接近真正不惑的狀態。什麼叫做不惑?就是人面對很多世界給你的不公正啊、打擊啊、缺憾啊、不再孜孜以求追問為什麼不公平,而是在這樣一個坐標上迅速建立自己應有的位置。現代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有這樣一句話:"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其實極盡高明之後,也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絢爛之極而歸於平淡,真正有過極度的璀璨,在你二十的時候,三十歲的時候,曾經奮發揚厲過,那麼走過"不惑"的時候才表現為這樣一種淡定而從容。其實人在三四十歲的時候,剛好是要用在為社會所用的時候,那麼再接下來走到五十歲,有一個意味深長的詞叫做知天命。

話音外:孔子所說的知天命指的是什麼?是人們常說命運、命運,命中有時終需有,命中無時莫強求。難道孔子認為到了五十歲就應該聽天由命嗎?於丹教授認為,五十而知天命決不是聽天由命的意思,那麼孔子所說的天命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什麼是天命呢?孔子自己確實曾經說過,他說人生走到一定的時候,走到你自己求學、學習到了一定時候這么一個境界上,人是應該"下學而上達",也就是說要能夠了解什麼是自己的天命。剛才我們已經說到了,在孔子的經典思想裡面,一向是不主張談"怪力而亂神"的,那麼他又是怎樣看待天命的呢?"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之天乎。"他說我從來不怨天、不尤人,即不抱怨說天命讓我就這樣了,也不向別人身上推卸責任,說是別人導致我這樣了,我要學習的是達到上達,達到通天的道理,這里"知我者之天乎"是指天地大道的規則,讓自己如何能夠合乎大道。其實"不怨天、不尤人"是我們今天常說的話,就這樣區區六個字容易嗎?一個人如果做到這樣的話,那就是硬生生的把很多你可以宣洩出去的抱怨、苛責都壓在了自己的心裡,如果你不再向他人推卸責任的時候,就意味著給自己少了很多開脫的理由,那麼孔子說為什麼可以做到這樣呢?就是一個人內心的完善,自我的解讀,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在社會上跟對別人的要求、對別人的苛責都要重要的多。孔子說:"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只有小人才會在人際糾紛中不斷地蜚短流長,只有小人總在琢磨說別人如何不利自己,而君子寧可在自己內心建立一個大道之約,所以這種大道就是他所說是"天命"。不見得要去做很多很多的技巧,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為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在這里說了"知命、知禮、知言"三個境界,其實人生的成長是倒著的,我們都是最先知道的是"知言"在與人言和讀書中了解這個社會,這能夠做到知人,知道他人怎麼樣。但是知人不能夠擔保你不尤人,你也會抱怨別人,因為每個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長短之間就會出現磕磕碰碰。再下一個層次就是"知禮",知禮之後,人就可以做到"立"了,也就是說人自我建立了,這種抱怨會少的多;更高的一個層次是"知命",這個知命就是孔子所說的,作為君子建立了一個自循環的系統,他內心有一種淡定的力量去對抗外界,這就是知命。

所以五十才能夠知天命,也就是到這個時候,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了",達到孔子的這種境界,這是一種內心的定力。其實在莊子《逍遙游》中,也有這樣的一個表述,《逍遙游》中說,做到"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這就夠了。什麼意思呢?"舉世而譽之"全世界都在誇你的時候,在勸你的時候,讓你往前走一步的時候,而不加勸,這個勸是勸勉的勸,就是自己再多走一步,在別人的鼓勵和縱容下再多做一點,他說我不會。"舉世而非之"就是全世界都在苛責你、都在非難你、都在說你做錯了的時候,內心可以保持不沮喪,不加沮,這樣才叫做訂戶內外之分。

其實走到天命的時候,就會讓我們想到金庸在武俠小說中寫到獨孤求敗的境界。也就是說在中國的武俠小說的表述中,經常我們會可以看到,一個少俠,初出道時,用的是一口天下無雙,鋒利無比的青風寶劍,在這個時候,所有那種蕭蕭劍氣,那種張揚的光彩,就是一個人的絢爛之極。等到他武藝精進,人到三十來歲,真正安生立命,成為一個門派,一個掌門人,或者江湖上一個有名的俠客的時候,這個人可能用一口不開刃的鈍劍,因為鋒利現在來說對他已經不重要了,他的內功開始變的成宏雄厚。等到這個人四十來歲,已經成為威震江湖的一個大俠,他已經超越了一個一個的流派,而成為一種道義的化身的時候,這人可能只用一根木棍,也就說金屬那種鋒利、那種質地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有這樣一個外在的東西就可以了。而等到他真正走到至高的境界,什麼是獨孤求敗的境界,但求一敗而不得,因為這個時候人手中是沒有兵器的,這個時候十八般武藝全都物化了,也就是說他雙手一出可能就能嘯出劍氣,雙全一掄可能就能成為銅錘,所有的武藝全都在這個人的內心裡,全在他的肢體上,所以敵人為什麼不能接這種招,不能破解呢?就是因為你不知道他溶入了多少武藝,所以融會貫通的境界一直是中國文化崇尚的最高境界。所謂知天命其實就是把人間百態,人間學習的道理,最後達到了一個溶入的提升。達到這個境界以後,孔子說,六十而耳順。
話音外:耳順就是什麼樣的話都能聽進去嗎?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常常可能遇到不順心的事,聽到不好聽的話,甚至看到迫不得已的事,即使六十歲的老人之間也難免會發生爭執,我們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耳順呢?

孔子說:六十而耳順,再聽什麼樣的話,聽人家說什麼都覺得人家有道理,這一定是對自己的天命了解了,在這個前提下,才能做到最大地尊重他人。什麼是"耳順"呢?就是對任何一件事情,你都會覺得有他存在的道理;聽任何一種話,你都會站在他的出發起點上去了解他為什麼這樣說。其實"耳順"的境界,用中國文化的一個詞表述就是一種悲天憫人,就是一種悲憫之心,也就是說真正可以了解和理解所有人的出發點與利益,這是一種包容,這是一種體會。也就是說當你見到那麼多人的時候,每個人以他的生活呈現出現的時候,我們是有理由驚訝的,但是如果你的這個體系能夠體諒到他的體系,如果你知道他帶著怎麼樣的生活歷程走到今天,也許就會多了一番諒解。孔子為什麼面對那麼多學生都能因材施教呢?其實這是一種高度。

有一個諺語說的好,兩朵雲只有在同一的高度相遇才能生成雨。高了也不行,低了也不行,其實"耳順"之人,就是不管這個雲在5000米還是在500米,他總能體諒到在他的高度、他的位置和他的想法。

其實一個人要想做到耳順,是要自己先要做到自己無比遼闊,可以遇合不同的高度,而不是刻舟求劍、守株待兔,讓自己的標准堅持在某一個地方。其實用這樣的觀點來解釋"中庸"也許更為恰當。"中庸"其實是學習所有外在知識之後,得到內心的陶冶與熔鑄。這種陶冶熔鑄就好象是我們小學或者中學時經常做的物理實驗,老師給我們一個鉛筆,一個圓分成七等份,塗上七種顏色,戳在那個筆上一轉,出現的是白色。這種白色是絢爛之極之後,其實這就是一種外在天地之理在自己內心的融合,達到這樣的一個境界後,才能達到孔子所說的,年到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話音外:每個人到了七十歲是不是都可以做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呢?我們是不是一定要等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這樣一個生命特製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於丹教授認為,人生苦短,等到七十歲就太晚了,那麼我們怎麼做才能早日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呢?

我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故事,說在有一座佛寺里,那麼供著一個花崗岩雕刻的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有很多人到這里的膜拜,但是通往這座佛像的台階是跟它采自同樣一塊山石的很多花崗岩,終於有一天,這些台階變的不服氣了,他們對那個佛像提出抗議,說你看我們本是兄弟,我們來自同一個山體,憑什麼人們都踩著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啊?那個佛像就淡淡地對這些台階們說了一句話,因為你們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今天的這個崗位,而我是千刀萬剮終於成佛。

所以我們看到的孔子所描述人生的境界,越到後來越強調內心,越到後來越從容和緩,在這從容之前,其實要經歷多少千錘百煉,甚至於千刀萬剮,只有了解一個這樣的外在過程,才能穩健地建樹自己的內心。
孔子所說的這樣一個人生歷程的描述,也許對我們今天來講也是不同里程碑上的一面鏡子,照一照自己的心靈,是否已經立起來了,是否少了一些凝思,是否已經通了天地大道,是否已經包容悲憫去體諒他人,是否終於做到從心所欲。僅僅有這種關照還不夠,因為人生苦短,在這樣一個加速度的社會里讓我們都等到七十年太晚了。其實人生有生理年齡,有心理年齡,有社會年齡,我們是有著多緯度的年齡,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讓我們也許在二十歲,也許在三十歲,能夠提前感悟到四十歲、五十歲的境界,也許當我們四十歲的時候已經可以做到隨心所欲那樣的鎮定從容了。今天的社會給大家的壓力太大了,但是一個人有效的建立內心價值系統,才能把這種壓力變成一種生命反張力。

英國的科學家公布過一個實驗,這不是寓言,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實驗,他們為了試一試南瓜這樣一個普普通通廉價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強就做了一個實驗,在很多很多同時生長的小南瓜上加砝碼,加的前提呢就是他承受的最大極限,既不要把它壓碎了,也不要把它壓的不在成長了,就在確保它在能長的前提下壓最多的砝碼,那麼不同的南瓜壓不同的砝碼,只有一個南瓜壓的最多,從一天幾克、一天幾十克、幾百克,到一天幾千克,直到這個南瓜跟別的南瓜毫無二質的長大,長成熟的時候,這個南瓜上面已經是壓的幾百斤的分量。最後的實驗就是把這個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試一試用刀刨下去是什麼樣的質地?當別的南瓜都手起刀落噗噗砸開的時候,這個南瓜刀下去彈開了,斧子下去也彈開了,最後這個南瓜是用電劇呲呲喀喀給鋸開了,南瓜果肉的強度已經相當於一棵成年的樹干。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實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一個生命的實驗。這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處的外在環境與內在反張力最好的寫照。在這樣的壓力下我們有理由不提前成熟嗎?其實只爭朝夕這句話用在今天再合適不過了,一萬年太久,七十年也太久,學習《論語》,學習經典,所有古聖先賢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讓我們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能夠符合社會道義標准,不論是對於自己的心,還對於是社會的崗位,都作出來無愧的交代,讓我們越早提前實現那種最高的人生境界越好。我講聖賢的意義就在於千古之前以他簡約的語言顯出人生大道,看待後世子孫,或蒙昧的、或自覺的、或痛楚的、或歡欣的,一一去實現,建立起來自己的效率,正和起來一個民族的靈魂,讓我們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圓潤的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然後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來有用的人生,大概這就是《論語》給我們的啟示。

❸ 為什麼人們常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呢這些是什麼意思

四十不惑:意思並非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就什麼也不迷惑了。四十不惑的真正意思應該是:一個人到了四十歲,經歷了許多,已經有自己的判斷力了;

五十知天命:「知天命」不是聽天由命、無所作為,而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為但不企求結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說五十歲之後,知道了理想實現之艱難,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結果;

六十耳順: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

七十隨心所欲:七十順心而為,自然合法,也就是動念不離乎道。

(3)社會與法的四十不惑擴展閱讀:

典源:

《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范,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❹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怎麼理解

意思是: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

一、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二、翻譯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三、出處

春秋·孔子《論語·為政》


(4)社會與法的四十不惑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論語·為政》包括24章。本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范疇的進一步闡述。

二、賞析

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范,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三、作者簡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先祖為宋國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❺ 什麼是真正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看完受益匪淺

這句話其實就是縱橫了人的一生經歷:三十歲只是人上的一個已站、一個路口。從字面意思來解釋是:如果一個人在三十歲的時候沒有發憤圖強,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前途,四十歲也不會積累到最後的財產,日子過得並不富裕,那麼等到五六十歲的時候。

隨著身體的各方面機能下降,體力大不如前,生活,的壓力也會隨之越來越大,日子自然也會越來越難過,甚至會失去對生活的希望,就整天昏昏度日坐著等死了。

很多農村的老人都把這樣的話拿來告誡自己的後人,希望後人能足夠努力,為未來創造更好的生活。當然這一切都不是絕對的,例如劉邦就是五十歲才稱帝,劉邦年輕時確實不務正業,游手好閑,但也不是全都在玩。

他的性格豪爽講義氣,做人做事有分寸,同樣是地痞混混,卻能結識一幫打天下的好兄弟,能交到蕭何這般的謀士,足見其人品有他可貴之處。可試問又有幾人能像劉邦一樣呢?

在老一輩人看來,三十歲有生活的磨練,有父母的囑托,有兒女的期盼。他是家裡的頂樑柱,是美好前景的創造著。他不得不走,但又不能走遠,就像一隻牽著線的風箏。因此三十歲是一個人事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三十歲之前,要不斷的做加法,就是要不斷嘗試,三十歲之後,就要不斷地做減法,要明白自己真正適合什麼,什麼才是自己的強項,要有自己的優勢。

三十歲是一個人努力和奮發圖強最好時機,三十歲大部分人已經在社會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豐富了閱歷,青澀滋味已完,莽撞因歲月消失殆盡再現很難。

四十歲人到中年,不僅精力大不如前,受到的束縛和牽絆也會增多,四十歲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這時候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需要花錢來撫養,這樣更不容易積累財富.

到五十歲,人就開始慢慢走下坡路,農民的話到了五六十歲,體力也大不如前,猶豫年齡問題也沒有其他的賺錢渠道,這樣的話,如果年輕時沒有積累足夠的積蓄,連保障老年的基本生活都做不到,相對來說生活起來就比較困難,每天就會心煩意亂。

其實,這樣看來的話「三十不豪,四十不發,五十將來尋死路」的說法,其實是為了激勵青年人奮斗要趁早,以後的路都是要靠自己的努力爭取而來的。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實際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大器晚成的人也不少,但是沒有任何人的成功是坐享其成。

做好准備才會讓我們信心倍增,才會讓我們有更多的、更強大的力量去尋找成功,更不要擔心腳下的路多麼難走,我們只需要堅定地相信:做好准備方能擁抱成功。

(5)社會與法的四十不惑擴展閱讀

三十而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一系列的話,是孔子很自謙地表達自己在學習、理解和運用周禮的過程。十五立志於學習,到七十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是個非常謙虛的人,而他的一生極力推行的,就是周禮。而這段話,就很好地符合了孔子的為人和理想。

三十而立,是說在前面階段的學習和充實自己修養的基礎上,確立自己在為人處事,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原則。

同樣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個階段,四十不惑,是說用自己的原則在經歷許多的人和事後,對自己的原則不惑,而不是說對什麼都不疑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為神人了。

五十知天命,也不是所謂的宿命論,而是明白所謂命運,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應不怨天、不尤人。

六十而耳順,是說這個時候,能明白是非,好的壞的自己能辨別。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到了七十歲時的時候,你在為人處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時候就基本不會犯錯,而不是說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我們讀論語是不能粗心大意,不能片面的從文字上理解,而要深入了解這些話的用意,並把它應用到生活中去。

按照南懷瑾的解說是這樣的:

這是孔子的自我報告,為什麼孔子在談到為政,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二歲死的。他用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歷,艱苦奮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對家庭,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

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作學問,經過十五年,根據他豐富的經驗,以及人生的磨煉,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作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這個人生非走這個路子不可。但是這時候還有懷疑,還有搖擺的現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但這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

還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范圍。到了「六十而耳順」,這里問題又來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麼問題不順,耳腔發炎嗎?這句很難解釋,可能在當時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個句讀。

如果照舊,「耳順」的道理就是說,自十五歲開始作人處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盡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裡平靜。注意!心裡平靜不是死氣沉沉,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要幫助改成好人,要這樣平靜,這個學問是很難的。

然後再加十年,才「從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不逾矩」。我們上街去看看,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來吃,「從心所欲」嘛!行嗎?要「不逾矩」。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個范圍。

「從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過這個范圍,所以「不逾矩」,同時這句話也通於形而上的道理。講到這里,我們要研究孔子為什麼把幾十年所經歷作人、做事、做學問的經驗,要放在《為政》篇里。這經驗太重要了,本來為政就是需要人生的經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十而立

❻ 請問「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歲知天命、六十花甲」是什麼意思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了。(有一種沒有選擇和後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了,已經無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陰歷來算,已經天支地干一個輪回了,要認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經是糟老頭了,人生快到頭了。
當然這是按古代人的壽命和觀點來提醒人生短暫,激勵人要抓緊生命中的寶貴時間。

古代年齡稱謂
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 經常會碰到一些表達年齡稱謂的詞,如:「弱冠」、「耄耋」等。學生往往對此很費解。其實類似這樣的詞還很多,都是我們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所必須了解的知識。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徵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

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或叫「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還有依據生理特徵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餵奶。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七歲除叫做「悼」外,還叫「齠齔」也叫做「毀齒」,因為正是換牙時期,所以有此稱呼。十五歲叫做「童」,「山無草木曰童」。古代十六歲成年,十五歲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處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們現在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於《論語·為政篇》的記載:「子曰: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距。」

漢人戴聖所輯《禮記·曲記篇》中說:「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壯,四十曰強,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還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說法。但後人卻常把「幼學」、「弱冠」等作為年齡稱謂,這恐怕是後代詞彙由單音節向雙音節發展的原因吧

我國還有干支紀年的傳統,六十年為一輪,故又有六十歲為「花甲之年」的說法。杜甫有詩句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二十古來稀。」於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別稱。

當然,古代年齡稱謂並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散見於各類古書中,因較少使用而未被流傳下來。上面所述這些因使用頻率高,生命力強而被後人沿用了下來。有些還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日常交際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從「嬰兒」和「兒童」兩個詞中,我們已看不出歷史和今天的區別了。
另外還有:

襁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韶年:男孩八歲。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 志學:十五歲。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 弱冠:二十歲。 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歲。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

古稀之年:七十歲。 杖朝之年:八十歲。 耄耋:八十、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及笄:女子十五歲。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標梅之年:出嫁

❼ 「四十不惑」,老子為什麼會這么感嘆呢

今天講三個與道德經有關的成語:欲擒故縱、以柔克剛、深藏不露。大聖人老子專門有一段話,向我們描述其中的人生智慧。中年人要想事業順利家庭幸福,過好人生下半場,就得對這段話有所感悟才行。

實踐證明,柔弱才能勝剛強。現在的社會,女權雖然抬頭,本質上講還是男權社會。男人之間的過招,是強對強、硬對硬,你死我活,難以共存;男人征服了天下,女人卻能征服男人。有時軟款溫柔,比強硬好用得多。

老子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天下最柔軟、柔弱的東西,莫過於水。水是液態的,可以變成任何形狀,沒有任何限制,絲毫不能著力。但千萬年的水持續滴下來,卻能洞穿金石。道家的「道」,其實是「盜」,盜取天地萬物之機。不柔弱,如何去「盜」?不柔弱,那是「搶」,沒有技術含量的事,事倍功半,非智者所為。

❽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什麼意思

四十不惑:
人生四十多喜歡說半輩子過去了,
聽的多了見的也多了,
對這個世界沒有什麼看
不透的了。此語很有點北方諺語

年過中秋月過半

,意即這一年這一月過了中秋過了十五一
眨眼剩下的歲月也就過去了,
大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慨。
有感慨一定有感悟的,
四十
多年的歲月流逝在他的身上和心靈會留下無法磨滅的記憶之痕。
就像西方心理學家把記憶描
述成痕跡線段,
於是,
這些線段記憶幫助四十年閱歷的人參悟人生,
對世間百態和周遭是非
有了洞悉般的明察,不會因蠱惑而沸騰,不會因誣言而頹廢。

四十成業穩家對大多數人已是最後的界限。
四十業未成家未穩實乃妻兒的悲傷。
成業穩家其
實就是不落時代之伍,
不被社會邊緣化。
也就是能給妻兒創造一個富足安全的生活環境。

惑之年不有困惑之舉,母不捶胸、妻不夜泣、兒不驚厥,維斯如斯,老不桀撅。

五十知天命:
五十的人一定會常常感悟人生。
在感悟中會發現自己今天走過的人生路其實既
有偶然又有必然。
從小到大,
老天還是公正的,
它盡可能公平的給與每個人平等的機會,

是有些機會我們意識到並抓住它,
而有些機會從我們手中滑失過後很久我們才意識到那些機
會的寶貴,
特別是當和我們當初條件相當的同伴在同樣的機會面前因把握和掌控不同而走出
不同的人生之路後,
這時的感悟一定會痛徹入腑。
於是人生就走成五十歲時回頭看的那條路,
這里的必然和偶然常常會交織成。性格決定命運的認同。

五十即已知天命,
就應回視自己是否已安身立命,
學,
著作不在於等身,
有今後躺下時可以
墊枕之物。業,不在於首富,妻持家寬裕無憂,老母不嘆氣接濟即好。

業似浮萍,家徒四壁,妻母傷神,兒女拮據,孫子無教,五十的天命很冏。

❾ 人稱30而立、40不惑那50、60、70、80、90呢

三十歲的人, 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起自己應承受的責任,並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簡單說,三十歲的人應該能坦然地面對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業、立家三個方面概括。


立身,立身就是確立自己的品格和修養,我認為它應包括:思想的修養,道德的涵養,能力的培養三個方面。


自強是立身之本,別把自己的需求寄託在父母的資助上,寄託在別人的幫助上,那都是軟弱的表現。立身是對每個人立足於社會最起碼的要求。


立業,立業就是確立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三十的人應該有比較固定的職業了。從事每項事業都要有本領,按現代話講就是有一技之長。


這是為生的必備,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對每個人的各方面要求都會越來越高,中國勞動力過剩更加劇了這種過高的要求,這只是這一段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現象。


立業不但是求生的手段,也是盡到社會責任所必備的。


立家,立家就是應該有了自己的家庭,當今社會激烈競爭,推遲了年輕人組建家庭的時間,但我還認為三十歲立家已經不早了。


至於是先立業後立家,還是先立家後立業,每個人情況不同,也不必要分哪個為先哪個在後。年輕人必須負起社會和家庭的責任,還是早些好。


三十而立是對年輕人的起碼要求,可現實卻和我們的期望有很大的距離,這當然和國人對孩子的溺愛及就業壓力有關,這也是中國特色吧!


圖片


四十而不惑,明白了什麼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人到了四十歲,咀嚼了事態的冷暖,感懷了歲月的無情,往事悠悠,四十年彈指一揮間,在經歷了許多疑惑、彷徨、振奮、欣喜之後,是沉思,是恍然大悟……


少了激情,多了沉穩;少了沖動,多了冷靜;少了煩惱,多了理智;少了放任,多了責任;少了盲從,多了自我……


四十歲的人是十分理智和清醒的,對外,他明白了社會;對內,他明白了自己;對自己,他明白了責任。


對外,他明白了社會。人是生活在社會之中,離不開社會,社會越進步,人們對社會的依賴度就會越高。


四十歲的人,不再年輕,缺少了對社會那種幻想和迫切投身於社會中的激情,生活的經歷多少磨去了些激情,多了沉穩。


挫折讓他明白了,人和社會的關系就是個體和群體的關系,個體是群體中的一分子,個體左右不了群體,那就必須正視它,個人的理想和願望必須建立在現實社會的基礎之上,否則就是空想。他內心會有一種淡定的力量去應對外界。


對內,他明白了自己。所以,所謂成長是內心在歷練中的逐漸強大,所謂人生的歸位是把外在的東西變成內心的能量。


有理想,而不是妄想;有願望,而不奢望;有作為,而不妄為。有理想,想是應該,但關鍵在打理,去實踐。


有願望也可以,關鍵在於切合實際;有作為,關鍵在適度。四十歲的人,是最講實際的年齡段的人,人生走過一半,機會和機遇少了,不應該再犯過錯而走迂迴的路了。


對自己,他明白了責任。四十歲的人最大特點是明白了自己的責任。他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和撫養子女責任。


首先,他必須做好自己的工作,這不單是生存的需要,也是為社會所做的貢獻,是必須盡到的社會責任,只有每個社會成員的辛勤工作,才換來整個社會的進步。


其次,四十歲的人,其父母年齡都大了,做為四十歲的人,必須承擔起贍養老人的家庭責任,盡心盡力盡早去盡孝。


還有,四十歲的人,子女都處在學習階段,培養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即是父母的責任,也是為社會延續和發展所應盡的社會責任。


四十歲的人,是人生輝煌時期,也是為社會和家庭貢獻最大的時期。


圖片


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麼


「五十而知天命」。中國古代哲學中把天當作神,天能決定人類命運。在孔子的學說中,還保存有「天命」的觀點。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因果報應,他知道了,命里有的一定有,命里沒有的別強求,樂天知命,絲毫強求都沒有,到五十歲明白了這個道理,一切通達了。


不管這個說法對否,也不管還有多少說法,我認為,「天命」很簡單,就是你該怎麼做,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說白了就是人生觀而已。「天命」,上天的旨意或命令,引申開來,指必然性或命運。


人生已經過去一大半了,大體基本輪廓依稀可見,無論是學識,還是閱歷,以及自製力,都到了最高境界了,基本的方向應該不變了。


到了五十歲,知道了自己的命運軌跡,不怨天;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責任,不懈怠。


知道了自己的命運軌跡,不怨天。三十歲時,大多數人的人生軌跡是曲折的,是跳躍式地上升,四十歲的人生軌跡到了高峰,五十歲的人生軌跡就相對平穩了。


如無特殊情況,很難再出現大的波動了。五十歲的人,走過人生的大半,他們正處於人生最清醒的階段,他決不會埋怨上天不公,而是默默接受已有的現實。


而且還十分清醒地預測到自己的未來,會十分平靜地工作和生活。


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經過二十多年的打拚,有了事業,無論他從事的職業是什麼,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在專業水平、技術水平、還是經驗、決策能力以及個人修養等諸方面都達到自己人生中的相當高的水準,可以說具有了一定的實力。


在經濟上,經過二十幾年的積累,也具有一定的財力;再者,經過二十幾年的磨練、有了豐富的閱歷,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盡管每個人的實力、財力、能力有差異,對社會的影響力不盡相同,但就每個人自己和自己縱向比較,五十歲時,這幾方面應當說是處於高水平狀態了。


五十歲的人,決不會再埋怨別人,他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也習慣了自己應扮的角色。


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責任,不懈怠。五十歲的人,還沒到退休年齡,但也不是遙不可及,這時,都會想到要繼續工作十年,還要盡到社會責任。


五十歲的人,其父母都年邁了,時常為老人繁雜、瑣碎的生活雜事去奔波,因為他們還要盡到家庭責任。


五十歲的人,孩子正處於讀書和就業的關鍵時候,孩子的前途,往往是他們最關心和事情,他們必須盡到當好父母的責任。


五十歲的人,每想到自己未竟的責任,都油然產生一種時不我待的感覺,不敢有任何懈怠,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去完成自己應盡的責任。


五十歲的人,到了人生最成熟階段,成功和輝煌帶來快樂的同時,也時常伴有一些壓力,但他們都能很坦然地面對,因為他們了解了社會,可他們更知道自己!


圖片


六十耳順,看透了什麼


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盡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生氣,心裡依然平靜。


胡適說:耳順是能容忍「逆耳」之言,聽「逆言」不覺得「逆耳」。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人到了這個歲數,不管聽到什麼言論,遇到什麼坎坷曲折,都能做到不激動,而冷靜地進行思考,使自己的情緒順應客觀環境,順應事物規律,學會不暴躁,不氣餒,不悲傷,不退縮,達到寵辱不驚,始終如一的境地。


我認為,人修養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控制和把握自己,六十歲,可以說,就到了或者說是接近了這種境界。六十歲的人看透了人生;六十歲的人看透了生命;六十歲的人看透了名利。


六十歲的人,看透了人生。人生就是三個時期:從出生到走向社會之前,是學習各種知識,學習本領,學會做人,這大約到二十歲左右為一個階段,我稱之為生長期。


二十歲左右工作到退休,這四十年左右是工作階段,為社會做貢獻,為家庭做貢獻,贍養老人,撫養子女,我稱之為貢獻期。


從退休起,從以社會角色為主轉到以家庭角色為主,享受養老金,享受子女的撫養,我稱之為收獲期。


六十歲的人,明白了這些,就樂於接受這個現實,他們清楚知道,每個年齡段的人就應該有那個年齡段的人應有的生活。


六十歲的人看透了生命。生命,生命是有生才有命,生決定和影響著生命,所以六十歲的人,好好生活是最重要的。


健康快樂地生活,不但可以減輕子女的負擔,也是對社會一種貢獻,起碼可以減少醫葯資源的消耗。


生命的意義就在於自己對社會和他人的貢獻大於向社會和他人的索取,你做到了,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六十歲的人看透了名利。在工作時,所從事事業中的角色,決定了自己的社會地位。


退休了,相應的角色也變化了,從以社會角色為主,轉變成以家庭角色為主了,相應地把原有的角色還給了社會,例如,你工作時是什麼處長、科長、主任、工程師、教師、醫生……


退休了,就一個稱呼:退休人員。至於利,你退休後的養老金必然少於在崗位時的薪酬,根據自己的收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了,再多的財產,當你離開人世時,也都留給子女了。


唯有身體是自己的,你生病了,別人替不了,你健康快樂,別人也左右不了。


六十歲的人,經歷了歲月的打磨,經歷了曲折和挫折,留下的只是人生足跡,成就的卻是自己豐富的閱歷、涵養、修養。


六十歲的人,是人生中的晚秋,他的生活腳步慢了,卻可以細細品味人生,欣賞人生旅途中各種景色,享受於向社會提供自己辛勤勞動後的成就感中,享受於無憂無慮的輕松生活中,享受於品味酸甜苦辣的回憶所帶來一番別致感覺中,六十歲的人,是人生的晚秋,但只有晚秋才有它與眾不同的風采!


圖片


七十從心所欲,應該怎樣去做


七十從心所欲,很簡單,就是順從自己的想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很重要的是後面的三個字:不逾矩,得不違反規矩,那麼,應該怎樣去做,我認為應該是:從心所欲要順其自然;從心所欲要隨遇而安;從心所欲要不逾矩。


從心所欲要順其自然,對外界,沒什麼抱怨了,養老金多少不計較,孩子是否常來不在乎,對物質生活沒過高要求,能吃好就行,房子不在大小,夠住就可以。


對自己,有興趣的事,就去做,對別人的看法不顧忌,對身體的衰老不驚慌,對死亡不恐懼,一切順其自然。


從心所欲要隨遇而安,面對生活各種遭遇都坦然面對,遇到高興的事,不過度興奮,遇到悲傷的事,要盡快擺脫傷感。


遇到失意的事,不計較,甚至對疾病的傷痛也能坦然面對,默默承受,總之,不管是遇見什麼事,都是保持從容安定的心理狀態。


從心所欲要不逾矩。從心所欲並不是什麼也不管,要不逾矩,要合乎規矩,對哪些事要合乎規矩呢?


我認為就是三個字:情理法。一般來說,違法的事,誰也不會去做,如何講情講理,倒是應該注意的,和老同志、老同學、老朋友之間,在家庭內部之間,要多講情少講理。


甚至在家庭中就只講情,別講理了,沒有什麼誰對誰非了,老兩口相伴健康地度過餘生,就是幸福了。


只要合乎情理法的事,那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你感興趣,只要你高興,只要你快樂就行。


有人說:六十歲的人,當官不當官的一個樣,七十歲的人,有錢和沒錢的一個樣,這話有一定道理。


七十歲以後,人人一個樣,都是追求身體健康,身體健康是保證生活質量的基本條件,別追求高壽,要追求高生命質量,高的生命質量,才是完美的人生。


人在中途,七十歲也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對前七十年已經度過,對七十歲以後,又是新的起點,總把自己放在人生旅途中。


就會感到來日方長,就不會感嘆自己年老力衰來日苦短了,就會高興過好每一天,向前看,新的一天,總會有新的生活內容,也總會有新的快樂,你就會看到生命的一份希望和念想,記住來日生活的美好。

熱點內容
價值分析方法法學 發布:2025-01-17 07:38:27 瀏覽:768
會計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模擬試題 發布:2025-01-17 07:34:42 瀏覽:775
新婚姻法24條共同債務 發布:2025-01-17 07:31:52 瀏覽:378
二級建造師法規復習資料 發布:2025-01-17 07:30:23 瀏覽:976
長沙婚姻律師 發布:2025-01-17 06:52:34 瀏覽:479
新三板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7 06:52:32 瀏覽:881
經濟法考試中級會計師 發布:2025-01-17 06:29:14 瀏覽:861
刑事訴訟法是國家安全刑事法 發布:2025-01-17 06:22:46 瀏覽:123
2015經濟法教材下載百度雲 發布:2025-01-17 06:19:42 瀏覽:163
開江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1-17 05:51:57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