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奴隸制社會軍事經濟法的特點
⑴ 外國奴隸制社會軍事經濟法
古羅馬:十二銅表發—公民發—萬民法,古巴比倫:《漢穆拉比法典》。
⑵ 請問中國奴隸製法系的特點是什麼
由於它們的經濟基礎和階級本質相同,又具有不同於其他類型法的共同特點:
確認並用極其殘酷的刑法維護奴隸主的私有制 特別是維護奴隸主佔有生產資料和生產者——奴隸。奴隸主不僅直接掠奪奴隸的勞動成果,而且完全佔有奴隸的人身。在法律上,奴隸不是權利主體,而是權利客體——物。奴隸主可以任意處置奴隸,就像處置自己的所有物一樣,可以買賣、贈與、繼承,甚至屠殺和充作殉葬品。主人殺傷奴隸,不僅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且是奴隸製法所確認和保障的重要權利。如果他人殺死或傷害奴隸,不認為是犯罪,不負刑事責任,只對其主人負責賠償財產上的損失(《漢穆拉比法典》第219、220條)。如果盜竊或藏匿奴隸,協助奴隸逃跑,或者去掉他人所有的奴隸的標志者,則認為是犯罪,處以重刑,甚至可以處死(《漢穆拉比法典》第15、16、19、226、227條)。除奴隸外,奴隸主的其他私有財產,如土地、房屋、牲畜等,奴隸製法也都有極其嚴格的保護條款。如果奴隸侵犯奴隸主的財產,要處極刑。在《漢穆拉比法典》的282條中,保護私有財產的條文就有100多條,侵犯私有財產被處以死刑的條文就有30多條。羅馬的《十二銅表法》規定,債務人如果不償還債務,債權人可以將他拘捕,帶上足枷或手銬出售於國外,或處以死刑,乃至砍切成塊(《十二銅表法》第3表第2、3、5、6條)。
公開規定自由民之間的不平等地位 奴隸製法不僅明確規定了奴隸的無權地位,也明確劃分了自由民內部的不同等級以及他們在法律上的不同地位。中國古代的禮,嚴格劃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界限,維護著奴隸主貴族的特權地位和奴隸主內部上下等級之間的關系,即所謂「別親疏貴賤之節」(《禮記·三年問》),「序爵所以辨貴賤也」(《禮記·中庸》)。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統治者採取了「親親」、「尊尊」(《禮記·喪服小記》、《穀梁傳·成元》)等措施。「親親」就是按照宗法關系來區分貴賤,使親者貴,疏者賤,任命官吏則任人唯親。「尊尊」就是所有的平民和奴隸,都必須尊敬奴隸主貴族,不得違抗;下級奴隸主也要尊重上級奴隸主,不許「犯上」;還有「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規定(《禮記·曲禮》)。這些都說明了中國奴隸製法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公開的階級不平等的奴隸主專政的法。《十二銅表法》還在第11表以最殘忍的法律規定禁止平民與貴族通婚。另外,在婚姻家庭關繫上,婦女的無權地位以及父權支配家庭的絕對權力,在奴隸製法中也表現得十分突出。中國西周的禮規定「男帥女、女從男」(《禮記·郊特牲》),確保丈夫統治妻子、妻子從屬丈夫的男女不平等地位。子女的命運也要完全聽從家長的擺布,甚至父親對子女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漢穆拉比法典》第117條規定:「倘自由民因負有債務,將其妻、其子或其女出賣,或交出以為債奴,則他們在其買者或債權者之家服役應為三年;至第四年應恢復其自由。」古希臘、古羅馬等國也有類似的法律規定。
⑶ 2015年4月自學考試律師專業,軍事審判學,軍事審判制度改革
這個很難考嗎?
⑷ 中國奴隸製法律制度在形成中出現的特點有哪些
1、禮法合一,將奴隸主階級的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結合使用,是其他國家與法律形成是所不具備的。
2、具有早熟性,同東方早期文明國家一樣,夏王朝提前跨入文明社會的門檻,形成了最初的國家與法。
3、帶有維護專制王權的特點,這一特點遺傳到封建時代,使得中國古代的法律日益君主專制化。
4、刑法發達而民法落後,原因是當時自然經濟穩固,而商品經濟不發達。
5、帶有宗法統治的顯著特點。
⑸ 中國古代奴隸社會經濟特點
奴隸視為是奴隸主的財產,可以買賣,奴隸主可強迫奴隸工作,勞力活動須以奴隸為主,無報酬,且無人身自由。一個人類社會中,如果大部分物質生產領域勞動者是奴隸,這樣的社會,叫奴隸社會。夏朝是奴隸社會形成時期,奴隸制建立以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和一系列奴隸國家機器的出現為標志。商朝是奴隸社會的發展時期。奴隸制政治制度、國家機器進一步完善,殘酷的刑法、「人牲」和「殉葬」。西周是奴隸社會的繁榮時期。奴隸社會的各種制度漸趨完善。井田制和分封制均在西周時期達到完善。在春秋時期奴隸社會的處於瓦解階段,分封制的瓦解。春秋時期爭霸戰爭和霸主政治是其最集中的體現。井田制的瓦解。土地所有制開始發生變遷。
原始社會瓦解後出現的人剝削人的社會。以奴隸主佔有奴隸的人身、實行超經濟奴役為主要特徵。在奴隸社會中,奴隸主在經濟和上層建築居於主導地位,奴隸佔有制生產方式決定著整個社會的基本發展方向。奴隸社會最早出現於埃及、西亞、中國和印度,繼而在希臘和義大利等地產生。產生和確立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社會生產力和分工的發展,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得勞動者能夠生產剩餘產品,從而使奴役他人變為有利可圖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剝削
人的形式,即奴隸佔有制。最早的奴隸主是原始社會內部分化出來的氏族貴族。最早的奴隸是氏族部落戰爭中俘虜的外族人。隨著原始社會的解體,氏族部落內部貧富分化不斷加劇,富裕的氏族貴族對貧困的氏族成員的奴役也日益加深,其主要形式是債務奴役,無力還債的貧困氏族成員往往被債主賣到其他氏族部落充當奴隸。此外,懲罰罪犯、海盜掠奪、拐賣人口、奴隸買賣、家生奴隸等也是奴隸的重要來源。隨著奴隸與奴隸主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日趨激烈,作為奴隸主階級鎮壓奴隸和其他被剝削者工具的奴隸制國家應運而生。
人類歷史上最早在亞洲、非洲和歐洲出現的國家,都是奴隸制國家。階級結構和階級斗爭在奴隸社會,居民被分為自由民和奴隸兩部分;在自由民內部一般又可分為佔有奴隸的奴隸主和不佔有奴隸的自力謀生的勞動者;奴隸內部又劃分為若干集團;在自由民與奴隸之間還存在著許多過渡性階層。在自由民內部,存在著面臨淪為奴隸危險的平民與奴隸主貴族的斗爭;在自由民與奴隸之間,在奴隸佔有制國家與被奴役的外邦人或臣民之間,都存在著明顯的對立。奴隸反抗奴隸主的斗爭,被奴役的氏族部落反抗征服者的斗爭,往往表現為大規模的起義。但奴隸反抗奴隸主的方式,更為經常的是消極怠工、逃亡、破壞生產工具或殺死個別窮凶極惡的奴隸主。在反抗奴隸主剝削和奴役的斗爭中,奴隸有時與自由民中的平民聯合行動。瓦解隨著勞動工具的改善、生產技能的積累、勞動分工的發展,奴隸佔有制的生產關系日益與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產生矛盾。在奴隸社會末期,出現了一批由奴隸主階級中產生的大土地所有者,廣大自由民逐漸淪為與奴隸處境大體相同的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各奴隸佔有制國家通過長期的不同形式的革命性變革,逐步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大土地所有者演變為封建主,奴隸和自由民轉化為農奴。以剝削農奴為主的封建生產方式逐漸取代奴隸佔有制為主導的生產方式。
歷史意義
奴隸佔有制社會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它打破了原始社會氏族部落關系的狹隘性,從而有利於社會生產規模的擴大,有利於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分工的發展,為整個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在此次歷史變革中,奴隸主無疑得到最大利益,可以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從事腦力勞動或者不參加勞動,同時需要說明的是,奴隸也得到了利益,某些戰俘奴隸避免了戰敗被殺的命運,同時生活水平要比原始社會總體要有所提高。
⑹ 軍事法學自考考試內容
內容簡介
軍隊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律師專業又是軍隊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一個組成部分。軍隊律師專業共開設十門軍隊課程:《軍隊律師實務》、《軍事法學》、《軍事經濟法學》、《軍事檢察學》、《軍事審判學》、《武裝沖突法》、《軍事法制史》、《軍事立法學》、《國防法》、《軍隊法律文書寫作》,其中基礎科段課程三門,本科段課程三門,年齡35歲以上不考英語者加考課程四門。
目錄
總論
第一章 軍事經濟法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軍事經濟法產生的根源
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軍事經濟法產生的經濟根源
二、國家的出現——軍事經濟法產生的政治根源
三、戰爭的擴大——軍事經濟法產生的軍事根源
第二節 奴隸制社會的軍事經濟法
一、我國奴隸制社會軍事經濟法概覽
二、外國奴隸制社會軍事經濟法概覽
三、奴隸制社會軍事經濟法的特點
第三節 封建制社會的軍事經濟法
一、我國封建制社會的軍事經濟法
二、外國封建制社會的軍事經濟法
第四節 資本主義社會的軍事經濟法
一、英國軍事經濟法概況
二、美國軍事經濟法概況
三、法國軍事經濟法概況
四、德國軍事經濟法概況
五、俄羅斯軍事經濟法概況
六、日本軍事經濟法概況
七、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軍事經濟法概況
第五節 社會主義社會的軍事經濟法
一、前蘇聯社會主義軍事經濟法概況
二、我國社會主義軍事經濟法概況
第二章 軍事經濟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第一節 軍事經濟法的概念
一、軍事經濟法的定義
二、軍事經濟法的特點
第二節 軍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和體系
一、軍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二、軍事經濟法的體系
第三章 軍事經濟法的地位和功能
第一節 軍事經濟法的地位
一、軍事經濟法是軍事法的重要內容
二、軍事經濟法是經濟法的組成部分
第二節 軍事經濟法的功能
一、軍事經濟法功能釋義
二、軍事經濟法的基本功能
三、軍事經濟法功能的實現途徑
第四章 軍事經濟法的價值和原則
第一節 軍事經濟法的價值
一、價值、法律價值與軍事經濟法的價值
二、軍事經濟法的價值構成
第二節 軍事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一、軍事經濟法原則的概念
二、軍事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章 軍事經濟法律關系
第一節 軍事經濟法律關系概述
一、軍事經濟法律關系的概念
二、軍事經濟法律關系的特徵
第二節 軍事經濟法律關系的構成
一、軍事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
二、軍事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
三、軍事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
第三節 軍事經濟法律關系的
⑺ 奴隸製法和封建製法的主要共同特徵
奴隸製法和封建製法的主要共同特徵:都是建立在人身依附(佔有)關系基礎上的法律、都是公開維護等級特權的法律、都是殘酷野蠻的法律、都是落後的法律(特別是成文法不發達)。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剝削階級類型的法,它所賴以建立的經濟基礎是奴隸主階級佔有生產資料和奴隸。特點:具有極端的野蠻性和殘酷性;公開體現和維護等級特權;普遍帶有原始公社行為規范遺跡。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奴隸製法主要有:古埃及法、楔形文字法、中國奴隸製法、古代印度法、古希臘法、古羅馬法。
(7)簡述奴隸制社會軍事經濟法的特點擴展閱讀:
奴隸製法人類歷史最早出現的法,同時作為私有制類型最早的法。奴隸製法的本質和特徵是由奴隸制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奴隸製法具有這樣一些共同特徵:
嚴格保護奴隸主的所有制,確認奴隸主階級經濟、政治、思想統治的合法性,確保奴隸主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維護奴隸主對奴隸的佔有權。
公開反映和維護貴族的等級特權。刑罰種類繁多,刑罰手段極其殘酷,刑罰的執行帶有極大的任意性。長期保留原始社會的某些行為規范殘余。
封建製法賴以建立和存在的經濟基礎是地主或領主佔有土地和部分佔有農民或農奴,封建主依靠封建土地所有制和超經濟剝削迫使農民依附於封建主階級。封建製法具有以下共同特徵:
維護地主階級的土地所有制,確認農民對封建地主的依附關系,嚴格保護封建土地的所有權。確認和維護封建等級特權。刑罰酷烈,罪名繁多,濫施肉刑,廣為株連,野蠻擅斷。
⑻ 奴隸制的法律制度的特徵主要包括
奴隸制的法律制度的特徵主要包括:
1、否認奴隸的法律人格,公開確認對奴隸的人身佔有。
2、 懲罰方式及其殘酷,帶有任意性 。
3、. 在自由民內部實行等級劃分。
4、 明顯帶有原始習慣的某些殘余。
奴隸制
1.政治統治方面
①奴隸制國家機構:奴隸主為了維護奴隸制度,不斷強化軍隊、監獄、法庭等國家機構,對奴隸進行統治,鎮壓奴隸的反抗。
②奴隸制是最慘無人道的壓迫制度,突出表現在用奴隸作人祭或人殉。
③奴隸主還常常以摧殘奴隸的生命來取樂。
2.思想統治方面
奴隸主為了維護其統治,還從思想上欺騙和麻痹奴隸,他們編造種種謬論,把奴隸制說成是永久長存的,以使奴隸安於現狀,聽天由命,不作反抗。廣大奴隸受到了有形和無形枷鎖的束縛,遭受著殘酷的剝削和壓迫,過著最黑暗、最悲慘的生活。
⑼ 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類型的法律,它們各種類型法律的主要內容和特徵是什麼
奴隸社會是奴隸主階級佔有生產資料,同時也佔有作為生產勞動者奴隸的社會。奴隸製法律的主要特徵: (1)具有明顯的原始習慣殘留痕跡; (2)否認奴隸的法律人格; (3)刑罰方式極其殘酷; (4)確認自由民之間的等級劃分。封建社會是以農業為基礎的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的社會。封建製法律的主要特徵: (1)肯定人身依附關系; (2)封建等級制度; (3)維護專制王權; (4)刑罰嚴酷、野蠻擅斷。 資本主義社會是以發達的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商品生產高度發展的社會。資本主義法律的基本特徵: (1)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原則; (2)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契約自由原則; (3)與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相適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原則。
⑽ "奴隸社會"的特點是什麼
奴隸社會
原始社會瓦解後出現的人剝削人的社會。以奴隸主佔有奴隸的人身、實行超經濟奴役為主要特徵。在奴隸社會中,奴隸主在經濟和上層建築居於主導地位,奴隸佔有制生產方式決定著整個社會的基本發展方向。奴隸社會最早出現於埃及、西亞、中國和印度,繼而在希臘和義大利等地產生。產生和確立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社會生產力和分工的發展,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得勞動者能夠生產剩餘產品,從而使奴役他人變為有利可圖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剝削人的形式,即奴隸佔有制。最早的奴隸主是原始社會內部分化出來的氏族貴族。最早的奴隸是氏族部落戰爭中俘虜的外族人。隨著原始社會的解體,氏族部落內部貧富分化不斷加劇,富裕的氏族貴族對貧困的氏族成員的奴役也日益加深,其主要形式是債務奴役,無力還債的貧困氏族成員往往被債主賣到其他氏族部落充當奴隸。此外,懲罰罪犯、海盜掠奪、拐賣人口、奴隸買賣、家生奴隸等也是奴隸的重要來源。隨著奴隸與奴隸主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日趨激烈,作為奴隸主階級鎮壓奴隸和其他被剝削者工具的奴隸制國家應運而生。人類歷史上最早在亞洲、非洲和歐洲出現的國家,都是奴隸制國家。階級結構和階級斗爭在奴隸社會,居民被分為自由民和奴隸兩部分;在自由民內部一般又可分為佔有奴隸的奴隸主和不佔有奴隸的自力謀生的勞動者;奴隸內部又劃分為若干集團;在自由民與奴隸之間還存在著許多過渡性階層。在自由民內部,存在著面臨淪為奴隸危險的平民與奴隸主貴族的斗爭;在自由民與奴隸之間,在奴隸佔有制國家與被奴役的外邦人或臣民之間,都存在著明顯的對立。奴隸反抗奴隸主的斗爭,被奴役的氏族部落反抗征服者的斗爭,往往表現為大規模的起義。但奴隸反抗奴隸主的方式,更為經常的是消極怠工、逃亡、破壞生產工具或殺死個別窮凶極惡的奴隸主。在反抗奴隸主剝削和奴役的斗爭中,奴隸有時與自由民中的平民聯合行動。瓦解隨著勞動工具的改善、生產技能的積累、勞動分工的發展,奴隸佔有制的生產關系日益與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產生矛盾。在奴隸社會末期,出現了一批由奴隸主階級中產生的大土地所有者,廣大自由民逐漸淪為與奴隸處境大體相同的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各奴隸佔有制國家通過長期的不同形式的革命性變革,逐步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大土地所有者演變為封建主,奴隸和自由民轉化為農奴。以剝削農奴為主的封建生產方式逐漸取代奴隸佔有制為主導的生產方式。歷史地位與原始社會比較,奴隸佔有制社會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它打破了原始社會氏族部落關系的狹隘性,從而有利於社會生產規模的擴大,有利於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分工的發展,為整個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關於奴隸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
⑴原因:
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為生產力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其原因主要有
①大量勞動力的保存
在奴隸制度下,戰俘不再被殺死,而是變成奴隸,保存了大量的勞動力。勞動者是生產力中人的因素。保存大量勞動力,就有可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有利於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
②大規模生產和勞動協作
奴隸主佔有大量生產資料和大量奴隸,集中在自己的庄園和作坊中,就有可能組織較大規模的生產,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完成巨大的工程。
③分工和協作的發展
大量的奴隸在大規模的生產勞動中,進行簡單的分工協作,使不同部門之間、同一部門內部的分工越來越細密,勞動者的勞動技能和熟練程度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也迅速提高。這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⑵ 表現:
①金屬工具的廣泛使用(標志)
進入奴隸社會後,人類在社會生產的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冶金技術大大提高,金屬工具得到了廣泛地應用。
金屬工具在生產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是奴隸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
②手工業的發展
金屬冶煉是手工業的重要部門,在奴隸社會,金屬工具也主要是用於手工業。奴隸社會的手工業是展示當時生產發展的一個重要窗口。主要表現在行業齊全、規模龐大、工藝精細等方面。
③商業的發展和城市的繁榮
隨著手工業的發展,商品交換也日益頻繁,終於,在奴隸社會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買賣以從中牟利的商人,他們的出現,推動了生產的發展。商業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繁榮。
⑶結論(衡量社會制度進步與否的主要標准):
事實證明,由於奴隸制的建立基本上適應了當時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所以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巨大進步。可見,一種社會制度變革為另一種社會制度,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判斷的主要標准,在於新的社會的生產關系是否與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相適應。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所以,這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一個巨大進步。
⒉關於文字的出現
⑴歷程:
文字的出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程。教材P21楷體字部分對些作了介紹,大體上這一過程可以概括為:
沒有文字--實物記事(結繩、結珠、刻記等)--圖畫文字--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同事物的形狀非常相似,有公認的固定形狀和讀音,是真正的文字。由於管理國家、經營商業、管理勞動和發展科學文化的需要,象形文字在奴隸社會發展得很迅速。世界上文明古國,大都創造過自己的象形文字。
⑵意義:
從奴隸社會開始,人類便有了文字記載的歷史。文字的出現,使人類的生產經驗和自然知識得到繼承、積累和傳播,為科學文化的發展准備了必要的條件。
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從奴隸社會起,人類便有了文字記載的歷史。
⒊關於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和對立
⑴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
①分工的可能性: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階級壓迫的出現,廣大奴隸勞動能夠提供出較多的剩餘產品,這就使社會上一部分人可以擺脫體力勞動,專門從事腦力勞動。另一部分人,則只能從事體力勞動,他們主要是奴隸,於是,奴隸社會就出現了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分工。
②分工的必然性:奴隸社會,體力勞動者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在生產力水平很低的奴隸社會,必然要經歷這種分工,才能進入文明時代。這種分工既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也為科學文化的發展創造了前提條件。
③分工的進步性: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是當時社會分工的一個重要方面。它適應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也為科學文化的發展創造了前提條件。可以說,在奴隸社會,沒有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就不會有現代科學文化的巨大成就。所以,在奴隸社會,出現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是歷史的進步。
⑵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對立
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奴隸社會,腦力勞動者在科學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不可能脫離體力勞動者的活動。沒有體力勞動者辛勤勞動生產出各種生活資料,腦力勞動者就無法生存,更談不上發明創造;沒有奴隸和工匠們的體力勞動,只有腦力勞動者的設計,不會創造出任何文明成果;沒有廣大奴隸等勞動者的生產實踐,腦力勞動者也就喪失了科學文化的豐富的創造源泉。所以,腦力勞動者的任何成就,歸根到底都是建立在廣大體力勞動者勞動的基礎上的。
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分離後,從事腦力勞動就成為奴隸主的特權,奴隸則被剝奪了接受科學文化教育的權利。奴隸主脫離體力勞動,把體力勞動看作是卑賤的事。他們還利用自己所佔有的科學文化知識,加強對奴隸的統治。這樣,就形成了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對立,在階級社會里,這種對立體現了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之間的階級對立。
(1)最野蠻的剝削和壓迫制度
②重點問題分析
⒈關於奴隸主階級對奴隸階級的野蠻剝削
奴隸社會把人類帶入了文明時代,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是歷史的一個大進步。但同時,奴隸制度也是一個最野蠻的制度,從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特點和廣大奴隸的遭遇就可以很明顯地說明這一點。
⑴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在生產關系中的不同地位
生產資料佔有方面:奴隸主階級佔有全部生產資料並完全佔有奴隸本身;奴隸毫無人身自由,是奴隸主的私人財產。
地位和相互關系方面:奴隸主階級與奴隸階級之間是赤裸裸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奴隸被剝奪一切權利,在暴力下從事最緊張、最繁重的勞動。
產品分配方面:奴隸主階級佔有和支配奴隸的全部勞動成果,過著奢侈豪華的寄生生活;奴隸只能獲得極少的生活資料以維持生命。
⑵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特點
從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特點是:奴隸主佔有生產資料並完全佔有奴隸;奴隸主和奴隸是赤裸裸的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奴隸勞動創造的產品全部歸奴隸主佔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
⒉關於奴隸主階級對奴隸階級的殘酷壓迫
⑴政治統治方面:
①奴隸制國家機構
奴隸主為了維護奴隸制度,不斷強化軍隊、監獄、法庭等國家機構,對奴隸進行統治,鎮壓奴隸的反抗。
②奴隸制是最慘無人道的壓迫制度,突出表現在用奴隸作人祭或人殉。
③奴隸主還常常以摧殘奴隸的生命來取樂。
⑵ 思想統治:
奴隸主為了維護其統治,還從思想上欺騙和麻痹奴隸,他們編造種種謬論,把奴隸制說成是永久長存的,以使奴隸安於現狀,聽天由命,不作反抗。
總之,廣大奴隸受到了有形和無形枷鎖的束縛,遭受著殘酷的剝削和壓迫,過著最黑暗、最悲慘的生活。
⒊關於奴隸社會後期奴隸制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發展的阻礙
⑴奴隸制生產關系固有的局限性
表現:在奴隸勞動中故意不使用先進的工具,是奴隸制生產關系固有的局限性。
原因:奴隸主不關心生產技術改進;奴隸對強制勞動的反抗。這導致奴隸主只給奴隸使用粗笨的不易破壞的生產工具。
例證:金屬工具的使用
從青銅器的種類看,前期多是生產工具,後期則以禮器和兵器較多。
工具在種類上偏重於手工業生產。農業生產仍主要使用石器,無論是中國還是歐洲,都是這種情況。
在金屬製品的發展上,忽視生產工具的製作。金屬工具的製作,主要不是為了發展生產,而是服從於奴隸主的消費需要和統治需要。
要注意的是:奴隸制生產關系的局限性始終存在於奴隸社會,只是在奴隸社會的初期和中期的大部分時間里,尚沒有成為生產關系的主導,只有在奴隸社會後期的那種條件下,才導致了奴隸制生產關系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所以,奴隸制生產關系的局限性日益明顯地暴露出來的過程,就是奴隸制生產關系從促進生產力發展轉變為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過程。
⑵奴隸社會後期生產力的發展與生產關系的相對落後
奴隸制生產關系的局限性,是在新式生產工具出現以後才充分暴露出來的。新式生產工具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到新水平的標志,但較先進的生產工具在奴隸勞動中不能被廣泛採用,這證明奴隸制生產關系已經成為生產發展的桎梏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新的生產工具的出現之日,也就是奴隸制生產關系走向沒落之時。
生產勞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奴隸社會後期,奴隸們極端仇視勞動,奴隸主們極端鄙視體力勞動。許多田地荒蕪,手工業衰退,商業停滯,人口減少,經濟蕭條,出現了嚴重的衰敗景象。
根據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作用的原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舊的生產關系就不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而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了。奴隸社會末期出現的衰敗現象,就是奴隸制生產關系逐漸與生產力的發展不相適應的重要表現。
在這種情況下,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的生產關系已經呼之欲出了,奴隸社會已經走到了盡頭,封建制度已經作好了接班的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