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訴訟時效案例
❶ 經濟法的案例分析
(1)有效,」我國《合夥企業法》第11條進一步規定:「合夥人可以用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或者
其他財產權利出資;上述出資應當是合夥人的合法財產及財產權利。」可知,本案中,甲以林木採伐權、乙丙以貨幣作為出資是符合法律規定的。因此,三人對出資
范圍的約定是有效的。
(2)無效,根據《合夥企業法》第44條的規定:「 新合夥人入伙時,應當經全體合夥人同意,並依法訂立書面入伙協議。 訂立入伙協議時,原合夥人應當向新合夥人告知原合夥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
(3)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合夥企業的財產用於清償對A公司的債務,對B公司的債務則不可以。《合夥企業法》第39條規定:「合夥企業對其債務,應先以其全部財產進行清償。合夥企業
財產不足清償到期債務的,各合夥人應當承擔無限連帶清償責任。」第43條規定:「合夥人個人財產不足清償其個人所負債務的,該合夥人只能以其從合夥企業中
分取的收益用於清償;債權人也可以依法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該合夥人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用於清償。對該合夥人的財產份額,其他合夥人有優先受讓的權
利。」
本案中,對A公司10萬元的債務是合夥企業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所以應首先由合夥企業的財產清償,不足的部分再由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
任。而對B公司的5萬元債務是乙的個人債務,所以不能強制執行合夥企業的財產,只能以其從合夥企業中得到的受益或者其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用於清償。
(4)丙應當賠償由於其強行退夥給其他合夥人造成的損失。《合夥企業法》第46條規定:「合夥協議約定合夥企
業的經營期限的,有下列情形之一時,合夥人可以退夥:(一)合夥協議約定的退夥事由出現;(二)經全體合夥人同意退夥;(三)發生合夥人難於繼續參加合夥
企業的事由;(四)其他合夥人嚴重違反合夥協議約定的義務。
本案中,合夥協議約定了經營期限但是沒有規定退夥條件,丙退夥應當取得其他合夥人的同意;但是,丙未經其他合夥人同意擅自退夥,其應當承擔由此給其他合夥人造成的損失。
(求採納我為最佳呀,親自給你手打答案)
❷ 關於經濟法裡面訴訟時效的問題
一是權來利人在此時間內享有依訴源訟程序請求人民法院予以保護的權利;二是這一權利在此時間內連續不行使即歸於消滅。 《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表明,我國一般民事訴訟的一般訴訟時效為二年。
❸ 還是經濟法案例分析
1、合同法來關系惡意避債的規定在題中自沒有體現出來,同時,物權優先於債權的規定使抵押效力大於債權,因此,抵押合同應該有效的,乙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甲。但銀行就抵押可以優先受償,也就是說,甲的車子在償還了銀行的貸款後剩餘的款項才能償還乙。
2、甲完全可以將租賃的房屋抵押或出賣。合同法規定,租賃物所有權轉讓的,不影響租賃合同履行,同時,在轉讓時,承租人有優先購買權。這時乙可以向法院請求買賣合同無效,自己願意以同等價格優先購買。同時,即便乙放棄優先購買權,丙也無權要求乙搬出房屋,買賣不破租賃。乙可以繼續使用房屋至合同期滿,除雙方商定外合同不能解除
3、民事訴訟時效為兩年,王某1992年7月15號時應當知曉李某沒有還債,但後面兩年整一直沒有任何行動,到1994年10月10日時,訴訟時效已經超過了2年,這時王某已經喪失了勝訴權,法院會以超過訴訟實效裁定不予受理。李某可以不還債。
❹ 經濟法(訴訟時效)
正確答案應是a。
最高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版明確規定,當事人未提權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
甲僅說沒有能力償還債務,沒有提出超過訴訟時效問題。
而其他三個答案都涉及訴訟時效問題,包括釋明和裁判。
所以,答案a是正確的,其他三個是錯誤的。
❺ 最長經濟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經濟訴訟時效是三年。經濟訴訟,是指所有產生於經濟法調整的法律關系中的訟爭。狹義的經濟訴訟僅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經濟權益的訟爭。經濟訴訟主要發生在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❻ 中級經濟法中訴訟時效中斷事由有哪些
一般的訴訟時效是3年,當事人需要在法定的訴訟時效內起訴。訴訟時效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出現中止或者中斷的法定事由的,訴訟時效就會發生變化。我國《民法通則》第139條予以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時效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以下兩種:(1)不可抗力。如水災、地震、戰爭等;(2)其他障礙。如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喪失行為能力等。我國《民法通則》第140條確認了訴訟時效中斷的情況和事由,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❼ 求經濟法高手解答下,一下關於訴訟時效的選擇題.還有解答下為何選擇此答案..感謝非常感謝了
答案:B
【解析】本題中20年的最長訴訟時效是個陷阱。20年的最長訴訟時效是從權利受侵害專時起算,即從1981年屬1月1日開始計算,最後的截至日期應當是2001年的1月1日。但是本案中涉及的身體受到傷害的訴訟時效為1年,從發現或者應當發現權利被侵害時起算。而且「發現或者應當發現權利被侵害」應當包括知道「加害事實」和「加害人」兩個方面。因此1年的起算點為1999年的6月30日,最後的截至日就是2000年的6月30日,沒有超過20年的最長期限,所以正確答案為B。
❽ 關於經濟法訴訟時效的問題
訴訟時效重新計算。
債務人同意償還已過訴訟時效的債務後,不能反版悔。因為欠條超過訴訟失效後權,該債權債務就成為自然債務,即債權人喪失依訴訟程序保護其權利的可能性,不再有勝訴的可能,更不能請求法院強制執行。在這個情況下,債務人作出同意償還的承諾或者履行償還義務,則意味著和債權人達成了一個新的協議,此時會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時效,債務人仍負有還款義務。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八條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二條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者自願履行義務後,又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❾ 經濟法案例
1.說法正確,不可抗力是要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止。
2.這要看辦公樓房產抵押有沒有登記?如有登記可以優先。
3.如果是雙方合意抵消(雙方無欠債務即可)就可以行使抵消權,但如果是法定(單方)抵消,本例則要考慮債權期限或訴訟時效等。
4.怎麼一個辦公樓做了兩次抵押,莫非一個沒有登記?
問題應該需要補充一下吧,不然會有歧義。
❿ 經濟法案例分析題。 甲銀行與乙簽訂一借款合同,向乙方提供借款100萬元,借款期限為一年,即2008
(1)未過訴訟時效。甲銀行催收構成訴訟時效中斷。
(2)合同中未載明保證方式專的,視為連帶保證。屬
(3)保證期限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2年。
(4)未約定保證范圍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承擔責任。
(5)不能實現。訴訟發生時已過保證期限(2011年1月3日),丙方不再承擔保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