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法社會學答案
⑴ 社會學題目四 (多選題)
1.第1題
社會組織最重要的構成要素是
A.一定數量的成員 B C
D
B.特定的活動目標
C.明確的規章制度
D.正式的組織機構
您的答案:A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0.0
2.第4題
廣義社會群體的觀點是由(
)最早提出來到
A.庫利
B.斯賓塞
C.滕尼斯
D.孔德
您的答案:C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0.0
3.第12題
嚴復將斯賓塞的()譯作《群學肄言》
A.社會學原理
B.社會靜力學
C.社會學研究
D.社會學大綱
您的答案:C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4.第13題
風俗、習慣、道德等在一般情況下只能稱為____,而不能稱為社會制度。
A.社會風尚。
B.社會規范。
C.社會機構。
D.社會倫理
您的答案:B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5.第14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需要重新走進課堂,拿起書本,這種現象是
A.再社會化
B.特殊社會化
C.重新社會化
D.繼續社會化
您的答案:A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0.0
6.第17題
依據群體成員間關系的親密程度將群體劃分為()
A.初級群體與次級群體
B.正式群體與非正式群體
C.內群體與外群體
D.所屬群體與參照群體
您的答案:A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7.第18題
中國城鄉發展的理想目標是
A.城鄉對立
B.縮小城鄉差別
C.農村發展為城市
D.城鄉協調發
您的答案:D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8.第19題
一個人同時擔當了幾種角色,對個人的期待發生了矛盾,難以協調,這種現象稱為
A.角色扮演
B.角色沖突
C.角色中斷
D.角色失敗
您的答案:B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9.第29題
社會分層最初的歷史動因是:
A.私有制。
B.社會分工。
C.階級產生。
D.剝削的產生。
您的答案:A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0.0
10.第30題
提出三位一體的分層理論的學者是:
A.馬克思。
B.韋伯。
C.費孝通。
D.帕累托
您的答案:B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11.第2題
社會保險包括
A.醫療保險
B.養老保險
C.失業保險
D.金融保險
E.商業保險
您的答案:A,B,C
題目分數:4
此題得分:4.0
12.第3題
外在的社會控制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
A.行政、法律控制
B.社會輿論控制
C.習俗和道德控制
D.社會權威
E.角色期望
您的答案:A,B,C,D
題目分數:4
此題得分:4.0
13.第5題
社會變遷內容或方面有
A.價值觀念和態度的變遷
B.行為規范的變遷
C.社會結構的變遷
D.人口的變遷
E.設備系統的變化
您的答案:A,B,C,D
題目分數:4
此題得分:4.0
14.第6題
對個人社會化的表述正確的有哪些選項
A.個人社會化涉及人生發展的全過程
B.個人社會化只涉及到人成熟時止
C.個人社會化關注到個人作為社會成員所應具有的全部文化遺產
D.個人社會化注重個人與社會的交互作用
E.個人社會化注重其最後的結果,既有社會對個人的文化教化,也有個人對社會的調適
您的答案:A
題目分數:4
此題得分:0.0
15.第7題
集合行為的特徵
A.人數眾多
B.無組織
C.行為者相互依賴
D.有領導者
E.人群集中
您的答案:A,B,C
題目分數:4
此題得分:4.0
16.第9題
社會的基本構成要素是
A.人口
B.家庭
C.制度
D.環境
E.文化
您的答案:A,D,E
題目分數:4
此題得分:4.0
17.第10題
下列哪些人群的聚合屬於社會群體
A.火車站買票的人群
B.球隊成員
C.工廠的同事們
D.家庭
E.看熱鬧的人群
您的答案:B,C,D
題目分數:4
此題得分:4.0
18.第11題
組織目標實現程度及其評估的測定標准包括
A.有效性
B.效率
C.人文關懷
D.資金
E.成本
您的答案:A,B
題目分數:4
此題得分:0.0
19.第16題
根據獲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將社會角色劃分為
A.先賦角色
B.自覺角色
C.開放性角色
D.功利性角色
E.自致角色
您的答案:A,E
題目分數:4
此題得分:4.0
20.第26題
西方三位一體分層理論所主張的考察社會分層和不平等問題的三個角度是:
A.收入
B.階級
C.地位
D.權力
E.聲望
您的答案:A,D,E
題目分數:4
此題得分:4.0
21.第8題
現代社會,合作與競爭可能在同一關系中同時並存。
您的答案:正確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22.第15題
社會學的創始人是法國人孔德。
您的答案:正確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23.第20題
宗教制度在現實社會中所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虛幻的、純精神上的聯系,所以對社會成員的行為沒有任何約束性。
您的答案:錯誤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24.第21題
經濟的發展會自動帶來社會的發展。
您的答案:錯誤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25.第22題
城市與農村是兩大基本的社區類型,城鄉差異無法消除。
您的答案:錯誤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26.第23題
社會制度是一種比較穩定的規范體系,但並不是所有社會規范都是社會制度。
您的答案:正確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27.第24題
官僚主義不僅僅是管理者個人問題,從根本上看是一種管理制度問題。
您的答案:正確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28.第25題
幹部因失職而受處分或被罷免,這是角色扮演過程中的角色失敗。
您的答案:正確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29.第27題
社區是一種地域性的社會群體。
您的答案:正確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30.第28題
社會主義社會實行了公有制,所以社會分層也相應地消失了。
您的答案:錯誤
題目分數:3
此題得分:3.0
作業總得分:80.0
⑵ 社會學的最基本特點是什麼
社會學的最基本特點是整體性。以下是社會學的部分內涵。
1、社會學的整體性決定了社會學的綜合性。
2、綜合性是研究視角的綜合性,就是在研究社會時必須縱觀全局,放開視野,對任何社會現象、社會問題都不孤立地看待,而注意從這些現象和問題與其他現象和問題的相互聯系中去把握、去認識。
3、綜合性要求運用不同的方法,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個問題進行深入地探討,既注意影響事物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也不放過那些影響事物發展的非決定性因素。
4、綜合性是社會學的整體性特點在研究方法上的具體體現。所以,社會學在研究社會問題時,常常需要運用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即不僅積極利用相關的社會科學成果,而且注意吸取有關的自然科學成果,進行綜合的廣泛的研究。
⑶ 請用社會學相關理論解答下列問題
(1)青少年犯罪問題原因的社會學分析及對策
(1)回答如下:青少年犯罪是指10至25歲的人實施的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青少年犯罪存在著:結伙作案多,嚴重犯罪多,突發性犯罪多,作案動機、目的比較單純,手段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齡化,及反復性強等特點。青少年犯罪有其自身、家庭、學校、社會和司法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們要採取自身預防、家庭預防、學校預防、社會預防和司法預防等多種預防方法,進行綜合治理,以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是當今世界各國所共同面臨的社會難題,有人將其與環境污染、吸毒販毒並列稱為「世界三大公害」。有資料顯示,我國近10年來的犯罪增長率已過24%(尚不考慮1992年起將立案標准上調的因素)(1),而其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據官方統計資料表明,在1980—1989年的10年間,14—25歲年齡段的犯罪佔全部犯罪人數的比重一直維持在70%以上,自1990年以來的近10餘年,這一比重雖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65%左右。(2)這中間,十五六歲少年犯罪案件又佔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70%以上。我們在報刊雜志等新聞媒體上,也經常看到有關青少年犯罪的報道,其中不少是駭人聽聞的重大惡性案件。
青少年犯罪問題,已經得到了我國有關部門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3),我國也已頒布實施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可以說,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效果。但結合新的社會實際,針對青少年犯罪的特點、成因,進一步深入探析預防對策,仍有其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根據省律協刑事法律業務委員會的選題安排,筆者就此題談一些粗淺看法,以求教於諸位同仁。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及其特點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
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據人的生理年齡所作的犯罪類別劃分。在我國有關的法律文件中,對「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確的界定。就其詞義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與少年的合稱,「青年」是指人從十五六歲到三十歲左右的年齡段,「少年」指人從十歲左右到十五六歲的年齡段。(4)理論界對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從刑事法學觀點出發給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義。它一般是指14—25歲年齡段的人所實施的依法應當受刑事處罰的行為。(5)它以我國開始追究刑事責任的年齡14歲為起點。廣義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從犯罪學的角度出發給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義。有學者認為,它是指6—25歲年齡段的人實施的犯罪行為、觸犯治安管理的違法行為和違反道德規范的不良行為。(6)這種定義,是從犯罪預防的角度,將矯治的行為擴大到違法行為和不良行為(不道德行為或可能引起犯罪的行為),並將這個年齡段的下限予以降低。對這個下限存有不同意見。有學者提出,應當定在10歲比較合適。其理由在於,從實證的角度,青少年犯罪人口中一般從10—12歲開始有劣跡,13、14歲開始走向社會進行違法犯罪,14—17歲進入犯罪的第一個高峰期。這樣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犯罪研究。故而指出,青少年犯罪是指10至25歲的人實施的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7)筆者對此予以贊同。這一概念包括了未滿18周歲的少年犯罪和已滿18周歲不滿25周歲的青年犯罪。前者和刑法上規定的「未成年犯罪」的范圍應該是一致的,只不過「未成年犯罪」是一個准確的法律概念,而「少年犯罪」則是一個寬泛的社會學、犯罪學概念;後者的「青年犯罪」也指年輕的成年犯。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點
犯罪是一個社會不可避免的社會現象。有人類學家曾尖銳地指出:「從某種程度上說,當一個文明趨向於更高,或許還是更有價值的目標時,社會性越軌(犯罪)的可能就越大。」(8)「任何一個國家既然以現代化為自己的社會目標,不管其社會個性如何,恐怕均不能倖免現代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9)我國正處在由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犯罪的嚴峻態勢並不奇怪。我們對待青少年犯罪亦是如此。除了前述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外,與青少年自身存在的普遍生理、心理特點(如機體需要增多、性成熟,和心理不成熟、容易感情沖動、模仿、獵奇等),以及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總體上偏年輕(10)的客觀情況,使得我國青少年犯罪在整個刑事犯罪案件中所佔的比率較高。我們應針對這一犯罪現象,探討、總結青少年犯罪的特點:
1、共同犯罪、結伙作案多,帶有「黑幫」性質的團伙犯罪亦有增加趨勢。
這是由青少年年齡小、思想不成熟和依附性強等特點所決定的。他們在實施犯罪時往往有膽怯心理,總感覺一個人作案勢單力薄,所以就糾集多人,形成「作案氛圍」,一轟而上,既能互相壯膽,又能分工合作。據報道,今年9月在安徽合肥市易山區法院不公開審理一搶劫案件,18個被告中,只有一個19歲,其他均為未成年,最小的才15歲。這是一群在城市游盪的孩子,一沒錢就幾個人湊在一起,竄到街上,見人峰擁而上,先打後搶。(11)更有甚者,近幾年來不斷有青少年組成的帶有封建幫會色彩和黑社會性質的違法犯罪團伙,凈幹些打架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搶劫、敲詐錢財等違法犯罪活動,有的甚至稱霸一方。2001年,在北方某城市公園發生了一樁血案,一年僅14歲的少年被捆綁雙手,身上被打得血肉模糊,慘不忍睹。此案告破後,挖出了一個犯罪團伙。這個團伙共有32人,最大的16歲,最小的才12歲,他們成立了「好漢幫」、「神龍教」,還有敢死隊,其中有「老大」、「軍師」、「打手」等。少年「黑社會」已露端倪!(12)
2、嚴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較野蠻和兇殘,往往是不計後果。
青少年正處在成長發育階段,生理發育很快,但心理發展卻比較慢,在思想上表現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並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產生感情沖動,走向極端。這些人或行凶殺人、嚴重傷害,或暴力搶劫,或實施強奸,犯罪手段惡劣,帶有一定程度的瘋狂性。比如,據報道,去年上海市一名17歲的少女因母親對其管教太嚴,竟用刀將其母親砍殺致死。在日本,2001年初,神奈川縣一所中學的兩名學生因不滿老師的耐心規勸,居然動手「修理」了8名老師長達1小時,造成2名老師下鄂骨折,一名懷孕女教師險些流產。時隔不久,日本西北部一中學生因不滿老師的訓斥,放學後用一把小刀連刺老師十刀,致老師慘死刀下。(13)
3、突發性犯罪多,作案動機、目的比較單純,帶有一定的盲目性。
由於青少年年齡小,社會經驗少,考慮問題比較簡單,犯罪動機單純,很少預謀,突發性犯罪比較多。筆者曾辦理的一起鄭××故意殺人被害人代理案(案發於1999年8月15日),僅僅是兩人因打檯球發生口角,鄭××就掏出隨身攜帶的匕首,將被害人連捅四刀而致人死亡。筆者還承辦過一起李××搶劫案,李××是一個高中學生,平時在班上表現、學習都不錯,在一天打檯球時,僅僅是因跟隨一個同學找另外一學校的學生出氣,主犯在打人過程掏走了30多元錢,結果李××因構成搶劫從犯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4、犯罪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齡化。
在青少年犯罪中,不少犯罪手段成人化,且有不少是智能犯罪。我們所曾辦過一起強奸案,三個被告均為未成年人,一個才15歲,但在對付舞廳小姐實施強奸時,顯得非常「老練」。另據報道,2001年2月8日,北京海淀區公安局刑偵大隊接到本市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報案,該公司在交納上網費時,發現在北京電報局的163上網帳號被人盜用,累計損失達40餘萬元。經公安部門認真排查,終於將本市第一個黑客——年輕的在校大學生盧某抓獲。(14)實際上,現在很多製造病毒的「高手」都是青少年。再者,犯罪的低齡化也比較突出。13、14歲的小孩動輒拿刀傷人、殺人,犯罪的年齡越來越小。
5、從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情況來看,反復性強,再犯的犯罪率上升。
青少年模仿性強,犯罪學得很快。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違法犯罪的青少年,既有可塑性強、易於改造的一面,同時也存在著較大的反復性。在看守所、監獄的「交叉感染」,使其學會了更多的犯罪「技術」,由以前的「一面手」變成「多面手」,並且膽子更大,反偵查性更強。這恐怕是重大、惡性案件在青少年中不斷發生,並且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淺析
犯罪原因,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概念,是指各種犯罪因素按其作用層次、力度及其作用機制所構成的能引起犯罪行為發生和犯罪現象存在與變化的罪因系統。狹義的概念,是指處於犯罪原因系統中,具有較大致罪力量,能夠相對獨立地引起犯罪結果發生和犯罪現象變化的現象及過程。(15)但「犯罪行為是一系列因素的表現,這些因素既是個別的,又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並且交織在一起,如果孤立地看待這些因素,就一定會歪曲其性質。」(16)「任何孤立的引起犯罪的決定性因素,都不能發生犯罪,犯罪的產生不僅要具備許多決定性的引起犯罪的因素,而且要具備一定的環境條件、個人的人格特徵,尤其是不同類型犯罪的巨大差異。」(17)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過程就是不良的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我們要對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以便探尋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科學、有效對策。
(一)自身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這里談的「自身原因」是內因,後面要談的家庭、學校、社會原因,是外因。青少年自身素質的好壞是決定其是否違法犯罪的關鍵。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質不高,抵禦能力差。其自身不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游手好閑、好逸惡勞、無事生非的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嚴得不到滿足,加上法制觀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個性的基礎,正如古人所言:「養不教,父之過。」這主要有幾種情況: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會管,出了問題,往往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二是子女長期養成的不良習性,父母管不了,因為沒有從早期教育入手、管得晚了;三是父母對子女喪失信心,不願管,順其自然,放任自流;四是父母離異後,孩子無人管,為了自己而不顧及或無暇顧及孩子,使之浪跡社會;五是父母自身行為不端直接影響孩子,使之效仿父母,小偷小摸,打架斗毆。人們總結的一句話:「問題家庭出問題少年」,確實不無道理!前文談到的我所曾承辦的三名未成年人強奸案,三個被告人的家庭都是離異家庭,其共性是對孩子缺乏關愛。法庭教育時,這三個父母都痛哭流涕,說對不住孩子,表示以後要加強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
(三)學校原因
學校教育對青少年的成長至關重要。學校教育方法不當,是導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會、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現在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指導思想。
盡管我國早已確立了「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也有「教書育人」的優良傳統;但現在很多學校仍然存在著嚴重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一個地方教育工作的好壞,一個學校教育質量的高低,一個學校領導的政績如何,一個教師的水平怎麼樣,都要由「升學率」來衡量,來體現。學校有快、慢班之分,學習好的學生往往受到青睞,可以吃小灶,學習差的學生則受到歧視和排擠,結果是差距越拉越大。好學生一旦考試落榜,則感前途無望,萬念懼毀;差學生則破灌破摔,厭學、輟學,這兩種情況都容易出現問題。他們一旦流向社會,受到不良因素的誘發和影響,就會發生違法犯罪行為。
2、對學生處分缺乏慎重考慮和處分後對處分生放棄教育。
對違犯校規校紀的學生進行處分,是教育、挽救學生的一種手段,若運用得好,可以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起到警告、震懾作用,使之不敢、不會再犯;若運用不好,則會使受處分的學生產生悲觀、消極情緒,從此自暴自棄,在邪道上越走越遠,從而滑向犯罪的泥潭。一個18歲的黑幫「老大」——王海,在其自述中談到:「有一次上課遲到,老師罰我在教室的角落裡舉磚頭,我心裡發狠就用磚頭一下砸在一張課桌上。 老師上來就踢了我一腳,我和他打了起來。就這樣,我被學校記大過處分。我認真學習的日子也隨之結束了。我和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混在一起,整天尋釁滋事。」(18)
3、法制教育的缺乏或者流於形式。
學校缺乏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是青少年違法犯罪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青少年學生不知什麼是違法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識,不知法、不懂法,更談不上遵紀守法。前一段時間,筆者辦理的劉×搶劫案,被告人劉×在學校、網吧門口強行向其他學生索要錢財,以滿足其上網消費。他感覺這些都是小事,壓根沒有和犯罪聯系起來。
(四)社會原因
社會不良現象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容忽視。現在人們所說的「黃色」、「灰色」和「黑色」「三色污染」,對青少年的危害尤其為甚!
1、文化市場的「黃色污染」。
低級、庸俗的文化會侵害、腐蝕人們的靈魂。目前,在文化市場上,圖書報刊、音像製品中充斥著大量的封建迷信、兇殺暴力、淫穢色情及其它不健康的內容,對社會文化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污染。其中,「黃色污染」對青少年的腐蝕則最為嚴重。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3條)明確規定:「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有關主管部門和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可一些游戲廳、歌舞廳、錄像廳、網吧老闆,利慾熏心,貪圖眼前利益,致使一些青少年沉湎於此,心靈遭受毒害,理想被嚴重扭曲,他們為滿足自己的超前消費和感官刺激,而逐步走向犯罪。筆者曾辦過一起趙××姦淫幼女案,趙××只有15歲,就「糟蹋」、姦淫了8名女孩,這些女孩小的僅有4歲,大的才11歲,趙××年紀不大,但卻花樣翻新,手段殘忍,這些都是他看黃色錄像學來的。他經常光顧的錄相廳老闆也因此案被判刑。正像一位中學校長所發的感嘆:「課堂教育一個鍾頭,不頂錄相廳一個鏡頭」,「老師苦口婆心講一天,抵不上學生書攤轉一圈」。
2、以腐敗現象為代表的「灰色污染」。
腐敗現象對下一代的影響亦不可等閑視之。以權謀私、貪污受賄和走後門拉關系,使一些青少年也耳濡目染。他們受家庭環境影響,相信「權大於法」,依靠自己的家庭勢力而違法犯罪,有些是為所欲為,肆無忌憚!
3、帶有黑社會性質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
這幾年來,我國帶有「黑社會」性質(稱之為「涉黑案件」)也越來越多。一些比較具體的宣傳報道,雖然有正面的法制教育的作用,但過於細致的宣揚和描寫,使一些青少年紛紛模仿,講「哥們義氣」,跪拜結盟,打打殺殺,危害社會。對此,前文已作了例舉。有專家講,「隨著年齡的增長,這類少年犯團伙極易發展成為黑社會勢力」。(19)
(五)司法原因
這里主要談的是刑事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執行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犯罪人的改造措施所致犯罪的因素。
1、刑事訴訟制度及其執行方面存在的問題。
應該說,我國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朝著民主化、法制化的進程邁出了一大步,但仍存在一些缺漏和尚需進一步完善的問題。比如,「沉默權」的問題,羈押措施的限制和完善,等等。還有,在執行刑訴法過程中所存在的諸如「刑訊逼供」、「律師會見難」和「超期羈押」等「老大難」問題。這些都可能使受到不公正對待和遭受枉法追究的人,產生逆反、繼而對社會進行抵抗甚至敵視的犯罪心理。對於青少年來說,更容易產生這種心理。由此,加強對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保障,盡量減少對其羈押,顯得更為重要。
2、監獄的「交叉感染」。
關於「監獄」的致罪性問題,經過犯罪學家的長期研究和討論,其結論應該是肯定的。正如法國當代犯罪學家所指出的:「可以肯定的是,在包括法國和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執行監禁刑的可悲現狀,驗證了監獄具有致罪性的論斷。」(20)日本犯罪學家研究後指出:「我國現在的監獄勞動,是用極少量的獎金來約束服刑人的身體……其實際用意不過是避免和防止犯人逃跑而已。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使犯罪人得以改善和更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現在,已坐過監獄的人中,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又成為再犯者,重新回到監獄。」(21)監獄對青少年犯罪的「交叉感染」作用更是突出,因為他們的抵抗力更弱,模仿力則更強。對此,應引起我們的充分注意。
三、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對策
一般認為,預防犯罪是一個綜合多種力量,運用多種手段,採取多種措施,以防止和減少犯罪及重新犯罪的舉措體系。(22)這是一種廣義的犯罪預防的概念。當代犯罪學的概念更側重於「預防」,即把先於犯罪的實施而採取的有針對性的措施視為預防活動,即更注重「防患於未然」。這也是基於「預防」的本意,「預防」在漢語中的基本詞義就是「事先防備」(23);在英語中「prevent」也是指「防止」、「妨礙」(24)。這就是從狹義的角度所理解的「預防」的概念:「是指以消除或限制犯罪行為發生的可能性為唯一的或主要目的的各種措施和行為的總稱。」(25)其實筆者以為,我國一向貫徹執行的群防群治、綜合治理的基本刑事政策是正確的,我們既要重視罪前預防,但也不能忽視罪後治理,以防再犯。
青少年犯罪是一個社會問題,其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說是一種社會「綜合症」。我們更應依靠全社會的力量,進行綜合治理。正像《聯合國預防少年犯罪准則》(第2條)所提出的:要成功地預防少年違法犯罪就需要整個社會進行努力;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條)也明確指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實行綜合治理。」針對前文對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試總結以下預防對策:
(一)自身預防
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增加抵禦犯罪感染的能力,應該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盡管他們還處於識別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較差的階段,但對於真善美與假惡丑還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我們應當培養他們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的觀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自尊、自律、自強的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當然,這需要和後面要談的家庭預防、學校預防相結合,才能產生好的效果。
(二)家庭預防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應從家庭抓起。1980年聯合國第三屆預防犯罪及罪犯處理大會的有關材料指出:「家庭在所有國家中都是影響青年人生活的最重要的力量」,「家庭是最有效的社會控制媒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種基本形式,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教育子女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只養不教,是父母的失職,教子不善,則是父母的罪惡。一個家庭的環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對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一個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當,能夠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塑造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從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為的產生。
搞好家庭預防,應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父母自身素質,優化家庭環境。
為人父母者,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愛好,給孩子做好表率。同時,這也是社會有關部門需要做的一項工作,要提高婚姻質量,加強對父母(家長)的培養,不僅要提高這些家長的科學文化知識,並且要教會他們培養、教育孩子的方法。
2、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
父母教育方法不當,過分溺愛和縱容,不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邪路。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教訓也是深刻的。武漢一酷愛玩網路游戲的16歲少年徐某,拿起菜刀向熟睡的母親砍去,其目的是索要8000元錢。母親的臉、腰上被砍了6刀(後經搶救脫離危險)。當他逃離現場時,母親還追著喊:「伢,你把毛線衣穿上,莫凍著了!」(26)可憐天下父母心!這都是嬌慣、縱容種下的苦果。作為父母,不僅要關心孩子的吃穿,更要注意教他們如何做人,經常觀察、了解他們在想什麼,做什麼,關心什麼事,結交什麼人,要平等地與他們溝通,多一分體貼,少一些訓斥;多一分愛護,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專橫。對於失足、犯錯誤的孩子,更應給以家庭的溫暖,絕不可棄而不管,放任自流。
3、教子不力,應承擔相應責任。
我國《婚姻法》第23條規定:「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都規定父母應當履行對未成年子女所承擔的教育義務和預防未成年犯罪的職責,但並未規定父母教育不力所應承擔的嚴厲的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我國《預防未成年犯罪法》第49條只是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嚴加管教。」「責令其嚴加管教」,但不管教怎麼辦?尤其是對父母已經離異(且已另外組合新的家庭)的孩子。法律應增加規定教子不力的「拘留」、「罰款」等行政責任,嚴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在英國就有「孩子逃學、父母坐牢」的做法。一位母親因為女兒經常逃學,而被判監禁60天,她上訴後,盡管刑期減半,但仍要執行30天的監禁。(27)在九屆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上,有委員就曾提出建議:針對青少年犯罪,建議在法律責任中加入對父母的處罰條文,以督促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28)看來,完善這方面的立法,很有必要。
(三)學校預防
學校作為家庭的延伸,對青少年的成長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聯合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處在《綜合性預防犯罪措施匯編》第10條中寫到:「學校對青少年的影響很大,兒童的發育成型有許多年是在為了滿足他們的教育和社會化需要而設立的各種機構中度過的。……學校能提供種種機會來倡導社會平等、文化多元性和個人的親密關系,並幫助青少年獲得道德標准、社會技能和公民的責任感。更具體地說,學校能指導學生了解他們應盡的公民義務、犯罪的性質、遵守紀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種種後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況以及預防犯罪的方式。」一個人如果在青少年時期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那麼他就有可能成為一個情操高尚,對國家、社會有益的人;否則,如果學校教育不力或不利,他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甚至違法犯罪。筆者以為,學校的教育工作應該主要做到:
1、端正辦學指導思想,抓好素質教育和品德教育。
「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未成年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社會生活指導和青春期教育。」(《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3條第1款)要徹底改變長期以來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辦學指導思想和做法,真正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學校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傳道」是第一位的。學校應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觀、世界觀教育,培養學生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做一個高尚的人;然後才是「授業解惑」,傳授各種知識,增強將來為社會服務的本領。那種只「授業」不「傳道」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我們尤其應注意抓好「後進生」、「雙差生」的教育。對此,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3條第2款明確規定:「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一般來講,這些只是一些方面、一時的「差」,並不代表全面、永遠的差,經過認真細致的工作和教育,他們很有可能成為「先進生」,成為將來對社會有益的人 或者國家的棟梁之材。
2、努力提高教師素質,尤其注重教師政治素質和師德的培養。
「為人師表」!教師對學生的模範表率和影響作用是非常大的,有些影響是終生受益的。這方面不乏其例。要想使學生懂法,教師必須先學法,要想使學生做好人,教師必須先做好人,這就是:「教育人者,必先受教育」。這須要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我國現已開始實行教師資格考試制度,應大膽改進教師制度,使教師能進能出,對那些品質低劣、不能為人「師」的人,要及時將其淘汰出局;對於那些歧視學生,動輒體罰學生的教師,要予以嚴厲處罰,直至追究其刑事責任。
3、要抓好學生的法制教育。
學校,尤其是中、小學,法制課要作為必修課,配備專門的法制課教師,不僅要搞好課堂教學,同時還要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豐富多採的法制教育活動。筆者作為三門峽市依法治市講師團的講師曾被邀請到學校給青少年講法制課,結合自己所辦案例和青少年生活實際進行講解,反映效果良好。通過這些法制教育,使廣大青少年懂得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知道什麼行為是社會提倡和法律允許的,什麼行為是法律禁止的,什麼行為是違法的,做到知法、懂法和遵紀守法。
(四)社會預防
社會預防,主要是指凈化社會環境,給青少年創造一個有利於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會環境,動員社會力量,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和保護,以控制和減少青少年犯罪。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加大打擊力度,凈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要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防止「黃色」、「灰色」和「黑色」這「三大污染」對青少年的感染和侵害,堅決禁止含有色情、暴力等音像制
2農民工進城對中國現代化發展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過程中,涌現出來了一支新型的勞動大軍,這就是農民工。他們從最初的「離土不
⑷ "社會學旨在理解和洞察人類行為的社會意義",這一說法屬於以下哪一流派的觀點
1.哪一流派不屬於社會法學在西方法理學的三大流派?(儒家)
2.哪一項不是法社會學的名稱?(社會學)
3.法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法律與社會)
4.法社會學是一門研究法律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學科。(對√)
5.法律現象只是法學的研究對象。(錯×)
1.2
1.下列哪一項不屬於法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例證」?《憲法》
2.埃爾文認為哪項不是法學家研究法律制度的特點?(從歷史的、哲學的等角度出發)
3.埃爾文認為社會學家研究法律制度不關心的是(書本上的法)
4.法學家意見的特點就是從法律觀點出發。(對√)
5.從多種角度來研究同樣的問題很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結論。(對√)
1.3
1.布萊克認為法學模式的目標是(判決)
2.(弗里德曼)提出「內在的觀點」和「法律觀點」這兩種觀點。
3.那種人不是「內部的人」?(普通人)
4.布萊克認為社會學模式關注的焦點是規則而不是社會結構。(錯×)
5.人類學家在處理家庭糾紛時感興趣的可能是不同文化在處理這類問題中的差異。(對√)
1.4
1.不屬於「法律多元」表述的是(國家的法和政府的法)
2.拿類學家使用了國家法和非國家法的二元結構?(法人類學家)
3.《野蠻社會的犯罪和習慣》這本書是(馬林諾夫斯基)寫的
4.《法社會學研究的主題是法律的有限性和法律的受制性.(對√)
5.民間法僅僅是指習慣法。(錯×)
1.5
1.法律是「暴力的授權行使」是(霍貝爾)
2.拿一項不是原始與現代法的共同之處?(現代成熟的法律制度)
3.「第一類規則」和「第二類規則」是(哈特)
4.trobrander人服從這些「原始法」是因為畏懼法律的制裁。(錯×)
5.原始與現代法有原則的區別。(對√)
1.6
1.(格里費斯)從社會控制分工的角度對人類學家法的概念進行了整合。
2.「國家的法與非國家的法」的框架著眼點是(未開化的社會)
3.「政府的法與非政府的法」的框架的著眼點是(現代社會)
4.習慣的再制度化就是法律產生的過程(對√)
5.「暴力的授權行使」就是非法律與法律的分界點(錯×)
1.7
1.「正義與非正義」和「善和惡」是從那種觀點思考問題?(倫理觀點)
2.「私人政府的法」是(馬考利)的觀點
3.(圖博納)提出將法律多遠主義觀點帶入到法律全球化的研究當中
4.對於社會的同一個問題應該從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對√)
5.只有公共政府才能制定規則、解釋規則(錯×)
1.「正義與非正義」和「善和惡」是從那種觀點思考問題?(倫理觀點)
2.「私人政府的法」是(馬考利)的觀點
3.(圖博納)提出將法律多遠主義觀點帶入到法律全球化的研究當中
4.對於社會的同一個問題應該從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對√)
5.只有公共政府才能制定規則、解釋規則(錯×)
1.8
1.(弗蘭克)認為法官是憑感情而不是憑推理判決。
2(布萊克)認為「法是可變數。可增加可減少」
3.(社會)不是影響行為的因素
4.「全球法」就是民族國家的法和國際法(對√)
5.馬考利認為書本上的法按其效果排練可以分為:從來沒有執行的法、有時執行而有時又不執行的法、從來都執行的法(對√)
1.9
1.下列哪項不屬於中國習慣法?(國家法)
2「行動中的法」指的是(法的實際運行)
3.下列哪位不是西方經典法社會學創始人?(卡爾·馬克思)
4.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中。習慣法與國家法同時共存,構成一種二元或多元的結構。(對√)
5.法律是神聖的,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法律不會發生任何變化(錯×)
1.10
1.杜爾克姆提出(社會一致性)
2.馬克斯韋伯的核心問題是(資本主義為什麼只產生於西方)
3.哪一項不是馬克斯韋伯提出的三種權威?(皇家權威)
4社會分工導致了古代和現代社會一致性的變化(對√)
5.結構功能法社會學是批判的左翼的理論(錯×)
1.11
1.沖突論法學社會主義的鼻祖是(馬克思)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佔主導地位的法學是(馬克思主義法學)
3.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側重點是(法律與社會)
4.沖突論法社會主義認為社會和法律不是建立在沖突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共識的基礎上。(錯×)
5.馬克思主義法學在很大程度上屬於法社會學的研究范圍。(對√)
2.1
1.下列哪一項不是經驗研究方法?(純理論研究)
2.觀察的方法分為哪兩種?(個人觀察和機器觀察)
3.只要出於研究的目的,實驗就可以在人的身上進行。(錯×)
4.一分材料一分話,十分材料十分話,沒有材料不說話(對√)
2.2
1.哪一項不是抽樣調查的特點?(抽樣的全面性)
2.「蓋洛普民意測驗」失敗的原因(調查的代表性不好)
3.哪一項不是實驗的方法?(抽樣調查)
4.個人觀察同個人體驗有著直接的關系。(對√)
5.人口普查雖然成本很大但准確率較高(對√)
2.4
1.哪一項不是按照現象之間的相關程度劃分的?(正相關)
2.相關系數值在0.5-0.8之間的是(顯著相關)
3.代表數量關系的點的分布大體上在一條直線的附近,代表這兩個變數是(線性相關)
4.相關是現象之間存在的反復出現的、非確定性的數量關系(對√)
5.現象之間數量依存關系的具體數值是固定的。(錯×)
2.5
1.下列哪一項不是相關系數的表現形式?(相關性)
2.下列哪項描述是錯誤的?(有相關關系一定存在因果關系)
3.採用什麼方法可以排除其他變數只研究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控制的方法)
4.相關系數是反映兩變數間相關關系密切程度的綜合指標。(對√)
5.「北美冰淇淋銷量和強奸 案數量有很高的相關關系」說明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錯×)
2.6
1.哪一項不是因果關系的確定過程?(直接判定二者是否為因果關系)
2.哪一項是法律指標的特點?(具體性)
3.法律指標通常由(指標樹)表示
4.在判定兩個變數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時,只要看兩者是否高度相關就可以了。(錯×)
5.法律指標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指標。(對√)
2.8
1.「嚴打」中投入的警力、物力指的是(投入指標)
2.下列哪項不是對法律指標恰當性的描述?(增加主觀性)
3.伊萬的《法律體系-跨國分析》中選擇的法律指標有(7項)
4.主觀指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依賴於調查對象本人的感覺如何(對√)
客觀指標和主觀指標意味著客觀指標是真實的、主觀指標是主觀的不真實。(錯×)
PS:錯1題
2.10
1.那一項不是立法機構設置?(地方政府(市一級))
2.中國法律發展報告:資料庫和指標體系(2007)中最不理想的是哪一模塊?(經費與收入)
3.下列哪項是社會指標?(教育)
4.全國人大是法律實施機構。(錯×)
5.法社會學一個主要的研究特點就是問題導向。(對√)
3.1
⑸ 「爾雅法社會學」的答案是什麼
1.1
1.哪一流派不屬於社會法學在西方法理學的三大流派?(儒家)
2.哪一項不是法社會學的名稱?(社會學)
3.法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法律與社會)
4.法社會學是一門研究法律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學科。(對√)
5.法律現象只是法學的研究對象。(錯×)
1.2
1.下列哪一項不屬於法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例證」?《憲法》
2.埃爾文認為哪項不是法學家研究法律制度的特點?(從歷史的、哲學的等角度出發)
3.埃爾文認為社會學家研究法律制度不關心的是(書本上的法)
4.法學家意見的特點就是從法律觀點出發。(對√)
5.從多種角度來研究同樣的問題很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結論。(對√)
1.3
1.布萊克認為法學模式的目標是(判決)
2.(弗里德曼)提出「內在的觀點」和「法律觀點」這兩種觀點。
3.那種人不是「內部的人」?(普通人)
4.布萊克認為社會學模式關注的焦點是規則而不是社會結構。(錯×)
5.人類學家在處理家庭糾紛時感興趣的可能是不同文化在處理這類問題中的差異。(對√)
1.4
1.不屬於「法律多元」表述的是(國家的法和政府的法)
2.拿類學家使用了國家法和非國家法的二元結構?(法人類學家)
3.《野蠻社會的犯罪和習慣》這本書是(馬林諾夫斯基)寫的
4.《法社會學研究的主題是法律的有限性和法律的受制性.(對√)
5.民間法僅僅是指習慣法。(錯×)
1.5
1.法律是「暴力的授權行使」是(霍貝爾)
2.拿一項不是原始與現代法的共同之處?(現代成熟的法律制度)
3.「第一類規則」和「第二類規則」是(哈特)
4.trobrander人服從這些「原始法」是因為畏懼法律的制裁。(錯×)
5.原始與現代法有原則的區別。(對√)
1.6
1.(格里費斯)從社會控制分工的角度對人類學家法的概念進行了整合。
2.「國家的法與非國家的法」的框架著眼點是(未開化的社會)
3.「政府的法與非政府的法」的框架的著眼點是(現代社會)
4.習慣的再制度化就是法律產生的過程(對√)
5.「暴力的授權行使」就是非法律與法律的分界點(錯×)
1.7
1.「正義與非正義」和「善和惡」是從那種觀點思考問題?(倫理觀點)
2.「私人政府的法」是(馬考利)的觀點
3.(圖博納)提出將法律多遠主義觀點帶入到法律全球化的研究當中
4.對於社會的同一個問題應該從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對√)
5.只有公共政府才能制定規則、解釋規則(錯×)
1.「正義與非正義」和「善和惡」是從那種觀點思考問題?(倫理觀點)
2.「私人政府的法」是(馬考利)的觀點
3.(圖博納)提出將法律多遠主義觀點帶入到法律全球化的研究當中
4.對於社會的同一個問題應該從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對√)
5.只有公共政府才能制定規則、解釋規則(錯×)
1.8
⑹ 求高手解決社會學試題:
答案:人的社會化:就是指一個從出生,從不知不識的生物個體的人,經過不斷地學習知識、技能和社會規范,培養和提高自己的社會需要,發展自己的社會性,把自己一體化到群體中去,從而使社會不斷延續和發展下去的基本過程。
社會化的必要性
從個人角度分析:
(1)社會化是個人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生活,在社會中獨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2)社會化是個人適應社會變遷的重要途徑。
從社會角度分析,社會化是人類社會運行及人類文化不斷延續和發展的前提條件。
(1)社會的延續和發展必須要有合格的社會成員。
(2)沒有社會化,社會及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共同的社會目標就無法實現。
人的社會化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人的需要與環境和教育的結合,是人的社會化,人的成長和發展變化的實質。
2、社會化的基本內容
①傳授生活技能。包括基本生活的各種動作技巧,社會交往的技能,即學習語言和其他文化;謀求一定職業生活的專業的知識技能。
②教導社會規范。社會規范是社會成員的行為准則。它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人們的關系、維持整個社會的秩序。規范先於個人存在,一個人要參與社會生活必須學習這些規范,才能同他人交往共事。
③指點生活目標。生活目標即人生觀,一個人的人生觀對於他的一生有重大影響,因此,如何通過社會化指點青年人生觀的健康發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④提供角色人選。通過人的社會化過程,其最終目的人向社會輸送合格的社會角色人選。
附資料:
人的社會化
基本概念:
1、人的社會化:就是指一個從出生,從不知不識的生物個體的人,經過不斷地學習知識、技能和社會規范,培養和提高自己的社會需要,發展自己的社會性,把自己一體化到群體中去,從而使社會不斷延續和發展下去的基本過程。
2、「心理上的斷乳」:是心理學家對人的青年期的一種比喻說法,也叫「第二次誕生」。生理上的斷乳是改變嬰兒生活習慣,是一次生理危機,而青年走入社會也是重大的轉變,又一次形成危機,可以認為是心理上的斷乳.
3、個性:是指一個人在他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形成的觀念,態度與習慣等心理特徵。它是個人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
4、內化:指人把外界事物,通過自己的勞動實踐和高級神經活動,轉變為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為規范的過程。
5、再社會化: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犯有越軌行為,被有關司法、公安部門收容,強制性地進行教化的過程。
論述
1、社會化的涵義與實質
社會化是指一個從出生,從一個不知不識的生物個休的人,經過不斷地學習知識,技能
和社會規范,培養和提高自己的社會需要,發展自己的社會性,把自己一體化到群體中去,
從而使社會不斷延續和發展下去的基本過程。
社會化的過程是從人剛出生開始的。社會化的內容指學習社會文化,即學習知識、技能和社會規范。社會化的目標是為了發展人的社會性,即把人從一個生物人轉變為社會人,使社會不斷延續和發展下去。
人的社會化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人的需要與環境和教育的結合,是人的社會化,人的成長和發展變化的實質。
2、社會化的基本內容
①傳授生活技能。包括基本生活的各種動作技巧,社會交往的技能,即學習語言和其他
文化;謀求一定職業生活的專業的知識技能。
②教導社會規范。社會規范是社會成員的行為准則。它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人們的關
系、維持整個社會的秩序。規范先於個人存在,一個人要參與社會生活必須學習這些規范,才能同他人交往共事。
③指點生活目標。生活目標即人生觀,一個人的人生觀對於他的一生有重大影響,因
此,如何通過社會化指點青年人生觀的健康發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④提供角色人選。通過人的社會化過程,其最終目的人向社會輸送合格的社會角色人
選。
3、繼續社會化和再社會化的異同。
①繼續社會化指人們為了適應變動著的形勢,在完成了社會化的基本過程之後的繼續
學習社會文化的過程。再社會化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犯有越軌行為,被有關司法、公安部門
收容,強制性地進行教化的過程。
②相同點:都是對人進行社會化,都是讓人學習社會文化,都是讓人學習社會文化、價
值與行為規范。
③不同點:
a、繼續社會化對前一段社會化是肯定的,而再社會化對前一段社會化是否定的。
b、繼續社會化是非強制性的,再社會化是強制性的。
4、社會化對形成個性的影響。
①個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礎。先天的遺傳,人的身體方面的因素對個性形成是有
影響的。
②一個人的個性形成和發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條件的制約。在人的個性的形成過程
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會因素為中介發揮作用。因此,人的個性是個人社會化的產物,是隨著個人社會化的進程而逐步形成和發展的。可以通過社會化來塑造一個人的個性。
5、社會化的必要性
從個人角度分析:
(1)社會化是個人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生活,在社會中獨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2)社會化是個人適應社會變遷的重要途徑。
從社會角度分析,社會化是人類社會運行及人類文化不斷延續和發展的前提條件。
(1)社會的延續和發展必須要有合格的社會成員。
(2)沒有社會化,社會及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共同的社會目標就無法實現。
一、人的社會化的涵義
人的社會化是指人接受社會文化的過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長為社會人的過程。剛剛出生的人,僅僅是生理特徵上具有人類特徵的一個生物,而不是社會學意義的人。在社會學家看來,人是社會性的,是屬於一種特定的文化,並且認同這種文化,在這種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個體。剛剛出生的嬰兒不具備這些品質,因此他(她)必須渡過一個特定的社會化期,以熟悉各種生活技能、獲得個性和學習社會或群體的各種習慣,接受社會的教化,慢慢成人。
二、人的社會化的功能
從文化角度看,人的社會化是文化延續和傳遞的過程,個人社會化的實質是社會文化的內化。著名美國社會學家w.奧格本對社會現象中的文化因素進行了深入探討,他認為人的社會化過程就是個人接受世代積累的文化遺產,保持社會文化的傳遞和社會生活的延續。這種觀點反映了人的社會化在文化延續中的重要性。
從社會結構角度看,學習、扮演社會角色是社會化的本質任務。帕森斯曾說,社會沒有必要把人性陶治得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而只須使人們知道社會對不同角色的具體要求就可以了。他認為角色學習過程即社會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人逐漸了解自己在群體或社會結構中的地位,領悟並遵從群體和社會對自己的角色期待,學會如何順利地完成角色義務,其功能在於維持和發展社會結構。
三、人的社會化的內容
社會化的內容非常廣泛,這里我們從三種角度來概括社會化的基本內容:
(一)促進個性形成和發展,培養自我觀念
個性(Personality也譯為人格)與自我(self)產物。
人格是指人的個性特徵及其所持的價值標准,它是一個人所具有的比較穩定的生理、心理素質和社會行為特徵的總合。個性的形成和發展,主要是受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和所受教育的影響,以及他所從事的各種社會活動的影響,社會化對於人格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徵,但是在正常的社會化過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個性之間也存在共同點,即都應是符合社會價值標準的個性。社會學研究社會化問題就是要促進這種個性的形成和發展。
個性與社會價值標准吻合.能夠有效地參予社會生活,社會學稱之為個性調適或人格調適。相反,如果兩者脫節,不能有效地參予社會生活,稱為人格解組。
個性的核心內容及形成、發展的標志是自我。自我也稱自我意識、自我觀念,是指個體對自己存在狀態的覺察和認識。包括對自己的生理狀況:身高、體重、形態等;對自己的心理特徵:興趣愛好、能力、性格、氣質等;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自己在社會和群體中的位置與作用等一系列涉及認識自己的內心活動。
培養和塑造個人什麼樣的自我觀念對個人和社會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培養完善的自我觀念,就是要人們把對自己的認識與社會規范協調一致,就是要使人們在經歷了社會化過程之後,從外在行為到內心世界盡可能地合乎社會的需要。
現實生活中.同一社會化模式培養的社會成員並不完全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差異性。因為,社會化不僅僅是社會教化,個人學習社會文化,取得社會成員資格的過程.同時也是個人通過學習,積累社會知識,發展和形成自己個性的過程。人的個性,以先天素質為基礎,受環境制約、影響,隨著個人社會化的進程而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
一方面,社會化使得生活在同一個民族、困家,同一個階級、階層,同一時代的人的個性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即每人的個性中都會內在地包含民族性、階級性、時代性等共性的東西。這是社會文化傳遞的結果。如不同國家的國民性就是寓於其社會成員個性之中的共性因素。
另一方面,社會化又不可能造就具有完全相同個性的個人。主要原因在於:一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遺傳因素;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社會生活環境和生活經歷;三是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具有能動作用。雖然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會有某種身不由己的力量制約自己的活動,但面對社會,個人並非是消極被動的,在一定范圍內擁有選擇餘地。因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是,同在一個家庭中長大的兄弟姐妹,性格特徵合存在很大差異,甚至完全相反。
因而,社會化既造就了人的社會共性,又塑造了人的獨特個性,是人的社會共性與獨特個性的有機統一過程。
(二)內化價值觀念,傳遞社會文化
社會化研究文化的傳遞模式,認為社會化是社會文化的傳遞過程,從這個角度看,社會化的內容就是個人學習和掌握社會文化。
一般說來,社會文化的核心內容包括價值體系、社會規范兩大部分。個人通過社會化過程將社會價值觀念內化,學習和掌握社會規范。在社會學看來.這一過程對於個人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及自我觀念的完善,以及個人在特定社會結構中的角色扮演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要正常運行,人與人交往要順利進行,都要有一定的行為規范。正是社會化的過程把各種規范灌輸給兒童,使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成為一個遵紀守法、彬彬有禮的公民。對於社會的意義在於,這一過程事實上就是社會文化的繼承、傳遞和延續。
(三)掌握生活技能,培養社會角色
社會化研究的社會結構模式認為,社會要使人們知道社會對不同角色的具體要求。社會化過程就是角色學習的過程,角色學習首先必須以基本生活技能和某些專門技能的掌捏為基礎,在此基礎上了解自己在群體或社會關系中的地位,按社會結構中所規定的規范行事。
初生的嬰兒除了吸奶等本能外,對其他生活知識一無所知。父母首先承擔起傳授生活知識的任務,教孩子說話、吃飯、穿衣,並且是運用一定的文化模式來傳授基本生活知識的。在傳統的農業社會,大多是子承父業,因此職業訓練大多在家庭中進行。在現代社會,職業訓練多由專門的學校、企業來完成。
社會化的最終結果,就是要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社會成員,使其在社會生活中承擔起特定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社會學的社會化研究就是要考察和解決有助於把人推到一定社會結構中充任角色的條件和機制。
⑺ 社會學真題答案 影響樣本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總體中各部分的變異程度。
第二,允許極限誤差的大小。允許的極限誤差越大,樣本容量越小。反之,樣本容量越大。
第三,抽樣方法和方式。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重復抽樣比不重復抽樣要抽取多一些樣本量。
第四,抽樣推斷的可靠程度即概率F(t)的大小。推斷的可靠程度要求越高即F(t)越大,樣本容量越多。反之,推斷的可靠程度要求越低,樣本容量越少。
第五,項目經費,個人認為這一條反而是實際中最有影響力的。
⑻ 2016法宣在線的習題答案怎麼找
二、多選題
90、(多選題)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青海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的目的是( )。 A.加強法制宣傳教育 B.貫徹實施依法治國方略 C.樹立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 D.代替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正確答案:ABC
91、(多選題)青海省行政區域內的( )開展法制宣傳教育,適用《青海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A.國家機關B.社會團體C.企事業單位 D.其他組織正確答案:ABCD 92、(多選題)青海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應當全面規劃,實行( )的原則。
A.義務教育與收費教育相結合B.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C.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
D.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正確答案:BCD
93、(多選題)根據《青海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的規定,法制宣傳教育要根據不同對象確定相應的教育內容,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 )。 A.針對性 B.有效性 C.普遍性D.大眾化正確答案:AB
94、(多選題)根據《青海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規定,法制宣傳教育的重點人員是( )。 A.擔任各級國家機關領導職務的人員B.行政執法人員 C.司法人員D.青少年和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正確答案:ABCD
95、(多選題)根據《青海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的規定,( )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個體工商戶進行法制宣傳教育。
A.經濟管理部門B.行業管理部門C.公安D.司法機關正確答案:AB
96、(多選題)青海省公務員( )、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時,應當將相關法律知識列入考試、考核內容。A.政審 B.錄用C.晉升職務D.部門借調正確答案:BC
97、(多選題)根據《青海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的規定,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應當結合自身特點,對( )進行法制宣傳教育。
A.職工B.青少年C.婦女D.殘疾人正確答案:ABCD
98、(多選題)根據《青海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的規定,中小學校應當聘請具有法律知識或者行政執法、司法工作經驗的人員兼任( ),協助學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A.法制校長B.法制副校長C.法制輔導員D.法制班主任正確答案:BC
99、(多選題)《青海省農村牧區扶貧開發條例》所稱扶貧開發,是指本省各級人民政府、社會各界通過( )等方式,幫助扶貧對象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發展能力,實現脫貧致富的活動。A.政策支持B.資金投入C.項目扶持D.技術服務正確答案:ABCD
100、(多選題)青海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生存條件惡劣地區的扶貧對象實施( )。A.自願易地搬遷B.培育和發展後續產業C.發放高額環境補貼 D.幫助搬遷戶改善生存和發展條件正確答案:ABD
101、(多選題)青海省扶貧開發應當遵循的原則有( )。
A.政府主導B.社會參與 C.自力更生D.覆蓋扶貧正確答案:ABC
102、(多選題)民族區域自治具有以下哪些特徵?( )
A.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實行的B.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的
C.民族區域自治是通過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得以體現和實現的D.民族區域自治是區域自治與民族自治的正確結合正確答案:ABCD
103、(多選題)我國對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用品生產的優惠政策主要有哪些?( )
A.針對民族貿易網點和民族用品生產企業繼續流動資金貸款的優惠利率B.技改貸款貼息
C.稅收優惠 D.大量財政撥款正確答案:ABC
104、(多選題)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需要和條件,設立具有民族特點的( )。A.文化站B.文化館 C.書店D.圖書館正確答案:ABD
105、(多選題)宗教教職人員( )等活動,受法律保護。
A.主持宗教活動B.舉行宗教儀式C.從事宗教典籍整理D.進行宗教文化研究正確答案:ABCD 106、(多選題)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如實向社會公開( )。
A.主要污染物的名稱B.主要污染物排放方式C.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和總量D.主要污染物超標排放情況正確答案:ABCD
107、(多選題)以下選項中哪些屬於《環境保護法》提出的「四統一」聯合防治協調機制?( )A.統一監測指標B.統一監測設備調試和校正標准C.統一監測數據傳輸方式
D.統一執行正確答案:ABC
108、(多選題)「雜訊敏感建築物」是指( )等需要保持安靜的建築物。
A.醫院B.學校C.科研單位D.住宅正確答案:ABCD
109、(多選題)建設項目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 )。
A.同時設計B.同時施工C.同時完工D.同時投產使用正確答案:ABD
110、(多選題)下列選項中的中國公民,哪些屬於不享有選舉權的情況?( )
A.劉某,剛滿16周歲B.李某,被剝奪政治權利期間C.張某,被勞動教養D.鄧某,患精神病
正確答案:AB
111、(多選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 )。 A.批評 B.控告 C.侮辱 D.誹謗和誣告陷害正確答案:CD
35、(多選題)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 )的自由。
A.言論 B.出版 C.集會、結社 D.遊行、示威正確答案:ABCD
112、(多選題)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設( )等委員會,辦理本居住地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並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眾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A.人民調解B.治安保衛C.公共衛生D.社會事務正確答案:ABC
113、(多選題)下列有關我國公民權利的表述符合憲法的規定的是( )。
A.我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B.我國公民對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 C.任何國家機關在接到公民提出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後,可以視情況查清事實,負責處理 D.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造成損失的,受害人有依法取得賠償的權利正確答案:ABD 114、(多選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是指( )。
A.每個公民都有按照自己的意願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B.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C.有在同一宗教里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D.有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正確答案:ABCD 115、(多選題)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 )。
A.拆除公民的住宅 B.侵犯公民的住宅 C.侵入公民的住宅 D.搜查公民的住宅正確答案:CD 116、(多選題)我國《憲法》規定的人身自由權利包括( )。
A.人身自由不受侵犯B.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C.住宅不受侵犯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正確答案:ABCD
117、(多選題)根據現行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
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B.勞動、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都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C.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 D.民族自治地方的國家機關即民族自治機關正確答案:AC
118、(多選題)所有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即( )上的平等。
A.權利能力B.實施法律 C.執行法律 D.適用法律正確答案:BCD
119、(多選題)我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主要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和( )。
A.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B.公民的儲蓄和其他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C.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不受侵犯D.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正確答案:AD
120、(多選題)根據憲法制定的機關不同,可以把憲法分為( )。
A.民定憲法B.欽定憲法C.協定憲法D.意定憲法正確答案:ABC
121、(多選題)憲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有( )。
A.議會主權原則B.法治原則 C.基本人權原則D.權力制約原則正確答案:BCD
122、(多選題)憲法確立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則,並對公民的( )作了全面的規定,為推動人權事業全面發展、保證廣大人民群眾充分享有民主權利,提供了憲法保障。
A.基本權利 B.基本義務C.基本規范D.基本道德正確答案:AB
123、(多選題)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可以概括為以下哪幾個方面?( )
A.人民主權原則B.基本人權原則C.法治原則D.民主集中制原則正確答案:ABCD
124、(多選題)政黨作為政治性的社會組織,具有明確的( )。
A.政治綱領 B.政治目標 C.組織體系 D.領導機構正確答案:ABCD
125、(多選題)在我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制度,是與我國國體相適應的政黨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A.多黨合作B.政治協商C.全民所有D.社會主義正確答案:AB
126、(多選題)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實行互相監督,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通過提出( )的方式進行的政治監督,是我國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A.決策B.意見C.批評D.建議正確答案:BCD
127、(多選題)政協的主要職能是( )。
A.修訂法規B.政治協商C.民主監督D.組織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參政議政
正確答案:BCD
128、(多選題)在我國現階段,非公有制經濟是指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 )等形式。A.國家與個人合作企業 B.個體經濟 C.私營經濟 D.在中國境內的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正確答案:BCD
129、(多選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憲法保護( )不受侵犯。
A.社會主義公共財產B.公民的私有財產權C.企業所有財產D.外國人所有財產正確答案:AB 130、(多選題)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內容?( )
A.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B.人民掌握國家權力,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組織形式和制度C.人民代表大會產生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其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受其監督,對其負責 D.人民代表大會受人民監督正確答案:ABCD
131、(多選題)完全由特別行政區行使的權力有( )。
A.特別行政區內部的行政管理權B.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C.獨立的財政、稅收D.獨立的金融權
正確答案:ABCD
132、(多選題)《中國共產黨黨章》總綱中提出的三大歷史任務是( )。
A.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B.完成祖國統一C.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D.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正確答案:BCD
133、(多選題)堅持民主集中制要求( )。
A.加強組織性紀律性,在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B.加強對黨的領導機關和黨的領導幹部的監督,不斷完善黨內監督制度C.黨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確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原則問題上進行思想斗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D.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正確答案:ABCD
134、(多選題)黨員如果沒有正當理由,在下列哪些情況下被認為是自行脫黨?( )
A.連續六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B.不行使選舉權 C.不交納黨費D.不做黨所分配的工作
正確答案:ACD
135、(多選題)黨的地方各級領導機關是( )。
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B.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 C.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所產生的委員會
D.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正確答案:BC
136、(多選題)下列哪些基層單位,可以成立黨的基層組織?( )
A.街道社區B.人民解放軍連隊C.學校D.科研院所正確答案:ABCD
137、(多選題)關於黨員的權利,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有權在黨的會議上參加關於黨的政策和理論問題的討論,但不得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
B.有權閱讀按照規定可以閱讀的黨內文件C.有權提出接受教育和培訓的要求 D.有權參加黨的中央和地方組織的關於黨的政策和理論問題的討論正確答案:BCD
138、(多選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執行情況的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幹部的( )的重要依據。 A.業績評定 B.獎勵懲處C.選拔任用 D.輪崗交流正確答案:ABC
139、(多選題)對嚴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的紀律處理措施有( )。
A.改組B.重組C.解散 D.合並正確答案:AC
140、(多選題)當事人逾期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的措施有( )。
A.由作出處罰的行政機關強制執行B.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C.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D.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正確答案:BCD
141、(多選題)行政機關作出( )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A.責令停產停業 B.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 C.較大數額罰款D.行政拘留正確答案:ABC
142、(多選題)民法主要調整( )。
A.財產關系B.人身關系 C.所有社會關系D.政治關系正確答案:AB
143、(多選題)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返還( )。
A.罰款B.沒收的違法所得 C.非法財物D.沒收非法財物的拍賣款項正確答案:ABCD 144、(多選題)下列關於行政處罰的適用表述正確的是( )。
A.違法行為在一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B.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可以處以兩次以上罰款C.不滿14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
D.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應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正確答案:CD 145、(多選題)《社會保險法》明確了我國社會保險的基本險種,主要包括( )。
A.養老保險 B.醫療保險C.失業保險 D.工傷和生育保險正確答案:ABCD
146、(多選題)以下可以設定行政強制措施的法律規范有( )。
A.法律 B.行政法規 C.地方性法規 D.部門規章正確答案:ABC
147、(多選題)有下列( )情形,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A.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B.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C.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D.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一年的正確答案:ABC
148、(多選題)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勞動者不必繳納的保險費有( )。
A.養老保險費 B.失業保險費C.工傷保險費 D.生育保險費正確答案:CD
149、(多選題)公務員辭去公職有限制性條件的規定,即下列哪些情形下公務員不得辭去公職?( )
A.未滿國家規定的最低服務年限的 B.重要公務尚未處理完畢,且須由本人繼續處理的C.在涉及國家秘密等特殊職位任職的 D.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司法程序尚未終結。正確答案:ABCD 150、(多選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可以是( )。
A.刑事案件的被告人 B.刑事案件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 C.對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負有賠償責任的單位 D.刑事被告人的近親屬正確答案:ABC
151、(多選題)關於不作為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 A.行為人因為不履行撫養義務而構成遺棄罪,屬於純正的不作為犯B.行為人以消極的身體動作違反刑法的命令規范而構成犯罪的,屬於純正的不作為犯 C.行為人以消極的身體動作違反刑法的禁止性規范而構成犯罪的,屬於不純正的不作為犯 D.不作為不是什麼都沒有做,而是沒有實施法律要求的行為。因此,行為人在戰時駕飛機逃避服兵役,構成逃避兵役罪的,仍然是不作為正確答案:ABCD
152、(多選題)關於犯罪中止,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
A.犯罪中止既可以發生在預備階段也可以發生在實行階段B.犯罪告一段落,歸於未遂之後,不可能出現犯罪既遂C.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結果的,應當免除處罰D.對於中止犯,造成損害結果構成犯罪既遂的,應當減輕處罰正確答案:ABC
153、(多選題)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下列哪些證據是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 )。
A.由國家機關保存而須由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 B.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
C.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D.當事人沒有時間收集的證據正確答案:ABC 154、(多選題)著作權人享有的人身權有( )。
A.發表權 B.署名權C.修改權D.保護作品完整權正確答案:ABCD
155、(多選題)下列哪些是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社會監督的主體?( )
A.經營者B.消費者C.新聞媒體D.行業協會正確答案:ABCD
156、(多選題)在市場競爭中,不正當價格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有( )。
A.季節性降價 B.歧視性價格 C.欺騙性價格D.協議控制價格正確答案:BCD
157、(多選題)《民事訴訟法》規定,證據包括( )。
A.當事人的陳述 B.電子數據C.鑒定意見 D.勘驗筆錄正確答案:ABCD
158、(多選題)我國民事訴訟中,下列哪些人員可以成為證人?( )
A.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相當的10周歲的未成年人 B.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成年人
C.了解案件情況的有關單位D.了解案件情況的當事人的近親屬正確答案:ACD159、(多選題)下列屬於經營者集中的情形有( )。
A.甲廠與乙廠合並B.甲廠通過取得乙廠股權對乙廠實行控制C.甲廠取得乙廠百分之十股權,成為乙廠股東 D.甲乙兩廠訂立合同,合同中表明乙廠若作重大決定須經甲廠同意正確答案:ABD 160、(多選題)仲裁委員會應當具備下列哪些條件?( )
A. 有自己的名稱、住所和章程 B.有該委員會的組成人員C.有聘任的仲裁員D.有必要的財產
答案:ABCD
161、(多選題)生產者在下列哪種情況下對消費者不承擔最終賠償責任?( )
A.消費者從生產者處購買的化妝品不具有包裝上標明的使用效果 B.某人從生產者處盜竊其開發中的高壓鍋樣品,在使用時被炸傷C.因銷售者貯存不當致使葯品變質而使某患者服葯後過敏
D.消費者使用產品後發生不適,但現在科學技術無法證明產品與不適之間的關正確答案:BCD 162、(多選題)下列財產哪些是夫妻一方的財產?( )
A.一方因工傷而獲得的醫療費B.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因發表著作而獲得的稿費C.遺囑和遺贈所得的財產D.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正確答案:AD
163、(多選題)行政訴訟中,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的是( )。
A.律師B.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C.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D.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正確答案:ABCD
164、(多選題)可以延長反壟斷審查期限的情形有( )。
A.反壟斷執法機構書面通知經營者延期的B.經營者同意延長審查期限的C.經營者提交的文件、資料不準確,需要進一步核實的 D.經營者申報後有關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正確答案:BCD 165、(多選題)下列產品中存在《產品質量法》所稱的"缺陷"的有哪些?( )
A.致人中毒的假酒 B.口感不佳的劣酒 C.易醉人的高度酒 D.突然爆炸炸壞傢具的汽酒(爆炸原因為氣壓過高)正確答案:AD
166、(多選題)關於緩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對於累犯不適用緩刑 B.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適用緩刑C.對於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適用緩刑 D.雖然故意殺人罪的法定最低刑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緩刑條件,仍然可以適用緩刑正確答案:ABD
167、(多選題)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 )等津貼。
A.職務津貼B.地區附加津貼 C.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D.崗位津貼正確答案:BCD
168、(多選題)行政監督的對象是( )。
A.行政機關的對內行為B.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C.行政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 D.行政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正確答案:BC
169、(多選題)行政監督的內容包括哪些?( )
A.執政黨的監督B.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和司法監督C.行政機關內部的監督D.公民監督正確答案:ABCD
170、(多選題)社會輿論監督的主要形式有( )。 A.政府內部監督 B.新聞輿論監督
C.監察機關監督 D.公眾輿論監督正確答案:BD
171、(多選題)在依法行政過程中,完善行政決策機制,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
A.完善各級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的事項范圍和具體操作規則B.完善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
C.完善重大行政決策專家咨詢論證和風險評估機制 D.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和集體討論決定製度正確答案:ABCD
172、(多選題)行政許可的實施主體包括( )。
A.民定的行政機關 B.法定的行政機關C.被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D.被委託的行政機關正確答案:BCD
⑼ 求爾雅法社會學答案,
1.1
1.哪一流派不屬於社會法學在西方法理學的三大流派?(儒家)
2.哪一項不是法社會學的名稱?(社會學)
3.法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法律與社會)
4.法社會學是一門研究法律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學科。(對√)
5.法律現象只是法學的研究對象。(錯×)
1.2
1.下列哪一項不屬於法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例證」?《憲法》
2.埃爾文認為哪項不是法學家研究法律制度的特點?(從歷史的、哲學的等角度出發)
3.埃爾文認為社會學家研究法律制度不關心的是(書本上的法)
4.法學家意見的特點就是從法律觀點出發。(對√)
5.從多種角度來研究同樣的問題很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結論。(對√)
1.3
1.布萊克認為法學模式的目標是(判決)
2.(弗里德曼)提出「內在的觀點」和「法律觀點」這兩種觀點。
3.那種人不是「內部的人」?(普通人)
4.布萊克認為社會學模式關注的焦點是規則而不是社會結構。(錯×)
5.人類學家在處理家庭糾紛時感興趣的可能是不同文化在處理這類問題中的差異。(對√)
1.4
1.不屬於「法律多元」表述的是(國家的法和政府的法)
2.拿類學家使用了國家法和非國家法的二元結構?(法人類學家)
3.《野蠻社會的犯罪和習慣》這本書是(馬林諾夫斯基)寫的
4.《法社會學研究的主題是法律的有限性和法律的受制性.(對√)
5.民間法僅僅是指習慣法。(錯×)
1.5
1.法律是「暴力的授權行使」是(霍貝爾)
2.拿一項不是原始與現代法的共同之處?(現代成熟的法律制度)
3.「第一類規則」和「第二類規則」是(哈特)
4.trobrander人服從這些「原始法」是因為畏懼法律的制裁。(錯×)
5.原始與現代法有原則的區別。(對√)
1.6
1.(格里費斯)從社會控制分工的角度對人類學家法的概念進行了整合。
2.「國家的法與非國家的法」的框架著眼點是(未開化的社會)
3.「政府的法與非政府的法」的框架的著眼點是(現代社會)
4.習慣的再制度化就是法律產生的過程(對√)
5.「暴力的授權行使」就是非法律與法律的分界點(錯×)
1.7
1.「正義與非正義」和「善和惡」是從那種觀點思考問題?(倫理觀點)
2.「私人政府的法」是(馬考利)的觀點
3.(圖博納)提出將法律多遠主義觀點帶入到法律全球化的研究當中
4.對於社會的同一個問題應該從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對√)
5.只有公共政府才能制定規則、解釋規則(錯×)
1.「正義與非正義」和「善和惡」是從那種觀點思考問題?(倫理觀點)
2.「私人政府的法」是(馬考利)的觀點
3.(圖博納)提出將法律多遠主義觀點帶入到法律全球化的研究當中
4.對於社會的同一個問題應該從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對√)
5.只有公共政府才能制定規則、解釋規則(錯×)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