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是故鄉社會與法
Ⅰ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甚荒唐反認它鄉是故鄉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是什麼意思 求教
選自甄士隱的《好了歌》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卧鴛鴦。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富貴的突然貧賤了,貧賤的又突然富貴了;年輕的突然衰老了,活著的又突然死掉了——人世無常,一切都是虛幻。想教訓兒子光宗耀祖,可他偏偏去當強盜;想使女兒當個貴婦,可她偏偏淪為娼妓;想在官階上越爬越高,可是偏偏成了囚徒——命運難以捉摸,誰也逃脫不了它的擺布,正所謂造化弄人。可是世上的人們仍不醒悟,還在你爭我奪,像個亂哄哄的戲台,鬧個沒完所謂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就是像上段一樣 機關算盡 反而遭到不幸的結果 ——命運難以捉摸,誰也逃脫不了它的擺布,正所謂造化弄人。可是世上的人們仍不醒悟,還在你爭我奪,像個亂哄哄的戲台,鬧個沒完
Ⅱ 「他鄉當故鄉」的全句是什麼
是陳寅恪的《憶故居》裡面的句子。
《憶故居》
序:寒家有先人之敝廬二:一曰崝廬,在南昌之西山,門懸先祖所撰聯,曰「天恩與松菊,人境託蓬瀛。」一曰松門別墅,在廬山之牯嶺,前有巨石,先君題「虎守松門」四大字。今卧病成都,慨然東望,暮境蒼茫,因憶平生故居,賦此一詩,庶親朋覽之者,得知予此時之情緒也。
渺渺鍾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余歲月送凄涼。
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2)他鄉是故鄉社會與法擴展閱讀:
渺渺鍾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鍾聲渺遠而悠揚,林影依依可愛,群鴉歸巢,故鄉的回憶總是溫馨的;而此刻漂泊嶺南的作者卻有家歸不得。由於奉行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絕不依從任何一個政黨的思想,即使在抗戰取得勝利的日子,可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與凄涼仍然無法排遣。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余歲月送凄涼。作者眼中的山河早已破碎,破碎的還有中國的文化,還有中國人的尊嚴,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正如他在送別學生的詩中所說的「群趨東鄰受國史,神州士夫欲羞死」,也許中國文化的破碎更讓詩人悲痛。
因此,即使在舉國同慶的日子,詩人仍然擺脫不了內心深處的孤獨與凄涼。「人間不會孤游意,歸去含凄自閉門」,也許只有早已遠去的、「贏得大清干凈水的靜安先生才是詩人的知音。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一身傲骨、一腔正氣、一生不願隨波逐流之氣、一天的浩然之氣。在一九四五年那個舉國同慶的日子裡,一代大師留給了我們一個默默凝視夕陽的孤獨的背影。
而此後的四十年,大師是寂寞的,直到新世紀的曙光照耀神州大地,當中華民族開始偉大復興之路時,人們開始重建被我們自己曾經一再否定的文化,於是,若干年前那個夕陽下的背影,又被人們重新提起。
一個沒有大師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隸之邦,一個有大師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則是不可救葯的生物之群。
竹門松菊家何在,且認他鄉作故鄉。他鄉且作故鄉,這是大師的自我安慰,自我解脫, 是一種無奈,是一種妥協,也是一種抗爭。
Ⅲ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全文翻譯是什麼
原文
好了歌注
曹雪芹〔清代〕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卧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釋
陋室:簡陋的屋子。
笏滿床:形容家裡人做大官的多。笏,古時禮制君臣朝見時臣子拿的用以指畫或記事的板子。事出《舊唐書·崔義元傳》:神慶的兒子琳、珪、瑤等都做大官,每年家宴時"以一榻置笏重疊於其上"。後來俗傳誤為郭子儀事,並編有《滿床笏》劇,小說中曾寫到。這兩句意思是說,如今的空堂陋室,就是當年高官顯貴們擺著滿床笏板的華屋大宅。
雕梁:雕過花的屋樑,用來指代豪華的房屋。
謗:指責、毀謗。
強梁:強橫凶暴。這里是指強盜、暴徒。
擇膏粱:選擇富貴人家子弟為婚姻對象。膏粱,本指精美的食品。膏,肥肉;粱,美谷。引申為富貴之家。
煙花巷:妓院。煙花,舊時娼妓的代稱。
紗帽:古時候的官吏所戴的帽子,這里是官職的代稱。
鎖枷:舊時囚系罪人的刑具。
反認他鄉是故鄉:比喻把功名富貴、妻妾兒孫等等誤當作人生的根本。
為他人作嫁衣裳:比喻為別人做事自己沒得到好處。唐代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譯文
如今的空堂陋室,就是當年高官顯貴們擺著滿床笏板的華屋大宅。如今的枯樹衰草,就是當年高官顯貴們喝酒享樂的歌舞場地。
曾經豪華的房屋已是蛛絲遍布,可惜那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往日富貴無雙,如今怎弄得兩鬢白如霜。
舊人故去新人來,逢場作戲到頭一夢的荒唐無聊。
金銀滿箱,轉眼淪落成乞丐受人指責。還在感嘆他人命薄,哪知自己也落得這般下場。
雖然對兒子教導有方,也不能保證他將來不會做土匪強盜;為女兒尋求好的女婿,誰能想到最後卻淪落於煙花巷?
不滿足官職大小,最後只把枷鎖扛。昨天還一貧如洗,只有破襖難以禦寒。今天卻大富大貴,紫蟒都嫌長。
人生如戲,一場接一場上演著,你剛卸妝,又該我登場了。曲終人散後,驀然發現,自己忙忙碌碌一生都是在給別人縫制嫁衣,白忙活一場。
作品背景
《好了歌解注》出現在古典名著《紅樓夢》的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跛足道人唱《好了歌》是要啟發甄士隱"覺悟";而甄士隱是聰明的讀書人,而且有了家破人亡的經歷,一聽就懂了,接著就為《好了歌》作了這篇解注,進一步申發了《好了歌》的思想。
鑒賞
這篇解注比《好了歌》說得更具體、更形象、更冷峭無情。富貴的突然貧賤了,貧賤的又突然富貴了;年輕的突然衰老了,活著的又突然死掉了--人世無常,一切都是虛幻。想教訓兒子光宗耀祖,可他偏偏去當強盜;想使女兒當個貴婦,可她偏偏淪為娼妓;想在官階上越爬越高,可是偏偏成了囚徒--命運難以捉摸,誰也逃脫不了它的擺布。可是世上的人們仍不醒悟,還在你爭我奪,像個亂哄哄的戲台,鬧個沒完。這就是《好了歌》解注的基本思想。它同《好了歌》一樣,同屬憤世嫉俗的產物。由於它處處作鮮明、形象的對比,忽陰忽晴,驟熱驟冷,時笑時罵,有歌有哭,加上通俗流暢,迭富有致,就使它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它對於當時封建社會名利場中的人物,無異於一盆透頂醒心的冷水;對於今天的人們認識封建社會的腐敗黑暗,也有某種認識意義。
寫出了人世間的世態炎涼,寫出了人的榮辱興衰是如此的變幻無常,今為座上賓,明為階下囚,你方唱罷我登場,描寫出來的社會風雲變幻莫測;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人生苦在不知足;忙碌一世,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這首《好了歌》解注,在全書開頭造成一種"忽榮忽枯、忽麗忽朽"(脂硯齋語)的險惡氣氛,也是對全書榮寧二府興衰際遇的一種概括和預示。 這種概括和預示,是就其整體而言的,不好說哪一句是專指哪個或哪幾個人物。如有人以為"轉眼乞丐人皆謗"指的是甄寶玉和賈寶玉;"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指的是賈雨村等人;"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指的賈雨村、賈赦等人;"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指的是賈蘭、賈菌等人,等等。乍看似乎有點像,其實未必是作者的意圖。既然是概括地預示全書內容,有些像是自然的,但如簡單地把每句和書中人物一一對應起來,就無法解釋通。如以為"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指的是柳湘蓮,有什麼根據?書中根本沒有寫柳湘蓮之父是誰,也沒寫如何教子有方,也沒有其它預示說柳湘蓮要當強盜,怎麼能證實就是指的柳湘蓮?更有人據此說柳湘蓮參加了農民起義等等,就近乎痴人說夢了。持上述看法的研究者,依據的是"甲戌本"脂批。脂硯齋批語對研究《紅樓夢》有其不可忽視的價值,但也不可盡信和迷信。脂批是個很復雜的問題,肯定不是出自一人一時,錯訛之處很多,因此有取也要有棄,與《紅樓夢》原書顯然悖謬的地方;就不應該盲目信從。
《好了歌注》中所說的種種榮枯悲歡,是有小說的具體情節為依據的。如歌的開頭,就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敗亡結局作了預示;還有一邊送喪,一邊尋歡之類的醜事,書中也屢有不鮮。但要句句落實某人某事是困難的,因為有些話帶有普遍性,指濃粉香,一變而為兩鬢如霜,便是自然規律。它可能是對大觀圓中一些女兒的概括描寫;倘說白首孀居,則有指薛寶釵、史湘雲的可能。此外,小說八十回以後的原稿已佚,所以也難對其所指,下確切的斷語。但線索還是有的。比如甲戌本的批語(它的價值是不容忽視的)指出,淪為乞丐的是"甄玉(甄寶玉)、賈玉(賈寶玉)一幹人"。這與原燕京大學藏七十八回《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十九回脂硯齋批語說賈寶玉後來"寒冬噎酸齏(jī,腌菜),雪夜圍破氈"是一致的。但由此又知甄寶玉的命運也與之相似,可見賈(假)甄(真)密切相關。"蓬窗"換作"綠紗"的,脂硯齋批語說是"雨村一干新榮暴發之家",又說戴枷鎖的也是"賈赦、雨村一幹人",那麼他們後來因貪財作惡而獲罪的線索就更加清楚了。穿紫袍的,說是"賈蘭,賈菌一幹人",賈蘭的官運可從後面李紈冊子中的判詞和曲子是得到印證;賈菌的騰達,則是他人後續四十回所根本未曾提到的。
有兩條脂批,內容上讓讀者有點莫名其妙,即批"兩鬢又成霜"為"黛玉、晴雯一幹人",說"日後作強梁"是"柳湘蓮一幹人"。這些都是已知結局的。表面上看,林黛玉能夠長壽,晴雯死而復生,柳湘蓮又重新還俗,但這是不可能的。其實,前者是批語抄錯了位置,應屬下一句,指她們都成了"黃土隴頭"的"白骨";後者則是將第六十六回中作者描寫在外浪跡萍蹤的柳湘蓮所用的隱筆加以揭明。有這樣一段文字:"薛蟠笑道:'天下竟有這樣奇事:我同夥計販了貨物,自春於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誰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一夥強盜,已將東西動去,不想柳二弟從那邊來了,方把賊人趕散,奪回貨物,還救了我們性命。我謝他又不受,所以我們結拜了生死弟兄。'……"這段話頗有含混之處。比如說"柳二弟從那邊來了",讀者終究不知他是從何而來的;而且他一來,居然毋需揮拳動武,就能"把賊人趕散",他的身份也是有點可疑。就算他這幾年"懼禍走他鄉"是在江湖行俠(書中對他在干什麼行當,諱莫如深),"俠"實際上卻也是"強梁"(《莊子·山木》:"從其強梁。"呂惠卿注:"多力也。")可見,脂硯齋批語在提示人物情節上都不是隨便說的。
有一條脂批很容易忽略它提供情節線索的價值。即批:"蛛絲兒結滿雕梁"為"瀟湘館、紫(絳)芸軒等處。"表面上彷彿與"陋室空堂"兩句同義,都說賈府敗落。細加推究,所指又不盡相同。否則的話,完全可以說"寧榮二府"、"大觀園",或者"蘅蕪院"、"藕香榭"等處。後世學者根據多方面線索得出結論:賈府獲罪,賈寶玉離家(或為避禍)在外淹留不歸,時在秋天。此後,他的居室絳芸軒也是人去室空。林黛玉因經不起這個突如其來的沉重打擊,憂忿不已,病勢加重,挨到次年春殘花落時節,她就淚盡"證前緣"了。瀟湘館於是也就成了空館。"一別秋風又一年",賈寶玉回到大觀園時,林黛玉已死了半年光景了。原先"鳳尾森森,龍呤細細"的瀟湘館,如今只見"落葉蕭蕭,寒煙漠漠"(庚辰本第二十六回脂硯齋批語指出佚稿中的文字),怡紅院也是滿目"紅稀綠瘦"(庚辰本第二十六回脂批)的凄慘景象,而兩處室內則是"蛛絲兒結滿雕梁"。所以賈寶玉才要"對境悼顰兒"(庚辰本第七十九回批語)了。
此外,也有歌中雖無脂硯齋批語,但後世讀者仍能從別處提示中了解情節,如擇佳婿而流落煙花巷的,當是史湘雲。至於既無脂批,又難尋線索的話,如"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之類,讀者就不必勉強去坐實了。因為,即使不作如此推求,也並不妨礙讀者對這兩首歌的精神實質的理解 。
作者簡介
曹雪芹(約1724-約1763),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漢人,大約在明代末年被編入滿洲籍。他出身於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從祖父起二代世襲江寧織造一職(祖父、伯父、父親)達六十年之久。後來父親因事受株連,被革職抄家,家庭的衰敗使曹雪芹飽嘗了人生的辛酸。他歷經十年創作了長篇名著《紅樓夢》,死後遺留下前八十回殘稿。該書內容豐富、情節曲折、思想認識深刻、藝術手法精湛,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曾以十年時間,從事《石頭記》(即《紅樓夢》)的創作。書中通過一個貴族官僚大家庭的盛衰歷史的描寫,塑造了許多典型人物形象,對當時社會的黑暗腐敗,進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並熱情地歌頌了具有異端思想的男女青年,表達了對當時女性命運的深切同情,成為我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Ⅳ 如何理解文中「他鄉」和「故鄉」的不同
摘要 他鄉指的是遊子在外對異鄉的稱呼,他鄉是除故鄉之外的地方啊。由「他鄉遇故知」,就可以看出來的。而故鄉是遊子們思念家鄉由衷的稱呼。
Ⅳ 反認他鄉是故鄉 解析
我認為他鄉,故鄉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原則。
故鄉者三統即馬克思主義政統,市場經濟民統,國學傳統。
他鄉者資本主義長統。
這里辯證法啟作用了。
即沒有矛盾的不和諧,也沒有不和諧的矛盾。也即矛盾中有和諧,和諧中有矛盾。
Ⅵ 他鄉有故鄉的電視劇是什麼
是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CCTV-12)一檔社會紀實劇情欄目《方圓劇陣》。
該劇以「真實故事改編」為核心,致力於用真實案例改編的劇情故事,展現真實的人間百態和社會面貌,普及法律知識,探討社會現象,聚焦百姓生活,弘揚向上向善的人間正能量。
「他鄉有故鄉」共有4集,從20200726期-20200729,主要講述自幼失去雙親的薛碧穎的爺爺的撫養下,長大成人努力拚搏的故事。
(6)他鄉是故鄉社會與法擴展閱讀:
劇情:
2002年,養豬場突發大火,薛碧穎永遠地失去了父母。之後薛碧穎一直和爺爺相依為命,爺爺是一位七十八歲的退伍老兵。爺爺為了讓小穎念書,一直在辛苦支撐著。
長大後的薛碧穎因為她的真誠與善良,讓她收獲共同奮斗的夥伴鄭升;薛碧穎、男友徐誠和鄭升三人並肩同行,一起開創自己的事業。
一次小穎的鄉親小武從山上摔下來,腿摔斷了急需用錢。小穎為了給鄉親一個承諾,連夜和徐誠開夜車回去送錢。路遇塌方,徐誠為了救小穎被砸身亡。徐誠走後,小穎日日消沉,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2015年冬,甕安縣茶山因寒冷天氣遭遇不小的損失,也讓薛碧穎他們的種茶道路經歷波折,薛碧穎拿出僅剩的兩萬元給創業夥伴們分紅讓他們回家過春節,可挫折未能阻止薛碧穎追夢的腳步;因為薛碧穎用真心換真情,春節留下的異鄉人薛碧穎在當地尋找到了家鄉的味道。
Ⅶ 「夢里不知身是客,直把他鄉作故鄉。」這句詩我記對了嗎求作者、原詩和賞析,謝謝!
你沒有記對,正確的應是「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出處】:
五代·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原文】: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譯文】:
門簾外傳來雨聲潺潺,濃郁的春意又要凋殘。即使身蓋羅織的錦被也受不住五更時的冷寒。只有迷夢中忘掉自身是羈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時的歡愉。
一個人不要倚著欄桿遠眺,昔日的無限江山已不再是南唐河山;離開容易再見故土就難了。過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紅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對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間。
【注釋】:
此詞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等。唐人多用七言絕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為長短句。雙調,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減者),平韻,此調又由柳永、周邦彥演為長調《浪淘沙漫》,是別格。
潺潺:形容雨聲。
闌珊:衰殘。一作「將闌」。
羅衾(音qīn):綢被子。
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音shǎng):一會兒,片刻。一作「餉」(音xiǎng)
貪歡:指貪戀夢境中的歡樂。
憑欄:靠著欄桿。
江山:指南唐河山。
【創作背景】:
此詞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寫。此詞基調低沉悲愴,透露出李煜這個亡國之君綿綿不盡的故土之思,可以說這是一支宛轉凄苦的哀歌。
【賞析】:
此詞基調低沉悲愴,透露出李煜這個亡國之君綿綿不盡的故土之思,可以說這是一支宛轉凄苦的哀歌。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暮春時分,五更夢回,薄薄的羅衾擋不住晨寒的侵襲。簾外,是潺潺不斷的雨,灑掃著寂寞零落的殘春。囚居之人,獨自流年,已是無言的況味;落花時節,風雨飄零;這種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夢里」兩句,回過來追憶夢中情事,睡夢里好象忘記自己身為俘虜,似乎還在故國華美的宮殿里,貪戀著片刻的歡娛,可是夢醒以後,「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卻加倍地感到痛苦。
過片三句自為呼應。說「獨自莫憑欄」,是因為「憑欄」而不見「無限江山」,又將引起「無限傷感」。「別時容易見時難」,是當時常用的語言。《顏氏家訓·風操》有「別易會難」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說「別日何易會日難」。然而作者所說的「別」,並不僅僅指親友之間,而主要是與故國「無限江山」分別;至於「見時難」,即指亡國以後,不可能見到故土的悲哀之感,這也就是他不敢憑欄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詞中,他說:「憑欄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眼前綠竹眉月,還一似當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復見,「憑欄」只能引起內心無限痛楚,這和「獨自莫憑欄」意思相仿。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所有春天都會謝幕,有的人聚散隨緣,不悲不喜;有的人心境黯淡,落寞惆悵。人世間,沒有幾人能夠真正做到得失隨緣,心無增減。春花凋落,秋月無言,總有人凄凄慘慘。其實,人們所感傷的,還是匆匆來去的人生。春天去了還會再來;年華卻是去而無聲,永不回來。至於李煜,他心中的滋味更是難言。水流花謝,兩處無情,自然會讓他悲涼;江山如畫,只是曾經,更讓他極度痛苦。水流花落,春去人逝,這不僅是此詞的結束,也幾乎是他生命的結束。
這首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亡國之君的藝術形象。正如李煜後期詞反映了他亡國以後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確實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訴說內心的極度痛苦,具有撼動讀者心靈的驚人藝術魅力。此詞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作者簡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庄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Ⅷ 「夢里不知身是客,直把他鄉作故鄉。」這句詩我記對了嗎求作者、原詩和賞析,謝謝!
是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出自南唐▪李煜《浪淘沙》。
原詩: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釋義:
門簾外傳來雨聲潺潺,濃郁的春意又要凋殘。羅織的錦被受不住五更時的冷寒。只有迷夢中忘掉自身是羈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時的歡娛。
獨自一人在太陽下山時在高樓上倚靠欄桿遙望遠方,因為想到舊時擁有的無限江山,心中便會泛起無限傷感。離別它是容易的,再要見到它就很艱難。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紅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對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間。
賞析:
上片用倒敘,先寫夢醒再寫夢中。起首說五更夢回,薄薄的羅衾擋不住晨寒的侵襲。簾外,是潺潺不斷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殘春;這種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回過來追憶夢中情事,睡夢里好象忘記自己身為俘虜,似乎還在故國華美的宮殿里,貪戀著片刻的歡娛,可是夢醒以後,卻加倍地感到痛苦。這首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亡國之君的藝術形象。
(8)他鄉是故鄉社會與法擴展閱讀:
李煜亡國的原因應該具體分析,就南唐國來講,其不亡是不可能的。理論上,當時整個中國的形勢和歷史發展趨勢要求南唐滅亡,北宋統一;事實上,南唐國勢已敗,李煜即使有能力也無力回天,更何況國策早有失誤。
在李煜繼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經因國勢衰危而稱臣於宋,減制納貢了。宋朝滅南唐的形勢已定,李煜繼位,也只能採取消極守業的政策。
但是,盡管李煜時的南唐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難,其畢竟維持政權達15年之久,而且在他被俘的日子中始終時時不忘故國,心繫故土,從未心歸宋朝,終至客死他鄉。
Ⅸ 「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原文是什麼出自哪裡
出自曹雪芹《紅樓夢》甄士隱解好了歌:「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原文:擇膏梁,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譯文:費盡心機選擇富家子弟做女婿,誰想姑娘後來竟流落在煙花巷,有些人因嫌官小而拚命往上爬,卻落得個枷鎖套在脖子上;昨日里還哀嘆衣不蔽體挨寒凍,到今朝反倒嫌紫金蟒袍拖地長。亂哄哄的這個剛倒台那個又登場,分明是他鄉竟說成是自已的故鄉;這是多麼荒唐又多麼可笑,到頭來都是為別人作嫁衣裳。
你方唱罷我登場釋義:你剛唱完,我就登上場來。一般用於權力更迭,屬於政治諷刺的說法。
(9)他鄉是故鄉社會與法擴展閱讀
大致交待了主要人物的結局,例如「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應指史湘雲被賣到煙花之地,「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應指賈雨村陷害賈家,後反被參。由此也看出後四十回與原著核心思想相差較遠,這也曹雪芹嘔心之處,在作品前處處埋下伏筆,為後世研究留下可尋之處。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說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令後世讀者腦洞大開,揣測之說久而遂多。
參考資料:網路-你方唱罷我登場
Ⅹ .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是什麼意
甄士隱在解完《好了歌》後便拋下一切出家了(書中提及他是個有宿命慧根的)。若是字面意思,便不足以使之出家,必是當下一念真悟於心了。所以便不能做一般解。紅樓夢多處玄機暗藏,譬如太虛幻境兩邊的對聯寫著: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與你所問的:亂哄哄你放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所表之法是同一法。先從其中一個角度概解上句,字面意思理解人生如戲台。這不是單純的「你」或者「我「。有如,人都是合緣而聚,此身死,來生換件衣服(肉身)又是一台戲。追溯到本源,戲無始無終,無有又非無。由一心現耳。那有什麼"你"或者「我「呢。但我們認為這是你,這是我,這是他,在戲里執著了(所以就有了生活中種種苦困傷愁,說到底都是自己跟自己在耍)。 下句,反認他鄉是故鄉。這里的他鄉故鄉說的不是什麼地理位置上的他鄉和故鄉,應說為,在你不明白故鄉到底在何處的時候,你所認為的故鄉皆是他鄉(不知道的時候,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皆是他鄉,十方三世無一處是故鄉)。那麼故鄉在哪呢。你明白沒有什麼故鄉他鄉,沒有什麼你我他,愛恨情仇。明白一切的一切都之是一念心之體的時候。才是十方無故鄉,當下無處不故鄉。甚荒唐。你說認物為己,認己為物荒唐不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這個他人為我執,煩惱習氣,無明妄想。世人本身就是金子啊,生時父母兒女姥姥舅舅金銀財寶的去分別。法身慧命都給這個『我』(此我實非我,所以此處寫他人)做了嫁衣,到死一場空還好說了,世人反惹下種種冤孽,由此無盡顛倒輪回。
甄深深明了此理於是二話不說灑灑脫脫戲服一脫(此處所脫之衣為我執)便回鄉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