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歷史分析法

社會歷史分析法

發布時間: 2022-10-21 03:31:58

『壹』 歷史分析方法的概念

歷史分析方法和「公式」

一、歷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歷史背景=(國內 + 國際)(經濟 + 政治 + 文化 + ……)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 + 生產關系 + 經濟結構 + 經濟格局 + ……

⑵政治背景=政局 + 制度 + 體制 + 政策 + 階級 + 民族 + 外交 + 軍事 + ……

⑶文化背景=文化政策、思想、宗教 + 科技 + 教育 + ……

如:鴉片戰爭背景:

(一)國內:

1、經濟:自然經濟 + 資本主義萌芽 + 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敗:官場 + 軍隊 + 財政 ②階級矛盾狀況。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國際:

1、經濟: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國家需要市場、原料。

2、政治:資本主義擴張。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歷史條件:

(一)國內:

①經濟: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相對落後、生活貧困

②政治:沙皇專制、無產階級壯大、革命政黨成熟、力量對比變化等
③思想:列寧主義指導。

(二)國際:帝國主義忙於一戰等。

2、 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 + 客觀(外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如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廣度分析:

(一)內因:①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統一的市場等②政治:美利堅民族形成、資產階級、種植園主階級形成等③文化:統一的文化、民族意識覺醒等。

(二)外因:①英國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②啟蒙思想的影響等。

3、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歷史趨勢(生產力發展、時代要求) + 主觀需要等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系滲透,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4、矛盾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如尼德蘭革命爆發的原因:

①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與舊制度矛盾

②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矛盾

③尼德蘭人民與西班牙統治者的民族矛盾

④加爾文教與天主教矛盾等等。

5、目的、動機:→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動機:解決當前面臨的種種危機或問題

⑵主要目的:實現某一方面目標,求得穩定和發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鞏固統治,維護統治階級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動機屬於主觀方面的原因,是事件發動者的主觀意願。

如王安石變法:直接動機是解決面臨的社會危機;主要目的是增加財政收,緩和階級矛盾,實現富國強兵等;根本目的是鞏固封建統治。"

二、歷史內容=經濟 + 政治 + 文化 + ……

歷史內容即客觀歷史,是人類重大歷史活動的客觀記載。活動的主體包括重要歷史人物、群體、組織、機構等。活動內容包括經濟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態、制度、政策、綱領、路線、計劃、條約;文化方面的理論、技術、文物器具、工程建築、書籍文獻等。一般歷史內容,可從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分析。

1、經濟內容:生產力 + 生產關系 + 經濟結構、布局 + ……

⑴古代經濟=經濟制度+經濟政策 + (農業 + 手工業 + 商業) + 經濟結構、布局 + ……

①經濟政策=總政策 + 土地 + 租稅 + 賦役 + 人身 + ……

②農業經濟=人口 + 土地 + 工具 + 水利 + 作物 + 布局 + ……

③手工業經濟=(紡織 + 礦冶 + 陶瓷 + ……)(技術 + 布局 + ……)

④商品經濟=城市 + 交通 + 商品 + 市場 + 貨幣 + 邊貿 + 外貿 + ……

⑤經濟結構、布局=經濟成份比例變化 + 經濟重心變化 + 經濟方式擴展 + ……

古代經濟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時期經濟政策的調整,再從農業、手工業、商業各方面分析經濟發展情況。

如唐朝經濟:先分析總體的重農政策,唐初恢復經濟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調制等;再分析農業如生產工具的改進,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糧食布帛、人口增長等;手工業的絲織、陶瓷、造紙技術及布局;城市商業的繁榮、民族、對外貿易的發展等。從總體發展情況分析,商品經濟仍然微弱,南北經濟趨於平衡、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擴展等。

⑵近現代經濟=經濟發展要素 + 經濟成份 + 國際經濟 + ……

①經濟發展要素=技術 + 資金 + 市場 + 原料 + 勞力 + 經濟結構 + 經營方式 + 政策 + …… 如19世紀後半期美國經濟發展要素:包括移民帶來勞力、技術;西部開發提供市場、原料;廢除種植園奴隸制、大規模農業經營、壟斷模式等。

②經濟成份=自然經濟 + 外資 + 合資 + 民資 + 官資 + 國營 + 集體 + 個體 + ……

如新中國初期:地主經濟被消滅、富農經濟保存、農民個體經濟發展;帝國主義在華企業、官僚資本被沒收,民族資本主義恢復發展;國營企業確立領導地位、集體協作經濟興起等。

③國際經濟=總格局 + (生產 + 管理 + 資本 + 技術 + 市場 + 關稅)(協作 + 競爭)

如當代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經濟區域集團化、全球現代化趨勢;具體表現為各國、各集團之間在生產、管理、資本、技術、市場、關稅貿易等方面的協作與競爭等。

2、政治內容=制度 + 體制 + 政策 + 階級 + 民族 + 外交 + 軍事 + ……

⑴古代政治=政局 + 制度 + 中央 + 地方 + 階級 + 軍事 + 財政 + 民族 + 對外 + ……

如明清政治:包括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專制的強化、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階級矛盾、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等。

⑵近現代政治=政局 + 制度 + 政體 + 體制 + 政權 + 政治力量 + 權力 + 權利 + ……

如辛亥革命後的政治狀況:包括政局的動盪、確立共和政體、三權分立的體制,袁世凱篡權、各派政治力量爭奪權力的斗爭、人民的基本權利問題等。

⑶國際政治=體系 + 格局 + 集團 + 合作 + 戰爭 + 對抗 + 妥協 + ……

如雅爾塔體系下的兩極格局,兩大集團的對抗與妥協,集團內部的合作與矛盾,冷戰與熱戰等。

3、文化內容=自然科學 + 社會科學 + 文化交流 + ……

⑴自然科學=(科學理論 + 科技發明)(天文 + 地理 + 數學 + 物理 + 化學 + 生物 + 醫學 + 農學 + ……)

⑵社會科學=思想、宗教 + 教育 + 史學 + 文學 + 藝術 + ……

⑶文化交流=(民族 + 對外)(傳播 + 吸收) + 文化地位 + ……

4、事件、事態過程:准備→開始→發展或曲折→成功或失敗

事件是指人們在短時段內進行的具有突發性、間斷性的歷史活動,如:西安事變、法國大革命、二戰等。事態則是指人們在較長時段內從事的具有常規性、持續性的歷史活動,如:百家爭鳴、洋務運動、工業革命等。對事件、事態過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動發展順序、再分活動領域進行。

三、歷史影響、意義和教訓

1、性質分析:任務 + 領導階級 + 主力 + 手段 + 結果……

如辛亥革命性質分析:任務是反帝反封建,在中國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由資產階級領導,具有一定群眾基礎,採取暴力革命手段;結果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國,卻被袁世凱篡奪勝利果實,沒有改變中國社會性質。由此可以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場不完全成功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

2、影響或意義=(國內 + 國際)(經濟 + 政治 + 文化) + 深遠影響(作用)……

⑴經濟影響=生產力 + 生產關系 + 經濟結構 + 經濟格局 + ……

如第三次工業革命影響:極大提高社會生產力;促進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世界經濟格局多極化等等。

⑵政治影響=格局 + 制度 + 體制 + 政權 + 政策 + 階級 + 民族 + ……

如十月革命的影響:改變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現無產階級專政;鼓舞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標志著世界現代史的開端等。

⑶文化影響=思想 + 科技 + 教育 + 文學藝術 + ……

如兩次鴉片戰爭的文化影響:「西學東漸」、產生「中體西用」思想、引進西方近代科學技術、發展近代教育、愛國主義文學興起等。

3、判斷成敗及原因

⑴判斷成敗依據:→直接目標→主要任務→根本任務

⑵成敗原因=(主觀 + 客觀)(經濟 + 政治 + 軍事 + 策略 + ……)

⑶成敗根源=(社會條件 + 階級本質)(進步/局限)

如分析辛亥革命成敗:從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封建君主專制的直接目標看,取得了成功;從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一根本任務看,它並沒有達到。從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後繼精神、滿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從失敗根源分析:包括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局限和民族資產階級本身的階級局限性。

4、經驗教訓或啟示:(經驗 + 教訓)→啟示

⑴政治=國情 + 領導 + 群眾 + 武裝 + 民主 + 法制 + 思想 + 策略 + ……

如第一次國共合作:從經驗看,國共兩黨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從教訓看,必須掌握領導權和武裝。由此得到啟示是合作要以斗爭求團結……

⑵經濟=生產力 + 生產關系 + 客觀規律 + 發展戰略 + ……

如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經驗教訓: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現狀,生產關系調整要適應生產力發展,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注意綜合平衡和可持續發展,宏觀調控與市場競爭結合……

⑶文化=批判 + 改造 + 繼承 + 發展 + ……

如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在革命或建設實踐探索中不斷的發展等。

5、歷史評價=(積極因素 + 消極因素)史實 + 結論

⑴人物評價=屬性 + 事跡 + 影響(進步 + 局限) + 結論……

如評價李鴻章:首先是其身份屬性即地主階級洋務派代表人物;接著按方面和時間順序闡述其在洋務運動、鎮壓太平天國、中法、中日戰爭的具體行為;對其積極和消極影響進行一分為二的分析,最後得出全面的結論。

⑵事件、事態評價=概況 + 性質特點 + 影響(進步/反動 + 正義/非義) + 結論…

如對凡爾賽體系的評價:先概述巴黎和會和凡爾賽體系的概況;再分析其性質和特點,對其客觀進步因素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評判,最後得出全面的結論。

以上各項原理和公式,只是反映歷史學科的一般規律。在實際運用中,需要結合具體歷史問題,靈活調整。當然,這只是一個初步的概括,還有很多地方可以進一步調整和充實。

『貳』 為什麼在階級社會中,評價歷史人物要同時堅持歷史分析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請舉

因為生活在中國,中國的社會科學都要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階級分析法是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很重要的一種分析方法。

但單從一個側面分析人物又犯了片面看待問題的錯誤,要堅持辯證的看待問題,所以既要階級分析,又要歷史分析。


(2)社會歷史分析法擴展閱讀:

歷史人物:

1、改革開放後出現的私營企業主;

2、應聘於外企、三資企業的各級、各類白領(主要指類似辦公室文秘、技術工人等)

3、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工程師及各類市場稀缺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4、國營大企業及壟斷行業的老闆;

5、傳媒、演藝界、體育界的明星、大腕兒。

『叄』 研究社會歷史過程中有哪些重要方法

比較法,縱向和橫向的;辯證法,充分研究歷史的過程和邏輯,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整體和局部等;邏輯方法,主要是因果關系的研究;唯物史觀方法,從人和社會角度來研究.等等.

『肆』 歷史資料分析法的關鍵是整理資料嗎

不是,是分析。
歷史分析法的一般步驟是:檢驗文獻本身的可靠性。檢驗文獻記錄的真實性。分析事物演變過程和階段的歷史性。檢驗文獻本身的可靠性和文獻記錄的真實性是為對事物進行歷史的考察服務的,否則,就成了單純的歷史研究而不是社會學的分析了。所以,分析事物演變過程和階段的歷史性是歷史分析法的第三個也是至關重要的步驟。

『伍』 為什麼在階級社會中評價歷史人物要堅持歷史分析法和階級分析法

1、歷史分析方法要求從特定的歷史背景出發,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對歷史人物的是非功過進行具體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歷史事實,如實反映歷史人物與當時社會歷史條件的關系,如實反映歷史人物的歷史作用和歷史地位。

無視歷史人物的歷史局限性,過分誇大、美化或拔高古人是不對的;脫離具體的歷史條件,用現代人的標准苛求前人也是不可取的。

2、在階級社會中,貫徹歷史分析方法與堅持階級分析方法是一致的。在階級社會中具體地考察社會歷史條件與歷史人物的關系,必然包含分析一定的階級條件和歷史人物的關系。階級分析方法要求把歷史人物置於一定的階級關系中,同他所屬的階級聯系起來加以考察和評價。

一定的階級總是要推舉或產生出自己的代表人物,以表達自己的利益和願望,因而歷史人物的作用受到階級的制約;歷史人物的沉浮,也往往同他所屬的階級的興衰息息相關。

3、在評價無產階級領袖人物時,同樣應該堅持歷史分析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一方面,要高度肯定他們帶領人民群眾推動歷史發展的偉大功績;另一方面,又應指出他們在認識和行動上所存在的歷史局限性,包括不迴避他們的失誤和錯誤。

(5)社會歷史分析法擴展閱讀:

運用案例:

1、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一書中,對為什麼路易·波拿巴這樣「一個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作了精闢的階級分析,堪稱用歷史分析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來評價歷史人物的典範。

2、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對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評價歷史人物作了精闢論述。他指出:「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後人才能幹出的業績來。」

『陸』 歷史資料分析法包括哪些方法

歷史分析法

歷史分析法的一般步驟是:檢驗文獻本身的可靠性。檢驗文獻記錄的真實性。分析事物演變過程和階段的歷史性。檢驗文獻本身的可靠性和文獻記錄的真實性是為對事物進行歷史的考察服務的,否則,就成了單純的歷史研究而不是社會學的分析了。所以,分析事物演變過程和階段的歷史性是歷史分析法的第三個也是至關重要的步驟。

分析事物演變過程的歷史性有兩層含義:

其一是揭示某種事物產生的最初歷史背景,尋求歷史根源。

其二是把對事物的歷史考察同現實調查分析結合起來,「古為今用」。

科學的發展和各門學科的相互滲透,在方法論方面也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體現。在實際研究活動中,人們又將定量的方法引入到歷史分析中,採取一種把文獻資料轉換為數量表示的資料進行分析的方法,這種新的分析方法便是內容分析法。

什麼是歷史資料分析法之方法/歷史分析法

平衡分析法

平衡分析法圖冊

一、歷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歷史背景=(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3、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5、矛盾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6、目的、動機:直接主要根本

『柒』 什麼是歷史分析法

歷史分析法是依據上述馬克思主義關系發展的觀點,動態系列的觀點,通過對有關研究對象對歷史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說明它在歷史上是怎樣發生的,又是怎樣發展到現在狀況的。換言之,就是分析事物歷史和現狀的關系,包括歷史和現狀的一致方面以及由於環境、社會條件的變化而造成的不一致方面。歷史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弄清楚事物在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的「來龍去脈」,從中發現問題,啟發思考,以便認識現狀和推斷未來。對於社會學研究人員來講,離開了對調查對象的歷史分析,研究就缺少歷史感,而沒有歷史深度的表述和結論都是不徹底的。

『捌』 歷史分析法是什麼

歷史分析法是指歷史學家用來研究和撰寫過去歷史的技術和指南的集合。

二手資料、一手資料和來自考古學的物證都可以利用,而歷史學家的技能在於識別這些資料,評估它們的相對權威,並適當地結合它們的證詞,以構建准確可靠的圖景。過去的事件和環境。

在歷史哲學中,在認識論的子領域內提出了一種健全的歷史方法的性質和可能性的問題。研究歷史方法和不同的歷史書寫方式被稱為史學。

七步程序:

1、 如果消息來源都同意一個事件,歷史學家可以認為該事件已得到證實。

2、 但是,多數不統治;即使大多數資料都以一種方式關聯事件,除非它通過批判性文本分析的測試,否則該版本不會占上風。

3、 如果無法類似地確認整個文本,則可以通過引用外部權威的某些部分來確認其帳戶的來源的全部內容。

4、 當兩個來源在某一點上存在分歧時,歷史學家會選擇最「權威」的來源——即專家或目擊者創造的來源。

5、 一般來說,目擊者是首選,特別是在普通觀察者可以准確報告所發生的事情的情況下,更具體地說,當他們處理大多數同時代人都知道的事實時。

6、 如果兩個獨立創建的來源就一個問題達成一致,則每個來源的可靠性都會顯著提高。

7、 當兩個來源不一致並且沒有其他評估手段時,歷史學家會採用似乎最符合常識的來源。

原則

1、 人源可能是指紋等遺跡;或敘述,例如聲明或信件。與敘述相比,遺物是更可靠的來源。

2、 任何給定的來源都可能被偽造或損壞。來源原創性的強烈跡象增加了其可靠性。

3、 來源越接近它聲稱要描述的事件,人們就越能相信它能夠對實際發生的事情給出准確的歷史描述。

4、 目擊者比二手的證詞更可靠,在更遠的地方比傳聞更可靠,等等。

5、 如果多個獨立的來源包含相同的消息,則消息的可信度會大大增加。

6、 來源的傾向是它提供某種偏見的動機。應盡量減少傾向或用相反的動機加以補充。

7、 如果可以證明證人或消息來源對製造偏見沒有直接興趣,那麼信息的可信度就會增加。

『玖』 歷史分析法是什麼

歷史分析法是具體分析方法的一種,即運用發展、變化的觀點分析客觀事物和社會現象的方法。

客觀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分析事物要把它發展的不同階段加以聯系和比較,才能弄清其實質,揭示其發展趨勢。有些矛盾或問題的出現,總是有它的歷史根源,在分析和解決某些問題的時候,只有追根溯源,弄清它的來龍去脈,才能提出符合實際的解決辦法。

歷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歷史背景=(國內+國際)。

2、 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3、 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5、矛盾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熱點內容
網上轉發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21:13:26 瀏覽:931
代表兩會傳達民法典 發布:2025-01-16 21:06:52 瀏覽:848
消防法治警營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6 21:03:28 瀏覽:267
民法典的全程 發布:2025-01-16 20:25:58 瀏覽:348
法院公告的形式 發布:2025-01-16 20:16:53 瀏覽:999
海商法第五十六條 發布:2025-01-16 20:02:11 瀏覽:39
易制爆化學品各項安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6 19:47:58 瀏覽:256
公民法形成 發布:2025-01-16 19:39:06 瀏覽:750
著有道德經為道家始祖的是 發布:2025-01-16 19:29:13 瀏覽:187
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04 發布:2025-01-16 18:35:23 瀏覽: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