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印度尼西亞合同法

印度尼西亞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2-10-22 07:21:57

⑴ 去印度尼西亞打工工資總拖欠怎麼辦可以找那裡

如果是中國人開的公司,那麼中國法律適用。
工資按月發放,隔月發放違法,本月工資下月發合法。拖欠工資,不發工資、剋扣工資勞動者可以打12333電話投訴,該電話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電話。也可以到勞動局監察大隊投訴。
由於公司未能按時發放勞動報酬,勞動者可以申請解除勞動合同和勞動關系,並要求經濟補償。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行政部門進行舉報,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勞動監察大隊協調不成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對勞動仲裁結論拒不執行的,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⑵ 越南亞運會不辦了,哪國接手了

法律分析:由印度尼西亞接替,第18屆亞運會將於2018年08月18日至2018年09月02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第二十一條 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

⑶ 去印度尼西亞打工怎樣和他們簽勞動合同

摘要 要做好防疫工作

⑷ 注冊印尼公司,印尼公司如何避稅

在印尼設立公司有三種方式,設立內資公司、代表處和外國投資公司。代表處形式因不能開展投資活動而較少被採用,絕大部分外國投資者選擇設立外國投資公司。絕大部分工業類企業是向外資開發,而貿易類若涉及分銷則限制外資比例不得高於67%,一般貿易零售則不對外資開放。
同時需要以下資料
1、股東護照彩色復印件(自然人股東);
2、公司章程及其修正案包括營業執照(英文或印尼文,法人股東適用);
3、董事護照彩色復印件;
4、租賃合同或購地聲明、物業聲明書、房屋納稅證明(PBB)、房屋照片;
5、填寫附上的公司注冊表格(2019);

⑸ 印度尼西亞公民與中國公民離婚後財產是怎樣分割的

建議在中國起訴,按照中國法律處理,夫妻共同財產均分。
婚姻法離婚財產分割的法律規定
婚姻法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
(五)、其他應當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因這種約定如果是口頭的,具有不確定性,極易發生糾紛,所以法律規定,該約定必須採用書面形式。

⑹ 簽了合同,去印度尼西亞務工,在那有病致死,算工傷嗎他無父母無妻無兒無女能賠多少錢

摘要 職業病的類別大體上有十個種類,可以參考下面的列表確認所患的疾病是否屬於法律上定義的職業病:塵肺病、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職業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職業性腫瘤、以及其他職業病。

⑺  亞洲主要國家的油氣工業發展概況和安全戰略

日本、韓國是亞太地區油氣資源匱乏的國家,因此兩國的油氣嚴重依賴進口。其能源安全政策著重於得到安全可靠的石油供應,並通過立法建立石油儲備體系。印尼油氣資源豐富,是東南亞重要的產油國之一。因此,印尼的油氣開發政策著重與外國進行油氣合作勘探、開發項目,通過與外國公司的產品分成合同及工作合同壟斷性地管理石油開發項目。

一、日本的油氣工業發展概況和油氣安全戰略

1.日本的油氣的產量和儲量

日本是一個工業發達而油氣資源極端匱乏的經濟大國,其所消費的石油的99.7%都要依賴進口。其國內石油剩餘探明儲量截止到2002年為801.4萬噸,與截止到2001的剩餘探明儲量799萬噸相比增長了0.25%。日本2002年的石油產量為60.0萬噸(估計值),比2001年的產量65.5萬噸減少了8.40%。

日本也是一個天然氣資源很貧乏的國家,1999年底,日本僅有幾個小氣田,1976~1999年日本年產天然氣22億~26億立方米,2002年為24.02億立方米。日本2003年1月1日的天然氣估計探明儲量為396.44億立方米,與2002年同期的估計探明儲量相比增加了0.99%。日本2002年的產量為24.02億立方米,比2001年的24.38億立方米減少了1.46%。

2.日本油氣貿易

日本是世界上第四大能源消費國,第二大能源進口國(僅次於美國),石油進口位居世界第二。日本缺乏足夠的國內能源來源,必須大量地依靠進口能源,該國約80%的一次能源依靠進口。日本的石油資源在海外,市場在國內。2000年進口石油2.64億噸,進口天然氣725億立方米。

日本天然氣進口量在逐年增加(見表7-2)。日本是島國,沒有從國外進口管道天然氣的管道條件。日本進口天然氣主要是液化天然氣,其中,1998年液化天然氣貿易量為661億立方米。日本天然氣主要進口來源:印度尼西亞佔39%,馬來西亞佔20%,澳大利亞佔16%,汶萊佔10%,阿聯酋佔10%。

表7-2日本天然氣進口量(單位:億立方米)

資料來源:日本通產省。

1999年日本主要的石油進口來源於中東,共占日本石油進口總量的85.0%,其中阿聯酋佔26.4%,沙烏地阿拉伯佔22.1%,伊朗佔9.8%,卡達佔7.0%,印尼和科威特各佔5.9%,阿曼佔5.1%。另外,從中國進口的石油占日本石油總進口量的4.7%。

3.日本的油氣消費

(1)日本的經濟增長與油氣消費

日本經濟在不斷地增長,雖然從90年代以來日本的經濟陷入困境,但其年增長率大約達1.3%,對能源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仍然在不斷地增長。其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的關系見表7-3。

表7-3日本的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

資料來源:日本通產省。

(2)日本油氣的消費量

日本的天然氣和石油消費量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在不斷地增長。其1988年以來的石油消費量,見表7-4。

表7-4日本1988年以來的石油消費量(單位:萬噸)

(據《能源政策研究》,2000.4)

日本的天然氣消費量也在不斷地增長。1995年其消費量為624.98億立方米,1996年的消費量為676.79億立方米,增長率為8.28%,1997年的消費量為664.1億立方米,比1996年下降了1.88%,1998年的天然氣消費量為692.6億立方米,比1997年的消費量增加了4.29%。

(3)日本油氣消費結構

日本是第二大經濟強國,由於原來的石油消耗非常大,對外依賴進口的程度非常高,如果發生石油危機,日本的經濟和國家安全會受到極大的危害,因此日本近年來不斷努力降低其石油耗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不斷增加天然氣和其他清潔能源的消費。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石油1997年為52.8%,1999年為51.1%,預計2010年將達到50.1%~47.7%。天然氣所佔比重1997年為10.7%,1999年為13.2%,預計2010年將達到12.7%~14%。

4.油氣儲備及其能源安全政策

日本是亞太地區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氣進口國,其國內能源資源極為貧乏,油氣幾乎全部依靠進口。而其石油消費的99.6%靠進口,其中又有77.3%的石油來自中東地區,這就意味著日本比別的國家更容易受到石油問題的沖擊。因此,日本積極採取各項步驟進行石油儲備工作,從1975年日本就開始大量進行戰略石油儲備工作,制定了《石油儲備法》,規定石油輸入者、石油的煉制者都有儲備石油的義務。到80年代初,日本的總儲備量已相當於其121天的石油凈進口量水平;到1992年日本的石油儲備總量為8000萬噸,占年消費量的28%,相當於其140天的石油消費需要;到1995年日本國家和民間石油儲備總量相當於157天的消費量。目前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儲備國。

日本的石油儲備體系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根據其石油儲備法進行的國家儲備,另一部分是民間儲備。國家儲備又分為兩種,即國家直接修建的儲備基地和國家向民間租借的儲備基地;民間儲備則分為由民間石油企業進行的石油儲備和由進口液化石油氣(LPG)的部門進行的儲備。其儲備體系見圖7-1。

圖7-1日本石油儲備體系

(據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1)

日本國家石油儲備的主要對象是原油。到目前為止,日本在不同的地區規劃建造了10個國家儲備基地。到1995年3月,日本民間石油儲備大約為4540萬立方米,政府石油儲備大約為4500萬立方米,總儲備量相當於157天的消費水平。

日本石油儲備動用機制和機構為:日本石油公團以石油公團法,按通產省的命令,負責儲備的動用。原則上,政府儲備是「最後措施」,在動用政府儲備前,業界民間儲備必須先投放市場,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以動用政府儲備:

(1)達成了利用政府儲備作為聯合應急對策的協議。

(2)政府在考慮石油供應中斷的性質後認為有必要動用儲備。

日本戰略石油儲備的資金來源是:政府儲備的資金是由日本石油公團(70%),煉油廠及地方政府;而民間儲備是由各煉油廠、營銷商及進口商。

1999年7月,日本石油政策委員會(通產省的咨詢機構)建議通產省考慮在供應中斷的早期階段就動用政府儲備,並將儲備量增加到與其他IEA的重要成員國可比的水平,即增加3140萬桶。

20世紀60年代日本能源安全政策的基本目標是保證穩定的石油供應。後來,第一次能源危機迫使日本將其能源來源多樣化,因此,政策目標調整為保持多種能源的穩定供應(見表7-5),而不只是石油的供應,擴大核能和其他可替代能源的使用,減少石油進口,在建築部門和運輸部門實行嚴格的旨在提高能源效率的新措施,解除對油氣部門和電力部門的管制,總之,日本能源安全政策的基本要素有:

A.促進海外石油開發,更好地利用潛在的國內能源資源;

B.發展非石油能源替代品,尤其是核能和液化天然氣(LNG);

C.石油供應來源的多元化並保持與能源生產國的友好關系;

D.促進新能源技術的保護和商業化;

E.制定能源緊急管理程序,建立石油儲備,應付可能的石油供應中斷;

F.加強區域合作。

表7-5日本能源安全指標(1973~2010財年)(%)

註:日本財年是從每年的4月1日到下一年的3月底(據趙志凌,2001)

為支持在海外勘查的日本石油公司,1967年,日本成立了一家國有公司(日本石油公團,JNOC)。日本石油公團已扶持了300多個海外的石油和天然氣勘查項目。最初目標是要把日本公司在海外生產的石油在消費中所佔的比例提高到30%,然而,目前僅達到15%。日本石油公團的另一種職能是建立政府的原油儲備。日本石油公團耗巨資建立了10個儲備基地,目前日本石油公團管理的儲備石油相當於78天的消費量。若加上私人石油公司的儲備,則日本能抵擋連續6個月的石油供應中斷。日本石油公團這類組織的正常運作依靠各種形式能源稅的收入,因此,日本的能源價格在所有經合組織國家中是最高的。

從區域角度看,日本與近鄰國家,尤其是東亞各國面臨共同的能源安全問題。健全的區域能源體系有利於日本。系統的安排,如區域性石油采買和儲備體系,能強化對石油供應中斷的抵禦能力並確保石油供應既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又維持合理的價格。此外能源安全的傳統概念也被賦予更多的含義。1980年中曾根首相政策研究小組首次在報告中使用了能源安全這一概念。此後,環境安全又發展成為一個新的工作領域,以維持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達到該目標,日本極力創設和資助許多研究項目。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區域合作領域:

A.能源政策、需求預測和供應戰略方面的信息共享;

B.雙邊或多邊儲備的石油儲備及儲備釋放機制;

C.定期聯合審查應急措施;

D.合作研究限制需求措施,如稅收、能源保護和提高效率等;

E.區域液化天然氣貿易和開發;

F.聯合開發可再生能源;

G.通過外交手段和國防戰略保護國際海運線;

H.環境合作,如跨國界空氣污染問題。

1996年7月,在日本財政支持下,亞太能源研究中心(APERC)在東京成立。該中心推動了APEC成員國對各種能源環境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如APERC調查了各APEC成員國建立應急石油儲備的成本和效益。之後促使日本研究人員提出如下建議:日本倡議建立「亞洲戰略石油儲備」,以抵抗石油供應中斷。

在區域合作問題上,日本一直在財政上做出了許多努力,並提供技術支持。這些活動包括:在保護與有效利用能源方面與中國聯合實施的合作項目;與中國和韓國舉行的三方環境部長會議;東亞酸雨監測網路系統;APEC環境技術交流虛擬中心(APEC-VC);以及2000年11月與澳大利亞、中國、印尼、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共同組織的「亞洲核能合作論壇」。

日本石油公團過去不管是否真正發現了石油,都對項目給予資金支持。這種對石油勘查的補貼,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日本獲得未來預期的一定石油儲量,為日本長期的石油供應提供儲量保障,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使公司沒有動力尋求高的回報。結果是,長期以來大量的投資項目和貸款擔保,使日本石油公團積累了許多壞賬(1萬億日元以上)。據媒體報道,從日本石油公團接受補貼基金的266家公司中,有154家公司已經破產,剩下的112家中,僅有13家沒有虧損。財務管理的不善最終導致了丑聞,迫使石油公團董事長下台。為彌補虧損,日本通產省要求石油公團清算盈利項目以抵消壞賬。

此外,2000年2月,石油公團子公司(日本阿拉伯石油公司)在沙烏地阿拉伯的鑽探權未獲延期。對日本尋求海外石油投資的政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此,通產省重新考慮了未來的政策,將逐漸減少對石油公司石油開發支出的財政支持,公團對私人石油公司的資助也將更加慎重。(趙志凌,國際經濟動態參考)

二、韓國的油氣工業發展概況和油氣安全戰略

1.韓國的油氣產儲量、貿易及情況

韓國也是一個油氣資源比較貧乏的國家。國內幾乎沒有什麼油氣儲量,各種能源消費中的97%依賴進口,其75%以上的石油進口於中東。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能源消費量迅速上升,1962年為1040萬噸油當量,1995年達到了1.5億噸油當量,增長了近14倍,1999年則達到了1.82億噸油當量。1998年韓國的石油消費量為9930萬噸,1998年韓國的天然氣消費量為156億立方米。在199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韓國的石油消費占消費量的56.3%,天然氣的消費佔9.3%。

近10年,韓國能源消費平均年增長速度高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二者分別為10.3%和8.7%,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增長速度更高,其中天然氣的消費平均每年增長達22%,居亞洲各國天然氣消費增長速度的首位。

1998年韓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為143億立方米。

2.韓國的油氣儲備及其能源安全政策

1979年韓國石油開發公司(PEDCO)法(1999年1月1日更名為韓國國家石油公司,KNOC)規定建立政府石油儲備系統,1991年修訂,1993年實施的石油經營法規定了私人公司的儲備義務。韓國1999年9月底的儲備規模為7580萬桶,相當於37天的需求量。2001年9月的原油和石油產品儲備達到了1.51億桶,相當於韓國74.5天的供應。

韓國的儲備機構有政府儲備(韓國國家石油公司負責國家戰略石油儲備的規劃、儲備場所的建設,儲備油購買、維護及動用)和民間儲備(主要是石油精煉廠,石油進口商和銷售商)。

在緊急狀態下,韓國國家石油公司負責儲備的動用。可以在以下情況下動用戰略儲備:

1)嚴重的及長期供應中斷的情況下,根據政府命令動用儲備;

2)短期供應中斷情況下,應精煉廠和進口商的要求可動用儲備。儲備的動用主要按照國家石油公司與精煉商或進口商的租借合同進行。

韓國石油的政府儲備主要由國家出資(主要來源於能源稅的專門賬戶),民間儲備由企業出資。

1999年7月8日,韓國國家石油公司(KNOC)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石油儲備終端(在麗水),儲備能力為3000萬桶。這一終端的完工標志著KNOC應急儲備計劃的二期工程完工。KNOC目前的儲備能力為9500萬桶,相當於51天的消費量。韓國政府正在進行儲備計劃的三期工程,預期2004年完工。屆時KNOC的儲備能力將達1.62億桶,相當於84天的消費量。若加上私人公司的儲備,則可滿足IEA90天消費量儲備的規模。

1999年6月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與KNOC簽訂協議,租借韓國的兩個上述石油儲備終端(包括剛完工的麗水終端),出於商業性目的在韓國儲備800萬桶的北海石油。Statoil向韓國政府承諾,在發生緊急情況時,KNOC有權優先動用這些儲備油,價格可以比國際市場低5美元/桶。

為確保能源安全,韓國積極推行能源多元化政策。

三、印度尼西亞油氣工業發展概況及油氣安全戰略

1.印度尼西亞的油氣產量和儲量

印度尼西亞的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截止到2002年底為止為6.85億噸,與2001年底的6.82億噸相比增加了0.44%。印度尼西亞截止到2002年底的天然氣估計探明儲量為2.62萬億立方米,與截止到2001年底天然氣估計探明儲量2.62億噸相比沒有什麼變化。

印度尼西亞2002年的石油產量為5600萬噸(估計值),比2001年的石油產量6071萬噸相比減少了7.76%。2002年的天然氣產量為590.34億立方米,比2001年減少了8.39%。

2.印度尼西亞的油氣貿易和油氣消費

印度尼西亞自從1996年以來,其石油消費量都超過了4200萬噸,1997年達到了4600萬噸,1998年達到了4370萬噸。

1998年印度尼西亞的天然氣商品量為635億立方米,而其1999年的天然氣商品量為660億立方米(估計值)。1998年印度尼西亞的出口量為364億立方米,而其1999年的出口量為388億立方米(估計值)。

3.印度尼西亞的油氣儲運和油氣安全政策

印度尼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面積191.9平方公里,人口21370萬(2000年預計數),印度尼西亞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是東南亞重要產油國之一。印度尼西亞1999年底探明的石油儲量為4980百萬桶,原油產量為128.8萬桶/日,油氣管理部門是PER-TAMINA國家石油公司。

1954年印度尼西亞憲法規定,印度尼西亞的自然資源歸國家控制。1967年的礦業法將印度尼西亞的礦產分為三類:

a類:戰略性礦產;包括石油和天然氣、放射性礦產、煤、錫等。

b類:重要礦產;包括金、銀、鉛、鋅、銅等礦產。

c類:未包括在a類和b類的礦產,如非金屬礦產。

對a類和b類礦產的礦業活動由礦業能源部代表國家行使管理和控制權,c類礦產是由礦產所在地的省政府來管理。

根據1945年印度尼西亞的憲法和1967年礦業法的宗旨,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屬於國家所有。其他各方只可以根據由礦業能源部代表國家頒發的采礦授權書(針對戰略性礦產和重要礦產而言),或由有關的省政府頒發的區域采礦許可證(針對C類礦產)進行礦業活動。

采礦授權書和區域采礦許可證只可授予印度尼西亞政府機構或國有企業、本國私人企業、集體企業和印度尼西亞公民。

盡管采礦授權書和區域采礦許可證只可授予印度尼西亞的團體和個人,但外國公司有大量的機會參與印度尼西亞的礦產資源開發活動。自1967年以來,印度尼西亞政府一直在促進外商投資活動,根據外國資本投資法(1967年),外國公司可以在與政府簽訂「工作合同」的基礎上,獲得礦產開發的專有權。就石油工業和天然氣而言,一家私人公司(通常稱之為「石油承包人」)必須按照所謂的產量分成合同(PSC)的規定簽訂一個合同。石油勘探也採取PSC方式,外國公司必須同國有石油公司(PERTAMINA)簽訂合同。根據合同的規定,外國公司得到28.85%的石油產量,印度尼西亞政府得到71.15%的石油產量。對於公司所得的28.85%的產量,承包公司必須支付48%的所得稅,外國公司實際到手的收益只能是石油產量的15%。外國公司負擔的所得稅是由油氣分成合同決定的。

印度尼西亞政府要求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建立儲備,其目前儲備的規模相當於34天的國內消費量(其中17天用於國內銷售,12天用於供應煉油廠,5天供港口船隻)。印度尼西亞的儲備機構為印度尼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其資金來源為國家石油公司的周轉儲備。

4.印度尼西亞鼓勵外商投資的立法變化和油氣開發新政策

為了更好地吸引外資進入印度尼西亞從事油氣資源勘查活動,印度尼西亞政府制定了優惠的措施。主要是:外資要想從事勘查活動,可以直接與印度尼西亞政府簽訂工作合同,也可以與印度尼西亞勘探權人建立聯合風險企業,然後再簽訂工作合同。但外商一般選擇與印度尼西亞政府簽訂合同的方式進入,因為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證外資取得開發其發現的礦床的權利。工作合同的法律效力高於其他政府規定,並且不受未來立法變化的影響。它賦予經營公司獨占權利進行礦產勘查,開采發現的礦床,精煉、存儲和運輸採掘出的全部礦產,在印度尼西亞境內推銷、出售或處置生產的礦產品。經營公司必須是在印度尼西亞注冊的有限印度尼西亞責任公司。工作合同具有優先權,對土地所有者的補償和安置程序比較簡單。工作合同有效期可長達30年,並可以延續。1994年6月印度尼西亞發布一項新的政府規定,大幅度放寬對外資的限制,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了一系列特許權。即允許在新成立的印度尼西亞公司中外資股權達到100%,而以前最高不能超過80%,並且取消了以前規定的最低投資需要125萬美元的要求(張莓,2001)。在石油開發方面,印度尼西亞的最新政策是(張新安,2001):

1)PERTAMINA通過與外國公司的產品分成合同及工作合同壟斷性地管理石油開發項目;

2)1988年以來產品分成合同修改了4次,針對前緣地區開發,提供專門優惠;

3)1997年東南亞爆發了金融危機之後,重新審視了總體石油政策,國會正在討論新的油氣法。

4)建立石油戰略儲備。目前印度尼西亞的石油戰略儲備已達成34天的國內消費量。

在天然氣領域,印度尼西亞天然氣勘查開發和利用的新政策是:

1)計劃擴大天然氣用量以替代國內石油消費,減緩石油出口能力下降的速度;

2)為鼓勵天然氣開發,計劃採取稅收優惠政策,取消石油產品補貼,修建國內天然氣管線網(蘇門答臘-Batam-新加坡;蘇門答臘-西爪窪等)。

⑻ 誰知道印度尼西亞關於工傷保險和死亡保險政府條例

國務院
《工傷保險條例》

第五章 工傷保險待遇

第三十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一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認定為工傷的決定後發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支付工傷職工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
第三十二條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三十四條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八條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治療的,享受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工傷待遇。
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第四十條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調整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四十一條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職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的規定處理。
第四十二條工傷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一)喪失享受待遇條件的
(二)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
(三)拒絕治療的。
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分立、合並、轉讓的,承繼單位應當承擔原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責任;原用人單位已經參加工傷保險的,承繼單位應當到當地經辦機構辦理工傷保險變更登記。
用人單位實行承包經營的,工傷保險責任由職工勞動關系所在單位承擔。
職工被借調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由原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原用人單位與借調單位可以約定補償辦法。
企業破產的,在破產清算時依法撥付應當由單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費用。
第四十四條職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據前往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應當參加當地工傷保險的,參加當地工傷保險,其國內工傷保險關系中止;不能參加當地工傷保險的,其國內工傷保險關系不中止。
第四十五條職工再次發生工傷,根據規定應當享受傷殘津貼的,按照新認定的傷殘等級享受傷殘津貼待遇。

⑼ 印度尼西亞

劉增潔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由大小13700多個島嶼組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國土面積191.94萬km2,陸地面積182.64萬km2,人口2.49億(2012年7月)。

印度尼西亞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2010年礦業產值佔GDP的11.2%。2010年印度尼西亞GDP增長6.1%。石油和天然氣為印度尼西亞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10年油氣業收入為277億美元,占政府收入的17.8%。

一、儲量與資源

印度尼西亞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的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錫、鋁、鎳、銅、金、銀等,重要的礦產資源有煤炭、銅、金、天然氣、鎳和錫,其中2010年錫儲量居世界第二位、銅居世界第六位、鎳居世界第六位和金居世界第五位。

據美國《Oil and Gas Journal》2011.12報道,截至2011年底,印度尼西亞的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5.32億t,佔世界總儲量的0.3%,居世界第三十位;天然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39943.96億m3,佔世界總儲量的2.1%,居世界第十一位。印度尼西亞約有60個沉積盆地,其中73%位於海上,目前已勘探的36個含油氣盆地主要位於西部地區,主要的含油氣區有蘇門答臘油氣區、爪哇油氣區、東加里曼丹油氣區。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00年對全球待發現油氣資源所作的評估,印度尼西亞待發現的石油資源量為10.14億t,天然氣為3.05萬億m3

近年來印度尼西亞不斷獲得新發現,2006年印度尼西亞共獲得16個新的油氣發現,其中石油發現為8個,天然氣發現為8個,海域為9個,陸上為7個。2008年共獲得21個油氣發現,其中石油發現為13個,天然氣發現為8個;重要的石油發現為由CITIC Se-ram Energy公司獲得的Nieuf Utara A 1井,該發現位於斯蘭盆地北部,測試獲得日產油640桶,完鑽日期2008年5月8日;重要的天然氣發現為由Pearl Oil公司獲得的Lengo 1井,該發現位於印度尼西亞東爪哇海域盆地,測試獲得日產氣36.25萬m3,完鑽日期2008年4月7日。2009年印度尼西亞共獲得12個新的油氣發現,其中石油發現為5個,天然氣發現為7個,海域為4個,陸上為8個。2010年獲得1個海域石油發現。

印度尼西亞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集中分布在蘇門答臘西部和南部(佔80%)以及加里曼丹東部,主要賦存在古、新近紀地層中,據印度尼西亞能源礦產部統計,2010年1月印度尼西亞煤炭資源量為1049億t,已探明儲量211億t,其中商業可開采儲量為54億t。

表1 印度尼西亞主要礦產儲量

二、礦產品生產與消費

印度尼西亞為世界重要的礦業生產國,其中錫、煤炭、銅、鎳和金產量居世界前列。礦業為印度尼西亞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10年印度尼西亞礦業產值佔GDP的11.2%,礦業總收入為782.28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21.3%;其中石油和天然氣業為314.70億美元,非油氣礦業為362.71億美元,采礦業為104.87億美元。

石油、天然氣 印度尼西亞曾為亞太地區唯一的歐佩克石油生產國,為亞洲第二大石油生產國,石油產量居世界第二十位,近年來隨著石油產量下降,2008年印度尼西亞退出了歐佩克組織。

目前印度尼西亞石油主要產自西部盆地,自2000年以來印度尼西亞石油產量不斷下降,2010年石油產量為4780萬t,比2000年下降33.1%。石油產量平均每年以12%的速度下降是由於大部分的生產油田已老化,以及勘探的新儲量投資延遲。為了防止國內的石油產量進一步下降,印度尼西亞的石油和天然氣部門每年將需要340億美元的投資。而新勘探開發的風險較高,且海上油田居多,成本加大。

印度尼西亞為亞洲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2010年產量為820億m3,比2009年增長14.0%,居世界第十三位。

主要的油氣田為位於中蘇門答臘油氣區的米納斯(Minas)和杜里(Duri)油田,這兩個油田均為成熟油田,近年來石油產量逐年下降。

印度尼西亞為世界最大的LNG出口國,兩個最大的LNG處理廠為Arun和Bontang,近年來產量也不斷下降,為了彌補產量下降,印度尼西亞不斷加強天然氣勘探,努力增加天然氣產量,滿足長期LNG供應合同需求和國內需求,目前有幾個在建的新項目,其中在西巴布亞島的Tangguh LNG廠已初具規模。

煤炭 2010年印度尼西亞煤炭產量為30590萬t,居世界第六位。

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計劃開發中加里曼丹的Maruwai礦,該礦擁有儲量7.74億t,預計2014年投產,可年產動力煤和煉焦煤600萬t,可擴大到1500萬~2000萬t,必和必拓公司擁有該項目75%的權益,PT Adaro Energy Tbk擁有25%的權益。

銅 印度尼西亞為世界重要的銅生產國,2010年銅礦山產量為87.84萬t,比2009年下降12.0%,居智利、美國、秘魯之後位居世界第四位。精煉銅產量為28.00萬t,比2009年下降3.2%,居世界第二十位。

錫 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二大錫生國,2010年錫礦山產量為4.33萬t,比2009年下降6.1%,精煉產量為4.38萬t,比2009年下降14.8%。

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兩大錫公司為蒂瑪和科巴公司。邦加島-勿里洞島為印度尼西亞主要錫生產區。

印度尼西亞主要礦產品產量見表2。

表2 印度尼西亞主要礦產品產量

2010年印度尼西亞能源消費量為14000萬t油當量,為亞太地區第五大能源消費國。印度尼西亞的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以石油為主,佔42.6%,其次為煤炭佔28.1%,天然氣佔25.9%。2010年印度尼西亞石油消費量為5960萬t,由於石油產量下降,自2004年起印度尼西亞已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圖1)。印度尼西亞天然氣消費量為403億m3。其他主要礦產品消費見表3。

圖1 印度尼西亞石油產量和消費量變化

表3 印度尼西亞主要礦產品消費量

三、礦產品貿易

印度尼西亞為世界重要的礦產品出口國,2010年印度尼西亞貿易出口總值1577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35.4%;主要出口商品為石油、天然氣、煤炭、銅、錫、鎳、電力設備、橡膠等,其中礦產品佔16.9%,石油和天然氣佔17.8%,主要貿易出口目的國或地區為中國、印度、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台灣和美國。貿易進口總值1356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40.1%;主要進口商品為原油、鐵礦石、鋼和石油產品;主要貿易進口來源國為中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印度尼西亞為亞洲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國,2010年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入為280.71億美元,占其出口總收入的17.8%。2010年石油出口量為17105.6萬桶,其中原油出口量為13447.3萬桶,主要出口到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美國。2010年石油進口量為12711.00萬桶,其中原油進口量為10109.3萬桶。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第三大LNG出口國,2010年LNG出口量為313.6億m3,佔世界LNG總出口量的10.5%,主要出口到日本(170.0億m3)、韓國(74.2億m3)、中國台灣(26.2億m3)和中國(24.5億m3)。

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國,僅次於澳大利亞,煤炭產量的70%用於出口,2010年出口量為2.87億t,比2009年增長22.9%,主要出口到中國香港、日本、朝鮮和中國台灣。

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三大銅礦出口國,僅次於智利和秘魯,2010年出口量為66.05萬t,主要出口到日本、韓國、西班牙和印度。

2010年印度尼西亞鎳礦石和精礦出口量為1756.60萬t(毛重),主要出口到中國(1434.65萬t)、日本(145.37萬t)、澳大利亞(84.48萬t)烏克蘭(62.10萬t)和希臘(24.09萬t)。

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一大錫出口國,2010年精煉錫出口量為9.23萬t,主要出口到新加坡(6.09萬t)和馬來西亞(0.69萬t)。

2010年印度尼西亞鋅錠進口量為9.39萬t。

四、礦業政策

印度尼西亞憲法規定礦產資源歸國家所有,鼓勵國內和外國公司投資礦業。為吸引外國投資發展本國經濟,印度尼西亞政府早在1967年就制定了外國印度尼西亞投資法,並不斷改善投資環境,鼓勵外國投資,並進一步簡化手續,降低關稅,外資對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投資協調委員會(簡稱BKPM)為非官方組織,負責投資管理。直接對總統負責,委員會設主席一人,同時兼任投資部長。BKPM的職能是協助總統制定投資政策,辦理投資批准許可,監督實施投資項目。外資公司可以單獨投資的方式成立,即外方可擁有100%的股權。要求在15年的商業經營期限內,公司可通過直接銷售或通過國內證券交易所非直接方式,把部分股權轉讓給印度尼西亞的個人或法人。通常而言至少轉讓5%給印度尼西亞方。同時規定外資企業自建立起,准予30年的經營期限,若在此期間增加了投資額(擴大投資項目),對於所擴大的項目另行准予30年的經營期。對印度尼西亞規定外資可進入領域方面,在1967年的外資法中規定比較簡單,只是規定了禁止外資佔全部股份的領域(主要是國計民生領域):港口、公用電力、海運、電訊、航空、飲用水、公共鐵路、原子能開發和大眾傳媒。同時規定,采礦業領域需要和政府合作。印度尼西亞政府在1995年第三十一號總統令中對限制和禁止投資的行業目錄作了補充和修訂,其後,2000年又進一步作了修正和完善。2007年3月印度尼西亞國會通過政府擬訂的新《投資法》,該法規定除國防、軍火等領域外,內外資享有同等權益,並規定了投資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和便利服務等內容。

2007年印度尼西亞政府又頒布2007年1號條例,規定15類行業的投資和增資企業將獲得減稅及分期支付所得稅的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減為全部投資額的30%,並可分5年付清;外國投資企業紅利所得稅則減為10%,15類行業為食品、紡織品與成衣、造紙與紙漿、化學工業原料、化學葯品、樹膠、陶瓷、鋼鐵材料金屬、非鐵材料金屬、機械及其配備工業、電動機和發電機、電器和遙控儀器、陸路運輸工、船舶及造船業,該條例2007年1月1日起生效。2007年11月印度尼西亞政府頒布有關工業發展的總統決定書,給予32種工業免稅或減稅優惠,以此促進其發展,獲得稅務優惠的32種工業概括為五大類,其中第一大類是工廠生產類,具體包括鐵礦開采和鋼鐵工業、水泥工業、化工產品業和瓷磚工業等基礎原料工業。

為了促進石油工業的發展,印度尼西亞1960制定出台了石油和天然氣工業法,並在不同時期頒布了不同的石油法令,從租讓合同到工作合同又到產量分成合同制和聯合經營產量分成合同制,目前主要採用產量分成合同形式,主要內容:印度尼西亞對石油資源擁有所有權;外國石油公司承擔從勘探、開採到經營的全部費用,並承擔一切風險;勘探期限為6年,可申請兩次延期,每次2年。近年來印度尼西亞原油產量不斷下降,目前為95萬桶/d,比2001年的130萬桶/d減少35萬桶/d,為鼓勵在邊際地區投資,增加油氣開采,2007年11月印度尼西亞政府擬向在深海和邊疆地區油氣區塊進行開發開採的公司提供更優惠的產品分配方案,這些公司將得到49%的產量,印度尼西亞政府得51%,而目前的分配是油、氣開采公司分別得15%和30%,同時政府也將修改產品分配方案中有關補償營運費用的規定。

為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2007年印度尼西亞財政部和內政部的聯合工作小組已經廢除了1276項阻礙投資的地方條例,其中省政府簽發的135條,市政府簽發的231條,縣政府簽發的910條。

2009年1月12日印度尼西亞正式頒布新的《礦產和煤炭礦業法》。該法案經過約4年漫長的審議過程才得以通過。該法在礦業管理方面做了較大的調整,包括中央與地方政府間權力的重新分配、礦業權管理實行許可證制度、建立新的稅費體系等。

與石油工業一樣,按照22/2001號油氣法律對天然氣工業進行了改革,印度尼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放棄了在天然氣工業上游生產的壟斷地位,但仍居主要地位,目前在印度尼西亞從事天然氣生產的公司為PT Pertamina及道達爾、埃克森美孚、Vico(BP和埃尼公司的合資公司)、康菲、BP和雪佛龍6家國際公司,合計天然氣產量佔印度尼西亞天然氣總產量的90%。天然氣的下游輸送和分配為印度尼西亞政府擁有的Perusahaan Gas Negara(PGN)公司負責。

近年來印度尼西亞石油產量不斷下降,因此印度尼西亞2008年5月28日退出OPEC組織。目前印度尼西亞石油產量為不足100萬桶/d,為OPEC組織內唯一石油凈進口國。印度尼西亞1962年加入OPEC,退出的主要原因是該組織高昂的費用。

五、展望

印度尼西亞以初級礦產品出口為主,為增加礦產品出口收入,防止錫降價,印度尼西亞能源礦產部官員表示,自2008年起印度尼西亞中央政府將限定每個省份的錫錠出口額,其中產錫大省邦加勿里洞省的出口限額為9萬t。目前印度尼西亞國內煤炭需求超過4000萬t,預計2015年將達到3億t,為了保證國內市場需求,印度尼西亞政府從2010年開始限制煤炭出口,每年出口限額1.5億t,2009年印度尼西亞每年的煤炭出口量為2.3億t。

1950年4月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建交,1967年10月斷交,1990年8月恢復外交關系。近年來中國和印度尼西亞貿易發展較快,隨著2010年1月1日實行的中國—東盟自貿區實施的「零關稅」政策,使雙方進出口企業積極性空前提高。2010年中國與印度尼西亞雙邊貿易額再創新高,突破400億美元,達427.5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50.6%,其中中國對印度尼西亞出口219.7億美元,增長49.3%;中國自印度尼西亞進口207.8億美元,增長52%。中國對印度尼西亞小額順差11.9億美元,基本實現貿易平衡。

2010年10月25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商務論壇上,在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希洛的見證下,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兩國企業簽署6項能源礦礦產合作備忘錄,涉及油氣、電力、煤炭、冶煉等領域,目前我國企業在印度尼西亞礦業投資的領域涉及石油、煤炭和多金屬等礦產。

主要參考文獻

[1]Chin S.Kuo.The Mineral Instry of Indonesia.USGS.Mineral Yearbook,2010

[2]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London,June 2011

[3]Marilyn Radler.Worldwide Oil Proction Steady in 2011;Reported Reserves Grow.Oil&Gas Journal,Dec.6,2011

[4]Ken White.East Africa Discoveries Stand Out.

E&P Had Big Wins Despite Economy,Unrest http://www.Aapg.org/2010/01jan/discoveries.cfm

[5]Indonesia Country Analysis Brief,January 2010.

http://www.eia.doe.gov/emeu/cabs/Angola/Background.html

⑽ 世界礦業發達國家礦產資源保護做法及啟示

此文系作者和於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合作。原載《國土資源》2006年第3期

綜觀世界上礦業發達國家的礦業管理、礦產資源保護經驗,如美國的石油基地儲備戰略、原蘇聯實施的行政加技術管理、印度尼西亞的合同管理都有其共同的特點:明確規定礦產資源國家所有;勘探、開采許可證管理相當集中;開發監督相當廣泛、深入;對礦業違法活動不但要進行嚴厲經濟處罰,有的甚至責令停止,而且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1 以市場經濟法則為主的礦產資源保護

美國最為典型。自1807年頒布實施的《鉛礦出租法》以來,其礦業立法及其礦產開發管理制度已有近200年的歷史。美國依靠其豐富的礦產資源基礎,在20世紀20年代實現了國家工業化,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超級大國。與之相伴,美國的礦產開發管理制度也經歷了一個逐步發展的演變過程,即由單純鼓勵開發的「自由進入」政策,逐步轉變為目前的政府集中管理控制,達到所謂「理智」地綜合利用、保護開發各種礦產資源的目標。

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不久,國內經濟處於重工業迅速發展時期,對礦物原料的需求急速膨脹,同時大片西部領土也亟待開發。因此,美國聯邦政府為鼓勵人口西遷,對公有土地的礦產勘查和開發工作,制定了特別的「自由進入」政策,只要在某一土地上發現礦點後提出申請,辦理簡單的登記手續(現場立樁標界),就可獲得在這塊土地上進行采礦的特許權,甚至連礦區使用費也不交。實際上政府對礦產開發活動幾乎沒有任何限制。1872年《通用礦業法》的頒布實施,限制了某些礦業活動。進入20世紀,美國政府關心的重點轉向保證本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對礦物原料的需求,對某些礦產的開發實行礦產勘查許可證和礦地租借制度,並於1920年出台了《礦地租借法》。同時,為充分合理地利用礦產資源,對某些已知礦床的開發活動實行競爭性的投標制度,其中環境影響和開發盈利程度、礦區使用費等都是投標中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又先後通過了《材料法》(1947年),《外大陸架土地法》(1953年)(1978年又進行了修訂),以及《深海底固體礦產資源法》(1980年),無論出於何種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都從不同側面完善、補充了礦產資源開發保護方面的規定,使各種礦業活動均有法可依。

為滿足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保護或鼓勵某類礦產的開發,實行靈活的經濟調控手段,如礦區使用費,按1970年修訂的《礦產租賃法》規定,在公有土地上開采可租賃礦產時,要交納礦區使用費,具體計算辦法和標准由聯邦政府有關部門確定。因礦種、開采條件、市場供求狀況不同而異,對需要鼓勵開發的地區(如偏遠落後地區,急需增加就業機會的地區),有意識地降低礦區使用費率、採掘稅率,提高資源耗竭補貼率。而對那些需要限制開發的礦產和地區,則採取相反的經濟調節政策,以保護礦產資源和環境。為在緊急情況下迅速擴大國內礦產生產,美國政府還制訂並長期堅持執行「戰略礦產儲備計劃」,建立國家的礦產戰略儲備地,如只准勘查不準開採的阿拉斯加國家石油儲備地。

日本,與世界上其他同等人口規模的國家相比,無論從其礦物的蘊藏總量還是從人均佔有蘊藏量來說都是比較貧乏的,特別是石油、煤炭、鈾等能源資源尤顯缺乏。因此,在資源開發方面,政府和企業一直採取經濟援助、技術支持等方式,謀求國外資源的長期穩定供應,甚至不惜將購得的礦產品進行海底埋藏儲備。對國內資源則惜采、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

啟示:

(1)礦業立法和礦產開發管理政策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經濟決定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缺乏礦產資源的保障將難以為繼。因此,我國的礦產資源管理政策必須堅持走可持續開發的道路,必須堅定「合理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礦產資源」、「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指導思想,同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對資源的分配,一定要堅持國家宏觀指導,充分發揮市場在分配資源方面的基礎性作用。

(2)我國礦產資源的開發應分類、分區管理,宏觀調控措施要靈活。我國礦產資源種類豐富,探明儲量的礦產達168種,是世界上少有的礦種配套較好的國家,但豐欠差異很大,尤其是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大宗礦產嚴重不足,因此在管理政策上要有所差異;另外,礦種的地域分布及各地經濟發展的巨大差距也要求在礦業政策方面予以區別對待。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燕尾服潛力確定的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的功能定位,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評價指標,很顯然,對開發西部礦產,應採取類似美國19世紀下半葉的礦業開發政策,而對東部地區則加以適度限制,等等。

2 以行政監督為主的礦產資源保護

原蘇聯最為典型。1987年以前,蘇聯境內的地質調查、礦床勘查活動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全過程都由國家統一監督。這種機制在保證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的貫徹,保證礦產開發利用評價正確性,提高礦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保護資源不遭破壞,環境不受污染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國家地質監察局、國家儲量委員會、國家安全生產和礦業監督委員會等監督和監察機關是國家管理地質事業和礦業的強有力機構。

原蘇聯的礦產資源保護政策法規主要體現在礦山的微觀管理上。20世紀60年代,為減少礦產開採的損失,出台了地質勘探補償措施,用經濟手段減少採礦損失;20世紀70年代,進一步在國民經濟計劃中規定了礦山開采和加工時回收礦產的任務,頒發了一些確定和計算采礦損失的指令性標准文件,實行了全國統一的開采損失報表制度。1984年原蘇共二十五大在蘇聯經濟發展的基本任務中提出:「要推行新的有效的礦床開采方法和系統,應用先進的采礦、選礦和加工工藝,以便提高有用礦產的回收程度,保證礦物原料得到較完全和綜合的加工,以及極大地減少廢物對環境的危害。」實踐結果表明,由於制定的礦產回收率定額指標和效益指標與超定額損失罰款對礦山企業效益沖擊較小,未達到預期效果。面對礦業逐漸惡化的現實,原蘇共中央1987年6月通過《根本改革經濟管理的基本原則》,實施《國營企業聯合公司法》。使原蘇聯經濟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地質和礦業部門改革的主要特點是以轉變企業經營機制為核心,改革中央機關和整個礦業管理體制,中心思想是由行政領導轉向經濟領導,向管理民主化、發揮企業和個人作用過渡。企業實行完全經濟核算和自籌資金為特徵的反消耗型經營機制,從而使礦產資源保護工作由完全行政性管理轉向經營型市場化管理。

俄羅斯獨立後,加強了對礦產資源管理的立法工作。如1992年頒布了「俄羅斯聯邦地下資源法」,制定和實施了資源法的配套法規和條例:「資源使用許可證條例」、「礦物原料基地再生產基金條例」、「地下資源使用最低付費率」等。1994年7月30日俄羅斯聯邦第876號決議通過了「俄羅斯聯邦1994~2000年聯邦礦物原料基地發展計劃綱要」。1995年底頒布了產品分成協議法等。通過一系列法律法規的頒布,形成了地下水資源利用、保護和管理的法律基礎。國家地礦主管部門遵照「地下資源歸國家所有」這一準則和政府授權。

啟示:

(1)條塊分割體制下的礦產資源保護工作,即使有高於各部委的獨立行使職權部門也難以達到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的目標。行政性管理與企業管理的脫節,礦業主體行為與礦產資源合理開發,有效保護不統一,加上礦山企業低價或無價取得可采儲量,使得礦產保護工作弱化。這同樣是我國礦產資源保護工作所面臨的問題。為此,探索礦產資源資產化管理的道路,在行政管理機制上設計一套國家宏觀政策完善、地方行政管理到位、用經濟和行政杠桿協同礦山企業自覺執行礦產資源保護政策的管理體制是非常必要的。

(2)在目前情況下,為協調礦產資源分配、勘探開發方面的諸多問題,應借鑒前蘇聯和俄羅斯在礦山管理中的技術方法,使企業生產嚴格按照技術指標執行,同時汲取低懲罰失效的教訓,使「三率」指標的考核與企業利潤密切掛鉤。在宏觀上,建立健全地質勘查成果和采礦權二級交易市場,使資源的價值真正、真實地體現出來。

3 政府監控與企業根據市場情況自主決策下的礦產資源保護

印度尼西亞最為典型。印尼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實行分類管理。即A類戰略礦產,如石油、天然氣、煤、鈾、鎳、鈷、錫等,只允許國家進行開發,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某些小煤礦,礦山能源部長有權劃出有限地段供私營企業進行開采;B類重要礦產,包括金、銀、銅、鐵、錳、鋁土礦等34種礦產,可由國營企業,也可由本國的私營企業和合資企業及個體經營者進行勘查和開發工作,但開發權仍由礦山能源部部長掌握,在特殊情況下可交地方政府的有關部門掌握;C類礦產包括石棉、雲母、岩鹽、寶石、大理石、白雲岩、砂、粘土等數十種礦產,這些礦產的開發活動主要由省政府掌握和管理。由於印尼礦產資源的開發主要依賴外國的資金和技術,因此考察它的礦業政策及礦產保護方面的做法可以從政府與外資礦山企業簽訂的合同條款中看出端倪。

在對外開放的初期,即1967年前後,印尼政府為盡快擺脫當時礦業面臨的困境,迅速增加礦業產值和收益,對外實行了破格的優惠政策。「第一代合同」,即印尼政府與弗里波特公司簽訂的埃茨伯格斑岩銅礦的開發合同,政府同意公司免交土地租金和礦區使用費,而且要幫助公司解決可能發生的市場問題等。重開發、輕保護的傾向非常明顯。

1968年~1972年間簽訂的第二代工作合同中明確地提出外資采礦企業不僅要交納一定的土地租金和礦區使用費,而且要將其股份逐年轉讓給印尼(每年出售2%),開始重視礦產資源所有者權益及國民利益,對礦產保護工作有所要求。

1973年~1984年間簽訂的第三代工作合同除要求加速股份轉讓(每年轉讓5%),提高土地租金和礦區使用費外,還增加了外資采礦企業要交納「地區開發費」、「超定額利潤稅」、「出口稅」和「政府對采礦企業實施控制和監督權」等條款。政府開始以合同形式限制采礦者的活動,以達到礦產資源保護的目的。

1985年以後簽訂的第四、五代工作合同,不僅進一步加強了政府對外資采礦企業的監督,而且還特別規定了礦山企業要保證作好環境保護和采礦後的復墾工作等,並為此制定了具體有效的各種措施,督促公司執行。

印尼在引進外資開發礦產方面的態度(或政策),經歷了一個從拒絕、排斥轉向全面開放,同時逐漸加強政府控制的演變過程,既達到了合理有效開發本國資源的目的,又使印尼在礦產開發中不斷獲益。礦山企業在政府的監控下,根據與政府簽訂的工作合同開采、加工、銷售礦產品,對地下探明資源由於是自行投資勘探或有償取得的,也非常珍惜,從經濟上使礦產保護工作取得較好的成效。這對我國的礦產開發及保護工作有許多啟發。

啟示:

(1)分類管理,采礦權的高度集中保證了本國礦產資源的有效利用,從開始就避免了亂采濫挖的可能。我國2005年9月發布的《關於規范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許可權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200號),對國土資源部和授權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審批登記頒發34種重要礦產的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許可權依法進行了調整。其目的就是強化能源礦產、大宗支柱性礦產和保護性特定礦種的管理,提高中央政府對礦產資源開發的宏觀調控能力。同時,將外商和內資申請勘查、開采許可證的區別對待,調整為外商與內資同等對待。《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按照分類分級管理的原則,調整礦業權審批許可權,增強中央政府對重要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調控能力。加強對礦產資源勘查活動的監督管理,依法禁止圈而不探或以采代探的行為。

(2)我國大力開展的礦業秩序整頓工作是必要的,限制甚至關閉不合格生產礦山,嚴格礦業准入制度是合理開發、保護性開發礦產資源的有利舉措。但為彌補礦業資金的不足,採取個別地區、個別礦種的「工作合同」方式與外商合資或合作勘探或開發,吸收國外的先進管理、生產技術並培養各類人才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辦法。

熱點內容
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04 發布:2025-01-16 18:35:23 瀏覽:965
天津勞動法賠償金額 發布:2025-01-16 18:01:14 瀏覽:262
法院ems騙 發布:2025-01-16 17:45:38 瀏覽:291
2018年道德與法治全集 發布:2025-01-16 16:55:08 瀏覽:455
幼兒園孩子事故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16:27:53 瀏覽:590
公司法律制度歸納 發布:2025-01-16 16:22:06 瀏覽:767
法院文書質檢 發布:2025-01-16 16:15:58 瀏覽:563
婚姻法同姓 發布:2025-01-16 16:00:55 瀏覽:955
結婚離婚適用於合同法 發布:2025-01-16 15:58:42 瀏覽:694
廢止婚姻法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1-16 15:58:39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