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保障法的完善參考文獻

社會保障法的完善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 2022-10-24 11:12:03

⑴ 淺談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期末論文

目前,隨著我國的經濟和社會快速的發展,勞動與社會保障工作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論文,供大家參考。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論文篇一:《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研究》

摘要:如何引導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在大學階段做出適合自己興趣、性格、能力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科建設的重點。通過分析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管理存在的課程設計不合理,缺少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心理輔導健康 教育 不完善等問題,提出了完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對決定以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 總結 和測定,確定一個人的事業奮斗目標,並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並編制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的行動計劃,並對每一步驟的時間、順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每個人的職業生涯是有限的,如果不做一個切實可行的規劃,勢必影響個人事業的成功。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正處在職業生涯規劃的探索階段,這一階段的 職業規劃 既要有較高的奮斗目標,又要制定相應的行動計劃。隨著高校的擴招, 畢業 生的就業問題日益嚴峻,許多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由於缺乏對專業和自我的合理認識與定位,職業決策和選擇能力不足,難以找到理想工作。因此,應利用各種途徑對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進行全程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和指導。

一、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計不合理、內容簡單

目前,大部分高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但課程的設計並不十分合理。很多學校只是硬性執行國家的政策精神,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教師的配備、課程的設計方面沒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教師的本身素質不高。學校過於重視專業培養目標,授課地點僅限於課堂之內,採用教與學、講與聽的形式,內容也只停留在政策宣傳、形式分析、技巧傳授上,理論性強,而忽略了職業生涯顯著角色假定性訓練,以及對職業、社會的適應性訓練,實踐性較差,專業性特色不突出,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得不到大學生的認同,學生的職業自我概念意識淡薄,職業技能較弱,沒有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職業生涯規劃輔導體系不完整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是依靠幾個教師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建立一整套輔導體系。目前,我國的各高校還沒有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按比例投入資金和人力來發展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的職業教育。人員配備極其缺乏,僅有幾個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老師,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為每一個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輔導,並且專職的專業授課教師也很少,都是由輔導員以及一些其他專業教師兼任,自身的理論性差,對學生的專業情況並不十分了解。

(三)缺少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求職存在盲目性

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特長,是將要選擇的職業是一個人的職業規劃的基礎。很多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畢業生是憑自己的主觀判斷和通過別人的評價來了解自己和自己將選擇的職業的,這就最終導致了求職的盲目性。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職業測評與職業規劃是近幾年才在國內出現的測量個人職業興趣、性格與職業發展潛力的科學 方法 。對於大多數高等院校而言,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師大多是兼職的,而且主要的工作目標是盡可能地為畢業生提供一個工作崗位,大多數指導教師不具備職業指導師的資格,也不知道該如何幫助畢業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其次,目前國外的一些測評軟體中的常模並不完全適合我國的大學生,而國內的測評軟體的常模做的還不很全面,所以,應該針對不同地區、針對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開發更加細致和有針對性的測評軟體。

(四)職業生涯心理輔導健康教育不完善

在就業壓力逐年增加的社會背景下,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學生的心理壓力不斷增加,很多學生面對就業壓力出現了心理焦慮的情況,因此不能客觀地認識自己,發現自身的潛在能力和專業優勢,更不能設計好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咨詢服務機構配備的教師較少,並且專業性也不強,還僅僅停留在解決上門咨詢的學生層面,面對的學生面很窄,並且比較被動,更沒有專門針對大學生生涯心理的專業輔導。在當今這種就業壓力下,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加強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心理健康及學生生涯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二、完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對策

(一)加強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理念建設

要樹立注重學生全面發展,開發學生潛能,以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第一要務的教育理念。大學生職業生涯是以引導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取得職業生涯及人生的成功為目標的科學的教育活動,其教育的開展必須以科學的、先進的理念為指導。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最終目標在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引導職業生涯走向成功。其直接目的在於充分挖掘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潛力,充分發揮、調動學生自身的潛能和素質中的有利因素,促成自我的最大化、全面發展。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職業生涯教育應立足於學生自我、職業機會與職業世界的全面分析,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的潛力,並開發自我的潛力。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個性化、系統化、長期化的教育活動,貫穿於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過程。特別要求學生充分發揮自我的主體作用,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促使學生發自內心的接受,自覺、自願、自主的參與。同時,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連續、系統的活動,僅依靠學校教育,或是 家庭教育 、社會力量都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其實施過程中,應樹立系統觀,以學校為核心,整合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力量,群策群力、齊抓共管,才能保證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效地開展。

(二)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由於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是新近引入的理論,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對這一理論比較陌生。只有加強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方面的課程建設才能做好其他的相關工作,它是普及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和理論的必由之路。職業生涯規劃課對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要從大一做起,分年級從不同側重點實施,讓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深入大一學生,促使他們有意識地去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促使學生在新的高度結合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事業,清楚將來在就業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問題以及用人單位需要的人才素質、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同時,結合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好學校各方面的資源,如教學環節中的實習、寒暑假的 社會實踐 、參觀學習等,將教學、講座、活動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立體的職業網路;邀請有豐富 經驗 的企業家和專家學者與大學生共同交往,讓學生深入社會,體驗社會中各種各樣的職業,達到對外部環境更為全面、客觀的認知。

(三)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咨詢建設

職業生涯規劃具有個性化的特點,它會因為每一個個體的具體情況和所能依賴的條件不同而有所不同。課程建設只能起到普及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知識理論的作用,具體到個人的人生定位和職業道路的選擇,更需要有個性化的咨詢指導。因此,加強職業生涯規劃咨詢建設成為必然。同時,由於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對未來職業世界只有籠統的、模糊的感性認識,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解難免有不足之處,只有加強面向個體、個性化的咨詢輔導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職業輔導咨詢可以視學校的具體情況設在就業指導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學院,由經驗豐富的專業咨詢人員從事這項工作。除了個別咨詢外,也可以針對一些普遍的、共性的問題進行團體咨詢。

(四)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測評建設

“知己”是指對自我的認知,“知己”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前提,只有建立一個切合實際的自我觀念才能做好自己的人生定位,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然而,自我認知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個體在成長過程當中對自我的能力、興趣、個性等方面都會有一些感性上、經驗上的自我體察,但是,這種自我的認知很多時候是帶有主觀性的。因此,它還必須藉助心理測量學科的研究成果,通過科學的手段測評自我的能力、興趣和個性,以建立一個更為科學、客觀的自我觀念。測評建設主要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生涯診斷(包括自我評估和環境評估),設定職業生涯的目標,選擇職業生涯路線,實施、評估和反饋五方面。既給予測評對象科學、客觀、公正的測評和解釋,又給予測評對象完整、科學的自我認知,幫助學生澄清疑惑,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外部環境協助其明確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劉曉君.試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人生發展[J].高教論壇,2005,(3).

[2]魏曉華,程春生.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芻議[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

[3]丁德智.高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探討[J].科技創業月刊,2006,(7).

[4]李兵寬,劉啟輝.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建設芻議[J].中國高教研究,2005,(1)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論文篇二:《法學院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特色培養》

摘要:從打造法學特色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理論依據出發,以西北政法大學為例,提出了法學院校應依靠自身力量創建體現法學特色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辦學理念和專業建設思路,並對專業課程結構進行了設計。

關鍵詞:勞動與社會保障;培養目標;課程設計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以下簡稱“勞保專業”)是教育部1998年在新修訂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新增設的專業。該專業設立時間雖晚,但發展速度很快,到目前為止,全國開設勞保專業的高校已達110多所。其中,30多所高校具有碩士點,近10所高校具有博士點,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梯隊。

西北政法大學是一所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建、由陝西省人民政府主管的高等法學院校。是全國法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西北地區法學研究的中心。學校於2000年9月申辦勞保專業並於同年10月獲教育部批准,2001年9月正式招生,是法學院校設立勞保專業的典型代表。與其他院校相比,法學院校的師資背景、科研背景、專業設置並不具備經濟學和社會學的優勢,但在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方面具有雄厚的實力。法學院校的勞保專業能否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能否真正地滿足於市場需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已的辦學特色。

一、打造法學特色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理論依據

本文認為,法學院校的勞保專業應該定位於法學特色,這既是基於學校的學科優勢和辦學經驗而設定的專業特色,又是基於社會保障事業蓬勃發展及其所導致的社會保障法律人才供不應求而設定的專業特色。

(一)打造法學特色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是中國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的需要

從中國社會保障立法的發展過程來看,我國社會保障法制建設還相當落後,存在明顯的不足:首先,社會保障立法工作落後,尤其是基本立法不足,缺乏系統性,沒有形成應有的法律體系;其次,社會保障立法層次較低,社會保障制度的運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頒發大量的通知、規定、復函等,實行調控和管理;再次,社會保障立法各地不統一、不協調,弱化了法律的穩定性與權威性。同時,傳統的社會保障法律機制在立法原則、內容構造、保障范圍等方面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與市場經濟對社會保障要求的適應性有一定差距。因此,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是今後我國社會保障建設的主攻方向和發展趨勢[1]。打造法學特色的勞保專業,培養專業能力突出的法律人才,是保證中國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的根本條件。

(二)打造法學特色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是中國社會保障制度順利運行的保證

社會保障制度的順利運行不僅需要大批高素質的立法人才,而且也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司法人才。古人說,徒法不足以自行。即法律制定得再好,如果沒有嚴格公正的執法,制度依然無法正常運行。我國傳統觀念認為,只有社會保障立法過程才需要法律工作者,而忽視了司法過程中法律工作者的重要性。正是因為司法參與社會保障的不足與缺位,才造成了制度運行的不公和失范[2]。因此,國家必須加大社會保障法律人才的培養力度,確保制度實施中對大量司法人才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對社會保障基層工作者的法律指導,及時解決法律條文於實施中的難題;才能幫助 文化 程度參差不平的廣大社會保障受益人解讀法律條文,維護其合法權益的同時,消除其對制度的不信任。

(三)打造法學特色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是法學院校學科優勢和教學經驗的體現

法學院校有著不同與其他院校的整體環境和整體優勢。教師的專業背景、科研背景,學校的專業設置、學術氛圍均以法學為主,法學是該類院校的強勢專業,在此環境與背景下的勞保專業理應依託學校的整體優勢,充分利用學校的優勢資源,突出專業的法學特色。另外,法學院校還有著豐富的法學教育經驗與方法,從而保證了社會保障法律人才的培養質量。

二、法學院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設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既要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又要注意挖掘專業自身的優勢。根據上文分析,我們認為,法學院校勞保專業的總體培養目標應該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具備法學、管理學、經濟學等相關專業知識,通曉中外勞動與社會保障理論和務實,掌握現代管理技術與方法,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在各級政府部門、政策研究部門、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社區服務部門,以及勞動仲裁機構、司法部門、律師事務所等,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實務操作和法律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問題:

(一)構建多層次發展平台,滿足專業學習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職業選擇能力

首先,應與法學專業接軌。社會保障關系盡管應由獨立的法律部門來調整和規范,但它與勞動法行政法經濟法等又密不可分。為了使學生在通曉中外社會保障法的基礎上,熟練解決社會保障法與其他法律部門的協調問題,在開設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課程的同時,應加強其他法律課程的學習。一方面體現法學院校的優勢資源,突出專業的法學特色。另一方面滿足學生專業學習的需要,提升其職業選擇能力。

其次,應與經濟學專業接軌。社會保障是通過經濟手段來達到特定社會目標和政治目標的制度安排,其本身亦可視為一種經濟活動。這種內在的關聯決定了經濟學科對社會保障專業的重要性。

再次,應與公共管理專業接軌。社會保障分配的資源往往來自於政府公共財政,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保障作為公共管理的研究對象具有充足的理由。

(二)建立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重視專業業務實踐,提高學生職業上手能力

勞保專業屬於應用層次的社會科學。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為了指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一是要加強校內的實訓環節,通過建立設備齊全、規范的社會保障服務模擬大廳和勞動爭議、 保險 模擬法庭,讓學生親自參與處理,掌握基本的社會保險操作技能和庭審程序;二是要與用人單位合作辦學,建立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踐基地。將學生分批分次安排到勞動與社會保障相關崗位頂崗值班,提升其職業上手能力。

(三)適應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專業方向,培養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專門人才

人才培養必須與市場需求相一致。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需求既是專業發展的動力,也是專業生存的條件。沒有市場的專業,是社會資源的浪費[3]。因此,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培養方向既要源自於市場需求,又要在動態考慮學生就業去向和市場求人意向的基礎上及時進行調整。

三、法學院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課程結構與體系

(一)課程設置原則

1.實基礎。以“必須、夠用”為原則,構建學院公共基礎課平台和學科基礎課平台。避免“厚基礎”造成的“窄口徑”和“寬口徑”帶來的“薄基礎”。

2.強專業。以崗位群需要為導向,強化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方向課程學習的同時,突出專業法學特色。避免“同質化”培養造成的惡性競爭。

3.重應用。以職業能力為本位,重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業務操作技能的培養,使其能敏銳地發現既有問題和潛在問題,並熟練地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二)課程結構體系

按照上述原則,法學院校勞保專業的課程體系應分成理論課程組群和實踐課程組群。

1.理論課程組群。由基礎課、專業課、特色課和選修課組成:1)基礎課。包括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公共基礎課是為保證學生的身心素質和思想素質的培養,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而設置的。除開設以“兩課”為代表的相關公共課程外,還應增設“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導論課程”,幫助學生認識、了解所學專業,盡快適應大學的 學習方法 和專業課學習的特點;專業基礎課是根據專業課對相關學科的要求,作為專業課的先修課程而設置的。目前,我校在開設管理學原理、行政學原理、西方經濟學等專業基礎課程的同時,還開設了法學原理課程,使學生能初步掌握法學的一般理論和基礎性知識,了解現代法學研究的發展動向與思潮,為特色專業的學習打下了良好基礎。2)專業課。是根據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必需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要求而設置的。包括勞動經濟學、勞動關系學、社會保障理論、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社會保障國際比較、社會保險、社會福利與救濟等課程。3)特色課。是各院校根據自己的專業特色定位而選擇開設的。法學院校的勞保專業定位於法學特色。鑒此,必修環節里除開設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課程外,還應增設與其密切相關的經濟法、行政法、刑法等課程。一方面突出專業特色的同時,能夠使學生熟練解決社會保障法與其他相關法律部門的協調問題;另一方面,避免法律職業與法律教育相脫節;第三,保證特色專業的培養質量,避免選修課堂上的“選而不修”、“掛名選修”現象。4)選修課。是為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而設置的。為了克服盲目設課,浪費資源,學無所用等現象,我校結合市場及用人單位的反饋信息,將本專業選修課程分成素質提升和專業延伸兩大板塊,開設了秘書學(公文寫作)、電子政務、社會調查與統計、保險學、風險管理、社區管理、比較勞動法學、合同法、民事訴訟法學等課程,較好地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需要和社會的多元化需求。

2.實踐課程組群。法學院校勞保專業的實踐課程應由課程實驗、模擬實訓、基地實踐三大環節構成,各環節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緊密相連、相輔相成。1)課程實驗。以專業基礎課、方向課和特色課為對象,採用案例分析、專題討論和實地考察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培養其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初級能力。2)模擬實訓。一是通過校內社會保障服務模擬大廳,舉辦各項社會保險業務的模擬實訓,讓學生在模擬環境中體驗並掌握社會保障具體管理流程;二是利用校內優勢資源,定期舉辦勞動爭議、保險模擬法庭,使學生能夠將學到的專業知識靈活、准確地運用到法庭庭審的現場模擬中,實現法律專業與法律教育的統一。3)基地實踐。將學生分批、分次安排到預先建立好的校外實習基地頂剛上班。通過職位實踐,一方面,使學校教育與社會應用緊密銜接,增強專業建設的動力和生機;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縮短其進入社會後的適應期。

參考文獻:

[1]齊海鵬.社會保障[M].沈陽:東北 財經 大學,2010:98-99.

[2]白維軍.對我國社會保障管理人才需求的分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0,(5):32-34.

[3]趙俊康、馬培生.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若干問題的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0,(4):45-47.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勞 動與社 會保 障 法論 文”

⑵ 進兩年發表的有關社會保障學的參考文獻

[1]代利鳳,周菲.案例教學法在社會保障學教學中的運用[N].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0年第05期
[2]李俊.關於社會保障課程教學的思考[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1年04期
[3]孫耀中,東方陽,戴維,付金鋒.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與評價方法[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4]楊芳.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公共政策學」課程教學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2年11期
[5]陳新春.應用導向下的《社會保障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15期
[6]蒙萍.淺析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⑶ 有關社會保障畢業論文

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是當代各國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保障立法模式的研究作為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的一部分,顯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社會保障 畢業 論文,供大家參考。

社會保障畢業論文 範文 一:對我國社會保障現狀的分析及指標的分析

社會保障水平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關鍵要素之一,對於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與運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適度的社會保障水平,對於國民經濟、社會和社會保障自身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本文將通過對我國社會保障現狀的分析及指標的分析,來評價中國當前的社會保障水平。

一、社會保障水平及指標

社會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或地區社會成員享受社會保障的高低程度。西方國家一般把社會保障總支出佔GDP的比重作為衡量社會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標。其中,社會保障支出總額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或地區實際支出的各種社會保障費用總和。社會保障支出總額佔GDP的比重,集中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資源用於提高居民社會保障待遇水平的程度。

判斷社會保障水平適度與否的標准不是單一的,需要考慮的因素有:社會保障制度是否保證了公民具有一定的經濟生活水平並能抵禦不可抗拒的社會風險;社會保障支出是否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是否與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適應;社會保障結構是否與國民經濟產業布局相適應;社會保障水平是否有助於促進就業與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的形成;等等。

二、我國社會保障水平適度性分析

(一)國內學者對於我國社會保障水平的研究

長期以來,我國的社會保障實行分散化管理,社會保障水平的統計缺乏規范的指標體系,不同專家對我國社會保障水平的推算也不盡一致。以1994年為例,鄭功成教授推算該年社會保障水平為7.13%,加上其他未統計因素,社會保障水平為10%~12%;穆懷中教授的小口徑推算為5.09%,中口徑(含住宅投資)為11.53%,大口徑(含住宅投資和價格補貼)高達12.73%。根據穆懷中教授的推算,盡管我國人均GDP低於西方工業化國家20世紀60年代的水平,但我國中口徑(含住宅投資但不包括價格補貼的社會保障費用總額)的社會保障水平與它們60年代的水平並不遜色。

(二)我國社會保障水平的國際比較研究

以發達市場經濟的國家為參照,普遍認為我國目前的社會保障水平偏低。比如,1991年,瑞典、英國、美國社會保障支出佔中央財政支出的比重分別為56.4%、31.8%、28.7%。而我國2001年社會保障支出佔中央財政支出的比重僅為8.34%。

與我國人均GDP接近的國家進行比較,2002年,我國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當年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重是5.47%。而與我國人均GDP接近的國家,如玻利維亞、哈薩克、俄羅斯等國,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重依次為5.5%、8.49%、9.55%。因此,我國社會保障水平既不顯得過高,也不顯得過低。

(三)城鄉社會保障水平比較分析

由於我國長期實行城鄉二元社會結構,城鎮幾乎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存在著類似於西方發達國家的福利制度,享受以高就業、高補貼、低收入為特徵的、相對完善的社會保障服務;而農村居民僅擁有建立在農村集體經濟基礎上的以社會救濟、“五保戶”供養和合作醫療為核心的社會保障,並未能享受到真正現代意義上的社會保障,存在著水平偏低的社會保障,一定程度上,城鎮較高水平的社會保障是以犧牲農村的保障水平為代價的。在城鄉之間,我國城鄉居民享受到的社會保障待遇差別極大。比如1994、2001年城市人均社會保障費用支出是農村的100倍多。

總的來說,對於目前我國社會保障水平適度與否的判斷,並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而是過高與過低並存,存在著結構性矛盾,需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三、保持我國社會保障水平適度的建議

(一)正確處理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這是我們 總結 了許多國家特別是福利國家的 經驗 教訓所得出的一個正確結論。但是,到底什麼樣的社會保障水平是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社會保障支出必須依賴經濟發展,但並非任何意義上的福利支出都會削弱或阻礙經濟增長。某種意義上的福利支出可能帶來經濟增長,或為經濟增長創造前提條件。目前,我國尚處於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階段,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例本來很低,加之在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難免回出現失業率上升之類的問題,因此,一定時期內社會保障支出增長是應該的。建議我國在目前階段,適當增加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例,這不但會為經濟增長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還可能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要辨證地看待福利支出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總之,存在著這樣一種良性循環:隨著經濟發展適度增加對社會保障的投入,得大多數人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可以贏得經濟和社會更加健康、協調、更可持續的發展。

(二)提高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重

目前我國社會保障支出佔中央財政支出的比重僅為8.34%,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這種財政支出結構是不合理的。因此,要發揮財政在籌集社會 保險 資金中的主 渠道 作用,切實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支出中社會保障支出的比重,建立穩定的財政對社會保障支出的投入機制。各級財政超收的增量除用於法定的支出外,其餘應主要用於充實社會保險基金。與此同時,要防止社會保障支出水平過高於GDP的增長,出現福利國家危機。因此,除了建立GDP對社會保障支出的正常支持機制,還要建立二者的動態彈性機制,使社會保障支出隨著GDP的增長動態變化,但處於適度區域內。

(三)加快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當前農村要以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為重點和基礎,全面推進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將社會化養老 措施 與家庭養老相結合,由政府出面理順農村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體制,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不斷得到提高。當然,不同地區社會保障的標准、社會保障模式也應有所不同,不能一刀切,而是要根據各地經濟發展的情況,形成層次分明,標准不同的社會保障制度。經濟發達地區保障程度高一些,欠發達地區保障程度低一些。財政要加大對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改變以前重城市、輕農村的狀況,提高財政對農村的社會保障補助支出。

(四)改革城鎮社會保障制度

改革和完善城鎮社會保障制度,堅持“有升、有降”的方針。取消一些不合理、過高的福利項目,改革工資制度,實行工資貨幣化;改革一些壟斷性部門的福利制度,降低其社會保障水平;增加對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投入,增加對城市低保戶、無勞動能力者等弱勢群體的投入,保證其過上有人格尊嚴的生活;繼續完善城鎮基本醫療、養老、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保證公民能抵禦不可抗拒的社會風險。總之,把城鎮居民的社會保障水平控制到與當前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階段,既達到了保障目的,又把水平控制到一個合理適度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

社會保障畢業論文範文二:有關當前農民工社會保障的新路徑研究

摘要: 文章 把探索視覺轉移到解決農民工 社會 保障的新路徑—— “土地換保障”,並在 總結 當前 理論 界提出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步驟上創造性地進行“土地換保障”的運行載體缺失 分析 ,引入代表農民工土地使用權的 農村 集體 經濟 組織和集體經濟組織轉制而來的股份合作社作為“土地換保障”的交易中介機構。

關鍵詞:農民工;社會保障;新路徑;土地換保障

Abstract: The exploration vision to be transferred to the social security of migrant workers to address the new path - the "land for security", in his summing up the current theory of the basic ideas put forward by the community and on steps to carry out a creative way of "land for security" to run the carrier missing Analysis of the intro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on behalf of the land use rights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nd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from the transfer of the shares of cooperatives as a "land for security" deal intermediaries.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new path; land for security

前言

“十一五”規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城市化道路,統籌城鄉協調 發展 ,構築和諧社會,農民工群體的社會保障更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 問題 。解決好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有助於打破 中國 城鄉二元體制結構,實現城鄉協調統一,加速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推進社會主義 現代 化的進程。

一、農民工社會保障的思路

在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的基本思路上,當前理論界還存在著較大分歧和爭論, 目前 主要有三種思路:一種是仍然將其劃歸於農村社會保障范圍之內;一種是將其歸於城鎮社會保障范圍之列;另一種是另起爐灶,推出相對獨立的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建構一種作為過渡形態的“三元社會保障模式”。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到底是歸屬城市還是回歸農村,還是創新一種新的保障機制,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實際上農民工納入農村社會保障或納入城鎮社會保障在 實踐上都遇到很多現實阻礙。從農民工社會保障現狀分析得知,由於農民工雙重的身份性,一方面鄉鎮 財政資源的有限性和土地保障功能的虛化及農村社會保障緩慢發展,制約了農民工進入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步伐;另一方面以單位為核心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由於城市社會保障機制滯後, 企業 因為社會責任弱化導致的用工制度不規范及作為理性“經濟人”的抵觸、以及農民工較強的流動性而引起執行上的困難、農民工在經濟收入上的窘迫、自身可支配經濟資源的有限性所導致參保的理性規避等諸多原因,將農民工納入城鎮社保體系在現實可行的條件下依舊困難重重。因此除上述三種思路外還有學者沒有明確提出歸口,積極探討建立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提議應從我國國情出發,根據農民工的特點及最迫切的利益需求,優先建立農民工工傷 保險制度和大病統籌醫療制度,構建以最低生活保障為核心的農民工社會救助機制,規范企業用工制度,建立農民工的工資保障制度,抓緊制定有關農民工社會保障方面的 法律 和法規,探索適合農民工特點的與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相銜接的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依照分類分層保障的原則積極穩妥地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最終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制度。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積極地尋求多種路徑來解決農民工的社會保障成為大多學者的共識,讓社保對農民工來說不再是“鏡中月,水中花”,能真正意義分享到應有的各種社會保障。事實上“農民工力爭一隻腳踏在收益低、預期確定、保證生存起碼需求的土地保障上,另一隻腳踏在收益高些、風險大、非生存起碼需求的非農收入上”,[1]農民工在城鄉之間流動,具有雙重收入來源,存在的經濟基礎很特殊:一方面脫離了 農業生產逐漸市民化,在城市則可以在非農行業就業,另一方面,農民工與農村仍然保持著千絲萬縷的 聯系,他們在農村留有一份土地,在城市謀職的風險性以及社保的嚴重缺失等所導致返鄉的極大可能性,寧願拋荒也不願意放棄這惟一的保障,仍把土地作為最後的退路。因此,筆者認為解決農民工的社會保障是個循環漸進的過程,上述幾種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的思路都忽視了現階段農民工怎麼從土地這個社會保障向現代社會保障系統轉換的問題 研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研究員崔傳義認為研究這個問題是有戰略意義的,這個問題解決得好,會大大有利於農民向城鎮的轉移,有利於城市化、 工業 化的實現,有利於全面小康社會的順利建成。

二、“土地換保障”——農民工社會保障的新路徑

在《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規定中指出,農民外出務工期間,所承包土地無力耕種的,可委託代耕或通過轉包、出租、 轉讓等形式流轉土地經營權,但不能撂荒。農民工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要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制或限制,也不得截留、扣繳或以其他方式侵佔土地流轉收益。[2]這就給流轉土地經營權進一步提供了政策依據。事實上,在國家近年出台系列減免農業賦稅及加大農業投入和農業補貼等有利於農民增收的農業政策下,許多農民工外出打工,留在家裡的土地就委託給親戚鄰友耕種或者轉包、出租給其他人代理,從中取得一筆收益,但收益不多,只是當家用補貼。對經濟收入較低的農民工來說,覺得有利可圖就將土地出租出去,錢一點是一點,總好過撂荒。那麼如何將農民工在原屬地的農地更好地利用起來,並且將社會保障聯系起來就是個難題了。國家行政學院社會保障權威專家龔維斌在“完善社會保障與和諧社會建立”的記者專訪中就提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發展既要借鑒國外的 經驗,也要立足國情,構建一個‘低保障,低水平,廣覆蓋,重實效、可持續’的社會保障機制。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社會在社會保障中的作用,挖掘和利用傳統社會保障資源。”這就給農民工怎麼從土地這個社會保障向現代社會保障系統轉換的問題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提倡“土地換保障”制度的學者們都不約而同地把尋求農民工社會保障路徑的探索視覺轉移到現在農村惟一有較大增值價值和財力功能的就是土地,從開發和挖掘農村傳統的社會保障資源來尋求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困境的路徑,最終目的為建立針對農民工獨特身份和特點的社會保障制度鋪路,從而推進市民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土地換保障”通過土地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創新,填補了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空缺,成為一種切實可

行的制度安排,是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的創新路徑,很好的解決了土地社會保障功能的延續,為農民工社會保障的建立提供了啟動資金。農民工因為土地使用權的轉讓,獲得了相應的收益,從此代替土地的社會保障功能和實現從農業人口向非農業人口的轉換,逐步實現市民化,並且推進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和規模經營發展。

三、“土地換保障”方案設計中運行載體的缺失淺析

(一)“土地換保障”方案設計中運行載體的缺失 分析

從 “土地換保障”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步驟來看,“土地換保障”的實質或核心是承認農民在讓出承包土地或被徵用土地的情況下,應當獲得某種補償,並且這種補償應當被用來為其建立 社會 保障。那麼這樣一種用社會保障替代土地保障的方案設計到底有沒有充分現實依據呢,陳頤同志進行深入 研究 對農民工選擇“土地換保障”這樣一種從土地社會保障向 現代 社會保障系統轉換的方案設計進一步補充了相關依據,論證了“土地換保障”方案設計的可行性。[3]另外,曾詳炎等同志在可操作性上進一步研究,認為在這個制度安排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一些 問題 ,如會遇到初始永佃權的定價問題,可能出現的侵佔 農業生產資金問題、土地市場評估成本問題、地區之間地價與社會保障水平不平衡問題以及土地私有化問題等,並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對策。[4]然而筆者發現其中還沒有學者注意到運行載體的缺失問題,在方案設計中提出具體運作辦法時有學者認為,對放棄 農村 土地使用權的農民工,可直接參加農民工社會保障,並以農村土地使用權折算為一定年數的個人帳戶積累額,促進農民工從傳統土地保障到社會保障的平穩過渡。[5]另外有學者提出,農民工到城鎮就業或進入城鎮定居而無力耕種土地的時候,讓出其原先承包的土地,由轉包者按國家統一標准替 轉讓者繳納一定數量的 經濟 補償,使其參加相應的社會保障。當然這部分經濟補償也可先交付國家 財政,但國家必須做出相應的政策調整,承諾將這部分農民納入城市和相應的社會保障體系。[6]由此可以看出,“土地換保障”整個運行過程中交易中介機構的研究是缺失的,有的只是籠統指出由國家責任強制為其納入社會保障,有的直接由土地經營權的轉包者支付農民工參保費用。我們知道,農民工只在乎現期收入,他們參保的意識非常薄弱。對他們來說,增加他們的收入最為切實,所以他們就可能會同承包者私下商量好將社會保障的提取費用直接轉化為貨幣經濟補償,這就要求國家賦予有關監督機制的制約。而如果設立國家的監督機關來監督承包者從轉讓農民工土地使用權獲益中提取農民工社會保障費用的行為,則加大了“土地換保障”制度的成本支付,這就提出了在實行“土地換保障”方案中其運作載體的缺失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二)“土地換保障”的運行載體——農村集體經濟 組織及由集體經濟組織轉制而來的股份合作社

根據孫雷、陳波羽中的研究,他們在針對失地農民設計的“土地換保障的邏輯框架” 中指出失地農民通過放棄土地使用權獲得經濟補償後,一部分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失地農民辦理養老、醫療、失業等 保險,一部分作為失地農民的貨幣收入,成為市場人的物質基礎,另一部分則用作對失地農民的培訓,使得他們具備向非農產業轉移的基本技能。可見這里代表耕地所有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則成為交易的中介機構,作為失地農民與征地方交易的中間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被徵用耕地的交易獲得的收益,用來支持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7]由此可以推廣到 “土地換保障”中針對農民工社會保障的建立,引入代表農民工土地使用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交易中介機構。這個思路也符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既要有黨和國家的強力推動,更需要發揮農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的政策精神 。另外筆者認為為避免由村集體包辦,應與現行的 中國 行政機構體制改革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以及正在農村推行村務公開的民主 管理制度相配套,特別是農村集體組織從農民工土地轉讓費當中用於社會保障的費用提取應該向村民公開,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農民更多地參與和監督村裡的事務。保證集體經濟組織運行應有的效率與公正。

而原有農村社區集體經濟產權模糊、人格化的出資者主體缺失、決策獨斷、監督不善、分配隨意等種種制度性缺陷直接 影響 到保護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利益,研究表明迫切需要從產權制度改革上破除。現階段農村社區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以村、組為對象,在制度安排上多採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從轉制後的組織形式看,其定位不同,既有股份合作制 企業 ,也有股份制公司,以及股份合作社。有學者進一步研究,現階段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的定位,以及轉制後的實際功能和作用都與政府行為有直接關聯。兩者要在今後的改革和 發展 中相互調適。其中第一條指出轉制後的組織功能就與社區成員的社會保障管理有關,是按照公共產品供給非歧視性原則,對於集體資產所有者的社會保障成本,政府應給予一定的扶持,並全額承擔“城中村”或“村改居”成員的社會保障費用。[8]另外深入到股份合作制中土地股份合作的研究,土地股份合作的形成是在村委的引導下若干農民自願組織,組成合作社,農民將自己的土地使用權向合作社入股,由合作社統一經營和管理,實行“土地入股,集約經營,獨立核算,按股分紅”。其股份合作社在年底取得的收入扣除必要的成本費用後按股分紅,同時合作社按每股每年提取風險基金和發展基金。農民工進城務工,也可以通過股份合作形式將自己在原屬地的土地使用權向合作社入股,這樣一來他們對土地的承包經營權不僅長期不變,而且還有股權收益,吃了“定心丸”,也 自然 安心進城從事二、三產業。[9]將上述兩個研究成果結合起來研究,筆者認為可以按照“土地換保障”的思路,通過由集體經濟組織轉制而來的股份合作社在土地與農民工的現代社會保障兩者之間架起聯結通道,股份合作社在農民工向合作社入股期間在按每股每年強制提取風險基金和發展基金的基礎上強制提取一部分基金作為農民工建立現代社會保障的啟動資金,保證其進城後最基本的社會保障。

當然,由於中國各地經濟水平不一,這種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轉形式主要出現經濟較為發達,大部分農民已轉移到從事非農產業的沿海地區和發達內陸地區,如廣東、江浙、遼寧、山東、湖南等地。而

廣大中、西部貧困地區由於受到地域、經濟水平等因素制約了土地的流轉,也就很難形成土地股份合作這樣一種土地規模經營方式。因此在考慮原屬地在較為貧困,並且零星分散的小規模經營比較嚴重的中、西部地區的農民工在實施“土地換保障”中架構其運行載體時,筆者認為有待於政府(下轉第24頁)(上接第22頁)大力扶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並且政府在其介入的作用成分相對發達地區對股份合作社要多一些, 值得我們更深入研究。

參考 文獻

[1]何曉星.論“一個國家,兩種保障”[J].經濟體制改革,2005,(4).

[2]劉鋒.國務院明確:不得以農民進城務工為由收回承包地.

[3]陳頤.論“以土地換保障”[J].學海,2000,(3).

[4]曾詳炎,王學先,唐長久.“土地換保障”與農民工市民化[J].晉陽學刊,2005,(6).

[5]董理.我國農村非農產業群體的社會保障制度探悉[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1,(5).

[6]王斌.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的運行模式構想 [J]. 專題討論,2004,(6).

[7]孫雷,陳波翀.土地換保障: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必然選擇[J].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 科學 版),2004,(9).

[8]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課題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研究.

⑷ 關於社會保障的論文範文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我國社會保障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 。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社會保障的論文範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社會保障的論文範文篇1

淺論社會保障權的憲法保障

摘要:伴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進步,社會保障權在一國所受的保障情況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從社會保障權的概念與性質出發,在對社會保障權應受憲法保障的原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社會保障權憲法保障的現狀與其它國家的憲政實踐,得出了我國社會保障權憲法保障的完善策略。對我國社會保障權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社會保障權憲法保障修憲

從社會保障權的發展進程來看,目前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是否進步的標志。而我國現有的社會保障權的確認與保護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已有的社會保障權缺少憲法的有利保護。因此,本文從社會保障權的憲法保障層面出發對社會保障權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一、社會保障權

社會保障制度是指國家為公民提供一系列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得公民在年老、疾病、失業、災害及喪失勞動能力等情況下,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制度。而該制度的核心,即社會保障權,也成為了公認的公民所應當享有的基本權利�P。作為公民基本權利的社會保障權,具有法定性、復合性、非對等性以及母體性等法律特徵。社會保障權之所以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是因為:首先,社會保障權是為了實現人的生存權與發展權而存在的,社會保障權是維系生存權與發展權的必備組成要素,因而其應屬於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其次,社會保障權隨著人類歷史進步而逐步確立,同時社會保障權在權利保障方面與其它的公民基本權利存在著區別,社會保障權的保障需要國家和社會作為保障義務的主體確保社會保障權的實現。

二、社會保障權應受憲法保障的原因分析

社會保障權作為一項權利受到憲法的保障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本文從社會保障權的歷史進程與其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這兩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

十九世紀末期二十世紀初社會主義運動中所提倡的人權主要指的是社會權。與第一代人權相比,社會權的提出,體現了社會公平應有的價值,其存在的目的是為了糾正由於過度的自由競爭而導致的社會不公平,確保社會正義與安全,進而實現人們能夠有尊嚴的生活。社會權所具有的內容體現在各國的憲法與國際性人權文件中。學者們將狹義的社會基本權確定為社會保障或社會安全相關的權利。中間的社會基本權被分為社會安全、社會保障和經濟權利,廣義的社會基本權則包含經濟、文化與社會三方面的權利。從學者的三個不同的分類已看出社會保障權都包含在社會權之中。從社會保障權的歷史進程而已看出,其的實現需要國家積極行為的配合,社會保障權能否實現對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公民的基本權利是由憲法規定的,公民為實現自身必要利益、主張或者自由。也就是說,社會保障權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其不但依賴於憲法中的有關規定,同時還要設計包括社會因素以及觀念因素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尤其是社會政治狀態對社會基本權利的影響極大。社會保障權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是個人針對國家所提出的作為或不作為的權利,是公民作為個人為了維持自身存在的最基本的基礎權利。社會保障權作為維護公民作為個人的尊嚴與價值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其本身是無法用其它公民的基本權利所取代的。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其必然要發揮在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方面的作用,因而,社會保障權應受憲法保障。

三、我國社會保障權憲法保障的現狀

我國2004年修訂的憲法中,在第14條、第33條、第44條以及第45條,都為我國公民享有社會保障權奠定了法律上的基礎。也就是說,我國社會保障權已經在憲法中得到了體現,取得了應有的憲法地位,但是這並不等於社會保障權在我國已經成為憲法所確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從我國目前社會保障權保障的實際情況來看,和社會保障權聯系密切的憲法規范還存在一定的不完善。

《憲法》第33條3款規定:國家尊重與保障人權。該條款從表述上來說,是人權保障原則的概括,其本身只是方針條款,不具有具體法規范所具有的拘束力,公民的包括社會保障權在內的相關權利受到侵害後,是無法援引該條款來獲得權利上的救濟的。

《憲法》第14條4款規定:國家應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第44條規定:國家實行退休制度。這兩點規定是社會保障權的制度保障,但是憲法並沒有規定公民可以據此提出權利要求與權利救濟。尤其是後面一點,其僅僅規定退休制度,使得享受該制度的主體范圍確定為我國的部分公民。

《憲法》第4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國家和社會保障殘廢軍人的生活,撫恤烈士家屬,優待軍人家屬。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該條款作為社會保障權方面的核心條款,在表述上沒有採用社會保障權的概念,而是用的物質幫助權。物質幫助權在我國沒有明文的權威解釋,因而導致其本身的含義不明。同時,該條款中的一些規定具有方針性特點,是作為政策性條款存在的,其本身在性質與效力方面與第44條和第55條關於社會保障權的作用相同。

綜上所述,社會保障權的憲法保障在我國現有的憲法規定中只設定了以上四個條文,因而其在社會保障權的憲法保障方面還應進一步完善。

四、我國社會保障權的憲法保障的完善策略

上個世紀以來以憲法保障的方式確認社會保障權所具有的地位已經成為國際趨勢。社會保障權通過憲法確定地位開始於1917年的《墨西哥憲法》,該憲法規定了社會保障權的內容。除了此種憲法保障方式外,還有的國家以司法判例解釋憲法的方式進行社會保障權的確認。結合我國現有的社會保障權憲法保障的實際情況,可以確定如下的社會保障權的憲法保障的途徑有兩種:一是對憲法進行解釋說明;二是憲法修訂。

對憲法中所規定的社會保障權進行解釋說明,即通常所說的釋憲,其方式是通過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所具有憲法解釋權,將我國現有憲法中所規定的物質幫助權作擴張解釋,將其擴張解釋為社會保障權。該策略的採用就會導致與現有憲法的第14條、第44條中的相關規定存在沖突。因而該途徑是不適合採用的。

憲法修訂,即直接對憲法進行修改。該方式在很多國家中被採用。在該方式的應用中,我國可以借鑒其他國家或者國際人權法中關於社會保障權憲法保障的相關經驗,對憲法進行修改,在對現有憲法中規定的社會保障權相關內容的基礎上,確定社會保障權的憲法新條文。在新條文中從國家義務與公民權利兩方面出發,來確定社會保障權的內容。一方面確定國家在社會保障方面應盡的義務;另外一方面從公民權利角度出發,確認社會保障權中公民應有的基本權利。除此以外,民法以及刑法等其他相關法律以及法規也配合我國憲法保障社會保障權的需要,進行合理的調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實現社會保障權的憲法保障。

總之,社會保障權不僅僅是作為人權的要素之一,同時也是憲法應保護的基本權利。憲法保障在社會保障權保護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比擬的優勢成為社會保障權實現的最優途徑。因而,有必要隨著我國憲政與法治的發展,通過對社會保障權進行憲法保障的努力,而確保憲法保障社會保障權功能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富龍飛.社會保障權研究文獻述評.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1(10).

[2]黃小雲.美國與德國對社會保障權的憲法規范模式分析.法制與經濟(上旬刊).2010(4).

[3]劉婧婧.社會保障權之基本權利屬性探析――基於學理和憲政實踐的雙重考察.行政與法.2011(1).

[4]李運華.論社會保障權之憲法保障――以社會保障權憲法規范的完善為中心.江蘇社會科學.2011(6).

[5]付龍飛.社會保障權司法救濟機制研究.經濟經緯.2011(3).

關於社會保障的論文範文篇2

淺析老年社會保障問題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老年社會保障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了完善老年人社會保障的途徑。要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提高社會保障服務管理水平,增加財政社會保障投入,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障基金。

【關鍵詞】 老年人;社會保障現狀;生活現狀;政府職責;社會服務

人口老齡化是經濟發展帶來的一個大趨勢。聯合國曾規定:60歲及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比重的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比重的7%,即可稱為老齡化國家。根據我國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8億,超過總人口8.87%,表明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同時自20世紀70年代起執行計劃生育政策,使得現階段獨生子女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就是老人的養老問題從以往傳統的依靠子女的家庭養老轉變為依靠政府及社會的養老模式。因此中國的老年社會保障問題已經成為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個嚴峻而緊迫的民生問題。

一、老年社會保障現狀及存在問題

1、老年人社會生活現狀

(1)隨著計劃生育剛性政策的推行,中國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如果依靠傳統的家庭養老,一般正常情況下,一個成年的獨生子女在結婚前要照顧兩位老人,而在婚後一對夫婦要照顧四位老人和一個孩子。由於現今城市住房、生活習慣、個人性情等因素,老人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和子女居住在一起,從而使得中國傳統意義上的依靠子女的家庭養老模式發生了改變。要麼老人各自生活成為空巢老人;要麼也只能有一對老人跟隨子女生活,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老人的居住地與戶籍所在地不一定一致,有的針對戶籍地的優惠政策或補貼由於老人居住地與戶籍地的不一致而無法享受。

(2)“雙軌制”的存在,使得老年社會保障制度缺乏公平性,而區域差異、職業差異、城鄉差異等更加劇了老人晚年生活的不同,特別是農村失去了勞動能力的老人,若沒有子女的照顧生活將會變得更加困難。根據老齡委發布的《2010年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主要數據報告》顯示,2010年我國社會養老保障的覆蓋率城鎮達到了84.7%,月均退休金1527元;而農村只有34.6%,月均養老金只有74元,這無異於杯水車薪,根本無法解決老人的養老問題。

(3)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的身體條件也變得越來越差,因此老人的醫療保障問題成為每個家庭關心的問題。

隨著醫療保險的逐步深入,住院報銷的比例及門診報銷的慢性病種類也在逐步擴大。但是,由於受到使用條件和人員限制,好的醫療設施相對集中於大醫院,而大醫院則多數都在大中城市,因此對於醫療保險存在地區差異,而這種差異將會導致貧富懸殊加大。例如,生活在城鎮的老人生病可以直接就近到醫院看病,需要住院則直接報銷,住院成本小;但是生活在鄉村的老人受條件限制是小病扛、大病才去醫院,但是有的大病當地醫院受醫療設施和人員的限制,可以做出診斷但是無法醫治或醫治效果不佳,需要轉院到大醫院。先不說由此產生的生活成本,單就醫療報銷來說就會減少10%-20%,甚至30%,使得本就不很富裕的家庭更加貧困。

2、老年人社會保障現狀

(1)養老保障制度始於20世紀90年代中葉,起步較晚,還沒有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養老制度。

如資金困難、養老金基金增值難以保證、政府執法不嚴、最棘手的農村養老保障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特別是農村養老的基礎保險金和養老金標准過低,無法滿足農民的養老需求;另外,計劃生育政策與傳統養老模式的矛盾都表明中國的養老保障還沒有從制度上得到完善。

(2)政府及社會的責任和服務意識不強。

由於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家庭趨於小型化,再加上經濟發展推動人員流動,加劇了空巢老人比例的加大。到2010年,我國城鄉空巢率分別為49.7%和38.3%。空巢老人普遍存在日常生活無人照料,精神缺乏安慰,經濟、物質生活困難,疾病無人過問,孤獨寂寞等問題,特別是高齡、獨居、體弱多病的老人這一現象更為明顯。而從空巢老人對政府及社會的幫助情況來看,根據民政廳的調查有62.3%的老人對社區(村)醫療保健服務的滿意度評價為一般或不滿意,有66.9%的老人從未得到過幫扶。因此,空巢老人不僅需要子女及親朋的照料,更需要政府及社會幫助體系的建立健全。另外,對於跟隨子女一同居住的老人,特別是對居住地與戶籍地不一致的老人,也有享受政府補貼和社會幫助的權利。但是,根據我國現行制度,對老人醫療報銷、健康體檢、政府補貼等一些優惠政策都需要在戶籍所在地進行辦理,致使這部分老人不但享受不到優惠,而且還加重了經濟負擔。使得老人只能在做空巢老人放棄親情和得到親情放棄優惠之間做出兩難的選擇。

二、完善老年人社會保障的途徑

1、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

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都要依法完善職能,嚴格執法,落到實處,結合中國國情制定出符合中國社會的養老保障制度。特別是棘手的農村養老保障,要根據農村老人的實際,制定出符合農村養老保障的制度及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截止2009年,我國參加新農合的農民達到了8.33億,參合率為94.1%,中央及地方各級財政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資金達627億元,佔新農合籌資比例的76.4%。但是這些都沒有改變地區差異、城鄉差異所帶來的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農民看病依然成本偏高,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起。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障制度,將現行的按地區統籌改為全國統籌,真正做到“病有所醫”,不“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另外,由於農村經濟條件差別大,收入不穩定等因素,因此在繳費數額及補助比例上要有靈活性。

2、提高社會保障服務管理水平

鑒於目前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的現狀,急需健全社會保障經辦管理體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務體系。目前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有1.69億,養老床位150萬張,僅占老年人口的1.5%,同時還需要至少1000萬名養老護理人員。因此社會保障服務要做到覆蓋范圍廣,需要合理配置養老資源。不僅要有收住經濟實力強、條件好的高標准、高檔次的養老機構,更多的要有面向全社會的、收住低收入人群的一般養老機構。對於居住地與戶籍地不一致的老人,需要更靈活、更人性化的服務。例如,對老人是否在世的審驗能否利用網路等高科技手段進行,而不需老人每隔一定時間就要回戶籍地一次進行簽字確認;又或者能否對60歲以上的老人放寬戶籍管理政策,讓老人有更多的選擇餘地,使得各項優惠政策能夠切實落實到位,真正做到老人 “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養”。

3、增加財政社會保障投入,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障基金

通過建立專門的社會保障預算,明確各項社會保障資金的來源和用途,擴大社會保障基金的籌資渠道。建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營制度,確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並且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政府應不斷提高社會保障支出在各級財政支出中所佔的比重。

總之,社會老年保障問題的解決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進步的過程,需要政府及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只要各級政府能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引導和扶持企事業單位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積極發揮社會力量在老年社會保障中的作用,推動各地老年基金會等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開展慈善救助和社會互助,有針對性的創造結對幫扶、認養助養、志願服務、走訪慰問等形式多樣的救助幫扶體制,只有這樣,才能普遍為貧困老人提供多樣幫扶,社會老年保障問題才能進一步得到有效緩解。

【參考文獻】

[1] 張敏傑.老年社會保障——一個嚴峻而緊迫的民生問題[J]. 理論與研究,2013(1)32.

[2] 王向陽.淺議老年人社會保障的法律[J]. 經濟研究導刊,2013(6) 241.

⑸ 有關社會保障制度的參考文獻

1)適時建立和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本世紀初,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美國引起了人們對老年生活的普遍關注。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使老年人生活處於最困難境地,社會退休金成了老年人的希望所在。1934年,羅斯福成立了經濟保險委員會,1935年公布了社會保障法,1939年增加了傷殘保險和老年配偶養老保險。經過幾年准備。在積累了一大筆基金後,於1942年付諸實施,開始支付退休金。二次大戰中沒有新的變動。50年代經濟有了很大發展,1965年增加了老人醫療保險,1972年又增加了殘廢者醫療保險。經過50多年的逐步發展與健全,形成了龐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2)老年法定退休保險具有強制性、貢獻性和福利性,退休和醫療保險基金有正常來源渠道,能自我調整和自我調整。其退休金的收與支是按照現收現付、收支平衡的原則確定的,根據人口老齡化的預測、退休費支出的需要,不斷調整保險稅稅率,通過自我調整達到自我循環正常運轉的目的。 (3)發展保險公司經營的自願投保退休金保險,吸收閑散資金增強經濟實力,為人口老齡化做准備。美國的一些人壽保險公司除經營人壽保險、財產保險、死亡保險外、還大力經營集體和個人自願投保性質的私人退休金保險,作為法定退休保險的補充。集體退休保險,由企業僱主為雇員投保,根據企業經營好壞和雇員個人情況投保可多可少,雇員退休後逐月領取。政府通過對退休保險金免稅手段予以支持。並通過投資獲取的利潤,用來彌補膨脹使投保金額貶值的問題,以保證退休者收入,增強老年人的社會保障感。 (4)嚴格控制失業救濟金發放標准和發放時間,以利於失業者積極再就業。聯邦立法規定由企業僱主繳納失業保險稅款,雇員不繳。利率由各州自行確定,全國不統一。救濟發放時間,大多數規定需經一周等待期後方可使用,最多支付26周,聯邦法規定在失業高峰期可延長合乎法定救濟周數的50%,即最多追加13周。嚴格限制發放周數的目的在於促使失業者積極再就業。 (5)採取措施,增收節支,迎接老齡化的嚴重挑戰。其研究採取的主要措施是:注重研究管理與效率、保障目標與水平問題,逐步提高保險稅稅率;退休金也要納入個人所得稅范圍之內,把負擔加在高收入者身上;適當降低各項福利待遇水平,使之不要緊跟工資水平的增長;利用退休基金搞投資經營,增中儲備,減少年輕人的社會負擔。

⑹ 如何完善社會保障法

(一)社會保障法制制度的構建應與基本國情相適應
目前我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經濟實力不強,這就決定了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模式應結合我國國情,一方面,在社會保障立項上應分重點、多層次,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並制定相比的必要的法律,依法保障實施;另一方面,要將社會保障定位在保障人們的最低生產生活要求,重點加強就業促進的保障項目,充分調動人們的就業積極性,促進經濟發展,從而更好地為社會保障服務。

(二)由地方立法向中央立法發展,並確定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許可權
目前,中國社會保障立法大量表現為地方立法。當進入社會保障總體設計與整體推進階段,就必須高度重視並有計劃的頒布全國性的社會保障法律和法規,這是在全國范圍內使社會保障法制走向統一的基本保障。

(三)樹立正確的社會保障立法價值理念
有學者將20世紀初的歐洲社會保障制度原則概括為四個方面:強制性和自願性相結合原則;僱主責任原則;共同責任原則;權利與義務相結合。如德國社會保障的基本價值:公平與效率兼顧,自我負責和團結互助結合。因此,我國在完善社會保障法制時,要根據實際情況樹立正確的社會保障立法理念。

(四)選擇合適的立法模式
就國外社會保障立法模式看,主要有三種:一是美式立法,即制定一部綜合性的社會保障法作為調整社會保障關系的基本法。二是德式立法,即制定多部平行的社會保障法律共同構成社會保障法系統;三是混合立法,就是在頒布有關社會保障的專門法律的同時,將另一些社會保障法的規范納入其他法律部門,從而形成一種混合性的社會保障立法模式。王樅為認為,我國的社會保障立法應採取以社會保障基本法為龍頭,單行法律法規為主導,相關法律為補充的立法模式。首先應抓緊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法》,這是因為這是整個社會保障法體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也是目前最急需制定的一部法律。在此基礎上,由國務院分別制定《社會救助條例》、《社會福利條例》、《社會優撫條例》等單行條例,待條件成熟時將其上升為人大的立法,最後再編撰為綜合性的法典。

(五)完善社會保障法的監管機制
我們要明確劃分各執法部門的職責范圍,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程序,從嚴執法,公正執法,建議充分調動廣大市民,實施信息公開化,加強監督和監管,從而達到完善社會保障法的監管機制。

⑺ 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發展和完善

法律分析:社會保障法的缺點有:立法明顯滯後於社會發展;法律法規立法層次較低;相關配套制度建設不夠先進等問題。因此,要發展和完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應當依據我國國情,在嚴格按照社會保障法原則的前提下,將社會保障法的特殊性與普遍性結合起來,兼顧公平與效率,盡可能地將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社會化,全民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⑻ 社會學論文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鑒。徵引過的文獻在注釋中已註明,不再出現於文後參考文獻中。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社會學論文參考文獻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社會學論文參考文獻(一)
[1]屈智芳.社會保障與女性職業發展[D].鄭州大學2010

[2]朱力等著.社會學原理[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3]劉少傑主編.國外社會學理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美)戴維·邁爾斯(DavidG.Myers)著,侯玉波,樂國安,張智勇等譯.社會心理學[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5]劉傑,徐祥運編著.社會學概論[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6]李春鳳.不同組織高學歷女性職業生涯阻隔差異比較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

[7]程慧.我國女性職業結構研究[D].北京物資學院2009

[8]耿飛.社交網路中趣緣群體互動模式轉換的影響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4

[9]洪睿旋.微博環境下女性話語權的現階段提升與再提升困局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4

[10]張廷成.社會角色理論視角下的中國退役運動員再社會化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4

[11]趙雯雯.選秀類電視節目作為新型向上流動途徑的社會學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3

[12]冉娟.公共部門女性職業生涯發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

[13](美)孫隆基著.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14]劉夢主編.小組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5]鄭杭生主編.社會學概論新修[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社會學論文參考文獻(二)
[1]劉泉紅,劉健.國外中小企業政策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經貿導刊.2011(19)

[2]趙玲玲.珠三角產業轉型升級問題研究[J].學術研究.2011(08)

[3]張徹.區域經濟差異識別及預警研究[D].武漢大學2010

[4]李紅艷.R&D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J].數據.2011(08)

[5]趙德余.廣東積分落戶管理政策的經驗及其對上海的啟示[J].科學發展.2013(08)

[6]何雨.農民工市民化中的制度沖突與出路前瞻--基於江蘇農民工市民化的經驗[J].上海城市管理.2013(04)

[7]李璐穎.城市化率50%的拐點迷局--典型國家快速城市化階段發展特徵的比較研究[J].城市規劃學刊.2013(03)

[8]李峰.我國中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研究[D].武漢大學2013

[9]王文軍.中國企業的技術資產剩餘索取權研究[D].武漢大學2014

[10]肖紅蓉.中國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制度的構建與完善[D].武漢大學2010

[11]鍾懷宇.城市化進程中非均衡性制度安排的改革與創新[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13(02)

[12]王本兵.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制度創新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

[13]劉國新.中國特色城鎮化制度變遷與制度創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14]王建國.城鎮化進程中建設用地需求合理預測方法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07

[15]葉玉瑤,張虹鷗,許學強,周春山.珠江三角洲建設用地擴展與經濟增長模式的關系[J].地理研究.2011(12)
社會學論文參考文獻(三)
[1]王一鳴.中國城鎮化進程、挑戰與轉型[J].中國金融.2010(04)

[2]劉夢琴.廣東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研究[J].南方農村.2010(06)

[3]姜達洋.國外產業政策研究的新進展[J].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09(05)

[4]昝劍森,劉揚.發達國家社會保障制度比較與啟示[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06)

[5]晏月平,廖煉忠.中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

[6]竇金波.以制度創新推進城市化發展[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9)

[7]邢波.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淺議[J].大眾文藝.2009(24)

[8]李愛芹.我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的缺陷和完善--以廣東模式和上海模式為例[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9(03)

[9]周小剛,陳東有.中國人口城市化的理論闡釋與政策選擇:農民工市民化[J].江西社會科學.2009(12)

[10]周弘.國外現代社會保障制度面面觀[J].求是.2009(22)

[11]周小輝,屈勝喆,夏沁田.論發達國家城鄉一體化發展[J].科技創業月刊.2009(10)

[12]魯德銀.土地城鎮化的中國模式剖析[J].商業時代.2010(33)

[13]魯德銀,王習春.試論中國特色城鎮化新道路--農民工市民化、制度變遷與城鎮化政策[J].孝感學院學報.2009(05)

[14]孟祥林.城鎮化進程模式:從發達國家的實踐論我國存在的問題[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

[15]田永坡.德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體制現狀及改革趨勢[J].行政管理改革.2010(04)
猜你喜歡:
1. 教育論文參考文獻

2. 教育學論文參考文獻

3. 社會學論文參考

4.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範文

5. 關於社會學論文

⑼ 社會保險的論文

隨著國民經濟的逐步發展,我國社會 保險 的參保數迅速增加。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社會保險的論文的 範文 ,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社會保險的論文篇1
試論社會保險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的創新

【論文摘要】做好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工作一直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做好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的根本點是加強創新。通過對新時期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創新的必要性以及現存的問題分析,從紙介檔案到數字檔案的探索,我們需要對新時期提出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創新的途徑策略。

【論文關鍵詞】社會保險;檔案;創新

隨著國民經濟的逐步發展,我國社會保險的參保數迅速增加,社會保險檔案管理也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做好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的根本點是加強創新。只有通過對新時期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創新的必要性以及現存的問題分析,將紙介檔案與數字檔案的轉換,才是需要對新時期提出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創新的途徑策略。

一、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現狀分析

(一)社會保險的參保人數增長迅速

我國社會保險的參保數,增長迅速。2009年底,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3550萬人,比2008年末增加了1659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人數為2647萬人,比2008年末增加231萬人。根據《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1-2012年)》指出,到2012年,中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超過2.23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4億,失業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2億,工傷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4億,生育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億。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的人數逐年增長。可見,我國社會保險檔案與日俱增,當今社會的發展對社會保險檔案的要求也在提高,需要對社會保險檔案進一步創新。

(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實施改革計劃

近幾年來,國內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全面實施了各種改革計劃,早在2009年最後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在2010年內開展全國范圍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跨省轉移接續制度”。從2010年7月1日起,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可跨省轉移接續。2011年11月15日,人保部就《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草案)》徵求意見。根據草案,企業繳納險種從養老、醫療、失業險三項擴至五項,新增工傷和生育險。這些政策改革都為新時期的社會保險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營造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以及機遇。

(三)負責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的部門分散

我國公民個人社保檔案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門中管理。現行社會保障管理體制是分散型的。具體情況是:社保中心管理著養老、醫療、工傷等法定的基本保障檔案;民政局管理著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商業保險公司管理著公民個人補充保障的一系列保險金。這種現狀造成多頭經辦,政出多門,業務交叉,資源浪費,政令難以統一的局面。由於管理機構分散、不集中,使人們在利用公民個人社保檔案時,存在著許多不便。例如,我們如果需要了解公民個人就業及保險金交納情況,需要到幾個不同的管理機構去了解,這樣就給公民個人和組織在查詢工作中帶來了很大的不便;而且這種分散的管理,使整個社會保障體系出現了許多漏洞,於是就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如“涉保”人死亡以後,其所涉及的個人保險賬戶並未隨之終結,仍有人代領保險金。

(四)社會保險檔案工作缺乏硬指標考核

社保檔案數量巨大,工作環節繁瑣,相對於社會保障工作,社保檔案工作沒有硬指標來考核,也沒有統一的管理辦法和標准,因此讓部分檔案工作者放鬆了對工作的要求。社會保險的五個險種檔案並非一個部門管理,進而導致不同的開發商參與系統建設,相互之間的互不信任以及人為設置壁壘,或者同一家系統開發商採用了不同的標准和技術架構,導致系統割裂。數據只能採用共享或交換的形式,只有極少數地區實現基本信息的共用。比如2008年1月央視報道深圳農民工的“退保潮”現象,就是因為不同的省市之間不能共享社保繳費信息,從而導致社保對於“候鳥型”的打工者來說只是帶不走、挪不動的“地方糧票”。

(五)社會保險的經辦效率和范圍需要擴大

社會保險覆蓋范圍不斷擴大,經辦管理效率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近年來伴隨著生活中網路的普及和對稅務、銀行等網上業務的接受,熱切期待社會保險經辦業務網際申報模式的實現,而傳統性紙質檔案管理約束將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參保者要求簡化手續、便捷服務的利益訴求,因而我們應從社會保險事業發展的戰略高度認知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問題,再繼續討論介質原始性問題顯然已是過去時了。現今解決檔案數字化的關鍵是討論如何確保數據歸檔前後原始性認證和原始性保證問題。

二、我國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系統存在的問題

(一)對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工作不夠重視

由於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工作是比較新的工作,人們還不是很重視。社會保險工作的重點都集中在擴大基本社會保險的覆蓋面,強化社會保險基金的征繳和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等方面,忽視了社會保險檔案管理,使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工作處於無序狀態,其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二)社會保險檔案管理體制不規范

由於我國目前的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制度缺乏統一的規范和標准,造成歸檔范圍不明確,社會保險文件材料收集不齊全,檔案管理 方法 不健全等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的規范化、標准化。社會保險檔案專職人員難落實。有些社會保險部門檔案機構不健全,沒有專職或兼職人員管理檔案,即使有,也是臨時抽調,沒有經過專職培訓,嚴重影響社會保險檔案的質量。

(三)社會保險檔案存檔的條件差

由於場地限制和經費不足等問題無法解決,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始終未能列入社保經辦機構的議事日程,大多數社保經辦機構至今未設立固定的場所存放檔案,歷年累積的社會保險檔案只能由經辦人員分別保管。由於沒有專有的庫房,只能存放在潮濕的房間里,致使社會保險檔案存在諸多安全因素。這種不規范的檔案管理方式不僅查閱起來非常困難,也給日常經辦工作帶來許多不便。

(四)缺乏專業社保檔案的管理標准和規范

社保檔案管理缺乏國家標准,職工檔案管理仍在執行1992年勞動部與國家檔案局共同制定的《企業職工檔案管理規定》,而該項制度中的部分條款如適用范圍、歸檔范圍、管理形式、交接流轉等規定已經不適應現實工作的需要,亟須修改。在沒有統一標準的情況下,有的制訂了一些社保檔案的地方標准,有的地﹑市制定和公布了醫療保險檔案管理辦法、低保檔案管理辦法,而全國許多地﹑市則沒有建立相關管理標准和規范,造成社保檔案的各地管理方法不統一。在不同專業類別中,管理的規范和水平也不一致。

三、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的解決辦法

(一)將紙質檔案轉換成數字檔案存檔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出於業務辦理需要,會在辦理過程中出現大量的紙質材料或證明,各類保單合同、證件掃描件以及各種需要存檔備查的檔案資料,是非常龐大的一個數字。紙質材料保存起來不方便,但是將這些材料進行電腦掃描儲存,就可以將紙質檔案轉變成數字檔案。根據檔案工作的實際需要,可靈活運用,如目錄數據適宜採用文本錄人;全文數據則可以採用圖像掃描錄入;而一些當前常用的數據可製作成光碟。

(二)根據社保檔案類別進行分類管理

根據不同檔案的類型進行分類管理,方便查找、儲存,可以防止檔案的丟失與缺漏。應針對不同門類的檔案,確定不同的歸檔整理方法。首先,確定立卷原則。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規律,保持文件之間的有機聯系,按社保檔案不同價值性質分類,以便於保管和利用。其次,確定歸檔形式。根據各社保經辦單位文件材料形成的類型,確定以“件”或“卷”進行整理、歸檔的文件材料范圍。最後,根據社會保險檔案的保存價值確定“永久”、“長期”和“短期”三種保管期限。

(三)建立全國統籌的社保管理系統,規范標准

建立全國統籌的社保檔案管理體系可以為社會保障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和不斷完善奠定重要的基礎。以電子政務標准體系和勞動及社會保障標准體系為指導,以投融資與運營模式和項目實施監理模式為依託,按照多層架構的模式將系統自上而下構架成為組件與業務組件、業務運作支撐平台、IT基礎設施三個層次,樹立以監控及管理、信息安全為主的貫穿三大層次的兩大體系模式。為適應勞動者的流動和工資收入的變動,對每個勞動者按號碼設立檔案卡,並用計算機儲存,記錄公民個人歷年的工資收入情況。在全國設立計算機網路,對每個勞動者的情況進行追蹤記錄;並建立全國范圍內統一的網路查詢介面,允許公民定期查詢,同時也可替他們預測,比如退休時可拿到多少養老金,以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四)在全國統一管理下設分支機構

在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領導下成立一個全國統籌的社保檔案管理中心,結束社保檔案管理分散問題,實行高度統一的管理,改變目前政出多門、決策分散、管理混亂的局面,使其成為統一管理全國社保檔案的領導和決策機構,負責擬訂社保檔案的發展規劃、改革計劃、重大決策和有關法規、 規章制度 ,參與制定社保檔案的管理標准和規范。其次,全國統籌的社保檔案管理中心還可以在全國各地設置分支機構,包括地區局、地方辦事處、數據處理中心和項目服務中心。負責公民社保檔案內容的定期增加和更新,並送交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一保管。

(五)統一公民社保檔案管理號碼,可供查詢

實行對每個公民發放社會保障號碼的制度,讓公民個人檔案號碼與本人身份證號碼、勞動保險號碼統一起來,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分支機構負責公民個人社保檔案內容的定期增加和更新,送交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一保管。從發放的號碼上就可以反映出從什麼時候起、在什麼地方發的,便於記錄公民的工資收入和保障費的繳納情況,同時便於投保者本人的查詢。
社會保險的論文篇2
淺談電力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

【摘要】對於電力企業的發展來說,其社會保險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不僅有助於電力企業職工隊伍團結性的增強,同時也有助於企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然而,電力企業的社會保險制度卻還有一些缺陷和問題存在。 文章 主要分析和探討電力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改進 措施 。

【關鍵詞】電力企業;管理工作;社會保險

一、電力企業現行社會保險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1、落後的電力企業保險管理制度

電力企業的內部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滯後嚴重。這牽涉到企業員工的個人利益問題。若是不能及時解決社會保障問題,就可能會造成一系列突發性事故的發生。如2011年10月17日上百名電力企業的員工到廣西電網公司上訪,提出對107名職工社保的補償。此外,各地電力企業關於離休沒有統一的標准,補貼標准也就難以取得統一,這樣離休人員就會存在很大的意見。

2、電力企業職工缺乏社會保險意識

如今我國的國家社保改革不斷加快步伐,同時政府也高度重視職工的社保問題。然而在現實中,不少電力企業的領導和職工還不能全面而准確地認識社會保險。這就造成了電力企業經常不能及時地解決社會保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例如有些人認為關於參保繳費最好是能少則少。也還有部分人覺得自己身體素質沒問題,無需參保。思想觀念的問題就大大增加了社會保險工作管理的難度。

3、電力企業不能保障內部社保待遇

相關數據表明,我國的養老金呈現縮水的情況,但我國的退休職工卻是基本每一年都在攀升。這就不斷加劇了矛盾。當然這也是對我國養老機制的一個警戒。電力企業當然也包括在這其中。如今有不少的電力企業職工缺少醫療上的保障,很多時候正常的醫療都無法保障。職工甚至出現生不起病的情況,女職員生育後不能及時報銷醫葯費用。這些不但會對正常職工的積極性產生影響,也會對職工的合法利益造成損害。這對電力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同時也會給社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二、建立和完善電力企業社會保障制度的措施

隨著不斷深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逐步完善的法制,促使社會保障系統實現了深層次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法》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法律基礎。其制定出台作為重要的法律依據,促進了當前我國社會的各個單項保障制度的建立,諸如養老、醫療、失業等。電力企業是我國重要支柱產業,所以,很有必要將一套科學、完善並且可行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起來。搞好這一首要因素,職工生活水平才能穩定下來,電力生產才能得到保障。所以,電力企業也對此給予了高度重視,並且將其視為關系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來抓。針對上述電力企業在執行社會保障制度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為了將目前的問題及時地解決好,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對電力企業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建立和完善。

1、完善電力企業養老保險制度

對養老保險制度的完善將有助於更加合理地利用勞動力,並且合理地調整職工結構。所以,需要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對養老保險金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促進收繳率進一步提高,實行全款收繳和全款撥付的方式,絕不發生拖欠行為。養老金作為退休職工的基本保障,同時也表明了對電力企業職工一直以來工作的一種肯定。因此,電力企業應該對本企業的養老體制進行不斷完善,為職工及時繳納養老、醫療等保險金。在企業改革中,也應該對保障制度進行相應地改革。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樹立正確的用人理念,將新型養老保險管理體制有力地落實下來。而各級領導也要重視起落實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確保保險隊伍建設的順利進行,促進電力企業保險工作實現大跨步。

2、完善電力企業醫療制度

完善電力企業醫療保險制度,事關廣大電力企業職工的切身利益。是一件重要的大事,同時也是作為重要的指標考量著企業深化改革和現代化企業制度的建立。所以,電力企業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在實施醫療保險的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問題,要將惠民政策落實好,並且將覆蓋全部企業的醫療保障體系建立起來。從而為企業職工提供安全、有效且方便的醫療服務。同時努力全面提高醫療水平,確保企業職工都能滿意。

3、創新思路,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電力企業的保障體系

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才能保障社會的穩定發展。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立起來,也是重要的措施,可以加快科學發展觀的有效落實好,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電力企業在進行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時,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創新思路、強化責任。關於電力系統的社會保障管理工作,第一步就是要與我國視為實際情況相結合,將國外的先進管理思路引進來,並對社會保險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創新;其次,就要對社保組織的領導責任制度進行強化,通過責任組長的建立不斷加強組織,落實好責任到人。

(2)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拓展視野。不斷深入的社會保險工作,對社保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斷進步,這樣才能更好地建立多層次的保障體系。對於社會保險業務培訓和研討會,社保人員都要積極參加,積極參與到有廣度和深度的調研工作中來,要認真學習,做到取長補短,進而促使電力企業的整體保險管理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三、結束語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深深感受到做好電力企業社會保障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為了將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有效地解決好,就要求電力企業社會保障管理人員認真做好工作,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法》的有關要求為依據,並且與電力企業的自身特點相結合,將國外成熟的先進 經驗 引進來,建立並完善我國電力企業社會保障制度。

參考文獻:

[1]楊明,孫德艷.論我國電力企業的養老保險與企業年金建設發展[M].人民出版社,2010

[2]鄭功成.社會保障學[M].商務印書館,2004

⑽ 試論新型社會保障制度的構建和完善 畢業論文

中文摘要
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有利於維護社會的穩定,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的要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雖已初步形成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但構建和完善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新型社會保障制度的道路依然漫長。本文以建國以來社會保障制度發展演變為脈絡,具體論述了現階段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已經取得的成效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仍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分析借鑒北歐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的先進經驗,提出了面對我國社會保障覆蓋面小、籌資渠道單一、資金使用不合理、城鄉差異大等問題時,如何構建和完善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新型社會保障制度的方法和對策。
關鍵詞: 社會保障制度 構建和完善 和諧社會

目錄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1
一、前言 2
二、我國傳統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脈絡 3
(一)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基礎 3
(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與實踐 4
三、 現階段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狀況 5
(一)社會保障制度的內容和體系 5
(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現狀 6
四、目前中國社會保障改革存在的問題 9
五、北歐社會保障制度的啟示 13
(一)北歐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制度和做法 13
(二)北歐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對我國的啟示 16
六、 和諧社會條件下新型社會保障制度的構建和完善 18
(一)基本目標 19
(二)關於構建和完善新型社會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 20
七、 結論 23
參考文獻 23

熱點內容
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04 發布:2025-01-16 18:35:23 瀏覽:965
天津勞動法賠償金額 發布:2025-01-16 18:01:14 瀏覽:262
法院ems騙 發布:2025-01-16 17:45:38 瀏覽:291
2018年道德與法治全集 發布:2025-01-16 16:55:08 瀏覽:455
幼兒園孩子事故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16:27:53 瀏覽:590
公司法律制度歸納 發布:2025-01-16 16:22:06 瀏覽:767
法院文書質檢 發布:2025-01-16 16:15:58 瀏覽:563
婚姻法同姓 發布:2025-01-16 16:00:55 瀏覽:955
結婚離婚適用於合同法 發布:2025-01-16 15:58:42 瀏覽:694
廢止婚姻法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1-16 15:58:39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