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基礎知識點表格

經濟法基礎知識點表格

發布時間: 2022-10-25 13:02:32

經濟法基礎重點有什麼

經濟法基礎重點在於:

1、經濟法概論

(1)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2)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3)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2、會計法律制度

(1)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2)會計核算

(3)會計監督

(4)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5)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1)經濟法基礎知識點表格擴展閱讀:

經濟法特點:

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興的法律部門,與傳統的相鄰法律部門相比,其主要特點有: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㈡ 初級《經濟法基礎》知識點:試用期

【知識點】:試用期

(1)最低工資制度

(3)扣工資 (2)最低工資標准

①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

②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

③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1. 試用期期限

【提示2】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提示1】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2. 試用期工資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3. 違法約定試用期的法律後果

(1)用人單位違反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

(2)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㈢ 經濟法基礎知識點有哪些

1、法律權利是法律關系主體依法享有的權益,表現為權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規定有權自主決定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種行為、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種行為和一旦被侵犯,有權請求國家予以法律保護。

2、法律義務包括積極義務(如納稅、服兵役)和消極義務,(如不得毀壞公共財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

3、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掌握票據的概念與特徵、票據權利與責任、票據行為、票據追索、銀行匯票、商業匯票、銀行本票、支票,熟悉結算紀律、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4、增值稅、消費稅法律制度:掌握增值稅征稅范圍、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掌握消費稅征稅范圍、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熟悉增值稅納稅人、增值稅稅收優惠、增值稅徵收管理、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熟悉消費稅納稅人、消費稅稅目、消費稅徵收管理。

5、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掌握企業所得稅征稅對象、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掌握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㈣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知識點

2017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知識點預習>>第一章 總論,歡迎來做題,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知識點:法律責任

(一)民事責任

(二)行政責任

1.行政處罰

警告;(聲譽罰)

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財產罰)

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為罰)

行政拘留。(人身罰)

2.行政處分

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三)刑事責任

1.主刑

管制:3個月以上2年以下,最高3年

拘役: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最高1年

有期徒刑:6個月以上15年以下

【注意1】數罪並罰「總和刑期不滿35年的,最高不能超過20年,總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25年」。

【注意2】數罪中有判處了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執行有期徒刑。數罪中有判處了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執行完畢後,管制仍須執行。(2016年新增)

2.附加刑

罰金;剝奪了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注意1】政治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自由權;擔任國家機關職務權;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權。

【注意2】「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屬於行政責任;「罰金;沒收財產」屬於刑事責任。

往年精選習題:

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民事責任形式的有( )。

A、沒收財產

B、消除危險

C、暫扣許可證

D、賠禮道歉

【正確答案】B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法律責任。(1)民事責任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2)選項A屬於刑事責任;(3)選項C屬於行政責任。

知識點:行政復議決定

(1)方式:行政復議原則上採取書面審查方法。

【注意】與仲裁和訴訟不同。

(2)舉證責任:行政復議的舉證責任,由「被申請人」承擔。

(3)答復時間: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於60日的除外。

【新增】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最多不得超過「30日」。

(4)決定種類:

①具體行政行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依據正確,程序合法,內容適當的,決定維持。

②被申請人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決定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③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決定撤銷、變更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決定撤銷或者確認違法的,可以責令被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5點)

A.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

B.適用依據錯誤的;

C.違反法定程序的;

D.超越或者濫用權力的;

E.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的。

【注意1】被申請人不按照法律規定提出書面答復,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等,視為無證據。

【注意2】責令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作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具體行政行為。

(5)生效——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鏈接】仲裁調解書「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仲裁裁決書「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民事訴訟判決書一審「送達」之日起15日內不上訴生效。

(6)執行

被申請人應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

被申請人不履行成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或者有關上級行政機關應當責令其限期履行。

往年精選習題:

行政復議期間被申請人認為具體行政行為需要停止執行的,具體行政行為可以停止執行。( )

【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行政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執行:(1)被申請人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2)行政復議機關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3)申請人申請停止執行,行政復議機關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行的;(4)法律規定停止執行的。

㈤ 經濟法基礎備考,應該著重從哪些知識點下手

在復習《經濟法基礎》時,我們考生經常會問到一個問題:是看書為主還是做題為主?我們來看看這兩種比較極端的情況:第一,是否可以通讀教材不做題目?如果考生能確信自己通過學習教材能透析全部考點,考生可以只看教材,在考前寫上幾套模擬題,這樣的做法其實並無不妥,畢竟已經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何懼考場無用武之地。第二,是否可以進行大量習題不學習教材?有的考生把全部注意力集中於做題,搞
「題海戰術」,這樣做的風險極大,在我們的考試中會有很多相似的混淆項,光寫題無異於舍近求遠。
因此,看書與做題的有效結合,復習效果自然會事半功倍。考生應拿出40%的時間腳踏實地地把講義看一遍,對重點難點至少應認真看兩遍,對一些重要考點至少應反復背上三遍。那2020年《經濟法基礎》又有哪些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呢?
第一章 總論
法律關系要素、法律事實、法的形式、仲裁、民事訴訟管轄、民事訴訟時效、行政訴訟、法律責任的種類
第二章 會計法律制度
會計核算、會計檔案管理、會計監督、會計崗位的設置、會計職業道德、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第三章 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支付結算的基本要求、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和撤銷、銀行結算賬戶的使用、票據權利、票據權利的時效、票據行為之背書、票據追索、商業匯票、支票、國內信用證、預付卡
第四章 增值稅、消費稅法律制度
增值稅征稅范圍、增值稅應納稅額計算、增值稅稅收優惠、消費稅的征稅范圍和稅目、消費稅應納稅額計算
第五章 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企業所得稅納稅人、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計算、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偶然所得、財產租賃所得和財產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扣除項目規定、收入的確定、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
第六章 其他稅收法律制度
房產稅、契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印花稅、資源稅、關稅
第七章 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發票管理、涉稅專業服務、稅款徵收方式、稅款徵收措施、稅務行政復議必經復議
第八章 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勞動合同訂立的形式、勞動報酬、勞動合同的協商解除、法定解除、勞動合同解除和終止的經濟補償、勞務派遣、勞動爭議的解決、基本養老保險、醫療期期間、工傷保險
以上便是《經濟法基礎》必備知識點,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要每天堅持學習一些,通過考試自然是指日可待呀。

㈥ 2021年初會《經濟法基礎》考點總結

考點1:會計年度(★★)


1.我國是以公歷年度為會計年度,即以每年公歷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為一個會計年度。


2.每一個會計年度還可以按照公歷日期具體劃分為半年度、季度、月度。


考點2:記賬本位幣(★★★)


1.會計核算原則上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2.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考點3:財務會計報告(★★★)


1.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


(1)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按編制時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財務會計報告。


(2)年度、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包括:


①會計報表;


②會計報表附註;


③財務情況說明書。


【提示】會計報表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相關附表。


(3)季度、月度財務會計報告通常僅指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季度、月度財務會計報告需要編制會計報表附註的,從其規定)。


2.對外提供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要求


(1)企業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關於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提供對象和提供期限的規定,及時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


(2)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其編制依據應當一致。


(3)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應當隨同財務會計報告一並提供。


(4)對外報送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依次編寫頁碼,加具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上應當註明:單位名稱,單位地址,財務報告所屬年度、季度、月度,送出日期,並由單位負責人、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為總會計師)、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並蓋章。(2021年重大調整)


【相關鏈接】代理記賬機構為委託人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經代理記賬機構負責人和委託人負責人簽名並蓋章後,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外提供。


(5)國有企業、國有控股的或者佔主導地位的企業,應當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公布財務會計報告。


(6)接受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組織或者個人,在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未正式對外披露前,應當對其內容保密。


以上就是關於2021年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考點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小編將為大家持續更新,記得查看哦!

㈦ 初會考試《經濟法基礎》高頻考點匯總3

考點1:會計檔案的鑒定和銷毀


1. 會計檔案的鑒定


(1)單位應當定期對已到保管期限的會計檔案進行鑒定,並形成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經鑒定,仍需繼續保存的會計檔案,應當重新劃定保管期限;對保管期滿,確無保存價值的會計檔案,可以銷毀。


(2)會計檔案鑒定工作應當由單位檔案管理機構牽頭,組織單位會計、審計、紀檢監察等機構或人員共同進行。


2. 不得銷毀的會計檔案


(1)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會計憑證不得銷毀,紙質會計檔案應當單獨抽出立卷,電子會計檔案單獨轉存,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


(2)單獨抽出立卷或轉存的會計檔案,應當在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和會計檔案保管清冊中列明。


3. 會計檔案的銷毀程序


(1)單位檔案管理機構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列明擬銷毀會計檔案的名稱、卷號、冊數、起止年度、檔案編號、應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和銷毀時間等內容。


(2)單位負責人、檔案管理機構負責人、會計管理機構負責人、檔案管理機構經辦人、會計管理機構經辦人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署意見。


(3)監銷


①單位檔案管理機構負責組織會計檔案銷毀工作,並與會計管理機構共同派員監銷。


②監銷人在會計檔案銷毀前,應當按照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所列內容進行清點核對;在會計檔案銷毀後,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名或蓋章。


③電子會計檔案的銷毀還應當符合國家有關電子檔案的規定,並由單位檔案管理機構、會計管理機構和信息系統管理機構共同派員監銷。


考點2:特殊情況下的會計檔案處置


1. 單位分立


(1)單位分立後原單位存續的,其會計檔案應當由分立後的存續方統一保管,其他方可以查閱、復制與其業務相關的會計檔案。


(2)單位分立後原單位解散的,其會計檔案應當經各方協商後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處置,各方可以查閱、復制與其業務相關的會計檔案。


(3)單位分立中未結清的會計事項所涉及的會計憑證,應當單獨抽出由業務相關方保存,並按照規定辦理交接手續。


(4)單位因業務移交其他單位辦理所涉及的會計檔案,應當由原單位保管,承接業務單位可以查閱、復制與其業務相關的會計檔案。對其中未結清的會計事項所涉及的會計憑證,應當單獨抽出由承接業務單位保存,並按照規定辦理交接手續。


2. 單位合並


(1)單位合並後原各單位解散或者一方存續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單位的會計檔案應當由合並後的單位統一保管。


(2)單位合並後原各單位仍存續的,其會計檔案仍應當由原各單位保管。


3. 建設單位項目建設的會計檔案的交接


建設單位在項目建設期間形成的會計檔案,需要移交給建設項目接受單位的,應當在辦理竣工財務決算後及時移交,並按照規定辦理交接手續。


4. 單位之間交接會計檔案


(1)單位之間交接會計檔案時,交接雙方應當辦理會計檔案交接手續。


(2)交接要求


①移交會計檔案的單位,應當編制會計檔案移交清冊,列明應當移交的會計檔案名稱、卷號、冊數、起止年度、檔案編號、應保管期限和已保管期限等內容。


②交接會計檔案時,交接雙方應當按照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所列內容逐項交接,並由交接雙方的單位有關負責人負責監督。


③交接完畢後,交接雙方經辦人和監督人應當在會計檔案移交清冊上簽名或蓋章。


④電子會計檔案應當與其元數據一並移交,特殊格式的電子會計檔案應當與其讀取平台一並移交。檔案接受單位應當對保存電子會計檔案的載體及其技術環境進行檢驗,確保所接收電子會計檔案的准確、完整、可用和安全。


考點3: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基本規定


1. 主體與對象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是指各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監督主體)依法通過會計手段對本單位經濟活動(監督對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監督。


2.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要求


(1)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應當符合下列要求:(2020年調整)


①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許可權應當明確,並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②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程序應當明確;


③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


④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


(2)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發現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有權自行處理的,應當及時處理;無權自行處理的,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3)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


考點4: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1. 一般單位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當遵循的原則


(1)全面性原則:即內部控制應當貫穿單位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


(2)重要性原則:即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應當關注單位重要經濟活動和經濟活動的重大風險。


(3)制衡性原則:即內部控制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4)適應性原則:即內部控制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的實際情況,並隨著情況的變化及時加以調整。


(5)成本效益原則:即企業內部控制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


2. 企業內部控制措施


(1)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


①要求企業全面系統地分析、梳理業務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職務,實施相應的分離措施,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


②不相容職務主要包括:


(A)授權批准與業務經辦;


(B)業務經辦與會計記錄;


(C)會計記錄與財產保管;


(D)業務經辦與稽核檢查;


(E)授權批准與監督檢查。


(2)授權審批控制


要求企業根據常規授權和特別授權的規定,明確各崗位辦理業務和事項的許可權范圍、審批程序和相應責任。


(3)會計系統控制


要求企業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准則制度,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明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告的處理程序,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


(4)財產保護控制


要求企業建立財產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制度,採取財產記錄、實物保管、定期盤點、賬實核對等措施,確保財產安全。


(5)預算控制


要求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明確各責任單位在預算管理中的職責許可權,規范預算的編制、審定、下達和執行程序,強化預算約束。


(6)運營分析控制


要求企業建立運營情況分析制度,經理層應當綜合運用生產、購銷、投資、籌資、財務等方面的信息,通過因素分析、對比分析、趨勢分析等方法,定期開展運營情況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查明原因並加以改進。


(7)績效考評控制


要求企業建立和實施績效考評制度,科學設置考核指標體系,對企業內部各責任單位和全體員工的業績進行定期考核和客觀評價,將考核結果作為確定員工薪酬以及職務晉升、評優、降級、調崗、辭退等的依據。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2020年初級會計師考試《經濟法基礎》高頻考點匯總,希望能給各位考生帶來幫助。祝願各位考生都能認真備考,順利通過考試。更多關於初級會計師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歡迎大家及時在本平台查看!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初會考試《經濟法基礎》高頻考點匯總3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㈧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知識點解析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知識點解析


1、未投入的使用的房屋,在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中能不能扣除折舊?


答:可以扣除,新房子可扣,新設備不可扣。


2、代扣和計提有什麼區別?做題時怎麼區分是代扣還是計提?


答:計提是企業在計算應付職工薪酬時按照國家計提基礎和比例計算確認相應的應付職工薪酬金額,代扣是企業代替相關部門從職工工資代扣代繳由職工個人承擔的社會保險費等。計提時貸方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等,代扣時借方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等。


3、材料成本差異超支計貸方還是借方?


答:材料成本差異要區分入庫和發出,借貸表示的含義不一樣的。建議不要死記,結合題目分析是超支還是節約。就想成你在生活中買菜,花超了預算就是超支,花少了預算就是節約。所以這里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具體借貸含義我不解釋,建議結合題目分析。


4、獲得的存款利息是營業外還是財務費用?


答:獲得存款利息計入財務費用貸方,費用貸方表示減少(費用減少,利潤增加),一般和銀行打交道的多用到的是財務費用。


5、合同履約成本和生產成本有什麼區別?


答:合同履約成本,相當於之前的勞務成本,是歸集履約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的,按照收入確認的原則攤銷,攤銷轉入當期損益。生產成本是歸集製造產品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最終形成存貨,轉入庫存商品中。


以上就是關於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知識點解析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報名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

熱點內容
2018年道德與法治全集 發布:2025-01-16 16:55:08 瀏覽:455
幼兒園孩子事故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16:27:53 瀏覽:590
公司法律制度歸納 發布:2025-01-16 16:22:06 瀏覽:767
法院文書質檢 發布:2025-01-16 16:15:58 瀏覽:563
婚姻法同姓 發布:2025-01-16 16:00:55 瀏覽:955
結婚離婚適用於合同法 發布:2025-01-16 15:58:42 瀏覽:694
廢止婚姻法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1-16 15:58:39 瀏覽:203
新婚姻法的原文 發布:2025-01-16 15:58:34 瀏覽:412
銀行告知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6 15:38:42 瀏覽:101
旅遊行政法規是由什麼制定的 發布:2025-01-16 14:44:49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