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真空社會與法

真空社會與法

發布時間: 2022-11-07 05:45:39

『壹』 真空預壓法與堆載預壓法比較有哪些優點如題

真空預壓法:真空預壓法是在軟粘土中設置豎向塑料排水帶或砂井,上鋪砂層,再覆蓋薄膜封閉,抽氣使膜內排水帶、砂層等處於部分真空狀態,排除土中的水分,使土預先固結以減少地基後期沉降的一種地基處理方法。堆載預壓法:在建築物施工前,在地基表面分級堆土或其他荷載,使地籍圖壓實、沉降、固結,從而提供地基強度和減少建築物建成後沉降量。達到預定標准後再卸載,建造建(構)築物。 哪些優點再想想。

『貳』 如何理解法律和道德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和相互關系

如何看待法律與道德的相互關系

文∕樊 平

【內容摘要】法律和道德作為兩種不同的社會調整手段,在調整社會關系時的作用是不同的。倘若人們沒有對「見死不救」現象具有很大社會危害性的普遍道德認同,沒有對見義勇為發自內心的追求,即使「見死不救有罪」成為法律條文,也不會有良好的結果。

引言

針對社會上「見死不救」、「見危不救」現象的頻頻發生,一些學者認為,公民應當對自己義務范圍內的危險情勢負有義不容辭的救助義務,這種責任可以強制提到法律層面上。對「見死不救」、「見危不救」等道德問題,一些西方國家已將其納入法律范疇。但由於整個社會調控體系過分強調法律,導致道德等其他社會控制力量被削弱,出現了過度依賴法律的「社會法律化」現象,造成一邊是高度的法律化,另一邊卻是道德淪喪。
道德問題法律化,反映了社會大眾對道德規范的失望,轉而求助於具有強制力的法律手段整合道德秩序。然而,「泛法律化」的道德訴求,那就等於由道德取代了法律,這是不符合人類創設法律的目的和其理想目標的。另一方面,任何國家的財力都不能支撐道德全部法律化之後所需要的執法成本。
法律起源的一般規律告訴我們,法律的起源是由與道德規范、宗教規范混為一體到相對獨立的過程。法律承擔著維護社會善良風俗的責任,為道德提供堅實的後盾。而道德伴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始終,它雖然沒有法律的強制力,在某種意義上卻比法律管得更寬。道德往往是一部分法律的直接淵源,在一定程度上,對法律起著約束作用。法律與道德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不可分離,二者的關系是一個歷史與現實中永恆的話題。

一、什麼是道德

恩格斯講:「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而社會直到現在還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所以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這表明道德的內容最終由經濟條件決定,並伴隨經濟的發展而有相應的變化;基於不同的物質生活條件的不同社會集團,有著不同的道德觀,在階級社會中的道德具有階級性。因此,我們可以把道德簡單的概括為: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質生活條件下的自然人關於善與惡、光榮與恥辱、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見、野蠻與謙遜等觀念、原則以及規范的總和,或者說是一個綜合的矛盾統一體系。道德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范疇,是人們關於善與惡、美與丑、正義與非正義、光榮與恥辱、公正與偏私、文明與野蠻等觀點、原則和規范的總和。它是依靠社會輿論、人們的內心信念、習慣、傳統和教育力量來保證遵守和實行的行為規范體系。從唯物史觀的角度來看,道德根源於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道德以善惡為評價方式把握現實世界。道德的執行和實施不是依靠國家強制力,而是依靠人們的觀念、社會的輿論和善良風俗來維持。道德在調節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集體之間的利益關系的時候,不像其他的社會規范那樣強調人們的個人利益,而是強調他人的利益和社會集體的利益。道德具有通過評價等方式來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活動,以協調人民之間關系的能力。道德能通過評價和鼓勵等方式,造成社會輿論、形成社會風尚、樹立道德觀念、塑造理性人格,培養人們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觀念。道德反映個人同他人、社會的利益關系,反映的結果表現為道德標准、道德理想等。
沒有亘古不變的永恆道德,也沒有亘古不變的永恆法律。今天的社會,代表不同利益的統治集團仍然還存在,但是他們代表的階級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對立的。不同的統治集團各有各自的階級利益,以及與其階級利益相適應的道德。法律在本質上是統治集團的整體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體化,而道德當然屬於意志范疇,那麼法律當然反映統治階級的道德觀。

二、什麼是法律

法律在本質上是統治集團的整體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是國家意志和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正式的官方確定的行為規范。法的內容由受一定社會因素制約的,最終也是由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法具有規范性、普遍性、程序性、國家意志性和強制性等特徵。法對個人的行為具有指引作用。法律作為一種行為標准,具有判斷、衡量他人行為合法與否的評判作用。憑借法律的存在,人們可以預測相互間行為如何。通過對法的實施,可使法律對一般人的行為產生教育作用。而通過對違法行為的制裁,強制違法者遵守法律。從法的本質和目的出發,法在社會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領域發揮著階級統治的職能和執行社會公共事務的職能。

三、道德與法律的辯證關系

法律的產生與道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法律是意志的具體化,而道德屬於意志范疇,那麼法律當然反映統治階級的道德觀。從側重道德的角度,我們可以將法律定義為:在主觀方面,法是國家意志和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在客觀方面,法的內容由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前者體現了法的國家意志性和統治階級意志,後者體現了法的物質制約性。法就是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法律與統治階級的道德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其共同點在於:兩者都屬於同一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並為相同的經濟基礎所決定;兩者的指導思想是一致的;兩者都體現相同的階級意志和共同的歷史使命。
(一)法與道德的區別
1.法與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不同范疇。前者屬於制度的范疇,特別是成文法更具有系統性和制度性的特點;而道德則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范疇,帶有自發性和約定俗成性。
2.法與道德的產生和形成條件不同。原始社會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規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說氏族習慣。法律是在原始社會末期,隨著氏族制度的解體以及私有制、階級的出現,與國家同時產生的。法是掌握政權的階級運用國家權力,由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和許可權制定或認可。而道德的產生則與人類社會的形成同步,是人們在共同的物質生產和生活中逐漸養成、自發形成的,一般無需專門人員和機構制定頒布。道德是維系一個社會的最基本的規范體系,沒有道德規范,整個社會就會分崩離析。
3.法與道德的表現形式不同。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一種行為規范,它具有明確的內容,主要表現為國家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如憲法、法律、法規條例等。而道德規范的內容存在於人們的意識和社會輿論之中,並通過人們的言行表現出來。它一般不訴諸文字,內容比較原則、抽象、模糊。
4.法與道德的規范內容不盡相同。法律規范的內容主要是權利與義務,一般要求權利義務對等,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道德強調對他人、對社會集體履行義務,承擔責任,即應當做什麼或者不應當做什麼,並不一定要求社會或者他人對其承擔對等的義務。
5.法律規范與道德規范的結構不同。法律規范的結構是假定、處理和制裁或者說是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而道德規范並沒有具體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後果。
6.法與道德的作用機制不同。法由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主要憑借社會輿論、人們的內心觀念、宣傳教育以及公共譴責等手段。
7.法與道德的調整范圍不同。從深度上看,道德不僅調整人們的外部行為,還調整人們的動機和內心活動,它要求人們根據高尚的意圖而行為,要求人們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盡管也考慮人們的主觀過錯,但如果沒有違法行為存在,法律並不懲罰主觀過錯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從廣度上看,由法律調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調整。當然,也有些由法律調整的領域幾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斷,如專門的程序規則、票據的流通規則、政府的組織規則等。在這些領域,法律的指導觀念是便利與效率,而非道德。
(二)法與道德的相互聯系
道德與法又是相互聯系的。它們都屬於上層建築,都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它們是兩種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是相輔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動的。其關系具體表現在:
1.法與統治階級的道德都是統治階級的整體意志的體現。法與統治階級的道德相互滲透。法與道德相輔相成,共同服務於統治階級的整體利益。
2.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法律的實施,本身就是一個懲惡揚善的過程,不但有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形成,還有助於人們道德的培養。因為法律作為一種國家評價,對於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有一個統一的標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評價標准與大多數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實施對社會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3.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和推動力量。首先,道德與法律有著天然的聯系,道德意識的培養有助於人們的守法意識;法律的確定性、帶來法律的滯後性,道德的發展能推動法律的前進;法律是對一般人的最低要求,但人類的發展需要高尚的人來導航。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其次,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
4.道德有助於彌補法律調整的真空。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5.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范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總之,法律與道德是相互區別的,不能相互替代、混為一談,也不可偏廢;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是相互聯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補的,都是社會調控的重要手段。

四、遵守道德和法律雙重規制

法律的產生本身與道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道德作為一種社會調整手段不可能退出歷史舞台。「道德往往成為法律的基礎素材,而法律往往又鞏固著某種道德;道德所不及的地方由法律調整,法律所不及的地方由道德調整。」即使法律的強製作用也往往需要通過人的內在道德信念起作用,否則是一定存有缺陷的。只是這種強製作用使其更加直接迅速的確定且相對穩定。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規范的制度化實踐。像諸如正義、公平、平等、誠實信用、遵守善良風俗等普遍的或個別的法律原則,其本身就是人類道德觀念的有力組成部分。也因為有了道德的支持,才使法律原則能夠發揮出人性的作用。作為兩個獨立的實體,法律有賴於道德的存在,但又是獨立自主的,不完全依附於道德規范;在總體上,道德支撐著法律制度的建立,維系著人們對法律制度的普遍認同感。一般情況下,與道德規范相一致的法律規則才更容易被人們接受而更具有生命力。那麼這樣的法律制度也將是比較穩定的。法律規范之所以為廣大民眾所遵守,不僅僅是因為在這些規范的背後隱藏著所謂的國家強制力,即人們由於害怕受到法律的懲罰而遵守法律。更主要的是這些法律規範本身合乎道德原則,並且民眾相信它的正確性、合理性以及正義性,即法律有內在的道德價值。即使所謂的「心理強制」的實現,也需通過人的內心感受和道德准則的衡量,「如果一個規則體系要用暴力強加於什麼人,那就必須有足夠的成員自願接受它;沒有他們的自願合作,這種創制的權威,法律和政府的強制權力就不能建立起來。」因此,針對社會上「見死不救」的現象,倘若人們沒有普遍道德認同,沒有對見義勇為發自內心的追求,即使「見死不救有罪」成為法律條文,也不會有良好的結果。因為並非所有的法律都具有強制力,法律也並不總是合理、正義的。
同時,法律建構和維持社會秩序這一重要的作用以及其他的功能也往往通過道德作用得以實現。而且法律作用的實現的最好途徑是法律規范的價值通過長時期的社會實踐使其內化為人類的道德信念,在人們普遍接受後形成一種思維定勢。並且用這種思維定勢支配各自的行為,由於這種思維定勢既符合法律又符合道德,所以在其支配下的行為也將符合法律和道德。那麼法律調整社會的最終目的就達到了,它的作用也就實現了。道理很簡單,在這種情況下,遵守道德和法律雙重規制的行為,其必定沿著社會關系發展的方向實行,而不是去破壞它。
中國不同於其他國家,有自己的特殊國情,法與道德的關系也有特定含義和理解。結合中國國情,法與道德的聯系可以分述如下:一是一國范圍內的法與統治階級的道德都是統治階級的整體意志的體現。二是法與統治階級的道德相互滲透。忠孝節義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維護其階級統治的道德規范,在其立法中體現為「十惡」不赦的大罪。在司法實踐中,甚至是將儒家思想的教義作為辦案的根據,《春秋決獄》一書就是其中的典型。三是法與道德相輔相成,共同服務於統治階級的整體利益。孟子《離樓上》中講到「徒法不足以自行」,它需要其他手段的配合,其中法就是一個重要的手段。四是道德的狀況制約立法的發展。五是道德對法的實施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六是道德有助於彌補法律調整的真空。七是法必須以道德作為價值基礎。八是法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楊鶴皋,《中國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頁。
2.[德]黑格爾,《歷史哲學》,北京三聯書店,1956年版,第11頁。
3.呂鶴雲主編,《法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劉作翔,法律與道德:中國法治進程中的難解之題[J],法治與社會發展,1998(1)。

(作者系湖北日報傳媒集團主任編輯)

『叄』 比較法律與道德在社會中的作用及其表現

一、道德與法律的學理含義:
(一)道德的含義:從唯物史觀的角度來看,道德根源於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恩格斯講:「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而社會直到現在還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所以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這表明道德的內容最終由經濟條件決定,並伴隨經濟的發展而有相應的變化;基於不同的物質生活條件的不同社會集團,有著不同的道德觀,在階級社會中的道德具有階級性。因此,我們可以把道德簡單的概括為: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質生活條件下的自然人關於善與惡、光榮與恥辱、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見、野蠻與謙遜等觀念、原則以及規范的總合,或者說是一個綜合的矛盾統一體系。
(二)與道德密切相關的法律的含義。
沒有亘古不變的永恆道德,也沒有亘古不變的永恆法律。今天的社會,代表不同利益的統治集團仍然還存在,但是他們代表的階級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對立的。不同的統治集團各有各自的階級利益,以及與其階級利益相適應的道德。法律在本質上是統治集團的整體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體化,而道德當然屬於意志范疇,那麼法律當然反映統治階級的道德觀。從側重道德的角度,我們可以將法律定義為:在主觀方面,法是國家意志和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在客觀方面,法的內容由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前者體現了法的國家意志性和統治階級意志,後者體現了法的物質制約性。法就是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結合中國國情,我國法律與道德的現狀:
1.一國范圍內的法與統治階級的道德都是統治階級的整體意志的體現。
2.法與統治階級的道德相互滲透。忠孝節義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維護其階級統治的道德規范,在其立法中體現為「十惡」不赦的大罪。在司法實踐中,甚至是將儒家思想的教義作為辦案的根據,《春秋決獄》一書就是其中的典型。
3.法與道德相輔相成,共同服務於統治階級的整體利益。孟子《離樓上》中講到「徒法不足以自行」,它需要其它手段的配合,其中法就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4.道德的狀況制約立法的發展。
5.道德對法的實施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
6.道德有助於彌補法律調整的真空。
7.法必須以道德作為價值基礎。
8.法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二、道德與法律的辯證關系
(一)道德與法律是社會規范最主要的兩種存在形式,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范疇。二者的區別至少可歸結為:
1.產生的條件不同。原始社會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規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說氏族習慣。法律是在原始社會末期,隨著氏族制度的解體以及私有制、階級的出現,與國家同時產生的。而道德的產生則與人類社會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維系一個社會的最基本的規范體系,沒有道德規范,整個社會就會分崩離析。
2.表現形式不同。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一種行為規范,它具有明確的內容,通常要以各種法律淵源的形式表現出來,如國家制定法、習慣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規范的內容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中,並通過人們的言行表現出來。它一般不訴諸文字,內容比較原則、抽象、模糊。
3.調整范圍不盡相同。從深度上看,道德不僅調整人們的外部行為,還調整人們的動機和內心活動,它要求人們根據高尚的意圖而行為,要求人們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盡管也考慮人們的主觀過錯,但如果沒有違法行為存在,法律並不懲罰主觀過錯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從廣度上看,由法律調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調整。當然,也有些由法律調整的領域幾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斷,如專門的程序規則、票據的流通規則、政府的組織規則等。在這些領域,法律的指導觀念是便利與效率,而非道德。
4.作用機制不同。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會輿論和傳統的力量以及人們的自律來維持。
5.內容不同。法律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一般要求權利義務對等,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而道德一般只規定了義務,並不要求對等的權利。比如說,面對一個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義務,卻未賦予你向其索要報酬的權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報酬往往被視為不道德。

『肆』 法律的局限性

法律的局限性:

1、法是社會發展的主觀因素,法不能違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2、法自身的各種屬性決定了並不是每一種社會關系都適合於法律調整,並且法不能代替其他的社會調整形式,而應當與其他社會調整措施相配合。

3、社會對法的利用程度影響著法的作用的發揮,一定的社會關系要求有適當的法律調整,法律規定超過了由社會制約的程度或達不到這個程度,都會對社會關系的發展帶來消極影響,使社會陷入過分的組織性(僵死、刻板)或無組織性。

(4)真空社會與法擴展閱讀

認識法律的局限性的意義:

(1)法並不是調整社會關系的唯一手段。社會關系紛繁復雜,調整社會關系的手段很多,例如道德、思想教育、宗教等/法律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有的社會關系,法律只能起到輔助作用,有的社會關系不能由法律予以調整。

(2)「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因為即使制定得很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適的人正確地去執行和適用;也需要大多數社會成員的支持。而且法律的實現必須要有相應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條件的配合。

(3)法律的抽象性、穩定性與現實生活的矛盾。現實生活是具體的、多變的,千態萬狀。因此法律本身總會存在一定的漏洞、空隙等。

(4)法律所要適用的事實有些無法確定。

『伍』 真空泵的故障與方法

1、真空泵盤車不順利

這種狀況產生的原因一般是久未使用造成盤端面處生銹或者是因為水溫過高導致的泵腔結垢。排除方法是將泵腔內充入10%的草酸侵泡三十分鍾左右,然後松動泵蓋後再盤車,或者是降低下工作液污垢系數。

2、真空泵的電機運轉不正常

如果因為電機缺相,就檢查電源接頭是否脫落;如果因為電壓不正常,就檢查電源電壓;如果因為交流接觸器損壞,就換下交流接觸器。

3、真空泵的走動聲音異常

一般是由啟動時工作液充滿泵腔造成的,這時候打開排污口放出部分工作液是泵內工作液減少一部分就可以了。

4、真空泵不能形成真空

這種情況由兩種原因造成,一是無工作液,這時候檢查下工作液供應情況;二是轉向錯誤,這時候只要糾正轉向就可以了。

5、真空泵真空度低

如果因為泵選型較小以致抽氣速率低,就要更換下更大抽速的泵;如果因為工作液供應不足,就要加大供應;如果因為工作液溫度過高,就要降低溫度;如果因為系統漏氣,就要檢查並堵漏;如果因為圓盤或者葉輪被腐蝕,就要檢查並更換圓輪或者葉輪。

6、水環式真空泵電流偏大

看下是不是由於排水管向上的管路過高引起,如果是就降低排水管高度就可以了;如果是因為工作液供應量過大,就要減少工作液供應就可以了。

『陸』 道德和法律論文

道德和法律的關系一直是法學家們經久不衰的話題,在每個歷史階段都有著舉足輕重的現實意義。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道德和法律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道德和法律論文篇1

論法律和道德的關系

摘要:法律和道德是支配社會發展的兩股力量,二者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在我國歷史進程中,法律和道德交相輝映,在經濟政治的基礎上左右著歷史的走向。現實中法律和道德的沖突激烈,這促使我們以古看今,從古代法律道德關系的處理中尋求解決現實問題的途徑。

關鍵詞:法律 道德 法治

人類法律發展史告訴我們,從法律的產生到法治的實現是一個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進的過程。道德法律化強調人類的道德理念鑄化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過程;法律道德化強調法律內化為人們的品質、道德。然而,不管法律這張天網如何恢恢,總有漏網之魚;不管法律調整的范圍多麼廣闊,總有鞭長莫及之處。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凡是法律不及之處,皆是道德用武之地,法律不可能完全取代道德。顯然,中國古代禮法結合、德主刑輔的思想為我們今天採用德法並治之治國模式提供了一種可行性的歷史考證。

一、 道德與法律關系的法理探析

(一)法律和道德的概念及其特徵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一定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意志和利益的行為規則體系,它是通過規定人們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確認、維護和發展有利於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社會關系和會秩序。道德是人們關於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榮譽與恥辱、公正與偏私等觀念、原則和規范的總和。它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信念力量來保證其完成。道德主要是從個人和社會整體的利益關繫上來反映和調整社會的經濟關系和其他社會關系的。

雖然歷史上各個國家的法律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我們還是可以透過錯綜復雜的各式法律形式看清楚法律的特徵,一般而言法律的特徵大致包括:1.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2.法律是國家制定和認可的行為規范;3.法律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4.法律是以國家強制為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同樣,道德上的差異也並不妨礙它們具有如下一致的特徵:1.道德規范是一種非制度化的規范;2.道德規范沒有也不使用強制性手段;3.道德規范是一種內化的規范。由於二者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有必要對他們進行法理上的探析。

(二)法律與道德的區別

1、法與道德產生的條件不同。法律是掌握政權的階級運用國家權力,由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認可的,是上升為國家意志的統治階級意志,帶有自覺性的特點;道德是人們在共同的物質生產和生活中逐漸自發養成的,一般無須專門機構和人員來頒布制定。

2、法律與道德的規范內容不盡相同。法律規范的內容主要是權利與義務,而且這種權利和義務是相對應的;道德對人們的要求比法律要高,它要追究人們的行為的動機是否善良,強調對他人、對社會集體履行義務,承擔責任,並不一定要求社會或者他人對其承擔等量的義務。

3、法律與道德的表現形式不同。法律主要表現為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而道德則存在於人們的意識和社會輿論之中。

4、法與道德的調整范圍不同。法律所調整的是關系著根本的、重要的利益並且需要用國家權力干預、保證的社會關系;道德調整的范圍要比法律的調整范圍廣泛得多。

5、法律與道德實施的方式和手段不同。法律的實施要求依靠國家的強制力保證;而道德的實施主要憑借社會輿論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們的覺悟,依靠社會團體,還要依靠行為人的內心自我強制。

(三)法與道德的聯系

對法與道德的聯系問題,主要有兩派觀點:實證主義法學認為法是國家的主權者的命令,是一個“封閉的邏輯體系”,法與道德之間、“實然的法”與“應然的法”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自然法學認為,只有體現道德的法律才是具有法律品質的法律。

中國不同於其他國家,有自己的特殊國情,法律與道德的關系也有特定含義和理解。結合中國國情,法律與道德的聯系分述如下:

1、一國范圍內的法律與統治階級的道德都是統治階級的整體意志的體現。我們知道,道德是有階級性的,而法律也是有階級性的,二者都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要求,不同之處不過是其外在表現形式的差異。

2、法律與統治階級的道德相互滲透。忠孝節義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維護其階級統治的道德規范,在其立法中體現為“十惡”不赦的大罪。在司法實踐中,甚至是將儒家思想的教義作為辦案的根據,《春秋決獄》一書就是其中的典型。

3、道德的狀況制約立法的發展。如在漢朝之前,道德中的“三綱五常”等並沒有上升為國家的法律規定和立法原則,而只有在社會的現實情況決定需要這樣的道德。

4、道德有助於彌補法律調整的真空。法律即使規定的再詳細,也總會又顧不到的地方,如秦朝的法律體系繁瑣,條目繁冗,“或盜采人桑葉,臧(贓)不盈一錢”。

二、中國法律和道德關系的歷史探析

按照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觀的觀點來看,法律並非天生就存在於人類社會之中的,它只是在人類社會的矛盾(主要是階級矛盾)激烈沖突以致純粹依靠習慣和道德的力量無法解決時,而採取的強硬措施。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硬實力”,注重的是他律,而道德則是“軟實力”,注重的是自律。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階級對立現象只是歷史現象,終將隨著歷史進程而被消滅。如果階級消滅,法律便失去了存在的客觀物質基礎,其消亡是歷史的必然,以此為契機,社會秩序的維持僅依靠道德的力量即可。

(一)古代中國的法律和道德關系的演進

在古代中國,法又被歸結為“刑”,“平之如水”,有公平、正義之義。道德至晚是在西周時期被歸結為一套完整的“禮”,它無所不在又包羅萬象;二者之間的關系也被確定為“德主刑輔”。因此,兩者長時期的相互滲透、相互補充,表現出了中國法律發展歷程中特殊的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現象。

1. 道德的法律化

道德的法律化,主要側重於立法過程,指的是立法者將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規范或道德規則藉助於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國家意志的形式表現出來並使之規范化、制度化。

從中國的歷史來看,道德法律化發端於西周初期的“周公制禮”,確定禮的基本原則“親親”、“尊尊” 並使之趨於法律化,達到“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禮與刑在性質上是相通的,在適用上是互補的,違禮即是違法,出禮入刑。

周禮隨著西周的滅亡而失去在國家中的統治地位,真正對中國古代法律道德關系奠定理論基石的是漢儒董仲舒的德主刑輔思想,以陰陽五行相輔相成之理,來論證德主刑輔符合天道運行的規律。這是古代中國道德法律化歷程的重要環節,其後兩千年的封建時代均採取這一原則,其影響不但對中國和東亞地區,在世界范圍內也很巨大。

其後唐朝繼續並發展了漢魏晉以來的德主刑輔的潮流,並根據統治需要,制定引法入禮的指導思想,最終完成了道德法律化的歷史任務,以至“一準乎禮”成為對唐律的主要評價。在這之後的一千餘年裡,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王朝幾乎是原封不動的按照唐朝制定的規則來延續自己的統治和封建制度的實行,直至中國近代的來臨之後,才被迫於清朝末年全面修訂法律典籍。

2. 法律的道德化

所謂法律的道德化,主要側重於守法的過程,指的是法律主體把守法內化為一種道德義務,以道德義務對待法律義務。法律道德化的實質是由他力約束轉向自我約束,由法律約束轉向道德約束。

毫無疑問,在世界歷史進入近代之前,中國古代的人民在法律的道德化方面的成就是領先的。僅僅單純依靠法律來規范社會生活和交往,即使是在文明程度高度發達的今天,也是不可能辦到的,更何況是在生產力非常落後的古代中國呢?而將法律道德化,則可以在節省大量人力物力的條件下,將法律的作用面擴展到最大的范圍,而且一旦法律作為一種道德力量保存下來,其影響維持的時間長度也是令人不可思議的,如中國就維持了兩千年。綜合兩方面的因素,我們可以看出,法律的道德化不單是道德的法律化的結果,更重要的,它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可以選擇的最佳途徑。

三、以史為鑒,促進法律道德和諧發展

古人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通過以上對中國古代道德與法律關系的歷史考察及對二者關系的法理分析,針對前面的問題可得到如下幾點啟示:

(一)、情法沖突

這種情況不可否認是在現實世界中客觀的、大量的存在著的,而法治社會(不論是古代秦朝的專制統治前提下的“法制社會”,還是我們今天正在努力建設的真正意義上的法治社會)要求人們在處理問題時,首先考慮行為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法官判案時,只能以現行法律為依據,不能靠法官的自由裁量。這樣勢必導致法律無法適應新出現的情況,而道德等非強制性社會規范則可以其主觀性調解新生的行為現象。這就是一元法體制的弊端之所在,即在國家制定法與道德之間缺乏過渡、緩沖機制上,造成了法律的僵硬、無力及冷酷,造成了法律與大眾心理、社會風習之間的脫離與隔閡,也造成了道德的無力感和被蔑視,甚至鼓勵了對道德的違犯,加速了道德的衰落。但是,如果以情理斷案,就違背了法治的原則,也極容易造成將法律法規高置起來,僅憑世俗的習慣來審理案件,這就又回到了古代封建社會的“春秋決獄”、“緣心定罪”的深淵里了。因此,只有在法的體制上作出調整,找到現代文明社會的法律和道德之間的“平衡點”,我們才能實現情與法的協調、德與法的並治,避免法與情的尷尬。

(二)、法中含情

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規范的制度化實踐。像諸如正義、公平、平等、誠實信用、遵守善良風俗等普遍的或個別的法律原則,其本身就是人類道德觀念的有力組成部分。也因為有了道德的支持,才使法律原則能夠發揮出人性的作用。倘若法律不承認或者否棄這樣的道德因素,那麼法律或法律制度是存有極大缺陷,它是否有生命力或者在多大程度擁有生命力都是疑問。

良法表明法要包含某種道德價值,故法治的概念本身就體現了法治與道德的深刻關系。失去了道德基礎的法為惡法,惡法之治與法治精神是根本背離的。我國古代的儒家倫理法體現了道德與法律的一種結合模式,即把社會普遍承認的道德規范上升為法律,納入國家強制實施的行為規范。解決現實社會中的人們道德缺位、法律的尷尬,是否可以吸取儒家倫理法的合理內核,靈活適用法律,把法治中注入道德的血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法治國家。。

(三)、德法並重

法治的理念來自西方,德治則來自中國傳統法文化,兩者的結合順應了尋根意識與全球意識相結合、民族性與時代性相結合的潮流。當我們執著於法律的繼承與移植、法律的本土化與國際化的探求、迷惘、思索的時候,請讓我們把視角拉到社會調控這個高度上來。我們會頓時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發現西方的法治精神對我們進行征服的時候,傳統的德治精神正在歷史深處遙遙呼喚。應該指出的是,西方的法治,盡管並不排斥道德,但無疑在宣揚法律至上的同時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道德,這其中尤以分析法學派的主張最為突出。

奧斯丁主張:“法律反映或符合一定道德要求,盡管事實上往往如此,然而這不是一個必然的真理”。西方社會普遍存在的情感危機與道德淪喪就是明證;傳統的德治卻是主張德主刑輔,法是德的附庸,貶抑了法的作用,也與時代的發展不相適應。所以,對二者都要加以揚棄和改造,抽取各自的合理內核,進行結構重組,建立全新的德法結合的體制。

從歷史上的道德和法律關系演變歷程來看,正確處理好德法關系,在二者之間尋找到最佳的平衡點和結合點,正是古代中國繁榮興旺程度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原因之一,而當下理順道德和法律的矛盾,從中發掘推動社會進步的因素,則是復興偉業的助力。

參考文獻:

[1]周旺生.法理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版

[2]韓明德,《法理學》(M),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道德和法律論文篇2

論法律和道德沖突的利益衡量

摘要 法律和道德作為人類社會主要的社會規范,之間的利益沖突一直是社會以及法學界極為重視的問題。本文從法律與道德之間沖突的歷史根源談起,簡要分析了正確處理法律與道德沖突的現實意義,並通過現實中的兩個真實案例分析,就法律和道德沖突的利益衡量作了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 利益衡量 法律 道德 一、法律與道德沖突的歷史根源

(一)歷史文化原因

法律與道德之間的沖突,歸結於中國自古的歷史文化,主要的根源在於倫理本位,倫理本位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孔子的“仁”和“禮”的影響,將整個社會生活都以倫理,也就是儒家思想下的社會道德為中心,所有的思想和活動都是圍繞著倫理來展開,連當時的法律也是不例外的。隨著時代發展至今,雖然倫理的思想遠遠沒有古時候那麼厚重,但是很多思想還是滲透到幾千年的文化當中,依舊在很大程度上規范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一旦制定出的法律規范與這種約定俗成的社會道德出現不契合的現象時,勢必就會對案件的審判產生一定的影響,體現出法律與道德之間的沖突。

(二)現實社會原因

目前在現實中會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就是往往會在某個案件的審判過程中出現“民意”的參與。此類案件一般都是嚴重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案件,民眾對其往往給予了極高的關注,這些關注的原因就在於人們的正義感以及對社會道德的維護。而民意表現出最極端的方式就是請願書,這在現實社會中不是很新鮮的名詞,一旦請願書送至法院,由於社會輿論的壓力,法官在審判中無形的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參照民意,但是民意代表的社會道德多少都會跟法律出現不同程度上的分歧,這種分歧就會直接體現出法律與道德之間的沖突,而這種沖突反映在具體的案件審理中,會對案件審判產生的影響實際上是不利的。

二、正確處理法律和道德沖突的現實意義

(一)維護法制的需要

法制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將所有的現行法律形成一個完整的法律體系,而法制的更好要求,就是實現法律的“良法”要求,“良法”不僅體現在法律的適用方面,同時還體現在跟其他社會規范之間的和諧發展,這里最為重要的,就是要跟社會道德實現良好的相容性。同時,法律體系的建立以及良法的運行都需要其他社會規范的配合協調,只有當法律和道德之間的沖突得到很好的解決,法制的權威性以及統一性才能夠得到很好的強化和維持,司法實踐才能很好的得到民眾的支持,而這些都是我國實現法制的客觀要求和必要保證。

(二)保持社會穩定的需要

司法是社會矛盾的最終解決手段,爭取使訴諸司法的所有案件得到合理解決是其擔負的重要任務。這就決定了案件的正確審理對於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性。由於社會道德與民意息息相關,如果對道德沖突案件處理不公,司法這一最終手段失效,當事人則可能依靠自力救濟解決問題,不但達不到息訟止爭的目的,而且會導致矛盾激化,有的甚至釀成群體事件,危及社會穩定。因此能否正確處理情法沖突對社會穩定至關重要。所以,案件審理的一個重要目標是,不僅要使當事人服從法律、服從判決,更要使案件的處理結果在情理上無可挑剔,這樣才能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三)提高司法效率的需要

效率是法律的基本價值之一。案件一審終結,判決生效,這是最為理想的結果。但在司法實踐中,特別是在法律與道德沖突案件的審理中,這種理想結果卻較難實現,原因就在於此類案件的判決難以同時實現雙方當事人的訴訟目的。現實中,絕大多數案子出現上訴,20%左右的案子進入再審,常常一個並不復雜的案子一審就是幾年、十幾年,無形中加大了司法成本,而且影響到司法公正等基本價值。正確處理法律和道德沖突,則有助於使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使判決及早生效,從而大大縮短訴訟時間,節約人力、物力、財力等司法資源,達到提高司法效率的目的。

三、法律與道德沖突的現實案例分析

(一)維護自身權利中的故意傷害

2005年1月,湖南省某市的士司機黃某遭到劫匪姜某等搶劫,姜某等歹徒下車逃竄時,黃某駕車追擊,的士撞倒姜某,姜某傷重身亡。劫匪方把黃某告上法院,某市某區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黃某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黃某不服,上訴至某市中級法院,中級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這個的案件的審判結果存在很大的問題,不但違背了刑法的主旨,同時也與社會道德相違背。首先,從法律層面上講,法院判決黃某故意傷害的原因,主要就是認定黃某的行為不屬於正當防衛,法院認為姜某在搶劫以後的逃竄,不法行為已經結束,因此黃某再開車將其撞傷,已經不屬於對正在進行中的不法侵害進行防衛,故將人撞傷的行為不屬於正當防衛,而屬於故意傷害。

這種解釋是很牽強的,在搶劫中的不法侵害往往是最難以斷定的,因為對於搶劫的認定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實施暴力,另一個是對財產的不法侵害,這就意味著我們在對搶劫的正當防衛中,不能單單認為就在犯罪嫌疑人對當事人進行暴力的時候就屬於不法侵害,姜某在逃跑的過程中,仍然對黃某的財產處於不法侵害的狀態中,因此搶劫行為仍在繼續,所以黃某的行為仍然屬於正當防衛的范疇。

而從社會道德的意義上來說,很明顯,當人們看到此類的案件審判結果就會認為,這是對搶劫行為的一種縱容。目前搶劫行為在現實社會中日漸猖獗,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財產安全,而當人們對自身財產進行維護的同時,又在案件審判上給予沉重的打擊,這勢必會帶來不利的輿論壓力。雖然黃某造成姜某死亡的結果過於嚴重,但是黃某畢竟沒有殺人的故意,僅僅是為了追回自己的財產,因為這種行為而被判處故意傷害而受到如此重的刑罰,對民眾的心理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往往在此類案件中,涉及到盜竊、搶劫之類的案件,都或多或少會出現在法律和道德上存在一定的沖突,就如筆者所舉的上述案件,我們對於正當防衛之類的法律規定上,尤其是防衛過當和防衛不當的認定上,有很多是社會道德所無法判定的,人們在道德中所理解的對個人正當利益的維護,很可能從法律的角度而言就變成了防衛不當或者是防衛過當。因此筆者認為,讓社會道德加以改變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事情,所以還是應該在法律規定上,在對正當防衛的相關規定上加以細化和規范化,盡可能的實現與社會道德之間的契合。

(二)無因管理下的民事賠償

婦女胡某和陳某是鄰居,2002年2月的一天,胡某因臨時急事,請求陳某替她暫時照看三歲男孩,陳某是個熱心腸的人,滿口答應。可是,在陳某抽空炒菜的時候,淘氣的男孩不幸摔倒,被玩具戳傷右眼,後無法治癒,造成殘疾。胡某最後把陳某告上法院,要求賠償醫療費精神損失費10萬多元,法院依據民事無因管理的有關司法解釋,判定陳某負主要責任,賠償胡某6萬多元。

這個案件如果單從法律規定上來講沒有任何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典型的無因管理方面的問題,無論陳某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考慮,當答應為他人照看孩子的同時,就必然出現法律上的無因管理,無因管理不以當事人之間的約定為前提,只是在管理的過程中,會出現相應的管理義務,一旦在管理在出現疏漏,也會對其不利後果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所以在本案中,由於陳某的一時疏忽,沒有盡到合格的管理義務,從而使小孩落下殘疾,因此依照無因管理的相關規定,必然會要求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但是從社會道德方面而言,這就存在很大的問題了,在法律上陳某本身並沒有照看孩子的義務,僅僅是因為自己的熱心,初衷是助人為樂,幫忙去照看孩子,而且發生這樣的結果並不是陳某所願意看到的。然而,陳某熱心的去幫助別人,結果卻因此而必須要承擔六萬元的巨額賠償,這讓一般的民眾是完全無法理解的。這樣的審判結果不僅會嚴重的傷害到人們做好事的積極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社會風氣。

因此筆者認為,在此類案件的審理過程中,由於是民事審判,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自由性,所以可以在參照法律條文進行審判的同時,也應該充分的考慮對社會正義感的維護,從正義的角度上去看待此類案件,盡可能的去對助人為樂的人多一點的權利維護,這樣才能更好的維護法律的正義性,帶來良好的社會風氣。

參考文獻:

[1]楊仁壽.法學方法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2]孫笑俠.中國傳統法官的實質性思維.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4).

[3]梁慧星.裁判的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柒』 徐君是哪年出生的拜託各位大神

個人簡介: 姓名:徐君 生日:1976年5月21日 籍貫:山東 身高:170cm 體重:53kg 星座:雙子 血型:O型 民族:漢 職業: CCTV-12《法治視界》主持人 家庭成員:父母,弟、妹 業余愛好:看書、看電影、寫作 最喜歡的顏色:黑色、寶石藍、白色 最喜歡的水果:蘋果 最喜歡的食品:韓國菜,西餐 最喜歡的服飾:休閑裝以及略顯隨意的職業裝 最喜歡的書:《紅樓夢》,《魯迅全集》 最欣賞的人:里芬斯塔爾 最喜歡的事:旅遊 最渴望的生活狀態: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 個人經歷: 2003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攻讀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學位,大學主攻英語。 2004年11月份進入中央電視台社教中心工作,任「社會與法」頻道《法治視界》節目主持人。有多年從事記者、編導、主持人的豐富經驗。編導並主持的專題片曾多次獲得山東省優秀電視專題節目一等獎和山東省廣播電視彩虹獎等優秀獎項。 曾經發表多篇散文、小說。如散文《最後一課》、《拍攝〈北大百年〉的日子》、《離別》等;中篇小說《眩暈》、劇本《真空》等。 采寫的新聞稿曾經多次在中國地市報新聞獎評比中獲得一等獎等獎項。 撰寫了多篇優秀論文,其中《論我國紀錄片的現狀及走向》(被收錄在《廣播藝術論》一書中)、《跨越時代的風格之美——淺議<背叛>的現實主義風格》、《平實的魅力——試論韓國家庭倫理劇的編劇藝術》、《我們所歡迎的主持人》、《娛樂節目的殺傷力》《遊走在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之間》等發表在《當代電視》及各類報刊雜志上。目前正在為中國傳媒大學211重點工程的二期重點書目《廣播電視藝術學體系》撰寫其中兩章內容《播音主持》和《後工業時代的影視藝術》。

希望採納

『捌』 《法學方法論》前四編解析與感想

這一章通過韓愈第三十九世孫韓思道訴郭壽華(筆名「干城」)誹謗死人罪的故事,圍繞「直系親屬」在觀念上和法律上的不同含義而展開,楊先生通考我國舊制及世界各國立法例,認為法律上的直系親屬在我國僅指「九世」,即以自身為一世,上下各四世,此謂法律上直系親屬的范圍,而觀念上的直系親屬系指「身所從出」,無分幾世。而台北地方法院之所以錯誤的支持韓愈第三十九世孫韓思道的訴求,就是因為該地方法官在法律未就「直系血親」設限的情況下不具備運用法學方法對法律進行合理解釋的能力,即 「目的性限縮」 解釋的能力,僅僅是單純的適用法律。由此提出法學方法的重要性。

[「目的性限縮」] 顧名思義,目的性限縮,乃從規范目的上積極地剔除與之不合之文義,非如「限縮解釋」或「縮小解釋」,消極地將法律概念局限其核心意義,二者不可同日而語。——第6頁

在這一問題上,作者並未不分任何情況的做出惡法非法或亦法的論斷,而是認為法律必須具備兩種性質,具備這兩種性質的法不論其從外來看是所謂惡法或良法,其都仍是應該得到遵守的法律。

其一,法律必須為「法律」,即該法律並未與正義徹底相背離,運用法律闡釋仍可使其 「切合社會之要求」 的話,則該法僅是具有惡法之外觀,而仍具有良法之實質。但若是法律闡釋仍舊不起作用,則此為不可適用的惡法。楊先生在此舉了納粹之法的例子。

其二,楊先生認為,法律鮮少沒有目的的,法律的目的, 「一言以蔽之,乃在督促人類朝著『人類本質存在』之『共通善』或『正義』生成發展。」 (第11頁)故法官在解釋法律行為以確定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時也應探求法律的真實目的、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如此,則惡法非法自不待言。楊先生列舉了「威尼斯商人」中安東尼應被取肉還錢的故事。

楊先生在本章前半部分介紹了科學的可證偽特性及科學分命題的分類,文中介紹了 經驗科學命題 形式科學命題 的區分,其中經驗科學具有典型的可證偽特性,「某一命題或公理,也可以用邏輯分析的方法,驗證其真假」。楊先生接著對科學研究中的幾種常用方法做了介紹:

一是要區分理論認識的考察方法與實踐評價的考察方法,即要區分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

[經驗科學命題] 即必須通過事實驗證的命題,其隨時會隨著事實的概念而改變。

[形式科學命題] 即已通過邏輯經驗推理論證可知為真的命題,其為恆真。

楊先生是贊成博通的,楊先生認為專精若不博通,則其知識有若無根之木,一遇阻礙即不能精進,法學亦是如此。

楊先生認為首先需要對法經驗科學具有博通的能力,其次需要具備對應用法學的博通。但因應用法學之繁之巨,專精與博通所有的應用法學幾無可能,故對於專精與博通應用法學的強度,應分其層次:第一層次,應對基本的應用法學部門,如刑法、民法等,均需專精與博通,但這已殊為不易;第二層次,退而求其次,專精一、二法律部門,其餘基本的則只需「粗精」。所謂粗精,有兩方面的要求,積極層面來說,以有助於專精部門的進步為其基本要求;消極層面來說,以不阻礙專精部門的發展,「能避免不應有的錯誤」為其基本要求。

最後,楊先生認為「法學具有實踐的性格,為其他科學所無。」(第29頁)

本章標題為「法學之任務」,但本章內容實為法律解釋與適用,不知道這樣安排的用意是什麼?或者說楊先生認為法學之任務就在於法律的解釋與適用?看此章標題與內容,應是如此。但楊先生在本編第四章又指出:「……法學之主要任務,厥為透過法律的適用,以實現法律目的或社會統制目的……」(54頁)

本章主要介紹了法律適用與法律解釋的相關概念,並介紹了法律解釋的歷史脈絡。楊先生認為

但這是理想中的狀況,實際上人們在適用法律時並非如上所說按部就班的適用,楊先生又將其適用過程總結為兩個方面:其一,在目光或腦力上包括兩個作業,一是要認定清楚事實;二是要法律解釋,明確所選適用法律的規范意義。其二,則為歸攝過程(將事實歸攝與法律或曰將法律套用到事實中)。

由上來看,其實可以總結為 確定大小前提+歸攝過程 ,但在歸攝過程中

由此可見, 歸攝 不僅包括 邏輯推理 ,還應包括 目的實現

楊先生認為歸攝的過程離不開 法解釋學 的應用,並在後文介紹了法解釋學的歷史,此不贅述(我也沒記住)。

自認識主體觀察其客觀性,楊先生認為「惟在實際上根本無此可能。」因為人們往往受不自知的偏見的影響,這種不自知的偏見又往往是難以察覺的,還因為人們身受所處環境影響的偏見。人們並非生活在真空之中,而是往往帶有某種不自知的觀點,所以說 認識主體之客觀性 「惟在實際上根本無此可能。」

自認識結果觀察其客觀性,楊先生認為

也就是說,如果某一認識結果可以使用邏輯分析或經驗驗證的方法進行合理討論或批判可能,那麼得到的對這一結果的最終認識即具有客觀性。我認為此處的客觀性實際上指普遍說服力。

那法學是否能用這一方法使法律解釋具有客觀性呢?

本編第一章通過對法律解釋和法律適用的介紹,引出了法學或法律解釋是否具有客觀性這一問題,第二章則從宏觀角度論述了獲致客觀性的方法,本章則論述了法律解釋之客觀性獲致的困難並介紹了以學問的「間主觀性」特徵獲致客觀性的方法。所謂 間主觀性 ,即是主觀與主觀之間可以通過某一標准進行溝通,而這一標准應符合 科學 ,前文已述,科學廣義上可分為形式科學與經驗科學,所謂科學大致也可通過邏輯分析與經驗驗證的方法驗證其客觀性。

以邏輯分析的方法來獲致法學的客觀性,可以明顯看出法學的 教義學性 ,按照這種方法發展到極致,則容易發招為「概念法學」:「即令運用之結果,為命題所無,或與命題發生沖突,亦必牽強附會,曰法律固系如此也。其之不當,不待言自明。因之如何善用邏輯的方法,拿捏得宜,允屬一樁藝術。」(52頁)

但與其他經驗科學不同的是,法學將其命題當做不可輕易更易的權威,而不像其他科學一樣,躺今日有新發現,則原所有命題則立即可變。

邏輯分析的方法有助於我們通過把握法律解釋的客觀性,但我們不可沉溺與邏輯構建的帝國當中,而無視邏輯之外的社會事實,法學應當積極回應實踐問題。

並舉了「美國奧勒岡州限制女性工作時間案」與「台灣養子女與婚生子女成婚案」兩個例子來論證明白清楚的社會事實對法律解釋客觀性的助益。

楊先生認為法學是將理論認識應用於實際問題,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是一門應用科學。

本編第一章至第五章,講述了十九實際前後法、德、英、美、日等國一般法學界狀況及自由法運動之概況。第六章介紹了概念法學與自由法學的五個差異,其分別為

第七章則介紹了裁判的准立法機能:

第八章則又著重闡述了法學系「理論認識與實踐之結合」這一思想。

法學實踐論,則必探討實踐之方法,而實踐之方法則可以根據法的不同分類有所不同,楊先生開篇即對「法」做如下分類:

楊先生首相將對 的研究歸納為法應用科學與法理論科學。 理論科學可以邏輯分析的方法或經驗事實的驗證方法,獲窺恰如其實之內涵。應用科學則以理論科學為基礎,亦具有某程度之客觀性(129頁)。 法理論科學又可分為法經驗科學與法理學。法經驗科學與法理學並非僅包括圖上所述,而是這幾種最為著名。法應用科學以社會政策學、立法學、法學為主,而非僅有這三者。此處的法學實際上是指法解釋學或法規范學,是指以法律規范為研究對象,以確定法律真正含義的一種研究。

在此基礎上,楊先生對法學(即法解釋學)的研究方法做了如下總結:

即楊先生認為,法學研究方法 一言以蔽之,應以理論認識為基礎,做實踐的應用 (132頁)。

在初學時,應將理論認識與實踐分開,以邏輯分析或經驗事實的方法先進行理論認識,在有意識的與實踐結合。

楊先生認為法律解釋的指導理念有四:

1.解釋之妥當性。 吾人依據法律文字以邏輯推論的方式闡釋法律時,務必顧及一般的妥當性,此種指導理念,每每涉及「立法精神」或「立法者之意思」(134頁)。 而所謂立法者意思實是指若立法者處於今日面對今日指情況所應用的意思。

2.解釋之現在性。此處實際上是說若出現無法的情況下,應根據現今所處社會之環境、價值取向進行解釋。

3.解釋之創造性。此處實際上是說若法條不明或相抵觸,修改立法來不僅的情況下,應根據法律的目的,創造最合乎目的的解釋。

4.解釋之社會性。即解釋法律不能與所處的社會脫節。

楊先生認為法律的闡釋即廣義的法律解釋,包括狹義的法律解釋(針對有一條或多條法律時)、價值補充(針對雖有規定,但不明確時。0.5條法律)、漏洞補充*(針對無規定時,0條法律)三個方面。

文義解釋,即按照文字字面的通常含義與使用方式進行解釋。

並非所有的法條都可為反對解釋。只有在法律要件與法律效果之間具有 內涵的包含 相互的包含 的情況下才可進行反對解釋。詳言之:

設法律要件為p,法律效果為q。

若q包含p,即該法律效果並非僅只能為此法律要件所導致,則不可為反對解釋。可做如下推導:

『玖』 真空的解釋及造句

真空拼音

【注音】: zhen kong

真空解釋

【意思】:(1)沒有空氣或只有極少空氣的狀態。(2)真空的空間。

真空造句:

1、它們都是真空的。

2、這兒還有真空中的介電常數,看,全在這里。

3、設計不能在真空中誕生,而我想加上一句,設計的執行中不能沒有一個牢靠的流程。

4、現在我們讓這部分容積內的氣體擴散,到另一邊的真空內。

5、我們知道水都是往下運動的,就好比如同下雨一樣,但是你會發現如果在右邊的`水也向下運動,就會產生一個空隙,在吸管里會有一段真空部分。

6、所以說,光速可以減慢卻不能加快:真空好比是自然界的康莊大道,光便以其極限速度疾馳在這條大道上。

7、在這個范圍之內,攘攘熙熙的活動將繼續增加,填補真空。

8、真空中的介電常數是。

9、最後,土耳其內部也有一個真空。

10、這些新來者願意提供融資,這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一個真空,並令人產生希望:至少在美國的幾個大市場,下滑的最糟糕時刻也許已經過去。

11、沒有建議是在真空里給出的。

12、而存在其中的,就是虛無了,那是與我們描述的真空很接近。

13、身處伊斯坦布爾時,是我確信只有這些真空狀態被用錯誤的方法填滿時,我們才會失去土耳其這種平衡角色。

14、自然界沒有真空,所以如果你在清理空間時不在原處放進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新的干擾物就會潛入。

15、這些分支是從這個信念產生的,即:社會性別不是存在於真空之中,而是需要在社會的種族與階級中予以審視。

16、此外,有關流產的辯論不可以,也不應該在真空中出現。

17、當一個真實氣體,向真空膨脹咱的時候溫度會下降。

18、這是因為無論布滿真空的是何種物質,它必須是一種有別於組成這個世界的基本物質的物質。

19、有待討論的關鍵問題之一是如何確保以色列從黎巴嫩領土上撤軍不會留下一個有可能再次被真主黨填補的真空。

20、空間中,甚至真空中,存在著大量這種瞬態粒子,它們沿各種不同方向運動,從而使得產生的力在總體上達到相互平衡。

21、我用丙烷檢查有沒有真空泄漏。

22、但如果土耳其向南看,發現另一個真空——阿拉伯穆斯林世界沒有領軍。

23、我們已經看到在一些轉軌國家,突發的沖擊和快速的變革所造成的制度真空對增長、減貧和市場秩序的合法性的負面影響。

熱點內容
法網狙擊法官 發布:2024-11-20 13:35:47 瀏覽:726
法官老婆 發布:2024-11-20 13:11:51 瀏覽:125
保全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4-11-20 13:10:29 瀏覽:676
道德的性指 發布:2024-11-20 12:53:44 瀏覽:866
法律和行政法規適用 發布:2024-11-20 12:01:39 瀏覽:902
榮成法院王 發布:2024-11-20 11:38:27 瀏覽:759
法律援助經濟困難 發布:2024-11-20 10:58:15 瀏覽:889
基層法律服務所變更流程圖 發布:2024-11-20 10:33:50 瀏覽:444
婚姻法2018年2月新規定 發布:2024-11-20 10:15:30 瀏覽:580
交通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20 10:04:34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