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概論留置權

經濟法概論留置權

發布時間: 2022-11-17 09:41:49

Ⅰ 關於《經濟法概論》「無限連帶責任」和「連帶無限責任」有什麼區別

無限連帶責任,系指無限責任企業的投資人除承擔企業債務分到自己名下的份額外,還需對企業其他投資人名下的債務份額承擔連帶性義務,即其他投資人無力償還其名下的債務份額時,自己有義務代其償還債務份額。

Ⅱ 經濟職權的概念和特徵是什麼

概念:國家機構依法在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行使領導和組織建設職能時所享有的經濟管理權利。

Ⅲ 經濟法基礎重點有什麼

經濟法基礎重點在於:

1、經濟法概論

(1)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2)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3)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2、會計法律制度

(1)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2)會計核算

(3)會計監督

(4)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5)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3)經濟法概論留置權擴展閱讀:

經濟法特點:

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興的法律部門,與傳統的相鄰法律部門相比,其主要特點有: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Ⅳ 經濟法概論難嗎

不難,經濟法概論比較好考,都是客觀題。
理論聯系實際學好經濟法概論
1.由於經濟法概論主要涉及的是經濟部門法的內容,盡管我們也介紹了一些法理的基本知識,但我們的介紹對於內容豐富的25部經濟法律來講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建議同學在學習經濟法概論之前要翻一翻民法學等教材,了解民事法律關系、民事法律行為、公民、法人、代理、時效、物權、財產權、債權等內容,為學好經濟法奠定法理知識。
2.經濟法概論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同學們要理解每一部法律的立法理論基礎、立法的目的和宗旨、立法的基本原則,這是理解掌握每部法律精髓的前提,同時對於成千上萬的法條沒有必要死記硬背,也不可能背地下來,即使是法官斷案、律師辯護也不可能對每一部法律的法條全都記下來,但也不能一點都不知道,怎麼辦呢?關於需要記憶的內容請大家以經濟法概論期末復習指導或考核說明規定的為依據進行。
3.經濟法概論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大家在掌握每部法律立法宗旨和精髓的基礎上,要時時刻刻關注我們國家火熱的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法律現象,能夠運用法律理論進行分析,提出解決的方案。這樣既可以加深對法律的理解,即知法,又可以運用法律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即守法,還可以減少學習過程中的枯燥,提高學習興趣,鍛煉聯系實際、提高運用法律的能力,即用法。
4.制定一個學習計劃。認真閱讀本課程的教學實施方案,根據實施方案的安排,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學習計劃。計劃包括學習目標、時間安排、學習方法、學習內容和學習效果。堅持課前預習、堅持上課聽講習、堅持課後鞏固練習(以經濟法概論概論學習指導上提供的練習為主)。
5.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各種資源。在以文字教材為學習的基本資源外,還要看錄像講座(18講)、瀏覽網上提供的教學輔導、發電子郵件與老師和同學交流、打電話進行垂詢。
總之要業余時間抓緊學,老師授課認真學,同學交流互相學,工作忙時抽空學,與時俱進勤奮學。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Ⅳ 經濟法概論的作品目錄

第一章 經濟法概述
知識框架1學習目標1引子1第一節 經濟法的產生與發展2
一、經濟法的起源2二、中國經濟法律制度的建立2第二節 經濟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3
一、經濟法的概念3二、經濟法的基本原則3三、經濟法的調整對象4第三節 經濟法律關系6
一、經濟法律關系的特徵6二、經濟法律關系的構成6第四節 違反經濟法律的責任和解決糾紛的方式9
一、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9二、解決經濟糾紛的方式10第五節 經濟糾紛案件訴訟和訴訟代理11
一、民事訴訟的管轄11二、民事訴訟程序14三、訴訟時效16四、訴訟代理17綜合練習與實踐19
第二章公司法21知識框架21學習目標21引子21第一節公司法律制度概述21一、公司的要素22二、公司的基本分類22三、公司法的概念23第二節公司的一般規定23一、公司的成立23二、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資格和義務24三、公司的財務與會計24四、公司的合並、分立、解散與清算25五、違反公司法的法律責任27第三節有限責任公司29一、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29二、有限責任公司的組織機構31三、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別規定34四、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別規定35五、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35第四節股份有限公司36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36二、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機構39三、上市公司的特別規定41綜合練習與實踐42
第三章合同法44知識框架44學習目標44引子44第一節合同法律制度基本知識45一、合同概述45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和分類45第二節合同法法律制度46一、合同的主要條款46二、合同訂立47三、合同的形式48四、合同的效力49五、合同的履行51六、合同的變更52七、合同的轉讓52八、合同的終止54第三節合同法分則55一、買賣合同55二、贈與合同56三、租賃合同56四、承攬合同57五、委託合同58第四節違反合同法的法律責任59一、合同違約形態59二、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59綜合練習與實踐61
第四章擔保法63知識框架63學習目標63引子63第一節擔保法概述64一、擔保的內涵和方式64二、擔保的設立和效力64第二節保證66一、保證的概念66二、保證方式66三、保證責任67第三節抵押68一、抵押物的規定68二、抵押合同和抵押登記69三、抵押的效力69第四節質押71一、質押分類71二、動產質押72三、權利質押73第五節留置75一、留置的特點75二、留置的效力76三、留置權的實現與消滅76第六節定金77一、定金概述77二、定金的設定78三、定金的效力78綜合練習與實踐79
第五章稅法81知識框架81學習目標81引子81第一節稅收法律制度概述81一、稅收的特徵82二、稅法、稅收實體法構成要素和稅收法律關系82三、我國現行稅種83第二節商品稅法84一、增值稅法84二、消費稅法85三、營業稅法87第三節所得稅法87一、企業所得稅87二、個人所得稅92第四節稅收程序法律制度95一、稅務管理95二、稅款徵收方式96三、稅款徵收措施96綜合練習與實踐97
第六章證券法99知識框架99學習目標99引子99第一節證券發行制度99一、證券發行制度概述99二、股票的發行100三、公司債券的發行101第二節證券交易102一、證券交易的一般規定102二、證券上市104三、持續信息公開105四、禁止的行為106綜合練習與實踐108
第七章會計法110知識框架110學習目標110引子110第一節會計核算111一、會計核算的要求111二、會計科目113第二節會計監督113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113二、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114三、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114第三節違反會計法的法律責任115一、一般違反會計制度規定的行為和責任115二、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116三、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117四、單位負責人相關的法律責任117五、相關行政部門的法律責任118六、違反《會計法》,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規定的行為的法律責任118綜合練習與實踐119
第八章票據法121知識框架121學習目標121引子121第一節匯票122一、匯票的當事人和種類122二、匯票的記載事項123三、出票123四、背書123五、承兌124六、保證125七、付款126八、追索權127第二節本票和支票128一、本票128二、支票129綜合練習與實踐130
第九章知識產權法132知識框架132學習目標132引子132第一節商標法133一、商標的作用133二、商標注冊的原則134三、商標注冊的條件135四、商標權136第二節專利法138一、專利的主體和類別138二、專利的特徵140三、專利權141第三節著作權法143一、著作權人的權利143二、著作權人權利限制144三、著作權的保護期限145綜合練習與實踐146
第十章市場秩序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148知識框架148學習目標148引子148第一節反不正當競爭法148一、不正當競爭148二、反不正當競爭法概述149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類149第二節產品質量法153一、產品質量監督與檢查153二、生產者的責任和義務153三、銷售者的責任和義務154第三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155一、消費者的權利155二、經營者的義務157三、國家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160四、社會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160綜合練習與實踐161
第十一章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障法163知識框架163學習目標163引子163第一節勞動合同的訂立及內容164一、勞動合同的分類164二、勞動合同的訂立165三、勞動合同訂立的內容166四、無效的勞動合同168第二節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168一、勞動合同的履行169二、勞動合同的變更169第三節勞動合同的解除與終止169一、勞動合同的解除170二、勞動合同的終止171第四節集體合同、勞務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172一、集體合同172二、勞務派遣172三、非全日制用工173第五節社會保障法173一、社會保障的概念173二、社會保障的特點174三、養老保險法律制度174四、醫療保險法律制度176五、工傷保險法律制度178六、失業保險法律制度181七、生育保險法律制度182綜合練習與實踐183
主要參考文獻186配套資料索取說明187

Ⅵ 《經濟法概論》課程講什麼內容

《經濟法概論》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一門公共課。 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內,可以使學生容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經濟法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認識經濟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法律服務於經濟的能力,以便於今後能夠較好地適應經濟管理工作的需要。

Ⅶ 經濟法和初級實務哪些是重點

經濟法重點內容:
1、經濟法概論
()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2)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3)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2、會計法律制度
(1)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2)會計核算
(3)會計監督
(4)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5)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3、稅收法律制度概述
(1)稅收與稅法概述
(2)稅收制度
4、流轉稅法律制度
(1)增值稅法律制度
(2)消費稅法律制度
(3)營業稅法律制度
(4)關稅法律制度
5、所得稅法律制度
(1)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2)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6、財產、行為和資源稅法律制度
(1)房產稅法律制度
(2)車船稅法律制度
(3)印花稅法律制度
(4)契稅法律制度
(5)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7)車輛購置稅法律制度
(8)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9)資源稅法律制度
7、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1)稅收徵收管理概述
(2)稅務管理
(3)稅款徵收
(4)稅務檢查
(5)違反稅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8、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1)支付結算概述
(2)銀行結算賬戶
(3)票據結算
(4)銀行卡結算
(5)結算方式
(6)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初級實務重點內容:
第一張資產是重中之重,每年的分值佔到60左右。所以一定要看懂看透,這一章一定要做到萬無一失,多做練習。因為這一章不僅僅是考試重點章節,而且也是基礎章節,學好第一章對後面的學習也很有幫助。其他的比如收入、財務報表等也需要重點關注。

Ⅷ 2010經濟法概論(財經類)自考00043

考《經濟法概論》重點學習資料
第一章:法學基礎理論和相關經濟法律制度
一,法的產生和類型
1,法的產生根源: 法是隨著私有制財產和階級劃分的出現以及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
2,法的四種歷史類型: 奴隸製法, 封建製法, 資本主義法, 社會主義法。
3,*法是階級、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
4,@法的前三種歷史類型與最後一種的社會主義法有本質區別:前三者均屬於剝削階級類型的法,社會主義法是最新、最高也是最後一個類型的法,是真正體現工人階段和廣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
二,法的本質和定義
1,法的本質: 階級性, 社會性, 社會職能。
法的特徵:1)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2)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
3)法是由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的統治階級意志,體現為規範文件,是人們發布遵守的行為規則。
2,法的定義——法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經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所有保護,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的行為規則的總和。
3,*階級性是法的本質屬性,但同時也具有社會性和社會職能。
三,法的淵源和結構
1,我國法的淵源: 憲法, 法律, 行政法規, 地方性法規, 規章, 國際條約。
2,*法律規范構成的三個要素: 假定, 處理, 制裁
3,法律規范的種類: 按表現形式分類: A.義務性規范,禁止性規范,授權性規范。 B.任意性規范,強制性規范
4,*在法的淵源之外的其他個人的講話、意見、法學著作、判例、習慣等,都不是法。
5,@現行經濟法律的某一條款中有哪些法律規范要素?
四,法與政策、道德的關系
1,法與政策的一致性和區別:
一致性:有高度的同一性,都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基本精神和原則是一致的。
密切聯系:政策是法的靈魂,是法的指導思想,核心內容,有法無規定時,更需要運用政策。同時,政策實現也靠法。
區別:法具有國家意志屬性,規范性,穩定性。有國家強制性保證實行,違反時要受到國家制裁。政策可根據形勢變化而修正。
2,法與道德的聯系和區別:
一致性:都是一種行為規則,社會規范,兩者在基本精神,任務和作用上都是一致的。
區別:在剝削階級社會不同階級有不同階級的道德,道德與法的產生和存在,調整對象和范圍,表現形式以及強制力方面都不同。
3,*法與政策的關系實質上是國家和黨的關系: (見書 9 頁)
4,*法與道德的關系在階級社會內有不同的表現:
五,法人和法人制度
1,法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2,法人具備的條件: 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財產和經費; 有自己的名稱, 組織機構和場所; 能夠獨立地承擔民事責任。
3,法人的權利能力—-企業法人所具有的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法人的行為能力—-企業法人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4,*法人和法人制度
5,*我國必須運用法人制度
6,*法人的獨立性
六,代理制度
1,代理——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有代理授權范圍內與第三人進行的,確立被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一定的法律關系的法律行為。
2,代理的特徵: A.代理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即代替被代理人進行的法律行為。 B.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有權獨立自主地進行代理行為。 C.代理人是代理被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進行的具有法律意義,產生法律後果的法律行為。 D.代理人的代理後果由被代理人接受,從而在被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確立了法律關系。
3,*代理關系也是一種法律關系
4,*被代理人與代理人依照委託代理協議,各自享受權利,承擔責任。
七,所有權制度 (所有制——對生產資料佔有和支配的經濟制度。)
1,所有權——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屬於上層建築。
所有權的性質: 絕對性; 排他性。
2,所有權的內容: 所有人在法律規定范圍內對其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分配和處分的權能。

Ⅸ 論述經濟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經濟法存在嗎?它能與民法、行政法相區分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嗎?要回答這些問題無疑要先對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有一個較為准確的界定。因為通常人們判斷一個法域是不是獨立的法律部門,關鍵是看它有沒有自己獨特的調整對象。事實上,我國許多經濟法學者也都將此作為整個經濟法理論的邏輯起點和認知入口,可見對於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認識確實非常重要。本文從分析國外兩大法系中所存在的經濟法現象的經濟社會根源和目前我國經濟轉型時期經濟法所擔負的特殊的歷史使命入手,試圖逐步揭示出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找到一個較為令人信服的答案。

一、從各國經濟法學流派的主要觀點中分析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一) 簡述各國經濟法學界的主要觀點

通常我們都認為現代經濟法產生於德國。在經濟法學創立之初,德國的經濟法學家就對經濟法有兩派不同的看法,一派認為,經濟法不是獨立的法律部門,而只不過是企圖指出當時各種經濟關系有趨向於法制化的觀點而已;另一派則認為經濟法是獨立的法律部門,其中「企業法」說認為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企業管理或完成經濟企業者的事業而產生的關系:「社會法」說認為經濟法是把「社會」作為調整對象的法,介於公私法之間:「組織經濟法」說則認為經濟法是同經濟政策相適應的一個獨特的法律部門。「統制經濟法」說則認為經濟法是統制經濟固有之法。

日本也是一個經濟法學較為繁榮的國家。其中較為著名的學者金澤良雄認為經濟法是「為了彌補民法調整所不及的法律空白狀況,即其中包含的與市民社會私人方面相對的公共社會方面」的內容而形成的法。 丹宗昭信則認為經濟法是「國家規制市場支配的法」,是國家為了維持競爭秩序而介入市場的一系列法規。

英美法系的國家因其傳統不強調公私法的劃分,所以也不關注與此劃分密切相關的經濟法。雖然在英美法學界絕大多數人迄今為止不主張使用「經濟法」這一獨立的概念,但並不代表這些國家就沒有經濟法現象,如今被稱為「經濟憲法」的反壟斷法,就首先誕生於美國。

(二) 分析各國經濟法現象和經濟法產生的社會背景

不管各國對經濟法承認與否或所持的觀點有多大差異,事實上在生產高度社會化,壟斷出現以後,以上各國都存在需要由公權力介入自由市場進行調整的特殊的經濟關系,這種實際上的由經濟法調整的經濟關系的存在已是不爭的事實。

既然客觀上有了調整的對象,那麼現代意義上的經濟法能否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就要從法律部門形成的條件上看,我們知道,任何法律部門的形成,都需要主客觀兩方面的條件。在客觀方面,需要由社會環境造就出具有某種特殊性的社會關系和法律領域,而當時的德國,由於一戰的戰時經濟政策,經濟領域出現了新的立法活動和法律現象。在戰後,又開始出現有關戰後經濟復興的法令,有了刺激新的法律部門產生的法律現象。在主觀方面,學者們對一系列的經濟法規進行匯總分類,使經濟法有了學術的土壤。所以,在筆者看來,經濟法在德國產生,並形成一個法律部門決非偶然,而有著其深刻的社會背景。而從其產生的背景中我們又不難看出,經濟法源於特別時期政府對於經濟的無奈的干涉,其調整對象最初就是在非常時期需要國家介入干預調整的一種經濟關系。

二、從經濟法的經濟根源中分析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一)凱恩斯主義的法律體現

在筆者看來,法律作為一個社會制度的上層建築,都有其相應的經濟制度為基礎。如果說民法的繁榮是基於經濟自由主義,那麼經濟法所體現的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無疑來自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的凱恩斯的經濟理論。

古典經濟學代表亞當。斯密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人追求的僅僅是個人的利益,但「在這樣做時,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促進一個目標,而這個目標決不是他所追求的東西,由於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經常促進了社會的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利益時所得的效果大。」這就是著名的「看不見的手」原理。他主張政府在市場經濟中應是「無為」,崇尚經濟自由主義,反對政府幹預。但在1929-1933年經濟大蕭條沖擊後,凱恩斯行動主義逐漸興起,凱恩斯認為,亞當。斯密的理論是建立在完全市場機制的前提下的,但這在實踐中並不存在,並非所有的經濟當事人都有對稱的市場信息和完全的理性且生產社會化和壟斷的出現會使價值規律和市場調節機制失靈。所謂市場失靈,按照西方經濟學家的觀點,是指由於許多因素使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呈現出低效率運行的一種非理想狀態,用博弈論的觀點解釋市場失靈的原因就是「個人理性與團體理性」的沖突。 而凡是市場可能失靈的地方,都是政府監管幹預的地方,都可以攬入經濟法管轄的范圍內。

(二) 對市場經濟在不同狀況下的調整-分析經濟法與民法異同

筆者認為,民商法與經濟法的本質區別在於前者是在市場運作良好時以個體為本位的私法,而後者則是市場失靈時以社會為本位進行補救的公法。但最終殊途同歸,兩者在目標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共同維護市場的穩定,促進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民商法的性質和特點適合當時社會經濟自由競爭和市場調節機制的需要,它通過個體自由和權益的維護,不僅促進微觀領域的公平和效率,而且由於它維持了市場的公平自由的競爭秩序,使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能充分發揮作用因而使社會經濟在宏觀和總體上得到調節。所以有人說,民商法是市場調節的法律保障。

但19世紀末以後,生產社會化和壟斷的出現使價值規律和市場調節機制失靈,其所引發的生產過剩、社會投資結構失調和周期性的經濟危機,是民商法所無能為力的。 此時,經濟法作為市場失靈時的一種救濟措施和國家的調節機制就應運而生了。從這一角度來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只能是在市場失靈時需要靠國家公權力介入干預才能恢復正常自由市場秩序的經濟關系。如果說民商法是保障市場自由、公平競爭的第一道防線,那麼經濟法就是進一步在需要的時候對市場秩序進行保護的第二道防線。

三、 從我國社會轉型期的現狀分析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一) 從我國行政法的現狀來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目前,我國行政法意義上的行政,僅指公共行政或國家管理,並沒有表示私營管理的意思,是相對於立法、司法的一個概念。行政法所調整的也主要是國家與公民之間的行政關系。 應該說,行政法對我國這樣一個有著傳統「官本位」思想的國家來說,其產生和發展都是十分艱難的,所以其當務之急也是限制行政權的濫用,規范行政行為。在今後很長的日子裡,恐怕還無暇顧及研究行政法在經濟領域的適用問題。畢竟,目前我國政府的主要職能依然是發揮其政治職能而非經濟干預職能。所以雖然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需要國家干預的特殊的經濟關系,但它與目前我國的剛剛起步的行政法依然是涇渭分明,各有一片天地的。

當然,隨著國家職能的演進即經濟調節職能的逐漸發達,國家福利制度的逐步完善,筆者相信,總有一天,政府職能的重心將從政治職能逐步轉移到經濟調節和社會福利保障等更趨社會化的職能上來。但目前來看,還過於理想化。

(二) 從我國目前社會的焦點問題來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改革開放碩果累累,但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以及在市場經濟繁榮的今天,其所隱藏的社會問題卻嚴重困擾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比如在企業轉制過程中大量的下崗工人如何安置;如何解決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惡化的矛盾;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這些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的解決,靠追求個人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自由競爭是不行的,還要靠經濟法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和政府直接干預社會分配,發展「預算、稅收、社會保障」。 保護市場自由競爭中淘汰下來的弱者的利益,使經濟法和民商法成為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的衡平點。從這一點看來,經濟法還是大有作為的。

四、結語

行文至此,應該可以下個結論,說經濟法的確存在,其調整對象就是一切需要由國家介入干預的特殊的經濟關系,且在我國目前的社會條件下經濟法存在的意義重大。為了明天的自由競爭的市場,為了更為公平合理的社會保障體系,為了人們在經濟上的公共利益,我們還是要好好發揮今天經濟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楊心明主編《當代經濟法學》(第二版)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0年10月 第10頁。

[2] [日]金澤良雄《經濟法概論》 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第24-29頁。

[3] 楊心明主編《當代經濟法學》(第二版)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0年10月 第12-13頁。

[4] 周林彬《經濟法的經濟根源》 載楊紫烜主編《經濟法研究》第一卷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

[5] 漆多俊《論經濟法產生的社會根源》載楊紫烜主編《經濟法研究》第一卷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第65頁。

[6] 楊解君、肖澤晟《行政法學》法律出版社,2000年6月,第2頁。

[7] 李昌麒《論市場經濟、政府幹預和經濟法之間的內在聯系》,載楊紫烜主編《經濟法研究》第一卷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第66-69頁。

熱點內容
婚姻法2018年2月新規定 發布:2024-11-20 10:15:30 瀏覽:580
交通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20 10:04:34 瀏覽:575
聯邦法院的管轄權 發布:2024-11-20 09:19:04 瀏覽:807
簡述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9:01:22 瀏覽:77
偽造處罰單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8:45:10 瀏覽:534
法院傳票委託 發布:2024-11-20 08:27:38 瀏覽:88
關於娛樂場所的使用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8:17:17 瀏覽:297
農村土地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20 08:03:31 瀏覽:215
刑事訴訟法219 發布:2024-11-20 07:28:08 瀏覽:80
廣東省16個地級市立法權 發布:2024-11-20 07:25:19 瀏覽: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