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美國合同法豆瓣

美國合同法豆瓣

發布時間: 2022-11-18 10:35:00

❶ return promise 美國合同法里什麼意思

鹵煮啊,我也在查各種查,然後。。。。。就遇到你這個問題了。但我看到了return的形容詞釋義
adj. 報答的;回程的;返回的
所以感覺可以大致推斷出,意思大概就是報答的或者說回應的允諾 也就是承諾的意思吧!
(2) Acceptance by performance requires that at least part of what the offer re
quests be performed or tendered and includes acceptance by a performance
which operates as a return promise.
(3) Acceptance by a promise requires that the offeree complete every act ess
ential to the making of the promise.
然後又根絕美國合同法重述50條2,3款,我們可以發現2款是通過履行義務而為的承諾,3款則是通過允諾進行的承諾,所以可以看得出來是這個意思,因為合同的訂立就是offer(promise)——acceptance (這里的另一種說法應該就是 return promise)了吧。。。我也不曉得說的對不對,也希望高手能來指教!

❷ 請教美國合同法中的幾個案例

都構成合同,合同都成立並生效。第一個依次有要約邀請、要約、承諾。第二個案例依次有要約、承諾。

❸ 「§ 」美國合同法中這個符號代表什麼

個人理解,這個符號代表著分隔,起著將每個法條分開的作用。只是一個有著分隔異議的符號。

❹ 《影像中的正義從電影故事看美國法律文化》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影像中的正義》((美)保羅・伯格曼(Paul Bergman))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_soFfUbAxTVt9ElO2eZa5w

密碼:jfqk

書名:影像中的正義

作者:(美)保羅・伯格曼(Paul Bergman)

譯者:朱靖江

豆瓣評分:8.0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3-08

頁數:520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了75部經典法律題材電影,每一部電影精彩紛呈,其中不乏發人深省、回腸盪氣。法庭審判現場自然是這一類電影的最大看點,因為審判代表了文化當中最為理性的部分,客觀真實性是審判惟一的圭臬,而且它還濃縮了人類種種沖突,對抗的力量在這里進行正面而又激烈的交鋒。這類電影長盛不衰,原因之一在於總是關注日常生活中最嚴肅與最實際的問題。無論你是法律愛好者,還是法律電影迷,本書帶給你不僅僅是觀賞的樂趣,還讓你感受事實的真相和其間的正義,尤為重要的是,通過本書介紹的電影故事你能了解到美國的法律文化。

作者簡介:

保羅·伯格曼 Paul Bergman,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法學院教授,主要講授庭審辯護學與證據學,著有一系列法學專著,在辯護學教學方面曾受到美國出庭律師協會表彰。

邁克爾·艾斯默 Michael Asimow,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法學院教授、斯坦福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專長於合同法、稅法及行政學,曾獲加州大學頒發的傑出教學成就獎。

❺ 美國合同法的地位和意義

美國合同法的地位:是一種一種特殊的地位,美國合同法具有更多的革命因素。意義:了解美國法,就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英美法,美國合同法已經具備了如此之多的其獨有的特徵。

《美國合同法》是主要研究英美合同法律常用詞彙的手冊,美國合同法指對美國聯邦和各州的合同法規則的總稱。在世界各國的合同法中,美國合同法佔有一種特殊的地位。美國法是英美法系大家族中的一個重要成員,了解美國法,就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英美法。

直到今天,美國合同法上依然深深烙著英國合同法的印跡。然而,經過200多年的獨立發展,美國合同法已經具備了如此之多的其獨有的特徵。總的來說,與英國合同法相比,美國合同法具有更多的革命因素。

傳統的英美合同法理論認為,侵權責任中的精神損害賠償不能擴展到違約責任中.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為了更好地保護受害方的利益,美國法學界和法院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這一理論。

❻ 美國以憲法修正案的方式推翻最高法院的判決有哪四次

美國司法往事一瞥

2019-09-03 11:39

雖然現在的美國看起來有些胡鬧、幼稚、缺乏教養,雖然歷史上(都不太好用「歷史」這個詞兒,時間短了點兒,誇張點說就好比量身高用「光年」做單位)的美國看起來有爆發范兒、陰險狡詐、飛揚跋扈——但我們翻一番美國的法治往事,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法治國家。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律師締造和治理了美國:

1.《獨立宣言》簽署者56人,有超過半數是律師(一說25人)和法官

2.制定美國《憲法》時的與會代表55人,一大半是律師,包括傑斐遜、漢密爾頓、馬歇爾、亞當斯等;

3.美國200多年歷史中,有半數以上的國會議員、70%的政府高官(正副總統、國務卿、內閣成員)是律師,包括大家熟悉的奧巴馬、拜登、希拉里。

4.美國有110萬律師(百萬雄獅),是世界上律師最多的國家。人口佔世界5%,律師佔全世界律師1/3左右。

在美國,律師不僅僅是一個職業和一個階層,更是一種力量和文化,正如林肯所說:讓法律成為這個國家的信仰。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美國法治實踐中存在大量的偏見和罔顧事實,正如電影《以性為本》所講述的,即使存在女權歧視,依然被傲慢的司法體系視而不見,甚至是視為物競天擇的公平,在經歷了九死一生、九牛二虎後,才產生了首位女法官。

❼ 英美合同法中影響合同效力的因素

這個問題很大啊!
說幾點吧,我這里肯定說不全!
首先各國法律都規定了,當事人訂立合同能力的問題,在英美法中都有規定未成年人(Infanta,Minor)、精神病人(Mental patients)、酗酒者(drunkards),都屬於缺乏訂約能力的人,,他們訂立的合同是情況可以產生三種結果:具有拘束力;可以撤銷;無效。如規定未成年人對於必需品(Necessaries)所訂立的合同是具有效力的,對於其他的合同可以在其成年後予以追認或撤銷。

其次,英美法系中對於合同的形式也有特殊要求,對於不同的合同有不同的要求。基本上可以分為簽字蠟封合同(Contract Under Seal)和簡式合同(Simple Contract)兩類。像英國法規定了三種合同必須使用簽字蠟封形式:1、沒有對價的合同,2、轉讓地產或地產權益的合同,包括租賃土地超過三年的合同;3、轉讓船舶的合同。簡式合同主要可以參看英國1677年的《詐欺法》(Statute of Frauds).

三是,合同一定要合法,這是各國都有規定的。英美法中的非法合同包括:1、違反公共政策的合同;2、不道德合同;3、違法合同;

四是,合同的真實性,這一點中對於錯誤的認定英國法和美國法略有區別。欺詐和脅迫認定交一致。

最後就是在英美法中對於合同的解釋也影響著合同的效力。

我就說這些,肯定還可以補充!

❽ 《合同法研究(第一卷)》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合同法研究(第一卷)》王利明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密碼:kct8

書名:合同法研究(第一卷)

作者名:王利明

豆瓣評分:7.3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2-11
頁數:734
內容介紹:
本書密切結合我國合同立法和司法實踐,並在借鑒國外合同立法的先進經驗和理論成果的基礎上,對合同的概念、特徵,分類,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合同的成立,合同的內容與形式以及合同的效力做了較為全面和詳盡的研究。

❾ 合同是屬於什麼協議

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1],受法律保護。廣義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門中確定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狹義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還有最狹義合同僅指民事合同中的債權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2]合同(Contract),又稱為契約、協議,是平等的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是兩個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協議。只有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國家法律約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國家法律約束力
合同表述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

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第2條: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意思表示一致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注1、上述是關於合同的傳統界定,所關注的是合同的行為側面,現代的學說則傾向於從過程的側面把握合同,認為合同是一種從合同締結前的階段到履行完畢後的一個連續的過程。

注2、《合同法》中第43條關於合同締結過程中的保密義務規定和第42條的締結過失責任規定以及第92條關於合同終了後的義務規定等等如果藉助合同過程論則可以獲得較好的說明。

1.3《法國民法典》第1101條規定:

合同為一種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數人對於其他一人或數人負擔給付某物、作為或不作為的債務。

這是大陸法系關於合同的經典定義。

1.4《德國民法典》第305條規定:

以法律行為發生債的關系或改變債的關系的內容者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必須有當事人雙方之間的合同。

1.5美國《法律重述:合同》(第2版):

合同是一個允諾或一系列允諾,違反該允諾將由法律給予救濟;履行該允諾是法律所確認的義務。
合同分類

學理上合同有廣義、狹義、最狹義之分。

2.1廣義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門中確定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如民法上的民事合同、行政法上的行政合同、勞動法上的勞動合同、國際法上的國際合同等。

2.2狹義合同指指一切民事合同。

作為狹義概念的民事合同包括財產合同和身份合同。

上述財產合同又包括債權合同(即下述的「最狹義合同」)、物權合同、准物權合同。

上述身份合同又包括「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第2款)。

2.3最狹義合同僅指民事合同中的債權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分則所規定的15種有名合同全部是債權合同。這15種有名合同分別是:

(1)買賣合同;

(2)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

(3)贈與合同;

(4)借款合同;

(5)租賃合同;

(6)融資租賃合同;

(7)承攬合同;

(8)建設工程合同;

(9)運輸合同;

(10)技術合同;

(11)保管合同;

(12)倉儲合同;

(13)委託合同;

(14)行紀合同;

(15)居間合同。[3]



制定《合同法》之時,中國的《物權法》尚未制定,故物權合同、准物權合同當時僅停留在學術探討階段。

抵押合同、質押合同、留置合同、探礦權合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承包合同等物權性質的合同在沒有特別法規范的情況下仍然適用合同法總則或類推適用合同法相關分則。

法律特徵

3.1合同是兩個以上法律地位平等的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協議。

3.2合同以產生、變更或終止債權債務關系為目的。

3.3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

與協議的區別

雙方的意思都表示一致而達成的一種契約.簡單地說,就是你情我願,然後我們把大家都同意的事情固定下來,說明白,說清楚,那麼我們達成一致的這個事項就是協議,在法律上就叫合同。

一般來說,生效的合同和協議法律效力就是相同的.除非沒有生效或因為一些條件而失效。比如:合同或協議的一方是個7歲的小孩,這樣的合同就沒有效力。

需要公證的合同或協議只是把合同或協議的效力固定並強化,如果法律沒有要求,合同,協議的當事人也沒有約定,是不需要特別的公證的。 合同或協議一般兩份就夠了。合同當事人各持一份,如有第三份,很可能是給見證人或第三人,這個作用也是為了強化合同或協議的效力,由雙方當事人約定的。

合同或協議一般只是名稱,叫法的不同.只要不違反法律和道德風俗,當事人可以任意約定合同或協議的名稱,內容,形式,都是有效的。

與合意的關系

5.1不是所有的合同或其內容都經由合意。

如,附隨義務作為合同的內容即未經當事人約定。

再如,事實勞動關系的內容也未經當事人合意。

再如,合同只要就其最低限度的內容達成合意即可,其他內容可以根據合同法第61、62、63條等等規定確定。

5.2不是所有合意都能作為合同。

如,情人間約定的約定,朋友之間一起吃飯的約定等等。

因此,「合同」=「合意」只是一個粗略的界定,並沒有全面准確揭示合同概念的內涵。

與契約的關系

合同曾有契約與合同之分。契約是雙方當事人基於相互對立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如買賣契約。合同是雙方或者三方以上當事人基於方向並行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 ,如合夥合同。我國現行法律不再作這樣的區分,把二者統稱為合同。

❿ 美國合同法的特點

美國沒有合同法,但有《統一商法典》:
美國統一商法典
(1912年3月1日頒布 1912年3月1日實施)

第一篇 總則

第一章 本法的簡稱、解釋和適用

第1—101條 簡稱
本法稱為並可被引用為《統一商法典》。

第1—102條 宗旨;解釋原則;通過協議改變本法條款的效力
1.本法應作靈活的解釋和適用,以促進本法之基本宗旨的實現。
2.本法之基本宗旨為:
a.使調整商業交易的法律更加簡潔、明確並適應現代要求;
b.使商業作法能夠通過習慣、行業慣例和當事方協議不斷獲得發展;
c.使各州調整商業交易的法律歸於統一。
3.在本法沒有相反規定的情況下,本法各條款的效力可以通過當事方的協議加以改變。本法規定的善意、勤勉、合理和注意的義務,不得通過協議加以排除;但是,當事方可以通過協議確定履行這些義務的標准。所確定的標准不得明顯不合理。
4.本法某些條款包含有「除非另有協議」或類似詞句,這並不意味著未包含此類詞句的其它條款的效力就不可以通過本條第3款所規定的協議加以改變。
5.除上下文另有所指外,在本法中,
a.單數詞包含復數含義,復數詞包含單數含義;
b.陽性詞包含陰性含義和中性含義;在可以得到合理解釋時,中性詞包含任何詞性的含義。

第1—103條 一般法律原則應作為本法的補充
在本法沒有具體條款予以排除的情況下,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各項原則,包括商人法和涉及合同能力、本人和代理人、禁止反悔、欺詐、虛偽說明、脅迫、強制、錯誤或破產的法律,或其它使合同生效或失效的法律,應作為本法的補充。

第1—104條 不作默示廢除之解釋
本法是一部旨在統一其領域內法律規范的一般法。在可以合理避免的情況下,本法的任何部分均不應被認為被本法以後的立法所默示廢除。

第1—105條 本法的地域效力;當事方選擇適用法的權力
1.除本條後述另有規定外,如果一項交易同時與本州和它州或它國有合理聯系,當事方可以協議選擇本州法律或它州或它國法律作為確定他們權利和義務的法律。如果無協議,本法適用於與本州有適當聯系的交易。
2.當本法下列任何條款對適用法作出規定時,應按條款之規定適用有關的適用法;相反之協議,只在所規定之適用法(包括沖突法規范)允許的范圍內才有效:
債權人對已售出之貨物的權利 第2—402條;
銀行存款和收款篇的適用 第4—102條;
受大宗轉讓篇約束的大宗轉讓 第6—102條;
投資證券篇中的法律適用問題 第8—106條;
擔保交易篇中有關擔保權益之完善的條款 第9—103條。

第1—106條 靈活提供救濟
1.應為使受損方盡可能地恢復到另一方充分履行義務時他本應達到的狀態而靈活提供本法所規定的救濟;但除非本法或其它法律另有特別規定,受損方無權就間接損失或特別損失取得賠償,也無權取得懲罰性賠償。
2.本法所規定的任何權利或義務,均可通過訴訟強制執行,除非設定此種權利或義務的條款另有不同的和限制性的規定。

第1—107條 放棄因對方違約而產生的請求權或其它權利
受損方可在簽署並交付書面棄權聲明後無對價地全部或部分放棄因對方違約而產生的請求權或其它權利。

第1—108條 條款的獨立性
如果本法的任何條款或其對任何人或任何情況的適用被判決無效,此種無效不應影響本法的其它條款或其適用,除非此種無效必然導致該其它條款或其適用的無效。在此種意義上,本法的各條款是獨立的。

第1—109條 標題
本法各條的標題均為本法的組成部分。

第二章 一般定義和解釋原則

第1—201條 一般定義
除本法以後各篇為適用該篇或其任何一章而對下列定義作出補充定義或上下文另有所指外,在本法中,
1.「訴訟」包括反訴、反請求、債務抵銷、衡平訴訟以及其它任何確定權利的法律程序。
2.「受損方」指有權獲得救濟的當事方。
3.「協議」指當事方事實上達成的合意。此種合意可以根據當事方使用的語言得到證實,也可以根據其它客觀情況,包括本法所規定的交易過程、行業慣例或履約過程(第1—205條,第2—208條),得到推定證實。協議是否產生法律後果,在可能的情況下應依本法條款予以確定;否則,應依合同法原則予以確定(第1—103條)。(請比較「合同」)
4.「銀行」指任何從事銀行業務的人。
5.「持票人」指佔有憑票付款(或交貨)或空白背書票據、所有權憑證或證券的人。
6.「提單」指由從事貨物運輸或遞送業務的人開出的證明收到待運貨物的單據,包括空運單。「空運單」指空運貨物時能起到與海運或鐵路運輸提單相同之作用的單據,包括空運托運單或空運貨單。
7.「分行」包括銀行在外州或外國獨立注冊登記的分行。
8.對某項事實承擔「舉證責任」,指承擔說服事實之審判員,使其相信該事實存在之可能性大於其不存在之可能性的責任。
9.「正常業務中的買方」指在不了解所售貨物侵犯了第三方之所有權或擔保權益的情況下以善意通過正常方式向從事該種貨物銷售之賣方買進貨物的人。此處的賣方不包括典當商。所有在井源或礦源銷售礦物或類似物質(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的人,均應被視為從事該種貨物銷售的人。「買進」既指用現金買,也指用其它財產交換或利用有擔保或無擔保之信用賒買,也包括依據前存買賣合同收取貨物或所有權憑證,但不包括大宗轉讓,也不包括為擔保金錢債務所作的轉讓,以及為部分或全部清償金錢債務所作的轉讓。
10.「醒目」:任何條款或句子,如果其書寫方式使作為其閱讀對象的通情達理的人在閱讀時不至忽略,即為醒目。印刷的大寫標題屬於醒目(如大寫的「不可流通提單」)。表格中間的任何字句,如果使用較大字體或使用其它明顯不同的字體或顏色,即為醒目。電報中的任何字句均為醒目。條款或句子是否醒目,由法院判定。
11.「合同」指當事方通過協議而承擔的受本法或其它適用法約束的全部法律義務。(請比較「協議」)
12.「債權人」包括普通債權人、擔保債權人、留置權債權人以及債權人的任何代表。此種代表包括代表債權人利益的受讓與人、破產管理人、衡平法中的清算人,以及破產債務人或讓與人之財產的執行人或管理人。
13.「被告」包括反訴和反請求中處於被告地位的人。
14.涉及票據、所有權憑證、動產契據和投資證券時,「交付」指自願轉移佔有。
15.「所有權憑證」包括提單、碼頭收貨單、碼頭收據、倉單或書面交貨指示,也包括任何在正常商業或金融業務中足以證明憑證佔有人有權利接收、持有或處置憑證或其所代表之貨物的其它憑證。一項憑證要成為所有權憑證,它必須表示出,憑證系由貨物保管人開出或是開給貨物保管人的,並表示出憑證代表著由貨物保管人佔有的貨物。此種貨物必須或者是特定的,或者是特定的一批貨物中具有種類物性質的一部分。
16.「過錯」指不當行為、不履行義務或違約。
17.涉及貨物或證券時,「種類物」指貨物或證券的任何一個單位在本質上或根據行業慣例均與任何其它類似單位完全相同。在本法范圍內,如果任何特定的協議或單據將不同種類的貨物視為同種,則非種類物亦可被視為種類物。
18.「真實」指不存在偽造或仿造。
19.「善意」指有關行為或交易中事實上的誠實。
20.「執票人」指佔有所有權憑證、票據或投資證券的人,且所佔有的所有權憑證、票據或投資證券必須系對佔有人或系對其指定人所開立,或系背書給該佔有人或給其指定人,或系為憑票付款(或交貨)式或空白背書式。
21.「兌付」指付款或指承兌並付款;或在信用證有規定時,指購買或貼現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匯票。
22.「破產程序」或「破產訴訟」包括為債權人利益所作的財產總讓與或其它旨在清算或重整債務人財產的程序。
23.「破產」指某人在正常業務中停止清償債務,或在債務到期時無能力清償,或被聯邦破產法視為失去清償能力。
24.「金錢」指由本國或外國政府授權或批准作為流通貨幣之一種的交換媒介。
25.一個人在下列情況下被視為已得到關於某一事實的「通知」:
a.他實際上已知道該事實;或
b.他已經收到有關該事實的通告;或
c.根據當時他所了解的各種事實和客觀情況,他有理由知道該事實的存在。
一個人對某一事實實際上有所了解時,即為「知道」或「了解」該事實。「發現」或「得知」或含義相似的其它詞句,指知道而不是有理由知道。通知失效的時間和條件,不由本法規定。
26.任何人如果在通知他人時採取了正常的合理的通知方式,即被視為已「通知」他人或已向他人「作出」通知,而不論他人是否實際上了解該通知。一個人在下列情況下應被視為已「收到」通知:
a.他注意到了通知;或
b.通知被適當地送至他訂立合同時的營業地,或送至因他的行為而使人認為適於接收此類通訊的其它地點。
27.涉及一項特定交易時,當一個組織內從事該交易的人注意到了該組織所收到的涉及該交易的通知時,通知即從該時起生效;無論如何,通知均從該組織行使適當勤勉時該人應該注意到該通知時起生效。如果一個組織具有合理的日常工作制度,使從事該交易的人能夠得到所有重要情況的通知,並且該組織實際上也遵守了這些制度,該組織即行使了適當勤勉。適當勤勉並不要求為該組織工作的某個人在其正常職責以外去傳送通知,除非該人有理由知道該交易並有理由知道該通知對該交易有重大影響。
28.「組織」包括公司,政府或政府機構,商業信託公司,遺產管理委員會,信託基金會,合夥或聯合體,兩個或兩個以上有共同或聯帶權益的人,或其它法律上或商業上的實體。
29.「當事方」系與「第三方」相區別,指從事某種本法所規定的交易或訂立某種本法所規定的協議的人。
30.「人」包括個人或組織(見第1—102條)。
31.「假定」指事實審的審判員在沒有得到相反證明的情況下,必須認定所假定的事實是存在的。
32.「購買」包括通過下列方式取得財產:買賣、貼現、流通、抵押、質押、留置、發行或再發行、饋贈,或任何創設財產權益的其它自願交易。
33.「購買人」指通過購買取得財產的人。
34.「救濟」指受損方通過或不通過法院而取得救助的權利。
35.「代表」包括代理人、公司或聯合體的行政管理人員,遺產的受託人或執行人或管理人,或任何被授權代表他人作為的人。
36.「權利」包括救濟。
37.「擔保權益」指對動產或不動產附著物所享有的作為付款或履行義務之擔保的權益。賣方在貨物已發運或已交付給買方後所保留的對貨物的所有權(第2—401條),效力上只相當於保留「擔保權益」。「擔保權益」這個詞還包括第九篇范圍內之帳債或動產契據的買方所擁有的權益。第2—401條中所規定的貨物特定於買賣合同項下後買方對貨物所享有的特殊財產權,不屬於「擔保權益」,但買方可在滿足第九篇的要求後取得「擔保權益」。租賃或寄售中所保留的所有權不屬於「擔保權益」,但當事方確有設立擔保之意圖時除外;在任何情況下,寄售均受有關寄售之條款(第2—326條)的約束。租賃交易的當事方是否確有設立擔保之意圖,應根據當事案件的事實確定;但是(a)購買選擇權本身並不證明存在設立擔保之意圖;(b)如果協議規定,在滿足租賃條件之後,承租人不需另外支付對價或只需支付形式對價即成為或可以成為財產的所有人,該項租賃中即存在設立擔保之意圖。
38.涉及書面材料或通知時,「寄送」指在支付郵費或傳送費並正確標明地址後將書面材料或通知交付郵寄或通過任何其它常用通訊手段交付傳送。涉及票據時,應按票據上註明的地址或另外商定的地址交付傳送;如果無此種地址,則應送往在當時條件下為合理的地址。如果收到書面材料或通知的時間不晚於適當寄送時該材料或通知應該到達的時間,即可認為寄送適當。
39.「簽名」包括當事方意圖認證一份書面材料時所作的或所使用的任何符號。
40.「擔保人」包括保證人。
41.「電報」包括通過無線電、電傳機、電纜和任何機械傳送方式或類似方式所傳送的信息。
42.「條款」指協議中與某一特定問題有關的那一部分。
43.「無授權」簽名或背書指未經實際授權、默示授權或表見授權而作的簽名或背書,包括偽造的簽名或背書。
44.「對價」:除涉及流通票據和銀行收款時另有規定外(第3—303條,第4—208條,第4—209條),如果一個人在取得權利時同時作出下列行為,即為支付「對價」:
a.承擔有關提供信用的有約束力的義務;或提供即期信用,不論該信用是否已被提用,也不論他是否有權在收款遇到困難時作出倒帳;或
b.將取得的權利作為前存請求權的擔保;或將其用來全部或部分地償付此種請求權;或
c.根據前存購買合同接受貨物的交付;或
d.一般地講,支付了足以支持簡式合同的價值。
45.「倉單」指從事商業性貨物存儲業務的人開出的收據。
46.「書面」或「書寫」包括印刷、打字或任何其它有意作出的可見記號。

第1—202條 第三方的單據構成初步證據
形式適當並註明為提單、保險單或保險憑證、正式過磅單或檢驗單、領事發票,以及其它任何經合同授權或要求而由第三方開出的單據,構成其本身之權威性和真實性的初步證據,也構成該第三方之單據中所陳述之事實的初步證據。

第1—203條 善意的義務
對本法范圍內的任何合同或義務,當事方均須以善意作出履行或尋求強制執行。

第1—204條 時間;合理時間;「及時」
1.如果本法要求在合理時間內作出一項行為,當事方可以通過協議對此種時間作自由規定,只要所規定的時間不是明顯不合理。
2.作出一項行為所需要的合理時間,應根據該行為的性質、目的和客觀情況確定。
3.如果一項行為在協議規定的時間內作出,或當協議無規定時在合理時間內作出,該行為即為「及時」。

第1—205條 交易過程和行業慣例
1.交易過程指特定交易的當事方在此交易之前做出的,可被合理地視為構成一種當事雙方共同的理解基礎,以解釋他們之意圖和其它行為的一系列行為。
2.行業慣例指進行交易的任何作法或方法,只要該作法或方法在一個地區、一種行業或一類貿易中已得到經常遵守,以至使人有理由相信它在現行交易中也會得到遵守。此種慣例是否存在及其適用范圍,應作為事實問題加以證明。如果可以證明此種慣例已載入成文的貿易規范或類似的書面文件中,該規范或書面文件應由法院解釋。
3.當事方之間的交易過程和當事方所從事之行業或貿易中的行業慣例,或當事方知道的或應該知道的行業慣例,使協議條款產生特定含義,並對協議條款起補充或限製作用。
4.在合理的情況下,應將協議的明示條款與適用的交易過程或行業慣例作一致解釋;如果此種解釋不合理,明示條款的效力優於交易過程和行業慣例,交易過程的效力優於行業慣例。
5.協議中任何一部分內容之履行地的行業慣例,應作為解釋協議該部分之履行的依據。
6.一方為證明某種有關的行業慣例而提供的證據,只有在該方曾已經適當地通知對方,使法院認為該通知已足以避免不公正地使對方感到意外時,該證據才可被法院接受。

第1—206條 適用於本法未另作規定之動產的反欺詐法
1.除本條第2款另有規定外,一項動產買賣合同,在救濟金額或價值超過5000美元時,如果缺乏書面材料證實:當事方已達成買賣合同,且合同規定了價格或確定價格的方法,且合同規定了可合理辨認的標的,且被要求強制執行的當事方或其授權代理人已在合同上簽名,合同即不可通過訴訟或抗辯予以強制執行。
2.本條第1款不適用於貨物買賣合同(第2—201條),也不適用於證券買賣合同(第8—319條)和擔保協議(第9—203條)。

第1—207條 在保留權利的情況下履行義務或作出允諾
明確聲明保留權利的一方,即使以他方要求或提出的方式履約或允諾履約或同意履約,也不因此損害其明確保留的權利。「不受損害」、「保留異議」或類似詞句,可以構成明確聲明。

第1—208條 任意加速的權利
如果合同規定,一方或其權益繼承人有權「任意」或「在他認為自己處境不安全時」或在類似詞句所規定的情況下要求對方提前付款或履約,或要求提供擔保物,或要求增加擔保物,此種規定應被解釋為,只有當他善意地相信對方付款或履約的前景已受到損害時,他才有權這樣要求。證明缺乏此種善意的舉證責任,由接到加速要求的一方承擔。

第1—209條 債務的降位
債務人所承擔的任何債務,均可在承擔時以降位方式規定其清償順序次於該債務人所承擔的其它付款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通過與債務人或與債務人的其他債權人訂立協議而對自己取得付款的權利作出降位。但是,在對抗該共同債務人或降位債權人時,此種降位並不構成擔保權益的設立。本條應被解釋為是對本條制定前所存在之法律的澄清,而不是對其的修改。

熱點內容
國際經濟法判斷題 發布:2025-01-16 05:29:31 瀏覽:739
兩會民法典草案 發布:2025-01-16 05:25:29 瀏覽:542
刑事訴訟法對應的實體法是 發布:2025-01-16 04:38:02 瀏覽:286
武進法院拍賣公告 發布:2025-01-16 04:28:07 瀏覽:760
中介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16 04:05:03 瀏覽:413
司法解釋的效力等級 發布:2025-01-16 03:59:08 瀏覽:624
民法典生態破壞責任 發布:2025-01-16 03:40:05 瀏覽:460
基層黨員組織條例 發布:2025-01-16 03:40:04 瀏覽:271
公司注銷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6 03:02:42 瀏覽:282
高級人民法院書記員 發布:2025-01-16 02:54:26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