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法社會學沖突理論

法社會學沖突理論

發布時間: 2022-11-22 17:16:04

Ⅰ 社會沖突論的起源

社會沖突理論以率先反對當時佔主導地位的結構功能主義而著稱。它強調社會生活中的沖突性並以此解釋社會變遷。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的L.A.科瑟爾、L.柯林斯,德國的R.達倫多夫,英國的J.賴克斯等。
科瑟爾在《社會沖突的功能》(1956)中最早使用了「沖突理論」這一術語。他反對帕森斯認為沖突只具有破壞作用的片面觀點,力圖把結構功能分析方法和社會沖突分析模式結合起來,修正和補充帕森斯理論。達倫多夫則認為,社會現實有兩張面孔,一張是穩定、和諧與共識,另一張是變遷、沖突和強制。社會學不僅需要一種和諧的社會模型,同樣需要一種沖突的社會模型。為此,社會學必須走出帕森斯所建構的均衡與和諧的「烏托邦」,建立起一般性沖突理論。而賴克斯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出發,反對帕森斯以價值規范為重心的秩序理論,強調物質生活手段的分配應該在建構社會模型時占據優先地位。在《社會學理論中的關鍵問題》(1961)中,賴克斯生動地描述了「統治階段的情境」。1975年,柯林斯的《沖突社會學:邁向一門說明性科學》一書出版,標志著沖突問題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早期沖突論者只是對結構功能主義進行補充和修正,認為秩序理論和沖突理論同是有用的理論工具。柯林斯認為,社會沖突是社會生活的中心過程,僅僅提出一種補充性「沖突理論」不足以說明這一過程,必須建立一門以沖突為主題的社會學。

Ⅱ 社會沖突理論的影響和意義

社會學中關於社會有六種理論視角:功能論、沖突論、過程論、符號互動論、批判論和結構化理論。此處列舉五種:1、結構功能主義結構功能主義是指側重對社會系統的制度性結構進行功能分析的社會學理論。形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要代表為美國的帕森斯、默頓等。由社會有機體論和早期功能主義發展而來,主張用功能分析方法認識和說明整個社會體系和社會制度之間的關系。認為社會生活之所以能維持下去,是因為社會找到了一種手段(結構)去滿足人類的需要(功能)。其最重要的理論是社會均衡論。2、沖突理論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之一,與結構功能主義相左。本世紀50年代後流行於西歐和美國,著重探討社會沖突的本質和根源,沖突的類型、預防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等。沖突理論產生後,在西方社會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它很快滲透到社會學各分支學科的經驗研究中去,在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種族關系、社會分層、集體行為、婚姻家庭等領域出現了大量以沖突概念為框架的論著,在當代社會學發展中有重大的影響。3、符號互動論又稱象徵互動論,是一種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理論,由美國社會學家米德(G. H. Mead)創立,並由他的學生布魯默於1937年正式提出。「符號」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物。符號互動論認為事物對個體社會行為的影響,往往不在於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內容與功用,而是在於事物本身相對於個體的象徵意義,而事物的象徵意義源於個體與他人的互動(這種互動包括言語、文化、制度等等),在個體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總是會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4、批判論它認為社會學理論知識的主要任務和作用就在於對現實社會的批判性檢視,其基本特徵就是不斷強調社會學理論批判的、革命的性質,強調理論和理論家在改造、變革現實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反對那種旨在維護、修補現存社會結構的單純解釋性的「科學」研究和把現代工業社會的既定現實當作合法的做法。5、結構化理論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是以批判的特點而著稱,他的結構化理論代中最初萌芽於20世紀70年後期,是在與功能主義的抗衡中誕生的。它的發展與完善經歷了很長的時間,1984年出版的《社會的結構》是該理論最成熟、最系統的著述。

Ⅲ 90年代中國法律社會學集中討論的話題是什麼

90年代中國法律社會學集中討論的話題是發展史
法律社會學主要是從法學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19世紀後,因受4種思潮的影響,西方法學界內形成了法律「社會學派」。
這 4種思潮是:
①歷史主義。強調追溯法律思想和立法制度的歷史根源,認為法律發展的模式是各種社會勢力行動的意外產物。代表人物有英國法學家和法律歷史學家H.J.S.梅恩、美國法律史學家和法哲學家O.W.霍姆斯等。
②工具主義。號召將社會知識與法律結合起來,研究什麼是法律及實際上法律在起什麼作用。代表人物有英國法學家J.邊沁、德國法學家 R.von耶林和美國法學家R.龐德。
③反形式主義。貶低法律規范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鼓勵人們充分認識行動的非理性動機、人對社會支持的依賴和自身具有活力的社會制度的出現。代表人物有奧地利法學家E.埃爾利希。
④多元主義。認為法律不僅存在於正式的政府機構之中,還存在於習俗、社會組織、群體生活的現實規定之中。代表人物有埃爾利希。
這 4種思潮的法學家都感到有必要越出傳統的法學界限,在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中研究法學問題。法國的□.迪爾凱姆、德國的M.韋伯、美國的E.A.羅斯和W.G.薩姆納等社會學家有關法律、犯罪和懲罰問題的大量論述,促進了法學中的社會學派的形成,推動了法律社會學理論的發展。
此外,英國的H.斯賓塞、奧地利的L.龔普洛維奇、法國的G.塔爾德和美國的L.F.沃德等社會學家分別從生物學、人類學和心理學等角度研究法律和解釋法律現象,被稱為早期社會法學的代表人物和法律社會學的奠基人。
1892年,義大利法學家、社會學家D.安齊洛蒂首先提出「法律社會學」的說法。
20世紀以來,隨著新興的社會學不斷向古老的法學滲透,一批熱衷於將這兩個學科結合起來的社會學家和法學家形成了以實證主義哲學為基礎的陣容龐大、支派繁多的社會學法學派。
主要支派有:自由法學派、利益法學派、現實主義法學派、社會連帶主義法學派、社會心理法學派和斯堪的納維亞法學派。社會學法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埃爾利希1913年發表的《法律社會學的基本原理》一書,為法律社會學奠定了理論基礎,使它趨向成熟。
他強調法律來源於社會,揭示了法、法律規范及法院判決的社會基礎,提出作為法律結構所有不同因素總和的「活的法律」,主張社會學與法學結合。自由法學派的倡導者H.坎托羅維奇對法律社會學的發展也有突出貢獻。
被稱為法律社會學權威的龐德,力求綜合各有關學科的知識以解釋法律現象,認為法律是一種社會工程,能有條不紊地促進社會與經濟秩序的安定,並提出法律概念的社會利益說;他認為法律社會學著重於法的作用而不是它的抽象內容,強調法的社會目的而不是它的制裁,認為法律規則是實現社會公正的指針,而不是永恆不變的模型;他將法律當作一種社會制度,認為可以通過人的努力予以改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律社會學內部逐漸出現了統一的趨向,在美國尤其明顯。美國的法律社會學著重探討在法律思想與法律現實之間、「書本上的法律」與「行動中的法律」之間的差距,強調法律是不完善的,是可以改進的一種解決沖突的機制。這一研究方向在法律社會學中得到了普遍的肯定。
70年代,在社會學沖突理論的影響下,西方激進的法律社會學家集中研究法律在使沖突制度化方面的作用,法律如何為統治者的經濟利益服務,以及法律的理想和實踐對意識形態的影響。
他們打破了與激進的犯罪社會學和異常行為學說的界限,更加註重對司法系統和審判制度的研究。70年代後期,激進的法律社會學受到西方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的影響,對19世紀和20世紀的法律發展進行了以經驗為依據的歷史研究。
此後,西方的主流法律社會學日益變得注重微觀經驗研究,注重行為分析,借鑒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技術。
美國是當代法律社會學研究最活躍的國家,在考察法制在個別社會部門內的發展和法律對社會制度的影響,對法律機構的職能、法律的社會監督和調節作用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進展。蘇聯的法律社會學注重研究法律意識的形成和發展,認為法律意識、人們有目的性的法律活動能對社會發展進程起調節作用,因此強調通過法律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全社會的法律知識水平。
波蘭、聯邦德國、英國、荷蘭、義大利、日本等國,都有專門人員研究法律社會學,並在一些大學開設了法律社會學課程。z 當代世界各國的法學和社會學、法學家與社會學家之間都缺少真正的合作,研究者各執己見,自行其是。
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法律社會學同以美國社會學為基礎的法律社會學,在觀點上存在著嚴重的分歧。

Ⅳ 法社會學的原理

法社會學是以社會學的方法研究法律現象,代表人物有塗爾干、埃利希、韋伯、霍姆斯、龐德等。 西方許多國家又把這門學科稱為「法律與社會」(Law and Society),或「法學與社會科學」(Law and Social Science)。 法社會學的結構沒有統一的安排,因為法律與社會的關系實在是一個大框架,幾乎所有與法律有關的社會問題都可以放在其中,究竟構建一個什麼樣的框架比較合適,完全取決於研究者的學術興趣和注意中心。

法社會學是研究法律與社會的關系的學科,是法學與社會學相互結合的產物。西方許多國家又把這門學科稱為「法律與社會」,或「法學與社會科學」
法律社會化
塗爾干、韋伯等人強調法律的社會化,反對將法視為國家的唯一產物,認為應當從組織化社會,或社會本身,或人們社會行為中去探尋法的真諦。

龐德的法哲學的核心的社會利益說,認為社會利益高於個人利益。他明確反對純粹邏輯推理的僵化的概念主義或形式主義法學,認為法哲學要從單純歷史的和實證主義的思維方式中徹底解放出來。龐德的社會法理論被認為是一種典型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 理論,他提出了法律社會學的基本綱領,啟示人們關注社會制度和法律學說的實際效果,關注法律的作用而不是實際內容,並且注重法律與社會利益之間的聯系。龐德認為,法律是發達政治組織化社會里高度專門化的社會控制形式,即通過有系統有秩序地運用這種社會的暴力而達到的社會控制。在這一意義上,法律是一種「社會功能」或「社會控制」,是協調利益沖突的手段;法律的作用就是承認、確定、實現和保障各種利益,尤其是社會利益;提出法的功能性概念來取代邏輯性概念,主張「有用即是真理」。

法社會學的結構沒有統一的安排,因為法律與社會的關系實在是一個大框架,幾乎所有與法律有關的社會問題都可以放在其中,究竟構建一個什麼樣的框架比較合適,完全取決於研究者的學術興趣和注意中心。

Ⅳ 沖突論法社會學研究範式是什麼意思

沖突法產生於14世紀的歐洲社會,至今已有七百餘年的歷史。沖突法的歷史亦可以說就是一部學說史。自巴托魯斯創建法則區別說之後,沖突法學界形成了眾多特色鮮明的理論學說。這篇論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力圖運用美國科學哲學家庫恩的範式理論重新梳理和分析沖突法理論的歷史發展過程,一方面確認、闡釋和評價沖突法理論在其歷史發展中已經形成的那些基本範式,並在這個意義上辨析各種思想或思潮的理論歸屬。另一方面依據沖突法範式發展的內在邏輯及其所面臨的問題,推測沖突法理論範式的基本發展趨勢。本文包括導言、正文與結語三個部分。在導言中,本文概述了法經濟學範式在法學研究領域中的發展情況及其在沖突法領域中步履維艱的困境。從研究沖突法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了沖突法的理論特質:對理論學說的倚重及理論發展過程沖明顯的革命性變革,由此論證在沖突法領域引入庫恩的範式理論作為研究基點和方法論的必要性。

Ⅵ 沖突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形成的西方社會學流派。以率先反對當時佔主導地位的結構功能主義而著稱。它強調社會生活中的沖突性並以此解釋社會變遷。
編輯本段科瑟爾的沖突理論
科瑟爾在《社會沖突的功能》(1956)中最早使用了「沖突理論」這一術語。他反對帕森斯認為沖突只具有破壞作用的片面觀點,力圖把結構功能分析方法和社會沖突分析模式結合起來,修正和補充帕森斯理論。科瑟爾從齊美爾「沖突是一種社會結合形式」的命題出發,廣泛探討社會沖突的功能。他認為,沖突具有正功能和負功能。在一定條件下,沖突具有保證社會連續性、減少對立兩極產生的可能性、防止社會系統的僵化、增強社會組織的適應性和促進社會的整合等正功能。
編輯本段達倫多夫的沖突理論
達倫多夫認為,社會現實有兩張面孔,一張是穩定、和諧與共識,另一張是變遷、沖突和強制。社會學不僅需要一種和諧的社會模型,同樣需要一種沖突的社會模型。為此,社會學必須走出帕森斯所建構的均衡與和諧的「烏托邦」,建立起一般性沖突理論。在《工業社會中的階級和階級沖突》(1957)中,達倫多夫主要吸取了韋伯關於權威和權力的理論,以此為基礎建立其階級和沖突理論。他認為,社會組織不是尋求均衡的社會系統,而是強制性協調聯合體。社會組織內部的各種不同位置具有不同量的權威和權力。社會結構中固有的這種不平等權威的分布,使社會分化為統治和被統治兩大彼此對立的准群體。在一定條件下,准群體組織表現為明顯的利益群體,並作為集體行動者投入公開的群體沖突,從而導致社會組織內部權威和權力的再分配,社會暫時趨於穩定與和諧。但權威的再分配同時也是新的統治和被統治角色的制度化過程。和諧中潛伏著沖突的危機,一旦時機成熟,社會成員就會重新組織起來,進入另一輪爭奪權力的沖突。社會現實是沖突與和諧的循環過程,而「權力和抵制的辯證法乃是歷史的推動力」。
編輯本段賴克斯的沖突理論
賴克斯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出發,反對帕森斯以價值規范為重心的秩序理論,強調物質生活手段的分配應該在建構社會模型時占據優先地位。在《社會學理論中的關鍵問題》(1961)中,賴克斯描述了「統治階段的情境」:統治集團支配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並運用強制性權力迫使社會整合。在這種情形中,經濟分配體系向不同群體分發一定量的物質生活資源;政治權力體系分配權力以「防範任何破壞經濟分配體系的行為發生」;終極價值體系確認「這種政治權力體系的合法性」;宗教儀式則具有「促使人們遵從終極價值體系的功效」。他認為,這種貨幣→權力→價值→儀式的一體化社會結構,是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的。生活手段分配上的極端不平等,必然造成被統治階級不滿情緒的日益增長,促使其成員將個人利益置於群體利益之下而結成集體行動者。一旦統治和被統治階級之間的權力對比發生變化,社會就會由「統治階段的情境」向「革命情境」運動,最終導致統治階級的倒台。沖突的雙方即使認識到激烈的沖突比適度的讓步將會付出更高的代價,從而彼此作出妥協,但這種「休戰情境」也是極不穩定的。沖突雙方繼續尋找能夠滿足自己單方面利益的手段,一旦找到了這種手段,權力的平衡立即被打破,沖突隨即重新取代暫時的和平。
編輯本段柯林斯的沖突理論
1975年,柯林斯的《沖突社會學:邁向一門說明性科學》一書出版,標志著沖突問題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早期沖突論者只是對結構功能主義進行補充和修正,認為秩序理論和沖突理論同是有用的理論工具。柯林斯認為,社會沖突是社會生活的中心過程,僅僅提出一種補充性「沖突理論」不足以說明這一過程,必須建立一門以沖突為主題的社會學。早期沖突論者主要關注宏觀社會結構問題,並把社會結構視作外在於個人的強制性力量。柯林斯則認為,社會結構是行動者的互動模式,是在行動者不斷地創造和再創造中產生並得以持續的。對宏觀社會結構的理解不能脫離建構這些結構的行動者。他吸取了現象學和民俗學方法論的研究成果,力圖為宏觀社會學奠定微觀基礎。與早期沖突論者注重理論和意識形態問題不同,柯林斯強調必須建立假說—演繹的命題系統,並從經驗上加以驗證。唯有如此,才能使沖突社會學真正成為一門說明性科學。柯林斯為沖突問題的研究打下了新的基礎,標志著狹義上的「沖突理論」作為一個流派已經式微。

Ⅶ 社會沖突論的沖突理論

Conflict Theory
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形成的西方社會學流派。以率先反對當時佔主導地位的結構功能主義而著稱。它強調社會生活中的沖突性並以此解釋社會變遷。
形成作為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沖突現象,曾受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許多社會理論家的廣泛關注。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後,以T.帕森斯為代表的結構功能主義,強調社會成員共同持有的價值取向對於維系社會整合、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將沖突視作健康社會的「病態」,努力尋求消除沖突的機制。50年代中、後期,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短暫穩定的消退和沖突現象的普遍增長,一些社會學家開始對帕森斯理論的精確性產生懷疑。他們吸取古典社會學家,特別是K.馬克思、M.韋伯、G.齊美爾等人有關沖突的思想,批評和修正結構功能主義的片面性,逐漸形成繼結構功能主義學派之後有重大影響的社會學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的L.A.科塞、L.柯林斯,德國的R.達倫多夫,英國的J.賴克斯等。
科塞的沖突理論科塞在《社會沖突的功能》(1956)中最早使用了「沖突理論」這一術語。他反對帕森斯認為沖突只具有破壞作用的片面觀點,力圖把結構功能分析方法和社會沖突分析模式結合起來,修正和補充帕森斯理論。科塞從齊美爾「沖突是一種社會結合形式」的命題出發,廣泛探討社會沖突的功能。他認為,沖突具有正功能和負功能。在一定條件下,沖突具有保證社會連續性、減少對立兩極產生的可能性、防止社會系統的僵化、增強社會組織的適應性和促進社會的整合等正功能。
達倫多夫的沖突理論達倫多夫認為,社會現實有兩張面孔,一張是穩定、和諧與共識,另一張是變遷、沖突和強制。社會學不僅需要一種和諧的社會模型,同樣需要一種沖突的社會模型。為此,社會學必須走出帕森斯所建構的均衡與和諧的「烏托邦」,建立起一般性沖突理論。在《工業社會中的階級和階級沖突》(1957)中,達倫多夫主要吸取了韋伯關於權威和權力的理論,以此為基礎建立其階級和沖突理論。他認為,社會組織不是尋求均衡的社會系統,而是強制性協調聯合體。社會組織內部的各種不同位置具有不同量的權威和權力。社會結構中固有的這種不平等權威的分布,使社會分化為統治和被統治兩大彼此對立的准群體。在一定條件下,准群體組織表現為明顯的利益群體,並作為集體行動者投入公開的群體沖突,從而導致社會組織內部權威和權力的再分配,社會暫時趨於穩定與和諧。但權威的再分配同時也是新的統治和被統治角色的制度化過程。和諧中潛伏著沖突的危機,一旦時機成熟,社會成員就會重新組織起來,進入另一輪爭奪權力的沖突。社會現實是沖突與和諧的循環過程,而「權力和抵制的辯證法乃是歷史的推動力」。
賴克斯的沖突理論賴克斯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出發,賴克斯描述了「統治階段的情境」:統治集團支配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並運用強制性權力迫使社會整合。在這種情形中,經濟分配體系向不同群體分發一定量的物質生活資源;政治權力體系分配權力以「防範任何破壞經濟分配體系的行為發生」;終極價值體系確認「這種政治權力體系的合法性」;宗教儀式則具有「促使人們遵從終極價值體系的功效」。他認為,這種貨幣→權力→價值→儀式的一體化社會結構,是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的。生活手段分配上的極端不平等,必然造成被統治階級不滿情緒的日益增長,促使其成員將個人利益置於群體利益之下而結成集體行動者。一旦統治和被統治階級之間的權力對比發生變化,社會就會由「統治階段的情境」向「革命情境」運動,最終導致統治階級的倒台。沖突的雙方即使認識到激烈的沖突比適度的讓步將會付出更高的代價,從而彼此作出妥協,但這種「休戰情境」也是極不穩定的。沖突雙方繼續尋找能夠滿足自己單方面利益的手段,一旦找到了這種手段,權力的平衡立即被打破,沖突隨即重新取代暫時的和平。
柯林斯的沖突理論1975年,柯林斯的《沖突社會學:邁向一門說明性科學》一書出版,標志著沖突問題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早期沖突論者只是對結構功能主義進行補充和修正,認為秩序理論和沖突理論同是有用的理論工具。柯林斯認為,社會沖突是社會生活的中心過程,僅僅提出一種補充性「沖突理論」不足以說明這一過程,必須建立一門以沖突為主題的社會學。早期沖突論者主要關注宏觀社會結構問題,並把社會結構視作外在於個人的強制性力量。柯林斯則認為,社會結構是行動者的互動模式,是在行動者不斷地創造和再創造中產生並得以持續的。對宏觀社會結構的理解不能脫離建構這些結構的行動者。他吸取了現象學和民俗學方法論的研究成果,力圖為宏觀社會學奠定微觀基礎。與早期沖突論者注重理論和意識形態問題不同,柯林斯強調必須建立假說—演繹的命題系統,並從經驗上加以驗證。唯有如此,才能使沖突社會學真正成為一門說明性科學。柯林斯為沖突問題的研究打下了新的基礎,標志著狹義上的「沖突理論」作為一個流派已經式微。
米爾斯的沖突理論在戰後早期,就像帕森斯和默頓一樣,很多社會學家都屬於功能主義傳統。但C·賴特·米爾斯(C. Wright Mills 1916-1962)則是一個例外,他是所稱的「沖突論」發展中的重要人物。米爾斯既批評芝加哥學派的「鐵桿經驗論」,又批評帕森斯的「總體理論」,認為他們缺少社會關注。他曾將自己描述為「樸素的馬克思主義者」,但是他既受到馬克思的影響,也受到韋伯的影響。米爾斯全身心地介入他所處時代的社會問題與政治活動;他尤其希望看到,美國的財富和權力能夠更平等的分布。

Ⅷ 羅斯科·龐德的龐德法社會學理論的主要內容

1、法律作用的「社會控制」工具論。龐德在1911-1912年就發表了一篇以《社會學法學的范圍和目的》為題的綱領性論文,表達了他的社會學法學的基本思想。他認為社會學法學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在創立、解釋和適用法律方面,更加註意與法律有關的社會事實。衡量法的標准,主要看它是否有用,是否產生效果,而不是它抽象的內容。總之,「我們越是清楚地認識到我們正在做什麼和為什麼這樣做,則我們的社會工程將越有效。」法社會學派通過強調法律的社會目的、效果和作用,認為法律是一種社會工程,是社會控制工具之一,其任務在於調整各種相互沖突的利益。
2、法律價值的「社會利益」保障說。龐德借鑒了德國法學家耶林的利益分類說,將利益分成個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會利益三類。而法律作為一種社會控制手段,由於並非所有的利益都由法律調整,為避免個體間對某些利益的反社會沖突,有必要劃定受法律調整的利益范圍並加以分類。依據分類,應當對某種類型的利益給予優先的考慮,司法中應對社會利益加以衡量,而不是機械的依照法律實現所謂「正義」。這種利益在龐德看來,正義作為法的價值准則就意味著能在最少阻礙和浪費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滿足這些需求。
3、法律正義的「非強力依賴」判斷。龐德指出,自然法不是虛幻的普遍立法,而是「一種對實在法中的理想成分的鑒定」,即一種判斷的標准。「這種鑒定可以確定和陳述出一定時間和地點的社會理想,並且使它成為對各種論證、解釋和適用標準的出發點進行選擇的尺度。」自然法不再是絕對的永恆的,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可以有一種內容正在起著變化或形成著的自然法。」他努力證明正義並不是依賴於強力而存在,而是因文明社會的性質本身而決定,無論是十九世紀或二十世紀,正義始終高懸於統治者制定的實在法之上。法律不應是任何專制統治者隨心所欲的工具,它是人類社會自我控制的手段。法律的具體形式由不同時代的共同理想所決定,強力應支持這種理想,但法律的本質永遠不等於強力。

Ⅸ 社會沖突論對社會問題成因的三種解釋

社會問題產生原因
任何社會問題的產生都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總結國內外有關觀點,我們認為,社會問題的產生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並由此形成不同的社會學理論派別.
1,國外社會問題產生原因理論
國外學者對於社會問題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理論觀點,成為我們今天研究中國社會問題的有益指南.具體來說有功能理論,沖突理論,生物社會理論以及標簽理論等等.
(1)功能理論.認為社會問題的產生是因為社會系統中的某一部分不能正常地發揮作用,也就是不能正常地發揮其功能.在功能主義學派看來,社會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眾多部分構成的有機整體,其中每個部分都發揮著自身的作用,對社會的和諧穩定做出自己的貢獻.如果某個部分不能正常地發揮功能,就會導致社會的不平衡和不穩定,從而產生社會問題.功能主義學派關於社會問題的成因又有四個理論派別.
一是社會病態理論(social pathology).將社會比喻為一個生物體;社會問題是由於某些人不能與社會保持協調關系;社會病態也就是社會化的失敗.(斯賓塞)
二是文化墮距理論(cultural lag).社會變遷是一種文化現象,表現為文化的變遷;但是各個組成部分變遷速度不一致,當這些部分出現較大差距或者錯位時就形成了"文化墮距";文化變遷先從經濟,科技等物質文化開始,然後是精神文化,最後才是風俗,習慣等變遷.文化變遷速度的差異會引起文化失調,從而引發社會問題.文化墮距理論認為,"由相互依賴的各部分所組成的文化在發生變遷時,各部分變遷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變化快,有的部分變化慢,結果就會造成各部分之間的不平衡,差距,錯位,由此造成社會問題." (奧格本)
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里指出過,"中國人受風俗的支配".林語堂先生在其成名作《中國人》上,則把中國人的性格概括為,"老實溫厚,遇事忍耐,消極避世,超脫老滑,和平主義,知足常樂,幽默滑稽,因循守舊."這其中固然有偏見之處,但至少說明了傳統的中國人在性格方面的特徵.時至今日,我們的社會制度,社會結構已徹底改變了,但是傳統的文化模式並沒有隨之消亡,比如我國千千萬萬的青少年把高考視同"科舉考試",社會到處宣揚高考"狀元";又如歷史悠久,長盛不衰的"吃文化"被搬到21世紀的市場經濟領域,市民社會生活舞台,成為人們"辦事"的一種重要方式,公事,私事都是"在餐桌上解決".雖然這僅是傳統文化模式中的部分內容"繼承"下來的表現而已,卻造成了中國社會轉型的"陣痛"!社會開放是全球一體化不可逆轉的趨勢,然而,我國社會的開放對現代化文化模式形成的影響卻不容樂觀.人們可以把外國的東西看得清晰些了,同時也在比較中認識到了傳統文化模式在現代社會的先天不足,保守落後.而又找不到一種正確的文化模式,這就使社會轉型的中國文化模式陷入一種尷尬的"中間地位".人們從吃漢堡包,麥當勞,肯德基,戴勞力士表,開賓士小轎車到看好萊塢大片,聽爵士音樂,說中文裡夾雜英文的話語,中國現代化文化模式在傳統中掙扎,這固然與我國的社會文化的復雜性有關,但我個人認為社會轉型產生的各種社會結構沖突,功能失調才是其根源.
三是社會失范理論(social anomy).社會失范理論的首倡者不是默頓,而是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默頓認為,所謂失范就是人們用社會認為合法的手段不能實現自己的文化目標時發生的,而對於這種情形的一個共同的反應,就是越軌行為.
四是差異交往理論(Differertial Association Theory)差異交往理論的最早創始人是薩瑟蘭(Sutherlard,1947).薩沙蘭於1931年提出差異交往理論.他認為每個人既能受遵從行為的影響,又能受違規行為的影響,這些影響在人的頭腦中展開斗爭,如果違規方面的社會化強於遵從方面的社會化,這個人就會以違規方式行事.
根據這一理論,一個人的行為主要是由他的社會交往所決定的,一個人犯罪行為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同有犯罪行為的人交往的結果.根據薩瑟蘭的這一理論,青少年的犯罪行為,正如其它行為一樣,是從其他人那裡學來的,這種學習是在與其他人的交往過程中實現的,這種學習的過程往往完成於關系密切的群體中,在這樣的群體中,青少年所受到的影響遠遠大於在其它環境中所受的影響,當一個人學習犯罪行為時,也學到了犯罪的技能,同時還學到了犯罪的動機,理由和態度.一個青少年在走上犯罪道路的過程中,雖然受到違規犯法思想的影響,同時也受到遵紀守法思想的影響,同樣,一個青少年在與行為不良的青少年接觸時,也在與其他行為正常的青少年交往.然而,由於所他接受的違規犯法的思想超過了遵紀守法的思想,也由於他接觸不良青少年和不良行為的程度超過了他接觸正常青少年和正常社會行為的程度,所以才走上犯罪的道路,這就是差異交往理論的基本原則.(學習理論)
(2)沖突學派.該學派認為社會問題是不同利益群體相互沖突所產生的必然結果.個人之間,群體之間以及階層之間的沖突必然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
一是價值沖突理論.由於所處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利益不同,人們對同一問題會有完全不同的價值評判標准和不同的立場,態度等等,因而在採取某種措施改變某一社會現象時,常常會引起群體間無休止的沖突.
該理論提倡研究社會利益,主張以價值沖突觀點來研究社會問題,認為沖突不僅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個主要事實,而且也是許多社會問題的主要成分之一,所有的社會問題都是源於"文化價值上的沖突".價值沖突理論主張以三種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中存在的利益與價值分裂的情況.這三種方法是:交涉,達成協議和使用權力.交涉即對立雙方就發生沖突的問題進行接觸和磋商.達成協議就是對立雙方各自做出一些讓步和妥協,做出雙方均可接受的決定.使用權力就是擁有權力較多的一方運用權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控制權,使問題的解決有利於自己這一方.
二是群體沖突理論.群體沖突劃分為三類:即個人的心理沖突,群體中個人之間的沖突和群體與群眾之間的沖突.個人的心理沖突,表現為當一個人面臨兩種互不相容的目標時,所體驗到的一種左右為難的心理感覺.群體內個人間的沖突,是指群體內兩人或兩人以上由於意見情感不一致時發生的分歧狀態.群體與群體之間產生的矛盾是群體與群體的沖突.
群體沖突理論對領導者如何正確處理與下屬之間的沖突,正確對待下屬成員間的沖突,正確處理與同級領導以及組織之間的沖突,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它對於提高各級領導幹部對所屬人員的心理和行為的預測,引導和控制的能力,及時地協調個人,群體,組織之間的相互關系,充分調動和發揮人們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是階級沖突理論.
(3)生物社會論.這種理論試圖從生物和人的生理方面來解釋社會問題的成因.它也有兩種理論派別.
一是體質理論.
二是染色體理論.
(4)標簽理論.該理論認為,社會問題之所以成為社會問題就是由於它受到大眾的注意,也就是被社會大眾貼上了社會問題的標簽.所以,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一是從新定義社會問題,二是消除標簽所能帶來的利益,使使用標簽者無利

熱點內容
保護水資源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6:12:31 瀏覽:303
武大國際經濟法研究生 發布:2025-01-16 06:00:44 瀏覽:559
國家和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5-01-16 05:57:13 瀏覽:423
國際經濟法判斷題 發布:2025-01-16 05:29:31 瀏覽:739
兩會民法典草案 發布:2025-01-16 05:25:29 瀏覽:542
刑事訴訟法對應的實體法是 發布:2025-01-16 04:38:02 瀏覽:286
武進法院拍賣公告 發布:2025-01-16 04:28:07 瀏覽:760
中介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16 04:05:03 瀏覽:413
司法解釋的效力等級 發布:2025-01-16 03:59:08 瀏覽:624
民法典生態破壞責任 發布:2025-01-16 03:40:05 瀏覽:460